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宋朝

宋朝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宋朝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宋朝问题。

分享

浏览

4327

文章

167

宋朝太尉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太尉相当于现今的国防部长。太尉 是三公之一 正二品。隋唐以来 决策权转移至中书门下,而行政权在尚书六部手中。三师 三公品级虽高,无实际职事,一般只是作为加官,尤以唐后期各种检校官为甚。宋初三师三公只是作为升迁资序所用,并无执掌。太尉旧在太保之下,自五代以来则提升至次于太师而在太傅之上。

徽宗年间重定武官制度后,太尉成为武阶官之首,而司徒司空则被三少所代替。 太尉之名最早见于 吕氏春秋 ,汉武帝建元二年后不再设置。西汉早期 设太尉官多半和军事无关,故带有虚位性质,不同于丞相 御史大夫等官职。汉武帝时以贵戚为太尉,一变过去由立武功之臣充任太尉的惯例,而又和丞相同等,这也和西汉早期有所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团练使是什么官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团练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司令,是一个地方的军事长官。负责一方或一州军事的官职。地位低于节度使,等同于防御使。全称为团练守捉使。有都团练使 州团练使两种。唐前期即有团练使,负责统领地方军队,但只限于个别地区的短期设置,未成定制。

安史之乱后 唐王朝在不设节度使 防御使的地区陆续设置团练使。都团练使负责方镇的军事,多由观察使兼并;州团练使负责一州的军事,常由刺史兼任。唐代宗李豫时曾命刺史悉兼团练使,不久废除 后又部分恢复。此后沿用至五代时期。入宋以后,团练使成为没有实际职权的虚衔,专门授予武官 宗室。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禁军头领是什么官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禁军是宋代的中央军。殿前司与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并称三衙,统辖殿前诸班、直及全国禁军。禁军的兵籍和发兵之权则归枢密院。宋代的中央军。五代后梁开始设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后唐改称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其机构称侍卫亲军司,统辖皇帝直属的军队。

后周正式设殿前司,选择武艺高强的军士为诸班、直,侍卫皇帝。宋初沿后周旧制,设侍卫亲军司,以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为长官,下辖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分统马步禁军;设殿前司,以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为长官,统殿前诸班、直及马步诸军。因宋太祖赵匡胤原任后周殿前都点检,故此官职虚而不置。侍卫亲军司与殿前司并称二司。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汴京是现在的哪里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汴京现在的河南开封。

开封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是河南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中心城市之一、文化旅游城市。全市下辖5个区、4个县,总面积6266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51平方千米。

开封地处中国华中地区、河南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西与郑州毗邻。开封自贸区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大片区之一。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4100余年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东京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是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地。

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发源于此,拥有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中国开封清明文化节、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时实施的两项防作弊措施有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

宋朝实施的防作弊措施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因此,为了防止徇私舞弊,宋朝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科举制度,并不只有两项防作弊措施。

第一,设立“别试”。凡是各级考试主试官、地方长官的子弟、亲属乃至门客应试时,要另设主试官和考场进行考试。有效防止了权要子弟利用人际关系徇私舞弊。

第二,实行“封弥”、“誊录”之法。“封弥”又称“糊名”,不仅要糊住试卷上的名字、乡贯,而且还要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第。封弥官不评卷,评卷官不知姓名,以此来防止作弊。

第三,实行“锁宿”制度,防止主试官受人请托,收受贿赂。此外,还有一整套严禁挟带、传义、替代、举烛夜试等措施,严防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赵吉是宋朝第几代皇帝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赵吉宋朝第八位皇帝,不过应该是赵佶。宋徽宗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在位),书画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太后向氏于同月立赵佶为帝,次年改年号“建中靖国”。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而且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赵佶书法在学黄庭坚、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

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赵佶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其中笔法犀利、铁画银钩、飘逸劲特的《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大字楷书,是宋徽宗瘦金书的杰作。

展开阅读全文

科举制度对宋朝的影响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科举制度是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宋朝科举制度承袭了隋唐科举制度的基本内容,同时自己又有了新的发展,使得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接下来就来讲讲科举制度对宋朝的影响

1、政治经济上的影响

宋朝的科举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其官僚制度。同时科举制度使得各个阶层都可以通过科考而获得官位。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

2、文化教育上的影响

科举制度使得宋朝的文化教育进入了空前的大发展阶段。科举制度使得宋朝的读书风盛行,经济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造成了宋朝时期重文轻武的文教政策。

3、社会风俗

科举制度的盛行也影响着宋朝人民的文化心理,塑造着他们的价值观。人们更加追求功名利禄,倾尽一切想要通过科考出人头地。而正因为这种人心的追求,也使得宋朝晚期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

科举制度可以说对宋朝产生了巨大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历代王朝的噩梦,300年就灭亡,唯有宋朝躲过了却被人诟病?

全文共 213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昌盛的朝代,绝大多数都会想到唐朝。的确,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明,是史书上极具传奇色彩的朝代。

然而如此强大的王朝也没能逃过300年灭亡魔咒,实际上,唐朝只存在了289年。

那么除去早期文明,中国历史上有没有逃过300年魔咒的朝代呢?当然有,它就是宋朝

然而与唐朝在人们心中享有的赫赫威名不同,宋朝一直以来都是饱受诟病的存在,这又是为何?武将开国,重文轻武

公元907年,偌大的唐王朝在无数人的痛哭和叹息中轰然倒塌。

此后,中原大地进入了五代十国的混乱时期。天下战火渐起,纷争更甚。乱象一直到宋朝出现并统一中原后才得以终止,其中的最大功臣,便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一名将军,公元960年,他发动陈桥兵变,很快掌握政权,被簇拥称王,建立宋朝。

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帝只是第一步,赵匡胤和任何一个开国皇帝一样,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能享有此千秋伟业。

于是赵匡胤想到了他自己。武将出身,靠掌握兵权才当了皇帝,因此在他看来,武将是个大麻烦。

为了防止再次出现武将拥兵自重的现象,赵匡胤先是杯酒释兵权,将绝大部分的兵权收归自己所有。

接着又颁布重文轻武的国策,采取以文制武的方式,这也奠定了宋朝此后打压武将的一贯作风。

说起来宋朝的军队其实并不少,武器装备也很精良,但偏偏战斗力不高。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和宋朝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度有关。

宋朝为了避免产生藩镇割据的局面,将大部分的权力牢牢掌握在中央手中,其中自然包括军权。

在宋朝,发兵之权与握兵之权是分离的,中央禁军与边防厢军是分离的,军队与将领是分离的,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这种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武将专权,但也大大降低了指挥作战的灵活性。

因为战场上瞬息万变,随时会有突发状况,军队之间却有这样繁琐的规矩,又如何能战胜强大的游牧民族?将士彼此疏离,缺少配合,士气低落,又如何击败敌人?

如此看来,在宋朝这样的军事制度下,拥有强大兵力的可能性的确微乎其微。畏战求和,偏安一隅

和其他王朝边境多附属国不同,宋朝的边境,大多都对中原土地虎视眈眈。宋朝没有足够的兵力镇压他们,只能勉强与他们形成鼎立之势。

然而,这还不算最令人诟病的。最令人诟病的是宋朝胆小畏战的态度。

拿最经典的潭渊一战来说,宋真宗亲临战场督战,军队士气大振,打得辽兵连连败退,只能求和。这对宋朝来说本是个乘胜追击的绝妙机会。

然而,宋真宗本人畏战,朝中大臣也多数畏惧辽兵,哪怕有官员拼命谏言,宋朝最后还是和辽签订了潭渊之盟,达成短暂和平。

此后,宋朝不是求和,就是在准备求和的路上,从此开启了自己屈辱外交的生涯。这种耻辱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顶点。

公元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耻。

自此,北宋灭亡。宋朝既丢了皇帝,也丢了都城,只能迁往南方,摇身一变,成了南宋。

之后,南宋皇帝虽然也曾想要北上收复失地,成就一番事业,但最根本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因此即便有忠臣良将,也还是无力回天。

更别说大多数时候都是求和派占上风了,他们龟缩在江南,只关注眼前的风花雪月,丝毫没有作战的勇气。

短短的一百五十年里,南宋就经历了不断的“抗金”“求和”“再抗金”“再求和”,求和派和主战派也互相争吵,打作一团。

于是,就在这种权力的倾轧和斗争中,宋朝最终和以往的任何一个王朝一样,毫无意外地走向了灭亡的结局。

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失败,面对气势汹汹的追兵,陆秀夫抱着幼帝跳海身亡。这个强大又懦弱的王朝,终于在最后一战,展露出它的气节。

辛弃疾曾在诗词里叹息般写道:“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抗金的战场还历历在目,只可惜啊,如今已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多维角度,再看宋朝

很多人不喜欢宋朝,是因为它空有300年的时光,却只知道一味求和,毫无其他王朝的魄力。

论民族影响,比不过唐朝;论军事战斗,比不过元朝。其他王朝哪怕后来没落了,好歹还有过高光时刻,但宋朝从赵匡胤之后,就被逼得节节败退,在求和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这样的做派,实在看得人牙痒痒。

然而,我们评判一个朝代,从来都不只看它的军事。宋朝没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吗?实际上是有的,只是不在战斗上,而在经济文化上。

宋朝可以说是商品经济极速发展的朝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极为突出,此外更是发展了海外贸易,加速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

在宋朝,第一次出现纸币“交子”,第一次打破了市坊的分界线,第一次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也是第一次商业税款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这在别的朝代都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宋朝经济繁荣的体现。

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繁荣,宋朝盛行诗词,也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词人。

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描绘月亮;晏几道用“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来吟诵过往。

辛弃疾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来歌咏豪迈;李清照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书写婉约。

繁华的时代赋予他们灵感,他们赠予其瑰宝。不可否认,宋词与唐诗一样,都是我们文化中最重要的硕果之一。

王朝更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宋朝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环。我们只能从史书中去寻找它的影子,捕捉它的足迹,构建起对它的印象。

但,或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看宋朝,看看它在其他方面的贡献,就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触。

展开阅读全文

赵匡胤为什么要杯酒释兵权 谁夺去宋朝江山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赵匡胤认为功臣有兵权,随时都有可能篡夺皇位,所以赵匡胤要杯酒释兵权。据史书记载,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赵匡义夺去了宋朝江山

赵匡胤一直有着对功臣的担忧,他知道这些功臣们拥有强大的兵权,随时可能篡夺他的皇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匡胤向赵普寻求建议。赵普提出了杯酒释兵权的建议,这一建议最终得到了赵匡胤的采纳。

根据历史记载,赵匡胤在登基后不久就举行了宴会,邀请了功臣们参加。在这个宴会上,赵匡胤通过对功臣们的款待和亲切交谈,缓和了与功臣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功臣们的感激之情。在欢乐的氛围中,赵匡胤宣布解除功臣们的兵权,并强调自己将全力巩固皇权。

通过这一举措,赵匡胤成功地削弱了功臣们的军权,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掌握军队的控制权,才能牢牢掌握国家的大权。而此举也向全国人民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皇帝拥有最高的权威和决策权。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解除了功臣们的兵权后不久,赵匡胤就突然驾崩了。据说,赵匡胤突发疾病,不幸离世。这一消息传开后,引起了朝内大臣的广泛关注和猜测。

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接任皇位,成为了下一任皇帝。这一系列的事件却给人留下了许多疑问。一些历史学家认为,赵匡胤的去世可能并非自然而然,而基后对功臣们的担忧是合理的,而解决这个问题的策略也看似得当。然而,赵匡胤的去世却给整个事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些细节使得人们不禁思考,是否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和阴谋隐藏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宋朝人怎么过元旦简介

全文共 3427 字

+ 加入清单

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不晓得你们有了解过这个节日吗?知道宋朝人是怎么过元旦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代宋朝人怎么过元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古代宋朝人怎么过元旦

北宋时期也过元旦。只是,当时的元旦是农历正月初一,这天称为元旦,也称元日、正旦、元正、岁朝、年朝等。元旦是一年之始,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初一),谓之元旦,俗称为新年。”当时,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视之为大节日,《野客丛书》中说:“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元旦)、寒食……为大节日,七日假。”也就是说,北宋时期的“元旦”相当于现在的春节,当时国家的“假日办”要发出通知,给“上班族”放假七天。

在元旦的时候,在北宋的京城,宫廷里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皇帝要受百官的朝贺,人们称之为“排正仗”。此时,常有辽、高丽、西夏、于阗、回纥等地的外交官前来朝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大使拜则立左足,跪右足,以两手着右肩为一拜。副使拜如汉仪。……回纥皆长髯高鼻,以匹帛缠头,散披其服。于阗皆小金花毡笠、金丝战袍、束带,并妻男同来,乘骆驼,毡兜铜铎入贡。其中辽使臣朝见完毕,翌日要到相国寺烧香,次日于南御苑射箭,朝廷选善射武臣伴射。伴射得胜,京师市井儿拦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可见当时京城里过元旦的盛况。

元旦这天的清晨,京城里的家家户户都要早早起床,梳洗打扮,穿上新衣,走亲访友,相互祝福,把酒相庆。

从元旦这天开始,政府准许百姓可以在三天中参与关扑游戏。所谓“关扑”,是一种带有赌博性质的游戏,参与游戏的双方约定好价格,用铜钱在瓦罐内或地上掷,根据钱的字幕的多少来判定输赢,赢的人可折钱取走所扑的物品,输的人要付钱。关扑可以赌得很大,车马、地宅、歌姬、舞女,都可以作为赌资。

“关扑”简洁明了,在当时的民间非常盛行。但只有像元旦这样大的节日,官府才允许“关扑”开放,一般以食物、日常器具、果实、柴炭之类来赌。元旦之夜,有钱人家的女子或入场观赌,或入店饮宴,《东京梦华录》中说,这种事情“惯习成风,不相笑讶”。

北宋时期的元旦这天,京城的许多繁华街道上都要结彩棚,摆放帽子、梳子、珠翠、首饰、衣着、花朵、领抹、靴鞋、玩具之类的商品,还有舞场歌馆,车马来往,络绎不绝。同时,当时也有许多饮食习俗,比如,大部分家庭要吃素饼。《东京梦华录》中说:“(元旦的开封)皆煎术汤以饮之,并烧苍朮,又辟除疫疠之气。”许多人家还“用柏一枝、柿一枚、橘一枚,就中擘开,众分食之,以为一岁百事吉之兆。”如此看来,北宋的元旦真是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非常热闹。

怎么过传统的元旦节

家庭大扫除

也许大部分的老人都还有这样的观念,新的一年到来了,就要掸扫尘土,以示生活焕然一新。就像侯宝林先生说的相声“三棒鼓”里那样,“打扫完西屋打扫东屋”,每个房间里里外外都得要清理一遍。屋子清爽了,人的精神面貌自然也就不同了。

进香祈福

这个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像小七家里的长辈多是在自家家中供有观音菩萨佛像,所以每逢初一十五以及元旦、新年就是在家里签香祷告。

另一种情况,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当地比较有名的寺庙,礼佛参拜、烧香祝祷,以保佑家人身体康健、事事顺利,图的就是一个平安吉祥。

喝腊八粥

2012年的元旦真真凑巧,同时也是腊八节。双节来临,自然更让人心情愉悦。像杭州的灵隐寺就有每年腊八节免费赠腊八粥的习俗,如果您正好去往杭州游玩,千万别忘记去寺庙喝一碗香甜软糯的腊八粥。

若是去不了灵隐寺也不要紧,腊八粥在自己家里也可以做。只需准备了糯米、红枣、花生、莲子、桂圆等等八种食材,熬成粥即可。

逛庙会

农村一向是最重视传统节日的,元旦也不例外。像南方的大多数农村会搭建戏台,邀请戏班子唱上几天几夜。还有的村子有自发组成的文化团队,多是五六十岁的大伯大妈,他们会穿戴整齐,打腰鼓、跳集体舞。不少地方还会有表演舞狮子、踩高跷,若是碰上几百米长的舞龙灯也未可知。当真是热闹非凡。只要交通方便,建议城里的朋友还是到乡下走一走,感受浓郁的节日气氛。

置办年货

元旦之后很快就是新年了,商家自然也瞅准了这个消费的好时机,打折力度都很大。趁着这个时候,会过日子的媳妇们当然要好好地为全家人买一身新衣服。一般这个时候会有年货展销会,来自各地的土特产都会摆出来供人们挑选。很多平时在超市都见不到的东西在展销会几乎都能见到,因此这个时候采购年货是最合适的。

合家团聚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上班的上学的都是过的很紧张,是否很久没有看望家里的老人了?趁着这个小长假,推掉其他的应酬,一起去陪老人们过个节。让操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们好好休息一天,为他们做做家务,烧一桌丰盛的菜肴,陪他们打打牌、看看元旦晚会。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一家人能够开开心心聚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节目!

吃“圆蛋”

哈哈,这个就算是我自创的了。“圆蛋”嘛,“元旦”也,所以我建议,在元旦这一天,吃一个圆圆的鸡蛋,还可以组织成一个家庭小比赛呢,比如看谁能把煎鸡蛋做得最圆,那么自然这个人就最“圆满”啦!

元旦发展史

元旦,也被称为“新年”或“新历年”,是指公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

元旦是很多国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元旦均为法定假日;中国大陆及台湾均作为法定假日休假一天。习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种方式互相祝福,贺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汉语“元旦”涵义:“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时间,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国以前,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历,中国各个朝代对“元旦”说法不一致

夏代为正月初一(夏历1月1日)

商代为十二月初一(12月1日)

周代为十一月初一(11月1日)

秦王朝时期为十月初一(10月1日)(参见农历#夏历、殷历和周历的分别

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时,邓平等人创立了“太初历”,定正月初一为元旦,此后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公历,所以便统计”,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以公历1月1日为新年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__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正式定名为“元旦”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宋〕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颇具特色的中国元旦饮食习俗

椒柏酒。在东汉《四民月令》中已经出现。椒是花椒,古人说椒是玉衡星之精,气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轻耐老;柏是柏树叶,古人视为仙药,可免百病,表达以健康长寿之身服务万年天子的愿望。饮椒柏酒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明代山东历城、浙江嘉兴均有此俗。

桃汤。即取桃之叶、枝、茎三者煮沸而饮,古人以桃为五行之精,能厌伏邪佞之气。

屠苏酒。其功效主要是清热、散风、健脾、除湿,可以说对身体有利无害。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全家从小到大,依次稍许各喝一些,希望未来的一年都没有病痛。

胶牙饧。实际上此俗寄托了长寿的美好愿望,因为牙齿坚固,能吃能喝,自然身体健康。隋注还说“今北人亦如之”,可见此俗的广泛性。不过胶牙饧在南宋以后作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从元旦食品中消失。

五辛盘。作为元日食品最早见于吴晋间周处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荆楚岁时记》隋注说是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如《风土记》所说可活动五脏,是祈求健康的东西。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饺子前身是“馄饨”。馄饨是指面食中带馅的食品类似今天的饺子。宋代食品中出现角子一词。元代把饺子叫做“扁食”,可能出自蒙古语。明代的饺子如《正字通》所说,称饺饵、粉角、水饺子、蒸烫面饺。此外,还有水点心等叫法,清代北京旗人还把饺子称作“煮饽饽”。

元旦吃饺子兴盛于明清时期的北方。如明万历年间沈榜《宛署杂记》说,北京郊区的宛平县元旦拜年“作扁食,奉长上为寿”。明嘉靖时山西《曲沃县志》记载:“二日制扁食包金,邀婿争福。”元代扁食一词在民间流传下来。

年糕又称粘粘糕,取年年高之意。在南方用糯米制成,北方则为黏黍。年糕的历史悠久,汉朝的米糕已有“稻饼”、“糕”、“饵”、“糍”等名称。元旦吃年糕盛行于明清时代,尤以南方流行。明末《帝京景物略》卷二记载,正月元旦,“夙兴盥激,吃枣糕,日年年糕”。北方河北嘉靖时《威县志》说当地吃“蒸羊糕”。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上宋朝究竟有多好?为什么人们愿意生活在宋朝?

全文共 400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的历史朝代很多,其中有强有弱,在很多人的眼中,宋朝一直都是一个实力很弱的时代,并且将它称为“弱宋”,然而,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朝代,却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不少人都认为,如果穿越能够实现,自己更愿意回到宋朝去生活。这看起来是很矛盾的,为什么一个弱弱的朝代,却能够赢得这么多人的喜爱呢?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很多历史小白看到这句话铁定一脸懵圈:一个积贫积弱的朝代,挨打受虐。作为国民,一点儿大国崛起的荣誉感都没有,活在那个朝代,多窝囊,多憋屈呀!

但反过来说,穷兵黩武的强国,人民就觉得很受用吗?明朝在太祖、成祖时代,国力强盛,天下第一,哪个知识分子或小民觉得幸福感爆棚,与有荣焉呢?

武功不行的宋朝,能圈那么多粉,不全靠卖萌吧?我们假装自己能穿越,一同感受宋朝的日常生活。

1.皇室成员与上流社会

任何时代,上流社会都活得很滋润。但滋润和滋润,是有品质差异的。你要品味上去了,嘴养刁了,让你跟着商纣王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也会觉得粗鄙,索然无味。那个时代,物质缺乏,上流社会可以拿来嘚瑟的,就是“多”——比谁的肉多,谁的酒多。酒池肉林,因此创下纪录。至于好不好吃,口感如何,没人关心。

在宋朝,炫富不炫多,炫精,讲究精致,显然更符合现代人的口味。

与蔡京同时代的罗大经写过一个故事:

有个士人在开封买了个小姐,此女自言,从前曾在蔡京家做厨婢,专门负责做包子。那位士人听后很是高兴,就命她为自己做一笼包子,意在尝尝一代名相蔡京府中的包子什么滋味。

不料,那小姐皱了皱眉说,做不了。

士人又疑又气,说:“你刚才不是说,你从前是蔡太师家的厨婢吗?而且还是专门做包子的,怎么推托不会做呢?”

小姐回答说:“我虽是蔡太师厨房包子局的,但分在葱丝部,只负责拣葱切丝,其他如切姜丝之类,一概不管。至于包包子,更不在行了,因为另有一拨人专项负责。”

这就是上流社会人的日常。连一个包子都分工这么细,做出来能不精致,能不好吃吗?

自家豢养一帮厨子,蔡京当然会享受,但在当时还是略显老派了。宋朝的商品经济已相对发达,尤其是在两京,无论时新水果的获得,还是包买酒楼的饭菜待客,都跟现在没有大的差异。

上层社会的消费,也习惯跟市场发生联系。南宋皇宫会从早市上买早点。宋高宗、宋孝宗爱吃市井小食,在宫中会“喧唤”市食,做得好的老字号,攀上皇家生意那是分分钟的事。比如李婆婆杂菜羹、贺四酪面、脏三猪胰、胡饼、戈家甜食等。

这种消费习惯,跟唐朝有很大不同。唐朝的上层消费习惯是搞特权,尽量与市场保持距离。唐德宗临时召见吴凑,任命他为首都市长(京兆尹),且要立即赴任。时间紧迫,吴凑还是请了亲朋好友来家里吃饭,庆贺自己升迁。亲友赶到时,酒宴也摆好了。客人不解,问怎么这么快就能把酒席做好?吴府的人说,都是从市场上买现成的。

这件事说明什么?唐朝的市场也比较发达,三五百人的酒宴,直接从市场买熟食就可搞定。不过,上层人看不上,除非不得已,像吴凑要赶时间请客这种情况。他们不会购买市场服务,觉得格调不够。所以,吴凑的客人才少见多怪地问了一句,其实内心对那些饭菜是鄙夷的。

而宋朝上流社会把市场消费当作时尚,这跟上层人物的构成有关。

你若穿越到唐朝,跻身上流社会,遇到的成功人士,出身世家大族的很多。但到了宋朝,世道变了,科举成为政府选拔公务员的唯一途径。考好了,平民就能逆袭。阶层流动之后,消费的特权意识也没那么浓厚,商品经济更对这些新贵的胃口。

这种消费风尚,反过来又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大型酒楼和高档茶肆开起来了,专做上层人的生意。这些大型酒楼环境幽雅,服务周到,甚至还有歌舞佐酒助兴。消费当然不菲,但上层人觉得花钱能买来舒服和面子,值了。

2.市民与工薪阶层

上流社会有钱有闲,不存在消费负担问题,岂一个爽字了得。但我们过过穿越瘾,迟早要面对现实。毕竟穿越也要讲究基本法,首富也有困难时。现在你什么身价、地位,穿越宋朝,要匹配,不要好高骛远。所以,我们这次不用伪装,直接过去就是宋朝小市民,工薪阶层。

历史学者程民生对宋朝人的生活水平做过很有意思的考察。据他的研究,北宋至南宋前期,维持一个人生命的最低生活费用,折合成铜钱大约是一天20 文。

20 文钱是什么概念?北宋中期,吕南公举过一个例子,淮西有一个以打零工养家的佣者,靠出卖劳动力,每天平均可得钱100文左右,有时挣钱多于日常,便将多出的部分打酒买肉,与妻儿宴饮欢歌。

100文钱相当于一个工薪阶层的日薪,按照最低生活标准,一个人干活就可以养活一个五口之家。但人不能仅限于吃饱饭,维持生命,这样的生活就没有幸福感可言。如果一个五口之家,有两人赚钱,小日子还是不错的。或者像吕南公写的这名帮佣,每天多赚一点点,生活质量就明显改善,十分潇洒。

北宋元丰年间,苏轼被贬到黄州,经济收入急转直下。他的应对办法是:每月月初拿出4 贯500 文钱,分成30份挂到屋梁上,每天早晨用画叉摘取一份使用,即150 文。一个官宦人家,日子虽没以前舒坦了,但过起乡居小市民的生活,精打细算,还是足以应付的。

不过,这是以吃饭为主的日常费用,如果加上添置衣物、年节应酬、房屋折旧、生老病死等开销,按照程民生的研究,一般百姓全年所有的花销平摊下来约为每人每天100文左右。

宋朝值得穿越,这话不是吹的,不信你穿越到明朝看看。明朝早期经济遭遇体制性的严重大衰退,后期则遇到天灾式的大冲击,前后两段,人民日子都不太好过。

宋史研究者吴钩经过对比指出,以打工为生的宋代下层平民,其生活条件与生活水平相对而言要优于明朝的同行。宋朝是一个“高收入+高消费”(相对而言)的社会,明朝则是一个“低收入+ 低消费”(绝对意义上)的社会。

最关键的是,在宋朝,做一个中产的概率比其他朝代都要高。

宋代有个富民阶层,他们是民户中的富裕者,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中产阶级。这些人主要包括地主阶级中的乡村上三户以及坊郭户中从事商业、手工业等行业的富裕者。

苏辙曾说:“惟州县之间,随其大小,皆有富民。”可以说,富民阶层成为宋代社会的中间层、稳定层和动力源。

开封是北宋最富庶的地方,盛产富民。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宰相王旦说:“国家承平岁久,兼并之民,徭役不及,坐取厚利。京城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家产100 万贯的人很多,10万贯者比比皆是。而当时的小康标准大概是家产1 万贯,这些人更加数不胜数了。

明代文学家郎瑛曾经无比感慨:

“今读《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则宋之富盛,过今远矣。今天下一统,赋税尤繁,又无岁币之事,何一邑之间,千金之家,不过一二?”

你们感受一下,一个明朝人话里行间对宋朝人的羡慕嫉妒恨。

宋朝市民的小确幸,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宋人施德操在《北窗炙輠录》中写过一个小故事,可以很好地解答这个问题:

一天夜里,宋仁宗在宫中听到很热闹的丝竹歌笑之声,就问宫人:“此何处作乐?”宫人回答:“此民间酒楼作乐处。”紧接着向仁宗抱怨诉苦:“皇上您听,外面民间是如此快活,哪似我们宫中如此冷冷落落也。”仁宗说:“你知道吗?因我宫中如此冷落,外面人民才会如此快乐。我宫中若像外面如此快乐,那么民间就会冷冷落落也。”

民间的快乐胜过皇宫,这大抵是宋朝执政者集体追求的政绩。

3.底层人民

万一我们这次穿越倒霉透顶,时光一流转,刹都刹不住,就变成了宋朝一个贫民(当时叫“穷民”),甚至一个乞丐。那可如何是好?

这是再好不过了。一个社会中最底层的人有没有生存空间,任何时候都是检验一个朝代好与不好的试金石。

宋朝打破阶层固化,向上流动的通道是开放的,向下滚动的通道也欢迎你。上至官僚富商,下至平民百姓,不管天灾人祸,都可能沦为穷民。

一旦发生天灾,各地的流民纷纷涌入发达的地区等待政府的救济。伴随着财富向城中聚集,两宋时期城乡之间的流动极为频繁。

乞丐是最典型的穷民群体。沦为乞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宋朝有些乞丐原是读书人。读书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家中无法负担,你又很上进,要科考改变命运,这时候你大可以一边乞讨一边求学。还有考不上名落孙山的,只能乞讨为生。有个比较聪明的读书人夏廑,家里没钱,就去看同学们赌钱,然后从赢钱的人那里讨点小钱,这在当时叫作“乞头”。

总之,不管你遭遇什么困境变成穷民或乞丐,宋朝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管的。这个朝代比起历史上任何朝代都更为重视慈善救助事业,并将其视为仁政的标志。

救助乞丐、收养弃婴、救助城市赤贫者、帮助生病无钱求医者,都有专门的法律。根据宋朝的“居养法”,政府为城市穷民提供临时性住房,同时按照“乞丐法”发放米豆,对疾病者施以药品。这基本是现在福利院的雏形了。

经过有宋一代的努力,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基本覆盖各个阶层中需要救助的人。在救助主体上,注重官方和民间的相互合作,南宋之后越来越依赖于民间救助力量。一直到明清,政府虽大力提倡并举办福祉事业,但论规模、设施等未必能超越宋代。

在宋代做一个穷民,恐怕比唐代中后期或明代前期的农民还要幸福一些。

陆游,一个至死不渝的奋斗者,他的梦想是要南宋进取收复中原。比起市民的小确幸,他更爱大国崛起。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个老愤青,骂政府,怼高官。所以他嘲讽宋朝的慈善事业说:“不养健儿,却养乞儿。不管活人,只管死尸。”意思是,军粮缺乏、民力不足,国家战斗力不行,朝廷都不关心,只关心社会救助有没有到位。

陆游这样喷不无道理,但他还是略显天真,看不到问题的本质。你想啊,宋朝一直被喷积贫积弱,但300多年间没有因穷民问题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国祚绵长,为嘛?

宋朝执政者格外重视穷民问题,以完善的社会救助进行了有效的社会控制。当民众由于战争、灾荒、赋税等原因无法生存时,就会铤而走险,导致社会失序,严重时颠覆整个王朝。宋朝采取及时必要的社会救助,让一切不好的苗头早早消失。这等统治手腕,比起元明两代的统治者高明多了。所以,在宋朝,以饥荒号召起义的李自成们基本是没有市场的。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流行观看女子相扑?相扑起源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我们提到相扑,脑中浮现出的第一个画面可能就是一个200多斤的胖子。其实相扑这项运动的起源并不是日本,而是中国,早在宋朝流行女子相扑。宋朝的皇帝都比较爱玩,喜欢新鲜古怪的事物,所以听说还有女子相扑就非常想见识一下。《史记》中也曾记载过类似相扑的运动,都是在一个小场地内,进行角力的比较,谁能率先把对方推出圈内谁就能获胜。所以其实相扑这项运动的历史,可以说非常悠久了。

宋朝虽然军力疲弱,但是无论是经济还是人文上都比较发达。物质条件上的富足也让人们转而追求精神上的愉悦。一言以蔽之,宋朝人很会“玩”,而且从上到下,整个社会都呈现出这种娱乐化的特色。比如相扑在宋朝就相当受欢迎,而且包括女子相扑。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相扑是日本人创造出来的。其实并不是这样,至少在先秦时期就有类似相扑的运动。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蚩尤头上有角,和黄帝相争的时候就用角来顶人。人们根据这个传说衍生出一种运动叫做蚩尤戏。玩法就是头戴牛角进行角力。

《汉武故事》中记载:“角抵,昔六国时所造。”《汉书·刑法志》也有“秦更名角抵”这样的记载。说明角抵这种运动至少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据说角抵就是由蚩尤戏分化而来。宋人的《事物纪原》中记载,角抵就是相扑,而且在汉朝时期已经在宫廷中非常流行,汉武帝就喜欢此道。

女子相扑其实并不始于宋朝,早在三国时期,东吴后主孙皓就在后宫中玩起了女子相扑。孙皓让宫女们带着精美的金步摇进行相扑,在角力的过程中金步摇很容易被损坏,孙皓再命人继续制造。

到宋朝的时候,相扑已经从宫廷里走向市井中,而且同样受到官方的支持。一时间民间的相扑高手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包括女相扑艺人。她们往往还有个响亮的名号,比如嚣三娘、黑四姐等等。宋朝还有大型的相扑比赛,叫做“露台争交”。能参加露台争交的都是各地的相扑高手。取得第一名可以受到丰厚的赏赐,甚至还能博得一个武官出身。

不仅老百姓对相扑戏乐此不疲,宋朝皇帝也对此非常感兴趣。有一次宋仁宗赵祯在宣德门召见各种艺人,要求他们表演技艺。其中就有女子相扑手。宋仁宗对此非常满意,可是司马光看不下去了,特意为这件事向他上《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劝谏。

上书中说,宣德门是国家的象征,不应该在这个地方看民间表演。而且宋仁宗带着妃子和命妇一起观看女子相扑也不合适。其中还特意强调女子相扑是“妇人臝戏于前”。从这一点上来看,宋朝的女子相扑还是相当暴露的。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人追星能做出多狂热的事?为了偶像妻子都能休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现代人追起星来,很容易丧失理智,其实古人追星一样非常疯狂。例如在文学气息浓厚的宋朝,很多有名的诗人就是大家追捧的偶像,甚至有人为了自己的偶像不惜休掉自己的妻子。不过这件事听上去听蹊跷的,追星和休妻之间会有什么关系么?实际上还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而且追的这位星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苏轼为人非常洒脱,也正是因为这种豪爽的性格还有高超的诗词天赋,让他成为了万人眼里的偶像。

现代人追星的狂热,大家都很熟悉,而其实在古代“死忠粉”就已经出现了。古人追星,追的都是些文豪大家,好比说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就有粉丝甚至为他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章元弼跟苏轼同是宋朝人,他年幼时偶然读过一首苏轼的诗,对苏轼惊为天人,从此走上了自己的追星之路。自从对苏轼“一见倾心”之后,他就将整颗心放在了苏轼的身上,行走坐卧必定手握一本苏轼文集,早晚诵读,几乎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章元弼追起星来跟现代粉丝也很相像。现代粉丝爱在屋内贴上偶像的海报,章元弼就在屋子里贴满苏轼的诗句。当时是没有海报这种东西的,章元弼就托人弄来苏轼的画像,贴在自己的书桌正后方,美其名曰借偶像的灵气一用,让偶像督促自己做学问。

面对章元弼这种走火入魔一样的做法,他的父母最初是十分赞同的。毕竟儿子崇拜的是大文豪,又不是什么歌姬女伶,而他日日背诵苏轼文章说不定也能学到几分精髓。因此章元弼的最初父母对他放任不管。可是这样的日子久了,他的父母也有了微词,两人担忧的不是章元弼的精神状态,而是他完全不近女色,一心只扑在苏轼身上。

古人最讲究传宗接代,身为男子,第一要务就是要为家里留下子孙后代。可是章元弼哪儿有空生儿育女,他每天光顾得上誊写偶像苏轼的诗词歌赋了。章元弼的父亲年轻时很努力,人脉很广也攒下了一点家底。他有个关系非常好的朋友姓陈,他的这个朋友有个女儿长大了还没有许配人家,于是他就代儿子上门求娶。

他父亲的这个朋友虽然跟章元弼没有见过几面,但是非常相信自己老友的为人,于是马上答应将女儿许给了章元弼。要说章元弼也是个有福气的,他的这个娇妻陈氏长得可以说是如花似玉。而章元弼却是个丑陋的,他的妻子性格非常好,也不嫌弃他。两人结婚当天,洞房花烛夜,章元弼竟然一夜都没有进新房。

第二天,他的妻子才得知原来昨天有人将一本苏轼的诗集当作贺礼送给了章元弼,章元弼就在书房研究这本苏轼诗集研究了一整夜。陈氏很恼火,但是刚新婚她也不好公然数落自己丈夫的不是。可是时间一长,她发现章元弼竟然成天不搭理自己只知道看苏轼的文集,她气恼之下跟章元弼吵了起来,让章元弼在自己和苏轼文集中间做个选择。章元弼当天就写了休书一封,将妻子撵回了家。

章元弼的母亲得知这件事后气愤不已,她没有办法甚至跑到了当地的县衙,求知县帮她管一管儿子,希望能够下个禁令让自己的儿子再不准看苏轼的文章。知县听后哈哈一笑,表示自己也无可奈何。而章元弼休妻之后竟然引以为豪,认为这是自己对苏轼忠心崇拜的表现,四处跟人吹嘘自己“为苏轼而休妻”。

展开阅读全文

明朝一年就收复燕云十六州,是明朝太强还是宋朝太弱?

全文共 2210 字

+ 加入清单

燕云十六州的历史,一直一来都是让中原王朝统治者很揪心的一件事情,在这件事情中,有两个朝代最为出名,一个是宋朝,一个是明朝。宋朝时期,统治者花费了近三百年的时间,但是始终都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然而到了明朝时期,竟然只用了一年就打回来了。为何相差如此之大,难道是因为明朝太强大,而宋朝太弱了吗?

公元936年,中国五千年历史上最最无耻的人物登场了,石敬瑭起兵造反李从珂。为了取得契丹的援助,石敬瑭不惜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甘愿做儿皇帝,石敬瑭的梦想完成了,但是燕云十六州却就此流离在了中原王朝之外,使得中原地区失去了天然屏障。

公元959年,周世宗柴荣在接连平定一些小势力后,开始北伐契丹,并且连下数城。然而正当准备趁势夺取幽州时,却突染疾病,无奈班师回朝,这也是中原王朝为收复燕云十六州所做的第一次努力。

第二年,柴荣病死,恭帝即位。赵匡胤在部下的拥戴下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赵匡胤统一中原之后,也积极着手北伐,然而直到北宋第二任皇帝,北伐也并未成功,反而还损兵折将。万般无奈之下,北宋对辽国开始转为防御,但北宋君臣时刻牢记要收回燕云十六州。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末年,曾经离燕云故地只有一步之遥。金国兴起之后,联合北宋,约定一起进攻辽国,胜利之后,北宋将会拿回燕云十六州的一部分。北宋君臣也被这消息冲昏了头脑,忽略了金强辽弱这个事实。当北宋君臣沉浸在即将收复失地的喜悦中时,金国却看出了这个国家的羸弱不堪。于是金国大军直接南下,一举灭掉了北宋。

大概300年后,有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1367年,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一统南方。同年十月,朱元璋命令徐达和常遇春率军北伐。

时隔300年,对阵的双方也发生了变化,重文抑武的宋朝变成了文武双全的明朝;而让宋朝却步的辽国却变成了更加凶狠的元朝。当双方的参战选手全都聚齐时,明朝并没有丝毫胆怯,因为他们的统帅是当世名将徐达和常遇春。

徐达和常遇春不负名将之名,仅仅用了一年,他们二人就让元顺帝选择了搬家,燕云十六州自此重归汉家怀抱。这是不世出的功绩,足以青史留名。

我们不禁要问让两宋人民心心念念的十六州故地,到底有什么重要性呢?

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对抗北方民族的天然屏障,谁拥有了燕云十六州,也就在战争中拥有了主动权。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使得中原大地直接暴露在了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可以说,北宋之亡,亡在重文轻武的制度上,亡在理学的洋洋自得上,也亡在直面游牧民族的骑兵上。

那么,整个宋朝奋斗了两代皇帝,对手是比元朝弱了很多的辽国,却依然没有拿下燕云十六州,到底是明朝太强,还是说宋朝弱到了极致呢?

赵匡胤得位不正,因此刻意压低武人的地位

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来的不怎么地道,后周恭帝即位时,赵匡胤已经被殿前都检点,不但掌管禁军,还握有军权。

公元960年,他谎报军情,言契丹来犯,当时的丞相范质命赵匡胤领军出征。大军行至陈桥时就地扎营,一些将领们私下商量,现在政局不稳,咱们拼死拼活地打仗,将来还不知落得什么下场,还不如拥立赵匡胤做皇帝,以后就会有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于是,将士们全起来了,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拥立他做了皇帝。

赵匡胤害怕他的皇位不稳,生怕他的属下的属下为了权势以及再进一步,也来一次陈桥兵变。若如此,估计赵匡胤就要抱头痛哭了。

为了防止类似事情发生,赵匡胤想出了一个方法。他请拥立他登基的大将喝酒,席间他对众人说,你们拥立我做皇帝成功了,万一有一天你们的部下也拥立你们怎么办。众将忙问,那该怎么办,赵匡胤表示让他们交出兵权,回乡养老。第二日,众将纷纷上书请求回乡养老,史称“杯酒释兵权”。

并且赵匡胤打压武人的地位,在社会地位上,宋朝是典型的重文轻武,文人总是高武将一筹。宋朝崇尚“东华门外唱名方为好男儿”,百姓有能力的几乎都将孩子送往私塾,以期考取功名。

在军队,主官几乎都是文官,他们看不起这群丘八,甚至是没有读过几本兵书。他们连纸上谈兵都做不到,就更不用指望他们会带兵了。而且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能打仗的那批将领都回乡养老了,剩下的都是那些马马虎虎的,对上辽国那群虎狼之师,打败仗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明朝将领能征善战,朱元璋雄才大略

明朝自朱元璋造反之日起,手下就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他们有擅长谋略的徐达,擅长突击的常遇春,擅长防守的朱文正,还有李文忠、傅友德等一大批优秀将领。

纵观中国历史,之所以中原王朝在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中屡屡失利,是因为游牧民族都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年代,骑兵的冲锋绝对是步兵的噩梦。而中原王朝压的游牧民族抬不起头来的时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克制骑兵的方法。

秦朝和汉朝采用的是骑兵对骑兵的方法,他们各自训练出了强大的骑兵,秦军飞骑曾大破匈奴,汉军自武帝以后也是频繁出击塞外;诸葛亮则是充分发挥他的聪明才智,制造出了战车以及诸葛连弩,堪称古代的机关枪。唐代发明了陌刀战阵以及轻骑兵,带给了突厥人难忘的梦魇。

而到了明代,明朝的将军们同样选择了骑兵对骑兵的方式。经过无数次战争的锤炼,明朝的这些将领们对骑兵的运用已经是出神入化。在北伐解放山东时,元朝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却惊讶的发现,山东全境已经落入了明军手里。

朱元璋也是一个战略高手,长期的对敌斗争,使得他养成了很好的战略素养,他制订了北伐过程中的几乎所有战略。包括先取山东、河南,再取大都。夺回燕云十六州的荣耀属于徐达、常遇春,更属于朱元璋。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经济繁荣,为何还说是积贫积弱?

全文共 5456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似乎是一个非常矛盾的朝代,我们可以在各种文献典籍、电视剧、小说、电影等等里面,看到宋朝经济繁荣的局面,而且在种种数据中似乎也显示着,宋朝是古代最有钱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应该也是最高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朝代,却同时也被认为是“积贫积弱”的时代,尤其是在战争方面,各种求和、赔偿,甚至皇室都被人掳走,实在是屈辱不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时代同时存在“经济繁荣”和“积贫积弱”这两种特性呢?宋朝的繁荣难道说是一种假象吗?造成这种原因的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所以又被称为两宋。

对于两宋,国内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给予的评价是十分高的。

例如,法国著名的汉学家谢和耐曾说: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的宋朝,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他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区仅仅视为蛮夷之邦。

的确,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相比其他朝代,两宋有许多划时代的成就,如农业革命、古文运动、城市崛起、民族主义兴起、市民阶层形成等等。

相比两宋在经济、文化上的成就,两宋的军事,是最难说清楚的。

一般来说,讲军事,都是从四个方面来讲:兵制、武器、军费、战争。从这四个方面来说,宋朝的军事,数据情况是相当好看的。

兵制。两宋采用的是募兵制。募兵制是十分先进的,直到现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采用的依然是募兵制。募兵制能够建立一支职业化的军队。一般来说,职业化的军队,战斗力是十分强悍的。

武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视武器装备的朝代就是宋朝,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热兵器制作的书籍《武经总要》就诞生于宋朝。近战、远战、冷兵器、热兵器,一应俱全,十分地系统。

军费。两宋的职业化军队,规模最大时达到了一百二十多万。其中禁军有八十万、厢军有四十万。除了职业化军队,乡兵、藩兵,数量也是十分庞大。两宋,每年在军费上的开支占了总税收的八成之多。这么高比例的军费支出,现在的美国都达不到。一般来说,军费达到两成,都算是穷兵黩武了。

战争。按照《战胜率》这本书的总结,两宋的战争十分频繁,对外战争胜率极高,达到了七成之多,远远超过了唐朝五成之数。

从上述介绍,我们可以看出,两宋的确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国家经济文化昌盛,军队战力强悍。然而,事实情况却十分糟糕。两宋三百多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被动挨打。而且,结果都非常耻辱:岁币、割地、亡国。在后人眼里,宋朝是一个令人痛惜的朝代,也是一个非常令人纠结的朝代。

那么,问题来了。两宋到底是繁荣富强,还是积贫积弱呢?为何数据与结果截然相反?是不是历史学家们的数据出现了错误?

这是一个关于国家意志的问题。

国家即最大地聚集财富进行地理环境扩大的政治权力机构。国家的意志即全体国民求生存与发展意志的集合。国家的本质是维护社会生产秩序,保证最大的生产效率。

这三个定义或许很难理解。不过,要解释这三个定义,需要从事物关系、行为逻辑、生产方式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解释。这需要的文字太多了,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

从这三个定义看,宋朝之所以出现数据与结果截然相反的现象,根本原因是国家意志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而产生变动。

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变动内容:宋朝地位的变动,新旧政权的变动、文明中心的变动。1.割据政权都是内控型政治,辽宋夏金等割据政权,以宋朝最为繁荣富强。

大一统的国家政权和割据政权,最大的区别就是政治形态,也就是国家战略的不同。国家政权,诸如秦汉隋唐,他们推行的都是外向型政治,主要特点就是四点:政策上鼓励人口生育,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人身依附强烈,积极对外扩张。

大一统的国家政权,对人力物力财力都保持着强有力的控制,进而以此力量在内部进行土地开发建设,对外则积极扩张版图。

然而,割据政权,都是内控型政治,主要特点正好相反。在两宋,个人不管是对国家政权的人身依附,还是对地主官僚阶层的人身依附,都极为放松。这一点,与秦汉隋唐元明清有着根本的不同。明朝也是汉人主掌国家政权的王朝,但是其人身控制极为严密,一般的农民百姓出个村都需要各种官引,这官引就是现在所说的通行证暂住证之类的证明。

明朝与宋朝有着极大的不同,根源性就是国家政权与割据政权的不同,并非是受到了元朝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封建落后之类的。

两宋,溺婴事件非常频繁,不管是男婴女婴。一般的家庭,都是生两到三个孩子。超生之后,一般都是直接溺死。两宋还诞生了以羊泡为原料的古代版避孕套。很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宋朝经济高度商业化城市化的结果。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内控型政治,对于国民来说,失去国家政权的依附之后,社会竞争压力太大。生育过多,意味着财产分割,会越生越穷。

在两宋,由官府主导的大规模水利设施建设是没有的,两宋经济的发展都是以民间百姓个人的求生意志为驱动,或是遭遇战争,被迫迁徙开发。元朝不足百年的时间,所兴建的水利设施是两宋三百年的三倍以上。

宋朝作为割据政权,其内控型政治的主要特点,就是政权本身的结构。如重文轻武,收兵分权等政治制度的安排。也就是说,两宋的国家战略以内部控制为主要目的,无论是其政治,还是军事外交等各方面都是如此。

以军事外交为例,北宋的澶渊之盟,以及南宋的绍兴和议。很多人都会发现,在军事上,宋朝都占有明显的优势,或是射杀对方统帅,或是灭敌强兵主力。如岳飞的郾城大捷,就灭掉了金兀术的拐子马精装重骑兵,一战歼灭了对方的主力,覆灭了对方的精兵强将。可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痛惜。

再比如,很多人一直认为,两宋军事失利,在于其没有强大的骑兵,没有能力供养大量的战马和骑兵。其实不是这样,如果说南宋要养马有一些困难,但是北宋要养马肯定是没有压力的。为何呢?以羊肉为主要肉食结构的北宋,有地方养羊,没有道理没有地方养马。

两宋作为割据政权,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建立大规模的骑兵部队,进而打出去。对于燕云十六州的领土需要,竟然有用钱赎回的打算。被敌方用军事力量占领了,却打算用钱买回来,这得多幼稚?

从两宋与周边政权的交手,就可以明显看出,宋朝对对方的领土没有国家战略上面的需求。最著名的就是北宋与交趾的交手,明明击败了对方,最后撤军,还把本国领土广源州(现在的京族三岛)送给人家。这个地方直到近代的《中法合约》才被收回。

除了两宋,西夏、辽国、金国、大理这些政权都是如此,都是内控型政治。内控型政治是割据政权的主要特征。宋辽金夏之间的交战,更多的都是政治经济层面的交战。

政治层面,即哪个政权才是正统的中央政权。在北宋建国初期,北宋是正统。契丹族改国名为辽之后,与北宋争夺正统地位。而西夏,以其李姓政权为依托,宣称其对唐朝的合法继承性。到了南宋,宋朝在政治上彻底失去了正统的地位,因为南宋已经向金朝称臣。即便是名义上的,正统也很重要。

经济层面,就是商贸上的竞争以及货币的竞争。西夏多次对北宋发动军事入侵,就是因为西夏无法依靠自身的狭小地盘,获得足够的财货。西夏,因为国土狭小,在经济上对宋朝有很大的依赖性。需要宋朝开通贸易,需要宋朝给岁币。辽国要好一些,但也是如此。宋钱是宋辽夏三国的通用货币,所以宋朝铸钱总量相当大。

西夏与辽国对宋朝,并没有领土上的需要,其需要仅仅是贸易和货币。宋辽夏三国,在军事上,其实都是辽夏两国处于防御状态。因为宋朝军队十分庞大,辽国以及西夏,在边境上驻军十分庞大,发展了军屯戍边的制度。辽国全国人口不过九百万,差不多只是宋朝人口的十分之一,但其兵民合一的制度,在燕云十六州的辽国驻军达到了一百八十万以上,给予了宋朝很大的军事压力。

宋朝经济繁荣,军事力量强大。其数据是真实的,对辽国、西夏两国的战胜率极高也是真实的。各个割据政权,宋朝最为强大。2.国家意志催生新的政权,加快国家统一进程,作为旧政权的宋朝遭到沉重打击。

既然宋朝经济繁荣,军事力量强大的历史数据是真实的,为何会有那么悲催的结局呢?为何会两次被灭国?

要说明的是,对宋朝给予军事上沉重打击的,并非是旧政权,而是新生的政权。遭到沉重打击的并不只有宋朝,辽国、西夏同样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第一次打击,自然是金国的建立。金国崛起于东北,对各个旧政权的打击,基本上是摧枯拉朽。北宋末年,辽国末年,内部都发生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者民族起义。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国家意志要求重建国家政权的需要。

金国建立后。辽国退往西域,建立了西辽政权。宋朝退至南方,变成了南宋政权。

第二次打击,自然是蒙元的崛起。各个割据政权全部被扫灭。中国继唐朝覆灭后,再次建立大一统的强大政权,并对外发动了长期的征战。元朝的建立与秦朝、隋朝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对外扩张都是穷兵黩武式的扩张。

为此,两宋悲催的结果也是真实的。不管其曾经有多么强大,国家统一的号角一旦吹响,两宋无法抵御新政权的军事打击。在面对新政权打击的时候,两宋国防线一旦被突破,就无法建立有效的防御,曾经强大的军队,一下子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这就是内控型政治的结果。

例如,北宋时期,金国的两万骑兵打到汴京城下的时候,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北宋的八十万禁军以及四十万厢军到底去哪里了。没有去哪里,都化作老百姓逃跑了。南宋的建立,依靠的都是地方上的地主武装。

再比如,南宋时期,襄阳重镇被元军突破,南宋就没有再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大部分军队都投降了元朝,元朝的新附军数量远远超过了元朝原本的军队数量。元朝第二次征讨日本的时候,出动军队,元朝旧军只有两万余,而新附军则有十万。元朝中后期攻打交趾、占城、爪哇,用的基本上都是新附军。南宋亡国,亡得莫名其妙。

从两宋亡国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并非是两宋军力不够强,而是两宋的内控型政治已经不适合国家意志的需要。军队都是由百姓组成的,百姓就是民心,不管上面精英人士怎么评价宋元之间的交替。当时的老百姓,其民心都转移到了新的政权。3.传统的文明中心不断衰弱,新的文明中心不断崛起,国家版图以新都城重建。

文明中心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是国家首都的所在地,是各个地区生产生活的唯一标准。

自东汉末年开始,中华文明向大陆扩张时代南北扩张阶段迈进,中华文明的文明区域不断向北向南延伸,经济中心南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大家不知道的是东北和草原同样得到开发,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并崛起强大的政权。

传统的文明中心,关中地区以及河南地区开始衰弱,无力控制这么庞大的国家版图。中华文明新延伸的地区开发速度肯定不如旧的地区,所以传统的文明中心依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并由此建立了隋朝。

为了保证文明中心的强大,隋炀帝才需要修建隋唐大运河,将新崛起的地区与旧的地区连接在一起。隋唐大运河保证了隋唐两朝的辉煌。

然而,随着唐朝的大一统,新的地区在中央政权的干预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大运河也无力维持传统文明中心的强大。由此导致了唐朝覆灭后,中华大地各个割据政权的建立。

宋朝,依靠传统文明中心的力量,只能维持传统地区的统一,其版图与秦朝相当。新崛起的文明中心,还不足于统御整个中华大地,需要长期的重点发展。新旧文明中心交替,需要很长的时间。

燕蓟地区以及江南地区,这两大文明中心的较快发展,就是来自于辽宋两国、宋金两国的军事拉锯。如燕蓟地区,辽国为了防御宋朝,就在燕蓟地区,也就是燕云十六州,进行长期的军屯,加速了这个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如江南地区,南宋为了防御金国,在长江中下游两岸,大量驻扎军队,其军队就叫屯驻大军。

燕蓟地区,作为草原地区、中原地区、东北地区,三个一马平川地区的咽喉,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稍微超过了江南地区。而汴京所在的河南地区,虽然不断衰弱,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其强度比燕蓟地区稍弱,比江南地区稍强。

况且,燕蓟地区开发速度明显超过了江南地区,时间上也较早。燕蓟地区在辽宋对峙时已经得到了快速的开发,而江南地区直到金宋对峙的时候才得到重点开发。

所以,农民起义或者民族起义,崛起于江南地区的方腊政权被北宋镇压了。而崛起于东北的金国政权则推翻了辽国,将都城迁到了燕蓟地区。燕蓟地区奠定其文明中心的地位后,汴京便落败了,中原大部分地区归属于金国。宋朝退至南方,成为了南宋。

一个国家,各个地区,不管怎么融洽,都有地域之间的矛盾,只有文明中心才能化解这个矛盾,并将各个地区统御起来,建立起庞大的帝国。燕蓟地区,作为文明中心,作为首都所在地,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假如说,燕蓟地区不如江南地区,那么宋朝灭亡更早。灭掉宋朝的就是方腊政权。就算不被灭亡,也会退守四川这样的地方,成为一个更小的割据政权,而方腊政权则会成为金国式的存在。方腊政权与统一全国的新政权易代,那么就是秦汉易代,或者北周与隋朝,隋朝与唐朝这样的易代模式,而不是新政权崛起于边疆地区的这种易代模式。

综上所述:两宋经济繁荣、军力强大,这样的数据是真实的;其积贫积弱,被动挨打,两次被灭,这样的结果也是真实的。造成数据与结果截然相反的原因,在于我们后人都将宋朝看做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政权,而并非是一个割据政权。

如果将宋朝视为一个割据政权,那么,其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宋朝从建立到灭亡,其整个过程,实际上是唐朝覆灭后,中华大地从大范围的割据,到局部的统一,再到大一统的整个过程。

这个过程,以经济发展为推动力,以国家的意志,文明中心的确立为方向。宋朝作为内控型政治的割据政权,迟早都是要灭亡的。怎么灭亡的,则是要看文明中心的确立。

观察历史,不应该带有近现代才出现的民族主义视角。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也由此成为唯一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愿中华文明传承不息,昌盛万年!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为何能与唐朝并称唐宋?唐宗宋祖为何也能并称?

全文共 2297 字

+ 加入清单

在很多人看来,唐朝宋朝,一个是实力强大的唐帝国,一个是被人们称为“弱宋”的朝代,这两个可以说是有着天差地别的时代,至少在很多人心目当中是完全不同等级的两个朝代,然而人们在提到他们的时候,却总是会将唐宋连在一起说,而且唐宗宋祖也是可以并列的两个皇帝,似乎又是在说明,唐朝和宋朝其实应该是两个相差不多的时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唐朝和宋朝之间究竟有多大的差距,如果差距真的很大为什么还会相提并论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国人在研究历史时都喜欢将临近朝代并称,作为考察切入点,如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唐宋、宋明、元明清、明清,等等。其中,秦汉、唐宋、明清之说最为流行,有学者甚至将其称为中华史上三大帝国时期。

唐朝开疆拓土,打遍天下无敌手,将边境推到中亚一线;宋朝软弱,不但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这传统“汉地”,还被北方游牧骑兵追着吊打,靠“岁币”换取和平与安宁,南宋甚至认金国为伯父,可谓丢尽了颜面。

从大国形象角度看,唐朝、宋朝就是两个极端,为何后人将其并称“唐宋”呢?很简单,唐宋历史有许多相似之处,许多领域都是一脉相承。1、政治开明,君臣关系和睦

俗话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建国之后的功臣,基本都被皇帝杀光,其中以汉朝刘邦与明朝朱元璋为典型,开国元勋几乎被一网打尽。例如,彭越被刘邦烹饪,“肉粥”送给各路诸侯;蓝玉被朱元璋剥皮,填充稻草,做成标本,震慑功臣。

政治开明,君臣关系和睦,是唐宋时期的主流。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并未对功臣下手,而是给予很高政治待遇,其中24位还画像凌烟阁,地位尊贵。对李建成支持者,李世民也是极力拉拢并加以重用,如魏征、薛万彻、薛万均,等等。

宋朝建立后,赵匡胤也很够意思,直接“杯酒释兵权”,让大伙安享晚年;功臣没兵权,但性命无忧,生活水平更是没得说。此外,颁布诏书:不得诛杀大臣,善待柴氏家族,俨然一副明君形象。2、科举制完善,文官政治发达

选官制度,是衡量社会公平、公正程度之重要指标。夏商周时期,盛行世卿世禄制,官职基本都是世袭,具有极大之排他性;两汉盛行察举制,豪强操控;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流行,选官被门阀控制。如此,政治上贵族化色彩相当浓厚,皇权受到抑制。

唐宋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继承隋朝科举制度之基础上,唐宋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使得考试选官成为社会主流。例如,武则天时期开设武举,武将选拔也要考试,这对提高将领之文化素质大有帮助。设殿试,皇帝面试科举人员,这对强化君主专制大有益处。

宋朝时期的科举更加发达,殿试成为定制,会试过关者,必须要经过皇帝筛选,否则无法授予官职。此外,士、农、工、商等阶层都能通过考试当官,也必须经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后才能有机会获得重用。在此基础上,文官政治非常发达。3、门阀势力衰落,庶族地主崛起

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门阀势力遭受了毁灭性打击。隋朝建立后,杨坚推行科举制度,但门阀势力依然强大,最终成为隋王朝的掘墓人。李世民登基后,编纂《氏族志》,只能将“李”姓放在第三位,屈居崔、卢之下。

科举制度推推行百余年后,门阀衰落明显,对政治之影响力削弱。例如,武则天时期,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庶族地主强势崛起,成为政权之中流砥柱。有了庶族拥戴,武则天不但坐稳了皇位,还对门阀世族开刀,长孙无忌之死就是典型。

宋朝则更加不用说,门阀世族在五代战乱中,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宋太祖继位后,参与科举考试的人群范围扩大,底层知识分子步入仕途,扩大了政权根基。南宋时期,朝廷核心岗位的官吏来源,庶族有压倒性优势,门阀彻底没落。4、工商业发达,商业政策宽松

唐宋时期,是中国工商业发展高峰之一。城市建设中,政治、军事因素沦为第二位,经济因素则是主流,甚至出现了许多专业性的工商业城市,如扬州、益州、汉口、苏州、开封,等等。其中,开封尤其明显,作为宋朝首都,其军事防御价值不大,却是运河枢纽,经济地位非常重要。

对外贸易,唐宋陆路、海路丝绸之路非常发达,造船业更是达到了历史之新高度。水密仓的设置,指南针的运用,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此时期,中国远洋贸易比较发达,最远可以到达东非、波斯湾、红海一带。

商业政策也是非常宽松,政府扶持工商业发展,取消了商业经营之时间、空间限制,坊区市区分离现象被打破,住宅区与商业区融为一体。南宋时期,商业税超越农业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5、文化艺术成就斐然,唐诗、宋词享誉世界

艺术领域,唐宋成就斐然,唐诗、宋词享誉世界。如今,我们所了解的古代著名文人,基本都出自唐宋: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白居易、孟浩然、柳永、李清照,以及中学考试中的常客“唐宋八大家”,无不是这时期的风云人物,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文学创作,从上层到下层、民间,通俗性、商业性文学成为主流。绘画领域,最突出表现则是风俗画强势崛起,风靡一时,代表作品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此,市民、底层人物成为创作之生力军,对文艺风格之影响非常大。

得益于商品经济之发展,以及魏晋以来之“三教合一”,儒学在唐宋进行一次脱胎换骨之转变。韩愈倡导的“道统”说,经过“北宋五子”之发展,理学、心学横空出世,儒学得以重生,并深刻影响中华民族之精神品质。

综上所述,唐宋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领域都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继承与发展之关系。后世将唐朝、宋朝历史并称“唐宋”,自有其道理。那么,为何唐朝开疆拓土、宋朝则对外软弱妥协呢?很简单,唐朝皇室具有浓厚的鲜卑、突厥血统,开拓进取之精神非常强烈;宋朝害怕出现唐末藩镇割据局面,削弱武将兵权,崇文抑武,军事力量弱小。

如此,唐朝开疆拓土,无往不胜,却也养肥了藩镇,灭于藩镇;宋朝软弱,一味妥协,被游牧骑兵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宋朝爱吃羊肉,为何明清时期却不吃了

全文共 1688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时期羊肉可以说是消耗巨大,尤其是皇宫,皇帝喜爱吃羊肉,羊肉的消耗量十分惊人。而古代不同的肉食受欢迎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一变化在任何朝代都有可能改变,到了明清时期,原本深受喜爱的羊肉却变得没那么受欢迎了,这是为什么?是什么样的变化引起了人们对于羊肉的态度,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宋朝为什么喜欢吃羊肉

宋代人对羊肉有着异乎寻常的爱好。在宋人看来,羊肉不仅仅意味着独特的营养价值,某种程度上还是一种“政治正确”。

据说吕大防为宋哲宗讲述祖宗家法时说:“饮食不贵异品,御厨止用羊肉,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把吃羊肉提到了影响国家安定的角度上。

这是因为在唐宋时期,羊肉是最常见的肉类。成书于宋初的古代文言纪实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涉及到唐代人吃肉的次数有107次,而其中有近半数都是吃羊,可见不仅仅是宋代,羊肉同样是唐代的首要肉食。

无论对国家还是社会来说,让达官贵人们满足于最常见的羊肉,总比去为了吃肉宰杀耕牛或者花费巨资购买山珍野味好------这可能是赵匡胤立下这条“祖宗家法”的真正用意。

当然,从北宋后期的发展来看,赵匡胤的目的没有达到:虽然宋代时期民间有成规模的养羊业,在开封以北甚至有大片官营牧场专门用于养羊,但也经不住后世子孙对羊肉无限膨胀的胃口。2、宋朝有多爱羊肉

宋太祖时宫廷规模很小,建隆初年(960年)只有280余人,而仁宗时代宫廷扩展到五千人以上。这样一来肉食消费规模就十分惊人。就算宋仁宗本人晚上偶尔良心发现少吃一顿,御厨每年宰杀的羊也超过了数万头。

皇帝带头大吃大喝,文武百官自然也不会落后,于是一来二去,宋朝官民所需要的羊肉不足部分只好从邻国进口。在北宋中后期,仅与辽国交易的河北榷场,每年都会有价值数十万贯的羊肉贸易发生。辽国甚至可以在与宋政治关系紧张时,停止出口羊来进行威胁。

到了南宋时期,虽然当时连两浙也都有地方养羊。但数量少,质量低,远远满足不了宫廷和朝廷的需求。羊肉价格猛涨,就连低级官员的俸禄都觉得肉贵。民间风气已经由吃羊向吃猪转变。

资深吃货苏轼不仅仅爱吃羊肉,还在养羊方面留下不少文字心得:他认为要选取较贫瘠的草地放羊,这样羊儿反而会细细咀嚼,更能长肉。而为了让肉质更加鲜美,甚至要故意驱使羊儿们每天奔山越岭进行体育锻炼。

方法对不对我不知道,但从他的记录可见,在宋代养羊的方式主要是放牧。3、为何明清时期不喜欢羊肉了

而在明代中期后中国人口突破一亿,南方适合放牧的地域实在难找。不谈放羊了,连放牛都找不到地方,在江南的某些地区,由于“寸土无闲”,无处放牛,于是干脆放弃了养牛,原来由耕牛作动力改由人来犁地。

明代宋应星算过这样的一笔账:“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假如有牛者,供办十亩,无牛用锄,而勤者半之。既已无牛,则秋获之后,田中无复刍牧之患。而菽、麦、麻、蔬诸种,纷纷可种。以再获偿半荒之亩,似亦相当也”。

宋应星认为,在贫农占有的小块耕地上,完全可以由人力替代牛。计算养牛的成本和收益,贫农们用人力耕田更加合算,所以在人口压力前,中国农村曾经很普及的牛羊等牲畜越来越少。

不仅仅是江南,连传统上养羊大省陕西,在乾隆时期也出现了民间因缺乏牧地放弃养羊的现象:杨双山的《豳风广义·畜牧说》卷提到“秦中人稠地狭,开垦无余,又无湖泊水滩闲旷之土,即有其法而无其地,畜牧之道,亦难周详而悉备。莫若取其切于日用,家家可畜,人人易牧者,力举而行之,则亦可驯,致富饶而无难”。

因为猪是一种特殊的家畜,它可以关在狭小的猪圈里饲养。饲料也不用发愁,因为人们总会产生残羹剩菜等生活垃圾,且猪对此全不挑食。而且猪还可以提供大田所需要的肥料。所以传统农户养猪,成本极低而收益极大。

清代皇室对猪肉的推崇,进一步提高了猪肉的地位:猪肉在宋代虽然吃得也多,但往往被视为更适于平民食用的肉食,在宫廷饮食中的比重只有羊肉的百分之一。而满族自古就有食用猪肉的习俗,所以在乾隆五十年举行的“千叟宴”上,皇帝本人请客,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三千名六十岁以上老人出席,而他们的菜单上有猪肉,菜鸭,菜鸡,肘子,而羊肉却缺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大宋北斗司真的存在吗?宋朝有没有北斗司?

全文共 154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宋北斗司》是一部将背景放在宋朝时期的悬疑剧,很多小伙伴们都对北斗司这个组织感到好奇,在宋朝真的有北斗司吗?这次就为大家来解答这个问题。《大宋北斗司》在历史和悬疑的基础上,还增添了一些玄幻,例如在北斗司任职的四位小伙伴们个个身怀绝技,男主太岁更有不死之身。当然这部剧还是娱乐性质为主,虽有很多部分内容是还原历史,但大部分剧情都是虚构出来的。

宋朝有没有北斗司?

古装悬疑探案网剧《大宋北斗司》在全网热播正酣,虽然这部戏是由一众新生代演员挑大梁领衔主演的,不过他们的表现则是颇为出色的,以男主太岁为首的几位主人公们也是贡献了不少笑点。当然剧情主线还是以北斗司成员们攻破一系列的连环烧脑奇案为主,很多剧迷对北斗司这个机构很好奇,戏中北斗司初代创始人苗青和大宋太祖皇帝是好友,在他的提议下得以创建北斗司这么个神秘机构。北斗司自诞生以来就为朝廷解决了不少奇案,这些能人异士的表现有目共睹。那么大宋北斗司历史上存在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介绍。

《大宋北斗司》中“北斗司”是个隶属皇城司之下的神秘炫酷机构,皇帝更是赋予其很大的权利,这些皆以北斗诸星为代号的成员们更是身怀绝技。

北斗司创立于宋太祖时期,创始人叫做苗青,苗青和宋太祖是好友,后来苗青向宋太祖提议创立了北斗司。北斗司隶属皇帝管辖,旗下有很多的能人,专门调查大理寺等朝廷上无法胜任的天下奇案。

最开始的时候北斗司有两位负责人,他们也是北斗司第一任老大。苗青是第一任隐光星君,而陈抟道人是第一任洞明星君,在两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北斗司一片和谐。但在宋太祖去世之后,北斗司就成了一盘散沙,内部也分为两股势力,一方面是跟随苗青支持宋太祖后代继位的人,另一方面跟随陈抟道人支持新皇的人。

苗青一直认为宋太祖去世之后是宋太宗抢走了本该属于宋太祖后代的皇位,一心要拥立太祖儿子继承皇位。陈抟道人和苗青相反,他选择效忠新皇。在这样的前提下苗青带着自己的属下离开北斗司,另起门户,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培养势力,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推翻新皇。

苗青走后,在陈抟道人的坚持下北斗司才没有散掉,而在剧中出现的洞明星君和隐光星君则是北斗司第二任负责人,旗下的文曲、瑶光、开阳、太岁则是这一代的主要人物。

在剧中北斗司中人各个身怀绝技,看的观众眼花缭乱,实际上在北宋时期,历史上并没有关于北斗司的任何记载,所以说剧中出现的北斗司是编剧虚构出来的。像大理寺,三司会审等都是真实存在的,唯独北斗司不是。

宋真宗和太岁关系

本剧是发生在北宋宋真宗时期的故事,四个身怀绝技的少年调查北宋怪力乱神案件,按照故事背景得出剧中出现的皇帝便是历史上的宋真宗。随着剧情的不断发展,宋真宗的那段历史浮出水面,而且关于太岁的身世也浮出水面。

宋真宗是北宋第三位皇帝,父亲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太宗,历史记载,宋太宗的皇位是从兄长手中继承来的。古代有兄位弟继的传统,随着宋太宗的去世,宋真宗继位之后却有人说宋真宗的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不过历史上的宋真宗算是一位好皇帝,宋真宗在位二十五年,勤俭克礼,深受百姓爱戴。

历史记载宋真宗有六个儿子,不过在这六个儿子中只有一位活了下来,也就是宋真宗之后的皇帝宋仁宗赵祯。赵祯生母李氏因为在后宫身份不高,所以生下儿子之后由宋真宗授意交到刘皇后那里抚养,刘皇后虽然深受恩宠,可多年未降下子嗣,刘太后抚养赵祯视如己出。多年之后刘太后去世,赵祯才从大臣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来宋仁宗分别追封了生母和刘太后。

剧中出现的太岁真实身份是宋真宗的长子,因为出生便经历了一场宫廷斗争,所以被迫流落民间。在民间长大的太岁无父无母,从小跟师父相依为命,随着太岁在京城的时间越来越长,参与的案件越来越多,他的真实身份被揭开。宋真宗去世之后,赵受益登基为帝史称宋仁宗,而太岁则被皇帝封为逍遥王。

展开阅读全文

鹤唳华亭能超越琅琊榜吗?鹤唳华亭为何是宋朝服饰?

全文共 302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看到《鹤唳华亭》之后,难免会和几年前的《琅琊榜》进行对比,两部同样都是权谋的斗争,而且相互之间也有不少相似之处,很多人物的性格和际遇是相似的,而且两部也都是架空历史,对于架空这一点,其实并不能说因为这是一个虚构的时代,所以就可以胡乱安排,如果整体的风格并不统一的话,反而会给人很大的违和感。那么究竟,鹤唳华亭有没有机会超越琅琊榜呢?

杨文军执导,罗晋、李一桐等人主演的《鹤唳华亭》于11月12日零点静悄悄地上线播出,该剧改编自雪满梁园的同名小说、并由雪满梁园担任编剧。这是一部“仿宋剧”,连同已经杀青在排挡中的李少红的《大宋宫词》与正午阳光的《孤城闭》,一个“宋宫宇宙”或由此开启。“架空剧”更自由,但却不能胡来

小说《鹤唳华亭》最早于晋江文学城连载,出版之后,得到诸多书迷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高达8.5分。这源于作家雪满梁园出色的古文功底,小说行文古香古色,讲述的权谋故事并非停留于尔虞我诈的噱头层面,而是具有一定的历史格局和深沉的理想寄托。雪满梁园亲自担任剧版编剧,虽然情节上与小说有很大的改动,但仍保留了小说的风格和格调。

《鹤唳华亭》将背景设在“南齐”,且皇帝姓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南齐并非南北朝时期的南齐,《鹤唳华亭》是一部架空古装剧。

所谓架空,即小说中的背景、事件、人物都是虚构的。与架空古装剧对应的是历史剧。历史剧就像历史学者吴晗所说,“在历史剧的创作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历史背景,其次主要历史人物、事件必须符合历史发展,最后次要人物、故事情节可以根据创作需要进行调整。”通俗地理解,历史剧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人物的事迹、主线不能杜撰,但生活细节、情感关系不妨戏说。

不过,考虑到当下对古装历史剧要求的严格,历史剧创作需高度严谨,这对于许多创作者来说,进入门槛太高。于是,不少创作者便转而走向古装架空剧,以规避真实历史对历史剧的一种无形规范。

架空剧因为缺乏束缚,所以它更自由,但没有边界的自由,常常也会走向胡编乱造。比如中国当下的许多古装架空剧,本质上是古代背景、穿着古代服饰的现代剧,各个朝代的礼仪、物什“一锅炖”,充斥着一股浓浓的廉价塑料花味。

一些严谨的创作者便采取了折中路线,即剧集中的风物礼仪来自于某个真实的历史年代,但剧作却将朝代模糊掉了。它虽然也是“架空剧”,更像是“仿朝剧”。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就是一部“仿宋剧”。之所以架空,就像侯鸿亮说的,“落到具体朝代不仅有很大的改编,也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毕竟不可能让故事和真实历史有特别好的结合”;而之所以借鉴宋朝,是想让整部剧的美学、风格统一,质感上更高级。再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其实也只是一部“仿唐剧”,剧中的天保三年以及很多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但剧中的服装、语言、道具、社会生活等,又分明是盛唐时期。严谨认真的“仿”能让观众体会古代美学

《鹤唳华亭》的晋江文学版有两条注解:“1,名物、服饰、艺术、风俗一律从宋,宋后的典故仍旧不会出现。2,典章、制度、礼仪一律从明初。”到了剧版则进一步统一,名物、服饰、艺术、风俗一律从宋,而不少制度、礼仪,也均是出自宋朝。

我们先来看服饰。剧中的皇帝与官员上朝时,均头戴长帽翅(用铁片、竹篾做骨架,外面用布帛装饰的帽翎)——而这是宋朝独有的。皇帝与官员的帽子又有所区别,帝王用的两脚较长,两脚平施,以铁为之,朝臣用的为方顶硬裹,两脚较短,平施一折上翘。戴上这种帽子以后,行走极不方便,一不小心,帽子就会歪了,甚至掉了。据说,这种帽子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以防止官员在上早朝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接着看官制。剧中,皇帝身边始终陪伴着一名官员,皇帝一直称他为“殿帅”。殿帅是宋朝的一种特有官职,一般是指统领禁军的殿前指挥使。

再看剧中的科举考试,宋代科举考试制度较前朝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建立糊名制度,就是将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再如为了考试的公正性,宋代还有“锁院”制度,考试期间主考官进入贡院,不得外出,以避免举子请托贿赂主考官。这些在剧中的科考泄题案中,都有所体现。

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是文官政治,是文官非常幸福的朝代,文人们都推崇“格物致知”,这让宋朝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的高峰,宋代士人的文化修养和美学趣味为后世所追慕。比如宋代文人很热爱饮茶,但他们的饮茶方式叫点茶法,就是先将茶饼碾成细末,置于茶碗中,倒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再注入沸水,适当搅动,使茶末与水相融。士大夫会斗茶(茶盏中浮起的泡沫越白越多越持久越好),斗茶不仅是一种趣味,也是“格物致知”,自我沉潜、自我反省,从而达到内心的净化和超脱。在剧中,观众可以一睹点茶之美。

宋朝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里的一个巅峰,不过以宋朝为背景的古装剧很少,正剧尤其少,观众的印象主要停留在《水浒传》《包青天》等民间演义改编的剧集以及金庸剧,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鹤唳华亭》虽然只是一部“仿宋剧”,但它在很多方面体现了宋朝“韵外之致”的美学,有助于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宋朝、喜欢宋朝。服化道之外,扎实的故事讲述才能吸引人

服化道并不是一部剧集的全部。现在古装剧也出现了一个不良的倾向,即导演成了摄影师、道具师、灯光师,可他恰恰没有履行好导演的职责——把一个故事讲好。这样一来,再好的服化道都有买椟还珠之嫌。精致的服化道可以第一眼吸引观众,但故事才是保持观众长久吸引力的不二法则。《鹤唳华亭》令人称道,主要原因还在于目前为止它的故事扎实。

该剧讲述的是,南齐皇储萧定权(罗晋饰),外有一代名将的母舅顾思林(刘德凯饰)力撑,内有清流领袖的太傅卢世瑜(王劲松饰)支持,却被皇帝萧睿鉴(黄志忠饰)忌惮打压,并纵容庶长子齐王(金瀚饰)对储君之位的觊觎。不为皇帝所爱,齐王又步步紧逼、陷阱不断,萧定权是如何在这冷酷宫中坚守其君子之德?

虽然只播出了几集,但《鹤唳华亭》情节快、节奏快、内容密度高、反转不断。强情节不是为了狗血而狗血,它准确把握了冲突的根源——皇帝对太子的忌惮。一方面是因为太子的舅舅顾思林,身为外戚,掌握军权,对皇权形成掣肘,另一方面是太子有贤名,深受朝臣拥护,稀释了他的皇权。这在古代“外戚政治”“皇储之争”中,都有大量的依据。

观众可以将《鹤唳华亭》看做《琅琊榜》的前传。《琅琊榜》中,十二年前,梁王轻信赤焰军谋逆的谗言,苦战疲惫的赤焰军将士受到本国军队的袭击,七万赤焰军在梅岭全军覆没。朝中广有贤名的皇储祁王受牵连下狱被杀,林氏一族遭到血洗。林殊从地狱之门拾回残命,经历削骨易容之痛,化身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盟主梅长苏。

梁王之所以轻信谗言,是因为他本来就忌惮林家与祁王势力。赤焰军主帅林燮也是外戚,他既是未来皇后宸妃的哥哥、皇储祁王的舅舅、林氏医女静妃的故主、云南王的亲家,势力遍布朝野。相对地,身为皇储的祁王,舅舅是功高震主的林燮,舅妈亲姑姑是晋阳长公主,与林殊、靖王是好兄弟,本人又非常争气,贤德之名远扬,无形中也稀释了梁王的权威。所以就有了“赤焰逆案”,梁王借助这一冤案,赐死祁王,林氏满门被诛,他的权力空前地巩固。

与《琅琊榜》对照,萧定权就相当于祁王,顾思林就相当于林燮,顾思林之子顾逢恩就相当于林殊。只是在小说中,萧定权与顾逢恩的结局,与靖王与梅长苏的结局截然不同。但二者留下的复杂况味和历史反思,却是相似的。

《鹤唳华亭》若不烂尾,它有望成为《琅琊榜》这样的经典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张衡是宋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吗 张衡是宋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对吗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数学家、发明家、地理学家、文学家。字平子,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是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人物简介

张衡是我国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家,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为代表。他为中国天文学、机械技术、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人誉为“木圣”。

张衡兴趣广泛,自学《五经》,贯通了六艺的道理,而且还喜欢研究算学、天文、地理和机械制造等。但在青年时期,他的志趣大半还在诗歌、辞赋、散文上,尽管他才高于世,却没有骄傲之情。平常从容淡泊,不喜欢与俗人相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