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公主以下的称呼【合集20篇】

浏览

2856

文章

1000

古代夫妻之间的称呼 夫妻二人古代怎么称呼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对丈夫的称呼:郎君、官人、官家、外人、相公、老爷等。对妻子的称呼:娘子、内人、贱内、家内、夫人、拙荆、执帚、荆室、荆妇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地位称呼也会有所不一样。

古代夫妻之间的称谓有很多种,通常有“面称”和”背称“两种。“面称”是夫妻当面称呼对方的,”背称“就是背后称呼的。

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面称:娘子、婆娘、老婆、妻、媳妇等。

背称:贱内、糟糠、内子、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内助、屋里人、执帚、媳妇,太太等。

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面称:相公、郎君、丈人、官人、老爷、老公等。

背称:外子、夫君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死里逃生的公主——仙女座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秋夜高空中,常常悬挂着一个显眼的大方框,它是由仙女座的α星和飞马座中的三颗亮星构成,叫“飞马—仙女大方框”。仙女座就在这个位置。仙女座α星是颗二等星,它与东北方向的一颗三等星和两颗二等星排成一列,构成仙女座的主干。其中的γ星是一颗美丽的三合星:主星为橙黄色,两颗伴星,一是青绿色,一是橙色。著名的一年一次的(11 月 20 日前后)仙女座流星雨,便以这颗γ星为辐射点。

仙女座有不少星云、星团。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哈勃证实,最著名的仙女座大星云 31 是一个庞大的河外星系,距离我们约 200 万光年,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河外星系之一。

仙女座的得名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美丽公主安德洛墨达。她是埃塞俄比亚国王刻甫斯的女儿。她的母后因炫耀她的美貌而得罪了海神,埃塞俄比亚百姓因此蒙受苦难,倍受海怪危害。国王刻甫斯受神的启示,忍痛将心爱的公主安德洛墨达用锁链锁在岩石上,供海怪享用。正当海怪袭击公主时,英雄珀耳修斯恰巧骑飞马路过,救下了公主,并与公主结为夫妻。他们相亲相爱,形影不离。后来公主升天成为仙女座,珀耳修斯紧跟其后,成为英仙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春天的别称 春天的称呼还有什么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别称有春季、春阳、阳春、芳春。春季是春天的天文叫法,一年有四个季节,第一个即为春季;一般情况下,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而春季是3月~5月;三春:古代将春天叫做“三春”,所谓的三春是指孟春、仲春以及季春,而其中的每一个春所对应的月份为农历一月、农历二月、农历三月。

春天的别称

1、春季

春季是春天的天文叫法,一年有四个季节,第一个即为春季。一般情况下,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而春季是3月~5月。若是从节气上来划分,那么每年从立春开始谷雨节气结束为春季。

2、三春

古代将春天叫做“三春”,所谓的三春是指孟春、仲春以及季春,而其中的每一个春所对应的月份为农历一月、农历二月、农历三月。所以说,古人认为,农历一月是春季的开始,农历三月是春天结束。

3、九春

这一叫法来自于古籍中的一句备注“春,阳也;阳数九,故云九春。”。我们都知道,春天在阴阳中代表着阳,而在易经中,阳又代表九,所以春天又被古人称之为“九春”,也是“阳春”的意思。

4、青春

青春也是古人对春天的称法之一。和现代的青春含义不同,古人认为,“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之。”,其意思是说春天草木成长茂盛,颜色为青绿色,所以叫做“青春”,也可以理解为青绿色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和现代的一年时间有差别吗?古人的年纪是不是和现在也有出入?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现在时间古代的时间是一样的吗?小编想说,时间当然是一样的,但是就是这个时间的计算方法和现在是不是一样的这个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的,也就是古代的1个小时是现在的1个小时嘛,古代的一年也是不是现代的一年呢?古代人的年纪和现代人的年纪算法是不是也有出入呢?这个问题也是比较有意思的,小编下面大家带来了一篇科普类型的文章了,有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网友一定别错过了,速度看看吧!

关于古代时间和现在时间一年的差别有多大这个问题,我简单说几点!

第一点,我看过一本书,上面写古时的祖先们最开始拿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记录时间的变迁,古人们看见太阳升起落下就在绳子上打个结,等到树叶绿了看打了多结,果实熟了又是多少结,草木枯竭了又是多少结,下雪了是多少结,等到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数一数一共打了多少结。

这些就知道在多少个结的时候该干什么事了,多少个结的时候树木会开花,多少个结的时候果实会成熟,再过多少结后会下雪。

这是最原始的计时方法了!

第二点,到后来人们科技水平提高了,关于时间的叫法每个朝代都是开始用时辰来代替,在古代一天被古人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

第三点,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旧历、汉历、老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

阳历呢就是说一个太阳年是两个立春之间的时间,约365.2422天。

阴历是按照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计算的。

阴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公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个29天。

还有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大小月份,在不同的一年里它也不一样,这是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

第四点,古时人们对于时间具体到小时就没有多大的概念了,这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替代品,比如说现在还能听到的一些词汇,一盏茶的功夫,一炷香的时间,到了后来出现了“百刻制”,才会有了“午时三刻”“刻不容缓”等等词汇!(古代的一刻钟大约是现在的十四分四十四秒左右)

第五点,我们现在所有综训的节气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最开始老人们农田耕做的时候都是依据节气,哪一月是闰月,哪一年是闰年,现在的人们都是根据老祖宗留下来的来做依据的。

从这些来看,你会发现在远古时代的祖先们开始就已经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一月又按照月亮的出现次数分为了具体的多少天,一天又按照太阳与月亮分为了二十四小时,又把小时分为刻!

综上所述,关于古人岁数问题,跟现在比起来会有些时间的差别,但是也不会出现说是古代的四十岁到了现在是五十多岁的情况,因为从古至今时间我们计时方法在进步,一直在趋于完善,但是依靠太阳和月亮来做时间的划分的标志是没有改变的!

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觉察出了循规蹈矩就会出现月份里多天数,年份里多月数的情况,所以才创造性的添加了闰月和闰年来平衡时间上的差别!

古人的智慧,一直都是我们学习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欧洲古代三大骑士团如今还在吗?是哪三大骑士团?

全文共 1394 字

+ 加入清单

说道欧洲历史上的三大骑士团,在这里小编先要跟大家科普一下,这所谓的三大骑士团分别是:圣殿骑士团、条顿骑士团以及医院骑士团。这三大骑士团都出现在欧洲的中世纪时期,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由教皇所组建。在十字军东征之后,教皇先后建立了4个十字军国家,然而在穆斯林的威胁下,这些十字军国家一直处于动荡不安当中。于是,罗马教皇为了国家政权的稳定,组织起了几个僧侣骑士团,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大骑士团。

在这三个骑士团里面,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圣殿骑士团了。这个骑士团频繁出现与各种宗教有关的文学作品之中,比如当年风靡全球的《达芬奇密码》,里面就对圣殿骑士团有详细的描述。

1.医院骑士团。

这是三大骑士团中最早成立的,也叫圣约翰骑士团。直到今天,它依然存在,只不过名称叫做马耳他骑士团。

它成立于1099年,最初是由法国贵族在耶路撒冷的圣约翰教堂附近的医院里建立。顾名思义,其主要目的是照料伤患和朝圣者。

14世纪初,为了躲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侵略,骑士团于1310年移到地中海东部的罗得岛。后来几经辗转,在19世纪初于罗马建立总部。

如今,它主要从事慈善事业。

2.圣殿骑士团。

圣殿骑士团的正式名称是“基督和所罗门圣殿贫苦骑士团”,是在1118年前后创建的。其成员大部分都是来自法国的十字军骑士。

因为一开始的创始者最初住在毗邻救世主教堂的耶路撒冷王宫的一角,而救世主教堂的原址是阿拉伯伊斯兰教的一个清真寺,原是所罗门国王的神殿,“圣殿骑士团”的名称由此而来。另一种说法是,据说当时的耶路撒冷国王把犹太教圣殿内一部分院落划予法国骑士们作为驻地,因而得名。

因为有教皇给予的特权,还有大量王公贵族捐赠的财务和土地,圣殿骑士团迅速发展起来,并聚集了大量财富。

然而枪打出头鸟,13世纪末,西欧封建主在东方所建的殖民地全部被消灭殆尽之后,圣殿骑士团被迫离开巴勒斯坦,转入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活动。

而当时由腓力四世统治的法国,内外交患,财政极其困难。骑士团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他的目标,他暗中和教皇克莱门特五世合谋,指控圣殿骑士团为异端,对他们进行了迫害。

1307年10月13日,腓力四世正式发出了逮捕法国境内全体圣殿骑士的密令。结果,大批圣殿骑士被迫害致死,骑士团的组织也随之瓦解。

1312年,教皇克莱门特五世下令,苟延残喘了五年的圣殿骑士团正式解散。

3.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的全称是"耶路撒冷的德意志圣玛丽善堂骑士团",主要成员基本都是德国贵族。

这是骑士团的徽章,值得一提的是,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等国的国旗上都有这种偏向左边的十字,这种十字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十字”。

1187年,为了夺回圣城耶路撒冷,罗马帝国的皇帝巴巴罗萨率领德意志军队率先开赴小亚细亚,可惜半道崩殂,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遗志继续东征,并建立了条顿骑士团的雏形。

1190年,十字军终于攻下了重镇阿科,一些德意志骑士在阿科建立了一个行善的医护组织,这就是后来的条顿骑士团,不过建立之初它并没有军事任务,只是照顾伤患。

1198年,条顿骑士团参照圣殿骑士团为的制式,改造为军事修会,执行和善堂骑士团一样的教规。

1809年,拿破仑侵入德意志后,宣布禁止条顿骑士团,骑士团仅能蜗居于奥地利。直到1834年,条顿骑士团才得以再次公开活动,此时他们的产业大部已经世俗化。

1929年,条顿骑士团改组为一个纯宗教的骑士团,其名称也由OT条顿骑士团变成了DO德意志骑士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中国是如何实现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

全文共 360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中国,是如何实现国家最高权力交接的?归纳一下,大概有四大模式,即皇太子模式、太上皇模式、政变模式、密储模式。

皇太子模式

——“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首选要说明的是,本文讨论的不是朝代更迭模式,而是基于同一封建朝代内部权力转移的考察,是“家天下”背景下的国家权力交接制度。

中国封建时代国家最高领导人,叫“皇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正常情况下,皇帝一般实行终身制,非驾崩(死亡)权力不会转移。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为了保证皇朝不倒,江山代代红,当政皇帝一般会从子孙中选定接班人,此即“皇太子模式”。

皇太子是封建朝代法定继承人,皇太子模式则是以皇太子为中心的交接制度。如第一个统治中国年代最久封建王朝——刘姓西汉,开国之君、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当了皇帝后,便册立他与皇后吕雉生的大儿子刘盈为皇太子。刘盈在刘邦死后顺利即帝位,史称汉惠帝。

刘邦对继承人问题有明确指示。《史记·吕太后本纪》(卷九)记载,刘邦生前曾杀白马盟誓,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正因此,吕雉谋杀了刘盈指定的接班人、少帝刘恭后,虽然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但一直不敢称“皇帝”。

吕雉死后,朝臣选择刘邦儿子中较有能力的代王刘恒继承皇位,此即汉文帝。刘恒是一位相当开明的一位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盛世。他生前一度设想在叔伯兄弟中间选拔有能力的接班人,但遭到大臣们反对,理由是有违“立嗣必子”的规矩,而刘恒本人便是这个规矩的受益者。

经大臣规劝,刘恒立长子、与皇后窦氏所生的儿子刘启为皇太子。刘启也是一位能干的皇帝,史称汉景帝。刘启共有14个儿子,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因薄皇后无子,刘启遵照“立长”规矩,立与栗姬生的庶长子刘荣为皇太子。但汉武帝刘彻的母亲、时为夫人的王娡受宠,大吹枕边风,又利用宫中各种关系谄害栗姬,结果栗姬皇后未当成,刘荣也被废为“临江王”,半年后,7岁的胶东王刘彻被立为皇太子。

这种以指定接班人为特征的“皇太子模式”,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传统,也是最主要、易于操作的权力交接手段,它是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世子制度”上发展起来的。这种模式是“两条腿走路”:从嫡皇子中选择时,只考虑年龄大小;从庶皇子中物色时,则权衡尊贵地位。

此即《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中所谓,“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种制度设计有先天性的缺陷,即便长子无能也可以当皇帝,接管国家最高权力。中国历史上大小皇帝超过200人,大部分是庸君昏王,就是皇太子模式造成的。

太上皇模式

——古代国家领导退休或辞职制度

“太上皇”,是对皇帝父亲的一种尊称。“太上皇模式”是皇帝主动或被动退位,提前实现国家权力交接的程序。这种模式,是国家最高权力在皇家内部进行轮换的规则,实是禅位制度的内部变种,有时又兼有宫廷政变色彩。它打破了古代国家最高权力从一而终,“皇帝当到死”的传统,可以看作成是古代中国国家领导人“退休”或“辞职”制度。

粗略统计,中国历史上有大小25位太上皇。但不少并不是权力交接机制的产物,如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始皇帝嬴政的父亲嬴子楚(秦庄襄王),他和西汉惟一一位太上皇、刘邦的父亲刘太公一样,是儿子当皇帝后送的一顶高帽。

权力交接机制下出现的第一位太上皇,是西晋惠帝司马衷。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与皇后杨艳生的第二个儿子,于泰始三年(公元267年)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仅9岁。司马衷是皇太子模式的受益者,因为哥哥早死,作为事实上的老大当上皇帝的。

司马衷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傻皇帝,那句被当作智力低下者标签的“何不食肉糜”,便出自其口。幸好有个能干的老婆、皇后贾南风,但也因为贾氏乱政,导致8位诸侯王起来造反。“八王之乱”中,赵王司马伦矫诏司马衷禅位,司马衷不得不做了太上皇,后被东海孝献王司马越毒杀。

太上皇最多时期是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上首个主动让位的太上皇,即产生于这一时期。十六国之一、后凉(都城在今甘肃武威)的建立者、“天王”吕光,于龙飞四年(公元399年)主动传位给太子吕绍,当太上皇不久便死亡了。

以太上皇模式交接权力最体面的,算是清高宗弘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乾隆皇帝。《清史稿·高宗本纪》记载,乾隆在当皇帝60周年、85岁时,禅位于39岁的太子颙琰(清仁宗,嘉庆皇帝),公开理由是祖父圣祖康熙帝在位61年,他不能超过。实际上,弘历相当恋权,虽做太上皇事实仍在行使皇帝的权力。

太上皇模式相对来说少血腥气,是比较温和的一种国家政治权力交接规则,能者上,庸者下,理由上说对保持政权稳定过渡和国家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但古今中外真正心甘情愿让出宝座,乐做太上皇的,有几人?所以,太上皇不死,其政治影子便无处不在,所以,历朝历代都忌讳“太上皇”。

宫廷政变模式

——“此逐君侧之恶人”

皇太子模式初衷是尽早确立接班人,以避免内乱。但是,“立长”、“立嫡”的标准,显然从制度上剥夺了同是“龙的血脉”的其他皇子荣登大位的权利和机会,有想法的皇子岂能甘心?于是以兄弟反目、手足相残为特征、充满血腥气息的“宫廷政变模式”,应势而生。

宫廷政变模式实是武力夺位,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现实版,或搞掉太子让皇帝“补选”自己为接班人,或逼皇帝内禅让位,或内宦宠臣“移花接木”、“狸猫换太子”,有的干脆将皇帝从宝座上赶下来。

通过宫廷政变模式,成功完成权利转移的,历代不绝。创造“贞观之治”盛世的唐代有为皇帝、太宗李世民,便是这样当上皇帝的。《新唐书·太宗本纪第二》记载,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时为秦王的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皇太子李建成,逼李渊确立他为唐朝接班人。不久又采取太上皇模式,软逼李渊于同月十六日(公历7月14日)下亲笔诏书“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禅位,李世民于当年八月如愿当上了大唐皇帝。

或许是因为李世民带了坏头,唐代宫廷政变屡有发生,女皇武则天、唐中宗李显、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都是通过流血、非流血的宫廷政变,取得了大唐统治权。特别是武则天,其行为竟然成为后世野心家的榜样,当代“_”之一、毛泽东的夫人江青,当年便想当共和国的“女皇”。

明成祖朱棣坐上宝座,也是采取宫廷政变模式。朝廷“削藩”,严重威胁王位,时为燕王的朱棣遂发动靖难之役,逼得父亲朱元璋(明太祖)钦定的接班人、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建文帝)自焚。只是,朱棣这场宫廷政变动静太大,实乃明初国内战争,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一直打到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

朱棣发动宫廷政变颇有理由,他援引《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春秋公羊传·定公十三年》中对此有更明了的解释,“此逐君侧之恶人”,意思是,这就是清除皇帝身边的坏人。这句话是“宫廷政变模式”的理论基础,“清君侧”也因此成为历代宫廷政变者的万能口号。

密储模式

——“密书其名,封之于库”

到了清代,中国国家政治权力交接出现了新气象,在“皇太子模式”基础上,清代改革过早公开接班人的做法,而是秘密指定皇太子,但不公开诏书,秘藏起来,等先皇驾崩后才公开,此即“密储模式”。

密储模式首创者,是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清世宗胤禛,即民间常说的雍正皇帝。至今坊间仍有雍正篡夺帝位的传言,康熙儿子很多,仅写入宗谱的便有24人,他是康熙皇帝第四子。“龙”多主乱,清朝前期皇位争夺十分厉害,康熙本来也遵循皇太子模式,立胤礽为接班人,但两立两废,此后一直未在立,直到快死了,接班人的位置仍空着。

《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清世宗袭位之异闻”条称,康熙临终手诏:“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这天字第一号绝密情报,竟然让四皇子胤禛知道了。他遂一人悄悄来到康熙病榻前,以侍疾为名偷改了诏书,易“十四”为“第四”。

胤禛偷改传位诏书真假莫辨,但他当上皇帝是事实。或许是意识到传统皇子太子模式选择接班人的不足和危险,当上皇帝后,胤禛着手制订新的皇权交换规则,以避免斧声烛影、兄弟相残。《清史稿·世宗本纪》记载,雍正元年八月,雍正预立皇太子,但不公开,他将传位诏书置于密封锦匣中,收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死后才由顾命大臣共同取下“建储匣”,与秘藏于内府的密旨核对,无误后当场迎立新皇帝。

史家甚赞这种模式,称之为“密储”。密储模式的受益者,共有4四位皇帝,分别是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到清后期,由于皇帝独子,或无子,密储模式实际上失效了。

“密储模式”在中国系清代首用,但在国外早有先例。《北史·西域传》记载,当年波斯国(今伊朗一带)国王权力交接便采取这种模式:“王即位以后,择诸子内贤者,密书其名,封之于库,诸子及大臣莫之知也。王死,众乃共发书视之,其封内有名者,即立以为王。”雍正或许是受此启发。

当然,中国古代国家最高权力交接手段并不局限于此,但以此四大模式为主要选择,其具体操作过程十分复杂、危险和诡异。但是,不论哪一种模式,总少不了“阴谋论”和太监、奸臣的影子,这或许是古今通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剧场阿尔勒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阿尔勒为地中海地区最具魅力的城市之一,因古罗马和罗马式古迹而闻名世界,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众多古罗马遗迹,正因为如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阿尔勒的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而且文化气息非常浓厚,古代剧场备受关注。

古代剧场也是一座古罗马建筑,建于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皇帝奥古斯都统治时期,罗马殖民地建立之后不久。它始建于公元前40年到30年之间,完成于公元前12年左右,是罗马世界较早建造的石砌剧场之一。整个剧场的看台是个宏伟的半圆形,和竞技场的差不多,舞台上矗立着两根残柱,舞台异常巨大,舞台背景是一面巨大的石墙,上面有浮雕雕塑。

古代剧场于1840年被列为法国文化古迹,是游览阿尔勒必须参观的一大景点,一些特殊的或者重大的艺术表演会在此举办,到时整个剧场上人山人海,在欣赏艺术表演的同时,也可感受古老剧场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Théâtre Antique dArles

必去理由:罗马最早建造的石砌剧场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法国[France]

景点所在省、州: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 [Provence-Alpes-Côte dAzur Region]

景点所在城市:阿尔勒 [Arl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小小励志的故事 古代励志小故事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凿壁偷光》:匡衡勤奋好学,但是家中贫穷没有蜡烛,于是他就在墙上凿了个洞,将邻居家的光引过来照在书本上。主人知道后,请他到家里做雇工,受到了主人的帮助,终于成为了一代大学文家。

《负薪挂角》

汉朝时,有个人名叫朱买臣。家境困难,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

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坐在草地上用心读书。

《以荻画地》

欧阳修四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长大之后,由于家里没有书读,他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勤奋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囊萤夜读》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他知识广博,学问精通。由于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每到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公主坟遗址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公主遗址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公主坟遗址位于海昌街道双山村东殳山,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宋,类别为古遗址。

2010年8月11日,公主坟遗址被公布为海宁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山村:双山村位于硖石北部,东靠长水塘,南接双喜村,西邻双冯村,北联嘉兴秀洲区。村域面积4.8公里,全村18个自然村,设17个村民组,546户,2038人。耕地面积3868亩。其中水田1732亩,旱地1197亩,鱼塘939亩。200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94万元,村集体可支配资金收入106.6万元,村民人均收入6687元。曾先后被海宁市委、市政府命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古代十大名宅 雕栏玉砌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豪宅,世界上的豪宅数不胜数,有可能我们普通人家的大小还没有他们的一间浴室大呢?中国现代的豪宅那么多,那么古代就更加不用说了。本期的城市文化,小编给你讲讲中国古代的十大名宅,一起看看吧。

一、“民间故宫”——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十二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王家大院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是一座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恐怕中国没有哪一家有王家那么大了,王家大院的院子总面积在25万平方米以上,对游人开放的仅是建于乾隆、嘉庆年间的红门堡、高家崖两组建筑群,虽只占整个王家大院的五分之一,竟已容纳了百余座院落、千余间房屋,真不愧“民间故宫”的雅号。

二、凝聚600年旺气——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牟氏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牟氏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

据记载,清朝康熙年间,牟氏先祖牟国珑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地理特征,在这“背靠风彩山,面临月牙河”的古镇都村择就了这方“旺气之所在”的宝地,600年风雨之后,庄园“旺气”仍在。

三、中国古建筑里的“影视明星”——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是一座具有北方汉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

乔家大院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名扬三晋,誉满海内外。

四、宰相在乡建了个小北京——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五、沈厅里的万三传奇——周庄沈厅

沈厅位于周庄富安桥东堍南侧的南市街上,坐东朝西,七进五门楼,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间,占地两千多平方米,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沈厅原名敬业堂,清末改为松茂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

在周庄的近千户民居中,沈厅无疑是最为出挑的一个。从四面八方来的人们,审视着六百年前的吴中巨富,或是为了得到某些启迪和借鉴,或是为了满足祈福的愿望,不管是什么身份,走进沈厅的每一个人,都会对沈万三这个传奇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

你可能也喜欢:

杭州新增6条高铁 交通越来越便利了

中国环境最好的城市 非这个莫属

国庆过后 教你克服节后恐惧症

全球最具创新力大学排行榜 中国实现质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公主桥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康定是个多桥的城,古有“八桥城”之说。时至今日,折多河上年代久远的当数城南的公主桥。此桥传闻颇多,其中路人皆知的传闻是因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联姻而建。但事实上文成公主进藏是取道青藏路,而人们对康定公主桥的传闻却深信不疑。康定扼川藏公路咽喉,自古就是藏汉“茶马互市”的必经之路,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就是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公主桥进军西藏的,公主桥是藏汉团结的历史见证。

公主桥建桥的年代因无文字记载无可考,但据康定城市发展的历史旁证,这座桥绝不会在乾隆以前,因为乾隆四十一年五色海发大水直冲康定老城,此桥所在位置首当其冲,万难幸免。因而这桥应是清代晚期所修。

公主桥是一座石拱桥,巍然飞架在汹涌咆哮的折多河上。但因长年累月风雨剥蚀,特别是解放后在紧邻原有老桥的上游修了新的公路大桥,公主桥便日渐颓败。1997年底,古老的公主桥重新修复,桥栏涂上了鲜明的红色,描上了浓郁民族风味的花纹、图案,拱桥上端穿桥而过的“龙”续画上了龙头龙尾,栩栩如生,公主桥重新焕发了青春。如今,站在公主桥上,朝西可遥望蓝天下银光闪闪的雪峰;向东可观看郭达山云飞雾绕的奇景,使人驻足雅兴顿添。公主桥成为康定南门一道精致的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全文共 1698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的故事: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

魏晋玄学不受汉儒经学的束缚,思想更加活跃。它主张胜利,它可以用逻辑思维来分析正义。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数学理论的改进。吴国钊的《周璧suan经注》、魏初的《汉末九章算术注》、刘徽的《魏晋九章算术注》以及《重差图九章》都出现在这一时期。

赵爽是中国古代最早证明和推导数学定理和公式的数学家之一。他在《周笔算声》中所加的“勾骨圆方图与注”和“里加图与注”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文献。在《毕达哥拉斯方块图与笔记》中,他提出用弦图证明毕达哥拉斯定理和毕达哥拉斯形式的五个公式。在《每日高图笔记》中,他用图形面积证明了汉代常用的重量差公式。赵爽的工作是开创性的,在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赵爽同时,刘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著名学者和墨家的思想。他主张对一些数学术语,特别是重要的数学概念进行严格的定义。他认为必须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以便使数学作品简洁、严谨并对读者有益。他对《九章算术》的注释不仅从总体上解释和推导了《九章算术》的方法、公式和定理,而且在论述过程中有了很大的发展。刘辉创造了截圆技术,用极限的思想证明了圆的面积公式,并首次用理论方法计算出圆周率为157/50和3927/1250。

刘辉用无穷除法证明了直角锥与直角四面体的体积比为2: 1,解决了一般立体体积的关键问题。在证明方锥、圆柱、圆锥和圆台的体积时,刘辉提出了完全解决球体积的正确方法。东晋以后,中国处于长期战争和南北分裂的状态。祖冲之父子的著作是经济文化南移后南方数学发展的代表作。他们在刘辉《算术九章》注释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传统数学。他们的数学工作主要包括:计算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周长比;提出祖(日衡)的原则;提出了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的解。

据推测,祖冲之根据刘辉的包皮环切术,计算出了刻有规则6144和12288边的圆的面积,从而得出了这个结果。他用一种新方法获得了圆周率的两个值,即大约22/7和355/113。祖冲之的工作使中国在计算圆周率方面领先西方约1000年。祖冲之子祖(日亨)总结了刘徽的相关工作,提出“势同而积不可异”,即两个等高的三维体。如果任意高度的水平截面积相等,则两个三维物体的体积相等,这就是著名的祖(日衡)公理。祖(日衡)用这个公理解决了刘辉未解的球体积公式。

杨迪皇帝的大喜和大规模建设客观上促进了数学的发展。初唐时期,王晓桐的《吉谷苏静》主要论述土木工程中土方量的计算、分工、仓库和地窖的验收与计算,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数学状况。王小童不用数学符号就建立了三次数字方程,不仅解决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也为天元艺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此外,王晓桐还用数值三次方程解决了传统的毕达哥拉斯方法。

初唐时期,封建统治者继承了隋制度。656年,他们在皇家学院建立了一个数学博物馆,有30名学生,包括数学方面的医生和助教。太史台李凌冯春等编著的《计算经典十书》是数学博物馆学生使用的教材。计算书也被用作明代考试的基础。李、等编著的《数学经典十书》对于保存数学经典,为数学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具有重要意义。他们对《周壁suan经》、《九章算术》和《岛suan经》的注释对读者有所帮助。隋唐时期,由于历法的需要,天文数学家创造了二次函数插值方法,丰富了中国古代数学的内容。

计数芯片是中国古代的主要计算工具。它具有简单、形象、具体的优点。然而,当操作速度加快时,它也具有被布屑占据大面积和由不适当操作引起的误差的缺点。因此,改革很早就开始了。其中,太一计算法、梁毅计算法、三才计算法和算盘计算法都是通过珠算,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革新。特别是“算盘计算”继承了五升十进制和数值制的优点,克服了纵横计数和芯片放置不便的缺点。它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当时乘法和除法算法不能在水平行中执行。计数珠还没有被佩戴,也不便于携带,所以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自中唐以来,商业繁荣,计算数量增加。改革计算方法刻不容缓。从《新唐书》等文献中遗留下来的计算书的书目中可以看出,这种算法改革主要是为了简化乘除算法。唐朝的算法改革使得乘除算法可以在水平行上运行。它既适用于计算,也适用于算盘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被诅咒的古埃及公主是谁?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古埃及公主会是谁呢?这个问题也非常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研究看看,看看这位公主到底有什么值得大家研究的地方了,感兴趣的网友一定不要错过了,看看其中的核心是什么吧!

1、早在3000多年前,在古埃及一位名叫亚曼拉的木乃伊公主。这位公主生前并不出名,但当她去世以后,埃及人就像对待其他王室成员那样,遵照当时的习俗将她的遗体制成一具木乃伊,葬在帝王谷中。

1890年底,四个英国年轻人来到埃及玩耍。当地的走私者卖给他们一具古埃及棺材,那是阿曼达的木乃伊公主。最富有的英国人买了这具木乃伊。这就开始了“阿曼达公主的诅咒”。

2、有四位英国经过四次讨论后决定由首富以数千英镑的高价买下这具木乃伊。从此,这位在古埃及历史上一直默默无闻的公主给许多人带来了一系列离奇的不幸。买木乃伊的英国人把棺材带回旅馆。

几个小时后,没人知道为什么,买家无缘无故离开酒店,走进附近的沙漠,从此消失,再也没有回来。第二天他的一名同伴在埃及街头被枪杀,伤势严重,最后不得不将他的手臂移开。其余两人也遭遇了厄运。其中一人回到中国,无故破产。另一个病得很重,最后倒在街上卖火柴。

3、这位公主的棺材后来被放在埃及博物馆。展览期间,夜间的警卫报告说,他们经常听到她的棺材附近有敲击声和哭声。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展厅里的其他古董也经常发出奇怪的声音。不久,一名警卫在执勤期间死亡,吓唬其他警卫集体辞职。

1912年4月,亚曼拉的木乃伊公主的新主人亲自护送她,并把她送到一艘轰动一时的造船业的船上。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把她放在船长房间附近,希望她能安全抵达纽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代对女子的审美标准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审美观”这个词对大家来讲应该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审美观会随着年龄、生活、工作等等因素在不断变化。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审美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在我们中国古代对女子的审美标准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在我们古代中国男人的眼里,其实一个女子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脸蛋,也不是三围,而是是否有一双莲足,也就是小脚。

所以,古人的选美,首先就是比脚。而比脚选美又有很多的称谓,比如说“赛足会”、“晒足会”、“莲足会”等。这种选美比赛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而又以山西和直隶两地最盛。

当时每逢佳节庙会,集市之上士女云集。这些女性或围坐于空场,或坐于车中,盖着盖头,不能让人看到脸。但是她们在这时候会把自己的秀足露出来,当然,她们都穿着鞋袜。而由男性在一番品脚论足后,依次定出状元、榜眼、探花。那些名列前茅的女性,会因此远近闻名。而那些待字闺中者,也会因一个好名次而使自己身价倍增,非常容易物色个好人家。

古代女子除了要拥有一双迷人的小脚之外,还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测评。

乌发蝉鬓

“乌”就是说要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蝉鬓”则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薄如蝉翼的头发。“乌”这个词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王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显而易见,发质是古代男性对女性审美的一项标准。

明眸流盼

“明眸”就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是流转目光观看之意。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大眼睛里秋波荡,这当然会被列为美女的一条标准。

娥眉青黛

“娥眉”这个词被用来专指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说把眉毛剃掉,然后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化妆手法,在西周时期就流行开来。这听上去有些“毁容”的味道,但是也说明了眉黛素来是女性的一项审美指标。

玉指素臂

古代人审美观对于女子的手指还有手臂的关注度都比较高。作为一个美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双纤细而柔软手指,还有就是手臂必须得要白皙圆润有弹性才可以。

此谓之“素臂”。其实就像现代人喜欢美腿美女一样,“美臂美人”是古代的一种审美倾向。

细腰雪肤

细腰便是腰肢纤细,走起路来好似拂风的杨柳。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细腰雪肤,这一点和现代人的审美倒是极为相似。

肢体透香

女性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亦被视为美女,这种香气并非来自某种香水,而是天然的体香;除了清代着名的香妃外,据说西施亦是浑身散发香气的美女。

审美能力

一、要学习美学理论,培育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审美属性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加强审美修养,首先要从培育审美观念入手,这就需要加强学习。要多听,利用各种机会听专家学者的讲课,通过进修深造、媒体或网络讲堂等形式,系统地学习美学理论,弄清美的范畴、本质及形态等美学基本原理。

二、培养健康情趣,提高审美趣味

审美情趣是个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审美对象、审美风格和审美情调的喜爱和偏好。审美趣味受人的精神境界制约,因而有健康、病态或高尚、低级之分。加强审美修养,应从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入手,提高审美趣味。要多培养高雅的情趣,少养成庸俗的爱好。

三、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的对象的理解辨别、评价能力,它显示出判断主体的思想境界、理论深度、审美阅历、鉴赏水平等方面的素质。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需要多参加各种艺术表演、鉴赏活动,这是加强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语:怎么样,古代人的审美观跟我们现代人的审美观是完全不一样的吧,小编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下,想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就必须得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哦,提高自己个人修养才是最关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短发怎么扎公主头 手残女都会的发型分享

全文共 1470 字

+ 加入清单

短发显得干脸利落,也十分清爽可爱,但是到了过过度期就十分麻烦,不长不短不仅不好看,还扎脖子,于是很多妹子都在网上搜索该怎么弄发型,下面本网小编带大家来看一下短发怎么扎公主头?

短发怎么扎公主头

1、甜美公主头

和一般单调的公主头比起来,这款微编发的的公主头又更有特别花心思的感觉,不需要其他编发技术,只要会扭转就可以完成,超适合手残女的啊!

Step1:随意绑起一个公主头。

Step2:在耳上抓出两束头发做扭转。

Step3:绕过原先的公主头马尾,并将发尾藏在马尾后方。

Step4:稍微拉出线条感。

2、这款看起来超高难度的公主头编发,其实也是零技巧,但建议想要绑这样造型的女孩们,可以先将头发稍微用出一些卷度,效果会更好喔~

Step1:大约在头部一半的高度绑出三撮发束(中间发束的发量较两侧多)。

Step2:将绑好的发束戳出一个洞,并将发尾穿过洞。

Step3:头发拉松做最后微调。

Step4:夹上发饰就完成啦!

披头发和扎头发怎么选择

1、方脸或脸大

如果是脸比较大或者方脸的女生,建议你还是披着头发好看一点,因为这种类型的脸一般线条比较明显,把头发扎起来的话将突出你的五官缺点。所以披散自己的头发可能会比较好,而且还可以显得自己很有女人味。

2、个子娇小或脖子偏短

如果是本身个子比较娇小或是脖子有点偏短的妹子,你把头发扎起来更好看哦。你可以扎个高马尾或是扎个丸子头之类的,既能显得高一点,又能显得脖子长一点,若是披着头发则会显得脖子短,整个人看上去就会很没精神。

3、额头饱满

一个漂亮的额头应该是额头和太阳穴都很饱满,线条流畅,这样就很适合把头发都蓬松地扎起来,扎个高高的马尾辫露出好看的额头,或是在额头旁留一些碎发,也能很好的修饰脸型,而露出额头既能显得清爽也能显得精神。

没刘海怎么扎发好看

1、高尾麻花辫。这款造型除了拥有高马尾的所特有的活力感之外,还增添了几分精致俏皮。前额再添点绒毛或者碎发之类的,会显得更加的洋气。

2、麻花辫。不管是双麻花辫,还是单麻花辫,都能凸显妹子的乖巧可爱,搭配好衣服,看起来不仅清爽,还会意外的有减龄效果。

3、高马尾。无刘海的妹子梳高马尾,其实会更加的阳光开朗,不管是直发还是卷发,都能显得青春有活力,两侧留出一点碎发,会显得很仙哦~

4、丸子头。不管是半丸子头还是全丸子头,无刘海的妹子都可以尝试,将自己饱满的额头露出来,清爽又舒服,没有刘海的那种压抑感。

5、发夹装饰。短发的妹子,可以将前面的头发包括刘海,一起束在后方或者左右两侧,看起来会很甜美,满屏的少女气息,很小清新哦!好看的发型肯定需要好看的发饰来搭配啊。

简单韩式扎发

韩式绑扎发型一

中短发蓬松感的处理显得十分有精致感,韩国时下很流行的苹果头扎发就是不错的选择哦,对于少女们来说十分的清新自然。

韩式绑扎发型二

冬季的时候为了妨止累赘沉闷个性的高马尾就成了不二的选择,蓬松的中长发烫发时尚的染发,一款不单调的马尾辫就搞定了整个冬季的时尚感。

韩式绑扎发型三

中短发怎么扎头发好看呢?不少妹子表示不知道怎么处理中短发,其实这种内扣的双马尾就不错,加上空气刘海的点缀帽子也可以的哦。

韩式绑扎发型四

这一款俏皮的半扎发发型的设计,时尚的中长发烫发加上清爽的露额发型勾勒出无比的时尚感来,完美的凸显出小脸的时尚感来。

韩式绑扎发型五

时尚的双麻花弱编发盘发加上双花苞头盘发的扎发,帅气的棒球帽完美的勾勒出时尚感来,整个造型优雅十分。

韩式绑扎发型六

当然了时尚的丸子头扎发发型就是不错的选择哦!清爽的露额发型的处理加上小小的俏皮的扎发颇为灵动吸睛。

韩式绑扎发型七

灯笼辫应该如何处理呢,空气刘海的点缀当然是少不了的,然后用彩色的一次性皮筋扎好,加上帽子满分少女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为何古代很多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的?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有人问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古代历史的变迁好像都是有一些规律可以寻找的,比如说这个全国大一统的情况,话说中国古代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这个北方到这个南方的,也就是北方向南方统一,而这个南方向北方就少太多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为什么古代大都是从北往南完成统一,而从南往北统一的却很少?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要说这个问题需要从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历史等方面说起。纵观整个世界历史,实际上都是文明不断被野蛮摧毁的历史。

一、首先要从地理位置上说起

1、人类的文明一般起源于温带,而北方基本都是苦寒之地,冬天到张北看看就知道了。而南方也没有什么优势,只是自然环境植被好,人类在没有能征服大自然的时候,只是适合在温带生存,大约在北纬30度地区,大约就在黄河流域。南方与北方的战争就是地理位置上的争夺。

二、从中国历史说起

1、从远古开始就是农耕民族和游猎民族的争斗,以尚武的黄帝打败炎帝和蚩尤部落,就是明显的事情,炎帝是神农氏,从事农业耕种的,蚩尤当时也是从事耕种,还掌握了炼铜的技法,这样,黄帝就走到了黄河流域,建立的华夏民族。从夏、商、周开始,持续了2000多年的奴隶社会。

2、到了周朝是以周天子为主的北方,和以楚国为主的南方之间的战争,周朝是高度文明的国家,最后是蛮荒之地的楚国战胜,从周和楚合并后,不断被北方少数民族侵略,这是春秋时期往后的的主旋律。

三、怎么形成这种局面的

1、汉人起源于气候相对适合农业生产的地区,这里没有什么道义,只有道理和运气,就是比较早的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而北方生活在草原和森林的民族,靠打猎为生,因为农耕与游牧的原因,南北和方产生了差别。

2、农耕有两个益处,一是吃得饱,不用四处打猎了;二是居所固定。吃得饱、居所固定,这样就结婚生子,人口快速增长,还需要扩充领地,寻求可以农耕的地区,这样由陕西迁到黄河流域,成为了华夏民族。

3、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问题,一是食物得来的容易,就寻求安逸,不能像以前那样能打仗了;二是容易被别人找到,居所房屋是固定的,不像游猎民族随时可以走动,就会受到游猎民族的劫掠。同时由于农耕需要技术和人来耕作,所以不会被灭绝。再有就是还会被人口众多汉族最后同化。

所以,北方民族的统一不是偶然的,这是历史的规律。契丹人、沙陀人、金人、女真、蒙古、满人这才是在规律中胜出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为何古代四川有很多割据政权,却没有统一天下?

全文共 256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在古代四川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次的割据政权在这里建都,比如公孙述、刘备等等,很多人都在这里建立了割据政权,但其实除了刘邦之外,其他人几乎都没有成功完成统一大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四川这里频繁出现割据政权,却很难出现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政权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割据圣地,瞬间暴毙

四川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割据政权简直是数不胜数。几乎每逢乱世就会跑出来一个割据政权,秦朝末年天下纷争,项羽就先把刘邦扔到蜀地。结果刘邦从蜀地暗度陈仓进兵关中,最终消灭项羽建立汉朝。这也就成就了所谓“高祖因之以成帝业”的不朽神话。

在刘邦先生光辉大旗的指导之下,后世无数枭雄都把四川当成发家致富不二之选。西汉王莽篡权,公孙述占据四川。正如他的心腹李熊所说:“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公孙述的野心快速膨胀选择称帝,这套说辞也成为了日后四川割据政权的标准说法。公孙述割据十二年之后,吴汉大军攻入四川势如破竹,公孙述大成政权灭亡。

公孙述之后,刘备先生成功的进入四川,不过就在他即将走向人生巅峰的时候,却遭遇了终极滑铁卢。陆逊在夷陵的大火打破了他一统天下,复兴汉室的美梦,同时也仿佛彻底烧断了四川枭雄们一统天下的希望。刘备之后,刘禅面对邓艾的偷袭选择投降。与公孙述被破不同的是,这次邓艾出兵阴平偷袭,而之前吴汉则从长江逆流而上,类似的是两者都快速被灭。

从此之后,割据蜀地的政权灭亡大致就有了两个方向:

1. 被逆流而上的江南政权攻灭

2. 遭遇北方强敌的重兵南侵

蜀汉之后进入十六国时期,割据四川的成汉政权再度遭遇了来自逆流而上的攻击,不过这次其实比较搞笑,东晋的桓温先生当时刚刚取得荆襄地区的军事领导权。打算建功立业威震朝廷,所以选择拿进攻成汉开刀,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他居然成功了,经过三次会战消灭成汉主力逼降了成汉。这可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毕竟桓温先生的主力先锋不过2000多人,成汉可是三足鼎立之一(后赵成汉 东晋),拥兵超过十万,居然就这么玩完了。

然而成汉的表现其实还算是好的,对比成汉之后的政权已经算是很坚挺的了。比如之后的倒霉鬼谯蜀遇上了如日中天的宋武帝刘裕,自然是死得很惨。还有五代十国时期的前蜀政权,建立之初,蜀王王建拼搏奋战两川十余年才夺取了蜀地堪称史上最艰难的割据政权。

结果到了二世王衍时期,这个大哥每天的爱好就是花天酒地,外加上吃喝玩乐。当时整个前蜀政权都能看到这位老兄的超长旅游团队“八月,戊辰,蜀主发成都,被金甲,冠珠帽,执弓矢而行,旌旗兵甲,亘百余里。”这种玩法自然距离亡国就不远了,果然经过王衍先生的一顿折腾,后唐出兵仅仅用了七十天就灭了这个五代十国里面号称第一的前蜀政权。

前蜀王建经营十余年,动辄出兵五六万的排场可不是谁都能有的。然而这也丝毫不能改变前蜀被速灭的事实。但是非常搞笑的是,继承前蜀基本盘的后蜀居然也和前蜀走了一样的老路,后蜀的孟昶同学可吸取了王衍的经验教训,既没有骄奢淫逸更没有搞什么内斗乱政。兢兢业业的治理了三十年,然后北宋大将王全斌仅仅用了六十六条就毁灭了这个拥兵十四万的后蜀王朝。

这个速度,比那个骄奢淫逸自甘堕落的王衍还快了四天。

然而后蜀还不是最终的收尾,在后蜀之后,明玉珍所建立的明夏也很快被明朝所攻灭,而且明夏还搞出了一个恐怖的统计数字,根据明朝的统计,重庆和四川民户总共八万四千余户,其中二万三千余户被大夏官员占为庄户。居然有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成了这个割据政权官僚的奴隶,可见这个复兴周制搞历史倒退的明夏政权灭亡的还真是应该。

如果您看到这里认为四川就是不堪一击的地盘,那您可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在我国历史上,四川那可堪称是抵抗外敌最强基地,面对四川折戟沉沙的可是不计其数。2、对抗外敌,强硬无比

四川对抗北方敌人的力度那是非常之大。比如说蒙元在四川就连续吃瘪了数十年,当时蒙元本来打算先入四川再顺流而下攻灭南宋,想法非常的丰满,但是现实异常骨感。蒙古大汗蒙哥进攻钓鱼城的时候遭遇了空前的顽强抵抗,整个钓鱼城简直如同铁桶一般,蒙古人横扫欧亚居然被一个小小的钓鱼城卡的进退不得,最后蒙哥居然也在城下被打死了。

蒙古为了拿下四川,甚至绕道把大理都给灭了(绕得够远的),还顺手打了越南一竿子,然而都没能拿下四川,最后还是中部突破襄阳才灭了南宋。到了清廷入关,扫荡北方如履平地,渡江攻破南京也是顺水推舟,面对四川再度吃瘪,四川就像钉子一样卡住了清廷在江南的喉咙。清军打了接近二十年才彻底占据川地,可以说是非常的尴尬。

抗日战争时期,川军更是成为全国抗战军队的中流砥柱,每五个国军士兵就有一个川军,抵抗极为英勇,日军逆流而上进攻重庆等地的计划都在川军和其它军队的英勇阻击之下宣布破产,那么抗击外敌如此坚挺的四川,为何四川的割据政权却经常不堪一击呢?3、一种气节,两个困境

四川割据政权之所以往往不堪一击,其核心关键有三个:

1. 地理自锁

四川自古以险要著称,四川的地利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实际上这种地利在古代往往对于四川政权形成一种“自锁”。从四川出兵关中过于艰难,导致四川政权很难占据关中,除了刘邦暗度陈仓成功一次以外,其余的四川兵马占据长安基本等于不存在。而益州政权南下对抗金陵地区的成功可能性也很小,四川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相比于富庶的江南是小巫见大巫了。

经济上的巨大劣势导致面对江南政权往往兵力 人口人才储备都不占优,所以割据益州的政权是北出无望,西进无门,最终往往形成:坐以待毙,花天酒地的等死局面。

2. 缺乏支撑

一般割据四川的政权都没有江南的支撑,缺乏江南支撑的四川政权往往独自面对强大外敌的威胁显得非常无助和弱小。因为四川的地理位置往往处于超级大国的最后打击目标,外部已经是孤立无援,所以不得不快速投降以求减少伤害,可以说是无奈之举。

但是获得江南支撑的四川却可以利用地理优势节节抗击外敌,不必依赖成都平原的单一补给,可以大胆放手的拉长战线,自然抵抗能力大大加强,因此在对抗外敌时优为坚挺。

3. 气节依据

面对北方强敌,保护民族与文明是四川抵抗的重要理由,然而面对统一政权,可以说天下一统是人心所向。所以顺逆之道自有民心加持,可以说四川的选择也是四川人民的选择。抵抗与投降都是需要有气节为依据。也正是因为如此,四川才能够成为华夏脊梁的中流砥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千刀万剐是什么意思?古代的千刀万剐有多讲究?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我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的律法,那就不能绕开刑罚这个领域了。我国古代的刑罚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的。虽然惩罚手段都不一样,但大体可以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残忍”。随着朝代的不断推移变迁,大多数残酷刑罚已逐渐被废除,然而,有一项残酷的刑罚,一直从唐末五代时期,延续到清朝灭亡。这就是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作中听到的“凌迟处死”。

凌迟俗称“千刀万剐”,在封建社会,能获得这种极刑的惩罚,其人想必也是罪大恶极。据史料记载,凌迟针对的罪行主要是“谋反、犯上作乱、欺君”等罪,由此看来,罪犯一般都是威胁到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犯。除此之外,子女弑父母、弟弑兄、谋杀亲夫、奴弑主以及杀害同一家族三人以上、组织帮派制造恐怖活动的罪犯,也会受到此刑。

说凌迟的“艺术”性,其实具体是体现在“迟”字上,即不会立即让犯人死亡。有时甚至要判犯人要被凌迟几天,那么,在未到规定的日期和刀数之前,犯人是不准咽气的。如果提前死了,行刑的刽子手就要受到严厉处罚。如此看来,这岂非也是一门技术活?甚至对于能做到如此的刽子手来说,这算不算是一种“艺术”?

至于凌迟具体的执行方式,历代也不一样,以明清两朝为例,清朝末年是八刀刑毕。史载明朝的大太监刘瑾因谋反罪被判凌迟三天,共受三千三百五十七刀,行刑时每十刀一歇,一吆喝。第一天共割了三百五十七刀,割下的肉一片片像指甲盖一般大小,自胸口从左至右开始动刀,据说第一天行刑完,晚上刘瑾回监狱还喝了两碗白粥。

关于凌迟的具体刀数和切割部位,不同朝代有不同说法。一般是八刀:1.脸 2.手足3.胸腹最后一刀枭首。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都要多于八刀。清朝就有二十四、三十六、七十二、一百二这么几种刀数分类。历史上死于凌迟之刑的名人也有不少,以明清为例,明朝的大太监刘瑾、崇祯年间的将领袁崇焕即死于此刑;清朝康熙年间的藩王耿精忠、太平天国的翼王石达开以及天王洪秀全之子,也是死于凌迟之刑。

戊戌变法后,清政府受到国内外各方压力,不得不革除一些弊政。1905年,凌迟被大清律法废除。同时也宣告了凌迟退出了封建社会律法的舞台。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死于凌迟之刑的人是清末的江洋大盗康小八。其实他死时凌迟之刑已在大清刑典上废除了两周。随着他的死亡,凌迟之刑也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一起被掩埋在历史的长河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揭秘古代香身美体秘方 打造香气四溢的迷人形体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1.香粉方

白(生用)、茯苓、白檀香、木香、鸡舌香、零陵香各30g,藿香60g,英粉3000g(研碎以生绢囊盛)。

以上方药共捣筛为细散,入麝香研匀,将粉囊置大盒子内,以约末覆之,密闭7天。沐浴后以粉均匀地扑于身上。

本方出自《太平圣惠方》,有香身爽肤,悦泽之功。

2.香皂方

檀香、木香、花瓣、排草、广零、皂荚、白莲蕊、山柰、白各60g,麝香、各15g。

以上方药共研极细末,红糖水调和,每锭重6g。将香药肥皂涂抹于身上,稍顷以水洗之。

本方出自《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有香身洁肤,去垢辟秽之功。

3.澡豆方

猪胰5具,白芷、藁本各120g,甘松香、零陵香各60g,白商陆150g,蒴藿灰30g,大豆末1000g。

将猪胰干之,大豆末绢下;上9味为末,与猪胰相和,更捣令匀,八九月则合,冷处贮之。欲用,稍稍取以洗手面,至3月以后勿用。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有香身润肤之功。

4.澡洗方

藁本(去土)、藿香叶、零陵香、茅香各480g,甘松(去土)、香白芷各240g。

以上方药共捣碎为粗末,每用60g,生绢袋盛,用水约25L,煎3沸,放稍热,于无风处淋浴,避风少时。如水少时,更添入热开水,斟量得宜使用,勿令添入冷水,药末不添。

本方出自《御药院方》,有香身止痒之功。

5.体臭方

桃白皮120g。水煎取汁,贮瓶备用。以药液浴身,不拘次数。

本方出自《千金翼方》,有香身除臭,利湿解毒之功。适用于腋奥体臭。

6.腋臭方

麝香、硫黄、青矾石各等份,鲜300g。以上方药共捣成泥状,摊新瓦上晒干,再罗成粉。用醋洗腋下,再用粗布揩腋下皮肤,使皮肤轻微破皮,外搽药粉,每3~7天1次。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解毒除臭之功。适用于腋臭。

7.令香方

白芷、柑子皮各45g,瓜子仁60g;藁本、桂心各30g。以上方药共为细末,每服3g,酒送下,日3次。5日口香,7日身香。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香身辟秽之功。

8.胡粉方

蔷薇根、炙各15g,胡粉、商陆根、各30g。以上方药共捣下筛,以苦酒和,涂腋下,当微汗出,易衣复涂。着药不过三敷便愈,或更发复涂之。不可多敷,伤人腋。

本方出自《历代古传秘方》,有解毒除臭之功。适用于狐臭、漏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男女朋友之间的称呼 情侣之间的称呼有哪些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男女朋友之间的称呼:老公/老婆、亲爱的、欧巴/妹妹、娘子/相公、笨蛋/傻瓜、honey、先生/太太、猪头/小猪猪、小霸王/大地主、小可爱/大无赖、小胖猪/大懒虫、小心肝/心头肉、大猪头/小兔崽、仔仔/丫头、小傻瓜/大笨蛋、大白菜/菜青虫、花卷/馒头、宝贝/宝宝、青蛙/恐龙、老板/老板娘。

情侣之间的称呼有哪些

先生/夫人、刁民/悍妇、屋里的/当家的、孩儿他爹/孩儿他娘、特困生/月光族、旺仔/幺妹、甜心/死鬼、二傻子/大傻子、丫头/主人、面条/包子、笨笨/宝宝、dear/darling、哥哥/妹妹、叔叔/丫头、猪/白菜、呆子/傻子、男神/女神、达令、我家的/她家的。

首先,要知道一个原则就是这些男女朋友之间的比较亲密的称呼,也许并不是很好的,也并不是适合的心意,最重要的是应该去回忆甜蜜的、美好的时光,然后再根据这些难忘的回忆来定好称呼,这样会更加让对方感受到真心。

再次,可以根据男朋友或女朋友的性格来为他们制定出一个甜蜜或比较特殊的情侣之间的称呼。比如,假如男朋友脾气比较火爆,但又对另一半比较疼爱的话,可以称他为“大炸弹”。这不仅可以体现出他的性格特征,而且可以表现他在另一半的生活中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国古代的数学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了解更多的数学故事和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形中培养儿童的兴趣。来和奥林匹亚先生一起学习更多的数学文化。

中国古代的数学,像天文学和其他许多科学技术一样,也取得了极其辉煌的成就。毫不夸张地说,直到明朝中叶,中国在数学的许多分支领域都遥遥领先。中国古代许多数学家曾经写过许多著名的数学著作。许多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都是因为这些古籍而流传下来的。这些中国古代数学名著是了解古代数学成就的丰富宝库。

例如,已知最早的数学著作《周易suan经》和《九章算术》都是公元前后的著作,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能够将2000年前的数学书籍传播到现在本身就是一项伟大的成就。

起初,人们通过复制来学习,并将他们的数学知识传给下一代。直到北宋,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印刷数学书籍开始出现,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数学书籍。现存于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南宋五书《周易suan经》和《九章算术》更是珍贵的文物。

从汉唐到宋元,历代都出现了著名的计算书:有的是用中国传统方法对现有的计算书进行注释,在注释过程中又提出了新的算法;或者写一本新书,创新,创新。这些流传下来的古代数学书籍汇集了各个时代数学家的劳动成果。它们是历代数学家留下的宝贵遗产。

《数学十书》是指汉唐之间1000多年间的十部著名数学著作。它们是隋唐时期的国子监数学教科书。这十本书的名字是:Suan经,九章Suan经,道经,曹无经,孙子经,夏侯阳经,章丘见算经,五经算经,计古算经,徐书。

在这十本书中,suan的《周易》是最早的。我不知道是谁写的。据考证,它写于西汉末年(公元前1世纪)。《周易·suan经》不仅是一本数学书,更确切地说,它是一本讲述当时一个天文学派的故事的天文书,《盖天论》。就数学内容而言,这本书记录了使用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天文计算,以及更复杂的分数计算。当然,不能说这两种算法直到公元前一世纪才为人所知。这只能说明,周坤算声是一个比较早就记录在已知数据中的。

十本书中最重要的一本《算术九章》全面完整地介绍了古代数学的各个方面。它对中国古代数学未来发展的影响就像古希腊欧几里得(约330-275)元素对西方数学的影响一样深远。在中国,数千年来它一直被直接用作数学教育的教科书。它也影响了外国。朝鲜和日本也把它作为教科书。

《九章算术》也不知道真正的作者是谁,只是西汉初年著名数学家张苍(201-152)和耿寿昌等人对其进行了增删和补充。《志》虽无《九章算术》之称,但有许尚、所撰《算术》,故有人推测其中可能也有许、杜的著作。1984年,湖北省江陵张家山西汉初年墓出土了《算书》。据估计,这本书比《算术九章》早完成了一个半世纪。其内容与《算术九章》非常相似。有些《算术》和《九章算术》的句子基本相同,这说明这两部书有一定的继承关系。可以说,《九章算术》虽然有些算法可能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存在,但经过长时间的多次修改,逐渐形成。正如书名所反映的,这本书分为九章,收集了246道数学题。连同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被分成九类,每一类都被视为一章。

从数学成就来看,首先要提到的是,这本书记录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四点算法和比例算法。这本书还记录了解决各种面积和体积问题的算法,以及用毕达哥拉斯定理测量的各种问题。《算术九章》最重要的成就是在代数方面。这本书记录了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它有一个一般二次方程的数值解(第一项的系数不是负数)。还有整整一章是关于联立方程的解,这和中学里说的基本相同。这比欧洲的类似算法早了1500多年。在同一章中,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记录了负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加减算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