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论语释注【通用20篇】

浏览

7779

文章

71

篇1:诗经论语春秋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诗经》、《春秋》、《论语》。

《诗经》成书于东周时期;《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

扩展资料:

1、《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等,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作品,被称为“传”。代表作品是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3、《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古诗文经典名句之论语必背+默写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不看不知道,古论语中经常见的这句话居然有这么多解释!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逝者如斯夫,这出自《论语·子罕》篇,那么通常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就是说时间如流水,那么要求我们,亡者不可追 来者犹可惜。

但是还有别的一些解释的方法,比如说有人把它解释为,就是孔子在河边感叹到,说人间的这样一个大众,那么为了功名利禄就是像这,滔滔的这样一个江水和河水一样,来去不断的去追求。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说,我们要追求圣人之道,就要像这样一个河水的奔流一样,川流不息 永竭不止。

那么今天我们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时候,通常来表达出的是,我们应该如何,珍惜现在的这样一个时光,而不是永远停留在,对往昔的追忆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论语》十二章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十二章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可/以/为师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

(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6)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

(7)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8)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9)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

(10)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

(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

(12)博学而笃志笃:坚定

(13)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对于

(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

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论语中强调个人修养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经常出现一个词:君子。论语中强调个人修养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中强调个人修养:知(智)者不惑”: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论语中强调个人修养:“勇者不惧”: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子做到了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只有真君子才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指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习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公民,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论语中强调个人修养:做一个善良的人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子曰:“反躬自省,无所愧疚。”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与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说高就是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经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中强调个人修养:“仁者不忧”:

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是什么

全文共 4042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中有很多含义深刻关于个人修养句子,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精选

1.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5.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6.德不孤,必有邻。

【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8.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10.三思而后行。

【原】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经典句子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原】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

【译】颜渊、季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原】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

【译】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我的能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是走到中途才废弃而停止,但现在你还没开始,就给自己划了一条截止的界限而停止前进了。”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孔子说:“一个人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倡导)人民应该遵从的仁义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不可沉迷于靠鬼神求福),就可以算明智了。”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好动,有仁德的人沉静稳重;聪明智慧的人快乐,有仁德的人长寿。”

亦解释是“知者乐,水。”智者的快乐,就像水一样,悠然安详,永远是活泼的。“仁者乐,山。”仁者之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子贡说:“如国有人广泛地给人民百姓许多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以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那必定是圣人!尧舜尚且为做不到这样而感到为难呢!所谓仁人,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别人通达。凡事都能从切近的生活中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算是实行仁的方法啊。”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译】只传述(旧的文化典籍)而不创作(新的),相信而且喜爱古代的文化典籍。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倦怠,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孔子说:“(教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不能领会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例就理解其他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就在其中了!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对我来说,(那些富贵)就象(天上的)浮云。”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孔子说:“君子总是心胸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悲伤。”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译】曾子得了重病,召集他的弟子们说:“(掀开被子)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有没有毁伤之处)!《诗经》中说:‘小心翼翼,就像站在深渊之旁,就像踩在薄冰之上。’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弟子们!”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因为)担子沉重而且道路遥远。

论语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推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论语与什么合称四书 论语和哪三书合称四书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孟子、曾参、子思,所以称为 “四子书”,简称即为“四书”。

四书简介

四书又称四子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合称。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单独成书,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纪录孟轲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四书为儒家传道、授业的基本教材。几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四书五经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论语》的思想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分别是“仁”、“礼”、“中庸”,其中“仁”是《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再传弟子,这本是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全书共有20篇492章,书中的内容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情景式默写片段:《论语》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

1、《论语》中,指出学习与思考必须紧密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论语》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4、《论语》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论语》中孔子强调不仅能学习别人的优点,也能看出别人的缺点,更要引以为戒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论语》中孔子认为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论语》中讲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才能考验出一个人坚强不屈的品质的句子还是: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情景默写片段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论语中个人修养的名句

全文共 2883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论语中个人修养名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中个人修养的经典名句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论语中个人修养的名句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有利可图;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侥幸。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4、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8、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9、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10、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

11、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孔子说:“君子穷困时尚能安守,小人穷困了就不约束自己而胡作非为了。”

1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意思是: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强调内省的态度,遇事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怨天尤人。

13、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却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却可以用小事情考验他。”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尊而不与人争强斗胜,团结群众而不结党营私。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意思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

16、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意思是:君子坚守正当而不能不顾是非地讲究信用。

17、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意思是:如果君子舍弃“仁义”这种品德,君子又如何成其为有名的君子?君子就算是酒足饭饱也不违背“仁义”这中品德的,当他们停留在某个(国家)落脚后,必然会为这个(国家)奔走。

18、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19、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2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子贡问,君子也有所厌恶吗。孔子回答,有厌恶。厌恶传扬别人坏处的人,厌恶处于下位而毁谤上级的人,厌恶勇敢而不明礼节的人,厌恶果敢而顽固不化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论语中个人修养是什么

全文共 1549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里面提到了很多关于自我修养的思想观点,论语中个人修养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中个人修养:“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有训:“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通达之人,必然具备揣摩他人言语,观察他人脸色的本事。不注意看情势说话的人,说好听些叫做昏聩,讲直白点,即睁眼瞎一个。

曹操的主簿官杨修,虽聪明伶俐,颇有文采,但却不注意看情势说话,最终惹祸上身。曹操在视察丞相府扩建时,用笔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当时谁也猜不透这个“活”字是什么意思,而杨修则叫人把门改小,并解释道:“‘门’中加了‘活’字,是个‘阔’字?魏王嫌门太宽阔了。”有一次,曹操吃了几口糕点,在糕点盒上写了一个“合”字,谁也猜不透这个“合”字的玄机,而杨修则打开糕点盒吃了一口点心,并且告诉大家:“魏王要大伙一人一口。”原来“合”字是由“人”、“一”、“口”组成,不就是“一人一口”的意思吗?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攻汉中,曹操虽打算弃守,但还在犹豫之中,尚未最后决定,于是向部属发出“鸡肋”的口令。这是什么意思?无人通晓。唯有杨修打装行李,准备回家。有人问他何以知道是撤军?答曰:“鸡肋”这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魏王用它来比喻汉中,这明摆着要撤军。于是,曹营将士纷纷收拾行装。曹操得知这一军情后大怒,以“惑乱军心”的罪名把杨修杀了。曹操本是疑心很重的人,而杨修却能屡次猜中他的心机,并往往不假思索地说出来。杨修虽然很聪明,但他不懂得收敛,不懂观色而“慎言”。

懂得察言观色的人,往往很少为说错话而吃亏。反之,若对谈话气氛视若罔闻,一味自说自话,轻则说不到点子上,重则说错了话,遭人怪罪,这就得不偿失。不察人情,兀自乱语,是第三愆。

论语中个人修养:“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

须说话时,就该大大方方地讲清楚。藏着掖着,反倒不好。

齐威王的谋士邹忌相貌过人。一天,他分别问妻、妾和访客:“我和美男徐公哪个更帅?”三人不约而同地说他更帅,可后来他一见徐公,当即自愧弗如。邹忌思来想去,妻爱他,妾怕她,客人有求于他,当然会向着他说话。他尚且如此,威王身为一国之君,位高权重,想听真话,自然也就更难。于是次日,邹忌便觐见威王,用这个故事婉言劝谏。威王心领神会,广开言路,齐国大治。邹忌的名声也传至今日而不衰。

若邹忌不言,则又如何?一来,他将坐失良机,错过了眼前的赏赐与信任;二来,久久无人敢劝谏齐王,国势日下,对他这个权相又有何好处?

员工该说话时不说,领导会怎么看?要么,别人说得透了,你无话可说,无能;要么,上下级彼此疏远,你或碍于情面,或藏着心眼,不肯跟我说真话,虚伪。于是乎,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反而见疑。自作聪明,语带隐瞒,是第二愆。

论语中个人修养:“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

没轮到你讲话时,你抢着说,这就犯了“躁”的毛病,这种情况在谈话时最常见。

三国时期孙权手下有一名叫虞翻的骑都尉,心高气傲,说话不分场合。有一次,降官于禁被孙权放出后和孙权骑马并行,孙权本人并不介意,而虞翻却大骂并用马鞭抽打于禁,孙权心想:即使于禁无礼,我还没说你亦不该大呼小叫,眼里还有我孙权吗?后来,孙权在船上宴请众人,于禁听到音乐后,失声泪下,虞翻又插嘴:“你不要假装伤心,好让我们放了你,痴心妄想!”孙权对此极为不满。孙权让于禁与他并行,并在宴会上露面,自有孙权的道理,哪里容虞翻插话。还有一次,孙权和张昭谈论神仙,兴趣正浓,虞翻又插了一句:“谈什么神仙呀?他们都是死掉的人,世上哪里有神仙?”这等于批评孙权、张昭无知,至此,孙权积怒再难平,于是把虞翻流放交州。

孔子一直强调“敏于行而慎于言”,遇事要机敏,雷厉风行。可讲话最忌“抢”,一定要思虑清楚,等时机恰当,再慢条斯理地说出来。

急着发话,本就易失之慎重。即便话本身没什么毛病,若说话的时机不成熟,好话也多半成了坏话。时机未到,急于言语,是为第一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不迁怒不贰过的意思指的是谁 论语不迁怒不贰过意思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不迁怒,不贰过”的意思是:不会将怒气发泄在别人身上,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不迁怒,不贰过”指的是颜回。颜回是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素以德行著称,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不迁怒不贰过的出处

“不迁怒,不贰过”出自《论语·雍也》,原文如下: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弟子哪一个算得最喜欢学习?”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我就没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养生先养心 “论语”里的养生秘诀

全文共 3427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圣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儒学的开创者。这些,我们都知道;除此之外,孔子还应该是一位养生专家,他的关于养生保健的言行,在《论语》中不难发现。

孔子自己说过,是寡母将他抚养大的。“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从孔子的话来看,他小时候的营养也不怎么样,可能对他的身体成长有些影响。但孔子最终活到73岁高龄。73岁放到现在来说,不算什么高寿,但那个动荡的时代,人均寿命也就30多岁,相比之下,那时的孔子绝对是个“寿星”了!究其长寿的原因,在于他的养生保健之道,而这“道”,则来源于他的人生观和生活之间,是实实在在的。孔子的人生观是积极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他的真实写照。

近几年,系统地读了一些古典书籍,《论语》和《道德经》是用时最多的。在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里,孔子主张的养生之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养生先养心。

这应该是孔子首推的健康理念。孔子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要长寿,就要有高尚的道德作为基础,要加强思想修养,修养好健康的心态。也就是说,养生要先养心。心怀仁术,仁慈宽容,可以节制贪欲,调控喜怒。从而让平和的心梳理易乱的情绪。心气畅通了,血脉也就特别畅达,身体和心灵就会和大自然保持一致,阴阳和谐,健康延年。孔子还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坦荡的人,心胸是开阔的,因此也就不容易淤积忧愁和怨气。经常怨声载道,郁郁寡欢,是很容易变老的。因此,这种不良情绪一定要全力克服。

“父母在,不称老,言孝不言慈,闺门之内,戏而不叹”。意思是说,如果父母还健在,不要动不动就说自己老了。哪怕你真的老了也不要说,要谈自己是不是孝顺,赡养老人做得够不够好。不可以对父母是否慈爱品头论足,说三道四。通俗地理解,就是在家中,要保持快乐的样子,不要唉声叹气,精神不振。这是一种营造快乐家庭气氛的方法,对大家都有好处。健康快乐的家庭和人际关系,对身心的健康是很有作用的。这一点,现代人很有感受。

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是一种美德,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一种养生的方法。试想,一个对生活缺乏信心和热情的人,会快乐吗?对那些无所事事,无聊俗气的生活方式,孔子是极为反对的。在他看来,人的一生是宝贵的。活者,就要尽量多做有益的事情,使自己变得充实起来。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是他所不能够原谅的。这句话意思是说,每天吃得饱饱的,但不用一点心思去做事情,这样的人想有所作用,是很难的啊!的确,光吃不干,光说不行动,结果只能是幻想,是一场空。要想有充实健康的人生,就要去热爱,去行动。

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做”和“落实”,哪怕结果不完美,但过程是积极的,也就可以健康长寿。因为这时候的你是快乐的,发自内心愿意的。那么,孔子又是如何做的呢?前面说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可见他的追求。事实上,孔子是个多难的人,3岁丧父,17岁丧母,67岁丧妻,69岁丧子,几乎遭遇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幸。虽然勤勉奔波、古道热肠,却最终不得志,但他对生活从没有失去信心,没有沉寂。就是晚年,还能够静下心来,潜心整理文献,编书立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健康的人生。

尊重别人,快乐自己。

这是孔子时常注意的一种养生方法。尊重别人,是心态;快乐自己,是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们熟悉的名言,是对他人尊重的最好说明。“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意为:以说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多交贤良的朋友为快乐,这是有益的。孔子以此为标准来告勉自己,也是劝告他人。多说别人的好话,实际上是打开自己的内心,扩大心理容量。心胸扩大,阳光自然就会进来,有利于我们形成健康的人格。人格的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前提,这些都是长寿的基本保证。

科学的养生方法。

以德养生,是健康长寿的前提。孔子用他的理念告诉我们,呵护心灵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做不到位,健康就会打折扣。这是令人人信服的养生之道,就是在今天也很有教益,且得以延用。具体到生活中的养生方法,对孔子而言,是丰富的,值得推崇的。

首先是音乐养生。

孔子是个喜欢音乐的人,曾陶醉于《韶》而三个月不知道肉的滋味。孔子精通音律,晚年曾经整理了300多首可以谱曲演唱的诗歌。孔子“无一日不歌(惟丧事除外)”,可见他对音乐的酷好,对“音乐疗法”的重视。孔子能够咏能唱,抚琴的时候“神情庄重,四体通泰,目光远大,壮志凌云”。可见对孔子音乐的运用已深入到内心和精髓。想想那画面,绝对是一种享受。“音乐疗法”时下很流行,对释放现代人们紧张的生活压力和郁闷、浮躁的欲望心态,很有好处。应该说,在这方面,孔子是个首创者。

其次是运动养生。

“动静以义”是孔子所提倡的。对“动”“静”的辨证探索,一直是人们的追求。在“仁者静”的同时,孔子还十分重视“动”的作用。周游列国的颠沛流漓,是他最大的运动。当然,他还用“射”、“御”等多种锻炼的方法来传授给弟子们。

师友弥补养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这是孔子的谦虚,但他谦学的态度却是易见的,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乐多贤友”是孔子交友方面的主张。好的朋友,可以使自己的缺点得到弥补,人格得到修缮,心灵的尘埃就可以除去,这无疑是种温暖内心的健康方式。孔子说朋友有“益”的也有“损”的。“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益友和损友,会对健康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因此特孔子别注意交益友,用以拓宽修心养性的健康途径,这种养生之道是无形的,影响力却是巨大的。

饮食养生。

这一点,要多说几句,在《论语》里,关于这方面提及的不少。吃喝拉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具体生理行为,不可不为之。而“吃”又排在首位,对于怎么吃、吃什么,孔子都是很有讲究的。孔子特别强调科学地饮食,讲究卫生安全,提出过“八不食”原则。孔子平时以素食为主,说“肉虽多,不使胜食之”。劝大家,肉不可以多吃。尤其是冬天,那个时候应该没有大棚种菜吧,因此蔬菜不会太多。席间的肉品往往占据主角。冬天人们不常外出,运动量也小,多吃的肉食容易在脏腑内积食聚热,多吃反而会使体力下降,中老年人在这一点上反应更明显。因此,孔子说肉不可多食是有依据的。我经常和一些养生保健专家聊天,他们也常提到这一点。

孔子还说到了喝酒。

“唯酒无量,不及乱”。就是说饮酒没一个限量标准,但不要喝醉。少饮是有好处的,活血化淤嘛。但喝得过了醉了,是要伤身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是说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孔子主张食物要精制细做,是要讲究的。有没有道理呢?我曾经查过资料,说是冬天的时候,人们的活动量减少,这时候把饭菜适当做“细”些,有利于肠胃的有效吸收,便于食物营养充分释放,对身体迅速汲取热量很有好处。还有,老年人牙齿不好,肠胃消化功能下降,常吃粗粮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病,肉切得细易熟易嚼易消化。

吃的东西要卫生,质量要好,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

就是“吃相”,也是孔子关注的。“食不言,寝不语”。讲的是吃饭的时候,尽量不多说话。为什么呢?就是怕这时候发生呛咳、喷嚏、流泪什么的。因为人们在咽食的时候,呼吸是暂时停止的。如果大嚷大笑,呼吸便又开始了,会和咽食同时进行。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的,比如说吃鱼的时候要小心,不然鱼的小骨头也就是那鱼刺要卡喉的;以前我们经常听老人们道“小孩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恐怕就是这个意思。只不过,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往往忽略了吃相。

再回头说说孔子的“八不食”。

“食馊,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即:食品馊而变味不吃,鱼肉不新鲜不吃,食物颜色变样了不吃,食物味道不对劲了不吃,烹调不妥的食物不吃,过了季节不时新的果蔬不吃,不吃从风光闹市买的酒和熟食,没有一定调味或佐料调配不妥的食物不吃。这是孔子对自己四季饮食定下的的标准和原则,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不乏超前意识。虽然对那些不按一定方法割下的肉有点挑剔不吃,但同时说明孔子对生命的负责态度和对身体的爱护程度,是严肃和自律的。这对今天大吃大喝的人们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嘲示和警告。看看那么多肥胖的男人和女人,看看那么多男人腆起的大肚子,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一部《论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观和人生观,也看出了他的养生之道。修身养性,养心健体,也已为我们所共识。这些儒学的经典内容,成为了一种文化精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论语中表明个人修养的语句

全文共 2636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与其弟子在论道讲学中留下了大量经典言论,论语表明个人修养语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中表明个人修养的句子

1.君子无所争。

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君子泰而不骄。

6.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10.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义。

1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1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5.贫而乐。富而好礼。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0.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23.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6.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

佚游。乐宴乐。损矣。

2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其老也。血气既衰。戒

之在得。

2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9.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0.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中表明个人修养的词语

1.【有教无类】

[出处]子曰:“有教无类。”(《卫灵公》)

不论什么人都给以教育。

2.【诲人不倦】

[出处]子曰:“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述而》)

教别人时耐心、不厌倦。

3.【学而不厌】

[出处]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勤奋好学。

4.【不耻下问】

[出处]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并不认为向学问不如自己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是丢脸的事。

5.【温故知新】

[出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6.【闻一知十】

[出处]“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公冶长》)

听到一件事,便可以推知很多。多用来形容聪明而善于推理。

7.【举一反三】

[出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原指教人认识四方形的东西,举出一个角就能类推另外三个角。后比喻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指善于推理,能由此知彼,触类旁通。

8.【名正言顺】

[出处]“名不正则言不顺。”(《子路》)

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指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多形容(做事、说话)理由正当而充分。

9.【祸起萧墙】

[出处]“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季氏》)

祸乱就发生在内部。

10.【分崩离析】

[出处]“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

四分五裂,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形容家庭、集团、组织或国家分裂瓦解。

11.【待价而沽】

[出处]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

等有了好价钱再卖。比喻怀才待用。

12.【欲速不达】

[出处]“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过于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13.【一言兴邦】

[出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子路》)

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

14.【见贤思齐】

[出处]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见到好人就想学得跟他一样。

15.【择善而从】

[出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述而》)

指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制度加以实行。

16.【三省吾身】

[出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原指每日从多个方面检查自己,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17.【当仁不让】

[出处]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原意是为了仁,不谦让。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18.【杀身成仁】

[出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原指不惜舍弃自己的生命以成全仁德。后泛指牺牲自己生命,以维护正义事业。

19.【文质彬彬】

[出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从容。

20.【成人之美】

[出处]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原意是勉励并帮助别人做好事。后用以表示帮助别人实现其愿望,成全别人的好事的意思。

21.【既往不咎】

[出处]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对以往的错误、罪行不再责备、处分。

22.【过犹不及】

[出处]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先进》)

做过了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23.【三思而行】

[出处]“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反复考虑后再做。

24.【无所用心】

[出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没有开动脑筋。比喻对什么事都不关心。

25.【察言观色】

[出处]“察言而观色。”(《颜渊》)

琢磨、观察别人言语、脸色来揣测其心思(以便相机行事)。

26.【后生可畏】

[出处]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子罕》)

青年人是新生力量,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

27.【富贵浮云】

[出处]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28.【乐以忘忧】

[出处]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快乐得忘了忧愁。

29.【不亦乐乎】

[出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不也是很快乐吗?原指心里很高兴。现形容状态、动作等达到极端、非常的程度。

30.【望而生畏】

[出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尧曰》)

看到了就害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论语》中的自我修养的内涵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到论语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孔子《论语》中的自我修养内涵吧!

《论语》中的自我修养的内涵: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

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在孔子看来,作为君子就必须重视仁德修养,不论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离开仁德。

同时曾子认为,君子重视仁德修养还必须注意三个方面的规范:

一是“动容貌,斯远暴慢矣”;

二是“正颜色,斯近信矣”;

三是,“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泰伯》。

也就是说,君子要严肃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的脸色,注意自己的言辞。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对你尊敬,信任,温和。

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泰而不骄”《子路》;“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亡不已知也。”

“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称焉。”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

即作为君子应心境安宁而不傲慢,态度庄重而不与人争吵,能合群而不结党营私;君子要重视提高自己,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君子的修养。

其三,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认为,君子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

《论语》中的自我修养的内涵:原则要求

一是要随时注意戒除个人的欲念;

二是处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无忌惮;

三是认真处理,随时严格要求自己。

其四,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

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不同的人生追求。

他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也就是说,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

同时,孔子还认为,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即所谓:“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其五,君子不党。

孔子认为,君子之见的交往应该做到“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同时还要“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中的自我修养的内涵: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许多篇幅谈及君子,但这里的君子是一个广义概念,重在强调一种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个不同于平凡的人。

为实现这一目的,《论语》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要求。其一,“君子不器”。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卫灵公》

也就是说,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那么小人呢?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

就自身而言,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见到旁人的成功就一窝蜂随大流地摹仿别人,反而引起恶性竞争,最终导致不和谐。

对他人而言,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不高明的人,总是强求一致,因容不得差异而往往造成矛盾冲突。比如,一个乐队,想要演奏出和谐美妙的音乐,需要使用十几种乃至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各奏其乐,各发其声,从而汇成宏大动听的交响乐。反之,如果乐队中都使用同一种乐器,其单调乏味是可想而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论语十则个人修养的名句

全文共 2467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十则个人修养名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个人修养的经典名句

一、言必信 ,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二、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四、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七、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十、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 “当仁不让”。

十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十二、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十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智慧之光微信zhzg2013

十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十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十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论语十则个人修养的名句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的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孔子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4.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5.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专门苛求别人。

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看见有德才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孔子说:“学后并且时常去复习,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

10.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而工作要勤劳敏捷。”

1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13.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

14.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15.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论语中的个人修养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后学记述孔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论语中的个人修养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中的个人修养:正确对待贫穷与富贵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这里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在《论语》中,孔子表彰他的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这里讲颜回“不改其乐”,也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但是,孔子并不反对人们富裕,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在这里孔子不是要人们安于贫困,而是教育人们要奉公守法、勤劳致富。即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作为工商干部,肩负着国家和人民赋予的重任,我们虽然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但国家也给了我们相应的待遇,与好的单位比、与做生意的老板比,我们的待遇虽不高,但和下岗职工比、和效益差的单位比,我们要好过的多。所以,我们每个人要好自为之,象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职业,珍惜自己的名义,不要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平平安安就是富,人心不足、后患无穷。

论语中的个人修养:每天都要反省自己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认真反省自己,工作是不是尽心竭力了,与人交往是不是做到了诚实可信,每天是否有新的进步。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个记载:在清朝晚期,慈禧立光绪为帝,给其父头上加了一大堆头衔,光绪的父亲非常聪明,他把所有皇封全部辞掉,却在自己的屋里挂上吾日三省吾身的条幅时时约束自己,结果光绪帝被囚禁多年其父却没受皮肉之苦。当今社会处在一片浮躁和不安氛中,“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嚷嚷皆为利往”。有不少人抵不住名利的诱惑,盲目攀比,好高骛远,有的甚至成了“三转”干部,不能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结果栽了不少跟斗。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做到脚踏实地,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好每一项工作。每天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所做所为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总结,哪些做对了、哪些没到位、哪些做的不对,及时总结经验,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必定会得到大幅度提高,我们不管是做人也好,工作也好,失误和后悔必定会大大减少。

论语中的个人修养:准确把握人生的坐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是说,孔子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在这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十五到四十多岁,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有的人能够紧紧把握住这个时期,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大有作为。有的人却放松了这个时机,思想懒惰,不求进取,无所作为。还有一些人心思没用在学本领、干事业上,而总想投机取巧、耍小聪明,以图通过走捷径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论语个人修养的句子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中讲的君子是个人修养的标准,那论语个人修养的句子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个人修养的经典句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於是,颠沛必於是。」

3.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5.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 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

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9.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

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笑;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10.曾子曰:「以能问於不能,以多问於寡,有若无,实若处,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余还有“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三变”之类的,论语中的仁德修养俯拾皆是,不胜枚举,百读不厌,值得多读。

论语个人修养的句子精选

1.君子无所争。

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君子泰而不骄。

6.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10.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11.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义。

12.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1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4.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5.贫而乐。富而好礼。

1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0.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23.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2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6.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

佚游。乐宴乐。损矣。

27.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其老也。血气既衰。戒

之在得。

28.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9.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0.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是什么

全文共 3180 字

+ 加入清单

个人修养是个人礼仪道德的体现,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的句子精选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的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诚心诚意?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

2.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孔子说:“我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怨恨自然不会来了。”

4.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5.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专门苛求别人。

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看见有德才的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没有德行的人,自己的内心就要反省是否有和他一样的错误。

8.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孔子说:“学后并且时常去复习,不也很令人愉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多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于他们的缺点,如果自己有的话,要注意改正。

10.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迟钝,而工作要勤劳敏捷。”

11.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子张》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孔子说:“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13.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修养仁德。”

14.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15.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夸夸其谈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论语关于个人修养经典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子夏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16.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孔子说:“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要反省自己。”

20.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孔子说:“经常能约束自己的人,犯错误的时候就少了。”

21.德不孤,必有邻。

【译】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立,必然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2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真象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对于宰予这个人,我还责备他什么呢?”孔子又说:“开始时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是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论语是孔子写的书吗 论语是不是孔子所著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不是孔子写的书,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论语》是儒家经典作品之一,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内容简介

《论语》是儒家经典作品之一,其作者不是孔子本人所著,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集。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作品赏析

《论语》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论语》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