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对于苏轼三起三落的启示(汇编20篇)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那么,在这个纪念日里,有着怎样的启示呢?下面,由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2188

文章

334

篇1:股灾发生后给股市带来哪些启示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每次股灾发生后,股市都会积极分析其发生原因以及影响,所谓影响里面其实也包括股灾所带来启示,在每一次股灾发生后,股市应该深思,吸取教训,避免再一次的股灾发生。

其实,当各国出现股灾时,本国都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手段来救市也日渐完善规范当时的股市机制。小编通过收集比较这几次全球历史上重要的股灾以及救市政策和救市结果,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1、股灾发生时政府救市要及时有效,防止股灾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过大伤害。2008年次贷危机由于及时启动注入流动性、QE等,一度被称为“百年一遇”的股灾对实体经济冲击相对较小,同样处于经济周期的拐点,1929年大萧条的最大教训是政府救助不及时,放任股灾蔓延成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股灾后美国经济恢复较快。

2、新兴经济体在推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容易出现股灾,在金融创新工具增加、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政府监管体系不完善,投资者对新环境不熟悉。比如1989年日本股灾、1990年台湾股灾、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3、股票市场有自身涨跌规律。所有的股灾均发生在股票价格偏高时期,而且泡沫化程度越高,跌幅越深。

4、政府救市是正常的逆周期调节,该出手时就出手。股票市场也是市场经济体系之一,因此需要政府逆周期调节,股市暴跌时注入流动性、降息、减少股票供给等,比如股市过热时加息、增加IPO供给等。

5、杠杆工具会放大股市的波动。比如美国1929年股灾、1987年股灾、台湾1990年股灾。

6、如果股灾发在经济周期上升期或降息周期,股市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且调整较浅较快,有基本面或政策面资金面的支撑,2011年受主权债务危机冲击,美国经济处在经济周期上升期和低预期年化利率时代、比如美国1987年股灾;但是如果股灾发生在经济周期下降期或加息周期,股市恢复力较弱且调整较深,比如美国1929年大萧条、日本1989年股灾、2008年次贷危机。

拓展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苏轼最有名的十首诗是什么?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大文豪苏轼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的,很多人也都读过他的诗了,最近也有很多人都在说了,这个苏轼的十大名诗是什么呢?下面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这个苏轼的十大名诗吧,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一起来学习看看吧!

1、《定风波》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

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

菊花须插满头归。酩酊但酬佳节了。

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

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

牛山何必更沾衣。

2、《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蝶恋花》

自古涟漪佳绝地。

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

倦客尘埃何处洗。

真君堂下寒泉水。

左海门前酤酒市。

夜半潮来,月下孤舟起。

倾盖相逢拼一醉。双凫飞去人千里。

4、《满庭芳》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5、《临江仙》

尊酒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

珠帘十里卷香风。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6、《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

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7、《蝶恋花》

帘外东风交雨霰。

帘里佳人,笑语如莺燕。

深惜今年正月暖。

灯光酒色摇金盏。

掺鼓渔阳挝未遍。

舞褪琼钗,汗湿香罗软。

今夜何人吟古怨。清诗未就冰生砚。

8、《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已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9、《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0、《水调歌头》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

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管理知识:何为螃蟹效应?对管理有什么启示?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何为螃蟹效应?当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里时,单个螃蟹可能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但是如果好几个螃蟹,它们就会叠罗汉,总有一个在上边,一个在下边,这时底下的那个就不干了,拼命爬出来,并且开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结果谁也爬不高。这就是螃蟹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管理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避免“螃蟹效应”

1.塑造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

2.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

3.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4.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任免制度;

5.强化公司的执行力;

6.让“服务”和“人性化”作为我盲作的标准。在竞争机制中,应避免这种“螃蟹效应”。竞争面前固然不必讲谦让,但竞争的规则却不容践踏,一旦规则遭到破坏,有序变成了无序,那么,每一个个体都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不择手段的攻击,结果就会出现“螃蟹效应”。

“螃蟹效应”的原因

1.小人、庸人当道,为巩固自已的地位,他们对贤能者进行排挤、打压、迫害,使整个团队里只存在差于自已及听自已话的人。

2.激励机制与企业文化落后或不健全,使贤能者被同化而缺乏改革进取意识。

3.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意识作用,眼红他人优秀而自已平庸,出现不配合或玩釜底抽薪的动作。

4.墨守成规的保守主义者,将平衡与稳定视作第一要务,怕有人打破平衡会产生其它影响而限制进取创新。

5.踩着别人肩膀往上爬的心理,做出损人利已或损人不利已的事情。

什么是螃蟹效应

当螃蟹放到不高的水池里时,单个螃蟹可能凭着自己的本事爬出来,但是如果好几个螃蟹,它们就会叠罗汉,总有一个在上边,一个在下边,这时底下的那个就不干了,拼命爬出来,并且开始拉上面螃蟹的腿,结果谁也爬不高。这就是螃蟹文化。

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就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它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就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能够爬出去。

螃蟹效应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螃蟹如此,企业也同样,如果员工之间、员工与老板之间经常为了各自的利益而相互算计,或明争或暗斗,甚至想尽办法去破坏或打压,久而久之,企业组织里就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

在竞争机制中,应避免这种“螃蟹效应”。竞争面前固然不必讲谦让,但竞争的规则却不容践踏,一旦规则遭到破坏,有序变成了无序,那么,每一个个体都将面临来自四面八方不择手段的攻击,结果就会出现“螃蟹效应”。

相互牵制的螃蟹永远爬不出一尺竹篓,内斗不断的企业难逃“长不大”、“做不强”乃至一朝崩盘的命运。为什么?

这其实是一个企业内部伦理的问题,其实质在于企业的文化。

企业应该避免螃蟹效应,通过硬的制度和软的文化两个方面来倡导团队精神,企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花的启示给了你什么启示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花的启示:做人也要像郁春棒那样,脚踏实地,坚强,不张扬,遇到困难、挫折要敢于面对,并勇往直前,对未来充满信心。《花的启示》描写了两种花,牵牛花和郁春棒。牵牛花:软弱而肤浅,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居功自傲到处炫耀,遇到困难就畏首畏尾,垂头丧气。郁春棒:扎实而坚强,默默无闻为大家做了许多好事,从不向人夸耀。

《花的启示》原文节选:

在我家的小院里,种着两种花:牵牛花和郁春棒。这是两种不同品格的花。

牵牛花一向是把根埋在土里,自己依靠着葡萄架向上爬,它纤细的身体那样柔弱,仿佛一阵轻风就能吹倒似的;而郁春棒总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里,依靠自己吸收的养料,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顽强地生长着。

春暖花开的季节,牵牛花开出了一朵朵镶着五颜六色花边、色彩艳丽的花朵。它躺在毛茸茸的叶子上,吹着喇叭,炫耀着自己的美貌。在又大又圆的绿叶上,郁春棒也开出一朵朵水灵灵的白花。白花绿叶,格外淡雅,但它并没有为此而飘飘然,而是默默地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卖柑者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卖柑者言的启示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卖柑者言》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只追求外表的光彩照人,更应该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卖柑者言》原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则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

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

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盗起而不知御,民困而不知救,吏奸而不知禁,法斁而不知理,坐糜廪粟而不知耻。观其坐高堂,骑大马,醉醇醴而饫肥鲜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哉?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予默默无以应。退而思其言,类东方生滑稽之流。岂其愤世疾邪者耶?而托于柑以讽耶?

赏析

这是一篇著名的寓言体讽刺散文,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洗练的笔墨记述了故事的经过,通过柑子外表具有金玉之美,其中却如败絮之劣的对比引出下文;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通过卖柑人之口,揭露那些达官绅士欺世盗名的真相;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结尾,作者“退而思其言”,既使文章形成一种跌宕美,也表明作者在深思熟虑之中品味其言的真谛所在,承认其言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骆驼祥子的道理启示 骆驼祥子的人生启示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骆驼祥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一旦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就和行尸走肉没有区别。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努力上进,创造美好的生活。

《骆驼祥子》简介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所写的一篇长篇小说,小说中的人物是一名车夫,他是旧社会劳苦大众的代表人物,老舍用细腻的文笔描写出了祥子的悲惨命运。

《骆驼祥子》主要内容

祥子是北平城里一个车夫,他老实善良、健壮、坚忍,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但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的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最后祥子沦落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酒鬼,整日混沌度日。

《骆驼祥子》的道理启示

1、每个都都一定要有个奋斗目标,而且是万万不可以丢掉的,如果失去它,人就会堕落下去,最后变成个废人。

2、一个人失去奋斗目标,就和行尸走肉没什么分别了。我们应该珍惜美好的生活,努力奋斗,期待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有哪些启示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鹿角和鹿腿的故事告诉我们:价值不能用外表来衡量,美丽的东西不一定有用,丑陋的东西可能有用,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不能取决于他们的价值。

鹿角和鹿腿的故事来自人力资源和教育部编写的三年级语文第二册。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一只鹿在喝水时看到角长得很好,腿长得很丑。就在这时,一只狮子扑向了他。他试图把狮子扔在后面。但狮子改变了方向,把鹿追进了丛林。

鹿第一次被丛林的树枝绊倒,花了九年时间才拉出来。但当他第二次被绊倒时,他没有力气,不得不被狮子抓住。

狮子说:如果你一直在田野里跑,我现在可能追不上你,因为你有四条值得骄傲的腿,但一旦你跑进丛林,你就注定要被抓住。鹿听了狮子的话,意识到他不喜欢的四条腿是他最骄傲的。不幸的是,他明白得太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件事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因为它的优点而看不到它的缺点,也不要因为它的缺点而否定它的优点;它还告诉我们,我们不仅要看外表的美,还要讲实用;美丽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 苏轼属于什么朝代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是宋代的人。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属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

苏轼属于什么朝代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其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形容谁羽扇纶巾 羽扇纶巾指的是谁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周瑜。“羽扇纶巾”在三国之时,指的是儒将通常的装束,“纶巾”指的是青丝制成的头巾,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应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竹子的启示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竹子给予人的启示为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人生需要储备。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

竹子的启示:

人们都知道竹子,它四季常青,与梅花、兰花、菊花并称为"四君子"。那一棵棵竹子虽立根在破岩中,却青翠挺拔。它的叶片没有多大,却显出了勃勃的生机。也许没人知道它会开花,因为它开出的花不及牡丹艳丽,也不像梅花那么高雅,只是在那重叠着的淡淡的竹叶间开放,就像在绿色的画布上抹上了几抹紫褐色。花开花谢,这是竹子最后的生命。没人发现它会死亡,因为它在春雨的滋润下又重新生根发芽。

竹子的中间是空的,象征着谦虚谨慎。竹子还具有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它清幽安静,默默无闻,与世无争,遇雨不浊,顽强不屈,它经霜雪不凋。启示人们要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它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风的故事给我什么启示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风的故事》这篇短文讲述了人们对春夏秋冬四季的风的各种态度,显得特别亲切感人。表达了作者的风的敬佩和喜爱之情。

风的故事给我什么启示

我们做人要懂得感恩,风将自己的一生的时光全部给了人们,而人们却不懂得知恩图报。

冬天的风衰老而疲惫,他的心正在变得越来越冷漠,他的脾气则一天比一天暴,冬天的风呼呼噜噜地喘着粗气,一路上将妨碍他的东西摔摔打打,弄得处处乒乓作响。人们都不理睬这个吹胡子瞪眼的怪老头。风的心里很凄凉,也很愤怒,他气呼呼地追赶着那些来不及躲进家里的人,狠狠地扬起灰尘,迷住他们的眼睛……

那时的风是多么年轻啊,远远地听见人们的呼唤,便忙不迭地从东方奔来了。他四处传递着春天的信息,用自己温暖厚实的手把人们从寒冷中解放出来。重新获得了生机的人们虔诚地感激他。春风得意,不辞劳苦,又将大地吹得然一新。

风在房檐下呜咽,在旷野上怒吼,在天空中嘶喊,在楼宇间悲嚎。终于有一天,冬天的风停止了暴怒,也不再哭泣,他拥来了雪,雪静悄悄地落着,不动声色地掩盖大地曾经发生过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苏轼中秋月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全文共 2221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那么关于苏轼中秋月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苏轼的评价是什么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诗,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苏轼的作品在当时就驰名遐迩,在辽国、高丽等地都广受欢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苏轼作品的流传,但是禁愈严而传愈广。到了南宋党禁解弛,苏轼的集子又以多种版本广为流传,以后历代翻刻不绝。

在后代文人的心目中,苏轼是一位天才的文学巨匠,人们争相从苏轼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金国和南宋对峙的时代,苏轼在南北两方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诗不但影响有宋一代的诗歌,而且对明代的公安派诗人和清初的宋诗派诗人有重要的启迪。苏轼的词体解放精神直接为南宋辛派词人所继承,形成了与婉约词平分秋色的豪放词派,其影响一直波及清代陈维崧等人。苏轼的散文,尤其是他的小品文,是明代标举独抒性灵的公安派散文的艺术渊源,直到清代袁枚、郑燮的散文中仍可时见苏文的影响。

苏轼还以和蔼可亲、幽默机智的形象留存在后代普通人民心目中。他在各地的游踪,他在生活中的各种发明都是后人喜爱的话题。在宋代作家中,就受到后人广泛喜爱的程度而言,苏轼是无与伦比的。

苏轼中秋月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苏轼的《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是《阳关词》三首之一,当时诗人任徐州知州。《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由“方迁岭表”可以推断,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

赏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 ,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 ”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 ”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 ”的意思,是抒“ 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苏轼《江城子》赏析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赏析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江城子》这首词其实是写给其逝去的妻子王弗的一首悼亡词,全词表现了苏轼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阙写苏轼对其亡妻深沉的追悼,十分的写实,下阙写的是梦境,梦中回到与妻子相处的那段时光,抒写了苏轼对亡妻的不舍之情。记实与梦境的虚实结合,衬托出其对妻子的思念,更加深全词悲伤的基调。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

你和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可我终究难忘怀总是忍不住想你。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拼音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念奴娇赤壁怀古全文拼音

dà jiāng dōng qù,làng táo jìn 。

大江东去,浪淘尽。

qiān gǔ fēng liú rén wù 。

千古风流人物。

gù lěi xī biān,rén dào shì,sān guó zhōu láng chì bì 。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luàn shí bēng yún,jīng tāo pāi àn,juàn qǐ qiān duī xuě 。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jiāng shān rú huà,yī shí duō shǎo háo jié !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yáo xiǎng gōng jǐn dāng nián,xiǎo qiáo chū jià liǎo,xióng zī yīng fà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yǔ shàn guān jīn,tán xiào jiān,qiáng lǔ huī fēi yān miè 。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gù guó shén yóu,duō qíng yīng xiào wǒ,zǎo shēng huá fā 。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rén jiān rú mèng,yī zūn huán lèi jiāng yuè 。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抗日战争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

全文共 6875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的整理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样是启发,大家有什么启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给你带来了什么启示,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纪念日历史背景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5日,天皇广播诏书。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作战的同盟国代表接受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军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落下帷幕。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

1949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曾把8月15日作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9月3日。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这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中国曾在多年9月3日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0号《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发布的有关抗日的纪念日有“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是中国政府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了抗日战争纪念日。

抗日战争的启示

追忆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教训,用民族过去的失败和成功来指导今后的生活。抗日战争到今天已过去60余年,但因为日本政府的百般抵赖使得两国摩擦不断。日本政客屡屡参拜靖国神社伤害东亚人民的感情,篡改教科书污曲历史。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场战争,表明了我们不忘教训的态度,也能让我们的青少年知道祖辈的付出,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抗日战争的起始时间是1931年9月18日(即九一八事变,日军武装入侵中国东北。并向关内进军由于东北义勇军的牵制日军主要精力指向关外,与国民党签订不平等条约为全面侵华赢得了时间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准备)。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上一般将这场战争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般称其为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战争时间约为八年,故亦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标志着局部抗日战争的爆发。此后,不到一年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于1932年3月成立伪满洲政权,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中方的史料表明,在抗日战争中,保守估计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对外宣布向盟军投降,同时下令所有日本军人停止一切战争行为。中国因此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持续八年,双方投入兵力数百万,前后共进行上千次大大小小的厮杀。贸然谈论不免以小失大,今天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一些我的浅薄陋见,这些也是我作为90后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命运的最直接思考。

第一是国民党的功过问题。众所周知,抗战时期国民党是民国政权的执政者,也是抗战的主要组织者。但其在抗战初期的绥靖政策几乎陷全民族于死地,甚至有资料显示其政权核心蒋介石靠着出卖民族在东北的利益换来日本人的支持,在军阀战争中得以上位。蒋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更是试图同胞残杀,妄想转移国内压力,打击共产党领导下的正义抗战力量,幸而最终蒋在西安自食恶果,被爱国将领张学良与杨虎城兵谏,并在共产党帮助下建立涵盖全国各民族与阶层的抗战统一战线。抛开起抗战目的不说,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付出与功绩是巨大的,有资料显示------可见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是抗战的主力军,是正面战场上的主要抗日者,我们应当肯定其功绩。令人心寒的是国民党老兵在新中国成立后并未受到公正的待遇,许多老兵没有办理军人凭证,在建国后屡遭批斗和打击,甚至于沦落到讨饭的地步。这对于我们青少年的爱国教育是大为不利的,跑开政治立场不说,他们都是民族的英雄,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与优待。

第二是抗日战争对当下时局的影响。当下的中国要想崛起,中日关系始终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中国要想获得优良的外界崛起环境,中日关系必须要实现正常化,如今中日的交往正如日本的国情--“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矮子”。中日文化渊源深厚,相互经济贸易量巨大,且分别为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但两国却有着极不稳定极不成熟的政治互动。我们可以看到自两国关系恢复正常来不断有双方领导人的融冰之旅,暖春之旅一类,但两国关系始终晴雨不定,时常受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等岛屿争端影响。这对于中国的崛起是极为不利的,中国对于日本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不是战争,而是以绝对的实力优势去征服。若中日开战,那必定是与他人有益,且两国之间将再无宁日,增添更多无益的历史仇恨。这很考验我们的当政者对于人民情感的引导以及国际博弈的手腕与技巧,源于中日间巨大的历史仇恨,中日关系的走向也是接下来我们时代最值得关注,受人重视的焦点问题。

第三点是我们的国民对于日本的态度与中日关系的思考。每逢两国摩擦期间国人必以打砸日货,抵制日货为发泄。中日两国民间互相敌视着对方,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很难对日本有正确的认识,这对于接下来我国对于日本问题的经营是极为不利的。民众太敏感反倒会限制当政者的操作空间。日本是一个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发达国家,其国家体制与运作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参考的地方,对于日本我们应该抱着的态度是这样的,首先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事实上我们也忘不掉历史。其次我们应当正视现实,中国与日本在21世纪这样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中是很不可能开战的,中国真正的对手是美国而不是日本,争取了日本,我们与美国的博弈反而更有胜算。这就带给我们的教育者一个问题,怎样向我们的年轻人讲述历史。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首先要加强抗日遗物遗迹的保护,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能方便我们的年轻人了解历史真相,第二要加强对抗日神剧一类抹污抗日史实的作品的限制,给与我们的大众更多了解历史的优秀窗口。第三要立足当下,明确告诉我们的青少年中日两国必然要有和谐的未来,要尊重历史更要珍惜当下。

以上主要谈了三点,总体来说我的思路是这样,记忆与总结历史都是为了尊重过去和活好当下,我们对于过去的精力应当多花在整理遗物与记录事实上。对于当下则当抱着更理智的态度去生活。希望中日两国的关系能更成熟和稳定,我们的民族也能获得更优良的发展环境。

抗日战争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这对于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万众一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特别是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历经14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谱写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对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重要贡献,最大限度地凝聚了抗战力量。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践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提出并实施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中国共产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锻炼。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来实施。经受抗日烽火的洗礼,中国共产党积累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新的丰富经验,形成了正确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成为拥有120余万党员,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完全成熟和巩固的全国性大党,成为领导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核心和决定性力量。广大人民开始更多地把新中国的希望、把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延安,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以及90多年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反复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代表者,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振兴的坚强核心。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解放出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正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

二、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积贫积弱的后果。旧中国政治衰败腐朽、经济积贫积弱,特别是武备废弛、军事落后,无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几个月内即沦入敌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但实力差距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仅淞沪会战中国守军就伤亡20余万人,1944年豫湘桂战役更是损失兵力近60万人。日本帝国主义践踏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创巨痛深。空前惨烈悲壮的抗战,令人为血肉拼搏而感动,也为军力落后而痛心疾首。

抗日战争能够坚持下来并取得完全胜利,决定这场战争胜负走向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了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尽管武器装备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发挥我党我军巨大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和理论优势,取得了辉煌战果。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人民军队的敌后抗战,形成了独当一面的格局,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有国防,这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英勇奋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为夺取抗战胜利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基础,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侵略、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日本侵略战争的伤痛尚未消去,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场景令人痛彻肺腑。主席指出:“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永远不会搞侵略扩张,但如果有人胆敢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绝对能决战决胜。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决不允许落后挨打的悲剧重演,决不允许任何外敌侵略欺凌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势力打断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精神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伟大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尽劫波依旧刚健有为的特殊基因,是中华儿女战胜磨难、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以经济、军事弱国打败不可一世的帝国主义强国,从根本上讲,靠的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救国之魂、抗战之魂。

在抗战烽火中,自强不息、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得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新的升华。这突出表现为: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了中国人民的巨大觉醒、空前团结和英勇抗争,激发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和战斗力。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使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化”的东方智慧,获得淋漓尽致的展现。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光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指引抗日战争胜利的军事理论和战略策略,使毛泽东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而达到成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创造和运用了伏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术和战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有力打击了日寇的疯狂侵略,使其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按照主席重要指示,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近代以后饱受屈辱、奋起抗争的历史,清醒认识和把握国家安全发展形势,学习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熔铸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四、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推进和平发展事业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汇聚最大正能量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把国内和国际形势联系起来,科学统筹,全局谋划,形成了国内国际两条统一战线。

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性决定,经过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三个阶段,经过一系列艰巨复杂的斗争,于1937年9月正式形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苏联、美国、英国等盟国对中国抗战给予了积极支援,苏军烈士血洒中国东北战场,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主义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

实践证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主席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甘肃发生山洪致3死2失联 给人们了哪些启示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山洪灾害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面对自然灾害,应该保持冷静和团结,互相帮助和支持,共同度过难关。

近日甘肃省遭受了一场严重的山洪灾害。这场灾难发生在甘肃省的白银市喜泉镇,造成了3人死亡,2人失联的惨重后果。据报道,这场山洪灾害是由于连续强降雨引发。喜泉镇地处山区,山洪爆发时水流迅猛,威力惊人。洪水不仅淹没了村庄,还冲毁了道路和农田,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灾难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救援力量展开搜救工作。救援人员冒着危险,在洪水中搜寻被困的群众,并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物资和医疗救助。在这场灾难中,不仅当地居民受到了严重影响,救援人员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由于山区交通不便,救援队伍在抵达现场后,需要穿越洪水和水毁路段,才能到达受灾地区。山洪灾害还可能引发其他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风险。

针对此次山洪灾害,甘肃省政府已经启动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政府计划投入资金,修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和农田,并为受灾群众提供必要的救助和安置。政府还将同相关部门和专家,加强防洪减灾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度过难关,重建家园,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蜘蛛的启示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故事:蜘蛛启示

在我父亲出差之前,他给小华留了一个问题:

图1是某个区域的交通网络。其中,小圆圈代表城镇,小圆圈之间的线代表道路,线旁边的线代表道路的公里数。请选择从甲到乙的最短路线

爸爸还特意给了小华一个“金香”,并告诉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开它。小华是个坚强的孩子,在问题解决之前,他不会去看“金祥政变”。

图1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小华绞尽脑汁想了一天,还是没有得到答案。晚饭后,他漫步到比家有趣得多的树林里。他环顾四周,一只眼睛落在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上。这张蜘蛛网很像那张交通地图。突然,一只虫子撞上了网,蜘蛛像触电一样,迅速出击,抓住了虫子。蜘蛛的敏捷似乎在嘲笑小华。顺便说一句,蜘蛛一定是凭本能沿着最短的路线抓到了虫子,但是蜘蛛是如何选择最短的路线的呢?碰巧又有一只虫子撞上了网。

小华睁大了眼睛,他清楚地看到当虫子被网住的时候,它挣扎得很厉害,所以他不停地收紧蜘蛛连接到网中心的最短的线,把捕捉到的信息传递给蜘蛛。蜘蛛立刻沿着不断收紧的线扑向虫子。小华不停地敲打着他的头,喊道:“是的!在那里!”他想根据交通网络的形状和每条道路的长度比例,用一条没有多少弹性的细线编织出一个真正的“交通网络”,并要求从甲到乙的最短路线。从甲到乙的最短路线必须是绷紧的线,只需将网上分别对应甲和乙的结向外拉。

小华高兴地打开了工具箱。太棒了。他和他父亲完全一样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爸爸的解决方案后面是几行字:

“这个解决方案叫做模拟方法。这是学习科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自然界简单的现象往往孕育深刻的真理。睁开你的眼睛,打破学科的界限。尝试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抗SARS经验启示:用三年建起公共卫生应急机制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上半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如同飓风席卷了几乎整个中国。如今,这股飓风似乎平息了,然而它带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是深刻的。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在今天召开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上就建立应急机制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朱庆生认为,应急机制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应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国际突发事件等,自然也包括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任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都牵涉到人的救治和公共卫生问题。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不仅要落实到思想和工作上,而且要落实到制度和机制上。

社会管理机制对应急机制建设起基础性作用。有了良好的社会管理机制,平时社会管理工作搞得扎实深入,需要应急的时候应急机制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社会管理机制涉及的方方面面要统筹安排,逐项加强,同时要注意加强各种社会管理机制之间的衔接,形成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

能否迅速、有效地组织起充足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是成功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朱庆生向记者介绍,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的目标是,争取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用更长一段时间,完善农村初级卫生保障体系、城市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环境卫生体系和财政经费保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此,今后一段时间,卫生部门将认真做好六项工作:做好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建立通畅的疫情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建立应急医疗卫生救治队伍和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抗日战争给人们的启示有哪些

全文共 4858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胜利,给予人类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抗日战争给人们的启示,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启发。

抗日战争大事记

1945年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中、美、英、苏等9国代表相继签字。

2014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全国人大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26日,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中国在201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阅兵式,目的是为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抗日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启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主席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警示未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这对于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万众一心推进强国强军伟业,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特别是1937年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历经14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1945年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谱写了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在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旗帜。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对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出重要贡献,最大限度地凝聚了抗战力量。中国共产党提出并践行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提出并实施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最富于牺牲精神的爱国主义、不怕流血牺牲的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民族先锋。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使中国共产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锻炼。毛泽东同志强调:“指导伟大的革命,要有伟大的党”,要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来实施。经受抗日烽火的洗礼,中国共产党积累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新的丰富经验,形成了正确坚强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成为拥有120余万党员,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军事上完全成熟和巩固的全国性大党,成为领导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核心和决定性力量。广大人民开始更多地把新中国的希望、把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延安,寄托在中国共产党身上。

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以及90多年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反复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代表者,是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解放和振兴的坚强核心。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从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解放出来,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正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前所未有。必须坚定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自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是我们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根本保证。

二、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扩张野心不断膨胀的结果,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积贫积弱的后果。旧中国政治衰败腐朽、经济积贫积弱,特别是武备废弛、军事落后,无力保卫国家的安全和发展。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几个月内即沦入敌手。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但实力差距使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仅淞沪会战中国守军就伤亡20余万人,1944年豫湘桂战役更是损失兵力近60万人。日本帝国主义践踏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创巨痛深。空前惨烈悲壮的抗战,令人为血肉拼搏而感动,也为军力落后而痛心疾首。

抗日战争能够坚持下来并取得完全胜利,决定这场战争胜负走向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缔造并领导了一支伟大的人民军队。尽管武器装备落后、生活条件艰苦,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发挥我党我军巨大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组织优势、作风优势和理论优势,取得了辉煌战果。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人民军队的敌后抗战,形成了独当一面的格局,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有国防,这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启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英勇奋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为夺取抗战胜利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基础,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屡遭侵略、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日本侵略战争的伤痛尚未消去,军国主义铁蹄蹂躏的场景令人痛彻肺腑。主席指出:“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永远不会搞侵略扩张,但如果有人胆敢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我们绝对能决战决胜。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努力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决不允许落后挨打的悲剧重演,决不允许任何外敌侵略欺凌中国人民,决不允许任何势力打断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

三、中国精神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撑,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伟大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尽劫波依旧刚健有为的特殊基因,是中华儿女战胜磨难、奋发图强的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以经济、军事弱国打败不可一世的帝国主义强国,从根本上讲,靠的就是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救国之魂、抗战之魂。

在抗战烽火中,自强不息、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精忠报国等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得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得到新的升华。这突出表现为: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唤起了中国人民的巨大觉醒、空前团结和英勇抗争,激发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和战斗力。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中。千千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使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和“与时俱化”的东方智慧,获得淋漓尽致的展现。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发表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光辉著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指引抗日战争胜利的军事理论和战略策略,使毛泽东思想进一步丰富完善而达到成熟。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军民创造和运用了伏击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术和战法,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有力打击了日寇的疯狂侵略,使其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我们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就是要按照主席重要指示,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不断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成就告慰我们的前辈和英烈!我们要牢记中华民族近代以后饱受屈辱、奋起抗争的历史,清醒认识和把握国家安全发展形势,学习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深深融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脉,熔铸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可缺失的精神支柱。

四、统一战线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法宝,推进和平发展事业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汇聚最大正能量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中国革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把国内和国际形势联系起来,科学统筹,全局谋划,形成了国内国际两条统一战线。

在1935年瓦窑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作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性决定,经过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三个阶段,经过一系列艰巨复杂的斗争,于1937年9月正式形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苏联、美国、英国等盟国对中国抗战给予了积极支援,苏军烈士血洒中国东北战场,白求恩、柯棣华等国际主义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全体同胞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人民并肩战斗的结果。

实践证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主席指出,我们要善于把握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善于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内大势,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时代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

抗日战争简介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 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1]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制造事端、挑起战争,国民政府则采取妥协政策避免冲突扩大。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2-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乌台诗案是谁救了苏轼?为何都是他曾经的政敌?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乌台诗案很多人都知道,是苏轼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了,苏轼因为自己写的诗而遭到贬谪,虽然说官运因此被改变,但是他的心境也因此而改变了,他成了后世很多人钦佩、敬仰的那个苏轼。不过虽然说当时乌台诗案,是被人举报才遭到了贬谪,但是却也还是有很多人为苏轼求情,甚至可以说有不少人出面救下了苏轼,你知道这些人都是谁吗?很多人可能都觉得,这时候那些政敌必然想要出来踩一脚,但是实际上,有很多与苏轼之前不对付的人,这时候却站出来力保苏轼,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曾经的政敌,这一回却要救苏轼呢?1.乌台诗案的起因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国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生,可谓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数次被贬,又数次起用。最为惊险的一次,差点被皇帝满门抄斩,而救他的,竟全是昔日的敌人。

故事所说的,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公元1079年三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本来只是例行公事,说下自己已经到了湖州,感谢皇上的信任,自己会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之类的话,不曾想结尾的时候没忍住,犯了老毛病发了几句牢骚,表达了对朝廷推行新法的不满。这一发牢骚不要紧,没成想竟惹出大祸来。

《湖州谢上表》传到朝廷后,被有心之人发现,上奏宋神宗,说他的诗和作品里,有很多都是在讥讽朝廷,苏轼的影响力又很大,这样造成的影响很恶劣。证据越搜集越多,宋神宗异常愤怒,于是派人羁押了苏轼。2.苏轼好友为何不救他

在羁押之后的审判中,苏轼承认了自己诗中对朝廷推行新法的讥讽。后续又牵连出一大批当朝官员,保守派为首的司马光也在牵连当中。

“乌台诗案”发生后,关于怎样处置苏轼,宋神宗也很为难。一方面,苏轼罪名成立,按理说应当把苏轼斩首示众;另一方面,宋太祖早年早有誓约,士大夫如果不是犯了叛国谋逆之罪,不能判处死刑;还有一方面,李定、舒亶、王珪这些一心想置苏轼于死地的大臣还在拼命劝谏杀了苏轼。

众所周知,苏轼进入朝政之时,恰逢王安石推行新法,因对新法不甚认可,多次上书皇帝请求停止新法的推行,由此引得王安石等变法革新派的不满,王安石还曾经贬过苏轼;而另一边保守派的诸多大臣,因和苏轼政见一致,被苏轼引为知己,经常互写诗文对唱。

就在苏轼陷入这等危机之时,昔日的“保守派”好友却无一人出言相救。眼看着苏轼即将被斩首示众,其弟苏辙再也坐不住,上书神宗,请求自降官职,想以此换取减少兄长的罪行。

苏辙虽为朝廷重臣,但毕竟是苏轼的弟弟,本来“连坐”的责任都无法逃脱,求情之事怎能成功。3.为何苏轼的政敌救了苏轼

就在这时,往日苏轼眼中的“奸邪小人”、“新进人士”纷纷跳了出来,宰相吴充、重病的曹太后,都力劝神宗网开一面;革新派章惇为了营救苏轼,不惜与宰相王珪翻脸;就连曾经针锋相对的头号政敌王安石,也劝说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

至此,苏轼才逃过一劫。

而救他的,却大多是他的昔日政敌!

经历“乌台诗案”后,苏轼的心境变了,作品的风格也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他仿若看到了更多以往不曾看到的东西。

我们经常感叹:落难之时方知人情冷暖。而发生在苏轼身上的,除了人情冷暖,还有有才之士彼此间的惺惺相惜。诸如王安石、苏轼之人,或许政治上各持不同意见,但私下对彼此的才能却认可仰慕,不为政治斗争而让私下友情成为牺牲品,其潇洒飘逸,开朗豁达的人生态度,足以令后人敬仰!

章子厚是东坡的老朋友了,名声虽不好,但不是落井下石的小人如沈括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