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鸟类

鸟类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鸟类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鸟类问题。

分享

浏览

3812

文章

189

蜂虎属于鸟类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蜂虎属于鸟类。蜂虎是鸟纲、佛法僧目的1科,共有3属26种。中等大小,嘴形细长而下弯,先端尖,嘴峰有棱脊,脚细弱,中趾与外趾至少连结至基部第二个关节,与内趾则仅于基部的第一个关节并连,初级飞羽10片,尾羽12片,翅膀长度适中,腿短,有些种类尾部有飘带。

蜂虎主要栖于山脚和开阔平原地区有树木生长的悬岩、陡坡及河谷地带,冬季有时也出现在平原丛林、灌木林,甚至芦苇沼泽地区。

蜂虎是典型的森林鸟类。单独、成对活动或成群活动。多在树冠层枝叶间和花丛中飞翔和觅食。休息时多栖立于高枝顶端。起飞时常从树顶腾空而起,再作弧形滑下,或在树冠上空旋回飞翔,且边飞边叫。白天多数时间都在空中飞翔,飞行直而快,两翅扇动迅速,有时还伴随着滑翔。有时进到村舍、房前屋后和果园中活动,休息时多栖于电线上、枯树枝上或灌木上。蜂虎飞行敏捷,善于在飞行中捕食,但食物因地点、季节而异,除蜂类外,亦捕食象甲、榆毒蛾、虻、蜻蜓、白蚁、蝴蝶等昆虫以及甲壳类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鸵鸟是鸟类吗还是兽类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鸵鸟鸟类。鸵鸟是嵴索动物门、嵴椎动物亚门、鸟纲、鸵鸟科、鸵鸟属、非洲鸵鸟种的鸟类,非洲鸵鸟也是鸵鸟目里唯一的一个种,是走禽类的代表。鸵鸟最早是出现在始新世时期的欧洲地区,自上新世至更新世时期在欧亚大陆发展出了很多种类,在中国也曾发现过安氏鸵鸟、蒙古鸵鸟等的化石。

不过到十九世纪,只剩下非洲鸵鸟这一种了。鸵鸟的体型是比较大的,雄鸵鸟的体长是在183至300厘米,身高是在240至280厘米,体重是在130至150千克,雌鸵鸟相对小一点。鸵鸟的外形也是比较奇特的,脖子像蛇一样细长,头部很小,有翅膀但不能飞,因为它没有飞羽,不过腿部力量很强,适合在沙地里面奔跑或者行走。

展开阅读全文

鸟类有哪些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常见属于鸟类的动物有,如金丝雀 ,鸵鸟,火鸡,麻雀,乌鸦,白头翁,翠鸟,企鹅,蜂鸟,杜鹃,孔雀等。

鸟类动物的特征:身体呈仿锤形;全身覆盖羽毛,绒羽生在正羽下面,保持体温恒定,体温较高达42℃;骨骼中空,减轻体重;没有牙齿,有角质喙;大肠极短,无膀胱,粪便随时从泄殖腔排出;有气囊和肺,双重呼吸。

鸟是有羽毛几乎覆盖全身的卵生脊椎动物。全世界现存鸟类约有156个科9 000余种。中国有81个科(占51.9%),1244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13%。

展开阅读全文

锦鸡属于鸟类还是兽类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锦鸡属于鸟类

锦鸡是鸟纲、雉科、锦鸡属动物,是白腹锦鸡还有红腹锦鸡的统称。雄锦鸡的长度是在140厘米左右,头顶、背部跟胸部是金属的翠绿色,后颈披肩是羽白色的;雌锦鸡的长度是在60厘米左右,上体跟尾部大部分是棕褐色的,缀有黑斑。

锦鸡多栖息在海拔2000至4000米的山地地区,常在荒芜的山地、灌木丛、矮竹间等地区活动,主要是以农作物、竹笋、草籽等为食物,也吃昆虫。锦鸡是雉科里面比较华丽的一个物种,雄鸟因有一身华丽的羽毛而闻名世界,在求偶炫耀的时候是非常好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猫头鹰是鸟类吗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猫头鹰鸟类

猫头鹰是鸮形目下的鸟类,被称之为猫头鹰,总数超过一百三十多种,除了在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都有分布。大多数猫头鹰是一种夜行性肉食性动物,以鼠类为主,偶尔也会吃小鸟、蜥蜴、昆虫、鱼等动物。鸮形目下的鸟类头宽且大,嘴短而粗壮,前端呈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有些种类具有耳状羽毛。

该鸟类的眼睛位于面部的正前方,这让它们在捕猎的过程中拥有较为出色的深度感知能力,特别是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但它的眼睛是没有办法转动的,所以需要不停地转动脑袋来观察四周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蝙蝠属于鸟类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蝙蝠不是鸟类,蝙蝠是哺乳动物,非卵生、没有喙。

蝙蝠的翼也是因为生物进化的原因才形成的,它们判断方向也跟鸟类不同,鸟类是直接靠眼睛,但是蝙蝠是靠声波来判断的。要说蝙蝠也是一种很独特的生物,它们很敏捷,并且每一只蝙蝠发出的声波都是不一样的,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发明的。并且蝙蝠还喜欢吸食一些动物的血液,这也是为什么它们能和一些吸血鬼有挂钩的原因了。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蝙蝠是哺乳动物,不是鸟类。它们没有羽毛,也不生蛋,它们是哺乳动物,由雌性产下幼仔,用乳汁哺育。蝙蝠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它飞行用的翼和鸟的翅膀不同,蝙蝠的翼是在进化过程中由前肢演化而来,是由其修长的爪子之间相连的皮肤(翼膜)构成。蝙蝠的吻部像啮齿类或狐狸。

展开阅读全文

大雁属于鸟类吗?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养护/习性

修剪周期

1年

大雁属于鸟类,鸟类是脊椎动物亚门鸟纲的统称,特点是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等等,大雁符合鸟类的特征,属于雁形目鸟类。我国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鸣禽六大类,大雁属于游禽。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全世界共有9种,中国有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雁属鸟类的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有扁平的喙,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雁属鸟类都分布在北半球,都有迁徙的习性,喜群居,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形、人字形等。大雁喜欢在淡水的沿岸水生植物稠密区觅食,有的会生活在水田与鱼塘间,主要以野草与种子为主食,有时会摄取小虾、田螺或者鞘翅目昆虫。

展开阅读全文

蜻蜓属于鸟类吗?你真正了解多少?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蜻蜓属于鸟类蜻蜓。蜻蜓是无脊椎动物,蜻蜓目,昆虫纲,差翅亚目昆虫的俗称。 后翅基部比前翅基部较大,翅脉也较有不相同。蜻蜓休息时四翅展开,平放于两侧。具直肠鳃,稚虫短粗,无尾鳃。蜻蜓分为大蜓总科、蜓总科、蜻总科等3总科,共11科。

蜻蜓中以蜓科和蜻科为常见,广布于我国各地蜻蜓是食肉性昆虫。它们捕食苍蝇、蚊子、叶蝉、虻蠓类和小型蝶蛾类等多种农林牧业害虫。蜻蜓对人类是有益的,因为蜻蜓是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蜻蜓幼虫(稚虫)生活在水中,生活期因种类而异,蜓类昆虫一般生存2年,有的长达了3至5年。可以用来监测环境为生,有食用、药材、观赏观看。蜻蜓喜欢在潮湿的环境停留,蜻蜓一般在河边或湖边飞行,其幼虫(稚虫)也需要在水中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翠鸟属于什么型鸟类

全文共 1059 字

+ 加入清单

翠鸟科种类较多,主要种类有普通翠鸟、白胸翡翠、蓝翡翠、斑头大翠鸟、三趾翠鸟、蓝耳翠鸟、鹳嘴翠鸟等。其中蓝耳翠鸟等等。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翠鸟属于什么型鸟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关于翠鸟的知识

翠鸟属的鸟类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食物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共15种,48个亚种。中国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最后一种常见,分布也广。

翠鸟是什么动物

翠鸟通常指翠鸟属,翠鸟属的鸟类,属中型水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翠鸟属栖息于灌丛或疏林、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

翠鸟属于什么型鸟类

翠鸟属于中型水鸟类。翠鸟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翠鸟的食物是以鱼类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

翠鸟有什么特点有几个方面

翠鸟:特征是嘴粗直,长而坚,嘴脊圆形;鼻沟不著;翼尖长,第1片初级飞羽稍短,第 3、4片最长;尾短圆;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常有蓝或绿色。头大颈短,翼短圆,尾亦大都短小;嘴形长大而尖,嘴峰圆钝,脚甚短,趾细弱,第4趾与第3趾大部分并连,与第2趾仅基部并连。尾脂腺被(冉羽)。两侧存在乌喙骨,胸骨后缘有4个缺刻,胸骨柄单纯为外棘所成。 代表特种“普通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体羽艳丽而具光辉,头顶布满暗蓝绿色和艳翠蓝色细斑。眼下和耳后颈侧白色,体背灰翠蓝色,肩和翅暗绿蓝色,翅上杂有翠蓝色斑。

翠鸟是什么鸟

翠鸟是佛法僧目翠鸟科的1属。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象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鸟纲鴷形目啄木鸟科鸟类的通称。它是常见的留鸟,在中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由于啄木鸟食量大和活动范围广,在13.3公顷的森林中,若有一对啄木鸟栖息,一个冬天就可啄食吉丁虫90%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林业百科:常见鸟类野外识别

全文共 2340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林业百科常见鸟类野外识别》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在野外识别鸟类,可根据形态分类特征进行观察,但在大自然中,多数鸟类常隐匿枝叶之间不易寻见,或瞬间掠空而过,或受惊突然飞走,或逆光无法看清,因此,应根据形态特点、羽毛颜色、活动姿态和鸣声等予以准确迅速地识别。这些识别方法,既是研究鸟类学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从事野外工作所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在未到达观察采集地点之前,要知道那里的环境特点。根据有机体和环境统一的理论,估计可能遇见的鸟类类群。例如,到山地林区可以看到啄木鸟、杜鹃和一些雀型目鸟类;在高山的不同垂直带分布有不同的鸟类;在一片树林的不同层次也可以看到不同的鸟类,到水区可以看到游禽、涉禽和一些在水边的大树或灌丛中生活的鸟类;在多岩石的山溪和平坦的水稻田,遇到的水鸟也有所不同。这样,根据生态类群所作的划分和选择,便缩小了观察的种数,有助于研究鸟类的分布规律,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到达观察采集地点之后,野外识别鸟类的依据,主要要以下几种方法。

根据形态特征识别鸟类

1.身体的大小和形状:与麻雀相似者:文鸟、山雀、金翅、燕雀等;与八哥相似者,椋鸟、鸫等;与喜鹊相似的有:灰喜鹊、灰树雀、红嘴山鸦、杜鹃、乌鸦;与老鹰相似的有:鹰、隼、鹞、鸮等,大型的有鵟及雕;与鸡相似者:松鸡、榛鸡、石鸡、竹鸡、马鸡、勺鸡、长尾雉、白鹇、及鹧鸪等;与白鹭相似者,多种鹭类、黑鳱、大马鳱等,大型的有鹳及鹤。

2.嘴的形状:长嘴者:翠鸟、啄木鸟、沙锥、鹭、苇鳱、鹳及鹤等;嘴向下弯曲者:戴胜、杓鹬及太阳鸟等;嘴先端膨大者:琵嘴鸭及勺嘴鹬等;嘴呈宽而短的三角形者:夜鹰、雨燕、燕子及鹬等。

3.尾的形状:短尾者:鸊鷉、鹌鹑、斑翅山鹑、八色鸫、鹪鹩等,长尾者:马鸡、长尾雉、雉鸡、杜鹃、喜鹊、寿带等;叉尾者:燕鸥、雨燕、燕子、卷尾及燕尾等。

4.腿的长短:腿特别长者:鹭、鹳、鹤、鸨、鴴、鹬等。

根据羽毛颜色识别鸟类

观察鸟类的羽毛颜色时,因逆光看好象是黑色,容易产生错觉,故应顺光观察。除注意整体颜色之外,还要在短时间内看清头、背、尾、胸等主要部位,并抓住一、二个显要特征,如头颈、眉纹、眼圈、翅斑、腰羽及尾端等处的鲜艳或异样色彩。例如:

1.几全为黑色者:鸬鹚、红骨顶、白骨顶、董鸡、河乌、噪鹃、黑卷尾、秃鼻乌鸦、大嘴乌鸦及小嘴乌鸦等。

2.黑白两色相嵌者:白鹳、黑鹳、凤头潜鸭、白翅浮鸥、丹顶鹤、白鹳、斑啄木鸟、鹊鹞、喜鹊、八哥、家燕等

3.几全为白色者:天鹅、白鹭、朱鹮及白马鸡等。

4.以灰色为主者:灰鹤,杜鹃,岩鸽,灰卷尾,及普通鵟等。

5.灰白两色相嵌者:白头鹤,白枕鹤,苍鹭,夜鹭,银鸥,红嘴欧,白胸苦恶鸟,燕鸥,白额燕鸥,灰山椒鸟等。

6.以蓝色为主者:蓝马鸡,蓝翡翠,翠鸟,三宝鸟,蓝翅八色鸫,红嘴蓝鹊,蓝歌鸲,红胁蓝尾鸲,红尾水鸲,蓝矶鸫。

7.以绿色为主者:绯胸鹦鹉,栗头蜂虎,绿啄木鸟,大拟啄木鸟,红嘴相思鸟,绣眼及柳莺等。

8.以黄色为主者:黄鹂,黄腹山雀,金翅,黄雀等。

9.以红色或锈红色为主者:红腹锦鸡,赤红山椒鸟(雄),朱背啄花鸟,黄腰太阳鸟,朱雀(雄),北朱雀(雄),红交嘴雀(雄),栗色黄鹂以及红隼,棕背伯劳,棕头鸦雀和锈脸钩嘴鹛等。

10.以褐色或棕色为主者:种类繁多,如部分雁,鸭,鹰,隼,鸱鸮,鹬,斑鸠,雉鸡,云雀,鹨,伯劳,鸫,画眉,树莺,苇莺,扇尾莺,旋木雀等。

根据飞翔与停落时的姿态识别鸟类

对一些空中飞翔,逆光或距离较远的鸟类,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例如:

1.飞翔姿态:波浪式前进者:鹨,云雀,燕雀及啄木鸟等,空中兜圈返回树枝者:鱼贯式飞行者:红嘴蓝鹊,灰喜鹊及松鸦等,长时间滑翔者:鹰,鹞等;列队飞行者:雁,天鹅及鹤等。

2.停落姿态:攀在树干上者:旋木雀及啄木鸟等;尾上下摆动者:在树上如伯劳,在地上如云雀,在溪流岩石上如水鸲;褐河乌能在溪流中潜水,它与鹪鷯在栖止时常抑头翘尾,很象小公鸡。

根据鸣声识鸟类

在繁殖期的鸟类,由于发情而频繁鸣啭,其声因种而异,各具独特音韵,据此识别一些隐蔽在高枝密叶间,难以发现的或距离较远,不易看清的鸟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法对资源调查和数量统计尤为重要。在野外常听到的鸣声,大致有以上几类:

1.宛转多变:绝大多数雀形目鸟类的鸣啭韵律丰富,悠扬悦耳,但各有差异,如百灵,云雀,画眉,红嘴相思鸟,红点颏,乌鸫,鹊鸲,八哥,黄鹂及白头鹎等,有的还能仿效他鸟鸣叫,如画眉,乌鸫,有的还能发出象猫叫的声音,如黄鹂。

2.重复音节:清脆单调,多次重复。重复一个音节的有灰喜鹊、每山雀等;重复两个音节的有黑卷尾、黄腹山雀等;重复三个音节的有戴胜、大山雀等;重复四个音节的有四声杜鹃等,重复五、六个音节的有小杜鹃等,重复八、九个音节的有冠纹柳莺等。

3.如吹哨声:响亮清晰,或轻快如铃,如山树莺。

4.尖细颤抖:多为小型鸟类,飞翔时发出的叫声,似摩擦金属或昆虫翅膀,即颤抖又尖细拖长,如翠鸟、小尾燕等。

5.粗厉嘶哑:叫声单调、噪杂、刺耳,如雉鸡、野鸭、绿啄木鸟、三宝鸟、大嘴乌鸦、伯劳等。

6.低沉:单调轻飘的如斑鸠;声如击鼓的如董鸡等。

以上几种在野外识别鸟类的方法,必须灵活运用,不能单凭一种方法。对一些善于鸣叫的鸟类,常循其鸣声,再走近观察形态与颜色,以确切辨认。

2.2我国的鸟类资源

我国有鸟类1200种,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我国鸟类资源十分丰富,分属潜鸟目、鸊鷉目、鸌形目、鹈形目、鹳形目、雁形目、隼形目、鸡形目、鹤形目、鴴形目、鸥形目、鸽形目、鹦形目、鹃形目、鸮形目、夜鹰目、雨燕目、咬鹃目、佛法僧目、鴷形目、雀形目共二十一个目。

展开阅读全文

自然界长相最怪异的鸟类有哪些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鸟类通常是带羽、卵生的动物,有极高的新陈代谢速率,长骨多是中空的,所以大部分的鸟类都可以飞。下面是小编汇总的自然界长相怪异的鸟类:

1.超级鸟类天堂

这种来自新几内亚的热带雨林的小鸟儿有奇怪的求爱绝招。男性在它的头周围有大盾牌般的鬃毛,扩展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平面。你说哪一种雌鸟能够避开这种致命的吸引力呢?

2.玫瑰色的黑脸琵鹭

这个南美鸟看起来像一只火烈鸟和朱鹭的组合。鸟的粉红色源自它的饮食。

3.斯里兰卡的蛙嘴夜鹰

这种鸟十分令人惊讶,从外表上看有些吓人,它的眼睛直视前方,视力惊人,羽毛凌乱似犀利哥。蛙嘴夜鹰是夜行动物,但谁又能责怪它们想留在黑暗中?

4.灿烂的格查尔

这个有趣的前瞻性鸟类实际上是危地马拉的国鸟,是这个国家的国旗上的标志。有很多神话围绕这种鸟类。

5.绚丽的军舰鸟

与灿烂的格查尔一样,气势磅礴的军舰鸟也有一个名字听起来像一个坏魔法师。它有一个巨大的猩红色的喉咙袋,在交配季节尤其显著。

6.大鹬

大鹬有着得体的尾羽和雄伟的胸部。雄性鸟夸大自己胸部上的两个囊,以吸引雌性。

7.草原鸡

既不是不只鸡也不是一只兔子,草原鸡有奇怪的羽毛,一个有趣的尾巴和羽毛冠。自1967年以来,这种鸟已经列入濒危物种名单。我们希望,这一物种永远不会灭绝。

8.黄褐色的蛙嘴夜鹰

即使它是这个名单上提到的第二种夜鹰,黄褐色的蛙嘴夜鹰虽然看起来像猫头鹰,也不由得人有点害怕。

9.北岛布朗几维鸟

虽然奇异果是新西兰的国家象征,但是这种鸟令人无可否认的奇特。它看起来像一个长嘴和两条腿不平衡的皮草球。

10.渡渡鸟

你可能会认为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因为渡渡鸟灭绝了,但它仍然是一个具有怪异长相的鸟类。它的身体像鸡,脑袋像恐龙。

展开阅读全文

震旦鸦雀是什么?震旦鸦雀为何成为国家特有的珍惜鸟类?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成千上万的鸟类,但是有一种鸟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不为世人所知,很少有人知道,但就是这么一只鸟却有着非常响亮的名字——“震旦”。这种鸟小巧玲珑,与那些庞然大物的鸟类有所不同,在生物界经常将其比作鸟类中的“大熊猫”,可想而知有多珍惜了。它在芦苇当中飞舞,是芦苇中的小精灵,是中国大陆上最为珍惜的鸟类,这就是“震旦鸦雀”。

顾名思义,震旦鸦雀是一种鸟,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地区和中国大陆的长江下游和黑龙江等地区,经常可以在河流或是江边的芦苇从中见到。震旦鸦雀主要是以芦苇表面的昆虫为食,夏季主要食用昆虫,到了冬季就是食用浆果。震旦鸦雀体积非常的小,体长大约只有20厘米,体重在18-48克之间,活泼好动,嘴里是不是还叽叽喳喳两下。震旦鸦雀长期在树梢停留或活动,很少情况下会下到地面进行活动。

震旦鸦雀的名字富有中国特色,彰显除了神秘而古老的气质。根据史料记载,古印度人称呼华夏大地就叫做“震旦”。而且距离如今6亿年前的地址时期,犹豫最先是从中国被调查和研究的,所以称这个时期为“震旦纪”。而在“震旦鸦雀”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事实上,最早发现震旦鸦雀是由一名外国人发现的,完全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时候是在1872年,在此之前,震旦鸦雀一直在中国东部沿海的芦苇丛中默默无闻的繁衍生息,甚至连个土名字都没有。就在1872每年的时候,来自法兰西的传教士,同时也是著名的博物学家阿芒·戴维在江苏和上海等地区的湖边芦苇中采集到了一只鸟类的标本,并对该鸟进行了科学的命名,这便是“震旦鸦雀”。

震旦鸦雀是非常快乐的小精灵,叫声急促而连贯,非常的动听。唱的尽兴了还会展翅欢唱,不过力度并不大,但是展翅的频率还是非常高的,一边振翅,一边低唱。震旦鸦雀目前已经属于稀有品种了,已经被列入到了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国际鸟类红皮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盘点鸟类王国的“伪装者”

全文共 2458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适应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鸟类已经进化出了假到真的伪装。他们中的一些人有看起来像树干的羽毛,一些人爬上树皮抓住树枝,一些人看起来像剧毒的毛虫,还有一些人有一年到头都在变化的羽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鸟类王国的“伪造者”!

蚂蚁?摇摆的树枝

当面对威胁时,还是为了威慑对手,蚂蚁?(liè)会左右摆动他的脖子。“脖子弯曲的鸟”的俗称就是来自于此。但是大多数时候,蚂蚁?会爬到树干上休息,或者跳到地上寻找食物。

蚂蚁爬上树干?不仅羽毛的颜色和斑纹与树木相似,而且头部和树干以奇怪的姿势直立,形状像树枝。有一次,它抬头挺胸,爪子紧紧抓住树皮,用尾巴当小凳子“坐”在树干上。另一次它是低着头,闭着眼睛,耷拉着脑袋假装死去。蚂蚁?它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但许多人并不熟悉它,这与它出色的伪装有关。

蚂蚁?它是一只啄木鸟,但它几乎不能啄木头。蚂蚁?生活在树洞里,也有像其他啄木鸟一样细长粘粘的舌头,但它的主食是蚂蚁,而不是树皮里的飞蛾。

蚂蚁?育雏源:arkive

蚂蚁?它们如此喜欢蚂蚁,以至于选择它们的领地作为标准。除了山林,人类果园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甜水果吸引蚜虫,蚜虫是蚂蚁的食物。像“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蚂蚁?当发现蚁巢时,细长的舌头伸出来寻找成虫、卵和蛹。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杀虫剂的使用增加了,环境污染加剧了,蚂蚁进入了生态链?它也受到影响,人口减少了。

烟灰悲伤鸟:小鸟看起来像毒毛虫

灰鸟生活在南美洲的森林里,比麻雀大一圈。它的叫声很大,成年鸟的羽毛看起来像烟灰,因此得名烟灰伤心麻雀。早在1817年,博物学家就发现并记录了这种鸟。但是在2012年前后,灰雀的生存智慧通过科学研究广为人知。

烟灰鸟的鸟类形成来源:维基百科

成年燕雀和雏鸟的羽毛颜色大不相同。成年鸟有着丰满的灰棕色,而幼鸟有着橙色的羽毛,这就像警示灯一样引人注目。仔细观察,羽毛未丰的羽毛细长而浓密,顶端有白色的尖端,夹杂着黑色的小斑点。如果它蜷缩起来,厚厚的羽毛覆盖了它的整个身体,看起来像一团毛。这个毛团有时会停留在它的位置,有时会慢慢地从树枝的一边爬到另一边。生动的蠕动更像一条毛毛虫,而不是一只鸟。

烟灰悲伤雀雏鸟的来源:百度

一些科学家认为,烟灰悲伤雀雏鸟的奇特外貌和行为是通过模仿“天鹅绒蛾”的幼虫来寻求自我保护。“天鹅绒蛾”是指分布于美国的一大类蛾,其中大头蛾是一个代表。纵坑切梢小蠹的幼虫有厚厚的橙色绒毛,明亮的颜色是一个无声的警告,表明幼虫是剧毒的。无毒的灰鸟雏鸟已经进化成一种类似甲虫幼虫的姿势,这也可以用来威慑捕食者。

大麻:一种直立的芦苇茎

在中国东部,在河流湖泊周围的芦苇沼泽中,一个伪装成涉禽家庭的主人,jiān,来回穿梭。这种鸟有70厘米高,翼展超过1米,这在理论上很容易被人们观察到,但是密集的水生植物掩盖了它的踪迹,使它的生活有些神秘。

芦苇中大麻的来源:维基百科

大麻鲷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芦苇丛中度过。它从芦苇中出生,站在芦苇旁边的水面上等着,捕食鱼类、昆虫和其他小动物。当一种微弱的危险感被感受到时,大麻鲷鱼表现出惊人的“身体艺术”。我看见它昂起头,伸长脖子,用喙指着天空,用两条细腿支撑着它,以保持身体完全静止。

盐卤防御姿态的来源:维基百科

此时,麻鲷颈部和腹部的标记清晰可见。这些垂直的纹理有着清晰的颜色和交替的棕色和黄色,呼应着垂直的喙和腿,似乎改变了鸟类的原始外形,就像插在水中的直立芦苇杆。凭借这种完美的伪装和模仿,盐卤一次又一次地逃离了危险。与麻雀、喜鹊和其他喜欢通过飞行来逃避威胁的鸟类相比,当麻鲂突然受到惊吓时,它更喜欢进入它的“大本营”芦苇丛。

柳树雷鸟:一年到头都穿着新衣服

鸟类一般都有蜕皮的习惯,可分为冬羽和夏羽羽(繁殖羽和非繁殖羽)。柳树雷鸟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羽毛颜色一年四季都在变化。可以说它处于时尚的前沿。蜕皮可以保持羽毛完整,但它也消耗大量能量。为什么柳树雷鸟蜕皮如此频繁?

看看柳树雷鸟的雉鸡亲戚,比如红腹锦鸡和绿孔雀。他们用华丽的羽毛炫耀他们的求爱,以免别人注意不到他们。然而,尽管刘磊鸟的羽毛颜色变化很大,但它的色调几乎是白色、棕色和黑色,这是它们适应环境的法宝。

柳树雷鸟(夏羽)来源:维基百科

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在气候寒冷、食物匮乏的苔原、草地和森林中,柳树和雷鸟会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它们的保护颜色,并几乎融入周围的景观。无论是觅食还是躲避天敌,这种完美的伪装给了它更多的生存机会。

冬天覆盖着白雪,柳树和雷鸟穿着雪白的衣服。冰雪在春天融化了,它的头、脖子和胸部呈现出棕色的斑点。夏季植被茂盛,是柳树雷鸟的繁殖期,它们穿着黑色和棕色斑驳的婚纱,小腹和小腿上点缀着白色。秋天,植被枯黄。它被换成栗色和白色的衣服。

柳树雷鸟(冬季羽毛)来源:维基百科

柳树雷鸟喜欢吃柳树、桦树和杨树的嫩芽、絮状物和果实,因此得名。在世界范围内,这种鸟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北部。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区。

黄褐色输卵管:顽固的大树瘤

如果是蚂蚁呢?玩耍是一根小树枝,然后体长近50厘米的棕色青蛙正在玩耍一个大树瘤。一旦周围的风和草被发现,这只棕色的青蛙立刻眯起眼睛,抬起喙,保持身体静止。它以其非凡的伪装和模仿欺骗了大多数食肉动物。

黄褐色猫头鹰的防御状态:维基百科

棕色青蛙不是猫头鹰,但它的行为与猫头鹰相似。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这只鸟一动不动地站在树枝上。有时它在休息时懒洋洋地张开大嘴,等待昆虫飞入它的嘴里。这只蟾蜍的大嘴是它得名的原因之一。随着黄昏的临近,棕色的青蛙终于苏醒了。它在树枝间短暂地飞来飞去,整晚都兴致勃勃地捕捉昆虫、小型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它能杀死大量的农业害虫,被称为澳大利亚典型的食虫益鸟。

休眠的黄褐色猫头鹰来自维基百科。

在澳大利亚中部的仲夏,中午的温度可以超过40℃。这对已经长时间站立不动的哈士蟆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生存挑战。在夏天,鸟儿会刻意避开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树枝,并通过提高呼吸频率来加快身体散热。它的嘴很宽,增加了嘴中血管网的表面积。它可以通过口腔呼吸降低血液温度,保持身体凉爽。

展开阅读全文

鸟类中的世界冠军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有9000多种鸟类。如果将它们进行比较,将会产生许多有趣而独特的“世界冠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最小的鸟:

许多人知道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这只古巴蜜蜂吸吮鸟只有5.6厘米长,体重只有2克左右。它的大小与蜜蜂相似,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最大的鸟:

世界上最大的活鸟是生活在非洲和阿拉伯地区的非洲鸵鸟。它的身体高达2-3米,体重约56公斤,最重可达75公斤。但是它的翅膀退化了,不能飞。

最长寿的鸟:

有许多长寿的鸟。例如,一只大型海鸟信天翁的平均寿命是50-60岁,而一只大型鹦鹉可以活到大约100岁。英格兰利物浦有一只名叫“杰米”的亚马逊鹦鹉。它生于1870年12月3日,死于1975年11月5日。它活了104年。它确实是鸟类中“最古老的鸟”。

最高的飞鸟:

大天鹅和山雕是最高的飞鸟。他们都可以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达到9000多米的高度。否则,它们可能会撞上陡峭的冰崖而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鸟类羽毛的奥秘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界中有很多身穿“锦袍”的小鸟。披上绮丽外套的男性极乐鸟;有着一身美好紫蓝色羽毛的红嘴蓝鹊;头上翠绿色,托着颜色艳丽漂亮尾屏的蓝孔雀;也有身穿黑灰色燕尾服在天空中畅快翱翔的小燕子。那麼,为何自然界会授予小鸟绚丽多彩的羽毛,他们又有什么奥秘呢?

实际上,鸟类羽毛所具备的颜色和颜色,关键在于羽毛带有的色素体以及内部构造。羽毛的色素颗粒物可随羽毛的产生进到到不一样位置,进而两者之间内部构造等要素一起决策羽毛不一样的颜色。羽毛颜色整体分成由化合物造成的色素色有由物理学构造造成的结构色,在其中色素有三大类:黑色素、类胡萝卜素及其一些十分见的色素。普遍的黑色素和类胡萝卜素普遍遍布在鸟类的羽毛中,是产生鸟类羽毛颜色最关键的色素。

一些鸟类的羽毛中还存有独特的色素,十分见的色素一般 是一些种群所独有的,如小鹦鹉羽毛中的红、橙、黄色色素,王企鹅猴狗克罗尼小企鹅羽毛中的莹光黄色β-防御素,蕉鹃羽毛中的铜尿卟啉鲜红色色素,及其别的一些鸟类羽毛中、橙、黄、深棕色的卟啉类、蝶呤类色素。

对于羽毛的功效,最非常容易想起的,当然是翱翔——羽翼和尾端的羽毛是鸟类翱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全身上下甲胄的与众不同造型设计,使鸟类的人体轮廊呈流线形,也可以降低航行的摩擦阻力。而另一方面,鸟类好看的羽毛还具备防范意识、求爱及信息的传递的作用。

如果你在野生动物园中见到一只漂亮的蓝孔雀进行颜色绚丽多彩的尾屏,傲慢地踱着步,别再觉得它是在向你显摆:“你看看,我多好看!”只是它在使尽各种办法来吸引住雌性蓝孔雀的亲睐,求取欢心。

用自身漂亮的羽毛来寻找直系亲属好像是鸟类的本性,但是为何雌性鸟类的羽毛相比于男性鸟类更为“质朴”呢?原先,这就是演变上的“循环论证”基本原理。在长期性的自然选择学说中,雌性鸟类羽毛的颜色沒有立足之地,操纵羽毛颜色鲜丽的遗传基因也就遗失或是降解了。此外,雌性质朴的羽毛,也有利于他们和幼雏隐敝,不易被克星发觉。

展开阅读全文

瓜拉牛啦鸟类保护区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瓜拉牛啦鸟类保护区建立于1970年,位于霹雳州西北部的吉辇县,其目的在于包保护这一地区迁徙的候鸟和留鸟,为它们的生存和繁殖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由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是亚洲最好的鸟类保护区之一。

每年从8月起至翌年3月,由于北方的冬天来临,来自西伯利亚、中国、蒙古、俄罗斯等国的季候鸟都会往南方较温暖的地区迁移,瓜拉牛啦鸟类保护区就自然地成为它们驻留的栖息地。在傍晚时分,世界各国的候鸟都会成群结队地从天空掠过,飞入沼泽丛林栖息。当天气越来越寒冷时,南迁的候鸟也越来越多,每年的10月、11月和12月,瓜拉牛啦成了候鸟最温暖的家,在这一季南来的候鸟数目最多,也是赏鸟的最佳时间,每年约有5000多位游客来此赏鸟。

在这里会看到颜色各异、长相奇特的160多种鸟儿,其中50多种为迁徙的鸟儿,110多种为本地的鸟儿。它们或在天空飞舞,或在水中觅食,或在从林中休息,姿态优美、婀娜多姿。

Kuala Gula Bird Sanctuary

必去理由:亚洲最好的鸟类保护区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马来西亚[Malaysia]

景点所在省、州:霹雳州 [Perak State]

展开阅读全文

漫长岁月,鸟类怎么搞丢了牙

全文共 2228 字

+ 加入清单

齿状喙

一些鸟类口中长有很像牙齿的倒刺

众所周知,所有现生的鸟类都没有牙齿,它们各自进化出不同形状的喙,以适应不同的取食需求。不过,化石记录表明,早期鸟类和它们的祖先兽脚类恐龙一样嘴里都是长满牙齿的。以往科学界对现生鸟类喙的发育过程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鸟类牙齿丢失的原因却一直众说纷纭。

那么,鸟类到底是如何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把牙给弄丢了呢?

9月26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上的一项最新成果称,在窃蛋龙类和基干鸟类中发现了牙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丢失的现象,并指出牙齿的异时发育退化才是导致鸟类牙齿丢失的直接原因。

鸟类没牙齿,是为了减重还是基因突变

首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烁博士9月26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对鸟喙形态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达尔文在随“贝格尔号”进行环球航行时,注意到了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具有不同的形态的喙,可以帮助它们适应不同的食性并占据不同的生态位。虽然达尔文将这一发现作为支持物种进化的有力证据写入了《物种起源》,但他并没有回答鸟类牙齿如何丢失的问题。

“为了获得一个功能而失去或得到一个器官,在演化上是很难实现的,这好比人类想飞上天,但从来不会长出翅膀。”王烁说,不过,当时并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因为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需要证据,彼时全世界发现的早期鸟类化石都非常稀少,由于标本有限而且相当破碎,人们根本无法系统推测早期鸟类到底长什么样儿,也不清楚长牙的早期鸟类究竟只有始祖鸟还是所有的早期鸟类都长牙。”

在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界对此并无更多探讨。直到2014年底,有学者在分析了数百种没有牙齿的现生脊椎动物基因序列的基础上提出:鸟类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与牙齿发育相关的基因发生了突变。

“实际上,大多数早期鸟类都是长牙的,只不过长得不是很整齐,有些丢失前面的几颗牙,有些丢失后面的几颗牙。牙齿只要能生长就说明早期鸟类与牙齿发育相关的基因并没有发生突变,而是某些其他的原因导致鸟类牙齿的丢失。因此从那时候起,我就怀疑这些学者的观点可能是站不住脚的。”王烁说。

牙齿长丢了,是否缘于异时发育退化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小组发现牙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丢失的现象在窃蛋龙类和基干鸟类中同样存在,并且在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牙齿异时发育丢失的时间不断提前。研究小组称,这说明牙齿的异时发育退化才是导致鸟类牙齿丢失的直接原因。

所谓异时发育,就是发育的时间和速率发生的改变。我们看到的动植物的很多特征都是异时发育的结果。王烁举个了通俗的例子,比如雄狮长有鬃毛,雌狮则没有。这是因为在这个特征上雄狮比雌狮多走了“一步”。在王烁看来,对于鸟类的牙齿丢失而言,相对其祖先兽脚类恐龙不是多走了一步而是少走了一步。

鸟类的祖先恐龙是有牙齿的,但是有那么几种恐龙,第一代牙齿还出现,随后的几代牙齿慢慢就不长了,取而代之的是角质喙慢慢长出来了。最初长牙的基因没有突变丢失,而是慢慢关闭了。作为一个新出现的器官,角质喙慢慢取代了牙齿的功能,成为了鸟类取食的重要器官。此后,作用于牙齿发育基因上的自然选择压力逐渐减小,这些基因开始发生突变。这说明科学家们在现生鸟类中发现的基因突变是鸟类演化后期才出现的现象,而真正导致早期鸟类牙齿丢失的原因来自异时发育。“人类现有的技术还不能直接检测鸟类化石上残留的遗传物质,因此要想回答鸟类的牙齿是如何丢失的问题,还必须借助古生物学证据。”王烁说。

恐龙掉牙关鸟啥事,最新研究靠不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恐龙牙齿丢失关鸟类喙的演化什么事儿?新研究真的就这么靠谱吗?

王烁解释说:“目前的证据普遍支持兽脚类恐龙是鸟类的祖先,因此要研究鸟类起源以及鸟类重要特征的起源,就先要知道鸟类的祖先身上发生过什么。这一点就好比我们想知道人类的起源,就需要研究猩猩一样。”

而且王烁认为,相比以往对于鸟类牙齿丢失的假说,这一新的发现更有说服力。首先,王烁研究小组通过基于大数据的特征相关性分析发现,牙齿的丢失与角质喙的发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以往的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不仅控制着牙齿发育,也参与角质喙的发生过程。通过发育生物学实验证实,这一信号通路表达的上调在引起牙齿发育中断的同时还可以促进角质喙的生长——这一结果第一次阐明了牙齿异时发育退化可能的机制。

其次,从泥潭龙到窃蛋龙再到早期鸟类都存在这一现象,说明牙齿的异时发育丢失是脊椎动物牙齿演化常用的一种“手段”。

因此,王烁研究团队得出的结论是建立在多条证据链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演化发育生物学、大数据分析等分析手段获得的,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这一工作标志着鸟类牙齿如何丢失这个困扰科学家们将近一个世纪的科学问题或许最终得到了回答。

相关链接

为什么一些鸟看上去好像有牙

鸟类有牙齿吗?任何一位生物学家都会回答:绝对没有。然而很多人宣称自己看到了鸟类的牙齿,这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灰雁,你会发现,它们上下喙的外部边缘是锯齿状的,这样的构造能让灰雁轻松地咬断嫩枝和青草。不过,这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牙齿,科学家称之为齿状喙。

还有很多鸟类口中都有或大或小、高低不平的刺,这些倒刺向后伸出,貌似牙齿,可以确保吃下去的东西不会吐出来。当然,这也不能算是牙齿。

此外,除了几维鸟,所有鸟类都在颅部前端有一个很小很尖的凸起,叫做卵齿,是用来划破蛋壳求得新生的。当幼鸟破壳之后,卵齿很快会脱落或者被吸收掉。尽管被称为卵“齿”,但这个构造其实只能算是角或者骨刺。

展开阅读全文

非洲鸟类灭绝物种有哪些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动物王国充斥着发现与变化。从2001年到2010年,有新物种被发现,也有被从灭绝边缘拯救回来的动物物种。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动物物种走向了灭绝,那么非洲鸟类灭绝物种有哪些?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

生态破坏小知识:

•ElephantBird大象鸟1700年

•CommonDodo普通愚鸠1680年

•RodriguerSolitaire毛里求斯愚鸠1780年

•ReunionSolitaire罗岛地愚鸠1700年

•WhiteDodo白愚鸠1770年

•MadagascarSerpentEagle马达加斯加蛇雕1950年

•Commerson’sScopsOwl毛里求斯角鹗1850年

•RodrigaerLittleOwl毛里求斯小鹗1850年

•MauritianRedTail毛里求斯红秧鸡1680年

•Leguat’sRail毛里求斯田鸡1700年

•Broad-BilledParrot阔嘴鹦鹉1650年

•RodriguerParrot罗岛鹦鹉1800年

•RodriguerRigh-NedredParakeet环颈鹦鹉1880年

•MascareneParrot马岛鹦鹉1840年

•SeychellesParakeet塞舌尔绿鹦鹉1881年

•SaoThomeGrosbeak圣多美腊嘴雀1900年

•PaintedVulture佛罗里达彩鹫1800年

•ReunionCrestedStarling留尼汪椋鸟1868年

•WhiteltascarcenStarling马斯卡林掠鸟1840年

•Delalande’SMadagascarConcal德拉氏岛鹃1930年

提醒您:以上就是非洲鸟类灭绝的物种,然而为了防止更多的物种灭绝,我们一定要多了解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美洲鸟类灭绝物种有哪些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灭绝动物指的是已经消失的动物。它们中有:世界上最大的海雀、毫无防御能力的史德拉海牛、地球上最大的狮子、世界最南端的狼、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世界上仅有的纯白色豹,然而美洲鸟类灭绝物种有哪些?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

生态破坏小知识:

•PassengerPigeon旅鸽1914年

•EskimoCurlew爱斯基摩勺鹬1970年

•GuadalupeStorePetrel瓜达卢佩海棘1911年

•Quelili风头卡拉鹰1900年

•PaintedVulture佛罗里达彩鹫1800年

•BurrowingOwl穴鹗1900年

•CarolinaParakeet卡罗莱纳鹦鹉1914年

•CubanRedMacaw三色鹅鹎1765年

•Yellow-HeadedMacaw黄头鸫鹎1765年

•Green&YellowMacaw绿黄鹅鹎1842年

•DominicanMacaw多米尼加鹅鹎1800年

•Labat’sConure拉氏锥尾鹦鹉1722年

•PuertoRicanConure波多黎各锥尾鹦鹉1892年

•MartiniqueAmazon马提尼克绿鹦鹉1750年

•GuadeloupeAmazon瓜达卢佩绿鹦鹉1750年

•CulebralslandAmazon库莱布拉绿鹦鹉1899年

•KittlitisRail启利氏秧鸡1850年

•JamaicanWoodRailOrUniformRajl牙买加纯色秧鸡1881年

•SandWithRail夏威夷萨氏田鸡1944年

•LaysanRailOrSpottessCrake夏威夷绿雀1900年

•Kioea鬓吸蜜鸟1850年

•GreatAmakihi夏威夷绿雀1900年

•Alauwahios夏威夷管舌鸟1970年

•OahuAkepa猩红管舌鸟1900年

•Akioloas长嘴导颚雀1890年

•temignathusProcerus亢爱岛导颚雀1969年

•Nukupuns短嘴导鹗雀1890年

•HawaiianFinches夏威夷海岛雀

•Apapane白臀蜜鸟1925年

•LaysanMillerbird米尔苇莺1894年

•HawaiianThrush夏威夷暗鸫1920年

•Saintkitt’SPuertoRicanBullfinch波多黎各灰雀1900年

•6uadaLupeRufous-SidedTowhee棕胁唧?1900年

•GuadahpeWren瓜达卢佩异鹩1892年

•WestlndianWren西印度群岛异鹩1971年

•HeathHen新英格兰黑琴鸡1932年

•LabradorDuck拉布拉多鸭1875年

•Americanlvory-BilledWoodpecker象牙啄木鸟1951年

•ImperialWoodpecker帝啄木鸟1950年

•GuadahpeFlicker瓜达卢佩扑动?1906年

•JamaicanPauraque小帕拉夜鹰1859年

•QuiscalusPalustris墨西哥拟八哥

提醒您:以上就是美洲鸟类的灭绝物种,为了避免更多的物种灭绝,我们一定要找到灭绝原因,并且保护好它们的生产环境,可以学习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鸟类的起源、家禽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目标

1、了解鸟类起源家禽的经济意义。

2、通过比较始祖鸟与现代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异同,培养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鸟类的起源,体验科学发现的艰辛,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教育,并树立生物进化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

始祖鸟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始祖鸟的形态结构特点是理解鸟类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关键,而且可通过与现今的鸟和现今的爬行动物的比较,学习生物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方法,提高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始祖鸟的研究中,要注重展示科学发现史,在与学生共同探究鸟类的进化史中,体验科学历程,学习科学方法,提高科学素质。

教学过程设计

一、本课参考课时为1课时

二、教学过程

1。探究鸟类的起源

(1)体验发现过程:教师可通过印发资料或生动的讲述,向学生展示始祖鸟发现的科学历史。

至今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共计7件,均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霍芬附近的晚侏罗纪(距今约14500万年左右)海相沉积印板石灰岩内。首次由H.V.Meyer在1861年报道的第一块化石是单根羽毛,保存在东柏林博物馆;第二块标本也是H.V.Meyer在1861年9月30日宣布的,是一基本完整的个体,头骨不全,头后骨骼基本完整,并有羽毛印痕,可以说形态栩栩如生,命名为印板石始祖鸟,标本现保存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第三块标本发现于1877年,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只始祖鸟标本,它比伦敦标本小约1/10,常为报刊书籍引用,现保存在柏林博物馆;1956年,F.Heller报道在索伦霍芬附近发现第四块始祖鸟标本,但没有头骨,其地点就在伦敦标本发现的附近;1970年,J.H.Ostrom报道1855年发现于同一地区的、原被定为翼龙的一不完整小骨架,是始祖鸟的骨骼,现在保存在荷兰Haarlem的Teyler博物馆;第六块始祖鸟标本,本来发现于1951年,由于缺少明显的羽毛印痕被误定为小型食肉类恐龙,1973年才由Mayr更正,现保存在德国Eichstatt的Jura博物馆;1987年在索伦霍芬印板石灰岩内又采集到一块始祖鸟标本,与前一件相同,也缺少明显的羽毛印痕,由PeterWellnhofer于1988年报道。

从以上始祖鸟标本发现情况简介可以了解,若没有羽毛印痕与骨骼化石同时保存时,常被误认为是爬行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