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人类是宇宙中的过客【汇集20篇】

浏览

3734

文章

1000

人类建立月球基地的计划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月球物质驱动器和空间轨道间运输飞船两项关键技术还在努力解决之中,科学家们却已经在拟定月球基地的发展计划了。

早在 1979 年,为了对各国在月球和其他天体上的活动进行组织和管理, 12 月 18 日联合国通过了月球条约。1987 年 10 月在国际宇航科学院的会议上,来自 50 多个国家的近 1000 名科学家和工程帅联名提议建造国际月球基地。提议中的建造计划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目标:在 2001 年前建造一个载人月球轨道航天站。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先后建立过若干地球轨道上的航天站,例如和平号航天站。

第二阶段目标:在 2010 年前在月球建立研究实验室,其中在 2003 年至 2005 年期间,由 6 名航天员首批登月,组成基地站;从 2006 年至 2011 年,基地人员增至 30 人,建成研究实验室。

第三阶段目标:发展主要生产设备,并且每年向地球同步轨道和其他地方输出 10 万吨产品而继续扩大有关设施。这可能要相当一段历史时期。

第四阶段目标:到 21 世纪末建成具有高度生产能力的月球基地。

此外,科学家的联名提议,还要求建立相应的国际月球基地开发机构。它的主要作用应包括诸如召开规划会议,讨论建造月球基地的政策和法律等等有关问题。当这样的国际月球基地开始建造并变成现实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全新的问题。例如国家的意义,国家的边界和人类的相互关系,有可能需要重新探索和认识,或者说,至少会赋以新的含义和内容。

科学家们建议的国际月球基地,其最终目标是拥有高度生产能力,显然是一座月球城镇,离我们还相当远。而第二阶段目标已经就在眼前,规模不会很大,科学家们也研究得比较具体。他们认为,早期的月球基地应包括一个检测月球物质、监测基地成员健康状况和生活食品的试验舱,一个生活舱,一个不加压的储藏舱,一个加工月球物质的小小化工厂,一个带观测室和气闸门的连接舱,以便出入月球表面,两辆月球运输车。这种基地的成员可包括:指令长、机械师、机械技师、医生、地质学家、化学家和生物学家。基地成员,每两个月轮换一次。每次通过在低月球轨道上会合的轨道间运输飞船和月球游览车交换 3 至 4 个基地工作人员。

在这之后,人类将可利用小小化工厂生产的产品和建筑材料,在月球上建造固定的、坚固的宇航基地,为今后把开发出来的月球物质送往空间各用户和为人类飞往火星做出发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工行宇宙分期乐信用卡年费怎么免?意想不到的简单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申请工行宇宙分期乐信用卡,成功下卡会收到联名卡和消费卡,两张卡可以满足持卡人不同的消费需求。如果你不想承担年费,想知道工行宇宙分期乐信用卡年费怎么免,那么,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便是惊喜。

工行宇宙分期乐联名卡属于信用卡金卡级别,按照工行信用卡等级年费收取标准为200元/年,而宇宙分期乐联名卡持卡人可以享受有效期内免年费的权益。

也就是说,持卡人不需要硬性缴纳年费,也不需要完成消费门槛免年费,成功核卡、开卡后不消费也不会产生年费。

另外,工行宇宙分期乐消费卡是针对分期乐用户量身定制的一款金融产品,具备分期乐商城消费、取现的功能,持卡人也无需承担年费。唯一的缺陷就是它只能在分期乐商城使用,但是搭配上联名卡,不管持卡人有哪方面的金融、消费需求均可以满足了。

小编提醒,工行宇宙分期乐信用卡只针对年满18周岁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发行,想要申请此卡只能通过分期乐APP申请,但是核卡权依然在银行,所以申请时也不能大意。

工行分期乐宇宙信用卡可以取现吗?两张卡一分为二

工行宇宙分期乐信用卡年费怎么免?大家都知晓了,作为一款联名信用卡产品,比较适合分期乐忠实用户申请。想要了解更多工行信用卡,介绍点击【快捷入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缝纫机到底谁发明的?

全文共 1438 字

+ 加入清单

缝纫机是现代人常用的家用机器。在发明之前,衣服是手工缝制的,不仅效率低,而且不够精致。缝纫机发明的历史是什么?

缝纫机的发明使缝纫变得简单快捷。

19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也极大地冲击了手工业,导致许多过去依赖体力劳动的纺织女工失业。托马斯·森特的妻子是失业的纺织工人之一。失去工作后不久,尚特夫人很快在一家仍依赖体力劳动的皮鞋厂找到了一份工作。为了挣更多的钱,尚特太太经常加班,甚至带回家一些需要缝到深夜的皮鞋。托马斯看到他的妻子如此疲惫,心里很难过。

工业革命中的纺织工人

受工业革命思想的影响,最初是木匠的托马斯很快想到为他的妻子制造一台缝皮鞋的机器。出于这个原因,托马斯每天晚上都仔细观察妻子是如何缝制皮鞋的,并在白天有空的时候思考如何设计和制造皮鞋。好事多磨。托马斯最终在1790年制造了第一台手动缝纫机,它使用木头作为主体,金属作为某些部件。尚特太太用这台机器缝制皮鞋确实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和劳力,她喜出望外。因此,一位木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用于制孔、穿线和缝制皮鞋的单线链式手工缝纫机,并开创了缝纫机的发明。

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减轻手工劳动的辛苦,法国裁缝B·蒂莫尼尔经过艰苦的努力,于1841年设计制造了一台带挂钩的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缝纫速度比手工缝纫快十倍以上。然而,这台缝纫机的发明并没有给B·蒂莫尼尔带来好运。相反,它遭到了保守裁缝的抵制,甚至砸碎了B·蒂莫尼尔制造的机器,因为他们害怕缝纫机会让他们丢掉工作,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b·蒂莫尼尔直到去世才接受他的发明,这种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成为历史上最令人遗憾的发明。

伊莱亚斯·豪,一个出生为机械师的美国人,生活贫困,四处奔波。婚后,伊莱亚斯努力工作养家,但他的生活仍然艰难。一天,埃利亚斯正在机械厂努力工作,这时一位老顾客走过来问他工厂是否生产缝纫机。然后两人趁机聊了几句。从顾客的口中,伊莱亚斯了解到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已经积压了服装制造业的生产,迫切需要高效的缝纫机。埃利亚斯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商机。从那以后,埃利亚斯依靠他熟练的机械技术,不断探索、测试和改进他的发明。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埃利亚斯终于在1845年研制出一种曲线锁缝缝纫机。缝纫速度是每分钟300针,非常有效。为了推广他的发明,埃利亚斯离开了家乡,搬到了英国。经过几个月徒劳的努力,埃利亚斯不得不勉强返回美国。回家后,伊莱亚斯惊讶地发现他的发明被盗并被广泛使用。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伊莱亚斯毅然与侵权人盛嘉公司打官司,并胜诉,赢得了他发明的缝纫机的专利权。埃利亚斯发明的曲线锁针缝纫机为缝纫机的进一步发明和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伊莱亚斯·豪和他制造的缝纫机

作为美国第一家开始生产缝纫机的公司,尽管盛嘉在专利申请诉讼中输给了伊莱亚斯,但其创始人伊萨卡·梅里特·辛格并没有灰心,而是在1853年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锁针缝纫机。这款手摇缝纫机的缝纫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600针,投入使用后非常受欢迎。盛嘉公司并没有就此止步。相反,它继续积极开发新的缝纫机,并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其中,1859年,盛嘉公司发明了脚踏缝纫机。然后在1889年,盛嘉公司将电机纳入缝纫机的发明和创造中,从而发明了电机驱动的缝纫机。进入20世纪,盛嘉公司成功地将计算机引入到缝纫机的创新中,开发出计算机控制的缝纫机,从而开创了缝纫机行业的新时代。

盛嘉缝纫机海报(来源:百度文库,入侵和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类的“千里眼”雷达 原来是这么发明的!

全文共 1359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雷达?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这是雷达在英语中的音译。它来自无线电探测和测距的缩写。其原意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通过无线电找到目标并确定其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

自然界中,有一种天生具有雷达的动物,那就是蝙蝠。为什么蝙蝠能在黑暗中飞行?无论多么黑暗,多么狭窄的地方,永远不要撞到墙上。它怎么知道前面没有障碍?蝙蝠可以通过自然雷达避免碰撞,但是声波取代了电磁波,电磁波在原理上完全相似。飞行时,蝙蝠在嘴里发出极高频率的声波,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当这种声波撞击墙壁时,它会返回,蝙蝠的耳膜能够分辨出障碍物与自身之间的距离,并飞向适当的方向。蝙蝠像雷达一样,以非常短的间隔有规律地传播声波,而且每只蝙蝠都有自己的频率,这样它们就能区分自己的声音和彼此的干扰。

那么,人类是如何发明雷达的呢?

雷达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87年,当德国科学家赫兹证实电磁波的存在时,他发现电磁波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金属物体会被反射回来,就像光线会被镜子反射一样。这就是雷达的工作原理。然而,赫兹当时没有想到将这一原理用于无线电通信。

雷达

1897年夏天,在波罗的海,俄罗斯科学家波波夫在“非洲”号巡洋舰和“欧洲”号训练船上进行了一次5公里的直接通信试验。通信突然停止,几分钟后恢复正常。这种现象连续发生了几次。起初,他认为机器坏了。经过检查,一切正常。波波夫在排除机器故障后注意到了其他细节。他发现每当“上尉·伊利亚”号联络船在两艘船之间经过时,通讯就会中断。凭借他敏锐的感觉,波波夫立刻意识到当船在两艘船之间通过时,船挡住了无线电波。他在工作日记中记录了障碍物对电磁波传播的影响,并在测试记录中提出了利用电磁波进行导航的可能性。不幸的是,他没有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然而,这可以说是雷达思想的萌芽。

1934年,英国人沃森·瓦特被任命为皇家无线电研究所所长,对地球大气层进行无线电科学调查。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坐在屏幕前观察收到的电磁波图像。突然,他的眼睛被屏幕上的一系列亮点吸引住了。从亮度和距离分析来看,这些点与电离层反射的无线电回波信号完全不同。原来,这些亮点是从附近的高层建筑反射回来的无线电信号。这个发现让他非常兴奋。由于建筑物反射的无线电信号可以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空中的飞机也能在屏幕上反射吗?你知道,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除了看它和听它的声音,没有办法提前找到飞机。

雷达的发明

当时,英国正在加紧发展防空力量,英国空军还专门找了一群听觉灵敏的盲人用耳朵搜索敌机。当瓦特把他的发现和想法写在一份报告中时,空军部立即下令为这项试验拨款。根据上述假设,瓦特和一组英国电气工程师终于在1935年研制出了第一台能够探测飞机的雷达。

到1939年,雷达技术已经达到完全实用的程度。同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随着地对空、空对地(搜索)轰炸、空对空(拦截)火力控制和敌我识别雷达技术的出现,这项发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显示了它的巨大威力。

雷达的优点是它能日夜探测远距离目标,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它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渗透能力。因此,它不仅成为必不可少的军用电子设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经济发展(如天气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科学研究(如天体研究、大气物理学、电离层结构研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所为吗

全文共 2197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变暖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多数专家认为,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而著名大气专家约翰·克里斯蒂却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亚拉巴马大学大气科学家约翰·克里斯蒂教授是联合国在12年前成立的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的成员。因此他是全球大气环境领域最著名的专家之一,正是他们的研究使我们对气候变化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克里斯蒂也是个有独立见解的人。多年以前,他就对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观点——或者说是否真正存在这种现象——表示怀疑。尽管其他多数大气科学家对全球变暖越来越肯定,他却越来越持怀疑态度。

支持排放废气

2000年秋天,正当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准备以更有力的证据宣布地球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暖,人类正是造成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时,克里斯蒂却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说:“通常的预测表明气温在逐步上升,但我们并没有看到气温升高。这表明近来的地表温度上升可能是由人类活动以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

在全球变暖问题上,持相反观点的从来不乏其人。但克里斯蒂无论在科学研究质量还是在个人品质上都与众不同。首先,他以从气象卫星和全球各地气象站获得的、经过严格检查的数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其次,他反对控制废气排放是出于同情:27年前,克里斯蒂在非洲亲眼看到了大国的能源政策如何摧毁那些依靠矿物燃料的小国。

当时克里斯蒂去了肯尼亚,在一所中学教自然科学,但他很快发现村民真正需要的是经济上的帮助,而他无能为力。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使燃料价格飞涨。克里斯蒂回忆说:“我看见晚上的交通事故不断增多,因为当时人们谣传关掉汽车的前灯能节省汽油。”他还眼睁睁地看着生病的村民任凭病情日益恶化,因为他们没钱乘出租车去医院看病。

那些经历永远地影响了他在能源政策上的观点。1998年,他在国会众议院小企业委员会说:“扰乱那些实际生存往往已经岌岌可危的人们的生活,对他们造成的灾难是一般决策者或者活动家们根本看不到的。但是我看到了。那是真正的、毁灭性的灾难。”

温度记录存在误差

在大多数人看来,数字是永恒不变的。但克里斯蒂知道,不同的人可以对相同的数字作出不同的解释,而且往往是错误的解释。多年来,他听到政治家和科学家们谈论全球气温在持续上升,但他对这些人的预测所依据的数据表示怀疑。他知道在测量温度变化的百叶箱周围建起了高楼大厦,附近的森林已被砍伐,从而造成记录温度升高,但这与全球气候变化并无关系。他知道科学家没有找到一种能获得地表以上准确温度读数的方法,因而无法知道对流层下方——地表以上5英里高度——的气温变化情况。

为了填补这个巨大的空白,克里斯蒂开始和美国航天局卫星气象学家罗伊·斯潘塞合作,收集极地卫星传送的数据。极地卫星携带的仪器能测量氧气折射的微波辐射密度。气象预报人员曾经以一种有限的方式利用这些数据记录了大气层中20个不同高度的温度,但是从未记录过全球对流层的平均温度。克里斯蒂和斯潘塞设想利用这些数据推断出对流层的温度。

气候模型有误

从理论上说,如果大气层像一个巨大的温室那样升温,那么对流层的温度应该像地表温度一样迅速上升,如果不是更快的话。但斯潘塞和克里斯蒂获得的卫星数据显示,对流层底部的温度却低得出乎意料。对流层的温度自1979年以来仅上升了0.2华氏度,地表温度却上升了0.48至0.7华氏度。克里斯蒂认为两者间的差距说明目前使用的气候模型是错误的。

克里斯蒂在1990年公布这些数据之后,立即就在科学杂志、媒体以及后来在网络上遭到攻击。为此他和斯潘塞仔细校正了每一个数据,最后他们发现这些数据在20年的时段内误差不到0.1华氏度。科学界最终也承认他们的数据是正确的。

尽管克里斯蒂的数据得到了人们的称赞,但他的研究却没有被人接受。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2000年1月12日发表的一项报告称,地表和对流层很可能确实存在温差,但很难解释它的原因或它的含义。更让他感到痛苦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前不久发表的、克里斯蒂本人参加撰写的一项最新报告的结论是:燃烧矿物燃料是造成人们50年来观察到的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报告还警告说,今后一个世纪,全球温度的上升幅度可能比原先预料的还要高——可能上升11华氏度。

地表湿度有可能下降

克里斯蒂却认为,地表温度同样有可能下降。在他看来,令众多大气科学家忧心忡仲的地表温度上升幅度仍然在自然波动的范围之内,或者是由温度测量失误造成的。他说:“温度的上升主要发生在人类活动尚未造成温室气体聚积的20世纪上半叶。”当然,太阳耀斑、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量的增加以及其他未知因素也有可能使全球温度出现上下波动。他分析的卫星数据表明,美国的平均气温近年来比前些年略有上升,但是南半球的平均温度却比以前降低了。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从全球的角度看全球气温变化,就会发现它们最后都会实现平衡。

这些观点使克里斯蒂在科学界成为明显的少数派。大多数气候研究人员都认为冰川后退、极地冰原变薄和夜晚温度升高是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证据。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新近发表的报告承认对流层温度的变化存在一些尚不明确的因素,但它做出的更加严峻的预测是根据近几年收集的数据、对计算机模型的修改、对空气中的微粒如何影响气候有进一步了解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全国环境基金会的布兰登·马克吉利斯说:“在正规的气象研究人员看来,人类活动造成全球变暖这是不容置疑的,这种现象正在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未来人类dr5amd怎么装win8 未来人类dr5amd装win8方法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人类terrans dr5amd-1666sh1笔记本是一款2020年上市的娱乐影音笔记本电脑,这款电脑搭载了amd ryzen 5系列出来以及发烧级独立显卡,能够满足用户们日常娱乐使用需求,那么未来人类terrans dr5amd-1666sh1笔记本怎么使用u启动u盘启动盘安装win8系统呢?今天为大家分享未来人类terrans dr5amd-1666sh1笔记本使用u启动u盘启动盘安装系统的操作方法

准备工作:

1、下载u启动u盘启动盘制作工具

2、下载win8系统镜像并存入u盘启动盘中

u盘安装win8系统操作步骤:

1、把已经制作好的u启动u盘启动盘插入电脑usb接口,设置好开机启动项并按快捷键进入u启动主菜单界面,选择“【02】u启动win8pe标准版(新机器)”并回车,

2、在u启动pe装机工具中,将win8系统镜像安装在c盘中并点击确定按钮,

3、弹出程序将执行还原操作窗口,勾选“完成后重启”复选框,点击确定即可,

4、接下来就是程序还原操作过程,还原结束后电脑会再次重启并执行程序安装过程。

5、安装结束后便可正式进入win8系统桌面,尽情使用win8系统。

关于未来人类terrans dr5amd-1666sh1笔记本使用u启动u盘启动盘安装win8系统的操作步骤就为用户们详细分享到这里了,如果用户们对使用u启动u盘启动盘安装系统不了解,可以根据以上方法步骤进行操作哦,希望本篇教程能够帮到大家,更多精彩教程请关注小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宇宙的诞生和演化

全文共 3955 字

+ 加入清单

1.1  以思辨为基础的猜测

像古代印度人、中国人一样,古代苏美尔人、巴比伦人和埃及人都对

他们认为的人类和宇宙的最终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作了详细说明。在哥伦布

到达美洲之前的玛雅、印加和阿兹台克文明中,以及在非洲的部族文化中

都发展起了神秘宇宙学。他们用神秘的创造来解释现实世界是来自于能够

支配超自然力量的超自然实体的原因。有时这些实体被看作是相互冲突

的,而现实世界的本质则代表在冲突中一方的获胜。在绝大多数宇宙学中,

尤其在东方宇宙学中,现实世界的进化过程包括许多阶段,这些阶段一个

接着一个,依次更替。

中国古代哲人老子把“道”当作产生并决定世界万物的最高实在,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①老子认为有了道就有了世界的原始统一体,由这原始的统一体中分化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冲涌激荡又产生“和气”,于是万物渐次产生。此外,中国古代的神秘哲学著作《周易大传》中还提出了“太极”的思想。太极就是天地未分的原始整体,就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根源。《周易大传·系辞上》论述了宇宙万物的生成演化过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中两仪指天地;四象指春、夏、秋、冬;八卦指天、地、风、火、雷、水、山、泽。而八卦的相互作用就演化出了万事万物。

公元前 6 世纪,爱奥尼亚的自然哲学家们抛弃了直到那时为止一直统治着各种文明的神话宇宙观,并试图用理性来理解经验世界。最初的尝试把重点放在宇宙的起源上,他们提出的根本问题是,我们所看到的多样性和有序性如何可能产生于非多样性和无序。古希腊的思想家们说过,宇宙是从“混沌” (指缺少有序)状态向“和谐” (指井然有序)状态发展的。他们具有这样一种信念:在我们所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和声音的多样性背后存在着一个更深层次的、一贯的和单一的实在。

人们的早期尝试集中在根据一种被简单地称之为“一”的基本统一体来理解感觉经验的多样化世界。这个“一”既可以表现为一粒沙子,也可以表现为整个宇宙。微观宇宙反映宏观宇宙;宏观宇宙在微观宇宙中显示出来。爱奥尼亚的哲学家们也知道“多”:他们看到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东西——植物、动物和人,还有岩石、海洋和浮云。他们认为这种明显的多样性产生于一种基本的原始物质: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

随着古希腊文明黄金时代的没落,希腊哲学家们的注意力从宇宙学的推测转向人类事务。希腊思想上的这种伟大转变是苏格拉底提倡的,在他

① 《老子》第 42 章。的范围广泛的讨论中,人类活动的道德性支配着早期自然哲学的思想。但是苏格拉底的杰出学生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原有时叫形式,有时叫理念,每一个客体都有它本身的形式或理念。事实上,宇宙的基本构件被认为不是固体,而是几何形式。因此,柏拉图在最后的分析中把经验世界的多样性归结于观念上的不变的形式。

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自然主义从柏拉图传统的唯心主义框架中摆脱了出来。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整个世界由相互作用的四种基本自然元素所构成,它们是土、水、气和火。每一种元素都具有它的自然位置:土在中心,水在土的上层,而火和气则处于最高层。这种排列使宇宙中的“巨大存在链”井然有序,从无生命的物体到植物和动物,再到人类。无机物通过变态成为有机物,自然界从最不完善的阶段渐近地、持续不断地走向最完善的和最理智的阶段。

古罗马人保留并详尽阐述了古希腊哲学,但基本上没有给它添加任何新的东西。后来,从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的时候起,东拜占庭帝国对整体的探索就转向了宗教探索。知识基于信仰而不是基于理性;基于接受到的宗教教义而不是基于自由探索。随着帝国的灭亡,中世纪的欧洲坚定地把信仰置于推理和经验之上。13 世纪,托马斯·阿奎那使基督教的教义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协调起来,他的《神学大全》是他那个时代的智慧的结晶。从此以后,在中世纪欧洲,甚至最有才智的人也可以满足于获得对人类可知世界的令人满意的看法。依然存在的大量神秘事物都可以归结为上帝意志的不可思议的杰作。1.2  以科学为基础的解释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基督教教义的控制力削弱了,独立的探索也已在寺院大墙外开始。关于人本主义的争论已经兴起,中世纪的综合终于四分五裂,新思想在其中得以蓬勃发展的文化空间也已建立起来。这些新思想包括重新建立原始形式的基督教的尝试和按传统模式复兴市民人本主义的运动。但是,也有一些人向教会对知识的垄断提出挑战并坚持独立的、以经验为依据的探索活动。伽利略、布鲁诺、哥白尼、开普勒和牛顿是这场文化突变的先锋人物。后来,这场文化突变逐渐形成近代科学的世界图景。

伽利略也许比其他任何人更能被看作是这种新世界观的倡导者。这种新世界观借助仪器观察和数学描述,把宇宙看作是一架不受人控制的巨大机械装置。正如伽利略在信中所说的,他“焦虑地生活”在“我们哲学的巨大的不和谐的风琴”发出的嘈杂的音调之中,而他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和理解自然界的新规则。正是由于伽利略发现了惯性定律和使用新发明的望远镜来观察天体,因而哥白尼的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学说得到了证实。后来,在哥白尼日心说的基础上诞生了关于天体起源和演化的诸多假说。

大约在 1633 年,笛卡儿完成了一部名为《论宇宙》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他不仅主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且也提出了天体演化的思想。可是就在这一年,伽利略由于主张和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定罪。笛卡儿听到这一消息,为了避免和伽利略的同样遭遇,他放弃了出版《宇宙论》的打算。他曾说过:“给我运动和广延,我就能构造出世界。”他正是用运动和物质解释了天体的形成。他认为,太初时同一的原始物质弥漫于整个空间,并且处于旋转运动中,因而整个宇宙形成一个巨大的旋涡。原始物质在旋涡中因摩擦而成为尘埃状的东西,这就是第一物质。它们是火元素,太阳和其他恒星都由它们来构成。另外一些原始物质则摩擦成球状的东西,这就是第二物质。它们是气或以太元素,弥漫于星球空间。还有些只是磨去棱角的大块物质,即第三物质,它们就是构成地球、行星和恒星的土元素。

尽管布鲁诺和伽利略本人都受到了迫害,但近代科学还是起飞了。它不受教会权威的约束,继续进行研究,借助观察和实验来探索实在的本质。由伽利略和布鲁诺这些先锋人物倡导的科学世界观在牛顿的伟大综合中达到了顶峰。在牛顿的“科学范式”的引导下,陆续诞生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科学的”宇宙学说。

牛顿本人认为,宇宙在空间上是无限的,在无限的空间中分布着许多物质。这些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趋向于结合成团块,结果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就充满着这些巨大的物质团块。我们之所以只能看到有限的星群,是因为我们的望远镜的限制。

近代科学史上,如果说笛卡儿的天体演化学说仍然还包括哲学思辨的内容,那么康德的天体演化学说则完全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之上。1755年,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原书名叫《关于诸天体的一般发展史和一般理论》,或《根据牛顿原理试论宇宙的结构和机械的起源》)中第一次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康德认为,太阳系的所有天体,是从一团由大大小小的微粒所构成的原始星云通过引力和斥力的相互作用逐渐形成的。大微粒吸引小微粒,凝聚成较大的团块。团块在运动中经常发生碰撞,有的破碎了,有的则形成更大的团块。在这种不断的凝聚过程中,总有一个地方的引力比其他地方大,成为星云物质的引力中心。它对周围物质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生长也越来越快,首先形成了太阳。太阳外面的微粒在太阳吸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下落,由于斥力的作用,使得向引力中心下落的微粒从直线运动向侧面偏转,使垂直的下落运动变成围绕引力中心的圆周运动。处于圆周运动中的微粒,由于分布不均匀,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又逐渐形成几个引力中心,这些引力中心最后凝聚成朝同一方向转动的行星。卫星的形成过程与行星类似。1796 年,拉普拉斯也独立地提出了与康德类似的太阳系起源假说,而且他还运用角动量守恒定律和严格的数学推理论证了整个演化过程。这样一来,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就逐渐流行起来。至于其他星系的起源。当然也可以以此类推。

科学的宇宙学的下一个主要进展应归功于爱因斯坦。他在广义相对论发表后的第二年,以广义相对论为基础提出了它的宇宙模型。爱因斯坦反对以牛顿绝对时空观为基础的无限宇宙的模型。他把时空联系起来,并认为这一连续统 (continuum)的非欧四维弯曲空间尽管无界,但是有限的。时空自身又弯曲回来,因此一个太空旅行者只要走得足够远,走的时间足够长,他最终就将仍回到他原来的出发点,尽管在他自己看来他走的是直线。

在爱因斯坦的数学宇宙学中,物质被看作是好像弥漫在整个时空中。因为物质是遵守万有引力定律的,因此在这个宇宙中物质趋向于汇集为一个质量中心。由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所以爱因斯坦引入了一个斥力项,即所谓的宇宙学常数,这一斥力将精确地同引力相平衡。他说,这就保持了宇宙永远处于稳态。

然而爱因斯坦的稳态宇宙模型不得不被抛弃,因为 1917 年荷兰天文学家德西特发现了爱因斯坦相对论方程的另一个解。德西特的解显示,当物质进入时空连续统时,它就获得了一个远离观察者的速度,这一速度随着距离而增大。与此相对应,当距观察者的距离增大时,时间变慢,在极限时,时间停止。

不久以后,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爵士认识到,在爱因斯坦的宇宙里物质的任何膨胀和收缩都将导致物质在被引入的方向上的连续运动。结果,爱因斯坦的宇宙看上去仅仅提供了一个暂态相,并将导致 (如果物质的运动是在膨胀的方向上)德西特宇宙。这个非稳态宇宙模型是由俄罗斯数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在 1922 年发现的。他的解修正了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并引入了一个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的常数项。根据所选择的值,宇宙看上去可以是膨胀的,收缩的或稳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超级食物”让人类告别三餐?

全文共 2280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人总是认为吃东西太麻烦:早餐、午餐和晚餐真的很麻烦。营养应该是平衡的,一个人应该吃一些这个和一些那个,这真的是一个头痛的问题…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吃,否则饥饿是非常不舒服和危险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不感到饥饿而解决吃饭的问题呢?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最近,英国企业家和发明家朱利安·赫恩发明了一种“超级食物”。一个成年人每天只需要喝大约2.72升这种“超级食物”,不需要吃任何其他东西。

发明家朱利安·赫恩

那么,这种“超级食物”如何弥补身体对各种食物的需求呢?它由什么特殊成分组成?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有什么意义?它真的能让人们告别三餐吗?

发明者朱利安·赫恩将这种营养物质命名为“休尔”,缩写为“人类燃料”

从动画中的“能量盒”

在卡通《口袋妖怪》的第二部分,训练小姚的宠物卡比真的让她头疼。这个孩子是个大胃王。当每个人都准备在旅途中吃东西时,小卡比会从他的“口袋”里出来,一口吃掉每个人的食物,让每个人都感到无助和饥饿。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梅的弟弟用各种果树的果实制成了一种“能量立方体”。每个能量立方体都有一块糖那么大。如果小卡皮每天只吃一个,他会很饱的...

如帽般的

英国科学家发明的“超级食物”不像口袋妖怪中的能量立方体那么神奇,但它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食物。科学家称之为“人类燃料”。科学家说这种食物和我们吃的芝麻酱一样稠。一个成年人每天只需要喝4瓶多一点的矿泉水,就不会感到饥饿。那么,这个“粘糊糊的”真的满了吗?接下来,我们需要知道这种超级食物是由什么制成的。

揭开超级食物的神秘“配方”

根据发明“超级食物”的科学家的说法,它被称为“人类燃料”的原因与其完整的组成有关。这种“超级食物”是由什么样的食物制成的?它们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全能选手”——燕麦

燕麦是著名的高级杂粮,含有均衡的营养成分,包括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六种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燕麦中特有的β-葡聚糖能控制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对肥胖和糖尿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燕麦中的膳食纤维(一种多糖)是水溶性的,能够吸收肠道中的大量水分,清理肠道中的垃圾,创造良好的肠道环境。

燕麦

豌豆,微量元素的“宝库”

豌豆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营养的豆类。除了富含蛋白质,豌豆还含有许多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钙等。

在人体内,低于体重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尽管对它们的需求不多,但它们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缺锌会导致味觉减弱和食欲不振。缺铁会导致记忆力减退;缺钙会导致骨骼畸形和发育不良。可见,微量元素在强身健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豌豆

“杰出”的蛋白质——大米蛋白

大米蛋白是从我们通常吃的大米中提取的蛋白质。这种从大米中提取的蛋白质由四种蛋白质组成。如何评估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使用生物价格。生物学价值是指每100克食物来源转化为人体蛋白质的质量。大米蛋白的生物学价值高达77%,远远超过许多植物蛋白。因为大米蛋白的质量非常高,所以经常被用来制作婴儿食品。它经常出现在健康饮料中。

大米

亚麻籽,降脂的“大师”

我们经常吃饼干、蛋糕、面包和其他烘焙食品,会添加一种叫做亚麻籽的东西。压碎后,它会散发出浓郁的坚果味,非常诱人。亚麻籽含有一种叫做α-亚麻酸的特殊物质,可以调节血脂和降低胆固醇。它是减肥和保健的好产品。

亚麻籽

你真的想和食物说再见吗?

我们知道人类通过食物吸收能量来维持生命。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成年人平均每天需要1000-1500克各种食物。为了摄取人体所需的六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糖、维生素和水,我们的日常饮食通常需要包括主食、肉类、蔬菜和水果。有这么多种食物,我们每天吃多少?

营养塔

根据2007年修订的“中国居民均衡饮食塔”(以下简称“饮食塔”),不知道如何工作的成年人可能需要消耗2400-2800卡路里。每个人每天应该吃250克到400克的谷类食品。水果和蔬菜的日摄入量应为300克-500克和200克-400克;;鱼、家禽、肉、蛋和其他动物性食物的推荐摄入量在125克至225克之间,其中50克至100克为鱼和虾,50克至75克为家畜和家禽,25克至50克为蛋。

根据超级食物的发明者朱利安·赫恩的说法,当人们每天喝2.72升超级食物时,释放的能量是2500卡路里,正好在膳食宝塔的卡路里值之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告别各种食物?换句话说,我们能完全依赖这种超级食物吗?

喝2.72升的牛奶,你一天内就不需要吃任何其他食物了。

事实上,超级食物中的许多成分对人体非常有益。例如,燕麦和豌豆本身被称为“超级食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也叫抗氧化自由基,因为我们总是与外界环境接触,人体会通过各种方式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人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会加速衰老,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风险。抗氧化剂能有效抑制自由基对人体细胞的氧化攻击,因此,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燕麦、豌豆和其他食物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具有相同效果的食物包括酸奶、杏仁、鸡蛋、蘑菇、核桃等。

然而,这些抗氧化食物真的可以依赖吗?事情没那么简单。美国的最新研究表明,最好的食物不应该吃得太多,否则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营养学家认为,对于老年人来说,过量摄入抗氧化剂会“清除”导致血管舒张的物质,从而导致一些呼吸问题。因此,虽然超级食品在营养上是“包罗万象”的,但它所用的原料却有独特的物质。现在告别日常食物还为时过早,因为不能完全依靠它来解决人类的饮食问题。也许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将在改进原材料后开发更适合人类的超级食品。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类粪便可以填埋吗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正确的处理人类粪便,人类应当找到一种最好的方式,那就是建立人类粪便生化有机肥料加工厂。将人类粪便进行集中,高温杀毒和化学杀毒,然后再进行紫外线杀毒。但是这种方式成本很高,那么人类粪便可以填埋吗?

人类粪便填埋会对土地和水质产生污染。粪便通过污水管网排进污水处理厂,由细菌消化了以后,变成了细菌的粪便就是污泥,污泥脱水过后填埋。

在人类粪便的处理过程中,最好采取无化学杀菌的方法:

第一步,采取超高温加热方式杀死部分有害细菌。

第二步,采取紫外线杀菌方式,杀死耐高温细菌。

第三步,采取离氧和纯氧加压及真空净化处理杀菌,最后达到杀死有毒有害细菌的目的。

在生产中科研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学尽量减少工序,降低成本。以达到新产业的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化科学理念。

建立现代化人类粪便环保加工产业,以乡村为生产基地,改变城市污水的高费用处理方法和排污方向,将城市污水直接引向广大的人类粪便环保加工企业,进行净化加工处理,大量的经过杀菌处理后的净化水也可同时排向基本农田作为灌溉之用。每座城市的污水,经过处理后可灌溉数万亩农田,也减少了地下水的大量开采,节约用水,将城市的污水变废为宝。城市的污水沉淀物可生产数量庞大的有机混合肥料,可用于其他地区的土地增肥,提高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环保项目要在科学理念中开拓,大力发展环保型项目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以上是小编对其人类粪便可以填埋吗详细的介绍,让大家对其人类粪便填埋等知识有详细的了解,如果还想要了解人畜固体废弃物该如何处理知识,就是最好的选择,这里有很多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类的第六感是磁场?

全文共 2245 字

+ 加入清单

在生物磁感应研究领域,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有能力感应磁场吗?此前,生物学家已经证明了一些动物具有磁性。他们认为这种能力可以帮助蜜蜂、海龟和鸟类导航。科学家们一直试图找出人类是否也是磁性敏感的生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研究表明人类是磁敏感的,但其他人说这些结果不能重复和证实。

为什么研究结果如此重复?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磁性感觉的存在与否几乎总是由受试者的行为反应来判断。就我们的日常感受而言,即使人类有磁性感觉,它要么在人类中非常微弱,要么隐藏在潜意识深处。因此,当受试者行动时,他们的大脑会误解这种通常模糊的感觉,甚至直接忽略它。因此,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使用了另一种新方法来检测人类的磁敏感度。最近,他们终于获得了第一个神经科学证据,证明人类确实具有磁敏感性。

看不见但极其重要的磁场

保护我们免受外层空间辐射的磁场在地球周围持续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用指南针指向。目前,科学界的主流假设是,地球磁场是由液体核心的运动产生的。但事实上,地球表面的磁场非常弱,冰箱磁铁比它强100倍。

地球上的生物暴露在地球磁场中,磁场总是存在的。这些磁场的密度和方向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地方是不同的。

在过去的50年里,科学家们发现,在细菌和动物中,数百种物种能够感知地磁场并对其做出反应。一些昆虫,如蜜蜂,对地磁产生的反应和它们对光、气味和触觉的反应一样强烈。然而,有更多的脊椎动物能够感知磁场。生物学家已经在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许多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了磁感应能力。训练后,狗也能找到隐藏的磁铁。通常具有磁感应能力的动物会利用地磁场来完成归巢和迁徙导航,还会与其他感觉系统合作。

然而,仍然有许多人不同意这些发现,因为没有生理机制来证明生物体以前将地磁场转换成神经信号。后来,美国古生态学家海因茨·洛温斯塔姆发现,贝类的细胞可以构造一些微小的晶体,这些晶体具有铁磁性,即微小的磁铁矿颗粒。这也是第一次在生物体内发现生物磁性晶体。后来,科学家也在细菌、各种生物甚至人脑组织中发现了这种晶体。这表明人类大脑很有可能能够感知磁性,但光是这一证据还不够直接。

鲑鱼的磁小体链

操纵磁场

在最近发表在《电子论坛报》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新方法来试图证明这一不可能的事情。研究人员通过改造获得了一种新型法拉第笼。法拉第笼本身用于演示等电位、静电屏蔽和高压带电工作的原理。改进后的法拉第笼包括一组三轴线圈,研究人员可以在其中利用导线的电流产生高度均匀的可控磁场。研究人员让34名参与者坐在改进的测试室里,用脑电图记录他们的脑电波活动。

加州理工学院人体磁接收测试室示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些人转动他们的头时,例如,上下点头或从左向右转动他们的头,地磁场在环境中的方向不会改变,但是它相对于头骨的方向会改变。然而,受试者的大脑对这种变化没有反应,因为大脑在给出转向指令的过程中可能会自动忽略这种变化。

受试者坐在朝北的法拉第笼中,磁场可能从西北向东北顺时针旋转(蓝色箭头),或者从东北向西北逆时针旋转(红色箭头)。

在法拉第笼的改进版本中,研究人员可以改变磁场和大脑的相对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不发送任何信号来移动头部。这就像别人转动你的头或身体,或者你坐在一辆旋转的汽车里。在这种情况下,你的身体仍然可以通过接收来自前庭的信号来判断你在空间的位置和磁场的变化。在研究中,改变磁场的过程类似于上述事件。

捕捉人体磁信号

当研究改变受试者所在的法拉第笼中的磁场时,他们没有任何明显的感觉。另一方面,受试者的脑电图并不平静。数据显示,特定的磁场旋转可以引发强烈的、可重复的大脑反应。脑电图中有一种叫做α-ERD的模式,当一个人突然发现并处理一种感觉刺激时就会出现。在这项研究中,受试者的大脑似乎“注意到”了磁场方向的意外变化,触发了脑电图中α波的减少,这是典型的field模式。这也成为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人脑能够感受到磁场并对磁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此外,只有当实验磁场的方向与环境磁场的方向一致时,受试者的大脑才会做出反应。例如,该实验在美国加州帕萨迪纳进行,在那里地磁场将以垂直方向60度角穿过人体。因此,只有当磁场在法拉第笼中以这个角度释放时,受试者的大脑才会做出反应。然而,大脑不会对其他非自然磁场做出反应。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反应与自然刺激密切相关,自然刺激可能反映了自然选择形成的生物机制。

此前,其他研究人员已经证实,动物大脑可以过滤磁场信号。它们只对自己生活环境中的磁场做出反应,并自动过滤那些离自然磁场太远的磁场。这个决定非常明智,因为那些不自然的磁场很可能来自磁异常——例如,雷击产生的磁场或地下的磁性沉积物。

此前对鸟类的研究表明,一旦地磁场强度偏离过去25%,知更鸟将停止利用地磁场来完成导航等生物功能。这可能也是以前人类实验失败的原因。为了证明人脑过去能感觉到磁场,研究人员认为,通过增加磁场的强度,受试者能更好地感受到磁场。但事实上,在增加的过程中,受试者很早就直接忽略了磁场的这一部分,因为它与自然环境如此不同。

此外,本研究还在一定程度上驳斥了人类生物磁感应的其他相关电磁感应机制,表明人类并不通过电磁感应辨别方向,这也否定了最近动物磁感应文献中流行的所谓“量子罗盘”或“隐色”机制。到目前为止,最新的研究让我们推测,人类不仅有“磁性传感器”,而且在正常工作时还向大脑发送信号,这是人类潜意识中一种以前未知的第六感。在未来,科学家仍然需要探索和揭示更多的人磁功能。现在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宇宙有多大,宇宙有没有边缘?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们去那里会怎样?您可能会认为,宇宙是无限的,边界从何而来?宇宙实际上是指所有现有时间和空间的总和,但是如果存在无法与我们互动的空间,那么,它是否仍然是宇宙的一部分?

宇宙无穷无尽的想法是基于宇宙在广义相对论中是平坦的,而银河系可以无限延伸,但是宇宙有多平坦?

我们不能使用无穷的精度来测量宇宙的曲率,所以我们永远也不知道,也无法测量宇宙是否是无限的。让我们从460亿光年的半径开始。它是已知宇宙的半径,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我们能看到的最远距离,我们称其为宇宙的粒子层。粒子视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包含在已知宇宙的范围内。为了达到粒子视界,我们必须穿越扩展空间。离目标越近,剩余距离的空间扩展越大

那么,您的旅程应该走多远?你永远不会到达那里

即使您能够以光速移动,也没有用。就像黑洞的事件视界一样,宇宙也具有事件视界。有一点。此后,我们什么也看不到,因为连光都被泯灭了。那是可观测宇宙的边界

在这里,我们无法接收到任何发出的信号,甚至无法传送超出宇宙事件范围的事物,因为时空将以比我们到达之前快得多的速度超越我们。随着宇宙的膨胀,宇宙中越来越多的空间,几乎所有的宇宙将不再属于事件视界

边界之外是什么?它取决于宇宙的几何结构。放眼大局,从小规模的恒星和星系的角度来看,时间和空间确实是起伏的,但从宏观上看,它是平滑的。它有点像海平面和波浪的形状,星系的分布以及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相关测量数据,这证实了宇宙是平坦的并且具有极高的精度。

我们看到地球表面是平坦的,这是我们看不见的,但是如果您绕着国际空间站走一圈,就会知道地球是圆形的。如果宇宙的曲率很小,那么我们看不到那么远。还是无法对其进行足够准确的测量以检测到它?

宇宙可能恰好隐藏在最佳测量值不确定部分的曲线中。如果曲线是真实的,则宇宙可能是一个超球面,即在四维空间中的三维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百万年后的人类会长什么样?

全文共 1761 字

+ 加入清单

很难预测人类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后代会变成半电子的吗?正如科幻小说中描述的那样,整个身体充满了高科技植入物,可再生的四肢和眼球由照相机制成?人类会成为生物和人工产品的混合产品吗?我们会变得更矮还是更高?更瘦还是更胖?面部特征和肤色会发生什么变化?

当然,我们暂时还不知道这一切。但是要思考这个问题,最好回到一百万年前,看看那时的人类是什么样子。首先要理解的是,“智人”在那个时候并没有出现。一百万年前可能只有少数人,包括海德堡人,他们与直立人和现代人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从解剖学上讲,海德堡人仍然比后来出现的尼安德特人原始得多。

在过去的一万年里,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类必须适应这些变化。农业生活和丰富的食物给人类带来了各种健康问题。我们已经学会用科学的力量来解决它们,比如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等等。从外表来看,一些地区的人越来越胖,越来越高。

丹麦奥尔胡斯大学生物信息学副教授托马斯·麦隆德认为,为了节约能源,人类的体型在未来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小,这对一个人口众多的星球来说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群体是一种新的情况,人类必须适应它。当人类仍然以打猎为生时,他们每天都与同类有很多接触。梅隆认为人类进化可能有助于我们应对这种情况。例如,记住名字的能力可能成为一项更重要的技能。

这将反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大脑植入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名字,”托马斯指出。“我们知道记住名字的能力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们也许能改变这一点。这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我们现在可以实现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将植入物移植到大脑中,但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将它连接到大脑并让它工作。我们离实现这一目标不远了,但我们仍处于试验阶段。这不再是一个生物学问题,而是一个技术问题。”

现在我们有各种用于修复身体损伤的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髋关节植入物等。然而,未来的植入物可能只是为了增强人体而设计的。除了植入大脑,人类的外表也可能因植入而改变,如具有摄像功能,能够读取不同颜色频率的人造眼睛等。

我们都听说过“设计师宝贝”的概念。科学家已经有了改变基因的技术,但是这项技术非常有争议,没有人知道会有什么后果。然而,梅隆认为,在未来,如果某些基因没有被人工修饰,这将被视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有了这项技术,婴儿的特征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父母也可以决定他们孩子的外貌。

“未来仍然会有‘选择’,但它已经从自然选择变成了人为选择。我们用来繁殖狗的方法将来也会应用到人类身上。”

这些只是假设。至于人类将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能从人口趋势中看到任何线索吗?

“如果你想预测一百万年后的情况,只能依靠纯粹的推测。但是,如果我们只预测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通过生物信息学将我们掌握的基因变化与未来的人口变化模型结合起来。”杰森·霍奇森博士.霍奇森)指出。

现在我们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样本,遗传学家对基因变异及其在人类中的分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基因变异的变化趋势,但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科学家正在分析人口趋势,并试图为我们提供一些想法。

霍奇森预测,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将继续扩大。“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因此城市的遗传多样性不断增加,而农村地区的遗传多样性不断减少。我们可以在人口分布线上观察到这种分化趋势。”

世界各地的情况可能不同,但在英国,农村地区的遗传多样性确实较低。与有大量移民的城市地区相比,更多的农村居民的祖先长期居住在英国。

生育率因地区而异。例如,非洲人口正在快速增长,因此非洲基因在全球人口中的比例正在增加。白人占主导地位的地区生育率较低,因此霍奇森预测,从全球角度来看,人类皮肤将会越来越黑。

“与浅色皮肤相比,深色皮肤在世界上出现得越来越频繁,这是很确定的。”霍奇森说,“我相信几代人之后,普通人的肤色肯定会比现在更黑。”

如果我们看向太空呢?如果人类最终成功占领了火星,我们会进化成什么样?在低重力环境中,人体肌肉的结构会发生变化。也许我们的四肢会长得更长。在寒冷的火星气候下,人类会像尼安德特人一样变得胖乎乎的,甚至浑身是毛吗?

这些答案仍然未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基因突变的频率确实在增加。霍奇森指出,在全球范围内,在人类基因组的35亿个碱基对中,每个碱基对大约每年突变两次。这个比例相当惊人,它也决定了一百万年后人类的面貌将永远不会和今天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宇宙在“嗡”的一声中开始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由大爆炸而来。大爆炸顾名思义应是“砰”的一声,随后宇宙便在这响亮初声中开始演化。但美国科学家却提出,宇宙的第一个声音并不是“砰”的炸雷声,而是“嗡嗡”的巨大低沉轰鸣声。

据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华盛顿大学物理学家约翰·克拉默根据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

器所获得的资料推断说,宇宙的初声“听起来就像是一架大型喷气客机半夜三更从你家屋顶100英尺上空飞过”。克拉默创建了一个描述这种声音的计算机文件,人们可以从网上下载,身临其境般感受宇宙发出的第一声究竟是怎样的。

宇宙自大爆炸后不断膨胀,温度也随之冷却,至今在全宇宙范围内留下温度只有3K(绝对零度以上3摄氏度)的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大爆炸那团火球遗留下来的“余热”。宇宙大爆炸开始时产生的巨大声波随着宇宙的形成和扩张而传播开来,频率越来越低,同样也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了印迹。

克拉默根据资料计算出,宇宙诞生后76万年即它76万岁时那个声波的传播频率,宇宙当时直径只有1800万光年,但声音的频率已低到无法听辨的程度,克拉默把这个频率放大0.1亿亿亿倍,才听到宇宙诞生时的第一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影响人类历史的病菌 源自一万年前的动物驯化?

全文共 3500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再次让我们对野生动物保持沉默,对“快速野生动物”的呼吁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回想起我们的祖先——那些靠打猎、采集和喝血为生的古代人类,他们不都是超级细菌的活载体吗?那些没有控制能力的古代聚居地应该一个接一个地被细菌吞噬,直到灭绝?

一个

20多年前,一本名为《枪支、细菌与钢铁》的畅销书(以下简称《枪支》,原书于1997年在美国出版)似乎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看看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几起全球性瘟疫事件,绝大多数能改变人类历史的超级细菌实际上来自我们的好朋友——牲畜和宠物。

换句话说,大约一万年前,古代人结束了他们流浪的狩猎和采集生活,走上了畜牧业的道路,开始了畜牧业社会。直到那时,他们才为超级细菌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资料来源:bing.com/images

随着分子遗传学、古病理学、流行病学等领域研究成果的逐渐增加,那些被祖先驯化的动物确实像超级细菌的创始人。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的“姐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它的主要宿主之一是人类的驯养综合征。自以猪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甲型H1N1(又称猪流感)爆发以来,它已在全球造成近20,000人死亡。

历史上感染人数最多的“西班牙大流行”发生在上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这一全球性瘟疫事件导致大量中青年人死亡,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甚至最终感染了近一半失去控制的世界人口。人们对病原体的起源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推测。2014年,《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重建病原体来源的文章,并确认家禽是其来源之一。

来源:维尔画廊

时间可以追溯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当西班牙殖民者踏上美洲开拓新的殖民地时,伴随他们的是天花,这是他们携带的病原体。当时,美国印第安人社会也达到了发展的顶峰,在中美洲建立了阿兹特克帝国,在南美洲建立了印加帝国。然而,尽管仅北美土著居民的总人数就达到了1亿,但由于天花等欧洲疾病的感染,土著居民的人数却直线下降,由于欧洲殖民者的枪炮和贪婪,这块土地最终被移交给了这些已经免疫并有应对策略的欧洲人。

天花不仅是杀死印第安人的真正刽子手之一,也是最早驯养牲畜的欧亚大陆人。据推测,公元165年至180年席卷整个罗马帝国的“安东尼瘟疫”,以及英国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和清朝顺治皇帝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死亡都与天花病毒有关。

来源:百度百科

天花病毒可能源于牛,一种在欧亚大陆驯化的动物。

正如《枪炮》中所列,许多其他疾病是10,000年前家养动物带来的礼物,包括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麻疹(牛)、结核病(牛)、流感(猪和鸭)、百日咳(猪和狗)、恶性疟疾(鸟)...我甚至不知道有多少新的细菌潜伏在我们的家畜和宠物中,等着杀死我们。

那么,为什么上述病原体的起源和传播是由家畜引起的呢?

这幅画改编自参考文献9。

在18世纪,人们发现送奶工和屠宰场的工人不容易得天花,因为他们经常被牛的传染病感染,但这种疾病并没有引起疾病,只是皮肤上出现了水泡和脓疱,这被称为“牛痘”。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导致“痘苗”的病毒和导致人类天花的天花病毒似乎有一些相似的特征。如果人们接种了牛痘疫苗,他们就能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疾病的研究打开了新的窗口。生物学家最终发现痘苗病毒和导致人类天花疾病的天花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特性。例如,从秘鲁印第安人木乃伊中提取的结核细菌的DNA也与野生动物中广泛传播的病原体(牛分枝杆菌)非常相似。

从那以后,生物学家发现许多病原菌与系统发育图中的一些家畜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它们在分子遗传学上是相似的。不仅如此,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人类和家畜之间的常见传染病也增加了5。

上述结论似乎证实了《枪炮》中提到的假设,“这些疾病部分是由家养动物的细菌进化而来的”。

来源:维尔画廊

事实上,这一声明不是由《枪支》的作者戴蒙德发起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一些学者就提出了人类病原菌起源的假说,即动物驯化导致人类疾病扩散的假说。根据这一假设,大约从12000年前开始,人类就一直在驯化野生动物,这不仅改变了人类在生物链中的地位,而且逐渐影响到生物体的生存环境。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流行性病原体也在家畜中产生,最终人与家畜之间的交叉感染一直在持续进行。

真的是这样吗?

不难发现,无论是细菌之间的遗传关系还是细菌的种类随着驯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事实只是间接地证明这些细菌与驯化的动物密切相关,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驯化的动物是人类病原体起源的摇篮。

相反,随着许多学科自身的发展及其不断的交叉融合,通过对古代DNA、动物考古学和生物地理学的综合研究,许多病原体的元基因组逐渐被提取出来,各种动物实际驯化的时间和地点信息也越来越清晰。学术界不得不面对的结果是,在许多动物被驯化之前,自然界中的野生动物体内就存在着许多超级病原体。例如,根据分子时钟的计算,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已有近7万年的历史,这比人类开始驯养动物的时间要早得多。

来源:百度百科

2020年2月24日,《自然-生态和进化》杂志发表了一篇多学科论文,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动物驯化”不能简单地与这些人类病原细菌的起源联系起来。在这篇文章中,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的学者关注欧亚大陆,这是动物驯化最重要的地区。他们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交替时期从俄罗斯到瑞士和其他国家的许多遗址纳入研究范围,从狩猎采集者到最早的农民筛选了近3000具遗骸,并提取了8种最早的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体,有在牲畜和人类之间广泛传播的历史。人们普遍认为这种病原体是从猪传播给饲养者的。根据遗传学研究所绘制的遗传图谱,这些病原体可分为一大类,即HC2600_1272。然而,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猪被驯化之前,这种病原体就已经在古代人中间传播了。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包括这一项在内的所有综合研究都不能完全否定动物驯化和人类病原菌进化之间的关系。9例如,古代DNA研究在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许多致病细菌在引起骨骼损伤之前就杀死了宿主,动物考古学家不断更新各种家养动物起源的事件和地点...

病原体是否源于家畜仍然是一个需要更多证据来证明的假设,而不是最终结论。

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驯服动物”这一历史行为对人类细菌的巨大影响。

戴蒙德在《枪炮》中提到,欧亚大陆的细菌杀死了大量的土著人,但是包括印第安人在内的狩猎采集者携带的细菌很难对古老大陆的人们造成致命的伤害。除了细菌起源于家畜的假设,戴蒙德还试图从人口密度和贸易的角度解释“为什么在特诺奇的汉芬城没有可怕的细菌等着西班牙人”。他认为,新世界人口密集的出现比旧世界稍晚,美洲人口最密集的三个中心没有正常的快速贸易。他们不像罗马时代的欧洲、北非、印度和中国那样联系在一起,因此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细菌滋生地。

然而,我们知道,人口密集的发展和频繁的贸易往来都是基于畜牧业创造的价值。动植物驯化引发的农业革命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同样显而易见的是,细菌在这个新世界提供的环境中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相反,在旧石器时代,人口的聚集和扩散不可能达到如此大的规模,家畜也不会作为媒介为病原体的超进化提供温床,也不会有定居引起的水土交叉感染等因素。因此,即使更多的传染性细菌从野生动物进入人体,某些地区的一些部落或人群也可能被消灭,但它们的致死率和传播能力应该远远低于农业社会中的超级细菌。

事实上,细菌是从家畜进化而来的这一观点还没有得到验证。然而,即使病原体不是来源于人类在10,000年前驯养的动物,即使驯养的动物可能仅仅增强人类与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细菌之间的密切接触,由它们引起的人类生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一定在病原体的进化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毫无疑问的。

—————————————————————

参考:

1颗钻石。《枪、细菌和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维基百科

现代禽流感病毒内部基因的全球同步扫描([)。自然,2014,508(7495): 25257。

《疾病考古学》,[M。康奈尔大学出版社,2007年。

《人类病原体的起源:评估农业和家畜在人类疾病进化中的作用》,[。生物评论,2006,81(3): 369-382。

《瘟疫与人类》,[M。主播,1998年。

7Mac唐纳德·埃姆,伊佐·艾阿。结核病疫苗开发。在:丝带W,编辑。结核病-扩展知识。在技术领域;2015.

埃斯基维尔-戈麦斯等。人类适应的肠炎沙门氏菌的出现与新石器时代的过程有关。[。自然生态与进化,2020: 10。

公元前9世纪,新石器时代的[生病了。自然生态与进化,2020: 2。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宇宙的起源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在80亿~160亿年之前,所有的物质和能,甚至太空本身,全都集中在同一地点。当时发生了一次大爆炸,几分钟内,宇宙的基本物质如氢和氦,开始出现,这些气体聚集成巨大的天体——星系。现在宇宙似乎还在不断扩大。星系中巨大的星族,也就是超星系团,正以令人惊异的速度奔离所有其他的星系团。

如果大爆炸已经给了超星系团足够的能量,超星系团就会继续互相奔离,直到最后一颗恒星消亡。但如果它们的引力强大到足以使它们的速度减缓,甚至发生我们所称的“大坍缩”,那么,宇宙中的一切就会回归到大爆炸前的原点,也许还会出现另一次宇宙再生的循环。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由世界著名的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的,得到了众多宇宙学研究者的赞同,成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宇宙起源学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宇宙的外面会有什么?

全文共 2406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时代的时候,人们常常仰望星空,想要弄明白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秘世界。随着人类走进科技时代,我们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且还在科技力量的帮助下,走出了地球。那个时候,我们才明白,原来地球是如此的渺小,在宇宙的面前,它连一粒尘埃也不如。

在人类没有走出地球之前,很少有人会相信,地球之外还有一个浩瀚的宇宙。在古人的眼里,地球才是一个浩瀚的空间,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等都属于地球这个空间。

这就是认知能力的改变,正是由于人类有了科技力量的帮助,我们才真正认知到地球只是一个渺小的世界,天上的太阳看上去很小,其实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地球在太阳面前,渺小如蚂蚁。

当人类有了飞天的能力之后,我们上升到数万米以上的高空,就能够初步看到地球之外的宇宙空间。同样的道理,我们想要了解真正的宇宙,也必须要走到宇宙的边缘。

可能有朋友会说了,宇宙是没有边界的,它是一个无限的空间。可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无限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任何物体它都会有大小,地球有大小,星系有大小,那么宇宙自然也会有大小。

根据现在的科学理论,宇宙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奇点大爆炸,诞生后的宇宙一直在快速膨胀,其速度远超过光速。无人知道现在的宇宙到底有多大,目前我们知道的只是一个可观测范围,达到了930亿光年。

930亿光年之外的宇宙空间,由于膨胀远离我们的速度超越了光速,光子无法到达,所以传统的光学观测技术,也无法看到那里的情况。人类受观测能力的限制,只能观测到光子可以到达我们面前的范围,而即使这个范围也达到了930亿光年。

可想而知,真实的宇宙必然远远大于930亿光年,到底有多大,目前只能依靠科学家的想象和猜测,有科学家猜测,真实的宇宙范围可能已经上升到1560亿光年,也有科学家猜测现在的宇宙范围可能达到了上万亿光年。

宇宙大爆炸理论告诉我们,宇宙是有大小的,既然宇宙有多小,那说明大概率的情况,宇宙之外应该也还有空间。那么宇宙的外面会是什么?在地球时代的时候,远古的人类会思考:地球之外会有什么?现在我们已经初步知道地球之外有什么,宇宙对于现在的人类来说,已经不是完全无知的空间。

当我们走出地球这个鸡蛋壳之后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而现在人类又被困在了宇宙这个巨大的鸡蛋中,想要探索更加浩瀚神秘的空间,那必须要打出宇宙这个蛋壳。

可是想要打破宇宙的空间壁垒,走出宇宙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人类能够走出地球见识到浩瀚的宇宙,那是因为我们有了速度的优势,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拥有了脱离地球束缚的速度。同样的道理,想要走出这片宇宙,同样也需要速度的优势,这个速度超越了我们对速度的概念。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指出,物体速度的极限是光速,而光速在宇宙面前只是一个龟速,依靠这样的速度不要说走到宇宙的边缘,即使是走出银河系也需要10万年的时间,而要走出目前可观测宇宙范围,则需要至少930亿年。

有科学家猜测,宇宙的外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宇宙泡将我们包裹在其中,在哪个更大的空间内,我们的宇宙同样渺小如尘埃,有数不尽的宇宙存在于那个更浩瀚的宇宙中。可能有人会说了,有什么样的空间还会比我们的宇宙大?宇宙在这个空间面前渺小如尘埃?

可能你会觉得这个猜想不可思议,也不大可能存在,可事实上它成为现实的可能性非常大。要知道古时候的人们也想象不到,人类生存的地球连一粒尘埃也算不上,也不会相信地球之外有一个大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空间。

所在,在未知面前一切的发生都是有可能的,而要证明宇宙之外还有空间以及看到宇宙之外会有什么?那必须要有走到宇宙边缘的能力才行,在没有走到宇宙边缘之前,有关宇宙之外的情景都只是一个个猜测。那么要如何走到宇宙的边缘?传统意义上的速度是无法实现的,即使是科学家想到的曲速航行这种超光速模式,想要走到宇宙边缘也不可能。

要走到宇宙边缘,或许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通过虫洞,虫洞是爱因斯坦相对论之下的产物,相对论是一个伟大且正确的理论,它描述了宇宙是一个能够弯曲的空间。当空间弯曲到一个极致后,理论上就可以打开一个洞,连接着宇宙空间的不同位置。

通过虫洞可以实现遥远星际空间的快速到达,这个速度远超过光速,甚至可以说虫洞穿梭已经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速度模式。只有通过虫洞,才能够实现宇宙空间的自由穿梭,才有希望走到宇宙的边缘。

而只有走到宇宙边缘,我们才能够透过边缘的宇宙壁看到宇宙之外的一部分情况,那里到底是一个什么也没有的黑暗空间还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神秘空间,对于人类来说意义重大。

如果宇宙之外的空间是一片黑暗什么也没有,反而让人类松了一口气,没什么担心的。可如果观测到的宇宙之外星光点点,是一个美丽精彩的空间,那或许会让人类感到害怕和恐惧。

可能有朋友不理解,看到宇宙之外的精彩,我们还会害怕什么?这一点其实跟我们走阳地球看到精彩的宇宙,会有敬畏和害怕是一样的道理,我们害怕的并不是宇宙的规则,而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高级文明。

按照宇宙的年龄,宇宙中有可能存在比人类发展到了数亿年以上的强大文明,这类文明有可能已经将科学发展到了一个极高的阶段,创造生命,创造万物都有可能。对于一个强大的高级文明来说,地球和人类就是蝼蚁,一不高兴可能就会毁灭太阳系,毁灭地球,毁灭人类。

两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发现宇宙之外有更加精彩浩瀚的空间,有无数的宇宙存在其中,我们同样会想到,有的宇宙可能从我们的宇宙早诞生了无数的岁月。古老的宇宙中自然会有古老的强大文明,他们的文明实力远不是我们的宇宙文明可以相比的。

还有另一个更恐惧的事情,那就是我们的宇宙,包括地球这颗生命星球以及人类的诞生,都有可能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被创造出来的。科学家也称,科学的终点就是神学,当一个文明将科学发展到终点之后,那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

正是由于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越来越多,反而会让我们有了更多害怕的东西。现在有关外星文明是否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证实,如果未来证实了,那人类或许也就没有了过去对外星文明的好奇和无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鼠疫在人类历史上有多可怕?传染病给人类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全文共 3205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总是以一种征服者的形象面对着整个世界,在世界上称王称霸。然而那些看似最不起眼的生物,最微不足道的微生物却总能够在不经意之间提醒着乖张的人类:我们并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主宰,想要统治世界,简直就是痴心妄想。而这个微笑的生物就是“病毒”。

曾经的各种病毒在不同的时间段肆虐着人类,每一次都足够让人类刻骨铭心,比如:曾经的非典,又比如:刚刚结束风波的埃博拉病毒。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阿尔贝·加缪,有一本经典著作《鼠疫》。当每一次人类遭遇到很难控制的疫情感染的时候,在我的身边总会有人去翻阅这本书。

有时候,大家也会经常互相开玩笑的说:“这可能也是一种另类的,追赶潮流的方式之一吧。”不过,我也有一些异于常人的爱好,比如:特别喜欢翻阅一些“疾病史”类的书籍,每一次从这样的角度看待曾经的历史,也会有着不一样的心得,其实,“疾病史”不也是人类历史的另一个很有特色的展示吗?

巧合的是,我曾在书中看到过有关拿破仑生病的记录,也通过史料的记载,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拿破仑。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讨伐俄国惨败,但是,战败的原因却不是俄军勇猛退敌。而是:法国的军队中不幸蔓延着斑疹、伤寒这样的恶疾。

拿破仑不攻自败的原因在于,这样的恶疾以每天致死6000多名法国士兵的速度,步步紧逼着拿破仑的精兵强将们。最终,导致了他战争的节节败退。而这一场惨败,也被收录在了《欧洲近代史》之中,时至今日,多少人提起还是唏嘘不已。

而在《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中,也曾经记载了拿破仑军队在滑铁卢一战中惨败的史实,历史学家虽然可以给出100种不同的理由,去解释此次战役中拿破仑失败的原因,但是,他们却很少把拿破仑患有痔疮这一原因列入其中。

殊不知,就是一个如此伟大的战略家,因为痔疮的发作而无法巡视军队,不能去及时检视战况。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击垮法军的是俄国的病毒感染,或许,谁也不曾想过,真正的原因里,也包括了拿破仑的痔疮发作。

或许,看到这里的您也不敢相信,一个小小的痔疮,会成为最后拿破仑没有称霸欧洲的罪魁祸首?看到这里,我也曾无数次的感慨,就是一个小小的变化,在历史上有时候也会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引发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里,我们再来看一下另一个疾病所带来的历史性的改变——鼠疫。鼠疫曾使整个欧洲长期笼罩在瘟疫的雾霾下足足200多年。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人口有将近一半是死于这场瘟疫之中的。

最血淋淋的例子当属1386年代的维也纳城了,据说,那样一座宏伟的城池,最后,逃过鼠疫魔爪的,仅有5人而已。而后,日本的疾病学者滨田笃郎的著作《疾病的世界地图》中,也有了一些相关记载。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1894年方被发现,而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这个经由鼠类、蚤类传染的途径也迟至1898年方大白于天下。

故14世纪的欧洲人对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肯定是毫无招架之力的。威尼斯人曾最先想出了当时最为聪明的一项隔离措施,当然,也促使意大利人在威尼斯诞生了一套瘟疫预防制度,具体要求就是:

凡是由东方归来,即将入港的船只及人员,要在海上停留40天。如果,船上的人员确定无一人感染瘟疫,船只则可以得到允许,在港口登录。慢慢地,地中海的多个港口都开始实施了这样的制度,也因此,意大利文中的“40”,最后,成为了英文中的“检疫”一词。

这个就是现在的单词:“quarantine”。

疾病历史学,为世人展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虽然,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但是,的确有很多帝国的衰败都与疾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就比如:古罗马帝国,曾经这样一个泱泱大国的兴衰,也与疾病有着很大的关系。

在英国史学家卡特莱特的著作《疾病改变历史》一书中,就记录着这样的史实:公元前一世纪,在罗马古城附近的低湿地区,曾流传着一种十分危险的疟疾,到了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后,这种疟疾便开始了大范围的流行。

在传染期间,先感染的范围仅局限于意大利的国中城市,这也使得罗马的蔬菜供应地卡帕尼亚的很多人因感染致死,最后,则导致了整个地区遭到抛弃,此地也就成为了臭名昭著的“疟疾流行地区”。而疟疾还在继续祸害着人间,这样的病毒使得意大利的罗马人其胎儿成活率急剧下滑。

也因为这样特殊病毒的存在,结果导致人们长时间的患病,更多的患病者长期处于无比虚弱之中,最终,使得整个国家的人均寿命大幅度减小,国力也是日渐衰弱。这样不可抗的自然灾害,不断蚕食着罗马人的意志,所以,罗马晚期呈现给世人的国力衰败、精神萎靡不振,也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说到这里,想必你对疾病对于人类发展史中起到的作用不敢小觑了吧,的确,对于疾病在人类历史上不断附上的那一笔浓重的色彩,就如美国医学史家亨利·欧内斯特·西格里斯特,在其著作《疾病的文化史》中的记载一样:疾病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疾病影响着人类制定的一切制度,人类也不得不以这样的方式与疾病做着永久的抗衡。

可以说,这样的论调几乎以颠覆者的姿态,改变着我们今天对于人类历史的认知。所以,这部著作到目前为止,都可以称之为“社会文化史领域绝对经典的空前巨作”。

现今的很多人都知道几大超级瘟疫的名字,比如:天花、流感、疟疾、麻疹等等,他们都是导致人类大面积致死的罪魁祸首,是来自自然邪恶之手的凶器。但是,戴蒙德却曾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曾经哥伦布从西班牙带去病菌成功的杀死了印第安人,数量甚至比军队直接杀死的人数还要多得多,可是,为什么疾病的传染会是单向的,也就是说,为什么没有出现来自感染的印第安人病菌最后感染并杀死入侵的西班牙人,或是,由此疾病进入了欧洲并杀死了很多欧洲人?

这一切都在戴蒙德的书中得到了科学的解释,戴蒙德认为,旧大陆入侵者带来的病菌多数都是“单向传播”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新大陆的形成,出现人口稠密的时间晚于旧大陆,并没有为疾病准备了足够的演化时间。

其次、仅仅是在美洲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也不过都分布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中美流域和安第斯山脉之间。而这三个地域之间的人口往来并不频繁,所以,疾病之间病菌传播的可能性就变得很小了。

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所在,新大陆并没有旧大陆那些被驯化的群居动物,也就是说,疾病的传染来源就少了很多,病源有限,那么,所能产生的传染疾病自然就少了很多。

人们都认为近现代生活是美好的,尤其是在农业和畜牧业开始迅猛发展的时代。其实这也导致了人与牲畜的接触多了很多,所以各种各样高致命性的病菌,也就不断的衍生了出来。而在人与病毒各种对抗中,也正是在一场一场惨绝人寰的瘟疫之中,旧大陆人的免疫力不断地被迫提升,所以病菌的杀伤力也在被迫不断增强。而发展相对迟缓的新大陆,由于各种发展属性导致病菌的来源很少,人群中的抗体也就很少,所以新大陆的人在疾病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这也就是为什么雄心勃勃的旧大陆人冲向新大陆的时候,除了用坚船利炮征服着新大陆,同时,他们也通过随身携带的病菌,无形中对新大陆进行着征服。

所以,如今看来,新大陆上的土著居民绝非单纯的死于枪炮之下,有更多的则是死于欧洲入侵者带来的各种病菌感染之下。所以,能将疾病史与人类的战争史结合起来看待历史,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近代人类命运史的最为客观的史实。

可以说,这样的视角颠覆着很多人对于人类历史进程的感官。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不了解疾病历史的人,其实,是真正不了解历史的一群人。

就像是著名的史学家理查德·扎克斯在自己的著作《西方文明的另类历史》中描述的一样:历史并不是如同常人脑海里的那样,中规中矩地一步一步从这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这样的逻辑陈旧迂腐,催人入眠。

疾病历史,给了人们一个全新的历史视角,让我们透过疾病去看待了一段看似熟悉但又非常陌生的全新历史,原来,看似厚重的历史,其车轮的推进,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场瘟疫,又或是一颗药丸,甚至,是一位伟人的感冒、痔疮这样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郭耕副主任:保护珍稀动物,让人类与万物和谐共生

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麋鹿,又名四步象,头像马,角像鹿,脖子像骆驼,尾巴像驴。这是中国稀有的受保护动物。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分布着181只麋鹿。工作人员的核心工作是保护麋鹿品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在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前夕,记者采访了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郭庚,向他解释了珍稀动物保护的价值。

正在吃东西的麋鹿

稀有动物是每个人经常提到的一个词。郭庚认为,作为珍稀动物,它们具有“珍稀、濒危、独特”的特征,即珍稀、濒危、独特。殊不知,麋鹿是中国特有的物种,也是世界罕见的动物,曾经在中国消失过。通过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麋鹿是我国拯救濒危物种道路上的一个成功案例。作为中国野生动物“再引入保护”的一项救援工程,麋鹿回归祖国已经33年了。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副主任郭庚做了介绍

“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受到尊重,不管它对人类有什么价值。为了让每一种生命形式都受到尊重,人类的行为必须受道德原则的支配。”这段话来自1982年联合国第371号决议通过的《世界自然宪章》。郭庚认为,正如人与人之间有道德规范一样,人与自然之间也有一定的道德规范。

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公园的动物墓碑呈多米诺骨牌状排列。每块墓碑上都刻有一个物种,从灭绝的到濒临灭绝的到活着的。在这个队列中,人类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

在公众眼中,保护珍稀动物是一个普遍的概念。我们为什么要保护他们?当然,也许我们会说,这是因为它们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事实上,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从事动物保护30年的郭庚以麋鹿保护为例,从四个方面给了我们答案。

物种价值

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存在,有着解决生存问题的独特方式,是生物群落的一部分,并且拥有与人类同样的生存权利,它自己的价值,这与人类无关。然而,作为一种善于探索的动物——人类,我们仍在努力寻找一些联系。在麋鹿公园的麋鹿历史展览《麋鹿传说》中,一个奇怪的现象从一开始就向公众展示:麋鹿的进化几乎与人类的进化同步。在大约300万年的时间里,是什么样的时空“业力”创造了人类,一种灵长类物种,和麋鹿,一种有蹄类物种,在几乎相同的时间繁殖并生活在相同的土地上?生物学家可以研究这些活动的线索。

生态值

麋鹿是典型的湿地动物。在保护生物学中,我们把它视为自然保护的旗舰物种。以保护麋鹿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特别是保护麋鹿栖息的湿地环境,是唤醒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我国,为了保护大熊猫,已经建立了几十个自然保护区。与大熊猫有关的各种山地动物和植物也因此被纳入保护范围。这是旗舰物种的报道。下一步,随着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保护力度必将日益加强。鉴于湿地对我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保护麋鹿及其栖息的湿地环境,保护一个物种及其生物群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护生物群落可以完全发展的生态系统,即生命群落。人类也包括在这个系统中,这就是为什么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人类自己。

文化和教育价值

麋鹿,一度从它的故乡灭绝,一度作为“海外流浪者”漂流到国外,近一个世纪后又回到了它的故乡。它的科学发现、本地灭绝和成功回归都与北京这个城市息息相关。在世界上5000多种哺乳动物中,麋鹿可能是经历过这种起伏的动物。古籍中有大量关于麋鹿的诗歌,仅唐诗中就有100多首。因此,我们将麋鹿视为活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播这一物种的同时,应该“化腐朽为神奇”,不断挖掘麋鹿的文化教育价值和文化形象。

替代价值

替代价值是一个物种在未来为我们提供某些利益的潜力。麋鹿是一种陆生草食偶蹄类哺乳动物,食性广泛,有100多种草适合食用,饲料转化率不低于普通家养草食动物。如此廉价而丰富的食物来源使得麋鹿成为发展新的家畜品种的最佳选择。随着麋鹿数量的增加,有可能使用药物、肉类、皮革甚至一些体育活动(如鹿跑节)。每一个物种,包括麋鹿,都是具有独特遗传特征的基因库。一旦在我们发现它的价值之前灭绝,我们的后代将失去选择和利用它的机会。

郭耿将世界物种多样性比作一个秘密的收藏,它储存了生命的潜在价值。他说,任何物种的消失就像撕下一页纸。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保护它们,当我们仅仅需要这一页信息来拯救我们自己和相关的生命系统时,我们将无能为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宇宙的中心是地球吗?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宇宙中心地球吗?

“XX功”邪教组织的头目李某某宣称,通过修炼“XX功”就能直接完全地认识宇宙的真相,这是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是完全经不住科学论证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随着实践而发展,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向前发展。所谓“宇”指上下四方,“宙”即古往今来。从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角度上来看,对宇宙的认识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对于地球是否为宇宙中心的问题,同样也不例外。

远古时代,人类对天地关系的认识,带有强烈的神秘色彩,对地球在宇宙中地位的认识,完全是靠感觉,是直观的。世界上最早提出“地心说”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322 年)。他认为:宇宙是透明层次的水晶球体系,地球位于整个水晶球的中心.所有的天体,包括太阳在内都围绕着地球而旋转。直到 1543 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详细论证了宇宙的中心不是地球后,才动摇沿袭地球中心说的地位。1584 年布鲁诺在哥白尼学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宇宙的无限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地球中心说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是为神学理论服务的,适应当时那个时代的需要。宗教宣扬的是“上帝创造万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造太阳是为了照亮大地,上帝创造星星和月亮是为了点缀天空。当然地球就是中心了。那个时代宗教统治者根本不可能允许科学的真理存在。哥白尼的日心说死后才得以发表,布鲁诺由于不屈从于宗教的“地心说”而被活活烧死。

科学证实,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地球都不是宇宙的中心。今天,相信地球是宇宙中心的人不多了,但是宇宙是否有中心,许多人仍不得其解。因为太阳系有中心,太阳系的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就是中心;银河系也有中心,银河系的恒星都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那么宇宙有没有中心呢?似乎宇宙也应该有一个中心,但科学家认为宇宙不存在中心。

根据宇宙膨胀理论,我们的宇宙最初是从一个奇点开始慢慢向四周扩散、膨胀。膨胀的宇宙一般来说应该包括四维空间:除长度、宽度和高度之外还应有第四维,即时间。描述四维空间膨胀可以借气球的膨胀来解释。假如一个膨胀着的气球就是宇宙,而逐渐散开的星系都存在于气球表面上,包括我们的地球都在这个表面的某一个点上,所有的星系都只能随着气球的膨胀而移动,不能单独向内或向外运动。因为都在气球表面上,就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二维空间,但宇宙不断膨胀,也就是气球上的每一个点都一起向外运动,随着气球的扩张表面上的每一个点的距离就越来越远。如在某一点上看其它恒星,就会看到它们离自己越来越远。气球的膨胀是从内部中心开始的,是在三维空间内运动的,而恒星的位置是分布在二维空间上的,就整个膨胀的过程而言又是在四维空间内进行的,宇宙星系运动的历史是不可能倒行逆施,回到以往的任何瞬间,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这个宇宙的恒定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宇宙的主宰——星际文明Online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星际文明在线》是由蒙恬数码自主开发的一款SLG科幻策略网络游戏。游戏以宇宙为背景,构建了一个强大的星系系统。你可以在游戏中通过建造行星和分舰队来殖民其他星系,以达到持续扩张你的力量的目的。

简介

星际文明OL是一个大规模的战争策略在线游戏,玩家扮演一个领主,建造和发展他们自己的星球,获得各种资源,创建他们自己的星际舰队,殖民其他星系,消灭敌人,统一整个宇宙。在28世纪,地球的能源已经枯竭,但人类通过变化获得了新的活力。随着地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太空中的触角也逐渐延伸到宇宙的更深处。人类利用成熟的宇宙导航技术,先后探索和开发了银河系以外的其他可行星系,并成功完成了向主要星系的移民工程。许多新的城市建立在不同的星球上,但是地球上的能量已经枯竭,人类通过变化获得了新的活力。为了争夺各个星球上蕴藏的丰富资源,卡迪瑞集团、阿尔联邦、巴克兰联盟、罗菲拉财团、玛雅部落、雷曼帝国...这些强大的国家力量不可避免地卷入战争,为自己的发展和繁荣。

游戏图片

画面精美,玩家似乎很欣赏这种简约的空间模型。各种各样的宇宙飞船形状都很漂亮,就像电影里的一样,比例适中。游戏的整体操作界面简单明了。游戏的左上角是玩家的阵营描述和角色状态,接下来是游戏地图、主页、新手指南、插件管理和星际搜索。中间顶部是在线客户服务系统,右边是现有技术。界面的左下角是聊天窗口,右下角是游戏的主要功能界面:技术、设计、创造、指挥官、力量、排名、军团、通讯和系统。

游戏功能

1.基本系统:

独特的基地应用和建设体系带来了全新的游戏方式。通过星球的建设来完成发展的任务。

2.通信系统:

有5个频道:力量、银河、军团、世界和团队。每个通道都有不同的字体颜色。当您点击聊天消息框下的相应频道时,您将切换到该频道发言。然而,仅仅查询每个频道的聊天信息是不够的。

3、营军团制度:

在游戏中,有六个主要的权力阵营供玩家选择,任何攻击都可以在不同的势力之间进行。此外,中立势力星际海盗的存在,使得星际竞争充满了策略。玩家选择不同的阵营,拥有不同的技术水平。一些营地优先发展军事,而另一些营地则优先发展经济。"

“星际文明”军团是游戏中的玩家组织,是其他游戏中的公会。“星际文明”可以通过研究军团技术和开发军团组件来增加军团的最大数量。加入星际文明军团后,你可以学习独特的军团技术,提高玩家的实力。

加入不同阵营和不同军团的玩家将有不同的发展空间。

4.可玩性:

当玩家进入星际世界并创造角色时,他们马上就有了自己的星系,家园,这个星系永远不会被外人攻击。玩家可以在家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开发自己的星球。他们可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生产明矾晶体矿石、天然气和人口的工厂。你也可以走科技路线,建立各种科技研究机构,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发展力量的观点。或者选择扩张路线,建立补给站、造船厂和太空港,并积极发展军备。还有一些特殊的建筑。这些建筑通常非常强大,有些人需要购买一些卷才能建造。

玩家可以生产由该系统设计的飞艇。如果他们不满意,他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符合自己个性的飞艇来进行广告阿斯特拉。它可以用来设计携带各种武器的大型火炮,也可以用来开发智能便携式侦察机。

战斗系统:

强调策略而忽视操作是很好的策略。“星际文明”测试玩家的战略思维。从建造星球的每一步开始,玩家必须一步一步地仔细计划每一个行动,以达到最佳资源分配和最佳战舰组合的目标。如何尽可能快地扩张银河系,如何匹配最强的舰队以及什么是作战策略都是玩家必须详细计划的内容。在后期阶段,甚至军舰部件的设计都非常精致。玩家必须不断深入地学习游戏,才能取得进步,部队的精确部署和强大的舰队才能站稳脚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科学家发现蚊子叮咬皮肤原因 人类或摆脱其叮咬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12月7日报道,应该很难找到一个一生中从未诅咒过讨厌的蚊子的人,因此,有这么多和蚊子有关的研究,所以,对全人类而言,每一个在这方面的新的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想到这些虫子不仅吸血,还会传播危险的疾病。因此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的美国科学家阿南达桑卡尔拉伊理应受到全人类的尊重和感激之情。他差不多找到了欺骗蚊子,并让它们无法分辨动物和人类,也无法找出最美味的食物的途径。

蚊子通过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判断我们所在的地方,然而,靠近我们时,它们忘了二氧化碳的气味,而是通过皮肤的气味来判断,并攻击未保护到的部分的皮肤,比如腿和胳膊。因为,我们的皮肤会分泌数百种化学物质在空气里。

拉伊发现了蚊子寻找皮肤的气味和二氧化碳的细胞,因此可以分泌好闻的气味,能够引诱开让人讨厌的蚊子。

诚如在《细胞》杂志上所说的那样,为了探出二氧化碳和皮肤的气味的不同,位于蚊子头部前方的触角上的短毛功不可没。经试验证明,蚊子对皮肤的气味比对二氧化碳更敏感。

阿南达桑卡尔 拉伊的研究可以帮助找到用诱饵气味欺骗蚊子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