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墓地

墓地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墓地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墓地问题。

分享

浏览

3820

文章

151

一名殡葬专业学生的课表 包括墓地风水课程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近期,来自于湖南地区的一名同学,在社交平台中分享了自己殡葬专业课程表,在课表内容中显示周一到周五的课程已经全部排满。学习的内容包括殡葬心理分析、殡葬礼仪、丧葬习俗、殡葬社会工作等多个方面,其中周易知识和劳动者权益保护这两门课程,受到了诸多网友的关注。

1

网友在评论区内表示选择殡葬专业,在毕业以后的就业率会比较高,而且目前在我国殡葬行业中的稀缺人口数量较大,工资相比普通的办公室职员工要更高。在2023年8月8日,这名同学向记者表示很多人都没有了解过这个专业,所以比较冷门,没有人知道这个专业具体每天都会学些什么,会比较好奇。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随手拍的课程表发布在网络中,以后能够引起如此多的关注。

2

学校中所设置的周易知识学习课程,同学向记者回应表示周易知识主要是用在陵园专业中,可以学习如何去看风水。据了解这名同学刚刚被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录取,在2023年9月份将会开启他的大一生活。根据这名同学介绍他的殡葬专业,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中比较热门的专业之一,同时也是该所学校中最难被录取的专业,每年的学费在3000元到4000元人民币之间。

3

在殡葬专业大类中,同学更加喜欢管理和服务分支,因为这种专业的薪水会比较高,不过没有网络中所流传的那么夸张。在这名同学看来,自己选择了殡葬专业,已经选择了一条比较明朗的未来道路。在之前他也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才发现这一专业,而且在当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阴宅风水造葬知识及选择墓地

全文共 4709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人无不死,死无不葬。所谓葬之以礼,安息先灵。但是很多人对阴宅风水造葬不是很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阴宅风水造葬知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阴宅风水造葬知识

选定一处较满意之堂局后,便可考虑坐山立向,建房久居。下面就谈谈坐山立向的几个步骤。

第一步,要按自然之地势,以来龙入首之山向为立向法则。所谓来龙,即山脉来势。如果远山在西北,近山在东南,此山势为乾巽走向;如果远山在东北,近山在西南,此山势为艮坤走向;如果远山在西方,近山在东方,此山势为兑震走向;如果远山在北方,近山在南方,此山势为坎离走向。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共有二十四个山势走向。山势走向,一脉相连,中间不要有江河分隔为原则。中间若有江河分隔,那就是认错山势。所谓来龙入首之处,就是山势之尽头。此处一般为江河交会点。来龙以水为界,遇水即止。此处多有冲积平地,形成山环水抱之局堂,气聚于此,正好是聚居之所。山脉来势,虽有二十四个方向,但实际只有三元,即天元、地元、人元。凡向方为子、午、卯、酉、乾、巽、艮、坤八个向势的,为天元龙。凡向方为辰、戌、丑、未、壬、丙、甲、庚八个向势的,为地元龙。凡向方为癸、丁、乙、辛、寅、申、巳、亥八个向势的,为人元龙。坐山立向,就要以同元一气为原则。

山势入首处为天元龙,立向也必须是天元龙。山势入首处为地元龙,立向也必须是地元龙。

山势入首处为人元龙,立向也必须是人元龙。只有同元一气,才能保持一卦纯清。比如,山势入首处为巽向,巽为天元龙,就可能选择巽向、午向、坤向、卯向、酉向等。山势走向,一般是迂回曲折的,以入首一段为准则。有些地方,山脉遥远,无法观察,只好采用以水证龙之办法判断。比如江河之交会处,取其交会之左右一段,形成夹角;其夹角之中心分界线,即是来龙的山势走向。

山势走向,最忌骑线,所立之坐向线,若压在两卦的分界线上,此为大空亡线,用之大凶;若压在天元龙与地元龙的分界线上,此为小空亡线,用之凶煞;若压在天元龙与人元龙之分界线上,虽不是阴阳差错,亦为不宜。即使压在五格分金分界线、六十四卦分界线、季节分界线,亦是不恰当的。总之。凡压分界线,都是错的。有些地方,堂局虽美,但属骑线出卦,或阴阳差错,都不能取用,宁可弃而不用,另觅他处,以免注成大错。

立向亦要看向方之水。取水亦要保持同元一气,坐山为天元龙,向水亦要天元龙;坐山为地元龙,向水亦要地元龙;坐山为人元龙,向水亦要人元龙。若不合同元,水最好,也是煞水。此所谓“乾山乾向水朝乾,乾峰出状元”(《天玉经》语)就是这个意思。水要屈曲迎面而来,两侧而去,来水去水,要合同元,方为合线法。即使城门之水,亦是如此。比如立子午山向,水要坤来艮去、艮来坤去、巽来乾去、乾来巽去。来水去水,切忌硬直或急流喘滩,要以弯曲有情或湖荡缓流为吉。

山龙入首处,会出现右旋结穴和左旋结穴的现象。比如龙势由子方入首(子为天元龙)突然右旋结穴,就要立乾山巽向(乾巽亦为天元龙),而不可立子山午向,此所谓经四位起父母卦之故。子山入首,水必在午方,要求得午方之水,只有取巽向得午方为城门。由子方到乾方,正隔四位;由巽方到午方亦隔四位,这叫阴龙立阳向。如果子山入首,突然左旋结穴,就要立艮山坤向。因为子山入首,水必在午方,要求得午方之水,只有取坤向得午方为城门,这叫阴龙立阳向。这就告诉人们,若遇回龙,要取阳龙立阴向,阴龙立阳向,才合线法,如果不是这样,就会出现坐山不正的现象。比如,子山右旋,立子山午向,后坐就不能与山成垂直之线,就会斜坐的现象。

第二步,立线取向。运用罗盘取山向坐标,这步功夫,在《立线与分金》一节中已有介绍,读者可参阅使用。立线最重要的事项是找寻中心点。任何一种地形,都可视为平面图形,在平面图形上找寻中心点,是平面几何学的作图方法,只要有初中几何学知识的人都可以操作。普通的地形,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角形等,都比较容易找寻中心点。但一些奇怪的图形,就比较困难,其中心点可能不在平面图形之内,而可能在图形之外。

中心点找到之后,就按同元一气的原则立线取向。如果堂局龙脉走向是天元龙的,就按天元龙立线取向;如果堂局龙脉走向是地元龙的,就按地元龙立线取向;如果堂局龙脉走向是人元龙的,就按人元龙立线走向。如此这般之后,就可以在罗盘上找出坐立山向的线位了。如果遇着不可立的线,比如遇着大空亡小空亡,此地形就弃而不用。如果遇着正向或兼向,就可以按正向起卦或按兼向起卦。

第三步,起卦,即起下卦或起替卦。所谓起下卦,就是按正向起卦,看看所起的卦,是属于下卦二百一十六图中的哪一图,然后依图的参考说明作出凶吉判断。所谓起替卦,就是按兼向起卦,看看所起的卦,是属于起星二百一十六图中的哪一卦,然后依图的参考说明作出凶吉判断。不管起何种卦,都必然出现三种结果。

其一、到山到向,即旺山旺向。当元旺星飞到坐方之山飞星位置,又飞到向方之向飞星位置。这里要提醒读者注意,若用替卦,会出现不替之替和表面看是到山到向,而实际不是旺山旺向的现象。比如,四运之甲山庚向(兼卯酉、寅申)和四运之庚山甲向(兼酉卯、申寅),表面看来,是到山到向,而实际上是犯了“出卦向”的错误。因甲庚、庚甲属震兑两卦,而寅申、申寅则属艮坤两卦。卦不同则气亦不同。同时,又犯了阴阳差错的错误。因甲庚、庚甲,虽与卯酉、酉卯同卦,但阴阳不同,前者属阳、后者属阴,阴阳相兼,则卦气混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原因是采用了不替之替的方法造成的。本来,有兼必用替,但山向两星正好用不替之挨法,替代之星与原山向之星相同,无需用替,仍以原星入中飞行。所出现的卦象与正向完全相同,造成正向犯了“出卦向”和“阴阳差错”的错误。

其二、上山下水,即损丁破财。当元旺星飞到坐方之向飞星位置上,又飞到向方之山飞星位置上。位置颠倒,造成水里龙神上山,山上龙神下水。本来山管人丁水管财,现在山神下了水,水神上了山,形成损丁破财之局面。凡遇这种格局,一般不宜采用。除非堂局山水与卦象相反,而且很优美,否则宁可弃之。

其三、双星到山方,为上山之局;双星到向方为下水之局。双旺星一齐到山方,可以旺丁,但却是破财。这种格局一般不宜采用。除非堂局特殊。即坐山方又同时有水,方可采用,此为坐满朝空之局。双旺星一齐到向方,可以旺财,但却是损丁。这种格局不少地师采用,原因是这种堂局较为普遍,即向方有水,但同时亦有山,山水共处一头。而其坐山之方,若遇生气之山星,可排坐满朝满之局;若遇衰退之山星,则可排坐空朝满之局。

第四步,查向方之向飞星(指旺星到向),与山龙入首的生克关系。读者可参阅《收山脱煞与龙运生克》一节便会清楚明白。

第五步,求取城门水口,请读者参阅《城门二宫》一节。

第六步,运用分金之法,平衡扶泄关系。请读者参阅《立线与分金》一节。

第七步,收山出煞。读者可参阅《收山脱煞与龙运生克》一节。

第八步,检查卦象之各种凶吉关系。其中包括阴阳合十、三般卦,反吟伏吟、一般地运、打劫地运、一般入囚、向星入囚、丁星入囚、八纯卦、坐向冲犯太岁等等。

第九步,择日动工。动工建房立墓,需要择日,目的是要避开各种凶煞之气,比如太岁、五黄、三煞等。至于三合家常用之“太阳三合照”,不妨可作参考使用。

选坟地风水和搬迁的注意事项

1、首要选地,必由主家有决断能力的人随同地师择定营地;

2、对地上风水与地下风水都要面面顾及到,地上风水以砂水理论为原则,地下风水以见黄色土质较好;

3、忌见恶水(俗称软锥),因为冲死者背部位,对后辈多有不利趋势;

4、忌见硬块石头(俗称硬锥),以示后辈穷而硬,此也称为牦牛地;

5、忌见蚂蚁(俗称活锥),因蚂蚁吃掉死者的骨肉,对后辈有害无益;

6、忌见棺上加棺(谷称死锥),此凶对死者害处较大或对地师有害;

7、忌有寒风洞,试探有无风洞方法:用烛点燃对着洞口,如灯头不动则可用,如灯灭为风洞,用则必殃(应灾之人事按砂水吉凶断)。如此井可用则再嗅味,如乳味则为贵地,定财官印及子息必佳,有异味则有吉也减力;

8、 井(墓坑)穿好后,用多层黄纸铺到井下平面上,用七星线(硬币)压黄纸上,然后用松香沫撒到黄纸上面点燃,俗称暖坑,以尽后辈之孝心,换取先辈辛寒抚养之恩,又为暖井以使吉气来的快,旨在后人速发福;

9、阴宅立向,只用天干,不用地支。而材之大头以干、震、坎、艮为上,故大头以干、震、坎、艮方位最好;

10、对下葬排列要有主次之分别:即东为上位,西为下位;东北为上位,西南为下位;北为上位,南为下位;西北为上位,东南为下位;(按后天八卦阳性位为上位记)。如一夫两妻下葬应夫在上位,先妻次位,后妻又次位;

11、迁墓其目的:其一为男女合穴,其二又择一吉地营造。实迁墓有吉有凶,吉为使原墓不吉而又择一吉地而乘生气,凶为使原坟富贵之气因迁墓使元气泄散以致减吉或致凶;

12、在迁墓地,一定要把原来棺材底下的血土再往下深挖八寸后,用干净的袋子装好移到新的营墓中去,否则吉凶效果不大,带走的土不可让原土丢在路上被人踩,这样会对死者的晚辈有害,对不起死者,犹如死者在世时被路人脚踩刀割一样,故此重要。另外因年岁多,墓地棺材板已拾不起来,用锨连骨连土铲也是很不对的,一定要让死者平辈用手拾骨为宜,死者的晚辈之人是不能用手拾取长辈尸骨白的,此切忌。

13、如果迁墓葬墓无吉地怎么办呢?应先把骨灰盒放到纪念堂中,或把尸体先寄放在一个大荒中间。此为八个卦属平地,吉凶产生不大,此待时择吉营墓为最佳选择。又有在迁墓时看到墓穴有龟蛇藤子缠绕棺材,此类吉相,不可硬迁,以破吉庆之元气,求福反邀祸端也,殃及后人,故须切记。

14、致丧要则:地师到主家办理丧事第一要先写某宅致丧文张贴在大门口,再写好回殃日期,六七日期,百日之期,张贴在大门口,抬头上写俸告诸亲或写俸诸君,注意要用红纸写俸诸君,用白纸写某宅致丧。

迁墓(洗骨,拾金,移葬)日需择日。

迁墓(洗骨,拾金,移葬)日忌与生者犯冲!!!

启攒(洗骨,拾金,移葬)宜日:鸣吠对日忌日:建日 破日平日 收日 劫煞 灾煞 月煞 刑日 害日 月厌日 四废日 五墓日 复日 重日又忌日:亢日 奎日 娄日 鬼日 牛日 星日 天火日 红沙日岁破日 天克地冲日 本命日。

猜你喜欢:

风水师谈如何正确选择墓地的风水吉穴

1、观看公墓风水有没有主山、少祖山、太祖山。有条件的话必须选择有主山、少祖山、祖山等背山龙脉的公墓园。

2、观看公墓园来龙的缓急,即观看公墓园风水的龙脉从何外来,龙气沿什么方位行,所选择的穴位必须是龙气能行到的方位。

3、公墓风水的青龙山、白虎山、护山、案山、朝山、水口山也是必须重点考虑因素,这些因素符合风水山的要求。

4、公墓风水的明堂也是非常重要。明堂的大小、高低,水的方位、远近等。

如何选择墓地风水的吉穴? 在综合考虑和平衡以上各方因素后,可根据风水原理,初步确定公墓风水地的位置。在龙脉一致的情况下,认真仔细观察公墓园的前后左右,选择最中,最能接受到龙气吉穴。因为在公墓中穴所受龙气的强弱程度是直接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富贵贫贱。最后在穴位上去看明堂,水路,砂向等是否合局,这是墓地风水吉穴最为关健的一步。

除此之外还要避开以下不利因素:

1、要暖(即藏风聚气),即所选之穴要避风,尽量寻找没有风或风小的位置。

2、量避免穴前有小沟而水流直去,成为牵牛水,导致后代损丁破财。

3、因公墓大多以梯田形式开发,后排的墓地贴近山壁,易为淋头水或射穴水所害,后人易因此而伤丁,破财或患上奇证。

4、太近树木也不佳,因树根的延伸而搔扰棺木而使后代不安。

5、要避开黄泉线度,因为收到黄泉水会退产伤人,决不可用。

6、不可取空亡线度,因为线度空亡会使后人败退。

总之,选好吉穴后,依来龙及前后左右的砂水,尽量利用位置,结合仙命,年运来立最佳的向,才能使后代子孙获得最吉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墓地风水知识大全

全文共 6150 字

+ 加入清单

阴宅,就是安葬祖先灵柩的地方,也就是坟墓,是祖先得以长眠安息的地方,故称之为阴宅。阳宅要看风水,阴宅也要讲究风水。墓地风水布局得好,对后代子孙是福荫连绵的,因此墓地的风水布局非常重要。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墓地风水知识。

墓地风水原则

怎样看坟墓风水宝地

古代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附、顺应关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与自然息息相通,必须和谐相处,人脱离了自然就会出现问题。人们在对自然的总结中产生了的风水思想,“入土为安”、“天人合一”是这一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 “葬”字,形象地说明了这一观念:死后入土,上面覆以植物。今天可以在很多墓地看到,祭奠活动后人们把鲜花洒落在墓碑上或在墓碑周围种花植树,“葬”这一古老的传统习俗仍然延续。

当代人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购屋置地之前要选位置,看周边,那么应该为故去的人选择什么样的“居住环境”呢?尤其是当前墓地以公墓的形式集中安置,许多人心中希望为逝去亲人选择一块风水好的福地的心愿能实现多少呢?

依山傍水的原则

依山傍水,青山绿水是人们普遍向往的优美环境,也是好墓地的基本原则,反映在风水学说里的就是“山主人丁水主财”,意思就是择山,可以令后世人丁兴旺;择水,可以令财源滚滚。石为山之骨,水为山之血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是生命之源,山有了水才有了生命,没有水的山就仿佛没有灵魂,所以风水有言:有山无水休寻地,未看山时先看水。由此可见,“山主人丁水主财”是考察墓地风水最简要亦是最精辟的总结。一些注重理气的风水理论讲求藏风聚气,所谓:“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葬书》)认为水面越大,聚气越厚,财富也就越厚。

前朝后靠左右抱的原则

“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恐怕是人们在墓地听到比较多的话,这是风水对墓地的周边地形的总结,实际上就是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宽敞的盆地,风水所讲的“穴”就在这个盆地里,四面的山风水上叫做“砂”。这个地形在前面说到的“ 葬”字上也有体现,就是葬字下面的“廾”(发音拱),意思是双手捧着,双手并在一起捧着,形成了一个中间凹陷的穴窝,古人认为这就是一个好的葬地,所以说葬字本身就体现了古人的殡葬观。

屈曲蜿蜒的原则

过去的四合院,寺庙,对着大门都有影壁,现代人装修的时候也比较重视玄关的设计,影壁和玄关都是应风水而产生的,而不单单是为了好看漂亮。它们的作用就是避免直通,阻挡正面冲撞而来的煞气。墓地如何挡住煞气呢,风水原理主张“直则冲”、“曲则顺”,道路要屈曲,山水要蜿蜒,就是弯弯曲曲。曲径通幽不仅有风水所讲的实际效果,而且还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如江南的园林建筑.

明堂开阔的原则

古代有人出了名、当了官或者发了财,人们往往会议论这个人祖坟的风水,称之为:地灵人杰。风水认为明堂开阔有利于孕育人材,发展事业,因此既要“登山看水口”,还要“入穴看明堂”,明堂是指墓穴前面要有一片广阔平整的地方,明堂开阔,生机勃勃,才能前途无量。反之,墓地不宜设在窄小局限的山谷。

回归自然的原则

现在的城市规划里,墓地离城市越来越远。为什么不离城市近一点呢,去扫墓祭奠还方便,岂不更人性化?包裹在高楼大厦中间岂不更现代?在这里,阴宅的风水与阳宅恰恰相反,都市人主张人车合一、人机(计算机)合一、工作第一、效率第一,墓地则讲求自然第一,天人合一。

上风上水的原则

墓地也讲究“上风上水”,北京上风上水的方向是西北,所以明十三陵就坐落于北京西北的昌平区。西北是根据北京的中轴线确定的,这条中轴线北起鼓楼,经过故宫博物院、前门,南至永定门,中心点就是故宫,也称紫禁城。

综上所述,风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择吉避凶,这与办丧事选墓地希望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的出发点是一致的。至于风水是否会福荫子孙,人旺业兴,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择一块吉壤福地,总不会错的。据说大名鼎鼎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超级富豪比尔·盖茨在选择建筑设计和住宅的时候都会参考风水的因素。

#p#副标题#e#中国很多的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水是分不开的,北京城就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风水之城,所以要了解风水,不能不来北京,阳宅不能不看紫禁城,阴宅不能不看十三陵.

概括地讲:山川有灵无主,尸骨有主无灵。若把有主无灵的尸骨葬到相当好的有灵无主的山川上去,则可使无灵的尸骨有了灵气,无主的山川有了主人。这在“风水”学上叫“理气”。理气好对后人会有极大的福荫,财、丁、贵、寿均可于此而出。

《易经?系辞》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埃及法老的陵墓。中国至春秋时代时,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历代不衰,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以及种种讲究。于是,坟墓被认为是安葬祖宗及父母之首邱,上可尽送终之孝,下以为启后之谋。所以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对坟墓的安置均格外重视。而作为为人择地卜葬的堪舆家(风水师),更以阴宅为先务之急。

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位于京师附近,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于长安附近;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所以这三代的皇陵皆位于北京附近。

唐朝帝王陵墓区,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陕西渭水北岸之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不象秦汉陵墓那样采取人工夯筑的封土高坟,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仅献陵、庄陵、端陵位于平原,余均利用天然山丘,建筑在山岭顶峰之下,居高临下,形成“南面为立,北面为朝”的形势。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层峦起伏,沟壑纵横,愈加衬托出陵山主峰的险峻雄伟。除了四周山峦的护卫之外,更有泾水环绕其后,渭水萦带其前,山水具佳,愈加显得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由昭陵主峰迤逦而南,有167座功臣贵戚陪葬墓,占地约30万亩。李世民的玄宫居高临下,陪葬墓列置两旁,衬托出昭陵至高无上的气概。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坐落在乾县西北的梁山上。据《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李治于光宅元年(684年)葬于乾陵,神龙二年(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合葬于墓中。梁山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山巅三峰耸立,北峰居中最高,即乾陵地宫所在,为陵之主体,与九峻山遥相比峻。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而形体相仿,犹如天然门阙华表捍陵。上面各有土阙,望之似乳头,俗称“奶头山”。梁山东有豹谷,西有漠谷,整个地势似一个头北脚南仰卧在大地上的人体。乾陵因山为陵,以山为阙,气势雄伟,规模宏大,陵园有内城外成之分。内城的南、北、东、西城垣基址程度分别为1450米、1450米、1582米和1482米,城垣均为夯筑而成。内城四面各开一门。陵园内有石刻群,除内城四门各有一对石狮,北门立六石马(今存一对)外,其余石像均集中排列在南面第二、三道门之间……从南至北,计有华表、翼兽、鸵鸟各一对,石马及牵马人五对;石人十对,还有无字碑、述圣碑和六十一个“蕃酋”像,丝毫不减皇宫之气派。

北宋帝王陵墓,从宋太祖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起,至哲宗赵煦的永泰陵止,共计八陵,集中于河南巩县境内洛河南岸的台地上。陵区以芝田镇为中心,在相距不过十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当大的陵区。

北宋王朝建都开封,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汴京,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山水秀丽,土质优良,水位低下,适合挖墓穴和丰殓厚葬。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是被风水家视为“山高水来”的吉祥之地。

宋代帝陵在地形选择上与别代迥异。历代帝陵或居高临下,或依山面河,而宋陵则相反,它面嵩山而背洛水,各陵地形南高北低置陵台于地势最低处。原来,在宋代盛行与汉代图宅术有关的“五音姓利”风水术,该风水术把姓氏按五行分归五音,再按音选定吉利方位。宋代皇帝姓赵,属于“角”音,利于壬丙方位,必须“东南地穹,西北地垂”。因此宋代各陵地形皆东南高而西北低。

明代以后,风水学特别重视关于山川形胜的形法,因而明清两代的帝陵风水格外讲究,加之建筑的配合,皇陵的选择与规划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郊昌平县北十里处,自公元1409年开始修建长陵,至1644年明朝灭亡,十三陵的营造工程历经二百余年,未曾间断。燕王朱棣在南京登上帝位以后,即打算迁都北京。永乐五年(1407年),皇后许氏死,朱棣没有在南京建陵,而是派礼部尚书赵江和江西风水名师廖均卿等人去北京寻找吉壤。

朱棣派出的人马足足跑了两年时间,才找到几处可供选择的地方。据说,最初选在口外的屠家营,但因皇帝姓朱,“朱”与“猪”同音,猪要进了屠家定要被宰杀,犯地讳不能用。另一处选在昌平西南的羊山脚下,因后面有村叫“狼口峪”,猪旁狼则更危险,也不能用。也曾选过京西的“燕家台”,可“燕家”与“晏驾”谐音,不吉利。京西的潭柘寺景色虽好,但山间深处,地方狭窄,没有子孙发展的余地,也未能当选。到永乐七年,最终选定了由江西风水师廖均卿等人选定的现在这片陵区。

清东陵位于京东燕山南麓的遵化马兰关附近,它北依昌瑞山,南屏金星山,东傍鲇鱼关,西依黄花山,共有陵墓14处,葬150多人。

关于东陵的选址,流传着一段顺治帝亲自卜地的故事。自从顺治皇帝进了关,在北京立都坐殿后,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和叔父多尔衮就派人四处选陵地,先后有两批钦天监大臣和风水名师来过京东一带,他们均看中了这块宝地,回京禀报皇帝后,顺治帝非常高兴,表示要亲自前往审视。时隔不久,顺治皇帝由众多侍卫大臣和八旗健儿簇拥着出外狩猎,他们一路纵马扬鞭来到了京东的燕山山脉,跃上了凤台岭之巅。顺治帝登高远眺,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飘渺。真是山川壮美,景物天成。顺治帝前瞻后眺,左环右顾,发出由衷的赞叹。他反身下马,在凤台岭上选择了一块向阳之地,十分虔诚地向苍天祈祷,随后相度了一块风水相宜的地势,对左右的侍臣说道:“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说着,将手上佩带的白玉扳指取下,扬下山坡,道:“落地之处定为穴”。于是群臣在扳指停落的地方打桩作记。后来,当真在这里建起了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即顺治皇帝的孝陵。

孝陵背靠昌瑞山主峰,左右两翼为天然砂山,整座山陵北高南低,顺势而布,节奏鲜明,气势雄伟。为了防止汛期山洪冲毁陵墓,不仅在建筑之下打桩加固,而且修建了整套的排水系统。地上利用天然的倾斜地势设置了排水明沟,使雨水排泄通畅。陵区之水通过明沟暗渠,全部汇集于隆恩门外的神路桥下,再由两边水道顺势排泄出去。可见孝陵风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选址的科学性和建筑技术的高明。

古代的风水选址,除了生态、实利功能以外,还是一门艺术,其对环境景观的组织是十分重视的。在古代,万物有灵的观念导致了山川自然崇拜,并逐渐发展成为敬祀天地日月山川的国家祀典。人们崇尚自然,热爱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又指导着人们以人的精神、人伦道德及社会秩序拟态于自然,并以此寄托他们的生活理想。所以在风水的观念中,也常包含着一种追求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认为环境思想。

风水简介

风水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一门玄术,也称青乌术、青囊术,较为学术性的说法叫做堪舆。风水是自然界的力量,是宇宙的大磁场能量。风就是元气和场能,水就是流动和变化。风水本为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也叫地相、古称堪舆术,它是一种研究环境与宇宙规律的哲学,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风水的创始人是道家女神九天玄女,比较完善的风水学问兴起于战国时代。风水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达到“天人合一”,早期的风水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等方法及原则,为选择合适的地方的一门玄学。

风水有两种释义,其一水肿病的一种,多由风邪侵袭,肺气失于宣降、不能通调水道、水湿潴留体内所致。其二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的体系。

墓地风水知识

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风水是迷信的东西。其实不然,风水已经可以用科学来解释了。包括墓地风水,它也是一门科学,带有一个显著的特性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生气的和谐。墓葬风水好坏,直接影响着一定人的吉凶祸福。所以,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墓地风水学的知识。

1、墓相——坟墓的吉凶。坟墓是一种有暮形和墓相的事物,就像家也有家形和家相一样。在墓相学中认为,墓相作用十分的大,它可以与家庭繁荣有密切联系。所以,建造坟墓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吉相,避免凶相。

2、确定墓地的土地神位。建造坟墓,风水中的土地神位非常重要。可以通过明确穴的来水与去水的方位,根据穴的来水与去水的方位来确定土地神位的大致方位,再根据穴的座向及分金五行配合,找到土地神位的准确方位,同时参照穴的四周环境来确定土地神位的准确方向。这样的土地神位既符阴宅风水的形势,又符合其理气,可以使坟墓更加符合风水要求,使其更好地荫益子孙后代。

3、墓地风水的重要性。在风水学上,我们把山脉或者河流叫作龙脉,在龙脉上有许多的吉利穴位,也有很多的凶险穴位,还有更多的平常的无大吉、也无大凶的穴位。掌握目的风水,可以寻找到好的穴位,吸取龙脉所蕴藏的能量。龙脉所蕴藏的能量也有吉利能量和凶险能量之分,如果我们把穴位点在了吉利能量的点上,那我们吸取的就是龙脉吉利的能量,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会富贵昌盛;反之,如果我们把穴位点在了凶险能量的点上,那么我们吸取的就是龙脉凶险的能量,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会贫穷潦倒后继无人。所以,坟墓地址的选择十分的重要。

怎样看墓地风水

从墓地风水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墓地的风水中“点穴”是非常之重要的。找到一个好的穴位,达到长效的好风水,庇佑后代子孙的前程和富贵。选择坟墓地址,寻找好墓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入山寻水口,登穴看名堂”。在风水学行业中,风水师寻找墓地,首先要看水是从何处来,又流往何处去;同时也更注意穴前明堂的水是什么样的情况。因此,墓地选址和水关系密切。“山管人丁水管财”,墓地周围的水的好坏主宰子孙后代的财运,而墓地周围的沙土的好坏则关系到后代人丁是否兴旺了。墓地的选择,首先也是水和土的选择。

注意墓地风水的五大原则。其中包括依山傍水的原则,是好墓地的基本原则;前朝后靠左右抱的原则,这个就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定位,简单的说就是四面环山;明堂开阔的原则,这个有利于孕育人才和发展事业,要在墓穴前面有一片广阔平整的地方;回归自然的原则,讲究自然第一,天人合一;屈曲蜿蜒的原则,这个原则的目的是为了阻挡正面冲撞而来的煞气。

人生的最终点就是墓地,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如何才能有一个好的归宿,是后辈子孙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不单是孝顺长辈,还对福荫子孙后人也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风水的意义在于帮助人们趋吉避凶,选择一块好墓地总是不会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天津于方舟衣冠冢墓地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天津方舟衣冠冢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介绍 于方舟衣冠冢墓地建在宁河县烈士陵园内。衣冠冢墓高于地面站一米,面积为7.6米*8.7米的方形台基。正面石阶周围为护栏和短墙,均为花岗岩制作。台基中央为墓碑,由刘格平同志书写“于方舟烈士之墓”。正面上端镶有烈士瓷像。背面刻有烈士生平事迹。碑卑后石棺一具,内放遗物,均为汉白玉制作。塑像建筑地为圆形甬道。

中央为烈士半身塑像,汉白玉(花岗岩)制作基呈四方型 ,正面为-市长题“津门之光”。

天津宁河县

展开阅读全文

冯古庄墓地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冯古庄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出土有铜鼎、爵、陶罐等遗物。该墓地对于研究晋南地区西周时期的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泉镇:三泉镇位于新绛县城的北部,北依九原山,中拥鼓堆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和善良的三泉人民。我们镇政府下辖30个行政村,9095户,3.8万人口,总耕地面积7.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80000亩,年产量21609950公斤;经济作物11620亩,年产量3317365公斤;另外,我们镇还利用当地资源优势,通过积极引导,已发展了一部分:石料加工、沙发家具制造,。

展开阅读全文

山王墓地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山王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汾河南岸二级台地。清光绪版县志记载山王村为古耿城,即晋大夫赵夙为晋献公灭耿之地。耿属西周侯国,或云姬姓,或云赢姓。山王村东南有一块台地,东西、南北皆百余米,村民切崖建房,遂发现是一处西周墓群。某村民院0土青铜器后,河津市博物馆接举报并与公安干警配合追缴回三件器物,包括一件鼎,一件盘,一个壶盖。

这组青铜器佚器较多,从现有几件器物的器形、纹饰看,当为西周中晚期器物组合,而铜鼎铭文明确有共王字样,可风与器形、纹饰是一致的,应为周共王时器物。

西周中晚期,河津市汾河沿岸能与周王发生往来的邦国只有耿国符合所在的地望。这个耿国直至公元前661年方被晋献公所灭,这是确切无疑的,在此之前再无大的邦国存在。如果把这组青铜器认定为耿国遗物,从时代上、地望上看都是可信的。

铜盘与壶盖铭文一致,都称“中大师作孟姬……”某器,可见这组铜器是某邦主或某侯为夫人所作的器物,而这位夫人姓姬,是周室女子,那么某邦主、某侯不是姬姓。如果这位某侯为耿侯不假则耿国非姬。根据文献耿国是赢姓之国,它可能是与周室世代通婚的联姻邦国。

这组青铜器为我们研究西周历史,研究河津古代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新的文字资料。

地址:河津市柴家乡山王村

展开阅读全文

陶寺北墓地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陶寺北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寺北墓地

时代:两周之际——战国

地址: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北约50米东高西低的台地上

陶寺村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隶属于陶寺镇,在塔儿山以西。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约800米处,因近年盗墓被发现。

目前已大体厘清陶寺北墓地的范围和墓葬分布状况。陶寺北墓地位于塔儿山西麓山前向汾河谷地(即临汾盆地)过渡的黄土塬上,黄土塬早已被改造为平整的梯田,由东向西阶梯状渐次降低。墓地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地势开阔,墓区随地势大体沿西北—东南方向排列,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400米。

目前已在陶寺北墓地探出墓葬1283座、车马坑1座。从墓葬分布情况来看,陶寺北墓地应该有统一的规划,墓葬因等级的不同存在小的分区:大型墓葬通常沿西北—东南主线排列,中小型墓葬集中散布于大墓周围,并与大型墓葬小有间隔。墓区西北部墓葬年代较早,有的墓葬属西周晚期,东南部已至战国时期,墓地延续约500年。

截止到2014年底,共发掘7座墓葬,出土铜鼎、铜簋、铜盘、铜壶等,另有玉覆面、玉握、玛瑙串饰等数件小件玉器等。七座墓葬中有五座各随葬1件陶鬲,时代集中于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从目前发掘来看,墓葬形制、棺椁数量、随葬品多少等体现出来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祭祀形式在这个墓地都有所体现,这些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延展了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墓祭制度的研究空间。2015年临汾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墓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规模较大,发现1283座墓葬,大型墓葬有120余座。已发掘七座,出土铜鼎、铜簋、铜盘、铜壶等,另有玉覆面、玉握、玛瑙串饰、小件玉器等。该墓地是侯马以北临汾盆地发现的春秋时期的一处重要墓群,为晋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2019年,陶寺北墓地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山西省文物局

陶寺村:陶寺村。

展开阅读全文

曲沃羊舌墓地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曲沃羊舌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舌村在曲沃县城东北方向约12公里处,位于滏河河谷南侧,墓地就在村南的岭地上,著名的曲村—天马遗址位于滏河河谷北侧腹地,羊舌墓地与曲村—天马遗址内的北赵晋侯墓地隔河谷相望,其间是宽阔的滏河河谷及台地,直线距离4500米。羊舌村南边的土岭是由翼城方向延伸过来的。翼城,同样是晋国的腹心,这块土地承载了更多的文化沉淀。

羊舌,仅从字面就能让人浮想联翩。羊舌村村名的来历已无从可考,或因地理位置得名,但更多的恐怕是与春秋时期晋国的羊舌氏有关,因为在曲沃有许多地名都与历史上的晋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羊舌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今天的《百家姓》中已不见羊舌,但羊舌氏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显赫姓氏,在晋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晋国晚期的著名政治家羊舌肸,字叔向,名搏列国,为当时的名臣。羊舌氏源出晋国公室,是晋之公族,即诸侯的子孙。历史上的羊舌氏首见于公元前660年,晋献公使太子申生伐东山赤狄,以羊舌突为军尉,羊舌之姓由突始。羊舌氏家族,自羊舌突起到孙羊舌肸改姓,实传只有三世。羊舌突生羊舌职,据史载,羊舌职性聪敏肃结,素享贤名,曾偕同晋国旧臣迎接晋文公重耳返晋,为晋国后来的霸业奠定基础,后仕晋景公为大夫。晋悼公即位(前572年),置百官,羊舌职佐祁奚为中军尉,卒于晋悼公三年(前570年)。羊舌职有四子见之于《左传》等,即羊舌赤、羊舌肸、羊舌鲋、羊舌虎,号羊舌四族,为晋之强族。羊舌赤,字伯华,铜鞮大夫,食邑铜鞮;羊舌肸,字叔向,晋公族大夫,著名政治家,食邑杨国,后代改姓杨;羊舌鲋,字叔鱼,晋公族大夫,食邑平阳;羊舌虎,字叔罴、一曰叔熊,晋公族大夫,亦食邑平阳。羊舌肸(叔向)因食封于杨而以杨为氏,其子名杨食我,可惜杨食我在晋国卿族势力的倾轧中,因获罪导致羊舌氏、杨氏最终被族灭,羊舌氏被淘汰出局,最终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在历史上留下了遗憾。

今天的羊舌村可能是羊舌氏当年的一个食邑,并因此名传于今。

电话:0357-4526727

地址: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

展开阅读全文

萧氏家族墓地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萧氏家族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萧氏家族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青龙山镇斯布格图村,又称萧绍矩家族墓地。在庙山南坡,地表有建筑遗址。

1983年清理砖砌单室墓一座,1985年又清理砖砌多室墓二座,其中一座是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辽陈国公主是辽景宗第二子-国王耶律隆庆之女,生于统和十九年(1001年),卒于开泰七年(1018年),卒年十八岁。驸马萧绍矩是辽圣宗仁德皇后之兄。

合葬墓为砖砌多室穹隆顶墓,由墓道、天井、墓门、前室、左右耳室、后室组成,全长16.4米。后室有木质椁室,内置尸床、供台。墓道壁及前室绘夫妇日常生活图画。墓主身着冠、靴,金银殡葬服饰,出土有金、银、铜、玉、瓷、玛瑙、琥珀等质料佩饰及生活器皿、马具等达3227件。

2006年5月,萧氏家族墓作为辽代的古墓葬,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韩匡嗣家族墓地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韩匡嗣家族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匡嗣家族墓地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乌拉苏木乌兰白其嘎查的白音罕山的南麓,由两道山谷、三个山洼、两个祭祀址和一处大型居民聚落遗址组成。

此墓地是辽统和元年(公元983年)至辽亡(公元1125年)之间的家族墓地,距今已有1020多年,它是迄今发现的辽代最大的家族墓地,是辽中晚期墓葬形制的大全,是中原汉文化堪舆学与契丹文化相融合的典范,韩氏家族墓地已出土多方墓志,对研究辽代的政体、兵制、 职官制度、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辽史的遗漏,更正辽史的错误,其墓地虽有一些墓被盗掘,但是还有很多墓葬保存完好,这些墓葬是辽代建筑、葬制的珍贵资料,墓地中大型的辽代聚落址的发现,对研究韩匡嗣私城——全州的地望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韩氏家族墓地就位于白音罕山南坡地势相对平缓之地,墓地东南方,距墓地约5000平方米,成排的建筑基址清晰可辨,地表还散布着许多辽代砖、瓦、石灰、覆盆形石柱遗迹以及一些陶瓷片等到遗物,韩氏家族墓地出土的鎏金面具韩匡嗣之父韩知古,汉族人,是辽太祖21名佑命功臣之一,韩匡嗣是韩知古第三子,太宗朝为右骁卫将军,后又提拔为二仪殿将军,世宗、穆宗两朝多年未被重用,景宗即位后,又对韩匡嗣委以重任。

在巴林左旗西北80多公里处,有韩匡嗣夫妇及其子孙的家族墓地。 韩匡嗣家族在辽代是一个特殊的家族,它的兴衰是辽朝兴衰的一个缩影,韩氏家族是在辽朝第一家赐姓耶律的汉官家族,为辽朝帝族、后族之后的又一显贵族系,是中原汉人贵族契丹化进而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的主要力量,它的演化发展过程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汉族、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缩影,更是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体现,从民族团结、草原帝国政体的演变的角度去认识、研究它,意义非常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完颜希尹家族墓地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颜希家族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完颜希尹古墓座落在林深叶茂、风光秀丽的舒兰小城镇东村。距榆江公路2公里,距镇政府2.5公里,距舒兰市32公里,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区面积2200公顷。古墓分布五个区和完颜希尹宅第区。

完颜希尹是我国历史上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女真文字的创造者,他曾任金国的左丞相,官居一品,女真朝的经略使、都统元帅、左右监军,最后官至尚书、左丞相兼侍中。由于金兀术串通皇后斐满氏承进馋言,希尹于金天眷三年被金熙宗所杀,之后被平反昭雪。完颜希尹家族墓地不但埋葬完颜希尹的一家,而且还埋葬着其父完颜欢都、其弟完颜谋演、其孙完颜守道等一大批金代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完颜希尹家族几代人为大金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完颜希尹家族墓地是目前我国寥寥可数的金代重要遗存之一。它对于研究金国的历史和女真文字都具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完颜希尹古墓共分五个墓区,总面积为136.360平方米.墓地坐北朝南,后依山岭,面朝沟川。整个墓地是用花岗岩条石筑砌而成,做工精细、工程宏大。后任当朝左丞相完颜希尹嫡孙完颜守道为其祖父在墓地刻立:“大金故左丞相金源郡宪王贞完颜公神道碑”。

五个墓群中的部分古墓被日本侵占东北时期所盗。加之由于“文革”的严重破坏,墓地已面目全非,现存大部分文物珍藏在吉林省历史博物馆。墓区的石人、石羊、石虎、石碑等现已复制一新,供游人拜祭和参观。

完颜希尹家族墓不仅是一处风光秀丽的旅游景区,更是研究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立项,并批准进行规划和开发建设。舒兰市文化局和小城镇政府已设专人看护墓区,并在通往墓区铺上水泥路面,为全面开发做好准备。早日将闻名中外的完颜希尹古墓开辟成一处著名的旅游景观已经为时不远。

展开阅读全文

陆建章的故居和墓地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陆建章故居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陆建章(1862—1918)字朗斋,乳名八庚,蒙城东南六十华里陆瓦房庄人。曾任清二品道员,曹州总兵,袁世凯政府的陕西督军等职,后被段祺瑞指使徐树铮诱杀于天津,归葬蒙城故里。

陆建章的府第和墓地是他在陕西督军任内兴建和选定的。府第在庄内,墓地在庄东头,两者直线距离约100米,中间有一条南北大沟。

府第南北长60米,东西宽27.3米。现仅存前大门(见照片)、两边耳房与后厅两部分,门楼超过耳房三尺多高。房屋均为砖木结构,木刻花纹,门槛高约一尺。门槛两旁有两块长方形的上马石,石的前面及内侧雕有花鸟鱼虫,雕工精湛,栩栩如生。后厅房较为高大,并排七间,出厦,木柱,础石为石破,正厅房屋为小瓦复合而成。后厅、东西厢房及后马房均在1938年被日军焚毁。

墓地在庄东约30米处,共占地18亩,遍植松柏,南北长143米,东西宽61米。墓有两座居中偏北。正面的一座为陆建章墓,在陆建章墓的东南角是其长子陆承武及儿媳孟氏之墓。陆建章的坟茔高大,坟墓呈圆锥体土堆,底面直径约两丈,墓内有内棺外廓,东北西南向。坟前立有石香炉、石蜡台、石桌及石凳等祭物,威严肃穆。

这两座坟墓均在0中被夷为平地。据当时目击者说,扒坟时发现棺材头正面有一圆洞,约碗口大。开棺时,发现陆建章的颅骨已不在原位,在颅骨牙槽内取出一枚金牙壳;尸骨下有几枚比普通银元还薄的银元,排列秩序紊乱。显然该墓曾被人盗过。据陆悦亮同志回忆,盗墓者是-杂牌军,参加的有几百人。第一次盗墓时间是1941年,第二次是在1942年春,他们在棺材头上挖洞,从洞中伸进手摸东西。

整个墓地为松林覆盖,林木有刺松和侧柏,郁郁葱葱,荫翳蔽日,其右前方有一座石头牌坊,牌坊由六、七块石碑群组成,高约一丈五尺,长约两丈,四角风檐挂有风铃,微风吹拂,叮咚作响。左前方有护墓房两间,今已毁。笔者前往考查时,又发现牌坊的一块主碑,现放在松林西南角的石桥头上。

陆建章(1862—1918),字朗斋,安徽蒙城人,天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随袁世凯训练新建陆军,历任右翼第三营后队中哨官、督队稽查先锋官、 左翼步一营帮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兵部练兵处军学司副使;三十一年(1905)任北洋军第四镇第七协统领。后调任山东曹州镇总兵、广东高州镇总兵、广东北海镇总兵、广东高州镇第七协统领。1912。

展开阅读全文

明益藩王墓地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明益藩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益王家族墓群,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洪门镇洪门岭。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万历二十九年(1601),洪门、岳口被划定为益王家族墓区。洪门墓区上至徐田、庄上,下至铺前,方圆20里。据南城县志介绍,益王家族墓群为明代皇帝朱见深之子益端王系墓葬区,包括益端王朱祐槟、益庄王朱厚烨、益恭王朱厚炫、益末王朱慈炱及其子孙的历代墓茔。这些王墓的墓室是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有的为砖室结构,有的为石灰结构,上面盖以数吨重的石板,再用石灰糯米汁浇浆封固,墓前设神道及神道碑,神道两旁竖有文武官吏、石人石马。还筑有护墓围墙,竖有“益王墓葬地方,百姓不准在此葬坟放牧狩猎”的禁牌,设有专人看管。洪门明代益王墓群在20世纪70年代被发掘,出土器物中,除一批金、玉器之外,还有全副仪仗俑110件,为研究明代藩王礼制规模提供了珍贵参考资料。现已保存在省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为东昌府区文物保护单位。

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年代为清,位于东昌府区梁水镇八刘村。

2008年,朱氏家族墓地(含石刻)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水镇:梁水镇位于聊城西北部,历史上一直为为鲁西重镇,现为聊城市东昌府区辖中心镇,是聊、茌、临、冠四县(市)交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也是鲁西地区正在蓬勃兴起的一座新兴城镇。全镇共108个村,总人口6.7 万人,总面积1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6万亩)。2004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 3800元。 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京九铁路、聊临公。

展开阅读全文

乔学诗墓地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乔学诗墓地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

乔学诗墓地位于平阴县东阿镇小屯村,年代为明。

2013年12月20日,乔学诗墓地被济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阿镇:" 东阿镇地处平阴县西南部,春秋时期称谷邑,明洪武八年(1375年)东阿县城迁于此始称东阿。1946年底,东阿一区划归平阴县。1952年设东阿镇。面积95平方公里,耕地3282公顷,下辖55个行政村。11946户,38839人,人口出生率8.07‰,人口自然增长率3.57‰。 经济概况 国内生产总值67963万元,比上年增长12.2。

展开阅读全文

白朗故居和墓地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白朗故居墓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朗墓位于石龙区大刘村西、关庄北山之阳。白朗(1873~1914),字明心,农民出身。1911年10月率众起义。1912年4月攻克禹县,提出“打富济贫”口号,义军发展6000余人。为配合孙中山讨袁,义军打起“扶汉讨袁”旗号,转战5省,历时4年。1914年8月回师河南,被官军包围,白朗突围时牺牲。其部下将白朗遗体掩埋于虎狼岭下乱石堆中,因叛徒出卖,被毅军营长掘出割去首级。为保护遗体,其部下又冒险秘密将白朗移葬于起义地点大刘村西关庄北。1986年6月白朗墓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点保护范围:自墓冢边沿向东、西、南、北各50米。

一般保护范围:自重点保护区边线外扩50米。

白朗(1873-1914)民初农民起义领袖。字明心。河南宝丰人。出身农家。曾因受地主破孩而入狱。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在当地组织农民,进行反官府斗争。1912年冬,聚众数千人。1913年5月,以打富济贫相号召,率军进入鄂北随县山区,战斗于豫鄂边界,同年9月,攻克枣阳等地,击败王占元、段芝贵所部北洋军。“二次革命”时,被孙中山任命为湘鄂豫三省联军先锋。

展开阅读全文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地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位于郑州市建设路中段南侧碧沙岗。1928年4月,冯玉祥为纪念在大小数百场战役中的阵亡将士,批准拨出经费13万元,在白沙岗辟地400亩,建造北伐阵亡将士墓并祠。工程由交通司令许骧云为督办并监工,落成于1928年秋。1956年,改建为碧沙岗公园。

墓地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410米,面积为24.6万平方米,四周青砖高墙垒筑。墓地中部建-烈士祠,仿古建筑,占地4330平方米,有前后两个院,前院有正殿和东西廊房各7间,均高台建筑,有回廊,绿色琉璃瓦顶。后院正中为后殿,建筑形式与正殿同,殿内四壁嵌有当时军政要员的挽辞刻石。

祠前有3座碑亭,即民族亭、民权亭和民生亭,均为六角形攒尖仿木结构建筑,黄琉璃瓦顶。民权亭内立汉白玉方碑;正面冯玉祥书“碧血丹心”4字,另3面为冯玉祥撰《祭北伐阵亡将士文》。民生亭内立鹿钟麟撰《烈士纪念碑》。在墓地中轴线上有东西向长方形水池,池上建石桥,桥北即墓地正门,门上所刻横额为冯玉祥题“碧沙岗”3个大字。1975年北大门重建,由城堡式改为庑殿式。烈士公墓在祠后,墓冢间隔2米,纵横成列,葬攻克郑州以前各战役阵亡将士。墓地东南部也葬一些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阵亡将士。

墓地有碑刻40余通,除挽辞刻石19块外,还有墓地落成纪念碑和抗日英雄纪念碑,后又建北伐将士纪念碑,碑身高近18米,正面是聂荣臻元帅题写的“北伐阵亡将士永垂不朽”10个金色大字,碑体浮雕由北伐群像组成。

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北伐阵亡将士墓纪录了近代中国革命历程。

1928年

第二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茅氏家族墓地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茅氏家族墓地为文化旅游景点。

茅氏家族墓地位于湛江市郊湖光镇旧县村铁杷溪。有墓3座,自西至东排列:宋咸淳六年(1270年)十二月初一日吴氏二孺人墓;宋咸淳六年第十三公墓;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茅梅溪墓。三墓均以大石块叠砌成轿形作坟丘,俗称石轿墓。形制与碑志以茅梅溪墓较特殊。该墓平面圆形,直径9米,前置石望柱4根,柱高仅1.2米。墓丘(石轿)砌于墓堂圆心处,底平面长2.1米、宽1.55米,以5层石条叠砌作轿形,通高1米。四面均刻字:前刻“知县茅梅溪”,后刻“考梅溪公墓”,左刻“讳添舆任广西平乐府荔浦县主祭田十二石价银百两租钱六千文”,右刻“大明国朝洪武甲子年己未月丁未日孝男茅慈轻茅玉山茅举堂立”。

茅梅溪,名添舆,遂溪县桥西村人,元末任广西荔浦县知县,卒于明初,行迹载道光《遂溪县志》卷八·仕籍,名作“添与”,误,应以墓石所刻为准。第十三公及吴氏二孺人系茅添舆祖辈,卒于宋,现墓是明初茅添舆下葬此地时,迁葬于此。

旧县村:旧县村。

展开阅读全文

袁氏家族墓地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袁氏家族墓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袁氏家族墓地位于周至县侯家村乡东风村马营村西,年代为元末至清。墓地共分为四个墓区,分别为狮子坟、袁家坟、路边坟、四碑坟,总面积12万平方米。狮子坟位于马营西,袁家坟位于马营南,路边坟位于马营西南与狮子坟相距60米,四碑坟位于马营西南,据该村约1200米。墓地原有封土、石碑、石羊、石狮、石望柱,大多已无存,墓地已辟为民居和农田。现存遗物散落村内,有墓碑2通(马营袁氏先茔墓次碑、马营袁街寰墓碑)、残碑首一件、方形碑座一件、龟趺一件、石望柱座一件。袁氏先茔墓次碑,青石质,首身分离,碑首、碑座已佚。碑身高237厘米,宽78厘米,厚23厘米。碑阳阴刻楷书碑文,其内容为袁氏家族墓的形成过程,首题为“袁氏先茔墓次记”。现已断为两截,倾覆于麦草堆中。榫头已残损,宽19厘米,残高7.5厘米。袁氏家族在明清时期为当地名门望族,家人在外为官者较多。据村中袁氏后人所编家谱,自元末至今已传二十一代,墓地所葬为前十三代祖先。

马营袁氏家族墓地是周至县北部地区发现的极少数家族墓地,其年代延续年代之长,分布面积之大,家族谱系之清晰明了,均属罕见,不仅对于研究袁氏家族自元末以来的发展兴衰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研究当地元明清时期的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社会历史、民风民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2003年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吕氏家族墓地

2006年3月~2009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对蓝田县五里头村北宋吕氏家族墓地进行了调查、测绘、勘探及发掘。共清理墓葬29座(成人墓葬20座、婴幼儿墓葬9座)和东、西、北三侧围沟各一处,调查勘探家庙遗址一座。出土遗物700余件组,砖、石墓志铭24合。

墓地东、西、北部均有围沟环绕,形成长321、宽273米南部敞开的南北向长方形墓园。墓葬群位于墓园正中偏北,墓地中轴延长线正南500米处为吕氏家庙“吕氏庄阁云寺”故址。墓葬排列脉络清晰,中轴线上自南向北纵向贯鱼式为长子长孙系列,横向则按辈份分排布置。墓地使用时间为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至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共计埋葬五代吕氏族人。

陕西蓝田五里头北宋吕氏家族墓地是近年来发掘的重要的北宋时期的高等级士大夫家族墓地之一。经过4年的持续发掘,不仅清理了4代人的29座墓葬,而且发掘了具有享殿功能和坟寺功能的家庙,神道和兆沟,揭示出了一个墓地的完整布局和结构。这是以往包拯家族墓地、安丙家族墓地、富弼家族墓地和韩琦家族墓地等名臣的家族墓地发掘都未能做到的。完整揭示的家族墓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以就墓地的布局,风水堪舆和丧葬观念等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发掘0土了24方墓志,因此大部分墓主的身份清楚,对于墓地的布局和墓穴的安排有较清晰的认识。从中可见,吕氏家族墓地的布局与宋代流行的五音墓地有较大差别。从司马光《书仪》,程颐《葬论》等文献记载看,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举世若狂的风水堪舆观念是持批评态度的。吕氏家族墓地的安排和采用土洞墓室的作法似与文献记载相合,并与文献记载的司马光墓相似。吕氏家族墓地的发掘还从多个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收获,由于墓地保存较好,发掘0土了丰富的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种类和出土位置,墓葬结构所表现的藏尸观念等,都将极大的促进对宋代丧葬习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