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王儇是哪个朝代的人(精品20篇)

浏览

7849

文章

714

篇1:诗仙诗圣诗鬼诗佛诗豪这些都是谁,都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他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诗圣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而他本人被称为诗圣,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所以他的诗大多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

诗鬼是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也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

诗佛是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画家,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边塞、山水诗,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诗豪是刘禹锡,字梦得,中国唐朝彭城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雁塔是哪个朝代建的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塔是唐朝建的。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长城是哪个朝代修建的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两千多年来中国各时期长城的修筑基本上都有记载,但各朝各代在修筑长城和记载长城时,所使用的名称多有不同。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中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都有古长城、烽火台的遗迹。

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长城代表地段有山海关、镇北台、嘉峪关长城、八达岭长城等等。每到节假日,各个长城代表地段游人如织,人们都会来亲身感受这一世界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京和地方担任高官。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时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明朝得到完善。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南唐是什么朝代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五代中的后唐亡国,吴国大将徐温养子徐知诰就恢复了旧姓李氏,更名为李昪,并将国号更为“唐”,以嗣大唐正统,史称“南唐”。但李昪的真实出身无从考证,按其称帝后自身的说法,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

南唐是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也就是今江苏南京,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朝代。南唐虽偏安于淮河以南,却是五代十国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后世宋朝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南方的经济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宋开宝九年宋军攻占金陵,李煜投降,南唐覆灭。

海外贸易是南唐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是重要的港口,从这里出口的茶叶,丝绸和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占城、新罗、高丽,远至大食等地。南唐的商业活动带来了城市近代化的最初信息。金陵、扬州、润州等成为中国古代较早感受近代氛围的区域城市先驱。可以说南唐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极为繁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丝绸之路始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数千年来,游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学术考察者沿着丝绸之路四处活动。

随着时代发展,丝绸之路成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所有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统称。有西汉张骞开通西域的官方通道“西北丝绸之路”;有北向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进入中亚的“草原丝绸之路”;有长安到成都再到印度的山道崎岖的“西南丝绸之路”;还有从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城市出发,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的海上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等。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王之涣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其中有两首诗极负盛名。

一首是《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四句,无一句难懂,但给读者展现出一幅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画面。

另一首是《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诗短短28个字,诗景恢弘广阔,诗风慷慨激昂,沉雄浑厚,此诗当时即被配乐传唱,流传甚广。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早年精于文章,善于写诗,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是浪漫主义诗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史上最强的四个朝代秦,唐,元,明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最强大的4个王朝

首先第一个就是秦朝了,说到秦朝,想必大家也知道,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专制的王朝,也是我国地史上第一个实现大一统的国家,所以在那时候而言,秦朝绝对是最强的,没有之一,不然也不可能实现大一统。

第二个就是唐朝了,唐朝在现代的名声是最好的,因为唐朝那时候的盛世局面间接直接的影响到了很多人,所以我们现在在海外也多数都愿意称自己为唐人,就是因为唐朝的缘故。

第三个是元朝,元朝的统治力,我想不用我多说吧,有着成吉思汗前面打下的基础,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之后,元朝的面积就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盛大的,由此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元朝的实力了。

第四个就是明朝了,之所以说明朝厉害,就是因为明朝时候重用火器,那时候明朝的火枪火炮的运用是当时世界最顶级的,甚至还有专门的配备有火器的军队,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明朝的实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人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李商隐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他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扩展资料: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公元前两千五百年是什么朝代?公元前两千五百年是什么时候?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公元前的一些故事,那么到底是什么故事呢?很多人对这个公元前的事情非常的感兴趣,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就是公元前两千五百年是什么时候,公元前两千五百年是什么朝代了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有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公元前2500年应该就是“尧舜禹”时期了,也就是原始社会的末期。夏朝是在在公元前2070年之后结束的。所以当时的社会应该就是那种部落联盟啊,部落联盟首领什么的啊,依旧是一些刀耕火种的,好在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原始社会末期了。

尧舜禹简介

尧舜禹是古代中国历史中,自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三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传说中尧又称陶唐氏,发祥地在今山西汾河流域的运城和临汾(古称河东地区)。山西临汾市南的伊村有“帝尧茅茨土阶”碑,尧庙村有尧庙,临汾县有尧陵、神居洞。他的生活非常简朴,古书说他“茅茨不剪,采椽不斫,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裘,夏日葛衣”,也就是说,他住的是用没有修剪过的茅草芦苇、没有刨光过的椽子盖起来的简陋房子,吃的是粗粮,喝的是野菜汤,冬天披块鹿皮,夏天穿件粗麻衣。

舜又称有虞氏,出生在姚墟。传说他在接替尧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之前接受尧的考察时,曾在历山(中条山别称)耕田,在雷泽(今山西芮城北)捕鱼,在河边的陶城(今山西永济蒲州镇北)制陶,后来尧把他封在虞地(今山西平陆西南),担任部落联合体首领后,又都蒲坂(今蒲州镇),看来他的活动中心在山西的西南部,今天山西运城市安邑镇还有舜帝庙、舜帝陵。舜严于律己,而又宽厚待人。

尧舜之时,发生滔天洪水,大禹以天下为己任,率领百姓治理水患,发展生产,更是受到高度的赞扬。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为治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因大禹平治天下,天下呈现一片安宁、祥和的太平景象,“天下大和,百姓无事”。大禹也因其显赫功德和人格被最尊为华夏最著名的圣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有哪些法定节假日?哪个朝代的假期最多?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我们现在的周末双休制也只是在1995年才制定的,所以双休的历史对于我们来说并不算长,一些法定节假日可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当然在古代,当时的人们是没有这么多休息时间的,一般都是做六休一,那在古代有没有什么法定节假日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几个朝代,他们谁的假期最多,百姓最幸福。

每到星期一,大家都是表现的怨声载道,为什么周末这么的快!毕竟现在社会的压力巨大,人们不仅面对工作的巨大压力,还要面对房子的压力,以及周围快速的生活节奏。所以每次的假期在家舒舒服服的睡上两天懒觉,什么也不用考虑,慵懒着的感觉就是这么爽。现在法律的规定每周六日都是假日外,外加各种的春节,国庆,五一等等的大假期,一年下来也算有一些的空余时间。那么在古代每周也有法定的节假日吗?还是有更多的假期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

首先要了解的是古代的假期制度,那是只针对各种官员,也就是朝廷所管的人员才有的。而那些务农,从商的人员则是按自己的心情来休息了,就像是现在的自由职业和商人一样。而且古代也是有各种的节假日的,我们就来详细的看一下。

根据史料的记载,可以考察证实到的休假是从汉朝开始的。当时规定的是六天为一周期,休息一条,与现在的一星期七天相比有些少了,而节假日则只有冬至和夏至的时候,有额外的一天。而且休假也是不能把工作给暂停下来,所以采用的轮休制度。这样的休假在现在看来实在是有些辛苦了一点,真是心疼当时的古代人民啊。

到了唐朝时期,因为太过于忙碌,所以导致当时假期由五天休一天,就改为了十天修一天,又减少了一天的假期。大家是不是觉得唐朝的官员都特别痛苦呢,其实并不是,虽然唐朝平时的休假时间大大减少了,但是各种节假日以及春节和冬至就各放七天。根据数据统计,唐朝的法定休假可能达到100多天以上,尤其是当朝为官人员,福利也是相当的好,简直让人羡慕。

之后,宋朝年间,不仅基本延续了唐朝的休假制度,在这基础上又添加了各种微调来增加假期,总之加上皇帝的忌日就会休假半个月。所以,宋朝官员一年有大多的时间都是在休假之中,可以说是十分的幸福了。因此,也算是古代各王朝之中休假最多的朝代。而后面的几个朝代则是不仅没有延续宋朝的制度,明清甚至比汉朝的休假更少改为月假一个月才能休息一天,可以说是最苦逼的几个朝代了。看了这么多个朝代的休假制度后,你是不是觉得现在的休假制度已经十分的人性化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 赵匡胤在哪个朝代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小儿科吧,但是很多人喜欢学习的还是很想知道的,小编到了很大都不知道这个赵匡胤到底是那个朝代的,所以学习永无止境吧,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

1、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

宋朝

2、赵匡胤在哪个朝代

宋朝

3、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

宋朝

4、宋朝简介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有人推算,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时期,儒学复兴,出现程朱理学,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980年的3710万增至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亦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期。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直接亡于内乱的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故宫建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建于明朝,明成祖永乐四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建成。

故宫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故宫建成后到1912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是明清两朝最高统治核心的代名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云冈石窟是哪个朝代的 云冈石窟简介历史

全文共 392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云冈石窟,这是位于我国陕西省大同市的一座庞大的石窟,有着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的是我国历史上公元5世纪到6世纪北魏时期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这是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云冈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时对其作出的评价。

1、云冈石窟概况

1.1、塔庙窟(1、2号窟)

东汉分三国,东西晋后为南北朝,一直烽火连天战乱不断。北魏是南北朝时期一个由外来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个名为鲜卑的民族不仅全盘接纳了汉文化,还大力发扬着传自西域的佛教信仰,这令那个饱受战争的动乱时代的人民有了肉体外的寄托,于是,高僧昙曜奏请北魏文成帝在当时京城西郊武周山开凿五所石窟,窟内大像以北魏五位皇祖为原型,正式拉开了这座延存至今的云冈石窟的舞台帷幕,也将佛教信仰与政治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2、佛阁(5号窟)

直到站在云冈石窟前的那刻,你才真正感受到北魏人对佛教那种发自内心的信仰与膜拜。这东西绵延一公里的几万尊大大小小的石佛,无不经历了岁月的洗染,且依然散发出神秘的微笑。云冈石窟大部分作品完成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特别有代表性的当属早期的“昙曜五窟”,五窟气势磅礴,保留了后世少有的浑厚雄伟、纯朴大气的西域风格。中期石窟多为已渐成熟的北魏艺术风格,华丽复杂,精致多彩,以精雕细琢的风格旗帜鲜明地出现在山崖间。西部诸窟为云冈晚期石窟,为北魏迁都后的民间开凿,但却标志着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全面进入中国化与世俗化时代。

1.3、中期开端的双窟(7、8号窟)

云冈石窟的造像艺术直接吸取了印度键陀罗艺术的精华,却又不可避免地继承并发展了中原秦汉传统雕刻艺术,此外还明显流露出中亚波斯艺术的色彩。总之,云冈石窟展现出中国的造像艺术逐渐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由此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了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2、真容巨壮 世法所稀

谈起云冈石窟,即使没有去过云冈的人,也会马上联想到那尊被视为云冈石窟象征的露天大佛。但是这尊高13.7米的露天大佛在云冈石窟最著名的“昙曜五窟”的五尊巨佛中仅能排到第四位。

“昙曜五窟”是由第16窟至第20窟组成,位于窟群的中部,是云冈最早开凿的洞窟。这组洞窟的开凿还有一段故事:文成帝复佛法后,有位高僧昙曜来到北魏首都平城(今大同),路遇文成帝车队,不料昙曜的袈裟被皇帝的马咬住不放,由于有“马识善人”的说法,文成帝认为这是天赐高僧,对昙曜以师礼相待。昙曜建议在“京城西武周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魏书·释老志》),文成帝同意了,并请他负责主持工程。从460年到465年,昙曜役使万名工匠在武周山下开凿出五所石窟,后来人们就把这五所石窟称为“昙曜五窟”。

这五个由普通石门石窗护卫着的洞窟里,居住着五尊顶天立地的巨佛,简直就是五座石雕高峰。五尊巨佛神态各异:第16窟的释迦立像,高13.5米,面目清秀,立于莲花座上;第17窟为交脚弥勒坐像,高15.6米,由于窟小像大,显出咄咄逼人之势;第18窟身披袈裟的释迦佛,高15.5米,安详沉静地站立着;第19窟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的第二大佛雕,气势雄伟;第20窟就是那尊被誉为云冈石窟代表作的露天大佛。在经历了一千多年前辽代的坍塌之后,这尊大佛就幸运地摆脱了佛国森严的束缚,来到人间。如今他容光焕发地端坐在光明之中,虽历尽千年沧桑,却仍保持着丰腴的容颜,深邃的双眼永远是那样安详善良,宽厚的双肩托起下垂的双耳,造型雄伟,气概不凡。作为五万多尊佛像的代表,他不辞辛苦地接待着络绎不绝的中外游人。

据说,昙曜深知佛教若不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支持是很难兴盛起来的,所以在塑造主像时,打破常规,按照北魏太祖以下五位皇帝的形象雕刻了这五尊巨像。第16窟的年青主佛像就是模拟了当时在位的、只有二十多岁的文成帝的样子。更有意思的是,石佛身上某些部位嵌有黑石头,传说那是皇帝身上长的黑痣。为了让这些佛像永远保存,昙曜采用了这种巨石雕凿,真是用心良苦。

然而,最大的一尊佛像还要数第五窟的释迦牟尼坐像。这尊巨佛高17米,宽15.8米,一只脚就长4.6米,中指长2.3米,他交叉在胸前的双手上面可以同时坐下6个人。面对这石峰一般的巨佛,你不能不惊叹古代那些身怀鬼斧神工之技的工匠们的创造力。“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魏书·释老志》),这是古人对云冈石窟的赞美。

3、影中群像动 空里众灵飞

云冈石窟不仅向人们展示了它的气魄,而且也使人们从中透视到一千多年前的社会风貌。那51000余尊造像不论是十六七米高的巨刻,还是拇指盖大的微雕,个个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组成了各式各样的生活图景,是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位于窟群中部的第5、6窟是一组双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是清顺治八年(1651)建造的。那尊最大的佛雕就座落在第5窟内,在他两旁排列的佛像按照个头大小顺序就位;此外,壁顶上的飞天轻盈飘舞,四壁散立着身材矮小的供养人。这种组合,似乎象征着皇帝、群臣、百姓三者之间的那种统治、服从、奴役的等级关系,从而也显示出北魏统治者把自己的地位加以神化的本意。

开凿云冈石窟进入尾声的时期,北魏孝文帝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汉化改革”,这一变革从石窟的神像塑造上也可以反映出来。最早雕凿的那尊露天大佛还保留着鲜卑人右袒左衽的服饰痕迹,而最后一个出世的那尊最大的佛雕,已经换上了褒衣博带的南朝士大夫的装束。这一变化是魏孝文帝改革中服饰汉化的一个形象记录。

被称为云冈“第一伟窟”的第6窟,窟顶刻有三十三诸天及各种骑乘,其余壁面上雕满了佛、菩萨、罗汉、飞天。窟内很难找到一块没有雕刻的空隙。特别是东、西、南三面刻有33幅内容连续的佛经故事,它把释迦牟尼从“腋下诞生”、“逾城出家”到“成佛升天”的过程十分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如“逾城出家”图的画面上,太子隐藏在伞盖下,惟恐别人发现,四个天神小心地捧着马蹄,生怕夜间行走引起惊动。这些雕刻技法精练、生动传神、富丽典雅,被认为是云冈造像艺术的精华。

“五华洞”是指第9到13窟的五个洞窟,因在清代被涂施彩绘而得名。这组洞窟可谓琳琅满目、千姿百态,那一间间形制各异的仿木构建筑的佛龛和窟檐,显示了工匠们的机智与巧妙;那绮丽华贵、构图严谨、富于变化的图案花纹,使人看到古代宗教艺术那独特的风格;还有那手持排箫、琵琶、箜篌、鼓、笛的伎乐天们,婀娜优美地演奏着古老的乐曲,迎来送往。今天的建筑学家们从仿木构建筑中找到研究古建筑的重要材料,声乐研究者们从伎乐天与器乐的浮雕中,断定出中国古代乐舞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具有极高的水平。

在这座热闹拥挤的佛国里,还有骠悍勇猛的力士,纯真无邪的化生童子,端庄忠实的胁侍菩萨,能言善辩的维摩居士,娴雅美丽的供养天人,轻柔飘动的飞天,以及那变幻无穷的祥云琼花、千姿百态的瑞鸟神兽……难怪唐代诗人宋昱游览了石窟后留下了这样的诗句“影中群像动,空里众灵飞”……“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题石窟寺》)。

4、中西融合 艺术奇葩

云冈石窟在雕造技艺上明显的呈现出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同时又吸取和融合了犍陀罗(古印度国名)佛教艺术的精华成份,因此成为中西艺术结合的珍宝。

在雕刻艺术上,它既保留了秦汉时的形体质朴浑厚、线条劲健有力、画面伸出石面形成浮雕的传统石刻手法,又有新的发展,主佛采用通体的圆雕来塑造,以突出其的雄姿;四壁的佛群或装饰以浮雕和线刻来处理,并利用浮雕吸收光线稳定的特点,烘托主体,产生了使主佛突出的效果。至于那神秘的佛光,工匠们将焰火纹样用浮雕或平面彩绘表现出来,于是火焰的浮动与画面的平稳产生了动静交替、对比鲜明的艺术效果。整个洞窟看上去繁而不冗,从容舒展,表现出中国古代艺术家们的卓绝功力,在中国雕刻史上还起了承前(秦汉)启后(隋唐)的重要作用。

在石窟群中,处处可以见到中西两科艺术风格结合的精品佳作。最早建造的“昙曜五窟”就可明显看到外来艺术风格的影响。那尊露天大佛,鼻梁与前额平直,眼大而唇薄,具有古希腊艺术的痕迹;衣着为典型的犍陀罗服饰,袈裟斜披,右肩裸露。还有第8窟门拱两侧的造像,西侧是骑着神鸟、长有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东侧是骑着神牛、长有三头八臂的摩醯首罗天,奇特的造型来自丰富的想象力,为云石窟中罕见的特例。特别是鸠摩罗天乘坐的那只神鸟,在佛经中叫做“那罗延夫”,是古印度人想象中的灵异。你看它口衔小珠、爪趾雄健,特别是长长卷起的尾部,颇似孔雀。然而通过中国古代艺术家们的再创造,它便成为中国雕刻艺术中的形象。有人称这一组雕像为东西方艺术的巧妙结合,可与古希腊雕刻相媲美。

此外还有,屋顶是典型的中国式建筑,而石柱上却布满了中亚卷草纹;中国的朱雀、白虎和蟠龙与波斯的金翅鸟和睦相处;而印度佛教艺术中的莲花在异国陀乡开放得更加娇娆……参观完云冈石窟,你不仅能够饱览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壮景,而且可以领略到西方古代佛教艺术的精华。

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曾这样描述了云冈石窟:“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境,缀目新眺。”如今那烟笼云遮的山堂水殿早已面目全非,但这些真容巨壮的石雕却永远放射着不朽的生命之光。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损毁甚为严重,但比自然破坏更为厉害的是人为破坏,特别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1400多个,一些掠夺时留下的斧凿遗痕至今犹在,成为历史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多次修茸,绿化环境、整理资料,使这古老的艺术宝库受到了妥善保护。1961年国务院、公布云冈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世界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

全文共 2337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国家都需要一个英明的统治者,只有良好的统治策略才能维持 国家长久的国泰民安,那么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通知时长最长的国家分别由哪些呢?

1、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公元867—1059年)

延续时间193年,杰出帝王:巴西尔一世、君士坦丁七世、巴西尔二世成功指数:7,影响指数:8这个王朝屹立在千年不倒翁拜占廷帝国的中央,由一个来自马其顿山区的农民神话般地建立起来,并将拜占廷帝国务实、尚武、狡诈的特性发挥到极致,重组了中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使____文明的火种在诸蛮族的围攻下仍然生生不熄,在它的影响下,东欧各蛮族逐渐走上了文明化并建国的道路.既有巴西尔二世又有君士坦丁七世的马其顿王朝,不但是军事政治上的黄金时代,更是学术文化上的盛世.

2、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6年)

延续时间507年,杰出帝王:曼苏尔、哈伦.拉西德、马蒙成功指数:9,影响指数:10全盛时势力范围达到东欧、北非、中亚甚至更远,将两河流域、波斯、埃及、叙利亚、印度等各个迥然有异的发达文明揉合成全新的阿拉伯文明,霸住世界商路的中枢,商人和学者的脚步达于亚非欧三大洲各地.以马蒙为代表的前期诸哈里发,对学术文化的追求达到狂热的地步,派遣使者到世界各地搜求知识和典籍,湮没已久的古希腊经典因而得以复活.蜚声世界的“智慧馆”实际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

3、罗马帝国安敦尼王朝(公元96—192年)

延续时间97年,杰出帝王:图拉真、哈德良、马可.奥勒留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7在罗马帝国铺天盖地的暴君中,这个王朝的众多贤君仁君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既有将帝国的领土扩张到那个时代极限的图拉真,又有建立起了秩序井然的内治的哈德良,还有将文化事业提升到新的高度的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尽管历时不长,但留下的遗产很多,它还向世人展示了,“养子继承制度”是比世袭制更好的制度.

4、英国金雀花王朝(公元1154-1399年)

延续时间246年,杰出帝王:亨利二世、狮心王理查一世、长腿爱德华一世成功指数:7,影响指数:9这个王朝不但有狮心王、长腿爱德华等一系列战神国王,还有“法律之父”亨利二世.更重要的是,从1215年的《自由大宪章》,到1258年的《牛津条例》,到1295年的“模范议会”,还有12—13世纪的一系列具有近代精神的立法,英国已经不可逆转地走上了千年民主宪政之路.

5、波斯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0年)

延续时间221年,杰出帝王:居鲁士、大流士、薛西斯成功指数:9,影响指数:9一个伊朗高原上的部落联盟奇迹般崛起,以迅雷不济掩耳之势席卷了文明地带的近一半人口,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作为世界性大帝国中的“第一个”,它的政治制度都是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创设的,却又如此成功.从行省制度,到军区制度,到发达的全国交通网络,到统一的度量衡,还有“大一统、小自治”的统治精神,都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大帝国.

6、印度孔雀王朝(公元前324—187年)

延续时间138年,杰出帝王:月护王、阿育王成功指数:7,影响指数:9这个在亚历山大大帝侵略军撤退之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印度本土王朝,它的版图一直到16世纪莫卧儿王朝之前都未被超越.这个王朝不但奠定了印度大体上的疆域,而且很好地弘扬了印度古典文化,如果没有阿育王,佛教也许只是流传于印度民间的一个宗4、中国刘汉王朝(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延续时间422年,杰出帝王:汉高祖、汉武帝、汉光武帝成功指数:9,影响指数:9第一个长期统治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奠定了中国文化多方面的特性.它的国号“汉”成为中国主体民族的称号,从东西南北各个方向拓展了中国版图,打败了凶悍的游牧民族匈奴,开辟了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东段.确立了儒学在中国思想文化的至尊地位,制定了“三纲五常”等儒家规范.在这个王朝,还出现了大大推进世界文明发展的造纸术.

7、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公元前1570—1304年)

延续时间267年,杰出帝王:雅赫摩斯、图特摩斯三世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8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十八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它使埃及从喜克索斯人入侵中的四分五裂中崛起,不但恢复了统一,而且开始了大规模的向外扩展运动,它的势力范围,南达埃塞俄比亚,北到巴勒斯坦、叙利亚,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第一次将西亚北非诸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王朝,还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宗教改革,还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帝王.

8、德国霍亨索伦王朝(1415—1918年,1871年起统治全德国)

延续时间504年,杰出帝王:腓特烈大帝、(德皇)威廉一世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8霍亨索伦家族,这个欧洲历史上最幸运的世系,带着普鲁士从一块贫瘠的沙丘平原上悄悄地崛起,沿着腓特烈.威廉大选侯、腓特烈大帝、威廉一世一代又一代的辛勤足迹,实现了从大选侯到普鲁士国王到德意志皇帝的三级跳.普鲁士精神成为一个令欧洲人畏惧而钦佩的名词,尽管它使整个国家变成枯燥的军营,但毕竟在它的感召下,德国统一的千年梦想终于成为现实.

9、中国李唐王朝(公元618—907年)

延续时间290年,杰出帝王:唐太宗、唐玄宗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10其前期被誉为中国封建史上的全盛时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永远的丰碑,以开放包容的气度而闻名,万国衣冠集于长安,而唐诗的繁荣达到了一个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

10、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1613—1918年)

延续时间306年,杰出帝王: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亚历山大一世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9这个王朝将沙俄“贪婪的北极熊”的野性发挥到了极致,几乎从所有邻国身上吞下肥肉,攒下了2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江山,从彼得大帝时代开始,大步流星追赶世界文明的潮流.直到它覆灭时为止,留下的仍然是世界一流的强国.

11、土耳其帝国奥斯曼王朝(1299—1922年)

延续时间624年,杰出帝王:奥斯曼、穆罕默德二世、苏莱曼大帝成功指数:9,影响指数:8从一个边陲小领地起步,经过十代人的不断开拓,到16世纪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扼住世界咽喉的大帝国.国力持续200多年的上升为史所罕见,刺刀数次插向____欧洲的心脏,西方冒险家也要为它绕道而行.虽然最后二百年饱受欺凌,但仍以600多年的国柞成为世界心脏地带历时最长的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崂山法海寺建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崂山法海寺建于北魏。

法海寺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境内,因纪念创建该寺的法海大师而得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青岛地区最古老的一座寺院,据法海寺内元泰定三年所立《重修法海寺碑》记载:法海寺为魏武皇帝创建,宋嘉佑二年重修,清康熙五十二年也有碑记载重修的经过。

法海寺,最后一次重修是民国二十三年,解放后青岛市人民政府也曾拨款维修过。法海寺占地12亩,共前后两院,前院为大雄宝殿,左为观音殿,右为地藏殿。后院为三圣殿,左为藏经楼,右为送子观音殿。近五十余间房屋,前院有银杏树两株,已有1600多年,相传:先有白果树,后有即墨城之说。

2006年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欣逢盛世,青岛第一古刹法海寺迎来了新的春天。2009年3月24日,法海寺使用权移交仪式在城阳区政府会议中心举行。宗教局张春燕局长,青岛市佛教协会明哲会长分别代表双方签字。随后青岛市宗教局,市佛教协会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朝是中国历史朝代,为什么有的人说是朱元璋恢复了华夏?

全文共 1240 字

+ 加入清单

元朝可没有完全汉化。我国历史是春秋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而印度历史,如果用中国朝代来做比较,是秦,汉、唐、宋、元、清。发现了没有,和我国历史有什么区别?对,他们没有明朝,没有朱元璋

这造成了什么结果?也就是说,从13世纪到20世纪整整700年的时间,印度主体民族,没有当家作主建立过自己的王朝,这样的状态会有两个结果会很容易把印度史导向一个被殖民状态,既然你主体民族一直是被外族入侵和被外族统治,近千年,更何况不同于元清,元清主体民族活动范围一直在中国内部,是内族,而印度的入侵民族大多来自于中亚,是外族,所以有些历史学家说印度人历史是殖民历史。一直想不明白印度千万甚至上亿的主体民族,都没有敢站出来豁出性命去反抗;而中国时元末,刘福通韩山童们敢于喊出“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而从13世纪起印度的王朝更替,就再没有来自于民间反抗,而都是外族入侵,没有人站出来大声疾呼,奔走相告,呼吁大家站起来保护家园,维持文明与秩序,反而是让中亚来的伊斯兰文化逐渐发展开来,民族的软弱性如此传承,印度的故事也没人再讲,逐渐模糊,印度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们的故事,可能还不如德里苏丹时期某个部落的一个突厥酋长,那么当英国人到来时,一切都变得顺理成章。

我从不否认印度历史的悠远和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的历史可以追到三皇五帝,他们的文明传遍了东南亚,甚至欧洲和我国也有影响。也不否认印度今天的发展潜力,但是他们的软弱和妥协让人有一丝不齿。还有一点不容忽视,该国内部离心倾向。印度国内生活着很多民族和我们中华一样,但不一样的是他们每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日常用语。据统计,印度国内有1652种语言,如果展开一张10卢比纸币,可以看到15种语言等等;因为这些原因,所以他们国内很难凝聚起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因为他们主体民族没有出现一个像朱元璋这样的人物。所以回到主题,朱元璋带给了我们什么,没有朱元璋,我国占人口多数的民族,在元清之际,就没有任何故事,当然了一个国家占多数的民族,并不是说就必须当家作主,而是说,如果占民族的多数的主体从来没有建立成一个自己国家,这个民族看不到希望的。

那么明朝或者是朱元璋有哪些贡献?明王朝朱元璋对汉民族融合贡献更为巨大。只有明王朝,南人汉人才出现万众一心的景象,南人汉人才重新融合成一个整体。在明以前别说少数民族对汉民族没有认同感,就连北方汉人和南人都有隔阂,是明王朝276年治理,才让南北的汉民族有了凝聚力有了认同感,不仅是汉民族,西南的少数民族包括国外东南亚汉化最严重时期也是明朝,没有明王朝,中国面临的可能是汉民族分离的情况,有了朱元璋,中国延续五千年的文化和历史在明朝续上了,让很多事变得顺理成章,因为明的存在,让元清也都被串在了中华历史的主体上,正是有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清朝才会以继承明朝,所谓“清承明制”就是这样来的。清朝皇帝打着旗号是继承中华帝王宣传中华文明为己任,而不是以继承蒙古大汗的大业而荣光,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什么政论家王充的论衡 屋漏者在宇下出自什么朝代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汉代政论家王充的《论衡》。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会稽上虞(今属浙江绍兴)人。东汉思想家、文学批评家。《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大约于章和二年成书,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

《论衡》简介

《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大约于章和二年成书,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该书被称为“疾虚妄古之实论,讥世俗汉之异书。”王充在《论衡》中,充分利用科学知识为武器,无情地批判了天人感应说和谶纬迷信。

《论衡》简见解

1、书中提出天地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由“气”构成,“气”是一种统一的物质元素。

2、《论衡》书首先从宇宙观上否定了“天人感应”的“天”,还世界的物质性面貌。

3、《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李时珍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李时珍字东璧,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人。李时珍出生在明代的一个医学世家,祖父、父亲都是医生。他自幼喜欢医学,长大后当上医生并钻研医学,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李时珍从嘉靖三十一年开始着手编写书本,观察国内外药材,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阅读大量医书。

历时27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医药学著作,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日、法、德、英、拉丁等文字在外国出版,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国唯一不被承认的朝代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不被承认朝代

这一王朝便是夏朝。大家都知道,夏朝的建立者是古代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那时候大禹的权力是很大的,就有了很早的中央集权的影子,那时候的王位都是禅让制,但是夏禹却是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夏启,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世袭制彻底代替了禅让制。

据记载,夏朝在我国历史上一共是存在了471年,但是,夏朝的存在却是没有被西方国家们认可,他们只是从公元前1600年,也就是商朝开始才计算我国历史的,那么为什么他们不承认夏朝呢。

因为在他们看来,想要证明一个朝代的存在,首先要有大型城市,其次要有很多的礼仪制度,最后还要有朝代的文字,恰巧,这三点夏朝都是没有的,或者说,在我们后世是查不到任何记载的,所以便不被西方国家承认,但是夏朝一定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作为华夏儿女,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