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驻地

驻地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驻地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驻地问题。

分享

浏览

4897

文章

92

军人为什么不能在驻地谈恋爱_军人不能在驻地谈恋爱的原因

全文共 6581 字

+ 加入清单

在网上发现有不少人在谈论军人为什么不能在驻地恋爱这个问题。下面小编帮大家搜集了军人不能在驻地谈恋爱的原因资料,希望能帮到各位。

军人在恋爱里面的加分项

你可以说张三个子矮李四脸抽象王五性无能你不要跟他们谈恋爱,当你基于对个人的了解做出这样的判断的时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你说军人苦军人累,跟军人谈恋爱就像手机里养电子宠物,结婚后换灯泡修马桶搬桌子带孩子都要自己上,把军人一棍子打死,那就妥妥不对。 人最深刻的本性是自利的,找对象行为等价于找一个让我们今后生活更加幸福的伴侣,我们只是在对这个对象的好坏进行权衡,也许军人天生自带许多负分项,但是我要说两点:

1)不同人对这些所谓负分项的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小鸟依人型的跟独立自由型的人对与军人恋爱缺少陪伴的接纳程度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对某些人而言的负分项甚至可以成为另一些人的加分项,比如说很独立的女生说不定会庆幸:“艾玛,反正他想出轨也找不到对象,真是捡到超长保质期的男票了”;

2)负分项是可以通过其它优秀品质抵消并在总分上胜过其它竞争者的。一个身高一米八颜值八分腹肌八块温柔体贴低调幽默才华横竖都溢的富二代军人,谁再敢劝你请绝交;

3)啊,军人也是有很多加分项的好嘛,比如说整体上是工作稳定、感情专一、身体倍儿棒,谁用谁知道(╯▽╰) >>>下一页更多精彩“没有手机的年代军恋是怎样的爱情”

#p#副标题#e#

军人恋爱不是想谈就能谈

恋爱是两个人之间基于爱慕的感情交往,属于个人私事范畴,国家法律法规不对其进行干涉调整。但现役军人的恋爱有所不同,2001年11月9日总政治部发布的《军队贯彻实施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要求:现役军人应当慎重地选择恋爱对象,军官和文职干部确定恋爱关系后,应当主动向所在党组织报告,由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对其恋爱对象进行政治审查;义务兵一律不准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

由此可知,现役军人谈恋爱有一定的审查程序和条件限制。

军官和文职干部恋爱要报告审查。政治机关按照现役军人配偶条件对军官和文职干部的恋爱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政治审查,既是确保军队政治纯洁可靠,防范不明身份人员以婚姻为跳板混入部队的重要措施,也是对军人自身的关心和爱护,对确保婚姻质量和维系婚姻稳定有积极作用。在过去一段时间和军人婚姻管理审批严格的单位,要求军人确定恋爱关系之后,结婚之前半年要向组织提交恋爱报告,这种做法从法律角度看,尽管有干涉个人恋爱自由之嫌,但对预防"闪婚"等仓促婚姻和游戏婚姻玩弄异性感情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军人恋爱的提前报告和审查环节,除担负特殊任务部队和核心岗位人员仍有严格要求外,其它部队和人员已经基本省略或简化。

义务兵一律不准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对义务兵的恋爱对象之所以有"一律不准"的严格要求,主要考虑:义务服役时间较短,退役后回原籍不利于家庭稳定;部队通常集中驻防,义务兵数量相对较多,允许在驻地找对象将导致当地适婚青年失衡,容量引发军民纠纷,也会给军民关系和部队形象带来负面影响;义务兵年龄多数为18-20岁,尚未达到结婚的最佳的年龄,也与军队提倡晚婚晚育的要求相左,没有必要过早谈恋爱;部队严格的组织纪律,士兵单独外出的时机相对较少,与驻地青的谈恋爱不但难以建立纯洁深厚的感情,还会牵扯工作精力,影响部队的集中管理和严格的组织纪律。

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可以理解为,士官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以不得为原则,以允许为例外。按照《规定》理解,"不得"为原则的考虑及理由与义务兵"一律不准"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相似;而以"允许"为例外,则是考虑到孤儿、伤残人员和个别超过30周岁回原籍找对象确有困难,在边疆境县(市)、沙漠区、国家划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区和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部队服役等特殊情形,并同时作出须经一定级别政治机关批准和从严掌握的要求。但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士官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士官在军队中的比重逐年增大,为妥善解决大龄士官的婚恋问题,相关要求也逐步放宽。目前,按照2011年四总部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士官管理规定》第三十九条,中级士官,年龄超过28周岁的男士官或者年龄超过26周岁的女士官,烈士子女、孤儿或者因战、因公、因病致残的士官,均可在驻地和部队内部找对象。

从具体实践和官兵集中反映的问题来看,由于缺乏权威详细的解释,各单位对"部队驻地"和"部队内部"的理解还有不少争议,从严或从宽把握的选择关系到士官群体的切身利益。

看了军人为什么不能在驻地谈恋爱还看:

和军人恋爱的体验

这话题真的是涉及到我自己身上,却不知道该如何说起,我们在一起527天了,一起共处的日子却是只有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军恋不易,是真的不容易,每天只能靠着手机来联系,甚至有的时候一两个月没有一通电话,偶尔的一通电话也是匆匆几句便又去集训,异地恋加军恋只有体会过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心酸

@婷婷

我去年退伍回来,今年一月份相亲认识一个兵哥哥,他假期的最后一天我们匆匆见了半小时,从此开始和手机谈恋爱。这次他又休假回来了,可是面对他本人莫名的还是有些陌生和尴尬,就算微信上聊的再熟,还是像陌生人一样。在一起相处了几天他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完美,喜欢自然而然就淡了,战友说时间短相处少,不应该轻易放弃一段感情。想想也是,相处的这几天感觉他人还不错,只是刚熟他又要走。昨天他又回部队了,我送他到车站。从此又要开始异地军恋。。。

@匿名

和军人谈恋爱的感觉就是:明明已经脱离单身狗行列了,却还被身边人当做单身狗,没有合体的机会,有时连打电话都变成了奢侈,没办法,谁让我喜欢他呢

@叶子

在所有人面前板板正正的站着 一脸严肃认真 只有跟你漏出白牙傻乐 讲黄段子

我不知道和军人谈恋爱是什么感觉,但我知道我妈和我爸在一起头几年那会肯定很难过,怀孕难受丈夫不在身旁,孩子出生起名丈夫不在,后来老爹因为救人变残疾了,照顾孩子还要照顾丈夫,硬把把自己当男人使。 不过上帝总是眷顾好人的。

@曾钰銘

和junren异地恋,晚上要陪我聊天,让他早点休息,我说准备入睡还得好久,他说“放下手机,1分钟就会睡着”。还有,他会把周末的大部分休息时间分给我。

@cc

我和我男票刚认识的时候是他刚退伍回来,然后跑我店里来加我微信,我给他扫二维码,结果他不会,后来我们一起出去玩,吃完东西之后付钱,他没带现金问刷卡行不行,别人说不行,支付宝或者微信都可以,结果他说支付宝是什么,微信怎么可以付款啊!当时感觉周围人的眼光都跑我们身上了!后来学了好久才会微信,结果到现在还不会用支付宝,,这个傻傻又可爱的家伙,希望我们的小结晶出来不要那么傻呀

@空城只因旧梦在

六年军恋,订了婚,然后分了手,只能说太苦了,不能牵手不能拥抱,你能做的大概只有为他耐得住寂寞……军恋最忌讳的大概是不会说话,在此以过来人身份提醒军哥哥们,你的她要出去玩,你就打电话发消息让她注意安全帮她查路线,她喜欢吃你就去淘宝买有格调的牛轧糖和玫瑰甜酒,她生气不接电话你就一直打啊,给她朋友打啊,给她同学打啊,打到她接为止。千万不要冷处理,毕竟她在等你,只这一条,你就不该辜负她。

@匿名

异地军恋 我强哥说让我把想吃的都列出来,等他休假的时候带我吃遍所有好吃的吼吼吼

@Hz

那应该是你永远找不到他,聊天聊着聊着就失踪了,然后只有他联系你的时候,你才想起来原来你还有个男朋友。不过确实很暖很靠谱,虽然现在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不过,我想说谢谢你来过

@59大宝贝

我不知道和军人恋爱是什么感觉,但是我知道和军人做朋友是什么感觉。就是一天到晚聊军事,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水里的潜水艇到天上的战斗机、导弹,再到宇宙飞船……

@青松

“和军人恋爱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看到这个话题的瞬间突然有点儿懵 之前从来都没刻意想过这个问题 转眼间 和我家兵哥哥在一起一年多了 只见过一次面 短短的十二天 被他宠得像个宝宝 我们像普通的小情侣一样 逛吃逛吃 有说有笑 在见到他之前 这些情侣间的日常已经在我脑海里浮现过千遍万遍 异地军恋 说不苦是假的 只好苦中作乐咯 最近几个月 一周才能通一次电话 习惯就好...... 大傻狗老公 你是国家的人 也是我的人你的宝宝在等你

@甜蜜饯儿

这个我一定要发言,和军人恋爱的感觉就是,桌子上的东西永远整整齐齐很有规律,再也不用担心起晚了出门找东西翻半天,鞋子衣服他收拾的比你还整齐,连抽纸用了一半那个包装纸塌下去了他都要扯的四角平整不用担心不会做饭,军人炒菜都是没话说他吵的蛋炒饭是我吃过的做好吃的了不用担心他很瘦背不起你,一言不合扛起就走感觉比找了个保姆还美滋滋

@傲娇の

没有手机的年代军恋是怎样的爱情

那时候,没有微信,部队也不让使用手机。

忘了在哪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很多年前,没有电话,通信只能靠写信。

有一天,驻守在高原的他收到家中来信:妻子难产,速归!

他赶紧往落款日期一看,已经是一个月之前的事情。

那一年大雪封山,路不好走。

他连忙向部队请假,花了十多天时间回到家乡。

还未进家门,他便听到小孩的哭啼和妻子的安抚。

还好,母子平安。

他在门口,流下了一名边防军人的眼泪。

在电话还不普及的年代,军恋之间的沟通主要靠写信。

没写过几封情书,怎好意思说你曾拥有过爱情。

一封书信,把文字转化为温柔的话语,镌刻进彼此的内心。

有那感情充沛的士兵,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偷偷跑到楼顶,就着月光,把一份份思念记下。

要写信,除了抄名言警句,字迹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有多少老兵,为了写得一手好字,花了70多块钱,买了庞中华全套字帖。

而那时候的津贴,一个月才30多元。

那个时候,收到女生的来信也绝对是值得炫耀的事情。

战友们会嚷嚷着让你朗读来信,

幸福洋溢在脸上,拆开时也得小心翼翼。

把每一封信珍藏,等到退伍的时候,

就是好厚一叠。

再回到家乡,和寄信的她一起回味。

这一切,就是彼时军人的爱情。

曾看到过几张老照片。

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战士们在泥泞的战壕中,翻阅着一封封后方寄来的信件,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有对象的自然很幸福,没对象的,国家也组织了各大学校的青年给他们写信。

我宁愿浪漫的相信,其中一定有人留下了寄信地址,

也一定有人在战后因缘际会,从笔友变为了恋人。

90年代中后期,电话慢慢在军营普及。

等到大多数人打得起电话,那又是更往后的事情。

电话比写信好,一来互动及时,二来能听到彼此的声音。

然而,有时候,打电话也不是那么方便。

当电话那头说:我爱你,你呢?

你只能呜呜咽咽回答“嗯,我也是。”

而绝不能当着就坐在旁边的指导员说:我也爱你。

再后来,部队有了电话室,再也不用在队部或者走廊上打电话了。

官兵有了更多的隐私。

每到周末,电话室门口都排满了人。

在狭窄的方寸空间里,每一个战士仿佛都成为了巨人。

即便他受了委屈,即便他满身伤痕,电话那头听到的,总是他刚毅坚强,积极乐观的声音。

作为一个新兵,他可能看起来很弱小;但作为一个男友,他一定是顶天立地。

进入21世纪,慢慢出现了一种通讯工具,叫做手机。

当社会已经广泛使用手机的时候,部队还在严防死守。

手机自然比电话方便,不仅可以随处拨打,还能够发送短信。

多少军人开始了一场藏手机与找手机的世纪博弈。

最牛逼的是,

有一段时间不知道哪里出了一款无线电话。

长得跟电话一模一样,但功能却和手机小灵通类似,不用插线,而是插卡,并且可以发送短信。

每到晚上,大家就抱着电话按来按去。如果不小心被发现,就说这个是电话,不是手机。

那时候部队还没有涨工资,长途电话费比现在还贵,对于谈恋爱的军人来说,

每个月的电话费,成为在部队最大的开销。

每次打电话,他们都死盯着通话时长读秒。

“亲爱的,那我挂啦……”

“等一下,才5分11秒,我们再说40秒,别浪费。”

“哦,好吧。”

“亲爱的,我很爱你,等我服完兵役,就回来娶你。等着我。”

再后来,正如你们所知,生活中有了微信,手机也终于进入了军营。

有很多军恋的女生抱怨说,我的兵哥哥在手机里。

我突然就想到,以前部队不让用手机的时候,

兵哥哥们,都在哪里?

那个时候的军恋,

都是怎样的爱情。

军人不能在部队驻地谈恋爱吗

根据我军《军人婚恋规定》中有关义务兵、士官、(军校)学员恋爱和结婚的特别规定:义务兵一律不得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服现役期内不得结婚;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驻地或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军队院校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结婚。这是原则上的要求。

根据本规定,士官恋爱、结婚不受上述规定限制的情形有两种:(1)对孤儿、伤残人员和个别年龄超过30周岁,回原籍找对象确有困难的士官,要求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由军集以上单位正治机关批准;(2)在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规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区和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服役的个别中级以上士官,本人提出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符合当地民族政策,由团级以上单位正治机关与当地县级人民正府民正部门协商同意,经师级以上单位正治机关批准,并签订转业军人就地安置协议书的,可允许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

士官可不可以在驻地谈恋爱结婚

2001年11月总政治部颁发了《军队贯彻实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义务兵、士官和学员找对象结婚的期间和地域,作了限制性特别规定,即第4条:“义务兵一律不准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服现役期内不得结婚。”第5条第1款:“士官原则上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第6条:“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不得结婚。”

首先,对义务兵与士官找对象结婚作出的地域性限制规定,有着明显区别:一是义务兵在部队内部或驻地找对象,是一律不准,即不存在任何例外;而士官不得在部队驻地或本部队内部找对象结婚,是原则上要求,即存在某种法定例外情形。二是义务兵在部队内一律不准找对象的范围,是整个军队内部;而士官在部队内原则上不得找对象结婚的范围,只是本部队,即士官原则上不得与同一部队的现役军人、职员、工人谈恋爱结婚。上述两条中的“部队驻地”,是指义务兵一律、士官原则上不得与本部队驻地附近的居民、村民和打工者谈恋爱结婚。

其次,对义务兵、士官婚恋作出地域性限制的原因:一是军队是一个以男性青年为主体的武装集团,有着严格的组织纪律,不允许士兵随便单独外出。如果士兵与驻地女青年谈情说爱,势必会影响部队的集中统一,不利于正规化管理和秩序;二是部队都相对集中于某一地域,如果允许士兵在驻地找对象势必会影响当地男青年的婚配,容易酿成军民纠纷,损害军民关系;三是义务兵、士官在部队内部谈恋爱,容易出“花边新闻”,与部队的整体气氛和风格不相协调。军营里的高度集中统一和严格的组织纪律,也很少给士兵留下谈情说爱的时间和空间。

再次,对义务兵和学员结婚的期限性禁止规定是必要的。一是依法服兵役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义务兵就要牺牲一些个人利益,在保家卫国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这种奉献也包括在服现役期内不结婚。况且,义务兵服满现役时多为二十周岁左右,大多不满法定婚龄,不符合结婚条件。极个别达到法定婚龄的义务兵,完全可以对婚期稍作推迟,等到被选取为士官或退役后再结婚,二是这里的“军队院校生长干部学员”,是指义务兵和地方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员。军校学员的学习生活是难得的,也是紧张的,要完成学业,就必须排除外来的干扰,集中精力学习。如果在校学习期间结婚,就要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作结婚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势必耽误正常的学习。当然,对于干部本科学员、研究生学员和年龄较大的士官学员,学习期间准许其申请结婚。

最后,士官不得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是原则性规定,即这是绝大多数士官不得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的法律依据。其例外包括:一是与地域无关的情形。《规定》第5条第2款规定:“对孤儿、伤残人员和个别年龄超过30周岁回原籍找对象确有困难的士官,要求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应当从严掌握,由军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二是仅限于个别地域的情形。《规定》第5条第3款规定:“在边疆国境县(市)、沙漠区、国家划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区和总部确定的一、二类岛屿部队服役的个别中级以上士官,本人提出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的,必须符合当地民族政策,由团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与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协商同意,经师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并签订转业军人就地安置协议书的,方可允许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可见,士官在部队驻地找对象结婚的条件,比以前放宽了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山东军区机关驻地旧址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山东军区机关驻地旧址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军区机关驻地旧址位于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年代为1943-1944年。

2015年6月23日,山东军区机关驻地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碑廓镇:碑廓镇地处两省(山东、江苏)三市(日照、临沂、连云港)交界,北有圣公山,南有绣针河,坪岚铁路、342省道横穿镇域中部。现辖64个村,5万口人,总面积96平方公里,素有“日照粮仓”、“蔬菜之乡”等美誉。 碑廓因东汉兵部尚书马武的御赐碑阁而得名,“昔仲尼,师项橐”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泛流传。境内有丰富的铁矿、中砂、花岗石等矿产及地下水资源。 近。

展开阅读全文

红七军桂岭整编驻地旧址张公庙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红七军桂岭整编驻地旧址(张公庙)为文化旅游景点。

红七军桂岭整编驻地旧址(张公庙)位于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桂岭街西门口,距市区80多公里。该庙宇始建于明朝,坐东向西,占地36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12.7平方米,砖瓦木结构,前后两进,中有廊房,庙宇上方雕刻有龙凤、花卉等。

1991年9月25日贺县人民政府将桂岭张公庙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30日贺州市人民政府将其命名为贺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列为贺州市及八步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

1931年1月14日,邓小平、张云逸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简称红七军)第十九、二十师北上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合,到达桂岭时把军部机关设在张公庙内,邓小平、张云逸就住在庙里。当时部队减员严重,出发时7000多人减到3500多人,两个师的建制已经严重不健全,而且部队补给严重不足。为了保存实力,部队在桂岭进行了整编,全军取消了师级番号,把原来的两个师整编为两个团。经过整编,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加强,为红七军胜利到达江西与中央红军会师起到重要作用。

在部队到达桂岭前,贺州的-当局在当地百姓中造谣惑众,诋毁红军,唆使群众外逃、坚壁物资,妄图孤立红七军。红七军到达桂岭后,张云逸军长亲自在桂岭镇的戏台上发表演讲,宣传红军的政策和宗旨,使桂岭群众心中的疑云渐渐消失。在严寒的季节里,物资匮缺的几千红军官兵住在集镇上,军纪严明,对群众秋毫无犯,还帮助村民挑水、扫地。住在村民古四妹家里的12位红七军战士,虽然自己也缺乏过冬物品,但是看见古四妹家徒四壁,就把一张棉被和一只铁锅赠送给古四妹,这对于古四妹一家来说是真正的在寒冬里得到了温暖,棉被和铁锅古四妹家传用了三代人(现收藏在贺州市博物馆)。红七军严明的纪律和一心为老百姓服务的行为,感动了当地群众,得知红七军补给困难时,群众纷纷慷慨解囊,伸出了援助之手,并且张家清、岑德顺等青年自愿报名参加了红七军。虽然红七军在桂岭镇仅停留了4天,但在桂岭播下了红色种子,红军精神永远烙在了每一个桂岭人的心中。当红七军离开桂岭后,桂岭老百姓认为是张公庙显灵,迎来了一只爱护百姓、救护百姓的义军,把红七军的-和红七军战士们传得神乎其神,以至附近乡镇的群众遇到一些一时解开不了的难事都去那里朝拜祈求。

现今,桂岭镇群众自筹经费组建了一个民间艺术团——“田野艺术团”,每逢圩日、节假日都会在张公庙为乡亲们免费表演,歌唱红军,传唱革命歌曲,弘扬革命传统,让年轻人更多地了解革命历史。

信息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网

桂岭镇:三国古镇—桂岭镇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素有“一脚踏三省”之说,早在三国时期就是县治所在地。全镇总面积 610 平方公里,辖 24个行政村、1个社区。2004年末总人口 9 万多人,有汉、瑶、壮等多个民族。桂岭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历史上就有“金三角经济区”之美誉。 桂岭镇人文古迹丰富,是广西历史上唯一的皇太后明孝穆皇太后李唐。

展开阅读全文

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

全文共 3245 字

+ 加入清单

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位于定安县雷鸣镇南曲村之西北的居禄山坡上,占地17亩,由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展览室、红色墙、将军井、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纪念碑、雷鸣乡抗倭殉国忠烈官兵纪念碑、停车场、月塘、围墙8个项目组成。这一遗址景区自2007年初,由村民集资和政府投资共同建设。2015年4月4日第一期8个项目工程竣工。该遗址离雷鸣镇主干道定雷路仅1.5公里,东南距雷鸣墟仅1.8公里,北距定安县县城14公里,东北距海南东线高速公里约7公里,东距道教文化圣地——文笔峰道教文化苑6公里,距南丽湖景区7公里,交通极为方便。南曲村8个经济社横跨3.4公里,有200多户,2000多人,周边有三香、奇昌坡、美弄坡、南九店、白马、红岸等村庄,人气很旺。

这是一个琼崖国共联合抗日的重要遗址。1941年4月上旬的一天,中共琼崖特委书记、抗日独立总队长兼政委冯白驹率领11人到定安县雷鸣乡南曲村开展抗日宣传工作,南曲村父老王立珪将他们安排居住在该村东北部居禄山的5户农民家中,其中王姓1户、伍姓3户、林姓1户,冯白驹居住在老房东王世春家。冯白驹等人在居住期间,曾会晤抗战时期居住在金鸡岭山脚下美染村的琼崖著名民主人士、原任琼崖国共联合抗战组织——战时党政处秘书的王集吾,共谋抗日大计。南曲村担任国民政府定安县后备游击大队第一大队长的王志发多次聆听冯白驹的抗日主张,并暗地里主动做好冯白驹一行人的外围安全警戒工作。冯白驹等人主要是在夜间通过演讲、唱抗日歌曲、吹口琴等方式来宣传和发动群众以多种形式参与和支持抗日,国共联合抗日的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冯白驹一行人与当地民众结下深厚的情谊。

1939年4月29日,驻定城日军坂田混成旅团官兵出动3辆装甲车,取道金鸡岭、宾文(今富文)、龙门,企图进犯驻翰林的国共抗日统一战线机构“琼崖战时党政处”。日军装甲车到龙门后,掉头往雷鸣方向驾驶过来。事先已获得消息的雷鸣乡国共两党组织在雷鸣墟组织起两支武装小分队,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中共石锦党支部领导和南曲村国民党定安县游击后备第一大队队长王志发(南曲村人)、小队长王位禄(南曲村人)商量后决定伏击日军。下午3时许,石锦党支部组织吴科道、吴文球、吴治锡、吴谈錞等10多人在雷鸣墟公路的东边埋伏,王位禄带领王成祥、王成福、王世勇、王立春、陈昌国、莫登诗6名队员(前5名为南曲村人,后1名为头尾村人)在日军必经之路西侧的“双人墓”处埋伏 ,王志发带领10多名队员埋伏在岭坡山(今雷鸣中学校址)待机行动。下午4时许,3辆日军车驶了过来。当最后一辆装甲车进入伏击圈时,两支伏击队员一齐开枪掷手榴弹袭击,打死打伤了几个鬼子兵。日兵慌忙用机枪向伏击队员扫射。开过伏击圈的2辆装甲车发现后一辆车被袭击,立即调头回来支援。王位禄立即布置5名队员掩护,亲自带领王成祥冲上去用手榴弹袭击军车。日军的机关枪继续向伏击队员疯狂扫射,王位禄不幸中弹牺牲,王成祥肩部负伤。敌人火力太强,王志发迅速率几名队员前来接应,由王立春背着王位禄,2名队员扶着王成祥撤离阵地,吴科道、吴文球等伏击队员也撤出战斗。次日,定安县国民政府县长吴雄亲自率员对王位禄遗体进行确认,慰问其家眷,追认他为抗日烈士,并举行追悼会。原琼崖守备司令、陆军中将王毅在1946年春为“雷鸣乡抗倭殉国忠烈官兵纪念碑”撰文时,赞誉“雷鸣市一役”是“我琼地方团队抗倭殉国此其第一声也”。

1942年2月26日,经常在潭陆村一带活动的雷鸣后备中队接到密报:日军因遭游击队突袭恼羞成怒,不日将来围剿游击队。游击队员担心战火殃及无辜村民,即刻收拾行装,赶往潭陆溪北岸,准备在此处与日军激战。27日凌晨6时许,定安县游击后备第一大队长王志发率领雷鸣乡、宾文乡后备中队70余人在宾文乡(今富文镇)潭陆溪北岸的坡丛中埋伏。这时,日军近千人分别从深水、溪头村两路来犯,在以寡敌众的战况下,队长王志发冷静沉着地指挥战斗,他命令一班班长带领6名队员把守水急而浅的渡口,其他队员阻止日军渡溪。当六七个日本兵走到约20米宽的潭陆溪中间时,游击队员开始进行射击。为了迷惑敌人,王志发端着机关枪来回移动扫射,数次打退了企图渡溪北进的日军。突如其来又变化莫测的袭击,使得日军摸不准游击队员的实际人数和火力,他们不敢贸然进攻,大部分的兵力撤出了潭陆溪。中午时分,日军派出4架战斗机飞临潭陆溪,沿着溪坎低空来回飞行。战斗机距离地面不过10余米,日军从空中用机关枪向游击队阵地疯狂扫射,子弹如雨一般落下,游击队员根本无还手的余地,只能掩藏在坡丛里。王志发身上多处受伤,但他忍着剧痛,继续端起机关枪射击。这时,一发子弹打了过来,命中王志发左胸,他光荣牺牲,年仅29岁。战斗持续了8个多小时,日军终究没有渡过潭陆溪,狼狈地撤回雷鸣墟据点,游击队副大队长率领余部转移到深水村,撤出了战斗。这场战斗中,还有15名队员牺牲。王毅中将在“雷鸣抗倭殉国忠烈官兵纪念碑”中撰文赞誉“潭陆溪一役为地方团队抗倭战中仅见者”。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专门为他们立了一块“雷鸣乡抗倭殉国忠烈官兵纪念碑”,碑高2.07米,宽0.69米,厚0.1米。时任广东省第九区行政管事专员兼保安司令、陆军少将丘岳宋题名碑名,正中书写“为国捐躯”4个大字,左侧题“为王烈士志发题”7个小字,右侧为丘岳宋的署名;琼崖守备司令、陆军中将王毅在碑的背后书写约800字的简介,予以褒奖。这块碑原竖于国民政府雷鸣乡大门前,20世纪50年代初,倒地后,南曲村民认为这块碑与王位碌等10多名南曲村籍抗日牺牲的游击队员有密切的关系,便派出6个小伙子将碑扛回村中保存起来。

雷鸣墟一役和潭陆溪一役都是国共两党联合抗战旗帜下的产物。解放战争时期,南曲村民积极筹钱筹粮支持琼崖纵队、渡海大军解放海南岛。

这个抗日村庄自2006年起,在定安县各级政府的关怀以及定安县委党史研究室、定安县博物馆的帮助下,努力发掘红色、古色史料。2008年秋,由村民集资在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前竖立起一块50cm×80cm×3cm的石碑,碑的正面刻有“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11个大字。2011年1月6日,为了配合中央电视-事栏目任继尧等3名记者在次日到遗址拍摄《浴血琼崖》的文献片,全村男女老少齐动员,突击修好了一条从村口通往遗址约800米长的土路,铺上混合碎石。并将《雷鸣乡抗倭殉国忠烈官兵纪念碑》简单地竖立在《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碑东南约4米处,使两碑并肩伫立。次日拍摄任务顺利完成。定安县政府符立东县长于2012年4月到南曲村调研后,定安县政府当年9月拨款45万元硬化了从村口往遗址方向约800米的土路。当年下半年,定安县政府发文将其列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博物馆继续积极向县政府申报这一遗址文物的保护工作,得到财力支持,加上该村民又多方集资,规划腾出10亩地,修建一个停车场,整治遗址环境,进行绿化,重新竖立一块60cm×120cm×3cm的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的石碑,石碑北面携刻由中共定安县委党史研究室撰写900多字的“冯白驹将军抗日驻地遗址简介”,在这块石碑与旁边并肩伫立的《雷鸣乡抗倭殉国忠烈官兵纪念碑》下都加筑底座,气势倍增。

该遗址的冯白驹住过老房东的住屋于1971年倒塌,于2013冬重建为“展览室”后,在定安县政府和南曲村民的支持下,在省委党史研究室的指导下,定安县委党史研究室负责设计前言、古色南曲、红色南曲、绿色南曲、现代南曲、当代南曲、后记、档案资料、艺术欣赏8大板块,重点展示南曲人的爱党故事、抗日英烈、古代历史、民国人文,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事迹。 这个点自从动工建设以来,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并逐年增多。近几年来,每年有省、厅、县、镇各级领导和各阶层人士近10万人到该遗址参观,日本学者佐藤正人也多次到遗址调研、忏悔,韩国记者也多次到遗址参观、调研。定安县的中小学在清明节、“七·一”、“八·一”、“九·三”等重要节日赴遗址举行纪念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海上游击大队大青村驻地旧址陈家老屋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海上游击大队大青村驻地旧址位于海山乡大青村中岙陈家老屋

1945年6月22日,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将第三、六中队组成海上大队。23日,大队长兼政委郑梅欣率海上大队挺进乐清湾,以大青岛为中心开辟海上游击根据地。7月中旬,第六中队回括苍游击区斗争,第三中队坚持海上活动。海上大队部驻在陈家,括苍支队支队长周丕振、政委邱清华,海上大队大队长兼政委郑梅欣,中共玉环区委书记丁世祥等都在此居住过。

海上游击大队大青村驻地旧址(陈家老屋)呈U形,坐北朝南,正屋5间,两边厢房各1间,北面和东面均为空地,南面是道坦,西面是土坎,建筑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驻地旧址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驻地旧址为金寨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驻地旧址位于汤家汇镇豹迹岩村中湾组黄氏祠,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6月21日,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驻地旧址被列为金寨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及墙基以外南、北各5米,东、西各1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

豹迹岩村:豹迹岩村位于汤家汇镇中西部,属于高寒山区,与泗道河村、斗林村、街道、笔架山村毗邻,总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30亩,山场面积27800余亩,丁商公路穿村而过达10公里,境内通村水泥路11.5公里,通过组沙石路1.5公里。全村辖18个村民组,总人口4307人。豹迹岩村在2008年3月由原豹岩村、高山村、枣林村三个村合并而成的新村,村两委成员9。

展开阅读全文

凤际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凤际闽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庄边镇凤际村宁里自然村。

1936年10月底,为避开国民党军“清剿”,中共闽中特委率领闽中工农游击队主动撤出山溪,转移到新开辟的宁里一带,住在宁里西南深山中的下田岩洞和一旧炭窑中,粮食由开辟宁里活动据点的工作组和群众支持解决。游击队在下田岩洞隐蔽休整后,闽中特委根据宁里是个偏僻山村,村落分散、人烟稀少,国民党--从不光顾的情况,决定把宁里秘密建成稳固的游击根据地,于是,派出几个工作组,深入各村做群众工作,发展党员,组织农会,开展活动,并积极开展军事训练,使红军游击队在宁里牢牢扎下了根。1940年初,中共闽南特委在该岩洞举办抗日干部训练班,培养骨干力量。

闽中工农游击队驻地旧址亦称红军窑洞,现存的一个岩洞洞口杂草丛生,另一个窑洞洞口已堵塞。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凤际村:凤际村。

展开阅读全文

红军驻地遗址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驻地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驻地遗址峨嵋峰位于泰宁县新桥乡峨嵋峰上。

1934年3月19日,国民党军攻击泰宁县城,县城保卫战正式打响。红3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与杨尚昆、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等奉中革军委之命,率红1军团第1、第2两师、红3军团第4、第5两师及红5军团第13师由江西南丰洽村赶往泰宁增援,正在行军途中,因敌众我寡,守城部队被迫撤离,县城陷于敌手,红军部队只得开赴泰宁新桥的峨嵋峰一带警戒。

3月22日,新桥反击战开始。红军集中了5个师又2个团的兵力。敌军方面投入了3个师又1个团,从3月22日至27日共6天中,红军组织了大小8场战斗,虽然未能达到阻止敌第3、第10两路纵队会师新桥的预期目标,但也迟滞了国民党军合围建宁的行动,为红军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新桥反击战结束后,敌军开始分段构筑碉堡,并无前进企图。红军与国民党军相峙了两天后,退守峨嵋峰。之后,国民党北路军第3纵队从新桥向南丰方向开拔,有进犯广昌之企图,中革军委令红1、红3军团回师赣南,参加广昌保卫战,将红13师留在峨嵋峰一带迟滞敌人和休整,一直坚持到4月15日才离开。

红军驻地遗址峨嵋峰位于泰宁县北部的新桥乡境内,距县城24公里,属于武夷山脉中段西南麓,峨嵋峰主峰海拔1714米,是福建省第七高峰,因山势类似四川峨嵋而得名。2000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峨嵋峰现已开辟为泰宁旅游风景区之一。

信息来源:三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新桥乡:泰宁县辖乡。1958年建上游公社,1960年并入朱口公社,1962年析置新桥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105.5平方公里,人口0.8万。泰黎公路纵贯乡境。辖大源、大兴、水源、王明、新桥、坑坪、枫源、汾信、岭下9个村委会。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稀有树种钟萼木、黄山松等。农业主产水稻、水果、毛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宋瓷窑。

展开阅读全文

四黄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四黄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四黄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四黄村芦前自然村。

1947年4月闽中游击纵队成立后,即沿着莆(田)仙(游)边向西挺进,准备到戴云山与左丰美率领的闽浙赣游击纵队会师。6月中旬,闽中游击纵队行进到书峰乡时,驻扎在书峰乡芹山寨云峰岩,6月15日在云峰岩召开军事会议。会上,中共仙游县工委书记黄国珍汇报仙游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和正值青黄不接,群众缺米断炊生活日益困难的情况。纵队领导听完汇报后,决定放弃原准备攻打兴安(今社硎)的计划,改攻打度尾后埔粮库,破仓分粮,以解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的粮食问题。当晚,戴云纵队即撤出芹山寨开往度尾后埔,准备攻打粮仓的战斗。

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为云峰岩,砖木结构的佛教寺院,分上、下座,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四黄村:四黄村位于鲤城之北,书峰乡中部,距县城15公里,为省级旅游点菜溪岩必经之路。本村属低山丘陵山区,海拨380—450米,东西南北分别与榜头镇、西坑村、兰石村、书峰村相连,全村总面积7830亩,其中耕地面积985亩,山地面积3800亩,枇杷种植面积2300亩,全村总人口2518人,625户,17个村民小组,有1000多人姓林、代外,全部为黄氏。族普记载,本村人于。

展开阅读全文

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湖亭村院前自然村。

1947年7月初,闽中游击纵队(亦称戴云纵队),转战戴云山时,在南安诗山遭到国民党保安队和南安、安溪、自卫队共1000多人的包围,敌众我寡,游击队腹背受敌。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跳出包围圈,纵队参谋长罗迎祥带领警卫班狙击敌人,在战斗中罗迎祥壮烈牺牲。突围出来的游击队在转战途中被敌人分割成3路,其中一路由黄国璋、林汝楠带领撤回莆田,经过仙游钟山何岭街,在南湖寺休整,生活由罗迎祥的胞弟罗迎怀负责安排。由于何岭街一带情况复杂,为了避免暴露,又把队伍转移到湖亭村的龙屺院(也叫龙纪寺)隐蔽。当地群众为了保护游击队,把自己穿的衣服换给游击队员穿上。经过休整,这支队伍最终安全撤出仙游,回到莆田常太根据地。

1949年7月1日仙游鲤湖乡人民政府成立后,乡政府主席张子英带领鲤湖游击队也曾经居住在龙纪寺,为迎接仙游全境解放积极开展工作。

闽中游击纵队驻地旧址龙屺院,原为一座佛教寺院,现仅存大雄宝殿及1间厢房,占地面积152平方米。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钟山镇:仙游县辖镇。1958年建钟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1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128.7平方公里,人口2.7万。仙莆庄公路、仙石公路于此交会。辖钟山、南兴、南湖、卓泉、呜和、香山、梅洋、麦斜、朗桥、天珠、湖亭、东溪、西林、新莲、临水、汾山1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甘蔗、水果。名胜古迹有九鲤湖、麦斜岩。.。

展开阅读全文

中共福建省委东湖驻地旧址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福建省委东湖驻地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湖驻地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西苑乡东湖村东湖自然村。

1944年4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从永泰青溪迁到德化坂里后,因人烟稀少,后勤保障极为困难,同时又面临国民党保安队搜剿的威胁,同年6月,省委领导决定机关从德化坂里迁往仙游、永泰边界的东湖村(该村解放前隶属永泰县,今属仙游县)。6月25日,省委在东湖召开扩大干部会议,曾镜冰在会上作《反对斗争中的主观主义》的报告。会议期间,获悉国民党永泰县-局、保安队前来袭击,省委警卫武装予以坚决回击,一举击溃了进犯之敌。之后,掩护省委机关转移到仙游度尾,不料在后埔中岳街与镇公所的武装遭遇。于是,省委机关向东北方向转移,7月到达永泰官烈。

东湖驻地旧址为两层土木结构建筑,面积85平方米。中共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于2011年12月给予立碑保护。

信息来源:莆田市委党史研究室

西苑乡:仙游县辖乡。1958年建西苑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120.2平方公里,人口1.4万。仙凤公路过境。辖西苑、岭峰、广桥、前洋、西杆、半岭、仙山、仙东、仙西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甘蔗、竹木。.。

展开阅读全文

南兜游击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894 字

+ 加入清单

南兜游击队驻地旧址位于福州市马尾区琅岐镇南兜村。

琅岐南兜村游击队革命遗址,是解放前琅岐红色新区在南兜村建立起来的一个革命据点。当时在琅岐岛上驻扎着4股-武装力量,约有1000多人的兵力,在-势力包围控制下的琅岐环境十分险恶,危机四伏。

为打破国民党的白色统治,开辟琅岐新区,建立革命据点,1948年中共林连罗沿海地区党工委书记兼游击队长凌尚开、党工委副书记兼游击支队政委林可琳决定派遣政工干部、共产党员唐方和回家乡琅岐岛南兜村开展革命工作。唐方和冒着生命危险,以家乡为据点宣传发动群众,秘密发展党员、建立贫农团、妇女会和革命武装。在琅岐岛上他秘密发展了地下党员16人,并组建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南兜村党支部,唐方和为支部书记,后于1949年5月组建为中共琅岐区工委,唐方和任书记。1949年初又组建了琅岐岛第一支革命武装力量——琅岐游击队员,队员达50多人,并把落脚点秘密定在了南兜村后山,在此开展革命游击活动。他们配合城市--,挑选数名精干游击队员,三进福州城,在台江码头和中选一带,夜间张贴革命标语,破坏了敌人的通讯设备等,扰乱敌人,取得宣传群众,打击敌人的效果。1949年6月,中共林连罗党工委根据五县中心县委书记林白的指示,为迎接人民解放军入闽受命做好筹集支前物资任务,琅岐游击队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冲破敌人的--线,采取冒充商贩等办法,共为部队提供了食盐、海产品、副食品和日用品等支前物资30多担,0-地完成了支援前线的任务,受到了部队--和支前站领导的赞扬。

为纪念南兜游击队的光辉历史,中共马尾区委决定在当地修建纪念馆,作为马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于2007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南兜村:南兜村位于琅岐镇北部,,全村共165户570人,现有党员15人,村两委5人。本村农田面积约300亩,本村村容村貌相对整洁,基础设施相对健全,是福州市青少年教育基地,马尾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较为过硬的领导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本村在村--忠同志的带领下大力发展生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基础设施,促使规划的具体实施,按规划要求努力做到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中共福清县委机关漈头村驻地旧址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福清县委机关漈头村驻地旧址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中部陈氏支祠,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侧。

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组织基础薄弱和敌人的摧残,福清县党团组织一直未能正式建立。1932年5月,中共福州市委派何文成回福清建立党组织。何文成与陈炳奎、谢育骝等地下党员取得联系,发展余长钺等入党,于1932年7月建立了中共福清特支并任书记。从1932年秋至1933年冬,何文成下龙田,赴海口,上北西亭,访北郭村,足迹遍布全县各地,亲自培养发展了20多名地下党员,领导成立了龙田、海口、北郭3个支部。何文成、陈炳奎、余长钺等在陈氏支祠中以小学教员身份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1933年8月,隶属中共莆田中心县委的渔溪特支成立。为统一领导,同年冬,何文成与渔溪特支书记薛文魁取得联系,就撤销两个特支、建立福清县委等问题统一了意见。1934年1月,中共福清县委在陈氏支祠成立。何文成担任第一任县委书记,陈炳奎、陈金来、余长钺、何胥陶、池亦妹仔等5人任委员,这里成了中共福清县委的第一个驻地(又一说是在陈炳奎烈士故居)。在县委领导下,福清革命重心由城镇移到农村,出现了农-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1934年夏,何文成等组织北西亭暴-动-失败被捕。1935年2月,何文成在福州鸡角弄刑场英勇就义。

陈氏宗祠建筑面积约480平方米,砖木结构,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漈头村:漈头村位于阳下街道东北部,辖区现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36户,总人口1237人,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先后获“福建省卫生村”、“福清市党风廉政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五星级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漈头村是福清最早的革命基点村,1934年1月0福清县委在漈头村成立,1941年4月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在漈头村组建并驻扎,在三个不同的革。

展开阅读全文

共福清县委机关岭口村驻地旧址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福清县委机关岭口村驻地旧址位于福清市音西街道云中洋村岭口自然村戴氏宗祠。

福清市云中洋村,是著名革命基点村。戴氏宗祠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福清县委机关和中共闽中游击队驻地。

1949年2月中旬,中共福清县委在戴氏宗祠召开扩大会议,贯彻地委溪尾洋会议精神。县委成员和各区领导干部100多人出席,由俞洪庆、沈祖澄主持。会议根据地委溪尾洋会议精神,结合福清实际,作出发展党组织,扩大游击武装,继续开展除霸、反“三征”斗争决定。会议强调,在除恶镇反斗争中,必须发动群众,全面开花,稳准狠地打击敌人。对坚持-立场,顽固不化又为群众所痛恨的,坚决镇压;对愿意改邪归正不再作恶的,给予宽大处理,以减少对立面,最大限度地孤立打击最-的敌人。为了便于领导,会议划分了东、南、西、北和天章区的区域范围,把江阴岛划归南区管辖。

戴氏宗祠为四合院祠庙建筑,始建于晚清,20世纪30年代重建,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解放后做为云中洋小学校舍,1991年重修,2002年再修,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云中洋村:云中洋村。

展开阅读全文

福建抗日先遣队福清支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福建抗日先遣队福清支队驻地旧址位于福清市江镜镇酒店村何氏宗祠南面聚福堂。

酒店村为革命老区村。1938年,何胥陶接受地下党领导人陈亨源派遣,任江德乡酒店村保长,翌年2月出任江德乡乡长,以合法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动。何胥陶十分关心农民群众的疾苦,出任乡长第一天,就在聚福堂明确地向各乡保、甲长宣布:各保摊派捐税,要经他同意,不得擅自加重百姓负担。

1944年10月,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在长乐南阳会议的部署,陈亨源、何胥陶带领部分武装人员在酒店村的泰山寺、聚福堂竖起抗日大旗,开展抗日活动,这里成为龙(田)高(山)一带抗日大本营。

为了扩大武装,何胥陶与江德乡民众自卫队队长何齐迟谈判,达成合作抗日协议,把自卫队与游击队合并,成立福建抗日先遣队福清支队,何胥陶任支队长,刘家煌任副支队长,队员100多人,聚福堂就是抗日先遣队福清支队旧址。为了解决支队军饷,何胥陶带队到江阴下宅村清算靠放0-发家的土豪林道泉,把缴获的部分物资在聚福堂公开拍卖。

聚福堂始建于宋代,因年久失修,20世纪80年代翻修,建筑面积450平方米。目前保存状况良好。

江镜镇:福清市辖镇。1961年置江镜公社,1991年改镇。位于市境南部,距市中心19公里。面积56.8平方公里,人口8.7万。东有龙田机场,西有融侨集装箱码头,北通真大公路。辖江镜、酒店、谢塘、后地、雁湖、城坂、玉桂、张厝、塘沁、玉仑、柏陈、鹤潭、南宵、南华、北翁、前张、塘边、岸兜、文房、苍溪、林厝、吴塘、前华、陈厝、南城、柯屿2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子、钢木家具。

展开阅读全文

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及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闽中支队第4与第6中队大洋游击队驻地旧址洋尾寨位于永泰县大洋镇大展村卞湖自然村。

洋尾寨(含旧寨和新寨),地处永泰与闽清交界,是未通公路前大洋往盘谷、红星和闽清的必经-之路。洋尾寨是大洋游击队驻地,也是闽浙赣人民游击纵队闽中支队第4中队与第6中队、大洋游击队在大洋开展筹粮支前迎-接人民解放军的驻地,又是解放战争时期截击国民党第96军残部的战斗地点之一。

1947年,在新寨居住的开明绅士鄢守松与吴盛端接头,参加了革命,负责西区一带地下工作活动。同年,邵瑞琛经-人介绍与闽中地委(1949年2月改称闽中工委)委员饶云山接上了关系。1949年春,大洋游击队在洋尾寨成立,有大展、凤阳、麟阳、珠洋、龙门等村的进步群众150多人参加,队长邵瑞琛,副队长何在勋,归闽中司令部领导。大洋游击队袭击大洋乡公所,擒获乡长余宝郎,缴获20多支-。7月,大洋乡人民政府成立,吴永新任乡人民政府主席。大洋游击队还参加了雁门大王堂攻打国民党第25军炮兵连、霞拔攻打国民党第96军残部的战斗。

1949年6月,蔡石如土堡战斗结束后,饶云山、祝增华率闽中支队第4、第6中队移师驻扎到洋尾寨。其中,第4中队驻新寨,中队长施章干;第6中队驻旧寨,中队长高飞。指挥部设在新寨。洋尾寨村民积极献粮、让屋、提供生活用品等给游击队、解放军食宿使用,数万过境解放军住宿洋尾寨,补充给养后继续前进。

1949年8月19日,从南屿向永泰逃窜的国民党第96军先头部队1000多人在红星石碑岭遭解放军第28军第84师某部截击,向雁门撤退,又仓皇退至龙门,进而向大洋逼近。饶云山、祝增华带领永泰游击大队(原-闽中支队第4中队整编)、闽中支队第6中队、闽清游击大队(原-闽永游击队整编)以及大洋游击队驻扎在洋尾寨阻截敌军,毙敌4人、打伤数十人,敌败退闽清九都。

洋尾寨旧寨在西,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新寨在东,建于清乾隆末年嘉庆年间,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两寨建在相距200米左右的两个山包上,居高临下,成犄角之势。洋尾寨是古城堡式建筑,寨墙高寨壁厚,十分坚固,易守难攻。由于年久失修,旧寨大部倾圮,新寨还基本保持原-貌。

大展村:大展村系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第二大行政村,位于永泰西部,在风景秀丽的佛道教圣地高盖山“名山室”北面的大洋溪畔,东临凤阳村(古称右洋、腾裡)毗邻,距县城31公里;西与麟阳村(古称利洋)交界;南为苍霞村相依,北依溪墘村(古称龙洋)接壤;县道穿境而过,是镇政府所在地,也是西山片政治、文教卫生、经济文化中心。又是0闽中游击队活动区之一。[村落与居民]村落面积3。

展开阅读全文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原驻地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驻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侵华日军细菌部队原驻地位于槐荫区经六路纬九路38号、省物资局院内北部,是一座砖混结构带有半地下室的现代建筑。建筑坐北面南,占地面积673平方米,地面以上为三层半,地下半层;东西长51.1米,南北中部宽15.5米,两侧宽12.4米。该建筑结构形式、立面造型、室内门窗制作、立面装饰手法等,与20世纪30年代日本在山东境内所建造的有明确记名的现存其他建筑物基本相同,应为日式建筑。侵华日军在济南的细菌部队为罪恶昭著的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的孪生兄弟,番号为“1875部队”,又称“北支那防疫给水部”。1938年侵华日军细菌部队在我市经六纬六路建立了从事细菌战的试验室。1942年试验室迁至经六纬九路,即今山东省物质集团总公司办公楼后的三层小灰楼。1938年至1945年期间,“1875部队”曾灭绝人性地以中国活人做实验,培植了大量细菌,并于1943年8月在山东鲁西地区的卫河流域临清、绾陶一带撤放了大量的霍乱病菌,待人畜感染后,日军决开卫河口,致使洪水泛滥,驱赶病人四处流浪,扩散和蔓延疫情,制造了日寇侵华史上规模最大、致使中国人民死亡人数最多的“十八秋鲁西霍乱作战”,死亡人数高达20多万人。该处是日军1875细菌部队用来专门毒害、解剖中国人民的场所,是罪恶滔天的侵华日军专门残害中国人民的场所,是日军暴行的历史见证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勿忘国耻的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历史建筑,2007年3月19日,被济南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6月23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中共后东特委驻地、《星火报》旧址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后东特委驻地、《星火报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简称后东特委)、《星火报》旧址位于东源县黄村镇永新文秀塘。

1941年2月,经省委批准,在龙川县水贝成立了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特委书记梁威林,组织部长张直心,宣传部长饶璜湘,青年部长李汉兴(张日和),妇女书记李静芬(后徐英),直属粤北省委领导,辖紫金、五华、龙川、河源、和平、连平、新丰等县和兴宁西部。1942年3月,特委领导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河源县黄村地区的党组织和群众基础较好,地处紫、五、龙、河4县结合部,且山高林密,便于开展游击战,故将特委机关由龙川水贝转移到黄村文秀塘。1945年2月,中共后东特委在恢复组织活动的第一次会议上决定在此创办《星火报》。

该旧址建于民国期间,坐南向北,建筑由二堂二横屋及余坪组成的民居。建筑平面呈方形,总面宽21.5米,总进深24.1米,建筑占地面积518.15平方米。硬山顶,屋面板瓦,红砖砌筑,木结构,高二层木0-,花岗岩门框、门枕。下堂正门门额上墙镶嵌有花岗岩阴刻“凤门楼”、“中共后东特委旧址”、“星火报社旧址”、“后东特委党训班旧址”石牌匾。

2011年6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永新村:永新村。

展开阅读全文

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洪裕邝公祠——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位于大岭山镇太公岭村大岭顶,GPS坐标:北纬22°5511.6",东经113°4848.5",海拔高程36米。

该遗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为太公岭邝氏家族十六世祖邝洪裕所建。面阔11.60米,进深29.07米。砖木石结构,三间二进合院布局,硬山顶,抬梁与穿斗结合式梁架,首进设两塾台,两廊围墙为镬耳式,公祠左侧山墙嵌刻《建造洪裕公祠碑文》。

1938年1月,中共东莞中心支部派张英到大岭山开展工作,张英在当地群众的支持下,以太公岭村为中心,向四周的乡村开展抗日救国宣传工作,训练壮丁,在各村组建自卫队,同时建立中共支部,发展党员,在太公岭村建立了一个交通接待站,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1938年初,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此训练抗日青年。同年12月,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委员、抗日模范壮丁队队长王作尧带领60多名队员,从屏山、水口来到大岭山,当晚进驻洪裕邝公祠。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70多人挺进大岭山,第一晚住在洪裕邝公祠,在这里整训了4天后开往大环。

1941年10月7日,洪裕邝公祠二进院被国民党顽军烧毁,20世纪50年代初期,村民在原址重建时改变了公祠二进院的原貌。后期因生产活动的影响及年久失修,遗址损坏严重,成为危房。

2004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驻地遗址洪裕邝公祠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太公岭村:大岭山镇太公岭村位于大岭山镇的西北面,距镇区3.5公里,辖区总面积2.24平方公里。太公岭村村民委员会下辖五个村民小组,主要居住五个村民住宅小区,分别是:大地小区、园塘仔小区、双岭小区、金榄小区、园山仔小区。常住本市户籍有478户,人口1675人,新莞人7100多人,有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共37家。2010年村组两级经济总收入1260 万元。太公岭村地。

展开阅读全文

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三路151号,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保护利用是重庆市委三届五次全委会确定抢救维修的120处重要抗战遗址保护项目之一;在2010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的《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中,确定中共代表团驻地旧址原址保护为重庆抗战遗址保护及展示利用的重点项目。

1945年12月16日,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表团来重庆出席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党政府将原中国银行的一幢宿舍拨给代表团使用。

政治协商会议,也称“旧政协”,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在重庆召开。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共计38人参加。会上,左、中右三种政治势力展开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其焦点是军队和政权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必须首先实行国家民主化和军队民主化,然后才能实行军队国家化原则,粉碎了国民党企图借军队国家化和统一军令、统一政令之名来消灭人民军队和解放区阴谋。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大会通过了《政府组织案》、《国民大会案》、《和平建国纲领案》、《军事问题案》、《宪法草案》等5项决议。由于这些决议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人民而不利于国民党-统治,因而最终被国民党统治集团撕毁。

该建筑是一幢中西式砖木结构建筑,由四个单元组成。坐西向东,二楼一底,通高13米,面阔44.6米,进深10米,加上附属建筑,共占地627平方米。中共代表团的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建英、陆定一、邓颖超、李维汉等同志都曾在此辛勤工作。

叶挺、廖承志同志出狱的欢迎会,叶挺入党大会也都在此举行。1946年中共代表团迁南京后,这幢房屋又成为中共四川省委工作人员的驻地。同年11月交还国民政府,被重庆警备司令部军营所占用,后为重庆市检察院职工用房。1961年2月18日,被重庆市人民政府确定位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公布为直辖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交红岩革命纪念馆管理使用。

信息来源: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