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昆仑关烈士精彩20篇

昆仑雪菊产于新疆昆仑山北麓克里阳山区,又叫克里阳雪菊、冰山雪菊、高寒香菊、天山雪菊、昆仑血菊等,昆仑雪菊是功效独特价格适中的健康礼品之首选。下面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昆仑关烈士,供大家参考!

浏览

6943

文章

598

金伯阳烈士殉国地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金伯阳烈士殉国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伯阳烈士殉国地,位于辉南县金川镇金川村旱龙湾附近。

金伯阳(1907~1933),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金家屯人。金伯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东北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满洲省委常委。1933年11月15日,在金川县旱龙湾(今属辉南县金川镇)与伪军邵本良部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35年,中共中央在《八一宣言》中称金伯阳同志是为抗日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1933年6月底,满洲省委决定“立即派一得力巡视员”去磐石加强领导力量,金伯阳受命前往。1933年10月27日夜,杨靖宇带领三团和政治保安连横渡辉发河,向辉南、金川、濛江一带挺进,金伯阳随杨靖宇一起率军行动。

1933年11月15日,天黑时部队行军到金川县小金川村旱龙湾附近。大部队由杨靖宇带领翻过岭去,金伯阳带领政治保安连一部住在岭这面做后卫。长途跋涉的战士已进入了梦乡,金伯阳和几名党员还在开会研究工作。这时,伪东边道游击大队长邵本良带领人马突然摸了上来。发现敌情后,金伯阳和政治保安连的刘排长指挥全体战士迅速突围,他俩和事务长及两名战士在后面掩护。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事务长和一名战士先后牺牲了。金伯阳看到倒下去的战友,怒火满腔,紧握手-狠狠地回击敌人。突然一颗罪恶的-射来,金伯阳倒了下去。接着,他奋力支撑起来,从身上摘下文件包,连同手-一起交给了身边的战士,深情地说:“我不行啦,走不了啦”,然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就这样,年仅26岁的金伯阳把最后一滴鲜血洒落在辉南的土地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金伯阳烈士殉国地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川村:金川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清河镇烈士塔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清河烈士塔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清河镇烈士塔,位于集安市清河镇热闹村西南部二华里处的小山坡上。始建于1970年7月,烈士塔主要是用混泥土砌灌而成。塔高3米,为阶梯式的三层塔,有两层塔座,塔身呈扁柱形,塔上装有五角星一枚,塔的后面埋葬着52名烈士,墓地占地700平方米。塔身正面写有“烈士塔”三个字,塔身右侧铭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身左侧铭文:“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这座烈士塔是当年热闹公社(今热闹村)革命委员会为了纪念一九四七年一月在小荒沟、热闹等地与国民党-派英勇作战即“一保临江”小荒沟战役,而光荣牺牲的许华宣、冯明苏等五十二名烈士而建的。

烈士塔是集安市及清河镇政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信息来源:集安市委党校

热闹村:热闹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本事昆仑奴的李陵容为何会成为皇太后?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小编来解释一下昆仑奴,这里所说的昆仑并不是指昆仑山的意思。在我国古代,昆仑指的是一个地方,范指南洋地区。而昆仑奴的意思就是指从南阳发配过来的努力。这些昆仑奴大多都是东南亚地区的黑人,少数阿拉伯人。这种奴隶在我国古代时期数量非常的稀少,所以这种奴隶只有有钱的大家族采用的起。

话说司马昱还是会稽王的时候,就有人给他进献了一个昆仑奴,名叫李陵容。虽然进了稽王府,成为王府的婢女,但是也没有摆脱昆仑奴的身份。在加上他黝黑的皮肤,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处处遭受排挤,日子过得十分不顺心。

但是这个时候,不顺心的还有会稽王司马昱。晋朝的理学大师郭璞就曾预言,晋朝大兴全靠司马昱,历史证明确实如此,可见司马昱也是一位不简单的人物。但是这个时候的司马昱,正在为子嗣的事情苦恼,尽管后宫妻妾成群,竟然没有生出一个能,继承王位儿子出来。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继承人,这怎么可了。其实,司马昱是有儿子的,他在之前有5个儿子,其中四个儿子夭折,最后一个也因为事情,被废黜,失去继承王位的资格,所以司马昱为子嗣的问题,十分的苦恼。

后宫妃子众多,自己也很努力,就是生不出来。于是他去拜访道士许迈,而道士只是笑笑的说“你是一个子孙旺盛的人,为何非要守着妃嫔们,把门路打开一点,寻找其他传宗接代的路子。”于是司马昱四处征召美女入宫,一时间皇宫的女人成倍的增加,但是还是毫无所出。

最后司马昱又请来一个占卜师傅,结果是,司马昱房中有女子,可以给他生2个儿子,而且这两和孩子中有一个,能够让晋朝大兴。司马昱听了大喜,于是把所有的嫔妃,叫到面前,让占卜师傅,一一过目。但是所有的女子,都不是。

司马昱听后简直是五雷轰顶啊,这么多都不是,到底藏在哪里了。于是占卜师傅,有让他把家中的婢女,全部召集起来,当李陵容站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于是惊叹的说到“就是他,他可以为你生儿子。”

但是司马昱,心里十分的不爽,是个奴婢也就算,怎么生的如此的黑,还如此的丑。但是心里一想,为了子嗣,忍一忍。

可是出乎司马昱的意料,只过了一晚,李陵容就怀孕了,不久生下一个男孩。司马昱大喜,认为李陵容是一个旺夫的女人,此后对他更加优待。此后李陵容又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此后,他的大儿子成为皇帝,就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李陵容成为一代皇太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上坪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上坪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上坪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平县上坪镇布联村水口桥西向60米处(原建于上坪圩,后因街道建设于1980年12月迁移至现址)。

该纪念碑坐南向北,方塔形,由碑刻和碑身两部分组成,用砖、石、石灰建筑。碑高8米,底座为方形,边宽2米,正面身呈梯形,书有“革命烈士纪念碑”黑色楷书,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1950年3月4日,以谢崇安、谢舒如为首的一伙-分子,与江西匪首袁瓦发互相勾结,组织200多名土匪进行----,围攻我驻上坪圩的剿匪部队县大队的一个排20多人(另有政工队员和12名护送政工队到上坪的公安--士)的住地“益三楼”,楼内战士英勇抗击,终因敌众我寡,30多位同志壮烈牺牲。后经多次清剿,终于肃清了土匪。匪首谢舒如在清剿时被击毙,谢崇安、袁瓦发等被逮捕-决。

为纪念在上坪剿匪战斗中牺牲的革命先烈,当地人民政府建立了这座革命烈士纪念碑。

布联村:布联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马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马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马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无锡马山古竹之南的塔山上。建于1976中1月,4月22日正式落成。碑高9.9米,砖石混凝土结构,碑基呈六角形,上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舒同体金色大字,蔚为壮观。

马山一称马迹政山,抗日战争中,日寇曾两次大规模侵犯马迹山,1938年,日寇血洗马山,残杀1500余人,其中马山人民999人;1943年日寇再次偷袭马山,我新四军和马山人民奋起反抗,同数倍于我的敌人殊死战斗,同仇敌忾,终于取得了反扫荡战斗的胜利,但我30余名指战员光荣牺牲。为纪念革命先烈光辉业绩,抗战胜利后,我马山区政府建造了太湖阵亡将士纪念塔。1945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拆毁。解放战争中,又有一批革命志士在此遭到杀害,为国捐躯。解放后,人民政府选择塔山建造了革命烈士墓,后又建造了这座纪念碑,将逐步成为革命烈士陵园。这里环境幽静,庄严肃穆,四面绿树掩映,是马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1983年11月21日市人民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1276 字

+ 加入清单

红场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纪念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时期在潮、普、惠大南山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潮阳县人民委员会于1963年12月21日在红场镇红场广场革命旧址的飞鹅山北麓建立了纪念碑。该碑坐西北向东南,系钢筋混凝土结构,碑座高2.28米,碑体为飞棱台柱体,高10.2米,上截面边长1米,下截面边长2米,碑顶端有浮雕五角星。碑文正面是“革命烈士纪念碑”,背面是纪念碑碑记。

1927年,为了配合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开展革命斗争,大南山成为了革命根据地,较长时间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之一。在中共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的领导下,大南山不断的壮大人民武装队伍,运用游击战术,用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积极拓展革命根据地,加强政权建设,扩大武装队伍力量,创建苏维埃政权,有力地策应了南昌起义还有广州起义。1927—1935年,大南山根据地军民坚持了8年的艰苦卓绝,英勇顽强的斗争,使红旗不倒,有力地配合了其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成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南方-屏障的前哨。1935年国民党反动派重兵“围剿”,使革命力量蒙受巨大损失,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根据地丧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烽火再点燃,中共潮汕组织再度进驻大南山,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南山军民,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消灭敌人,解放潮汕,以自己的鲜血和无私的奉献,谱写了大南山革命斗争的光辉篇章。

为纪念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大南山地区牺牲的革命烈士,1963年在此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青山埋忠骨,铜铁铸忠诚。由于历史的原因,虽然解放后省有关部门确认在大南山牺牲的烈士有700多人,但纪念碑落成时只收到400多具烈士的遗骨,埋在对面飞鹅山下。纪念碑周围设施还有:红场广场、赤花剧社、集福善堂等设施。红场广场是1931年县委和苏区政府在四面环山的飞鹅山下平整了一块平地,建起了简便戏台、球场、秋千场,并由石匠瓮千在其旁边的巨石上刻上“巩固苏维埃政权”的大标语,还凿了16级石阶通往巨石的顶部,使巨石成为天然的阅兵台。从此红场便成为苏区军民的政治文化中心,练兵、阅兵、-及文体活动都在这里进行。赤花剧社是1930年秋,潮普惠苏维埃政权从民间的清唱戏班和农村乐间中吸收了30人组成南山白话剧队,以后相继改为赤花剧社。赤花剧社当时有60多人,不仅在红场戏台这里演出,还经常巡回于根据地各村进行宣传演出,对革命的宣传发动起了重要的作用。集福善堂是在革命低潮期,国民党对大南山进行大围剿,一些老弱病残的东江革命战士(其中大部分都是当时跟随彭湃同志来到大南山的革命同志)伪装成善堂人员的身份留下来,负责救援被国民党军队逮捕的革命同志或为隐蔽的革命同志传递信息,成为党的秘密联络点。

由于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1988年10月大南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定为广东省重点保护纪念碑。1995年还被定为汕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场广场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潮阳区红场镇飞鹅山北麓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烈士家属有什么特殊待遇吗,都有哪些待遇?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对烈士家属由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烈士的家属为烈属,包括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和未满16周岁的弟妹和抚养烈士成长的其他亲属。

烈士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抚恤待遇。凡是按规定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的优抚对象死亡,除发给当月定期抚恤金外,另加发半年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在部队因执行战备训练中因施工、生产、执勤、科研、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而牺牲者,但不符合革命烈士的条件,他们的遗属享受什么待遇?

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在部队因执行战略训练或因施工、生产、执勤、科研、维护社会治安等工作而牺牲者,不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发给《革命军人因公牺牲证明书》或《革命工作人员因公牺牲证明书》,享受有关因公死亡待遇,其家属不能享受烈属待遇,而享受有关部门规定的因公死亡的抚恤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尹伊坪烈士殉难处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尹伊坪烈士殉难处为高唐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尹伊坪烈士殉难处年代为1938年,位于高唐琉璃寺镇许楼村。

2008年5月,尹伊坪烈士殉难处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琉璃寺镇:琉璃寺镇位于高唐县城东南,距县城25公里,与茌平县、齐河县、禹城市接壤,版图面积9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5,023亩,辖7个管理区,62个行政村,人口36,901人,人均耕地2.5亩。琉璃寺镇政府驻地位于琉璃寺村东, 建国后,该村一直为区、社、乡、镇驻地。 琉璃寺镇地处冲积平原,西有徒骇河, 境内有四新河、管氏河穿过。交通方便,邯济铁路上的高唐火车站在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十二烈士山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十二烈士山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十二烈士山”位于茄子河区红卫乡钟山村南2公里处,南为挠力河大甸子,西距大泥鳅河5公里左右。山高100余米。1938年春,抗联五军三师八团一连连长李海峰、指导员班路遗等12名战士,为掩护东北抗日民主联军二路军和五路军营地,在此地与日军讨伐队100余人,伪兴安军300余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打死、打伤日伪军100余人,李海峰,班路遗等12名战士全部牺牲。因此命名为“十二烈士山”。

地址:位于茄子河区红卫乡钟山村南2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冀中三五烈士纪念馆位于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西。1944年5月15日(农历三月初五),八路军某部24团三连200多名战士,奉命在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截击装备精良的2000余名北进的日伪军。在击退日伪军数十次进攻、打死打伤600余名敌人之后,120余名战士英勇牺牲,其中很多都是蠡县人,年龄最小的段国安牺牲时年仅15岁。此役的惨烈程度在冀中抗战史上实属罕见,烈士们用鲜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

为记录冀中人民子弟兵英勇杀敌的战斗历史,发扬和传承革命烈士优良传统,解放后,蠡县县委、县政府在张村营村修建了冀中“三五”烈士陵园,并将其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尤其是清明节前夕,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此缅怀先烈。

2007年该村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建装修,新建了纪念馆,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制作了展室,当年参加战斗的幸存者曹永志和施兰柱为纪念馆题词。他们还找到了当年战斗主力军晋察冀军区二十四团三连几经改编后的现在部队——山西忻州一八八旅563团一营三连,请来了部队官兵参加今年三月初五的扫墓活动。

2008年清明节前,曾领导冀中人民抗日斗争的百岁上将吕正操将军为该纪念馆欣然题词:“这是冀中人民坚贞不屈、英勇抗敌的史话,它将激励着我们世世代代为人类幸福和共产主义而奋斗”。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蠡县小陈乡张村营村西

乘车线路:蠡县乘开往小陈的班车,中途在张村营下车步行可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惠安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惠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惠安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科山公园西侧莲花山下,旁边紧邻惠安革命历史纪念馆。

1981年,惠安县人民政府把原葬在城关东门外马山和西门外螺山一带的列士迁至科山西北侧,并建立纪念碑以纪念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而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

1998年因科山公园大规模建设需要,又择址科山公园西侧莲花山下另建。

纪念碑依山而建,西北高、东南低,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保护面积32500平方米。

信息来源:惠安县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禄新镇烈士塔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禄新镇烈士塔为武宣文物保护单位。

禄新镇烈士塔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禄新镇禄新街东面。

禄新镇烈士塔为武宣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禄新镇:1998年,禄新乡财政收入达33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0元,人均有粮407公斤。全乡名优水果生产种植面积已达4800多亩,优势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全乡涌现出大批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先后有六个单位获地区以上先进单位称号,三十三人次获地区以上先进个人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宁化县治平乡治平村马背岭崠。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治平境内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和党群组织,常有红军和游击队活动,在建立和保卫新生红色政权的对敌战斗中,许多红军战士、游击队员和苏区干部牺牲。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历史,发扬革命传统,治平乡人民政府于1967年3月建竣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建成后,每年清明节治平乡组织师生前来祭扫,成为当地群众凭吊革命英灵、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治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砖混结构,坐西朝东偏北,碑高2.76米,碑堂通面阔5.6米、通进深4.7米,总面积26.7平方米。由碑座、碑身、碑顶、四级碑堂及37级台阶组成,其中碑座长1.2米、宽1米、高0.44米。碑顶置五角星,碑身正面阴刻宋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背面为毛主席语录一条68字及立碑时间。当地政府对纪念碑经常维修,整体建筑保存完好。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许家朋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许家朋烈士纪念碑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许家朋烈士纪念碑

坐落在家朋乡磡头村社屋山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碑体为花岗岩块石错逢砌筑,断面长方形,通体高12米。碑之东面镌刻阳文“英雄许家朋烈士永垂不朽”,西面记载烈士事迹。碑体高耸在百平方米的台明中央。这里苍松碧翠,山柏簇拥。纪念碑建于1973年7月6日。许家朋(1932—1953),绩溪县磡头村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次年6月,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53年7月,参加石砚洞北山反击战,担任突击任务。在遭遇敌人暗堡的火力--时,他挺身而出,勇猛地扑向暗堡,用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机-口,为胜利开辟了道路。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许家朋(1931~1953),绩溪县坎头乡人。1950 年实行土地改革时,他参加诉苦会,斗地主恶霸,是全村最积极的一员。在此期间,他加入了民兵组织,满腔热情地完成民兵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轮到值勤,他总是来得早,走得迟,不论风雨雪夜,始终坚守岗位。3 月的一天,村里获悉-分子程华生潜逃至宁国县蜀洪,许家朋立即要求前往逮捕。深夜,许家朋、程安志等5 人,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德兴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德兴龙头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德兴龙头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德兴市龙头山乡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是人民纪念当年在此为了建立人民政权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所建,当时方志敏就在位于纪念馆不远的龙头山境内高竹山被捕,最后在南昌英勇就义。龙头山乡暖水溪旁,距市区44公里,景点面积3010平方米,暖水村,是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化婺德中心县委所在地。敌人五次围剿,1935年方志敏同志在龙头山不幸被俘。1954年,为纪念方志敏烈士及其他在土地革命时期牺牲的先烈,修建此馆。馆房面积260平方米,结构造型是古典式的大屋顶建筑,馆外有2700多平方的花园,栽有翠柏与花卉,绿树成荫。馆内为一厅四室。序厅中央立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纪念碑。正堂中间设有“德兴市县土地革命示意图”;左边陈列全县革命烈士花名册三卷;右边陈列我市大革命时期及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形势图。第一室:工农武装割据、第二室:建立革命政权、第三室:打土豪分田地、第四室:坚持斗争。陈列室内,展示了革命烈士方志敏、周建屏、黄道等同志的遗像和简历;赤卫军、游击队使用过的各式武器;苏区出版、发行的报纸和纸币、公债券、土地证,入社证、会员证等革命文物,这里环境幽美、庄严肃穆、既是游览观光的胜地,又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某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南岗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博物馆广场的北方剧场门前,耸立着一青铜的“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是苏联红军指挥部于1945年为纪念在对日本侵略者作战中阵亡的苏军战士修建的。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

苏联红军烈士纪念碑塔高约18米,分为基座、底座、主塔、塔身、铜像五部分。铜像高3.5米,宽约2米,由前苏联红军水兵和陆军战士两个塑像组成。塔身正面和背面分别镶着铜铸的四面红旗和镰刀斧头麦穗的党徽。主塔呈锥台型,四面镶嵌铜质前苏联国徽,下方镶嵌铜铸的俄文碑文写着:“为了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自由和独立在战斗中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宽厚的底座上部白色大理石板上中文碑文为:“为中国的自由与独立,在解放东北作战中牺牲的苏军英雄们永垂不朽”。

1997年11月11日,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问哈尔滨之时,曾在苏军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敬上花圈,悼念俄国烈士。

2010年11月被列为哈尔滨市第四批历史一类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是海南省、海口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公园路2号海口人民公园内。管理单位是海口市民政局。

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54年4月,是为纪念坚持琼崖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2万多名烈士而建。2003年由地方政府划拨专款进行重修。海南革命烈士纪念碑占地面积0.8亩,建筑面积36平方米。纪念碑用大方块花岗石砌成,碑四周设有石栏杆,呈四面体,碑总高14.5米,碑身高11米,碑身正面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基座正面及碑身背面上刻有朱德同志的题词:“长期坚持琼岛革命斗争和英勇渡海作战而牺牲的同志们!你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你们的英雄行为,对解放琼岛和全中国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烈士们的功绩永垂不朽!”纪念碑四周绿树成荫,松柏挺拔,为革命丰碑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1949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队10余万人从大陆各地溃逃琼岛,构筑起一道海、陆、空立体防线,妄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在琼崖纵队的接应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四十军、四十三军及炮兵、工兵各一部共10万余人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迅速组成渡海作战兵团,开展战前各项准备工作。1950年3月5日开始,渡海作战兵团先后组织两个加强营和两个加强团,分两批四次胜利潜渡,加强琼崖纵队的接应力量。4月16日,兵团主力组成两个梯队,分乘木帆船,正面强渡琼州海峡,在琼崖纵队和先遣登陆部队的有力接应下,于海口以西至临高角一带突破敌军的重重-,大举登陆,继而向纵深发展,在澄迈黄竹、美亭与敌决战,歼灭敌军主力。4月23日,海口解放。随后,登陆野战军与琼崖纵队兵分东、中、西三路追击南逃之敌。5月1日,全岛宣告解放。

这次战役共歼敌3.3万余人,我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伤亡4500余人,开创了世界革命战争史上木船打败兵舰的先例,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信息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三亚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东线高速公路藤桥出口西侧2公里处的仲田公私岭上。管理单位是三亚市民政局。

仲田岭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93年,碑身是钢筋水泥结构,外贴马赛克,顶端缀红色琉璃瓦,高13米,基座高1.3米、宽4.3米,底座分三层,每层高0.35米、宽4.38米,碑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基座正面镌刻三亚市人民政府于1993年4月5日撰写的碑志。碑志概述了仲田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纪念碑后左右两端建凉亭各1座。亭呈六方形,高4.5米、宽3.5米,顶缀红色琉璃瓦。

仲田革命根据地创建于1927年,是1927年藤桥工农武装-的大后方,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共陵崖县委、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驻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陵崖保乐边区党(工)委和边区办事处。解放战争时期,崖乐县、榆三县、榆三特别区和琼崖纵队第三支队等党政军领导机关曾长期驻扎这里。

信息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河湾程家老屋程千里烈士故居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河湾程家老屋(程千里烈士故居)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河湾程家老屋(程千里烈士故居)位于潜山县五庙乡红光村,年代为清。

2017年9月22日,河湾程家老屋(程千里烈士故居)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程千里(1895—1927),字藻芬,又名之驹、云庵、昂然,潜山县五庙乡人。中-员。1919年前,程千里就读于安徽省第一中学、安庆第一师范、圣保罗等校。1919年肄业于上海测绘学校。1924年,程千里任五庙乡达材小学教员。1925年春,他在五庙发展共产党员,建立了潜山县第一个党小组。是年,他离开家乡去湖北,参加工人运动。1926年,程千里任职于武汉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闽北革命烈士纪念亭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闽北革命烈士纪念亭为武夷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闽北革命烈士纪念亭位于武夷山市洋庄乡大安村,时代为近代。

闽北革命烈士纪念亭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安村:闽北红色首府大安村位于福建省最北部武夷山市洋庄乡境内,距市区22公里。地处闽赣两省交界的分水关南麓和海拔2158米有“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脚下,四周万峰千仞,地势险要,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大安村辖区面积17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4.3万亩。现有25个村民小组,529户,1843人。具有英勇革命斗争精神的大安人民,早在1927年就开始了农-动,1928年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汉口辛亥首义烈士公墓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汉口辛亥首义烈士公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辛亥首义烈士公墓坐落在武汉市江岸区球场路2号,为纪念在阳夏战争汉口保卫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而建。占地面积4326平方米,是武汉地区现存辛亥首义烈士陵园中保持较为完好、安葬辛亥首义烈士最多的一处。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武汉三镇相继光复。清王朝为挽回灭亡的命运,起义将士为捍卫革命成果,于1911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在汉口刘家庙(今二七路)、大智门(今车站路)一带展开了殊死搏斗。当时阵亡的2000余名起义军将士遗骸,由战时红十字会出面收集,分成六座大墓冢合葬于此,名“赤十字会义冢”,俗称“六大堆”。次年2月,红十字会在每座墓冢前立“国殇”石碑,以志纪念。1913年,红十字会和汉口各慈善团体将此处建成公墓,鄂军都督黎元洪题墓碑额“铁血精神”及“鄂军起义阵亡诸烈士墓”墓名。1946年,武汉行辕主任程潜下令汉口市政府在原址加以修葺,围以栅栏,建园立碑。陵园坐东朝西,定名为“辛亥首义烈士陵园”,并题书“辛亥首义烈士墓”碑名。1955年,将汉口单洞门一处辛亥首义烈士遗骸2000具,迁葬于此。1956年,陵园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重建陵园,立“辛亥首义烈士纪念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