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eee802局域网体系结构【经典20篇】

浏览

1416

文章

1000

桶型防爆罐有几层结构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常常利用防爆罐的特性来帮助减少伤害,因此防爆罐在各个领域的作用都非常重要。那么常见的桶型防爆罐有几层结构

桶型防爆罐由三重结构,四种抗爆材料组合而成,外包不锈钢。上有抗爆盖。三重结构为:外罐、花罐、填充层(使用年限需五年进行更换);耐火:PVC片、特制钢板。

几种类型的防爆罐:

型号:TCFBG-AH,抗爆能力TNT当量:4.5kg,球重:1480kg,基本尺寸:内径:120cm口径:81cm,长*宽*高:353*186*178cm

型号:FBG-AH02,规格:直径80*80cm,材质:不锈钢钢板,防爆能力:1.5kgTNT,重量:300kg,电压控制方式:有线/红外无线,有线控制距离:50m,无线红外控制距离:8-15m,上盖方式:手动/电动,上盖开启时间:

型号:FBG-AH01,规格:直径60*60cm/80*80cm,材质:实心低碳钢合金,防爆能力:1kgTNT、1.5kgTNT,重量:230kg、280kg

防爆罐规格不同,功能当然也不一样。以上就是今天小编搜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小编也欢迎大家能够不吝赐教,以便我们以后的文章更加完善。具体地铁中突发安全事故如何正确逃生?请关注的地铁出行安全小知识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星型网络,星型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怎样的?

全文共 1684 字

+ 加入清单

星型网络,星型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怎样的?

星型结构是目前在企业以太局域网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它因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的各节点呈星状分布而得名。它采用的传输介质是常见的双绞线,担当集中连接的设备是双绞线RJ-45以太网端口的集线器或交换机。下图是一个星型网络单元,网络中的所有服务器和工作站都集中连接在同一台集线器或交换机上。复杂的星型网络就是在图中所示的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多台集线器或交换机级联形成的,它能满足更多的用户连接和不同端口带宽需求。当然,在实际的大中型企业网络中,其网络结构可能复杂许多,还可能有三级、甚至四级交换机的级联,也可能有交换机的堆栈。但从总体来说都是自上而下层次连接的星型结构,不同的只是每一层次的交换机数量和级联或堆栈的级数。

这种结构是目前在局域网中应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在企业网络中几乎都是采用这一方式。星型网络几乎是Ethernet(以太网)网络专用,它是因网络中的各工作站节点设备通过一个网络集中设备(如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各节点呈星状分布而得名。这类网络目前用的最多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如常见的五类线、超五类双绞线等。它的基本连接图示如图所示。

这种拓扑结构网络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容易实现:它所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都是采用通用的双绞线,这种传输介质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如目前正品五类双绞线每米也仅1.5元左右,而同轴电缆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左右一米,光缆那更不用说了。这种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IEEE 802.2、IEEE 802.3标准的以太局域网中;

(2)节点扩展、移动方便:节点扩展时只需要从集线器或交换机等集中设备中拉一条线即可,而要移动一个节点只需要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而不会像环型网络那样"牵其一而动全局";

(3)维护容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连接,可任意拆走故障节点;

(4)采用广播信息传送方式:任何一个节点发送信息在整个网中的节点都可以收到,这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但这在局域网中使用影响不大;

(5)网络传输数据快:这一点可以从目前最新的1000Mbps到10G以太网接入速度可以看出。

星型拓扑结构是用一个节点作为中心节点,其他节点直接与中心节点相连构成的网络。中心节点可以是文件服务器,也可以是连接设备。常见的中心节点为集线器。星型拓扑结构的网络属于集中控制型网络,整个网络由中心节点执行集中式通行控制管理,各节点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节点。每一个要发送数据的节点都将要发送的数据发送中心节点,再由中心节点负责将数据送到目地节点。因此,中心节点相当复杂,而各个节点的通信处理负担都很小,只需要满足链路的简单通信要求。 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如下: 优点:(1)控制简单。任何一站点只和中央节点相连接,因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简单,致使访问协议也十分简单。易于网络监控和管理。(2)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中央节点对连接线路可以逐一隔离进行故障检测和定位,单个连接点的故障只影响一个设备,不会影响全网。(3)方便服务。中央节点可以方便地对各个站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缺点:(1)需要耗费大量的电缆,安装、维护的工作量也骤增。(2)中央节点负担重,形成“瓶颈”,一旦发生故障,则全网受影响。(3)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总的来说星型拓扑结构相对简单,便于管理,建网容易,是目前局域网普采用的一种拓扑结构。采用星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一般使用双绞线或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符合综合布线标准,能够满足多种宽带需求。 星型拓扑中可分为星型拓扑和扩展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尽管物理星型拓扑的实施费用高于物理总线拓扑,然而星型拓扑的优势却使其物超所值。每台设备通过各自的线缆连接到中心设备,因此某根电缆出现问题时只会影响到那一台设备,而网络的其他组件依然可正常运行。这个优点极其重要,这也正是所有新设计的以太网都采用的物理星型拓扑的原因所在。扩展星型拓扑:如果星型网络扩展到包含与主网络设备相连的其它网络设备,这种拓扑就称为扩展星型拓扑。纯扩展星型拓扑的问题是:如果中心点出现故障,网络的大部分组件就会被断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XP系统中,如何通过局域网将多台电脑连通呢?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用户在进行办公的时候会用到共享文件,可以提高效率。这就必须要通过设置局域网来让多台电脑通过网线或路由器连通。接下来小编教大家如何设置。

1.右键点击“我的电脑”;

2.选择“属性”,选择“计算机名”点击“更改”,如下图所示“要重新命名此计算机或加入域,单击“更改”;

3.在弹出菜单的最下方,将局域网内需要实现共享的计算机“工作组”统一命名,如:WorkGroup或ERP,注意:想要实现共享,局域网中所有的计算机都必须是同一个工作组;

4.右键点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按钮;

5.右键点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

6.在弹出“本地连接属性”菜单中找到“此链接使用下列项目”,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

7.选中“使用下面的IP地址”,将IP地址设置为:192.168.1.2(同处于局域网中 的计算机可以依此类推:192.168.1.3~192.168.1.N),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设置:使用路由器网关192.168.1.1或你设置的其他网管地址。接下来勾选“使用下面的DNS服务器地址”,将首选NDS服务器设置为:192.168.1.1,备用DNS服务器设置为空(不用管它),点击“确定”;

设置好局域网之后,就能在网上邻居里看到统一工作组的其他计算机了,这说明我们的操作是正确的。希望这篇教程能够帮助到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局域网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什么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局域网既方便又快捷,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还降低运作成本,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但病毒也泛滥起来,那么,局域网病毒的传播方式是什么呢?哪种网络条件下共享文件不易传播病毒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网络病毒小知识吧。

第一,病毒直接从客户机或者工作站复制到服务器中,并且在局域网中传播,中小型局域网很大一部分用处是共享资料,所以共享资源的“数据开放性”造就了病毒感染的渠道。

第二,病毒先传染给客户机,然后在客户机内驻留,等运行网络盘内程序时再传染给服务器,基于成本考虑,中小型局域网不可能构建含“路由器”等高端网络设备的网络环境,很多工作都会丢给一台普通的电脑代替服务器去做,网络中的客户机可以通过服务器和外界取得联系,而客户机之间的内部邮件传递也可以通过服务器来完成,普通电脑的性能特点不可避免在病毒面前具有脆弱性,一旦服务器传染病毒,所有经过服务器的数据也会被感染。

第三,病毒先传染给共享的计算机,在其工作站内驻留,在病毒运行时直接通过映像路径传染到其它的计算机中,即客户机之间的数据传递携带病毒,除了和服务器通讯之外,客户机之间也需要进行数据传递,如果其中一台计算机感染了病毒,那么局域网内的其它计算机在传递数据时必会将病毒带给对方。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所以只要是连接网络的计算机,都应开启个人防火墙,并且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不让病毒有机会入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样推行双重预防体系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进一步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怎样推行双重预防体系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推行双重预防体系

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各地区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

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企业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要通过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事故隐患整治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结构层次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结构层次

人作为高等动物,由多个细胞构成,其生长发育从受精卵开始,通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并由各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有机体。

1.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

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尽管细胞种类多样、形态结构有别,但它们均具有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如神经细胞有较多突起,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冲动;肌细胞呈长梭形、柱形,能收缩和舒张;血细胞通常呈球形或圆盘状,便于在血管中流动等。

2.有某种特定功能的细胞群--组织

组织是细胞通过分化产生的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群。人体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基本组织组成。

上皮组织主要分布在体表及各种管、腔、囊状器官的内表面,起保护、分泌和吸收作用。

结缔组织是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形态最多样的一种组织,既有最坚硬的骨和牙起支持、保护和咀嚼作用,也有韧性极强起连接作用的肌腱,还有起运输、营养和保护作用的液态的血液和淋巴。

肌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3.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结构--器官

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能够完成某种特定的功能的结构。例如,舌主要由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所构成,在咀嚼中起搅拌作用,因含有味觉功能的上皮,可感知食物的味道;牙齿、食管、胃、肠等都是能够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器官。

4.能够完成某一方面功能的结构--系统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人体由八大系统(以下)协调配合构成的。

系统(主要结构与主要功能)

运动系统

骨、关节和骨骼肌

产生各种运动,骨起支撑作用

消化系统

消化管: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脏和胰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呼吸系统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通过呼吸使人体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和血管中流动的血液

养分、氧气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

保护作用

泌尿系统

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分泌尿液、排泄废物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脑(大脑、小脑和脑干)和脊髓

外周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

感受内外刺激,对机体各部功能起调节作用

内分泌系统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性腺(睾丸、卵巢)、胰岛等多种内分泌腺组成

分泌激素,进行激素调节

生殖系统

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副性腺、阴茎

女性: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产生生殖细胞、繁殖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文读懂分布式账户体系: 经济活动走向未来的纽带

全文共 1965 字

+ 加入清单

账户体系经济纽带

在经济活动中,账户是人们资金存、贷、收、付活动的基础,是社会资金流转的起点和终点,亦是机构与客户之间关系维系的直接纽带。

在传统意义上,账户大体可以分为银行账户体系、支付账户体系和存管账户体系。

银行账户是资产持有、交易、清结算以及监管部门统计监测和监督管理的基本载体,是金融市场、金融基础设施运行的基础,也是单位和个人开展经营活动、获取各项金融服务的重要前提。例如在各类平台展开交易活动时,一般需要绑定个人银行账户。

支付账户是指支付机构根据客户申请,为客户开立的具有记录客户资金交易资金余额功能的电子账簿。2015年,为规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防范支付风险,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并予以发布实施。

存管账户与支付账户类似,是银行为P2P平台或其他金融平台开设的账户体系,以最大程度地规避了资金去向不明和资金被挪用的风险,保证账户资金安全。在这类账户体系下,资金的流通和结算被严格区隔,避免平台自建“资金池”,实行资金全存管。

但是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核心系统的账户量和交易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货币支付的渠道和方式不断翻新,账户体系建设面临着巨大挑战和风险,对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数据一致性、业务连续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此外,从线上到线下,从经济到生活,从娱乐到休闲,账户体系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大而不断分散化,彼此需多轮重复授信才能建立联系。

因此,如何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提高账户的灵活度以及保障账户能力的伸缩性,同时满足监管需求,遏制金融诈骗、非法集资、洗钱等违法活动,成为新时代的挑战。

分布式账户体系的价值

基于上述背景,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为新经济新规则,提供了一套记账方法和账户体系,以帮助新的经济更好、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运行。

目前,分布式账户尚无统一权威定义。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将分布式账户定义为一种技术模式方案,在网络中实现对参与者交易活动的同步记载(FCA,2017)。

需要指出的是,分布式账户并不是一项全新技术,而是随着共享数据库、加密技术、点对点传输网络等技术发展,进一步形成的多类技术组合方案。

首先,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环境下,以用户的公、私钥构建,并且用户具有完全的自主性,不需要依赖任何中心化的机构授权。私钥本地生成,非常隐秘;而后由私钥导出公钥,再变换出钱包地址,存放和管理这些账户。

其次,分布式账户体系不仅针对个人、机构,未来互联网上的上万亿台传感器等设备也可以在上面开设自己的账户。这是和传统账户体系有着巨大的不同,其意味着更多的账户、交易是机器和机器之间完成,而不是人和人之间。

更为关键的是,基于区块链可使得多种事务基于同一个账户开展,除了资金流,还可以将信息流、物流、以及社会关系等均和账户对应起来,从而让最原始的数据、最原始的资料、最原始的信息都可以掌握穿透,实现一体化管理。

分布式账户体系的未来

从上述特征介绍可以看出,分布式账户体系的构建与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紧密相关。而未来金融的颠覆性创新,将基于这套技术理念而展开:

对现有清算体系的影响。在当前的商业模式和社会组织架构下,陌生人由于无法相互信任,只有通过集中的制度体系和机构体系才能进行交易,不仅增加了交易难度,也提高了交易成本。分布式账户体系可实现了去中心化存储、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为点到点的支付提供了可能和安全保障。由于减少了中间环节,使交易双方交易成本大大降低,也提高了交易速度。

对现有信贷模式的影响。不仅可以在登记信息中加入资产信息,形成智能资产,改变产权登记模式;还可以执行智能合约,改变动产、不动产抵押登记方式,这将大大改变现有信贷投放现状,解决当前信贷投放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对现有征信体系的影响。各方参与者把原始数据保存到自己账户体系下,而将少量摘要信息提交到区块链保存并展开交易,这样既可以创造信用、记录信用,而且可以充分保障用户隐私权。

对现有第三方支付的影响。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出现之初在于解决了买卖双方信任问题,但分布式账本技术逐渐使第三方中介失去了存在价值,智能合约的配合使用,完全可以解决各种交易的支付结算需求。

对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影响。这套账户体系的发展、成熟及大规模应用既能需要监管机构制定新型监管制度,在法律法规之外也许需要加入一些技术标准。与此同时,通过技术的赋能又可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实现友好有效的穿透式监管。

随着数字孪生与现实的进一步融合,我们可以设想,未来个人主体数据、情境数据以及所有外部信息,是否可通过钱包进行完美糅合?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平台之间也可基于钱包实现信息的开放互通与交易流转,逐步打造健康的数字生态?甚至,在脑机结合等超级概念的构想下,钱包作为数字设备与人脑完美结合,实现个人即数字,数字即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常见的房屋建筑结构有哪几种?如何区分?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进行房屋选择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一定是房屋建筑结构。房屋结构一般是指其建筑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两个部分。房屋在建设之前,根据其建筑的层数、造价、施工等来决定其结构类型。各种结构的房屋其耐久性、抗震性、安全性和空间使用性能是不同的。

1、砖木结构(住宅):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楼板、屋架等用木结构。

2、砖混结构(住宅):建筑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砌块砌筑,柱、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通俗地讲,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和大部分砖墙承重。

3、钢筋混凝土(住宅):指建筑物中主要承重结构如墙、柱、梁、楼板、楼体、屋面板等用钢筋混凝土制成,非承重墙用砖或其它材料填充。这种结构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耐火性、耐久性、抗腐蚀性强。

4、钢结构(住宅):指建筑物中主要承重结构以钢制成。适用于超高层建筑。自重最轻。

从结构上分上面四类就可以了,其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里面,还可以再细分:

1、框架结构,由梁、板、柱组成建筑承重结构,墙体仅作为分隔和保温用途。

2、剪力墙结构,由梁、板、墙体组成建筑承重结构,部分墙体承在结构中受力。

将上面两个小类组合起来,就衍生了: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四结构的利益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吕氏春秋·贵公》有一则寓言:“荆人有遗弓者,而不屑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子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意思是说,荆地有个人丢了一张弓,他认为这张弓被其他荆人得到都一样有用,因此不必寻找;孔子认为丢失的弓即使被其他地方的人得到也是一样的,老子则认为对任何事物都无所谓丢失与得到。显然,荆人的利益观是地方公有制,孔子的利益观是天下公有制;老子的利益观则超越了人的范围,他相信任何财富都属于大自然;上述三人有一个共同点,即反对个体私有观念(指那些丢失东西而去寻找的人)。

看来,两千多年前,吕不韦的门人已经将利益分为四个层次,即个体利益、地方团体利益、天下社会利益和大自然整体利益。事实上,这四种利益层次是与结构的层次相互对应的,也就是说个体结构、团体结构、社会或大团体结构、整体宇宙结构,都有着各自的利益或对各自利益的追求。

由于结构的层次是无穷的或相当多的,因此四个层次的分类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来看完全可以属于不同的层次。例如,一个人对家庭、社会来说是个体,但是对于人体内的细胞来说则相当于“社会”(细胞则相当于“个体”);而对细胞内众多的大分子结构来说,细胞又相当于“社会”(大分子结构相当于“个体”),如此等等。

所谓结构的利益,是一种拟人的说法,因为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同汇来描述结构物的行为趋向。任何存在的结构,都有其行为的特征,特征之一就是维持其存在(稳定或永生)。特征之二则是自我复制或同类复制(即一个结构的出现或存在,有助于同类结构的继续出现,例如细胞的繁殖或晶体的生长;或许宇宙形成之初,第一个基本粒子的出现,也具有同类复制的行为特征)。特征之三是与其他结构物组成更复杂的结构物(相当于合作与升级)。凡是符合上述特征的行为,都可视为结构在追求自己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虚拟局域网什么意思 虚拟局域网有什么特点 如何组建虚拟局域网

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虚拟局域网什么意思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的中文名为“虚拟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组逻辑上的设备和用户,这些设备和用户并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据功能、部门及应用等因素将它们组织起来,相互之间的通信就好像它们在同一个网段中一样,由此得名虚拟局域网。VLAN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和第3层,一个VLAN就是一个广播域,VLAN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第3层的路由器来完成的。与传统的局域网技术相比较,VLAN技术更加灵活,它具有以下优点:网络设备的移动、添加和修改的管理开销减少;可以控制广播活动;可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在计算机网络中,一个二层网络可以被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广播域,一个广播域对应了一个特定的用户组,默认情况下这些不同的广播域是相互隔离的。不同的广播域之间想要通信,需要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这样的一个广播域就称为VLAN。

虚拟局域网的工作特点

1、灵活的、软定义的、边界独立于物理媒质的设备群。VLAN概念的引入,使交换机承担了网络的分段工作,而不再使用路由器来完成。通过使用VLAN,能够把原来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划分成很多个逻辑意义上的子网,而不必考虑具体的物理位置,每一个VLAN都可以对应于一个逻辑单位,如部门、车间和项目组等。

2、广播流量被限制在软定义的边界内、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由于在相同VLAN内的主机间传送的数据不会影响到其他VLAN上的主机,因此减少了数据窃听的可能性,极大地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

3、在同一个虚拟局域网成员之间提供低延迟、线速的通信。能够在网络内划分网段或者微网段,提高网络分组的灵活性。VLAN技术通过把网络分成逻辑上的不同广播域,使网络上传送的包只在与位于同一个VLAN的端口之间交换。这样就限制了某个局域网只与同一个VLAN的其它局域网互相连,避免浪费带宽,从而消除了传统的桥接/交换网络的固有缺陷——包经常被传送到并不需要它的局域网中。这也改善了网络配置规模的灵活性,尤其是在支持广播/多播协议和应用程序的局域网环境中,会遭遇到如潮水般涌来的包。而在VLAN结构中,可以轻松地拒绝其他VLAN的包,从而大大减少网络流量。

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1、具有安全稳定性。虚拟的局域网可以使局域网更加的安全,它能够让比较敏感的带有数据的用户和网络的其他部分进行一定的隔离,这样就能够保护网络的机密信息了,可以有效的防止机密信息的泄漏。在不一样的虚拟局域网中,报文在相互传输数据信息的时候是要进行隔离的。同样的在一个虚拟局域网的用户和其他的虚拟局域网内的用户是不能直接传递信息的,假如是不同的虚拟局域网要传输信息时,它会通过三层交换机,或者是无线路由器等。

2、节约成本,利用率高。虚拟局域网可以减少网络的升级需求,可以节约昂贵的成本,可以减少移动的位置和工作地点的费用。并且网络宽带的利用率更高,它可以使局域网中的第二层网络划分为好多个的广播域,从而就可以节约宽带网络中没有必要的流量,并且也提高了功能性。虚拟局域网是将网络用户和设备集中在一块,从而可以对不同地域和商业的需要有一定的支持性。它还可以介入功能的分类,从而就会很方便地对一些项目的处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特殊情况的应用。

3、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通过虚拟局域网的技术,可以在不同地域、网络以及客户之间很好的集中在一起,这样就给大家提供一个通过虚拟出来的网络空间,它的效果可以和路由器一样,变得方便灵活,效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基于扩频通信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组网设计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1扩频通信技术概述根据香农(Shannon)定律,对于连续信道,若受到加性高斯白噪声干扰,其信道容量的理论公式为:C=Blog2(1+S/N)其中,B为信道宽度,S为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白噪声的平均功率(均方值),S/N即为信噪比,信道容量C是指信道可能传输的最大速率(即信道能达到的最大传输能力)。因此,对于给定的信道容量可以用不同的带宽和信噪比的组合来传输。若增大传输容量,则可由较小的信号功率来传送,扩频通信就是将原始信号的频谱扩展100~1000倍再传输。因而提高了通信的抗干扰能力,使之在强干扰情况下(甚至在信号被噪声淹没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可靠的通信。与一般通信系统相比,扩频通信主要是在发射端增加了扩频调制,而在接收端增加了扩频解调过程。常用的商用扩展频谱技术分为两种:直接序列扩频(DirectSequenceSpreaDSPectrum)技术和跳频技术(FrequencyHopping)技术。图1显示出了直接序列扩频和跳频技术实现的原理。

将扩频通信技术应用到网络的互联中,即通过无线传输而实现网络间信息的交换,便可摆脱传统有线网络电缆的束缚,而具有不需布线,安装周期短,后期维护容易,网络用户易迁移及易增容等优点。2 无线局域网组网设计无线局域网传输速率高、组网灵活、可移动、抗干扰性强,且具备安装方便、维护简单、增容性好等特点。根据用户的要求,在组网过程中,不仅要采集本地区内各个分支部门的数据并对其实现调度监控,同时也要与上一级部门主干网实现互联(地区部门总中心已通过有线形式实现)完成相关的信息交换。由于组网地区的地理分布状况(山地,河流等)和传输的信息以数据为主,对网络本身无特殊要求,所以采用了基于扩频通信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组网互联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业主装修破坏房屋结构如何划分责任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有很多小区的业主都出现了违规装修的问题,有的业主甚至将房屋的承重墙拆掉了,这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对整栋楼的安全性都有极大威胁。业主装修破坏房屋结构如何划分责任?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如果业主在入住小区的时候,已经与物业签订了相关合同,而且物业已经告知业主不能违规装修。那么当出现业主装修破坏房屋结构的事情后,正常情况下物业不需要负任何责任。而业主才是相关责任的主体,需要在物业的监督下降破坏的房屋结构及时修复,并达到相关标准。

如果业主自己本身并不知道破坏了房屋结构,而且物业也没有提前告知或没有及时制止,那么违规装修的业主和物业都需要承担责任。只不过业主需要承担的责任更大一些。而物业却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没有提前告知业主,相对来说二者都应该承担修复破坏房屋结构的费用。

希望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能够了解业主装修的时候,如果破坏房屋结构之后的责任划分。小区建筑中哪些部位需严格管理?这就需要大家多学习一些物业服务小知识,才能对这个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视频会议系统的结构及行业管理标准

全文共 2242 字

+ 加入清单

视频会议系统结构行业管理标准

一、视频会议系统的分类

1.点对点的视频会议系统

主要业务有:

可视电话

桌面视频会议系统

会议室型视频会议系统

2.多点视频会议系统

多点视频会议系统允许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地点的参加者同时参与会议。多点视频会议系统一个关键技术是多点控制问题,多点控制单元(MCU)在通讯网络上控制各个点的视频、音频、通用数据和控制信号的流向,使与会者可以接收到相应的视频、音频等信息,维持会议正常进行。

二、视频会议系统的标准

它主要由视频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器、信道(网络)及控制管理软件组成。 视频会议系统终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视频信号的采集、编辑处理及显示输出、音频信号的采集、编辑处理及输出、视频音频数字信号的压缩编码和解码,最后将符合国际标准的压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信道,或从信道上将标准压缩码流经线路接口送到终端中。此外,终端还要形成通信的各种控制信息: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远端摄像机的控制协议、定义帧结构、呼叫规程及多个终端的呼叫规程、加密标准、传送密匙及密匙的管理标准等。

1. H.320系列标准

H.320系列标准是会议系统中应用最早,最为成熟的协议,支持ISDN,E1,T1,带宽从64Kbps到2Mpbs ,几乎所有会议系统厂家都支持。

H.320系列标准包括了视频,音频的压缩和解压缩,静止图像,多点会议,加密及一些改进的特性。 H.320可分为五个部分:通用体系,音频,多点会议,加密,数据传送等。目前包括15个标准。 H.221 多路复用/解复用 定义64k-1920k视听服务信道帧结构不同媒体的连接机制,空间和时间上的同步归范。 H.261视频编码和解码标准 采用CIF通用的中间格式并容于不同的电视制式。 H.221 多路复用/解复用 定义64k-1920k视听服务信道帧结构不同媒体的连接机制,空间和时间上的同步归范。 H.261视频编码和解码标准 采用CIF通用的中间格式并容于不同的电视制式。

音频编码解码标准: G.722 64kbps PCM电话质量(3.5KHz) G.(721)722 48/56/64kbps ADPCM G.728 16kbps LD-CELP 语音压缩标准H.230传递帧同步控制和指示信号。 H.242数字信道会议电视中端之间建立通讯和设置呼叫的规程,H.320设备间传递协议。 H.243主要处理多个终端之间建立通讯的过程,它定义了H.320 CODEC 与MCU之间的控制过程。 H.231定义了多点控制单元。 H.231和H.243主要通过MCU桥接各个视听终端,MCU将向各终端发SCM信号以实现对视频、画面、声音的选择切换。是多点通讯控制的暂时解决方案。 H.244 是信道远端摄象机控制协议。 H.281及H.224采用视频链路的控制摄象机协议。 H.233设备加密标准(H.320)。 H.234确定在不同点之间传递密匙管理标准。 H.323 LAN(无QOS保证)。 H.244 是信道远端摄象机控制协议。 H.281及H.224采用视频链路的控制摄象机协议。 H.233设备加密标准(H.320)。 H.234确定在不同点之间传递密匙管理标准。 H.323 LAN(无QOS保证)。 H.320 ISDN H.323 (有QOS保证)LAN H.324 GSTN (General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普通交换电话网。

2. T 系列标准

(1)T.120是国际电信联盟通信标准部开发的系列国际标准。 (2)T.120由三部分组成: (a). T.123传输规程框架规定了不同的网络之间的连接V调制解调器的共同交换网X.25数据交换网ISDN和电路交换数据 (b). 多点通信业务(MCS)T.122和T.125 定义和规范。 (c). T.124 普通会议控制(GCC)建立终止会议、会议协商能力、通用会议的管理(参加会议计算、主持人控制功能)GCC也装备了安全机制(口令编码保护,限制未被邀请的人参加会议。)

T.127为用户提供同时初始化多点文件转移能力。 T.126它允许用户在多点文件会议中查阅图像,对它进行注释、共享应用程序和交换传真图像。

3. PCS标准

Intel 公司与150个计算机和通信公司成立了一个个人会议工作小组(PCWG),于1994年制定了一个个人会议标准:PCS (Personal ConferencingSpecification )。其目的是基于文本的会议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硬件平台和传输媒体中操作。与H.320不同,PCS是专为个人计算机设计的,并与各种个人计算机标准兼容,其中包括TAPI和TSAPI两种电话API,Intel公司的Indeo-Intel Video 编程和解码及Microsoft 公司的DVI图形/图像标准接口。

由于基于微机的桌面会议系统日益增多,由Intel、AT&T、Lotus、HP、DEC和另外11个主流软硬件公司,以及96个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个人会议工作组,简称 PCWG (Personal Conferencing Work Group)。它于1994年制定了一个个人会议标准 ( PCS, Personal Conferencing Specification),适合于任何网络(数字、模拟、LAN或WAN)。此标准包括 PCS’S T120、ITU-T桌面系统多点电视会议视频压缩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刑法体系中的法条竞合是什么

全文共 1359 字

+ 加入清单

法条竞合,指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具有包容关系的具体犯罪条文,依法只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定罪量刑的情况。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法条竞合的相关法律知识。

法条竞合的四个种类:

(1)特别关系:一定的刑罚法规,对其他法规处于特别关系时,依特别规定优于普通规定的原则,此时仅适用特别规定,内有两种情况:一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的关系;二为普通刑法本身上的特别关系,例如刑法上普通杀人罪与杀直系血亲尊亲属罪,一律适用后法,亦即适用特别规定。

(2)补充关系:基本的法条与其补充的法条竞合时,依基本规定优于补充规定的原则,只应受基本规定的支配。

(3)吸收关系:乃一犯罪事实之内涵,当然包含另一犯罪事实之内涵者, 则后者已包含于前者,故为前者所吸收。吸收之情形如下:

a. 实害行为吸收危险行为。例如行为人以加害生命恐吓他人,而该当于恐吓罪,其后,果真将他人杀害,则又该当于杀人罪,此时仅论以杀人罪即为已足。

b. 高度行为吸收低度行为。例如既遂罪吸收阴谋、预备、未遂罪。在共犯则正犯吸收从犯、教唆犯,教唆犯吸收从犯。又重行为吸收轻行为,例如伪造货币行为吸收行使伪造货币行为。

c. 必然附随行为之吸收。例如伪造文书、有价证券罪吸收伪造印章、印文罪。

(4)择一关系:不得两立的两个刑罚规定,只能适用其一,而排斥他者,例如为他人处理事务,意图为自己利益而为违背其任务的行为之背信罪,与意图为自己不法所有,侵占自己持有他人财物之侵占罪,由于侵占行为当然含有背信的性质,则如该行为已合于侵占之具体规定时,只能择侵占罪处罚。德、日学界多数倾向于否认择一关系之存在,但是台湾的刑法学界因认为择一关系乃不属于特别关系、补充或吸收关系,但仍同时有数法条可兹适用之际,依刑法立法之目的而选择其一最适当者加以适用,以免有一罪两罚之不合理现象,故仍多特肯定见解者。

刑法体系中的法条竞合

刑法体系是一个由一系列法条所构成的统一整体,法条是刑法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而法条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们之间是有机地联系着的,因此,法条竞合就是法条之间相互联系的客观表现。

那么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法条,但从数个法条之间具有的逻辑关系来看,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法条,当然排除其他法条的适用,此即法条竞合。

刑法体系中的法条竞合是什么

法条竞合所要解决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适用哪个法条的问题。法条竞合的特征有三:

一是实施一个犯罪行为(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

二是触犯数法条规定的数个罪名(法条竞合实际是罪名的竞合);

三是数个罪名概念之间存在着逻辑关系。

从逻辑上说,法条竞合是法条所规定的罪名概念的竞合。刑法中每一罪名的规定都离不开概念和概念的运用。立法者就是在正确认识形形色色的危害社会行为的本质属性的基础上,通过概念将其反映在刑法之中。

根据逻辑学的观点,任何一个真实反映现实的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延延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那一类事物,也就是概念所指的对象的范围。

例如,诈骗罪这个概念,其内涵就是:“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象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其外延则是包括符合上述本质特征诸如言语诈骗、合同诈骗、广告诈骗、身份诈骗、信用卡诈骗等形式在内的一切诈骗犯罪行为。逻辑学认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指的就是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上最完整的古代结构建筑

全文共 1442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古代结构建筑群能保存到现在确实是很少了,下面就有小编给你介绍一下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结构建筑群就是我们中国的故宫啦!

主要建筑

故宫四门: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为午门,其平面为凹形。午门后有五座汉白玉拱桥通往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角楼,高27.5米,十字屋脊。

外廷建筑:北京故宫的外廷以三大殿为主。太和殿和中和殿、保和殿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工字形基台上,太和殿在前,中和居中,保和在后。基台三层重叠,每层台上边缘都装饰有汉白玉雕刻的栏板、望柱和龙头,三台当中有三层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在25000平方米的台面上有透雕栏板1415块,雕刻云龙翔凤的望柱1460个,龙头1138个。用这样多的汉白玉装饰的三台,造型重叠起伏,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上具有独特风格的装饰艺术。而这种装饰在结构功能上,又是台面的排水管道。在栏板地栿石下,刻有小洞口;在望柱下伸出的龙头也刻出小洞口。每到雨季,3台雨水逐层由各小洞口下泄,水由龙头流出。这是科学而又艺术的设计。

遗产价值

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组织对故宫的评价是:“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故宫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使人们对故宫古建筑价值的认识有了深化。故宫所代表的是已经成为历史的文化,而且有着宫廷文化的外壳,同时它却代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经过了长时期的历史筛选和积累,当然不能简单用“封建落后”来概括。故宫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对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相得益彰。把它们结合起来,就可看到,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并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馆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样性,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人们努力挖掘和认识故宫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价值。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结构建筑群—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学术价值

故宫学是故宫博物院于2003年提出的,它是以北京故宫及其丰富收藏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故宫学研究主要包括紫禁城宫殿建筑群、文物典藏、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六个方面,有着丰富深邃的学科内涵。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权、皇宫为核心的皇家文化。故宫学的提出并确立将使其研究进入自觉阶段,从整体上提高故宫学研究的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结构的分类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诗人在宣泄感情的时候,往往也揭示出某种哲理。徐志摩在《哈代》一诗中写道:

他就爱把世界剖着瞧

是玫瑰也给拆坏

他没有那画眉的纤巧

他有夜鸮的古怪!

古怪,他争的就只一点——

一点“灵魂的自由”

也不是成心跟谁翻脸

认真就得认个透哈代(1840—1928 年)是英国的一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建筑设计的经历,似乎有助于他对社会人生的剖析。其实,在西方文化中,“把世界剖着瞧”,差不多可以称之为惯例,徐志摩的诗(见 1931 年出版的《猛虎集》)确实抓住了本质。

对比之下,宋代诗人苏轼则揭示了东方文化中观察世界的心态。他在《题西林壁》这首著名的诗中,相当深刻地然而又有些困惑地写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应当说,苏轼已经注意到现代测量学的一些基本要素,例如,一座山峰的横视图与侧视图,山脉的高低远近与视角有关,他只需对此做一些定量的计算,便可以相当精确地描述出庐山的真面目。

但是,东方文化的传统使他望而止步了,他怀疑“把庐山剖着瞧”是否真正能达到目的;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新的角度,一个绝对的角度,以便把庐山一览无余。遗憾的是,这种角度并不存在,或者说要过一千年后才能找到(例如乘飞机从空中观察);如果要等待找到新角度,而又不肯“剖着瞧”,那么只能是放弃观察和研究,庐山的真面目也就无从谈起了。

在我国的成语中,特别赞美登高望远,纵观全局,重实质轻形式。伯乐相马,居然可以忘掉千里马的颜色和性别,似乎结构与功能并无直接关系。所谓“见木不见林”,则用于批评专门家(对一棵树有深入的知识);“井底之蛙”则用于嘲讽那些站在一个特定角度细心观察部分事物的学人(与此类似的是“坐井观天”,其实在远古,在井里观看天空星辰,井壁相当于望远镜)。这些批评和讥讽是如此的有效,以至古代学者要以“管见”、“一孔之见”作为专用的自谦之同,仿佛把整体的事物“剖着瞧”是一种低能的或不大光彩的事情,而忘掉了那些批评家同样是井底之蛙(或者是懒于细心观察而富于空谈空想的井底之蛙),也忽略了许多只井底之蛙可以将它们的观察汇集起来。

其实,上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涉及到大结构与小结构、整体与部分的问题,并可归结 到结构的分类问题。注重整体的文化,偏爱结构的共性,及其间不可分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有助于大一统的社会的形成与稳固;注重部分的文化,偏爱结构的个性,及其间不可调合的千差万别的特性,这有助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产生和加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欲穷千里目,则看不见细微的差异;失之毫厘,或谬之千里,或不伤大雅,只是玄机难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装修结构拆改注意事项包括哪些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1、门窗拆除要把防水填充层清干净

拆除门窗时,记得原有防水填充层要清洗干净,如果没有,在做新的门窗时会影响到尺寸大小,同时新的防水处理可能会无法做的完善。2、管道间壁面拆除注意异物掉入

管道间部分,拆除墙壁面时要特别避免水泥或磁砖掉落进去,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掉落的物品很可能会砸破隐藏在内的管线而造成损坏。3、防尘网阻隔灰尘

灰尘要以防尘网加以阻隔,而在拆除时如果不小心污染到外墙则要及时作清除的动作,尤其要避免弄脏到左邻右舍的区块。4、拆除要见底并注意钉子

踢脚板拆除时,地面的钉子要确实拔除,属于石材类的墙面,要打到见底。5、壁面拆除要留意

注意不要使用过酸的水比如盐酸刷除,否则会将水泥劣质化,且日后在上油漆时会造成裂痕或是沙化。6、打孔严禁动到梁及结构

瓦斯、抽油烟机、排风机等管线需要穿孔时,不得穿梁也严禁动到结构层。7、砖墙要先切割再拆除

开挖室内墙隔间或门窗时,如是砖墙则要先切割再做拆除的动作,这是因为砖墙是由砖块交错堆砌而成,切割再拆除能精准掌握开挖尺寸。而切割时遇到大面积的部分则要分成多个小块区域分次切除,比方开挖地板时就绝对要注意此程序,以避免承载过重的问题。8、天花板拆除注意管线

天花板拆除时要特别注意管线,内藏的管线有可能是属于楼上的管线,比方中央空调、消防洒水管。尤其曾经有变更过格局的,里面可能藏有不同用途的线路。9、剪力墙不可随意改变

凡柱、梁、楼板、楼梯等地方都是房屋结构的一部分,如果随意更动都会造成房屋的结构变化,其结果将会相当严重。如果非更动不可,那么需要由专业的结构技师事先坚定,至于鉴定费用一般而言是由业主承担。10、大门最后拆除

原则上是最后拆,但如果是两片式的门,可先把木门,或是先把非密闭型的门拆除,此举是避免在施工期间有小偷进入行窥或是非施工人员进入造成施工意外。

家庭装修结构改造

1、居室过多或过小:这是很常见的居室通病,结构设计不适于居住,空间间隔不科学。这样的房屋当然要来一次“内科手术”了;

2、光线不佳:窗户太小是影响光线的因素。尽管还谈不上暗无天日,但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情愿把明媚的春光拒之窗外,追求光明的愿望无论如何都是应该得到满足的;

3、居室功能结构不合理:有的房屋在设计上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功能堪称"奇特",简直要让人哭笑不得。这是非改造不可的,除非你想刻意苦练自己的弊气功力;

4、有特别需要改造的:比如房屋使用用途的变更啦,需要安装什么奇异的设施啦,就得改造原有的结构,以适应其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一文了解无线局域网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无线局域网是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技术,使用电磁波,取代旧式双绞铜线所构成的局域网络,在空中进行通信连接,使得无线局域网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更方便的进行通信。

无线局域网的基本解释:主流应用的无线网络分为GPRS手机无线网络上网和无线局域网两种方式。GPRS手机上网方式,是一种借助移动电话网络接入Internet的无线上网方式,因此只要你所在城市开通了GPRS上网业务,你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通过手机来上网。

线局域网不仅能满足移动和特殊应用领域的需求,还能覆盖有线网络难以覆盖的 地方,如受保护的建筑物、不能或不方便铺设有线介质的地方、临时性场所等。

无线局域网传输介质

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是无线传输介质,按所采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分为三类:红外线局 域网、扩频局域网和OFDM (正交频分多路复用)局域网。

红外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有三种基本技术:定向光束红外传输、全方位红外传输与 漫反射红外传输。红外线波长在850?950nm之间,数据传输速率为1Mbps或2Mbps.

红外线传输的优点是不能进行重复攻击,缺点是,传输距离小,且不能绕过障碍物。

扩频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有两种基本技术:跳频扩频FHSS与直接序列扩 频 DSSS.

跳频扩频FHSS使用的是免申请的扩频无线电频率,包括902?928MHz (915MHz 频带、2.4?2.485GHz (2.4GHz 频带)、5.725?5. 825GHz (5.8GHz 频带)三个频带。直 接序列扩频DSSS使用2.4GHz的工业、科学与医药专用的ISM频段。目前扩频无线局 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都在11Mbps以下。

OFDM无线局域网是将无线信号分成多路正交的信号,合在一起传输。由于釆用多 路复用技术,提髙了数据率,可以达到54Mbps以上,采用域扩展技术可以达到108Mbps, 配合使用多天线(MMO),可以达到300Mbps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秦朝的法律制度体系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秦朝法律制度是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严厉的惩罚,使秦朝的囚犯往往保持在总人口的5%左右,整个国家都成了大监狱。还有很多徒刑和肉刑。

秦的税收主要包括土地税和人头税,其中土地税收取土地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除了粮食,每公顷的田地还收集三块饲料和两块柴火。无论你是否实际耕种,都将根据授予你的田地数量征收。

秦的服役有很多种,主要分为兵役和力役。成年男子需服兵役两年,一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担任卫士,一年在本县担任材料官员(步兵)、骑士或建筑船员(水兵)。每人每年必须保卫边境三天。申请人自带衣服。

力量服务更为苛刻。首先,每个成年人每年都要在地方政府担任一个月的各种杂务服务。二是担任粮食等军事物资的运输服务。再次,它是做和做,即各种土木工程和其他杂务服务。此外,还有各种临时兵役。

在秦治下,甚至残疾人也必须服役。有爵位,56岁可以免役,没有爵位的,60岁可以免役。为了保证兵役、力役、税收的征收和发放,秦很早就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和傅籍制度。人口迁移应当办理更籍手续。

如果后世对秦的评价可能被夸大,秦朝臣子在朝廷的小心劝诫应该更可靠。李斯、冯去病等人曾劝诫二世:盗窃多,都是为了保卫、水、转移、工作、税收。

秦律有两个特点:轻罪重罚,复杂严酷。商鞅制定的法律还是比较简单的,只有题文章,基本继承了魏国。到秦始皇时,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有20多个律名,但还是不全部。(二世时,赵高又修改了一次,变得更加严格。

除了法律,还有补充的命令和以典型案例为判决依据的法庭行为。秦律的严厉性也体现在连坐法上。一人犯罪不仅罪及妻儿家庭,还罪及邻居。

秦的死刑有四种:杀戮(先侮辱再杀)、弃市(刑人在市)、杀戮(凌迟在市处死)、定杀(将麻风病等患者或罪犯扔入水中淹死)。历史记载包括:族、夷三族、枭首、车裂、腰斩、体解、囊扑、剖腹、蓟、锅煮等。

继死刑之后,有肉刑:如宫刑(男女皆有)、英刑(割鼻子)、墨刑等。还有很多徒刑:如城丹(男人筑城,女人筑米)、鬼薪白灿(打柴择米)、隶臣妾(官家当奴隶)等。,而且徒刑往往与肉刑一起使用。

此外,还有鞭刑、昆明、耐(剃发)、迁移(类似流放)、金钱(罚款和罚款)、公开责骂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严厉的惩罚使秦的囚犯经常保持在总人口的5%左右,整个国家都成了大监狱。当陈胜起事攻打范阳时,有人对范阳令说:秦法重,足下为范阳令十年。杀人之父、孤子之子、断人之脚、首个人数不胜数。可见一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Win10更新后找不到局域网其他电脑怎么办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在【运行】中输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界面,选择【新建】-【DWORD值(32位)】项,并重命名设置;随后再点击【网络】-【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启用网路共享;再进入【服务】界面,启动【Server】服务;设置完成后就可以在【网络】界面中找到其他设备。以下是详细介绍:

1、直接使用键盘上的【Win】徽标按钮+【R】打开【运行】窗口;

2、输入【regedit】命令回车即可打开【注册表编辑】界面;

3、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WorkstationParameters] 项,在右侧空白处右击鼠标,从其右键菜单中选择【新建】-【DWORD值(32位)】项;

4、然后将新创建的DWORD项重命名为【AllowInsecureGuestAuth】,同时将其值修改为【1】,点击【确定】完成设置操作;

5、随后右击任务栏【网络】图标,从其右键菜单中选择【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项进入;

6、待打开【网络和共享中心】窗口后,点击左上角的【更改高级共享设置】按钮;

7、在打开的【更改高级共享设置】界面中,展开【来宾或公用】栏目,勾选【启用网络发现】和【启用文件和打印共享】项,点击【保存设置】按钮;

8、随后回到【运行】窗口,输入【services.msc】并按回车即可进入【服务】界面,然后找到【Server】服务,右击选择【属性】项;

9、在属性中将【启动类型】设置为【自动】,点击【启动】按钮启动该服务,点击【确定】完成设置;

10、设置完成之后就可以在【网络】界面中,可以找到局域网中其它电脑和打印机、路由器等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结构的对应物

全文共 3867 字

+ 加入清单

物质结构转化为思维结构物质运动密码信息编码集成化一种事物代替另一仰事物思维重构宇宙自然法则与选择意愿小花狗与白杨树的恋爱

我们遇到了麻烦,因为我们很难说清楚什么是结构的对应物。

一般来说,一种结构转化为另一种结构,那么它们彼此都是对方的对应物。这实际上是一种物质不灭的概念。例如,有结构物转化为无结构物,质量转化为能量,物质转化为反物质,在这些情况中转化前与转化后的结构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另一些转化中,例如水变成冰,石墨变成金刚石,封建主义管理结构过渡到资本主义管理结构,使用“对应物”一词则不大恰当。

事实上,我们这里想要谈的是物质结构转化为思维结构的问题。一个香甜可口的苹果被人吃掉后,它会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的大脑,以思维结构的某种相应变化记录了这一过程(某些过程,例如肠胃的吸收,所引起的思维结构变化,我们自己常常无法去思考)。于是,苹果这种结构物在进行物质结构转化的过程中,既有它的物质结构对应物,又有它的思维结构对应物。广而言之,凡是被我们察觉到的事物,都有其相对应的思维结构物。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显然,宇宙并不仅仅是由物质和能量组成的(可以把能量也归人物质),一定还有什么其它的东西存在着,因为只有“存在”才是一切的根源。很多人立刻注意到,“运动”是一种存在,并认为“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但是,物质为什么在运动,而且是按着一定的方式在运动?这个问题无法用“运动”本身来回答,也就是说还存在着一种指挥物质运动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物质运动密码”。

这种物质运动密码,好像生物基因一样,指导着物质的运动和演化。任何一个层次的结构物,都有着相应的密码,是它们在约定着结构物的种种行为,而结构物的行为似乎也在不断地丰富着密码的内容。显然,一种结构物的密码应当包括该结构物的全部必要的信息(如果它还包括该结构物的历史信息或经历信息,该结构物便具有了“生命”)。我们的大脑之所以能够建立起某种结构的对应物,正是因为该结构物透露出了它的全部或部分信息。

我们曾经说过,结构的根源在于差异,而现代信息论也认为,信息的基础是差异。因此,可以说结构的千差万别正在于它们内部的信息不同,而每一种结构都有其存在的密码。不过,信息虽然不是物质或能量,但是它的存在与传输却离不开物质载体和必要的能量消耗。

对于生物来说,它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接受外界结构物的种种信息;对于动物来说,则出现了集中处理各种信息的脑细胞结构;对于人类来说,他们不仅能够直接处理各种经由感官获得的信息,而且能够对各种庞杂的信息进行编码,然后再对编码进行信息处理。

编码的表面形式是符号,最常用的是作用于眼睛的形象文字,以及作用于耳朵的声音语言,其次还有触摸符号如盲文之类。编码的实际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信息,它的真正高明之处却在于它对信息进行了集成化处理,使人类的大脑不再被陷入到庞乱的原始信息的困境之中,而可以高效率地处理集成化了的信息。或许,正是由于编码的出现,促进了大脑细胞结构的微妙但又关键的变化(刚出生的婴儿的脑细胞尚未成熟,大约要到他能够熟练地掌握语言之后,脑细胞才发育完全;如果在此期间,他没有接触语言文字,那么长大后他的智力便停留在动物水平上;这说明人脑的成熟要依赖编码的作用)。

人脑的这种微妙变化,似乎可以用电子计算机的结构发展来比喻。低等动物的大脑,好像是由一个个晶体管组成起来的思维处理机构;高等动物的大脑,好像是由一个个小规模集成电路块组成起来的机构;人类的大脑,则好像是由许许多多大规模集成电路块组成起来的机构(当然并不排除晶体管和小规模集成电路仍然存在的现象)。因此,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更高更强(人类学家常常以动物的脑容量来表示动物的聪明程度,脑细胞的重量和体积,以及脑细胞占身体重量的比例,便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参数。这种观点忽略了不同动物的脑细胞之间的性能差异)。

我们知道,按照符号学的定义,符号就是用一种事物来代替另一种事物;也就是说,一个符号可以成为一个事物的对应物或某种结构的对应物;无论是多么复杂的结构、多么庞大的结构、多么混乱的结构,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代替它们。例如,无边无垠的星空,可以用“宇宙”这个词来表示;混乱不堪的一切,可以用“浑沌”这个词来表示。当然,“宇宙”这个词并没有包括宇宙的全部信息,它仅仅是宇宙的一个名称;但是,有了“宇宙”这个名称之后,宇宙便能够被转化成可以被我们大脑进行信息处理的对应物;于是,有关宇宙的各种知识便逐渐汇聚到“宇宙”这面大旗之下,不断丰富着“宇宙”这个词汇的内容。

因此,所谓编码或符号对信息进行了集成化处理,实际上是对信息的一种人为结构化,这种人为结构化必然导致一类新的结构物。如果说高山大海是自然结构,汽车楼房是人造结构;那么信息的人为结构化,则难以找到一个现成的名称。因为,“知识结构”多指一个人或一个集团、一个民族所拥有的各类知识的比例,“信息结构”容易被人们联想到处理信息的设备,以及各种消息的来源或组成。

其实,物质结构在演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很稳定的结构功能块;新的更高级更复杂的大结构,往往直接使用这些小的结构功能块来构成自己。因此,人类的大脑对信息的人为集成化,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重复物质结构演化的过程,其区别仅仅在于信息代替了具体的物质结构。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将信息的人为结构化所形成的一类结构物,称之为知识信息功能块结构;它可以是一个符号,也可以是一串符号,可以是一本书,也可以是一座图书馆。

有趣的是,人类在建立知识信息功能块结构的过程中,对于同样的知识信息往往使用了许多种不相同的符号(即使在同一种语言文字中也是如此);有时则对不同的知识信息使用了相同的符号。

同样有趣的是,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系统,这些系统之间的真正区别,不在于所使用的符号不同或发出的语音不同,而在于他们所建立的知识信息功能块结构不尽相同。也就是说,A 文字系统的某个词汇,在 B 文字系统中找不到与之完全相同的词汇,而只能找到一些部分相近的词汇;如果类似的情况越多,两种文字系统的距离也就越远,学习起来也就越加困难。

不过,我们更感兴趣的是,人类建立的知识信息功能块结构,与客观世界的物质结构功能块,它们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一般来说,它们既有联系又有超越。

我们用思维重构的宇宙,与客观的宇宙存在着相互吻合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思维重构宇宙,并不是用相应的物质去重新建造一个物质的宇宙,而是用相应的信息去描述这个早已存在了的世界。显然,这种描述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简化和错误之处,同时也存在着一步步逼近真实的可能。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相信,语言是人类区别于所有动物的一项基本特点,有人甚至认为语言来源于人类固有的才能。从结构角度来说,名词表示结构物,每一个名词都指向着某种结构物,诸如桌子、激光、飞机、兔子、茶叶;其他的动词、数量词、连词、形容同,都是用于描述结构物(名同)的具体结构,诸如它的形状、运动、情绪,以及某一结构物与另一结构物的相互作用关系。

在客观世界中,某一结构物,出于自然法则或它的选择意愿,往往只与某些特定的结构物发生直接关系;例如,阳光照在植物的绿色叶子上,叶子里的叶绿素可以选择某些波长的光子进入植物细胞之中,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但是,阳光照在石头上,光能只能变成石头的热能,而热能是难以储存的,它总要自动送给温度低的物体。也就是说,某种结构物在某种条件下只能表现出某种特定的功能,这种现象或许预示着结构与功能不可分离。

我们的大脑有时却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方面它不断地犯错误,张冠李戴,把甲结构的功能误放在乙结构上;另一方面,它似乎有着自己的独特乐趣,或出于好奇心,或出于恶作剧,经常有意地把两种本无直接关系的结构物捏合在一起,例如在大脑中可以联想出“一只小花狗与一棵白杨树恋爱结婚了”。在这种情况下,思维重构的宇宙与真实的宇宙发生了差异,而这种差异我们往往并不能及时发觉。

或许是无可奈何,或许是出于思维经济(用尽可能少的思维细胞和能量完成尽可能多的思维)的考虑,我们的大脑为了描述宇宙的结构,而用思维建立了一些宇宙中并不存在的结构(要证明这一点却相当困难)。例如,几何学中的“点”,那是一种既无体积又无实物的东西;“直线”,它是由“点”组成的一条线,据说它表示着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平面”,当两条直线相交时,它们便共同确定了一个唯一的平面;尽管“平面”是没有厚度的,但是当它移动起来时,却形成了体积。显然。自然界并不存在这种“点”,也不存在由这种“点”构成的线、面、体。尽管如此,我们大脑构想出来的这些几何学的结构物,却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三维空间的概念,并借助空间概念去描述自然结构物的形状,及其相互距离、位置。当然,自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后,上述的空间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空间被描述为引力场的结构)。我们后面还会谈到这些问题。

此外,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些名词概念,在不同时代或不同人的心目中,实际上并不完全相同。例如,老子说的“无中生有”,有人理解为“从虚无中产生物质实体”,我们则理解为“无结构的物质可以产生出有结构的物体”。又如,牛顿心目中的“质量”是指不灭的实体,而爱因斯坦所说的质量是可以与能量互换的实体,他们两人讨论的并不是同一种东西,二者不相通。

因此,物质结构转化成思维结构之后,出现的情况相当复杂,用思维重构宇宙,是一个艰难的历程。我们真不明白,人类的大脑为什么爱上了这样一种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