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猛犸象的起源与灭绝(精品20篇)

浏览

4826

文章

1000

麻婆豆腐的由来 麻婆豆腐起源于哪里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麻婆豆腐由来,与清朝同治年间成都万福桥边的一家名为“陈兴盛饭铺”饭店的老板娘有关。清朝同治元年,陈兴盛饭铺的老板——陈春富很早就去世了,其店面由老板娘经营,老板娘面上微麻,于是人称“陈麻婆”。陈氏对烹制豆腐有一套独特的烹饪技巧,烹制出的豆腐色香味俱全,深受人们喜爱。于是,她做的豆腐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的由来

麻婆豆腐是四川省传统名菜之一,属于川菜,主要原料为豆瓣、豆腐、牛肉末、辣椒和花椒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面,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其口味独特、口感顺滑。如今,麻婆豆腐远渡重洋,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安家落户,从一味家常小菜一跃而登上大雅之堂,成了国际名菜。

麻婆豆腐广受欢迎,流传各地,做法也有许多不同。最大的改变之一,是“陈兴盛饭铺”自己所调整,亦即将材料的牛肉改为猪肉,以便不吃牛肉的食客也能品尝。该店后来又改回用牛肉,但以猪肉为料的作法也已广为各地厨师和食客接受;其次则是增加了豆瓣酱。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感恩节的起源和来历

全文共 3023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节是美国的法定节日,但是我们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向来有着孝敬父母、尊师重道等说法。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感恩节的起源来历,供大家阅读参考。

感恩节起源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还载歌载舞,整个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第一个感恩节的许多庆祝方式一直流传后代 。

感恩节的节日来源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

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移居美国的欧洲人基本上沿袭了北美大陆上的第一次感恩节庆祝活动的形式。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正式规定,11月26日为第一个全国统一庆祝的感恩节。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各州都视自己的情况规定节日日期。直到1863年,林肯总统再次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经罗斯福总统批准通过一项法案,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全国的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加拿大感恩节的庆祝活动是在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与美国人缅怀清教徒先辈定居新大陆的传统不同,加拿大人主要感谢上天给予的成功的收获。加拿大的感恩节早于美国的感恩节,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加拿大的收获季节相对于美国早一些,因为加拿大更靠近北部。加拿大的感恩节通常被认为受三个传统习惯的影响。

其一是来自欧洲传统的影响。从大约2000年以前最早的一次收获开始,人们就已经庆祝丰收,感谢富饶的大自然给予他们的恩施和好运。当欧洲人来到加拿大后,也将这一传统带入加拿大,并对后来加拿大感恩节的传统产生影响。

其二是英国探险家庆祝生存的影响。在清教徒登陆美国马萨诸塞的40年之前,加拿大就举行了第一个正式的感恩节。在1578年,一位英国探险家命名马钉法贝瑟(MartinFrobisher)试图发现一个连接东方的通道,不过他没有成功。但是他在现今的加拿大纽芬兰省建立了定居点,并举行了一个庆祝生存和收获的宴餐。其它后来的移居者继续这些“感恩”仪式。这一次被认为是加拿大的第一个感恩节。

其三的影响来自于后来的美国。1621年的秋天,远涉重洋来到美洲新大陆的英国移民,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举行了3天的狂欢活动。从此,这一习俗就沿续下来,并逐渐风行各地。在美国革命其间,美国一批忠于英皇室的保皇党迁移到加拿大,也将美国感恩节的习惯和方式带到了加拿大。1750年庆祝丰收的活动被来自美国南部的移居者带到了新四科舍(NovaScotia),同时,法国移居者到达,并且举行“感恩”宴餐。这些均对加拿大的感恩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79 年加拿大议会宣称11月6日是感恩节和全国性的假日。在随后的年代,感恩节的日期改变了多次,直到在1957年1月31日,加拿大议会宣布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感恩节,在这一天感谢万能的上帝保佑加拿大并给予丰富的收获。

感恩节的来历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美国和加拿大节日,由美国首创的,原意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后来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他人。自1941年起,感恩节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在这一天起将休假两天,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团聚,感恩节在每年11月22-28日之间,感恩节是美国国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加拿大的感恩节则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一。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感恩节送什么礼物好

送老师:钢笔或保温杯

老师给我们孜孜不倦的教导,感恩节送给师长的礼物,可以选择一支钢笔,一个保温杯来表达我们不忘师长的教育之恩,钢笔是常用的办公用品,而保温杯能够保证师长在冬季随时喝到热水,有益身体健康。

送母亲:康乃馨

鲜花是节日的常见礼物,但康乃馨却更有特别的意义。感恩节最应该感谢谁?当然是含辛茹苦抚养孩子、操持家务的母亲了。康乃馨本来是母亲节最受欢迎的礼物,在感恩节当然也不例外。

送长辈或亲朋好友:手套、毛衣

感恩节来临之际,在我国已然是秋冬时节。一双温暖的手套,一件保暖的毛衣,送给爷爷奶奶或者亲朋好友,都是合适的感恩节礼物,实用,也不至于太昂贵,而如果能是自己亲手编织的,那就更能够表达心意了。

送领导:高档茶具

茶是天然健康的饮品,茶道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茶具更是不落俗套的礼物,感恩节送领导一套茶具,表达你对领导的感谢以及祝福。

家居装饰品:手工陶瓷雕刻

手工陶瓷雕刻,经过1200度高温烧制而成,融雕刻艺术及绘画装饰于一体,结合古今文化风格,精工细琢,色朴韵润,是家庭摆设、公共装饰及馈赠亲朋的时尚艺术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幸好这30种动物灭绝了,要不人类真的难以生存

全文共 259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看到一则话题,那就是这个地球上啊有知名的30种动物灭绝了,其实动物灭绝这件事情并不是好事,但是这30种动物灭绝了却是好事,为何这么说啊,因为如果这些动物不灭绝的话,那人类可能在地球上就无法生存了,那么这到底是那30种动物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

1、阿根廷巨鹰

阿根廷巨鹰被认为是诸如鹳、兀鹫等现代大型猛禽的祖先,其体重可达70公斤,翅膀最大可达7米。科学家认为像如此庞大的身躯想要飞行可能性很小,至于阿根廷巨鹰到底能不能飞现在还需要研究。

2、巨猿

巨猿是已灭绝的一种猿,生存于约100-30万年前的中国、印度及越南。巨猿是目前所知的最大的猿,站立时高3米,重达500多公斤。

3、袋狮

袋狮体型和现在的狮子老虎差不多,但其咬合力却是一般狮子的三倍,以前主要生存在澳洲。现已灭绝。

4、巨型蜻蜓

这种蜻蜓主要生存在300万年前二叠纪早期,生长于美国中西部地区,其翅膀展开可达70厘米以上。

5、棘龙

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的食肉恐龙,主要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非洲(约14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分布区域包括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突尼斯,西撒哈拉、尼日尔和肯尼亚等地。

6、沧龙

沧龙是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顶级掠食者。虽然它的历史很短,但却是一颗新星,鱼龙、蛇颈龙、上龙亚目之类的“老人”都成了它的盘中餐。

7、帝鳄

又称肌鳄、帝王鳄。生存在白垩纪,是曾经存活过的最大型鳄类动物之一。它几乎是现在咸水鳄的两倍长,重量可达8到10公吨。而且更猛的是帝鳄最爱的食物竟是恐龙。

8、风神翼龙

也叫披羽蛇翼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84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风神翼龙翅膀展开超过15米,是人类已知最大的飞行动物。

9、骇鸟

骇鸟是大型的肉食性鸟类,同时也是为数不多不能飞行的鸟类,生长在6200万—200万年前的南美洲。

10、哈斯特巨鹰

哈斯特巨鹰是一种巨大的猛禽,翅膀展开可达3米以上。它能从空中攻击恐鸟(一种新西兰无翼大鸟,现已灭绝,高度是人的两倍),先用锐利的爪子把恐鸟击倒,再食其肉。

11、巨齿鲨

巨齿鲨大约有16-20米甚至更长,体重大约有47吨。是已发现地球历史上具有最强撕咬力量的生物,平均咬合力为20吨,最大咬合力可达28吨,其牙齿撕咬力量大大超过了霸王龙。生活在约200万年前,巨齿鲨是其生存年代的终极掠食者。

12、美洲短面熊

美洲短面熊生活在距今约200万年前,它的主要猎物为美洲野牛和大角野牛。据说美洲短面熊是迄今地球上体型最大的熊。

13、莱茵耶克尔鲎(hòu)

莱茵耶克尔鲎是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鲎类(鲎是地球孕育之初、鱼类刚刚诞生就有的一种生物,而且4亿年来几乎没变过样子,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莱茵耶克尔鲎全长可达2。5米,生存于三亿九千万年前的泥盆纪。

14、刃齿虎

又名美洲剑齿虎或斯剑虎,大约生存在距今3百万至1万年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体重约200公斤重,体型如狮子,其犬齿非常发达,可达17厘米。

15、塞雷洪泰坦蟒

泰坦蟒体长可达14米,体重1135公斤,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据说塞雷洪泰坦蟒对气温要求十分苛刻,一般要保持在30℃到34℃左右方可存活。像这样的“挑剔者”以至于灭绝就再正常不过了。

16、翼龙

翼龙大家并不陌生,它是第一个飞向蓝天的爬行动物。当恐龙占据着陆地时,翼龙一直控制着天空。

17、远古蜈蚣

生活在石炭纪时期,在距今3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灭绝。身长可达3米,外形与现代蜈蚣类似,模样十分可怕。

18、远古巨鸟

远古巨鸟长相很像现在的鹅,栖息在泰晤士河口英国东南河岸的塞普利岛屿水域,其翅膀展开可达到5米。

19、巨型蝎子

这种蝎子生活在石炭纪,是由海蝎进化来的,体长可达1-3米,与现代蝎子非常相似,长着巨大的钳子和尾刺。

巨型蝎子以巨型蜘蛛和节肢动物为食,它应该是先用尾刺将猎物刺死,然后再用巨大的钳子将猎物撕碎。人类这种柔弱的身体,很难经受住它的奋力一夹。

20、霸王龙

在侏罗纪中,最负盛名的恐龙就是霸王龙,它们体长11。5-14。7米。平均臀高4米。头高近6米。平均中9吨,最重可达15吨,咬合力可达10吨,嘴巴末端可达20吨。霸王龙位于白垩纪晚期的食物链顶端,所有的恐龙都可能成为它的掠食对象。

还好,60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否则,有这样的BUG在,哺乳动物真的很难有出头之日。

21、恐鳄

在八千万年前的南美洲,有一种长达13米,体重8吨的巨大鳄鱼统治着广阔的沼泽,就是恐鳄。

恐鳄是史上出现过的最大型的鳄类,会以小型恐龙为食。也有可能,它不会吃人,因为人类太小了。

22、泰坦巨蟒

六千万年前,霸王龙灭绝了,崛起的不是哺乳动物,而是泰坦巨蟒,那时候气候温暖,又缺少强有力的竞争者,泰坦巨蟒越长越长,直到超过15米,同时重量超过一吨。

23、滑齿龙

是一种海洋爬行动物,在侏罗纪晚期,它们粗壮的身影在四片中等大小桨鳍的驱动下四处游荡。滑齿龙的长颚里满部尖锐的牙齿。滑齿龙的鼻腔结构使得它在水中也能嗅到气味,这样滑齿龙就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现猎物行踪。除了要上浮呼吸外,滑齿龙一生都在水中度过!相当恐怖凶悍。

24、邓氏鱼

是一种活于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约3。6亿至4。3亿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体长约11米,重量可达6吨,咬合力可达5吨,被视为泥盆纪时代最大的海洋猎食者,同时也是寒武纪到泥盆纪时期出现过的最大的食肉硬骨鱼类。

25、南美细齿巨熊

是食肉动物,它们的身体有4米长,有着2吨上下的体重,是全地球发现以来最大的熊类,是动物上顶级猎食者,在攻击的时候具有弱肉强食的感觉。

26、索赤兽

是食草动物,这种动物很像河马,不过经过研究索赤兽不是河马的祖先,它们长2米左右是一种群居动物。

27、牙齿鱼

是食肉的海洋动物,一条鱼有2米长,它的上下颚和鄂骨上面长满了很大的獠牙,它们全身的皮肤是硬化的,所以对于自身条件是有着防御和攻击的。

28、广翅鲎

传说中的克拉肯怪兽就是以这种怪物为原型的。长达12米的外壳让一切上古时代胆敢跟它叫板的生物都讨不到一丁点便宜。

29、布龙度蝎

又叫雷蝎,是一种水中生存的蝎子,平均体长1米多,但也有两三米的。是当时的水中掠食者之一。

30、碳龟

这种上古龟的头有足球那么大,身子比小汽车还大一圈,尖利的喙和厚重的脚爪都是捕食利器。

在地球上曾经生活中巨大的史前生物,它们凶猛恐怖,比恐龙还要巨大与凶恶。看到了它们只想庆幸它们没有和人类生活在一个世纪,不然顺便一个都可以让人类灭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 315消费者权益日的起源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消费者权益日即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时间是每年的3月15日。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国会上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

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立了“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节日设立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消费者组织的合作和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西进运动死了多少印第安人 揭秘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血腥灭绝史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这段世间欧美那些西方国家似乎一直都在对人指手画脚的,大谈什么人权,什么种族灭绝,什么自由云云的,尤其是美国,大谈这些简直就是可笑至极。没几年历史的美国,完全就忘了自己当年干出的那些破事儿。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美国历史上最为血腥的有目的性的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

印第安人是对生活在美洲大陆原住民的统称,仅在北美洲就有几百个印第安民族,从北面的爱斯基摩人到南面的科曼切人,都可以说是印第安人的一种。

在15世纪之前,北美洲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他们过着平静而

原始的生活,但是欧洲殖民者登陆之后,这一切就都变了。

为了抢夺土地,欧洲殖民者对印第安人采取疯狂而血腥的种族灭绝。

1644年,美国前身的弗吉尼亚下令对印第安人进行无限制的屠杀。

自诩为文明国度的美国自1776年独立之日起,就开始西进对印第安人进行屠杀。

1779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将印第安人比作“废物”,并下令把印第安人“摧毁”。

1807年,提出“天赋人权”的托马斯·杰斐逊明言用“斧头”赶走印第安人,抢夺他们的土地。

1814年,“美国宪法之父” 詹姆斯·麦迪逊颁布奖赏法令,规定一张印第安人头皮可以换50—100美元。

1830年,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颁布《印第安人迁移法》,将印第安人驱逐到密西西比河以西。正是这部法案将屠杀印第安人的活动推向了高潮。

美国内战时期,印第安人站在南方一边,这让北方军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屠杀印第安人。林肯用计杀害大量的印第安人政治领袖,为了彻底灭绝印第安人,美国更是出台政策捕杀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野牛。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西奥多·罗斯福发出“只有死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的言论。

1868年时,印第安人苏族部落与美国政府签订了《拉勒米堡条约》,印第安人的绝大部分的土地都丧失了。

1890年“伤膝河惨案”宣告历时300多年的“印第安战争”结束。

19世纪末期,北美的印第安人正剩下20多万。

20世纪之后,北美仅存的印第安人艰难的生活在美国人划定的“保留地”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比萨饼的讲究与起源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比萨饼讲究起源

“比萨”是一种由特殊的饼底、乳酪、酱汁和馅料做成的具有意大利风味的食品,但其实这种食品已经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壁障,成为全球通行的名饮,受到各国消费者的喜爱。但这种美食究竟源于何时何地,现在却无从考究。如今,面对每天由遍及全球的“比萨专家”——必胜客餐厅里烤制的几百万个比萨,大家都自然地认为这是400年前意大利那不勒斯的面包师傅首创的。

那么到底是谁发明了比萨呢﹖有人认为,比萨来源于中国:当年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时最喜欢吃一种北方流行的葱油馅饼。回到意大利后他一直想能够再次品尝,但却不会烤制。一个星期天,他同朋友们在家中聚会,其中一位是来自那不勒斯的厨师,马可·波罗灵机一动,把那位厨师叫到身边,“如此这般”地描绘起中国北方的香葱馅饼来。那位厨师也兴致勃勃地按马可·波罗所描绘的方法制作起来。但忙了半天,仍无法将馅料放入面团中。此时已快下午两点,大家已饥肠辘辘。于是马可·波罗提议就将馅料放在面饼上吃。大家吃后,都叫“好”。这位厨师回到那不勒斯后又做了几次,并配上了那不勒斯的乳酪和作料,不料大受食客们的欢迎,从此“比萨”就流传开了。

据统计,意大利总共有两万多家比萨店,其中那不勒斯地区就有1200家。大多数那不勒斯人每周至少吃一个比萨,有些人几乎每天午餐和晚餐都吃。食客不论贫富,都习惯是将比萨折起来,拿在手上吃。这便成为现在鉴定比萨手工优劣的依据之一。比萨必须软硬适中,即使将其如“皮夹似的”折叠起来,外层也不会破裂。

目前,全球最为著名的比萨专卖连锁企业是1958年创办于美国堪萨斯州的必胜客。“红屋顶”是必胜客外观的显著标志。在遍布世界各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必胜客拥有12300多个分店,包括在中国的近40家分店,每天接待超过400万顾客,烤制170多万个比萨。

据了解,上等的比萨必须具备四个特质:新鲜饼皮、上等芝士、顶级比萨酱和新鲜的馅料。饼底一定要每天现做,面粉一般用春冬两季的甲级小麦研磨而成,这样做成的饼底才会外层香脆、内层松软。纯正乳酪是比萨的灵魂,正宗的比萨一般都选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钙质及低卡路里的莫扎里拉芝士。

制作过程:先将秤好的面粉加上自家绝密的配料和匀,在底盆上油,铺上一层由鲜美番茄混合纯天然香料密制成的风味浓郁的比萨酱料,再撒上柔软的l00%甲级莫扎里拉乳酪,放上海鲜、意式香肠、加拿大腌肉、火腿、五香肉粒、蘑菇、青椒、菠萝等经过精心挑选的新鲜馅料,最后放进烤炉在260℃下烘烤5至7分钟。好了,一个美味的比萨出炉了,值得注意的一条是:出炉即食、风味最佳。比萨按大小一般分为三种尺寸:6寸(切成4块)、9寸(切成6块)、12寸(切成8块),按厚度分为厚薄两种。

比萨之所以被人们喜欢,除了它本身美味可口以外,还配有其他小食点缀。例如“必胜客”的比萨就配有奶香浓郁的鸡蓉蘑菇汤、风情香鸡翼、各式烤馅饺、油炸小薯格、自助沙拉吧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第六次大灭绝要来了?科学家从珊瑚身上找到了证据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据外国媒体报道,由纽约城市大学和巴鲁克学院组成的研究小组在《科学报告》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珊瑚正在为一次重大灭绝事件做准备。

该研究小组包括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分析了来自古生物学数据库的2.5亿年的珊瑚化石数据,然后将它们与现代数据进行了比较。

研究人员发现,珊瑚表现出许多生存反应,类似于大约6600万年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灭绝。这些珊瑚的特征包括深水栖息地的频率更高、单独或微小的群体、耐漂白性等。

研究人员说,珊瑚现在显示出与上次大规模灭绝时相同的特征,这太不可思议了。珊瑚似乎正在为灭绝做准备。这项研究提醒我们,珊瑚是多样化和灵活的生物,并成功地面对生物灭绝。

科学家还强调,珊瑚发出的信息非常有用。珊瑚是一种非常敏感的海洋生物。因此,灵长类动物(包括人类)将面临同样的威胁,需要做好充分准备。

第六次灭绝即将来临吗?珊瑚显示了上次大规模灭绝事件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原因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三叠纪是古生代生物群消亡后现代生物群开始形成的过渡时期,植物趋向繁茂,低丘缓坡则分布有和现代相似的常绿树,如松、苏铁等,而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尤其是裸子植物)几乎全部灭绝,那么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原因是什么?

生态破坏小知识:

三叠纪大绝灭:发生在二叠纪末期,距今约2.08亿年前。在这一时期里,牙形石类全部灭绝,菊石、海绵动物、头足类动物、腕足动物、昆虫及陆生脊椎动物中的多个门类,都走到了进化的终点。虽然这次大灭绝的损失相对较小,但它却腾出了许多“生态位”,为很多新物种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恐龙就是从此开始了它们统治大地的征程。

关于此次灭绝事件的起因很不清楚,按照惯例,很多人又将其归根于气候变化,特别是降雨的增加。不过同样是来自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P.D.Ward等通过分析三叠纪-侏罗纪分界期加拿大QueenCharlotte岛上的黑色页岩中碳同位素信息发现,在这一时期内,有机物生产力发生过剧烈的崩溃,与海洋浮游生物的突然灭绝事件相吻合。

提醒您:当发生物种灭绝后,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可以多了解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等相关的问题,另外也应该了解一些相关的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收藏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馒头是谁发明的 馒头的起源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在高承《事物纪原》中,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正遇风起,不能渡河,孟获说这是猖神作怪,只要用人头和牲畜祭祀,便会风平浪静。但诸葛亮觉得用人头太残忍了,于是用面粉搓成人头状,混上牛、羊等肉去替代,名为馒头

馒头,又称之为馍、馍馍,仅限于晋语、闽方言有此称呼,中国传统面食,以面粉和水发酵后蒸制而成,外形通常是半球形、长方体,大小从直径4厘米左右到直径15厘米左右均有。中国北方传统上以馒头或面条作为主食。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此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馒头,如白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馒头、肉馒头、生煎馒头、油炸馒头,叫法也不尽相同,北方也有称之为蒸饼、炊饼、饽饽、馍等,江南一带则只有“馒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纹身在中国的起源是什么_纹身起源史介绍

全文共 2558 字

+ 加入清单

文和纹属于通假字,纹身(英文to tattoo ),也可以写做文身,又叫刺青,是用带有颜色的针刺入皮肤底层而在皮肤上制造一些图案或字眼出来。那么,纹身在中国起源是什么?关于纹身的起源,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也是众说纷纭,现在,小编来告诉你纹身在中国的起源。

世界范围内纹身起源史

就世界的范围来说,纹身大约出现在一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埃及金字塔内存放着大约四千年以上的木乃伊,男女贵族身上都刻有明显的纹身,由此说明纹身起源于埃及。

由于纹身在美国发展的比较好,所以我们就主要讲一下美国的纹身史。北美的纹身始于十八世纪,在太平洋岛屿上,发现了人体纹身。詹姆斯、库克船长和其他欧洲探险家首先在塔希提岛及其他的太平洋岛屿上,发现了人体纹身。

美国纹身并非始于美洲,1778年,当时与英国海军一起出海的库克船长,遇到夏威夷人描述了波利尼西亚的纹身,图案以线条为主,用以表明某家族成员身份或护身的作用。

1969年库克船长第一次到达新西兰,发现当地毛利人有保存死去贵族纹身人身人头的传统,以记念死去的人,因为人们认为人头是神圣的,拥有死人的魔力。

于是便出现了人头图案的纹身。18世纪的水手带着波利尼西亚的纹身回到美国,同时也带回了纹身的波利尼西亚人来展览。当时,纹身与其他身体装饰形式被认为是原始人的标致。

1876年,在费城的百年博览会中,土著人纹身首次在美国亮相,真正的美国纹身是从1981年第一台电子纹身机的发明开始。

以前的纹身图案主要是带有爱国主义色彩。如:亚洲图案(龙、老虎、中国方块字、中国旗袍上的图案等)。

18世纪末期,欧洲水手开始纹身,有的纹很小的图案,有的则纹全身大面积的图案。当纹身土著人在集市和马戏团成为较受欢迎的展览时,人们愿意花钱来看这些纹身,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纹身得以蓬勃发展,当时主要是来自军队,尤其是海军。许多年来,水兵一直是纹身师最好的顾客。

第二次世界大站期间,被称为纹身黄金时期。美国军人是纹身率最高的群体,他们在图案风格以布局方面引领时尚,最具影响力。鹰作为美国国徽上的中心图像是最受欢迎的纹身图案。其中有爱国主义色彩的图案如:旗帜、鹰、美国口号、军队、徽章等。与大海有关的有:船、美人鱼、海豚、鲸鱼等,裸女、草裙舞女、日本艺妓以及中国服饰等图案在当时也很受欢迎。他们纹的图案一般都有意义。如:出海5000英里时,在胸膛上纹一只蓝色知更鸟,航行一万英里时,则在胸膛的另一边再纹一只。如果越过赤道,为安全起见还得在两只脚上分别纹一只猪和一只鸡,这是防止掉进海里的符咒。屁股上纹有螺旋桨,则会在你落水时帮你到达岸边。

纹身在中国的起源

纹身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随到三千五百年前,当时被用于刑罚,称墨刑。因为古人”身体发夫受之父母“的观念是很深的,剪头发都是一种刑罚,更别提在身上刺上消不去的文字/图案了。举个例子:秦朝时在修长城者的脸上刺上(城旦)二字,以告知别人是修长城的:《水浒传》中的人物大都入过狱,狱方为了防逃,给每人脸上都刺了字(如:刺配幽州)。

在中国古代,纹身又叫做刺青, 刺青是古代纹身风俗的遗迹,许多民族都曾有过。古书记载:周代的越人即披发文身。后来民间的刺青已没有上古图腾崇拜的内容。唐代民间特别流行刺青,当时称为『札青、点青、肤札、镂身。』刺的内容有各种图形,文字以及人物佛像等。《酉阳杂俎》载:『荆州街子葛清,自颈以下,遍札白居易诗。段成式尝与荆客陈至呼观之;令其自解。背上亦能暗记,反手指其札处,至「不是花中偏爱菊」,则有一人持杯临菊丛;「黄夹缬窠寒有叶」,则指一树,树上挂缬窠,文绝细。凡札三十余首,体无完肤。陈至呼为「白舍人行诗图」。

唐代刺青的技术水平已很高妙,又有王力奴以钱五千,召工札胸腹为山池亭院,草木鸟兽,无不具悉,细若设色。《水浒传》中九纹龙史进,浪子燕青等皆刺得一身好花绣,说明宋代仍有刺青。宋后便少见。刺青唐代传入日本,迄今仍有满身刺五彩图形者。

纹身去除方法

目前全球最先进的一种全新Q开关脉冲激光,由电脑控制进行治疗,所发射的激光能极为顺利地穿透病损部位以上的皮肤,进入到病损部位,并对病损部位的纹刺颜料进行治疗,治疗时颜料在强大的激光下被气化、粉碎,使纹刺的颜色消退。这种消退在治疗的当时就会见到。一般而言,浅的纹刺治疗一次便能收到明显的疗效,甚至完全消除,通常需要多次的治疗。因为治疗效果与纹刺的染料的性质有非常大的关系,一般说来纹眉眼线所采用的染料颗粒较细,染料的成分较为纯净,所以治疗效果显著,大多数能在2-3次治疗后明显消退或完全消退,部分较为复杂的纹刺也能4-5次治疗后消退。而普通的纹身,由于使用的纹刺颜料多是普通的墨水,不但颗粒粗,而且杂质很多,故治疗难度较纹眉和纹眼线要大些,通常要完全清除,需要5-6次,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另外,彩色纹身纹身的治疗难度也较普通大些,需要较多的治疗次数,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为三个月。由于这种激光几乎不损伤皮肤,所以,治疗后一般不留斑痕,可完全恢复皮肤本色,但有部分疤痕体质的人有可能出现疤痕反应,所以在治疗前,患者应将着方面的情况告诉医生。

机体对激光治疗反应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加上每个患者的病情有轻有重,所以具体到每人的治疗次数有较大的个体间差异。由于亚洲人皮肤的特点,个别患者有可能发生色素沉着,通常情况下医师会采取避免色素沉着的防范性措施,以减少色素沉着的发生。即便个别病人发生了色素沉着,也会在数月内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

由于视觉对颜色的判断较为迟钝,只有在病变颜色消退大约50%时您才可能感觉到治疗的效果,一般来说如果治疗一次后,原来的青色变成了褐色,意味着色素已消退50%。治疗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皮肤水肿(依个体差异,水肿程度时不同的),也可能有轻度的渗血,这是正常的治疗反应。

纹身注意事项

一.每次褪纹身后一至两星期内禁忌进食辛辣,带色素和刺激性食品,前3天不能沾水。

二.每次褪纹身后须保持皮肤干燥,注意清洁卫生,如有起泡,纯属正常反映,不可抓挠。

三.第一次褪纹身后间隔70—85天才能进行第二次褪纹身(间隔时间根据各人皮肤组织状况而定),第三次要间隔75—90天左右(以此类推)。

四.褪纹身客户须注意自身保养,皮肤结痂瘙痒过程不能抓挠。

五.褪纹身后皮肤若起水疱不能随意刺破,应让其自行消退。

六.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人士,不可自行处理。

纹身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咖啡的起源与历史 咖啡的起源和历史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咖啡起源最为人熟知的是纪元六世纪时,牧羊人卡尔代发现了咖啡。而关于咖啡饮用的历史,非洲是咖啡的故乡,随着非洲奴隶的买卖咖啡开始传遍世界。“咖啡”一词源自于希腊语“Kaweh”,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意思是“力量与热情”。咖啡是用咖啡豆制成。咖啡豆是指咖啡树果实内的果仁。咖啡树是属茜草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是小乔木。

据说一千多年以前一位牧羊人,在牧羊的时候偶然发现他的羊手舞足蹈,仔细一看,原来羊是吃了一种红色的果子才导致举止滑稽怪异。他试着采了一些这种红果子回去熬煮,没想到满室芳香,熬成的汁液喝下以后更是精神振奋,神清气爽,进而发现了咖啡。

当地土著人经常把咖啡树的果实磨碎,再把它与动物脂肪掺在一起揉捏,做成许多球状的丸子。这些土著部落的人将这些咖啡丸子当成珍贵的食物,专供那些即将出征的战士享用。直到11世纪左右,人们才开始用水煮咖啡作为饮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日三餐起源哪个朝代?起源于什么时候?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衣食住行一直都是人们要解决的第一要素,很多朝代的更迭,都是跟底层的劳苦大众没办法生存下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今随着生活会水平的不断提高,绝大多数人都免于饥饿的困扰,一日三餐成为大家最基本的生活方式,有时候还会有下午茶或者夜宵来改善下自己的伙食。很多人非常好奇,在古代的时候人们一天吃几顿?

其实在古代,人们一天吃几顿饭跟他们的生存条件有很大的关联。比如在秦朝之前的中国,由于农业发展比较慢,当时无论是粮食还是吃得都非常少,所以那时候的普通人和小贵族一天只吃两顿饭,只有皇室有资格吃四餐,诸侯可以吃三餐。他们将每天的第一顿叫做“朝食”,称为“饔”,一般在上午九点左右吃;把每天的第二顿饭叫“餔食”,称为“飧”,一般是在下午四点左右吃。宋朝理学大师朱熹就曾在自己的《集注》中提到:"朝曰饔,夕曰飧"。

等到汉朝的时候,普通人和一些级别比较低的官员依然都是一日两餐,但是在贵族的生活当中,已经驾驶普遍实行一日三餐制,这时候才慢慢有了早、中、晚三餐的说法。据说皇帝当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提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

一日三餐的饮食风俗在魏晋时期开始流行,直到隋唐时期才慢慢开始普及,但是真正成为主流习惯是在宋朝的时候。其原因主要是是宋朝不抑制商业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国的货物不断涌入到中国来,整个国家的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加上当时晚上已经开始不实行宵禁,夜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吃饭的时间也慢慢发生变化,吃第一顿饭和第二顿饭向前推移之后,开始养成吃夜宵的习惯。

一日三餐制的生活方式从宋朝一直延续到明朝末年,直到清朝的时候再次改为一日两餐。一方面是由于常年的战争,大致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减少,耕种土地的大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根本没办法保证土地的产量,加上小冰河气候的影响,导致粮食产量急剧下降,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将一日三餐变为两餐。

另外一方面是清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他们在进入中原之前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那里的气候和环境都非常恶劣,人们很早就躲到帐篷里去了,所以那里一直都是一日两餐,即便是到了中原地区之后,也没有改变当初的习俗,即便是清朝皇宫中,一直保持着一天吃两顿的传统饮食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以假乱真!为保护濒临灭绝的犀牛:科学家用马毛制作假犀牛角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指出,科学家们希望他们的方法能够提供一个蓝图,创造出可信的犀牛角来迷惑市场,为野生犀牛角物种提供保护

众所周知,犀牛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因此,对犀牛角的需求驱使偷猎者不断猎杀犀牛,这对一些野生犀牛种群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

这项研究旨在提供一种方法,通过展示一种能打入市场的更便宜的复制品来混淆和减少对真犀牛角的需求。

犀牛的角不像牛的角或蹄甲那样是传统的角,而是由动物鼻子上的皮脂腺分泌物紧密堆积而成的一簇毛发。

为了证明这一概念,科学家将犀牛近亲马的尾毛绑在一起,并用定制的再生丝基质将它们粘在一起,以模仿真正犀牛角的胶原蛋白成分。这种方法使他们能够产生在外观、感觉和功能上类似于真实犀牛角的样品结构。分析和研究证明了自然角和人工角在组成和性质上的相似性。

该报告的合著者、牛津大学动物学系的弗里茨·沃尔拉斯教授说:“根据我们的研究,制造一种模仿犀牛昂贵的一簇鼻毛的仿生角质材料既简单又便宜。我们让其他人进一步开发这项技术,以迷惑公众并降低价格,从而支持犀牛保护。”

犀牛角贸易严重挑战了犀牛的生存。科学家们也在开发其他犀牛角替代品,希望摧毁这种受欢迎但普遍被禁止的商品的市场。

研究人员指出,在结构和化学成分非常相似的情况下,一个合理的复制品应该简单易行。更重要的是,这种生物复合材料可以很容易地被塑造成犀牛角的复制品,并且当切割和抛光时,它的微观结构非常类似于真正的犀牛角。

混淆真假!保护濒危犀牛:科学家用马毛制造假犀牛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

全文共 264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传说众多。那你想知道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分别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相关节日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十说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子胥。《后汉书》中也写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曹娥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后来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举行各种仪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月初五是为祭祀先祖日。

八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十说是民间有一传说认为端午源于湖北沔阳沙湖曾有四位豪杰专门劫富济贫后遭当地官兵突袭围困而于五月初五投江而亡。当地民众万分悲哀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端午节的历史由来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起源传说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源于浴兰节说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屈原《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此俗流传至唐宋时代又称端午为浴兰之月。

《大戴礼记》为汉文帝时礼学名家戴德选编的是研究上古社会的珍贵资料。如果此说成立端午节在先秦时代已出现迄今历时二千余年可谓渊远流长[1]。

“恶日”说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且有“不举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婴儿无论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抚养成人。一旦抚养则男害父、女害母。甚至出现了“五月到官至免不迁”“五月盖屋令人头秃”等说法。这一习俗至迟从战国开始流行迄至汉代盛行不衰。此俗在汉人王充的《论衡》、应劭《风俗通》以及《后汉书》中多有记载。

《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四大起源传说

1、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3、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4、源于古越民族图腾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酒具起源于什么时期?中国酒具有多复杂?

全文共 224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酒文化也是博大精深,酒具更是有着深厚的研究价值,更是一大文化内涵。好酒需要搭配着好的酒具,只有这样,喝酒的时候才会具有仪式感。那么我国最早的酒具起源于什么时期呢?其实这还很难定论。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在古代,一器多用应是很普遍的。远古时期的酒,是未经过滤的酒醪(这种酒醪在现在仍很流行),呈糊状和半流质,对于这种酒,就不适于饮用,而是食用。故食用的酒具应是一般的食具,如碗,钵等大口器皿。远古时代的酒器制作材料主要是陶器、角器、竹木制品等。

早在公元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时期,已出现了形状类似于后世酒器的陶器,如裴李岗文化时期的陶器。南方的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器也能使人联想到在商代时期的酒具应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酿酒业的发展,饮酒者身份的高贵等原因,使酒具从一般的饮食器具中分化出来成为可能。酒具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饮酒者身份高低的象征之一。专职的酒具制作者也就应运而生。在现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墓穴中,曾出土了大量的酒器(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据考古人员的分析,死者生前可能是一个专职的酒具制作者。在新石器时期晚期,尤以龙山文化时期为代表,酒器的类型增加,用途明确,与后世的酒器有较大的相似性。这些酒器有:罐、瓮、盂、碗、杯等。酒杯的种类繁多,有:平底杯、圈足杯、高圈足杯、高柄杯、斜壁杯、曲腹杯、觚形杯等。

商周的青铜酒器:

在商代,由于酿酒业的发达,青铜器制作技术提高,中国的酒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当时的职业中还出现了"长勺氏"和"尾勺氏"这种专门以制作酒具为生的氏族。周代饮酒风气虽然不如商代,但酒器基本上还沿袭了商代的风格。在周代,也有专门制作酒具的"梓人"。

青铜器起于夏,现已发现的最早的铜制酒器为夏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爵。青铜器在商周达到鼎盛,春秋没落,商周的酒器的用途基本上是专一的。据《殷周青铜器通论》,商周的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五十类,其中酒器占二十四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但也有基本组合,其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或者再加上jia,同一形制,其外形、风格也带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烙印。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

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汉代的漆制酒器:

商周以降,青铜酒器逐渐衰落,秦汉之际,在中国的南方,漆制酒具流行。漆器成为两汉,魏晋时期的主要类型。

漆制酒具,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

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入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

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

瓷制酒器:

瓷器大致出现于东汉前后,与陶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陶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出现了桌子,也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是陶瓷生产鼎盛时期,有不少精美的酒器。宋代人喜欢将黄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瓷制酒器一直沿用至今。明代的瓷制品酒器以青花,斗彩,祭红酒器最有特色,清代瓷制酒器具有清代特色的有法琅彩,素三彩,青花玲珑瓷及各种仿古瓷。

其它酒器: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器,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器。

明清时期以至解放后,锡制温酒器广为使用。主要为温酒器。

夜光杯:唐代诗人王翰有一句名诗曰:“葡萄美酒夜光杯”,夜光杯为玉石所制的酒杯,现代已仿制成功。

倒流壶:在陕西省博物馆有一件北宋耀州窑出品的倒流瓷壶。壶高19cm,腹径14.3cm,它的壶盖是虚设的,不能打开。在壶底中央有一小孔,壶底向上,酒从小孔注入。小孔与中心隔水管相通,而中心隔水管上孔高于最高酒面,当正置酒壶时,下孔不漏酒。壶嘴下也是隔水管,入酒时酒可不溢出。设计颇为巧妙。

鸳鸯转香壶:宋朝皇宫中所使用的壶。它能在一壶中倒出两种酒来。

九龙公道杯:产于宋代,上面是一只杯,杯中有一条雕刻而成的昂首向上的龙,酒具上绘有八条龙,故称九龙杯。下面是一块圆盘和空心的底座,斟酒时,如适度,滴酒不漏,如超过一定的限量,酒就会通过“龙身”的虹吸作用,将酒全部吸入底座,故称公道杯。

渎山大玉海:专门用于贮存酒的玉瓮,用整块杂色墨玉琢成,周长5米,四周雕有出没于波涛之中的海龙,海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重达3500公斤,可贮酒30石。据传这口大玉瓮是元始祖忽必烈在至元二年(公元1256年)从外地运来,置在琼华岛上,用来盛酒,宴赏功臣,现保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前团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人类的农业导致微生物大灭绝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限制了我们肠道中微生物的多样性。

我们不仅导致了大象和老虎的灭绝,我们还消灭了那些小得多的生物。人类时代带来的微生物灭绝过程可能是我们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就像当前的抗生素耐药性危机一样。

纵观历史,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对这个星球上的微生物做了什么,尤其是那些生活在我们身体里的微生物?深入的分析将导致这个不幸的消息。周日,在波士顿举行的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上,澳大利亚悉尼麦格里大学的迈克尔·吉利恩斯说:“文明的过程就是减少我们身体中微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吉利恩斯还说,这些文明的做法,包括农业、饮食、下水道卫生和抗生素的全球使用,是富裕地区人们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低的原因。他指出,当我们在35万年前学会使用火时,这种多样性开始消失。

通过烹饪,我们可以释放食物中更多的热量,让我们进化出一个更大的大脑,同时拥有更小的消化道。吉利恩斯说:“如果你的肠道更小,微生物学家的家就更小。”、

农业的启示

一万多年前,当人们发明农业时,细菌多样性似乎已经减少了。随着我们转向农业,饮食变得越来越窄,这影响了身体中的人口。

耕作也会影响与其他动物相关的微生物。从我们开始放牧的那天起,一个趋势就注定是不可避免的:今天,地球上大多数活着的动物是绵羊、猪、牛和家禽。

因此,微生物可以生存的动物环境范围越来越窄。大约12000年前,世界上大多数消化道微生物已经存在于野生动物中——世界上估计有2亿吨微生物。但是在2000年,生活在野生动物体内的微生物数量非常少,相比之下有6亿吨动物和2亿吨我们的身体。德国柏林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的安捷·博提乌斯说,“我们只把四种动物作为家畜——我们吃同样的食物——我们已经失去了多样性,多样性可以在必要时取代基因。”随着多样性的减少,我们可能会失去有价值的保护性基因。

健康问题

然而,对人类来说,最大的变化早在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某个时候就发生了。消毒剂、下水道公共卫生、加工食品、剖腹产、奶瓶喂养、环球国际旅行,最重要的是,抗生素是这个星球上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导致人体内细菌和其他物种的基因变得越来越单一。

与我们一起进化的许多物种的突然消失可能会导致广泛的健康问题,包括肥胖、哮喘、炎症性肠病、牛皮癣甚至心理问题。吉利斯说,“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微生物可能影响大脑活动,而焦虑和抑郁已经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

但是伯蒂乌斯说我们可以阻止这种趋势。她说,“通过增加谷物的多样性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决定如何控制它。这是关于行为的,我们可以改变行为。”

蝌蚪王由新闻学家、翻译家达摩编译而成,转载必须经过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元宵节放花灯起源于什么时候

全文共 2260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元宵节到来,元宵节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元宵节放花灯起源于什么时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元宵节是什么节日由来

说法一:

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灯祭祀道教太乙神”之说。本称“上元”,是农民祈求丰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诞。人们在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

说法二:

另据史籍记载,相传西汉时期汉惠帝刘盈驾崩后,吕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吕后卒后,周勃、陈平等元老奋起剿平“诸吕之乱”,拥戴刘恒登基,是为汉文帝。文帝博采众臣建议,精心治国,使汉帝国再次强盛起来。因扫除诸吕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宫游玩,与民同乐,以示纪念。

说法三:

汉武帝时听从谬忌之说,在甘泉宫修建太一祠坛,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从黄昏开始,通宵达旦用盛大的灯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经过祠坛之上,从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张灯结彩的习俗。

说法四:

汉明帝笃信佛法,听从蔡愔的建言,敕命正月十五夜,在宫内“燃灯表佛”,从此民众效仿,皆点灯供奉佛祖。东汉末年,元宵节作为节日才正式初步形成。

元宵节放花灯起源于什么时候

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我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如明朝画家唐寅有诗云:“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心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到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赏灯活动热闹磙磙,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张灯遂逐渐发展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

唐朝治世因社会升平,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活动规模相当浩大,观灯人潮万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玄宗时亦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後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人民赏灯,唐以後花灯便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标帜。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此项文化因得到皇室的大力倡行而益加发扬光大,使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

明清两朝赏灯热潮未减,坊间更出现灯市,贩售各种花灯,式样繁多,争相竞秀。

元宵节是什么节日风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2、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3、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气氛,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5、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6、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划旱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8、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9、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10、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11、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12、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那么,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呢?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1.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 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迎接伍子胥

有些说法则与吴国大夫伍子胥有关,而非屈原。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关于粽子,则有当地的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端午节特色饮食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4.纪念孝女曹娥

此说出自东汉《曹娥碑》。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

5.迎涛神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投奔吴国,带吴伐楚,五战五胜,攻破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孙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守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行星撞击地球不仅灭绝了恐龙,还使气候升温10万年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大行星在今天的墨西哥希苏鲁伯地区相撞,向地球大气层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小行星碰撞导致恐龙物种灭绝,全球变暖持续了10万年。

基于化石记录的分析显示,当时全球气温上升了5摄氏度。该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密苏里大学地质科学教授肯尼斯·麦克劳德(Kenneth MacLeod)表示,研究结果引发了更多的担忧,尤其是地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人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目前,该研究报告发表在5月24日的《科学》杂志上。

麦克劳德指出,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为7-14公里的太空岩石撞击了现在的墨西哥小镇希虚卢附近的尤卡坦半岛。几分钟或几小时后,地球的温度迅速飙升。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或几十年里,大量的灰尘和煤烟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阻挡了太阳光。最终,碰撞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全球变暖。

麦克劳德的研究是证明与温室气体相关的全球变暖会持续多久的第一个经验证据。他说:“我们相信,通过观察突尼斯埃尔吉兹遗址中鱼类的骨骼、鳞片和咬痕,可以解开这个谜团。”他强调,位于突尼斯西北部的埃尔加兹古遗迹具有重大的考古意义,是墨西哥奇苏鲁博陨石事故前后世界上最完整的化石记录。该遗址保存了白垩纪-古近纪交替时期的重要考古证据,并记录了希克苏鲁博陨石之后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研究人员观察了化石中不同氧同位素的浓度。根据麦克劳德的观点,这些同位素的数量不同于氧原子中中子的数量,而且它们的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异。麦克劳德说:“其中一个区别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矿物中的轻氧同位素氧16的含量相对增加。我们测量了氧16与氧18的比率,每千分之一的比率变化与大约4.5-5摄氏度的温度变化有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突尼斯考古遗址的40个考古样本,其中1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前的5万年,2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后的10万年,10个来自小行星碰撞后的200万年。

麦克劳德说:“我们发现这三组考古样品的氧同位素有很大差异。”目前,他和他的团队希望分析来自世界各地其他考古遗址的化石样本,并检查它们的相似性。

他说:“在我们发现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后,北非(现在)的温度上升了5摄氏度。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澳大利亚海岸(现在)上升了10摄氏度。这是全球气温上升和相关温室气体变化的重要标志。”麦克劳德指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毁灭性碰撞前后地球生态系统发生了什么,还质疑了当前人类活动的后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告诉你荷兰猪的起源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荷兰猪

饲养荷兰猪的主人们一定会非常好奇自家的荷兰猪起源于哪些地方的吧,小编就为你整理了一部分荷兰猪的起源供大家参考。一、野生的荷兰猪野生的荷兰猪在大自然中随时都要面临残酷的斗争,所以它们都准备好了:它们很善于伪装,很灵敏,很强健。一般来说,它们都是20-45只荷兰猪一起生活。所以当其中的荷兰猪发现危险的时候,就会通知其他的荷兰猪。二、荷兰猪的分布野生的荷兰猪大多分布在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温带地区,从哥伦比亚到智利,途经阿根廷以及在海拔5000米左右的山野里。不过有2种地方是没有它们的分布的:热带雨林和安第斯山脉比较冷的地方。野生的荷兰猪从黄昏开始出去觅食。它们的食物以草本植物和禾本植物为主。三、巨型荷兰猪在更久以前,荷兰猪的其中一种祖先在委内瑞拉被找到。这个巨型荷兰猪叫“phoberomys pattersoni” 重达700kg,3米长,1.30米高。是至今发现的最大的啮齿动物。这个巨型荷兰猪已经在地球上存在3500-4000万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圆周率日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848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圆周率日吗?它的起源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圆周率日为什么被定在3月14日

圆周率日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时间被定在3月14日。通常是在下午1时59分庆祝,以象征圆周率的六位近似值3.14159,有时甚至精确到26秒,以象征圆周率的八位近似值3.1415926;习惯24小时记时的人在凌晨1时59分或者下午3时9分(15时9分)庆祝。全球各地的一些大学数学系在这天举办派对。

圆周率日的文化影响是什么

可能是因为定义简单以及在数学公式中随处可见,π在流行文化中的出现频率及地位远远高于其他数学常数。在麻省理工,一些大学生的庆祝语包括“3.14159”。谷歌在2011年一次收购中,谷歌选择一系列著名常数作为报价,其中就包括π。名为piday.org的网站,是圆周率日官方网站,不仅收集了关于π的各种趣闻,还有以π为主题的商店。

相关阅读:圆周率由来

很早以前,人们看出,圆的周长和直经的比是个与圆的大小无关的常数,并称之为圆周率。1600年,英国 威廉 。 奥托 兰特首先使用π表示圆周率,因为π是 希腊 之“圆周”的第一个字母,而δ是“直径”的第一个字母,当δ=1时,圆周率为π。1706年英国的 琼斯 首先使用π。1737年欧拉在其著作中使用π。后来被数学家广泛接受,一直延用至今。

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数。一位 德国 数学家评论道:“历史上一个国家所算得的圆周率的准确程度,可以做为衡量这个这家当时数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古今中外很多数学家都孜孜不倦地寻求过π值的计算方法。

公元前200年间 古希腊 数学家 阿基米德 首先从理论上给出π值的正确求法。他用圆外切与内接多边形的周长从大、小两个方向上同时逐步逼近圆的周长,巧妙地求得π

会元前150年左右,另一位古希腊数学家 托勒密 用弦表法(以1的圆心角所对弦长乘以360再除以圆的直径)给出了π的近似值3.1416。

公元200年间,我国数学家 刘徽 提供了求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割圆术,体现了极限观点。刘徽与阿基米德的方法有所不同,他只取“内接”不取“外切”。利用圆面积不等式推出结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后,祖冲之在圆周率的计算上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求得“约率”和“密率”(又称祖率)得到3.1415926

15世纪,伊斯兰的数学家阿尔。卡西通过分别计算圆内接和外接正3 2边形周长,把π值推到小数点后16位,打破了祖冲之保持了上千年的记录。

1579年 法国 韦达 发现了关系式,首次摆脱了几何学的陈旧方法,寻求到了π的解析表达式。

1650年 瓦里斯 把π表示成元穷乘积的形式

稍后, 莱布尼茨 发现接着,欧拉证明了这些公式的计算量都很大,尽管形式非常简单。π值的计算方法的最大突破是找到了它的反正切函数表达式。

1671年, 苏格兰 数学家格列哥里发现了

1706年,英国数学麦欣首先发现其计算速度远远超过方典算法。

1777年法国数学家 蒲丰 提出他的著名的投针问题。依靠它,可以用概率方法得到的过似值。假定在平面上画一组距离为的 平行线 ,向此平面任意投一长度为的针,若投针次数为,针马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相交的次数为,则有,很多人做过实...

圆周率日的起源是什么

目前已知最早的大型以π为主题的庆祝活动是Larry Shaw 组织,1988年3月14日在旧金山科学博物馆举办的。Larry Shaw 是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的一名物理学家,那一天他带着博物馆的员工和参与者一起围绕这博物馆纪念碑做3又1/7圈(22/7,π的近似值之一)的圆周运动,并一起吃水果派,分享有关π的知识。之后,旧金山科学博物馆继承了这个传统,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举办庆祝活动。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倡议将3日14日定为国家圆周率日。2009年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一项无约束力决议(Non-binding resolution)(HRES 224),将每年的3月14号设定为“圆周率日”(National Pi day)。

圆周率日的介绍:

圆周率日(Pi Day,又译π节)是一年一度的庆祝数学常数π的节日,3月14日是圆周率日的正式日子,从圆周率常用的近似值3.14而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倡议将3月14日(寓意3.14)定为国家圆周率日(National Pi Day)。2009年美国众议院正式通过将每年的3月14号设定为“圆周率日”(Pi day)(HRES 224)。通常是在下午1时59分庆祝,以象征圆周率的六位近似值3.14159。一些用24小时记时的人会改在凌晨1时59分或下午3时9分(15时9分)。全球各地的一些大学数学系在这天开派对庆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