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鼠疫

鼠疫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鼠疫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鼠疫问题。

分享

浏览

2383

文章

152

猫吃老鼠为什么不会得鼠疫?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并不是所有老鼠都有鼠疫。人吃了没有疾病的牛肉也不会得疯牛病,人只有吃了携带病菌的牛才会生病,猫也一样,吃了得鼠疫的老鼠也一样会得鼠疫的。

先来说说,猫为啥要吃老鼠。

猫咪要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就必须需要一种叫牛磺酸的物质,缺少这种物质,猫咪就会出现夜视能力差、免疫力下降、生育能力降低、心脏疾病、视力障碍等很多种疾病。

虽然牛磺酸这种物质对猫咪生长发育如此重要,但是猫咪自身却无法合成这种物质,或者说只能合成很少量,完全无法满足他们的身体需要。因此,出于生理、生存的本能需求,猫咪就需要从别的渠道获取这种物质。

哪里有这种物质呢?老鼠身体里就有!所以,猫咪才要捕食老鼠,一来是为了充饥,更重要的是要摄入牛磺酸来维持自身机能的正常运转。

再来说一说鼠疫。

鼠疫是流行于野生啃齿动物的疾病。鼠作为重要传染源,人类主要是通过鼠蚤为媒介,经人得皮肤传入引起腺鼠疫,经呼吸道传入发生肺鼠疫。临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均可发展为败血症,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之首。

并不是老鼠就会有鼠疫,它只是病原体。猫如果吃了带鼠疫的老鼠,还是会得鼠疫的。

展开阅读全文

鼠疫的预防知识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

1.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主要的媒介是蚤类。

2.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3.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一般情况下,腺鼠疫并不造成对周围的威胁。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直接接触被感染的组织或者暴露于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通过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 避免蚤的叮咬。在农村牧区不可接触老鼠野兔等。

2

实行“三报三不”制度, 鼠疫“三报”是指:报告病死鼠、报告疑似鼠疫病人、报告不明原因的高热病人和急死病人。鼠疫“三不”是指:不私自捕猎疫源动物、不剥食疫源动物、不私自携带疫源动物及其产品出疫区。

3

如果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痛或呼吸困难、咳嗽和/或血痰,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区旅游的人应将这一情况告知医务人员)。除非由医务人员进行了诊断,否则应避免自行用药,包括使用抗菌素。

展开阅读全文

黄鼠狼能不能传播鼠疫,你了解清楚了吗?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黄鼠狼是能传播鼠疫的,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一般野生的老鼠、旱獭、野兔、野猫、野狐、野狼等动物都有可能带有鼠疫病菌。

总而言之,黄鼠狼有传播鼠疫的可能性,一般通常可以通过鼠蚤叮咬传播、呼吸道感染、经皮肤都是可以进行传播的,所以一定要引起注意,严格控制传染源。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人,应立即按紧急电话和网络报告疫情,城市不得超过2小时,农村不得超过6小时。切断传播途径。病人的身上及衣物都要喷撒安全有效的杀虫剂杀灭跳蚤,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保护易感者,在流行时应避免接触鼠蚤,与疑似或确诊的肺鼠疫病人的接触者后,要用多西环素预防。也可以进行预防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鼠疫又卷土重来了,这次是因为玉米

全文共 1682 字

+ 加入清单

农田里有大量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从地里收获的玉米和谷物储存在房子附近,吸引了大量的啮齿动物,为人类感染创造了理想的环境。

瘟疫又回来了,这次不是因为帆船或大篷车,而是因为玉米。鼠疫是由人类最古老的敌人之一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它是由受感染的啮齿动物传播的。由于现代社会出现了更可怕的埃博拉病毒、艾滋病病毒和各种具有抗生素耐药性的性病,鼠疫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然而,人类的四分之一总是在与瘟疫作斗争,我们对瘟疫的适应能力总是让我们吃惊。

从历史上看,瘟疫与恶劣的卫生条件、拥挤的生活条件和不合标准的住房环境有关。当大量感染鼠疫耶尔森氏菌的蚊子出现在这样的环境中时,就会引发大规模的鼠疫爆发。由于城市卫生条件的改善,鼠疫耶尔森菌在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优势。良好的居住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防止了瘟疫进入我们的房子,并防止人类接触携带微生物的跳蚤。

但是瘟疫是一个顽强的敌人,它的生命力抵消了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正如我几年前说过的,瘟疫已经成为非洲的地方病。在过去的50年里,全世界已经有20,000例鼠疫病例,其中97%以上发生在非洲。瘟疫是各大洲公共卫生部门最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坦桑尼亚和东非。自1980年以来,坦桑尼亚定期爆发瘟疫。自那时以来,坦桑尼亚已有9000例鼠疫病例和675例死亡。

公共卫生团体一直试图找出为什么这种古老的微生物能在这个地区存活。最近发表在《美国热带医学与健康杂志》上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了这种疾病的一些本质。最关键的事实是,在坦桑尼亚,瘟疫生根的环境与黑死病爆发的环境完全不同。啮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身上的跳蚤以及它们携带的危险微生物不会出现在人口密集、污水排放严重的城市中,而是出现在天然雨林地区,这些地区已经被开辟为种植玉米的农田。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食品加工业的巨大需求,坦桑尼亚北部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了70%。随着耕地的扩大,现有的野生环境被蚕食,野生动物被迫离开它们的栖息地。这种现象在坦桑尼亚更为复杂,那里三分之一的热量摄入来自玉米。玉米是坦桑尼亚大大小小农民广泛种植的一种作物。在这种情况下,它成了拯救啮齿动物的及时雨。在种植玉米的地区,非洲田鼠的数量增加了20倍。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社区生态学家希拉里·杨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她解释了玉米产量增加的副作用:

在自然雨林地区开辟农田种植玉米似乎为瘟疫的传播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环境。随着食物成为食物来源,老鼠的数量急剧增加,老鼠是鼠疫杆菌的主要携带者。当地农民经常将收获的玉米储存在房子附近甚至房子里,这吸引了大量饥饿的田鼠,并增加了人类感染鼠疫的机会。

坦桑尼亚农业的扩张不仅改变了那里的生态环境,也打破了良好的公共健康和接触动物传染病之间的脆弱平衡。以前,雨林地区在人类和农田之间形成了一道保护屏障,吸引了害虫,就像现代社会中房屋的坚固墙壁和内置的抽水马桶一样,这样我们就不会接触到啮齿动物。然而,这些绿色的围墙已经被砍倒,这些预防疾病的自然屏障和缓冲区已经消失,将坦桑尼亚的农业社区推向危险地区,直接面对高死亡率的瘟疫。

“当我们把森林用于其他目的时,我们完全改变了几公里内的生活方式,”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生态学家道格拉斯·麦考利说,他也是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把森林变成了玉米地,这导致了破坏性后果,增加了瘟疫爆发的风险。”

坦桑尼亚鼠疫的出现对全球食品贸易和安全产生了重要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占世界未开垦耕地的60%,但该地区的食品安全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农业在这个地区的扩张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麦考利指出的,“人们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土地的用途,以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然而,这种需求必须与生态和流行病学考虑相平衡。

随着类似的研究继续揭示农业发展和疾病生态之间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复杂后果将被进一步发现。瘟疫在坦桑尼亚的传播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但是这些发现也提醒我们,进步将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特别是在不稳定的地区。

(原文转载自discovermagazine.com,原作者:丽贝卡·克里斯顿,蝌蚪王编译。请注明转载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危害人类几千年的鼠疫最后是如何得到控制的?

全文共 421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思想觉悟的提高,医疗水平的完善,像鼠疫这样的传染疾病已经得到了非常好的控制了,目前已经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绝技了,以至于让很多人已经忘记了鼠疫曾经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可怕的传染病之一。两千多年历史前后人类三次爆发鼠疫,直接导致了数亿人的死亡。那么鼠疫这种可怕的病毒最终是如何得到控制的呢?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上图_ 查士丁尼瘟疫是指公元541到542年地中海世界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鼠疫

在古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医疗水平都相当之差。面对鼠疫的进攻根本不仅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还愚昧无知地搞出许多奇葩治疗办法加重病情。这一点上,欧洲中世纪的人们最有发言权。

1347年至1353年,第二次鼠疫大流行在欧洲首先集中爆发,仅仅数年的时间就造成全欧洲2500万以上的人口死亡,占到当时全欧洲总人口的约三分之一,鼠疫也正是在这次爆发中得名“黑死病”。

当时的欧洲近乎成为人间炼狱,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薄伽丘在其短篇小说《十日谈》里就曾描述过当时的惨状:

“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大批一大批的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去,教堂的坟地再也容纳不下了,尤其是有些人家,按照习俗,要求葬在祖茔里面,情形更加严重。等坟地全葬满了,只好在周围掘起又长又阔的深坑,把后来的尸体几百个几百个葬下去。就像堆积在船舱里的货物一样,这些尸体,给层层叠叠地放在坑里,只盖着一层薄薄的泥土,直到整个坑都装满了,方才用土封起来。”

上图_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 (黑死病)

正所谓病急乱投医,面对无法独善其身的黑死病。欧洲人寻找了N种奇葩治疗法:

1、放血疗法欧洲中世纪西医的放血疗法与中医目前还在使用的针灸放血疗法有很大的区别。中医放血疗法重在用针扎刺激穴位而出现极少量的出血,而西医的放血疗法是真正意义上的“放”血(出血量极大)。这种疗法源自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和古罗马医学家盖伦的体液说,他们认为人类生病是因为体液失衡,放血会使体液平衡进而治病,黑死病的治疗自然也不例外。欧洲人在中世纪对放血疗法极度痴迷,但这种疗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反而容易诱发伤口感染,加重病情。

2、吃祖母绿中世纪意大利医学家詹蒂莱·达·福利尼奥认为祖母绿拥有强大的治愈力,吃下去百病全消。不过,祖母绿作为一种宝石是很珍贵的,一般人也吃不起。至于味道跟口感,应该跟玻璃差不多。

上图_ 欧洲人的放血疗法

上图_ 欧洲人的放血疗法

3、不洗澡14世纪,欧洲很多医生认为黑死病是通过空气传播的,用热水洗澡会让毛孔张开,让空气里的黑死病进到身体里来,而长期不洗澡皮肤上长期积累的污垢就能隔绝空气,防止黑死病,欧洲人居然对此深信不疑。

4、吃发霉的蜂蜜欧洲人以往的经验认为发霉蜂蜜能解毒,当然也能治黑死病。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上来看,吃发霉的糖蜜来治黑死病还是有点科学依据的,因为发霉产生的青霉中含有青霉素可以杀菌,但直接服用发霉蜂蜜药效究竟能发挥多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腹泻、呕吐怕是少不了。

5、鞭笞自己天主教会在黑死病面前,腐败无能的本性暴露的淋漓尽致,他们只会将黑死病的爆发说成是上帝的惩罚,只有更加虔诚地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孽才不会得黑死病,才能够治好。当时愚昧无知的很多底层基督信徒深信不疑,在1348年的德意志就出现了一批被称为“鞭笞者兄弟会”的人,这些人往往赤裸上身,一边呼痛哭流涕地向上帝忏悔,一边用皮鞭和木棍使劲抽自己,一直抽到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为止,这样的愚昧却引来了无数人的膜拜和效仿。

上图_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黑死病)中,火烧犹太人

6、杀犹太人欧洲原本就对犹太人极度歧视,黑死病爆发时,欧洲天天死人却找不到任何原因,很多种族迫害者就散布是犹太人四处投毒导致的黑死病,于是欧洲多地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迫害犹太人浪潮,甚至造成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被活活烧死的极端案例。

7、穿戴“乌鸦”装备黑死病横行时很多医生为了防止感染,就身上穿着泡过蜡的亚麻或帆布衫,头顶戴着黑帽子,脸上套上可过滤空气、跟鸟嘴一般的面具,眼睛隔着一层透明玻璃,手上戴着白手套。整个人看着像个乌鸦,人们深深地相信这样的装备可以保护自己不被黑死病感染。

除了以上的奇葩方法之外,中世纪的欧洲人还曾经用大便涂抹肿块、用尿洗澡、把蟾蜍放到胸前等重口味方法来防治黑死病,为避免引起读者不适,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上图_ 欧洲中世纪中,穿上防护服(乌鸦装备)的瘟疫医生

站在现在科学的角度来看,中世纪欧洲人的方法可谓是奇葩、愚昧到了极致,因而不可能对黑死病产生任何防治效果。此后的好几个世纪,欧洲还是没隔一段时间就爆发一次黑死病,但死亡率却大大降低了,而且18世纪以后,更是在欧洲几乎绝迹了,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免疫力的产生。从免疫学的角度来看,中世纪黑死病大流行造成约1/3的欧洲人死亡,剩下的人自然会对黑死病产生抵抗力;此外从进化学的角度再看,接二连三的遭遇黑死病,欧洲人在一定程度上进化出抗击黑死病的能力。

第二,隔离法的广泛运用。黑死病在欧洲集中爆发的时候,当时的米兰大主教无意间发现了能阻止疫情扩散的好办法——隔离。大主教下令发现最先发现病例的房屋,立刻砌砖封死门窗,建好围墙,凡是围墙内的人,无论生死、患病与否统统不允许外出。结果,奇迹出现了,米兰没有出现疫情的蔓延。从此以后,隔离成了全欧洲司空见惯地防止黑死病蔓延的措施,效果比较明显。

上图_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黑死病) 传播图

第三,公共卫生系统的建立。中世纪黑死病集中爆发之后,欧洲很快就迎来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欧洲社会逐步走向转型,科技进步十分迅速,工业革命的如火如荼也给了欧洲人建立公共卫生医疗体系的技术。欧洲人不洗澡、不注重公共卫生的毛病也逐渐消除。例如,兴起肥皂工业并养成用肥皂清洁的习惯,挖掘宽敞的下水道,并重视对垃圾的处理,还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因此越来越注重公共卫生的欧洲自然而然就减少了鼠疫。

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多次鼠疫大流行,其中,明末清初年间的大流行就间接导致了明亡清兴。面对瘟疫,中医之前一直依据的《伤寒杂病论》明显不管用。此时,明末著名医学家吴有性在亲历走访了全国的疫情之后,写出了《瘟疫论》,开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的先河。他提出的“疠气”致病学说虽然用现在的观点来看并不完全正确,但确实给后世防治鼠疫提供了依据。

上图_ 《鼠疫汇编》,鼠疫专著,清代罗汝兰(芝园)撰

19世纪末,我国华南地区鼠疫再次大流行,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此次鼠疫防治主要是民间自救,陆续出现了很多防治鼠疫的中医著作,例如吴宣崇的《治鼠疫法》、黎佩兰的《时症良方释疑》、陈兆祥的《急救鼠疫传染良方》、罗汝兰的《鼠疫汇编》。

其中广东名医罗汝兰的《鼠疫汇编》中独创的加减解毒活血汤影响最大,根据《鼠疫汇编》的记载,加减解毒活血汤的主要药方为“柴胡2钱……赤芍3钱,桃仁8钱(去皮尖,杵碎之),红花5钱,川朴1钱,甘草2钱。”

《申报》在转载当时人的说法时提到:“惟其对症用药,故能投无不效。他乡用之,十愈八九。是年见症几三百,施药二百七十余,共死四十余人,除误医与不服药二十余人外,尚救九成有余。”罗汝兰治疗鼠疫的成功率居然高达90%以上,不过由于记载的来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故真实性大打折扣,但能看出中医在治疗鼠疫上还是有很多积极作用的。因此,《鼠疫汇编》至今仍然是中医治疗鼠疫必须参考的文献之一。

上图_ 伍连德,马来西亚华侨,公共卫生学家,1910年末,东北肺鼠疫大流行,他受任全权总医官,深入疫区领导防治

了解中国人抗击鼠疫的历史,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伍连德。

1910年11月,以哈尔滨为起点,我国东北爆发了鼠疫,疫情十分严重,相关资料显示每天平均死亡50余人,最多一天死亡183人。清政府任命伍连德为东三省防鼠疫全权总医官,前往东北。

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疫情严重,日本和俄国也出兵抢夺防疫权,并借此攫取利益,更可怕的是这次鼠疫疫情与以往世界医学界所知的腺鼠疫情况不同,是一种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飞沫传播的新型鼠疫,多国医学家对此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伍连德不避艰险,深入疫区调查研究,追踪流行经路,逐渐找到了这次鼠疫的特点,他将这次的鼠疫命名为“肺鼠疫”,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铁路检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火化鼠疫患者尸体、建立医院收容病人,为防止飞沫传播,还发明了一种双层纱布囊口罩(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广泛佩戴,这些措施立竿见影,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就将这次传染性极强的肺鼠疫疫情给扑灭了。

伍连德解决东北的鼠疫大流行的壮举,帮助中国收回了海港检疫主权,并率先在中国建立防疫医疗体系,我们当今的防疫手段和思想很多还研习着他的路线。伍连德还因为“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以及发现旱獭在鼠疫传播中的作用”被提名为193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被提名诺贝尔奖的人。

上图_ 鼠疫杆菌

1894年,法国生物学家耶尔森发现了鼠疫的病原体——鼠疫杆菌,并在第二年研制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治疗鼠疫的血清,为了纪念他,鼠疫杆菌又被命名为鼠疫耶尔森菌。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

鼠疫杆菌和青霉素的发现让鼠疫的防治步入了更加科学高效的“抗生素时代”,其防范和治疗方法也越来越科学、越来越有效。经过二十世纪的多次科学实验和临床应用,目前临床上已经确定磺胺类药物、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是治疗鼠疫效果最好的几类药物。人类经过近千年的不懈的努力,终于将这个危害极大的头号传染病给控制住了。

这里普及一下鼠疫的相关知识,鼠疫主要分为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症鼠疫三大类型。虽然它叫鼠疫,但其实它的主要传播途径并非老鼠,而是虱子、跳蚤叮咬患病的啮齿动物之后再叮咬人来传播的,至于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播则主要是肺鼠疫才会有。历史的经验和科学告诉我们,保持个人和公共卫生,消灭老鼠、虱子、跳蚤等传染源,实施严格的检疫防疫隔离措施,发病及早治疗,鼠疫是完全可以被防治的,它已经没有了以前的巨大破坏性。

上图_ 二战中为伤兵注射“青霉素”宣传画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鼠疫的死亡率已经被降到了10%以下,而且我国对鼠疫防疫的重视(鼠疫被列为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的第一位),鼠疫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基本绝迹,只有西北地区等带菌动物(野鼠、野兔、旱獭、野狐等)比较集中的自然疫源地偶尔会出现几个散发病例。

展开阅读全文

控制鼠疫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本来是啮齿动物的传染病,当鼠间流行鼠疫时,就会出现大批的病鼠和死鼠,鼠死以后,它身上吸有鼠疫菌血液的跳蚤离开死鼠,找到活的动物吸血就发生传染。如果叮咬了人,人就会染上鼠疫病,因此一定要做好鼠疫防治措施,那么控制鼠疫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管理患者

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应立即按紧急疫情上报,同时将患者严密隔离,禁止探视及病人互相往来。病人排泄物应彻底消毒,病人死亡应火葬或深埋。接触者应检疫9天,对曾接受预防接种者,检疫期应延至12天。

2.消灭动物传染源

对自然疫源地进行疫情监测,控制鼠间鼠疫。广泛开展灭鼠爱国卫生运动。旱獭在某些地区是重要传染源,也应大力捕杀。

3.切断传播途径

灭蚤灭蚤必须彻底,对猫、狗,家畜等也要喷药。加强交通及国镜检疫对来自疫源地的外国船只、车辆、飞机等均应进行严格的国境卫生检疫,实施灭鼠、灭蚤消毒,对乘客进行隔离留检。

提醒您:以上就是对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的介绍,其实想要彻底消灭鼠疫,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些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等相关的鼠疫知识来帮助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鼠疫会通过食物传染吗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这种疾病的传染力是非常强大的,这种疾病现在的发病率和死忙率都大大的降低了,在中国前期的时候,这种疾病的传播力度还是非常大的,现在因为我们都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了,患有鼠疫的也很少了,那么,鼠疫会通过食物传染吗?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鼠疫是会通过食物感染的,鼠疫传染方式有很多,一是通过老鼠身上的跳蚤叮咬而被注入了鼠疫菌,二是剥食鼠疫感染动物,通过皮肤粘膜等传播,第三是肺鼠疫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大家一定要及时做好鼠疫防治措施,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灭鼠、灭蚤,监测和控制鼠间鼠疫。

(2)加强疫情报告,严格隔离病人,患者和疑似患者应分别隔离。腺鼠疫隔离至淋巴结肿完全消散后再现察7天。肺鼠疫隔离至痰培养6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9天,曾接受预防接种者应检疫12天。

(3)病人分泌物与排泄物应彻底消毒或焚烧。死于鼠疫者的尸体应用尸袋严密包套后焚烧。

(4)加强疫源地的监测,不仅鼠间鼠疫的情况,鼠疫宿主和媒介的密度消长也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报价值。

提醒您:想要彻底根除鼠疫,我们就要多了解一些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相关的鼠疫知识,另外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对我们消灭鼠疫也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鼠疫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一种病情极为凶险的传染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原来在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中流行。跳蚤叮咬病鼠或其他患病动物后又咬人,就可能将病原体——鼠疫杆菌传播给人,因此做好鼠疫防治措是必须的,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鼠疫?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严格控制传染源

因灭鼠灭蚤,监控重视鼠间鼠疫的报告。尽量不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死于鼠疫者的遗体应用尸袋严密包扎后火花。

2.切断传播途径

尽量少去疫源地旅行游玩,少于疫源地的人接触。对进出疫源地的车辆,飞机,火车应进行严格筛查并灭鼠灭蚤。下面是我国鼠疫疫源地的地图,颜色深的地方的居民或要去这些地方的人们请小心注意。

3.加强个人防护

进入疫区或在疫区生活的人应注意戴上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参与治疗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还应穿防护服和高筒鞋。

提醒您:想要从根源祛除鼠疫,那么就多要了解一些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另外鼠害知识也不能忽视,了解过后对祛除鼠疫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吃老鼠肉会得鼠疫吗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老鼠是一种啮齿动物,体形有大有小,全世界现有450多种,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生命力旺盛、数量繁多并且繁殖速度极快,适应能力很强,几乎什么都吃,在什么地方都能住,很多地方都有吃老鼠肉的习惯,那么吃老鼠肉会得鼠疫吗?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吃老鼠一般是不会的鼠疫的,鼠疫是流行性的,只有在流行时人才有感染鼠疫的可能,因此为了预防鼠疫的发生,一定要做好鼠疫防治措施,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坚持“三不”原则:(1)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它病死动物;(2)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提醒您:鼠疫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多了解鼠疫知识,然后才能做好预防工作,另外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接触老鼠屎会得鼠疫吗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继发性败血型鼠疫,可由肺鼠疫、腺鼠疫发展而来,症状轻重不一,但是当出现鼠疫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并且及时做好鼠疫防治措施,但是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接触老鼠屎会得鼠疫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鼠疫是属于烈性传染病的,但老鼠屎还是不会造成传播的,还是可以放心的,但是当出现鼠疫时也要做好防治措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环境消毒办公室内及隔离室:①有人时:首选通风(必要时用排风扇);②无人时:紫外线灯照射1-2小时或500mg/L(含原液1%)"84"消毒液或0.5%(1∶30)过氧乙酸溶液按20ml/M3喷雾消毒,密闭20分钟后开门窗通风换气。

(2)隔离室物表、物品及地面:0.2%~0.5%的过氧乙酸溶液或含有效氯1000~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喷洒。

(3)一般衣物用蒸气消毒或浸泡,不能的可用熏蒸消毒如甲醛或环氧乙烷,贵重仪器等用75%酒精擦拭表面。

(4)病人使用的餐具,能煮沸的可煮沸30分钟来消毒。能浸泡的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提醒您:鼠疫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性疾病,因此一定要及时治疗,多了解一些鼠疫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另外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可以持续关注本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鼠疫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的出现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在世界历史上,鼠疫曾发生三次大流行,死亡人数数以千万计。那么鼠疫的流行特点是什么?

鼠疫的流行特点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传染源

主要为鼠类和其他野生啮齿动物,其中以黄鼠属、旱獭属等尤为重要,借鼠蚤传播。肺鼠疫患者是人传人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人鼠疫流行前每先有鼠间鼠疫流行,一般先由野鼠传家鼠。家鼠死亡后鼠蚤另觅宿主。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病原菌在蚤前胃大量繁殖而发生壅塞,受染蚤再附人体吸血时,除散布含病菌的粪便于皮肤外,含菌血栓常因反流而侵入人体内。蚤粪中的病菌偶也可被擦入创口而使人受染,当人将蚤打扁压碎时,蚤体内病菌也可经创口进入人体。此种“鼠-蚤-人”是人鼠疫(腺型)的主要传播方式。

腺鼠疫可并发败血症而导致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杆菌可借飞沫或气溶胶以“人-人”的方式传播,造成人鼠疫的大流行。此外,直接接触患者的痰、脓液,病兽的皮、血、肉,吸入染菌尘土、以口嚼蚤、进食未煮熟野生啮齿动物等,也有感染患病的机会。最近研究发现,本病有由蜱类传播的可能性。

(三)易感者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预防接种使易感性降低,患病后有持久免疫力。

流行季节与鼠类活动(黄鼠与旱獭能带菌冬眠)和鼠蚤繁殖有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南方多始于春而终于夏,北方则多起于夏秋而延及冬季。肺鼠疫以冬季为多。

鼠疫多由疫区籍交通工具向外传播,形成外源性鼠疫,引起流行、大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发生鼠疫的隔离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为特点的烈性传染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疫鼠、疫蚤传染人,造成人间的鼠疫。被我国列为甲类传染病。因此出现鼠疫后,一定要对鼠疫患者进行隔离,那么发生鼠疫的隔离措施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原则上应就地隔离治疗或强制在医院隔离。

2.各型鼠疫应分别隔离。肺鼠疫患者应一人一室。病室无鼠、无蚤。

3.将疑似病人带入隔离诊室(单人房间)。

4.确定直接接触者,对其进行隔离或跟踪观察。以鼠疫患者住处为中心。将其周围可能被污染的邻居划为小隔离圈,根据情况对居住人员进行隔离观察、预防性治疗,无关人员禁止出入。直到最后一例病人经疫区处理后9天,在无新发患者时方可解除隔离。

提醒您:不仅要做好隔离措施,更要做好防治措施,大家可以了解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相关的鼠疫知识,另外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可以持续关注本网站哦。

展开阅读全文

被老鼠咬吃什么药预防鼠疫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家里做食品生意的人最烦躁的一件事就是老鼠,老鼠经常会咬伤很多东西,也会偷吃家里的食物,还有一些甚至会咬人,老鼠会传染疾病和细菌,被老鼠咬伤应该立即做好鼠疫防治措施,避免感染病菌,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被老鼠咬吃什么药预防鼠疫?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疑似鼠疫患者须尽快接受适当治疗,一般会在医院被隔离,并接受抗生素治疗,时间为10天或持续治疗至病患退烧后2天;病患病况如有改善,静脉给药方式可考虑改以口服方式;治疗抗生素治疗的使用选择为链霉素和庆大霉素,但四环霉素、氟喹诺酮或氯霉素也是有效。

2.抗生素治疗之方法及剂量,须依病患临床状况调整,例如病患年龄、病史、健康状况、或过敏反应等等考虑因素(请参考美国CDC鼠疫抗生素治疗建议表)。暴露后预防性投药的抗生素选用包括有:强力霉素、环丙沙星(请参考美国CDC鼠疫暴露后预防性投药建议表)。在对药物治疗有满意的反应后,某些病人在第5、6天会呈现自限性的突发性发烧,但是并没有任何其他的症状,可能是该感染原对药物具有抵抗力或是发生其他并发症,此时应立即采取病人的痰检体,再依据检验结果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若发现化脓性淋巴腺肿应予以切开及引流。

3.在抗生素被发现前,则常以血清治疗鼠疫。

提醒您:为了避免鼠疫的发生,所以在日常时多学习一些鼠害知识来保护自己,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可随时关注本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得了鼠疫的老鼠会死吗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老鼠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动物,老鼠也是大家都非常讨厌的动物,因为它的身体携带非常多的病毒和细菌,因此时常对它们敬而远之,然而得了鼠疫的老鼠会死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得了鼠疫的老鼠是会死的,但是当出现鼠疫后,我们一定要做好鼠疫防治措施,不然很容易让鼠疫传播的更快,那么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国际检疫和交通检疫,对来自疫区的车、船、飞机进行严格检疫并且灭鼠灭蚤。对可疑旅客应隔离检疫。

2.保护易感者

(1)进入疫区的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接触患者应预防用药,可口服磺胺嘧啶每次1.Og,每日2次。亦可用四环素,每次0.5g,每日4次口服,均连用6天。

(2)预防接种的主要对象是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及参加防疫、进入疫区的医务人员。使用鼠疫活苗6岁以下0.3mL,皮下1次注射;15岁以上1mL,7-14岁0.5mL,也可用划痕法:15岁以上在上臂外侧滴菌苗3滴,滴间距2-3cm;7-14岁2滴;6岁以下1滴(菌苗浓度与注射者不同),在每滴菌苗上各划“#”字痕。通常于接种后10天产生抗体,1个月后达高峰,免疫期1年,需每年加强接种1次。

提醒您:鼠疫传播非常快,所以我们一定要从根源上消灭它们,多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等相关的鼠害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消灭鼠疫。

展开阅读全文

检查鼠疫需要抽血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是一种传染病,我们要关爱自己的生命如果患上了鼠疫这种疾病,我们在诊断上必须要小心。因为这种疾病是传染的。如果患上了这种疾病,就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然后通过实验检查来进行分析,那么检查鼠疫需要抽血吗?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抽血不能查出是否感染鼠疫指导意见抽血查出来的是血常规,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要想查出鼠疫应该做血培养。

1、血清学检查

(1)间接血凝用F1抗原检测患者或动物血清中F1抗体。F1抗体持续1~4年,故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及回顾性诊断。

(2)荧光抗体染色检查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血清检测可疑标本。特异性、灵敏性较高。

(3)其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可测定F1抗体,灵敏性高,适合天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2、细菌学检查

(1)涂片检查用上述材料作涂片或印片,革兰氏染色,可找到G-两端浓染的短杆菌。约50~80%阳性。

(2)细菌培养检材接种于普通琼脂或肉汤培养基。血培养在腺鼠疫早期阳性率为70%,晚期可达90%左右。败血症时可达100%阳性。

(3)动物接种将标本制成生理盐水乳剂,注射于豚鼠或小白鼠皮下或腹腔内,动物于24~72小时死亡,取其内脏作细菌检查。

提醒您:鼠疫出现后,一定要及时施行鼠疫防治措施,多了解些鼠疫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相关的鼠疫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最常见的鼠疫类型有哪些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亦称之为“一号病”,是甲类传染病之首。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然而因为鼠害类型有很多,很多患者不知道自己患的是哪一种,更不知道如何对症治疗,因此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最常见的鼠疫类型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肺鼠疫

是最严重的一型,病死率极高。该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除严重中毒症状外,在起病24~36小时内出现剧烈胸痛、咳嗽、咯大量泡沫血痰或鲜红色痰;呼吸急促,并迅速呈现呼吸困难和紫绀;肺部可闻及少量散在湿罗音、可出现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呈支气管炎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极不一致。如抢救不及时,多于2-3日内,因心力衰竭,出血而死亡。

腺鼠疫

占85~90%。除全身中毒症状外,以急性淋巴结炎为特征。因下肢被蚤咬机会较多,故腹股沟淋巴结炎最多见,约占70%;其次为腋下,颈及颌下。也可几个部位淋巴结同时受累。局部淋巴结起病即肿痛,病后第2~3天症状迅速加剧,红、肿、热、痛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成块,剧烈触痛,病人处于强迫体位。4~5日后淋巴结化脓溃破,随之病情缓解。部分可发展成败血症、严重毒血症及心力衰竭或肺鼠疫而死;用抗生素治疗后,病死率可降至5~10%。

提醒您:鼠疫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因此为了预防鼠疫的发生,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些相关的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另外鼠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和鼠害知识也是不能忽视的,这样在发生鼠疫时可以更好的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鼠疫的传播途径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传播途径--鼠疫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给人?

鼠疫本来是啮齿类动物的传染病,当鼠间流行鼠疫时,就会出现大批的病鼠和死鼠,鼠死以后,它身上吸有鼠疫菌血液的跳蚤离开死鼠,找到活的动物吸血就发生传染。如果叮咬了人,人就会染上鼠疫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带菌啮齿类动物➔跳蚤➔人体,此外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也会造成感染。

1.媒介昆虫

主要是通过染疫跳蚤的叮咬,其它吸血虫媒,如硬蜱、臭虫、虱子等,在自然条件下也可以携带鼠疫菌。

2.直接接触

人与感染鼠疫的动物(包括家畜)、媒介昆虫、鼠疫患者及其尸体,带菌分泌物和排泄物和排泄物直接接触皆可引起感染。人们猎取或剥食旱獭是常见的直接接触感染途径之一。

3.飞沫

续发或原发性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呼吸、谈话、咳嗽、打喷嚏等借助飞沫经呼吸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鼠疫,并迅速造成肺鼠疫大流行;在剥制染疫动物过程中,由于飞沫四溅并可通过呼吸道引起直接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鼠疫的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鼠疫临床表现都有哪些

临床上主要有轻型、腺型、肺型及败血型等类型,除轻型外,初期的全身中毒症状大致相似。

鼠疫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至3天,曾接受预防注射者,则潜伏期延长至9至12天;机体抵抗力弱,而病菌毒力特强者,潜伏期可缩短至数小时。

全身中毒症状:起病急,以畏寒或者寒战发热等开始,体温迅速上升至39度至40度,头痛及四肢疼痛剧烈,有时有恶心、呕吐等,病人意识迅速模糊,表情惊惶,言语含糊,颜面和眼结膜极度充血,步态蹒跚如酒醉状。

此时病人极度衰竭,脉博与呼吸加速,脉律不规则,血压下降,肝脾肿大。有时皮肤、粘膜出现瘀血或皮下出血,鼻出血、尿血、胃肠道出血等。

展开阅读全文

预防鼠疫传播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据中国疾控中心鼠疫防治专家介绍,鼠疫是一种很古老的疫病,也是我国甲类一号传染病。病死率在30%—100%。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如不及时治疗具有极高的病死率,民间俗称“黑死病”。有资料显示,在过去不到10年的时间,我国青海已经发生了3次鼠疫疫情。那么,面对鼠疫疫情,预防鼠疫传播方法有哪些呢?随小编一起看看吧。

1、首先坚持“三不”原则:

(1)不接触、不剥皮、不煮食病(死)旱獭及其它病死动物;

(2)不在旱獭洞周围坐卧休息,以防跳蚤叮咬;

(3)不到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家中探视护理或吊丧。

2、灭鼠灭蚤,预防动物间鼠疫,隔离鼠疫病例,预防传播,个人要远离发生鼠疫的隔离区,如果非要靠近鼠疫区的人员要提前2周接种菌苗,穿2级防护衣。口服或注射链霉素四环素氯霉素等预防药物。要注意避免被疫区跳蚤叮咬和接触了染疫动物分泌物及血液。

3、如果曾去鼠疫疫区出现下列症状要及早到传染医院就诊:

(1)急性淋巴腺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2)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3)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4)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候症群。

(5)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疱,周边呈灰,黑。

(6)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增高、脑脊液混浊。

4、“一旦发现病人应马上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病人应严格隔离治疗,周围的居民在一段时刻内不要随便外出,由医生观察是否传染上了鼠疫。病人的住地、分泌排泄物应严格消毒,尸体应包严后焚化。平时应积极灭鼠、灭蚤,以防止鼠疫流行。鼠疫大多通过鼠疫宿主传播给人类,因此要尽量避免接触鼠疫宿主。”专家再三提醒。

最后,提醒大家鼠疫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12层口罩才能有效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

养仓鼠是否会染上鼠疫 养仓鼠安全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仓鼠喜欢卖萌耍赖,放在手上手感也很不错。它们不用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打点,也不占用太大空间,很适合上班族饲养。也有人担心养仓鼠是否染上鼠疫?养仓鼠安全吗?

养仓鼠是否会染上鼠疫?一般来讲只要把仓鼠的卫生做好,根本不用担心有鼠疫的风险。虽然都是鼠,但是可爱的仓鼠宝宝和老鼠可是不一样的哦。仓鼠不属于鼠科,属于仓鼠科,其生理结构与一般老鼠完全不同,基本上不会携带鼠疫,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个别仓鼠会染病的可能。

养仓鼠是否会染上鼠疫?仓鼠不是生来就患病的。也得有病原体感染才行。野外仓鼠或许携带致病基因,但是家养的仓鼠从生到死,都是住在笼子里,无论是饮食,还是饮水,甚至繁殖后代,都是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的,这样的仓鼠是不可能具有鼠疫病毒的。

养仓鼠是否会染上鼠疫?我们虽然排除了鼠疫的可能性,但在饲养乖萌可爱仓鼠宝宝时,也是要做好预防细菌问题的预防措施的。比如,和仓鼠宝宝互动时摸了其他东西,但没有洗手,手上携带的细菌是会容易传染的。再者,定期给仓鼠宝宝洗澡时,要用浴沙,不可以用水给仓鼠宝宝洗澡。因为仓鼠宝宝不会游泳会害怕,又太小只,容易感冒,且会不小心太大力弄伤它。定期用竹醋给仓鼠宝宝的笼子消毒,且要打扫干净,及时把鼠宝宝的粪便清理掉,因为排泄物是有可能传播细菌的途径之一。

仓鼠宝宝都是爱干净的乖宝宝,但和仓鼠宝宝玩耍时,难免会不小心被咬伤,这时候也不能忽视,一定要用碘酒或酒精清洗伤口并挤出污血。其次,也要关注仓鼠宝宝的情况。一般来说,人类不一定会感染鼠类的疾病,但不排除可能会感染狂犬病,因为大部分哺乳动物没有接种疫苗的话,都可能会有携带的可能性。

养仓鼠是否会患上鼠疫,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