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暴

雷暴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雷暴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雷暴问题。

分享

浏览

3803

文章

58

雷暴天气自我防护十招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1.尽量留在室内。室外的人就近躲入建筑物内。

2.切勿游泳或进行其他水田耕作。

3.避免使用电话或其他带有插头的电器,包括电脑等。

4.切勿接触天线、水龙头、铁丝网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5.切勿处理以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6.切勿站于山顶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如高压电线。

7.应远离树木或桅杆。

8.户外活动者,应随身带收音机,不断留意最新天气

9.驾车应提防路面湿滑、暴雨造成视野模糊及强劲阵风吹袭。

10.船只应小心提防狂风或水龙卷袭击。

展开阅读全文

户外旅行如何避免雷暴灾害

全文共 1797 字

+ 加入清单

户外旅行如何避免雷暴灾害?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驴友经历:十年前的一个夏天,“晕菜胡”跟随父亲到山中打猎,途中突见山林溪谷里一道洪峰奔流而下,翻滚着浑浊的泥水,险些将父子俩冲倒,直到他俩爬到半山腰的一户老乡家才脱险。后来才知道洪峰是上游一座小型电站开闸泄洪,就在他们这次冒险经历的第二天,乡里发来通知,说因降雨量增加,上游水库泄洪压力不够,要炸坝,如果当时他们顺着河边往深山里走则随时可能被洪峰卷走!所以,雨季在山区旅游除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外,一些经验也是要知晓的。

●安全攻略

行前准备

要想在户外不被突发事件难倒,行前的准备工作一定要做足,首先要有一双舒适的防水登山鞋,南方雨季道路泥泞,登山鞋不仅能解放双脚,还有利于在紧急状况下脱险;为了预防蚊虫,准备一条纯棉的收脚长裤也是必需的,尤其南方雨季蚂蟥肆虐,穿短裤容易遭到蚂蟥叮咬。还可同时准备一盒香烟,一旦不小心遭到蚂蟥叮咬,用点燃的烟熏可使蚂蟥自己掉下来,烟丝还可以止血。此外,还可携带一小瓶白酒,紧急情况下可用来消毒。一卷纱布、几个创可贴,以防不时之需。

自救装备

在野外,有时候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也能起到大作用。比如一只口哨、一个强光手电筒关键时刻也能发挥大作用。一旦遭遇山洪或其他险情白天可以用口哨呼救,晚上则可配上强光手电筒,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故意穿一身醒目的亮色衣服引起别人注意,增加被救的速度及概率,但千万不要为了时尚穿着迷彩服或绿色行头;携带军用万能铲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也能发挥作用,很多驴友对万能铲不是很熟悉,其实户外用品店或者网上就可买到。它的实用性在于扎营的时候可以挖土、砍小树枝,爬山的时候可以当爬山镐、爬山棍,紧急情况下还可以当小头盔,护头用。

了解当地的水文历史

有些地区曾经发生过自然灾害,行前要搜集相关资料,对出行地的水文情况有一定的认识,了解一下当地多发性自然灾害的历史和性质,还有当地河流分布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要进山,在进山之前,向当地山民了解情况也是必需的。山区有很多护林员、猎人、农户等,他们对当地自然灾害情况的了解都是一手资料。

扎营有讲究

在户外,扎营是常有的事。但要避免在河床、河滩、溪边及山谷地带安营扎寨。雨季南方多山地区河谷最容易爆发山洪。所以在搭帐篷之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势,尤其是靠岩石壁越近的地方越要留意,尽量避免在凹状的地方扎营。万一发现滚石,应立即大声喊叫,通知同行伙伴。

不要在泥石流多发地建营,许多石块有被泥土包裹的痕迹,这是识别发生泥石流的主要标志,营地不要选在离泥石流通道太近的地方;在野外宿营前一定要关注宿营地当地及河流上游地区的气候、水文情况。要选排水良好的地方,还要选好危险时可逃生的路径;深山密林中,近靠水源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注意。

行程中突遇塌方、泥石流该怎么办?

驴友经历:那年夏天,谢川陵全家开车从成都出发到川西的一处山水胜地二郎山游玩。在进入二郎山山道后,下起大雨,前方突遇道路塌方。如果车子开得再快一点,这次塌方就可能会演变为一场灾难。所幸的是二郎山植被丰富,山石的下滚速度有所缓解,否则加上天下暴雨,再引发泥石流,后果不堪设想。#p#副标题#e#

●安全攻略

为防泥石流及塌方事件发生,行前一定要特别注意天气状况。雨季在户外游玩,特别是进山游玩,一定要查看前一周和后一周的天气情况,连续下雨的天气,切忌进山。

分析山路的地势也是很必要的,行前对当地的山体状况,包括植被是否丰富、是否曾经发生过塌方或泥石流等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对处理突发灾害是有帮助的。

也可以雇佣当地熟悉山路的司机或向导,要懂得借鉴当地人的经验。避免自驾车出行,以防对路况不熟陷入险情。找不到司机的情况下,可请当地的村民、护林人等充当向导,提高安全系数。还有,切忌暴雨中在山谷里行走,听到山谷中有异响立刻做好逃生准备。

如果遇到塌方,应远离塌方地段,并及时打电话请求救援。遇到山中无信号的情况下,可借助身上醒目的衣服、口哨等请求救援。如果遇到泥石流,立即向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山坡爬,切忌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跑。来不及跑的情况下,就近抱住树木往上爬,越高越好。躲到大的岩石或者树木茂密的地方,可以减少伤害。不要惊慌哭喊消耗体力,要想办法引起注意,等待救援。一旦受伤,先固定受伤部位、止血,不要轻举妄动。建议携带滑板盔,这个比登山盔更轻便易携带,且硬度过关。可防止头部被石块砸伤,紧急情况下,戴上亮色的滑板盔还容易引起注意,让自己及时得到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怎样安全度过频发的雷暴天气

全文共 2164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雷击伤亡,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呢?据专家介绍,雷击导致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旷野,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也时有发生。那么,怎样防范雷击的伤害呢?

一、雷电天气如何自我保护 ?

1、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时,应注意以下4点:

第一,不能停留在楼(屋)顶。

1996年8月8日下午4时,广东河源市孙某16 岁的儿子在家看电视,因电视接收天线有故障,便跑到楼顶摆弄天线,一声雷响,不幸身亡。这是因为大多数雷击都发生在建筑物的顶部。

第二,要注意关闭门窗。

对钢筋水泥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来说,关闭门窗可以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大多数球雷沿建筑物的烟囱、窗户、门进入室内,在室内运动数秒钟便逸出,逸出时易引起爆炸。1995年5月29日早上6时许,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石灰窑村一姓张的村民一家4口正在睡觉,一球雷沿窗户进入室内, 接着发生爆炸导致房子起火燃烧,4岁的女孩、9岁的男孩和妻子遭雷击不幸身亡。

第三,在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更应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

1993年6月5日下午,北京市某派出所干警办公室遭雷击,正在打电话的副队长被击倒,室内触摸到金属物的人均被过了一下电。

雷暴天气

第四、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设施的电器设备。

1986年,湖南便有5 人在室内照明电灯和开关下被雷击身亡的报道。 1994年8月9日晚,辽宁省新民县某村4名妇女围坐炕上看电视,雷电由室外天线引入,造成机毁人伤。这是因为避雷针只能保护建筑物,但对沿架空电线、电话线侵入的雷电波却无能为力。

2、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当人们在建筑物的外面时,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第一、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1994年7月9日,湖北省南漳县民工在工棚中避雨时,一工棚内66人遭雷击,造成重伤14人,轻伤25人。

由于低矮的建筑物都没有防雷设施,并且大都处在旷野中,是开阔地面上较高的突出物,容易吸引闪电先导。

第二、不宜躲在大树下。

当暴风雨来临时,一般人都会很自然地跑到大树底下去避雨,殊不知,往往是避过了雨淋却惹来了灾祸。1995年7月, 广东省遂溪县乌塘镇十多名学生在一棵大树下避雨遭雷击,当场击死2人,伤6人。

第三、不宜在旷野中打雨伞等金属物体。

1994年7月6日下午,江苏省大丰县某村顾某在棉田打起雨伞便往家赶,被雷击中不幸身亡,其身上衣服被打成几十块碎片,胸部和腋窝各有一小孔,雨伞只剩下架子。1998年5月17日上午,一对在广东中山市打工的河南籍夫妇冒雨骑车而行,经过一桥面时,突遭雷击,夫妇二人均被击死,当时坐在后座的妻子手持一金属柄雨伞,雷电由伞尖导下,自行车后轮严重损毁,水泥桥面都被打了一个深5厘米、面积近200平方厘米的坑。国外也有报道,有人在高尔夫球场在挥动球棍指向空中的瞬间遭受雷击。

第四、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

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在农村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水面及水陆交界处活动频率很高,雷击伤亡情况也特别严重。1995年8月3日,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某管理区三个小孩刚刚离水上岸便遭雷击,一名11岁的小孩不幸死亡,其余两个小孩倒在地上。

第五、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雷雨天进行室外、野外的球类活动,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严重后果,这已经被国外的许多雷击灾害实例所证明。1993年9月20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附近的一场足球比赛中,有4名球员遭雷击身亡。1996年6月14日下午7时,广东工业大学机电系的一群大学生冒雨在学校足球场踢足球,一声雷响,5日被击倒,其中2人被送医院抢救。鉴于户外运动的雷击事故,1998年世界杯足球赛组委会在法国主要足球赛场地安装了一大批先进的防雷设备。

除了前边所讲的几点注意事项之外,我们还向大家提出如下建议:夏季外出郊游或生产,最好携带非金属的防雨用具,如塑料雨衣、木柄或塑料柄雨伞;旷野中避雷时最好将身上金属物摘下,放在几米距离之外;打雷时避雨切忌狂奔,因为步子大了通过身体的跨步电压就大,容易伤人;不要随便在楼顶或屋顶设置金属天线,包括晒衣铁线,万一发生了不幸的雷击事件,同行者要及时报警求救,同时为伤员或假死者做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

第六、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在雷暴天气时,开摩托车遭雷击伤亡的事件不断发生。开摩托车而导致雷击伤害的人可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以为摩托车速度快,冲一冲便可避过雨淋了,其实,摩托车再快也不能快过雷电。1996年6月12 日下午4时,广东省梅州市丙村一位姓谢的女中专实习生, 搭乘摩托车回家途中遭雷击身亡。

二、个人防雷击十大“秘诀”

1、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员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避免使用电话和无线电话。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有防雷设施的地方躲避

6、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或其他凸出物体,切勿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7、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8、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电线杆、桅杆等尖耸物体。

9、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等工具物品扛在肩上。

10、不宜驾驶、骑行车辆赶路。

展开阅读全文

物理学家在雷暴中发现反物质粒子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与大气接触的宇宙射线,特别是活跃的雷暴会产生高能正电子(电子的反粒子),但是德怀尔探测到的物质不适用于上述任何情况。

新罕布什尔大学的德怀尔说:“这真的很奇怪,所以我们已经观察了很多年了。”

2009年8月21日,在佛罗里达墨尔本理工学院工作的德怀尔开始探测伽马射线(由高能光子组成的极高频率电磁波)。他在湾流V型飞机上安装了一个粒子探测器,并驾驶它沿着佐治亚海岸飞行。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系列的雷暴,除了驾驶飞机穿越它们别无选择。

在这个关键时刻,飞机上的探测器探测到伽马射线的三个峰值能量达到了511千电子伏,表明正电子和电子湮灭了。

豪华商务飞机湾流五号

一般来说,当我们讨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子的湮灭时,我们谈论的是一个正电子与一个电子碰撞并相互摧毁。当能量低时,将产生两个伽马光子,当能量高时,将产生W或Z玻色子。作为一种反物质,正电子具有与它们对应的物质电子相反的特性,并且它们也携带相反的电荷。

科学家认为,大爆炸后产生了大量的物质和反物质,但反物质粒子现在非常罕见,因为如果它们很常见,那么我们将探测到更多的湮灭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爆发。反物质粒子的稀有性使得人们更难发现它们,因为一旦我们知道反物质粒子存在于某个地方,它们周围丰富的正常物质会立即将它们完全转化成其他东西。

德怀尔在从直径1到2公里的临时云层中飞行时,记录下了511千电子伏的伽马射线的三个峰值。带电云发射的电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加速,并能产生高能伽马射线。当伽马射线轰击原子核时,它们反过来产生电子-正电子对。但是德怀尔的团队没有探测到足够能量的伽马射线。德怀尔六年来一直试图找到答案。

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这种情况下的正电子来自宇宙射线,来自外层空间的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核碰撞,产生高能粒子&hellip,它包括伽马射线,存在时间很短。& hellip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正电子运动也应该产生其他类型的辐射,但是这个小组没有发现任何其他的辐射。

Dwyer计划重现2009年的场景,但这次他不会冒任何个人风险。他将把气球放入雷暴中,看看它们能探测到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分为哪几种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雷暴常出现在春夏之交或炎热的夏天,大气中的层结处于不稳定时容易产生强烈的对流,云与云、云与地面之间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发生放电,有时雷声隆隆、耀眼的闪电划破天空,常伴有大风、阵性降雨或冰雹,雷暴天气总是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联系在一起。那么,雷暴分为哪几种呢?

雷暴共分为三种,分别为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及超级单体雷暴三种。而分辨它们的方法是根据大气的不稳定性及不同层次里的相对风速而定(参看风切变)。

单体雷暴

又名单细胞雷暴(Singlecellstorms),是在大气不稳定,但只有少量甚至没有风切变时发生。这些雷暴通常较为短暂,不会持续超过1小时。在平日亦有很多机会看到这种雷暴,因此亦被称为阵雷。

多单体雷暴

又名多细胞雷暴(Multicellstorms),由多个单体雷暴所组成,是单体雷暴的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这时会因为气流的流动而形成阵风带,这个阵风带可以延绵数里,如果风速加快、大气压力加大及温度下降,这个阵风带会越来越大,并且吹袭更大的区域。

超级单体雷暴

又名超级细胞雷暴(Supercellstorms),是在风切变极大时发生的,并由各种不同程度的雷暴组成。这种雷暴的破坏力最大,并且有30%可能性会产生龙卷风。

根据雷暴形成时不同的大气条件和地形条件,一般将雷暴分为热雷暴、锋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类。此外,也有人把冬季发生的雷暴划为一类,称为冬季雷暴。在我国南部还常出现所谓旱天雷,也叫干雷暴。

稍后,小编将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是哪些气象环境会影响航班飞行,欢迎关注这部分飞机出行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发生雷暴时哪些地方最危险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雷暴雷暴最初通常是由小块积云发展开始的,然后迅速发展,经过浓积云发展时期并进入成熟的积雨云阶段,它是一种猛烈的、恶劣而急剧变化的天气。那么发生雷暴时哪些地方危险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发生雷暴时在大树或发射塔下面是最危险的。发生雷暴时的注意事项:

1、雷暴天气发生时,最好不要外出,如要外出应注意避雷。

2、在家中要及时关闭门窗,以此预防侧击雷和球雷的侵入。因为大多数球雷会沿建筑物的门、窗、烟囱进入室内,在室内运动数秒钟便逸出,逸出时会引起爆炸的现象。防雷专家认为,球雷运动与空气运动方向有关,故关闭门、窗,阻隔空气运动途径,从而有效阻止球雷入室。

3、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引发危险。另外打雷时,不要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及不要站在电灯正下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发生。

4、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不可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干燥的洞穴躲避。

5、雷暴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应及时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制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6、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户外球类、攀爬、骑驾等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户外遭遇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在南方,春夏之交或者炎热的夏天时,你可能会遇到雷鸣滚滚、可怕的闪电划破天空,同时还有大风、冰雹、阵雨出现的天气情况。这就是雷暴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杀伤力,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那么户外遭遇雷暴天气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户外遭遇雷暴天气注意事项

1、雷暴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暴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暴,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暴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暴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暴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产生有哪些条件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 雷雨是空气在极端不稳定状况下,所产生的剧烈天气现象,它常挟带强风、暴雨、闪电、雷击,甚至伴随有冰雹或龙卷风出现,因此往往可造成灾害。那么雷暴产生有哪些条件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雷暴的形成条件

(1)生厚而明显的不稳定气层。

(2)充沛的水汽。

(3)足够的冲击力。

形成雷暴的积雨云发展旺盛,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云中电荷的分布很复杂,但总的说来,云的上部以正电荷为主,云的中、下部以负电荷为主,云的下部前方的强烈上升气流中还有一范围小的正电区。因此,云的上、下之间形成一个电位差,当电位差大到一定程度后,就产生放电,这就是平常所见得闪电现象,放电过程中,闪道中的温度骤增,使空气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产生冲击波,导致强烈的雷鸣。当云层很低时,有时可形成云地间放电,这就是雷击。因此,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有时还引起火灾等。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对机场运营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在飞机飞行安全以及各类机场地面设备安全维护的过程中,威胁性自然因素较多,雷暴就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天气现象。那么雷暴对机场运营有哪些影响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雷暴对机场运营的影响:

据统计,全球每小时发生雷暴1820次。根据美国民航近年来因气象原因发生的飞行事故分析统计,48起飞行事故中有23起与雷暴有关,占事故总数的47.9%;另据美国空军气象原因发生飞行事故分析统计,雷暴原因占55—60%。这些统计数字也充分证明,雷暴仍然是目前航空活动中严重危及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例如1982年7月9日美国泛美航空公司的一架B727—235客机,在新奥尔良国际机场起飞遭遇强雷雨和低空风切变爬高到46米就坠毁,造成了机上145人、地面8人丧生。前些年,我国军民航都曾发生过飞机遭受雷暴击伤和击毁的飞行事故。随着我国航空飞行事业的快速发展,飞机遭遇雷暴危及飞行安全的几率也明显增加。

据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机组反映,近几年来,国航B—747航班在飞往美国和欧洲航线上,都曾遭遇过雷电击伤飞机,好在机组处置及时果断,才没有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飞机在暖季飞行,尤其是夏季飞行时,常会遇到雷暴天气。对于从事航空飞行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雷暴的形成机制,清楚雷暴的危害,掌握雷暴信息,采取有效措施,避开或飞越雷暴天气区,确保飞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天气室内注意事项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雷暴天气发生时通常会狂风肆虐,雷雨交加,严重的飞沙走石,甚至能拔起大树,掀开屋顶。我国雷暴天气大多发生在5月至8月,这段时间也是南方沿海台风高发期和暴雨季节。那么雷暴天气室内注意事项都有哪些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雷暴天气室内注意事项

1、好门窗,尽量远离门窗、阳台和外墙壁。防雷专家认为,球雷运动与空气运动方向有关,故关闭门、窗,阻隔空气运动途径,从而起到阻止球雷入室便成为可能。

2、要靠近、更不要触摸室内的任何金属管线,包括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因为当这些金属体接地不良时,雷电流有时会以这些导体通过空气向人体放电。

3、要使用任何家用电器,可以拔下所有的电源。

4、阳能热水器可以充电加热,雷雨天气时不要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澡。

5、宜使用花洒冲凉。这主要因为万一建筑物发生直击现象时,巨大的雷电流有可能沿着水流导致淋浴者遭雷击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天气可以打电话吗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雷暴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是积雨云及其伴生的各种强烈天气的总称。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单个雷暴的生命史一般不超过2小时。那么雷暴天气可以打电话吗?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雷暴天气是不可以打电话的。雷雨天气,手机在开机状态下,特别是在接打电话时电磁波信号较强,容易引发“感应雷”。一旦在雷击区接打电话,雷电干扰手机信号就会“烧”坏手机;如果在空旷地带,因为周围没有防雷装置,人和手机极易受到雷击。

防雷专家提醒大家,虽然打手机会引雷的说法还没有科学验证,但在室外时,遇到雷雨尽可能不要使用手机更安全。打雷瞬间,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场,对手机电磁波造成影响,由于雷电干扰,手机的无限频率跳跃性增强,容易诱发手机暂时无信号和烧机等事故。

在雷击现场,网友们也经常会看到伤者的手机被毁坏的例子,防雷专家称,人体遭受雷击后,体内的电量需要通过手机等导电体释放,在这个过程中便会毁坏手机,并不是通过手机引雷上身。“雷电发生时,电话线,天线等进入建筑物的各类金属管、线缆上所产生的高强度电磁感应,会导致电线导体电压瞬间上升,从而使得家用电器烧坏,甚至烧毁。所以要关掉电源。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天气可以坐火车吗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每年一到夏季,就会梅雨不断,雷暴天气频出,雷暴虽然并非强大的自然灾害,但是打雷仍然是很危险的自然灾害,如果人体遭受雷击,一般是绝无生还可能的。那么雷暴天气可以火车吗?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雷暴天气是不能坐火车的。在遇到极端天气影响导致故障的情况下,列车的安全保障机制会自动发挥作用,导致停车。这种安全保障机制是预先设定的,是为保证乘客安全,而且货车接触网上的避雷器等防护装置能降低被雷击中的概率,却无法做到百分之百避雷。

遭遇雷暴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不要在户外作业或活动,要立即寻找地方掩蔽,最好是: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大型金属框架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舶。

2、不要在这些地方停留:小型无避雷保护的建筑物、车库或车棚;非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船舶或敞开式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山顶、山脊或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顶部;开阔田野、各种停车场、运动场;游泳池、湖泊、海滨或孤立的树下;铁栅栏、金属拉绳、架空线、铁路轨道。

3、雷击时,如果一个人在暴露区并感到头发竖起时,要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4、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千万不要跑动,要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天气能出门吗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进入雨季以后,雷雨天逐渐多了起来。以前经常听人说,打雷一定不要站在树下避雨,也不要靠近金属物体旁边。那么雷暴天气能出门吗?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当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会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甚至还引起火灾等。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遭遇雷暴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不要在户外作业或活动,要立即寻找地方掩蔽,最好是: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大型金属框架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舶。

2、不要在这些地方停留:小型无避雷保护的建筑物、车库或车棚;非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船舶或敞开式的各种车辆及船舶;山顶、山脊或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顶部;开阔田野、各种停车场、运动场;游泳池、湖泊、海滨或孤立的树下;铁栅栏、金属拉绳、架空线、铁路轨道。

3、雷击时,如果一个人在暴露区并感到头发竖起时,要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4、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千万不要跑动,要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为什么不能打电话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在2013年,广州白云区,曾发生过一起在打雷时接听电话,导致耳朵鼓膜穿孔,心脏被电击伤,电话被损的事件。大雨和雷电交加时,应慎用有线和无线电话以及电脑。那么雷暴为什么不能打电话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雷雨天气,手机在开机状态下,特别是在接打电话时电磁波信号较强,容易引发“感应雷”。一旦在雷击区接打电话,雷电干扰手机信号就会“烧”坏手机;如果在空旷地带,因为周围没有防雷装置,人和手机极易受到雷击。

在夏季雷雨天气时,打电话也确实有危险,由于雷电的干扰,手机的无线频率跳跃性增强,这容易诱发雷击和烧机等事故。公共聚居地都装有避雷装置,人们处在这种环境中相对安全,雷电仅仅会干扰手机信号,顶多也仅是损坏芯片,对人体不会造成致命伤害。而一旦处于空旷地带时,人和手机就成为地面明显的凸起物,手机极有可能成为雷雨云选择的放电对象。

实验证明,单纯环境下,雷雨天即使用蓝牙耳机打电话也不会引雷。原因在于,蓝牙和手机通讯是靠电磁波传递信号。因此,不管是通话还是待机状态都不会引来雷击。

手机本身不会引雷,但如果雷电正好打在手机附近,自然会把手机击坏。雷电会产生强大电磁脉冲,通过耦合效应,破坏电子产品,造成电子产品损坏,而且越是智能的手机,越容易坏。

所以在雷雨天气空旷的环境中应关闭手机,以免遭到意外伤害。但是在装有避雷装置的房屋内接打电话是无碍的。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形成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雷暴是指伴有雷鸣和闪电的强对流性天气系统,,它一方面是春末和夏季许多地区主要的降水源,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每年都要造成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那么雷暴形成地理条件是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雷暴的发生需要某些特定条件。形成雷暴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为:水分和迅速爬升的暖空气。因为水分和温度是雷暴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雷暴更多地发生在春季和夏季,特别是在潮湿地区。由于湿度和温度较高,造成了大量的暖湿空气上升进入大气层,因此很容易形成雷暴。所以夏天一定要做好防雷防雨工作。

雷暴天气形成的过程

当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潮湿的地面上,地面上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强烈的对流过程中,互相碰撞、摩擦产生静电,在遇到冷空气后便凝结成带电的水珠。水珠自身携带着大量正电荷,聚集后形成带电的积云,并在地面上产生感应电荷。当两块带不同电荷的积云相遇,或碰到地面上感应的异性电荷时发生反应,便产生放电现象;放电时产生的爆炸声便是雷,释放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转换成光能,便形成了所谓的“闪电”。

在特殊情况下,雷电在形成中受到地面环境等因素和影响,就会出现球形的滚“雷”或跳“雷”。雷电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由它形成的电压高达几十万千伏或几百万千伏;由此形成的电流达几万安或几十万安。怎样使这些巨大的能量造福于人类,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形成雷暴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近几年来,西平县夏季遭受雷击的次数逐年增多,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脑等)损失惨重,其中还有人员伤亡事故。因此,加强对雷暴知识的了解非常重要。那么形成雷暴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雷暴的发生需要某些特定条件。形成雷暴的两个最基本要素为:水分和迅速爬升的暖空气。因为水分和温度是雷暴形成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雷暴更多地发生在春季和夏季,特别是在潮湿地区。由于湿度和温度较高,造成了大量的暖湿空气上升进入大气层,因此很容易形成雷暴。所以夏天一定要做好防雷防雨工作。

雷暴天气形成的过程

当强烈的阳光照射在潮湿的地面上,地面上形成了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强烈的对流过程中,互相碰撞、摩擦产生静电,在遇到冷空气后便凝结成带电的水珠。水珠自身携带着大量正电荷,聚集后形成带电的积云,并在地面上产生感应电荷。当两块带不同电荷的积云相遇,或碰到地面上感应的异性电荷时发生反应,便产生放电现象;放电时产生的爆炸声便是雷,释放过程中产生的热能转换成光能,便形成了所谓的“闪电”。

在特殊情况下,雷电在形成中受到地面环境等因素和影响,就会出现球形的滚“雷”或跳“雷”。雷电释放出来的能量是惊人的,由它形成的电压高达几十万千伏或几百万千伏;由此形成的电流达几万安或几十万安。怎样使这些巨大的能量造福于人类,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常见的雷暴形势有哪些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雷电会带来哪些危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了解的常识知识。雷暴是一种常见的并带有破坏性的灾害性天气,雷暴发生的时间通常急剧而短促,它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常伴有大风、闪电和不同程度的降水或者冰雹。那么常见的雷暴形势有哪些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常见的雷暴形势有

1、细胞雷暴(Singlecellstorms)是在大气不稳定,但只有少量甚至没有风切变时发生。这些雷暴通常较为短暂,不会持续超过1小时。在平日亦有很多机会看到这种雷暴,因此亦被称为阵雷。

2、细胞雷暴(Multicellstorms)由多个单细胞雷暴所组成,是单细胞雷暴的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这时会因为气流的流动而形成阵风带,这个阵风带可以延绵数里,如果风速加快、大气压力加大及温度下降,这个阵风带会越来越大,并且吹袭更大的区域。

3、级细胞雷暴(Supercellstorms)是在风切变极大时发生的,并由各种不同程度的雷暴组成。这种雷暴的破坏力最大,并且有30%可能性会产生龙卷风。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天气中球状闪电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雷电会引起雷击火险,大风刮倒房屋,拔起大树,果木蔬菜等农作物遭冰雹袭击后损失严重,甚至颗粒无收,有时局地暴雨还引起山洪爆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大家知道雷暴天气中球状闪电是怎么回事吗?

球状闪电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通常它只会维持数秒,但也有维持了1-2分钟的纪录。更神奇的是它可以在空气中独立而缓慢地移动。

由于球状闪电出现的频率很低,科学家难以做系统的观测。2014年1月28日,中国科学家首次拍到球状闪电,理论方面,有人认为它是灼热的空气团或气化了的元素,例如碳、钠又或是铜。虽然这个理论可以解释球状闪电的部分特性,却不能说明为什么它可以在飞机舱内形成。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如等离子体、离子、带电的尘埃、有外层电子壳的水等,但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完满地解释这个科学悬案。

球状闪电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并不常见,它行踪飘渺、色彩和外形多变,同时还有瞬间巨大的破坏力。所以,早在古希腊的时代,人们就开始留意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了。

很多人认为球形闪电是一团密度不大的常温等离子体,由于“太阳风”和宇宙射线的轰击,包围地球的空气被电离成正、负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的离子层。当离子层部分离子和电子集聚,便可能形成球状闪电。

气象专家介绍,突发雷雨天气时,带电云层离地面很近,地面又有一些突出物体产生感应电荷,两者之间形成放电,因此形成了滚地雷。滚地雷容易对地面上的人员和物品造成电击伤害。

球状闪电至今仍是人们不能解释的奇怪自然现象。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球状闪电基本上发生在雷暴天气中。

以上是小编介绍雷暴天气中球状闪电是怎么回事的内容,本网自然灾害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气象灾害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才能更好的保证家人外出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天气一定会下雨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雷暴天气是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多出现在夏季和秋季,冬季只在中国南方偶有出现。雷暴出现的时间多在下午。夜间因云顶辐射冷却,使云层内的温度层结变得不稳定,也可引起雷暴,大家知道雷暴天气一定会下雨吗?

雷暴是大气中的放电现象,一般伴有阵雨,有时还会出现局部的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强雷暴天气出现有时还带来灾害,如雷击危及人身安全,家用电器、计算机机房直接遭雷击或感应雷的影响而损坏,有时还引起火灾等。

雷电是一种大气中放电现象,产生于积雨云中,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某些云团带正电荷,某些云团带负电荷。它们对大地的静电感应,使地面或建(构)筑物表面产生异性电荷,当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不同电荷云团之间,或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强度可以击穿空气(一般为25-30KV/cm),开始游离放电,我们称之为“先导放电”。云对地的先导放电是云向地面跳跃式逐渐发展的,当到达地面时(地面上的建筑物,架空输电线等),便会产生由地面向云团的逆导主放电。在主放电阶段里,由于异性电荷的剧烈中和,会出现很大的雷电流(一般为几十千安至几百千安),并随之发生强烈的闪电和巨响,这就形成雷电。

以上是小编介绍雷暴天气一定会下雨的,另外本网自然灾害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气象灾害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才能更好的保证家人外出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雷暴天气应该怎么办?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当外面开始打雷闪电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让我们把电视关了,以免发生其他灾难。这种说法主要是因为电视接受器容易被闪电击中,从而导致触电现象的发生。那么,雷暴天气应该怎么办?

1、留在室内。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切勿游泳或进行其他水上运动。离开水面及找寻地方躲避。

3、避免使用电话或其他带有插头的电器,包括电脑等。

4、切勿接触天线、水龙头、水管、铁丝网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5、避免用花洒淋浴。

6、切勿处理以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切勿站立於山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树木或桅杆容易被闪电击中,应尽量远离。闪电击中物体后,电流会经地面传开,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湿地面尤其危险。应该蹲著并尽量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

7、远足及其他户外活动人士,应随身带备收音机,不断留意气象台发出的最新天气消息。

8、留意暴雨可能随时出现,切勿在河流、溪涧或低洼地区逗留。

9、驾车人士如驶经高速公路或天桥,应提防强劲阵风吹袭。驾车驶经高速公路或天桥,应提防强劲阵风吹袭;海上的小艇应小心提防狂风或水龙卷袭击。

10、海上的小艇应小心提防狂风或水龙卷袭击。

11、如遇上龙卷风,应立即躲入坚固的建筑物内。要远离窗户、蹲伏在地上并用手或厚垫保护头部。如在室外,应远离树木、汽车或其他可被龙卷风吹起的物件。

12、如遇雷暴大风天,需要外出的朋友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特别是走路、骑车需要经过狭长通道,或需途径广告牌和老树下的朋友,一定要减少逗留时间,以防发生危险。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得知,在雷暴天气时,我们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时要切记不要接触水管,铁丝网等类似金属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