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要求孩子考第一(精选20篇)

浏览

4695

文章

23

篇1:父母要尊重孩子临睡前的要求,有利于孩子成长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临睡前的要求,拒绝他甚至训斥他太娇气,孩子就会产生委屈和焦虑情绪,那么,父母要尊重孩子临睡前的要求,有利于孩子成长,就让的小编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不仅不能安然入眠,而且在睡眠过程中容易出现吮吸手指、咬被子、尿床、说梦话等不良现象,这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李石荣

不少妈妈有这种感觉:小孩子在入睡之前显得特别娇气——白天带他去逛街时,他可以自己走,还特别不喜欢老老实实呆在爸爸妈妈身边,老是一个人冲在前边。但到了入睡前,他就特别喜欢依赖大人,明明图书就放在他的枕头边,他也会叫妈妈来拿起交到他的手里,他还会要求妈妈紧贴着他身边躺下,给他唱歌讲故事,直到他渐渐进入梦乡。

小孩子入睡之前显得特别娇气,是他们内心深处隐藏着的“恋母情结”的一种体现。这是由小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小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起一些独立行动的能力,还会表现出一些独立自主的欲望。但在潜意识里,他们仍对母亲抱有深深的依恋,而入睡之前正是这种“恋母情结”的潜意识最容易发作的时候。父母们应尊重并呵护孩子的这种“恋母情结”,尽量满足他们在入睡前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要求孩子做事情为何家长用倒数几秒很管用?

全文共 1155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由于孩子的认知和性格还没有完全定下来,所以家长在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做,这个时候有的家长就会倒数几秒,来促使孩子去做事情。接下来就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为什么在要求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家长倒数几秒,这个方法比较管用

操作方法

1

孩子对于未知的恐惧。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只要倒数几秒就比较管用,这种方法之所以管用,就是家长利用孩子对于未知的恐惧,家长在倒数几秒的过程中,孩子不知道倒数完几秒以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所以对没有发生的事情不可控制,这个时候迫于恐惧,孩子就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做。

2

让孩子对事情有思索的时间。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倒数几秒,这个方法之所以管用,就是家长在倒数几秒的时候,会促使孩子对于自身的不良行为进行快速的思索,当孩子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时候,就会做出对不良行为的改正。

3

向孩子表示父母的耐心极限。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倒数几秒,这个方法之所以管用,就是家长在倒数几秒的时候,是在向孩子表示父母的耐心极限,孩子在得知父母耐心极限的时间以后,基本上就不会选择继续的任性了。

4

让孩子对事情有主动权。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就会倒数几秒,这种方法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家长在倒数几秒的时候,这样可以让孩子对自己所犯的事情有主动权,虽然有些孩子的年龄比较小,但是还是非常聪明的,这种情况下,大多数的孩子不会选代价太大的结果。

5

有些孩子必须要让家长推一把。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有些人就会倒数几秒,这个方法之所以管用,是因为孩子和其他人一样都会有一定的惰性,如果没有相应措施的话,孩子就从此堕落,这个时候家长就必须主动的推一把孩子,让孩子主动的去解决问题。

6

孩子纯粹觉得有趣。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就会倒数几秒,这个方法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家长在采用其他方法的时候,孩子都不怎么能听进去,但是家长采用倒数几秒的方式,孩子纯粹会觉得这种方式非常有趣,当孩子觉得这种方式有趣的时候,就会以最快的速度改正自己的行为。

7

让孩子有冷静的时间。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就会倒数几秒,这个方法之所以管用,就是家长在倒数几秒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有冷静的时间,孩子在冷静的这段时间,思绪就不会太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做出对于自己好的行为。

8

让孩子有一种紧迫感。

有些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的时候,这种情况下,有些家长就会倒数几秒,这个方法之所以会管用,就是家长在倒数几秒的时候,由于对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不知道,这会让孩子有一种紧迫感,孩子有了这种感觉以后就会按照父母的要求限制或停止自己某些不良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孩子睡觉想让家长陪同,孩子的要求应该满足吗?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很多家长孩子降临之前,都准备了孩子的房间,不过很多孩子还是会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虽然有些孩子后面会在自己的房间睡,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状况,比如孩子突然就不想自己睡了,想要家长陪同。接下来和大家分析一下,孩子睡觉时想让家长陪同,孩子的要求到底应不应该满足,一起来看一看分析吧。

操作方法

1

对于新环境不适应。

孩子睡觉时想让家长陪同,如果最近家里面刚好搬了新家,有可能是因为孩子对于新环境不太适应,加上孩子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就会想一些可怕的东西,所以孩子才会提出想要家长陪同睡觉的这种要求,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吧。

2

照顾孩子的主角变了。

孩子睡觉想让家长陪同,如果最近照顾孩子的主角变了,这个时候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应该满足,比如孩子之前是奶奶带的,这个时候奶奶没有办法带孩子了,换成了爸爸妈妈带,照看孩子的人变换了,孩子多少会有一些不适应,这个时候如果孩子提出了,陪睡的要求就满足吧。

3

孩子上了幼儿园。

孩子睡觉时想让家长陪同,如果孩子最近刚好上了幼儿园,这个时候孩子提出的陪睡要求,家长应该满足,因为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没有太搞清楚情况,会觉得爸爸妈妈会离开自己,所以这个时候孩子会缺乏一点安全感,如果孩子有陪睡的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吧。

4

慢慢的让孩子独立。

孩子睡觉时想让家长陪同,这种情况下,家长千万不要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因为总有一天,孩子是要长大的,而且还是必须要独立,这个时候一定要,慢慢的让孩子自己睡自己的房间。多琢磨出来一些方法,或者是学习一些方法,让孩子慢慢独立吧。

5

夫妻关系也很重要。

孩子睡觉是想让家长陪同,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能一味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尤其是在孩子年龄非常大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考虑一下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稳定了,整个家庭才会稳定,整个家庭稳定了,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

6

在平常的时候给予孩子安全感。

孩子睡觉时想让家长陪同,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反思一下,平常在对待孩子的时候,是不是有些行为让孩子特别没有安全感?孩子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就会害怕各种各样的事情,或者会惧怕各种各样的情形,多多给予孩子安全感,孩子就会安心一些。

7

循序渐进的和孩子分房睡。

孩子睡觉想让家长陪同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具体的原因来决定是否陪同,孩子总是要独立的,在平常的时候,家长可以循序渐进地和孩子分房睡,刚开始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睡,睡的时候家长陪同,孩子睡着了以后家长再做其他的事,慢慢的转换到让孩子在自己的房间睡,家长不陪同。最后才过渡到孩子完全独自睡觉。

8

不能陪孩子睡觉要说清楚原因。

孩子睡觉的时候想让家长陪同,这种情况下,家长如果实在是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办法陪同孩子睡觉,这个时候一定要告诉孩子真实的原因,然后给予孩子一定的安慰,稍微大一点的孩子都可以明白其中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这几个错误的要求,别再做了!会摧毁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

全文共 211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这几个错误要求,别再做了!会摧毁孩子自主阅读能力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的节奏也是随之变快。身心都处于高强度的运行当中,几乎很少有放松的机会和时间。其实阅读是让人身心放松的最佳方式,特别是对于正在上学的孩子来说,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孩子缓解一定的学习压力,同时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有一定的辅导作用,孩子的学习成绩也会越发的优秀,由此可见,帮助孩子培养一定的阅读习惯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让孩子自主阅读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让不少家长在此事上碰壁。有的家长有从小就让孩子阅读的意识,于是就给孩子购买了非常多市面上畅销的书籍。只要是听说阅读哪本书会对孩子有好处,那家长就会一股脑的给买回来。但是孩子并不喜欢看,买这么多书也只是占地方而已,最后也只能是当成废纸一样的卖掉了。而且家长还会因此而判断出自家孩子没有阅读的天赋。

家长对于阅读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毕竟阅读是一个习惯,和天赋并没有多大的关系。阅读是需要从小帮助孩子培养的兴趣爱好,所以家长想要帮助孩子真正的习惯上阅读,完全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选择正确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孩子才行。而且孩子喜不喜欢阅读,其实和家长的关系是很大的。如果家长有以下的几个错误的要求,那就不能将孩子的阅读好习惯给培养出来,所以家长一定要及时的避开:

1

一是让孩子看着书本一字一句的去阅读

有很多家长可能会习惯性的将阅读以及让孩子增加识字量这件事给结合起来,所以就让孩子带着目的性的去阅读。而且家长在陪伴孩子阅读的时候,也会用手指指着汉字逐个逐个的教孩子阅读。如果孩子读错了一个字,那家长可能会让孩子反复的读上几遍,企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好好的记住。其实这样的做法早就已经失去了阅读的意义了,反而会成为孩子的一种苦差事。

其实阅读是一件让人感到轻松的事情,同时也是享受的,孩子可以通过不断的阅读,会更加能体会到当中的乐趣。切记不顾及孩子的感受,强迫性的让孩子来阅读,这样阅读起来孩子只会感受到更加多的痛苦和恐惧,孩子也不会从内心真正的喜欢上阅读。

2

二是每当孩子阅读完一本书之后,家长就想着考考孩子是不是真的看进去

其实这个要求和第一个完全是一样的,都是让孩子带着目的性去进行阅读。有这个要求的家长,对于阅读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在他们看来,阅读会让孩子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孩子通过阅读之后立马就会“受益匪浅”。但是却忘记了阅读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也需要进行日积月累。所以阅读对孩子的滋养并不能一时半会就体现出来,但是会在孩子不知不觉间才会有所展现。

由此可见,家长不要想着孩子仅仅阅读一本书就会有所收获,如果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对阅读感到越来越不耐烦,甚至还会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对孩子的自信心也会有所打击。

3

三是老是觉得阅读书籍可以给孩子灌输很多的大道理

不少家长身上都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总是觉得自己比孩子年纪大,而且阅历也更加丰富。那自己就可以对孩子指手画脚,给孩子灌输非常多大道理。其实面对家长总是长篇大论的唠唠叨叨,孩子也会很烦躁的。而且这样做只会让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加懒惰一些,对孩子IDE自主学习发展能力也是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阅读的时候,讲究的是一个安静。这样孩子才能真正的阅读进去,才能产生更加多自己的看法和读后感。但是家长如果一直都在旁边指手画脚,而且还会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那孩子就没有办法好好的安静下来了,而且孩子的好奇心以及阅读的兴致也会有所打扰到。这样孩子就更加没有办法好好的思考了,而且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觉得阅读并没有意思。

4

四是让孩子阅读一些密密麻麻都是汉字的书籍

这样的书籍就算是大人看着都觉得无聊,更加不要说小孩子了。如果是小孩子的话,最好是阅读一些有图文的书籍,而且当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不能仅仅只看字,还需要看图画。这样孩子阅读起来才会更加的感兴趣一些,而且让孩子看着图画还可以将孩子的想象力思维给散发出来,让孩子可以更好的理解文字上的内容。比如这套《睡前启蒙故事》就非常不错,很适合2-8岁的小孩子阅读,让孩子每天都阅读10-30分钟的时间,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非常良好的阅读好习惯,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打下非常坚实的阅读基础。这套书一共有将近40本,每本书都是不同的主题,够孩子阅读很长一段时间了。同时可以帮助孩子养成非常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性格。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应该如何学会情绪管理,孩子也会变得更加的独立和优秀。

5

这套《睡前启蒙故事》里面的内容全都是和孩子的成长以及生活有关的,对孩子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同时也和方便孩子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这套《睡前启蒙故事》里面有文字也有插画,都是颜色鲜艳的,对于孩子的吸引力非常大。

而且当孩子在阅读这套《睡前启蒙故事》的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理解能力、记忆力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我家孩子就是因为阅读了这套书,所以才培养出了这么高的阅读兴趣。

而且每当我家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总是会全神贯注的,就连身边有干扰性的东西也完全不会被打扰到。这样的专注力可以说杠杠的了,就是因为经过长时间的阅读,所以我孩子的阅读能力也非常高,上学之后语文成绩也非常棒。

如果你家中也有适龄儿童,不妨把这套书也买回去试试看。链接就在下面,保证正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怎么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要遵循什么原则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家长在拒绝孩子无理要求的时候,要遵循态度温和而坚定、接受孩子负面情绪、拒绝和满足穿插进行的原则,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的时候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一味地拒绝,害怕孩子承受委屈伤了自尊,毫无节制的满足,就怕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

态度温和而坚定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立场,不过要使用温和的语气,因为家长所要拒绝的是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并不是拒绝孩子本人,家长用比较温和而且坚定的态度和孩子交流时,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假如遇到了孩子的撒泼行为,家长一定要保持立场的坚定。

接受孩子负面情绪

当孩子的无理要求被家长拒绝的时候,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或者利用哭和其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所受到的委屈,因此,家长要对孩子有一定的理解,接受孩子因为被拒绝了某种要求之后产生的不良的情绪,只有孩子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父母接纳和理解,慢慢地就可以消除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

拒绝和满足穿插进行

如果父母总是一味地拒绝孩子的要求,那么会让孩子感觉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和喜欢,慢慢地就让性格变得更加的敏感,甚至不利于性格的养成,因此,家长在和孩子接触的时候,可以把拒绝和满足穿插着进行,在拒绝了孩子的某一种要求之后,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或者其他的物品来满足孩子,适当的提升孩子所具备的幸福感,教育孩子的本质是为了激发孩子本来就具备的潜能,帮助孩子塑造更好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做个乖孩子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不要要求孩子做乖孩子

爱孩子就不要总是要求孩子做个乖孩子。往往孩子在做乖孩子的时候,内心也是很不开心的家长,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有的时候孩子哭闹淘气是表现自己性格的一种行为,如果家长总是去抑制孩子的表现出自己的性格,总要求孩子乖乖听话,家长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会把孩子成培养成一个不能独立的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长大以后走进社会参加工作,没有自己的主见。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成长中会出现叛逆的性格,这种叛逆性格也是孩子一种独立的表现。孩子在淘气的时候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如果家长总是一味的要求孩子听话不要淘气,外出总是拉着孩子的手,怕他摔倒。这样就过分的压制了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己的想象力也发挥不出来,其实有的时候,孩子淘气是在发挥他的天性而已,只要不伤害到别人,对自己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让他自己玩儿就好。

很多家长都是这种想法,要孩子小时候乖乖的长大,以后只有自己的主见,可是家长有没有想过,从小的时候你就没有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有主见,让他长大以后怎么能一下子变成有主见的孩子呢?所以想让孩子独立,就不要让孩子总是做一个乖乖听话的孩子。有的时候家长控制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孩子的内心世界。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可能还会有反对意见,但是慢慢的孩子会变成一个逆来顺受,家长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性格。

当孩子反抗家长的意见的时候,家长必须要认真的对待这件事,因为家长的做法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孩子一旦犯了错,家长不要直接对孩子大吼大叫或者是打骂,要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出现的错误,再和孩子一起想解决的办法。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替孩子做主,让孩子自己想该怎么解决。给他独立自主锻炼思想的机会,不要抹杀掉孩子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从小只要求孩子做到三件事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她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她从来不强迫孩子做任何违背他意愿的事情,小到穿衣服的款式颜色,大到孩子选择初中、高中,都是由孩子自己选择。

1.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坚持下去

她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她从来不强迫孩子做任何违背他意愿的事情,小到穿衣服的款式颜色,大到孩子选择初中、高中,都是由孩子自己选择。一年级时,孩子表示喜欢画画,所以她二话不说,就让孩子上了画画兴趣班,有空的时候孩子就会画个不停,妈妈从没督促提醒。但是,幼年时期的孩子,注意力不足,所以她的儿子偶尔也会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每当这时候,她会跟孩子讲一些“坚持”促进“成功”的小故事、让孩子观看有关励志动画片、甚至告诉他关于成功画家的事迹,但是从没强迫。所以孩子的画画兴趣一直保留到现在,他在哈佛攻读的课程也是美术。所以她认为,“喜欢” “坚持”,是培养优秀孩子的基础。

2.让孩子养成管理时间的习惯

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她就有意让孩子自己安排做作业、安排洗澡、安排玩耍的时间,她还在孩子房间贴上了每周计划表,但计划表让孩子自己填写,而不是父母帮忙安排。孩子天性爱玩,所以一开始,时间表的制定磕磕碰碰,孩子有时候懒没填写,或者有时候填的全是玩耍的项目,让父母哭笑不得。但由于妈妈的引导和坚持,孩子从一年级起,已经懂得劳逸结合,制定出的时间表让父母都自叹不如。所以,孩子从没出现过作业做不完,或者没时间玩耍的情况。

3.让孩子除了自立还是自立

从小,她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自立,2岁时,她的儿子已经懂得自己穿衣服、吃饭、睡觉。她认为,自立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如何学习、挑选什么课程都有自己的主见,孩子会自己决定明天的课程是否需要预习、学习落后了会自己决定是否周末请教同学或参加补习班。作为妈妈,她从来没在孩子面前表露过对孩子的学习失望或者满意,更没有建议过孩子如何学习、要考多少分,因为父母的态度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所以,孩子从小就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父母,学习好不好,影响的是自己,而不是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孩子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办?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

全文共 1616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都比较调皮,大一点到青春期就比较叛逆,很多孩子总是向家长提出一些无理取闹的的理由,那这时候家长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来一起介绍下吧!

孩子无理取闹家长该怎么办

讲清利害,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说到这儿,有的家长可能并不同意,甚至觉得荒谬,“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这做法太不靠谱了!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自己选择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但你有没有想过,我们替孩子做的选择有时也未必正确,他会不会对你的苦心并不领情,甚至是心生埋怨?或更加叛逆呢?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预计未来发生的事,更不能保证替孩子做的决定就一定是正确的,既然是这样,我们何不试着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做决定呢?用“可以”取代“不行”

心理学家格莱朗博士表示,听到父母说“不”时,一些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为什么会拒绝自己的要求。另外,萨提亚实用心理学林文采女士指出,对于孩子的缺点,你要无条件地接纳,接纳他们的缺点,接纳他们常惹你生气,接纳他们无法成为你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对孩子行为,作为家长的你,首先要做的是接纳,而不是一开口就指责。耐心解释说出感受

美国西北大学争端问题专家雷汤普森教授建议,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喜欢他的行为。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这会让我很伤心。别敲了,好不好?让孩子二选一

鼓励1—3岁的孩子自己做一些简单的选择,有助培养其独立性。但是选项不宜过多,对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而言,二选一即可。比如,在家里只能滚球,在室外可以扔球。你选择哪个?亲自示范并告诉孩子

有些孩子不停地做某件恼人的事,其原因就是小家伙不知道还有啥别的事情可做。这时,父母最好能给予示范并告诉孩子怎样做更好。比如,2岁的亨利老是爱戳小妹妹,家长可以告诉亨利,“亲亲妹妹”或类似的提示,下次小亨利就知道以后怎么做了。

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怎么办?如果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来处理,那么孩子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就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问题,一再对父母施压,满足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希望这些应对方法,能够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家长们应该坚守原则

1、坚持原则

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沉住气,给孩子讲道理。这是一场心理战,只要家长坚持原则,孩子最终都会妥协。家长要采取疏导的方法,用各种方式慢慢改变孩子的坏习惯,不可以“以暴制暴”的方法。2、转移注意力

家长要清楚孩子为什么爱哭闹,在孩子爆发小宇宙前,抢先进行安抚和转移注意力。等到宝宝哭的投入了,在转移就没有效果了。3、避免对钱的观念太深刻

在孩子不懂事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用钱买东西,他会认为自己想要的都可以买到,没有任何理由。4、物质上的满足

家长可以预知孩子喜欢什么东西,等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奖励给他当礼物。这样他知道外面的东西家里都有,看到外面的东西他就是好奇,他知道妈妈在他表现好的时候奖励给他。

家长们怎么教育孩子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

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

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

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

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低欲望的孩子 背后都有高要求的父母

全文共 839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一位父亲吐槽自家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称其整日刷手机,与备考的同龄人形成鲜明对比。父亲试图以自身的创业经历来激励孩子,却遭到对方以“低碳生活”为由的回击,让在场的人忍俊不禁。这一情境引发了关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思考。

在这位父亲的吐槽背后,我们看到了一种普遍现象:低欲望的孩子背后常常有高要求的父母。孩子在青春期表现消极、叛逆、颓废的背后,可能是因为长期的高压教育和期望,导致他们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一位心理医生分享了一个案例,描述了一个学习优秀、乖巧的孩子在青春期突然变得叛逆、易怒的情况。这种转变常常源于长期的心理压力和自我要求。多巴胺和血清素是影响情绪和行为的关键神经递质。孩子在面对高要求和期待时,产生的压力会影响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情绪和行为。

父母的期待和要求越高,孩子的压力就越大,导致他们追求刺激和快乐,进而陷入消极的行为循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改变。父母应当从无条件接纳孩子的现状开始,放下对孩子的过高期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改变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从而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有时父母会出于过度保护或干涉,使得孩子难以自主发展。家长常常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过于干涉孩子的选择和决策,可能剥夺了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机会。父母应当给孩子三项权利:体验、试错和自主。让孩子通过实际经验去感知世界,犯错并从中吸取教训,最终培养出独立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对待孩子的成长,父母需要抵御自身的自负感和过度干涉,理解孩子的情感和需求。父母应当成为孩子的支持者和理解者,而不是简单地对其施加压力和期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觉知和改变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本应是一个引导孩子成长的过程。理解孩子的情感、尊重他们的需求,以及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都是建立良好父子关系的重要因素。青春期并非困难的阶段,通过正确的引导,孩子可以在这个时期成长为独立、自信的个体,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让我们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用理解和支持引导他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中孩子要求父母陪读怎么办?父母该不该陪读?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从初中升入高中之后,有不少外地孩子需要住校 ,少数孩子会向往离开父母拥有一定自由权的高中住校生活,而有些孩子则习惯了父母的照顾,于是对住校生活产生抗拒心理,从而要求父母进行陪读。而很多父母大都要工作赚钱的,根本就没有陪读的精力和时间,那么,面对孩子这些要求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孩子上学父母该不该陪读呢?针对这些问题,这篇指南有一个不错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到有此需要的亲们!

解决孩子要求陪读的方法;

1

孩子要求陪读的原因

一般高中孩子要求父母陪读,大都是因为孩子很用功的学习,但自立能力差一些,加上吃饭洗衣服等等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导致孩子用在学习上的时间会减少很多,于是要求父母陪读,这样自己能够多一些学习的时间。但也不排除有些孩子不想自立的原因要求父母陪读,所以说父母要搞清楚,孩子要求陪读的原因是什么,再进行酌情考虑陪读的问题。

2

和孩子有一个约定

当孩子要求父母陪读,而你暂时没有陪读打算的时候,那么你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个约定,比如让孩子住校锻炼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自己解决一下工作的问题,孩子进行自我的锻炼问题。在这段时间里,孩子能够得到锻炼,你也可以通过这段时间观察一下孩子的行为。另外你还有时间重新计划一下你的工作问题。

3

暂时性的陪伴一小段时间

如果锻炼一段时间后,孩子依然要求父母陪读,个人建议,你最好先放下手里的工作,陪伴孩子一段时间,顺便看看问题出在哪儿。比如孩子住校的话,你可以暂时住在宾馆里,每天陪孩子吃饭,帮助孩子整理一下卫生。这样能够给予孩子一个适应期,尤其是那些刚刚升入高中的孩子。

4

和孩子商量找一个折中的办法

父母陪读,这表示家庭中有一个人不能继续赚钱了, 大家都知道,高中生的花费是很高的,生活费、住宿费、吃吃喝喝费用,还有那些今天要交的试卷费,明天要交的乱七八糟的费用,总之高中生就是父母用钱“培”出来的,一旦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话,你根本就没有陪读的条件,那么你可以和孩子把这些情况说一下,孩子必然会明白这些问题的。再和孩子商量出一个孩子能够接受的改变,比如说不住在学校的集体宿舍,而是给孩子租条件比较不错的学生公寓居住,既能够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还能免去陪读的必要。

如何判断是否需要陪读的方法;

1

根据孩子的学习表现决定

如果孩子在高中期间学习还算努力,可是就是学习成绩提高不上去,孩子诉说的原因也是每天洗衣服、整理内务、打饭打水,以及宿舍里的喧闹等等,这些原因导致自己课余无法安心投入到预习和复习中,那么家长可以适当考虑陪读的问题了,让孩子学会自立没有问题,但如果这些琐碎影响孩子成绩的话,如果你继续不管不顾,三年后孩子可能自理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可能会一落千丈。

2

根据孩子性格决定

即使是高中生,有不少在心理上还是个孩子,成熟发育的比较晚一些,那么孩子的性格就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自控能力差。而高中生是性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一旦自控能力差,就很容易被一些有坏毛病的孩子给“带坏”,一点那些坏毛病被孩子习惯成了自然,想改都没有机会了。所以说,父母示范陪读,要根据孩子自身性格决定,如果是自理能力强且有着不错自控力的孩子,那么父母无需陪读,适当给孩子自由。

3

根据与孩子的感情状况决定

其实大多数父母是愿意去陪读的,毕竟陪读的时候,能够和孩子多一些交流与沟通,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这个时期的孩子,一旦感情方面出现空缺,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性格问题。所以说,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感情状况,决定是否陪读的问题。

4

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决定

这一点是很多父母的无奈,钱不是万能的,可是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少了一分钱都是不行的。而高中孩子的花费有多大,刚刚咱们也说过的,再加上陪读的话,高中三年要很多钱的。而高中之后,孩子不管是上大学还是做别的,花钱更多,所以说,而一些你要考虑好,不要到时候孩子考上大学了,兜里光光的,那个时候的你和孩子该如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家长应该怎么办?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不要火上浇油。

孩子的一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大哭大闹,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火上浇油,不然孩子大哭大闹的程度会上升。这种时候千万不要责骂孩子,也不要威胁孩子,如果像这样火上浇油的话,孩子的情绪会更加激烈,这样的情形反而不利于解决问题。

2

不要影响他人。

孩子因为一些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如果大哭大闹,假如是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这种情况下,家长一定要想一些办法,千万不要让孩子大哭大闹的情形影响到他人。假如在公共场合,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这种情况下,可以明确的告诉孩子需要换一个环境冷静一下,不能因为大哭大闹打搅到别人。

3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避免孩子大哭大闹。比如孩子逛超市的时候想要买玩具,在孩子将要大哭大闹之前,可以故作恍然大悟提醒孩子,前面有你喜欢吃的饼干,超市人多,如果不快点去拿饼干的话,可能就没了。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或者是喜欢的点,以这个点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能避免孩子大哭大闹了。

4

明确的告诉孩子拒绝的原因。

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想要解决这种情形的话。家长一定要明确告诉孩子拒绝的原因。假如孩子想要买玩具,一定要明确的告知孩子,买玩具的钱已经没有了,如果买了玩具的话,这个月的零食就没有钱买了。

5

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如果大哭大闹,这种情况下想要解决这种情形,这个时候,家长要充分理解孩子的感受,帮助孩子描述要求得不到满足的心情,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把你当做朋友来看。后面和孩子讲道理的话,孩子就会比较容易接受。

6

不要一味的拒绝孩子的要求。

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如果大哭大闹,这种情况下,家长想要有效的解决这种状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当的满足孩子的要求。如果一味拒绝孩子所有的要求也是不合适的,比如孩子在路上想要吃零食,这个时候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在路上不调皮的话,就可以吃零食,大多孩子对于这样的情形都是比较配合的。

7

建立规则。

如果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家长想要有效的解决这种情形,在平常的时候,一定要给孩子建立一些规则。比如在逛超市的时候和孩子约定好。去超市每次只能买一样东西,孩子不仅要遵守这个规则,家长也一定要遵守这个规则,不能因为心疼孩子而破例,不然规则是永远没法建立起来的。

8

让孩子认识到利弊。

孩子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大哭大闹,这种情况下想要解决这种情形的话。要让孩子认识到其中的利弊。比如在路上孩子想要吃送给爸爸的生日蛋糕,这种情况下,可以明确的告知孩子,如果你提前吃蛋糕的话,爸爸就没有办法看到完整而漂亮的蛋糕,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可能会非常的难过,这样就能促使孩子认识到事情的利弊,后面再多劝导一下孩子,孩子就不会一味的要求吃蛋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孩子产生负面情绪 可能是要求没有得到满足 怎样正面管教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负面情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家长需要理解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采取正面管教方式,与孩子一同应对情感。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孩子更好地掌控情绪,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处理情感问题,更健康地成长。

一、孩子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

1. 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有时这些需求未被满足,如要求特定的玩具或食物。未满足的需求会引发负面情绪的积累。

2. 受到委屈:

孩子可能受到不公平待遇,被误解、指责或批评,而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导致情绪爆发。

3. 未达到目标:

孩子有自己的目标,即使是小目标,但如果未能实现,会引发失落感,悲伤和无助,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二、如何进行正面管教

1. 保持冷静:

家长应在孩子情绪爆发时保持冷静,不要以暴制暴或过于严厉的方式回应。静静地陪伴孩子,等待情绪逐渐平复。

2. 循循善诱:

一旦孩子情绪平复,家长应以询问和探讨的方式,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帮助孩子分析情况,找出不当行为,并一起探讨正确处理方式。

3. 与孩子一起总结:

家长应积极与孩子一起总结情感爆发的原因,提供希望和建议。这些总结可以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记录,有助于孩子今后改善情绪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孩子最常见的四个要求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在商场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小孩一定要这个玩具,父母不给买就大哭,可能父母是害怕孩子在大庭广众下哭就赶紧给买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的,不能因为孩子哭,心软就给买,这样会让孩子变本加厉,家长要懂得拒绝,我们一起看一下孩子最常见要求有哪四种。

一、拿走小朋友玩具

不了解小朋友的心思,总是别人的玩具就是好的,看见别人拿什么,他就去抢什么;还有的小朋友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在走之前一定要把别人的玩具带回家。在这种情况下,主人一般都会为了面子同意孩子拿走玩具,孩子一听主人都同意了,就更没有什么好忌惮的了,但是作为妈妈一定不要纵容孩子这个坏习惯,一定要学会说“不”,孩子哭也没用,要让孩子知道并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样要得到,如果别的小朋友拿走你喜欢的玩具,你会高兴吗?

二、在公共场合要玩具

很多小朋友越是在人多的公共场所,越是表现的没有礼貌,大声喧哗,打闹等。喜欢一个玩具,如果家长不给买,就会上演哭闹、撒泼打滚的戏码,有的家长害怕孩子在人多的地方哭,好像受到家长虐待似的,所以就会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会让孩子以为在人多的地方哭闹这个方法比较好,以后会变本加厉。所以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无理的要求。

三、孩子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有很多孩子被家长惯得没有教养,没有礼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己喜欢的菜就会放在自己的面前,更有的小孩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让别人吃,电视不允许别人播台只能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这些都是孩子没有教养的表现。大多数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太纵容,所以家长一定要教育好孩子,对孩子学会说“不行“,不能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

四、孩子喜欢和家长谈条件

现在的孩子也是真聪明,学会与家长谈判。家长让孩子吃饭,或者做一件事,孩子就会和家长说,我可以吃饭,但是你得给我买个玩具。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好的吃饭或者做一件事,就会答应。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谈条件很有用,所以家长一定要拒绝孩子谈条件。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最常见的四个要求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长要求过高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有什么后果

很多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要求都特别的高,其实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早的成才,能够有一个好的将来。说家长的要求过高,确实对于孩子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以下几种:

1、孩子会感觉压力特别的大

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特别的高,往往会感觉精神压力特别大,孩子的思想也会往往出现扭曲的现象,孩子在家长一直要求下就像心里面有一座大山一样挥之不去,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

2、孩子有自暴自弃的情况

经常对于自己的孩子要求过高,自己总是觉得做不好一件事情,慢慢就会出现了自暴自弃的现象,所以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要注意给孩子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够让孩子达到很好的有自信的效果。

3、认知失调

由于自己的父母期望过高,导致孩子在心里面认为自己可能就是一个做大事的人,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牛,还要高级,当自己雄心壮志遭到泼冷水的时候就会导致认知失调的现象,甚至会感觉不舒服,产生焦虑等问题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水中分娩对大人与孩子有哪些要求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认为水中分娩就是产妇躺在分娩缸中生孩子。其实,产妇并非一定要躺着,可以尝试不同的体位,这样有利于缓解分娩时的疼痛,加快产程。当然,自由体位分娩对助产士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帮助产妇控制好力度,帮助胎儿随着母亲的体位进行适应性转动,最后顺利娩出。那么水中分娩对大人与孩子有哪些要求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水中分娩胎儿不能超7斤

并非每名产妇都适合水中分娩,需要在产程中经过评估才能确定。水中分娩要求胎儿必须是正常足月儿,估计体重不大于3500克,没有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等情况,可以阴道正常分娩。水中分娩对准妈妈的要求更严格,尤其是初产妇,首先年龄条件就是一项硬指标,要求小于35周岁。因此,很多高龄初产妇就被排除在外了。其次,准妈妈整个孕期增加的体重要控制好,不能超过25斤。

分娩前要做两方面评估

孕期评估:

1.没有习惯性流产、急产、早产、死胎、死产与畸形等异常生育史。

2.本次妊娠非试管婴儿。

3.孕妇无明显的产科并发症,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或过少、脐带绕颈两圈以上、过期妊娠、胎儿发育异常、骨盆狭小或畸形等异常情况。

4.孕妇无明显妊娠合并症,如产妇发热、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肾炎、糖尿病、急性传染性肝炎、肺结核、重度贫血等。

5.孕妇无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生殖器沙眼衣原体感染等。

6.孕期没有服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未接触过有害物质或放射线,也无病毒感染等不利因素。

产时评估:

1.孕妇生命体征正常,体温正常。

2.自然产程。

3.临产后产程进展顺利。

4.胎儿能耐受宫缩,胎心监护正常,羊水正常。

5.胎膜早破不大于24个小时,无感染征象。

如果准妈妈经过评估不适合水中分娩也不要太失望,可以尝试水中镇痛。水中镇痛的要求不像水中分娩那么严格,在宫口开到两厘米的时候就可以下水,等到第二产程,再从水里出来,到产床上娩出宝宝。水的温度和浮力可以让产妇放松身体,缓解宫缩带来的阵痛。从镇痛效果来说,水中镇痛的副作用更小、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保姆转托孩子出事故能要求受托人赔偿吗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姆行业凸现出许多问题。那么,保姆转托孩子事故要求受托赔偿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保姆转托孩子出事故要求受托人赔偿情形: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400条规定:受托人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转委托。转委托经同意的,委托人可以就委托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受托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及其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转委托未经同意的,受托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的除外。

《合同法》第406条第一款规定: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保姆的转委托属于无偿委托,虽然第三人答应无偿帮忙看孩子,但由于忙于自己的事没有看住孩子,导致其孩子出事故,属于重大过失,因此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保姆行业现状:

当下的保姆市场是一个畸形儿,星级月嫂,特级育儿嫂,高考保姆,特护家政,各色种种。“星”在哪儿,“特”在哪儿,基本就凭中介公司定义,保姆们的实际能力、工作年头无从评判。保姆和客户间一手托两家的家政公司,有相当一部分,一张桌子、一部电话、几平方米租来的房子就是全部家当,收取中介费的时候言之凿凿,但事实上却没有任何抗风险能力,出了问题,基本是关门了事。

更重要的是,这个行业基本没有相关的法律对其规范和约束,家政服务员与雇主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雇佣关系,因此并不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不符合劳动法规定的用工主体因服务或者提供劳务发生的纠纷,应当按照雇佣关系处理。而且家政服务业本身的特殊性,如工作时间、福利待遇、劳动保障等,都无法用劳动法来调整,由此决定了家政服务被排除在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之外。

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没有一部调整规范家政服务业的全国性法律或法规,因此也决定了家政服务业的非正规就业地位。

第三方保姆网上点评平台将向市民开放,雇主们可以对雇佣的家政人员进行在线点评,这些点评都将显示在网页上。今后,保姆的素质、诚信情况如何,市民都可以在网上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别再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孩子要“乖”

全文共 2459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让孩子乖一点,我们的父母还真的是费尽了心血。可是却常常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真的爱孩子,请别再逼孩子“乖”了

01

为了让孩子乖一点,我们的父母还真的是费尽了心血。

可是却常常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感受。

还记得有一次,带儿子在粉店吃早餐。

邻桌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

因为妈妈忙着喂怀里的弟弟,而爸爸在忙着刷手机。

这时孩子就不高兴了。

敲敲桌子,踢踢椅子,然后闹了起来。

这时妈妈不耐烦地跟她说了一句话。

“还闹,小心那个卖粉的阿姨把你抓住卖掉。”

这时孩子惊恐地看了那个阿姨一眼。

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

我当时能想到孩子的迷惑和恐惧。

那个阿姨真的会卖小孩吗?可我刚刚还吃了她煮的米粉呢。

可是孩子的妈妈不会考虑这些。

她只想着让孩子乖一点。

那怕会伤害孩子的社会交往功能。

我常常带着儿子在这里吃粉。

闲暇之余我也跟老板喝茶聊天,而儿子偶尔也会插上几句。

从开始的不熟悉到熟悉。

小家伙常常会跟这个阿姨聊天。

就算是我们搬家了,在周末的时候还是会坐车来这吃早餐。

不仅仅是早餐好吃,更重要的是人情味。

不能为了让孩子乖,把整个世界的描述成妖魔鬼怪的世界。

因为孩子的心灵需要阳光和暖暖的人情味。

这些会让孩子有安全感,更好地融入这个世界。

02

心理学发现:孩子的成长中有一种违抗性突破地需求。

在这个时期中,个体一方面希望自主、独立,另一方面又希望依赖。

在孩子小的时候,会表现地非常明显。

我曾经在广场上看到一个两岁多的孩子。

一个人在那里快速地跑着,还故意转圈圈。

妈妈看到了,当然在后面追着,

很着急地叫唤着孩子,希望他停下来。

而孩子呢,一边乐呵呵地笑着,一边跑着,

只是整个过程他会不停地回头看自己地妈妈。

看妈妈是不是在那里着急地跟着自己。

这个过程中,孩子就期待着用自己地小脚丫跑得更快,更远,他想更加自主、独立。

但是他需要妈妈得保护,他非常希望依赖。

父母要努力满足孩子这种违抗性突破地需求。

也就是在这样点滴的细节中,孩子感受父母,而父母也感受到孩子。

那亲子关系会非常融洽,孩子也能发展出健康的人格。

可是我们还有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在就算是在广场上玩,把孩子地手紧紧地抓住。

一是怕摔,二是怕丢。

跟孩子说:“不要乱跑,小心大灰狼把你吃掉”,

然后孩子就这样被拽着,内心却极力地想挣脱出去。

有时候,这样的控制不仅仅是手,而是心灵。

03

当孩子反抗的时候,请认真地对待。

因为你的做法对孩子影响太大。

一个孩子犯了错,父母和老师一般会进行规劝。

如果孩子觉得自己没错而极力抗争或坚持。

很多人就开始抱怨孩子难应付,不好带。

甚至预言孩子长大之后也会令人厌烦和难以驾驭,不是可造之材。

可怕地是这样地预言常常发生在教室之中。

记得小时候我们班有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男孩。

但是他也是最顽皮的那个。

上课的时候常常跟其他的同学偷偷讲话。

有一次数学老师爆发了。骂道:

“你是很聪明啊!

但你如此不守纪律,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你要知道,很多坐牢的人都很聪明,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一次他被老师骂哭了。

后来他中学毕业就没读了。

因为自从老师预测他没有出息之后,他父母也常常拿这句话说他。

父母和老师为了孩子听话顺从。

所以会责罚孩子,试图让孩子乖乖的。

但是这些责罚反而让孩子更加地反抗,甚至否认自己。

面对孩子的执拗,父母很容易被激怒,甚至失控。

然后对孩子打骂。

而事后对自己说的话及失控行为感到懊恼。

然后对孩子道歉,请求原谅。

内心也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默许宽容。

这样的处理方式只会一步步强化孩子叛逆的行为。

然后就在打骂-道歉-打骂-道歉的恶性循环里徘徊。

04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渴望别人的认同。”

而孩子一直都在渴望被自己的父母认同,

所以很多孩子努力让自己变成父母喜欢的那种孩子。

我们这一代父母,很多人童年就是这样过来的。

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有一个妈妈说自己跟母亲在一起就吵架。

人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小棉袄,

但她觉得自己跟母亲在一起几乎水火不容。

比如母亲说做面条,她会说:“做汤圆吧,冰冻久了不好”。

母亲说给孩子加一件衣服,她就说:

“不要加,孩子不怕冷,又不老。”

虽然自己明白老人是一番好心,可就是控制不了。

后来她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后发现,

其实是自己内心的那个小孩在作怪。

因为小时候自己做什么,母亲都不同意。

母亲那时是一个非常热情却强势的女人,家人都要按照她的要求

小时候自己只能做乖乖女,跟爸爸一样,什么都听妈妈的。

后来长大了,突然发现什么都能自己做主了,感觉真好。

于是开始对妈妈说:“不”

这种冲突往往伤人很深。

明明是自己最爱的人,可为什么还是控制不住去伤害呢?

如果孩子的童年成长的环境没有被尊重,没有话语权。

一直做个唯唯诺诺的乖孩子。

多年后,往往会发现亲子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强势的父母后边,往往站着一个乖孩子。

他的内心是压抑的,却无人诉说。

他的主张往往被反对,但是每一个乖孩子,更渴望被认同。

而且多年后,这样的心理伤害又会施加于下一代身上。

05

一个人只有不失去自己,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世界。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孩子被父母“吃”掉了。

他们失去了宝贵的自我。

为了顺从父母的心意,或者满足父母内心的控制欲。

宁愿自己成为一个附庸。

帕萃斯·埃文斯在《不要控制我》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

有一天,我和朋友正在一家咖啡馆喝咖啡。

一位女士贝蒂和她的女儿苏茜,一起走了进来。女儿7岁左右。

他们看着玻璃柜台下的各种冰淇淋。

“你要哪种冰淇淋?”贝蒂问女儿。

“我想要香草的。”苏茜说。

“有巧克力的。”妈妈说。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贝蒂说。

这这个故事里,母亲一直在否认女儿的感受,觉得女儿的判断是错的。

并且一直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

她就是对女儿宣告:

你内心的想法、你自己的选择、你自己的判断,都是错的。

你不要再反抗了,要乖!

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感受,只有我知道。

看上去是爱,实际上是剥夺孩子的“自我”。

有谁能比我们更清楚自己的感受呢?

我想,努力让孩子成为自己,才是真的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要怎么做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家长面对孩子无理要求

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要用延迟处理、原则问题不妥协、多进行沟通等方式解决。家长经常会遇到孩子提出无理要求的情况,很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哭闹就会选择妥协和满足,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述一下怎么处理孩子的无理要求。

延迟处理

我们可以用先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来延迟处理,在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我们可以让孩子去做一些别的事情,比如玩玩具、收拾东西等,等孩子对要求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了,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平时家长也不要过度满足孩子的需求,去溺爱孩子,让孩子对要求没有界限,就会经常提出无理的要求,并且不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进行哭闹来威胁家长。

原则问题不妥协

对于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不妥协,让孩子明白家长是有原则的,知道家长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会满足,以后孩子再对父母提要求的时候,自己就会先进行考虑一下。生活中的小事可以适当的去满足孩子,比如孩子放学了想在楼下玩一会,孩子想多看十分钟电视再睡觉,这种情况可以有条件的去满足,要求孩子玩一会就要回家吃饭,多看十分钟就要立刻睡觉,用这种带限制的方式去满足。

多进行沟通

家长可以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无理要求背后的原因,让孩子说出家长必须要满足他们要求的理由,对于孩子的理由家长要认真考虑。就算不能说出理由,家长也可以进行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来判断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大人的眼光去看待小孩子的事情很容易出现偏颇,如果孩子的要求属实是无理的,家长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拒绝孩子的方式要慎重,不能说出伤害孩子心灵的话来拒绝,比如“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给孩子脆弱的内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你若未能善待孩子,又怎能要求他温柔待你?

全文共 2267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有些父母喜欢用语言伤害孩子?原因很简单,因为作为父母的我们,早年也曾被父母如此对待。而我们,只是沿袭了这样一种教育方式而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你从未善待过孩子,凭什么要求温柔待你?

01

一天,我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一对母子。他们坐在我右边的位置。

母亲手上拿了一本小册子之类的东西,问孩子:“这是几呀?”儿子嘀嘀咕咕哼唧不出。母亲换了道题,又问:“这是几?!”儿子仍旧答不出……忽然,母亲开始开启机关炮扫射,PALAPALA一股脑儿地责备她儿子说:

“跟你爸一个样!”

“你整天就知道吃,吃成个番薯样了吧!”

“再答不出来,休想我再带你出来玩”

“看我回家怎么收拾你!”

“我教了你那么久是有啥用的!”

“就你这样,长大后也只能当个要饭的你知道吗!”

……

教训孩子的事我不是没见过,但像这样,在公众场合下动天雷的版本,从老子数落到番薯,从精神到语言全武装的“虐待”,我是头一回见。

下车,我偷瞄了一眼那个可怜的孩子,他眼睛里满是恐惧和无助……而那位母亲,紧皱眉头,目露凶光……,忽然让人觉得既粗鄙又可怜。我想:如果我是那孩子,错了,你告诉我,没准我会听;但不告诉我错在哪里,就试图用吼叫或暴力让我屈服,这很无趣!

可或许,我转而想到,这位母亲的童年也曾遭受了不幸,她的父母也曾如此粗暴地待她……

所以,妈妈小时候都不曾被温柔地对待过,又怎会温柔对你?!

我们,只是沿袭了一种教育方式而已

大学,我宿舍有一个女孩子,自立坚强到让人无法想象,完全是一副“就算我不能伟大地活,我也没资格卑微地死”的模样。

那时,我们宿舍里的人都劝她说女孩子不要太要强,不然会不招人喜欢。可她说:“我若不要强,谁会在我最无助时伸出援手?”

这个女孩,从小就没被父母温柔地对待过。

她父母打小就爱用 “饭桶”“废柴”诸如此类的词来骂她。据她说,父母这么做是为了要让她脸皮厚点,脸皮厚心理素质才好,以后才能成大事!

被父母骂了二十几年,女孩也承受了二十几年, 直到她结婚,生小孩。

有一回,她3岁的女儿哭闹,邻居奶奶赶来逗孩子,拿出五毛钱放到小姑娘跟前晃,小姑娘伸手抓钱,奶奶于是把那五毛钱给了她。做妈妈的她见女儿这副熊样,一巴掌拍下女儿手中的钱,恶狠狠“教育”了女儿一句:“这么贪钱,以后肯定是个败家的……”

孩子大哭那一瞬间,她遍体生凉。她忽然察觉,较之父亲早年对自己的无礼,她今天对自己孩子的无礼更甚。

02

为什么有些父母喜欢用语言伤害孩子?

原因很简单,因为作为父母的我们,早年也曾被父母如此对待。而我们,只是沿袭了这样一种教育方式而已。

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还没有“如何成为优质父母”的觉悟,他们有的是一条自己熟悉,而又不需要学习的教育方法——复制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方式。他们觉得,自己就是这么被父母养大的,最后也挺好,继续沿用自己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又何尝不可?!

只有使人恐惧,才能教人懂事

我自己小时候也曾有过被打的惨痛经历。

我的父亲属于那种有文化且清高,情商比较低的知识分子。活得比较压抑,然后遇到我小时候各种不听他话或其他什么的,基本就是一副怒气值全满状态,后果可想而知。

他说打我骂我都是为了我好,说打多了才能长记性、成气候……这种所谓的教育方式,无非就是往恐惧里打压孩子,然后加点冠冕堂皇的理由,就包装成了所谓的“爱”。

现实的状况,我们很多父母或许都会在下意识里沿袭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只有使人恐惧,才能教人懂事”。

举个例子,体验一下这种感觉:

一个老婆对自己老公说:“你就是个窝囊废,隔壁人家小李,比你年轻,赚钱都比你多,你有个屁用!我算嫁错人了……”

一个母亲对小孩说:“你不给我好好吧作业做完,我就不给你买玩具!”

一个领导对下属说:“你这个月没帮我把款催回来,就等着下个月被炒鱿鱼吧……”

这,就是所谓的“只有使人恐惧,才能教人懂事”。

所以,平常我们才会看到那么多父母喜欢用语言伤害孩子,甚至刻意吼他们凶他们。但,通过吼叫的方式来教孩子懂事,这无疑跟掩耳盗铃、刻舟求剑没什么两样。

现在想来,被吼得最厉害的那些年,我和我爸都不很亲近,寒暑假,呆在家半个月,和他大概就讲过五句话,更别提跟他唠唠青春过的那些“坎”了。

03

佛讲因果,讲轮回

这无疑就是一个因果循环

美剧《Malcolm in the Middle》里讲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主人公Hal的父亲去世,Hal去参加了葬礼,回来后整个人都变了,失魂落魄的,经常把事情弄错。Hal的太太以为他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刚去世受的打击太大,以致才如此。反复追问下,Hal才说出原因。原来,Hal在父亲葬礼上,没有一丝的悲伤,反而更多的是轻松。

Hal觉得自己糟糕的过去和童年记忆都随着这个老人的去世,而不再那么难受了。因为,父亲童年时待自己真的十分糟糕,两人关系也很淡漠。而Hal失魂落魄是因为毕竟那是他的父亲,他怎么能这么看待自己的父亲呢?随后,Hal开始反思,自己对儿子们如何,他几个十几岁的儿子真的在乎自己吗?自己有给他们树立起令人尊敬的形象?……

一个人在童年时受到情感上的伤害,即便是在她日后成年了,还是个受伤的小孩。等到她结婚、生了小孩,内心的伤口无意间被撩开,无法控制情绪的他,又会在自己孩子身上种下心的伤口……命运之轮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滚动,碾压一棵棵原本稚嫩、无辜的幼苗。

如何斩断这种命运循环呢?

我们需要像Hal那样,进行自我反省的勇气,培养自我洞察的耐力;需要能够理解自己父母是不完美的,同时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将自己和父母的阴影剥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成熟、自信的优质父母。

恐吓,并不会使我坚强;爱,才能教我拥有面对逆境的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带孩子坐火车有哪些要求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带孩子火车是有严格规定的,你是否知道带孩子坐火车有哪些要求呢?下面小编为您精心准备了婴幼儿乘坐火车需要注意什么的小知识。

按照火车票实名制购票规定,身高1.5米以上的未成年人如果年龄在16岁以上,则可以直接持本人身份证购票。而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为不能办理身份证,需要提供父母等监护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民警确认身份后为其打印临时购票身份证明,然后才能拿着证明去购票。也就是说年龄太小的儿童是不允许单独坐火车的,另外我国铁道部规定,凡是买票乘车的旅客都有独立座位,因此动车儿童票是有座位的。儿童旅客只有在身高处于1.2米和1.5米范围内,才能享有儿童票优惠。其次,儿童身高如果是低于1.2米,根据规定1.2米以下的儿童是不用买票的,可以随同成年旅客一起免费乘车。但是,家长旅客需要注意的是,1.2米以下的儿童是免费乘车,不用买票因而没有独立的座位,只能和同行成人一起乘坐。最后,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如果身高超过1.5米,则必须购买实名制的全价动车票才能乘坐动车,不享有儿童票优惠。因而此类型乘客也是具有独立座位的。另外带孩子坐火车,我们既要保证其安全,也要尽量保证其不要打扰到其他乘客。

为了我们的孩子出行安全,我们应多了解一些火车出行安全小知识。考虑周全、准备充足,才能让孩子的旅途更加平安、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