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雁

大雁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大雁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大雁问题。

分享

浏览

3685

文章

151

春天来了大雁飞向北方对吗

全文共 1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大雁,每当秋冬季节,它们会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

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所以,在我国,春天来了,大雁飞向北方是对的!

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是非常好看的一幅画面哦!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是几级保护动物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是二级保护动物。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群的聚合体。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大雁在春季发情,水中交配。求偶时雄雁在水中围绕雌雁游泳,并上下不断摆头,边伸颈汲水假饮边游向雌雁。待雌雁也做出同样的动作回应,雄雁就转至雌雁后面,雌雁将身躯稍微下沉,雄雁就登至雌雁背上用喙啄住雌雁颈部羽毛,振动双翅,进行交配。交配后共同戏游于水中或至岸上梳理羽毛。

展开阅读全文

北归的大雁是什么季节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北归的大雁是春季。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群的聚合体。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喙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颌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上颌硬角质鞘强大,占了上颌的全部。额部无肉瘤,呈流线型。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是天鹅吗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不是天鹅。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群的聚合体。

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大雁适应性强,属杂食性水禽,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采食一些无毒、无特殊气味的野草、牧草、谷类及螺、虾等。有时也在湖泊中游荡,喜欢在水中交配。合群性强,善争斗。春天10~20只一起小群活动,冬天数百只一起觅食、栖息。宿栖时,有大雁警戒,发现异常,大声惊叫,成群逃逸。群居时,通过争斗确定等级序列,王子雁有优先采食、交配的权力。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肉与鹅肉的区别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肉与鹅肉的区别主要有颜色不同、口感不同、营养价值不同等。

大雁肉:为暗红色,肌肉丰富,含有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磷、钙、铁、无机盐等,营养丰富,且药食两用,由于大雁常在空中飞翔,因此肉质十分紧致,口感鲜美有弹性。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而大雁肉则主要来自肉用大雁,体形较大,羽毛多呈灰褐色。

鹅肉:呈鲜红色,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钙、磷、钾、钠等微量元素含量较大,营养丰富且均衡,十分绿色健康,而鹅肉的口感则相对松散,肉质也更加细嫩,可用作熏、蒸、烤、烧、酱等多种制作方法,清香不腻,甘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塔的由来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米。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塔是哪个朝代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塔是唐代。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于今的标志之一。大雁塔最初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每层皆存舍利,由玄奘法师亲自主持修建。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为什么往南飞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听到题目“大雁为什么往南飞?”时,首先要问问这题需要我们认真回答吗?正常答案是:大雁是有名的候鸟,它们的老家是在北方西伯利亚一带,因为北方的夏季日照时间长,食物丰富,敌害不多,非常适合哺育幼雏,所以,它们总是回故乡繁殖后代。

到了冬季,北方一片冰天雪地,昆虫,蠕虫和植物种子都不见了,大雁找不到食物吃,便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比较温暖的南方了。如果是脑筋急转弯,答案可就简单了“因为走的太慢了,当然要用飞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塔有几层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塔有七层,最初有五层,后加盖到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多次变更,最后固定为所看到的七层。

大雁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叫“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基座都有石门,门楣门框上都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和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有嵌置碑石,西龛是由右向左书写,由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东龛是由左向右书写,是唐高宗李治撰文。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是兽类还是鸟类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鸟类。鸟类是体背被覆羽的卵生脊椎动物,其主要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大多数飞翔生活,一般前肢变成翼,胸肌较为发达,有两心房和两心室,呼吸器官除了肺外,还有数个气囊辅助呼吸,而大雁是鸟纲下的一种鸟类,体被羽,呈灰色、褐色以及白色,身体呈流线型,卵生,前肢成翼,所以大雁是鸟类。

大雁是雁属下鸟类的统称,其体形较大,喙的基部比较高,长度与头部的长度几乎差不多长,上颌的边缘有着较强的齿突,上颌硬角质鞘较为强大,占据了上颌的全部;额部呈流线型,颈部较为粗短,尾羽一般为十六枚到十八枚。较为常见的大雁有灰雁、豆雁、鸿雁以及斑头雁等。

大雁是一位出色的空中旅行家。每当秋冬季来临时,它们就会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到我国南方过冬,等到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经过长途旅行,重新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在迁徙时总是十几只、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相互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将其称之为雁阵。雁阵一般是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会排列成“人”字形,一旦减速就会排成“一”字长蛇形,这样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是不是一夫一妻制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是一夫一妻制,大雁特别地专情,一生只爱一只雁,永远不会背叛另一伴。哪怕另一伴离世,也不会再去寻找新的伴侣,活着的大雁每年都会去伴侣去世的地方看一看。有的大雁在伴侣去世以后,就会选择自杀或者郁郁而终。大雁还是爱情的象征,古代婚配的时候,男方会送给女方一对大雁当作定亲信物。90%的鸟类都是一夫一妻制,大多数的企鹅,狼也属于一夫一制动物。

大雁又叫野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是杰出的空中旅行家,在每年的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在第二年的春天它们就会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卵繁殖。大雁特别的热情,它们会给同伴鼓舞,用叫声来鼓励同伴飞行。

大雁是杂食性水禽,通常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沼泽地或水边栖息,采食一些没有毒、没有特殊气味的野草、谷类、牧草以及螺、虾等。有时会在湖泊游荡,喜欢在水中交配。春天时10-20只一起小群活动,冬天数百只一起觅食、栖息。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飞行时为什么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在长途飞行中,大雁除了扇动翅膀,也常利用空中上升的气流滑翔,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当前面的雁鼓动翅膀,发出微弱的上升气流,后面的雁就利用这股气流的冲力,在高空中滑翔。这样一只跟着一只,就排成整齐的“人”字形和“一”字形队伍了。

大雁是冬候鸟,每到秋冬季节,就从它们的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来到我国南方过冬。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形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飞行时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用来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

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9~90千米,但由于迁飞的路程太长,因此需要1~2个月才能完成全部旅程。在长途飞行中,大雁除了扇动翅膀,也常利用空中上升的气流滑翔,因为这样可以节省体力。当前面的雁鼓动翅膀,发出微弱的上升气流,后面的雁就利用这股气流的冲力,在高空中滑翔。这样一只跟着一只,就排成整齐的“人”字形和“一”字形队伍了。

另外,大雁排成整齐的“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也是一种集群本能的表现,因为这样有利于防御敌害。雁群常常由有经验的老雁当“队长”,飞在队伍的前面,幼鸟和体弱的鸟,大都插在队伍的中间。停歇在水边找食水草时,总有一只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哨兵”。如果孤雁南飞,就有被敌害吃掉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塔音乐喷泉时间是怎样的?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西安大雁音乐喷泉表演每日四场:12:00、16:00、19:00、21:00。西安大雁塔喷泉位于大雁塔北广场,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

表演时间

2020年1月1日起,大雁塔喷泉表演每日四场:12:00、16:00、19:00、21:00。中国年·看西安”期间(2020年1月1日-2月9日),前三场为常态版《再回大雁塔》;21:00场次为节庆特别版《回长安过年》。

游玩攻略:

1、时间选择:晚风习习,夏日凉凉,在即将入夏的大雁塔,夜晚的音乐喷泉是绚丽动感的。涌动的水柱犹如纤纤少女,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2、地点选择:来自各地的游客非常多,由于广场比较大。所以,一个好的地理位置意味着能观看全景,后期可以变换角度和位置。

西安大雁塔喷泉位于大雁塔北广场,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它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

展开阅读全文

简笔画大雁的画法

全文共 173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是一种候鸟,每到寒冬到来时,它们就会成群结队的飞向温暖的南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简笔画大雁是怎么画的吧。

操作方法

1

我们先画出大雁的头部,然后在头部上画出大雁的眼睛,并在画出大雁的嘴巴,如图所示:

2

再在大雁的头部后面画出大雁的一只翅膀,如图所示:

3

再在这只翅膀的基础上再画出大雁的另一只翅膀,如图所示:

4

最后我们再画出大雁的身体,这样大雁我们就画好了,如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和老鹰大雁同类的还有什么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老鹰大雁同类还有麻雀、鹦鹉、黄鹂鸟等等,这些都属于鸟类。我国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鸣禽六大类,此六类统称为鸟类的六大生态类群。全世界已发现有超过一万种,中国有1400多种。

老鹰在不同语境下指代的生物有所不同,常泛指小型至中型的白昼活动的隼形目鸟类,在与雕、隼、枭等猛禽比较时尤指鹰亚科物种。

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麻雀是文鸟科麻雀属27种小型鸟类的统称。它们的大小、体色甚相近。一般上体呈棕、黑色的斑杂状,因而俗称麻雀。

鹦鹉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分布在温、亚热、热带的广大地域。种类非常繁多,有2科、82属、358种,是鸟纲最大的科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是鸟类吗?具体有哪些习性?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一种形状略似家鹅的大型游禽。它们的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大雁通常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它们以嫩叶、细根、种子和农田谷物为主食。大雁每年春分在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过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因为行列整齐,也被人们称之为“雁阵”。

它们的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以补充所消耗的体力。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矢志不渝。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我国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等。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在什么时候飞回北方,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一般在一年中的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也就是一年中的3月20日左右。同样的,大雁飞回北方也意味着一年中的春天即将到来。

每当秋冬季节9月份开始,大雁便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属3月份开始,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又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

大雁这种生存的自然形态,是由于自身特性和大自然的环境所决定的,因此它们需要进行大规模的迁徙活动。从而更好的在大自然中生存下去,以保证种群的延续。这种漫长的迁徙旅途过程,也常常被古人作诗来形容这种特有的动物活动规律。

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雁的种类有:黑雁、灰雁、鸿雁、白额雁分别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会冬眠吗?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不会冬眠,大雁是候鸟,当气温降低的时候大雁就会迁徙到温暖的地方过冬。每当秋冬季节,大雁就从北方成群结队地飞往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又飞回北方繁殖,周而复始。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中国常见的品种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北三省及江苏等地,是我国重要的水禽之一。

大雁的适应性强,是杂食性动物,常栖息在水生植物丛生的水边或沼泽地,采食一些野草、牧草、谷类及螺、虾等。大雁合群性强,迁徙的队伍是一些群的聚合体,通常雁队由6只或6只的倍数组成,人字形或一字型排列。

动物冬眠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在寒冷的天气中无法维持正常活动所需的恒定体温,所以要找个地方躲起来冬眠;二是在冬季找不到足够维持生存所需的食物,冬眠可以降低食物的消耗。会冬眠的动物有松鼠、青蛙、蜥蜴、蚯蚓、鳄鱼、刺猬、乌龟、蝙蝠、蛇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为什么成了著名的旅行家

全文共 1945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为什么成了著名旅行家?每每秋冬季,他们先从家乡西伯利亚一带,一群群、声势浩大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季,他们通过远途,返回西伯利亚下蛋繁育。大雁的飞行速度迅速,一小时能飞68~90千米,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大雁的三种寓意

寓意:大雁象征好运。在古代,给大雁送礼物是一种习俗。周朝开创的婚姻礼仪被称为礼仪之本。娜彩向女方家庭求婚,得到答案后,正式接受女方家庭的“挑选礼物”。

出色的空中旅行家——大雁

大雁是大型候鸟,又称野鹅,天鹅类,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每当秋冬季节,它们便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长途跋涉,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迁徒路径有两条,其中一条跨越黄河长江流域,途中,在渭河流域作短暂歇息,然后又启航继续南飞。

八百里秦川,关中最西端,渭水河畔的凤翔,就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从古到今,每年大雁在这里演绎着一场华丽大迁徙!

大雁在一往无际的田野里成群结队,越聚越多,翩翩起舞,十分壮观!这里的田野一往无际,住户行人稀少,且无人为侵害,栖息十分安全。附近又有水库,饮食资源丰富,正是大雁休整的理想之地。

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这是为了进行长途迁徙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迁徙大多在黄昏或夜晚进行,旅行的途中还要经常选择湖泊等较大的水域进行休息,寻觅鱼、虾和水草等食物。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

值得一提的是,大雁自古到今在此歇脚,附近村民已习以为常,且爱鸟护鸟意识不段提高。他们以雁为邻,从不伤害,与其和谐相处。自过去就有“雁儿雁儿摆绺绺,我是雁儿他舅舅,我给雁儿炒豆豆”的童谣。大雁是大自然的精灵,是人类文明的友好使者!凤翔是大雁南飞的驿站,是大雁温馨的家园,是大雁栖息的港湾……

大雁为什么成了著名的旅行家

鸿雁,是属脊索动物门、鸟纲、鸭科、雁属的一种大型水禽,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长90厘米左右,体重2.8至5千克。鸿雁雌雄相似,但雌鸟体型略小,两翅较短,嘴基疣状突亦不明显。成鸟从额基、头顶到后颈正中央暗棕褐色,额基与嘴之间有一条棕白色细纹,将嘴和额截然分开。头侧、颏和喉淡棕褐色,嘴裂基部有两条棕褐色颚纹。背、肩、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或较白,形成了明显的白色斑纹或横纹。

据了解,全世界共有9种大雁,我国就占了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泰山天鹅湖多了一种加拿大黑雁,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大雁是大自然的中旅行家,每到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便能看到它们飞行的踪迹。它们排着一字飞上天空,像出征的战士,呼喊着,歌唱着,声音里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鸿雁,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平原上湖泊附近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有时亦出现在山地平原和河谷地区。冬季则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水库、海滨、河口和海湾及其附近的草地和农田。泰山天鹅湖的各种大雁基本为留鸟,一年四季生活在这里,大多数不迁徙。

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即使在繁殖季节,亦常见4至5只或6至7只一起休息和觅食。善游泳,飞行力亦强,但飞行时显得有些笨重。警惕性强,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休息时群中常有几只“哨鸟”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如有人走近,则一声高叫,随即而飞。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向前。

鸿雁,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季节。冬季也常到偏远的农田、麦地、豆地觅食农作物。觅食多在傍晚和夜间。通常天一黑即成群飞往觅食地,清晨才返回湖泊或江河中休息和游泳,有时也在岸边草地上或沙滩上休息。

鸿雁,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6年.易危;已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泰山天鹅湖,景区专门给它们盖了房屋,繁殖时在它们专属的巢穴中,每天工作人员按时为它们投放食物。

鸿雁南归别异乡,成群结队共飞翔。横空靓世描雄壮,排字成型演吉祥。“鸿雁千秋,一举千里;羽翼已就,横绝四海。”这无疑是对鸿雁的赞美。鸿雁那丰满的羽翼和宽大的翅膀让它们在空中任意翱翔。横绝四海是勇者的行为,鸿雁就是勇者,无畏风吹浪打,在它们的心中有一个永恒的梦想:翱翔于蔚蓝的天空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秋天为什么往南飞

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大雁每当秋冬季节,它们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下面是小编收集关于大雁秋天为什么往南飞,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雁往南飞是因为什么

1、北方冬季寒冷,且无从觅食,故要到温暖的南方去,秋冬季节时,大雁又从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越冬。大雁又称野鹅,天鹅类,大型候鸟,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雁热情十足,能给同伴鼓舞,用叫声鼓励飞行的同伴。

2、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中国常见的有鸿雁、灰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成6只,或以6只的倍数组成,雁群是一些家庭,或者说是一些群的聚合体。

3、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喙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颌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上颌硬角质鞘强大,占了上颌的全部。额部无肉瘤,呈流线型。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大雁秋天为什么往南飞

秋天以后,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成群的飞往温暖的南方。每当秋冬季节,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它们经过长途旅行,回到西伯利亚产蛋繁殖。大雁的飞行速度很快,每小时能飞68~90公里,几千公里的漫长旅途得飞上一两个月。

在长途旅行中,雁群的队伍组织得十分严密,它们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们一边飞着,还不断发出“嘎、嘎”的叫声。大雁的这种叫声起到互相照顾、呼唤、起飞和停歇等的信号作用。

大雁保持严格的整齐的队形即排成“人”或“一”字形。因为它们整天的飞,单靠一只雁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互相帮助,才能飞得快飞得远。

大雁南飞的寓意是什么

1、大雁南飞的意思是每到秋天,北方的严寒气候不再适合大雁生存,大雁便会飞往温暖的南方。

2、大雁南飞的寓意是羁旅思乡情怀:古人常常看到大雁,春天往北飞,秋天往南飞,在古人的眼中,大雁似乎总是在天上飞,就像羁旅之人一样,总是在路上,颠沛流离。所以大雁这一意象就和羁旅的愁怀和思乡之情联系到一起了。

3、表示兄弟姐妹:雁除了表示羁旅情怀和思乡之情外,还通常用来表示兄弟姐妹,因为大雁在天空中飞的时候通常按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字或排成“人”字。故通常有雁行和雁序之说,如同兄弟姐妹的次序一样,所以古诗中的“雁”这一意象也有兄弟姐妹之意。

大雁往南飞说明什么季节到了

大雁往南飞说明秋季到了,大雁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不管在何处繁殖,何处过冬,总是非常准时地南来北往。大雁朝南方是飞去过冬,南方属热带气候,比北方要暖,食物会比北方充足,大雁属于候鸟,往南飞是去越冬。候鸟一般是有迁徙习性、随季节变化有规律的来往于越冬地和繁殖地之间的鸟类,群体大,来去的时间、地点都很有规律,有固定的越冬场所、繁殖地和迁徙地点。

到了冬季,北方一片冰天雪地,什么昆虫、蠕虫和植物种子都不见了。大雁找不到食物吃,便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向比较温暖的南方。大雁是怕冷的,如果不南飞,冬天它们便会冻死。

大雁南飞是什么行为

大雁南飞是越冬行为,为了躲避北方的严寒,来到较为温暖的南方越冬,每到秋冬季节,大雁就从老家西伯利亚一带,成群结队、浩浩荡荡地飞到我国的南方过冬。第二年春天,大雁又会经过长途飞行,再次回到西伯利亚进行产蛋繁殖。由于雁的种类和繁殖地点不一样,生活习性也有差异,所以迁徙的路线也有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