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新民文化博览园是三农博览园吗推荐20篇

浏览

6645

文章

1000

篇1:朱村文化旅游区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朱村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朱村文化旅游区位于临沭县曹庄镇,国家AA级景区。朱村西倚岌山,东傍沭河,与大官庄水利枢纽工程(两闸)遥相呼应,东有人工劈凿的新沭河,西有遗存的岌山恐龙化石足迹群,村内河流纵横,溪水汇流,玉带缠绕,呈“九龙戏珠”之格局,村庄由此而得名。现存有古村落遗址、朱村战斗遗址和抗日民主政府遗址等遗存。

著名的朱村战斗就发生在此,1944年1月24日(旧历除夕)凌晨,驻临沂日军纠集1000余人向岌山区悄悄偷袭而来。敌人兵分三股,一股留在曹庄,搜捕未来得及转移的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股向西南进犯马庄,一股向东南“扫荡”朱村。此次朱村战役,共击毙敌伪40余人。八连有24位同志英勇牺牲,连长鄢思甲和县独立营政委铁瑛负伤。1944年8月,在山东军区战斗英模大会上,政治部主任肖华正式宣布八连为“钢八连”,朱村战斗还被正式载入《八路军战史》,延安《解放日报》以《滨海区临沭我军击退千余敌寇进攻》、《沭西人民以实际行动抬伤员送0奋勇参战》为标题,对朱村战斗以及群众劳军、政治慰问受难群众和临沭县争当拥军模范县的情况作了介绍。

1991年7月,中共临沭县委和临沭县人民政府在朱村立纪念碑一座,成为永久性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富裕起来的朱村去那种自发捐款60余万元建设了朱村红色历史纪念馆。当地群众和曾经参加过战斗的八路军战士提供了大量真实文物摆满了展室,成为著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朱村以“江北水乡·千年朱村”为主题定位,规划建设朱村红色文化纪念馆、节孝坊、人民公社文化院落、古民居院落、玄武湖度假村等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神农城炎帝文化主题公园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农城炎文化主题公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株洲神农城以神农文化为主题,在原炎帝广场和天台公园的基础上提质改造,建设神农太阳城、神农像、神农塔、神农湖、神农大剧院、神农艺术宫、神农坛、神农大道、神农渠等九大标志性建筑和景观,形成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开放空间,核心区规划面积约1620亩。功能布局严格按照低碳经济的要求组织业态,重点发展商务、文化、旅游、娱乐、健身等低碳产业。规划以神农像和神农塔为中心,连接两大中心形成中轴。以神农像为出发点,分别向天台山和神农湖渗透,形成三大主要通廊。

神农广场突出神农像的统领作用,集瞻仰、旅游、节庆、市民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神农广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广场地砖中有一万块刻有福字,又称之为万福广场。在神农广场,市民可以瞻仰神农像并向始祖神农献花。另外,在神农广场,可以通过3G信号及LED大屏幕与远在炎陵的炎帝陵进行联动。

神农塔作为神农城至高点,是整个景观中心的中央观景台,自空中俯看,感叹株洲变化。神农塔,塔高293米,是神农城中央观景台,站在塔顶,可俯瞰株洲全貌。为方便观光,神农塔将增加观光通道和塔顶观光平台。塔底的运动中心将改造成神农文化展示馆及景区资料规划展示馆。

在株洲市广播电视中心的北侧设置神农大剧院,将其打造成为株洲市新的影视、戏剧、媒体和艺术中心,内设1200人大剧院和600人音乐厅。神农大剧院结合音乐文化主题展览,为游客设置观光专用通道及专用摄影点。游客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的艺术,可以欣赏芭蕾、马戏、杂技,可以聆听到肖邦、贝多芬的美妙乐意,还可以欣赏炎陵、茶陵、攸县革命老区的红色歌谣等。

谢淳(?~1129) 字景祥,宋浏阳人。以才勇为众所推。南宋建炎三年(1129),潭州(今长沙)兵变,肆行焚掠。帅臣向子湮命通判州事孟彦卿招安。不久,溃兵杜彦人浏阳,孟战败被杀。向又命通判州事赵民彦率军御叛兵,未能取胜。时谢淳率民兵为前锋助赵战,手刃数十人,力屈被执,为叛所害。事闻,朝廷赠成忠郎,官其子唏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麓湖山文化产业园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是由广东新金基文化创意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位于著名侨乡风景秀丽的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距离梅州市中心区10公里,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梅县区麓湖山文化产业园于2012年元月投入试运营,球场是梅州首家国际锦标赛级标准的高尔夫赛场,是中国最具特色,极具挑战和生态环保的山地高尔夫球场。球场占地1600亩,由国际著名设计师主持设计,18洞设置,球道全长7312码,标准72杆。球道及果岭分别选用夏威夷草和老鹰草。整个球场充分利用地势精心布局、独具匠心、造型完美。球场迂迴曲折于山脊沟水之间,发球台与球道落差高达110多米,是目前世界上落差最大的高尔夫球道之一,具视野开阔、多层次感和趣味与挑战共存的特色。

产业园还设有完备的配套设施,具有简欧式风格的麓湖山国际酒店及练习场建筑矗立山头,与原生态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麓湖山国际会所按五星级标准的功能配置,楼高五层,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集高球、餐饮、住宿、娱乐、会务于一体。

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先进的球场运作管理模式、高素质的年轻管理团队、精益求精的球场服务,配合国际一流的18洞高尔夫球场,造就了梅州麓湖山国际高尔夫球会独树一帜的山地高尔夫文化,使高球爱好者时刻尽享高尔夫运动带来的乐趣。

美丽的风景、温馨的环境、齐全的设施、周到的服务,以及绿色的阳光、空气和雨露,让都市的喧嚣顿时回归宁静。在这里,相信您收获的不仅是挥杆打高球、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更是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人生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西溪旅游文化景区

全文共 2107 字

+ 加入清单

西溪旅游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台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由南向北依次分为三个片区:历史文化休闲片区、现代文化休闲片区和生态文化休闲片区。其中历史文化休闲片区以千年古镇西溪为核心,打造集孝贤文化、海盐文化、佛教文化为一体的历史人文景观区;现代文化休闲片区融合传统艺术与现代文化,建设艺术传播、精品鉴赏、休闲娱乐等设施;生态文化休闲片区以西溪植物园为核心,建设现代农业展示、农业科普教育、农耕体验观光等休闲设施。

孝贤文化

孝贤文化家喻户晓,自西汉始,董永与七仙女美丽爱情传说即在西溪广为流传,据考证,现与之有关的地名遗存多达50多处(鹤落仑、董家垛、舍子头、凤凰泉、辞郎河、摹云庄、东、西鞋儿庄、缫丝井及汉孝子董永墓和董孝贤祠等)。2002年10月26日,《民间传说——董永与七仙女》邮票首发式在江苏东台、湖北孝感和安徽安庆同时举行(湖北孝感侧重于孝文化,安徽安庆侧重于黄梅戏故乡),2006年5月,东台“董永传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董永七仙女文化园占地150亩,总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45亩,建成董永七仙女雕塑、董贤祠、浮雕长廊、老槐树、土地庙等景点,2010年12月,成功创建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2012年4月,在一期初步建成八个观光点的基础上,配套建设园内游步道、景观桥梁等各类旅游设施,完善建设董永与七仙女传说的二十四个景点,将董永七仙女的爱情文化挖掘放大,整个园区于2013年董永七仙女文化旅游节正式对外开放,年底建成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海盐文化

西溪遗存丰富,境内古寺、古塔、古桥、古道众多。海春轩塔——东台地标,位于西溪泰东河北侧,建于唐修于宋,为“内唐外宋”两层砖结构塔抱塔,迄今己有1380余年,塔龄为江苏现存58座古塔之最,民间俗称“西溪宝塔”,又名“孝母塔”、“镇海塔”、“尉迟塔”,1982年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定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圣桥、八字桥——两桥均为宋代单孔拱形砖桥;通圣桥位于泰山寺门前晏溪河上,“八字桥”位于晏溪河和雄河二河三岸交汇处,“一步两顶桥,两桥通三岸”的“八字桥”,较周庄双桥早建200多年,现均为东台市文物保护单位。梨木街——位于晏溪河北侧,青砖路面,现存多处明清民居,明清时期犁木街上销售的犁木、农具,驰名于苏中里下河水乡,犁木街因此得名。三里路——系古海口栈道,

西起犁木街东端,全长1600多米(俗称三里路),始建于西溪建镇时期,迄今已有2000多年,早于范公堤修建逾千年。西溪古城位于西溪景区泰山大道东侧,按照“古镇为体、文化为魂”的基本原则,突出宋文化主题,再现古西溪盐漕商贸的繁荣,打造一座古典与现代、文化与商业为一体的宋代风格商业群。新建景点主要有城门楼展厅、晏溪书院、三相阁等。西溪古城已成为西溪景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群,与泰山护国禅寺、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海春塔苑相呼应,形成了点、线结合的旅游集中区。

佛教文化

海春塔苑暨佛教文化园项目以唐代“海春轩塔”和宋代千年古刹“一寺五庙”的泰山寺两处遗存为核心,依靠晏溪河、五爪河、凤凰河等境内丰富的生态水网体系,着力打造素斋馆、莲花广场、转经长廊、佛学教育文化馆、广福禅寺、海春轩塔、慈孝文化馆、紫竹精舍等旅游景点,形成佛教文化集中体验区,使塔、寺、园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成后的海春塔苑将“禅修文化”与“孝慈文化”有机统一,将西溪本土文化与佛学宗教文化有机融合,以文化内涵提升景点品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态建设

西溪植物园位于西溪旅游文化景区北部,总面积约2300亩,集现代农业与生态旅游于一体,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植物园以以600亩人工湖“仙湖”为中心,分为现代农业展示区、高效园艺示范区和农业观光旅游区等三大功能区,是人们体验农耕文化、回归自然和农业旅游观光的理想之地。

东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开发建设,于2007年启动西溪景区开发。2011年12月,正式组建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管委会,统筹组织、强势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西溪景区规划范围东至串场河、西至新204国道、南至泰东河、北至向东河,地域面积约16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包括晏溪河居委会、泰山寺居委会、万陆居委会和西郊村、三曹村五个社区(村)。西溪旅游文化景区的发展目标是:紧扣“文化铸魂、融合创新、产业拓伸”的发展理念,形成文化传承与生产发展互联互动,通过水景空间的营造、生态环境的提升、文化底蕴的挖掘,建成集旅游度假、城市休闲、文化产业于一体的高品质旅游目的地,长三角极具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力争用3-5年时间,构建数十亿级文化产业园区,把西溪景区建成省级(乃至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4A(远期争创5A)级景区。

地址:盐城市东台市惠阳路

类型:文化旅游区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天

电话:0515-60600960;4009261520

开放时间:

11月-次年6月:8:00-18:00,7月-10月:8:00-21:00。

门票信息:

文化园30元;塔苑40元;景点联票60元(不含植物园);植物园10元

信息来源:江苏省林业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位于通江县北部,距县城71.8公里,距巴中市117公里,距陕西汉中188.7公里。距川陕渝三大中心城市成都、西安、重庆分别为467公里、407.1公里、415公里。

场馆介绍

巴山民俗文化博览馆位于诺水河镇民俗生态艺术村—金家坝村,本馆实行免费开放,以传承巴山民俗文化为目标,主要展示民俗文化、特产资源、民俗娱乐休闲和特色饮食文化等。

地址巴中市通江县诺水河镇金家坝村

联系电话0827-7646001

服务时间周二至周五:9:00-20:00(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金家坝村:金家坝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东文化园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关东文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长春关东文化园,坐落于长春西部绿园区内,位于西四环路与长白公路交汇处,距人民广场约二十分钟车程,是吉林省首家在市区内集温泉度假、餐饮娱乐、文化博览、会议接待、为一体的大型花园式文化乐园。占地面积50万平方米,其中花草果树、湖泊水塘占总面积80%。春赏花、夏垂钓、秋采果、冬雾凇,四季美景,堪称市内天然氧吧。

长春关东文化园是吉林省十二五重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长春市十二五150项重点项目建设,国家旅游局、农业部、乡村旅游示范点。以四季美景、美食、美居、美文、美浴的多元多彩的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场所,为传承关东文化,情系民族发展贡献力量。

现在能量养生温泉5个泡池、2个按摩池、1个戏水池免费享用:休息大厅20张床位(可过夜)健身器材、棋牌室玉石房、汗蒸房。建筑面积约6000平米,按四星级标准装修,携手台湾“温泉家”之父—曾福力先生,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倾力打造现代能量养生温泉。养生温泉馆与会议中心结合集室内温泉游泳馆、高档温泉洗浴中心、餐饮、室内健身、SPA会馆、商务客房等各类功能为一体,努力打造成为绿园区乃至长春市和吉林省一站式的高端商务和休闲养生场所。

特色项目:养生温泉体验、采摘、垂钓、关东民俗村、关东文化水岸风情街等

电话:87893366

地址:长春市绿园区城西镇跃进村

行车路线:长春火车站坐车--和平大街乘坐140路公交车—景点

地址:长春市绿园区长白公路与西四环路交汇北行1公里

电话:87893366

信息来源:长春市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巴西的礼仪文化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巴西是由欧洲人、非洲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以及东方人等多种民族组成的国家,但核心是葡萄牙血统的巴西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巴西的礼仪文化,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巴西饮食习惯礼仪

巴西是由欧洲人、非洲人、印第安人、阿拉伯人以及东方人等多种民族组成的国家,但核心是葡萄牙血统的巴西人。另外,由于从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来的移民,在巴西占压倒的多数,因此,巴西人的习俗和葡萄牙、南欧的习俗非常相似。

在饮食上,巴西人的特点是以大米为主食,喜欢在油炒饭上,撒上类似马铃薯粉的蕃芋粉,再加上类似花菜豆的豆一起食用。过去,巴西人不喜欢食用菜,自外来移民种植了大量的优质菜后,巴西人的家诞餐桌上变得丰盛起来了。吃鱼在巴西人当中还没有完全普及,通常只是在星期五和复活节时有吃鱼的。然而,他们都喜欢吃虾,不过价钱很贵。在周末愉快的餐中,巴西人喜欢把大块的肉放在火上烤着吃。

注意,巴西晚餐时间早则8、9点开始,晚则于午夜12点开始。

在巴西饮水需要注意安全。只可喝烧开过的水,或瓶装饮料。

巴西的礼仪文化

在商务访问时,宜穿保守式样深色西装。随时记住,你的言谈举止,宜保持温暖友好。无论访政府机关或私人机构,均需事先订约。圣保罗的商品粮对守时一事,甚为重视,不可大意。巴西利亚是新型的现代首都,但商业中心仍然是圣保罗市。圣保罗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的马尔山脉大崖壁的人口863万多,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圣保罗首府。东南距外港桑托斯63公里,现为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集中全国工业生产的一半左右,咖啡、冻肉、糖、棉花等贸易极盛。巴西军火外销位居世界第4位。

在巴西,以棕色之色,紫色表示悲伤,黄色表示绝望。他们认为人死好比黄叶落下,所以忌讳棕黄色。人们迷信紫色会给人们来悲。另外,还认为深咖啡色会招来不幸。所以,非常讨厌这种色。在巴西,曾有过这样失败的例子,日本向巴西出口的钟表,因在钟表盒上,配有紫色的饰带,由于紫色被认为是不吉利的颜色,因而不受欢迎。在巴西,会话和行文时使用当地语言会更便利和亲切。使用名片应有当地通用文字,商品说明应有当地文字对照。

巴西人不羞于表露感情,人们在大街上上相见也热烈拥抱,无论男女,见面和分别时都握手。妇女们相见时脸贴脸,用嘴发出接吻时的声音,但嘴不接触脸。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堂狼山文化广场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堂狼山文化广场

堂琅文化广场位于县城西侧,东连丝厂住宅小区,南邻县城办公区,西接花园小区,北邻青年路,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广场由主入口、主广场、绿化园林、堂琅八景、次入口五部分组成。建设内容包括图腾柱、六洗同源、金沙汲水、青铜余辉、百米艺术长廊、两江一山、彩色音乐喷泉、堂琅文化序、堂琅奇石馆、绿化区域、长廊和花架。

六根图腾柱:表达了发生在古堂琅山(今大药山)彝族“六祖分支”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追怀,图腾柱上的浮雕图案是堂琅文化的代表符号,以此来进一步突出堂琅文化的主题。

六洗同源:铜洗是堂琅古县铸造最多的青铜器,成为堂琅青铜文化的重要载体。“六洗同源”表达的堂琅古县存废六百年的意境。金沙汲水:金沙江是流经巧家的一条主要河流。“金沙汲水”表达了金沙江泽润巧家、浇灌巧家。青铜余辉:造型如天穹地幔,虹彩云衢,以剖面的形式表现了巧家出土的青铜器,以堂琅文化符号作衬托,正面镌刻著名作家贾平凹题署的“堂琅文化广场”几个大字。百米艺术长廊:长廊艺术再现了古今堂琅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深刻的文化意蕴。

百米艺术长廊从左至右分为六祖分支、青铜文化、五月渡泸、疏浚金沙、天国悲歌、红军长征过巧家、展望未来等七个板块。两江一山:巧家的整个地形地貌由北部的金沙江,中部的昭通最高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4041米的大药山,东南部的牛栏江构成的“两江一山”独特景观。彩色音乐喷泉:直径35米,961平方米,以《巧家美》、《我们的巧家》等20首歌曲编程形成音乐喷泉,集观赏、娱乐为一体,烘托了广场气氛,为堂琅文化广场炎热的夏季带来了一丝清凉。堂琅文化序:由著名文化学者邹长铭撰稿,云南著名书法家赵浩如书写,记述了堂琅文化的源流、文化丛络、表现特征和影响。

堂琅奇石馆:馆名由云南著名书法家赵浩如题写。巧家奇石有独特的图案、丰富的自然地理信息和文化内涵,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在海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堂琅奇石馆集中陈列展示了巧家的奇石精品,弘扬天人归宗、自然一体的奇石文化。绿化区域:分布了堂琅神韵、绿荫休闲、日月同辉、魁阁望月、硕果累累、翠竹婆娑、饮水思源等七个小品供市民休闲品味。

长廊和花架:在广场东面最高处布置了长廊、花架、亭台供人们休闲、观景。创造了在休闲中重温历史,在休闲中品味文化、休闲中回归自然,在休闲中放飞希望,在休闲中增强巧家荣誉感的意境,塑造了解巧家的历史,宣传巧家的人文资源,熟知巧家县情,建设家乡的新型巧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潜山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潜山山谷流泉文化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谷流泉文化园景区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境内,现存唐(公元618年-907年)至民国(公元1912年-1949年)历代石刻400余方,以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石刻最多。石刻密布崖壁盘石及溪谷河床。题刻作者达数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题字崖谷。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书体有真、草、隶、行、篆。

山谷流泉中的3处年代最早的石刻都是唐代的,它们均分布在石牛古洞东壁悬崖上。其中2处是唐代著名散文家,哲学家李翱任舒州刺史时游览山谷的题名。山谷流泉有两宋题刻100多处,内容也极为丰富。这里不仅有安徽现存北宋最早的一块端拱二年(989年)赵孚、舒雅、黄梦锡题名;还有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诗刻,书法家黄庭坚的题名,李师中的记事题刻,南宋张同之的诗刻等等。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形成了一座天然的艺术博物馆和史料档案馆,为研究历史人物活动、文学书法艺术、自然和社会科学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风景村:潜山县天柱山镇风景村座落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柱山的南大门,背倚天柱,面临潜河,距潜山县城仅8公里,北京至香港高速公路出入口途经村内,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天柱山八大景区中三祖寺景区、九井河景区座落村内,“潜阳十景”中乡麟磊擀崖漱玉、九井西风、吴塘晓渡、酒岛流霞等都与风景村息息相关。风景村境内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独特,是旅游观光和投资开发的宝地。 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广东性文化博物馆推性保健操引争议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相信每个成年人都马上会回忆起儿时那耳熟能详的节奏来。但你听说过性保健体操吗?五一期间,位于韶关仁化县丹霞山的中华性文化博物馆推出一套旨在提倡绿色性保健、增强性能力的中华性保健体操,并举行“性文化健康之旅”公开招揽学员举办性保健体操培训班,一举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据称,这套性保健体操由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馆长专门邀请国内外性健康专家及世界级养生大师发掘中华性养生资料,花费近5年的时间不断完善,并找对象实践后效果明显,方才对外公布。资料显示,该体操分男女两个部分,其中男性部分有9节,主要适用于男性在每天早晨起床时或睡觉前,对小腹、阴部、肛门等部位进行锻炼,以提高男性体能、性机能、神经系统等功能,最终达到增强性能力的效果。女性部分同样也有9节,除少数部位和动作名称略有改动外,所需步骤与男性相差无几。据介绍,这套体操主要适用于成年男女,完成整个体操前后共需15分钟左右。

从事民间性学研究数十年的中国性文化专家马健表示,在国内,每当提起性这个字,很多人都会感到难为情,但根据资料记载,对于只在生育和生活中有意义的性,古人早已做了不可思议的发挥,认为其具有“神奇的多功能性”,可以利用性爱规律来达到保健身体,从而延长寿命。而国外只是在近代才开始研究性文化,因外国人更注重生活质量,并将这些性知识写进课本,相比之下,拥有渊源历史的中国却还处在发展探索期。

5月1日上午,86岁高龄的国际著名养生大师朱鹤亭,也专程来到韶关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及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参观。他认为,提倡绿色健性,推广性保健体操,有利于增进健康,和睦家庭,促进社会和谐。

记者调查被误指“耍流氓”

市民怎么看待性保健操呢?5月1日至3日期间,记者在中华性文化博物馆表明身份后采访了多名前来参观的游客,但多数人的反应是避而不答,甚至还引起数名女子的误解,其中一名女子还叫来博物馆保安,称有人“耍流氓”。

5月1日下午,来自深圳的30多岁的陈先生在听完讲解员介绍后,立刻要了一套性保健体操资料。但当记者表示想采访他时他却满脸通红,一再表示“主要是感觉好奇,想细细地看看,并无其他意图”。

同样30多岁,从湖南驾车来丹霞山游玩的黄先生夫妻两人与记者聊起性保健体操一事时,很大方地表示,性保健体操能增强性能力,实现性和谐,从而增加夫妻感情,没什么见不得光的。只是在公开场合谈论有些难以启齿,但夫妻之间交流还是没有问题的。

有教育界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目前的环境下,就连基本的性教育尚不能普及完善的情况下,让人公开与他人探讨性问题,做性保健,“感觉不太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凤凰岗龙山文化遗址

全文共 829 字

+ 加入清单

凤凰龙山文化遗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凤凰岗龙山文化遗址位于扶沟县古城乡古城村东北300米处,南北长700米,东西宽300米,高5米。南临古城乡政府,东、西、北皆为开阔地,岗中有一条蜿蜒小道从中穿过。

来到固城乡,凤凰岗遗址非去不可。据《周口文物考古研究探索》记载,凤凰岗遗址位于(扶沟)县城西南17.5公里,固城乡古北村东北角300米处。凤凰岗遗址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300米,高约5米。中间一条小路将凤凰岗遗址一分为二,路北岗已毁去一半以上,路南岗保存较为完好。

来到扶沟县固城乡。沿一条乡村小道一路向北,行至千米左右,发现一条小道将本该连为一体的高岗一分为二。“想必这就是凤凰岗遗址。”凤凰岗遗址地势较高,比四周高出5米左右,上面栽种了密密麻麻的杨树。沿一条崎岖小道,登上了位于路南的一座高岗。攀沿途中,随手拾到一块陶片,上有线条勾勒的些许花纹,简约大方。

站在高岗俯瞰,四周绿油油的麦田尽收眼底。高岗上除有几座坟墓外,还有几个裸露的盗洞。一些小的盗洞,由于被落叶填埋,不易被人发现。大的盗洞看起来不像新挖的,经过雨水冲刷,有的已轻微塌陷,有的沿着树根形成泥块,有的还能看见裸露的墓砖。此外,在路北的高岗西部,我们也发现一处残破的盗洞。

据了解,凤凰岗遗址的文物目前虽已被文物部门发掘,但不排除有不法分子存在侥幸心理前来盗墓。在凤凰岗遗址附近没有找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在一名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一个废弃酒厂的院前发现一座倒地、刻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它就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静静地看护着这处遗址。

1978年12月,周口地区文化局普查队在岗的断壁中发展了大量的彩色陶瓷残片和各种石器、鹿角、兽骨以及汉代墓葬品。这些陶瓷残片分别为直领、篮领红褐花手制陶瓷,素面红褐色陶缸,平底黑色陶碗,三角形和圆柱形的鼎腿,灰色陶豆、陶鬲、陶壶、陶俑和空心砖等物。经鉴定,这些器物,有属龙山时期的,亦有属于商周和汉代的。

信息来源:扶沟政务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去辽宁旅游需注意哪些饮酒文化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喝酒,东北辽宁的女人个个都很能喝,那么大家知道辽宁人喝酒有哪些礼仪吗?去辽宁旅游注意哪些饮酒文化?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去辽宁旅游需注意哪些饮酒文化?小编总结如下;

辽宁人喝酒不分长辈小辈,只要你做下来喝了,那就没有什么长幼之分,随便喝。朋友之间喝酒首先都是请客的人,说话然后就是打个样(意思是一口气先喝一杯)然后其他人一起喝一杯,喝完后大家彼此喝,比如你和某人关系,你俩可以一起给其他人敬酒或者大家轮番敬酒,这样喝法容易喝多,不提倡的好。还有就是,一般喝酒的时候会有一条鱼。

喝酒喜欢干,直接一口一杯下肚,如果你真的不能喝酒,他们也是不会逼你喝的,按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不能多喝还不能少喝吗?只要他们举杯要喝的时候你多少意思一下就行了保持饭不吃完酒杯不空就行,东北人喜欢拼酒看谁能喝,如果自己不能喝千万别干这样的事。

有人认为,酒量是能够锻炼出来的,经常喝酒,就会形成海量。对此,专家解释说,酒精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需要乙醇脱氢酶和乙醛分解酶的参与,两种酶的含量直接决定酒量的多少,每个人体内的酶含量都是固定的,不会因为多喝酒有所改变,所以,酒量是锻炼不出来的。

喝酒上脸其实是血液中的酒精在乙醇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醛,但因体内缺乏乙醛分解酶,导致乙醛在体内迅速累积而不能及时代谢,造成毛细血管扩张所致,所以上脸的人应尽量少喝酒。

去辽宁旅游一定要注意控制酒量哦,千万不要喝多了。这期的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吧,关于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小编会在下期讲座中给大家做详细介绍,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文化常识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中国四大古典戏曲:孔尚任《桃花扇》、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24.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25.中国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中国四大名花:河南洛阳的牡丹、浙江杭州的菊花、云南昆明的山茶、福建漳州的水仙。

27.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唐朝酒文化兴盛的原因 唐朝的酒是什么酒

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我们中国历史上的酒文化,那自然是博大精深的。那么关于在古代,那个时候大家喝的酒都是一些什么酒呢?相信很多朋友都不是很清楚。而且关于唐朝,那个时候的酒文化可谓是发展的非常好,那么唐朝酒文化兴盛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唐朝酒文化兴盛的原因

1.国家统一,经济繁荣,酿酒技术进步

秦汉时期,我国完成统一大业,统治者釆取一系列的政策维护国家制度,经济一度十分繁荣。这一时期我国的农业经济发达,农业发展迅速,酿酒业也随之兴盛起来。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堪,各方势力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南北方对峙,三国鼎立,长期的分裂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的一大主流特征。在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的社会背景下以及局部的统一和朝代的频繁更迭之现象,进一步促进了隋唐时期的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从而为酒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环境。

2.政治开明社会环境宽松

唐朝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繁荣昌盛,为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保障和物质基础,酿酒技术的进步和完善又进一步推动了酒之种类的丰富和酒之质量的日益提高。除此外,在国力强盛的唐朝,政治的稳定和开明的政策制度亦为酒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创造了宽松有利的社会环境。轻徭薄赋,土地制度的制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酒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基础。

3.自由宽松的酒政

自由宽松的酒政,促进了酒业的繁荣 酒以其独特的属性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流行并形成了丰富的酒之文化,不仅和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紧密相连,亦与国家的政治息息相关。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为了维持社会的和谐和政权的稳定,会在特殊的社会发展时期颁布与当时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酒的政策法令,对酒业的发展进行管理。

随着历史的发展变迁,酒文化逐渐完善,虽然行至今日,现代酒文化已经与唐代酒文化有所区别,但是依然可以从现代社会中看到唐代文学对于现代酒文化的深远影响。

1

2、唐朝的酒是什么酒

唐朝的酒是黄酒,黄酒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公元前200年的汉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宋,历时1200年,是中国传统黄酒的成熟期。《齐民要术》、《酒诰》等科技著作相继问世,酃酒、新丰酒、兰陵酒等名优酒开始诞生。张载、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苏东坡等酒文化名人辈出,中国传统黄酒的发展进入了灿烂的黄金时期。

3、酒文化的特点

1、历史源远流长根据可靠的历史文献和大量出土的文物证明,我们祖先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甚至早期),也就是距今七八千年(甚至万年)左右,就已经学会饮酒,并有了较成熟的酿酒知识。约三四千年前熟练掌握了“酒曲”酿酒技术。

2、讲求色、香、味中国酒讲究个性的完美,要求酒中各种成分相互协调,追求色、香和味的平衡。酒色,是酒液的颜色作用于人的视觉而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白酒透明无色,例如贵州茅台酒、四川五粮液和广西桂林三花酒,有如琼浆玉液,美得清淡质朴。色酒则五彩斑斓,美得浓艳纤巧。

各类美酒都具有沁人肺腑的香气,真可谓“曲米酿成春风生,琼聚玉液泛芳醇”。酒味,是味觉对酒的反映,味道是酒的主要特征。高度白酒味偏辛辣刺激而无甜酸;低度色酒味偏甜酸而少辛辣刺激。又因原料和工艺的区别形成不同的风味。由“醇甜”、“窖底香”和“酱香”三大特质融合而成的贵州茅台酒,形成入口醇香,味感柔绵醇厚的独特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廉政文化广场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扬州市廉政文化广场又名清恪广场,位于市政府西侧,海关对面,原为市民休闲广场,2005年下半年经市领导研究决定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增设景观改建而成。

廉政文化广场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游园,由“廉石、清亭、鉴镜”三组景观构成,紧扣古城历史文化背景,精心选择扬州历史上最具廉政教育意义的人物和故事点缀其中,将廉政文化与园林艺术、市民休闲与廉政教育有机融合,赋予廉政主题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整个广场分春风亭、古铜镜、板桥石三个景观区:

1、春风亭:清朝官吏张伯行清正为官,恪尽职守,关心民生疾苦,民间对他有“天下第一清官”的美誉。他在任江苏巡抚时,为严禁下属官吏的行贿受贿行为,发布了著名的《制止馈送檄》,留下了“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名言。康熙五十年秋,张伯行因秉公查办科场舞弊案而遭诬陷,被朝廷免职。扬州工商市民罢市抗议,数千人围集公馆,哭声震撼扬城。张伯行挂印离开扬州任所时,扬城百姓携青菜、豆腐等薄礼表达心意,并诚恳地说:“公在任,止饮江南一杯水;今将去,无却子民一点心。”后来,康熙查清事实后为张伯行平反复职,并称赞他是“真能以百姓为心者”。张伯行病逝后,雍正帝赐谥“清恪”,扬州百姓则建春风亭作为纪念。

2、古铜镜:扬州历史上铸镜业发达,为体现“文博扬州”的特点,在扬州历年出土的古铜镜中选择了三面有代表性的作品(战国云雷纹地连弧纹铜镜、西汉神人瑞兽铜镜、唐打马球铜镜)放大制成,并镌刻唐太宗名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劝勉人们经常自检自律。

3、板桥石:广场上还耸立着一块巨石,南面有郑板桥石刻像,东面刻着郑板桥生平简介,北面是郑板桥著名的爱民诗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一方广场,两位清官,提醒人们以古人为镜,对照自己,端正心态…

2009年,扬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将市廉政文化广场确定为扬州市区永久性保护绿地。十年来,该广场面向市民开展了廉政灯谜会、廉政赛诗会、廉字风筝放飞等系列廉政文化活动,在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场所的同时,让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廉政文化教育,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寨山文化遗址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寨山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寨山遗址位于岭南镇思光村东南面,占地面积约80亩。距市中心约3公里。寨址建于清代,留有石台阶、石碑、社庙遗址、寨门、石墙、屋基、御敌石等设施。寨山的东南面,筑有防御寨墙。寨墙最高2.50米。在寨门外的东侧12.6米处立有一块石碑,碑呈长方形。在寨山门口东侧,石峰顶端上,有一块御敌石,酷似大龟。亦称“飞来石”。在寨内山谷地周围是一座座石山峰。山谷中种有金竹、油竹、椿树林,有些林木高达4米余。

思光村:思光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彝族地区旅游需要注意哪些饮酒文化

全文共 656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分布于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彝族以酒为贵,酒是迎宾待客、过节、婚礼、丧葬、探亲访友、毕摩祭祀等活动等必备礼物,同时配于丰盛的肉食,以此热情待客。那么大家知道彝族地区旅游需要注意哪些饮酒文化吗?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彝族地区旅游需要注意哪些饮酒文化?小编总结如下:

彝族俗语:腊肉无味,加盐给客人吃。荞酒不香,加蜜给客人喝。到过彝乡的人都能体会到,昭觉彝族是极其好客的。当客人一进门,主人就让客人坐在火塘旁上位,端出香喷喷的酒来,请你先喝几口后,主人家才与客人共饮。彝族赞美酒席是这样说的酒坛置放如红岩,敬酒穿梭如蜜蜂。花杯像鹊鸣,黑杯似鸦叫,白杯如蝶舞。

在高规格待客仪式上,一般是杀牛、羊、猪、鸡与饮酒文化融为一体,其中有献哲布(群碗酒)仪式,此仪式为特殊礼节。主人家专派一名敬酒者,先将八碗白酒、一碗泡水酒和一碗水端放于上铺一块白布的漆器哲体(木盘)上,如主人是彝族曲涅系,敬酒者手捧哲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上位贵宾面前,如主人是古候系则反时针方向旋转至上,贵宾享用哲布者接到哲布后,把哲体轻轻地放于地上享用。按照彝族享用哲布(群碗酒)的规矩,先选用哲体上的一碗水漱口后,将哲体上的哲布一一喝尽。

彝族传统饮酒方式是没有干杯饮酒的,在屋里饮酒围坐火塘边,饮着转转酒,有事说事,无事聊天。嗜酒者多饮,不会酒者少饮或不饮均可,但酒杯一定要传递下去。主人向来没有强迫客人多饮酒的习俗。一坛酒、一杯酒都表达情意。一般是十斤五斤一坛酒,百斤千斤也是一坛酒。饮酒饮情意,不在乎多少。由此可见彝族酒文化的饶有情趣,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无锡运河文化艺术陈列馆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运河文化艺术陈列馆位于清名桥前南长街西侧,通过清名桥前广场与清名桥相呼应。通过古运河文化的有形表现(包括商品交易、客运等功能)及古运河博物馆周边的商业性复古建筑,展现运河繁荣景象,着重体现古运河对人类文明进步与物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时间为主线,借助各类文献资料,展示悠远的古运河文化,提升旅游价值。

该馆占地近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250平方米,由-同志题写馆名。建筑群体延续了明清风格,具有独特的老街韵味。艺术馆还辅以场景模型或雕塑营造气氛,其中一个展厅风格充溢着无锡小桥流水人家的地域特色,尽情展示人与景、物与画之间的完全融合。

运河文化艺术陈列馆由清华大学设计,充分挖掘伯渎港和古运河悠久历史文化精髓,建设运河文化艺术陈列馆,开放清名桥前广场。对节点内坎宫救熄会和镇塘庵(市文保单位)两处文保建筑及清名桥小学用地,保留修复后作为一处参观点,展现古运河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梧州历史文化长廊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梧州历史文化长廊利用长达1.5公里的梧州市河东城区桂汇段防洪堤内壁制作,从鸳江桥底西桂江段防洪堤转角处至桂北闸口处。共有17幅大型浮雕、6个文化景观、3个水景、55幅雕刻诗词书法。表现的内容分为梧州龙文化、古文化、传说文化及近代文化,刻画了梧州的历史沧桑,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表现了梧州人的奋发精神,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同时,其长度和大面积的浮雕群在全国极为少见,嵌于防洪堤壁上的五龙阴雕更是绝无仅有。通过游览梧州历史文化长廊便可一日读懂梧州上下4000多年文明历史。

景区地址:梧州市桂江一路

乘车线路:市区内乘1路公交车前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蒙古族饮食文化有什么特色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蒙古族是一个汗青久长的游牧民族,在一时的苏息进行过程中,逐步形成为了游牧民族特有的饮食文明,每种食品在品味时,再配以蒙古族待客的激进礼节,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备希少的民族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那蒙古族饮食文化有哪些呢?蒙古族传统饮食分为红食、白食两种,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意为“红食”,这种对食物的称呼富有色彩感和生动性,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蒙古族饮食文化有什么特色吧?

1、蒙古民族的饮食与草原的生态环境有关。蒙古族是一个有着悠久传承历史的游牧民族,随着历史的发展蒙古族拥有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其实跟蒙古族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是分不开的。

2、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着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内蒙古着名的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马奶酒、莜麦面、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

3、蒙古族的饮食习俗具有家庭、社会、宗教信仰的多种功能,当辛苦一天的牧人冒着凛冽的寒风,回到蒙古包里与家人围坐,捧起热腾腾的奶茶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馨;蒙古族节日婚嫁的饮食习俗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成为联络情感、增进友谊的纽带;整羊席上的优美的祝词、热烈的氛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蒙古族的饮食模式还有信仰功能,自明代以来,喇嘛教祭火时也让火神分享各类蒙古族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