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鲸类中潜水最深的物种是推荐20篇

鲨鱼是食肉动物,有些人喜欢潜水,又怕遇到鲨鱼,那么深潜水时遇到鲨鱼怎么办?请看下文。

浏览

4633

文章

636

篇1:为什么从赤道到两极物种越来越少?

全文共 1937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文蛤(左)来自佛罗里达群岛,是一种热带物种,壳上有长刺,可以抵御捕食者。北极蛤蜊(右)只出现在寒冷的水域,如缅因湾。|图片来源:凯蒂·柯林斯

在我们的地球上,奇异的生命无处不在:在日本的海岸上,腿超过3米的螃蟹正在疾走;在北美东部,有夜间发光的蘑菇。还有蝴蝶喝亚马逊泥龟的眼泪。

然而,在自然界中,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法则,即在热带地区有许多不同的物种,但是随着它向两极移动,数量将急剧下降。芝加哥大学的大卫·贾布隆斯基教授是研究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著名学者。他说这条法律适用于几乎所有种类的生命和所有环境。然而,这背后的原因仍然是激烈争论的焦点:“这是一个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基本问题。”

雅布隆斯基的目标是理解生物多样性,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比如物种将如何适应气候变化。

杰布隆斯基对软体动物的研究塑造了这个领域。一般来说,这些科学家研究的课题要么是针对物种的形式(生物体的身体形式),要么是针对它们的功能(生物体的生活方式)。例如,蛤壳可以是多刺的或光滑的。它可以以沿海沉没的圆木为食,也可以以过滤滩涂上的浮游生物为食。每一种不同的研究角度都能让我们获得一些关于进化、生态位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不同信息。然而,每种方法都非常复杂,所以很少有人一起研究它们。雅布隆斯基认为,这两种观点应该结合起来,或许可以产生重要的见解。

最近,他的实验室在两项研究中采用了这种方法。通过结合其他专家和学者的力量,他们以创新的方式研究了生物多样性从热带向极地的转变。

在第一项研究中,他们与鸟类生物学家特雷弗·普莱斯教授合作,比较了雅布隆斯基的软体动物数据和普莱斯对鸟类的见解。

在热带鸟类中,有一些生活方式可以喂养许多物种。例如,许多鸟以树枝上的昆虫为食。然而,仍然有一些只能养活少数物种的生活方式。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中纬度地区,但是有一个明显的临界点,它减少了动物赖以生存的方式以及这些方式之间的不均衡分布。

雅布隆斯基发现这种模式也出现在软体动物中。这个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物种受到更高层次的控制,这种控制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运作,包括陆地和海洋。

这一理论认为,在热带地区,物种之间有更大的精细特化空间——在环境的某些部分,如森林树冠高处的树枝,不仅有只吃种子的鸟,也有只吃一粒种子的鸟。然而,随着纬度的增加,气候变得越来越季节性,生存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个专门物种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雅布隆斯基说,这是关于生物多样性如何工作的新发现,它可能会对气候变化的进展产生影响。例如,侵袭我们所关心的作物和植物的寄生虫会发生什么?随着天气变暖,将会有一些物种集中精力攻击特定的宿主。

第二篇论文是由博士后研究员凯蒂·柯林斯领导的研究,他的研究重点是利用技术分析软体动物的形态如何从热带地区转变为极地地区。

他们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仪扫描了在佛罗里达群岛和缅因湾发现的95%的物种样本,从而获得了一组珍贵的三维图像。大多数研究只关注贝壳的长度和高度,但这显然不是全部。第三维度带给我们新的理解。

佛罗里达群岛和缅因湾的研究区地图。上面一排贝壳来自高纬度地区。与赤道附近颜色鲜艳的下排贝壳相比,来自高纬度地区的贝壳更加光滑和平坦。|图片来源:凯蒂·柯林斯

当你走过佛罗里达群岛的海滩时,你的眼睛会被色彩鲜艳、形状各异的大贝壳所吸引。然而,在科德角以北,这种景象再也不会出现了。那里的贝壳光滑平整,通常非常小。乍一看,这似乎表明物种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然而,科学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柯林斯说:“我们发现这种普通的贝壳无处不在,热带贝壳实际上是普通贝壳和那些奇怪贝壳的混合物。当你再往北走,这些美丽而奇怪的贝壳会慢慢从混合物中消失。因此,个体物种不会为了适应新环境而改变;但各种奇怪的东西会逐渐退出,”

雅布隆斯基说:“高纬度地区的气候似乎减少了贝类的分布范围,一些血统可以说已经被冻结了。”随着气候和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也将对人类产生影响。

柯林斯说:“这表明大多数动物更有可能选择退出,而不是适应高纬度地区更严重的环境问题。这可能会以一种非常真实的方式影响人类。双壳类在渔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最喜爱的动物,如牡蛎、扇贝或贻贝,是否会随着周围气候的变化而消失,或者离开它们可能进入的渔场。”

软体动物是科学家们最喜欢的研究对象,因为它们的外壳很容易变成化石。目前的两项研究是针对现代物种的,科学家们将在下一步研究化石。例如,他们将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特殊的血统是否变化得更快,变得更灭绝或者变得更稳定。

雅布隆斯基说:“综合来看,这些新的研究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不同层面在世界上不会同时发生变化。这些差异告诉我们一些塑造地球生命的新力量。”

最初的标题是:为什么赤道的物种比两极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潜水一般能潜多少米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海底的世界不同于陆地,是美妙的,令人着迷。所以很多人开始体验潜水。那么,潜水一般能潜多少米你知道吗?现在和一起看看这方面的极限运动安全小知识吧。

徒手下潜6米深是没有问题的,开始,耳膜会压的有点痛,适应就好了;经常锻炼的人,抱重物下潜到10米也不会有问题,再往下潜,就不是非专业人的事了;现在,世界极少数专业潜水运动员,已经达到了下潜306米,而且,这一极限还在不断被后人突破;不过,也有一些专业潜水员,下潜到2、3百米深英勇就义的,所以,非专业人员不可尝试百米以下,甚至50米以下,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水下紧张是难免,不管是初次下水的不熟悉,还是突然出现在身周围的大型鱼类,或者是被水草或者绳索挂住无法脱身。但是绝大多数情况都是有先驱者遇到过,并且已经有妥善的解决措施了,甚至是水下身体出现严重不适(呛水,抽筋,失温等)。冷静一下,按照学到的技巧,或者寻求帮助,最终都可以脱身。但是一旦由紧张演化成恐慌,那则是从有惊无险演化成了真正的危险。

对于海底世界,我们只是客人,而不是征服者。前人用健康甚至是生命换来的经验,是给我们提供保护的,而不是用来被打破的。所以还是那句话,认真对待潜水中的每一个细节,永远不要超过自己的极限。潜水爱好者要掌握我们在潜水时该注意什么的知识,家人最好陪伴身边,注意出行安全,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龙虾属于什么物种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龙虾属于甲壳动物。小龙虾的体表有较硬的甲,属于甲壳动物,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为甲壳动物。小龙虾也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

小龙虾

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

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在商业养殖过程中应严防逃逸,尤其是严防逃入人迹罕至的原生态水体。其对当地物种生态竞争优势而导致破坏性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潜水面镜怎么选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光线在水中和空气中不同,而眼睛的焦距是根据空气中的光线而定,所以人的眼睛不能在水底对焦。面镜会保留空腔,制造出一个空间,好比欣赏水底世界的窗户,让你能看见水下事物。那么,水面镜怎么选你了解吗?现在和一起看看这方面的极限运动安全小知识吧。

面镜于个人而言并无贵贱之分,唯一的标准就是:舒适!再好再贵的面镜如果不适合你的脸型也不能收入事囊中。

在供气正常的前提条件下,潜水面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潜水是否舒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面镜可以得到安全清晰的视野。

镜的合适性(舒适的贴合脸部)比具备功能或颜色重要多了。如果使用不适合或不舒适的面镜它会在潜水全过程分散您的注意力,让人心烦意乱。所幸,现在的面镜制造商推出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舒适面镜,所以您可以很容易的找到适合自己又符合需求的面镜。

试戴时可根据如下步骤操作:

1。先将面镜带绕到镜片前。

2。将面镜轻贴在您的脸上,往前看。整圈裙边都应该平均地贴在您的脸部。

3。透过鼻子轻轻吸气。面镜应该舒服地吸附在脸上,即使您转头或摇头也不会失去吸力或松脱。

购买好面镜,在下一次潜水前需要做面镜除雾。所有新的面镜在制作过程中会有一层保护膜,在使用前需要把它擦掉,否则潜水时镜片上会起雾。清除油膜时,用软布加一点牙膏在镜片内外轻轻擦拭,或是用其他含有微小颗粒而低腐蚀性的清洁剂清洁,以免刮伤镜片。潜水爱好者要掌握我们在潜水时该注意什么的知识,家人最好陪伴身边,注意出行安全,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潜水刀可以通过火车安检吗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潜水刀,有人觉得使用机率太低,可以不必配备,那么,潜水刀可以通过火车安检吗?现在和一起看看这方面的极限运动安全小知识吧。

带刀不能通过火车安检。

根据铁路公安局成铁[2010]586号规定,生活刀具、钝器、锐器类不论大小一律不准携带进站上车,属于管制刀具的一律收缴,其他刀具一律规劝旅客办理托运、亲友带回或者放弃。

潜水刀的必须配备固定刀鞘潜水刀一定要有刀鞘能固定在您的装备或身体上。刀鞘必须要能安稳地固定住潜水刀,但同时也要让您能单手取出和收回潜水刀。有些刀鞘附有带子让您可以固定在腿上。进阶配备保持锋利在较软的钢铁上很容易磨出锋利的刀刃但也很容易就变钝。您不会想要常常磨您的潜水刀,因此较坚硬的钢铁是比较好的选择。金属握柄大一点的潜水刀有时会将金属握柄的地方当作槌子使用。这在您想呼叫潜伴的时候会派得上用场,可以拿着刀柄敲击他的头…阿不,是敲击您的气瓶以吸引其注意。这个功能在小型刀上由于太小不适合敲击因此较不常见。潜水爱好者要掌握我们在潜水时该注意什么的知识,家人最好陪伴身边,注意出行安全,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菊石证明地球曾经历过大规模物种灭绝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说,他们研究了远古时代的鹦鹉螺化石(又称菊石),发现鹦鹉螺种类在二叠纪末期突然大规模减少,这再次表明二叠纪末期地球生物发生过大规模灭绝

人们已经通过化石发现,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与三叠纪交界期发生的大灭绝是最严重的一次,使超过90%的物种消失。有关鹦鹉螺化石的新研究,为这次大灭绝的存在提供了新证据。

据新一期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鹦鹉螺是一种带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其贝壳花纹呈螺旋状。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科学家维利埃以及德国洪堡大学科学家迪特尔·昆研究了大约2000种鹦鹉螺化石,它们的年代分别属于距今约3亿年的石灰纪、二叠纪以及距今约2.5亿年前的三叠纪。

科学家说,鹦鹉螺贝壳化石上的花纹间接表明了贝壳里面的躯体形态,由此可以根据年代分析出它们演化的趋势。正常状况下,一些生物物种会有选择性地缓慢消失,同时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研究发现,在二叠纪末期以前,鹦鹉螺种类的消失是有选择性的、逐渐发生的。而在二叠纪末,却出现不符合逻辑的突然性大规模种类消失现象。科学家认为,这些不说话的鹦鹉螺化石实际上说出了数亿年前发生的事实,它可以成为古生物界关于二叠纪末物种大灭绝理论的有力证据。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使海洋中95%以上的物种消失,形成了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危机”。科学家正在探讨这次生物绝灭的原因,它们可能包括世界范围内的造山运动、海平面升降、海洋盐分减少、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大量增加、陨石撞击、流行病和气候剧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迄今最诡异的生物究竟是什么物种?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你听说过“理货怪兽”吗?它也许是地球上最奇异的生物,有一个奇怪的管状身体,眼睛长在细管的两边,牙齿长在又长又细的“鼻子”的末端。这种生物生活在大约3亿年前。自从化石在58年前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受到困扰。

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确定它属于哪种生物。去年,两个研究小组指出,它实际上是一种脊椎动物,类似于一种叫做黑鱼的鱼。但是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个结论是错误的。理货怪物的分类再次成为一个谜。"这种生物太奇怪了,不容易分类。"宾利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萨兰教授指出。“它的眼睛位于小管的两端,它的长‘鼻子’末端有钳子。甚至其立场也有争议。但理货怪物永远不可能是鱼。”

塔里怪兽的学名是“Tullimonstrum gregarium”。20世纪50年代,它的化石首次在伊利诺斯州中部的马孙溪化石层被发现。从那以后,科学家们还在该地区发现了数千个该物种的化石样本。但是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无法确定它属于哪个物种。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古老的生物属于一种曾经生活在沿海泥泞海水中的软底海洋生物。它们大约30厘米长,它们的身体由许多部分组成。他们很苗条。它的头顶有一个横杆,它的眼睛在横杆的两边。此外,它还有尾鳍。最奇怪的是,它还有一个末端有钳子的长“鼻子”,这表明它可以吃隐藏在泥土或岩石缝隙中的食物。它的身体有一个坚硬的软骨,也称为脊索,这与生物的身体结构有关。“起初,人们认为这是一条虫子,”萨兰教授指出。“有人说它是软体动物,就像海参一样。其他人认为它类似于龙虾,属于节肢动物。

2016年,科学家们相继发布了两项研究,两项研究都声称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理货怪兽实际上是一种脊椎动物。然而,萨兰教授和他的同事认为这两项研究都有缺陷,生物的分类无法确定。其中,第一项研究分析了1200多块泰利怪兽化石。在一些化石中,科学家在生物的中线发现了一条浅带,他们认为这是脊索,脊柱的原始形式。

科学家还发现,这种生物还有其他器官结构,如鳃囊,这表明它是一种脊椎动物。此外,这种生物的牙齿非常接近黄鳝。然而,萨兰教授和他的同事认为,这些研究人员误解了马荣溪化石的保存模式。发现塔里怪兽化石的地方在古代曾是一片海洋。“在海底岩石中,你只能看到软组织,很少看到可以保存的内部结构。”

萨兰教授还指出,在马龙溪地区也发现了一些黑鱼化石,但它们与塔里怪兽化石并不相似。2016年的另一项研究称,塔利·怪物眼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有一种黑素体结构负责产生和储存黑色素。作者认为这种生物眼睛的复杂结构表明它可能是脊椎动物。

然而,萨兰教授指出,除了脊椎动物,节肢动物和头足类动物也有复杂的眼睛结构。“眼睛经历了十多次重要的进化,”萨兰教授说。"不难想象,塔利怪兽也能进化出类似脊椎动物的眼睛."萨兰教授和他的同事分析了塔利怪物的眼睛,认为这种生物实际上有一只所谓的杯形眼睛,没有晶状体,眼睛结构相对简单。“因此,如果这种生物确实有一只杯状的眼睛,它就不可能是脊椎动物,因为脊椎动物要么有更复杂的眼睛结构,要么只能退而求其次,让眼睛退化。然而,杯状的眼睛在其他生物中很常见,如原始的脊索动物、软体动物和一些蠕虫。

萨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在他们检查的1000多种塔利怪兽化石样本中,没有一种具有水生脊椎动物常见的身体结构。如耳朵结构、帮助动物平衡身体的耳囊、侧线等。“我们最初认为至少有些理货怪物有这些结构,”萨兰教授指出。然而,它们不仅没有脊椎动物应有的身体结构,而且还有一些不属于脊椎动物的器官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这种不寻常的物种被错误分类,整个进化研究领域都会受到不利影响。“这种错误的判断会阻碍我们对脊椎动物进化和某一时期脊椎动物多样性的理解。”萨兰教授说,“更难确定的是,由于这些异常值,生物体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什么样的变化。”

当然,除了理货怪兽,还有许多生物化石无法归类。但是如果你想有突破性的发现,你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至于理货怪兽的真实身份,萨兰教授说,目前还没有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1亿年前琥珀中发现蛙类新物种:“琥珀蛙”体型娇小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缅甸琥珀中的四只青蛙琥珀(手模型/法晓;摄影/陈,)

新浪科技新闻,6月15日-6月14日,中美科研团队在缅甸发现了第一个中生代青蛙琥珀化石标本,鉴定并报道了一个全新的青蛙物种。这项研究的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自然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上。

这次发现了四块青蛙琥珀化石。2015年至2016年,科学家在缅甸发现了这些化石,并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支持下,完成了对这些化石的分析和鉴定。

据报道,这是缅甸发现的第一个青蛙琥珀化石。它属于大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已经成为有史以来最古老的青蛙琥珀化石记录。在此之前,青蛙琥珀化石只在墨西哥和多米尼加被发现,这两个国家都来自大约2000万到3000万年前的新生代。

琥珀蛙阳性标本(照片/陈,)

该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利达告诉记者:“这四个青蛙化石标本保存完好。其中一个有2.2厘米长,保存了包括头骨、部分脊柱和大部分肢体在内的骨骼。另一个大约7毫米长,保存了除头部和大量软组织之外的所有身体部位,而另外两个人保存了四肢。”

显微CT为这些小青蛙提供了详细的三维解剖结构,这在传统的青蛙化石中很难实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白明告诉记者,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标本有点腐烂,并且露出了骨头。这种情况非常有利于无损设备的成像,如显微CT。通过对CT数据的重建、分割和融合,学者们最终得到了无损伤的所有骨骼的高清晰度三维形状。

琥珀蛙幼体标本(照片/陈,)

李默琥珀蛙的复原(绘画/达米尔·马丁)

根据化石提供的细节,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这些化石标本与今天的产婆蟾蜍/盘舌蛙非常相似,但它们的综合特征不同于过去在这个家族中发现的其他青蛙。因此,科学家将其确定为一个新的属和种,并命名为:李莫琥珀蛙(Electrorana limoae),以促进在琥珀中发现这一新的属,同时向化石标本提供者、琥珀收藏家李莫女士致敬。

与此同时,科学家根据琥珀蛙发现点(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谷琥珀生产区)其他动植物提供的琥珀信息,模拟了当年琥珀蛙的栖息地。他们得出结论,这些琥珀蛙可能曾经生活在缅甸的“琥珀森林”池塘附近,以蚊子、甲虫和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琥珀蛙生态恢复图(图纸/达米尔·马丁)

主要研究人员之一大卫·布莱克本教授指出:“我们发现的青蛙体积很小。他们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不幸的是,它们被柏树或雪松松柏流出的树脂包裹着。琥珀形成于一个漫长的地质时代,一直保存到现在。

这次发现的琥珀蛙化石标本不仅提供了中生代蛙化石的详细形态特征,还揭示了温带地区的琥珀蛙和产婆蟾等群体。在白垩纪,地球占据了比以前更广阔的栖息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外来物种会对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升温,外来入侵生物借助这些途径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除交通工具外,建设开发、军队转移、快件服务、信函邮寄等也会无意引入外来物种。然而外来物种会对社会造成经济损失吗?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想要彻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来物种是相当困难的,实际上,仅仅是用于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费用就相当昂贵。在英国,为了控制12种最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物种,在1989—1992年,光除草剂就花费了3.44亿美元,而美国每年为控制“凤眼莲”的繁殖蔓延就要花掉300万美元,同样,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

提醒您:有效避免外来物种的侵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对我国造成的损失非常重大,因此大家一定要及时预防,多了解一些外来物种知识帮助自己。最后大家想要咨询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关注本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外来物种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如何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课题。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活,已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外来物种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外来物种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是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灭绝。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虽然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但任何一个国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尽力维护本国生物的多样性。而外来物种入侵却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提醒您:外来物种危害非常大,对社会和生态平衡的影响也非常重大,因此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外来物种的侵袭,多了解一些外来物种知识、自然灾害知识和生物灾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每年有多少物种灭绝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对于作为社会与经济发展基础的自然资本资源,意味着经济机会的丢失。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然而每年有多少物种灭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态破坏小知识:

据统计,全世界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

把调查到的英国蝴蝶情况推及英国其他昆虫,及整个地球上的无脊椎动物,那我们显然正在遭遇一场严重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物种是指个体间能相互交配而产生可育后代的自然群体。已经灭绝的物种是指在过去的50年里在野外没有被肯定地发现的物种。“大灭绝不单是一个物种灭绝,而是很多物种在相对比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即几十万年,或者是几百万年里灭绝了。

提醒您: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大家都在问,其实我们只要保护好环境,不猎杀动物就可以保护物种灭绝事件不再发生,另外在日常时也可以学习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世界最受欢迎的水上运动之水肺潜水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炎炎夏日,可能有的人会捧着西瓜待在空调房里度过,但是有的人则是清凉的水中找到夏日解暑的方法,还有什么比水上运动更刺激的呢?本期的城市文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世界最受欢迎的水上运动之水肺潜水

水肺潜水

水肺潜水指潜水员自行携带水下呼吸系统所进行的潜水活动。其中有开放式呼吸系统,及封闭式呼吸系统,原理都是利用调节器装置把气瓶中的压缩气体转化成可供人体正常呼吸的压力。

与自由潜水不同,水肺潜水需要大量的装备:被称为潜水三宝的面镜、呼吸管和蛙鞋,这几样装备同时也应用于浮潜。专用于水肺潜水的浮力调整装置(BCD)、气瓶、气瓶阀、背架、调节器和压力表。

19世纪30年代,由于潜水面罩的问世,人类跨出了征服水底世界的一大步。但是靠潜水面罩,人们只能潜入10米深的海水中且停留极短暂的时间,这是因为海水深度在10米左右时,水压与大气压(1.03Kg/平方米)几乎相等。但每增加10米,水压就增1个大气压力。如果所呼吸的空气压力高于一般的气压,则人体血液和组织中的氮会高度浓缩;如果压力急速减低,人体器官和血管中的氮会产生毒性作用,致潜水者于死地。

水肺经过不断改进,日臻完善。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以色列、澳大利亚外海的大堡礁及英国的伦第岛和波拜克半岛等海岸,都设有使用这种呼吸装置的“海底公园”,在那里,旅游者可尽情游览海底世界的美景。

利用这种呼吸装置,潜水员可对古代沉船进行定位,测量及打捞等工作,为海洋考古学开创了新领域。大多数水肺允许潜水员潜水2小时,因此潜水员使用它可在水下自由往来,如维修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监察海港建筑工程、警察执行搜索任务等工作。如果长时间在海底工作,如维修海底设备或检查管道接口等,则用一条“脐管”把潜水钟和巨大的贮气箱贯通起来,向潜水员供应加氮的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浮潜用穿潜水服吗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去海边旅游,很多人都想到游泳和潜水,那么,浮潜用穿潜水服吗?现在和一起看看这方面的极限运动安全小知识吧。

浮潜一般女士都穿比基尼,不用穿潜水服,你看到说要穿的因该是自由潜水,主要作用也是为了降阻和保暖。浮潜如果要穿一般也会是全身,或半身的有浮力的湿式潜水服,有浮力浮潜会更轻松,而且浮潜环境好的地方一般阳光都很好,这样珊瑚鱼群才多,所以防晒我觉得很有必要,光穿泳衣是没问题的,但就是容易晒伤,潜水服这个时候就能提高很好的保护,要不然你的背部非常容易晒伤。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潜水环境做定夺。

游泳穿什么泳衣

其一:女性游泳衣颜色的选择禁忌

都不知道有些买游泳衣的商家自己的产品下水试穿过没,有些颜色的泳衣下水就基本透明了。尤其是浅黄色的,鸡蛋皮色的。前天去游泳,见一个姐姐舒展的一个大字躺在水池旁边,穿的就是黄色的泳衣。我从姐姐面前路过,不经意看了本不该看得地方,某些明显的多边形阴影晃的我一阵眩晕,差点一头栽进池子里,最后硬是坚持多看了一会。想提醒姐姐,又怕误会我不是好男人。只好离开后静静地观望了一个时段。

其二:泳衣质地的选择禁忌

姐姐们,泳衣的质地一定不能太薄,或者内衬不够厚。这样的后果也很HAPPY。衣服见水后有些位置的布料会随着身体的部分凹凸的地方表现出来,凸出来也就认了,可是凹点的话好像有点不淑女耶。

其三:泳姿的选择有讲究

姐姐们,有时候看着你们在岸上那么淑女,可是为什么在水里面有时候那么象海豹呢。比如蛙泳,姐姐们有的收大腿的时候习惯翘屁股翘的好高,在岸上看着感觉象菜青虫一拱一拱的匍匐前进呢。

有些姐姐喜欢仰泳,两个小腿拍打水面的那交个欢快,方圆数十米水面如火山喷发一样汹涌。有时候姐姐们的胸部还高高露出水面,高频振荡状缓缓前进。两岸大量异性,鼓励的目光下和舞台的追光一样集体自动转头目送。

真的好想提醒姐姐们呀。可是总担心被误会。愿意有一天,姐姐们能成为两栖淑女。陆地,水里都那么优雅,那么矜持。潜水爱好者要掌握我们在潜水时该注意什么的知识,家人最好陪伴身边,注意出行安全,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2年被宣布灭绝的物种 有哪些?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2022年7月21日,白鲟最终被正式宣布灭绝。这是一个悲伤的消息,但也是催人反思的时刻。尽管已有多个保护计划实施,但这种物种仍未能幸存下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目前列出了超过300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的物种。由于生态破坏、气候变化和非法捕猎的原因,这些物种的数量正在不断下降。以下是几个可能在2022年被宣布灭绝的物种:印尼苏门答腊岛狮子是世界上最小的狮子亚种之一。曾是苏门答腊岛唯一的(陆地)大型猫科动物。现在,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非法狩猎的威胁,除非有积极有效的保护行动,否则这个亚种最终将消失。

雪豹是珍稀的大型猫科动物,生活在高山地带。因长期被盗猎和栖息地丧失而处于濒危状态。此外,气候变化也影响了雪豹的生存条件。越来越多的冰川融化,导致他们的栖息地受到威胁。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这些动物,那么雪豹将很快成为又一个被人类灭绝的物种。红树林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生态系统,位于海水和淡水交汇处。它们是许多物种的重要栖息地,因此对于维持自然平衡至关重要。全球盐碱化、极端天气和人类活动对这些树组成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进行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但仍需更多的行动。

东非黑犀牛是非洲最受威胁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由于盗猎活动,这一物种受到威胁,相关组织和自然保护区都在努力保护这个物种,但随着人类和野生动物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北极熊被视为气候变化的象征,依赖于海冰进行捕食和繁殖,但随着全球变暖,海冰正在消失。这就导致了北极熊无所适从,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和繁殖地。北极熊的数量估计约为必须采取紧急行动,以避免它们进一步灭绝。以上列举的物种只是众多受威胁的动物之一。如果不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物种和其它物种,将失去世界上独特的动植物多样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国家、NGO和个人的合作和协调。不能让另一种物种在未被发现之前就消失在地球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物种灭绝的速度和影响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物种灭绝速度远远超过了新物种出现的速度。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但是在人类主宰地球以来,特别是近些年,自然环境越来越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物种在不断走向灭绝,然而物种灭绝的速度和影响都有哪些?

生态破坏小知识:

1.惊人速度

来自欧洲、澳大利亚、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科学家们在对占地球表面面积20%的全球6个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初步结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在未来50年中,地球陆地上四分之一的动物和植物将遭到灭顶之灾。他们预计,在2050年地球上将有100万个物种灭绝。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由于气候变暖已经是既成事实,因此在将要灭绝的物种中,有十分之一的物种的灭绝将是不可逆转的。但是从现在起各国控制全球有害气体排放量的努力将能够拯救更多的物种免遭同样的命运。

2.影响药物来源

当我们生病的时候,我们依赖自然环境去帮助我们恢复健康。传统医学的医生依赖植物和药草治疗疾病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现代,人们也十分欣赏传统医学的疗效。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必然会使许多药用植物的来源减少。

提醒您:物种灭绝速度非常快,所以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环境,因为只要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才能保护它们,为此我们可以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持续关注本网站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潜水后可以按摩吗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运动后的伸展除了有助于改善肌肉酸痛之外,还可以帮助身体的肌肉线条更条长匀称。所以,运动后回到家,伸展的小帮手,就是靠按摩。那么,潜水后可以按摩吗?现在和一起看看这方面的极限运动安全小知识吧。

答案是可以的,必须在四小时之后。按摩可以有效缓解潜水运动的疲劳。

潜水时要注意的问题:

1、风浪潮汐。在没有专业潜水教练陪同的情况,海上浪大的时候尽量不要下海潜水,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另外潮汐也是需要注意的,一般尽量避免在剧烈退涨潮时,水流比较急,回游时体力消耗大,容易发生意外。

2、海域情况。游艇出海,往往会到一些没人或者很少人活动的地方,下海潜水时一定要咨询船长或熟悉这片海域的人,海域是否有攻击性生物?是否有暗流?等等。

3、水温。下海潜水前务必先试试水温,水温过低时请尽量不要下海潜水,以免发生抽筋等意外。在水温适应的情况下,下水前请先将海水拍到身体上,以让身体适应海水水温。

4、小心水母、海胆及带刺的海星。被水母、海胆或者带刺的海星刺到都会出现

刺痛、瘙痒、红疹等现象,严重时更会出现全身反应,尽量不要在水母、海胆或者带刺海星比较多的海域潜水,另外尽量穿上潜水服、登礁鞋等装备。潜水爱好者要掌握我们在潜水时该注意什么的知识,家人最好陪伴身边,注意出行安全,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物种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物种,简称“种”,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那么,物种的起源是什么呢?

达尔文与《物种起源》 19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 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

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

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 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人类万物究意是怎么产生的?他们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 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船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当他们爬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在山顶上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到:“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了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

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 后来,达尔文又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1842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 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而写成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终于出版了。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部著作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以全新的生物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的理论。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代表作,标志着进化论的正式确立。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反动教会到封建御用文人都狂怒了。他们群起攻之,诬蔑达尔文的学说“亵渎圣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潜水面罩能连接氧气管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潜水对于那些喜欢探索水下世界的玩家来说是一种十分好的方式,不过深水潜水者通常使用氧气罐呼吸,这对很多人来说稍微有点困难。那么,潜水面罩连接氧气管吗?现在和一起看看这方面的极限运动安全小知识吧。

大多潜水面罩是不能连接氧气管的。但是一些公司开发新产品是可以的。一起看看吧。

这个超酷的潜水面罩应该相当适合爱潜水的你。使用这款潜水面罩,以后不用氧气罐就可以轻松潜水了!

那么,这款面罩是如何起作用的呢?首先,它能吸收水进入面罩,并在处理室内从水中提取出氧气。它的使用方法也极其简单,使用者只需咬住提供氧气的塑料片即可。特里同面罩的两侧有着鱼鳃的形状,起到从水中提取氧气的作用。它的过滤器纹路很细,连水分子都不能通过。

这款面罩的氧气微处理器由体积极小的塑料电池供电,电池体积虽小,但相比普通电池却有着一百倍速度的充电能力。

面罩的整个系统十分简洁紧凑,潜水员完全可以用它来代替笨重的潜水用具。设计师的灵感来源于007系列电影。

迄今为止,特里同面罩的研发还处在只有概念款的阶段,但应该很快就会进入市场。它将对深海研究有极大的帮助。

特里同面罩并不是人们为实现水下呼吸做出的第一次尝试,之前就有发明家们试图制造出稳定有效的水下呼吸装备。这些尝试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下面就来做一个简单介绍:

上面这款是以色列发明家艾伦拉哲哈-伯德纳设计的不带氧气瓶水下呼吸设设备。这款设备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吸进的水转移到潜水员背上的分离器中,分离器会分离出氧气供潜水者呼吸,上面的第二个孔是为了排除分离后的废水。

理解这些设备的关键就在于它们并未采用电能来从水中分离氧气,这也是设备体积庞大的重要原因。

这款装备比传统潜水装备体积要小,并且用起来简单方便,只要握在手里即可。潜水爱好者要掌握我们在潜水时该注意什么的知识,家人最好陪伴身边,注意出行安全,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学潜水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去三亚潜水是很多年轻人的不二选择,既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与海底生物接触,很有意义,但是潜水毕竟是有些风险的,那么,初学潜水需要注意什么你清楚吗?现在和一起看看这方面的极限运动安全小知识吧。

常见的潜水病有以下几种:耳部挤压、肺部压伤、减压病、氮醉、氧中毒。有些潜水病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不过如果潜水深度一直在10米内的话,后三项基本上不用太担心。

初学者最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分别出现在下潜,上升和停留阶段:

(一)、下潜的时候所有人都会感觉耳膜疼痛;

——解决办法是做耳压平衡,如果还疼,不要继续勉强下潜;

(二)、上升的时候如果屏气或速度过快,可能造成肺泡破裂,导致气胸,栓塞症,这是严重的潜水病;

——避免办法就是缓慢上升,在水中不要屏气;

(三)、在一定深度停留的时间有一个最大时限,超过这个时限就需要做减压停留,如果不减压就直接上升到水面,则有罹患减压病的风险;

——避免的办法就是严格遵守《Sinodive潜水减压表》中列出的安全时限,一定要学会看潜水减压表;

实际上除了以上这些,在水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正规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才能认识和解决。

当然对于这些潜在的危险性,也不必过分担心,潜水行业制定了很多安全规则,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潜水还是一项非常安全的运动,风险度比踢足球要低,当然前

提就是:必须遵守规则。安全规则是学习潜水的最主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当你打算要潜水的时候,首先要从潜水的三大条件开始做准备。就是选择合适的潜水装备、学习潜游技能,掌握安全常识。以上三个条件具备,才是安全潜水的开始。本文只是概括介绍了潜水准备阶段的一些要点,如果想切实掌握潜水技能,建议参加正规的潜水培训班学习。潜水安全至关重要,正规学习必不可少。潜水爱好者要掌握我们在潜水时该注意什么的知识,家人最好陪伴身边,注意出行安全,保护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深潜水时遇到鲨鱼怎么办?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鲨鱼是食肉动物,有些人喜欢潜水,又怕遇到鲨鱼,那么深潜水时遇到鲨鱼怎么办?请看下文。

操作方法

1

一般来说鲨鱼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所以深潜时遇到鲨鱼不要惊慌,假装没看到它,游走就可以了。

2

鲨鱼一般以鱼类喂食,一般不吃人肉,所以深潜时遇到鲨鱼,远离它,和远离其他鱼类,以免鲨鱼捕食时误伤你。

3

如果你身处在鲨鱼的狩猎圈中,尽量游到鲨鱼的背部,然后离开。正对着鲨鱼,鲨鱼有可能会认为你在挑衅它,然后对你发起攻击。

4

鲨鱼要是对你发起攻击,逃不掉的话,就用拳头砸鲨鱼的鼻部、眼睛、鱼鳃等脆弱的地方,鲨鱼是欺软怕硬的生物,你反抗的话鲨鱼会避让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