0

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精彩20篇】

浏览

2906

文章

384

篇1:梨园口战役纪念馆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梨园战役纪念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临泽曾经是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和总指挥部所在地,是西征停留时间最长,战斗规模最大,伤亡人数和战斗遗址最多,最具纪念意义的地方。梨园口战役纪念馆(原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临泽烈士陵园),座落在临泽县东郊大沙河南岸,总占地面积600亩,是西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为缅怀英烈、慰籍忠魂、激励在世、启迪后代而建设的西路军烈士陵园,现已建成纪念碑、烈士陵墓、将军亭、博物馆、双拥馆、模拟总指挥部和汪家墩雕堡等褒扬革命烈士的纪念建筑。以梨园口战役纪念馆为中心,辐射红西路军下营总指挥部、汪家墩碉堡、栓马桩、红军墙、血战梨园口等红西路军战斗遗址,构成具有革命历史回顾及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胜迹。

陵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弥漫。纪念碑、烈士墓、将军亭、双拥馆点缀其间,侧旁天鹅湖、儿童乐园、博物馆等别具特色,构成集瞻仰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旅游景区。

陵园中心是0临泽县委、县政府树立的烈士纪念碑,庄重肃穆,气势宏伟。碑正面是-元帅题字“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题字,字型工整,用生铁镀铜铸成,金光闪烁。碑高19.36米,宽3.1米,厚1.2米。象征着1936年12月底红西路军进驻临泽。碑座的三级台阶象征着五军、九军、三十军三个军组成的西路军。碑背面是原临泽县副县长、爱国民主人士陈生蕃先生撰文、书写的碑文:“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部及所属五军、九军、三十军万余人进入临泽县境内遭-马步芳部队围截,在蓼泉、倪家营、西柳沟、梨园口等地浴血奋战七十余天,数千烈士壮烈牺牲。

陵园主道两侧树木成行,花圃葱绿,两座造型自然的人工山拔地而起;公墓前喷泉如注,池水涟漪。环顾其境,清爽幽雅,庄严肃穆。

从烈士纪念碑向南走百米左右,拾级而上,是周长4000多厘米、直径2000多厘米、高600厘米的烈士公墓。墓周围墙为大理石花草浮雕,地面是砖砌水泥筑成围栏,并筑有大理石围栏。

公墓东面的纪念厅里面是原红西路军九军政委陈海松烈士之碑;墓西面的纪念厅是原三十军副军长兼八十八师师长熊厚发烈士之碑。2009年纪念碑、烈士公墓、陈列馆进行了整修,又在公墓东西侧建起了-斋等高级将领的纪念厅八座,并树起大理石纪念碑。另在公墓周围树起了吴富莲等团级以上干部烈士纪念碑三十座,并将他们的生平事迹镌刻在碑背面。

东西两侧纪念堂内陈列西路军在临泽的战斗史迹简介及烈士的遗物——枪管、大刀、马尾手榴弹、子弹、饭桶、饭罐、照片,一幅幅大型画面,一张张史迹文字,展了出西路军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悲壮战斗征程。

2005年以来,我县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纪念西路军西征70周年,又在烈士陵园内落成了-、-等两位领导人铜像和模拟红西路军总指挥部、汪家墩等纪念物,进一步丰富了纪念、参瞻内容。

烈士陵园自1987年10月建成以来先后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省委宣传部、省国防教育办公室、省军区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奥德河战役是怎样的?德军损失多少兵力?

全文共 2361 字

+ 加入清单

奥德河,这是一条沿途有着无数美丽风景的一条河,流经波兰,一直到波罗的海,如今已经成为了波兰境内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事实上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奥德河的名号就已经非常的响亮了,当年德军就在这里苦苦的支撑着盟军与苏联的进攻。而1945年1月在奥德河进行的一场战役成为了压垮德国的最后一根稻草。苏军决定向奥德河发起进攻,如果得手的话,德军就不会再有反击的机会了,于是在1945年1月苏军开始筹备此次作战。

1月12日开始苏军就突破了德军的防线,为之后纵深的进攻打下了基础,乌克兰第一方面军派出了八个集团军和五个坦克军向拉多姆斯科实行进攻,配合进攻的还有一万多门火炮和一千四百辆坦克,这是都是令人吃惊的数字,很难想象德军在这样的战力下能够坚持多久,不出所料的突破了第一防御带。

到了13日德军派出了阻击部队但是被具有碾压优势的苏军迅速击退,苏军还乘势突破口扩大了60公里,15日解放了凯尔采,17日解放了琴斯托瓦市,可以说一系列的作战令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多处此前攻占的领地。而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派出了四个集团军和两个坦克军发起了进攻,进攻方向集中在罗兹和华沙,同样有一万多门火炮和七百多辆坦克参与配合进攻,结果同样是第一道防御带被迅速突破,16日和17日解放了拉多姆和华沙。

从1月18日开始苏军马不停蹄士气高涨向柏林方向挺进,1月19日罗兹被苏军解放,25日渡过了瓦尔塔河,将波兹南地区的六万德军包围,26日到达了奥德河地区,几个登陆场迅速被攻占,一套犀利的作战打得德军是措手不及,有些德军根本来不及还击就被歼灭,而有的德军是没有继续作战的信心便向苏军投降了。

乌克兰第一军解放了整个西里西亚工业区之后也到达了奥德河地区,同样攻占了几个登陆场,值得一提的是解放西里西亚的战斗堪称风驰电击,因为包围德军的话,德军很有可能鱼死网破,将工业区的设施尽数破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苏军直接进行突击进攻,迫使德军撤离了工业区再行歼灭。在解放了西里西亚工业区之后,苏军又巩固了在此前在奥德河地区攻占的登陆场,德军退回了奥德河东岸驻守,苏军此战大获全胜,解放了波兰大部分地区,德军损失了大部分兵员损失了此前占领的土地,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战略地位,把主动权彻底的交了出去。

就此次发生在奥德河附近的战役来看,苏联方面出动了乌克兰第一军和白俄罗斯第一军,这都是参加过数次大型战役的苏联精英部队,兵力达到了二百二十万人,火炮三万门、坦克七千辆、战机五千架,这样的兵力配置放眼整个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小觑,带领这支部队的司令是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和彼得罗夫大将。奥德河附近驻扎的德军是A集团军,兵力只有五十六万,火炮五千门、坦克一千二百辆、战机六百架,苏军发起战役之后德军统帅部深知奥德河战役如果苏军取胜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所以派来了大批的增援部队,在奥德河地区构筑了纵深可达五百公里的防御线,第一道防御线是德军最重视的也是德军眼中最坚固的,但是在苏军的强大碾压下可谓是螳臂当车。

白俄罗斯第一军和乌克兰第一军实行突破后就将进攻正面加宽到了一千公里,每天的进攻速度基本恒定在四十五公里,机械化军团的进攻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天七十公里,放眼整个二战也很少有部队能做到这样快的前进速度。而且不仅坦克军团,苏军各个兵种合成集团军以广泛机动的方式前进,这也是此次战役苏军的一大鲜明特点。

不仅坦克兵团,而且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实施广泛机动,也是此次战役的一个鲜明特点大军团机动不断地迂回包围德军,将德军分割之后逐个击破,各个部分的军团可以放心的去向目标进攻,不用担心有从其他方向前来的德军援兵,为什么在整个奥德河战役中苏军一步步攻占了各个城市却没有收到德军支援部队的进攻,这就是主要原因。

解放波兰对于整个欧洲战场来说具有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不论苏联还是德国都清楚的意识到这一点,对于奥德河的作战目的就在于将波兰的领土从德国的魔爪中解救出来,而且要彻底击败德军A集团并且到达了奥德河沿岸,这对于日后进攻柏林是非常有利的。

苏军考虑到了进驻波兰可能出现的问题,阻止了苏联波兰友好协会,向波兰的居民宣传苏联进入波兰的好处,对于波兰居民来说苏联军队进入波兰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样就可以把德军从波兰的土地上赶出去。为了应对此次作战,苏联方面除了集中了大量精英部队之外,对前线的补给也是十分优秀的,兵员、弹药、车辆、食品、燃料等都及时的被送到了前线,整场战役下来,苏军基本没有出现过补给不足的情况。

放眼苏联与德国之间的战争,奥德河战役可以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而且政治意义和军事意义也是巨大的,此一战之后苏军距离柏林的距离仅仅剩下了六十公里,德军有十五万人被歼灭,还有四万多人被俘虏,大量的坦克、战机和火炮直接被苏军获得,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话用到此时的德军是再合适不过的。苏联军队的猛烈作战足以被人称赞,苏军就如同一只猛虎一样突击着德军的防线,装甲部队的快速挺进是胜利的关键之一,坦克集团军之间交错挺进,尽最大的速度突破着德军防线,用中国古语来说就是兵贵神速。

这场战役给予了苏军很宝贵的经验,首先来说是机动性方面,装甲部队之间相互配合挺进,随后是大批的步兵,空中还有大量的战机进行掩护侦查和进攻。河流没有结冰而且气候比较温暖的情况下,苏军掌握了基本的战役要求,在占据德军阵地之前强渡这些河流,当时的德国将军梅伦廷在之后的回忆录中提到了此次战役,他说苏联的进攻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和速度,令当时的德军士兵非常吃惊。

而且苏军掌握了机械化作战的战术,奥德河战役的几个月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无法描述,白俄罗斯第一军和乌克兰第一军因为此次战役的作战成功被授予了勋章。现在军事学家和历史学家对此战的评价就是,苏军在奥德河的胜利,就如同一块敲门砖,敲开了柏林的大门,也如同一根稻草,压垮了德国这头大骆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昆仑银行信用卡电话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银行信用卡电话:40066-96569。

昆仑银行是有信用卡业务的,发行的信用卡有昆仑山卡、宝石花卡、联名卡等。

小编给大家介绍下昆仑银行卡的好处,如下:

1、办理昆仑卡免收手续费,免收卡年费,免收年电子短信费。

2、持昆仑卡到全国各地、各行银联标识的ATM机取现,免收跨区取款费、免收跨行取款费(均由昆仑银行垫付)。

3、昆仑银行向他行(含全国)电汇:1万元(含)收取5.8元汇费;>1万元~10万(含收取10.8元汇费;>10万元~50万元(含)收取15.8元汇费;>50万元~100万元(含)20.8元汇费;>100万元按照金额万分之0.2收取汇费,最高200元。(例:他行1万元收取50元电汇费)

4、昆仑银行向全国各地昆仑银行电汇、转账免收汇费。

5、办理昆仑银行e顿在网上向它行汇款转账打4~5折,(例如1万元在柜台电汇5.8元汇费,在网银转账只需2元。)

6、可不携带昆仑卡在昆仑银行柜台向昆仑卡内存钱,不收取手续费。

7、一卡一折配置。(如小孩在异地上学,或是夫妻异地,均可实行免费打钱,免费取钱,双向免费。)

8、约定每月取现、约定每月取现次数业务的开办,帮助家长对自理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孩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伊普雷战役是怎样的?伊普雷战役毒气造成了多达伤亡?

全文共 2002 字

+ 加入清单

在比利时弗兰德省有着一座叫做伊普雷的小城镇,在上个时期出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个小镇曾经是同盟国与协约国三次大战的战场,交战双方在此地伤亡人数达到了50万众。而化学毒气的战场“首秀”更是让这座小镇在战争史上留下了他的名字。

1914年10月,"奔向大海"作战结束,德军占领安特卫普后,协约国军队退守到伊普雷一线,为占领沿海港口,德军制定了攻占伊普雷突出部的作战计划。10月底,德军第四集团军在韦尔菲克——德勒蒙沿线展开,向伊普雷东南的英军阵地发起猛攻,并突破了英军的第一道防线,英军尽管伤亡惨重,但还是在法军的支援下重新建立了防御阵地,双方就此进入了拉锯战。德军对英军的防线进行了连续三个星期的狂轰乱炸,并集中一切力量,力求突破英军的防线,甚至一度派出未经训练的新兵投入战斗,这些缺乏经验的新兵在英军阵地的火力网前成片倒下,死伤惨重。后来德国人把第一次伊普雷战役称为"对无辜者的大屠杀"。到年底,双方各自损失了十余万人。从此,西线由机动作战转入了阵地战。

1915年4月22日,在德军的战线上升起了一道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墙,这道烟墙随着风向,缓缓地飘向英法联军阵地。烟中带着一股刺鼻的怪味,英法联军的士兵被呛得喘不过气来,眼睛、鼻子和喉咙好像被酸性物质灼烧了一样刺痛,最后纷纷窒息倒地。那些在第二道阵地的士兵见此情景,纷纷丢下武器,爬出战壕,争先恐后地向后方跑去,跟在烟云后面的德军戴着简易防毒面具,没有遭遇任何抵抗就突破了英法联军第一道阵地。

这种黄绿色的气体就是——氯气,此次战役,德军的目的就是为了试验这一秘密武器的威力,同时掩护部队向东线调动,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毒气战(1915年1月3日,德军曾在东线战场向俄军阵地发射了1.8万枚含有液态甲苄基溴的炮弹,结果由于气温太低甲苄基溴没有气化,因此没有引起协约国的重视)。此役德军向伊普雷突出部的英第五军、法第二十军阵地连续施放了6000罐共16万千克的氯气,造成了英法联军1.5万人中毒,其中5000人死亡,导致英法军队的防线正面10公里、纵深7公里的地带无人防守,德军第二十六军冲向缺口,迅速占领朗厄马克和皮尔克姆,并向伊普雷一科米讷运河推进。

然而,德军并没有能够趁机突破整条防线,因为连德军自己也没有料到氯气会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所以没有准备足够的防毒面具以及预备兵力。最终,德军的攻势被法军和加拿大军队组成的第二道防线挡住了。这次战役中,德军伤亡约3.5万人,而协约国方面为7万人。4月25日,德军以同样方式用氯气攻击了加拿大第一师的阵地,却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5月24日,德国发动了一次更为猛烈的毒气战,在密集炮火的掩护下,德军沿着3千米长的战线,在伊普雷西南方向再次倾倒氯气钢瓶,施放氯气,毒雾很快吞没了伊普雷。虽然协约国士兵吸取了一个月来的教训,使用上了防毒面具,但由于这次氯气浓度太高,很多士兵还是中毒晕倒。长达4小时之久的毒气袭击,让3500名协约国士兵中毒,丧失战斗力,德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伊普雷。5月26日,英军指挥部也下达了毒气袭击的命令,英军士兵打开了毒气钢瓶,氯气施放了出来,德军同样对化学战没有准备,不少德军士兵中毒倒下,幸存者也丧失了战斗力,成为了英军俘虏,从此化学战成为"一战"中的一种战争形式。

1917年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英法联军担心德国乘机向西线调兵,决定在伊普雷地区先发制人。在经过长时间准备之后,英法联军在7月底发动了第三次伊普雷战役(帕斯尚代尔战役),7月22日开始英军集中3300多门火炮对德军进行了十天的密集轰击,并动用了毒气炮弹。从7月30日开始,佛兰德地区的季雨连续下了两个星期,多年炮击产生的弹坑在绵绵不断大雨的帮助下,变成了一大片可怕的烂泥坑,德军第四集团军采用"弹性防御",把主力部署在纵深伺机反击,迫使联军每前进一步都需要付出重大代价,同时,德军开始使用具有糜烂作用的芥子气炮弹,这是一种能引起人体生脓疱的烈性化学武器,它同泥水混合后可在施放后很长时间内保持持久的杀伤力。德军的新战术、新武器和恶劣气候再次迟滞了联军的进攻,双方再次恢复成对峙状态,直到11月20日,零度以下的气温和地上结冰才为结束这一战役提供了借口。

从1914年到1917年,双方在伊普雷进行了三次大的战役,都使用了大量的毒气,中毒总人数达130多万人,死伤50多万人。最初释放毒气的方法是在风向合适的时候将装着毒气的气罐打开,很显然,如果风向判断错误,这种方法就没有用了,再加上气罐一般都位于战壕前方,敌军的炮击很可能击碎它们,所以在实战中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在后来的战斗中,毒气改由火炮或迫击炮来释放。据统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国都使用了化学武器,其种类达45种之多,毒剂量达13万吨。毒气攻击的显赫战果引起了交战各国的极大重视,各国竞相研制化学武器,并开始了化学武器与防化器材之间的角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迭部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迭部子口战役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迭部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迭部县腊子口,隶属于迭部县人民政府。2009年,被中宣部公布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7平方米,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馆藏革命文物303件。举办有“历史和红色革命文物展”一个基本陈列,近年来,通过腊子口艺术节、中央电视台“我的长征”、全国公安民警重走长征路、周边各地县党员先进性教育、军地青年再走长征路等大型活动,突出饮水思源的革命历史教育,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已成为党员干部、藏汉群众、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年接待观众13万人次。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2009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全国重点建设的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属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范围,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30条精品线”中。

联系电话:0941-5622729

用时参考

1小时

景点位置

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子口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昆仑雪菊怎么泡 这样冲泡更健康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雪菊的泡法:准备好要冲泡的昆仑雪菊,一般300ml的水杯需要15朵左右的花朵即可,透明的玻璃器皿最佳。雪菊生长在昆仑山,属于沙漠边缘,喝前需要洗茶,在这里请注意!不要用开水洗茶哦!用自来水冲洗一下即可!开水会让雪菊里面的微量元素流失掉!洗好后装茶壶备用!下一步冲泡。这里请喜欢喝雪菊的朋友注意,一定要用高温冲泡哦~因为高温可以让雪菊里面的微量元素充分释放,喝了更有效。注水,雪菊的色彩会很快的释放出来,呈现血红色!续杯的时候请在上一杯喝完剩下四分之一的时候蓄水,茶色口感会更好。

关于雪菊的饮用,美容保健的年轻人一次冲泡8朵左右即可;中老年三高人群一次冲泡15朵,可以根据口感多少适当的增减。昆仑雪菊的成分含有挥发油、菊甙、腺嘌呤、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和 18种氨基酸。氨基酸中含有其他菊花中罕有的胱氨酸,同时苯丙氨酸、赖氨酸、甘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大多数品种。雪菊还含有15种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中的钙、 铁、镁、锰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其他菊花,有害元素均低于其他菊花。总黄铜含量达到11.6,远远高于其他20种菊类冲泡饮品。

一杯色彩艳丽的雪菊就这样泡好啦,保健的同时带来好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克里特岛防御战 揭秘英军在克里特岛战役中的防御部署

全文共 2592 字

+ 加入清单

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独特,英国很早就对该岛虎视眈眈了。在德意联军入侵巴尔干的时候,英国就已经开始尝试将克里特岛纳入到自己的防御体系当中了。但是由于希腊式中立国,所以一开始英国并没有登录该岛,一直到意大利军队入侵希腊,英国才以保障希腊安全的名义登上了克里特岛,并根据希腊战役的形势加强了在克里特岛上的防御。

英军在克里特岛战役中的防御部署

英军首次登上克里特岛是在1940年10月29日,在前一天意大利军队刚开始入侵希腊。初期英军只是在干尼亚和苏达湾一带保留了一支规模不大的守卫部队,因为这里有英军的海军基地;而在其它地方还是由希腊军队防御的,在这一段时间内英军只是把克里特岛当做了自己海空军的运输中转站。其实也是因为意大利军队不争气,被希腊撵着打,所以一开始英军并没有大规模介入希腊。一直到德军也加入了对希腊的入侵,英军才开始大规模的入驻克里特岛,并进入希腊,帮助希军对抗德意联军的进攻,此时克里特岛的防务基本上全部由英军接管。

驻防在克里特岛的英军指挥官们,也已经隐约猜到德军有可能会采用空降作战的方式进行登岛作战,所以从1941年3月底的时候驻岛英军就开始演练反伞兵登陆作战,尤其是在马莱迈(又译为马利姆)和干尼亚一带。但是又因为北非战役的吃紧,所以英军并没有对克里特岛上的守军进行实质上的支援。在希腊战役快结束之前,英军在克里特岛上只有6100来人,显然这点兵力并不足以防守该岛,而且岛上非常缺乏防空武器以及一系列的战备物资。在希腊战役失败后,英军又来了一场“敦刻尔克”式的撤退,他们本来想把残兵撤到埃及,但是又因为克里特岛缺乏防守的兵力,所以有很大一部分英联军被留在了克里特岛上,这使得该岛上的防守兵力达到了4万多人。

对于德军会采用何种方式进行登岛作战,英军通过前期的各种情报收集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尤其是德军伞兵曾在希腊的科林思进行过空降作战,所以克里特岛上的英联军指挥官弗赖伯格将军,认定了德军会采用空降突袭的方式进行登岛作战。而且他还意识到,德军会从马莱迈、苏达湾、雷西姆农和伊拉克林这四个地方实施突破,所以有必要加强这四个地点的防御,尤其是马莱迈和苏达湾这两个地方是防御的重点;又因为这四个地方相互离着比较远,而且通信方面也比较差,所以在加强防御的时候,有必要让这四个地方的守军能够独立作战。所以,弗赖伯格将军就把岛上的守军作了以下部署:

在马莱迈一带部署上11859人,由普蒂克准将指挥;在苏达湾一带部署上14822人,由韦斯顿少将指挥;在雷西姆农部署上6730人,由瓦齐准将指挥;在伊拉克林部署上8024人,由查佩尔准将指挥。在这些守军中有1万余人是希腊军队,由于在希腊战役中吃了败仗,所以他们目前的状态很差,不仅仅只是装备烂,士兵们的士气也非常低落,总之战斗力很差,但是英联军士气倒是比较旺盛。

按照上面的兵力来说,克里特岛上的守军还是很充足的。但是,最让英军感到头痛的是装备与补给的问题。因为在克里特岛这个地方,英军只掌握了制海权,制空权是由德军掌握的,这就意味英军对该岛上的物资补给线处于德国空军的轰炸之下;而且最关键的是优良的港口位于岛上的北部,而这些地方偏偏离着德军最近,如下图所示。

在希腊战役还没结束的时候,英军每天还能往岛上运送七百来吨的物资;但是等到希腊战役结束之后,德国空军就开始针对克里特岛了,这导致英军每天运送的物资急剧下降,苏达湾的港口每天只能接收100来吨的物资,这些都是在夜间运送的,为了躲避德军战机的袭击,英军用的是高航速的驱逐舰和巡洋舰来运送物资,即使这样英军也在20天内就损失了13艘军舰。而要想维持克里特岛守军的战斗力,每个月至少要往岛上运送2~3万吨的物资。

尽管英军遇到了这么多的困难,岛上的防御工作仍在积极地进行,凡是有利于敌军海空军登陆的地点,英军都进行重点了防御。他们在三个机场的周围和岛屿北部的沿岸一带修筑了很多易守难攻的防御支撑点,并对这些支撑点进行了巧妙地伪装,仅有的几辆坦克也被分别部署在这三个机场中。为了防止德军在内陆空降,英军把所有有可能成为空降点的内陆地带都进行了设防,他们占领了这些地方的制高点,并以此为根基构筑了很多野战工事;为了消除这些地方的射击死角,把整个地区都置于己方的火力控制之下,英军还在这些地点附近的树林中埋伏了很多狙击手。除此之外,英军还结合周围的地形构建了大量的假阵地和假目标,用以迷惑德军的空中侦察。

英联军在撤离希腊的时候,在希腊留下了大量的间谍,他们对德军的情报搜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德军第11航空军的伞兵部队和运输机联队不远万里的赶到雅典集结时,英军的间谍们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个情报传到了岛上,为此英军推测德军会很快发起进攻。有鉴于此,占据制海权的英国地中海舰队在5月15日到5月20日之间,就把其下的舰队分出来四支分舰队在克里特岛周围巡航。这四支分舰队的部署如下:

第1分舰队有两艘战列舰和五艘驱逐舰,在克里特岛西边海域巡逻;第2分舰队有两艘巡洋舰和两艘驱逐舰,以高航速为主,负责在西北部靠近德意联军的那一面巡逻;第3分舰队有两艘巡洋舰与四艘驱逐舰,在岛屿的东边巡逻,随时注意伊拉克林这一带;第4分舰队有两艘巡洋舰和四艘驱逐舰,在雷西姆农这一片海域巡逻,要防止德军在这里登陆。除此之外,每支分舰队又分为两部分,当第一部分军舰进行巡逻的时候,第二部分军舰则处于紧急待命的状态,等到第一部分军舰在巡逻中耗尽燃油而不得不返回的时候,第二部分舰队则立刻出动接替巡逻。

除了上面这些巡逻的军舰之外,英军在亚历山大港还留有一支航母战斗群,这支战斗群中有两艘战列舰和一艘可畏"号航母,以及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值得注意的是可畏号航母只有四架可以起飞作战的战斗机。在5月16日当天,英军击落了一架德军的侦察机,并且被俘虏了上面的飞行员,从这名飞行员口中得知,德军会在48小时之内发起进攻。因此英军又推测德军可能会在17日凌晨发动进攻,所以驻克里特岛的英军立刻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准备随时对付德军的入侵。

由于英军提前预判了德军的进攻计划,并且尽一切努力熟悉了德军伞降和机降部队的情况以及战术,所以当德军进行空降作战的时候,就遭到了英军的迎头痛击,并且惨重损失。从5月17日开始,英联军就进入了高度战备状态,德军想利用空降兵进行战术突袭的企图就算落空了,所以不论从战术上还是战略上来讲根本不存在突然性袭击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莫哈奇战役是怎样的?匈牙利的亡国之战

全文共 2017 字

+ 加入清单

匈牙利国王路易一世逝世后,他的女婿西吉斯蒙德便继承了匈牙利的王位。在西吉斯蒙德死后,他的女婿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布莱西继承了他的所有头衔,但是阿尔布莱西在抵抗奥斯曼土耳其人进攻的时候突然病死了,他的女儿伊丽莎白生下遗腹子拉迪斯拉斯,试图要继承匈牙利的王位。

但是匈牙利议会选举他的表舅——波兰国王瓦迪斯拉夫三世为国王。于是在匈牙利爆发了两位国王之间的内战。波兰国王获胜。瓦迪斯拉夫三世在1444年的瓦尔纳战役中战败身亡。此时匈牙利议会只能承认年幼的拉迪斯劳斯为匈牙利国王,但任命匈雅提为摄政。1456年匈雅提年病死,拉迪斯拉斯独立执政。过了一年,拉迪斯拉斯也病死了,没有留下子嗣,这样匈牙利王位就空了出来。

1458年,匈雅提的次子马加什·科尔文被匈牙利议会选举为新一任的匈牙利国王。马加什·科尔文是匈牙利最伟大的国王,有点类似与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但他没有合法的儿子,只有一个私生子约翰·科尔文。于是,当1490年4月6日他突然去世时,匈牙利王位继承再次出现危机。

回到波兰一边。

年轻的瓦迪斯拉夫三世战死后,他的弟弟卡吉米日继位。卡吉米日也是波兰史上比较能干的国王,他娶了哈布斯堡的阿尔布莱希的女儿伊丽莎白(就是之前的匈牙利国王拉迪斯拉斯的姐姐)为妻,生下两个儿子。长子瓦迪斯拉夫天性懦弱,此时已经被波西米亚人推举为国王;次子扬·奥尔布拉赫特比较能干。由于这对兄弟是拉迪斯拉斯的外甥,因此也有资格竞选匈牙利的王位。匈牙利的贵族看准瓦迪斯拉夫容易操控,就抛弃了约翰·科尔文,将前者推上匈牙利的王座。于是,瓦迪斯拉夫得到了两个国王的头衔。

1499年12月,瓦迪斯拉夫与扬这两个兄弟分别娶了布列塔尼女公爵安妮的两个侄女。波兰、波西米亚及匈牙利正式与法国结盟。这是法国对抗哈布斯堡家族的大战略设计。由于需要长期与条顿骑士团对抗,波兰与法国的这种特殊同盟关系一直保持到二战时期。但匈牙利的情况有所不同,作为外来的国王,瓦迪斯拉夫的地位很不稳固,也没有什么实权,匈牙利王国事实上是一个贵族共和国。面对国内贵族的挑战,法国盟友显然鞭长莫及。因此,匈牙利国王只能向哈布斯堡家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求助。1515年,为了与皇帝搭上关系,他为儿子路易娶了马克西米连的孙女玛丽,又把女儿安妮嫁给马克西米连的孙子费迪南(日后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么一来,匈牙利国王背叛了与法国的同盟,成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卫星国。这当然引起了法国的强烈不满。

1516年瓦迪斯拉夫国王去世。他的儿子路易二世早就被立为共治国王,此时正式继位,成为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的双料国王。此时年仅10岁的小国王根本无法控制国家,大贵族之间的争斗愈发激烈。

1520年8月,年轻的土耳其苏丹苏莱曼就攻占了贝尔格莱德,一片混乱的匈牙利人才想起来需要认真对待国防事务。但是由于大贵族之间不团结,国王又软弱无力,匈牙利很难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常规雇佣军。其实苏莱曼大帝此后调转方向,着手解决罗德岛的医院十字军问题,留给了匈牙利人充分的时间做准备。但是匈牙利人把时间都浪费在争吵上。国会向神圣罗马帝国请求援助,当时德意志人正卷入与法国的战争,只能向他们提供一支3000人的小部队(被派到了克罗地亚);匈牙利人又向波兰的亲戚求助,但波兰此时面对鞑靼人的侵袭屡战屡败,只能组织边疆自由牧民进行抵抗(这就是哥萨克的起源),也无法提供帮助。

1525年2月法军在帕维亚战役中大败。战败之后,法国扯下了最后的遮羞布,半公开地与土耳其达成同盟,怂恿苏丹进攻匈牙利,打击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

1526年初,布达方面就获悉苏莱曼大帝正在准备进攻。4月,苏丹带领10万大军和300门大炮北上,此时匈牙利国会里的大贵族还在于国王互相推卸责任。7月,多瑙河上的彼得奥拉丁要塞在坚守了3个月后终告陷落。路易带领3000军队——这是他在布达所能拼凑的所有人马了,沿着多瑙河右岸缓慢前进,一路与各地的民团汇合。由于指挥失误,匈牙利当时最大的贵族——特兰西瓦尼亚总督扎波利亚伊收到的命令前后矛盾,没能赶上与国王的会师;指挥3000名德国援军的将军克里斯托弗·费朗盖巴,匆匆从克罗地亚赶来,也没来得及追上路易二世。这两个人派出信使叮嘱国王务必不能单独与苏丹交战。但此时苏莱曼的10万大军已经渡过德拉瓦河,在莫哈奇扎营。路易二世为了防范有人临阵脱逃,决定不等援军到来,立刻与穆斯林决战,而他仅有1.6万匈牙利人和8000名外国雇佣军。

8月29日,这支为数不多的部队在莫哈奇以南布阵。国王和全体官员、随军大主教一起站在中军督战。基督徒的重骑兵成功地打退了土耳其人的先锋部队,但在向苏丹中军自杀式冲锋途中被大炮重创,随后在土耳其近卫军的攻击下,匈牙利人全军崩溃,阵亡人数高达15000人。

路易本人也受了伤,两名侍从将他从战场上抢救出来。在渡过一条沼泽般的小河时,国王与一名侍从溺水而亡,另一名侍从回到了布达向国人报告全军覆灭和国王死亡的噩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昆仑加油卡怎么查余额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昆仑加油卡检查余额需要区分你的卡是否是记名卡,如何区分记名卡和非记名卡?记名卡与卡主账户绑定,账户中包含卡主个人信息,即使丢失,也可以挂失补发;而不是记名卡不记录卡主信息,这意味着不能挂失、补发、积分。

首先,如果您的加油卡是名牌,请登录中石油昆仑加油卡在线服务平台。如果您已经注册,您可以直接登录,否则您需要填写卡时使用的手机号码进行注册。登录成功后,您可以查看油卡的详细信息,包括余额、积分、账单记录等。

如果你的加油卡是非记名卡,你只能去中石油下属的支持IC卡消费加油站查询,将卡直接插入加油机,即可自动显示加油卡余额。

昆仑加油卡除了在加油时给予一定的消费折扣外,还开展了积分优惠活动,每消费1元汽油1分,根据累计积分值设置客户级别,包括标准卡、金卡、铂金卡、钻石卡四个级别,不同级别有相应的积分乘数。比如客户达到金卡级别后,消费可享受1.2倍的积分乘数,即消费汽油100元,可获得120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积分商城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四大战役是哪四个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四大战役包括辽沈、淮海、平津、渡江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从9月12日发起,东北野战军先后分路奔袭北宁路。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圩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平津战役是第三个战役。

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对国民党军汤恩伯、白崇禧两集团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二战德国的装甲之王是谁?波卡基村战役一人击败17坦克

全文共 5159 字

+ 加入清单

1944年6月6日,盟军部队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了,几天之后盟军就在滩头建立起了非常稳固的登陆场。登陆后盟军的首要目标就是法国的卡昂,波卡基村是当时仅离卡昂城30公里处的小小农庄。当时英国3个连的兵力已经进入到了村子,绕道了德军装甲师教导师的侧后方。德军为了弥补己方左侧防线的巨大缺口,拯救装甲教导师,命令机动的SS第101重装甲营驰援。

6月13日的波卡基村之战,英军共损失27辆坦克和其它战斗车辆,这些全是魏特曼一人包办的,此后魏特曼的坦克也被击中,德军其余坦克被悉数击毁。从这天起,平凡的波卡基村声名大噪,成为装甲作战经典战例的代名词。战斗经过

1944年6月6日,希特勒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盟军开始在诺曼底登陆,本来己在东线手忙脚乱的德军更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窘境。

几天后,盟军在滩头建立了稳固的登陆场,开始逐步向内陆纵深发展。盟军首要目标是卡昂一一一个不大但却是诺曼底地区交通枢纽的小城,承担攻击卡昂的盟军主要由以下部队构成:战线左侧为英第3师,中央为加拿大第3师,右侧是英第51师和第50师;另有英第7装甲师担当迂回任务,从右侧经175号公路向卡昂包抄。至6月13日英先遣部队第22装甲旅己进入波卡基村,绕到了德军装甲教导师侧后方。

德军为了弥补己方左侧防线的巨大缺口,拯救装甲教导师,命令机动的SS第101重装甲营驰援。该营编制为45辆“虎式坦克”,6辆“豹式坦克救援车”及124辆其它车辆,满员1037名官兵。他们6月7日即从营地出发,但因铁路系统遭盟军空袭毁坏,故200千米的路程全部依仗自己动力行进。然而,盟军的“暴风”式对地攻击机并未因此放弃对这支队伍的“眷顾”,该营一路遭受狂轰滥炸,抵达前线时己有半数车辆被毁。

13日清晨,一名德国尖兵慌张地跑回来报告:“英国人已经到达了前面的村子,距离这里不到2000米!”

德军米歇尔·魏特曼中尉(第101营先遣连指挥官)正在坦克旁睡觉。听到这个消息,他有点惊异:“英国动作真快呀!”说着,他已站起来,“霍夫林格,把你的231号坦克借我用一下。博比,给我当炮手。我们去确认一下情况。”

231号坦克是先遣连中状况最好的“虎”式坦克,而魏特曼自己的座车由于空气滤清器被弹片打坏,还在修理之中。

“出发!”魏特曼一声号令,“虎”式坦克轰隆隆地驶出了林间小路。前面就是波卡基村,英军近3个连的兵力已经进入村子,平时,没有人注意过这个离卡昂30千米的小小农庄,可从这天起,平凡的波卡基村声名大噪,成为装甲作战经典战例的代名词。

英军第22装甲旅的A连此时已穿越波村到达东侧的小山包——213高地,B连则停在村子西头的道路上集结,而团部的1辆M5A1轻型坦克和14辆“克伦威尔”正在村中,另外还有4辆侦察车和20辆M21半履带卡车以及1门35毫米反坦克炮(即英军的6磅炮,6磅炮的口径是57mm!!!))。

魏特曼可不了解这些情况,他通过村边的麦田直插入175号公路,正好楔入英军团部的车队中。进入公路后,他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可也被吓了一跳。原来离他最近的英军侦察车就在其右侧15米的地方(刚才由于灌木丛的遮掩,谁都没有发现对方),而左侧200米,几辆坦克的炮口正对着他的坦克。英军同样大吃一惊,他们也没想到这附近竟有德军装甲部队。而且是令人恐惧的“虎”式坦克。

大家还在发愣的时候,魏特曼首先反应过来:侦察车不足为惧,首先要干掉左边对其构成威胁的几辆坦克。于是,“虎”式迅速左转,炮塔则转得更快,博比没有瞄准,凭感觉就打出了第1发88毫米炮弹。转眼间,英军当头的M5A1被打得粉粹,而“克伦威尔”坦克似乎还没有装弹,只是静静地用炮口瞪着冲过来的“虎”式。88炮“咚——咚——咚”连续几炮,3辆“克伦威尔”的“眼睛”都闭上了。英军团部参谋亚当斯上尉坐在最后1辆“克伦威尔”上,他令坦克急速后退,躲入路旁的废墟中

魏特曼发现有一辆英军坦克逃逸,但却不知道它就藏匿在附近,他继续前冲,正好路过亚当斯上尉的坦克面前,亚当斯没有反应过来,眼睁睁看着“虎”式薄弱的侧装甲从自己身旁掠过,失去了最佳的反击机会,当然也就成全了魏特曼继续创下惊人的战绩。

魏特曼加速向西开,他怕那些英国侦察车上的步兵追过来,因为在巷战中,坦克从步兵身上捞不到便宜。可当他行驶到街道拐弯处时,突然发现一队英军坦克正在前方150米处的路旁停*,其中还有“长鼻子”的“萤火虫”坦克。“虎”式的前装甲可以不在乎“克伦威尔”的75毫米短身管主炮,但“萤火虫”的76毫米长身管主炮在如此距离上击穿他的战车却是轻而易举。

“掉头!掉头!”魏特曼声嘶力竭地大喊着,“虎”式拖动着56吨的笨重身躯掉头而去。就在这时,一发“荧火虫”的76毫米炮弹打在其炮塔左侧,幸好射入角太小而被弹飞了。魏特曼一身冷汗,他知道在此多耽误1秒钟,都会有致命的危险,因为对方可以很容易地追上他,自己的“虎”式根本跑不过“荧火虫”。

冤家路窄,魏特曼的坦克刚刚转过身来,亚当斯驾驶的“克伦威尔”也从藏身处钻了出来,双方一打照面。都是手疾眼快,几乎同时开火。但亚当斯很不幸,他的炮弹只在“虎”式的防盾上打了一个浅坑,可自己的坦克却被打出了一个大洞,亚当斯虽然没有死,却被震得手足发麻,他踉跄地跳出“座骑”,跑向路边。

魏特曼继续东撤,他考虑身后有英军多辆坦克,而前面可能有大量步兵埋伏,说不定还有反坦克炮。当务之急是赶快返回驻地,把其它坦克招呼过来。于是他让“虎”式从一个缺口开出了公路,准备从北面绕到东面,再折回营地,以避开所有危险。

其实情况并不如魏特曼想像的可怕,英军B连的坦克并没有追击他,因为他们认为村子里也许还有多辆德军坦克,所以不敢冒然进行巷战;英军团部的37毫米反坦克炮架好了,步兵也下车进入了阵位,但他们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公路上,根本没有想到魏特曼会从路边麦田绕到其侧面。

魏特曼也没想到,他的小迂回却绕出大战果。英军停在路边的车辆就像一排标靶暴露在其右侧,他将炮塔转向3点钟方向,88炮开始了精确的点射。英军的侦察车、反坦克炮、半履带车在路旁倾刻化成了灰烬,175号公路成为令人恐惧的战车墓地。

魏特曼清除了公路上的英军之后,又发现了位于213高地上的英军A连。A连当然也发现了公路上的情况不妙,可就是不知道敌人的炮火从何而来。他们只是将炮口对向公路,继续犯着与牺牲的战友们相同的错误。

魏特曼则一不做二不休,他继续经麦田向东开,A连的所有坦克的侧面又清晰地暴露在他的炮口之下,“荧火虫”、“谢尔曼”以及“克伦威尔”的正面装甲本来就不足以抵抗“虎”式的88毫米炮(即使在1500米远的距离),现在的距离却不到250米,而且A连在明处(开阔高地),魏特曼在暗处(灌木丛后的麦田里)。下面的一幕不必描述了,结果是总计23辆上述坦克在此遭到摧毁。

此时,波卡基村以东已无英军有效抵抗力量。魏特曼决定不回驻地了,他要杀个回马枪——到村中继续攻击英军B连。他沿着175号公路往回走,沿途都是他刚刚制造的钢铁残骸,不过此时,他无暇回味这一切,因为前面的村庄里正潜伏着杀机。

果然,当魏特曼在213高地逞威之时,亚当斯已经徒步跑回B连,战友们一见到他,还和他开玩笑:“上尉,你刚才是不是教训了‘虎’式坦克?”“白痴!团部已经被打光了,快通知A连,要小心。”

通讯兵赶紧用无线电呼叫A连,但沓无音讯。英军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马上开始部署。

为了不与“虎”式发生正面冲突,它们在公路旁的楼房间隙中架起了反坦克炮,同时“萤火虫”和“克伦威尔”也都开进了断墙残壁之中以便隐蔽,这样也有利于攻击德国坦克的侧面。

魏特曼行驶不到200米,营部呼叫他:“231车,我们已进入村庄支援你,请加入编队。”德军第1连的4辆“虎”式、2辆四号坦克G型沿着与魏特曼原路平行的一条街道驶入了175号公路,另外2辆“虎”式从岔道向村内迂回。此时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逆转,胜负天平开始向德军倾斜。但魏特曼眼前一闪,一发反坦克炮弹打在了车首,虽然这一击并不致命,但“虎”式却偏向路边,紧接着又是“轰”地一声,另一发炮弹打断了它的履带,魏特曼的战车嘎然而止。从此时起,他由主角退居为观众。

几辆德军坦克仍向前疾驰,而几辆英军坦克却躲在墙角暗喜,因为他们报仇的机会降临了。

132号“虎”式刚刚开入射界,2辆“荧火虫”和1辆“克伦威尔”的火炮同时冒出了火光,3发炮弹将这辆“虎”式打瘫,131号“虎”式又从伙伴身旁冲了过去,其车组成员认为132号车虽被炸毁,可它的驱壳正好封住了敌人的射界,但他们没有想到,前面还有几门反坦克炮呢。结果,131号的炮塔被打飞了十几米远,紧踞其后的“虎”式和四号坦克也都被击毁在波村中央。

战斗僵持到傍晚,双方残存的坦克逐步退出战场,只剩下步兵和失去战车的坦克兵在街头巷尾你争我夺。此时,英国的12架“暴风”式战斗机赶来,将这个小村庄夷为平地。

1944年6月13日上午党卫军第101重装甲营第2连参加维莱博卡日战斗的“虎”式坦克名单

212号:车长魏特曼,战绩:1 辆“萤火虫”,7 辆“克伦威尔”,2 辆“斯图亚特”,1 辆“谢尔曼”炮兵观察坦克,若干半履带车,若干输送车。212号从战斗打响那一刻起便在多辆“虎”式坦克的支援下沿175国道攻入维莱博卡日,在市政厅广场附近遭到1辆“萤火虫”的拦截,左侧车体中弹导致坦克在急转弯后履带卡死抛锚,车组弃车徒步逃离。

231号:车长不明,战绩:若干半履带车,若干输送车,可能有1 辆“斯图亚特”。该车原本并不属于第2连在12日抵达维莱博卡日附近的6辆“虎”式,它是在13日上午才赶到战场匆忙参战的。231号最早出现在175国道的北侧,是唯一一辆跟随魏特曼进攻维莱博卡日的“虎”式坦克。和魏特曼一样,231号进入小镇没多久就遭到一辆“萤火虫”的拦截,观察窗中弹,所幸未造成穿透,只留下一处明显的凹坑,该车随即退出小镇返回175国道,在受难地转角附近被一门幸存的6磅炮伏击击毁,驾驶员欧根·施米特阵亡。

221号:车长汉图施,战绩:不明。该车从175 国道南侧为魏特曼提供了火力掩护,没有进入维莱博卡日参战。

223号:车长勃兰特,战绩:个人宣称战果为3辆“谢尔曼”,但175国道沿途并没有这种坦克,所谓的“谢尔曼”其实可能只是一些“斯图亚特”。该车从175国道南侧为魏特曼提供了火力掩护,没有进入维莱博卡日参战。

233 号:车长勒奇,战绩:无。该车因抛锚无法参加战斗,13 日上午一直在卡昂古道上观战。211号:车长斯蒂夫,战绩:不明。魏特曼进攻维莱博卡日时,211号曾与234号一起向213 号高地发动过试探性攻击。

234 号:车长佐瓦,战绩:2 辆“克伦威尔”。该车的2个战果全是在进攻213号高地时获得,之后因引擎突发故障撤出了战斗。

1944 年6 月13 日下午党卫军第101 重装甲营第1 连参加反击作战时战损的“虎”式坦克名单

111 号:车长菲利普森,战绩不明,被英军坦克击毁于市政厅广场附近,车长本人生还。

113 号:车长恩斯特,战绩不明,被英军坦克击毁于市政厅广场附近,恩斯特阵亡。

121 号:车长卢卡修斯,战绩不明,被英军反坦克炮击毁在埃夫勒西道路上,车长本人重伤。

122 号:车长扎拉门,战绩不明,被英军反坦克炮击毁在小镇南面的街道上,车长本人负伤。

123 号:车长斯沃博达,战绩不明,被英军反坦克炮击毁在小镇南面的街道上,斯沃博达阵亡。

131 号:车长哈恩,战绩不明,在小镇南面的街道上被英军反坦克炮击伤,后修复。

魏特曼后来随第101重装甲营残部后撤,在1944年8月7日12时47分,于盟军合围法莱斯的战役中丧生,时年30岁。他从1939年参战以来共击毁对方坦克和其它车辆132部,列德军坦克王牌首位。此人以前很长时间都驾驶Sd.Kfz.231式8轮侦察车和三号突击炮,培养出极强的近战技巧,由波村之战可领略其作战风格。

“库尔斯克会战”之后,苏联大将崔可夫仔细观察了被缴获的“虎”式坦克后,不无感慨他说:“坦率地讲希特勒的确有理由相信凭借这种坦克可以打赢这场战役”。

“克伦威尔”坦克是英军在二战中后期投入使用的巡洋坦克。它所装备的75毫米39倍口径火炮对德军坦克威胁不大不,但由于其发动机功率达到600马力,单位功率为22马力/吨,故机动性非常好,公路时速可达65千米。“克伦威尔”坦克与苏联的T-34有着很深的血缘关系,因为它们的设计原型都源自于著名的“克里斯蒂”坦克。

英国“荧火虫”坦克是在美国“谢尔曼”M4A3坦克基础上更换了英制76毫米58倍口径高初速火炮(即17磅炮)而成的。它克服了“谢尔曼”火力不足的缺点。因其炮管很长故被德军戏称为“长鼻子”。“荧火虫”是当时英军极少的可以与德国“虎”式或“豹”式坦克对抗的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东昆仑古人类遗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1984年,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库鲁克皮提勒克塔格山下,哈夏克勒克达里亚河源西岸的一条沟中意外地发现了很多明显被打击过的水晶和燧石碎片。这里三面被花岗岩大山环绕,北部是喀拉墩大草原,山中发育着石英脉及水晶。在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0.5公里的沟中,被遗弃的碎石片和石器遍地皆是,信手可得。经整理,石器中有箭头21个,扇形石核12个,石片32个,项链珠1个。经北京自然博物馆古人类研究所与新疆考古研究所鉴定,确认为细石器时期的制品,距今1~5万年。从石器制造精细程度来看,这个东昆仑古代石器制造场的古人类活动很频繁,为研究古代羌族部落的分布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垛庄镇,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经过浴血奋战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共32000余人。扭转了华东乃至全国的战局。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由纪念馆、烈士陵园、战役遗址区、雕塑园四部分组成。1954年国家政务院拨专款修建了孟良崮烈士陵园,成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现在的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是2007年改造建设的,总建筑面积3682平方米,纪念馆高19.47米,外形为两个红色的三角形战旗。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旅游区内孟良崮山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于1984年为纪念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建。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孟良崮战役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8年建孟良崮战役纪念碑,耸立于大崮顶之巅的白色碑身,高20米,分外引人注目。孟良崮地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984年为纪念孟良崮战役在山上修建的纪念碑高30米。

纪念馆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被国防大学、军事科学院等30多个单位选作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乌耳姆战役

全文共 2050 字

+ 加入清单

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终于在巴黎圣母院大教堂举行了隆重的加冕典礼,当上了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之后,便继续实行他庞大的战争计划。

他首先准备的是进攻英国,因为英国曾因法国与之争夺殖民地而公开与法国宣战。拿破仑在登基之前就在英吉利海峡沿岸集结了12万军队,并声称:他即将成为英国议会、英格兰银行和伦敦的主人。这种强大的攻势促使形势急剧变化,第三次反法联盟在英国的积极努力下迅速结或。库图佐夫率10万俄军、麦克率25万奥军,另外10万俄瑞联军以及强大的英国舰队分别在法国四周虎视眈眈,法国处境极为不利。鉴于这种情况,拿破仑迅速改变策略,暂时放弃了进攻英国的计划。同时,他认真分析了眼前局势,他认为俄军向西挺进,其目的是与麦克会合,一旦会合成功,将形成一股强大力量,使法军难以应战,所以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破坏俄、奥军队会合。

拿破仑不愧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对形势的正确分析使他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拿破仑清楚地知道,面对强大的敌人,必须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原则。所以他首先收买普鲁士、使普鲁士保持中立,然后使原先准备参加反法联军的小国巴伐利亚等与自己结盟,这样,就使自己减少了不少对手。

一切就绪以后,拿破仑在1805年8月26日下令部队向东挺进,要争取时间去破坏俄奥会师,结果法国17万大军只用了20余日便赶到了目的地--莱茵河畔。

拿破仑一方面派大军飞速东进,另一方面他却不断出现在巴黎,报纸不断发布他的消息,这又是他的计谋,目的是让敌人相信他没有率军远征。另外,他还把大军集结在英吉利海峡沿岸,佯装进攻英国。这样,果然使敌上了当。法军迅速飞向莱茵河,奥军却毫无察觉,相反,麦克却把战线进一步拉长,这对拿破仑各个击破的原则很有利。

麦克自认为拿破仑短时间不会赶往莱茵河,所以他让部队抢先占领黑林山的各个要道,并进驻乌耳姆,准备迎击法军先头部队。当拿破仑知道麦克这种布置后,便决定从乌耳姆以东突破奥军防线,然后强渡多瑙河,插入奥军背后,这样可以有效地阻止奥军与俄军会合。

拿破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攻占多瑙河,部队向对岸突进。而此时刻麦克都毫无防备。当消息传来时,麦克一点也不相信,他说:"这是不可能的,法军至少还须20天的路才能到达这里!"这时,同行的斐迪南大公感到事情不妙,便劝麦克迅速撤军,回到安全地方,以免被法军吃掉。而麦克都不以为然,他相信法军大部分仍远离自己,而俄军很快便会到达。结果,这一判断最终导致自己彻底的失败。法军大部队在总帅拿破仑的指挥下,渐渐包围了乌耳姆,使奥军成了瓮中之鳖,插翅难飞。

这时,俄国军队也赶到了莱茵河边。拿破仑派大将缪拉率军拿掉乌耳姆,但缪拉有勇无谋,在作战过程当中,他犯下了致命的错误,差点使法军功亏一篑!原来,他在实施对乌耳姆的进攻时,命令部队在多瑶河北岸进攻乌耳姆的第六军,然后进至南岸,这样在防守上面就出现了漏洞,奥军一旦从北面突围,就会溜之大吉了。

果然,狡猾的麦克发现了这点,他立即组织部队由北面突围出击,但一个突然的事件使他犹豫起来。在他正在商议突围方案时,舒尔曼斯特进来了。麦克和他的大将都不认识他,因此,舒尔曼斯特先作了自我介绍。

"将军,我叫蒙代尔,我有好消息要报告您。"

"什么好消息?"

"英国人在布伦港登陆了,已迅速向巴黎进军。法国元老院有人号召人民推翻拿破仑,我想,这消息对您非常有用,您不想坐失良机吧?"舒尔曼斯特意在让麦克放弃突围,一举击溃法军,夺得胜利。

麦克果然心动了,问道:"真的吗?"

"千真万确!"

"那么,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消息?"麦克想从舒尔曼斯特的口中了解点什么。

"您不相信我是吧?告诉您吧,我虽是法国人,但我恨那个恶魔,因为他让我们古老而高贵的姓氏蒙受了莫大的耻辱,我要用我力所能及的力量去报复他,我希望上天能够帮助人们去打败他,让他失去他所拥有的一切,直至生命!"

听了舒尔曼斯特的话,麦克犹豫不决,他不想放弃这个打败拿破仑的绝好时机。正当麦克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张法国报纸使他定下了打败拿破仑的决心。报纸上有法国巴黎爆发反对拿破仑的革命消息。麦克一看大喜,认为拿破仑已经众叛亲离,盖世之功唾手可得。

可惜麦克打错了如意算盘,原来舒尔曼斯特是拿破仑派来的间谍,拿破仑发现了缪拉的失误,便派舒尔曼斯特去诱骗麦克上当。至于那份法国报纸,是拿破仑估计到麦克不会轻易上钩而想的又一骗局。

法军慢慢收紧了包围圈,17万大军兵临城下,这时麦克才恍然大悟,但为时已晚。

伴随着东方升起的太阳,法军开始了总攻,拿破仑下令所有火力一齐射向乌耳姆,刹那间,万炮齐发,乌耳姆笼罩在火海之中,最后奥军阵营里升起一面白旗,麦克投降了。受降仪式上,麦克率领他的16员大将,在白旗的引导之下,缓缓到拿破仑面前,相继放下了武器,之后3万多官兵依次列队投降。拿破仑及其士兵骄傲地欢呼:"法兰西万岁!"乌耳姆一战,是拿破仑精心运用快速作战战略取得的成功一战,"兵贵神速",古今战争皆如此。这次战役,再次显示了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宋朝荷尔蒙爆发的战役熙河开边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宋夏战争之熙河开边

说到宋朝,这个历史上最为重文轻武的一个朝代,可以说一直都在挨打,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朝代,也有着有骨气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可以说是为了北宋的人脸上涨了光,也算是比较有血性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就是熙河开边。

而这场战役的两个主导人,分别是王安石和王韶,那时候的王安石主要是负责内部变法的,因为王安石一生都在追求变法,这场熙河开边的战事,也是王安石变法中少有的成功的案例,而王韶,则是负责给皇帝提出建议和策略,就是要拿下陇西。

熙河开边,就是北宋的将士们在同时对到两位大敌,也就是西夏和吐蕃,但是并没有退缩,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还是取得了这场战事的胜利,可以说在当时很令人震惊,这样的战事也是让北宋的声望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不过在这之后,北宋就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战役了,一直到北宋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昆仑奴是什么?唐朝时期的昆仑奴有多厉害?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词,可能一些喜好读史书的朋友曾经听说过,就是“昆仑奴”。不知道的朋友,可能会以为这种人是从昆仑山地区来的,其实并非如此,“昆仑”除了特定指山的名字,唐朝人会把一切皮肤较黑的仆役叫做昆仑奴。那么,这些昆仑奴究竟是来自哪里呢?他们皮肤较黑,会不会是来自非洲?昆仑奴又有些什么本事,以至于大户人家都要争抢?

唐朝时,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有大批外国人定居和工作,其中就有人做家政,而在这一领域,最出名的品牌是“昆仑奴”,富贵人家都以有昆仑奴为荣。

这些昆仑奴多是居住在东南亚海岛上的南海黑人,他们身材矮小、皮肤棕黑,满头卷发。昆仑奴主要是男仆,一般从事看门、守夜、挑水、送饭、打更和充当随从等杂役。古人认为,昆仑奴的最大特点是忠诚,任劳任怨。其实昆仑奴的优点还有很多,比如他们有各种专业技能,从外语到潜水、驯兽,样样都行。

昆仑奴在语言方面相当有天赋。据《隋书》和《通志》记载,隋朝大将陈棱率兵攻打东南亚几个岛国,抓过一批昆仑人做奴隶,开始让他们给士兵洗衣、做饭、喂马,后来发现他们不光会干杂活,还会讲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所以又让他们给自己当翻译。公元610年,陈棱率领隋朝舰队抵达流求,派军中懂流求语的昆仑奴前去宣谕招抚事宜。

比懂外语更厉害的是他们的水性,史书上说,昆仑奴尤其善于潜水,在水下能睁眼视物。因此昆仑奴在唐代常担任水手,做修船、下水打捞等工作。不过,纵使昆仑奴水性再好,也架不住爱作死的主人。

《太平广记》里载,陶渊明有个N代孙子叫陶岘,喜欢四处游荡。有一次,他去广东看望亲戚,亲戚很高兴,给了他一大笔钱。陶岘拿这钱买了一把古剑、一只玉环和一个昆仑奴。这个昆仑奴名叫摩诃,潜水特别厉害。陶岘每次出游,遇到水深的地方,就把古剑和玉环扔下去,让摩诃下水捞上来,以此为乐。有一次走到湖北黄石的西塞山,陶岘看见江水乌黑而且不流动,说:“这里边一定有古怪!”于是他把古剑和玉环扔下去,让摩诃下去取。

摩诃下去好半天才出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水下有鳄鱼,他没法拿到了。陶岘却不管,非让摩诃下水捞,摩诃不得已,披头散发大喊一声,奋力往水里一跳。过了很久,只见摩诃的肢体被扯裂了,浮在水面。陶岘这才悔悟,痛哭流涕,从此再不提游历江湖的事了。

唐朝僧人慧琳说,昆仑奴还非常善于驯服狮子、老虎、犀牛、大象等各种猛兽。在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专家发现有各种昆仑奴的形象,基本上都是充当菩萨跟前的驯兽师角色。唐朝诗人顾况在《杜秀才画立定水牛歌》中也提及:“昆仑儿,骑白象,时时锁着狮子项。”因此,家里把猛兽当宠物养的土豪,少不了用昆仑奴担任驯兽师。

相比之下,这些技能还不算牛,最贴心的昆仑奴还能帮主人撩妹。唐传奇《昆仑奴》中载,唐代宗大历年间,官二代崔生去拜访一个大官时,和大官家里的一个歌女看对了眼,回家后害起了相思病。崔生家里的昆仑奴磨勒看了出来,想方设法让崔生和歌女见了面,并且私奔。不想后来歌女外出时被大官家里的人认了出来,找来崔生询问。

崔生胆子小,把磨勒出卖了。大官命令50名士兵包围崔生的院子,叫他们抓捕磨勒。只见磨勒手持匕首,飞出高墙,轻如羽毛,快如鹰隼。尽管追兵箭如雨下,却没能射中他,顷刻之间,磨勒便不知去向。十多年后,崔家有人看见磨勒在洛阳集市上卖药,面貌还和从前一样。这个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京剧《盗红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即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成于1993年,是为了缅怀自1840年以来为解放上海而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而建成的纪念性建筑。她位于外滩黄浦公园内,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坐落在曾经是“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黄浦公园内,给人以深刻的思索,三块枪状塔体,寓意鸦片战争、五四运动、解放战争以来光荣牺牲的先烈永垂不朽,内涵有深刻的概括性。

景点位置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一路500号黄浦公园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克里特岛战役德军损失多严重?揭秘克里特岛空降战役

全文共 224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克里特岛,这是位于爱琴海与地中海教会处的一座岛屿,是地中海中的第五大岛屿,同时也是爱琴海中的最大岛屿。克里特岛的战略意义非常的重要,若是德军占领了该岛屿,那么便可以控制住地中海,对英国在地中海区域和中东的阵地构成威胁,保卫罗马尼亚油田免遭英军空袭,又可将该岛作为入侵中东的前进基地。对英国而言,克里特岛则是保卫在埃及和苏伊士运河的前哨阵地。

1941年4月25日,希特勒签署元首第28号命令,下令德军入侵克里特岛,1941年5月20日,德国发动代号“水星行动”的军事行动,德军开始实施空降入侵希腊克里特岛计划。德军投入的兵力包括第4航空队所属第8、第11航空军(轰炸机433架、歼击机233架、运输机500架、侦察机50架、运输滑翔机72架以及隶属于第11航空军的第7空降师)、1个独立空降团,第5山地师以及登陆部队约7000人和各种舰船约70艘。

其作战部署如下:第7空降师(辖伞兵第1、第2、第3团)和空降兵独立团组成空降突击集群;第5山地师为预备队,准备实施机降或登陆增援,第8航空军负责空中掩护和火力支援;海军东南舰队负责海上支援。空中突击机群分为3个集群,分别在4个地点空降:西部集群由空降独立团组成,空降突击马利姆地域;中央集群由第7空降师第2团(欠第2营)、第3团组成,突击苏达港和雷西姆农地域;东部集群由第7空降师的第1团以及第2团主力组成,负责夺占伊腊克林机场地域。

德军由于情报失误,大大低估了克里特岛上的盟军防御力量,英军于1940年10月28日,曾向克里特岛派驻了6000人的部队。加上后来从希腊陆续撤退的希军、英军,共计1个师、1个旅、2个团、11个营又5个连,总兵力约4.4万人,其中希腊军约1.4万,英联邦军队约3万。新西兰师师长弗赖伯格少将被任命为克里特岛守军司令,统一指挥岛上部队。

弗赖伯格根据德军入侵荷兰在公路、海滩等开阔地带进行机降的战例,认为德军对机场的依赖性不强,而英军还将使用机场,所以没有破坏机场。不过后来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决定。5月20日凌晨2时,德军空降引导小组在克里特岛率先着陆,以接应后续部队空降。凌晨4时30分,德军第一攻击波起飞。凌晨5时,德第8航空军向马拉马、伊腊克林机场和干尼亚市区进行了猛烈的航空火力准备。

德军初期空降行动进展很不顺利,迈恩德尔上校指挥的滑翔突击团第3营恰巧着陆在新西兰军第22、23营的预设阵地,导致全营所有军官和2/3的士兵阵亡,完全丧失战斗力。而其指挥官迈恩德尔上校在着陆时身负重伤,无法指挥战斗。由于空降第3营丧失战斗力,德军只得改变计划,先攻击机场附近的制高点107高地,然后夺取机场。但是德军伞兵付出巨大损失后却毫无进展。

由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亲自率领的德军伞兵第3团在起飞20分钟后,萨斯曼和师部乘坐的滑翔机就不幸失事,萨斯曼和师部成员全部丧生。伞兵第3团降落中遭到密集火力射击,损失巨大。其中,第3营降落在新西兰军第4旅的防区,几乎被全歼。第1、2营在英军打击下被迫就地构筑工事,转入防御。德军因通信中断,施图登特不知第一攻击波严重受挫,仍按原计划组织第二攻击波,向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实施空降攻击。

布劳尔上校指挥的德军伞兵第1团和第2团第2营,共4个营,计划夺取伊腊克林市区和机场,布劳尔打算各使用1个营攻击市区和机场,另2个营分别在东西两翼进行侧翼掩护。但由于起飞时间延误,而且还有600人因飞机损失而滞留出发机场。空降持续两个多小时,着陆分散,建制混乱。布劳尔着陆后,看情况不好,于是决定集中攻击机场,但直至天黑也毫无进展。

此时,德军西部战斗群人数仅剩不足600人,德军试图对107高地竭尽全力最后一击,没料到摸上高地时才发现英军已撤离。天亮后,德军居高临下又一举攻占马拉马机场。战局开始好转,因为马拉马机场的得失又决定了克里特岛之战的胜负。21日清晨,德军后续援兵在未遭到抵抗的情况下顺利空降到马拉马机场。16时,第5山地师也乘飞机陆续到达,至日落时分,第5山地师已有一个团机降着陆,德军实力明显增强,战局开始向有利于德军的方向转变。

23日天亮后,由于德国空军击沉了多艘英国战舰,迫使英海军撤回亚历山大港。德军随即从海上向克里特岛运送重装备和部队,岛上的战局进一步有利于德军。24日,德军完全占领马拉马地区,并开始向干尼亚发起进攻。第5山地师师长林格尔少将抵达岛上,接过了西部战斗群的指挥权。当天,西部战斗群与中部战斗群会师。25日,林格尔指挥第5山地师的一个团和滑翔突击团、第3伞兵团的余部全力进攻干尼亚。26日,德军突破干尼亚防线。27日,德军攻占干尼亚市区。28日,德军占领苏达湾。同时,意军一个加强团在克里特岛东岸登陆。29日,德军占领雷西姆农,并与伊腊克林附近的空降部队会合。1941年6月2日,德军完全占领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历时12天,德军阵亡、失踪约4000人,其中包括第7空降师师长萨斯曼少将,伤10000人,共计伤亡1.4万人,损失飞机220架,其中运输机179架。德军唯一的空降师——第7空降师,在战役中遭受了巨大损失,伤亡超过5000人,损失将近全师的四分之三;参战的空降兵共计伤亡6500人,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由于德国空降部队在此次战役中的巨大损失,克里特岛因此被称为“德国伞兵的坟墓”。

克里特岛空降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大规模空降战役之一。但是由于其损失惨重,德军空降兵基本上已经是名存实亡,直至二战结束也没有参加过什么重大战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石林县革命烈士纪念塔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林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为石林县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昆明市石林县城双龙山双龙广场。

石林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建于1957年12月,座北朝南,塔周苍松翠柏,鸟语花香。塔体用石灰石砌筑,高20米,由座基、叙文亭、塔峰三部份组成。座基呈方形,底边长9米,高1.4米;叙文亭为四面体,边长2.20米,高7米,四壁皆嵌平石,上 书-彝汉两种文字。彝汉文字阴刻楷书横写,汉文共2426,彝文2351字。记述了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历次抗击侵略的战斗和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路南籍英烈事迹。塔峰下部为方柱体,顶呈三角锥形,高近10米,东西两侧各设两层护石。南、北两侧皆嵌平石板,南镌“革命烈士纪念塔”六个大字,北刻“永垂不朽”四个金色大字。叙文双龙广场革命烈士记念塔落款为“路南彝族自治县各族各界人民敬立”。

革命烈士纪念塔是石林县规模最大的革命纪念建筑物。是石林县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2002年被石林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维斯比战役是怎样的?雇佣军暴打民兵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

维斯比位于波罗的海哥得兰岛的西部,是整个哥得兰岛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波罗的海的商业贸易中心,所以这个位置在中世纪的时候便成为了著名商会汉萨同盟的重要城镇。维斯比有着大量来自北欧各地的商人,而哥得兰岛的其他部分属于瑞典王国。当地的农民和城镇市民经常会时不时的爆发一些冲突,因此维斯比城加强了城防,防止那些农民的掠夺。而这岛上极其不团结的气氛却让那些觊觎财富的侵略者有机可乘。

野心勃勃的丹麦国王瓦尔玛德·阿道戴刚刚统一了丹麦之后,准备扩张自己的势力,想要虐夺更多财富。而当时维斯比的大量财富就是这位丹麦国王的首要目标了。为了虐夺维斯比,瓦尔玛德雇佣了2000多名装备极其精良,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雇佣兵,组成了一支在当时规模不算差劲的劫掠军。1361年7月22日,瓦尔玛德带领着劫掠军在维斯比以南的40公里位置登陆了,开始向着维斯比城进发。

不过当时哥得兰岛上的人早就已经收到了瑞典国王的警告。在哥得兰岛上小地主的领导下,哥得兰人破坏了一部分必经桥梁,而丹麦的劫掠军只能选择绕路而行。就在途径迈斯特比附近的一条小溪的时候,大约有1500民的哥得兰民兵伏击了丹麦劫掠军,意图是想要阻止丹麦人的前进步伐。民兵本来想着是借助溪流附近的沼泽地来困住丹麦劫掠军的,但是无奈当时正值夏季,天气十分炎热,沼泽地都干涸了。经验丰富的雇佣兵凭借着精良的装备和经验优势成功的低档并且反杀了伏兵,造成了数百民兵的死亡。

丹麦的劫掠军一路粉碎哥得兰人的抵抗,于7月27日兵临维斯比城下。虽说昔日维斯比城内的人与哥得兰的农民矛盾四起,但是毕竟都是在一个岛上生活的人,现在有外敌入侵,必须一致对外。在一些瑞典贵族的动员下,哥得兰人组织了一支大约2000人的民兵团前往支援维斯比城。在丹麦劫掠军刚刚抵达维斯比城下的时候,民兵团就背对着城门对丹麦劫掠军展开突袭。通过考古学家对当年战场上的遗骸来看,这些民兵当中有3分之1的人不是年龄过大,就是年龄过小,甚至还存在残疾人。

面对从头装备到脚的板甲衣和一体猪面盔的雇佣兵以及骑士,仅仅只有少部分小地主装备铁甲的哥得兰民兵团是根本没有胜算的。战争一开始的时候劫掠军就已经射出了大量的箭矢,已经给民兵造成了严重的伤亡。最后再拍上经验丰富的步兵,一路推进,民兵团遭到疯狂屠杀。战斗仅仅只持续了2个小时,大约有1500-1800民兵被杀,剩下的人四散逃窜。而丹麦这劫掠军边死伤推测大约在100-300人之间。

或许有小伙伴们就会问了,民兵团为何不进城防守呢?原因是维斯比的市民们太过于的自私,没有大局观。他们的想法是让民兵上去消耗劫掠军的人数,就算是打输了,也相信劫掠军也会损失严重,自己再上去收割即可。这样即削弱了哥得兰农民,又击溃了丹麦劫掠军所以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城门。然而事实上,民兵遇见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雇佣军完全不堪一击,雇佣军根本就没有造成多大的伤亡,攻城的实力依然存在。

维斯比的商人以城镇市民在城墙上目睹了城下的大屠杀,一个个全部都吓傻了,既没开门,也没有出城支援。之后经过了几天的围城,这些商人为了避免自己的财富再受到更大的损失,这些商人与市民觉得筹集大量的赎金交给丹麦国王。但是丹麦人想要的哪仅仅只是这些?他们后来还是进程洗劫了教堂与修道院,最终还是满载而归回到了丹麦。时至今日,我们今天还能看待维斯比城下出土的战死民兵的骨骸,这些骨骸上还带着各种各样的刀伤,足以想象到当时的屠杀有多么的血腥可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