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给羊打针打哪里(通用20篇)

浏览

365

文章

193

篇1:打了预防针的狗咬人要去打针吗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被家养的6个月左右的小狗咬破了脚后跟,破了点皮,出了点血,小狗已经打了2针疫苗,打的是国产的,医生说这个月末再打最后一针,家养的小狗,从来都没有外出过,天天都在家呆着,也没有和其他狗接触过,我已经用肥皂水洗过伤处,还得要打针吗??小编最近遇到了网友的这个提问。下面就给你介绍一下。

这样的情况要看狗是什么时候打的针。如果是在一年之内,如果要的伤口比较小,孩子就不需要打针了指导意见:如果打针很长时间了,超过一年,那么,孩子还是应该打针的;再说了,如果是虽然狗打针在一年之内,但是,如果咬伤的比较深或者伤口比较大,还是应该给孩子打针的。

上面就是小编为你做准备的狗咬人的安全知识,接下来也你可以关心一下宠物狗伤人怎么办的知识。

宠物安全小知识库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介绍的。

一旦被宠物咬伤,应就近去医院严格处理伤口;若在特殊环境下不能去医院时,可自行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洗去肥皂水,擦干后再用70%酒精、3%~5%碘酒消毒伤口。伤口处理完毕后立即到当地卫生部门注射抗狂犬病疫苗,有条件的尽可能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如果头面部被动物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危险性更大,受伤者要迅速赶到接种点,先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或者抗狂犬病的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注射抗狂犬病疫苗。

此外,为了避免狗咬人,主人可以为爱犬佩戴止吠器或者是宠物脖圈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被猫咬伤出血了,超过24小时还需要打针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被猫咬伤出血,建议去打疫苗,减少狂犬病的发生,平时饮食要注意,不要吃辛辣食物。24小时打疫苗也是有效果的,因为有流血,更需要去打疫苗。除此之外,还应该给猫咪打疫苗。

被猫咬了如果感染病毒的话会有怕水、怕光、怕风的症状。超过24小时打疫苗是可以的,但是需要在48小时以内。处理方法:如果被猫或者狗咬伤,立即到清水下清洗伤口,尽快到最近的防疫站接种狂犬疫苗。咬伤后48小时接种都是可以的,不过接种的时间越早成功率越高。

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接种疫苗方法:

一般患者接种5次,第0、3、7、14、30天各接种一次,每次肌肉注射2ml。

严重咬伤患者接种10次,前6天每日一针,第10、14、30、90天各1针。

1年内再次咬伤者,0~3天各接种1次;1~3年内再次咬伤,0、3、7天各接种1次;超过3年,重新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人血管脆打针注意事项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血管脆一般都是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的,血管太脆了,比较滑,不好扎针。那么,老人血管脆打针注意事项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老人血管脆打针注意事项: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表现为硬、脆、滑,这样就增加了静脉穿刺的难度。体质瘦弱的老人皮肤松弛,针头不易固定;慢性病和体质差的老人血管脆性通透性强,容易漏针,使药物渗入皮下组织。而老年人对疼痛、肿胀又不敏感,如发现得不及时,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皮肤、组织坏死。另外,年老体弱者,最好选择卧床输液,以减少因输液时间过长体力的消耗。老人血管比较脆弱,应该选择从血管旁侧进针,刺入时,针头方向与血管平行,针进血管时不能用力过猛,原则是宁慢勿快,持针要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土狗咬人不打针可以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土狗是农家的主要看家狗种,很多人都喜欢它。但是它也容易伤人,很多人都死于它口下。土狗咬人不打针可以吗?小编今天就给你解释一下。

动物咬伤分为三级,每一级的处理各不相同:

一级伤口:仅有抓痕或者咬痕,或者被动物唾液溅到肢体,局部皮肤未见明显破溃,无出血情况,此类在进行彻底冲洗及消毒后无需进行疫苗注射。

二级伤口:动物咬伤后有肉眼可见的皮肤破溃及出血,伤口浅,且离神经中枢较远的时候,此类伤口在彻底冲洗消毒以后,注射狂犬病疫苗,要求尽量4小时以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完成,注射要足够疗程、足够量。

三级伤口:伤口较大较深时,或者伤口部位位于躯干上肢及头面部的二级伤口,在完成疫苗注射后,需再进行个体化治疗,伤口周围进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浸润注射。

对于全程免疫半年内再次被动物咬伤者,一般不主张再次免疫;对于全程免疫一年内再次被咬伤者,应于0和3天各接种一剂疫苗;在全程免疫治疗后1-3年再次被咬伤者,应于0和3和7天各接种一剂疫苗;超过三年,需再次全程免疫治疗。以上的处理需在彻底冲洗后进行。

所以土狗咬人是否打针要根据实际情况定。

上面就是小编为你做准备的狗咬人的安全知识,接下来也你可以关心一下宠物狗伤人怎么办的知识。

宠物安全小知识库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介绍的。

一旦被宠物咬伤,应就近去医院严格处理伤口;若在特殊环境下不能去医院时,可自行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洗去肥皂水,擦干后再用70%酒精、3%~5%碘酒消毒伤口。伤口处理完毕后立即到当地卫生部门注射抗狂犬病疫苗,有条件的尽可能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如果头面部被动物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危险性更大,受伤者要迅速赶到接种点,先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或者抗狂犬病的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注射抗狂犬病疫苗。

此外,为了避免狗咬人,主人可以为爱犬佩戴止吠器或者是宠物脖圈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哪里可以给宠物打针

全文共 1860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自食其力,自己通过学习能够解决的问题最好就不要去麻烦别人了。就说狗狗打针的问题吧,一开始可能会非常紧张,担心给狗狗扎错位,会引来更大的麻烦,实际上,当你经过了几次实践后,你会发现给狗狗打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那么我们又如何给狗狗打针呢?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今天的疑难:如何给狗狗打针!学会以后,你就再也不会问哪里可以宠物打针了?

1.首先,打针所用的工具或是药物必须是兽医准可的,不仅如此,药物的剂量也需要获得医生的许可。而且注射器必须是干净、清洁的,家长们也可以使用一次性注射的针管额。

2.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我们就应该进一步了解注射的方法。在给狗狗注射之前,家长必须要先阅读药物说明,不能慌张的拿起针头就给狗狗注射,与此同时,要注意最好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反复给狗狗注射,否则很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3.注入的药液不可过多,最好分点注入,为了防止刺入血管,针头扎入后应该来回抽一下针栓,看是否有血液流回针筒,对肌肉的注射更应如此!

4.除此之外,当狗狗需要注射的部位附有很多毛发时,家长应该先将一部分毛发露出皮肤(因为有的家长认为剪掉猫毛后影响美观),然后再进行消毒,并且,当主人为狗狗清洗之后,至少需要隔三至四小时的时间才能给狗狗洗澡,如此一来便可以避免细菌的感染,有利于狗狗的身体健康。

以上为大家介绍了一些打针的具体方法,仔细一想,给狗狗打针的确也没有那么困难,家长们也无需太担心这个问题,当你真正的实践过几次,你就不会蹑手蹑脚不敢下手啦!在给狗狗打针的过程中,家长除了要了解怎么给狗狗打针,也要了解在给狗狗打针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点是不可小觑的额。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给狗狗打针需要注意的问题吧!

1.注射器需要配套,而且各部分的零件必须要紧密衔接,缺一不可;注射器的针头要保证顺畅,不可出现针头堵塞的现象,同时,还应对其消毒,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狗狗的健康!

2.牢记兽医所说的注意事项,并认真核对药物的名称、用途以及剂量,还要确认它是否是在这一时期使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如果需要同时注射两种药物时,家长应注意配对的禁忌,了解哪几种药不可以混合在一起,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3.给狗狗注射之前,应该先将注射管内的气体完全排放,想必这个道理家长都懂吧,和人输液打针是一样的情况!注射时,还要防止药液滴在血管外。在注射过程中,家长要观察狗狗的变化,如果出现呼吸不畅、躁动不安或是冒汗的情况,这时就应该放慢注射的速度,必要时应该停止注射。总的来说,家长不可注射不快,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急性心力衰竭!

4.要防止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漏出,一旦发现,应该立即向周围的皮肤注入蒸馏水或是生理盐水,这样有利于吸收。

上面就是小编为你做准备的宠物传染病的安全知识,接下来也你可以关心一下宠物疾病如何预防的知识。

禁止大鼠、小鼠、豚鼠、地鼠、家兔等动物作为宠物进入家庭。饲养犬、猫等宠物一定要定期打预防针,要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宠物外出活动时不能随地大小便,最好用草纸将粪便包好送到化粪池作无害化处理;养犬家庭务必要讲公德,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养犬注册手续。

有孕妇的家庭一定不要饲养犬、猫等宠物,因为其所寄生的寄生虫(如弓形虫)特别容易引起孕妇体内胎儿发育不良或产生畸形。

最好不要让宠物舔抚家人的皮肤、黏膜及小孩的肛门,因为有病例证明犬、猫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狂犬病病毒传染给人。

饲养鹦鹉、鸽子和金丝雀等鸟类的家庭要定期对环境进行消毒,尽量避免吸入这些鸟类的羽毛、粪便的尘埃,避免被其咬伤,防止感染鹦鹉热(鸟疫)。

饲养宠物也要注意科学方法,其口粮配合要全面,其饲喂量及次数也要注意,以确保宠物健康。

让宠物养成良好的卫生及生活习惯,尽量使其在固定的场所大小便,并定期用消毒液和宠物香波清洗宠物的毛发,定期驱除其体内外的寄生虫,定期打预防针。

饲养宠物的家庭一定要配备常用的卫生药物,如碘酒、新洁尔灭、臭肥皂等。

当宠物咬伤人时,一定不要惊慌,要尽快将伤口内的毒血挤出,并立即用2%的新洁尔灭或臭肥皂水浸泡消毒,接着用碘酒棉球涂搽伤口部位,然后到卫生防疫部门接受治疗或预防处理。

此外,宠物安全小知识库里还提醒到:避免宠物传染疾病要定期为宠物做检查,定期免疫,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杜绝传染源,不要让动物舔人的伤口,禁止动物乱排泄,及时处理动物的排泄物,接触宠物后要及时洗手,定期给宠物的生活环境消毒。段副局长说,一般给宠物进行防疫,有几个时间节点:宠物出生30天内、3-4个月各一次,以后每年一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防微杜渐,放心把玩宠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宝宝发烧打针好吗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体温38.5℃以下,不用着急去医院。如果孩子只是发烧,精神比较好、吃东西也正常,没有肚子疼、喉咙疼、呕吐、拉肚子等其他不舒服,可以暂时不上医院,自己在家观察。宝宝发烧打针好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儿童发烧最常见的原因是急性呼吸道感染。有一部分家长,只要孩子一发烧,就会抱到医院去打退热针,急于把患儿的体温降下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向家长和医生建议:儿童发烧,不要随意打针。

儿童退热能不打针就不打针,因为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副作用比较大。

注射后孩子可能大量出汗,容易发生虚脱甚至休克。过敏体质的孩子,会出现过敏性皮疹,轻者可见荨麻疹、渗出性红斑,重者会发生剥脱性皮炎;或者粒细胞减少,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反应,当患儿腋下温度超过38.5℃或肛温超过39℃,且烦躁不安时,应及时给予退热治疗。

进行退热治疗时,首先应选择非药物治疗,如多饮水,少穿些衣服或少盖些被子等。夏天应将室温降至25℃左右,确保孩子处于凉爽但不寒冷的环境中。

其次,根据发热的程度选择口服退热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安全、有效的药物是用对乙酰氨基酚作为原料制成的药片,如泰诺林等。这类药物有明显的解热镇静作用,对胃肠道刺激小,对血小板及凝血机制无影响,通常口服30分钟后就会产生退热作用,药效可持续4小时。另外,还有高效退热药,像以布洛芬为主要成分的口服退热药,如美林等。这类药的特点是对高热患儿起效快,退热维持时间长,可降低患儿严重感染时机体的代谢率,减少能量消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准妈妈孕酮低是否需要打针吃药?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普遍开展筛查以后,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很多孕妇被诊断为“孕酮偏低”,继而要不口服孕激素,要不打黄体酮“保胎”,这样的医疗措施似乎听起来合乎道理,低了嘛,容易发生流产,所以要进行补充,孕妇们一听,宝贝要紧,那就吃药打针吧。事实这样的措施是否是合理的呢?那么,准妈妈孕酮低是否需要打针吃药?

一、答案是否定!

为什么呢?对此,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孕酮?

孕酮是在排卵后由卵巢黄体产生,通常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发挥效应,是孕激素的一种。它能促进子宫内膜生长,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以及对缩宫素的敏感性,简言之就是为怀孕做准备。

注意

要更正大家的一个观点是,不是因为孕酮低导致了流产,早孕期流产的原因大部分是由宝宝的胚胎遗传学因素决定的,类似于自然选择的结果,这种后果也会表现为孕酮低,即便给予黄体酮保胎治疗也没有效果。反过来,如果胚胎本身发育得很好,即便孕酮低,不用吃药打针也没有影响。并且,孕酮这项检查也并不是每个准妈妈都需要做的。

二、那什么时候需要检查孕酮?

一般来说,长期月经不调、反复流产以及不能怀孕的女性在孕前需要检查孕酮判断是否存在黄体缺陷,以决定孕早期是否补充孕酮,但是真正黄体功能缺陷的发病是极少的,大约3-10%。对于这部分患者,孕酮对维持妊娠也只不过是阳光雨露的作用,而胚胎本身的质量---相当于种子的品质,才是妊娠是否能维持下去的重要因素。另外,孕后出现先兆流产或者其他**出血情况时,需要检查孕酮和另一种孕早期的重要激素βhCG,如果孕酮水平>25ng/ml表明宫内孕的宝宝发育比较好,<5ng/ml预示发育不良,此时孕酮的指标只能帮助医生检测妊娠的进展情况,并不能作为使用孕激素干预的指征。除此之外,健康的女性怀孕前后以及怀孕后无任何流产迹象的孕妇都不需要检查孕酮。

三、什么时候需要使用黄体酮保胎治疗呢?

临床指南《黄体支持与孕激素补充共识》中明确给出黄体支持以及孕激素补充的以下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1、应用超促排卵方案行体外受精/卵泡质内单**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等助孕治疗,ET后存在一定程度的内源性黄体功能不足;

2、自然周期排卵后实施冻融胚胎移植(FET)时,部分妇女存在自身黄体功能不全的可能;

3、促排卵周期实施FET时,存在潜在的内源性黄体功能不足;

4、雌孕激素药物替代周期(人工周期)FET,完全使用外源性雌孕激素药物替代黄体功能;

5、既往有复发性流产病史;

6、先兆流产;

7、先兆早产。

出现孕酮低现象后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有效的治疗。如果你对孕妇如何安全用药等有关孕期保健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孕妇用药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幼儿急疹打针的副作用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爸爸妈妈可能会说,生病了肯定要看医生肯定要吃药打针啊,可有些时候打针并不一定是好事,那么幼儿急疹打针的副作用有哪些呢?哪些儿童容易患急疹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常见于两岁以前的孩子,3岁以后很少见。该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3—4天左右,热退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很多宝宝第一次发烧得的就是这个病。

幼儿急疹前期发热症状,极易与普通感冒发烧混淆,甚至连查血指标也与病毒性感冒查血指标差不多,只有很有经验的医生才能在发烧时就判断出患儿得的就是幼儿急疹。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不少幼儿急疹患者在高烧期间被当成了病毒性感冒治疗,病情确诊也是等到孩子退烧出疹之后才被确定的。

儿科诊室里,家长常常一脸焦急地要求医生,给孩子打一针吧,好得快。其实不恰当的输液很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孩子们用上抗生素之后,体内会产生耐药性,久而久之,耐药性会不断增加,到最后到王牌抗生素都无法起效,相当于无药可用。

幼儿急疹虽然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但是不代表在发生幼儿急疹期间,父母们可以不在意不进行护理,同样也是需要进行护理的,避免出现像发烧等其他的疾病而影响到宝宝的健康。如何护理幼儿急疹,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其实幼儿急疹这种病没有什么特效药,也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方法主要是加强护理。比如,让孩子好好休息,注意室内通风换气,被子不要盖得太厚;定时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多给孩子喂些开水或果汁,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孩子体温如超过38.5摄氏度,可用退热药剂(用药仅为减轻症状,而非治疗手段),或物理降温,防止出现高热惊厥。一旦出现惊厥应立即就医。

家长们在幼儿急疹期间注意以上四点的护理即可,一般情况下都不会让宝宝引起其他的疾病,基本上十天左右的时间,幼儿急疹即可消退,恢复正常。

最后,小编希望宝宝们全都健健康康长大,爸爸妈妈平时也多储备点疾病常识,做到有备无患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打针输液时注射微粒有哪些潜在危害?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调查了2001年和2002年国内部分注射用头孢菌素的现状,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注射用头孢菌素。例如,对于一批注射用阿莫西林和克拉维酸,颗粒数≥10微米的为35000个,明显超过药典的限量标准。≥2微米和≥5微米的粒子数分别为620,000和160,000。

这意味着当患者一次服药时,将近800,000个微粒杂质将进入体内。以颗粒合格的头孢呋辛钠为例,单个静态点注入颗粒≥2、≥5和≥10微米的数量分别为200,000、25,000和2400。目前,一次性普通过滤输液器在中国已经普及,可以拦截10微米以上的微粒。精密输液器可以拦截大于5微米的微粒,而高精度输液器可以拦截更小的微粒,但价格昂贵,临床使用不方便,难以推广。一般认为,患者将一次向大量液体药物中注射100,000至200,000个颗粒。

柴静把他孩子的肿瘤归因于烟雾,烟雾加强了《穹顶之下》的影响力,但这只是一个推论。与PM2.5相比,注射微粒的危害性已被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证实。20世纪90年代,成都军区总医院用相同量的临床输液微粒配制了一种实验输液,以测试注射微粒对家兔的作用。发现每次静脉注射100毫升导致兔子在连续注射9次后死亡。每次注入70毫升液体7次;或每次40毫升,经4次灌注后,分别解剖观察,心脏、肝脏、肾脏、脑、脾脏和胃肠道均有明显的病理变化,注射的颗粒在肝脏和脾脏内积聚。因此,不难推测向人体注射微粒的潜在风险。另据报道,在对210名死亡儿童的尸检中,发现其中19名儿童的死因是纤维颗粒造成的。这些病例的共同特征是在死亡前进行了大量静脉注射治疗。

微粒注射可导致静脉炎、发烧、发冷、过敏和许多其他症状。注射的微粒可以停留在肺、脑、肾、眼睛等。并可引起病理变化,如肉芽肿、肺水肿、血栓、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微粒注射过量也会导致患者的急性死亡。

注射青霉素和头孢菌素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症状,严重的过敏反应可能危及生命。研究证明,过敏反应不是由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本身引起的,而是由药物的聚合微粒杂质引起的。如果使用严格控制聚合物微粒限度的高纯度药物,过敏反应很少,允许进行免皮肤试验注射。临床上,青霉素或头孢菌素与其他注射用药物混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主要是因为注射用药物颗粒通过吸附和叠加而增大和变大,并且药物相互作用会产生新的颗粒,因此不适合混合多种注射用药物。

扩展读数:

你为什么不随意注射和输液?

为什么微粒注射比PM2.5对健康更有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狗咬了多长时间打针有效 疫苗多久打更有效

全文共 296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人的生活水平变好的,开始爱上宠物了,各种各样的宠物狗,并且爱护的不要不要的,但是难免还是会出现一点小插曲,被咬一下,那您知道被狗狗咬了多长时间打针有效吗?您知道狂犬疫苗什么时候打才最有效吗?家里有宠物的都快来看看打狂犬疫苗注意事项是什么哦,学习一下吧。

狗咬了多长时间打针有效

养狗狗的家里虽然说狗狗都是宠物狗,但是难免的会出现一次意外,无意中咬伤你了,别小看这小小的伤口,狗嘴里面是有毒液的,所以说被咬了一口的话,一定记得去打狂犬疫苗,一定要去的。

不小心被狗狗咬了之后,需要在两个小时之后处理好伤口。最好先挤出伤口周围的血,然后用20%的肥皂水冲洗,用烧酒或5%的碘酒反复烧灼伤口。

并且根据被咬位置的不同,处理伤口的方法也有所不同。这样简单处理好伤口之后,患者就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注射狂犬疫苗。

除此之外,养狗狗的家庭,之前没有准备好疫苗的话,在被咬之后,应该立即打电话预定一下疫苗,这样可以到医院就直接注射的,不要拖延,最好是越早越好的,拖迟了再去打的话,效果不是很好的。

狗咬了多长时间打针?第一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48小时内,然而根据被咬的程度以及伤势轻重,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注册疫苗。

对于那些不把狗狗咬当回事的朋友,在此提出来批评,狗狗健康则好,不健康也会把疾病传染给人类,如果被不健康狗狗咬了之后不及时处理伤口死亡是非常快的。

“早注射比迟注射好,迟注射比不注射好”这是被狗狗咬了之后,注册疫苗遵守的原则,由此可见被狗狗咬后,注射疫苗的重要性。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在注册疫苗期间注意饮食,不要食用酒、咖啡、浓茶等,还不能吃有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葱、大蒜等等。争取尽早康复。

狂犬疫苗什么时候打

其实不用多说也是越早打越好的,因为趁着毒素还没有分散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早打疫苗的话,可以早早遏制住的,这样一来就不会有什么危险的,也不用担心会有什么后遗症的。

1、咬伤后预防

对一般咬伤,即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应于0(第1天,注射当天)、3(第4天,以下类推)、7、14、30天各注射该疫苗1安瓿。

对严重咬伤,除应按上述方法注射该疫苗外,应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在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凡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疫苗全程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针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75天或第10、20、90天分别加强注射1针。

凡注射疫苗1天前注射抗狂犬病血清、慢性病人如肝硬化、免疫缺陷症、服用免疫抑制药物、老人、严重营养不良和咬伤后48小时才开始免疫等7种情况,均应于初种时加2—3倍疫苗量,分部位注射,才有较好的免疫效果。此外,有的虽属轻伤,但侵入的病毒量较多或伤及富含神经部位,亦可出现潜伏期短而单用疫苗无效病例。

2、无咬伤预防

对未咬伤健康者预防注射,可按0、7、21天注射3针。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强1针。

“以往每年进入夏季,总有被狗咬伤的市民前来接种狂犬疫苗,包头市疾控中心门诊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市民可随时前来接种狂犬疫苗及各类成人疫苗,首次注射狂犬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

6月9日,记者在包头市疾控中心采访时,免疫规划科科长侯飞说。

“每年的5~9月被狗咬伤的人数骤增。仅以今年5月份为例,包头市疾控中心综合门诊部有近600人前来接种狂犬疫苗,每天平均有20人接种狂犬疫苗。”包头市疾控中心综合门诊部科长赵瑞君介绍。

据了解,狂犬病是人被狗、猫、狼等动物咬伤而感染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狂犬病毒能在狗的唾液腺中繁殖,咬人后通过伤口残留唾液使人感染。

人发病时主要表现为兴奋、恐水、呼吸困难和进行性瘫痪直至死亡,潜伏期为20~90天,一旦发病治疗上目前无特效药物,病死率极高。

典型疯狗常表现为两耳直立、双目直视、眼红、流涎、消瘦、狂叫乱跑、见人就咬、行走不稳;也有少数疯狗表现安静、离群独居、一受惊扰狂叫不已,直至全身麻痹而死。

有的狗、猫虽无狂犬病表现,却带有狂犬病毒,它们咬人后照样可以使人感染狂犬病毒而得狂犬病。

据侯飞介绍,每年进入夏季由于天气炎热,猫狗易狂躁,加之人穿着单薄,容易被攻击致伤。侯飞提醒,若市民家中饲养宠物,与其接触时不要过度亲热,带猫狗等外出活动时,要对宠物进行约束以免伤人。

侯飞说,如果不慎被猫、狗咬伤和抓伤,一定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清洗消毒,或到医院处理伤口,并尽快到附近的狂犬病疫苗注射点注射疫苗,首次注射疫苗的最佳时间是被咬伤后的48小时内。

如果因诸多因素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应本着“早注射比晚注射好,晚注射比不注射好”的原则注射狂犬疫苗。

如果医院比较远,可自行处理伤口,越早越好。可先将伤口挤压出血,再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擦干后用5%碘酒烧灼伤口,以清除或杀灭污染伤口的狂犬病毒。

只要未伤及大血管,一般无需包扎或缝合,伤口一定要充分暴露,最好不要包扎。注射狂犬疫苗期间,不要做剧烈运动;少吃蛋白类食物及鱼、虾等海产品,避免过敏;少喝浓茶、酒以及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打狂犬疫苗注意事项

(1)在全程注射完狂犬疫苗后第15天左右到医院去,空腹抽取2ml血液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检查结果抗体为阳性,说明机体已产生抗狂犬病抗体。亦说明注射的疫苗对这次伤害(如果含有狂犬病病毒的话)有免疫作用。

(2)在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期间,禁止应用皮质激素类药物,尽量不接种其他疫苗应。

(3)忌酒,浓茶及辛辣刺激性食物,虾,蟹是可以食用的。

(至于说明书提出在注射疫苗期间不宜饮酒、喝浓茶及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进行剧烈运动,是为了避免引起疫苗注射反应而提出的,当然也考虑酒精可能会加速狂犬病毒神经移动的速度而缩短潜伏期,故注射狂犬病疫苗期间,不喝酒为宜,更不应酗酒)

(4)被咬伤又无功能障碍者可参加适当的劳动及锻炼,但不宜作剧烈活动,以免过度疲劳,着凉、感冒、以减轻反应。

注射狂犬病疫苗后会出现哪些反应?

注射狂犬病疫苗后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注射12~24小时注射局部可出现轻微反应,如发红或轻度硬结,瘙痒,肿胀,这些不良反应可以在24~48小时自行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因此不需要停止注射狂犬病疫苗。

偶见全身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颈部,臂部,躯体,腿部有大小不一的荨麻疹,消退后不留痕迹。

少数人还可能出现全身性反应,在注射1~7天内全身不适,微热,头痛,头昏,疲乏无力,皮肤刺痒或出现皮疹和食欲不振等症状。

极个别的还会出现罕见的变态反应,发生过敏性休克(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减弱,四肢发凉,头晕,胸闷等症状)。

过敏反应轻微的可以自行缓解,不予处理。过敏严重可以进行治疗。应给予抗过敏药物,如息斯敏或扑尔敏,并给予强心剂抢救休克,积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直至病人恢复正常,防止造成严重后果。

为此,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时,应在现场常规配备急救药物,尤其是有过敏史者,最好到专门接种门诊去注射狂犬病疫苗,尤其是第一针注射,尽量到有抢救设备的医院的注射室去进行接种,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使出现过敏反应,也能得到及时的抢救。

结语:现在养宠物是飞铲普遍的,不仅仅是养狗狗,还有家庭养猫咪,养小宠物猪都是有的,但是在您养宠物之前,一定提前预约好疫苗的,因为以后的事情您真是猜不到的,再温顺的小狗狗也会有不注意的事情,所以疫苗一定要及早预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西瓜打针变甜是谣言吗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西瓜打针”“螃蟹注胶”“蔬果染色”……夏日炎炎,生鲜美食广受欢迎,但朋友圈里的生鲜食品谣言却开始新一轮传播,不但使行业损失惨重,也造成消费者“舌尖上的焦虑”。那么西瓜打针变甜是谣言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对此,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相关实验:一手按住一个西瓜,一手拿着吸满蓝色墨水的针筒,用力往西瓜里推墨水。但当针筒里的墨水刚刚被推进西瓜里时,蓝色墨水竟顺着针眼流了出来。

“通过打针让西瓜变甜,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负责人在实验后指出,有时候我们看到在西瓜中有一些纤维状物质,这实际上是由于授粉、自然发育等原因产生的正常现象,并不是西瓜中被注入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首先,西瓜皮虽然较硬,但是西瓜瓤是很脆弱的,瓜内部又是一个封闭的环境。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向西瓜内部用针筒注水,不仅要用很大劲,水也马上就会冒出来。注水的压力还会把瓜瓤压碎。同时,针眼会让细菌进入西瓜内部,这样的瓜存放不了一天就坏了。商家注了水卖不出去,岂不是得不偿失。”

同时,我们经常会听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被染了色的谣言,实际是果蔬中富含的花青素使其呈现出颜色;它是多酚类物质,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很有益处。”陈君石说。

谣言“猛于虎”: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近年来,我国生鲜食品业几成谣言袭扰的“重灾区”。2016年以来,从“樱桃核仁含氰化物”“胶水拼接牛排”到“浑身是虫的皮皮虾”,生鲜食品谣言借助视频剪辑病毒式疯转,令生鲜企业,还有大批农户、养殖户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

业内人士指出,有些生鲜谣言毫无事实依据和基本的科学逻辑,有些看似基于一定的事实基础,但却对事实“移花接木”,或把个体问题演绎成普遍性问题。看似不起眼的谣言,经过社交网络平台四处传播,对整个生鲜产业造成损害,让生鲜产业陷入“谣言动动嘴,辟谣跑断腿”的尴尬境地。

“我认为,谣言给消费者心理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行业的经济损失。消费者的信心一旦丧失,受影响的是对行业的信任和政府的公信力,这个损失不可估量。”陈君石表示。

我国食品安全状况一路向好,但是很多老百姓还会有“这个不敢吃,那个不敢吃”的感觉,这就是来自谣言泛滥造成的误解。谣言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政府公信力的损失,经过连锁效应,最终成本又转嫁到老百姓身上。

“舌尖焦虑”不再来?辟谣、科普、共治一个不能少

如何让老百姓告别“舌尖上的焦虑”?专家指出,从根本上减少谣言,不能仅靠不断的辟谣,也要寄希望于老百姓掌握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不断提高公众的科学知识水平。

同时,食药监总局加大了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此前“塑料紫菜”等涉谣者已得到严惩。她表示,食药监总局将推动建立社会多元主体共治谣言的长效机制,让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人士、相关企业、新闻媒体和公众形成合力,“五位一体”击碎谣言,共同织密甄别、抵制谣言的免疫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被魔王松鼠咬了用打针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松鼠本身是爱干净的,每天都会自己清理毛发,魔王松鼠身上是没有异味的,反而还有一股坚果的清香,非常适合家庭饲养的一种小宠物。那么,被魔王松鼠咬了用打针吗?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被魔王松鼠咬了用打针吗?

松鼠咬伤有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虽然可能性要低于犬类咬伤,但狂犬病一旦发病,后果严重,病死率接近百分之百,需要及时到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是咬伤在头面部神经丰富的位置,还应该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另外咬伤的位置,应该吸纳尽量挤出血液,然后用碱性洗浴品做局部的清洗,再用清水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伤口通过这些处理,也可以降低狂犬病的发生率。

建议魔王松鼠从小开始饲养,从小养起来的松鼠各位亲人,所谓的从小不是让你从没睁眼就养,那样你容易养死,45天大最好,只要能上手玩,不怕人,选购就挺成功的。

松鼠对人的危害如下:

很多人说松鼠对人体有害,很不理解。还有松鼠需要打疫苗嘛,家里钱多你就去打啊,哈哈,松鼠本身是爱干净的,每天都会给自己清理卫生,你也可以选择水洗,当然你要跟他非常的亲切,不然会吓到他。

魔王松鼠外形可爱,尾巴格外显眼。小巧玲珑喜欢与人互动。不乱叫,便便基本也没有异味,非常适合家庭饲养的小宠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西瓜打针染色是真的吗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在炎热的夏季吃西瓜,可以算是一大快事。什么样的西瓜最好?当然得是颜色红、味道甜。可近日一些有关西瓜的传言盛行,说有黑心商贩给未成熟的西瓜打针,注射禁用食品添加剂甜蜜素和胭脂红。那么西瓜打针染色是真的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专家称西瓜打针染色并不是真的,因为在西瓜栽培过程中,一个大瓜三根藤,小瓜两根藤,即1000棵苗至少有2000棵藤,要往藤上打针得耗费巨大人力。

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强行注入,只会在微小组织内积累,且会破坏西瓜瓤组织特性。此外西瓜苗的维管束十分细小,注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即使有液体注射到苗中,也要通过植物自身的吸收、转化才能成为果实的成分,甜蜜素、胭脂红是不能被瓜苗正常吸收转化的。

因此,西瓜在生长中以及采收后,对西瓜果实采用打针方式注射液体物质,是不可能吸收的。更不可能像传言中描述的西瓜瓤呈红色且汁液也很“丰富”。

打针染色西瓜是怎样误传的?

夏季是西瓜销售旺季,几乎每年都会有瓜贱伤农的事情发生。投入打针这样巨大人力似乎很不值得。要想让瓜又大又红又甜,可以使用喷洒式药剂,又不会伤害到西瓜,相比之下打针的效率太低了。

西瓜栽种中需使用一些含有钾肥的叶面肥,一些化肥厂商对这类叶面肥命名为“增甜剂”进行销售。可能由于部分瓜农与公众对上述知识缺乏科学理解,将“增甜剂”传成了“注射剂”。

此外,市场上有极少量的“水脱瓜”,切开后瓜瓤表现出血红色,部分呈水浸状,严重的还会出现瓜瓤与瓜液分离,有大量水流出,有异味。这其实是西瓜生产中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病害,消费者买到后,可能就会认为是买到了“打针西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给羊打针在什么位置,你了解清楚了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羊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动物,有时候在养羊的时候一般会出现症状,特殊情况的话不得不打针,那么很多人不知道给羊打针到底是在什么位置

肌肉注射

在肉羊的颈部上1/3处,先用碘酒局部消毒,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压住肌肉,再推药液,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碘酒消毒针孔即可。

皮下注射

先用碘酒消毒羊颈部,用左手拉起皮肤成三角形皱壁,右手拿注射器将针头刺入皮下,如针头能左右自由活动便可推入药液。注射完后拔针,用碘酒消毒针孔。

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部位为羊耳部或颈部,剪除注射部位羊毛,用碘酒消毒,用手拍打静脉,将针头刺入顺血管平推,如有血液回流入管,则可慢慢推入药液,注射完后消毒针孔。驱血液原虫采用静脉注射较多,因其药物多有一定毒性及刺激性,在临床上常因注射处理不当引起局部坏死,甚至导致羊中毒死亡,以致有些基层兽医人员不敢接诊治疗血液原虫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孕妇感冒咳嗽可以打针吗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当一个人怀孕后,鼻、咽、气管等呼吸道黏膜肥厚、水肿、充血,抗病能力下降,所以容易患感冒孕妇感冒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滥用药物。那么,孕妇感冒咳嗽可以打针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孕妇感冒咳嗽可以打针吗

孕妇感冒严重的话要打针的,但是要和医生说明情况,说明自己已经怀孕了,让医生根据病情来配药,这样就不会对胎儿有不良影响了。

孕妇感冒可以吃药吗

孕妇感冒吃什么药可能影响到胎儿安全,所以一定要慎重对待,最好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抗感冒药:大多是复合制剂,含有多种成分,常见的有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康泰克、白加黑、康必得、克感康、快克等等,这些药大都含组胺药,孕期不宜服用,特别是孕4周前。感冒药主要是对症药物,治标不治本,且对孕妇来说不是安全药品,所以专家建议孕妇最好不用抗感冒药。

2、抗病毒药:均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孕妇不宜使用,若必须使用,则应有医生指导。

3、退热药:感冒伴有高热,多预示病情较重,应及时看医生。消炎痛是孕妇禁忌退热药,阿斯匹林在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

4、抗菌素:孕妇感冒如无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如扁桃体炎、血压高、咳黄痰、流浓涕等,可不用抗菌素。因为抗菌素可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体内,有20%—40%的可能性对胎儿构成危害,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抗菌素。

5、祛痰、止咳药:一般比较安全,但含碘制剂的止咳药,孕妇不宜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幼儿脊灰疫苗先打针后吃糖丸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脊髓灰质炎疫苗剂型有糖丸、液体、糖浆和胶囊4种剂型。常见的有糖丸和液体疫苗,但以糖丸疫苗应用最为广泛。每剂疫苗中都含有脊髓灰质炎疫苗Ⅰ型、Ⅱ型、Ⅲ型减毒活病毒抗原。那么,幼儿脊灰疫苗先打针后吃糖丸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脊灰疫苗是打针还是吃糖丸

在犹豫脊灰疫苗到底是打针还是吃糖丸之前,我们需要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两种方式的脊灰疫苗。国内吃的糖丸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英文简写为OPV,它是一种活病毒,但是减毒株,也就是说失去了致病性,口服后在人体肠道定植,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但是由于它是活疫苗,因此有可能在人体肠道定植后再获得毒力基因,反而造成小儿麻痹,不过这种情况的概率是极低的。

我们所说的打针就是进口的注射疫苗,它是灭活脊灰疫苗,英文简写为IPV,它是灭活疫苗,也就是说病毒处于死亡状态,需要注射到体内产生抗体,理论上不会产生疫苗衍生毒株而使疫苗接种者患脊灰疾病,所以相比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有更高的安全性,但是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可以产生肠道免疫,对脊灰的预防效果要比灭活脊灰疫苗好一些,因此到底选择哪一种,还是要大家自己决定,反正糖丸是免费的,而注射疫苗一针就要将近200块,打完全程12针需要2000多块钱,大家可以根据家庭情况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被打过针的猫抓伤出血要打针吗,伤口要怎么处理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候和自家的猫玩耍,会不小心被抓伤出血,可是家里的猫已经打过针,那么被打过针的猫抓伤出血要打针吗?

被打过针的猫抓伤出血不需要打针,因为打过针的猫一般不会携带狂犬病毒,所以抓伤出血不需要打针。如果是被小野猫或是非家养猫咪抓伤出血,那么就一定要打针,因为无法保证这类猫咪的身体内是否有狂犬病或其他疾病,所以要是被这类猫咪抓伤后就一定要去医院打针。无论是被家猫还是小野猫抓伤出血的,首先要做的就是清洗伤口,最好是先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给伤口消毒。如果被猫抓伤的伤口不深,给伤口消毒的时候可以先用酒精擦拭,然后在用碘酒涂抹,最后在伤口处贴上创可贴,这样可以确保伤口不被外界细菌感染。如果伤口比较大或伤口比较深,先做好消毒工作,然后尽快去医院看一下,这样有利于伤口的恢复。

被打过针的猫抓伤出血不需要打针,一般打过针的猫不会携带狂犬病毒,所以不需要打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狗狗打针多少钱一针 给狗狗打疫苗要注意的事项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千挑万选之后终于将心爱的狗狗带回了家,此时的你,内心必定欢喜无比,满心满眼都是可爱的小狗狗,会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把它照顾好,给它最好的照料和爱护。那么,有一件事情你可千万不能忘记,就是刚带回家的小狗狗,若是还未接种完疫苗的话,一定要在它差不多熟悉了新家环境的第一时间,送它兽医院完成疫苗的接种,这才是对它最好的健康管理。说到这,可能大家就想问了,狗狗打针要多少钱呢?打疫苗贵吗?

首先,未断奶的幼犬能够从母体乳汁中获取到一些抗体,因此在哺乳阶段的幼犬暂时是不需要施打疫苗的。等到它完全断奶之后,就要定期去打疫苗,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防御病毒的侵袭。虽然疫苗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病毒,但活性比较低,打疫苗之后,狗狗的身体会对其他的诸多病毒产生一种抗体,从而确保狗狗的身体健康。

其次,就是有关疫苗的费用问题了。实际上,按如今的生活水平,狗狗打的疫苗价格并不算贵,当然价格也并不是统一或者一成不变的,比如进口和国产的疫苗,价格就有明显差距。但总体来说,这个费用一般还是在宠主们能够承担的水平,大多是在五六十元一针。

再者,要注意给狗狗打疫苗的时间。狗狗注射完第一针疫苗之后,通常要间隔20-30天左右再打第二针,然后再间隔20-30天打第三针,同时要记得给幼犬施打狂犬疫苗。所有疫苗接种完成之后,今后只需要每隔一年注射一次疫苗和狂犬疫苗就可以了。温馨提示,由于不同的疫苗,抵抗病毒的时间略有不同,所以具体需要间隔多久给狗狗注射疫苗,一定要听从医嘱,千万不要无故拖延,时机不对,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

最后,要牢记打疫苗的禁忌问题。

1、狗狗不适合打针的情况,比如生病,就不应该继续接种疫苗,这样疫苗容易失效,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对狗狗毫无好处,可能还会对身体产生负面的影响。

2、贪图便宜,打了质量差、过期或保存不当的疫苗,或是接种的医院技术低下,那么就算打了疫苗,肯定也没什么作用,甚至对狗狗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后果。

3、弱毒疫苗注射之后会有很强烈的反应,可能会损伤腹中的狗宝宝。通常这类疫苗的说明上都明文标识着“妊娠犬禁用”。所以若母犬的免疫时间刚好在它怀孕期间,那么应该等到哺乳之后再打。

4、年龄太小的狗狗在注射疫苗的时候,可能会遭到来自母源抗体的干扰,进而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效果。所以第一针六联苗要等到幼犬一个半月之后再打,而第一针狂犬疫苗更应该等到幼犬满三个月之后再注射。

虽说不是所有的狗狗打了疫苗就都不会生病,但这也并不代表着疫苗就不该打。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疫苗的本质就是预防,而非治疗,预防哪有百分之百万无一失的,只是更大程度的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而已。只要狗狗家长们都能重视每一年的疫苗,狗狗的健康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狗咬人打针了会好吗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被狗咬及时打针就真的好了吗?很多被狗咬伤人有这样的疑问。今天,小编就给你介绍一下被狗咬及时打针就真的好了吗?。

要说是否必须打针,首先必须了解狂犬病本身,狂犬病目前是一种发病百分百死亡的疾病,目前没有治疗方法,只有预防方法,预防的唯一方法就是及时有效的处理伤口和及时,全程,足量的注射狂犬疫苗。指导意见:你好,你已经很好的处理了伤口,小狗也注射了疫苗,发病的几率是很低的,但是,因为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会导致性命之忧,所以,建议你还是注射以免为好。各地的疫苗价格可能不同,我们这里5针疫苗的价格大概是400元不到一点,没有什副作用,关键是需要注意忌口。

上面就是小编为你做准备的狗咬人的安全知识,接下来也你可以关心一下宠物狗伤人怎么办的知识。

宠物安全小知识库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介绍的。

一旦被宠物咬伤,应就近去医院严格处理伤口;若在特殊环境下不能去医院时,可自行用20%肥皂水反复冲洗伤口,然后用清水洗去肥皂水,擦干后再用70%酒精、3%~5%碘酒消毒伤口。伤口处理完毕后立即到当地卫生部门注射抗狂犬病疫苗,有条件的尽可能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血清或免疫球蛋白。如果头面部被动物咬伤,感染狂犬病的危险性更大,受伤者要迅速赶到接种点,先注射抗狂犬病的免疫血清或者抗狂犬病的免疫球蛋白,然后再注射抗狂犬病疫苗。

此外,为了避免狗咬人,主人可以为爱犬佩戴止吠器或者是宠物脖圈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儿童发烧时打针和吃药哪个更好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发热俗称发烧儿童发热多数是由各种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是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种症状。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下面来看看儿童发烧时打针吃药哪个更好吧?

由于一部分6个月~5岁的小儿可能引起热惊厥(多数是良性惊厥,愈后好;如有原发性癫痫,则可能增加其癫痫发作次数),因此家长对发热感到十分恐慌,只要孩子一发热,不管白天黑夜,甚至孩子在熟睡中也要抱他去医院打退烧针,请医生迅速把体温降下来。有一些打了退烧针后确实体温暂时下降了,但不久又上升了,有的还出现副作用。

确实,肌肉注射退烧针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由于目前用于儿童退热的针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化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含氨基比林成分),这类药物副作用大,极易产生虚脱甚至休克;也可能出现过敏性皮疹(荨麻疹、渗出性红斑、剥脱性皮炎);更为严重的可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本世纪30年代,欧美应用氨基比林导致2000余人死亡,是本世纪最大的药害事件之一。故这类药物已在22个国家受到禁止。80年代初我国已将氨基比林列为淘汰品种,故儿童应禁止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另外,此类药物肌肉注射局部刺激较大;会引起臀部肌肉损伤产生臀肌萎缩或麻痹及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儿童对打针也非常恐惧而吵闹不安。故世界卫生组织提倡口服解热药。

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反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当出现略高于正常人体的体温时(37。5℃-38。5℃),人体可表现出更好的抗感染防御机能,所以对小儿发热不加区别强行用物理方法或针剂药物降温是不利的。

什么情况下给患儿解热治疗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若患者肛门温度39℃以上(腋下38。5℃)且有烦躁不安时,应及时给患儿解热治疗。以下情况即使不到39℃也应治疗,如有肺炎、心力衰竭、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及5岁以下有发热抽风史的孩子也应给予解热药。

解热治疗,首先应选择非药物治疗,如多饮水,少穿些衣服或少盖些被子,夏天应降低室温至25℃左右,确保孩子处于凉爽但不寒冷的环境中。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证明在发热时(38℃~41℃)用酒精或冷、温水擦浴降温是不科学的,这样做违反了生理的发热调节机制,不仅无效,且可能使患儿发生颤抖,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而且酒精擦浴还可发生酒精中毒(体温超过41℃时如中暑、中毒性脑病等超高热、非生理调节机制引起的,可用冷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但酒精擦浴仍不宜应用)。

有效的解热治疗是口服解热药降温。目前认为最安全、有效且适合家庭常备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退热系列),该药有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对胃肠道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及凝血机制无影响,口服吸收迅速而安全,口服后30~60分钟血中浓度达高峰,30分钟产生退热作用,退热作用持续4小时,儿童剂量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mg,4~6小时一次,最多一天不超过5次。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发烧时打针和吃药哪个更好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