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侗族的风俗及特色【精品20篇】

SPA是希腊语SOLUSPARAQUA的缩写,意为健康在水中。是指人们利用天然的水资源结合沐浴、按摩和香熏来促进新陈代谢。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spa美容的特色,仅供参考。

浏览

3354

文章

1000

篇1:四川成都特色小吃侃膳斋棒棒鸡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侃膳斋棒棒鸡,源自四川荣经,是闻名四方的百年名菜,其味道特色,形式鲜明,以棒棒鸡为依托,包融了系列川中熟食经典菜式,集卤、拌、泡等多咱烹调手法,有麻辣、五香、泡椒、藤椒、香辣、咸鲜、酱香等系列特色口味。产品丰富多彩,味道层次鲜明。而在工艺上,侃膳斋棒棒鸡采用传统手法,完全延用原生态工艺流程,不使用任何添加剂、防腐剂,摒弃一切人工色素以化学提味剂,主导健康熟食,在味道之上,更注重于食品安全和传统四川食俗文化的传承。

成都人豪爽、热情,吃饭时喜欢讨论品评,不论是文、商、仕、农,都对饮食有一番见解,两父子的饭馆因棒棒鸡等特色腌卤熟食而生意红火,每每上客之时,对此菜肴的侃侃而论竟成此店另一特色。某日,一位当时在成都极有声望的老学者受友人之邀来此品菜,见此情景、食此美味,大点其头,口中频称“所谓‘侃膳’!”,其欣喜溢于言表,心中有言不吐不快,招来老板,道:“肉之至美为‘膳’,直言不讳曰‘侃’。今见贵兄此处客似云来皆侃侃而谈;品此膳食,寤寐难忘。以愚之见,兄此店也,‘侃膳’二字,恰如其分,不若冠名‘侃膳斋’乎?”老店主本一饮食痴人,对店名也不甚在意,现在听此学者之言,有如醍醐灌顶,连连称好,又命伙计准备笔墨,让这位学者留下墨宝书此店名以作店招。老学者也是爽直之人,写下“侃膳斋”三字后又写下一段侃膳斋小记: 中华沃土,天赐奇珍灵宝,得饮食千载; 蜀国福地,谷丰猪劲羊肥,传味之精髓, 都江古堰,涟涟锦水,山,藏鲜香醇美,水,映碧树琼楼。 陈美食,交庖技;雅聚雕栏,铺叙家珍, 看幽谷灵洞,花繁林茂; 称米仓天盆,物阜年丰。生生不息之地,众味始然之源,取得天独厚之优,博行业众家之长, 贯南北乡风食俗,汇中西流行时尚; 集精英人士,展名店风采, 终成侃膳之所。 物产天然,味则人为,食之瑰宝,膳之真谛,尽在其间。 至此,经两父子传承“棒棒鸡”名声大噪!但老店主不久驾鹤西去,子伤心不已,此时家乡传来其妹到嘉州老饭馆营生又因无烹调棒棒鸡的本事,兼缺乏管理之道,终致老家嘉州棒棒鸡招牌被砸——悲愤之余,小店主将饭店全称改作“侃膳斋成都棒棒鸡”,一为棒棒鸡正名,二为平胸中悲怨。“侃膳斋成都棒棒鸡”由此而来,直到解放前的战火烧到了成都,小店主遭遇横祸,“侃膳斋”的一系列腌卤熟食品也就一度失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各民族的风俗及禁忌

全文共 1375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各民族风俗禁忌,欢迎大家阅读!

朝鲜族

朝鲜族不喜欢吃鸭子、羊肉、肥猪肉。朝鲜族的老人地位很高,平时老人的饮食是单独制作和用餐的,如果父子同席,儿子不能当着父亲的面吸烟或饮酒。朝鲜族忌讳敲门,进访者应呼叫主人。

藏族

藏族人忌食鱼、虾、骡、马、驴、狗肉,一般不吃海味。他们不吃鸡、鸭、鹅等家禽。因为按藏族传统,食用的是偶蹄动物,视其它动物为恶物,而鸡鸭鹅是五爪,是奇数,因而不食用。

藏族人视佛像、佛供、寺庙中的经书、钟鼓,一般人佩戴的佛珠为圣物,不可触模。他们还忌讳在寺庙附近砍伐树木,高声唱歌,钓鱼、捕鱼。在牧区,进室后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忌讳混杂而坐。家门口生火、贴红布条、插树枝或门口木杆倒立,表示家里有人生病或妇女生育,忌讳他人进内。

在西藏民间,天葬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丧葬形式。对于天葬,民间有许多禁忌,包括禁忌生人观看。

天葬令旅游者充满肃穆、神秘之感。好奇心和探秘感驱使,想见识一番为人之常情,但旅游者应充分认识到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性,不要到天葬场观看天葬。

黎族

海南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种传统居住房屋。您如果想去屋内参观或想体验当地民俗而住进船形屋,记住一定要尊重黎族风俗。

在船形屋内有禁忌:不得戴草笠进屋,不得在屋内吹口哨,不得在屋内扛锄头……若是人多生病,家畜不旺,据说是屋场“多阴”“鬼神占地”,便要搬家等等。

满族

满族忌讳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在满族家中做客,不能随便坐西炕。

傣族

西双版纳是中国小城佛教集中之地,因此,傣族的风俗禁忌大多与佛教有关,到西双版纳旅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遇上傣族群众在祭祀寨神时,千万别进寨子。不能摸小和尚的头。进寺庙参观一定要脱鞋。进了傣族群众家,千万不能窥看主人的卧室,也不能从火堂的三角架上跨过。

壮族

壮族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草帽,外人不得入内。无论家人、客人都不能坐在门槛中间;不能扛着锄头或戴着斗笠走进家中。二月初二祭龙山帝王,不能砍伐山中树木,不能在山中大小便。壮族人给人递茶时,应双手捧杯,忌讳单手递送,夹菜时忌讳来回挑捡着吃。

蒙古族

蒙古族厌恶黑色,认为黑色是不祥的颜色。在饮食上,蒙古族忌食虾、蟹、鱼、海味等。

蒙古人忌讳别人(包括客人)骑着马在蒙古包门口下马和骑马闯进羊群,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客人不经允许不可擅自进入包内,在蒙古包内不能随便就坐,不能蹲、不能将腿伸向西北方或炉灶。不能从主人的衣帽、被褥、枕头上跨过,不能在包房内吐痰,出包房不能踩门槛。蒙古族人还忌讳别人用烟袋、刀剪、筷子等指头部。

苗族

苗族人民忌讳其它民族称他们为“苗子”,而喜欢他们的自称“蒙”。 黔东南等一带的苗族在立春第一次春雷响后三天之内不能出工。

湘西苗族在阴历每月初一、十五忌讳挑粪。

苗族人不喜欢吃羊肉,忌讳吃狗肉,禁止杀狗、打狗。在苗族吃糍粑,不能拍了灰再吃。和苗族人嬉闹时,不能用绳子或布带捆他们。苗族人在门口悬挂草帽或插青树叶,或者苗族人在举行婚丧祭祀等仪式时,客人不要进屋。路上遇到新婚夫妇,不能从他们中间穿过。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最忌讳在户外穿短裤,晚上睡觉时不能头东脚西或四肢平伸。在维吾尔族家作客,洗手时不可将沾污水的手乱甩;要待长者坐好方可就坐;吃抓饭时不要满盘子乱抓或者将抓过的肉食再放入盘内;吃剩的残骨不要乱扔,应放在自己面前的餐布上;用餐时外出不可从餐布上跨过或者从客人面前走;做客时不能当着别人的面吐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仡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仡佬族的习俗

全文共 7022 字

+ 加入清单

仡(ge)佬(lao)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9,744人(2000年人口普查)。贵州省聚集了96.43%仡佬族人口,其余各省份都有分布,以杂居为主。贵州聚居地主要为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分布于贵阳、六盘水、遵义和铜仁、毕节、安顺、黔西南等4个地区,少数散居于云南和广西。仡佬族也是越南54个民族之一,有1845人(1999年人口普查)。

仡佬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仡佬族的来历习俗

仡佬族的历史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人与古代贵州一代的僚人有渊源关系。唐宋时,史书中开始出现“葛僚”、“仡僚”、“革老”、“仡佬”等名称,统称为“僚”。僚人可能是古代对这一地区若干少数民族的泛称,而与仡佬族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仡佬”一名最早见于南宋朱辅写的《溪蛮丛笑》。自明代以来的许多史籍都说:“仡佬,古称僚”。近一、二百年间,在一部分仡佬族中还保留着古代僚人的某些习俗,如妇女穿统裙和凿齿,以及以石板为棺的墓葬等,都说明仡佬族与古僚人有渊源关系。古僚人,是西汉时夜郎国(主要在今贵州、云南境内)的主体民族之一。距今2100多年前,夜郎境内的僚人亦“魅结、耕田、有邑聚”(《史记·西南夷列传》),即已过着定居的农耕生活,出现了村落和集镇,有了君长,其社会已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或阶级社会初期。公元前130年,汉朝以夜郎地设置犍为郡,前111年又分设群。从此,这一带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逐渐密切。汉族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了僚人社会,从而缓慢地向封建社会过渡。7世纪时,唐朝在今贵州省北部僚人居住地区,建立了羁縻州、县。这时,僚人社会的生产力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农民生产的稻、麦等粮食已有一部分作为商品在市场出售,他们纺织的“僚布”质量也很好,成了上缴封建王朝的贡品。

自唐、宋到清代,仡佬族处于封建王朝和当地土官的统治之下,受尽了压迫和剥削。元、明时期、仡佬族地区大都为当地的土司所统治。后来,这里又建立了卫、所、屯、堡等军事机构。明末开始“改土归流”,到清代雍正年间,仡佬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基本完成,仡佬族人民从此在流官的统治之下。清末及民国初年,仡佬族人口急剧减少,居住区域迅速缩小,仡佬族聚居地多呈点状分布在其他各民族生活区域之间,而各地的仡佬族人在与周围其他民族的共同生活中,通过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其生活习俗、饮食服饰等方方面面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但在贵州黔西、大方等彝族安姓土司,仍保留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势力,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止。

仡佬族的宗教信仰

仡佬族崇拜祖先,奉祀蛮王老祖;认为万物有灵,故信奉多种神灵。清代渐习汉俗,崇奉佛、道、儒三教,并信巫术。每家堂屋均设神龛,书供“天地君亲服、左昭在穆、古圣先贤、观音、牛王、财神等香位。老人亡故,要做“亡斋”超度。逢节庆给祖先烧纸时,要给“地盘业主、早老先贤”烧袱纸一封。如遇灾祸病痛,则许愿还愿,即或清平,亦祈福延年。请巫师(俗称“端公”、“道士”)至家“打保福”、“冲滩”,或设“坛”敬“坛”,或“还梅山”,或“送瘟神”,或“打粉火”。相信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能消灾免祸,益寿赐福。有寄拜奇石、古树之俗。还相信“烧胎”、“叫魂”、“观花”、“顿水碗”、‘界八字”、“看相”、“看风水”、“占卜”、“问卦”等。

清末民初的酸会有:“清醒会”(亦称“和瘟会”),多在正月,祈求一年清吉平安。“秧苗会”(亦称“保禾会”),多在六月,祈五谷丰登。黑神会”,多在六七月,设。坛”求雨。“太阳会”,八九月间久雨不晴,影响秋收,:打辞祈晴”。“虎豹会”(亦称“山王会”),冬腊月间,设“酸”驱遣虎豹,保境安民,亦有于三月间做会的。

仡佬族的饮食

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也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农忙季节日食三餐,农闲多食两餐,正餐之外,尚有“过早”、“歇闹(歇劳)”、“宵夜”等习俗。肉食以猪肉为主,鸡、鸭、羊肉次之,多数人不吃牛马肉和死禽死畜肉。嗜吃酸味和论辣食品,有“三天不吃酸,人要打捞窜”之说。糍粑常作亲把祖宗神灵供品,亦为待客和节日食品。糯米粑是仡佬族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食品。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要用一升或几升糯米打成一个大的粑粑,放在簸箕或方木盘内,供奉祖先,三天之后才可食用。黔西的仡佬族还用豆豉叶(扁竹叶)插在粑粑上,以表示祖先开荒辟草时插草为标;广西的仡佬族还有在除夕的供品中加粽粑和红薯之习。在端阳节、重阳节及其他所有节日,都要宴请宾客,但均要做粑粑。仡佬族人习惯把玉米粉放在蒸笼里蒸熟,叫作玉米干饭;这是仡佬族人一年四季餐桌上的主食,如果在节日里或是有远客临门,他们就在玉米面里加上相等的白米蒸熟,称为“混合饭”。

为了祛潮取暖,仡佬族人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仡佬族人的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不过,最受他们喜爱的要算是骨粉与辣椒加工腌制而成的辣椒骨。仡佬族人爱饮酒,多为自酿。先年有咂酒,以编谷、高梁、玉米、小米、大麦等为原料,发酵后贮坛密封,预置竹管,用时含管吸饮。后多为甜酒、烧酒。甜酒俗称“酷糟”,用糯米或玉米、小米酿制,多用于煮汤圆、鸡蛋,或用凉水冲饮。烧酒亦称火酒,用玉米或高梁酿制,其味浓烈,平常待客和筵席必备。男子喜抽上烟(亦称叶子烟),亦有中老年妇女抽叶子烟的,青年中吸香烟者增多。茶分清茶、油茶。清茶多用老鹰茶、藤茶、家茶或苦丁茶熬饮。油茶以家茶用油煎炒后加水煮沸,将干,用木瓢背反复揉成浆状,称“茶羹”,再加油煎羹,添水煮沸,加盐,佐以芝麻、核桃仁未、花椒调味,即可饮用。可以粑粑、粽子、麻糖、瓜子等佐食,亦可煮“油茶鸡蛋”、“油茶汤圆”、“油茶稀饭”等食用.大多数地方信佬族都有“吃油茶”的习惯,并视为待客佳品,有的日食三餐不离,否则精神不振。居住在旧城、隆兴一带的记佬族多无“吃油茶”习俗。

筵席常以酥扣(亦称烧白)、昨扣为主肴,加配滑肉(亦称酥肉)、粉条、黄花、木耳、豆类制成品等凑满“八大碗”或“十大碗”,俗称“大水席”。托情议事,往未酬醉,肴暖尤丰。大矸、三桥一带盛行“三么台”,即筵席分三台吃完,先酒次茶后饭,或先茶次酒后饭。油茶佐以糕、糖、干果、葵花子,酒佐冷盘热炒,饭加蒸碗汤菜。坐席多为每桌10人(上下席各2人,左右席各3人),旧城、蟠溪、院溪一带每桌12人,县城每桌8人。

特色饮食

油茶:

一些地区的仡佬族人家喜欢吃油茶。制法是用猪油放于铁锅内加热,拌以蛋、肉,再掺水,放些盐、糖熬成,以作饮料,配以包谷花、米花、酥食、麻饼、花生、糯米粑,干、衡相配,作待客之用。

百合:“百合肉丝”是仡佬族地区味道别具一格的名菜。务川百合粉,加工精细,粉质松散,光滑细腻,清香可口。

务川牛肉干:

具有民族风味,色棕红,味鲜美,因这里山区牛多肉嫩,务川牛肉干销往广西、广东、湖南、浙江、福建等省区。

道真旧城灰豆腐果:

以黄豆制成豆腐,再用桐壳灰、草木灰副本后叶灰、荞子秆灰等,用传统方法加工精制而成。质地绵酥,色灰白,鲜香可口。

仡佬族的民族节日

仡佬族在贵州分布广泛,特别是在黔中,黔北各县均有不同数量的分布,语言,习俗差别也较大,但仡佬族都来源于古代濮人。其习俗任有一致的相似性。下面就说一下仡佬族的节日:(按农历的时间先后)

大年: 一般正月十四,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晚上插天香,追虫虫蚂蚁,追亮火虫,第二日(正月十五)凌晨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大年重在灯。

三月三: 山王菩萨生日,有些仡佬族为了还愿而祭祀山王。

清明节:跟祖坟挂青。

端阳节: 一般五月初五,吃粽子。祭祀祖先。

月半: 一般七月十四,割新谷尝新,祭祀祖先。

八月节: 仡佬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仡佬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莫过于八月节(八月十五至二十日)。节日的头天,全族老少都要穿上新装,齐集在寨子的地坪上。几个青年把一头头戴大红花的黄牛牵来,寨中最长者——“族老”开始祷告,祈求五谷丰登;乐队奏起“八仙”曲,同时鸣粉枪、放鞭炮。然后杀牛,割下牛心,每户一份,表示全族团结一心。随后,“族老”还率众捧着小猪、老鸡、大鹅三牲,到菩萨树下祭祀。礼毕,全族欢聚一堂会餐,直到天黑。次日,各户举行家宴后,妇女们偕儿带女回娘家送礼;男人们串街会友,唱歌、谈天。据说,青年男女的歌舞活动一直延续到节日的最后一天。

重阳节: 一般八月十五,打糍粑,走亲戚(送糍粑)。

小年: 一般腊月三十,主要活动有,吃菜板肉,上坟,祭祀祖先(献饭),晚上祭祀四官老爷,秧苗土地。第二日早上,倒静茶,抢银水,吃汤圆,献饭。小年重在火。

过年

最早仡佬人根据农作物生长规律以十月为年节,嘉靖《贵州图经》载,仡佬“每岁以秋收毕日为岁首”。清《安顺府志》载,仡佬“以十月为岁首”。清代以来,仡佬族人渐仿汉人以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一为过年,原先十月为岁首的习俗渐渐废止。

年节时期向后推移,并吸取一些汉族过年礼仪,但仡佬年的传统习俗仍有不少留存下来。各地仡佬族过年,要打糯米粑供祖。糯米粑有大有小,数量有多有少。各寨、各姓氏,甚至在同一村寨集体举行和各家分别进行两种,但以各家各户分别进行的多。

除夕,各户以丰盛菜肴、酒饭陈列于堂屋神龛前的方桌上,燃香烛纸献清祖宗后,全家男女老幼欢聚一堂吃团圆饭。

仡佬节

仡佬族一年之中要过两个年节,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仡佬年,仡佬年在农历三月初三过。春节的时间和习俗大致与汉族相同,但有“喂树”的特殊内容。“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拜毕给树“喂”祭品:一人执刀在树皮上砍3个口子,另一个“喂”些肉饭酒于刀口中,最后用红纸把刀口封住,给树除草培土。“喂”饭时针对不同的树,要对答不同的词。如对果树,要说:“喂你饭,结串串;喂你肉,结坨坨”,表示预祝果实累累。“喂”树之后,人们欢聚宴饮。有些地区在农历八月十五也捧着牛心和新米饭祭拜寨旁的神树“菩萨树”,祈祝丰年。

吃虫节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的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还有一些地区把“祭树”称为“祭山”,因为仡佬族世世代代生活在山区,热爱山、尊崇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祭山”的具体对象也是村寨附近高大茂盛的一棵古树,它是顽强的生命力的体现。祭祀以村寨为单位,只许成年男子参加。除贡献祭品外,巫师要唱《祭山歌》求山神保佑村寨平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吃新节

仡佬族每年农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将要收割时,仡佬族便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祭祀当日,各家主妇到田间摘新粮,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区还杀鸡杀猪,甚至杀牛祭天、杀马祭地。吃新日这天摘谁家的新粮都不为基诺族的吃新节是在八九月间谷子成熟时举行。节日早晨,各家到田地里摘新粮、蔬菜来做,并杀鸡祭祀。蒸饭时注意观看甑子里冒出的蒸汽的方向:从东方冒出预示子孙兴旺;从南方冒出预示丰收;从西方冒出象征狩猎顺利;从北方冒出则是不祥的征兆。饭菜煮熟后,由家长主持祭祀寨神、铁匠神、火塘神等诸神。传说基诺人原来只吃山芋和野菜,是他们的狗带回一粒谷种,他们将它种下,但是所获不多,后来一位白发老人传给他们种谷子的知识,于是他们收获了满仓新米,从此他们才有了过新米节的传统。

敬雀节

“雀鸟”为仡佬族民族图腾,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一是仡佬族传统的“敬雀节”节日,进行祭祀仪式、表演传统民间技艺等。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仡佬族民族文化,尧上在这一天举办2010年“尧上仡佬族敬雀节”。“敬雀节”是仡佬先民世代流传下来敬奉雀神的崇拜综合性民俗活动,为仡佬族百姓祈祷子孙发达、家业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活动。据尧上邓氏家谱记载,敬雀节至少有300多年历史,“敬雀节”以“敬雀”为核心,包括了敬雀保存的生态环境居民建筑和动态民俗文化的内容。

敬雀节上,仡佬族同胞向游客展示魅力独具的活动内容:举行敬雀节祭祀、唱拦路歌、敬拦路酒,表演长号唢呐、仡佬毛龙、仡佬婚俗、山歌对唱、印象尧上等。开展斗牛、拉牛、抵杠、掰手腕、抵牙巴劲、捉放活鸡等独具乡村特色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

山节

农历三月,春山明媚,春雨融融,春燕归来,万物复苏,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仡佬族祭山的日子。祭山一般在三月初三,也有的在三月首寅或首巳日。祭山的村寨为单位各自组织。一村只有一姓者,祭山由长房世袭主持;多姓杂处的寨子,则轮流主持,每年由数户共同当值,用拈阄方式确定当值者,主持人面对神树,恭恭敬敬地献祭,呼请名山神来享受祭物,并祈祷山神保佑全寨清洁平安、五谷丰收、六畜兴旺、男子会犁牛打耙、女子会纺纱织布、多生子女。

神树所在山坡被仡佬人视为神圣之地,备受爱护,人们不得放牛马去践踏,不得砍伐山上的树木,也不能随意进山砍柴割草,客观上起了封山育林的作用。

抢春水

遵义县和务川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的仡佬人,有“抢春水”的习俗。

春季农历“立春”的头一天,家家户户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水挑足,并准备好鞭炮。“立春”这天,不洗衣服,认为洗衣服会把春水搞脏,也不扫地,不挑水。“抢春水”的人是由家中未婚男子或女子担任。如家中有几个未婚男子或女子,那就由家长指派其中既诚实、能干,又机智、勇敢的人担任;如果家中没有未婚男女,就要向亲戚或邻居借一个并在头一天晚上请到家中居住。

鸡叫头遍,“抢春水”的人悄悄起床,提上装水的工具摸黑走到水边,不出声,也不能响动,否则认为会惊动“春水”。然后用碗轻轻舀水,一般舀十二碗(闰月舀十三碗)。舀完以后就开口大叫一声“抢春水了!”接着点燃鞭炮,震得全寨子噼噼啪啪作响,谁家的鞭炮先响,就说明那家抢着“头水”,那家的娃娃勤快。人们纷纷到水井或泉水边提水,在回家的路上还要高喊着“春水到我家,到我家...”回到家立即烧水,把“春水”烧开。然后烧一罐茶待全家起床后,每人喝一盅“春水”香茶,再喝一盅蜂蜜米花茶,吃元宵,祝福全家人平安。

六合宴

所谓“六合”,是指“团结、忍让、宽容、诚和、善处、礼敬”,这是仡佬先民和仡佬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仡佬文化中最具特征的精神依赖。

那么,为纪念仡佬的先民开荒劈草、倡“和合”、兴“七规”(仁、义、礼、忠、孝、敬、让),每年喜庆或者年末时,人们就会拿出自家最好的饭菜,聚集在村中祠堂斗酒斗菜,共叙一年的辛勤耕耘、共庆一年的丰收喜悦,这就是仡佬族传承至今的“六合宴”。

婚庆礼仪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的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在天黑前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拦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哄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的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拦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隆重的婚礼宴席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茶、油炸食品及干鲜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的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民族风味。

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咂酒是将酒酿好后密封于外抹柴灰拌黄泥的坛中插上两根竹竿,一弯一直,竹节没有完全打通。饮用时打通竹节,直管进气,弯管咂吸而饮,饮酒时有专门唱“打闹歌”的歌手助兴,使客人感到一片温馨。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平安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有什么特色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平安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想要了解平安平安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保本型理财产品,单纯从字面意思来看,保本型理财产品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投资者的本金,对于收益怎么样,需要根据产品的类型来判断。保本型理财产品风险小、比较安全,下面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平安银行的保本型理财产品。平安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一、产品特色面向高端客户,保障本金:产品面向高端企业及个人客户发售,是一款保障本金的低风险产品,可在理财期限内为客户带来稳固的收益。专业管理,风险可控:本产品通过专业的管理团队管理,投资于银行间市场信用等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并通过多种举措严格控制风险,以确保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平安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二、产品管理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于银行间市场信用等级较高、流动性较好的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包括:债券回购、拆借、银行存款、央行票据、国债、金融债、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券(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等资产。通过对货币市场工具、债券等品种的灵活组合配置,以获得较高的收益回报及较好的流动性管理,为投资者提供超越同业的投资回报率。理财产品可在平安银行做质押,平安银行可为投资人设计综合性的融资服务方案。针对金额较大的理财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可单独为其设计贴身的投资理财方案。团贷网在此提醒广大投资者,千万不要对保本型理财产品有过高的收益期望,保本型理财产品虽然比较安全,但是收益却不是很理想,因此要是对收益要求特别高的投资建议还是不要选择保本型理财产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最具地域特色的扬州沐浴文化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沐浴是每个人都会做的事,每天都会沐浴,而沐浴也有着很多的讲究的。在古代沐浴是要放无数的花瓣跟香料,那简直就是比现在的SPA还要豪华。本期小编就带你去扬州文化了解一下扬州的沐浴文化。

文明的步伐,催促坐浴的出现,沐浴工具也随之出现。扬州最早的浴盆,是1993年在城北郊西湖果树地区战国墓葬中出土的60厘米直径的灰陶沐盆,以及形如葫芦瓢、手舀浴水的陶器,这些器具为我们描绘了扬州先民盛水舀水沐浴的快活场景。2200年前,她翻开了扬州沐浴史的第一页。

当然,扬州古人对洗澡的兴趣,开始完全是自然的生活需求,蓄留长发,积累尘腻,从而养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天天洗脸洗脚的良好习惯。而掀起第一波浪潮的,是汉代。当强大的汉帝国在扬州建都设王的时候,高度文明和发达经济促使涓涓沐浴甘泉汇成了广陵潮。

他们居然将沐浴写进了法律,据《礼记·玉藻》载:汉律以法律形式规定公务员“吏五日得一休沐”,即官府每五日给假一天,让职吏们返家洗头沐浴,谓之“休沐”。这一2000多年前扬州先民的洗澡出勤率,即便拿到今天,与一周洗一次的俄国人比,依然稳操胜券;与3天洗一次的法国人比;也还不算落后。

提供这一历史信息的,是中国沐浴史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庭专用洗澡间,出现在扬州汉宫。在高邮天山汉广陵王刘胥陵寝中,2000年后的人们掀起了他的御用浴室的神秘“盖头”。

走进笔架山北、铁佛寺西的汉墓博物馆,穿越时间隧道,不难看到全国首例出土的帝王级“黄肠题凑”高规制木椁墓。沐浴在汉风遗韵之中的汉宫墓室,使用了856块金丝楠木,计1000平方米,有前庭、后院、便房、梓宫、左厢、右厢,其规格之高、制作之精、规模之大、材料之佳、保存之好,为全国之最。

尤其是对应东厢“食官内户”,主墓室西厢第五进,即“中府第五内户”,是长3米,宽3米、高4.5米,呈“L”形的洗沐间——在这间宽敞的家庭沐浴间里,我们惊讶地欣赏到一组完整无损的洗沐用具:双耳铜壶、浮石、木屐、铜灯、凳面中间留有圆洞、便于流水的圆漆浴凳,特别是工艺考究的硕大铜浴盆,其精美程度绝对不逊色于18世纪拿破仑的椅背情调式脚盆。

自此,扬州人不但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规范了传统的浴德情操,“儒有澡身而浴德”成了洗澡的最高规则。洗身是表,洁心是质,这一以沐为礼,以浴为德的至美人生境。界,自然是单纯的沐浴卫生理念所不能涵盖的了。

你可能也喜欢:

无锡特产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关于天津葬礼习俗知多少?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基诺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基诺族的来历

全文共 4386 字

+ 加入清单

基诺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基诺是民族自称,过去汉语多音译为“攸乐”,意为“跟在舅舅后边”,加以引伸即为“尊崇舅舅的民族”。1979年6月经民族确认,成为中国的第56个民族。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茶。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基诺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基诺族的来历习俗

京族的历史

有关基诺族汉文献记载史于清代。据考,因基诺山盛产普洱茶,明未清初有汉族商人进入,推广种茶制茶技术,对基诺族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清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在基诺山司土寨设攸乐同知,筑砖城,带“马步兵丁五百名”驻守。但六年之后,因瘴气厉害而裁撤,委任基诺族头目为攸乐土目,管理基诺山区。在清代以前,傣族土司对基诺山已实施统治,传说傣族召片领曾拜认过司土寨的基诺族长老为干爹,还娶过一个基诺族美女为妻,并生一子,后来此子当了召片领。傣族土司在基诺族村寨任命了叭、鮓、先级基层头人,而且还以前、后半山为单位,任命两个金伞大叭,各赐以金伞一把,鋩锣一对,锁链一条。每年这两个大叭都要在金伞的张盖下,在手持铁链、大刀和鸣锣开道的随从簇拥下,巡游各基诺族村落,以宣扬傣族召片领的统治权威。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在基诺山委任保甲长,保甲长与傣族土司任命的基诺头人相结合,主要职责是为地方政府催缴贡赋。1941年11月至1943年4月,基诺族在操腰的领导下,联合瑶、哈尼、布朗、汉等民族进行反抗,最终迫使云南省地方政府把车里县长撤职查办,3年内未在基诺山征税。

在1949年以前,基诺族社会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阶段渡阶段,由父系氏族制取代母系氏族制,大约也只有300余年历史,21世纪初日常生活中母系氏族公社的遗俗还相当多。如在隆重的“上新房”仪式中,第一个手持火把登楼点燃火塘的是氏族内最年长的女性;在成语和古老的祭词中有“母亲是家长”的古训;只有母亲才有权为生病的子女杀鸡“招魂”;村社长老虽已是男性,但至今人们仍沿用母系氏族公社时代的称号“左米尤卡”,即村寨的老奶奶。

由父系公社取代母系公社,大约有300余年的历史。个别村寨在20世纪40年代尚有百余人共居的大竹楼,这个父系大家庭公社虽然共居一处,但分居各房间的小家庭却又是个体经济,单独生产和消费,呈现了父系大家庭公社末期的过渡状态。这些原始社会古老遗迹可谓基诺村社的特点之一。

京族的饮食习惯

逢年过节和喜庆盛会时还要吃“剁生”,即用生肉末拌上盐巴、辣子、姜末、薄荷、韭菜等佐料,用手捏匀,直到把肉捏成白色像熟的一样才进食。

基诺人习惯于将猎获的松鼠肉挂在竹楼里火塘边上,用烟火熏烤成肉干,使之常年不坏,食用时切片烹汤,其味鲜而不腻。

基诺族最喜欢吃的菜有酸酉奄鱼。做法是将鲜鱼去鳞洗净,拌上辣子、盐巴与热的米饭,装进竹筒里,用芭蕉叶蒙在筒口,扎紧,待酉奄熟后即食,这种菜有特殊的酸味,味美可口,是佐饭佳肴。

蚂蚁蛋也是基诺族喜吹的营养佳肴。农历三、四、五月间把蚂蚁包砍开,用篾箩接着,一个较大的蚂蚁包子获蛋七、八市斤,蚂蚁蛋一般有筷子头那样大小,似蜂儿的样子,营养丰富,可以煮吃、炒吃、蒸吃、放在火塘里烧吃,或放上盐巴、辣子舂细加水做成汤喝。

京族的婚姻家庭

基诺族青年恋爱自由,但青年男女必须在举行“成年礼”之后,才取得谈恋爱的资格。男青年16岁,女青年14岁。举行成年礼后,还要接受父母祝福,同时还要接受父母赠送的全套农具和成年人的衣饰——绣有月亮花徽的上衣,绣有月亮花徽和几何花纹的筒帕。基诺族的恋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基诺语称“巴漂”,即秘密的谈情约会阶段,这一阶段,互相赠送礼物,如女子送槟榔、鲜花,男子回送草烟、精心刻制的刀把之类。第二阶段,基诺语称“巴宝”,即爱情由秘密转入公开的阶段。这一阶段,互赠的礼物更多,而男子此时对女子最为尊贵的礼物是男子的母亲向女子赠送的礼肉,大凡男方家中杀鸡、杀猪、杀牛或猎到野兽时,男方的母亲都要选一块好肉用新鲜的芭蕉叶包成四方形,让儿子交给自己的恋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点是夜晚参加“尼高左”(男女社交的公房)进行社交活动,其间男子编竹篾活,姑娘刺绣纺织,或相互对歌。女子可把沾有梨木烟脂的铁片递给男方,男方则用手指细心漆齿。第三阶段,基诺语称“巴里”,即请求同居。男方认为双方的热恋已达到了同居的程度时,便可秘密地直接告诉女方,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就可以进行同居,即使同居后,男子再到女家,如女方的房门户没有半开也不得任意闯入。同居时,男子天不亮即应离开女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同居后,双方觉得应该组成家庭时,男子即在早上给女方家背水、扫地,即是向女方的父母表示也向世人申明,他要和这家姑娘结为夫妻。不久,男方的父母和证人便登门求亲。迎亲这天,新娘必须在迎亲的队伍到来之前,躲藏起来。届时由亲娘的舅舅和兄长找到,交给迎亲的队伍。在到新郎家的途中,还要举行泼污水仪式,即青年男子将污水泼在新娘身上,这是原来和新娘相好,而且同居过的男青年,其中也包括血缘氏族内的伙伴(基诺族不少村寨允许血缘氏族内的恋爱和同居,但禁止正式结婚)。因为她要到丈夫家生活,与伙伴们分离了,泼污水是对她的报复。

新娘来到新郎家,新郎的母亲送新娘一个鸡蛋,在她手上拴一根红线,绕3圈,新郎的父亲要给她一只鸡脚,并在她手上拴红线。意为不但把姑娘的心拴住,连魂也给拴住了。村寨的长老“卓生”、“卓巴”也前来祝贺。人们喝酒、唱歌、跳基诺舞、擂太阳鼓、尽情地欢娱,以庆贺这对新人完婚。结婚当晚,新娘不能外出,第二天清晨,新娘背水回家烧好洗脸水,请公婆洗脸,并正式称呼他们为阿爹阿妈。男子婚后仍可以“窜”姑娘,而妇女婚后一般不参加社交活动。离异现象很少。

京族的宗教信仰

基诺族过去盛行祖先崇拜,相信万物有灵。巫师有两种,一为“布腊包”,一为“莫丕”。遇有灾祸降临,请巫师杀牛、猪、鸡、狗祭鬼神。巫师会比较简单的占卜术,并兼行草医。“卓巴”、“卓生”(村社长老)主持重大的祭祀活动时,往往举行剽牛仪式。基诺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有“祭大奄(龙)”、“火把节”、“新米节”租过年。过年时间不固定,一般由“卓巴”、“卓生”决定,当“卓巴”擂响”(大鼓)时,就意味着新时代的来临,全寨男女老幼就涌到“卓巴”、“卓生”家旁边载歌边载舞,欢庆新年的到来。

基诺族现有人口1.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山区,其余分散在景洪、勐海的一些地方。

基诺族尊敬长老,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卓巴”(寨父),一个“卓生”(寨母)管理村社事务。

基诺族宗拜太阳,在基诺人的背心上,绣有太阳的图案,能分辨村寨的主要饰物枣背包上,也绣有太阳的图案。太阳鼓是基诺族的重要法器,太阳鼓舞是基诺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太阳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基诺人在除夕敲之,据说能带来吉祥。人们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对太阳的虔诚和崇拜。

京族的节日

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是过年,约在春节前后。

打铁节

基诺语称“特毛切”,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第一天上午要举行剽牛仪式,午后寨子里的长者敲响牛皮大鼓,人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围着大鼓跳起粗犷的舞蹈,这就是基诺人欢庆丰收的“太阳鼓”舞。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两面,分公鼓和母鼓。他们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祭祀太阳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新米节

亦称“新米”。每年农历七八月间,谷物即将成熟的时候,基诺族人就从田地里采集一些新谷子、蔬菜和瓜豆,再杀几只鸡,请亲戚朋友到家里共同品尝新米、陈酒、鲜肉、绿菜,同时举行一些仪式。人们边吃边唱,欢乐的歌声常常通宵达旦。

特懋克节

基诺族的传统节日,在2月6日至8日举行,人们除了杀猪宰羊,开怀畅饮外,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活动,打起太阳鼓,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火把节

基诺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六月间择日举行。节前,由卓巴(寨父)、卓生(寨母)分派一些人上山砍松柏,把砍来的树枝在寨内广场上支起一高大火把。这天全寨人停止征税,男女老幼皆着节日盛装,家庭主妇忙于准备节日会餐,亲戚朋友互相拜访。晚上,在塞外烧起火把,人们汇集到火把周围,待卓巴向火把祈祷后,人们便纵情歌舞,老人们开怀饮酒。青年男女则合着锣、象脚鼓和三弦,尽情鼓舞,直至通宵达旦。

成年礼

基诺族传统的交游节日。基诺族认为男女青年在十五、六岁前,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不能承担和享受公社成员的义务和权利,晚上不得随便出门,禁止谈恋爱,下地劳动只能算半劳力。只有到了十五、六岁,举行了成年礼以后,他们才取得村庄正式成员的资格,才可以谈恋爱。成年礼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仪式中举行。有些村寨对要举行成年礼的男青年进行奇袭式的捕捉。上新房的那天,男青年的组织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后,乘其不备突然袭击,然后把他挟持到上新房家的竹楼上,与大家一起吃喝,贺新房的人要给他敬酒,上新房的主人要送给他用芭蕉叶包成四方形的三块牛肉。他收下这份肉,表示乐意参加“绕考”(基诺语)。突袭的目的是使他在被抓的刹那间产生恐惧,增加接受“成年礼”的神秘感,使受礼仪式在一生中留下难忘的印象。参加“绕考”组织的第二天,父母要送他全套的农具,铜制的装槟榔的盒子,装石灰的盒子还有背上绣有月亮花纹的新衣裤,绣着几何图案的筒帕、包头巾、包脚布等物。在上新房的仪式上,长老们带领大家歌唱史诗,歌唱传统的社会生活的习惯法规、生产过程和古老的生活,还对接受成年礼者进行民族的传统教育。

女青年举行“成年礼”一般不经过突然捕捉的仪式,只要由女青年组织(基诺语称“米考”)的认可就行,但父母同样要赠与农具和衣服。这时女孩子的服装颜色更加鲜艳,有的围裙是两层,发式也改成一条独辫。

参加“成年礼”是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他们便成为村庄的一名正式成员,要承担起社会的各种义务。他们要参加青年男女相互结交的社会组织,即“统考”和“米考”。男青年要巡逻放哨,维护村舍法规和寨子治安,调解纠纷,对违法的人进行教育和惩罚,同时他们可以享受村舍成员的一切权利,取得了谈恋爱的资格。 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布依族·侗族·瑶族·朝鲜族·白族·哈尼族·哈萨克族·黎族·傣族·畲族·傈僳族·仡佬族·东乡族·高山族·拉祜族·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土族·仫佬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景颇族·毛南族·撒拉族·布朗族·塔吉克族·阿昌族·普米族·鄂温克族·怒族·京族·基诺族·德昂族·保安族·俄罗斯族·裕固族·乌兹别克族·门巴族·鄂伦春族·独龙族·塔塔尔族·赫哲族·珞巴族·汉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良庄镇特色瓜菜园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良庄镇北依徂徕山,南临柴汶河,面积140.9平方公里,是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发祥地、徂徕山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属大汶口文化流域,文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因为广阔平缓的南部平原与徂徕山的相对高度差比较大,形成了这里独特的气候条件:昼夜温差大、积温高,盛产的瓜菜质优味美、营养丰富。9.2万亩耕地中仅瓜菜面积就有6.5万亩,被誉为“中国蔬菜第一镇”。近年来,各级政府组织群众利用独特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形成了万亩蔬菜大棚。一进入良庄镇,一片片望不到边的蔬菜大棚便映入眼底,俨然是“棚海雪原”。公路两边的大棚密密麻麻、林林总总绵延数十里,棚内孕育着生机和活力。

目前,良庄镇特色菜园共有瓜菜大棚0.5万个,各类拱棚6万个,瓜菜品种50多个系列160多个品种。良庄特色瓜菜园生产的瓜菜全部是绿色食品,共9种,(即:菠菜、西葫、芹菜、蒜苗、菜椒、香菜、豆角、西瓜)均获得到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多年来,良庄瓜菜园不仅生产环境好,没有污染,更重要的是坚持采用标准化生产,确保瓜菜始终如一的质量。

良庄的瓜菜不但通过北宋蔬菜批发市场源源不断的输出到外地,而且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参观。2007年良庄特色瓜菜园被评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在这里既可以观赏到新、奇、特、优的瓜菜,又可在采摘点自主采摘品尝,既可下地干农活,体验劳作的辛苦,又可亲自下厨房,享受农家宴带来的乐趣。

我镇积极围绕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开展工作,突出了三大特色。1、蔬菜特色。良庄镇瓜菜面积6.5万亩,标准蔬菜大棚0.5万个,各类大中小拱棚6余万个;瓜菜品种4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北宋蔬菜批发市场建设规模大、并且比较规范,看点多。围绕蔬菜搞好采摘观光旅游。2、文化特色。良庄镇是革命老区、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发祥地,有东良庄抗日纪念碑、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山阳北大庙,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理想场所。3、自然特色。良庄镇位于徂徕山南麓,境内山中景点众多,风光秀丽,森林茂密,气候宜人,适宜发展观光休闲旅游。

规划3条旅游热线。一条从茅茨到黄石崖民俗村旅游线路,一条是从山阳到庙子竹溪风景区,第三条是瓜菜区采摘农业观光线。

地址: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人民政府

营业时间:24小时

游览时间:大约1小时

特色景观:良庄镇百醇怡慧蔬菜采摘基地、德来美草莓庄园、山阳北村有机蔬菜基地、三官庙

游览线路:规划3条旅游热线。一条从茅茨到黄石崖民俗村旅游线路,一条是从山阳到庙子竹溪风景区,第三条是瓜菜区采摘农业观光线。

配套服务设施:

村内有饭店宾馆,可为游客提供就餐休息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数字经济八只概念股有哪些?具有怎样的发展特色?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数字革命的到来,数字经济八只概念股吸引了许多投资者注意力,因为现在相比较一些实际性的股票,这种概念性的股票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的人,数字经济八只概念股的出现,为更多想要投资概念股的群体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因为许多想要在概念股领域当中进行交易的群体是必须要保证选择的,这个概念股具有更加规范的,限制具有更好的发展未来的,然而数字经济八只概念股是能够更好的维护客户利益的,那么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数字经济八只概念股有哪些这些概念股具有怎样的特点。

1、数字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主要经济贸易其实是来自于实际的货物的交换的,但是随着现在网络不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店铺和个体开始选择在网络上去进行一些产品的经营,但是这样的经营的方式只不过是借助了另外的一个交流平台,然而数字经济的出现就会更多的客户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的领域,就是进行这种比较虚拟化的投资和交易,就能够获得一定的资金,所以说整个交易的流程是相对比较方便的,但是需要面临的风险也比较高。

2、数字经济八只概念股

数字经济的八只概念股,包括有科蓝软件、达实智能等,每一个不同的概念股都具备一个较大的公司的背景,因为在推出概念股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获得一些客户群体的信任,如果发行概念股的公司并不具备更大的机制,并不能够提供更多的资金和保障的话,是很难有人去选择该概念股的。而且不同的概念股具有各自不同的发展的方向,因为不同的平台具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和交易的领域,那么在发行概念股的时候也会存在一定的区分。

数字经济八只概念股的介绍可以让人们对于概念股的认识更加的广泛化,因为不同类型的概念股具有各自不同的规则概念股,主要是就是借助了规则和以后可能的发展趋势来进行交易或者是吸引新的客户的,所以说概念股的相关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更多的是从发展和经营的状况上吸引新的客户。既然我们选择了去进行概念股的投资,那么就必须要了解一些相关的信息和资信,这样才能够对于某一个领域具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还必须要能够更好的去承担该投资的风险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燃面为什么叫燃面 燃面是哪里的特色小吃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听到燃面这个东西,很多人应该都会以为它是可以燃烧的面条,其实它的名字也确实和这个有关,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燃面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吧。

燃面为什么叫燃面

燃面之所以叫燃面,是因为制作过程中基本上是很多的油,没有水,然后用火点着它就可以燃了,所以叫做燃面,在这个过程中,对于面条选是非常重要的,还会用一些宜宾当地的一些菜进行烹饪,其中香油、八角、花生、核桃、辣椒、葱姜蒜都是非常重要的,还可以加一点儿菠菜叶面放入煮,然后特别好吃,美味。

燃面是哪里的特色小吃

宜宾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名小吃之一。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

燃面小吃选用当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碎米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因为燃面是素面,改革开放以后燃面家族又多了一些新成员:例如荤燃面、燃汤面等等。古老的燃面又带给喜好它的宜宾人民更多的味觉盛宴。

燃面有营养吗

燃面的营养价值是比较丰富的,其中的燃面还有比较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这对于我们身体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正是因为这些物质,才可以使得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才可以为我们的身体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燃面中最重要的就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为我们身体攻击我们身体所需的蛋白质,可以很好的帮助身体提供能量,可以帮助身体得到很好的营养。其次,燃面中含有纤维素,而纤维素是可以促进我们肠胃消化的,可以使我们的长为更好的蠕动,可以起到一定的排出垃圾和毒素的效果。而且燃面也还有一定的脂肪,是身体所摄入需要的脂肪,不要过于多。

燃面孕妇能吃吗

可以适当吃一点,尽量不要选择多吃,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肠胃和消化系统也是比较脆弱的,如果一个不剩没有吃好,就会出现问题。如果是用药,可能又会对自身和胎儿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面食容易产生积食,不管是平时使用还是在特殊期实用都是尽量要少食用面食的,如果引起积食,对食的话是会引起难受,并且会引起腹痛的,这样的话对身体是特别不好的。对于特殊时期的人来说也是更加不好的。而这个时候的孕妇是不适宜使用这些的,因为无牌消化对身体是特别不好的,这个时候吃不会有任何好处,反而还会增加肠胃的负担,对身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所以尽量要少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婆媳关系是中国特色 还是世界难题?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1现代社会以前,媳妇基本都落于下风

最初的母系社会,氏族由一个或几个女始祖传下来的后代儿女构成。这样的家庭形式下,只承认女系血统。根据母权制,男人同异族女人生的子女,便只有列在氏族之外,归于女方一族了。所以这时的婆媳概念只存于生理,而不存于伦理,她们的家在不同的部落。直到父权制家庭出现,男人掌握支配权,妻子和子女成为丈夫家庭的成员,婆媳的伦理关系才正式浮出水面。夏启之后,宗法权威融入家庭,所有家庭成员的身份都严格地被宗法制度限定。婆婆的地位开始跃然直上,几千年来不曾跌落。

2现代社会,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

到今天,社会变迁带来的现代化冲击着尊母抑妻的伦理风气,但婆媳冲突还没有完全消散。婆婆不再作为传授媳妇单向文化的教育者,当代媳妇在对新事物的信息量上也超越了婆婆的经验知识。这种家庭中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引起摩擦。然后是钱的问题,传统家庭的经济大权总是掌握在父母手里,若面对当代媳妇的独立经济要求,保守点的婆婆也许就会心生不耐。

3婆媳关系是世界难题

在婆媳关系问题上,世界各地其实都大同小异。首先说说日本,“儿媳”意味着随丈夫进入婆家,成为家庭成员之一,既要和丈夫和睦相处,也要侍奉公婆。这种家庭观念跟中国传统文化很相似。在欧美,其实婆媳关系也是相当敏感的。2001年,德国心理学尤勒对德国大学生进行调查,让他们评价自己的父母跟四位祖辈间的关系,结果在各种关系中,婆媳关系勇夺倒数第一。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曾有一项研究称,娶儿媳比嫁女儿更让母亲担心。受采访的89个婆婆和岳母表示,如果儿子结婚的话,他们很担心以后儿子会不会没以前关心自己、他假期会和家人一起过吗?最令母亲们担心的,是宝贝儿子结婚之后会不会发生“质变”,比如说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以及跟家人的关系。

​4丈夫们要做好润滑油作用

虽然是一家人,但矛盾激烈的婆媳关系跟战争别无二致。当然,解决婆媳矛盾的核心始终是夹在中间的“老公”和“儿子”,毕竟,调解好老妈和老婆的关系是每个男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更需要老妈和老婆双方的配合和对“老公”和“儿子”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如果处在这个复杂三角关系中的三个角色能明白什么是“可为,不可为”这个中国古之先贤的大智慧,也不乏是一件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贵州特色美食有哪些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外出旅游不仅可以收获愉快的心情,还能品尝各地的美食,那么去贵州旅游可以吃到哪些美食呢?贵州特色美食有哪些?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来了解详情吧。

贵州特色美食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1、肠旺面又称肠益面,是贵州极负盛名的一种汉族风味面食。在贵州众多的小吃中,以色、香、味“三绝”而著称,具有血嫩、面脆、辣香、汤鲜的风味和口感,以及红而不辣、油而不腻、脆而不生的特点。

2、丝娃娃是一种贵阳街头最常见的小吃。乍听这名字,真吓人一跳,如同《西游记》中唐僧面对高徒拿来娃娃状的长生果大喊:罪过,罪过!丝娃娃因其形状上大下小犹如裹在襁褓中的婴儿,故名。

3、酸汤鱼,苗族独有的食品,入口酸味鲜美,辣劲十足,令人胃口大开。

4、糖麻圆是一道著名的汉族小吃。壳薄内空,形似圆形,色泽金黄,糯绵香甜。

5、恋爱豆腐果,是贵阳名小吃之一。以其名奇特、意味深长、风味别致为特色。

6、贵阳辣子鸡是一道极具贵州特色的菜。做法是先将鸡切成块经过香料腌制,然后放入油锅内爆,熟后捞起来。在油锅中放入大量的糍粑辣椒,辣椒制好后将鸡块倒回锅内同烹。

7、折耳根炒腊肉折耳根,又名鱼腥草,有特异气味,营养价值较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甲基正壬酮,羊脂酸和月桂油烯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

8、片鸡粉是贵州贵阳市的汉族传统名小吃,爽滑微韧,鲜香不腻,获首届“中华名小吃”称号。

9、冰粉是贵州各地夏季最为畅销的好东西,当你走在街上大汗淋漓,口干舌燥的时候,看见有冰粉卖是最高兴不过的事了,来一碗冰冰凉凉,吃到嘴里香甜滑爽的冰粉,一身的燥热马上就消除了,真是痛快无比。

10、米皮,是利用米为主要原料,通过一系列的蒸制加工,做成的一种面食。

以上是对贵州特色美食的总结,去贵州旅游一定要品尝这些美食哦。如果各位还想知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就请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吧,小编会在讲座中为大家做详细总结,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土家族由于山川隔阻,很少与外界来往,生活相对比较封闭,也比较少受到外界的影响。土家人是非常重视传统节日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风俗,欢迎大家阅读。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2: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5: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4:插柳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专家介绍说,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存在3种说法。一说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一说清明节既为鬼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的介子推。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6: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的清明节习俗。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以树桠枝为架,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1:寒食节

土家族民间非常重视传统节日,自年始至年终,可谓月月有节。正腊月间的年节(过赶年)、元宵节,二月社日、花朝节,三月寒食节、清明节,四月初八牛王节,五月端午节,六月初六向王节,七月乞巧节、女儿会、月半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节,十月初一“寒衣节”等等,都是较为重大的节日。

在众多节日中,以“过赶年”最具特色,现只有部分地区保留这一习俗。过赶年,也称过蓑衣年,即逢月大腊月二十九过年,月小腊月二十八过年,因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故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做绿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等。

土家族的清明节习俗与风俗3: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其实,扫墓在秦代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代以后的事。到唐代才开始盛行,并相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滩岛有那些特色

全文共 1748 字

+ 加入清单

旅游风景

单独听到长滩岛的名字,你或许不为所动,但如果告诉你这个岛被全世界自助游者视为权威的Lonely Planet品牌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十大海滩之一。长滩岛的英文拼写是BORACAY,位于菲律宾排行第六大的班乃岛(Panay)西北部海域,小岛形如骨胳,长9公里,在中部最窄的地方,宽约1公里。

令这个不起眼的小岛遐迩闻名的,是从南延伸到北、大片珊瑚磨碎后形成修长细腻的白沙滩。这是一个需要趿着人字拖进入的天堂,只有光荣地把你的肩膀和背部裸露在温暖阳光里,晒一身香喷喷的蜜糖色,才能开始感觉到融入当地氛围的美妙。

音乐、海边按摩和绘体是这里最令人心醉神驰的玩意儿。要是热爱音乐和泡吧

到此绝不会感到落寞,暮色渐深,夜晚开始摇曳生辉,海岛居民天性热爱音乐,很多酒吧都设有不插电的现场弹唱,吹着海风,听那无比深情的菲律宾语情歌。做按摩最合适的时分是日落,这时经过一天的水上活动,劳累的肌肉正好需要放松,必须选择在户外,脱去上衣趴下,隔着垫子是细腻的白沙,朝向大海,才能真正体会到海岛按摩的舒服。文身和绘体的小摊位,在岛上就像售卖多彩贝壳项链的摊位一样常见,当地的男人喜欢赤裸上身,露出健康的深棕色皮肤,故习惯在臂膀画上图案装饰,来到热带小岛,入乡随俗,在皮肤上描上漂亮花纹,光明正大走到大街上秀出来,不会引起侧目,只有内心为自己美丽而生发的由衷喜悦。

巴拉望附近海域,集中了菲律宾海域所有珊瑚的40%;二战期间,中途岛战役中的日本战舰遭美军突袭,在岛屿北部海域大量沉没。拥有了珊瑚和沉船两样最有乐趣和最具挑战性的潜水目标,该区因此登堂入室,成为不可多得的潜水圣地。北部的艾力度地区,触目是让人感到呼吸困难的美景,海水蓝得发紫,全无 长滩岛上的沙细软得像面粉半点污染,沙滩白如冰糖,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锯齿状的石灰岩山拔地而起,于海上如一艘艘巨舰。

只要埋头进入海里,在水下获得视野,你就不会再舍得把视线移开。而海底世界,只有进行真正的近距离接触,才能发现如果一直在陆地生活,自己的想像力将永远不可能到达如此奇异之境,珊瑚礁上,完全一片繁花似锦,每一寸领域都有不同面貌,无数如珊瑚一般色彩夺目的鱼儿,在身前身后游动,伸出手,它们却如惊弓之鸟般迅速躲开,令人永远无法触碰到这些精灵。可进行的水上活动多不胜数,包括划皮艇到米尼洛的大小两个礁湖、到周边无人小岛上野餐和浅潜、外出钓鱼等。

岛屿特色

长滩岛位于菲律宾阿尔坎省,这个曾被誉为世界七大美丽沙滩之一的岛屿,整座岛为狭长型。从1970年末开发至今,依然是东南亚地区深具吸引力的渡假胜地。每到旺季,渴望阳光碧海的游客从全球各地不辞辛劳地涌来,享受一个充满惊奇与欢乐的休闲假期。

长滩岛被誉为世界最好的海滩之一。休闲处和酒吧把长滩岛变为社交集会的地方,同时细如粉末的细沙和清澈碧蓝的海水,仍然使它成为欢度周末的好去处。它又是一个勇于尝试新鲜事的岛屿,在那里,可以参加数不尽的活动,例如水上运动、讨价还价的购物、打高尔夫球,以及从一个小岛到另一个小岛的跨岛游。放松自己,在海滩进行一次舒筋活络的按摩。这个岛从来没有缺乏过按摩师在海滩旁提供按摩服务。

热带岛屿惯有的碧海、蓝天、白沙、椰林,长滩岛一样也不少;所有够刺激、够好玩的水上活动,这里也样样都有;丰富的夜生活、廉价的异国美食、200家不同价位特色的渡假饭店……,在长滩岛,不怕玩不到、吃不到,只怕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一一享受。消除运动后的疲劳、阳光造成的晒伤,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菲律宾式的按摩。岛上有12家豪华疗养别墅提供温泉疗养套装,此外几乎每家酒店都有技术娴熟的按摩师。按摩室的设计往往独具匠心:半户外的空间,帐幔低垂,闻着花香,听着海浪,还没有开始已经进入催眠状态。酒店的SPA中心不但提供按摩,也有各种深度理疗服务和瑜伽课程。而更物美价廉的是在海滩边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按摩师,300比索就可以享受一小时极专业的菲式按摩。

长滩岛的本地风味并无特别之处,多是各种海鲜烧烤,比国内的海鲜便宜,但味道一般。相比食物而言,各种鲜榨果汁和奶昔则堪称物美价廉,一般不过50-80比索一杯。这里可以找到世界各地的美食,法国、意大利、墨西哥、印度、日本等各种风格的饭店、酒吧、咖啡馆让任何地方来的游客都找到熟悉的家乡口味,价格相差比较悬殊,丰简由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秋节不同民族有什么不同的风俗

全文共 2514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东亚诸国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那么,中秋节在不同民族里有什么不一样的风俗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不同民族的风俗二、汉族特色

1北方

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河北省万全县称中秋为“小元旦”,月光纸上绘有太阴星君及关帝夜阅春秋像。河间县人认为中秋雨为苦雨,若中秋节下雨,当地人则认为青菜必定味道不佳。

陕西省西乡县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中秋有吹鼓手沿门吹鼓,讨赏钱。洛川县中秋节家长率学生带礼物为先生拜节,午饭多于校内聚餐。

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除了赏月、祭月、吃月饼外,还有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2南方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柚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节祭土地神、扮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看会”。

中秋节不同民族的风俗一、少数民族特色

1朝鲜族

朝鲜族则用木杆和松枝高搭“望月架”。当明月升空时,请数位被推选出来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后,再点燃望月架,敲长鼓、吹洞箫,一起合跳《农家乐舞》。

2广西西部壮族

广西西部壮族的“祭月请神”活动更典型,每年夏历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们在村头村尾露天处,设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炉,桌子右边树一高约一尺的树枝或竹枝,象征树,亦作月神下凡与上天的梯子,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话因素。整个活动分为:请月神下凡,由一名或两名妇女作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对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个阶段。

3黎族

黎族称中秋节为“八月会”或“调声节”。届时各集镇举行歌舞聚会,每村由一“调声头”(即领队)率领男女青年参加,互赠月饼、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结队,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饮米酒,开展对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机挑寻未来的伴侣。蒙古族

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人们跨上骏马,在银白色月光下,奔驰在草原上。他们朝西放马奔驰,月亮由东方升起,坠落西方。执着的蒙古骑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4藏族

西藏一些地区的藏族同胞欢度中秋的习俗是“寻月”。是日夜晚,男女青年和娃娃们,沿着河流,跟着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围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后回家团圆吃月饼。

5广西侗族

广西侗族有“行月”的习俗。中秋夜临,各山寨的芦笙歌舞队,踏着一路月光,行至临近山寨,和那儿的寨民相聚赏月,赛歌赛舞,彻夜长欢。

6云南德昂族

云南德昂族“串月”。云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挂,分外明亮的时候,山头塞尾,不时传来一阵悠扬动听的葫芦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倾诉衷情。有的还通过“串月亮”送槟榔、送茶订下婚约。

7云南彝族

云南彝族过中秋的传统习俗是“跳月”。入夜,该族各个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开阔地,一个个束腰披纱的姑娘们和头缠布带的小伙子们以及老头、老太太、小娃子们都激情地载歌载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对歌,仿佛月亮也听得为之动情动容,越发显得妩媚皎洁。

8仡佬族

仡佬族在节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头公牛,将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灵、迎新谷,他们称为“八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塔吉克族的历史是怎样的?有着什么民族特色?

全文共 354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那些人数众多的民族外,还有一些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而中国的传承文化众多的也是民族众多的原因之一,每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可知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中的塔吉克族是怎样的吗?随小编去塔吉克族文化看看吧!

塔吉克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塔吉克”是民族自称,意为“王冠”。

塔吉克族的族源可上溯到公元前若干世纪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操伊朗语的诸民族。中国塔吉克族(高原塔吉克人)和塔吉克斯坦的主体民族塔吉克族(平原塔吉克人)不是一个民族,二者在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上都有很大差异。

塔吉克族的语言克分为色勒库尔语和瓦罕语两种,均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是多音节语,塔吉克族是中国唯一操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色勒库尔语主要是塔什库尔县居民使用,莎车、泽普、阿克陶和皮山等地的居民则主要使用瓦罕语。

由于塔吉克族人民长期与汉族、维吾尔族等人民密切交往,所以在塔吉克语中,吸收了许多汉语和维语的借词。中国塔吉克族无本民族文字,20世纪30年代前使用波斯文,后改用维吾尔文,当今青年人普遍兼通维汉语文。

塔吉克族人口数为51069人,其中60%聚居在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厍尔干塔吉克族自治县,其余主要分布在附近的莎车、泽普、阿克陶和皮山等县,这些县里都设有塔吉克民族乡。自古繁衍生息在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吉克人和不同时期从帕米尔高原西部东迁的塔吉克人构成了我国境内的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妇女是编织和剌绣的能手。她们所织的鞍垫、马衣、腰带等多饰有图案,并能用各色布块在枕头和围裙上拼出各种几何图案,称之为“补花”或“对布花”,花纹对称协调,色彩鲜艳。

最出色的手工艺是刺绣,她们在衣领、襟边、荷包等上面刺绣各种图案花纹,尤以在妇女帽子前沿的刺绣最为精致,有的像插满鲜花,有的像遍缀宝石,独具特色。此外,马鞍、马鞭等日常生活用品大多也饰有图案,有的还用白银、铜丝镶嵌,相当华丽。

民族历史

塔吉克族人口虽少,却历史悠久。“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据民间传说,该词的原意为“王冠”。

据考古发现,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这些操东部伊朗语的民族,就已分布在我国新疆南部地区,其中分布在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东部地区,就是我国塔吉克族的先民(一般认为是塞种人)。公元前2世纪,张骞出使西域,西汉王朝设西域都护管辖。塔什库尔干地区属于交通要道,“丝绸之路”的咽喉。

塔吉克族先民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受到熏陶。并发展自己。公元2~3世纪,在塔什库尔干一带出现了蝎盘陀国,竭盘陀人是中国塔吉克族的远祖。在3~4世纪,他们已经得到发展,灌溉农业,过半农半牧生活。蝎盘陀国有12座城堡和10多所寺院。以来自于南亚次大陆地区的小乘佛教为国教。

唐朝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开元(713~741)中,在此设“葱岭守捉”戍所。公元8世纪,蝎盘陀国消亡。公元9—16世纪,塔什库尔干地区先后受来自于南部的、崛起于青藏高原地区的吐蕃人、喀拉汗王朝、西辽、蒙古元朝和察合台汗国的管辖。特别是从10世纪开始传入喀拉汗王朝境内的伊斯兰教,对塔吉克人的影响强烈,以致后来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

明朝后期,在色勒库尔的中心地带已有一批塔吉克族小村塔。从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帕米尔高原西部和南部的舒格南、瓦罕等地的许多塔吉克人迁入色勒库尔,逐渐成为中国的塔吉克族。

17世纪中叶,清朝统一全国,对塔什库尔干,沿用元朝的名称“色勒库尔”,建置色勒库尔回庄,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管辖。清代的建置,大大加强了塔吉克族地区同南疆维吾尔族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民族服饰

塔吉克族男子大都在白色衬衣外穿一件青色或蓝色无领对襟长大衣,腰系一根腰带,右侧挂一把小刀。脚蹬野公羊皮长筒靴。头戴黑羊羔皮作里,黑平绒作面的圆形卷边高统帽。身跨骏马,往来奔驰于草原、雪山间和白云下,显得十分威武、潇洒。

塔吉克妇女的装束鲜艳夺目,更具魅力。她们大多喜欢穿镶有花边的红色或花色连衣裙,外套黑绒背心,下穿长裤,脚蹬红色软底长统靴。为抵御高原上的大风与寒冷,头上总戴一顶圆筒形绣花棉帽。帽的后部较长,可遮住双耳和后颈。

青年妇女的帽子上镶有很多饰物,尤其是帽的前沿缀有一排色彩华丽、熠熠闪光的珠子和银链,配以耳环、各种宝石项链和称为“阿勒卡”的圆形银胸饰,显得娇美、艳丽,楚楚动人。当她们外出时,帽子外要披一条数米长的红、黄或白色大头巾。

塔吉克族成年男子大多数常在衬衣外面穿黑色的“袷袢”(无领、对襟的长外套),系绣花布腰带;冬季外加羊皮大衣。男帽一般为黑绒圆高筒帽,帽上绣有数道细花纹和一道阔花边,帽里多用黑羊羔皮缝制而成。青少年则戴同样的白色帽。这种帽子很适合高寒地区特点,遇到风雪时,把帽边拉下就可紧紧遮住双耳和面颊。

服饰以帽子最具特色,男子一般戴黑绒,圆高统帽;女子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后帘。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多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小姑娘也有用黄色的。男女都穿红色长统尖头软底皮靴。

妇女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一块后帘,遮住后脑和两耳。出门时,帽外加披方形大头巾,一般为白色,新嫁娘用红色,小姑娘多披黄色。身穿连衣裙,天冷时外套袷袢。为了美观和保护裙子,已婚妇女常系彩色围裙。

男女都穿毡袜和毛线袜,外套红色长筒尖头皮靴。靴是用公野山羊皮作筒,牦牛皮作底,轻便耐用,便于翻山越岭。

妇女大都喜爱装饰,盛装时帽沿上加缀一排小银链(“斯拉斯拉”),戴大耳环,颈绕数道珠项链,胸前佩戴名为“阿勒卡”的圆形大头饰。已婚少妇在发辫上缀白纽扣。新娘在辫梢饰丝穗。

由于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往来和互相影响,相当长时期以来,塔吉克族牧民的衣服大多和柯尔克孜相似,农民的装束则基本上和维吾尔族相同。

民族饮食

塔吉克族最喜欢的食品为抓肉、牛奶煮米饭和牛奶煮烤饼。塔吉克族饮食的内容和制作方法反映了他们的经济状况、生活需要和民族特点。牧区的饮食以奶制品、面食和肉为主;农业区则以面食为主,奶和肉食为辅。面食主要是用小麦、大麦、玉米、豆子等面做成的馕。他们的饮食品种较多,具有特色的食物有:奶粥、奶面片、奶面糊、酥油面糊、酥油奶糊、酥油青稞馕、酥油浇馕、抓肉、抓饭、奶酪、奶干、奶茶等很多。

塔吉克族日食三餐,主要食品有肉、面、奶。农区和牧区的塔吉克族,在食物结构上略有不同。农区以面食为主,牧区以肉食为主。喜欢将面和奶或米和奶一起制成主食。如显尔克鲁齐(奶粥,将洗净的大米加牛奶煮成的粥),或西尔太里提(奶面片,用牛奶和面,然后擀成薄片,再用牛奶煮熟)牛奶煮烤饼均离不开牛奶。

塔吉克族民间独具特色的食品如布拉马克(奶面糊)、哈克斯(油面糊)、泰勒提(酥油泡馕)等都是用牛奶加面粉,或酥油加面粉制成的。其他许多日常食品,因受维吾尔族的影响,其做法大体上与维吾尔族做法一样。如面粉制作的烤馕,大米加羊肉、羊油、胡萝卜等做成的抓饭等。

塔吉克族在日常饮食中,都很注重主食,不太讲究副食,很少吃蔬菜。一日三餐,早餐是奶茶和馕,午餐是面条和奶面糊,晚餐大都吃面条、肉汤加酥油制品。在肉食上,塔吉克族最喜欢用清水将较大的肉块煮熟,然后蘸盐吃,认为是原汤原味,民间把这种食肉的方法称为“西尔乌”(手抓羊肉)。

此外,那仁(肉块加面片或将牛奶、肉汤混制加面片)、“阿热孜克”(油餜子)、油饼、奶干、奶疙瘩、奶皮子也是日常不可缺少的食品。塔吉克族日常饮料多习惯于饮用奶茶。

按传统习惯,一日三餐的饮食安排、各种食品的制作,均由家庭主妇承担,一般男人不需插手。进餐时,在地毯上铺饭单(布餐巾),就餐者围其四周,长辈坐在上座,菜饭按座次先后递送。

居住方式

中国塔吉克族人农牧兼营,适宜半固定居住方式。一般在村中建有固定房屋,另在牧场备有临时或流动住所。每年春播结束后,就赶着畜群到高山牧场,秋收季节来临,又回到村庄。村庄多坐落在由高山雪水冲刷而成的草原地带,有些处于两山之间。牧业生产和广种薄收的农业经济导致村落零散布局,户与户之间距离较远。

过去,塔吉克人修建房屋,多为石木结构,现一般为土木结构的正方形平顶屋。住房建筑面积很大,一般都在400-500平方米左右。住宅由门厅、正房、客房、库房组成,并围有院墙。牲畜棚圈紧靠住房。在外出放牧季节,多数牧民在牧场上建筑简陋的矮土房,少数人使用毡房。

塔吉克族传统的家庭形式是家长制的大家庭。父亲在世时,儿子们很少分家出去单过,否则会受到当地社会的责备。不少家庭三世同堂,有的甚至四世同堂。至今仍有许多家庭保持大家庭结构。大家庭中特别提倡尊长爱幼,孝敬父母,夫妻间互相忠诚,兄弟友爱等。在家庭中妇女可以对家务事提出主见,可以参与商量经济事务和子女的婚事。在妯娌之间,长子之妻受到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云南四方街在什么地方,它的建筑特色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充满传奇色彩的古代建筑都是让人感觉看起来很神奇的,古代的街道更是让人感叹不已,如今依旧还有着很多的古代建筑保存至今,还有着很多的街道传承下来。本期云南文化一起了解云南四方街在什么地方

四方街是以唐朝自排水式的街道闻名于世,这个堪称世界上最后的唐朝式街道,受到当地人们的精心维护。四方街名称来源很广,其中一种说法是,在丽江,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四方街,意在表现“权镇四方”,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里的街道保持着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心脏,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这里是历代集市中心,每日万头躜动,热闹非常。

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直通东南西北四郊,又从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往来畅通。街道全用五彩石铺砌,平坦洁净,晴不扬尘,雨不积水。几乎每条街道一侧都伴有潺潺流水。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稠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古老的集市就这样孕育了城市最初的形状,这与中国传统的四四方方的井字形街道是不是一样的。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占地约6亩。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

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丽江是一个日日夜夜和淙淙流水相约的城市,就像威尼斯那样。不过大研镇的水道,是经过设计用人工挖掘的。原始的河流只有一条,就是穿城而过的中河,从中河又人工开发出西河和东河,分为三支,像一棵大树的主干和两个支干。从它们又生出无数的小渠。居民们甚至可以直接饮用这泉水。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建造时被设计得中间稍微凸起,两边凹下,犹如一片巨瓦。

四方街幽深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道路两边,所有的房屋全是砖木结构。门窗栏栋、斗拱飞檐大都雕刻着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花纹。这城市本身就是座公园,小桥流水、树木花朵。耳闻玉笛铜萧的悠扬,或黄鹂栖翠柳的鸣唱;它与中国古代那种普遍的有城墙的城市不同;除了木王府四周有围墙外,丽江是中国唯一不设防的古城。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进入这个城市。

你可能也喜欢:

欢快的云南佤族竹竿舞文化

云南丧葬习俗,你了解多少?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信而富贷款怎么样 四大特色完美满足需求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小伙伴只久闻信而富贷款的大名,而对信而富贷款不怎么了解,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信而富贷款的特色,以及信而富贷款怎么样,让大家在使用信而富贷款的时候能做到心理有数。

信而富贷款怎么样

1、审核快速

信而富官方宣传1分钟提交申请,最快3分钟即可到账,虽然这只是理想情况,但就大多数用户反馈来看,信而富贷款确实能做到半个小时到账,可以说不管是审核还是下款都是飞快的了。2、利率合理

信而富有个特色就是3天内还款免息,再加上日息不高于0.06%,可以说利率非常合理了。不过有不少的额用户反应,信而富贷款会另外收取一笔不菲的平台费,其中的取舍就要看用户自己了。3、借款方便

信而富贷款不仅提供手机APP借款,还能在微信和QQ上直接申请,免去下载APP,妥妥的借款方便了。4、申请简单

信而富贷款的申请条件非常简单,官网上甚至有两条,一条是年满18周岁的中国大陆公民,一条是仅需提供身份证、联系人、单位等基本信息。

总结:信而富贷款不管是申请还是下款都是非常优秀的,除开有一笔不菲的平台费,可以算得上是完美贷款平台了,如果是急用钱不在乎利率多少,相信信而富贷款会是很好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朝鲜族有哪些风俗和文化特点 朝鲜族有哪些风俗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风俗文化。在朝鲜族,人们喜穿素白衣服,一般为短衣长裤。饮食以米饭为主,多为大米饭、二米饭,尤其喜欢吃辣白菜、大酱汤、狗肉等。婚礼习惯上按“婚仪”、“纳采”、“纳币”、“迎亲”等程序进行。

朝鲜族礼节很严,无论任何场合,都会秉承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朝鲜族人民勤劳、勇敢,多从事水稻生产,直接影响其主食习惯的形成。在岁时节日中,伴有许多竞技游戏,如摔跤、荡秋千、跳板等。朝鲜族创造传承了许多民间传承文化和艺术,如民谣、传说等。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于世,著名的民间舞蹈有农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光大网上银行特色服务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光大银行为企业客户提供的一种网上交纳关税、国税、地税的服务产品---"银关通"系列产品和"银税通"产品。

中国光大银行银关通系列产品包括"银关通"、"银关保"和"银关贷",是光大银行与海关总署合作开发,为企业缴纳海关税款和费款提供便利服务的业务,具有"365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异地报关、异地支付的特色优势。企业可依据自身需要,就近向光大银行的分支机构提出申请,开办银关通系列产品服务业务。

中国光大银行的另一个缴税服务产品是"财库银税通",它是光大银行与人民银行、税务部门合作,在国内率先推出联结财政、税务、国库和光大银行的"财库银税通"服务,实现了企业纳税的申报、缴款一体化。您在中国光大银行就可以缴纳国税、地税各项税费,不用再象过去那样,为频繁往返于税务部门和银行之间进行纳税而犯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有哪些?有着什么特色?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维吾尔族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了,在我们的印象里,他们都是非常能歌善舞的人,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文化。除了舞蹈,服装等民族文化意外,他们还有一项非常出众的手工艺文化,维吾尔族的手工艺品可以算的上是剪剪堪比精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维吾尔族的手工艺品的文化,有着什么样的特色

维吾尔族小花帽的种类很多,就其制做方法和工艺特点可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勾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

绝大部分花帽是将手工绣好的四瓣,以顶为中心缝合起来,套在木制帽模上成型,最后镶上黑绒布边,而成为立体小花帽,它可按缝折叠而便于携带和保存。偶尔也会见到五瓣组成的小花帽,其装饰纹样,色彩安排与四瓣花帽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一种用白丝线勾制而成的软便帽,便于洗涤,图案纹样也极为丰富。

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造型别致,制作精巧,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英吉沙小刀多数为弯刀。无论哪一种刀把,英吉沙的工匠们都要在上面镶嵌上色彩鲜明的图案花纹,有的甚至用宝石来点缀,玲珑华贵,令人爱不释手。

和田玉石主要产于昆仑山,古书称和田之南有“玉山”,指的就是那些玉矿。和田玉石分脂玉、墨玉、翠玉等。脂玉温润如羊脂,洁白无瑕,墨玉黑而透亮,都是雕琢玉品如戒指、玉镯、印章、嚣玩的名贵材料。翠玉色泽绿如翡翠,价值更高。和田玉自古闻名,据历史学家考证,它很早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曾是封建帝王珍爱的西域贡品。

维吾尔族传统工艺品。用彩色羊毛纺织编织而成。图案多为各种几何形的组合体,其编织方法与地毯大体相同。有多种用途,可作地毯、床毯,装饰品,也可作为马、骆驼等乘骑工具的披毯,深受人们的喜爱。

新疆土陶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生产,汉晋时发展到生产彩陶,具有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新疆土陶分釉陶和未上釉的白陶两种。大型奎甫(瓮)多为白陶,底尖,置木架上或半截埋在地下,保持所盛之水清澈凉爽。釉陶种类繁多,碗、盘、瓶、壶,尤以英吉沙的陶壶为一绝,壶身镂空而不漏水,叹为希罕。

维吾尔民间印染以它特有的装饰趣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受到人们的喜爱。维吾尔民间印染工艺是用木刻印模把图案直接压印在染色布上,并采用传统的植物质和矿物质染料,如槐籽、桑树根、核桃皮、茜草等,因而特具一种稚拙、古朴的魅力。

维吾尔族的每一个家庭,都少不了一张小摇床。这种高60公分,长1米,宽40公分的木制驼轿式摇床,制作相当讲究,极富装饰性,床帮和床腿都雕有精致的花纹,漆成红、绿、黄、白、蓝等各种颜色。横向两端的床腿用一弧形木条连结,可以左右摇晃,寄托着母亲对婴儿的一片温情。

在维吾尔族的土陶以及毯子这些工艺品都是做的非常优美的,维吾尔族出色的手工产品是影响甚远的,大多数人都是喜欢这一类型的少数民族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