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登山星期几【实用20篇】

对于上班族来说,每年最开心的节日非国庆节莫属了,你知道国庆节时间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问学吧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国庆节时间,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3607

文章

867

篇1:登山包怎么挂登山杖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山包的背负系统由骨架、背板、腰带、腰带姿态调节带、肩带姿态调节带、肩带和胸带等组合而成。而使背包稳固的包体束缚带也是整个系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那如何保养登山包呢?外出旅游时,避免登山包与一些锋利的石头或者树枝荆棘接触,导致登山包的刮伤。防止夜间,老鼠或其他动物咬破登山包。可能你会说这些东西在所难免,但你只要有心,就能将这些事件的概率降到最低;登山包不要装的太满,这样会导致登山包的变形,材料的耐用性也大打折扣。登山包长时间受到大压力,随时可能坏掉;登山包里面不要装一些坚硬,锋利的物品,这样易导致内伤,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登山包怎么挂登山杖吧?

大部分登山包都有一个或者两个悬挂登山杖或者冰镐的地方,比较方便。一般都具有了一个所谓的“登山杖随行系统”,拔登山杖像是拔剑,不用取下登山包就能自己挂上或者拆下登山杖,不仅酷,还很实用。看你的背包了,有的背包正面就有专门挂冰镐或登山杖的地方。如果没有一般登山包两侧收紧带,包底侧面下方有一个小的带环,把登山杖手袋和那个环带固定,将登山杖穿过那一侧的收紧带就可以了

一般出行多数的人选择的就是45L左右的背包,这样的背包其实已经是非常的大的,空间很足够,但是我们在打包的时候就会发现,东西打包的顺序不对的话,再大的包也是小包。一般四十五升的背包出行,可以是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七天到十五天的野营旅程都是可以的,当然在野外呆的时间越久,说明你所需要的食物越多。

从七天到十五天这样的计算下去,是你能在野外获得食物来源的情况下,要不然45L的包可打包不了那么多的食物,而且四十五L的背包在冬季使用的时候,帐篷以及睡袋是放不进去的。需要自己另外选择包去装,或者是外挂系统。

对于55L以上的背包,都是可以放心的将所有的用品全部都堆进去,对于新手来说装备越多是越好。但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人去野营,只需要简单的小包就足够打包所有用具。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登山包怎么挂登山杖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登山包的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登山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以便可以更好的进行登山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3处暑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全文共 1593 字

+ 加入清单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通常出现在八月中旬。那么2023处暑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3处暑是几月几号星期几_处暑农历时间,希望大家喜欢!

处暑应该怎么吃

1.吃酸不吃辣

酸味有润肺收敛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护肺阴。因此,这个时节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类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这些食物属于热性,又在烹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后容易上火。尤其是处暑过后,天气开始干燥,会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比如生姜,在古代医书中就有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

2.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叫作“秋瓜坏肚”,一些美味的瓜类多属阴寒性质,吃多了会损伤脾胃,因此要适可而止。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梨可润肺,能够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苹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钾,不但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还可止泻。

3.少食辛辣多清淡

处暑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干燥,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而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少吃点辛辣的食物,多吃一点清淡食物。

4.吃热不吃凉

九月的天气是变化多端的,也许上中午还是高温天气,下午晚上便是寒冷无比。所以在处暑这个节气之中,大家不仅要注意好保暖,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好,切忌不要吃太多冷凉的食物。因为秋季逐步来临,人们很容易在这个时候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所以在饮食上,最好能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对身体很有好处。

2023处暑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2023年处暑开始时间:8月23日 17:01:06

2023年处暑结束时间:9月08日 05:26:31

2023年处暑农历时间:七月初八

2023年处暑星期时间:周三

处暑到了意味着什么

处暑之处,在这里是走出,停止的意思,暑就是热盛。处暑就是走出热盛的夏天,停止暑热了,暑气渐消了,秋凉明显了。冬冷三九,夏热三伏,末伏在秋后,一般在处暑前后几天都出伏出暑了。立秋水冷三分,到了处暑,早晚凉已很明显。处暑凉,寒到墙。处暑凉来寒到,这是在说早晚,中午还是热的。立秋不是秋,要凉白露后,处暑就处于立秋白露之中,有暑热也有秋凉。日夜温差大,要防感冒不适,暑尽秋凉,季节转换明显,不适应,特别老幼人等,抵抗力,免疫力弱,就极易因季节变化,气温凉热干湿变化大而不适致病。

处暑后还要热多久

在我国南方多地,在处暑之后还会有“秋老虎”,天气炎热而干燥,只是早晚稍微降温,这种天气会持续十来天,通常在白露时节才算是真正进入秋季了,天气才会真正凉快起来。

在处暑之后,北方地区基本上除了正午太阳会强烈一些,其他时候并不会太热。处暑过后北方天气会逐渐转凉,南方却容易受秋老虎影响,持续高温。

在南方许多地区,还是会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天气依然炎热,但是早上和晚上的温度又会较夏季降低,而且此时天气还会逐渐变得干燥,我们称之为“秋老虎”。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暑气逐渐散去,早晚温差变大,总的趋势是天气越来越凉爽,但晴天下午的炎热不亚于暑夏之季,距离进入真正凉爽的秋天还有待时日。

处暑后,由于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就形成了即热有闷的特点,也是人们最难受的“桑拿天”。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一个月不等。

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了又回头。“秋老虎”天气,虽然气温较高,但总的来说空气干燥,阳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热,不至于热得喘不过气来。

处暑节气如何养生?

饮食

“处暑”期间,气候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

锻炼

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秋天,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可根据个人的体质,做一些登山、慢跑、郊游等户外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登山运动的六大好处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出外进行登山野营活动对人体有很大的好处,从医学角度来说,它对人的视力、心肺功能、四肢协调能力、体内多余脂肪的消耗、延缓人体衰老等五个方面有直接的益处。

一、山中原始森林和草地的面积是远非城市中的绿地花草所能比拟的。因此在山间行走,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二、治疗近视有一个最简捷的办法,就是极力眺望远处,放松眼部肌肉。然而城市中由于工业污染及热岛效应等因素,空气中颗粒悬浮物较多,能见度较差。山野之中,尤其是在山巅之上,可以使目光放至无限远,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

三、山间道路坎坷不平,穿行此间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

四、人们日常体内的糖代谢属于有氧代谢,登山活动尤其是登高山,由于空气稀薄,人体内大部分转为无氧代谢,加之登山野营活动的运动量较大,山中野餐往往难以满足体内热量需求,因此,它能大量消耗人体内聚集的脂肪组织,尤其是腰腹部的脂肪组织。

五、人体的正常代谢中会产生出一种叫自由基的有害物质,它能破坏人体细胞膜,溶解人体正常细胞,引起人体组织的衰老甚至变异。而氧气负离子可以有效结合自由基,使之排出体外。据有关数据表明,城市街道上氧气负离子的单位含量仅有100至300,而山区森林中可达数万。因此,在大山中行走野营完全可以有效排出有害自由基,有益于延缓衰老。

六、登山可以放松人的心理压力,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登山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另外还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在登山包上固定登山杖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质量好的登山包用的都是进口环保胶水、环保皮革,这样做出来的包包是会散发出一种特别的清香、有的包包在出厂前会用专业的碧丽珠等护理液进行护理,但是发出一种空气清新剂的问道,有的还是淡淡的水果味而不会刺鼻、只有劣质的材料才会发出难闻的怪味,那如何保养登山包呢?外出旅游时,避免登山包与一些锋利的石头或者树枝荆棘接触,导致登山包的刮伤。防止夜间,老鼠或其他动物咬破登山包。可能你会说这些东西在所难免,但你只要有心,就能将这些事件的概率降到最低;登山包不要装的太满,这样会导致登山包的变形,材料的耐用性也大打折扣。登山包长时间受到大压力,随时可能坏掉;登山包里面不要装一些坚硬,锋利的物品,这样易导致内伤,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如何在登山包上固定登山杖吧?

大部分登山包都有一个或者两个悬挂登山杖或者冰镐的地方,比较方便。一般都具有了一个所谓的“登山杖随行系统”,拔登山杖像是拔剑,不用取下登山包就能自己挂上或者拆下登山杖,不仅酷,还很实用。看你的背包了,有的背包正面就有专门挂冰镐或登山杖的地方。如果没有一般登山包两侧收紧带,包底侧面下方有一个小的带环,把登山杖手袋和那个环带固定,将登山杖穿过那一侧的收紧带就可以了

一般出行多数的人选择的就是45L左右的背包,这样的背包其实已经是非常的大的,空间很足够,但是我们在打包的时候就会发现,东西打包的顺序不对的话,再大的包也是小包。一般四十五升的背包出行,可以是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七天到十五天的野营旅程都是可以的,当然在野外呆的时间越久,说明你所需要的食物越多。

从七天到十五天这样的计算下去,是你能在野外获得食物来源的情况下,要不然45L的包可打包不了那么多的食物,而且四十五L的背包在冬季使用的时候,帐篷以及睡袋是放不进去的。需要自己另外选择包去装,或者是外挂系统。

对于55L以上的背包,都是可以放心的将所有的用品全部都堆进去,对于新手来说装备越多是越好。但是对于经验丰富的人去野营,只需要简单的小包就足够打包所有用具。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如何在登山包上固定登山杖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登山包的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登山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以便可以更好的进行登山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常用登山绳的长度是多少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安全绳是指与安全带配套使用的长绳。适用于矿山、交通运输、森林采伐、石油化工、广播、电信、地质勘探、登山、架桥、开山筑路、工程抢险以及建筑安装等作业,那应该如何挑选登山绳?选择登山绳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使用的目的从而才能决定选择登山绳的大小和长度。其次我们要考虑登山绳的材质,是选择天然纤维材质还是化学纤维材质。现在使用于野外的几乎都是尼龙化纤材质的绳索。这一类的制品,比起天然纤维材质如马尼拉麻之类更有强度;质量也较轻、较柔软,也较具耐久性。此外,它也有在悬挂重物时,伸展性大、易于滑动的特征,下面来了解一下常用登山绳的长度是多少吧?

安全绳是用合成纤维编织而成,是一种用于连接安全带的辅助用绳,它的功能是二重保护,确保安全。一般长度2米,也有2.5米、3米、5米、10米和15米的,5米以上的安全绳兼作吊绳使用。

安全绳直径不小于13mm,捻度为(8.5~9)/100(花/mm)。吊绳、围杆绳直径不小于161nin,捻度为7.5/100(花/mm)。电焊工用悬挂绳必须全部加套。其他悬挂绳只是部分加套。吊绳不加套。绳头要编成3—4道加捻压股插花,股绳不准有松紧。通常,安全绳的直径为:Φ16。

安全绳种类:

1、普通安全绳,材料为锦纶等制成。

2、带电作业安全绳,材料为蚕丝、防潮蚕丝、迪尼玛、杜邦丝。

3、高强度安全绳,材料为迪尼玛、杜邦丝、高强丝。

4、特种安全绳,如消防安全绳材料为内心4.3mm钢丝绳,外编制纤维皮;海洋耐腐蚀安全绳材料为迪尼玛、帕斯特、高分子聚乙烯;耐高温绳安全绳的材料是凯芙拉,能够在﹣196℃至204℃范围内可长期正常运行。在150℃下的收缩率为0,在560℃的高温下不分解不熔化;热缩套安全绳,内芯是合成纤维绳索,外皮用热缩套,耐磨,防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登山护膝的正确戴法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膝盖既是一个在运动中极其重要的部位,同时又是一个比较脆弱容易受伤的部位,透过护膝加压可以减少关节扭转、过伸和弯曲造成的伤害;透过护膝的缓冲垫,可以减少身体接触的冲击来避免受伤,那跑步时带护膝能预防膝盖损伤吗?答案是肯定的,正常情况下,膝关节通过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控制运动的稳定性,当动作幅度过大,或者无法维持在正常活动范围内运动,就会造成对肌肉、韧带、关节等关键部位的损伤,而护膝的作用就相当于,从外部又包裹了一层肌肉韧带等保护组织,支撑关节的稳定性,限制关节活动,从而防止损伤;佩戴护膝,是运动损伤发生后的无奈之举,如果没受伤,不建议日常佩戴护膝,那么登山护膝的正确戴法有哪些呢?

为了保护膝盖不受伤害,各种各样的护膝应时上市,我们最常见的包括两种:直筒包护式的普通护膝和两旁有加强护条的专业护膝。一般的运动不需要护膝。因为普通护膝通常具有保暖的作用,并且戴上以后对膝盖前方的髌骨会形成一定的压迫,影响运动效果。如果登山,则需要间歇性使用,不要全程使用。

在膝盖感觉不适时穿上,状况好时要拿下,否则会影响肌肉的正常训练。在护膝的选择上,不需要功能特别强的护膝,因为功能性越强的护膝,保护和支持效果越好,影响运动效果的范围也越大,而且用久了会使肌肉锻炼效果大打折扣。专业护膝一般是膝盖曾受过伤的人使用。因为他们的膝盖受过伤,所以力量不足,在运动时需要借助两旁的加强护条作力量支撑。

护膝适合下坡使用,在爬坡的时候,其实对于肌肉是一个阻碍的,在休息的时候,一定要让膝盖透透气,排汗(当然,膝盖要保暖,不能受凉)。有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登山遇险如何自救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上山和下山对健身和减肥都有一定好处,上山时肌肉做功,把身体一级一级往上举,锻炼效果明显。但人们有常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是因为下山对大腿、小腿和臀部肌肉要求更高,那登山遇险时该如何自救呢?体质不好的人,在夏天出去游登山的时候,由于活动剧烈、体力消耗过大,尤其是未能及时补充体内损失的水分和盐份时,容易发生热昏厥。热昏厥症状整个人感觉筋疲力尽,烦躁不安,头痛、晕眩伴恶心。脸色苍白,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的肌肉抽搐;一个应急装备箱和急救箱,可能会在你受伤时派上用场,所以务必随身携带,如果遇到突发性事件还可以自救。绷带、敷料、敷料包、消毒药水,胶布、棉球、温度计,还有治疗感冒、发烧、胃痛等的常用药也要备上一些。还有眼药水、红花油、止血贴、清凉油等物品,那么登山遇险如何自救呢?

1.一手抓住冰镐头部,拇指在镐尾上,其它手指在镐锋上自救抓握法;另一手握住冰镐柄尖头以上的位置。两手均握紧。

2.镐锋在肩部上方位置压入山坡,冰镐柄成对角线斜过胸前方,贴着另一侧髋部握紧。冰镐柄较短时以同样的姿势握住,虽然冰镐柄尖头到不了另侧髋部。

3.胸和肩紧压镐柄,脊柱弓起,稍离雪面。背部弓起至关重要:它把登山者的重量置于镐锋和脚趾(或膝盖)上,即抠入雪中实现控制的那些点上,形成弓形的最佳方式是集中精力拽住镐柄的末端,镐柄较短会更困难。这种拉力形成弓形并使重量移向镐锋那边的肩膀。注意:那些不愿使胸和脸没入雪中的人可能会使背部弓起过高。

4.两腿挺直,分开,脚趾抠入雪中(如果穿钉鞋,使脚趾离开雪面直到最后几乎停住)。

5.紧握冰镐。紧握冰镐头部会使镐锋挨着肩部和颈部。另一只手必须靠近镐柄的末端以防止镐柄尖头为轴心转入大腿,造成重伤。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登山遇险如何自救的内容,在登山时一旦遇险除了自救外,还要向外发出求救信号,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登山自救的知识,那就继续浏览本网登山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恩节的时间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全文共 1433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在这天我们都应该向父母表示感恩。下面,小编来跟你说说感恩节的时间,一起来看看吧!

感恩节的时间

按照一般来说是11月第4个星期四,今年是11月23日。感恩节:11月23日。

感恩节的历史起源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移居美国的欧洲人基本上沿袭了北美大陆上的第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的形式。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正式规定,11月26日为第一个全国统一庆祝的感恩节。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各州都视自己的情况规定节日日期。直到1863年,林肯总统再次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1941年,美国国会经罗斯福总统批准通过一项法案,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全国的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感恩节的习俗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体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入共度佳节。

从18世纪起,美国就开始出现一种给贫穷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当时有一群年轻妇女想在一年中选一天专门做善事,认为选定感恩节是最恰当不过的。所以感恩节一到,她们就装上满清一篮食物亲自送到穷人家。这件事远近传闻,不久就有许多人学着她们的样子做起来。

1、吃火鸡

感恩节最著名的习俗就是这吃火鸡了,在感恩节当天,几乎每家都会做自己的火鸡,这个过程不仅是为了纪念节日,也可以与家人一起互动,你来我往,彼此做着自己喜欢的食物,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感恩节想要传递的,当然除了吃火鸡外,感恩节还有许多常见的食物搭配,例如西葫芦、奶油洋葱、土豆泥、番瓜派等等。

2、蔓越桔竞赛

在感恩节那一天,有些人还会举行一些游戏活动,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这蔓越桔竞赛。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把一个装有蔓越桔的大碗放在地上,然后一群人开始围坐在碗的周边,然后再给每个人发一根线,等待比赛的开始。在比赛过程里面,他们会先穿针线,然后把蔓越桔一个个串起来,当然一般会用时间去限制,等时间结束时,谁的针串得最长,那么谁就是获胜者,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3、郊游

在美国,感恩节不是坐在家里团聚就好的,有些人会开车出去游玩,或者干脆出国旅行,其实感恩节就是一个玩乐的日子,大家都会在这一天彻底放松,因为是全国性节日,因此假期还是有的,大家可以趁机出去玩乐放松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登山包的重心调整带怎么用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登山背包宽厚的腰带可使背包的重量更多地作用于腰部。尤其长距离徒步,更是要注意系紧腰带,以便让更多的重量转移到腰胯部,以减轻肩部的压力。登山背包设计重心放在腰部,减少了承重受力的传递环节,也减少了不必要体力消耗,使背着的感觉更舒适轻松。一些登山包的腰带上还配有小的拉链带,装些随身用小物品很方便,那如何保养登山包呢?

外出旅游时,避免登山包与一些锋利的石头或者树枝荆棘接触,导致登山包的刮伤。防止夜间,老鼠或其他动物咬破登山包。可能你会说这些东西在所难免,但你只要有心,就能将这些事件的概率降到最低;登山包不要装的太满,这样会导致登山包的变形,材料的耐用性也大打折扣。登山包长时间受到大压力,随时可能坏掉;登山包里面不要装一些坚硬,锋利的物品,这样易导致内伤,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登山包的重心调整带怎么用吧?

肩带:设计良好的背包,肩带厚实且有排气效果,在一般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3时,不会有不舒适感。调节好了,包和你的肩胛骨之间不会有什么空隙(驼背的人例外)。好的包可以自己任意调节在肩膀上的重量分配,你可以根据体力以及环境随时调整。

胸带:用来调节两条肩带之间的距离,使用时应调节到让背包既能贴紧身体,又不会有压迫感为佳。胸带在减轻肩部的负重效果时很明显。

背包压缩带:主要的功能是用来调节背包容量,外挂器材及保持重心不移动。

重心调节带:背带上部和背包之间的连接带,是重心调节带,平时一般保持45度角,拉紧可以将重心移到肩部,松开可以将重心移到臀部,通过肩臀之间的调节,可以减轻疲劳。在平路上,可以把重心调高一点,而在下坡路时把重心调低。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登山包的重心调整带怎么用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的登山包的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登山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登山杖有什么作用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登山杖顶部置于腋下5~8公分,然后将杖尖向下调整到接触地面为止;最后将登山杖的支杆全部锁紧。调整时不应该超过登山杖上所显示的最大调整长度,那使用登山杖时该注意什么呢?在山路上行走,当一侧有悬崖时。一定要将登山杖在向山侧使用,否则容易发生危险!平时要养成左右手都能使用手杖的习惯;尽量不要将登山杖插入海水、含钙量高的水中,比如黄龙、九寨沟那种水里。否则会腐蚀手杖或很难清理;登山杖不是降魔杵,也不是金刚杖,对它温柔些,暴力使用再好手杖的也会折断,还有可能发生危险,大家知道登山杖有什么作用吗?

1、当你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前进的时候,登山杖可以保持你的身体平衡,避免一些摔倒或磕磕绊绊的发生。

2、过河的时候,登山杖等于你的身体又增加了支点了,有利于在湍急、湿滑的河流中保持平衡。

3、上坡的时候,登山杖可以帮助你的脚助力,下坡时可以帮助减少膝部的震动,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4、走在有灌木丛的山路上时可能会有蛇,这时可以用登山杖在前面探路,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

5、虽然不是丐帮,但是有了登山杖,就等于你也有了一根打狗棒,逢村过寨的时候,你可以用它来对付野狗。

6、休息时可以用登山杖把地席支起来做一个简易的遮阳棚来遮避太阳。

7、冬天的时候,经过有雪的低矮树木时,可以用登山杖把树枝上的雪打下来,这样雪就不会掉在身上。

8、有的登山杖还可以作为照相机的独角架使用,在徒步的同时,如果你还有摄影的爱好,这种登山杖是个不错的选择。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登山杖有什么作用的内容,既然登山杖有这么多的作用,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带一把登山杖的,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登山安全小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登山游玩前要留意天气预报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形成了一股登山热,那么登山前需要注意什么呢?

登山前看天气预报

对山上的气候特点应有所了解,争取在登山前得到可靠的天气预报。带好衣物早晚御寒,防止感冒。

登山前做身体检查

登山前应该做身体检查,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要做全面身体检查,以免发生意外。如有身体不适者,如换较轻的感冒患者应该带点感冒药,像糖尿病、心脏病的患者都应随身携带药物,避免紧急情况发生。

最好天亮后爬山

秋季清晨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很大,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容易诱发心脏病或高血压,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最好早饭后天亮时再爬山。

了解好登山路线

事先了解好登山路线,计划好休息和进餐地点,最好有熟人带路,防止盲目地在山中乱闯。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领,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登山避暑好去处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登山是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山中的空气异常新鲜,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

登山避暑去处:中梁山登山步道

位于大渡口森林公园内,公园在修建过程中就十分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尽可能不破坏原生态,以其植被丰富、空气清新著称。登山步道掩映在公园高大挺拔的松树和低矮茂盛的灌木之中,那层层叠叠的树影仿佛是一副美丽的画,树荫下的丝丝清凉更让人大呼畅快。

交通:在毛线沟公交枢纽站乘坐公交486、487路,至华福路隧道口站下车即到。

登山避暑好去处:凤凰山步道

位于巴南丰盛古镇,全长约2.5公里。步道沿凤凰山山势而建,近可观遮天蔽日的松木,远可俯瞰丰盛古镇的苍凉古朴,而且步道坡度适中,适合全家老小一起上阵。享受清凉之余,还可亲近田园自然风光,尝到无污染的农家菜。

交通:在南坪长途汽车站乘车到木洞或者五布,再换乘至丰盛乘坐到东温泉的客车。自驾可从内环快速路茶园下道经茶涪路到丰盛镇。

登山避暑好去处:玉峰山龙门步道

位于渝北区玉峰山镇,全长约3000米。玉峰山是目前重庆近郊森林覆盖面积最大且植被保存最好的森林公园,常年气温比市区低5℃,山间有植物种类326种,野菜及中药近200种。登山之余,不妨采摘一些野菜回家。

交通:乘公交或轻轨到两路,转乘至龙门步道的中巴车。自驾可从机场高速路转城南立交,走沙石路到龙门桥。

登山避暑好去处:金凤森林游步道

位于白市驿白塔坪。步道内百余种草木竞相生长,茂盛的植被形成了步道的天然屏蔽。山中更有九凤瑶池、海兰湖、飞流谷、桂花池、韩湘湖、黛湖等大小湖泊瀑布14处。久困于都市的人们偶尔至此,顿觉山气清洌,神爽智明。

交通:自驾至含谷下道,沿高新大道至海蓝云天即到白塔坪。乘坐公共交通,可坐轻轨至大学城,再转乘公交264路至曾家,再转乘出租车等。

登山避暑好去处:尖刀山登山步道

位于九龙坡区尖刀山森林公园,全长4300米,海拔高度497米。尖刀山地势陡峭,其间次生灌木林,蕨类层染,很适合上班族登山健身。山上还生长有一种特有植物“闻香木”,轻折其茎叶,异香扑鼻。

交通:乘坐213、203、222、268、427、428、803、425路公交至华玉路站,下车后步行约20分钟即到。

登山避暑好去处:建文峰登山步道

位于巴南区南温泉风景区的花溪河畔,步道始于“孔园”,直达海拔504米的建文峰顶,全长3070米。步道沿途松木无数,苍翠浓郁。林间阳光斑驳,鸟鸣啁啾,既可登山健身,亦可寻幽访古。

交通:可坐327、302、169路等公交直达南温泉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登山背包背法指南,再也不用去问别人!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登山包跟日常背包最大的区别之处,应该就是背负性会有区别。登山包为了满足更多登山人士的需求,于是设置了与众不同的背负系统,把背包的重量放在人体的腰部与核心,并不单单就是依靠双肩来担负重量。可是问题来了,很多小伙伴都不知道登山包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1、一个包打得好坏要看能不能放在地上包自己站起来,能做到这一点你便成功了一半。

2、尽量利用包内空间。用一些柔软的东西填充内部不规则的小空间,例如衣物袜子。

3、尽量减少携带坚硬的重量大的物体。有玻璃瓶的要换成塑料瓶,外面有包装得如纸盒铁盒都拆下来减少重量。

4、尽量携带可以一物多用的物品。每次回来后想想什么东西这次一次也没有用、那么下次就可以不带了(除了必备的求生物品如刀、绳子、哨子、雨衣紧急的备份干粮和一点饮用水)。

5、尽量不要外挂。帐篷可以拆开,把帐杆插到包里,把内外帐折叠后放在包里,防潮垫如果不是气垫的话可以捆到包的侧面,尽量不要放在包顶上或者下部,在比较茂密的丛林里行走会很费事。

6、注意保护好登山包的各种扣,一般情况下,尽可能让所有扣都扣上。无论在哪里,每次放下登山包的时候,卸包后一定要首先扣上主扣。保护好主扣,就是保护好你自己的肩膀。

7、登山包装好后,整体的重量应该是比较均匀的,切忌一侧重,一侧轻。

8、背包行走时尽可能的匀速行进,切忌时快时慢,浪费体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户外登山应带哪些冷饮和零食?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速冻饺子、冷饮、冰冻饮料等食品如何携带?从冰箱冷冻室内取出。用携带的帐篷(打散)、衣服等包裹,装入背包,实践证明比专门的冰包好(会有点“露水”,不过无妨),也没有额外的重量。饮料那就去掉玻璃瓶,饮料、白酒、红酒、啤酒、鸡蛋等,携带方法。将厚重玻璃瓶打开,鸡蛋敲开(关于鸡蛋要灌满瓶,最好不要留空间,要是有空间晃荡晃荡就散了。鸡蛋也可以埋在大米中,放入套锅内,这样口味比较好,专用蛋槽盒一点都不保险,破碎是家常便饭,也增加了额外的重量)。灌入轻薄的有些强度的“塑料”瓶,比如“脉动”阔口瓶子内(鸡蛋方便灌入),就算是冬天冻上了,用刀子划开也可以化开食用。大虾也可以这样携带,塞进阔口瓶子,用刀子划开就可以。

户外吃零食

零食带什么比较好功能性食品带些什么。想吃什么带什么,从功能零食方面讲,我建议盐葡萄干、牛肉干、巧克力(不过容易口渴,浪费水)等,高热量食品,饮料有很多“功能饮料”,防止脱水电解质失衡,比方说“脉动、宝矿利水特”等等,注意说明里面的成分,最好要有“钾、钠”等类似人体液的成分,液态葡萄糖也不错,不过最好的还是粉状的葡萄糖(药店有售)轻便,兑上水就可以了,别忘了加点食盐。注意冬季和夏季的区别,线路的区别等,对食物的要求也不一样,携带水的“量”不一样,夏季一天要2-3升水,冬季每天1升水一般就够了,每个人的身体差异不一样,按照自己平时的要求,选择好饮水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收缩登山杖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有此登山杖可以当作照相用的独脚架,把手柄旋下来,就可以变成一个照相机用的独脚架。在购买之前,要看一下是否适合你的照相机。碳合金头,耐用的头,如果戳到石头或冰里,不容易打滑。凹进去的头,通常可以戳得更牢固,那使用登山杖时该注意什么呢?在山路上行走,当一侧有悬崖时。一定要将登山杖在向山侧使用,否则容易发生危险!平时要养成左右手都能使用手杖的习惯;尽量不要将登山杖插入海水、含钙量高的水中,比如黄龙、九寨沟那种水里。否则会腐蚀手杖或很难清理;登山杖不是降魔杵,也不是金刚杖,对它温柔些,暴力使用再好手杖的也会折断,还有可能发生危险,大家知道如何收缩登山杖吗?

一般的三节杆,只要在节点处握住2端的杆子,反方向旋转就行了。有的好点的登山杖有节点环,是个塑料的固定器,带螺口的,同样把这玩意转松就好。

1、伸缩式两节杖

两节杖是最牢固而硬挺的设计,因此适合于滑雪,雪地健行,或者就是喜欢这种超级稳固硬挺的杖的家伙。但是两节杖的收纳体积是最大的,即使最大限度的收缩,也很难放在背包里方便携带。因为这些两节杖就是为了发挥上述坚固的优势而设计,因此有很多部分的杖杆重叠以增加强度。所以尽管他们只有两段,他们通常并不会更轻,很多时候还会比其他的设计更重一些。

2、伸缩式三节杖

三节杖是最常用的登山徒步杖设计,在便携性上大幅超越两节杖,几乎所有的三节杖都可以捆扎在背包上,或者放进一个标准尺寸的手提箱里。三节杖通常轻于两节杖,但不如两节杖牢固。尽管他们对于崎岖路面乃至高强度的背包和登山都足够了。三节登山杖是最多人买来用于诸如徒步,穿越,背包旅行,登山和攀登这些活动的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登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的小伙伴都热爱登山运动,登山同样也是一个危险系数很高的运动,在登山前准备充分可以有效预防危险。下面小编告诉大家登山应注意问题

操作方法

1

在登山过程中如果不小心迷路一定要先找到干净而且能够饮用的水源。如果食物充足可以沿着河流的流向寻找救援。

2

登山的时候大家都会带货源,要注意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好火源。在重要时刻不仅可以求救还可以保护自己。

3

登山钱一定要携带急救包,许多小伙伴没有这个习惯,一旦在山上感冒或受外伤医药包便是救命稻草。

4

登山必须携带指南针,不要因为熟悉地形和登山时长较短就不携带指南针,在迷路时指南针就是你的生命方向。

5

充足的前期准备也是必要的,提前了解天气状况是否适合出行,了解山地地形做更充分的准备,出行前检查好自己的装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棉花为什么会让人在荒野中丧命?登山徒步要避免“死亡内衣”

全文共 265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国外的登山者与徒步旅行者常常会提到一句“Cotton Kills(棉花杀手)”,难道是:棉花会杀人?事实上,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是要告诉户外作业者们,棉花及棉质衣服在荒野地区使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棉质衣物不适合在野外穿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一说法背后的科学道理,研究一下,哪些材料与质地的服装最适合在野外穿着,以及他们能够保温的原理。

1

一、潮湿是个致命的问题:

根据美国搜救特遣部队的说法,“水将热量从人体传导出去的速度比空气快 25 倍,因为它的密度更大(因此热容量更大),保持干燥 = 保持安全!”

因此,即使在高于冰点的温度下,弄湿衣服与身体也会使你的核心体温迅速降低。

当你的身体失去热量的速度快于产生热量的速度时,会导致体温过低,在野外体温过低是一种致命的紧急情况。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1500人死于体温过低。

体温过低会导致你体内脏器停止正常运作,但最重要的是你的心脏,如果核心温度降得太低,它将停止跳动。

远足者在春季、夏季和秋季比冬季更容易死于体温过低,在这几个月里,他们容易忽略潮湿的因素,一些天气的变化,比如突如其来的降雨,往往令他们措手不及。

2

二、做一个小实验(棉袜vs羊毛袜):

先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穿一双运动鞋(不防水的)在倾盆大雨中散步。

一只脚穿棉袜,另一只脚穿上相似厚度的羊毛登山袜,在雨中行走,直到你的两只鞋子完全湿透。

走在大雨中,用不了多久双脚就会变得潮湿、冰冷、不舒服。

不要停下来,继续坚持走,在不超过10分钟的时间里,你应该会感觉到穿着羊毛袜的脚开始感到温暖也会相对舒适一些,穿棉袜那只脚一直会感到刺骨的寒冷。

接下来,回家,拧干湿袜子并将它们挂在一起,定时检查一下,观察它们的干燥时间。

正常情况下,羊毛袜应在大约2-3小时(具体取决于其厚度、温度和湿度)内完全干燥,而棉袜干燥需要更长的时间。

这个实验,只是让你的脚在不同材质的湿袜子里有了不同的感受,这不会危及生命。

想想,如果穿一件棉花制成的衣服呢,尤其是贴身的内衣,突然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雨淋湿了怎么办。

即使在温暖的夏日,冰冷的棉质内衣就贴在你身体的核心部位,从你的身体吸收热量可能导致体温过低。

3

三、原因分析:

1、棉花:

棉质服装可吸收自身重量27倍的水分,吸水性非常强,即便不将其暴露在雨中,大量出汗,它也会吸收汗水并保持在棉服里。

棉花纤维就像一个由六个不同的同心层组成的小管,随着单个棉花纤维的生长,管内部充满了活细胞,一旦纤维成熟,棉铃就会打开,露出它蓬松的白色内容物,这些细胞干涸,纤维部分塌陷,留下一个空心的内腔,就是这个内腔的空间可以容纳大量的水。

加工过的棉纤维含有99%的纤维素,纤维素是一种聚合物,每个分子都含有三个带轻微负电荷的羟基,而水,带轻微的正电荷,结果是水分子被吸引并与棉花中的数以万计的羟基基团结合,这就是为什么,棉花有巨大的吸水性能。

棉花将水分困在其纤维内,这就是为什么它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变干。

2、羊毛(绒):

每根羊毛纤维的外层有一层薄膜状的外皮层,这个外皮排斥水滴,防止它们浸透纤维。

由于羊毛织物的绒毛特性,雨滴不太可能破裂,而是在表面形成珠粒并流走。

当水因湿气或汗水以蒸汽形式存在时,它可以通过表皮层被羊毛纤维吸收,每根纤维可以吸收超过自身重量37%的水分,而让人不会感到潮湿,将水蒸气从你的身体表面吸走,并将其散布在更大的表面积上,使其能够蒸发。

最后,羊毛纤维的“卷曲”或扭结也会在羊毛服装中形成死气空间,这个空间水很难进入,因此,即使在潮湿时也能提供热量的隔绝。

另外,由于羊毛纤维结构不会塌陷,衣服干得会更快。

3、合成材料:

合成织物,如尼龙、聚酯和聚丙烯,也具有在潮湿时保持温暖的特性。

事实上,这些材料实际上都是疏水的,虽然水会芯吸到织物中,但它通过表面张力完全保持在织物的基质中,并且不会被材料吸收。

优质的合成材料在潮湿时比羊毛保暖性还要好一些,而且它们的干燥速度往往更快,它们的重量也更轻一些,而且通常比较实惠。

合成服装的唯一缺点就是它容易产生一些气味,为了解决异味问题,制造商也会进行防异味的处理。

在过去,户外爱好者大多选择羊毛基础层进行背包旅行,但是,现在几乎都会使用合成材料,毕竟,性能和重量是最重要的指标。

4、其他材料:

莫代尔纤维、人造丝、粘胶纤维、天丝和莱赛尔纤维都是由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织物,它们比棉花吸收水的速度更快,并且在潮湿时会丧失所有的保温性能。

你也应该非常小心使用竹子制成的衣服,竹子通常被宣传为具有与羊毛相媲美的特性的绿色产品,但是,许多竹织物实际上只是一种人造丝,也具有以上的缺陷。

另外,丝绸的吸水性也很强,潮湿时会失去保暖性能。

5、棉混纺:

混纺织物,就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织成的纺织产品。

棉混纺就是把棉按照一定比例与其他纤维混合编织而成,宣传有更快的干燥时间。

他们通常都有花哨的高科技名字。

不要相信炒作,虽然这些物品的干燥速度明显快于标准棉,但它们在潮湿时仍然会很冷,并且晾干仍然比羊毛或纯合成纤维需要更长的时间。

4

四、户外穿着指南:

衣服通过在皮肤附近封闭温暖的空气来保持温暖,当棉花变湿时,织物中的所有气穴都充满了水,它不再为你保持温暖。

在野外,如果你变得太冷,体温过低,这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的问题出现,致使迷失方向、甚至死亡

登山、徒步等户外作业者,最好的选择是将棉质的内衣、T恤换成由羊毛(羊绒)制成的内衣或T恤。

美利奴羊毛是一种很好的材料,它可以帮助你在炎热时保持凉爽,在寒冷时保持温暖,同时将水分从皮肤上吸走,让你保持干爽。

但是,它制成的衣服比棉质的要贵很多,但它们的使用寿命也会更长,而且出汗后不会发臭,避免因体温过低而丧命

避免穿着标有灯芯绒、牛仔布、法兰绒的衣服,避免棉涤混纺,这些都是用棉花做的,它们往往会成为户外的杀手。

最难放弃的棉花制品就是你的牛仔裤,牛仔裤既时尚又粗犷,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不计其数的爱好者。

5

五、总结:

当你徒步冒险,远离文明的保护时,你必须对自己的舒适和安全更加负责。

为你的服装和设备选择合适的材料至关重要。

棉花衣物虽然适合在城市中进行运动,但在野外却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当你徒步旅行时,你会出汗,任何接触你皮肤的棉衣都会像海绵一样吸收你的汗水。

而且一旦弄湿就很难变干,当你无法保持干爽时,野外的天气瞬息万变,棉质衣物会让你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这也是很多户外灾难的根源。

任何一次远足,都要带上与你的活动和环境相匹配的装备和衣服,特别是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避免穿着让你更冷的材料的衣物是有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登山机和跑步机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原因是决定是否能进行室外跑步的一个因素,像雾天、雨天、下雪天都不适合进行室外跑步,而有了跑步机就没这个限制了。最好的方式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在室外跑,天气不好的时候就用跑步机在室内跑,那在跑步机上运动时该注意什么呢?热身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可以先做些拉伸,让肌肉适应起来,再走个三五分钟,让心肺适应起来;在用跑步机时,不要一下子调很高的速度,太高了你的脚步一下子适应不过来,很容易摔倒的;以较慢的速度准备活动5分钟,然后较快的速度正式跑20分钟,再有5分钟较慢的速度作为放松整理。这样下来一次大约30分钟,就可以达到较好的运动效果;建议每15分钟就补充一定的水分,不宜喝得太多。跑完或跑前可以适度和一些功能饮料,来提高跑步效果,跑步机相比路跑的一大好处是不用背着水,随时补水,大家知道登山机和跑步机有什么区别吗?

跑步机模仿的实际跑步,不管是进行平地跑还是坡度跑,对于腿部锻炼的作用要大一些;而相对来说,在登山机上运动时,人体重心在不断提升,使人产生不断攀登的感觉,对于腰、腹、背、臀、腿等部位都有着好的锻炼效果。

登山机比跑步机的效果要好一些。不管是在锻炼部位、消耗热量方面,登山机的效果会比跑步机要好一些。

在坡度为15度以上的登山机上运动时,能够调动肌肉组织参与运动的比例会提高到75%,而在平台式跑步机上,则只有20%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一台登山机上,能够同时完成心血管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双重锻炼。

登山机运动设置坡度为16度,速度为2英里/小时时,每小时能消耗360千卡热量,是相同时间在平台跑步机上运动消耗热量的3倍。而且在登山机上低速走步,也能有效的调动有氧功能系统,加速身体脂肪的消耗,但是相同的在跑步机上用低速锻炼时,却达不到消耗脂肪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如何给登山带打结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登山主绳,长35米左右,直径12毫米左右,承受力在1500公斤以上,应分别配有不同颜色,以便于使用时识别。用于渡河架“桥”和结组等各种保护技术,辅助绳,直径小于主绳,承受力约800公斤。与主绳配合,用于渡河架“桥”和各种保护、救护技术,下面来了解一下如何给登山带打结吧?

一、接固定点的绳结——8字结

多用于攀登或与保护点的连接。在攀岩比赛中,保护绳必须用8字结直接与安全带相连接。其优点:简单易学,容易辨认正误,强度相对较大,不易松开;其缺点是大强度受力后不易解开。攀登中8字通过结使用的最频繁,此绳结的注意事项如下:

1、受力绳圈要尽量与安全带连紧;

2、绳结连接的部位是安全带的攀登环,并非保护环或其他部位;

3、打好后一定要将各部位调整平整,以保证强度并易于检查;

4、打好后一定要将绳结收紧,松垮的外形是不安全的;

5、绳尾打好末端处理后,还要留10厘米左右的长度,但也不能过长影响操作;

6、攀登前一定要再次检查确认无误;

二、连接固定点的绳结——布林结:

多用于和保护点的连接。优点是方便快捷,大强度受力后依然容易解开;缺点是在一松一紧受力不稳定时容易松动以至完全脱开,比较难辨认正误。谨记,一定要打绳尾结。

三、连接固定点的绳结——蝴蝶结

蝴蝶结无论在登山还是户外活动中都可以使用,其主要用途如下:

1、在登山(冰川多人结组行进)中连接中间的攀登者;

2、高空作业人员可用其做成脚踏环;

3、在野外需要拉路绳做临时保护时,此绳结可以作为抓手;

4、如出现绳子破损,也可用此绳结把破损部位隔离开;

四、连接固定点的绳结——双套结:

是一种最常见的连接中间开放性固定点的绳结(树桩、铁锁等),当绳端负荷消失时易解开。优点是打好结后易于调整保护者和保护点之间的绳索长度,而不需要解开。在登山的修路和先锋攀登中应用广泛。

五、连接绳子间的绳结——平结

在攀登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绳子的连接,如接绳子、做绳套。接绳的绳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很多种,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绳结。

平结打法简便,在户外用途甚广。最早平结也是用在船只上,用来捆绑物体,后来逐渐也用在攀登中,但平结只得捆扎物体,决不能用来进行攀登。但如果在平结的绳尾再各打上一个防脱结,那么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绳结叫“平渔人结”,亦可用于下降等操作,而且受力后比渔人结容易解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登山绳的使用注意事项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绳子在被水浸湿后强度会降低20%以上。在登山中非防水绳在被雪水浸湿后再被冻硬强度更会大幅度下降,这是非常危险的,那应该如何挑选登山绳?选择登山绳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使用的目的从而才能决定选择登山绳的大小和长度。其次我们要考虑登山绳的材质,是选择天然纤维材质还是化学纤维材质。现在使用于野外的几乎都是尼龙化纤材质的绳索。这一类的制品,比起天然纤维材质如马尼拉麻之类更有强度;质量也较轻、较柔软,也较具耐久性。此外,它也有在悬挂重物时,伸展性大、易于滑动的特征,大家知道登山绳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吗?

1、固定绳子末端--市面上贩卖的登山绳虽然都已处理过了,但是若要将以公尺为单位贩售的绳索剪成适当的长度使用时,就必须将绳子的两端加以固定。如果疏忽了这件事,绳末端可能会在使用中散开而导致危险。

2、使用前检查绳索--有伤痕,或者是发生纽结情形的绳子都可能会在使用时断裂,所以使用前必须检查,若有纽结情形则须将之复原。

3、不弄脏绳索--脏污是导致绳索劣化的主要原因,也会使其强度变差。在野外,不要将绳子直接置于地面,注意不要让油渍等附着到绳子上。此外,使用后一定要将沾在绳子上的脏污处理掉。

4、不踩踏绳索--绳索常因被踩踏而产生伤痕或劣化,此外,若是有小石子等跑进绳子内部,那么在负重时也可能会有断裂的危险。特别是在冬天的山中,若鞋上的防滑铁钉踩到那便不能再使用了。在攀岩时,也常会不知不觉地踩到登山绳,这点也请多加留意。

5、不弄湿绳索--即使是防水加工的绳索,也要尽量避免在容易将绳子弄湿的状况下使用,因为吸了水的绳子不但重,而且易滑,非常难以使用。

6、了解绳索的安全使用负重--绳索所能承受的重量由粗细、材质、使用条件等情况决定,在购买绳索时,一定要向店员说明使用目的,再选择足以承受该用途重量的安全绳索。

7、不让绳子接触锐利物品--当绳子碰触岩石棱角等锐利物品同时又承受较重负担时,便提高了绳索断裂的危险性。现在,针对登山绳已制定有安全准则,在这种状况下,绝对禁止使用登山绳或者绳索。实在非用不可,需用毛巾等加以保护,避免让绳子直接与锐利的物品接触。

8、不突然加重于绳索上--这样做绳子将会因此而产生伤痕,即使有时表面看不出来,但内部可能已经断裂了。所以,需留意尽量不让绳索承受太多负荷。

9、不使用这样的绳索:绳索可以说是消耗品,不是说买了一条之后就可以使用终生。如果使用了有伤痕的绳子,那定会有发生事故的一天。必须经常检查,在发现伤痕后立该换一条新的绳索。除应将有擦伤、割伤或者摩损的绳子立该换新外,两年以上被过度使用的绳索也须替换,它即使没有明显的伤痕,也已相当老旧。此外,曾经承受过突来重量的绳子,比如:曾被作为支撑攀岩时坠落之人的登山绳等就绝对不可再使用。其理由如前项所说。

10、还有,产生纽结的绳索也有可能会因重量的冲击而断掉,须多加留意,所谓的纽结是指绳子上所产生的扭曲情形,而老旧的绳索、编织绳都较新的绳索、捻制绳容易发生纽结。绳子若出现纽结,需于使用前拉住绳子的一端将纽结处恢复,而使用后的整理,最好也采用较不易产生纽结的捆绑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