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集团军

集团军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集团军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集团军问题。

分享

浏览

3556

文章

10

73集团军驻地在哪里?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厦门

73集团军驻地在福建厦门。第73集团军是新调整组建的84个军级单位之一,也是调整后的集团军之一。

73集团军驻地在福建厦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73集团军是2017年4月18日全军新调整组建84个军级单位之一,隶属于东部战区。

委决定,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

重要意义:整组建新的集团军,是对陆军机动作战部队的整体性重塑,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新型陆军迈出的关键一步,对于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二战苏联刚刚组建第5坦克集团军为何又马上将其解散了呢?

全文共 1178 字

+ 加入清单

苏德战争爆发初期,为了抵抗德军的进攻,苏联草草组建了两个实验性的军团,这两个军团便是坦克第三集团军和坦克第五集团军。这两个集团军都具备着强大的突击能力,就相当于德国的装甲军。苏联组建这两个集团军的目的非常的明显,那就是要与德军展开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的战争,提高其进攻能力以及对德军装甲部队的反突击能力。然而第五集团军刚刚组建没多久就被解散了,这是为何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件事情之前,苏军期初是组建了大量的较小单位的装甲旅,不过在后来的战争当中得出的经验就是,这种较小的单位持续突击作战能力很有限,往往在突破德军防线之后就已经损失非常严重了,没有能力再进行进一步深入进攻。然而那些骑兵部队又缺乏重武器来击败德军的步兵单位,因此苏联才会如此迫切的需要组建大编制的装甲部队来弥补苏联军队的突击作战能力。

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苏联的第五坦克集团军就这么迅速成型了。第五装甲集团军管辖下有3个坦克军,拥有着641辆装甲车,从这样的规模和实力上来看,这绝对是拥有着超强战斗能力的“钢铁巨拳”。然而对于第五装甲师最致命的缺陷就是非常缺乏大规模机械化作战的经验。先不说那些坦克军都是刚刚新成立不久的,就连坦克集团军司令部也都是刚刚成立不久的。

从集团军司令部的指挥员到参谋长以及各个人员,对于这种大编制的机械化部队的指挥都是知之甚少的。要知道前期,他们这些人也仅仅只是指挥一两个坦克旅在进行作战的,这个规模连德军的一个装甲师的规模都算不上,都是属于装甲团级别的作战指挥官。现在一下子让他们连续跳两级,直接跟德军的装甲军一个级别的作战,这让当时的苏联指挥官感到非常为难,他们根本就不清楚该如何去协调各个作战单位成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作战。

苏联第五坦克集团军在成立没多久就被投入到了德军的夏季攻势的反击当中,当时奉命进攻位于苏联以南地区的重镇沃罗涅日的德国第48装甲军展开进攻。斯大林的想法是希望第五集团军趁着德军步兵还没有赶到之前就拿下沃罗涅日,彻底切断这个过度延伸过来的装甲军矛头。然而现实总是非常残酷的,第五坦克集团军由于缺乏战斗经验,各个坦克军之间没有任何的协同作战可言,都是各打各的,不仅没有完成预想的突围,反而是被德军的装甲单位和步兵进行反击了,甚至还导致了苏联的一部分兵力被包了饺子。

这场战斗结束后,斯大林对第五坦克集团军的表现非常的不满,于是便在1942年的7月15日就下令将第五坦克集团军给解散了,同时将该集团军司令利久科夫降职为了坦克军军长。第五坦克集团军从成立到解散相隔仅仅只有52天。

事实上利久科夫的指挥能力并不差,从他在1941年的莫斯科保卫战中的杰出表现就能看出,而且还获得了“苏联英雄”的这一称号,然而他最后却成为了苏联机械化作战上过快的牺牲品。利久科夫最后是乘坐着一辆KV重型坦克冲过德军封锁线的时候遭到了反坦克火炮的攻击,最终不幸身亡。

展开阅读全文

二战德国的中央集团军能够吊打日本甲级师团么?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中央集团军无疑是德国最有战斗力,最庞大的战役集群。在兵力最鼎盛的时候达到了193万人,编成3个装甲集团军和3个步兵集团军,总计76个师。可以说兵强马壮,战斗力相当惊人。同时亚洲这边,日本拥有着100多个师团甲级17个,其中有5个师团的战斗力相当惊人。那么若是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碰上了日本的甲级师团,那么哪个会更厉害一些呢?

一般一个甲种师团,辖2个旅团,每个旅团又有2个步兵连队,工、骑、炮、辎各一个联队,一共8个联队,一般齐装满员的日本常备主力师团兵力在2.4-2.8万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

小结:仅从兵力上看的话,德国的中央集团军群193万人,可以顶的上将近70个日本师团,而且德军在武器装备方面也是碾压优势。当然不同级别的作战单位比较战斗力有点欺负人,下面以德军师一级的单位与日本师团对比。

再看质量

(1)步兵师战斗力对比

德军步兵师一般有1.2-1.8万人左右,武器配置为三千多支手枪、1.2万支步枪、300多支冲锋枪以及600多挺轻重机枪,此外还有50多门100mm口径大炮

日本甲级步兵师团兵力在2.4-2.8万人,武器配置为步枪14900枝,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

从人员配备上来看日本占人数优势,日本士兵身材矮小,作战灵活,善于拼刺刀,但是在德军绝对火力面前,日本的刺刀优势得不到发挥,近战的德国的冲锋枪火力可以大量杀伤日本士兵。

从武器配备上,德军的毛瑟步枪也不逊色于日本的三八大盖,同时轻重机枪配置数量是日本的一倍,德军的MG-42机枪也远优于日本的歪把子机枪,在火炮方面,德军的重火炮方面占绝对优势,但日军在便携式掷弹筒方面,打击精准、快速、机动性强,可以有效帮助日军作战,1个德军师战斗力抵得上1.5个日本甲种师团。

(2)机械化师战斗力对比

由于日本资源匮乏,装甲坦克数量配备较少,并且在坦克性能上远逊于德军坦克,并且德军的步坦协同做的非常好,可以说1个德军装甲师的战斗力顶的上4-5个日本机械化师

总的来说,如果是在平原地形作战,德军的装甲师战斗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扬,如果是在山地作战,日本灵活机动作战的战术,顽强作战的意志,精准的掷弹筒打击,可以弥补自己的火力方面的不足。此外在后勤补给方面,空中打击方面,德军也是完胜。

所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17个装甲师的战斗力与68个日本甲种师团相当,剩下的60个步兵师基本和90个日本甲级师团相当,那么整个德国中央集团军群至少至少可以与158个日本甲种师团战斗力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希特勒任命希姆莱为集团军司令,为何古德里安极其愤怒?其中有何原因?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德里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表现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了,德国三大名将之一,这里小编就不多说了。古德里安虽然厉害,也拿过很多奖,不过古德里安与他的元首希特勒关系并不是很好。他与希特勒在恢复德意志的强大与对外扩张方面并没有什么冲突,但问题是古德里安对希特勒的指挥军事方面很是不爽。就像海因里希大家所说的那样:“我们在外带兵,可是没有希特勒允许的话,连把卫兵从窗外移到门口的权利都没有。”

这或许有点夸张,但佐证了希特勒极强的控制欲。尤其是,战争前期的顺风顺水使得他更加自负,以致到了战争后期,更听不进意见。作为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感到阵阵无力。尤其是,希特勒要重用希姆莱一事,让他无比愤怒

有朋友要说了,希姆莱跟希特勒关系那么好,重用也在情理之中啊。确实,他们是狼兄狈弟,问题是,希姆莱在执行种族屠杀政策上“执行力”确实很高,后来被德国一家周刊称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刽子手”,深得希特勒欢心。但他在指挥打仗方面,真的不行啊。当然咯,希特勒信任他也是有理由的。

那就是,老大我只当了几年兵,现在打仗这么利害,希姆莱一战时也参过军,凭什么就不能指挥大兵团作战呢?因此,希特勒要让他去做维斯杜拉集团军司令,阻止如雪崩般袭来的苏军。古德里安据理力争,毫无作用。果然,在苏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希姆莱的防线,是最先崩溃的。这家伙打了败仗,情绪低落,想撂挑子。

古德里安驱车前往柏林北边80公里处的 维斯杜拉集团军指挥部,没见到他。经人指点,终于在30多公里外的一家疗养院里找到了他。多大的病呢?《最后一役》记载,“他蜷缩在湖边的疗养院里,只不过有点感冒头痛”。古德里安先是问候了他,祝他早日战胜病魔——我估计,他心里想的正相反——然后满是疼惜的说,你又是内政部长、又是警察总监、又是党卫队全国领袖、又是预备军总司令,不如放弃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吧。

希姆莱是个聪明人啊,一下就听出来。可自己是希特勒钦点的将啊,怎么好意思说自己干不了?这不是证明自己无能吗?古德里安趁机说,只要你授权于我,我帮你去说啊。《最后一役》记载,当晚, 希特勒解除了工作过于劳累、负担过重的 希姆莱的军队指挥权。但他是不情不愿的,对着古德里安发了一通牢骚。古德里安终于拔掉了一个钉子,只是,战争打到这个时候,也没多少意义了。

展开阅读全文

集团军和军有什么区别 解谜集团军和军的具体区别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不少喜欢军事的网友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的人分不清这个集团军和军的区别,其实这个区别还是比较好解决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位作者分析的,分析的很透彻,头头是道的,感觉知识就一目了然了,还是非常的简单的,下面一起看看相信的介绍吧!

我军集团军和军的根本区别在于:

1、军是战术单位,为高级战术军团;

2、集团军则是战役单位,为基本战役军团;

3、军的编成相对简单,如空军的军,主要以航空兵为主,陆军的军主要以步兵为主。

4、集团军是诸兵种合成单位,集团军编成内,装甲兵、地面炮兵、陆军防空兵等兵种加强(如军直属的坦克团、炮兵团、高炮团升格为集团军直属的旅或师),并增编了陆军航空兵和电子对抗部队,形成以装甲兵、步兵(摩托化步兵、机械化步兵)为主,具有多种作战手段的诸兵种合成的战役军团,装甲化、机械化和合成化的程度显著提高,火力、突击力、机动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明显增强。

集团军一般是由几个师、旅编制成的军队的一级组织。在一般情况下,集团军是隶属于战区或者方面军,也就是说集团军隶属于我国的五大战区。战区所管理的是其所在区域内的所有武装力量,而集团军只属于其陆兵中的一部分。一般集团军在总部的命令下执行运动作战的战争力量,是我军在战争中陆地歼敌的主要力量。编制比较齐全,人员比较充足,作战能力、机动能力都比较强。在我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集团军共有十三个集团军,分别是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

集团军是一种由陆军各兵种组合在一起的战役编成单位,编有由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陆军航空兵等兵种或专业兵组成的战斗部队和勤务保障部队。集团军的出现时历史的必然现象。1812年,拿破仑一世的军队入侵俄国的战争中,俄军、法军都编组了集团军(军队集团),作为陆军战役军团,也就是集团军的前身。19世纪初,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加、战役规模的扩大,为提高作战指挥的效率,各国军队开始组建集团军,世界军事舞台上也第一次出现了集团军的雏形,在随后的二战以及其他战役中,集团军的定义也在一直被更新,直到现在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驻地旧址群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驻地旧址

九江市修水县

20世纪30、40年代

1、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第二十军军部白岭旧址(白岭镇下泰清村石嘴上胡墨轩屋〔又名跳石屋〕):与文物本体重合;

2、第二十军军长杨汉域白岭住地旧址(白岭镇温泉村30组丁家桥胡毓英屋):以旧址本体为界,东延伸至山脚,南延伸1.47米,西同文物本体,北延伸至山脚.面积:279.91平方米;

3、白岭镇温泉村抗日泉(白岭镇温泉村泰清温泉):东延伸至0.6米,东南延伸0.8米,南延伸0.4米,西南延伸0.8米,西延伸至山脚,西北延伸0.7米.面积:14.57平方米;

4、第二十军军部暨军长杨汉域住地路口旧址(路口乡路口村坳背源岭下丁定时屋):东延伸1米,东南延伸21.31米,南延伸2.6米,西南延伸1.11米,西延伸0.5米,西北延伸1.11米,北延伸1米,东北延伸1.40米.面积:325.40平方米;

5、第二十军政治部旧址(路口乡柏林村上刘家庄大屋):东延伸22.91米,东南延伸29.74米,南延伸29.42米,西、北同文物本体.面积:595.31平方米;

6、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路口乡烈士陵园内):东、南、西各向外延伸6.3米,北延伸1.17米.面积:881.97平方米;

7、第二十军第一三四师师部旧址(全丰镇塘城村大屋咀杨西范屋):与文物本体重合;

8、第二十军第一三四师师部医院旧址(全丰镇南丰村樟树大屋):东延伸2.40米,东南延伸1.71米,西南延伸7.70米,西延伸24.54米,西北延伸至山脚,北延伸1.6米.面积:600.02平方米;

9、第二十军一三三师师部旧址(路口乡路口村坳背源):与文物本体重合.

展开阅读全文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驻地旧址群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驻地旧址

九江市修水县

20世纪30、40年代

1、国民革命军第三十集团军第七十二军第三十四师第一0一团第一营营部旧址(杭口镇双井村七组虎形陈家大屋):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同本体,东南延伸

2、02米,南延4.25米,西南延伸1.62米,西延伸6.06米,西北延伸0.69米,北延伸7.64米,西北延伸7.61米.面积:370.6平方米;

2、国民党第三十集团军总司令部旧址(义宁镇良塘村):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延伸5米.面积:905.34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位于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花亭湖村,年代为1938年。

2019年,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亭湖村:花亭湖村 花亭湖村地处太湖县城西北5公里,是花亭湖风景区的东大门,“晋陈”、环库公路穿境而过,东南与阳冲村、岔路村接壤,南邻湖滨村,西接芭蕉村、九龙村及花亭湖水面,北连梅河村,地势北高南低。花亭湖水电站、旅游码头、情人岛休闲山庄坐落其中,并与核心景点西风禅寺紧邻。全村总面积14.9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小组,2011年末全村总户数630户,总人。

展开阅读全文

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二十八集团军军火库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二十八集团军军火库为金寨县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二十八集团军军火库位于天堂寨镇后畈村黄氏祠,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6月21日,抗战时期国民党第二十八集团军军火库被列为金寨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及墙基以外东、南、西、北各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0米。

天堂寨镇:天堂寨镇处于鄂`皖两省,罗田-英山-金寨三县交界处,与风景秀丽的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紧密相连。全镇总面积206.6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7万人,耕地面积1.95万亩,山场面积22.2万亩。 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316毫米,年均气温12.6摄矢度,整个气候有利于动植物生长;这里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怡人。

展开阅读全文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地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位于郑州市建设路中段南侧碧沙岗。1928年4月,冯玉祥为纪念在大小数百场战役中的阵亡将士,批准拨出经费13万元,在白沙岗辟地400亩,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并祠。工程由交通司令许骧云为督办并监工,落成于1928年秋。1956年,改建为碧沙岗公园。

墓地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410米,面积为24.6万平方米,四周青砖高墙垒筑。墓地中部建-烈士祠,仿古建筑,占地4330平方米,有前后两个院,前院有正殿和东西廊房各7间,均高台建筑,有回廊,绿色琉璃瓦顶。后院正中为后殿,建筑形式与正殿同,殿内四壁嵌有当时军政要员的挽辞刻石。

祠前有3座碑亭,即民族亭、民权亭和民生亭,均为六角形攒尖仿木结构建筑,黄琉璃瓦顶。民权亭内立汉白玉方碑;正面冯玉祥书“碧血丹心”4字,另3面为冯玉祥撰《祭北伐阵亡将士文》。民生亭内立鹿钟麟撰《烈士纪念碑》。在墓地中轴线上有东西向长方形水池,池上建石桥,桥北即墓地正门,门上所刻横额为冯玉祥题“碧沙岗”3个大字。1975年北大门重建,由城堡式改为庑殿式。烈士公墓在祠后,墓冢间隔2米,纵横成列,葬攻克郑州以前各战役阵亡将士。墓地东南部也葬一些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阵亡将士。

墓地有碑刻40余通,除挽辞刻石19块外,还有墓地落成纪念碑和抗日英雄纪念碑,后又建北伐将士纪念碑,碑身高近18米,正面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碑体浮雕由北伐群像组成。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纪录了近代中国革命历程。

1928年

第二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