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曹操直摇头的直是因为什么经典20篇

中国象棋不仅博大精深,非常考验玩家随机应变的能力,而且非常的有趣。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种十分有趣的棋局-曹操逼宫吧。

浏览

321

文章

671

篇1:官渡之战曹操袁绍真实兵力介绍 曹操兵力比袁绍少多少?

全文共 1321 字

+ 加入清单

官渡之战是曹操一生最为关键的一战,输了很可能就不会出现后面的三国鼎立局势了。不过也正是依靠这场战役,曹操统一了北方,成为了三国中最强大的一国,只是最令人唏嘘的是等到三国统一已经没他们曹家人什么事了,估计曹操下下面也是气的不行。那在官渡之战上袁绍和曹操双方到底有多少兵力呢?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袁绍军

统帅:袁绍;

谋士:许攸、辛毗、苏由;

前军:前锋将军 颜良、越骑前锋将军 文丑、步兵校尉 马延、越骑别部司马 韩定、豫州牧 刘备、越骑校尉 王摩;

留守:冀州 袁尚、审配,幽州 袁熙,并州 高干、郭援,青州 少量部队(领军不详);

中军:主将 袁绍;其他—幕府长史袁谭、主簿陈琳、中垒监军都督代行军司马 郭图、步兵校尉 高览、越骑校尉韩荀、屯骑校尉张郃、越骑司马韩猛、屯骑司马何茂、射声校尉吕旷、射声司马吕祥;

左武卫营:监军将军淳于琼、步兵校尉睦元进、骑督吕威璜 屯骑校尉 韩莒子、越骑别部司马赵睿;

右武卫营:监军都督 沮授、步兵校尉 蒋奇、长水校尉 荀諶;

后军:总管将军 蒋义渠、步兵校尉 张凯、运输总管 司马兼护军 逢纪、督运校尉 孟岱。

前锋军25000人:其中颜良:一步兵校尉营11000人;文丑:一骑兵校尉营11000人。一骑兵别部(刘备在该部)3000-4000人。

左军25000人:其中一校尉营11000人;二骑兵别部3000-4000人。

右军18000人:其中一校尉营原各11000人,但战役开始时,因故被郭图、审配分去不少。

中军主力43000人:共四个校尉营。

后军与运输部队:未参战。从将领配备,分析兵力约15000人,其中后军步兵一校尉营11000人,督运一校尉营因非作战部队,人数约数千。

袁绍投入官渡之战总兵力:计16万多人,用于进攻官渡的为11-12万人。

对此,《三国志》、《资治通鉴》明确记载,官渡之战袁绍“精兵10万,战马万匹”。裴松之注《三国志》引孙盛评:“绍之大举,必悉师而起,十万近之矣。”张璠《汉记》有:战后曹操“杀绍卒凡八万人”。从反面证明袁绍在10万人以上。

曹操军

统帅:曹操;

谋士:郭嘉、荀攸、贾诩、董昭、毛玠;

中军精锐:主将曹操、偏将军徐晃、裨将军 张辽、许褚、关羽 10000余人;

一线其他军队:

白马—东郡太守刘延 1000人、平虏校尉于禁 4000人;

陈留—吾己扬武将军 张绣5000人;

孟津敖仓—建武将军夏侯惇 5000人;

鄄城—振威将军程昱 700人;

后军兼战役预备队:颖川—越骑将军曹仁 5000人;

二线兵团:

厉锋将军曹洪4000人(屯宛,以防荆州刘表);

威武将军蔡阳 5000人(屯叶,以御豫西黄巾刘辟、龚都等);

汝南太守满宠、裨将军李通8000人(防备江东孙策,保证东南安全);

琅琊将相臧霸以徐州精兵8000人进图青州以掩护右侧;

后方勤务:

使讨虏校尉乐进、中郎将李典及步骑10000屯许都。

侍中兼尚书令荀彧留守许都,知后方诸事。

司隶校尉兼督关中监运使司钟繇督运关中粮草。

督运校尉行颍川太守夏侯渊4000人,督运徐、豫、兖州粮草。

典农中郎将领长水校尉事任俊,典造军器及运输。

曹操总兵力为7万人。直接参加官渡战役的军队3万余人。首期白马延津之战前后约为1.9万人,相持阶段陆续投入预备队,计3万余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华佗被杀只因为曹操多疑吗 真正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杀华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华佗被杀也并非仅仅是因为曹操多疑,主要的原因和政治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华佗一直不肯合作,这才导致曹操因此生气。

曹操虽然让华佗来给自己治疗疾病,但是根本就看不起华佗,更加不会相信华佗,如果不是因为头痛万分,根本就不可能会选择去接纳。

陈登就是曹操手底下的一位大臣,能力非常的出众,有一次华佗去给他看病,马上就说一定要注重于劳逸结合,否则三年之后很有可能就是药食无灵。作为曹操的重臣,那么事物必然就非常的忙碌,所以根本也没有把华佗的话直接放在心上,果然在三年之后就因为过度劳累而死亡。

因为拥有着如此准确的预测,所以曹操也会觉得华佗的医术还是非常可以的,马上就请到府上给自己去治疗疾病。华佗也知道曹操为什么会头疼,所以就劝诫一定要少吃肉少喝酒,但是这也让曹操觉得没有办法办到。看着曹操完全没有按照自己的建议,华佗也会觉得曹操根本就没有办法治疗好疾病,为了不得罪曹操,所以就决定请假回家,一开始曹操也同意,等到每一次头痛的时候就会把华佗叫回来,可是华佗却说自己家人生病没有好,不愿意过来,这也让曹操觉得非常的生气。

真正的原因其实就是自己才刚刚恢复坚国的制度,在这个位置上必然就需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连一个小小的医生都没有请过来,这必然就会让自己觉得有一些生气,所以华佗这种不合作的态度也会让曹操觉得非常的愤怒,最终就决定杀掉华佗。其实华佗会有着高超的医术,如果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情或许也能够有一定的机会,只是大部分的人在此时根本就不知道最终的结果到底是什么,这可能才是比较遗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东汉末年的荀彧到底是效忠曹操还是效忠汉室?

全文共 1545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站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各路军阀混战,如果能够找到一个非常好的,有前途而且有能力的主君,是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的。然而,却也有很多人从一而终,不管世道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坚守着心底那份最初的真心。今天来看一看曹操极为重视的荀彧,他到底是忠于汉室,还是忠于曹操?

荀彧(公元162—212年),字文若,东汉颍川郡颍阴(今河南许昌)人,出身于本郡望族。祖父荀淑,父亲荀绲、叔父荀爽均担任过地方官,在当时颇有名望。荀彧后来投奔曹操,为他用兵筹划,建功立业,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

官渡之战后,曹操认为袁绍损失惨重,将一蹶不振,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他想亲率大军往南去攻打荆州刘备。荀彧认为此计不妥,对曹操说:“袁绍因新近打了大败仗,全军上下人心惶惶,你为什么不乘着这个大好时机平定河朔,而去远征江汉呢?倘若袁绍得到机会喘息,重整旗鼓,乘虚攻击我们后方,到时,我们腹背受敌,一切都已经晚了。”

曹操又接受了荀彧的主张,仍一心一意对付袁绍;率军驻扎在黄河南岸。不久,袁绍病死。袁绍之子袁谭、袁尚为争夺继承权发生火并。曹操按荀彧的谋划,于203年三月攻克冀州门户黎阳。袁氏兄弟败退邺城。曹操佯攻刘表,诱使袁氏兄弟互相厮杀。曹操见时机已到,便又挥师北上,攻克邺城,平定河北,自任冀州牧。

荀彧在分析和判断问题上一向以高瞻远瞩,富有远见卓识而著称,曹操对荀彧在谋划官渡之战和力主北伐上的预见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后来,他又接受了荀彧的建议,于208年再度挥师南下讨伐刘表。荀彧对曹操说:“如今北方已经平定,南方的刘表就是目前您统一的最大障碍了。他现在已经对您构成威胁,而这正是出兵消灭他的时机。您可以派大军出叶县宛城,佯动出击,暗中则命令精锐骑兵抄小路,火速插到襄阳,乘其不意,攻其不备。”曹操依计行事,战事十分顺利。曹军南下途中,刘表病死。曹操不费一兵一卒,直达宛城,刘表嗣子刘琮投降,曹操率兵追击刘备,直达江陵,九月,轻松占据荆州。

荀彧与曹操相处多年,私交甚深。曹操主动将女儿安阳公主嫁给荀彧的长子荀恽,结为秦晋。荀彧不仅足智多谋,而且德高望重,被人们奉为楷模。钟繇视苟或为孔丘的弟子颜渊,常自叹弗如。司马懿也对荀彧有很高的评价。

公元212年,董昭等人建议将曹操进爵为国公,并加九锡,以表彰曹操的巍巍战功,这是朝廷中拥曹派的一次重要举动。所谓“九锡”,指的是古代帝王尊礼大臣所给的九种器物,亦即大臣在车马、衣服、乐器、门户、庭阶、警卫、仪仗等方面所享有的特殊规格,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王莽在篡汉建立新朝之前,也曾先加九锡。董昭等人私下与荀彧商量,试探荀彧的态度。荀彧身为汉朝重臣,自幼受封建正统观念的熏陶,自然要恪守封建道德,只想尽忠汉帝,而不想成为汉朝的贰臣。他也发现此时曹操已是野心勃勃,想取代汉朝。于是他劝曹操说:“曹将军兴义兵旨在匡扶汉朝,安定国家,应该秉忠贞之诚心,守退让之实意。”劝他不宜进爵国公,接受九锡之赐。

当时,拥曹派与拥汉派斗争已经公开,曹氏代汉称帝只是个时间问题。曹操得知荀彧反对自己接受九锡,心里十分不快。他觉得荀彧已成为自己专权道路上的巨大障碍,他要寻找机会除掉荀彧。机会很快就来了。212年十月,曹操南征孙权,便上书朝廷,请求派荀彧到谯县(今安徽毫州市)慰劳将士。于是荀彧前往谯县犒赏三军,行饮飨之礼。随即,不等荀彧劳军结束,返回许城,他又乘机让皇帝刘协把他留在军队中。

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不久忧郁而死,时年50岁。关于荀彧之死,史书上还有一种说法,说曹操派人给他送去一盒食品,荀彧打开—看,里面空空如也,荀彧明白曹操的用意,于是主动服毒自杀。荀彧临死之前,将他的书稿全都付之一炬,使他的大量谋略灰飞烟灭,令人惋惜。

荀彧死后,曹操便自立为魏公,加九锡,如愿以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曹操复杂的性格难道是天生的吗?

全文共 1483 字

+ 加入清单

历朝历代,对于曹操的评价一直都是不一而足,有说他奸诈狡猾一无是处,有说他胸有大志文韬武略,也有说他性格极其复杂,绝不可一概而论。我们知道,一个人不是从出生起就带有这种复杂的性格的,作为很有才能的曹操,他又是经历过些什么,才变成后来的样子呢?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汉末战乱纷繁,却有人才井喷。提起各势力的名将,蜀国首先会想起关羽,吴国会提及周瑜、陆逊,那魏国呢?第一反应大概是,曹操,字孟德。

34岁的曹操只身从洛阳跑路,投奔了老朋友张邈,靠着张邈部将卫兹的天使投资,以及自己家的余财,曹操终于有了自己的军队,足足有5000人。士兵有了,还需要讨伐董卓的“名义”。

桥瑁灵机一动伪造了封诏书,再加上臧洪慷慨激昂的当众演讲,反董卓联盟正式成立。倒也没18路诸侯那么夸张,正经的是关东10路诸侯,曹操从属于张邈,孙坚从属于袁术。至于刘备,《英雄记》里提及他也在讨董联军中,显然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也没有罗贯中给加的那些“戏”。

回到曹操身上,35岁的他还是满腔热血,看着联军不敢出击很不爽,就说“你们在想啥?一战平定天下的机会都想错过吗?”说完曹操就带着鲍信、卫兹出征了,然而没什么作战经验的他,面对百战余生的西凉兵,纯属送经验的。曹操差点连自己都交代在这里了,还好曹洪把马让给了他。

铩羽而归的曹操,回来一看反董卓联军十几万人,天天不干正事,就在这开酒会。曹操气不打一处来“要是听我的早打赢了,还在这按兵不动,跟你们混真丢人!”再待下去真成踏青了,曹操的那5000人也基本打光了,曹操一想那就别打扰了,默默回扬州募兵去了。

人要倒霉喝凉水都塞牙,曹操在扬州招募了4000人,还没走多远就叛乱了。等曹操杀出军营再一统计,就剩500人,真是悲伤的故事。有兵没地盘,曹操就差浪迹天涯了,就在东郡和黄巾余孽打打闹闹,名义上的“老大哥”袁绍也拉了他一把,上书朝廷让曹操出任东郡太守,毕竟这回袁绍已经是冀州牧了。

从此曹操开始在兖州扎根,很快曹操的机会就来了,青州黄巾军杀了兖州牧刘岱。鲍信就带头迎接曹操,要奉曹操为兖州牧,曹操笑纳了。有利就有弊,曹操还要面对兖州境内号称百万的青州黄巾军。

幸运的是曹操笑到了最后,在这百万人里有30万降卒,再取其中精锐,号称“青州兵”,也是后来曹操纵横天下的资本 ,这一年曹操38岁。

董卓之战刚刚结束时,基本上就是看袁绍、袁术两兄弟互相掐。曹操是站在袁绍阵营的,徐州牧陶谦则属于袁术阵营。其实曹操和陶谦早就交过手,曹操和袁绍联手出击,不仅击败了陶谦、单经,还撵着袁术打了一路,生生把袁术轰到扬州去了。

39岁时,曹操又来打徐州了,接连打下了陶谦十几座城,不过粮尽退兵了。秋天,曹操又来了,这次是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了徐州,是部将见财起意也好,是陶谦背后指使也罢,反正曹操来报仇了,新仇旧恨一起算,还在徐州搞屠杀,连汜水都因此被堵住了。

但是曹操并没有占领徐州,因为有人偷家。能和曹操执手相看泪眼的张邈引狼入室,配合吕布把曹操的根据地搅得一团糟,最惨的时候兖州只有1郡2县还在曹操的掌握中,心灰意冷的曹操差点就去投奔袁绍了。

曹操最终还是回来收拾吕布了,先败一阵,随后3败吕布。把吕布轰走之后,曹操腾出手来收拾张邈,当年可以托妻献子的知己,居然会背叛自己,曹操一气之下诛了张邈3族,但他没再去徐州,因为当时占领徐州的刘备,已经抱上袁绍大腿了,曹操这会儿还不敢跟袁绍翻脸。

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刘协,并迁都到许县。因为袁绍有小情绪,曹操就把大将军之位让给了袁绍,自己担任司空,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他的权臣之路。

经历了这么多人情泠暖,对曹操的性格有很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杨修了解曹操为什么还故意惹怒他?杨修聪明却惹上杀身之祸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杨修其实非常聪明而且有才华,但是杨修的性格属于不讨人喜欢的类型,因为太喜欢彰显自己的聪明而且盛气凌人的样子一点亲和力都没有。杨修非常会看人,基本上能把曹操的想法给摸透,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到曹操的信赖,而且会觉得你是个威胁,当然杨修肯定也懂这些,但还是因为惹怒了曹操最后被杀。如果杨修还活着,起码也能制约下司马懿了。

做个名士是好事,当权者要么把他们供成“吉祥物”,要么就让他们为自己张目。但名士拂了当权者心意后,这日子就不好过了。比如边让、崔琰、孔融,还有杨修,字德祖。

阔字谜

杨修同学身上的小故事还挺多的,最出名的一个“绝妙好辞”,已经在曹操的典故中谈及,就不再重复了。先来个《世说新语》上的小故事,来自“捷悟篇”,杨修在给曹操当主簿的时候,承包了修建丞相府门的工作。

刚刚搭了个框架,只建了屋掾,曹操就出来观看,什么评价都没说,就让人在门上提了个“活”字。工匠们都不明白曹操啥意思,只有杨修一看就懂,让人直接把门拆掉,等新门建成后,杨修给出了解释“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显然是嫌门太大了”。

这是文化人直接交锋,一般人可想不出这种“脑筋急转弯”。顺便,想起个类似的故事,泰山上有个石碑,上书“虫二”俩字,也是缺了偏旁部首。不过这个谜底写出来更有诗意,“风月无边”,风月的繁体字去掉边框,就是“虫二”了,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合字谜

依然是《世说新语》贡献的小故事,曾有人送给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只吃了一点,就在盖头上写了个“合”字,随后传递给手下众人看。手下们看了都不理解曹操想干啥,他们做的就是轮流传递。

一直到杨修这才有不一样的操作,杨修看完这个“合”字,拿起来就吃了一口,当然他也为自己的行为做出了解释“曹公这是让咱们每人吃一口啊,都犹豫啥呢?!”把“合”字拆开,可以拆成“人”、“一”、“口”三个字,连在一起就是一人一口嘛。

杨修这个合字谜,配上荀彧的空盒子,真是相得益彰。

鸡肋军令

这次不是《世说新语》,而是来自《后汉书·杨震传》,杨修是他的玄孙。还是杨修担任曹操主簿时期,汉中之战后,曹操虽然败了一阵,但也把汉中的人口迁徙得七七八八。曹操一时间骑虎难下,想攻打刘备力不从心,想撤有不甘心。

心烦意乱之下,曹操随口给了一个军令,“鸡肋”。过来领命的将领完全不知道啥意思,杨修就给解释了一下“鸡肋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意思是曹公决定撤兵啦”。

杨修真是个机智的人,他怎么死的呢?曹操临终前几个月把他赐死的,因为杨修在“夺嫡之争”中站在了曹植这边,而且还多次揣摩曹操的心意,帮曹植讨得曹操欢心。然而曹植毕竟是失败者,曹操也不喜欢有这么喜欢猜测领导心理的下属,所以黄泉再会吧。

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

杨修:连曹操都忌惮的人, 死前不杀司马懿也要杀他

曹操:曹操:《世说新语》的作者一定是我的黑粉

孔融:孔融:我4岁就会让梨,你小时候做过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怎么评价刘备的一生?刘备为什么能和曹操、孙权平起平坐

全文共 1471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一生到底应该怎么正确评价呢?其实刘备的能力被很多人都给小看了,因为在演义当中,刘备周围的人光芒实在太过闪耀,但那些都是不真实的,蜀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之一最大的功臣还是刘备。刘备草根出身,但是却有远大的志向,并且靠着自己一步步的积累逐渐成为了能和曹傲、孙权平起平坐的人。可以说刘备的起点是最低的的,但最后的成就做到了最高点。

熟读汉末三国史,很多人称刘备为逆袭之王,将他作为最励志的偶像。毕竟他虽是汉室后裔,但是他们这一脉,在先祖刘贞时期,便已经“坐酎金失侯”,他本身又幼年丧父,与母亲一起贩履织席谋生。可是后来的他,不但没有一生浑浑噩噩,反而地跨荆襄,雄据巴蜀,成就霸业,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成为了那个乱世中,成就最大的枭雄之一。说到此处,我们不禁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刘备出身微末,他凭什么能与孙权曹操三分天下呢?

要知道,曹操刚起兵时,虽然也经历过低谷,但是曹操名义上的祖父,是曾经非常受宠的宦官曹腾,他的父亲曹嵩,则是汉室的大司农,因此曹家颇有家产,曹操想要招兵,也有足够的资本。另外,曹氏家族,以及与其交好的夏侯家族,在谯国沛县都是名门望族。而曹操的发小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之家;张邈、张超兄弟都官至太守,这些资本,并不算寒酸。

孙权的家族,没有曹家这样的根基,但是他的父亲孙坚,白手起家成为了汉末有名的诸侯,曾让董卓闻风丧胆;他的兄长孙策,则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平定了江东八十余县,并为他留下了一群优秀的班底。因此孙权未及弱冠,便能稳坐江东。那么,刘备凭什么与他们三分天下呢?对于这个问题,小编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他的好名声与好运气

刘备虽然年少时便不好读书,但是他有成大事者的风范——“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这样的风范,导致了“年少争附之”,而且为他赢得了较好的名声。于是,他拥有了威望和名气,这是他起事的资本。而单纯有名声,还是远远不够的,他的运气也非常好,例如,他刚刚准备起事,“中山大商张世平、苏双等赀累千金,贩马周旋于涿郡,见而异之,乃多与之金财。”

另外,就算有人看不惯他,专门花钱雇了刺客刺杀他,他也没有玩完——这个刺客恰巧不是冷血无情之人,不但没有动手,反而主动向刘备说明了情况。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刘备身上时有发生。由此可见,他的声望果然好用,而他的运气,也果然不错。

二、他本身的能力与魄力

刘备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毕竟他还是个幼童的时候,便立志要成为帝王。而且他虽然不好读书,却并非无能的草包,反而非常有知人之明——例如招揽了关羽和张飞,挖掘了赵云,不舍田豫,破格提拔私兵魏延和降将王平,等等。而且他在没有栖身之地的时候,依附他人却一直能保持独立,也是他能力与魄力的体现。如果没有能力,他有再好的运气,再高的声望,也无济于事;而如果没有魄力,他的能力便会成为累赘,这些都是他最终能够成功的关键。

三、刘备出身并不贫寒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虽然刘备这一脉汉室后裔早已没落,但他并不是真正的草根,毕竟他有钱“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也有资格与公孙瓒称兄道弟,甚至有条件出门游学,拜当世大儒卢植为师。而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入仕,也为他留下了不少人脉。有这些条件在,刘备起事并走向成功,又多了一重保障。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刘备,本身并非草根,他的出身为他提供了不少帮助。不过他最终成够占据东西二川,成就帝业,主要还是因为他有足够的能力与魄力,吸引到了大批的人才,并成功的在诸侯争霸中脱颖而出。当然了,他一直经营的好名声,以及与生俱来的好运气,也是他成功的过程中,必不可少因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曹操为什么选择放走了关羽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曾经为曹操立下功劳,关羽是一个非常忠心耿耿之人,还有一个原因是刘备选择投靠袁绍。曹操并不是一头脑热作出选择,而是在这背后早已经想尽了方法,这就是一招离间技能减少袁绍的实力,提高自己获胜的机会。

关羽为曹操立功

因为关羽立下功劳,这时的曹操并没有任何的借口杀掉有功之人,否则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为自己效劳。曹操在攻打刘备时将刘备击败,这才导致关羽只能够选择被迫投降。曹操是一个极其喜欢人才的人,一直都会比较厚待关羽,希望让关羽能够留在自己的身边。关羽将想要为曹操立功作为借口,因此就回到刘备的身边,曹操完全知道关羽的真实想法,但并没有选择强行挽留。

关羽的忠义

如此忠义会让曹操感觉到感动,这在当时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因此曹操一旦将关羽杀掉,估计所有人都会忌惮曹操,觉得自己忠心耿耿,可能也不会有好下场。曹操善待关羽,这也是提醒所有的人对待自己一定要忠心耿耿,一旦忠心耿耿就可以获得厚待,这就能够有效稳定军心。

刘备投靠了袁绍

刘备在对战曹操时失败,接着就选择投靠袁绍,而当时的曹操正在和袁绍斗争,希望能够获得北方的土地。曹操当时主要针对的对象并不是刘备,而是袁绍。关羽将袁绍的几个大将杀掉,这就意味着曹操如果将关羽放回去,相信袁绍可能就会怀疑刘备,因此刘备就只能够无奈的选择离开袁绍。这就意味着袁绍的实力自然就会减少,而自己也有一定的机会增加获胜几率。因此选择放走关羽,也并非仅仅是喜欢对方,这可能就是一个离间计。曹操从来都不是头脑发热,而是经过了理智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曹操有几个儿子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1

曹操有25个儿子,分别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曹昂、曹铄、曹冲、曹据、曹宇、曹林、曹衮、曹玹、曹峻、曹干、曹上、曹彪、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棘、曹徽、曹茂。

2

曹丕,公元221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卞皇后生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卞皇后生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公元225年立为陈思王。卞皇后生

曹熊,早薨,萧怀王。卞皇后生

3

曹昂,年轻时曾举考廉,为张绣所杀。刘夫人生

曹铄,早薨,相殇王。刘夫人生

曹冲,为著名神童,曾以妙法为大象称重。环夫人生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环夫人生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环夫人生

曹林,公元232年封为沛穆王。杜夫人生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恭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杜夫人生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济阳怀王。秦夫人生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恭王。秦夫人 生

曹矩,早薨。范阳闵王, 尹夫人生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王昭仪生

4

曹上,早薨,临邑殇公子。 孙姬生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变,被赐死。 孙姬生

曹勤,早薨,刚殇公子。 孙姬生

曹乘,早薨,谷城殇公。 李姬生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戴公子。李姬生

曹京,早薨,灵殇公子。 李姬生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安公。 周姬生

曹棘,早薨,广宗殇公子。 刘姬生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灵王。宋姬生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曹操怎么死的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怎么死的

曹操的死,跟他中年时得的一种慢性病有关,最后因头痛成疾,病死在洛阳。曹操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强人,他背负着巨大的压力,所以一直饱受头痛的困扰。他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统一了北方。华佗向他提出根治之法,但由于曹操生性多疑,以为华佗想要害他,于是斩杀了这个唯一能够救治自己的人。

曹操介绍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谥号武皇帝(魏武帝),沛国谯县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曹操为什么小名叫"阿瞒"?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怎么来的?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在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枭雄曹操有一个小名叫做阿瞒,有些标题也会直接拿“曹阿瞒”来代替曹操。“瞒”这个字听起来可没有那么好,毕竟代表着欺骗、隐瞒的意思,那么为什么曹家会给曹操取一个这样的小名呢?这个名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怎么来的呢?

我们在看古代典籍的时候,是很少看到古人的小名的,因为小名一般是家族之内才用的昵称。但有两个人的小名很有名,一是曹操,小名吉利,也叫阿瞒;另一位就是刘禅,小名阿斗。别看刘阿斗成就不大,人家这名字倒来的大气,据说当时刘备做了一梦,气吞北斗,因此给儿子起名阿斗。那曹操为什么小名叫做阿瞒呢?

瞒这个词可不好,比如隐瞒、欺瞒,都不是什么好词,都有撒谎、遮掩、欺骗的意思。给孩子起个什么名不好,干嘛起这样一个名字呢?

据《礼记》的有关记载,古人出生三个月之内,父母为其命名;男子二十而冠,这个时候要起字,名与字相表里。一个人刚降生之时,父母往往要给孩子起个“乳名”,也叫小名。当时,新生儿死亡率高,为了孩子好养活,大人一般会为孩子起一个“贱名”,诸如阿猫、阿狗之类。比如西汉大文豪司马相如小名犬子,南朝刘宋高祖刘裕小名寄奴,北魏道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宋代宰相王安石小名獾儿。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小名叫做砖儿,是因为其母在如厕时生下了他,额部被一块砖头所伤。五代吴越国王钱镠小名婆留,因为他出生时,天生异象,其父觉得不祥,打算将其丢弃水井之中,但钱镠的祖母则坚决要养活他,于是便给他取了“婆留”这个小名。

曹操的父母完全可以给他起个大毛、二狗之类的小名,但阿瞒这个小名却不像贱名,因为瞒是个“坏”词,而不是“贱”词。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据亳州人说是这样的:曹操的父亲曹嵩原本是夏侯家的人,后来过继给了宦官曹腾。曹嵩后来生下了曹操,曹家欣喜若狂。不巧的是,此时的夏侯家生不出男孩了,曹家很担心夏侯家会把曹操给要回去,因此更是把曹操给藏了起来,也就是瞒了起来,日子一久,就索性叫阿瞒了。

但这个传说并不十分靠谱,一是夏侯家和曹家真正的关系是否真从兄弟没有定论,二是夏侯家本身是个大家族,男孩很多,完全没必要从曹家要回来。

那“阿瞒”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流传下来的呢?来自裴松之注的《三国志》,那裴松之又从哪里知道的呢?来自《曹瞒传》。而《曹瞒传》为三国时期吴国人所著,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书中描写的曹操多为负面,内容有很大的偏见内容大多奇怪浮夸,像小说一样,可信度极低。就在这本书里,蔑称曹操为曹阿瞒。有人猜测,曹操小名应该叫阿满,但是因为曹操生性多疑狡诈,计谋百出,再加上东吴人对曹操的偏见,干脆就叫他做“阿瞒”了。不过,这个阿瞒倒真是符合曹操的形象,于是也就被芸芸众生所欣然接受,再加上小说、评书的影响,就变得无人不知了。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猜测,谁也不能去问问了。再说阿瞒也未必一定是坏词,就像我们经常叫宝宝“小臭臭”一样,其实也是昵称,据说唐玄宗的小名也叫阿瞒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曹操年轻的时候究竟有多“皮”?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谁都是从最初年轻时候走过来的,很多人都会按照自己方式去做事,尽管很多长辈苦口婆心地劝说,但是如果不经历一番,谁都不会相信他们所说的道理。现在如此,在古代,也有很多名人年轻的时候非常“皮”,惹出不少让人笑话的事情来。看多了如何分析曹操指挥若定豪气磅礴,今天一起看一看,枭雄曹操年轻时的那些皮事。

曹操,三国时期魏国政权的奠基人,也是非常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兼书法家,他的政治、军事才能自不必说,能被人称为一代枭雄,还能聚集众多人才,为魏国的建立奠定强大的基础,这些方面当然是一等一的。而在文学方面,他的诗作也是流传千古,与两个儿子并称“三曹”,文学素养自然是相当高的。说到这里,是不是越发觉得古人文武兼修,真的是很厉害。

但是,年轻时候的曹操却做过一些趣事,听起来让人根本想不到这会是曹操这样一个人物做出来的。

大家应该都听过一个成语,贼喊捉贼,这个词出自《世说新语》,将的意思是贼人故意制造混乱,转移众人的目标,方便自己逃脱。这个故事的主角,正是年轻时候的曹操,以及当时他的好友袁绍。他俩年轻的时候,都喜欢效仿侠客,这和现代很多人一直拥有一个武侠梦是差不多的,只不过现在是没办法实现了,他们的年代说不定还可以。

有一回,哥俩看见一户人家娶亲,一时兴起,就悄悄溜进这户人家的园子里,半夜时,两人高喊捉贼,把他们都引出来抓贼了,曹操自己则抽出剑劫持了新娘一起往回走。半夜黑灯瞎火的看不见路,两人一起掉进了荆棘丛里,曹操先出来了,但是袁绍却卡在里面一直出不来,曹操像之前一样大喊捉贼,吓得袁绍立马隔断了荆棘跳了出来。

《曹瞒传》是一部对曹操不太友好的书,书中记录了不少曹操的糗事。就比如,因为他小时候游手好闲,他的一个叔叔总是啰里啰嗦让他不满,但是长辈他又不能顶撞。有一次两人相遇,曹操突然装出一副中风的样子,叔叔十分担心,赶紧告诉了曹操父亲曹嵩,曹嵩连忙将曹操叫过来询问,他这时候却说自己一点事都没有,都是因为叔叔不喜欢他才这样编排他。自此之后,这位叔叔再来像曹嵩告状,他也没有相信了,这曹操又回到了无法无天的状态。

事实上,这两则事例虽然都在古书中有所记录,但是真实性毕竟不同于正史,权当一个趣闻读一读就好,不用太过较真。不过在此,小编也想说,历史并不完全都是严肃认真的,偶尔皮一下也无伤大雅,就算上面这两件事情都是真的,却并不会影响曹操整个人在人们心中的大印象,只能说每个人都年轻过。而且,见惯了一本正经地讲历史,轻松一下又何妨?

况且,曹操这个人物的事情,探究的人太多了,他的功绩不用说很多人都知道,今天就这样讲一讲流传的趣事,丰富一下人物的性格,展现他们不为人熟知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曹操、刘备和孙权谁最会管理部下?曹操才是最适合当老板的人

全文共 4814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看完整个三国历史,你会发现综合能力最强的还是曹操刘备虽然以仁义著称但是少了曹操那份霸气和才华,孙权懂得忍让但野心不足。如果让你挑选一位最有前途的人跟着做事,可能大部分都会选择曹操,当然我们这里还是说做事的能力,曹操性格暴虐也是他最大的缺点。所以说曹操当老板进本也就不用担心这个公司会没业务可做了,管理团队还是要曹孟德来指挥。

从一个整天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干些不着调的事的混小子,(《三国志》注引《曹瞒传》记载: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於嵩。)到成为三国魏政权奠基人,缔造者,曹操一生及富传奇性。

支撑这个传奇的根是什么?二十八个字:“格局远大”,坚持“荐贤任能,唯才是举,礼贤下士,赏罚分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用人方针;正如谋士司马懿所说:曹魏之胜,在于太祖格局远大,荐贤任能,唯才是举,礼贤下士,赏罚分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管理团队,不仅仅只是指挥与派遣,有时候还需要掌控与信任!

格局远大,荐贤任能,唯才是举,礼贤下士,赏罚分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管理团队最硬的策略!

没有格局,哪来江山社稷

公元189年,曹操刺董失败,被迫逃亡。

在得到陈宫与伯父吕伯奢的帮助回到谯县。

召集曹洪,曹仁,李典等家族子弟兵。

开始了他争夺天下的筹码与生涯!

公元195年,长安发生惊天动地的巨变!

董卓旧部李榷郭汜劫掠天子,百官奄奄待毙!

汉献帝在安集将军董承的相助下侥幸逃出长安。

星夜向东逃往洛阳,途中发布诏书:急招天下诸侯。

刺史前去救驾,当时荆州的刘表,冀州的袁绍。

北平的公孙瓒,淮南的袁术,是当时实力比较雄厚的诸侯。

尤其是冀州的袁绍离洛阳最近,实力也远胜于兖州的曹操。

却目光短浅,格局太小,听信庸士田丰谗言坐视不管。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兖州曹操庆幸万分!听从谋士毛玠的建议。

命令曹仁马不停蹄,快马加鞭,一定要追赶上献帝。

即使马跑死了,跑步也要追到洛阳,抢在其他诸侯前面!

朝见天子,笼络百官,劝降张郃,徐晃,顺利迁都许昌。

“要想争夺天下,一定得有大格局。”

“审时度势看时局,成大事看格局。”

“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大格局,曹操才能成就后面挟天子令诸侯的伟大创举!”

荐贤任能,唯才是举

郭嘉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

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

所以太多人不知道他,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

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

衡量他的主人,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

袁公只知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

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

于是从此离开了袁绍,就这样,郭嘉一直赋闲了六年。

公元196年,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

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

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

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

从此,郭嘉便当上了曹操参谋军事之官—军师祭酒,为曹操的四方征战出谋献策,忠心效力。

公元202年,官渡之战大败而归的袁绍病逝。

曹操进攻他的两个儿子,连战连捷!曹军诸将都想乘胜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时先前力主北进的郭嘉却力排众议,独进奇策,建议退兵。

他为曹操分析了袁氏两兄弟之间的矛盾,说:“袁谭、袁尚素来互不相服,又有郭图,逢纪这样的谋臣在当中搀和,必然要反目。

不如先南征刘表,静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一举可定也。”

郭嘉建议曹操装作向南攻击刘表之势,“以待其变。”

果然,曹军刚回到许昌,袁军生变的消息就已传来。

曹操乘机回军北上,将袁谭、袁尚各个击破。

二袁一死一逃,因为郭嘉的妙计,这一仗赢得既轻松又顺利。

公元204年,郭嘉被封为洧阳亭侯。

公元205年,郭嘉建议曹操多多招募重用青、冀、幽、并,四州名士,收附民心,彻底巩固控制抵御。

曹操采纳了他的意见,甚至重用了曾经诋毁过自己的陈琳,果然有千金市骨之效。

公元207年,袁尚、袁熙逃入乌桓,即今辽宁锦州一带。曹军诸将都说“袁尚已如丧家之犬,关外胡人不会支援他们。

这时,郭嘉又提出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明公你尽管放心地去远征,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

我料定刘备无法给你添麻烦,不是刘备不想添。

而是有人会代替您来阻止他,此人就是刘表,在众人一片哗然声中。

郭嘉详细地分析了平乌桓之役的可行性和重大意义“胡人自恃偏远。

现在必然没有防备,突然发动攻击,一定能够将他们消灭。

袁绍对胡人有恩,如果袁尚还活着,他们一定帮忙,迟早是隐患。

现在袁家的影响还很大,这个时候南征,如果胡人有行动,我们的后方就不安稳了。

但刘表是个只知坐谈的政客,他自知能力不足以驾驭刘备,所以必然会对刘备有所防备。

现在虽然是虚国远征,但一劳永逸,就再也没有后患了。”

这次行军路况极端恶劣,沿途有长达二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

当粮食吃光以后,曹军将士又不得不先后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才艰难抵达目的地。

同年秋天,辽东太守公孙康带着袁尚的首级前来投降。

曹操根据郭嘉的计策终于彻底平定北方,统一整个黄河流域以北地区。

“智者选明君辅佐,明君懂得知人善任,从善如流。”

“曹操施才,荐贤任能,唯才是举的决策。”

“正是因为如此,曹操才能聚集起荀彧,郭嘉,程昱等众多谋士为他出谋献策,乐于效命。”

礼贤下士,赏罚分明

公元197年,袁术率先称帝,公开谋反篡逆,布告天下。

曹操命荀彧撰写讨贼檄文,郭嘉撰写天子诏书:凡是受过朝廷敕封的诸侯,刺史,给他们每一个人,发一道诏书,命他们速速发兵,助我剿贼!

此时汉献帝为了除贼兴汉,拜曹操为护国大将军,执天子剑,乘天子座驾,号令天下王师!代享天子征伐生杀大权!

当时只有远在徐州的刘备,奉诏前来助曹操,经过几天几夜的激战,终于攻下寿春,袁术口吐鲜血,侥幸狼狈逃出寿春。

公元198年,曹操用反间计,导致吕布与刘备之间生出嫌隙,趁吕布跟刘备交战之际,发兵一举拿下徐州,剿灭吕布!带上刘备班师回朝!

回到许昌带刘备面承天子,天子翻阅族谱,发现刘备是皇族后裔,特封刘备为皇叔,通过宫中私会,派董承给刘备传递密诏,在外联合袁绍图谋,抓住机会,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奇袭许昌,除贼匡扶汉室正统!

此时,袁术称帝失败后,众叛亲离,便想要从徐州北上,投奔袁绍,寻求活路,曹操当然不愿意看到二袁合流,于是刘备借机请战拦截袁术,曹操大意,结果放虎归山。铸成刘备成功偷袭了徐州,立刻命关羽斩杀徐州刺史车胄将军,宣布脱离曹操,命令关羽驻守下邳,互为犄角,谨防曹操来犯!

曹操得知情况,恼羞成怒,在此同时,荀彧也建议即刻发兵,进军徐州,此时不取,日后刘备一定会偷袭许昌,拿下徐州,杜绝隐患与风险!

此前刘备早已派糜芳去冀州拜会袁绍,告知曹操倾城而出,许昌兵力空虚,邀他夺取许昌,解救天子,匡扶汉室!

可惜袁绍是位庸主,加上小儿刚好犯病,昏迷不醒,不听谋士许攸劝解进军许昌,延误战机,结果导致刘备兵败,投靠袁绍,曹操攻下徐州,立即回师许昌部署兵力!严防袁绍偷袭!

当时下邳的关羽,中了曹操的计谋,出兵救刘备却被围困在芒砀山上,曹操深知,若是强攻,关羽必战死!然后听从程昱的谋划,派大将张辽上去告知关羽,死有三罪,生有三便!

通过张辽的劝解,关羽暂且归顺了曹操,曹操班师回朝!

回到许昌,曹操对关羽十分敬重!青睐有加!礼贤下士!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赏赐无数金银美女!甚至把日行万里的赤兔马,也一并赏赐给关羽!曹操对关羽的恩赐超过所有出生入死的将领!

公元200年,袁绍大举来犯!这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战”,袁绍遣大将颜良为先锋,曹操派张辽徐晃两员大将应战,势均力敌,均不能分出胜负!

这时,程昱建议曹操派遣关羽出战,曹操疑惑,刘备此时尚在袁绍军中,怕关羽不会服从!程昱立马回应:“主公不必疑虑,关羽尚且不知,刘备已在袁绍大营,相反若是关羽军前建功,斩杀颜良,于主公有利!刘备就性命堪忧!袁绍如果因为此事,而迁怒于刘备,杀了刘备,反而断了关羽的念想,今后就会死心塌地为主公效劳!”结果关羽一出,果然不负曹操所望!成就了“斩颜良,诛文丑”的传奇史记!

随后,曹操在对待关羽这位万人敌上,以礼相待,赏罚分明,而且还给予了非常高的信任,在关羽立下的赫赫战功。

曹操也促使其获封汉寿亭候,而不因为关羽和刘备的关系。

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得知手下有不少人和袁绍有过书信往来,有的人甚至都准备好了后路。

不过,曹操战胜袁绍后,并没有在这些书信上做文章,也即没有追求这些人,而是选择将书信焚烧。

对此,在夜晞君看来,展现了领袖应有的宽宏胸襟和气度!使之前有所动摇的人死心塌地为其效命!

因为曹操心里明白,当时袁绍势力大,大举来犯之时,自己尚且自保的能力都没有,何况众人呢?

写信人数众多,从客观上不能一一追究,不如顺水推舟,让众人安心!

“对自己的下属要有一定的掌控与信任!”

“坚持“礼贤下士,赏罚分明”的原则。”

“这便是曹操的用人方针。”

尽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曹操生性多疑,为何手下大将都是忠心耿耿?

由此,在夜晞君看来,对于汉末三国的诸侯来说。

多疑是必备的素质之一,比如董卓要能对吕布多疑一点。

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却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对于曹操,孙权,袁绍等诸侯,多疑反倒不是缺点。

公元218年10月,南阳百姓因不堪剥削暴动。

宛守将侯音乘机叛乱,致函关羽求助;关羽反映迟钝。

公元219年, 庞德领军与曹仁共攻拔宛城;斩侯音、卫开,便往南驻扎在樊城,同年7月,关羽受刘备取汉中胜利鼓舞。

北上破襄,樊城告急!曹操以于禁为将,庞德为先锋救曹仁。

同时命徐晃率军进驻宛城,此时于禁建议,庞德原是西凉。

马超手下的副将,不得已而归顺魏王,现在其故主已在刘备那里。

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身居高位,其兄庞柔已在西川为郡守。

魏王使他为先锋,臣担忧是泼油救火,火上浇油呀!

劝阻曹操三思!随后传庞德回到议政大厅,便缴了庞德的先锋印绶。

庞德顿时不解,曹操便说:“庞德,不是我信不过你。

因为你的故主现在刘备帐下效劳,你的家兄也在川蜀为官。

我若用你,众将也有非议,恐怕会动摇军心。

所以此次就不劳烦将军了,你还是回归本职吧!”

庞德跪地回:“魏王,当年我受伤被擒,魏王不但不杀我。

还厚待于我,深感隆恩厚德;此生就是肝脑涂地,也难报答。

今天我做先锋,是为了杀敌报国,岂敢有异心,请魏王明察!”

此时曹操仍有犹豫,感觉凭借庞德几句话,还是不敢任用。

因为曹操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旦庞德到了军前。

手握兵符,又有谁可以管得了他,必定冒很大的风险!

这时,庞德主动回应:“魏王若是拿了我的军印,就叩死在大殿。”

随后就使劲叩头,立马头破血流,曹操为此大为感动!

接着说:“庞德,如果你带兵去投故主,说明你对故主忠义!

如果你带兵去抵抗关羽,说明你对我忠义!,所以无论你怎么做。”

你都是个忠义的人,于是双手扶起庞德。

随即解释道:“刚才的事,是孤错了,随后亲手把先锋印绶交到庞德手中。”

到了樊城诸将皆以为庞德之兄 庞柔在汉中。

都对庞德颇有猜疑,庞德常说:“我身受国恩,义在效死。

我欲亲身自击关羽,今年我不杀他,他亦必杀我。”

后来庞德与关羽交战,引箭射中关羽前额。

其时庞德常乘白马,关羽军皆谓之白马将军,对他甚为忌惮。

后来兵败,乘小船欲还曹仁本营不过暴水太盛。

小船因而覆没,弓矢尽失,庞德独抱船覆于水中。

为关羽所擒,被解回关羽大营立而不跪。

关羽便道:“你哥哥如今在汉中,我正打算想用你为将军。

你为什么不早投降呢?”庞德大骂关羽道:“竖子,什么叫投降!魏王率领雄兵百万,威振天下。

你们的刘备只是庸才而已,岂能敌魏王啊!

我宁肯做国家的鬼,也不当贼人的将!”结果庞德为关羽所杀。

曹操闻知此事甚为伤悲,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

“所以领导者的生性多疑,其实不是缺点。”

“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这便是曹操的用人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孙权到底有什么能力?曹操欣赏孙权什么?

全文共 1373 字

+ 加入清单

东吴被称为是三国里最“人和”的地方,基本上孙权在位的时候没发生过什么内斗大臣们都能和谐相处,其实这是非常不同意的。很多人都感觉孙权是曹操和刘备里面存在感最低的,但是在正史当中东吴的记载也是非常多。就连曹操就表达出对孙权的喜爱之情肯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曹操非常喜欢孙权性格当中的一点,这恰好是他自己没有的东西。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要突出蜀汉正统,所以着重描写了刘备和诸葛亮,诸如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人都有比较详细的刻画;而“大反派”曹魏,当然也要凸显出相应的实力来才行,这样才有剧情的发展。

而位居江东的孙权一方,则显得有点尴尬,时而与刘备联合对抗曹操,典型就是“赤壁之战”;时而与曹操联合对抗刘备,典型就是吕蒙取荆州;其实无论是刘备还是曹操,都有无数粉丝,但是喜欢孙权的,还真是寥寥无几,因为中国人最恨的就是“墙头草”;但是正史中的孙权又是什么样的呢?真的那么“窝囊”吗?

其实孙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曹操应该是相当有话语权的,如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出自曹操之口:“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其实曹操和孙权的父亲孙坚是同一年出生的,两人年龄一样大,所以孙权在曹操眼中就是一个子辈。

而且曹操和孙坚应该算是旧识,在讨伐董卓的时候,两人都是保汉驱董的急先锋,而且两人能力都非常不俗,可能当时孙坚更胜一筹。但是曹操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这句话呢?话说在213年,曹操率领大军进攻濡须口,与孙权相持一月有余,孙权用水军包围曹军,抓获三千余人,淹死的曹军也有几千人。

后来孙权几度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于是孙权亲自驾船从濡须口进入曹营。诸将都以为是挑战者来了,准备攻击,曹操说:“这一定是孙权想要亲自见识我的军队。”命令严整军队,弓弩不得妄发。孙权走了五六里,回去的路上演奏欢快的乐曲。曹操远远地看见舟船军队仍然严明整肃,不禁脱口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孙权回去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又附一张小纸条说:“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对众人说:“孙权不会欺骗我。”于是撤回军队回去了。隐约可见孙权豪爽幽默的性格,也可见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特殊情感。

我想,在曹操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时候,内心一定是在想自己的几个儿子,有谁能比得上孙权,结果想了一圈,不由还是一声幽幽叹息;论综合能力,都不如孙权,即使表现最好的曹丕,在性格和手腕上,都略有不如。

现在对孙权的看法普遍是守成之君,但其实,要明白东吴的奠基人孙策,只是拿下了江东六郡作为东吴的根基,在孙权统治时期,东吴疆域扩展为四州,分别为扬州、荆州、广州、交州。

孙吴的疆域范围,北至庐江郡,南通日南郡,西达交趾郡,东临东海,涵括我国现今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湖南省的完整地区,以及江苏、广西、安徽、湖北省和重庆、上海市、还包括现今越南的北部地区,比起孙策时期,扩大了数倍有余。

而且东吴算是夹缝中求生存,内有山越之患,北有曹魏重兵压境,西部刘备就是头“白眼狼”,在国内还有众多豪门世族盘踞,可以说是三大势力中生存环境最恶劣的,但也是三大势力中最后一个灭亡的。

其实孙权的功绩还有很多,如多次派人出海,最有名的当属卫温、诸葛直抵达夷州;但是由于小说和戏曲等民间演变,孙权的形象已经和正史中的形象相去甚远,相信现在很多人可能看到“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还会发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曹操最怕的人是谁?东吴三大将成曹操天敌

全文共 113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统一北方后一直都是三国中最强大的一股力量,而且曹操被称为是乱世枭雄几乎没有对手,难道曹操就没有害怕的人么?其实东吴有三位大将一直都克制曹操,在赤壁之战上就是靠东吴的计谋打败数量更多的曹军,也成为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之战。只可惜其中有一位死的太早,不然东吴有实力和曹魏平起平坐。

中国有句话叫“一物降一物”,细细想来也确实如此。世间万物,都是相生相克,就像吕布一样,虽然武艺无敌,但也有不惧他的刘关张。曹操虽然兵法如神,但也有不畏他的孔明,周瑜。

曹操一生征战沙场,其驭人之术不用多说,自然是运用自如,已经到达炉火纯青的境界。不过在谋略方面,他却是称不了第一,例如在赤壁大败他的周瑜,汉水之战时出谋划策的诸葛亮,曹操虽然通读《孙子兵法》,但仍然中了诸葛亮的疑兵之计。

除了周瑜和诸葛亮,还有一人,他是曹操的天敌,为何这里要说是“天敌”,因为面对此人,曹操不敢用兵,就直接与其联姻,极力与其交好!熟悉曹操的朋友,或许会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这确实不争的历史纪实。

说了这么久,此人到底是谁,能让曹操认怂?说到此人,武艺极高,就连三国公认的第一猛将吕布,都曾经被他率兵打败,而吕布面对他,根本也没敢和他交手!而是直接带兵认怂撤兵了!说到此人的身份,世人都称他为“小霸王”,没错,他便是孙策。

公元191年,孙坚在回东吴的路上不幸死于荆州刘表之手,而后孙策便接手了父亲留下来的基业,虽然起初没有多大成就,但是后来却得到了周瑜,鲁肃等人的大力支持!197年袁术狂妄称帝孙策很快与其决裂,孙策与袁术决裂之后,很快便得到朝廷的任命诏书,原来是曹操想任命孙策为“骑都尉”和吕布一起去攻打袁术。

一方面孙策觉得与三姓家奴为伍有失颜面,另一方面觉得朝廷给自己的官职太小,后来朝廷又赐封孙策为明汉将军,后来孙策带兵打败钱铜、王晟、严白虎等多处割据力量,很快便收复了吴郡。而后,周瑜,鲁肃相继投奔于孙策,很快,孙策便打败刘繇,严白虎,黄祖等人,在公元200年,一统了江东。

当时曹操听闻孙策统一了江东六郡之时,没有多余的话,曾经叹息道:“猘儿难与争锋也”,意思就是孙策这头猛虎,吾生平很难与之争锋啊,当时在他身边还有周瑜,鲁肃这样的能人。后来,曹操为了示好,把自己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匡为妻、(孙策之弟)又让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做老婆。面对孙策,曹操没有直接动武,而是选择了用联姻的方式来示好,可以说这在曹操的军旅生涯之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孙策不但自己勇猛有魄力,而且他的女婿更厉害,连蜀汉丞相诸葛亮都不敢正面惹他!话说到这里孙策的女婿是谁呢?此人便是谋取荆州的陆逊,陆逊生为东吴第四任大都督,迎娶了孙策之女为妻,公元222年,陆逊在夷陵大败刘备,诸葛亮为了维护日后的蜀吴关系,当时也没敢正面与陆逊翻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揭秘杨修被曹操所杀的真正原因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揭秘杨修被曹操所杀的真正原因

有三个原因,首先杨修很聪明,可是又没有聪明到司马懿的地步。第二是杨修一直都会参与储位之争,这已经是进入到政治雷区。一个其实是杨修和袁绍之间的关系,杨修是袁绍的外甥,凭借着这一些原因,想要明哲保身会有一定的难度,更何况是疑心病,这么重的曹操。

其一,杨修太聪明

杨秀非常的聪明,但是又没有达到司马懿的地步,以曹操的秉性,对于一些太聪明的人,肯定会有一些不放心,这点司马懿必然是看得比较清楚的,会选择多次拒绝曹操的邀请,哪怕是来到曹操的门下,照样会深藏不露。其实凭借着杨修的家事还是应该选择远离曹操,但是却主动靠近曹操,一直都会参与国家大事,这简直是自找死路。

其二,杨修参与储位之争

自古以来大臣参与储位之争,这本身已经进入到政治雷区,没有几个人能够全身而出。面对曹操这样多疑的君主,一直都会小心翼翼,始终都会远离是非。许多的人都不敢多说什么,是希望能够明哲保身,杨修却直接操刀上阵,更是为曹植不停的冲杀,这意味着把自己整个人都曝光在曹操的枪口下。

其三,杨修是袁绍的外甥

曹操可以打败袁绍,必然使用了很多河北降将,曹丕甚至也能够和袁绍的儿媳妇在一起,杨修这一个身份本来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问题。曹操本身是一个特别生性多疑的人,哪怕是面对一些二手武将都是有所防备的,更加不要说这个是袁绍的近亲。杨修几代人全部都是功高盖主,一直都会和宦官势力作对,而且杨震也是因为受到宦官破坏而死。宦官之后本身是杨家的死对头,可是曹操是宦官之后,这难道不是自己的心腹大患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周瑜、刘备、曹操、袁绍谁带兵打仗最强?

全文共 256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并不是每位将领都会带兵打仗的,作为全军统帅也是如此。如果就拿周瑜刘备曹操袁绍四人相比谁的能力会更强一些呢?曹操和刘备相比已经是曹操赢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上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但是打仗除了看硬实力以外还要看软实力,这方面就是刘备的强项了。下面这个故事就非常好玩了,一起来看看吧。

三国乱世纷争,英雄尽显才能。常言道,兵者,诡也。兵不在乎多少,不在乎勇猛,在于将帅如何调配,如何布阵,如何奇袭。邓艾带领千余名兵卒,翻山越岭偷渡阴平,最后只有残兵百余人,天降奇兵于成都后方,刘禅大惊开城投降,如果阿斗知道只有百余人,必然死守,而且邓艾可能被砍成肉酱。可见兵者,在于调度也。

如今让周瑜、刘备、曹操、袁绍等四人各带领一千兵卒,各自占领一个山头,最后这四个山头有谁统领?来自三国真实历史事件的分析。

周瑜是东吴的都督,善于水战,而且弓马骑射娴熟,弹得一手好琴,视孔明为挚友。著名的赤壁之战来自于周瑜的手笔,铁锁连舟计谋,黄盖苦肉计的实施,利用东南大风火红曹操战船,最后以五万之众大败曹操百万大军。周瑜是一位帅才,善使计谋,缺点是心眼小,容易妒忌别人。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个身份已经无从考察,只知道以织席贩履为生。他从一位平民条件,桃园三结义收服关羽和张飞,三顾茅庐求得诸葛孔明,获得赵云、马超、黄忠等大将的信任,他有他的智慧之处。刘备一生拼搏,创建蜀汉政权甚是辛苦,最后因为关羽之死,不顾诸葛亮等人的劝阻,发动夷陵之战,最后被白面书生陆逊所败,在白帝城抑郁而死。刘备喜欢用哭收买人心,屡试不爽,缺点是兵法欠缺,容易暴走。兵法欠缺是夷陵大败,暴走是刘备殴打督邮,张飞没有打,不要再冤枉他了。

曹操是乱世枭雄也,当年煮酒论英雄时,曹操视袁绍为草芥,不足为虑,最后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袁绍不久病逝,儿子为了争夺兵权反目成仇,曹操趁机一一剿灭。当时被曹操认为英雄的人物,只有刘备一人也。曹操果然眼光独特,最后刘备成了他的劲敌,曹操爱才,不忍杀之,不知曹操最后作何感想。曹操爱读书,精于兵法,兵法有云:真亦假,假亦真,真假本无定数,防之,慎之。曹操做事果断,而且喜欢听取别人的谏言,算是一个名公,缺点是多疑,而且妒才。

袁绍身处四世三公的家族,不管在乱世还是当今的社会,出身很重要,出身代表着门槛的高贵。当时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诸侯共讨之,袁绍便被推为盟主,虽然最后联盟解散了,但是袁绍获得了人气和口碑。袁绍为人温和,有大才,但是优柔寡断,不善决策,做事不果断,内心充满了怜悯之心,在和平年代袁绍绝对是一个香饽饽,在乱世之中难免有点欠缺。

此四人守着山头,刘备以泪洗面无人问津,周瑜独自饮酒弹琴,曹操举头望月赋诗一首,袁绍大呼,我的颜良和文丑何在!此时,曹操暗中派人来到袁绍处,一封书信以求和好,信上说:“你以前是我们的盟主,既然现在四人各守山头,一时僵持不下,不如盟主发一文书,让我等三人臣服于你,我们还做你的小弟”。

袁绍看到书信,心中很是喜悦,我是名门望族,大家肯定会像以前一样拥护我,于是袁绍向刘备和周瑜各送一封书信,要求大家罢兵言和,由我做盟主,你们做我的将军。刘备看到后,心中思虑好久,心想我本是皇族之后,怎可在你麾下为将,此计必然是曹孟德所出。周瑜看到信后,大骂袁绍小人也,我周瑜七尺男儿,怎可投降你个匹夫。

等了好久,只有刘备回了一封信,只有一句话:“孟德之计乎?”袁绍看到很是惊讶,忙问周边人如何是好,周边人有的说曹操是坏人,有的说刘备是小人,袁绍不知如何是好,不知何为!这时曹操带领兵将来到袁绍处,说和他一起讨伐刘备,刘备是真小人,袁绍信以为真,开城让曹操进去,这是曹操大呼:“诛杀袁绍,斩袁绍人头者赏百金。”袁绍听到此话,顿时瘫坐在地,带领兵将投降了,最后被曹操斩杀。

此时此刻,曹操有两座山头,刘备和周瑜各一个。周瑜看不惯曹操的真小人,带领士兵攻山,曹操此时刚获大胜,兵将士气正盛,毫无犹豫的出兵对战周瑜,周瑜可是一位帅才,而且武功很高,一个回合斩下了几个人头,曹操大惊,立马收兵据守,不管周瑜如何叫喊,曹操一直坚守不出。刘备自知武不如周瑜,谋不如曹操,他哭着来到周瑜处,和周瑜说自己无能,愿意听从将军差遣,愿意和将军结为秦晋之好,永不相负。周瑜看到刘备的眼泪,心生怜悯之心,纵然英雄无敌,也有柔弱的一面,于是周瑜和刘备联合共同抗曹。

刘备善哭泣,讨好别人,然后心里打着小算盘,他和周瑜说:“自己城池要有人守护,我只带了百余名兵卒,我本人过来和你一起抗曹。”周瑜感觉刘备本人在,必然不会背叛,于是周瑜一心策划如何对战曹操。曹操也不是弱者,他也是身经百战,自然也不会怕周瑜,只是周瑜战场杀伐很强,单打独斗不如周瑜,思前想后不知如何谋划。周瑜和刘备再一次喝酒中,突然周瑜想到苦肉计,如果刘备假意投降曹操,曹操此时正愁如何对战,必然会相信刘备的投靠,刘备的双锏也是战场的利器,如果曹操和刘备联合,必然大败周瑜。

刘备听取周瑜的建议,写一书信送给曹操,曹操当时第一反应是诈降,但是细想刘备即便诈降也不是我对手,可以趁机收服刘备为自己所用。周瑜假装攻打刘备,刘备带领士兵去曹操处,刘备选一大雾天气,那天大雾环山,伸手不见五指,曹操站在山上根本看不到刘备等人,因为不惧怕刘备,便开门让他上山,但是进去了很多人,一直有人进山,曹操顿时大惊,刘备骗我,这不是一千人马,是两千人马。

只见周瑜一个闪身来到曹操旁,一剑把曹操斩杀。刘备看到曹操被杀,忽然大呼:“曹操有令,斩杀周瑜,因为群龙无首,士兵听到刘备的呼喊,顿时带着兵器涌向周瑜,周瑜一时不防,身重数剑,在手下人的保护下逃离出去,只有百余人逃回山里。”

此时雾已散去,曹操人头落地,刘备自称大汉王叔,举义兵讨伐周瑜,为曹操报仇,瞬间集齐了三千多人的队伍。刘备带领士兵攻山,周瑜拒不出战,因为身中数剑,伤势严重,一直在屋中抢救,但是周瑜不甘心,多次穿衣上阵但是体力不支而倒地。刘备自知周瑜心胸狭窄,让士兵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越听越气,最后剑伤崩裂而死。

刘备成为了最后的赢家,也许不服,但是刘备处处示弱,不争便是争,刘备用哭博取别人的信任,自己打着小算盘,虽然胜利了,但是胜之不武。真实的刘备也是在赤壁之战后,大收荆州城池,才有得三分天下的根基,其实这个战功是周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襄樊之战关羽为什么会失败曹操与孙权勾结是主要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襄樊之战关羽失败原因是什么

襄樊之战可以说是关羽一生战役之中的巅峰之战,同时,也是关羽之后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所杀的开始,那么,明明那时候已经是必胜的关羽,为什么会在襄樊之战中失败呢。

首先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曹操跟孙权勾结,让孙权背后偷袭关羽,这一计谋是司马懿等向曹操提出来的,曹操告知孙权之后,因为之前孙权向关羽提亲被拒绝的事,孙权也是怀恨在心,所以听到这个计策直接派吕蒙出手,关羽被两方队伍前后夹击,所以失败了。

至于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失败的其他原因,有因为自己方队伍的不支援,比如那时候镇守上庸的孟达刘封对于关羽的求援视而不见,还有刘备没有派兵支援,以及自己家阵营的将士背叛,还有就是曹操那边的支援源源不断,兵力越来越强,所以在长达几个月的战争之后,关羽终是抵不住两方队伍的包夹,再加上没有队伍的支援,所以关羽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曹操和蔡文姬是什么关系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曹操,相信大家都知道,他可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的人,而且是一个非常喜欢人妻的人。这一点小编也是非常不理解。但是在当时,曹操对蔡文姬可是非常的赞赏,但是为什么没有娶她呢?而是将她交给了一个叫董祀的人。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曹操为什么没有娶蔡文姬

其一,从过往的经历来说,曹操看在了的面子上

年少时的蔡文姬就已声明远扬,她饱读诗书又精通音律,可谓是一代才女。而她能有这样的成就,是因为她有一个不一样的父亲。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时期有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是当时的文坛领袖。他门下学生众多,曹操正是其中的一个。自幼与蔡文姬相识的曹操,常常出入于蔡府,和蔡文姬可谓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看在蔡邕曾经是他老师的份上,他也愿意照顾蔡文姬。

其二,从他爱惜羽毛的程度上,也不愿损害名声。

都知道他是一代枭雄,三国时期他的风光无限,但却一直没有称帝,直到他儿子才是魏文帝。有人劝他做,他却笑称是把他放在火炉上烤,他爱惜名声由此可见一斑。如果他染指了蔡文姬,担心对他后世的清明有所损坏,毕竟蔡文姬过往的经历太过于精彩。

其三,从他珍惜人才的角度而言,他想笼络董祀

蔡文姬一生有三段婚姻,可以说是非常坎坷了。第一次嫁给了情投意合的卫仲道,可惜他早早就因病离世了,第二次被掳去匈奴做了王妃,生下两个儿子后被曹操救回。第三次婚姻则是曹操一手促成的。从匈奴回来后的蔡文姬虽然已经年过三十,但风韵犹存,曹操见此情况,便将她介绍给了一代才子董祀。一方面是为了给她找个归宿,另一方面就是想笼络董祀,让他为己所用。

2、曹操和蔡文姬是什么关系

蔡文姬和曹操应该算是朋友关系。曹操本人十分喜爱文学和书法,常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见蔡邕没有子嗣,就从匈奴那里将蔡文姬赎了回来,并将蔡文姬嫁给董祀。

蔡文姬的父亲是声名远扬的大儒蔡邕,他不仅精通文学书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曹操经常与蔡邕讨论文学,将蔡邕奉为老师。

蔡文姬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博学能文,这位才女命运坎坷,先嫁河东卫家,但还没有生下孩子,丈夫就死了,只能返回娘家居住。这时候羌胡掠掳中原,蔡文姬被掳至匈奴,嫁给匈奴左贤王,并生育了两个孩子。

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得知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唯一的女儿被掳到了匈奴,他立即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要把蔡文姬赎回来。蔡文姬作为一个汉族的大家闺秀被劫掠到匈奴确实是非常痛苦的,在可以返回故土的时候,还是舍不得自己的两个儿子,最后在使者的催促下,她泪别了丈夫和儿子,返回中原。"回归故土"就要"母子分别"这种不能两全的痛苦使蔡文姬创作了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

回来的蔡文姬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屯田都尉董祀为妻,董祀与蔡文姬并没有多少感情,但曹操做媒,两人只能遵从。也许是日久生情,后来董祀犯了死罪时,蔡文姬亲自去找曹操,披发赤脚为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大臣,就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

面对众位大臣,蔡文姬为丈夫请罪,感情真挚,条理清晰,说服了曹操,也让满堂宾客惊叹。曹操说:“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文姬说:“您拥有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计其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打动,赦免了董祀。

关于蔡文姬的记载史书上并不多,她最后结局如何,去世年份都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在长坂坡时,为什么曹操不让士兵杀赵云?

全文共 1844 字

+ 加入清单

赵云辉煌的战绩,在“长坂坡”可以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时的赵云怀里还有阿斗,带着阿斗与曹军战斗,还能“七进七出”,可把赵云描写的天上地下绝无仅有了。不过,赵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战绩,也并非全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另外一个人也在帮忙,那就是曹操,曹操曾经下令绝对不允许士兵杀了赵云,他要活的,那曹操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难道只是因为曹操惜才吗?

赵云在长坂坡一战,能够杀到“七进七出”,斩杀数十员曹军将领后,安然逃脱,跟三个人有很大的关系。首位,当然是赵云自己;另外一位,自然是曹操了;还有一位,就是幼主阿斗,即后主刘禅。

为什么赵云能够逃脱,还跟阿斗有关?我们看一下整个故事就明白了。

刘表去世之后,曹操率军讨伐荆州。刘备因兵少将寡,只能一路向南仓皇逃窜。刘备一路上,带着樊城、襄阳等地的十数万百姓,日行仅十里,很快就被曹军在当阳景山附近追上。

刘备被曹军包围,冲杀不得脱。幸得张飞引一军赶至,杀开一条血路,将刘备救了出来。而赵云、简雍、糜竺,甘、糜二夫人,以及幼主阿斗等人,却都失散了。

赵云为了寻回两位夫人及阿斗,决心要和曹军决一死战,不寻得主母与阿斗的下落,绝不善罢甘休。

赵云先遇到了受伤倒地的简雍,命随从军士护送简雍去找刘备,自己则直奔长坂坡而去。赵云在一受伤军士的指引下,又找到了甘夫人。这时,曹将淳于导绑着抓获的糜竺路过,被赵云挺枪纵马上前,一枪就给捅下马来。

赵云将甘夫人及糜竺送到长坂桥张飞处,再次返回,遇到了背着青釭剑的夏侯恩。赵云上去一枪,刺死了夏侯恩,夺了青釭剑,重新杀入重围。

赵云在一百姓指点下,找到了左腿受伤,怀抱阿斗的糜夫人。糜夫人投井自尽,赵云怀揣阿斗准备突围。曹洪部将晏明率军赶至,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赵云杀散士兵,冲开一条道路。

赵云未走多远,又被曹军大将张郃拦住去路。赵云挺枪战约十余合,夺路而走,不料却跌入土坑之内。张郃一看,赶上挺枪来刺。刹那间,一道红光,从坑中翻出,赵云所骑马匹竟然腾空跃出。张郃见状,惊惧而退。

随后,赵云又被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四将赶上包围。赵云拔出青釭剑,一顿乱砍,只见剑过之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曹军四将皆被杀退,赵云透围而出。

赵云斩晏明,退张郃,力战四将,杀伤无数,透出重围的勇武之举,都被在景山之上观战的曹操所见。曹操连忙问左右,山下此将是谁?曹洪飞马下山询问,赵云应声道:“吾乃常山赵子龙也!”

曹操得到回报之后,赞叹道:“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并且马上命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

正是曹操所下的这道命令,才让曹营的众多顶尖名将再未出场,毕竟伤了谁都不好。这也让赵云在重重包围之下,怀揣阿斗,又连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丝毫无损的顺利突围。而在到达长坂桥之前,赵云又斩杀了夏侯惇部将钟缙、钟绅二将。之后,赵云跨桥渡河,由张飞拒守长坂桥断后。

赵云在长坂坡杀了一个“七进七出”,其勇武善战自不必多言了。否则,赵云早死于当阳长坂坡了。同时,赵云身材高大,姿颜雄伟,还是大帅哥一枚。这……长得帅,还有才,自然可以圈粉无数了,曹操被赵云成功圈粉了。

由曹操所下命令就可以知道,曹操就是爱才,想招揽赵云到自己麾下,这才传令,要活捉赵云。这也符合曹操爱才的一贯表现。曹操用人,向来不讲究出身门第,只要有才能,不管来自哪里,皆给与重用。

曹操爱才,最有名的就是想招揽关羽。虽然关羽最后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而去,曹操还是一笑置之,让夏侯惇最后放走了势单力孤的关羽。其他诸如张辽、张郃,甚至是有杀子杀侄杀大将之仇的张邈、贾诩,曹操都能一笑泯恩仇,给与重用。更不要说曹操见到如此勇武无敌的大帅哥赵云了。

只是可惜,赵云最终没能去成曹营。如果赵云跟了曹操,相信地位至少也可以跟张辽等五子良将相同了,至少也是左右前后四方将军之一。

那为什么曹操不让士兵放箭射赵云,还跟阿斗有关呢?

后人有诗云:“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坂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因得显神威。”刘禅可是真命天子呀。赵云跌入土坑,战马之所以能一跃而出,就是因为阿斗是真龙呀,受上天庇佑。赵云与战马因此获得神力,可以在重围中冲杀不息。

阿斗既然能够施神力给赵云和战马,也照样可以施展媚惑术给曹操,让曹操眼中、心中,充满了对赵云的爱。曹操成了赵云的死忠铁粉,这才下令,一定要给孤捉活的回来。推测,刘备也是因为嫉妒,才在曹操有生之年,绝不再派赵云出征曹军。刘备心里说,我也爱赵云呀,怎么能让你个老曹给抢去。

罗贯中老先生为了弘扬刘氏正统,真个是不遗余力,毫不犹豫的给阿斗开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娄圭帮曹操击败马超曹操为什么还要杀他?

全文共 1688 字

+ 加入清单

娄圭在三国里出场的戏份并不多,但是娄圭出计谋帮助曹操击败马超部队立了大功,这样的一位大谋士最后却被曹操所杀。娄圭是怎么从一名功臣突然就成了罪人呢?其实娄圭还是挺有才华的,是真正能在沙场上揣摩敌人内的人,这样的人往往是最可怕的。但是偏偏曹操最听不得逆言,有一次娄圭说错了话一下子就激怒了曹操,这下子自己立过再多的功劳也没用了。

(一)口出狂言的囚徒

三国是一个激情喷发的时代,哪怕一些小人物,其闪光点也足以惊诧我等后人,比如一个叫娄圭的囚徒。

其实,在娄圭年少时便胸怀大志,经常说一句很牛逼话:男儿居世,会当得数万兵,千匹骑著后耳!却遭到小伙伴们的讥笑——啥?想做“身后有数万雄兵,千匹战马跟随着”的将军?兄弟做的一脑袋好梦……

也许是时运不济,几年后由于娄圭私藏朝廷逃犯,被官府抓了,判了个死刑后扔入死囚牢内。所谓大志未伸,岂能就死?很快娄圭就越了狱,出来后立刻换了一身官差的衣服,混入抓捕越狱逃犯者——其实就是抓他自己的官差行列中,安然逃脱。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这天荆州的刘表突然接到消息,一位叫娄圭的人,纠集起了一彪人马,想投靠在自己手下。

刘表很是不屑一顾,区区绿林狂徒,必是活不下去了才来归顺于我。也好,那就让娄圭做一棵“迎客松”,去接迎那些,从北方乱地逃难而来到百姓们吧。

就这样娄圭,终于完成了从囚徒到逃犯再洗白的过程,开始默默无闻在刘表手下。但问题是娄圭年少起便胸怀大志,难道他真甘心在刘表手下,当“迎客松”做无名之辈吗?

(二)去找曹操

三国时期虽是英雄的天堂,对百姓来言却是苦不堪言。娄圭做“迎客松”的日子里,不断有百姓逃亡而来,娄圭则领着一彪人马给予接待,接收,人数差不多时,再送往荆州——因为这些逃难的百姓,既是劳动力,也是兵源。

但哪知这一次却突发意外,有一千多老百姓不愿意去荆州,反而认准了曹操,这跟娄圭产生矛盾,结果这些老百姓夺了娄圭部队的兵器,掉头去找曹操了。

娄圭这等于是失职,若被刘表知道后,必会治罪,娄圭也只好撒丫子来找曹操,因为他年少时也跟曹操认识。

曹操自然知道娄圭的志向,当即就给了娄圭一个将军封号,但却背后既无“数万雄兵,更无千匹战马”,而是相当于参谋类型的将军,负责在曹操身边出谋划策,没有实际兵权。

但这也比在刘表手下当一个“迎客松”强百倍,娄圭很满意,忙得不亦乐呼,当曹操大兵压境荆州,刘琮投降时,曹操有点犯怀疑,娄圭劝道:“曹哥,如今天下大乱,这些诸侯们都不成器,刘琮是以礼节来归顺,必是诚心的。”

果然一切如娄圭所料。荆州就这样成了曹操的地盘,娄圭这位当年的荆州“迎客松”,也以主人的身份,站在了荆州大地之上。

(三)马超的克星

一年后,曹操跟马超之间的大战爆发了!在《三国演义》中,正是这一战,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差点丧命,但实则却没有这么夸张。

但可以确定的是,曹操战胜马超是相当费劲的,因为曹操都说出了“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这句话。那是公元211年9月,曹操大军强占渭河南岸。马超立刻组织起兵马,趁曹操立足未稳,发起一波又一波的攻击,这可让曹操头大不已。

想防守就必须要借助地势安营扎寨,这才稳固。可渭河南岸满地的沙土,啥也做不了,只能靠曹魏士兵的组织起“肉城墙”,承受马超西凉铁骑的攻击,这是相当危险的。一旦突破一点,就四面开花。

好在天色将晚,马超停止了攻击,但第二天呢?曹操眼望着满地的沙土,急得够呛。正这时娄圭来了,对曹操说:“老大,你看这天气挺冷的哈……”曹操当时气的估计要揍娄圭了,啥时候了,你还给我聊天?

娄圭却自顾接着说:“再看这满地沙土,倘若咱用这沙土筑城,然后灌进水去,这天这么冷很快就结冰,如此一来,咱就得到了一座坚如磐石的沙城了!别说一个马超,就是百八十个,他能怎地?”

曹操喜出望外,立刻一夜间筑起沙城。第二天当马超志在必得,带兵杀来后,一看这个沙城,顿时泄了气——没法打了,再攻击只能是去城下送死。

曹操正是依靠这座沙城,得到喘息之机并很快扭转战局,击败了马超、韩遂的联军。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言,娄圭可谓是马超的克星,正是他这一条计谋,使马超在此战兵败后,彻底丧失一方诸侯的资格,先归张鲁,最后定格在刘备手下“五虎上将”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