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通信

通信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通信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通信问题。

分享

浏览

5827

文章

334

移动通信专业就业的11个方向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大学里的移动通信专业堪称热火专业,每年都会涌出大量的专业毕业生,那么,移动通信专业的毕业生该怎么样去找合适的工作呢,他们的就业方向是哪几个呢?

操作方法

1

移动应用产品经理:移动互联网不断地发展,智能手机功能日趋强大,IOS和安卓系统的应用开发比较热火。所以,对于移动应用产品经理,人才稀缺,薪酬较高 。

2

移动通信工程师:

手机通信是依靠移动通信工程师的,他们掌握着蜂窝移动无线系统、无绳系统、近距离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系统、固定无线接入或无线本地环系统、卫星系统、广播系统。所以,发展前景很好。

3

电信网络工程师:

电信网络工程师一般主要是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日常运行维护和设备配置的调整,以及网络运行报告的撰写。人才也较为稀缺,薪酬较高。

4

通信技术工程师:

通信行业近几年发展迅猛,较为热火。固态网络的兴建需要有通信技术工程师,移动设备的生产商需要通信技术工程师,移动服务和终端设备的提供商需要通信技术工程师。所以,通信技术工程师是较为抢手的,薪酬非常高。

5

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师:

集成电路以及数字计算机发展迅猛,数字信号处理,取代模拟信号处理。所以,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师这类数字处理专业人员是比较紧缺的,薪酬较高,前途不可限量。

6

电信行业销售人员:

可以先从销售助理做起,然后,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销售工程师甚至是销售(市场)经理。电信行业销售人员需求量极其大,职业发展空间也足够大,做的好的话,工资也是可以的。

7

电信运营商工作人员:

电信运营商工作人员门槛较低,有大量的工作机会。做的好的话,以后的职业道路也会比做技术开阔很多,因为你可以认识很多的人,可以磨炼自己。发展空间也是可以的。

8

通信电源工程师:

技术性非常强,人才难得,相对薪酬也会很高。

9

电信交换工程师:

电信交换技术是整个电信行业的核心。技术性也是较强的,是用脑子的职业,薪酬福利优厚。

10

无线通信工程师:

无线网络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是山区,带给人们便利。手机成为一个多功能的无线终端,无论何时何地都可连接互联网。所以,无线通信工程师有着很多要完成的任务。工作机会很多,发展空间很大,薪酬较高。

11

增值产品开发工程师:

短信息、彩信彩铃、wap等业务皆是增值产品。所以,针对增值产品开发这方面的工作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薪酬也会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通信工程师是干什么的 通信工程师可从事什么行业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通信工程师从事通信工程无线、交换、数据、电源、传输等专业工作的岗位。岗位职责:负责通信机房电源设计的通信电源勘察现场方案,完成通信电源设计和预算,负责通信电源设计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通信工程师做什么?

通信工程师是从事通信工程无线、交换、数据、电源、传输等专业工作的岗位。岗位职责:负责通信机房电源设计的通信电源勘察现场方案,完成通信电源设计和预算,负责通信电源设计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什么是通信工程师

通信工程师是指能够在通信领域从事通信技术和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培训,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开发、调试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通信工程师可以从事哪些行业

1、移动应用产品经理:随着智能手机的兴起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iphone,android应用开发已成为热门方向,移动应用产品经理将具有较强的薪酬竞争力;

2、增值产品开发工程师:增值产品服务主要包括短信息、彩信彩铃、wap增值产品开发工程师主要负责增值技术平台的开发(sms/wap/mms/web等)以及操作管理的技术支持、实现和维护,需要熟悉j2ee系统的技术应用架构,掌握一定的技术应用架构java应用开发,懂得xml,xhtml,javascript等相关知识;

3、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师:随着大型集成电路和数字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逐渐取代了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师是以数字方式表示和处理信号的专业人员;

4、通信技术工程师:在我国,通信行业是垄断行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了3G时代,以及4G、LTE时代。通信技术工程师会有更大的成就,因为大规模的固态网络建设需要他们,移动设备制造商需要他们,各种类型的移动服务和终端设备供应商需要他们,此外,他们还可以it行业有所作为,因为三网融合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毫无疑问,他们是最受欢迎的人才之一;

5.有线传输工程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有线网络连接的世界,有线传输工程师就是这个网络的设计师。他们负责光缆传输工程的规划设计,需要了解通信行业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编制通信工程预算,熟练使用cad、visio常用工程、工具软件或2g、3g网络规划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通信群发邮件需注意的礼仪

全文共 1671 字

+ 加入清单

收件人

收件人是您所发送邮件的接收者,您可以直接填写他的邮件地址,或者点击写信页右侧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来添加。收件人可以并列多个,通常以分号隔开。

群发邮件需注意礼仪

在日常办公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将同一内容的邮件群发给很多收件人的情况,这就需要使用到邮件的群发功能。

在邮件发送操作中有下面几个概念:

暗送地址

点击“添加暗送地址”打开地址输入框,暗送地址也是您所发送邮件的接收者,您可以直接填写他的邮件地址,或者点击写信页右侧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来添加。对方收到邮件时,收件人和抄送人的邮箱中不会显示暗送人地址。

群发邮件时,可以采用“并列收件人”、“抄送”和“密送”三种形式。

如果您给某人和其他人一起发邮件时,不介意大家知道你在同时发给其他人,则可以使用“并列收件人”和“抄送”。信件的所有收件人都能够看到其他收件人、以及您指定为“抄送”的收件人地址,但看不到“密送”中所列的地址。

“密送”代表“不显示的副本”。这极相似于“抄送”功能,只不过“密送”的收件人名址不会被其他收件人看到,而“收件人”和“抄送”字段中的收件人地址彼此都能看见。

假如您给很多客户一起发邮件,此时就不应当使用“并列收件人”和“抄送”,否则原本不认识的客户之间,可能通过您的邮件,得到了其他不认识的客户的邮件地址。而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的人,就是您了。此时,使用“密送”更为妥当。

但是,即使是“密送”,也要慎重使用,因为对方的邮箱可能还有超级厉害的“全部回复”的功能。不同邮箱的“全部回复”功能不同。我们再来看两个回复操作中的概念:

回复:选择一封邮件,点击“回复”链接,将进入写邮件页,回复邮件给发件人。此功能是一对一形式,“谁发给我,我就给谁回复”。

全部回复:选择一封邮件,点击“全部回复”链接,将进入写邮件页,有的邮箱的“全部回复”功能,是只回复给“发件人”和“抄送”中的邮件地址。(在有些邮箱中“全部回复”不回复给并列收件人,所有并列收件人地址在收件人的收信页面中都能看到。抄送者可以被“全部回复”,并列收件人则不能直接“全部回复”。这就是某些邮箱“并列收件人”和“抄送”的区别。)

注意,有的邮箱的“全部回复”功能超级强大,是回复邮件给所有并列发件人和发件人在发送该封邮件时填写的所有“抄送”和“密送”中的全部邮件地址。如果对方邮箱具有密送“全部回复”功能,那么无论您是使用“并列收件人”、“抄送”还是“密送”,当对方点击“全部回复”时,您群发的所有邮箱姓名地址都将出现在回复邮件页面的“收件人”输入框中。也就是说,无论您是否“密送”,都无法真正保密。这样不但客户名址全部泄露,而且更严重的情况是,如果回复人也是个马大哈,随便点了“全部回复”而没有注意到“收件人”输入框中自动跳出了那么多人的地址,那么他给您一个人回复的邮件,有可能同时发给了一群不相干的人,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

需谨记的事项:

给重要人物的重要邮件一定要一对一单独发送。

群发操作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所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否妥当。一旦发出,“覆水难收”。

不重要的通告式非保密邮件,可以在特定地址非保密组群里以三种形式群发,但要根据对方邮箱特性,慎重选择使用“并列收件人”、“抄送”和“暗送(密送)”功能。

回复他人邮件时,一定要再次检查收件人地址是否正确。

使用尊称。按照中国传统习惯,对尊者勿直呼其名,姓+尊称可以;姓+名+尊称可以;名+尊称亦可,只叫“名”或只叫“姓+名”无尊称,可能就不够得体了。尤其是直呼且只呼其名(姓和尊称都没有叫出),在关系不够深的时候会让对方感觉不适。(当然,关于称呼的礼仪,在不同文化下是不同的,此处不做讨论了。)

再次强调:记住别人的名字,在适当的时候能够称呼别人的名字。如果您已经知道对方的名字,那么,当您给对方发邮件时,“尊敬的某经理:……”要比“经理您好:……”收到回信的概率大很多,因为后者这样的称呼容易让对方联想到,您的这封邮件是群发出来的广告邮件,没有必要认真对待。

抄送地址

点击“添加抄送地址”打开抄送地址输入框,抄送地址也是您所发送邮件的接收者,您可以直接填写对方的邮件地址,或者点击写信页右侧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来添加。

展开阅读全文

通信礼仪:电子通讯要审慎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除非你的电子信息(如传真、电子邮件)经过加密处理,收信人可能是并非惟一读到这份讯息的人。因此,以此方式传递敏感性资讯时必须踌躇再三,以审慎为上策。你应加以取舍其中许多注意要项,一方面顾及礼法,另一方面亦向对方展现你对正当程序的掌握。近来出现了一个新名词"网络礼仪",就是指互联网电子通讯的相关礼仪,明示我们企业界人士利用尖端通讯科技传递信息之际,尤应留意其中亦有正确与错误的作业格式。读者请检阅下述清单,依切身需要善加运用。

电子通讯禁忌

1.别以为大写格式打出所有的电子信息,网友之间谑称此为"号叫",阅读起来相当吃力,常会惹恼读信人。

2.别忘了电子邮件已行之有年,举例来说,“先此致谢”是TIA,“顺便一提”是BTW。如果你是位生手,认不清通行的十几二十个缩写,别居然控诉那些使用它们的人傲慢无礼。

3.别以为你收到的任何要求都货真价实。如有疑虑,务必详查!

4.别冒犯任何人,你听到一则粗鄙的笑话,即使当时赢得你莞尔一笑,别忙不迭地通过电子邮件和你所有的同业或同事分享。在业界尚有助理及秘书负责收件,你的电讯可能在无意中触犯了他人。

5.传真信息篇幅过长时,别忘了加上页码。如此一来,收件人按页裁钉时易于辨明纸张顺序,以便阅读及存档。

基本要项

1.信息中应辨明收信人与自己的身分,以利彼此联系。除了传真号码外,你还应提供电话号码或地址,或二者兼具。

约翰准备传真给一名供应商时,不慎把传真号码按错了,竟传到一名毫不相干的会计师办公室。会计师的秘书收到这份文件,即使想通知约翰也一筹莫展,因为约翰的文件上并未提供充分的通讯资讯。她当然无法与约翰的供应商联系,因为不知道对方的传真号码,这也是文件误传到会计师事务所的首因。

2.撰写电子信件就仿佛你在和对方面对面谈话一般,如果你写得过分晦涩。或文句过于简略。对方可能会产生错误的印象,马丁十万火急地向外市行销中心仓储经理催件,却未如预

期地得到对方快速的回应。这位经理向来精明干练,效率十足,令马丁纳闷不已。一周后,马丁所催文件终于到达,但却是经由邮递寄出。

到底马丁在发给那名经理的电讯里写了什么?

“需月中产品存货清单报告,机密传递为上,尽速。”

“尽速”意旨可能含糊不清,是不是应该更精确点,如注明时限?至于“机密传递”的指示也可能有多种诠释,仓储经理并没有电子加密编码设置,因此他选择交托邮局传递信息,他确实顾及了机密性,但是却延迟了许多时间。

3.仔细检查拼法、文法和信息的一般外观,纵然你使用的是现代科技。切不可因此疏忽了传统规格和礼法,

4.字型过小可能会传达不清。提醒对方若碰到信息模糊的状况尽速与你联络,如有任何疑虑。不妨使用快递服务或限时邮件来传递该项资料,无论如何。你为对方设想和防患未然的态度定能赢得对方的欣赏与感谢。

5.在信息上方应先注明文件主题。让对方一眼就能预知端倪。即使事情繁多。也可将事件排定优先处理程序,公司商号倘若生意鼎盛。事务繁忙。通讯可能无法得到即时处理,如果每项信息都标明第一优先。碰到真正紧急时刻也就缺乏冲击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侵犯通信自由权的表现有哪些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社会网络已成为公民通信的主要手段,其以通信方便、快捷、无纸环保等优点,极大地促进公民的自由通信,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网络侵权行为的挑战。那么,侵犯通信自由权表现有哪些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侵犯通信自由权的表现:

1、“隐匿”他人信件,是指将他人投寄的信件秘密隐藏起来,使收件人无法查收的行为/2、“毁弃”他人信件,是指将他人投寄的信件予以撕毁、烧毁、扔弃等,致使他人无法查收的行为;

3、“非法开拆”,是指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未经投寄人或者收件人的同意,私自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根据本条的规定,构成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的行为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

4、“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经常隐匿、毁弃、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或者隐匿、毁弃、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数量较多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等等。

实践中认定侵犯通信自由罪:

(一)客体方面

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权利。通信自由指与他人进行正当通信的自由,通信秘密指为自己信件保守秘密,不受非法干涉和侵犯的权利。所谓通信秘密,是公民个人写给他人信件,其内容不经写信人或收信人同意不得公开的权利。并不要求信件中写有秘密事项,但私自开拆他人信件本身就侵犯了公民的通信秘密权利,使公民的信件内容有可能被公开化,从而无秘可保。

(二)客观方面

侵犯通信自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

所谓隐匿,是指把被害人的信件扣留,在一定的地点加以隐藏,不交给被害人的行为。所谓毁弃,是指故意丢弃、撕毁、焚毁信件的行为。所谓非法开拆是指擅自开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信件内容的行为。扣押、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才可能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16条规定,侦查人员经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扣押被告人的信件是合法的行为。

(三)主体方面

侵犯通信自由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侵犯通信自由罪主体。

(四)主观方面

侵犯通信自由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动机,可能包括泄愤报复、嫉妒心理、窃取秘密、好奇心理、流氓动机、集邮需要等,无论何种动机,不影响侵犯通信自由罪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通信服务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通信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在各移动通信运营商技术条件趋于一致的过程中,客户往往关注的重点不是通信本身的内容,而是通信过程中享受到的服务。那么,什么是通信服务那?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通信服务:

通信服务就是为了实现人们之前信息传递的需求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客户需要的、质高价廉的通信服务的各种实现方式。比如:提供高品质数据专线给国防、金融、科研单位等;提供呼叫中心给各企业的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信访机构等;提供综合通信保障给奥运会、全运会等特殊需求群体等。当然,最基本的通信实现:装电话、传真和宽带等,也属于通信服务的范畴。

通信服务产业特征:

通信服务产业具有独特的经济特征,通信服务产业是建立在完整的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信网络的建设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投资,这使通信产业处是固定成本很高,而一次通信服务增加的边际成本却很低,这就要求通信服务企业的规模要大,才能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这就产生了通信服务产业的4个特征。

(1)产品的服务特性。通信产业的产品是无形的,属于服务产品。

(2)运营的网络性。通信服务产业运营依靠强大的通信网络,或者有线或者无线。

(3)通信产业的基础性。通信服务产业所需要的设施对于一国经济的运行是具有基础作用的,它能够带来很大的外部效应。

(4)市场的自然垄断性。由于通信服务产业需要实现规模经济,因此一家通信企业承担所有的服务业务比多家企业重复投资提供服务显然要划算得多,通信产业具有自然垄断性。但这个市场是可以竞争的,不是完全垄断,而是倾向于寡头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侵犯通信自由权违反哪些表现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各国都通过具有最高效力和地位的宪法进行确认。那么,侵犯通信自由权违反哪些表现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侵犯通信自由权表现:

1、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次数较多或数量较大的;

2、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致使他人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妨害或身体、精神受到严重损害的;

3、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涂改信中内容,或者张扬他人隐私、侮辱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

4、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特征:

1、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民的信件,可以包括电报、信函等文字邮件,但不包括汇款、包裹、书籍纸包等邮件,作为犯罪对象的信件,不仅包括私人间的信件,而且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发给公民个人的信函。非法隐匿、毁弃、开拆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之间来往函件的,不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

2、侵犯通信自由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的行为。所谓隐匿,是指把被害人的信件扣留,在一定的地点加以隐藏,不交给被害人的行为。

3、侵犯通信自由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侵犯通信自由罪主体。

4、侵犯通信自由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动机,可能包括泄愤报复、嫉妒心理、窃取秘密、好奇心理、流氓动机、集邮需要等,无论何种动机,不影响侵犯通信自由罪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基于数据环网保护的通信网络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全文共 1511 字

+ 加入清单

动力系统是电厂产出电能的核心装置,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电力供应的有力保证,电厂中动力系统的日常维护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动力监控室对各种动力设备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及时排除动力系统中出现的任何异常。这就需要一个可靠的通信网络实现对动力系统的监控,据此,北京瑞光极远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具有数据环网保护功能的设备IDMAD18,该设备可以单独组成E1环网,也可以与SDH设备连接经SDH网络后与对端设备组成E1环网,为业务的传输提供有力保证。

1方案特点

在电厂中,动力系统是其核心系统,这就需要监控动力系统的通信网络具有以下特点:

数据业务传输能力强:动力系统的工作状态均以数据的形式上报到监控中心,通信系统必须具备多种数据业务的传输能力;

传输可靠: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动力装置的各种工作状态,并能够及时上报;

投资节省:监控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原有资源。

2应用案例

上图所示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各台设备之间依次连接构成E1环网,多种业务在一个E1通道内传输;

环网结构为1+1环网,其中一环为主环用于传输业务,另一环为备环作为备用,当主

环出现异常时业务会自动切换到备环上进行传输;

在中心监控室可以对以下各个动力车间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控;

图2-2IDMAD18接入SDH环网应用示意图

上图所示方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IDMAD18经IDMMSTP155设备接入SDH网络进行业务传输,延伸了业务传输距离,

有效扩大了中心监控室的可控制范围;

网络中除了具有数据环网保护功能外,还具有SDH环网1+1通道保护功能;

增加新的节点时,可以将IDMAD18设备通过E1线连接到IDMMSTP155设备后,再

由IDMMSTP155设备直接接入到原有的SDH网络,工作量比较小。

2.2数据环网保护设备IDMDN4000与IDM401组网应用方案

该组网方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IDMDN4000设备是中心端设备,IDMDN401设备是用户端设备,设备之间通过E1线首尾连接;

网络传输业务可选,网络中传输的业务可以是数据业务或以太网业务,传输数据业务时各种数据业务共用一个E1通道,传输以太网业务时以太网业务独享一个E1通道;

当网络传输RS485/RS232数据时,IDMDN4000设备所接交换机为普通交换机,与交换机相连的PC机作为网管电脑,可以接收IDMDN401设备上传的业务数据及告警信号,调度中心调度员可以通过网管计算机对IDMDN401设备进行在线管理,实时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

当网络传输以太网业务时,IDMDN4000设备连接的交换机必须可以进行生成树配置。

2.3基于IDMDN800的数据环网保护网络

以太网业务、数据业务及视频业务等多种业务通过E1环网传输,传输带宽为2M;

在调度中心能够实现对下级各点的在线管理,对各种业务的在线传输进行在线监控;

设备具有传输通道自动切换功能,当传输以太网业务的主环发生异常时设备会自动将业务通道切换到备用环路,保证以太网业务的不间断可靠传输;

设备通过生成树方式实现环网保护功能,能够有效避免网络中以太网业务出现广播风暴、同一帧多份拷贝、MAC地址表不稳定等问题。

2.4光传输数据保护环网

与传输数据或以太网业务的传统数据环网保护网络相比,网络可以传输数据、语音、以太网等多种业务,支持E1业务透传,比传统网络更具有优势;

传输业务范围广,各种业务通过光路传输,大大延伸了传输距离;

在数据环网保护方面与SDH设备的光保护倒换有类似之处,其环网保护的效率比传统的数据环网保护高,但是在投资方面比SDH网络要节省;

连接组网与SDH设备组网相类似,设备之间通过光缆首尾连接便可组成光路环网。

展开阅读全文

纳米技术在通信中的应用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纳米技术通信中的应用

纳米科技中的“纳米”为10-9 m,用符号表示为nm,是lmm的100万分之一。原子的直径为0.1-0.3nm。研究小于10-l0m以下的原子内部结构属于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的范畴。

纳米科技是指在纳米尺度(1nm到l00nm之间)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操纵)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的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当物质小到1-100nm(10-9--10-7m)时,其量子效应、物质的局域性及巨大的表面及界面效应使物质的很多性能发生质变,呈现出许多既不同于宏观物体,也不同于单个孤立原于的奇异现象。纳米科技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分子及物质在纳米尺度上表现出来的新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80年代初发明了费恩曼所期望的纳米科技研究的重要仪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微观表征和操纵技术,它们对纳米科技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纳米尺度上的多学科交叉展现了巨大的生命力,迅速形成为一个有广泛学科内容和潜在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1990年7月,第一届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美国巴尔的摩与第五届国际扫描隧道显微学会议同时举办《纳米技术》与《纳米生物学》这两种国际性专业期刊也相继问世。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纳米科技从此得到科技界的广泛关注。

在通信领域,建立在微米/纳米技术基础上的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目前正在得到普遍重视,在无线终端领域,对微型化、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追求使大家普遍期待能将各种功能单元集成在一个单一芯片上,即实现SOC(System On a Chip),而通信工程中大量射频技术的采用使诸如谐振器,滤波器、耦合器等片外分离单元大量存在,MEMS技术不仅可以克服这些障碍,而且表现出比传统的通信元件具有更优越的内在性能。MEMS技术仅仅是纳米技术应用的一部分和初级阶段,真正的纳米技术远比MEMS更令人激动,包括Intel、Motorola、台积电、联电等一些芯片厂商都在积极研发纳米技术,可以预料在未来十年,纳米技术对于通信行业必将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软件无线电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全文共 3689 字

+ 加入清单

软件无线电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引言软件无线电是实现通信的新概念和新体制,它被视为继模拟和数字技术后的又一次电子技术革命。软件无线电采用模块化设计原则,具有开放的ISO/OSI体系结构、良好的功能可编程性和软件可移植性,支持宽频段、高速率、多模式的无线通信。软件无线电概述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的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Joe.Mitola于1992年5月在美国电信系统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的。其基本概念是将硬件作为无线通信的基本通用平台,而用软件实现尽可能多的无线及个人通信功能。灵活性和开放性是软件无线电的主要特点。灵活性是指软件无线电系统可以与其它任何电台进行通信,可以作为其它电台的射频中继,可以通过无线加载的方法来增加软件模块或更新软件。开放性是指软件无线电系统由于采用了标准化、模块化的结构,其硬件可以随着器件和技术的发展而更新或扩展,软件也可以随需要而不断升级,实现不同体制、电台的兼容。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思想是将A/D、D/A变换尽量靠近射频前端,应用宽带天线或多频段天线,将整个RF段或中频段进行A/D变换,这之后的处理均由通用处理器或DSP器件完成。其硬件结构使软件无线电具有整体的可编程性:RF频段可编程、信道访问模式可编程、信道编码和调制可编程。同时由于其开放的体系结构,系统功能的改变只需软件做适应调整,则不需重新设计系统,特别是硬件系统。数据源输出的数据经过信源编码(如JPEG编码)后,再进行信道编码。多路访问可使用多种方法,如TDMA、CDMA等;不同的系统的调制方式不同,软件无线电系统应该能兼容它们,如QPSK、FSK等,多路访问和调制部分还包括定时信息的处理,如帧同步、比特同步、码元同步等。最后经A/D转换、上变频送至射频(RF)前端,由宽带天线发射出去。若是接收,则过程与上相反。在软件无线电系统中,由于信号占据很宽的频带范围(从几十KHz到几千MHz),加上不同体制之间的编码、复用、调制方式不同,从而要求软件无线电系统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快速输入输出(I/O)能力。软件无线电系统要能达到不同系统、体制间的互联互通,要传输包括视频数据在内的多媒体信息,对系统各方面的要求将相当高。 实现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射频天线、宽带ADC转换、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和高性能的总线结构等方面。 软件无线电的射频段应具备接入多个波段甚至覆盖全波段的功能,它具有频率高、带宽的两大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多频段组合式天线和智能天线来实现。多频段组合式天线是在全频段甚至每个频段使用几付天线组合起来以形成宽带天线。智能天线(Smart Antenna)的思想是:天线以多个高增益的动态窄波束分别跟踪多个用户,窄波束对准期望用户,波瓣零点对准期望信号以外的干扰信号,以达到信干比最大。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方向是ADC和DAC尽量靠近RF端,这样高频宽带信号的数字化对采样频率、位数及动态范围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由于受A/D转换器的成本和分辨率的限制以及受DSP芯片处理速度的影响,要在RF端对信号进行数字化有很大困难,所以优先考虑在IF上进行A/D转换。我们可以采用多个高速采样保持电路和ADC,通过并串变换,将量化速度降低,以提高采样分辨率。 在目前,数字信号处理和数字控制的方案大致有: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可由参数控制的硬件电路、用户定制集成电路(ASIC)。对于以上4种方法,可编程性能为DSP最高(可用汇编或C语言),后者依次降低,ASIC不具编程能力;运算速度则相反,以ASIC为最高,DSP最低;功耗以DSP为最高,ASIC最低。在软件无线电的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器件性能和特点,构架可编程性能高、运算速度快、功耗低的系统。另外,虚拟无线电(Virtual Radios)也是可供选择的一种方法,其思想是使用高速ADC作为数字与模拟的接口,处理器的核心使用高性能的工作站硬件。这种方案使得用户可以利用工作站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新的算法,并且可以在工作站上方便地进行系统结构的试验。 由于软件无线电需要进行高速的A/D/A变换及数字信号处理,必须使用多个CPU并行处理;其次,数字信号处理的数据要高速交换,系统总线必须具有极高的I/O传输速率。在符合要求的系统总线中,VME总线技术最成熟、通用性最好、得到的支持最广泛,是软件无线电的首选总线方式。但总线结构采用时分机制,实现起来比较简单,但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各个相邻功能模块间的数据流是一种接力机制,应用总线结构就显得带宽过窄和控制复杂,吞吐率较低,其可扩展性也受到限制。软件无线电的高速网络交换方式是重要的发展方向,清华大学在国家“863”软件无线电项目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交换的硬件平台,其结构采用适配交换网为各功能模块提供统一的数据通信服务,各个功能模块都是由DSP组成的功能板,遵循相同的通信接口和协议,它们之间的耦合很弱,能够极大地提高平台的灵活性,可以适应于多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并已证明具有更好的吞吐率和实时性能。 软件无线电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各国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标准,要统一这些标准是非常困难的,IMT-2000的发展策略已经改变过去“统一”的概念,而注意到以各地区现有第二代系统网络为基础来制定比较现实的过渡方案,提出了“IMT-2000家族”的概念。它放弃了在空中接口、网络技术等方面一致性的努力,而致力于制定网络接口的标准和互通方案。因此,在未来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中存在着多频、多模操作,各体制间的互通问题、同第二代系统的兼容问题以及通信标准的发展等问题,都为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切实的需求。 1.软件无线电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若基站和移动终端都采用软件无线电结构,则系统的硬件平台可由标准的功能模块搭建,硬件功能由软件定义。射频频段、信道访问模式及信道调制都可编程。软件无线电通过硬件平台安装不同的软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因此可在不改变硬件设备的条件下,通过软件升级来实现系统功能。 在我国向ITU提交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提案TD-SCDMA中就采用了软件无线电技术。TD-SCDMA结合了软件无线电、智能天线、联合检测技术及全质量话音压缩编码技术等通信新技术,具有先进性。软件无线电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的实现包括:直接序列码分多址的调制和解调;联合检测和控制;采用IS-95或G.729标准,实现编码速率8kbps;智能天线;用户定位;空中接口物理层;基带预失真,以降低对收发信机线性的要求;自动控制频率、发射功率、接收增益和时延。TD-SCDMA系统的基站和终端设备采用高速DSP和高速A/D变换器。2.软件无线电与联合检测TD-SCDMA中实现了软件无线电结构的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JD:Joint Detection)技术的有机结合。目前,我国大唐电信和德国西门子联合开发的TD-SCDMA试验系统已经研发成功。 联合检测的过程是:首先分别对8元天线阵接收信号利用专门定义的训练序列midamble来做解相关,得到对移动信道的估计,然后对每个时隙中的所有扩频用户单元信号同时进行联合检测消除MAI。TD-SCDMA系统基站BTS接收端相当于使用了一个级联结构的时空域自适应滤波器,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有很大提高。考虑到智能天线波束赋形速度的要求和具体的系统性能要求等因素,上行链路没有使用自适应波束赋形算法,而是简单地采用了等增益合并法,实际上这也能起到一定的空间滤波作用。又因在TD-SCDMA系统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具有相似的信道特性,所以TD-SCDMA系统能够把上行链路联合检测过程中获得的冲击响应估计值应用于下行链路,用类似于最大功率合成的方法实现下行智能天线自适应波束赋形算法。 3.软件无线电的分层体系结构 Joseph Mitola提出了一种基于隧道的软件无线电分层虚拟机参考模型,最底层的硬件平台由普通处理器与具有指令集的ASIC及FPGA组成,它包括设备驱动、中断子程序、任务控制、资源分配与相关的操作系统服务。无线基础结构层支撑着资源管理、定时和频率分配、中间件和隧道,允许独立的电脑软件(如Java)模块在系统平台上升级,同时隧道技术使软件模块可方便地载入ASIC和FPGA。无线应用层包括代理、同级控制算法,信道状态机控制静音、同步、保密和数据传输,可以方便地接入各种无线工作模式。通信服务层通过建立连接和插入代理实现。这种软件无线电分层虚拟机提供了向理想软件无线电发展的基础。结束语未来理想的网络将是一个统一网络,包括有线网与无线网,它将容纳各种标准和协议,适应各种物理和传播环境,提供更加开放的接口,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软件无线电的通用性和灵活性决定了它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或改变无线通信发展的方向,它的使用,将使无线通信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并最终使人类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与任何人以任意方式通信的全时空信息交换的个人通信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数据通信的信息透明性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数据通信信息透明性是什么意思

透明传输:简单的说,透明传输就是发送方发送什么的数据,不管数据传输过程是如何实现的接收方将收到什么样的数据。更确切地说,所谓透明传输就是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当所传数据中的比特组合恰巧出现了与某一个控制信息完全一样时,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使收方不会将这样的数据误认为是某种控制信息。这样才能保证数据链路层的传输的透明的。

TCP/IP结构体系中,物理层是靠比特流来传输的,比特流的透明传输是指实际电路传送后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对于传送比特流来说,由于这个电路并没有对其产生什么影响,因此比特流就“看不见”这个电路。“透明”是一个很重要的术语。它表示:某一个实际存在的事物看起来却好像不存在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2740 字

+ 加入清单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原理是什么?

模拟数据通信和数字数据通信

1.几个术语的解释

1)数据-定义为有意义的实体。数据可分为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模拟数据是在某区间内连续变化的值;数字数据是离散的值。

2)信号-是数据的电子或电磁编码。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模拟信号是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选择适当的参量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

3)信息-是数据的内容和解释。

4)信源-通信过程中产生和发送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5)信宿-通信过程中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设备或计算机。

6)信道-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

2.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表示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可通过参量(幅度)来表示:

图2.1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表示

3.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的表示

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都可以用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来表示,因而无论信源产生的是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都可以用适合于信道传输的某种信号形式来传输。

1)模拟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数据是时间的函数,并占有一定的频率范围,即频带。这种数据可以直接用占有相同频带的电信号,即对应的模拟信号来表示。模拟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2)数字数据可以用模拟信号来表示。如Modem可以把数字数据调制成模拟信号;也可以把模拟信号解调成数字数据。用Modem拨号上网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3)模拟数据也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对于声音数据来说,完成模拟数据和数字信号转换功能的设施是编码解码器CODEC。它将直接表示声音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转换成二进制流近似表示的数字信号;而在线路另一端的CODEC,则将二进制流码恢复成原来的模拟数据。数字电话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字数据可以用数字信号来表示。数字数据可直接用二进制数字脉冲信号来表示,但为了改善其传播特性,一般先要对二进制数据进行编码。数字数据专线网DDN网络通信是它的一个应用模型。

4.数据通信的长距离传输及信号衰减的克服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都可以在合适的传输媒体上进行传输(如图2.2);

图2.2 模拟数据、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的传输表示

2)模拟信号无论表示模拟数据还是数字数据,在传输一定距离后都会衰减。克服的办法是用放大器来增强信号的能量,但噪音分量也会增强,以至引起信号畸变。

3)数字信号长距离传输也会衰减,克服的办法是使用中继器,把数字信号恢复为"0、1"的标准电平后继续传输。 数据通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

1.数据传输速率

1)数据传输速率--每秒传输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单位为位/秒,记作bps或b/s。

计算公式: S=1/T*log2N(bps) ......⑴

式中 T为一个数字脉冲信号的宽度(全宽码)或重复周期(归零码)单位为秒;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通常 N=2K,K为二进制信息的位数,K=log2N。

N=2时,S=1/T,表示数据传输速率等于码元脉冲的重复频率。

2)信号传输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单位为波特,记作Baud。

计算公式: B=1/T (Baud) ......⑵

式中 T为信号码元的宽度,单位为秒.

信号传输速率,也称码元速率、调制速率或波特率。

由⑴、⑵式得: S=B*log2N (bps) ......⑶

或 B=S/log2N (Baud) ......⑷

[例1]采用四相调制方式,即N=4,且T=833x10-6秒,则

S=1/T*log2N=1/(833x10-6)*log24=2400 (bps)

B=1/T=1/(833x10-6)=1200 (Baud)

2.信道容量

1)信道容量表示一个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位/秒(bps)

信道容量与数据传输速率的区别是,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是信道传输数据能力的极限,而后者是实际的数据传输速率。像公路上的最大限速与汽车实际速度的关系一样。

2)离散的信道容量

奈奎斯特(Nyquist)无噪声下的码元速率极限值B与信道带宽H的关系:

B=2*H (Baud) ......⑸

奈奎斯特公式--无噪信道传输能力公式:

C=2*H*log2N (bps) ......⑹

式中 H为信道的带宽,即信道传输上、下限频率的差值,单位为Hz;

N为一个码元所取的离散值个数。

[例2]普通电话线路带宽约3kHz,则码元速率极限值B=2*H=2*3k=6kBaud ;

若码元的离散值个数N=16,则最大数据传输速率C=2*3k*log216=24kbps。

3)连续的信道容量

香农公式--带噪信道容量公式:

C=H*log2(1+S/N) (bps) ......⑺

式中 S为信号功率,

N为噪声功率,

S/N为信噪比,通常把信噪比表示成10lg(S/N)分贝(dB)。

[例3]已知信噪比为30dB,带宽为3kHz,求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

∵ 10lg(S/N)=30 ∴ S/N=1030/10=1000

∴ C=3klog2(1+1000)≈30k bps

3.误码率--二进制数据位传输时出错的概率。

它是衡量数据通信系统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传输可靠性的指标。在计算机网络中,一般要求误码率低于10-6,若误码率达不到这个指标,可通过差错控制方法检错和纠错。

误码率公式:

Pe=Ne/N ......⑻

式中 Ne为其中出错的位数;

N 为传输的数据总数。

通信方式

1.并行通信方式

并行通信传输中有多个数据位,同时在两个设备之间传输。发送设备将这些数据位通过对应的数据线传送给接收设备,还可附加一位数据校验位。接收设备可同时接收到这些数据,不需要做任何变换就可直接使用。并行方式主要用于近距离通信。计算机内的总线结构就是并行通信的例子。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传输速度快,处理简单。

图2.3 并行数据传输

2.串行通信方式

串行数据传输时,数据是一位一位地在通信线上传输的,先由具有几位总线的计算机内的发送设备,将几位并行数据经并--串转换硬件转换成串行方式,再逐位经传输线到达接收站的设备中,并在接收端将数据从串行方式重新转换成并行方式,以供接收方使用。串行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比并行传输慢得多,但对于覆盖面极其广阔的公用电话系统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图2.4 串行数据传输

3.串行通信的方向性结构

串行数据通信的方向性结构有三种,即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

图2.5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

半双工数据传输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

全双工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求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和发送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跳频通信在汽车智能防盗器中的应用

全文共 3380 字

+ 加入清单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逐步进入家庭,而如何有效防止汽车被盗也成为车主比较关心的问题。目前在汽车防盗器中,普通的电子遥控防盗器由于价格便宜占有很大的市场分额。但普通的电子遥控防盗器多为固定载波频率通信,容易被干扰、截获和破解。有报道说一般的遥控锁在30 s 内就可被专用的解码器复制,1 min 内就可破解。普通的电子遥控防盗器多为单向通信,车主可以遥控汽车上锁、解锁,但汽车信息不能及时反馈给车主。

为解决现有普通汽车电子防盗器采用固定频率通信容易被破解及复制的问题,利用具有载波频率调制功能的射频收发芯片nRF905 设计了一款新的防盗器,该防盗器在通信过程中不断改变通信频率,使信息无法被干扰或截获,防盗器很难被复制、破解,通过通信方案的优化和程序设计增加了跳频通信的可靠性,增加的双向通信功能使车主能及时掌握汽车状况及报警信息,并通过多传感器检测电路的设计增加了防盗器的可靠性,经测试达到了良好的防盗效果。

针对普通电子防盗器的不足,我们将军事通信中应用的跳频通信技术应用到汽车智能遥控防盗器的设计中。在通信过程中不断改变双方的通信频率,使信息传递难以被跟踪、干扰或截获、破解,将有效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系统由车载终端、人持终端两部分构成。车载终端主要完成人机控制指令的接收执行,执行汽车上锁解锁指令,并完成对汽车防盗信息的检测发送;人持终端主要完成车主对汽车的上锁、解锁的控制指令的发送,并接收车载终端发来的汽车相关报警信息及指令执行情况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如图1 所示。

图1 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2 系统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2.1 车载终端的电路设计

车载终端主要完成汽车防盗信息的监测并将汽车异常状况信息发送给车主,接收执行人持终端控制指令如对汽车上锁解锁等,针对目前防盗器主要依赖振动传感器检测盗窃信息存在不可靠的问题,设计了多信息融合的传感器电路,通过监测车门、车窗、车座位来提高防盗器的可靠性,增加的备用电源管理功能保证防盗器在主电源线被剪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主要由主控MCU 模块、无线跳频通信模块、汽车门窗监测、电源监控、振动检测、车内是否有人监测模块构成。

2.1.1 主控MCU 模块电路

主控MCU 主要负责整个系统的协调控制,传感器信息的检测处理,跳频通信模块的配置、信息发送接收等,采用C8051F340 实现。C8051F340 是美国Cygnal 公司的混合信号系统级集成芯片, 具有与8051 兼容的高速CIP-51 内核,片内集成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模拟、数字外设及其他功能部件,内部时钟频率可达到48 MHz。具有增强型的SPI 接口,可方便实现对nRF905 的控制。

2.1.2 跳频通信模块硬件电路

跳频通信模块硬件电路采用Nordic 公司推出的单片射频收发器芯片nRF905 实现,其功耗非常低,以–10 dBm的输出功率发射时电流只有11 mA,在接收模式时电流为12.5 mA,传输距离大于100 m。工作于433/868/915 MHz3 个ISM 频道(可以免费使用)。nRF905 可以自动完成处理字头和循环冗余码校验的工作,可由片内硬件自动完成曼彻斯特编码/解码,使用SPI 接口与微控制器通信,配置非常方便,性能可靠,并可以实现人工载波频率控制,具有128 个可选频点,频点间隔100 kHz,频点切换时间为650 μs,可快速实现频点切换。使用该芯片可构成无线跳频通信的收发模块,模块电路及单片机接口电路如图2,通过PWR_UP,TRX_CE 和TX_EN 与单片机连接实现工作模式配置。通过CD,AM,DR 进行载波检测、地址检测、中断检测,通过SPI 接口与单片机通信实现载波频率、通信指令数据格式的配置及数据的接收。

图2 nRF905 与单片机接口电路

2.1.3 车门车窗监测模块

通过将光电检测二极管置于车门车窗关口,当车门或门窗没有锁紧时,对应的光电检测电路会检测到相关信息,在车内无人时车载终端通过汽车主控接口通知汽车微处理系统启动自动关门关窗电路,并提醒车主车门或车窗没有锁好,在防盗状态下车门车窗被打开则发出报警信号。

2.1.4 车内有无人检测模块

通过放置在汽车座位下的应变电阻设计的压力测量装置,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如车内无人,车防盗锁系统未启动,则延时1 min 自动上锁;若汽车防盗锁启动状态下,如若有人,即有可能是有人盗车,防盗器立刻进行报警。

2.1.5 车外振动检测模块

车外振动检测用来检测当车处于防盗状态时,是否有人对汽车进行碰撞,如有则报警。它采用了振动传感器Z04B,它是一种高灵敏振动模块, 能检测极其微弱的震动波;安装简便,不受任何角度限制;抗干扰性好,对外界声响无反应,具有抗雷电及鞭炮干扰能力,输出为瞬态脉冲,用来构成可靠的汽车振动检测模块。

2.1.6 电源测控模块

设计了备用电源管理功能,在汽车主电源被剪断时,备用电源供电并将该情况反馈给车主,提高防盗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2 人持终端的电路设计

人持终端完成对汽车的上锁、解锁等控制指令发送,并接收车机发来的汽车相关信息,如振动情况、车门车窗开关情况信息,并发出语音提示。由主控单片机电路和跳频通信模块、人机接口模块构成,其中主控单片机电路和跳频通信模块与车载终端部分相同。

人机交互接口模块电路主要由按键电路完成人操作指令的发送,采用LCD 液晶显示电路使操作更为方便,采用ISD1820 设计语音提示电路进行报警提示及车载终端指令执行情况提示。

3 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3.1 nRF905 的配置过程及跳频通信的实现

3.1.1nRF905 的配置过程

如图2 所示,nRF905 通过CPU 控制nRF905 的3 个引脚PWR_UP,TRX_CE 和TX_EN 的高低电平来决定其4种工作模式(如表1所示),通过nRF905 的CD,AM,DR 三个引脚进行载波检测、地址检测、中断检测,在表1中的前两种模式下,MCU 通过SPI 接口配置nRF905 的5 个内部寄存器(状态寄存器、射频配置寄存器、发送地址寄存器、发送数据寄存器、接收数据寄存器)。其中状态寄存器包含数据准备好引脚状态信息和地址匹配引脚状态信息;射频配置寄存器包含收发器配置信息,如频率和输出功能等;发送地址寄存器包含接收机的地址和数据的字节数;发送数据寄存器包含待发送的数据包的信息,如字节数等;接收数据寄存器包含要接收的数据的字节数等信息。

表1 nRF905 的工作模式

3.1.2 nRF905 的无线收发过程

1) 发射模式设置及过程

a) 上电以后MCU 首先配置nRF905 模式,先将PWR_UP,TX_EN,TRX_CE 设为(10X)配置模式。

b) MCU 通过SPI 将RF 寄存器的频率配置数据,配置数据移入nRF905 模块。

c) 当MCU 有数据需要发往规定节点时,接收节点的地址(TX-address)和有效数据(TX-payload)通过SPI 接口传送给nRF905。

d) MCU 设置TRX_CE,TX_EN 为高启动传输。

e) nRF905 内部处理:无线系统自动上电、数据包完成(加前导码和CRC 校验码)、数据包发送(1000kbps,GFSK,曼切斯特编码)。

2) 接收模式

a) 上电以后MCU 首先配置nRF905 模式,先将PWR_UP,TX_EN,TRX_CE 设为(10X)配置模式。

b) MCU 通过SPI 将RF 寄存器的频率配置数据,配置数据移入nRF905 模块。

c) 设置TRX_CE 高,TX_EN 低来选择RX 模式,nRF905 监测空中的信息。

d) 当nRF905 发现和接收频率相同的载波时,载波检测(CD)被置高。

e) 当nRF905 接收到有效的地址时,地址匹配(AM)被置高。

f) 当nRF905 接收到有效的数据包(CRC 校验正确)时,nRF905 去掉前导码、地址和CRC 位,数据准备就绪(DR)被置高。

g) MCU 设置TRX_CE 低,进入standby 模式(待机模式)。

h) MCU 可以以合适的速率通过SPI 接口读出有效数据。

i) 当所有的有效数据被读出后,nRF905 将AM 和DR 置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盘点:智能家居中用到的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

全文共 2017 字

+ 加入清单

2年前苹果发布HomeKit智能家居平台,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品牌Nest,三星则将SmartTIngs纳入麾下。巨头早早进场布局,风似乎就要起来了。

2年后,经历了硬件死亡潮的智能家居受资本寒冬营销稍显冷清。尽管如此,根据IT桔子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还是陆续有26家企业拿到不同轮次的投资。尤其是前几天,欧瑞博拿到了1.1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振奋了整个智能家居行业。

不仅创业公司热情开始重新燃气,国内大公司对于智能家居的布局也丝毫没有缓步,华为、小米、360等都在不同层次部署着智能家居战略,这一切似乎昭示着智能家居又一次热起来了。

时过境迁,通信技术作为智能家居的基础技术之一,如今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

智能家居中,有线技术和无线技术各有优势,视客户情况而定:如果客户不差钱,想全面装智能家居,那有线无疑是更好的选择,在装修之前考察完智能家居厂商,和装修公司一起做全面装修方案。

智能家居有线(总线)技术

现场总线

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十年中蓬勃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体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控制网必将沿着现场总线方向发展,现场总线技术也必将是控制网技术的核心,每个现场控制单元具有数字处理和双向高速通讯的能力,分散控制,网络规模大且具有高质的稳定性。

RS-485总线

其网络特性使用差分电压传输方式;一般采用总线型网络结构,总线节点数有限,使用标准485收发器时,单条通道的最大节点数为32个,传输距离较近(约1.2km),传输速率低(300~9.6kbps);传输可靠性较差,对于单个节点,电路成本较低,设计容易,实现方便,维护费用较低。

CEBus总线

CEBus(ConsumerElectronicsBus)是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为消费电子产品制定的一种通信和产品和操作性的标准,是家用电器之间通信所使用的五种类型的介质(电力线、无线频率、红外、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中信号的传输标准。信号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分别是10kbps和4G。

APBus总线

APBus总线是目前唯一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线技术。它是一种针对家庭的、全分布式的智能控制网络技术,这一点与LonWorks技术相似。产品具有双向通信能力以及互操作性和互换性,其控制部件都可以编程。信号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则与CEBus一样,分别是10kbps和4G。

CAN总线

CAN总线(ControllerAreaNetwork),它是一种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对等式现场总线网络。其网络特性使用差分电压传输方式;总线节点数有限,使用标准CAN收发器时,单条通道的最大节点数为110个,它的传输速率范围是5kbps至1Mbps,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和光纤等,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距离可达10km。在目前已有的几种现场总线方式中,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LonWorks总线

我国智能建筑界对其中的LONWORK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起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与国外大公司对该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基本上是同步的,现已初步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系列。如中国台湾尼科(NICO)的LonWorks系统,它采用触摸玻璃面板,美观大方。

以太网

基于IEEE802.3规范,采用CSMA/CD技术的网络结构。节点数量没有限制,传输可靠性较高,对于单个节点,成本很高,软硬件设计、维护费用均较高。信息网络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100M以太网。

LCN总线

LCN模块标准配置2个执行器,其他扩展执行器和感应器均通过3个多用途接口T,I,P扩展连接而成。LCN具备布线简便和参数设置简单的优点,它提供了种类不多,但功能全面的总线模块和多级的报文反馈系统,所以它被欧洲很多人认为是目前最先进的总线技术。

CC-Link总线

《控制与通信总线CC-Link规范》(Control&CommunicaTIonLink)于2005年9月取得中国国家标准,进入中国市场。这是由日本三菱电机推出的,中国市场又多了一种总线技术的选择。值得关注这一总线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在中国智能建筑工程项目。

其他总线

双绞线系统中常见有ABB、Siemens等欧洲厂商的EIB系统,美国立维腾(LEVITON)智能照明系统和奇胜C-Bus系统;还有TP-Bus总线和Q-BUS总线等。

TP-Bus总线

TP-Bus是一种电源/信号混合传输技术,同时也是一种家庭自动化网络总线技术,该总线技术主要用于网络化控制,如智能家居网络等。该总线技术采用24V直流电源,信号传输速率为10kbps,以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容易实现。总线的网络结构使网络既可作数据传输,也可以作为电能的供应。

Q-BUS总线

以解决低速控制信号为主要目的,并与高带宽功能实现无缝连接的应用控制平台总线系统——Q-BUS智能小区和智能家居低速控制总线系统。Q-BUS总线基于差分电压传输方式利用CSMA/CD技术原理实现现场总线技术,实现了数据可靠、高效的中长距离传输。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通过CAN的HUB来实现3个CAN节点的环形网络通信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can通信一般是总线式的,与RS-485网络一样。总线式的网络通信有缺点:只能够一条直线或曲线,不能够开叉,不能够环形闭合。开叉布线的问题可以通过加HUB来解决。本文介绍的是如何通过CAN的HUB来实现3个CAN节点的环形网络通信。

先介绍一下实现CAN的扩展功能的HUB(集线器):HUB4CAN。这是一个把一路CAN扩展出4路CAN的集线器,光电隔离,支持所有CAN协议而无需设置。一头为一路CAN和供电端子,另外一头为扩展出的4路CAN。这个用法与我们常用的USB HUB类似。

在以下情况下,有3个CAN的控制器(或称为CAN节点),要求每两个CAN控制器之间都能够相互通信。这在传统的总线式CAN网络是无法实现的。现在将每个CAN控制器接一个HUB4CAN,注意产品的方向,一边是1路CAN而另外一边是4路CAN。我们只用到4路扩展CAN口的其中任意2路。

由于整个环形网络中只有3个CAN控制器,每2个CAN控制器之间都可以直接通信而无需通过另外一个控制器。比如 控制器3与控制器2之间通过上面的直线连接就相通了,而无需通过控制器1。同样控制器3与控制器1之间通过左边的弧线来直接连接、而控制器1与控制器2之间通过右边的弧线来直接连接。

用HUB实现的4个节点的CAN环网如下图。至于超过4个节点的CAN环形网络通信,我们将在今后的文章中继续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量子通信是什么意思 量子通信概念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近来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因此成为国际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

量子通信是什么意思

量子纠缠是两个量子形成的叠加态。一对具有量子纠缠态的粒子,即使相隔极远,当其中一个状态改变时,另一个状态也会即刻发生相应改变。

量子纠缠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般的超距相互作用”。量子纠缠会违反著名的“贝尔不等式”,因此检验贝尔不等式成为验证量子力学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之一。

量子通信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量子的不可克隆性质生成量子密码,他是二进制形式的,可以给经典的二进制信息加密,这种通信方式称为“量子密钥分发”。

第二种是利用量子纠缠用来传输量子信息的最基本单位——量子比特。两个处于纠缠态的粒子A和B,不论它们分开多远,我们把其中一个粒子(A)和携带想要传输的量子比特的粒子(C)一起测量一下,C的量子比特马上消失,但是B就马上携带上了C之前携带的量子比特,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量子隐形传态”。

根据量子力学“不确定性原理”,处于纠缠态的两个粒子,在被观测前,其状态是不确定的,如果对其中一粒子进行观测,在确定其状态的同时(比如为上旋),另一粒子的状态瞬间也会被确定(下旋)。

量子通信通俗意思

比方说,中国要发送情报给美国,于是派了一个信使乘飞机过去。这个信使从一盒扑克里随机抽取了一部分纸牌带在身上。(可以认为信使带的扑克和剩下的扑克处于纠缠态,因为只要查看一方就能知道另一方,但如果不查看扑克,扑克的状态就是随机的。)

等信使到了美国,然后联系中国说“我到了,请发信息过来吧”,于是中国一方用那盒扑克里剩下的纸牌做密钥把情报加密,发送过去。在信使查看纸牌前,谁也不知道纸的状态,但当他一打开纸牌(塌缩),他同时也就知道了中国那边纸牌的内容,也就是密钥。这样情报接收方便可以解密收到的信息,获得情报。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第三方进行破坏,比如在半路抢走信使的扑克牌(密钥),或者对通信进行侦听,他都无法得到情报的内容。

整个通信过程中并不存在瞬间(超光速)传输,也不存在一方拨动某个东西另一方也会跟着变化这种事情。实现量子通信的难点仅仅在于信使的传递。

展开阅读全文

led可见光通信 led可见光通信技术 led可见光通信传输距离

全文共 3935 字

+ 加入清单

led可见光通信简介

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一种在白光LED发明及应用后发展起来的新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LED不仅可以提供室内照明,而且可以应用到无线光通信系统中满足室内个人网络需求。

可见光通信的工作原理

可见光通信技术是指利用半导体(LED)器件高速点灭的发光响应特性,将LED发出的用肉眼察觉不到的高速速率调制的光载波信号来对信息进行调制和传输,然后利 用光电二极管等光电转换器件接收光载波信号,并获得信息使可见光通信与LED照明 相结合构建出LED照明和通信两用基站灯,它是一种在白光LED技术上发展起来的 新兴的无线光通信技术f61。白光LED具有功耗低、使用寿命长、尺寸小、绿色环保等 优点,特别是其响应灵敏度非常高,园此可以用来进行超高速数据通信。

可见光数据通信发射端是根据传递资料将电信号变调,再利用LED转换成光信号 发送出去,接收端利用受光元件接收光信号,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解调当 成信号资料读取。在波长方面因为是采用可见光,所以波长从蓝光的380nm一直到红 光的780nm范围”J。

传统的光通信是利用不可见光来进行通信传输,大多是采用波长较长的红外光, 在这一部份,已经相当成熟.而相匹配的标准也广被业界所采用。可见光数据通信会 限制收信区域,LED点光源可见光无线通信器完全排除传统高频无线电磁波对人体与 周边电子机器干扰的疑虑,非常适合应用在道路诱导、展示导游、智能型道路交通系 统OTS)、医院、室内信息传输等限定空间的资料传输等领域。

可见光通信的发展

可见光通信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当时Alexander Graham Bell提出采用可见光为媒介进行通信,但是当时既不能产生一个有用的光载波,也不能将光 从一个地方传到另外一个地方。到1960年激光器的发明,光通信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但研究领域基本上集中在光纤通信和不可见光无线通信领域。直到近几年,被誉为“绿 色照明”的半导体(LED)照明技术发展迅猛,利用半导体(LED)器件高速点灭的发光响应 特性,将信号调制到LED可见光上进行传输,使可见光通信与LED照明相结合构建 出LED照明和通信两用基站灯,可为光通信提供一种全新的宽带接入方式。随着白光 LED的迅速发展。可见光通信也逐渐发展起束榉i。

LED可见光通信可以分成室外通信和室内通信两大类。室外LED可见光通信技术 目前主要应用在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香港大学G.Pang等人在1998年提出了利用LED交通指示灯为车辆传输语音广播信号,将语音 信号通过OOK调制加至LED光源,实现了低速的无线LED可见光传输。中川研究 室的科研人员在2003年提出了LED公路照明通信系统IluJ。G.Pang等人只对利用LED 交通灯进行语音传输展开研究,中川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则在LED公路照明通信系统中 分析了在不同的接收方向角和视场角下信噪比的好坏,以及在一定误码率下信嗓比和 接收数据率的关系,认为LED可见光公路照明通信系统优于红外公路交通通信系统。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深入,又出现了LED交通灯、汽车前后LED灯之间构成的 交通灯至汽车和汽车前灯至汽车尾灯这两类可见光通信系统。

室内LED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室内无线宽带接入网中,2000年,中川 研究室的研究人员TanakaYuichi等就基于室内白光LED通信光源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 信道进行了初步的数学分析和模拟计算,分析了白光LED照明灯用作室内照明用途的 同时作为通信光源的可能性。其后的研究也都是类似的理论分析报道。但是已有的研 究多针对LED照明光源布局设计,基于白光LED照明光源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整体 设计分析还不完善。

2003年lO月成立的可见光通信联合体(VLC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ConsorTIum),成立初期以加盟企业为主要对象,VLCC针对可见光通信技术的标准化 与应用普及化进行各种工作小组活动,至2007年1月为提升可见光通信知名度,包含 东芝等公司在内有23家会员公司正式展开工作小组活动,具体内容分别是携带终端、 光卷标(Tag)的检讨,并成立可见光ID标准化工作小组。可见光通信是照明器具与看板 等周边设备常用的通信技术,为了使可见光通信普及化,必需建立各种终端机器都能 够应用的标准化规范,目前VLCC已经制定两种规范,分别是可见光通信系统规范VLCC.STD.001及低速通信可见光ID用规范VLCC.STD.003。

适用范围是对以可见光 当作媒体的通信系统,尤其是系统分成物理层与应用上位层时,规定物理层部份适用 范围,包括接收端的发光元件、接收端的受光元件与发光元件的自由空间界面f”。 2004年10月在日本干叶召开的影像、信息及通信的综合展会(CEATEC)l-,由国际可见光通信协会的多家成员所进行的一系列展示活动,向世人证实了采用基于LED 的照明来向手持式和车载计算装置传送高速数据所拥有的诸多好处。将数据添加到随 处可见的照明设备(包括带照明的标志、交通信号灯及室内照明设备)所产生的可见 光,然后通过扩充RF技术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加广阔的无线通信世界。

室内LED可见光通信的关键技术

VLC作为一种无线的光通信方式,其系统包括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部分。下行 链路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其发射部分主要包括将信号源信号转换成便于光信道传 输的电信号的输入和处理电路、将电信号变化调制成光载波强度变化的LED可见光驱 动调制电路。白光LED光源发出的已调制光以很大的发射角在空间中朝各个方向传播。

由于室内不受强背景光和天气的影响,光传播基本上不存在损耗,但是由于LED光源 个数较多,且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因而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存在若干条不同的光路 径,不同的光路径到达接收机的时间不同,将引起所谓的码间干扰(ISI)。由于白光

LED光源发出的是可见光,且发散角较大。对人眼睛基本无害、无电磁波伤害等优点, 因而发射端可以具有较大的发射功率,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

该系统的接收部分主要包括能对信号光源实现最佳接收的光学系统、将光信号还 原成电信号的光电探测器和前置放大电路、将电信号转换成可被终端识别的信号处理 和输出电路。室内的光信号被光电检测器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对电信号进行放大和处 理,恢复成与发端一样的信号。该系统的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的组成除了使用的光源 不同外,其它基本一样。上行链路采用的光源仍然由白光LED组成,只不过发射面积 较小,且具有较小的发射角,天花板上安装的光电检测器接收来自用户的光信号。若 将上述基本结构在通信双方对称配置,就可以得到一个可以双向同时工作的全双工 VLC系统,由该系统组成的网络称为可见光网络。

在VLC系统中,白光LED具有通信与照明的双重作用,这是因为白光LED的亮度很高,且调制速率非常高,人的眼睛完全感觉不到光的闪烁。VLC系统大多设计成 光强度调制/直接检测系统,采用曼彻斯特编码和00K调制方式。在 IM/DD系统中,由于存在多个光源,每个接收机都会接收到来自不同方向的光信号, 因而不会因为某条光路径被遮挡而导致通信中断,保证了通信的可靠性。

当前,LED可见光通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1)可见光信道研究

可见光通信系统具有与红外无线通信不同的信道冲激响应,两者具有不同的特性, 这两种系统中引起ISI的原因也不相同,需要对多光源、时变信道环境下的VLC系统 的信道冲激响应和不同光路径引起的ISI作深入研究,从而解决ISI的影响。

2)码间干扰克服技术

由于LED单元灯分布位置不同及大气信道中存在的粒子散射导致不同的传输延迟,光脉冲会在时间上延伸,每个符号的脉冲将加宽延伸到相邻符号的时间间隔内, 产生码间干扰(ISI),导致系统性能恶化Ⅲ1。

3)光源的选择与布局

在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光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室内照明设备,它必须具有亮度高、散热小、功耗低、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另一方面,作为光通信系统的光源, 它必须具有使用寿命长、调制性能好、响应灵敏度高、发射功率大等优点。综合以上 两个方面,目前能满足要求的最好选择就是白光LED。实际系统中,由于各个房间的 大小以及室内设施不尽相同,因而要使通信效果达到最优,须使房间内的光强分布大 致不变,尽量避免通信盲区(光照射不到的区域)的出现。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根据不 同的房闻,合理的安排LED灯的布局。

4)最佳LED照明灯个数

在VLC系统中,通常安装在室内的LED灯具有一个较大的辐射角,以尽可能地 覆盖整个房间。但是由于行人、设备等的遮挡,会在接收机表面形成“阴影”,影响通 信性能。因此就需要将这种“阴影”的影响降至最低。对于照明来讲,室内安装的照明 灯越多,室内的亮度就越高,照明效果越好,同时接收功率也会大大增加。但是单纯 地增加LED灯的个数,虽然能够解决“阴影”问题,却并不能使系统的通信性能达到最 佳。这是因为,不同的光源与接收机之渊具有不同的光路径,多个不同的光路径会引起多径延迟产生码间干扰。因而可知,LED灯的个数越多,ISI越严重,必须合理地选 择LED灯的个数。

5)调制、编码以及解调技术

目前可见光通信系统大多采用强度调制(IM)的直接检测(DD)非相干系统,编码方式大多为二进制OOK(开关键控)编码。但由于OFDM可以有效地对抗多径传播所造成 的符号间干扰,其实现复杂度比采用均衡器的单载波系统小很多。因此采用OFDM调 制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触景。

展开阅读全文

通信终端设备有哪些 通信终端设备盘点

全文共 3358 字

+ 加入清单

终端设备简介

终端,即计算机显示终端,是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设备。计算机显示终端伴随主机时代的集中处理模式而产生,并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迄今为止,计算技术经历了主机时代、PC时代和网络计算时代这三个发展时期,终端与计算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相适应,应用也经历了字符哑终端、图形终端和网络终端这三个形态。

终端设备分为通用的和专用的两类。通用终端设备泛指附有通信处理控制功能的通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配置的种类和数量视需要而定。通常可以选用的输入和输出装置有:键盘、卡片阅读机,纸带阅读机、光学文字符号或标记识别机、语声识别器、串行或行式打印机、显示器、卡片穿孔机、纸带穿孔机、语声合成器、软磁盘机、磁带机、磁盘机等。通用终端设备按配置的品种和数量,大体上分为远程批处理终端和交互式终端两类。

终端设备的分类

目前常见的客户端设备分为两类:一类是胖客户端,一类是瘦客户端。那么,把以PC为代表的基于开放性工业标准架构、功能比较强大的设备叫做“胖客户端”,其他归入“瘦客户端”。瘦客户机产业的空间和规模也很大,不会亚于PC现在的规模。

1、从技术层面讲,数据处理模式将从分散走向集中,用户界面将更加人性化,可管理性和安全性也将大大提升;同时,通信和信息处理方式也将全面实现网络化,并可实现前所未有的系统扩展能力和跨平台能力。

2、从应用形态讲,网络终端设备将不局限在传统的桌面应用环境,随着连接方式的多样化,它既可以作为桌面设备使用,也能够以移动和便携方式使用,终端设备会有多样化的产品形态;此外,随着跨平台能力的扩展,为了满足不同系统应用的需要,网络终端设备也将以众多的面孔出现:Unix终端、Windows终端、Linux终端、Web终端、Java终端等等。

3、从应用领域讲,字符哑终端和图形终端时代的终端设备只能用于窗口服务行业和柜台业务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网上银行、网上证券、银行低柜业务等非柜台业务将广泛采用网络终端设备,同时网络终端设备的应用领域还将会迅速拓展至电信、电力、税务、教育以及政府等新兴的非金融行业。

远程终端

使远离计算机的用户能对远处的计算机进行批量输入输出作业。这种终端的最简单的结构由一台打印机、一台卡片阅读机及其通信控制处理机组成。实际上远程批处理终端设备在大型计算机系统中具有微型或小型通用计算机的功能。由于通信线路中的信息是以串行方式传输的,终端设备中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需要将输入到计算机的信息由并行转变为串行而送入通信线路,并将通信线路中送来的信息由串行变为并行后输出;此外还需要按规定的通信规程对信息的传输和纠错等处理工作进行监控。

交互式

又名会话式终端,使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能以人机交互作用或会话方式进行数据处理作业。最简单的交互式终端在早期采用机电式键盘打印终端,用手按动键盘上标有字符的键钮,便可产生相应字符编码的电信号,输入到计算机,同时在打印机的纸上打印出字符;计算机输出的字符编码信号也由打印机在纸上打印成为字符。在不需要记录保存人机会话结果的情况,则用显像管取代打字机来显示字符信息,即采用电子式键盘字符显示终端。

为了使显像管显示无闪烁感,在终端内须设置显示存储器和字形发生器用的只读存储器,此外还要设置显示逻辑处理控制器,以便按电视光栅扫描的时序和同步,控制电子射束在显像管荧光屏面上显示出所需的字符画面格式。由于利用显示存储器可同时存储并显示键入的和输出的字符信息,还可借助键控的定位光标对显示出的信息内容进行定位、修改、上下左右移动和编辑等操作处理。

在键盘字符显示终端基础上已研制成功汉字显示终端,图形显示终端、彩色图像显示终端等新的多功能终端。

通信终端设备有哪些_通信终端设备盘点

1、音频通信终端

音频通信终端是通信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通信终端,它可以是应用于普通电话交换网络PSTN的普通模拟电话机、录音电话机、投币电话机、磁卡电话机、IC卡电话机,也可以是应用于ISDN网络的数字电话机以及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的无线手机。

一般来讲,具备最基本功能的电话机是由通话模块、发号模块、振铃模块以及线路接口组成的。目前,大部分电话机为按键式电话机,其发号模块主要包括按键号盘、双音频信号/脉冲信号发生器。振铃模块由音调振铃电路、压电陶瓷振铃器或扬声器组成,其作用是在待机状态下检测电话线上的信号状态,当收到从电话交换机送来的振铃信号时驱动压电陶瓷振铃器或扬声器发出振铃提示音。通话模块由电/声器件组成的受话器、声/电转换器件组成的送话器以及信号放大器构成,其作用是完成发话时语音信号的声电变换、信号放大,以及接收信号的放大和语音信号的电声变换。

2、图形、图像通信终端

传真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图形、图像通信业务,它是把纸质介质所记录的文字、图标、照片等信息,通过光电扫描方法变为电信号,经公共电话交换网络传输后,在接收端以硬拷贝的方式得到与发送端相类似的纸介质信息。

目前,工作在普通电话交换网并应用最为广泛的3类通信终端传真机,是由CCD图像传感器、视频处理电路、电机驱动电路、记录控制电路、编码解码器、系统控制器、调制解调器、网络控制器、操作面板及电源系统等部分组成。

3、视频通信终端

目前,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主要视频通信终端为各种电视摄像机、多媒体计算机用摄像头、电视接收机、视频监视器以及计算机显示器。

1)彩色电视摄像机

彩色摄像机主要由光学系统、摄像管(或固体城乡器件)、视频处理电路、同步信号发生器以及彩色信号编码器组成。

2)多媒体计算机用摄像头

多媒体计算机用摄像头与彩色摄像机相比,结构简单,但技术指标较低。其光学系统一般使用较为廉价的塑料镜头,成像器件采用单片CCD或CMOS固体成像器件。按照其信号输出形式,可分为模拟摄像头和数字摄像头两大类。

3)视频显示终端

彩色电视接收机、视频监视器以及计算机显示器是目前主要的视频通信终端设备。其中,彩色电视接收机主要用来接收、显示广播电视信号、有线电视信号以及各种视频播放设备输出的视频电视信号;视频监视器主要用在各种专业领域,用于视频图像信号的监视,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要高于电视接收机,但一般不具备高频电视信号的接收功能;计算机显示器主要用于计算机图形、图像的显示,由于它没有高频解调和彩色全电视信号解码电路,因此不能直接用来显示电视信号。计算机显示器在显示分辨率、屏幕刷新速率等方面远高于电视接收机,并工作在逐行扫描状态。

4、数据通信终端

ISDN终端设备品种繁多,最常用的终端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1)网络终端

网络终端是用户传输线路的终端装置,它是是现在普通电话线上进行数字信号转送和接收的关节设备,是电话局程控交换机和用户的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设备。该设备安装于用户处,是实现N-ISDN功能的必备终端。网络终端分为基本速率网络终端和一次群速率网络终端两种。

2)ISDN用户终端

ISDN用户终端设备种类很多,由ISDN电视会议系统、PC桌面系统(包括可视电话)、ISDN小交换机、TA适配器、ISDN路由器、ISDN拨号服务器、数字电话机、四类传真机等。

5、多媒体通信终端

多媒体通信终端可以对多种表示媒体进行处理,显现多种呈现媒体,并能与多种传输媒体和存储媒体进行信息交换。多媒体通信终端可以提供用户对多媒体信息发送、接收和加工处理过程有效的交互控制能力,它对各种不同表示媒体的加工处理是以同步方式工作的,以确保各种媒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同步关系。

1)多媒体终端形式

目前人们常用的多媒体终端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以通用计算机或工作站为基础加以扩充,使其具备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即多媒体计算机终端;二是采用特定的软硬件设备制成针对某种具体应用的专用设备,如多媒体会议终端和各种机顶盒。此外,其他形式的多媒体终端还有:可视电话、远程医疗中使用的各种专用终端等。

2)多媒体通信终端接口

多媒体通信终端有两个接口[4] 需要考虑:一是多媒体终端与人的接口,称为人机接口;二是多媒体终端与网络及外部设备之间的接口,称为通讯与外设接口。

3)多媒体通信终端软件系统

多媒体通信终端不仅需要强有力的硬件的支持,还要考相应的软件支持,只有在这两者充分结合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发挥出终端的各种多媒体功能。多媒体通信终端软件系统是由多媒体操作系统和针对各种不同应用的多媒体通信应用软件组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诺基亚贝尔与中国联通携手利用4G LTE网络为制造企业提供了低时延通信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诺基亚贝尔宣布与中国联通携手利用中国联通的4G LTE网络,诺基亚贝尔虚拟MEC边缘计算(vMEC)解决方案为工厂的智能制造服务提供低时延通信

诺基亚贝尔MEC平台利用运营商的安全LTE网络,在更接近使用场景的位置处理数据,为关键业务应用交付超快响应体验。制造商等企业能够通过传感器连接资产,并使园区私网、视频监控和视频分析等应用实现自动化运行,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

中国联通在其已于十月份完成部署的网络上运行诺基亚vMEC解决方案。在与企业网络完成集成后,专用LTE网络能够支持工厂员工之间的安全语音和数据通信,以及无线视频监控、生产线维护检查、室内导航、工业机器人和室内导航等机器通信应用。

诺基亚贝尔致力于利用私有LTE、5G、云和智能软件推动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使工厂、供应链和物流更加灵活、透明和安全。通过无线连接物联网传感器,企业将在业务运营上拥有更高的控制力,能够快速传输数据以提升运营效率。

诺基亚贝尔执行副总裁、中国联通业务集团负责人高波表示:“智能制造将引领中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我们很高兴与中国联通就这一关键项目开展合作。作为纯软件解决方案,vMEC可以轻松集成到现有的企业IT基础设施中,帮助企业优化关键业务流程并提升运营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windows通信端口初始化失败怎么办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突然出现弹出“windows通信端口初始化失败”的提示,然后发现很多软件都无法打开,重启和安全模式都不能解决,弹出一堆配置错误的警告。 windows通信端口初始化失败怎么办?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初始化失败的解决方法。

在Windows通信端口初始化失败一般都有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断。情况如下:

1、在电脑开机之后,时间上需要六分钟左右才可以进入系统,或者更长。

2、在我们打开电脑之后,我们双击360图标的时候,电脑会提示Windows通信端口初始化失败

3、在输入命令中,输入netstat -an命令出现乱码。

4、如果是连接无线来上网的会发现无线上网也无法连接了。

解决方法如下:

步骤一、首先,我们退出360安全卫士。在电脑右下角右键点击图标,选择退出。

步骤二、以管理员的身份运行CMD。

步骤三、在输入CMD命令之后,我们回车,并在新的窗口中输入netsh winsock reset,在输入之后,将会出现错误代码为10107的问题。

步骤四、然后我们重新启动电脑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