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人类

古人类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古人类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古人类问题。

分享

浏览

7146

文章

19

古人类的皮肤是什么颜色的?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最早的人类皮肤应该呈浅色的,全身体表覆盖有毛。古人类学家推测,古人类首先脱去了毛发,没有了毛发的掩护,为了抵御阳光中的紫外线,皮肤颜色才发生变化。

在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人类的皮肤几乎是裸露的,并呈现不同的颜色。人类学家早就注意到人类皮肤颜色的差别具有明显的地理人群分布特点。生活区域在越靠近赤道的人群其皮肤颜色越深,而居住在靠近两极的人群皮肤呈浅色或白色。研究显示,人类皮肤的颜色呈地理分布是适应阳光紫外照射的自然选择结果。

最早的人类皮肤应该呈浅色的,全身体表覆盖有毛。古人类学家推测,古人类首先脱去了毛发,没有了毛发的掩护,为了抵御阳光中的紫外线,皮肤颜色才发生变化。那么人类的毛发是什么时候开始脱落的呢?古人类学家通过对远古人类遗留下来的骨骼化石的分析,获得了有关当时人类生活方式的一些线索。300万年以前的南方古猿的生活方式估计与今天黑猩猩的相似,他们白天在4.8~6.5千米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夜间在树丛中找一处安全的地方睡觉。大约160万年前,这样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显示,这一时期生活在非洲的直立人具有细长的腿,可以大跨步直立行走和长距离奔跑。这种比早期人类更加活跃的运动方式带来的一个挑战是,当时的直立人需要保持身体凉爽,以防止大脑过热。

可能就从那个时候开始,古人类身体表面的汗腺增加了,体毛开始脱落了。一旦身体表面的毛发脱落,古人类又开始面临着身体被太阳紫外线过度照射而造成皮肤伤害的问题。黑猩猩身体上没有体毛覆盖处的皮肤内有一种细胞能够制造抵御紫外线辐射的黑素。古人类学家推测,当古人类体毛脱落后,皮肤制造黑素能力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出来。黑素具有吸收紫外线辐射,分解辐射后在皮肤内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而减少辐射对身体损害的作用。古人类学家进一步推测,16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古人类的皮肤应该是浅色的。此后,古人类的皮肤开始变深,这种深色皮肤一直持续到大约10万年前。10万~7万年前,一些早期现代人离开非洲的赤道地区,向北迁徙。

在非洲以北的地区,他们遇到的阳光照射强度开始减弱了,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抵御寒冷的气候,他们开始穿上衣物。在这样的情况下,驱使皮肤肤色变深的基因的作用开始减弱。同时,浅色皮肤可使更多的紫外线透过,促使体内制造更多的维生素D,这对身体也是有利的。因此,一些学者认为,上述两个因素产生的自然选择力量使得生活在地球北部地区的人类皮肤颜色变浅了。

展开阅读全文

古人类吃什么?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显示,在人类演化的早期阶段,人类的生存适应能力还比较弱,当时的人类还不具备制造使用工具的本领和用火的能力。因而古人类学家推测在南方古猿之前,古人类是通过采集获得食物的,食物构成以植物为主。

人类自在地球上出现之日起,就面临着生存的竞争压力。获取足够数量营养成分的食物是古人类得以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条件。古人类生活在久远的过去,保存下来的材料非常有限,只有他们骨骼和牙齿石化形成的化石、制作使用的工具、居住活动的遗址、生存活动的遗迹(如用火的证据、狩猎或食用动物在动物骨骼上留下的各种痕迹)等资料。这些材料或证据在每一处古人类遗址保存下来的数量和种类都不尽相同,时代越早的古人类保存下来的越少。古人类学家只能根据对这些零散材料的研究来推测当时人类的食物构成。

研究显示,在人类演化的早期阶段(南方古猿及更早的人类),人类的生存适应能力还比较弱,当时的人类还不具备制造使用工具的本领和用火的能力。因而古人类学家推测在南方古猿之前,古人类是通过采集获得食物的,食物构成以植物为主。对非洲南方古猿生活环境的研究也证实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植被茂盛。可以想象,当时的古人类应该很容易采到植物果实并将其用作食物。采用电子显微镜对粗壮型南方古猿牙齿咬合面磨耗痕迹的研究显示,南方古猿牙齿磨耗面有许多细微的纹路,这符合咀嚼植物纤维的特征。而纤巧(或纤细)型的南方古猿则是杂食的,食物中包含小动物。

大约250万年前,进入能人阶段的人类已经能够制造并使用简单的石器工具。在世界最早的石器出土地点埃塞俄比亚戈纳附近,有人发现了被砍砸和切割过的动物骨骼。专家认为,这些破碎的动物骨骼是能人敲骨吸髓的证据。但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南方制作复杂的工具,可以进行捕鱼和狩猎活动,估计可以进行一些烹饪加工。

进入1万年前的全新世,人类开始栽培农作物和驯化家畜,食物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现代社会人类的食物日趋接近。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说中国是古人类化石相当丰富的国家?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迄今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年代跨度在距今170万~1万年之间,这些古人类包括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此外,在中国还发现了数量丰富的与人类演化关系密切的古猿化石和巨猿化石。因此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化石相当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古人类化石的发现始于20世纪初。1922—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在中国内蒙古河套地区的萨拉乌苏发现了人类幼儿牙齿化石,化石代表的古人类被俗称为“河套人”。这是古人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此后,在中国的100余处地点陆续发现了各种古人类化石。

发现早期智人的主要地点有广东马坝、湖北长阳、山西丁村、北京周口店第四地点、山西与河北交界的许家窑、贵州桐梓、贵州盘县大洞、陕西大荔、辽宁金牛山、安徽巢县等地。中国的早期智人主要生活在距今30万~12万年之间。

而在中国发现的11万~1万年前的晚期智人化石地点更为丰富。20世纪30年代,在对周口店的发掘过程中,发现了3.2万年~2.7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类化石,包括完整头骨化石3件、头骨残片化石3块、下颌骨化石4件、下颌骨残片化石3块、单个牙齿化石数十枚。20世纪50年代以后,先后在四川资阳、广西柳江和来宾、辽宁建平、云南丽江、贵州穿洞、内蒙古萨拉乌苏、云南昆明龙潭山、陕西黄龙、甘肃泾川等地发现了30余处人类化石地点。近年,又在周口店田园洞、湖北郧西黄龙洞、广西崇左智人洞等地发现了11万年~4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其中,在黄龙洞和智人洞发现的大约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被认为代表了东亚地区已知最早的早期现代人。

综上所述,迄今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的年代跨度在距今170万~1万年之间,这些古人类包括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此外,在中国还发现了数量丰富的与人类演化关系密切的古猿化石和巨猿化石。因此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古人类化石相当丰富的国家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尿液考古学:分析1万年前尿液可揭晓古人类和羊群数量

全文共 144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美国大西洋月刊》的报道,大约10,000年前,一群猎人在土耳其的洪泛区生活了1000多年,至今仍保留着他们建造的房屋的遗迹。考古学家现在已经绘制了街道和小巷的地图,并在土耳其阿西西的科尤克地区的古老钙质层下发现了完整的人类和动物骨骼。

研究人员乔丹·银铃最后一次到达阿西斯的霍尤克是在2017年,但他的目的不是找到人类遗骸,而是从古代生物身上找到尿液。

霍尤克地区的居民可以撒尿,他们饲养的山羊和绵羊也可以。通过对该地区古代尿液沉积物的评估和分析,阿贝尔和他的同事可以重建一万年前这里的人口和牲畜数量。你可以称之为“尿液考古”。

北卡罗莱纳大学的人类学家本杰明·阿巴克尔说:“在我看来,这种方法是新的和有创造性的。”据报道,近年来,他研究了土耳其古代动物的驯化历史。山羊和绵羊的驯化历史是亚伯和他的同事对尿液感兴趣的主要原因。阿西斯霍尤克地区的动物骨骼和粪便表明,该地区的居民是世界上第一个驯养山羊和绵羊的人。他们把这些曾经生活在野外的有角动物放在自己家附近。他们学会了选择年轻的雄性来最大化牲畜的数量。

正是发现了不寻常的硝酸钠晶体,促使该小组想到了山羊和绵羊的尿液。亚伯说:“这种硝酸钠晶体可以在地球上很少的地方形成。”据了解,他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古气候研究员。

硝酸钠晶体通常存在的地区非常干燥,盐浓度高。阿贝尔和他的同事想确认尿液是否是硝酸钠晶体的来源,所以他们在阿西斯的霍尤克地区收集了113个样本。他们对动物堆肥土壤很感兴趣,这是古代人和牲畜粪便的堆积地。在收集过程中,他们确保样本跨越该地区不同的地质层达1000年之久。

在实验室里,阿贝尔在每个样本中寻找尿液的化学特征(钠、硝酸盐和氯)。令他们困惑的是,这些样本也可能来自其他地方。他们在阿西斯的霍尤克地区的雨水和自然沉积物中发现了不同浓度的硝酸钠,因此阿贝尔建立了一个模型,试图揭示这些硝酸钠的来源,以确保他的假设没有完全偏离。他将该地区的尿盐浓度与现代畜牧场的尿盐浓度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非常相似。对模型的最终评估表明,在大约1000年的生命期内,阿西斯霍尤克地区的人类和牲畜总数约为1790头。人类和牲畜每天都排尿。

研究小组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土壤层中的尿盐浓度是当时的10-1000倍,这意味着该地区的居民和牲畜数量急剧增加,生活区变得更加集中。不幸的是,考古学家无法区分古代人类和动物的尿液。假设这个模型已经建立,那么这些尿液沉积物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从猎人转变为动物饲养者的有力证据。

阿布克尔指出,一些骨头是动物被人类吃掉的证据。很难判断他们是被杀、被赶出农场和被屠杀,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另一方面,大量的尿液证据表明,动物和牧民实际上在一个地方小便。

在这一点上,用尿盐来分析该地区的居民数量需要依靠假设和推测。格罗宁根大学的动物考古学家Canan Cakirlar称这项技术“非常有前途”。但与此同时,她指出,人们对1000年来尿液沉积物的化学变化知之甚少。其他因素也可能改变,例如,一万年来人类和牲畜的饮食结构与今天不同,导致尿液中的盐浓度不同。

此外,在1000多年后,阿西斯的霍尤克地区的降雨模式也可能发生了变化。今天,这是一个非常干燥的地区,年降雨量约为400毫米。阿贝尔说,在潮湿地区研究尿液沉积会更加困难,因为降水和地下水位的变化会模糊尿盐的细微层。他希望在2020年从该地区收集更多的样本数据,以分析尿液沉积物是来自野生绵羊还是养殖绵羊。自从大约一万年前人类第一次养羊以来,野生绵羊就已经存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新证据将古人类出现在北非的时间提前了60万年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来自澳大利亚、阿尔及利亚和其他国家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的美国《科学》杂志上报道说,他们考古发现的新证据显示,240万年前,古代人类出现北非,比以前的发现早了大约60万年。

考古学家在北非国家艾因·布切里发掘了石器工具并刻划了动物骨骼。来自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已经确定,最古老的石器大约有240万年历史。这表明当时有古人住在那里。

格里菲斯大学的马修·杜瓦尔说,早期的发现表明,大约180万年前,古代人类出现在北非。新的证据表明,古代人类在北非出现的时间比以前想象的要早得多,这有助于学术界理解人类的进化过程。

杜瓦尔说,这次发现的石器与东非出土的石器相似,东非大约有260万年的历史。两者之间的差异只有20万年,这在古代人类研究中是相对较短的时间。

此前,学术界认为北非的石器制造技术来自东非,经历了一个缓慢的传播过程。然而,新的考古证据表明,相关的石器制造技术的传播速度可能比以前想象的要快得多,或者可能是东非和北非同时生产了这项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数十年来最大发现之一:新的古人类物种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在南非的一个洞穴系统中,研究人员发现了深埋在这里的一种新型古代种族。出土的化石包含15具不完整的骨骼,这是非洲最大的此类发现。

然而,最令人兴奋的是,这些纳莱迪人的新祖先可能是最早的种族之一,他们的到来可能会永远改变我们对人类进化的理解。这一重大发现还表明,该物种有自己的仪式——这一属性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

该研究小组由国家地理探索者和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的李·伯杰领导。詹姆斯·库克大学的澳大利亚科学家也参与其中。尽管对这一新物种仍知之甚少,但研究小组认为它们可能生活在300万年前的非洲。

以下是我们目前所知的情况:

他们在大约150厘米的高度直立行走。

——不管身高如何,它们的大脑也很小,大脑体积约为450-550立方厘米,仅略大于黑猩猩。

——从骨骼的角度来看,它们的重量并不太重。研究人员估计他们的平均体重约为45公斤。他们的身体有利于长距离行走。

-他们的牙齿和脚在外观上与现代人相似,但更小;但是他们的手指更原始。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人的尸体被故意埋在这个房间里,这可能是某种埋葬仪式。以前,我们从来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种行为存在于这个原始人类祖先身上。

这些化石是在约翰内斯堡西北48公里处的新星洞穴系统中发现的。它们是以——迪纳莱迪的房间命名的,它们就是在那里被发现的。

——目前,研究人员认为纳勒迪人可能位于能人和直立人之间的家谱上。

研究人员试图不惜一切代价避免“缺失环节”这个术语,但伯杰告诉英国广播公司,它们很可能是灵长类动物和现代人之间的桥梁。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生物物种,这些物种展示了自然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做的实验。这导致了非洲不同地区出现了一些不同的人形机器人。只有一个分支幸存并进化了我们。

现在,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这个神秘的种族。幸运的是,他们有大量的化石,这些骨头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年龄——从婴儿到青少年到成人到老年人。伯杰说:

我们将了解这个物种的一切,他们的孩子什么时候出生,断奶,他们是如何长大的,他们成长的速度有多快,以及每个阶段男女之间的差异——从婴儿期到儿童期到青春期,到多大和死亡。

我等不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为文化旅游景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于1996年发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约2.4—2.5万年,是古人类生活、狩猎的地方,有丰富的用火遗迹、烧石、动物化石等。返朴归真的陈列气氛,古人类生活、狩猎的大型图画,将观众带到2万年前祖先的家园,体会祖先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本馆针对不同的人群推出了普通版、学生版、英文版讲解词,并配有电脑触摸屏提供全球的相关古人类信息,使观众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下了解古人类,体会祖先生活的情景。

北京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座落在北京东方广场地下发掘出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再现2万5千年前斑鹿跳跃、鸵鸟欢腾、望山听水、狩猎生息景象,展示“北京人”狩猎、烧火、制造工具的痕迹。在博物馆300多平方米的展厅里,将陈列在原址发掘出土的石砧、石锤、石核、石片。参与展陈的还将有原始牛、斑鹿、鸵鸟、鱼类等古生物的骨骼及2万多年前人类制成的骨铲、骨片等工具。参观者还能从这里看到更新世晚期人类用火的遗物和遗迹。展览将配以大量的图表和照片,在壁画、雕塑的映衬下生动地展示出2万5千年前古人类在今天王府井地区狩猎、做饭、休息、制造工具的生活场景。展馆还精心为小参观者准备了电脑触摸屏等动手型的参观项目。这一遗址是继周口店北京猿人之后,在北京地区远古人类遗存的又一重大发现。王府井古人类文化遗址是世界范围内首次在国际大都市中心发现古人类文化遗存。遗址距地表12米,有两层灰褐色古文化层。在约2000平方米的面积中,共出土文化遗物2000余件。在遗址土层中保留了远古人类点篝火后的遗留物——炭灰坑、炭屑层等,以及富含骨片的遗址。此处的石制品、骨制品和用火遗迹均保持出土时的原貌。2001年12月博物馆正式开馆。馆内陈列最重要的展品是一块约50平方米的2.5万年前的遗址地块,其中蕴藏着古人类的用火遗迹和烧石、烧骨、石制品及动物化石。同时展陈的还有在原址发掘出土的石砧、石锤、石核、石片等物件,原始牛、斑鹿、鸵鸟、鱼类等古生物的骨骼及2万余年前古人类制成的骨铲和骨片。展厅中的人造沙盘、挂画及雕塑展示2.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在今天的北京王府井地区狩猎、做饭、休息、制造工具的生活场景。

景点位置

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大街东方广场第一街地下三层

信息来源: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六枝店子洞口古人类遗址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1985年3月27日,在距桃花洞7公里的店子乡(今名新窑乡)洞口的洞中又发现一批古人类的石制工具、用火痕迹和动物化石。这些石制工具中有刮削器、砍砸器、石锤、石核等。用火痕迹与灰烬、木炭胶结是经火烧过的兽骨。

根据这些遗物的特征,动物骨骼的石化程度和堆积物的性质,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技术鉴定推测,这里为一远古人类的居住地——古人类遗址。其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晚一阶段。距今约一万年。

信息来源:市电子政务办

展开阅读全文

六枝桃花洞古人类遗址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桃花洞位于六枝特区中心区桃花山脚桃花湖与山壁结合部的石灰岩天然洞穴,旧称逃荒洞。洞高9米,宽24米,进深60米。是1983年10月15日修公园时发现的。

经试掘,在洞内地表获得磨制的石斧一件,骨锥2件,打击骨器17件;穿孔蚌器和螺壳2件,这在国内是首次发现。清理出石核32件,石片、石钻、石锤20件。石器分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盘状器。在用火遗迹处,有大量的烧骨、烧石和炭屑;人类化石有一段左侧股骨;动物化石有上颌骨、下颌骨、肢骨、单个牙齿等,它们分别代表巨貘、毫猪、竹鼠、虎、熊、牛、豹、鹿、麂、羚、毛冠鹿等12个种类。

通过省博物馆有关专家鉴定,磨制石器及陶片是新石器时代的遗物;人类股骨化石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物,具有很高的历史文物考古价值。

信息来源:市电子政务办

展开阅读全文

金牛山古人类遗址金牛山遗址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金牛山古人类遗址(金牛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牛山遗址位于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南8公里处一个孤立的山丘上。

金牛山古人类遗址

遗址海拔约70米,自西而东的三个地点沉积有第四纪的堆积物。1974年~1978年曾在这里先后进行了四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人类用火遗迹——烧骨、烧土和炭屑以及少数打制石器。

1984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系旧石器时-古实习队在发掘金牛山A点洞穴第6层时,发现了一批人类化石和用火遗迹,化石有较完整的头骨(缺下颌骨)、脊椎骨、肋骨、筋骨、尺骨、腕骨等共50余件,属一个刚成年的男性个体。金牛山出土的石制品用脉石英制成,石核较少,石片较多,以锤击法和砸击法打制。石器有刮削器和尖状器,前者数量多,石器的打片方法、加工方法或类型都与北京人相似。

在地层中发现有厚约30厘米的灰烬层,其上还有两处圆形的灰堆,灰烬层与灰堆内有大量的烧骨和烧石,烧骨中有较多的兔类、鼠类和鹿类的肢骨,这些动物都是当时人们狩猎的主要对象。

与金牛山猿人共存的动物化石十分丰富,较重要包括有变种狼、中国貉、三门马、梅氏犀、肿骨大角鹿、巨河狸、最后斑鬣狗、中华猫、葛氏斑鹿、恰克图转角羚羊、莫氏田鼠和硕猕猴等,其地质年代属于中更新世。

金牛山猿人化石除材料丰富外,最大特点就是保存较完整。虽然有少数几件残破,但都可以复原,这就保证了研究的准确性。这样完整的化石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在其它国家也是很少见的。

经过年代测定,确定金牛山人距今约28万年左右。据初步观察,金牛山人化石的形态比北京人进步,与早期智人阶段的大荔人接近。这个发现对研究从猿人过渡到智人阶段的人类体质特征及其直立姿势、手足分工的形成均有重要价值。(国家文物局)

地址:辽宁省营口市站前区大石桥南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门市价:10.0元

成人及身高1.4米以上儿童10元。免票:1.1米以下儿童(以标识杆衡量结果为准)、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或老年优待证)、伤残人士(凭残疾证)、现役军人。

永安镇:一、地理位置:永安镇位于辽宁省大石桥市南郊,地处东经122.5°,北纬40.7°,半平原,半丘陵地带,三面丘陵环抱,西部是平坦开阔之势,永安河流经全镇、哈大公路中长铁路穿镇而过。全镇面积50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大石桥市区5公里,营口市27公里,鲅鱼圈区45公里。二、自然条件:永安镇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660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钟秀山滑岩洞古人类遗址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秀山岩洞古人类遗址为灵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钟秀山滑岩洞古人类遗址位于灵山县石塘镇钟秀山北面半山腰,年代为新石器时代,类别为非文物建筑。

201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塘镇:地处灵山县东部,距县城33公里,与浦北县的乐民、 赛圩、福旺、横县的百合、 马山等镇毗邻。总面积112.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847公顷,其中水田面积1529公顷。辖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93个自然村,总人口47988人,其中农业人口46228人。全镇实现村村通汽车,钦玉二级公路贯通境内。全镇18个村(居)委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广播;有线电。

展开阅读全文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

全文共 2414 字

+ 加入清单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定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安顺市区以北32千米处,在普定县城关镇西南约5千米处新寨村穿洞寨后一座孤峰的山腰上,是距今16000年前古人类生活遗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一带,一万多年前古代先民就在这一片峰林谷地生息繁衍。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在西秀区的猫猫洞及还愿洞、平坝飞虎山洞、普定白岩脚洞都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其中普定穿洞遗址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积存印证了黔中地域辉煌的史前文化,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成为史学界一颗引人注目的灿烂明珠。

穿洞为一自然溶洞,南北对穿,故名。其四周一片溶蚀盆地,绵延数十千米。峰顶与盆地相对高87米,洞口距盆地26米,洞长30米,最宽处13米,高9米。穿洞冬暖夏凉,自然条件优越,适宜人类居住。

1976年,南京大学教授俞锦标等人到普定作岩溶勘察,在穿洞首次发现骨化石、残骨、灰烬及染色的红土矿,从而揭开了穿洞古人类文化遗址神秘的面纱。穿洞出土的部分古人类文化遗迹文物立刻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分外重视,封存于历史尘埃中的古人类生活图景由此而逐步展现出来。

1979年,贵州省博物馆曹泽田教授与俞锦标教授相继对穿洞进行了小规模的试掘,又获得一批珍贵的文化遗物。是年冬,中国科学院著名人类学家裴文中教授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张淼水教授应邀考察了穿洞,裴文中充分肯定了穿洞古人类遗址的价值,认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超过其文化内涵丰富新颖、突出的类似的古人类遗址,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981年和1983年,贵州省博物馆和南京大学两次联合发掘,获得旧石器一万多件,骨角器一千余件(其中以骨器为多,角器较少);人类化石有头盖骨两个和一些头盖骨残片,完整的下颌骨及上、下颌骨残片,桡骨、胫骨各一段,单个牙齿多个,儿童头骨碎片40多块以及动物化石13个属或种。这些人类化石当中,有一个女性个体,一个老年男性个体,至少代表了5个个体的化石人类,据此将他(她)们称为“穿洞人”。

穿洞文化主要是指穿洞人用劳动智慧创造的工具,这些劳动工具有石器、骨器、角器。其次是用火证据中的烧骨、烧石、灰堆、灰烬、炭屑等。

穿洞人使用的工具,制造时用了3种方法,即锐棱砸击法、锤击法、砸击法。锤击法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普遍的传统方法;砸击法在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里最早发现;锐棱砸击法是在穿洞首次发现,并遍及我省旧石器时代的中晚期遗址中,甚至在一些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里也有发现。在国外及东南亚的许多国家的同期遗址里,从时代上看目前以穿洞所发现的年代为最早。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境内特别是南方以及东南亚的文化渊源、模式.将起到积极作用。

穿洞遗址出土厂大量骨器和角器。骨器是其中最富有特色的,其数量之大,类型之多,器物之精良,技术之高超,工艺之进步,超过了以往我国的任何一个遗址,也是我国同期遗址中绝无仅有的。我国旧石器时代的骨器,过去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仅发现骨针一件,辽宁水洞沟、鸽子洞、湖南桂阳、四川资阳等亦只发现骨锥各一件,贵州猫猫洞6件,台湾、小孤山各100余件。而穿洞遗址目前已发现1000多件,为全国第一,世界罕见,它填补了“南方无骨器”的空白。

在1000多件骨器中,以骨锥最多,另有骨铲、骨针、骨棒、骨叉等。对众多骨器的研究可看出,穿洞人已经懂得将骨片用火烧或火燎以加强骨器的坚硬度,这充分说明穿洞人已具有高度智力和高超的制磨技术。

角器是用鹿角的角柄作原料,宽而粗大,两面加工磨成,刃口极为平齐,大多作为撬、挖工具,与原始农业有着紧密关联。

用火遗迹在穿洞遗址中异常丰富,不仅有灰烬、烧骨、烧石、炭屑、灰坑、灰堆等,在烧骨和烧石中还有变色、变形、龟裂的遗迹。在几次发掘中,仅烧骨就有18000余件,烧石相当多,炭屑遍及每个文化层。这表明穿洞人居住的时间很长,而且是连续的,没有间断过。

穿洞古人类遗址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大约140平方千米之内,以穿洞为中心,所处谷地较开阔。而白岩脚洞洞口距穿洞较近,只有红土洞、西秀区三铺观音洞、旧州猫猫洞距穿洞较远。在它们之间,在以穿洞为中心的短距离内,文化面貌是以中小型石器为主,兼有大量的骨器,少量角器;较远的则以大型石器为主,兼有大量的角器而无骨器。这说明两者的地理环境不同,生产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明显区别,穿洞人使用的是中小型工具,红土洞等处的人,使用的则是大中型工具。这是否与区域性文化有关,尚值得研究。

两种文化类型叠压关系在遗址内首次发现,堆积物厚约5米,自上而下分为12层,除第12层上部含化石外,上覆11层都含文化遗存。第2层上部出磨制石斧1件;第5、8层有灰堆遗存;人类遗骸出自第5层以上的堆积物中。文化遗物的差异分早、晚两期,第6层以下为早期文化,第5层以上为晚期文化。早、晚期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早期文化的石制品原料几乎全是燧石,形体小,打片以捶击法为主,石器以正向加工为主,骨器极少而只有骨锥;晚期文化的石制品原料以粗晶体变质灰岩的砾石为主,形体大,打片以锐板砸击法为主,石器以正向加工为主,骨器数量多,类型较复杂,,因此被冠以“穿洞文化综合体”。

动物遗骸大约有20种,石化程度有差异,大多出自第5层以上。其中哺乳动物有长臂猿、西藏黑熊、狗獾等15种。除中国犀相似种以外,均为现生属种。

穿洞遗址下部地层(早期文化)的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末期,文化时代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碳十四测年为距今16000~9610年。上部地层(晚期文化)的地质时代属全新世早期,文化时代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碳十四测年为距今8540~8080年。其文化内涵在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类型的重叠和骨器的突出程度,这在史前考古研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穿洞人属晚期智人,与周口店山顶洞人同属一亚种,不仅可以和中国同期人类相比较,还可以同东南亚、澳洲的古人类相比较,探讨其发展渊源,对人类如何迁徙、人种何时分野甚至民族形成,从体制上、特征上获得依据。

胡应铃

展开阅读全文

马鞍山古人类遗址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马鞍山古人类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鞍山古人类遗址

马鞍山文化是我国旧石器多元文化的代表,是西南部文化区系的组成部分。马鞍山北洞文化遗址上部层位年代属晚更新世后期,距今约1.5至1.8万年;下部层位则距今2万年以上,与贵州黔西观音洞及邻近四川、云南、湖北房县等地同时代遗址亦有相似标本。1986年首次系统发掘的万余件化石中,找到大熊猫、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等华南晚更新世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齿化石,出土一件人的下颌骨并附着前臼齿和臼齿;人类用火遗迹有灰坑、灰烬、烧骨等。所获骨器制作除打击技术外,有骨锥、骨铲、骨叉、耳陲、胸陲、还有骨镊和刻纹的骨棒,都是旧石器时代罕见的文化遗物。遗址中存在两个文化类型:出自层位上部的2―6层器物,以小型工具为主,频似四川富林文化,更远可追溯至我国北方的小石器文化传统,它代表一种交流文化。出自层位下部7―8层的文化遗物,与黔西观音洞文化接近,代表一个区域性文化。1990年第二次系统发掘,获2万件碎骨片,400多枚动物齿化石,石制品1300多件。碎骨片的专项研究中分析指出,这些碎骨的产生主要是遗址的占有者——马鞍山人的生活活动:敲骨吸髓和制作骨制品所造成的。文化性质与1986年发掘物相同。马鞍山南洞1990年发掘,出土化石万余件;动物齿化石300多件,经初步整理鉴定为15种属;石制品202件,其中43件已加工成器的工具、磨光石斧2件、它暗示遗址所在区域内在较长时间存在古人类活动;还获人牙化石4枚,分别为40岁左右,25-26岁,2-3岁的晚期智人。文化性质与北洞相同。总之从时间和文化内涵两方面考虑,以及出土文化遗物的丰富,它对研究我国旧石器多元结构和文化圈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发掘物,给我们描绘了马鞍山晚期智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图景。在马鞍山岩溶山间盆地周围、温暖多雨的气候,山峰坡脚雨水冲刷下堆积肥沃的土壤,洪水期蟠龙洞伏流泄水不及,盆地底部河流两岸沉积了肥沃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冲积土和第四纪以来发育堆积的黄壤土上,箐密林深,牧草旺长,鸟语花香,岁月的流逝,自生自灭自长,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协调,形成良好的生态和气候环境,松、杉、柏、桃、李、杏、竹、柳、杨……等竞相生长,鲜花野草铺满了马鞍山周围盆地,山谷、山泉涓涓细流,泉水汩汩,湖水碧蓝,成群、喜温食草动物野鹿、水鹿、水牛、犀牛、剑齿象、熊猫、巨貘在牧草丛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追逐。一群马鞍山人的男女老幼手持自制的狩猎工具,如弓箭、木棒在围捕食草动物;一群在河边或湖边用鱼叉叉鱼。在马鞍山岩厦东方避风处他们用石制的砍砸器,刮削器、尖刃器剥离兽皮、割肉、然后用木棒或竹子挑着在火坑上烤熟,等待家人日落满载而归,围着火坑,迎着魁岩上升月亮洒下的银光,哼着愉快的小调,尽情欢乐地饮用。虽四周不时传来虎啸、狼嚎、熊啼,由于岩厦在悬岩绝壁下,一面临天门河,便于观察和防御,年老者守夜,其他男女老少皆香甜睡去。白天闲时,他们将兽骨敲骨吸髓后,选用好的骨片加工出骨稚、骨棒、耳坠、胸牌、鸡心式的胸坠来装饰打扮自己,缝制兽皮穿在身上。那些碎骨随意抛在西边斜坡上。马鞍山人后裔在何处,踪迹何处寻,还有许多谜团待人们去寻找、去探索、去寻根究底。

景点交通:该景点位于县城区南部,徒步或乘出租车、三轮车均可。

景点服务:该景点处于待开发阶段,所需服务可在县城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老龙洞古人类居住遗址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龙洞古人类居住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老龙洞遗址位于塔甸街北面300余米山腰上,洞口朝北,高10余米,宽20余米,深10余米,1991年2月共出土了敲砸、刮削、锥钻等旧石器及角铲等10余件,以及犋貘、中国犀、黑熊、大象、马鹿、猕猴、獐、鹿等13件珍稀动物的牙化石。其中,犋貘和中国犀已在地球上消失了一万多年,故可以推断,此老龙洞已是一二万年前人类居住过的遗址。老龙洞遗址的发现,不但把该县的历史,从两千多年推到了一万多年(或许是两三万年),还填补滇中南过去属于旧石器时代的空白,不仅为云南和全国对旧石器时代的研究增加了新材料,且对人类史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从出土的动物化石及石器分析,老龙洞的主人过着以拧猎为主兼采集的生活,老龙洞人喜好敲吃骨髓,有较高的狩猎技术。动物化石的种类反映了老龙洞主人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湖沼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龙岗古人类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落在陕西省南郑梁山镇境内与历史文化名城汉中隔江相望。该遗址文化内涵包括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汉代墓葬群,寺院建筑和近现代革命旧址五部分。

旧石器文化,1943年以来在此发现数以千计的旧器,类型有砍砸,石球,尖状器,刮削器等

,与大熊猫,剑齿象,羚羊等第四纪蒲乳动物化石伴生。龙岗寺旧石器在地质年代为中更新世早期,绝对年代距今120万年以上(见《人民日报》1992年2月10日第四版),早于蓝田猿猴人遗址,是迄今发现陕西最早的旧石器文化。

新石器文化,1983年10月至1984年底,省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部分挖掘,清理了430座墓葬,出土了人面壶,彩陶罐,船形壶,兽头尖底瓶,人头彩陶壶等文物三千余件。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渊源,分期和发展脉络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证明了7500年前龙岗寺人类最早培育了豆科植物。

汉代墓葬群,分布在龙岗寺以东50米,省考古所清理了四座,其中西汉文景时期一座,东汉中期一座,东汉晚期二座,出土了青铜鼎,青铜剑,玉鸟,鎏金带勾,陶俑等弥足珍贵文物九十余件。

寺院建筑,资料记载龙岗寺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年间(502-519年),唐宋时期已有较大规模,并成为汉中乘船游览佳景,目前现存古建庙宇三大院48间,总面积11685平方米。

革命旧址,1931年5月,0陕南地下组织负责人梁益堂,贾拓夫等在此主持召开了0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中国革命斗争史谱写光辉的篇章。

龙岗寺古人类遗址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1986年中科院黄蔚文教授考察龙岗寺提出:“龙岗寺旧石器遗址是亚洲三大旧石器遗址之一”,1988年美国考古学家阿金斯教授访问考察龙岗寺遗址时评价“我从这里看到了中国文化的根源”。

1992年该遗址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东昆仑古人类遗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1984年,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库鲁克皮提勒克塔格山下,哈夏克勒克达里亚河源西岸的一条沟中意外地发现了很多明显被打击过的水晶和燧石碎片。这里三面被花岗岩大山环绕,北部是喀拉墩大草原,山中发育着石英脉及水晶。在南北长4公里,东西宽0.5公里的沟中,被遗弃的碎石片和石器遍地皆是,信手可得。经整理,石器中有箭头21个,扇形石核12个,石片32个,项链珠1个。经北京自然博物馆古人类研究所与新疆考古研究所鉴定,确认为细石器时期的制品,距今1~5万年。从石器制造精细程度来看,这个东昆仑古代石器制造场的古人类活动很频繁,为研究古代羌族部落的分布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 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元谋人于1965年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被发现。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70万年,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元谋人属于人科人属直立人,元谋人的主要分布区域在亚热带草原与森林环境。

元谋人的化石

据研究发现,元谋人的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同一成年人个体。其石化程度深,颜色灰白,有裂纹几处。元谋人的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黏土。

元谋人门齿的特点有:齿冠基部肿厚,末端扩展,略呈三角形。舌面底结节凸起,有发达的铲形齿窝。齿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中央的指状突很长,指状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侧的半面。

元谋人左侧门齿长11.4毫米,宽8.1毫米,高11.2毫米。右侧门齿长11.5毫米,宽8.6毫米,高11.1毫米。其切割缘在生前有磨耗。

展开阅读全文

古人类在2600年前已钟情巧克力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来自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一些科学家7月17日表示,早在大约2600年前人类就对巧克力产生了兴趣,当时的玛雅人曾将可可豆泡在陶制水壶中制作饮料,这一发现意味着人类开始食用巧克力的时间比此前估计的还要早上1000年。

其中一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此前考古学家曾在玛雅人居住过的古城RioAzul发现了可可豆的遗迹,但我们这次的发现表明古人类开始用可可豆制作巧克力比先前的发现还要早上十个世纪。”

科学家对在洪都拉斯首都伯利兹城北部的一座古文化遗址发现的可可豆残渣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这些残渣中包含有可可碱这种用于巧克力生产的化合物。科学家得出结论称,玛雅人制作和享用巧克力饮料的时间之长超过此前人们的预料,这一发现对于古人类文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北京发现古人类尸骨 “东胡林人”明天进城

全文共 1759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在门头沟区东胡林村的挖掘现场,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发现的古人骨将于明天被运到文物研究部门,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鉴定。本月19日,一具保存完好、距今约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在东胡林村村西被发现。据了解,东胡林人的发现,填补了自山顶洞人以来,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

进展

转运工作将于明天进行

昨天,当记者到达现场时,考古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个墓葬被发现后,东胡林村很大一部分地区已经被视为东胡林人遗址,而这里有无古人类居住过的山洞、窑洞还有待发现。在取土和对挖掘出的文物,包括装饰品、陪葬品、石器等进行分析后,才能推测出当时人类是怎样地生活、生产,他们有无意识形态,是否有审美观等。“至于这具人骨是男是女,多大的年龄、身份、地位等,都要等转运到文物研究部门进行室内鉴定后,才能有结论。”这位工作人员说,转运工作将于明天进行:“但要得出最后的结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场

古人骨长约1.6米

从城区向西驱车约75公里,沿109国道就可到达门头沟区斋堂镇东胡林村村西的东胡林人遗址考古发掘地点。从村旁一条不到50厘米宽的小路上山行走5分钟后,一个长约百米、宽近8米,分三层错落成阶梯状的探方,就是东胡林人遗址挖掘的现场。

探方内有7个东胡林人遗留下的灶坑,里面发现部分石器、陶器和鹿骨。而最近被挖掘的探方东侧,一具保存完整的人骨,头朝东平躺在黄、红相间的土里。

作为东胡林考古队领队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赵朝洪教授告诉记者,东胡林人的发现,可以追溯到37年前。这具人骨长约1.6米,是自1966年东胡林遗址被发现以来,找到的最为完好的墓葬。该墓葬的发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

记者注意到,在鼻骨下方之间,放有一块不到10厘米长的玉石,赵教授说:“初步鉴定这块石为冰洲石,而它的具体功用要等研究后才能确定。”

挖掘石器时意外发现人骨

此次东胡林考古队副领队、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研究员郁金城,是这具人骨的最先发现者。10月19日下午,考古队本打算按今年计划进行最后阶段的勘察,准备再寻找些石器。在挖掘时,郁金城突然发现了一块腿骨。于是,他马上调集人力对该地点进行扩方,寻找墓葬。终于,在次日完整的人骨出土了。

据介绍,除这具保存完好的人骨外,此次还挖掘出包括石器、陶器、残存人骨、动物骨骼等在内的一批重要文物,和多处东胡林人烧火的遗迹。根据赵教授的推断,这里在约1万年前,可能是东胡林人的季节性营地,但不一定是他们长期居住的地方。

背景

1966年北大学生首次发现东胡林人

1966年,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学生郝守刚(现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在东胡林村西,发现了村民修梯田时挖出的人骨三具和螺壳项链、骨镯及石器等文化遗物。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国兴、尤玉柱先生做了短期调查与发掘。经研究认为,人骨出土自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分属于一个少女和两个成年男性个体。从此,东胡林人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在多次调查的基础上,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9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组成了东胡林考古发掘队。2001年7月到8月进行了第一次发掘,除出土了一批重要的石器、陶器、骨器、人骨、螺壳、兽骨等遗物外,还发现了东胡林人的烧火遗迹多处,采集了丰富的木炭、土样、骨骼、螺壳等可供测定年代、进行孢粉分析以及进行DNA研究的标本。

2003年9月18日考古发掘队再次对东胡林遗址进行发掘。在这次发现的东胡林墓葬中,除人骨外,还包括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石器、骨器、装饰品和烧火遗迹等重要文化遗产。而它们被挖掘的意义在于,是首次发现北京地区乃至华北地区有明确地层关系和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墓葬。它们为研究华北地区乃至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及其文化,对全新探索早期人的关系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同时,东胡林人的发现,填补了自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以来,北京地区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段空白。

目前,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为数很少,而这其中既发现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又发现火塘和墓葬的仅东胡林一处。此外,在遗址发掘中揭露的自更新世晚期以来的连续地层剖面既有古代人类活动的文化堆积,又有自然形成的地层堆积,对于研究华北地区环境变迁以及人地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