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脱位

脱位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脱位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脱位问题。

分享

浏览

2305

文章

34

泰迪髌骨脱位症状?有什么表现?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泰迪髌骨脱位常见的症状就是兔子跳或者一条后腿抬起来,不敢着地,大部分狗狗疼痛不是很敏感,宠物主人觉察不出来,严重的会出现,后肢站不起来,后腿呈内八字或者外八字的肢体变形等。

泰迪髌骨脱位不同级别的症状:

第一级症状:

狗狗基本没有症状,可能只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在日常睡觉后偶尔出现后肢抬起不敢着地,但是很快就恢复。

第二级症状:

这也是宠物主人最常见的一级表现,狗狗经常出现三条腿站立,跛行,跑动的时候可以自行恢复,但是还不定时的经常出现这个症状。

第三级症状:

狗狗的三条腿症状和跛行长期保持,即使跑动的时候也不会改变,髌骨不用宠物医生推就长时间在外边,需要宠物医生辅助可以归位。

第四级症状:

这是最厉害的了,狗狗已经出现严重症状,即使靠人工也无法恢复髌骨到滑车沟里面,这个时期的狗狗基本都出现了严重的肢体变形,比如内八字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狗狗髌骨脱位怎么办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髌骨脱位的严重程度为四级,一般1-2级可保守治疗,3-4级需要手术。发现狗髌骨脱位,首先去医院拍电影,确定是多少级脱位,看是否有必要做手术,如果没有达到手术指标,你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药物。髌骨脱位一级,一般半个月或一个月内看不出来,所以可能发展成二级或以上。发展到二级时,摸狗后腿膝盖突出的骨头,如果可以用手移动,那就是髌骨脱位。一级和二级可以通过服药来控制,主要是软骨素和氨基葡萄糖来减轻狗的疼痛。平时不要让狗站着,尽量不要跳来跳去。三级和四级的狗需要手术,吃药基本没用,但术后治愈率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全文共 1669 字

+ 加入清单

本病简称CDH,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及髋发育不全,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那么,如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呢?下面小编带您去看看吧!

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方法:

一出生至2个月

不需牵引和麻醉,可用屈曲双髋至90°而后逐步外展,将拇指置于大粗隆外向前内方推压即可使其复位,复位时切忌暴力,如复位成功后可用支架固定于髋关节屈曲 90°,外展70°,固定时间约为2~3月,视复位时的年龄而定。支架应于摄片检查后再定拆除时间。支架的种类很多,有外展尿枕、Begg塑料支架等等。以上两种支架在换尿布时必须打开,比较麻烦,目前较少应用。Barlow支架和Rosen支架效果确实,但对皮肤有压迫,容易造成疼痛及压疮,并有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Pavlik支架可避免暴力引起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它利用两下肢屈曲90°,两下肢本身重量的自然位置而达到外展,使其自然复位和维持复位位置,地髋关节的发育和塑形均有利,并有一定的髋关节活动范围。缺点是由于帆布做成,比较硬,肩胸部如果包扎过紧,影响呼吸,过松容易滑脱,影响治疗。

二3个月以上,

2~3岁以下 这组病例因脱位时间长,髋周的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挛缩,因而在复位之前,先作牵引,一般不超过2周,如有肌肉挛缩比较明显者,必须在复位前作松解,如内收肌切断,髂腰肌延长等,而后经床旁X线片证实,股骨头的位置已与髋臼水平时,在全麻下用手术复位,如复位后,位置满意,则应用蛙式石膏固定。为了适应小儿生长发育需要,每2~3月更换石膏1次,每次均需要X线片以证实股骨头在髋臼内的位置。如发现更换石膏后又脱位者,必须再行复位。每次更换石膏使大腿逐步内收,直到髋臼发育正常后,才能拆除石膏固定。如果复位失败,则应考虑髋臼内有脂肪纤维组织增生,圆韧带肥厚,哑铃状关节囊等情况存在,阻碍股骨头进入髋臼,因而需作切开复位。

三3岁以上至8岁

该组病儿脱位时间长,软组织挛缩更为明显,髋臼发育更差,往往小而浅,而且臼底有大量脂肪纤维组织存在,手法复位极为困难,因而绝大多数需作切开复位。但在切开复位前必须做牵引2~3周,直至股骨头牵引到髋臼平面才能行手术治疗,如不能牵到髋臼平面,则说明软组织挛缩明显,如果这时作切开复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性很大,因而必须先作软组织松解,再作牵引。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有许多理论阐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如机械因素、内分泌诱导的关节松弛、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和遗传因素等。臀位产时有异常屈髋的机械应力,可导致股骨头后脱位。韧带松弛曾被认为是重要发病因素,妊娠后期母亲雌激素分泌增多会使骨盆松弛,有利于分娩,也使子宫内胎儿韧带产生相应松弛,在新生儿期较易发生股骨头脱位。

但很难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本病的原因,一般认为遗传和原发性胚质缺陷对发病可能起重要作用。胎儿的髋关节开始是间质性软骨形成的裂隙,先呈深凹圆形,然后逐渐变浅,呈半圆形。出生时,髂骨、坐骨及耻骨仅部分融合,髋臼窝极浅,所以分娩时胎儿髋关节有很大的活动幅度,以使胎儿容易通过产道。因此,胎儿在出生前后这段时间内,最容易发生髋关节脱位。若胎儿下肢置于伸直内收位,则股骨头不易置于髋臼的深处,极易脱位。

原发性髋臼发育不良及关节囊、韧带松弛,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发病原因。典型患儿,在胎儿期及出生后只有髋臼浅平、臼顶部发育不良、关节囊松弛等改变。随着年龄的增加,一部分患儿发展成为完全髋关节脱位。因此有人认为髋臼发育不良、关节松弛是先天性、原发性改变,而髋关节脱位则是继发性改变,为髋臼发育不良的后果。

二、发病机制

出生时以关节囊松弛为主要病理改变,随着年龄增大和脱位程度加重,特别是开始行走后,可逐渐出现下列病理变化:

1、关节囊伸长,与髂骨粘连,中部狭窄呈哑铃状。

2、髋臼盂唇增厚,开始为外翻,随行走增多而成内翻。圆韧带增长变粗,横韧带肥厚。髋臼因缺乏股骨头的正常压力刺激而发育不良,变浅并呈斜坡状。

3、股骨头骨骺发育延迟,甚至发生缺血性坏死。股骨颈前倾角和颈干角增大。

4、股内收肌挛缩,臀肌松弛。

5、髂骨翼处形成假臼。骨盆倾斜和代偿性脊柱侧凸。

展开阅读全文

关节脱位正确固定方法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节脱位正确固定方法,如果您还想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急救方法,可以登录查看更多生活安全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节脱位的固定方法:

1、足蹬法

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2、科氏法

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

3、牵引推拿法

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

复位后肩部即恢复钝园丰满的正常外形、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再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变为阴性,X线检查肱骨头在正常位置上。如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因骨折片与肱骨干间多有骨膜相连,在多数情况下,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撕脱的大结节骨片也随之复位。

需要注意的是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应将患肢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置,腋部放棉垫,再用三角巾,绷带或石膏固定于胸前,3周后开始逐渐作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但要防止过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脱位。后脱位复位后则固定于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后伸拉)。

展开阅读全文

导致髋关节脱位有哪三个因素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的新生儿疾病当中,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当然髋关节脱位这种疾病的发生不光是遗传引起的还有一些外部因素也有可能当中这种疾病的发生,下面我们具体来看一看导致髋关节脱位有哪三个因素。

(一)遗传因素

无可否认的事实说明此症有明显的家族史,尤其在双胎婴儿中更为明显,有此症之患者家族中其发病率可以高达20~30%,而且姐妹中更为多见。同样的疾病在姐妹中可以出现髋脱位半脱位与发育不良三种类型,倘若不进行详细的,早期的检查与X线片诊断,除第一类之外,后两类往往可以遗漏而到达7、8岁时髋关节已完全正常。

(二)韧带松弛因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报告证明关节韧带松弛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动物实验中Smith将小狗的关节囊,圆韧带切除后,产生髋脱位现象的百分比很高,临床上Andren指出X线片中耻骨联合的分离在髋脱位病例中为正常婴儿的两倍,他认为这是母体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内分泌使韧带松弛,超量的内分泌变化是引起髋脱位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Andren、Borglin在新儿髋脱位病例3天以内发现尿中雌酮(Estrone)雌二醇17(Estradil)排出量与正常婴儿比较有变化。但是Thieme利用16个病婴儿与19个正常婴儿比较,逐月测量时,经统计学处理发现没有区别。因此,内分泌变化引起韧带松弛学说尚不能成立。

(三)体位与机械因素

髋脱位病例中臀位产有人报道高达16~30%之多,正常生育中臀位产仅占3%,Wikinson(1963)将髋关节固定于屈曲、外旋、膝关节伸直,并给予雌激素和黄体酮。可出现髋关节脱位畸位。出生后的体位亦有人认为是引起此病的一个因素。如在瑞典和美洲印地安人的发病率高的原因是由于婴儿应用襁褓位有关。

了解了髋关节脱位的发病原因,那么我们就应该防患于未然,把一切可能引起这种疾病的外部因素控制在外,对于有髋关节脱位疾病的遗传病史的家庭来说,更应该在孩子一出生就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发病的症状,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还是有可能给我们一个健康宝宝的。

展开阅读全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些症状

全文共 892 字

+ 加入清单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些症状?2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股骨头不在髋骨臼窝里,或容易从里面滑出来。此病有家族遗传特点,女孩发病比男孩多。该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均发现髓关节一侧或双侧脱位或不牢固,关节周围的纤维囊软弱,或骨臼窝狭窄。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症状有:

1、跛行。

2、患肢后侧臀下的皮肤褶皱比正常肢的皮肤多一些。

髋关节不牢固的孩子,在出生后很快就能恢复。如果孩子髋关节异常,在2周时得不到恢复,可以采取夹板固定的办法,使孩子的股骨头固定在骨窝里面。夹板一般戴2至4个月。当去掉夹板时,髋关节理应恢复正常。到下次例行检查时,如果孩子的脱位还没有恢复,只好开始长达几周时间的股骨头牵拉的办法,强使股骨头进入骨窝。牵拉后,孩子必须戴夹板或打石膏,坚持几个月。

如果在孩子走路后才发现此病,那么就要采取一系列的手术治疗。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治疗越早越好,如果在婴儿期治疗,孩子将来走路正常,也不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有什么影响。但是如果耽误了治疗,就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跛行,或是髋关节炎。

新生儿应做髋关节超声检查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率为1/1000,但多数父母要到孩子走路时才能发现这一缺憾,此时双侧髋关节已脱节。有骨科专业医生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效仿国外,新生儿出生时用超声波进行排查,尽早处理。

发病率女比男多,左比右多

芳芳2岁时,父母发现她在走路时的姿态像鸭子般的左摇右摆。刚开始时由于孩子年纪小,以为步还没走稳,而且孩子也没说关节疼痛,并就没有注意,慢慢地随着年龄的增大,步态依然怪异,结果医生诊断芳芳的情况属于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双侧髋关节都有脱位的现象。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南院骨科陈燕涛副教授介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四肢畸形的疾病。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在临床中女孩比男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见,这主要受遗传因素、子宫内机械性因素如孕期胎位、性别及早期婴儿生活照顾方式如出生后对婴儿的包裹方法等多项因素影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儿出生后多会出现髋关节脱位的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患儿脱位、关节僵硬、关节运动受限等发生,严重的甚至可引起股骨头缺血坏死;临床表明,该病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而这依赖于早期的诊断和发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无法于产前预防,故产后早期检查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检查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检查?小儿髋关节脱位,又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出生时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亲在怀孕2~3个月时,正逢胎儿髋关节形成时期,因孕妈妈的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导致胎儿生长停顿了一下,关节未正常发育,就出现了脱位。该病男女比例约为1:5,女孩儿出生时,年轻的爸爸妈妈必须注意检查一下。

有一个简单的检查方法:宝宝躺着,将她的双髋朝两边展开(膝盖呈直角,大腿与身体垂直)。如果宝宝的双腿硬硬的,不能展开,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宝宝两条大腿的条纹不对称、腿有长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于有些轻度脱位、半脱位的很难靠手法检查确诊,而且宝宝腿上脂肪多、腿的长短也较难明确。因此,6个月以下的婴儿可做超声波检查确诊。要注意的是,由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骨骼未钙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现,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让宝宝白白遭受X光的伤害。10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X光确诊。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非常重要。3~6个月的宝宝诊断明确后,可用专用吊带固定,3个月后95%以上可治愈,这种治疗方法不损伤关节、并发症少。1岁左右、开始走路的宝宝,则需要先将脱位的关节整复,然后上3个月的蛙式石膏,再用蛙式支架固定9~12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岁以上的孩子则要动手术、再上石膏。4~7岁的孩子必须通过手术才能痊愈。做同样的手术,宝宝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大,手术创伤越大且效果越差。

如果髋关节脱位不予治疗,就会导致腿部残疾,走路瘸腿,长大后腿部不能受力,走路时就会感觉酸痛难忍。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髋关节脱位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早期诊断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过去也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发病率约为0。9‰。主要指出生时髋关节发育不全,并在出生后继续恶化的髋关节发育性异常病变。由于脱位程度的不同,那么,儿童髋关节脱位我们如何能够做到早期诊断呢?

DDH的诊治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而且越早诊断,治疗越容易,结果越安全有效。随着年龄的增加,未经治疗的DDH患者其病理改变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也给治疗带来困难和疗效的不确定。据初步统计,患DDH的婴幼儿通过正确有效的治疗,大部分可以恢复到接近正常解剖关系的髋关节,然而,大于2岁的患儿,即使得到了正确的治疗,仍然有可能出现髋关节残余畸形和早期发生骨性关节炎。

通常而言,早期的保守治疗可以持续到2岁左右,手术治疗一般希望在6岁前完成,单侧病变可以将治疗年龄扩大到8~10岁,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继发病变的加重,治疗的难度越来越大,疗效也更难以保证。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该疾病。DDH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包括基因因素和环境因素。比如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或者分娩中的一些因素(如胎位因素)等等很多原因都可以造成髋关节发育不好,最后造成脱位。其次,需要仔细观察,从婴幼儿的表征上有时可以发现髋关节部有弹响,两腿的长短不一致,一侧腿的活动度和灵活性差,两腿臀部皮纹不对称,双腿分髋活动不一致,或者伴有其他畸形,如肌性斜颈、马蹄内翻足等。以上这些高度危险因素需要引起家属的重视,一旦发现有疑问,需要及时向专科医生咨询,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最后,影像学的发展为我们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超声波具有可以穿透软骨的物理特性,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尚未骨化的髋关节显示结构的有效手段。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诊断上,超声波比目前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能够更加早期地发现髋关节脱位的征象。对于小于6个月的儿童,尤其是4个月以下的儿童,超声波能够明确地体现出影像学的优势,并且能够减少采用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婴幼儿电离辐射的危害。

随着儿童保健意识的加强,在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希望髋关节脱位的孩子最终都能够得到早期的诊断和早期正确有效的治疗,远离髋关节脱位后遗残疾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关节脱位复位方法有哪些?救护人如不熟悉脱位的整复技术,不要贸然试行复位,以免增加伤员的痛苦,甚至使组织受伤加重。此时,可固定在原有位置保持安定,局部作冷敷,然后送医疗单位处理。

如一般脱位,救护人能够复位,也可在现场进行。复位原则是放松局部肌肉,按损伤时的作用力向反方向牵引,首先拉开,然后旋转,用力不要过猛,复位后用绷带固定。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

1.下颌关节脱位:

症状是伤员上下牙齿对合不齐。嚼肌紧张,下颌前移等。

救护人先将两手的大拇指包上纱布,放在对方两侧下臼齿上,拇指压迫两侧臼齿,其余四指握下颌弓,提起下巴后上方轻推,大拇指从牙上滑出。此时,可听到滑动声响,表示已复位。复位后,伤员上下牙齿可对齐,可自由张嘴,但在一个月内不宜大张嘴。2.肩关节脱位:

典型的症状是扁平方肩,肩峰下边有一凹陷,并且可摸到肱骨头,患者手不能贴胸去摸另侧肩。

肱骨下脱位的整复时,伸臂,肩半外展,牵引,在腋内推肱骨头向上。前脱位时,要屈肘,上臂贴胸,外旋肩关节,肘贴胸向前移,横过胸前,旋肩关节,将手放到内侧肩;后脱位时,使肩半外展,屈肘,外旋肩,肘向前移,用手推肱骨头。

复位后常用绷带固定一个半月。3.肘关节脱位:

脱位后肘关节肿胀,前臂不能屈。

救护人握住患者前臂,慢慢牵引,保持牵引力,屈曲肘关节,恢复原来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会有哪些异常综合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会有哪些异常综合症?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又称Larsen综合征,是以特殊面容、大关节脱位及其他骨骼发育异常为特点的一组综合畸形。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原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征病因未明。二、发病机制

可能属结缔组织病变。遗传类型有报道是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也可呈单发。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症状:

1.特殊容貌

前额突出、面颊扁平、鼻梁平塌、眼距宽阔。2.关节脱位

呈先天性多发性大关节脱位,以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为主。3.手足异常

手指外形呈香肠型、短棒状;足呈马蹄内翻和外翻畸形。4.其他表现

智力多无影响,可有脊柱裂、脊柱侧弯、后突、腭异常、颈椎分节异常、先天性心脏病等。

Masson1978年分析的本病征畸形发生率为:①膝关节脱位100%;②足异常95%;③颜面异常93%;④髋脱位60%;⑤手、手指畸形50%;⑥肘关节脱位47%;⑦腭异常37%。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X线异常进行诊断。血生化、肌电图、肌肉活检大多正常。

鉴别:

本病征应与拇指宽阔(Rubinstein-Taybi)综合征、关节松弛(Ehlers-Danlos)综合征、扁平面容(Otopalatodigital)综合征相鉴别,这几个综合征仅具本综合征的1~2个畸形,均无主要的多发性大关节脱位。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并发症:

伴多发性畸形,除颜面、骨骼畸形外,还有先天性心脏病、脊柱裂等。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治疗:

西医治疗

大关节脱位及足畸形可考虑手术矫治,余无特殊疗法。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预防:

病因未明,参照遗传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宝宝平时应该如何护理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并不知道宝宝可能会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后来听说,如果宝宝患上后没有治疗的话,不仅会影响宝宝外形的美观,将来还会在很多方面引起各种困扰。那么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宝宝平时应该如何护理呢?

难发现错过最佳治疗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外伤引起的脱位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即宝宝并不会感到疼痛,而且蹲、站都没什么困难,这个时候是治疗的很好时机,因为病理改变最轻,易于矫正。出生后第一年宝宝的骨盆发育最快,随着宝宝的逐渐长大,发育定型之后就比较难治了。

宝宝是否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的话,宝宝长大后,脱位侧的下肢会显得比较短,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就算情况比较轻,脱位不是很严重的话,宝宝的大腿皮肤纹理也会出现不对称的情况,总之是非常影响美观的。除此之外,因为长期受力不正常,宝宝长大以后很可能就没办法像正常人一样的跑、跳了,还会容易有腰酸背痛的情形,而且上述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

据统计,上海地区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为0.95,爸妈只要发现宝宝有如下附表中的情况,就要怀疑宝宝是否有髋关节方面的问题了。

另外,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以女宝宝居多,臀位产的发病率比头位产高,剖腹产的发病率比顺产高。特别是剖腹产中体重较重的宝宝,这些资料爸妈也可以参考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应该怎么办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应该怎么办?这种病毫无痛感,只能靠母亲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将婴儿置于仰卧位,暴露下半身,膝关节屈曲,握住大腿,向下向外按压,使双腿外展。如两侧对称顺利外展则无异常,如一侧与另一侧比有抵抗、不能充分分外展时,应去医院就诊。

这种病以前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化,现称先天性髋关节发育异常。以往认为这种病只是股骨头从其关节窝中脱出造成的,现已弄清其发病分为不同阶段,有的处于关节窝发育不良时期,有的处于脱臼阶段。

另外,本病不只限于先天性的,也存在后天性的,发生于生后至3个月这段时间里。所以如何防止本病的发生,已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100人中有1人可发生脱臼。预防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将婴儿在3个月以前保持"O"型腿的体位,即可防止本病的发生。

婴儿在胎内时呈膝关节屈曲,髋关节外展的体位。刚出生时如不施加外力,就会仍保持相同的体位。当给予其不自然的外力时,不利于髋关节的发育。人们普遍认为,婴儿长大成人后直立行走时,两腿笔直,才算漂亮。给婴儿穿上衣服时,如看到婴儿腿呈"O型,向两侧叉开,可能会不自主地要把小孩双腿并拢,硬性抻直,这种做法对婴儿发育很不利。顺其自然,让婴儿呈现"0"型腿的姿势,可使附着于腿部的肌肉充分松弛。

如强行将婴儿膝关节拉直双腿并拢,可使肌肉紧张,股骨头向外错位。股骨头如不在关节窝内,可使关节窝的骨质发育不良,关节臼变浅。在此基础上,加上点外力就可能会发生脱臼。如查出股骨头与其关节窝没有很好地对位,

医生将根据不同情况,或是指导一下尿布的裹法,或是应用帕弗利克法进行相应治疗。通常,在应用帕弗利克法1周后,医生要检查婴儿的腿能否自由活动。如活动受限,则要调整一下皮带。婴儿腿部的活动便于使股骨头与关节窝牛¨接触,促进关节的形成。如1个月后,股骨头仍未能很好地进入到关节窝内,则需住院进行牵引,使其良好复位。帕弗利克法如应用得当,从外表即可看出股骨头是否进到关节窝内,没有必要总拍x线片。有经验的医生能查出关节小稳定,但x线检查则不能诊断。由于用超声波能发现关节脱位,所以这种检查正在取代传统的x线检查。帕弗利克法的疗程一般为2~3个月。

经各种各样的疗法,关节脱位仍不恢复时,应进行关节造影,以决定手术的方法。

手术的时期取决于治疗开始的年龄及脱臼的程度。

由于超声波检查的广泛应用,现已知生后2周内髋关节呈"不稳定"状态,但可自然治愈。所以超声波检查应在2~4周时进行。如检查过早,有可能进行不必要的治疗。另外,超声波检查比较适介于追踪观察。骨质尚术形成时,X线片上显示不出来,这时超声波可以查出,能更早地发现异常,何况多数人,都不愿意接受x线的照射。

髋关节脱位多见于女孩,约为男孩的6倍。家族中有髋关节脱位、足位分娩、畸形足及剖腹产的小孩儿容易发生脱臼。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髋关节脱位应该如何护理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髋关节脱位是近年来在新生儿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大多数是先天性的,患上了髋关节脱位这种疾病,及时的。正规的治疗是相当关键的,同样工作对于疾病的恢复也是必不可少的,给大家介绍小儿髋关节脱位应该如何护理

这种病有时在新生儿时期就会出现症状,如果发现三四个月大的婴儿两条腿外观不一致,仰卧时其中一条有可能脱位的腿不能完全打开,或者发现他的两个膝盖有高低的话,年轻的爸爸妈妈可得赶紧抱孩子去医院检查了。

这种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宝宝的骨盆日后会向前突出,走路的样子也会很古怪。当然啦,如果家长发现得早,又能注意一些像尿布的正确垫法等常识,大部分情况下,宝宝能自然地好起来;可是,如果过了3个月仍不见好,就要使用腰带治疗法进行治疗,约90%的患儿都会好转。

孩子到了510岁,遇到滑倒、劈叉、溜冰等情况均可发生后天性的髋关节半脱位。它是因髋关节过度外展、外旋,使股骨头与髋臼窝之间发生微小移动,致使关节周围组织嵌入其中的病症。相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而言,后天性脱位发生的概率要高很多,不过,这种急性病通过中医推拿,经中医推拿手法复位后,痊愈的机会也很大。

髋关节脱位这种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就怕耽误孩子的治疗,家长在护理新生儿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了,看一看孩子的身体特征和正常的孩子有没有不同,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让医生给看一看,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后果,孩子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怎么预防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怎么预防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最常见的畸形,在我国发病率为4‰,欧洲则高达1%,女孩多于男孩,左侧多于右侧,双侧脱位比较少见。

此病在出生时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孩子的父母在早期不易发现,常常在小儿会走路时才注意到,但有些粗心的父母认为孩子走路不稳或跛行是软骨症所致,不停地给孩子吃钙片、鱼肝油,使病情一拖再拖,丧失了治疗最佳时机,给患儿留下了终身残疾和痛苦。

患有此病的孩子学走路的时间比较晚,走路时斜着走,像螃蟹爬或鸭子走,站立时腰部明显前凸。

先天性小儿髋关节脱位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比较好,治愈率也高。如果发现晚,治疗过程长,小儿痛苦大,效果不理想。因此,必须引起家长和医务人员的重视,怎样才能及时发现这种病呢?

引起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主要原因是髋臼和股骨头先天性发育不良或异常,此外胎儿在子宫内位置不正常、髋关节过度弯曲也是造成髋关节脱位的原因之一。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包括脱位前期病变,在脱位前期髋关节没有脱位现象,只有髋臼、股骨头和关节囊发育不良,在患儿站立和开始行走之前的1岁以内,虽然已有病变存在,但症状不明显或较轻。当婴儿开始站立、学走路以后,髋关节才逐渐发生脱位,已经发生半脱位或全脱位的小儿症状比较明显,但常因这种小儿刚开始学走路,家长不易发现小儿病态。

蛙式试验: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每个新生儿娩出后,助产士都必须对其做一次蛙式试验,让孩子仰卧在桌面或床上,将其双腿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再使两腿外展。若两膝能同时接触桌面为阴性;如哪条腿的膝外侧不能平放在桌面上,就有脱位的可能。这是早期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最简便的检查方法。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将其两腿屈曲,脚跟并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如两膝一高一低,低侧可能脱位。患侧下肢比健侧短,不愿伸直,蹬腿无力,牵拉患脚伸直时患儿哭闹。

小儿开始学步走路时,如发现小儿步态是斜行像螃蟹爬,或两侧一摇一晃,像鸭子走路一样,但患儿不觉疼痛时照样蹦跳。

与正常儿相比,患儿屁股有些翘,正面观察整个骨盆呈菱形,说明股骨头不在髋臼内,而在髋臼外上方。如发现以上情况,应考虑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及时到医院骨科检查,并做X线拍片,检查髋臼发育情况及股骨头的位置。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上越早越好,治疗方法应该随年龄增长而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髋关节脱位是什么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髋关节脱位是什么呢?小儿髋关节脱位一般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我们之前曾经把儿童的髋关节脱位称之为先天性的脱位,大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一些国际会议的规范,中国跟世界的接轨,我们把这个病称为发育型的髋关节脱位。

因为髋关节脱位这个疾病不仅仅是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那什么叫做髋关节脱位呢?比如看这个模型,这就是髋关节,正常髋关节这是股骨头,这是髋臼,股骨头在髋臼里面就没有脱位。那假如跑到外面去了,那么这就叫做脱位。

这种疾病很多是先天性的因素在起作用,那么后天性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的发生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女孩特别多见,她跟男孩的比例大概达到5:1,甚至是10:1。

比如说家族史,妈妈有这个病的话,女儿特别容易发生这个病,跟种族可能也有关系,跟你的臀位产,你这个孩子不是脑袋先出来,是屁股先出来。在妈妈的肚子里面是屁股在下面,整个腿像V型被挤压,那么就容易导致脱位。再一个就是第一胎的孩子容易发生脱位,这些都是相关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治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小儿四肢畸形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是由于髋臼先天发育不良和关节囊松弛而引起股骨头脱位,在病儿出生时,这种畸形已经存在,多见于女孩,单侧、双侧都可发病。

新生儿时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最早体征是患侧髋关节的外展,外旋活动受限。正常新生儿的两髋部与膝部均能屈曲90度,使其外展外旋,很容易将两膝外侧平置在检查台上,不能达到上述旋转度或听到弹响声后两膝外侧即能放平者,可能患有髋关节脱位。若为单侧病变,可见患侧肢体较短。

开始行走后,若为单侧病变,因肢体缩短呈无痛性跛行。如双侧病变,行走时左右摇摆,呈鸭步,骨盆前倾,臀部突起。

此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极为重要。最理想是在新生儿期治疗,可使功能恢复正常。每一个产科医师、助产师、儿科医师和保育人员,都应熟悉如何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本病。每一个新生儿,均应做髋关节外展外旋试验,以及作“弹进弹出”试验。

怎样早期发现先天性髋脱位?

1、观察婴儿的两腿是否等长。有病的腿要比好腿短。比较方法是将小儿两脚跟对齐,再将膝关节屈曲,观察两膝关节是否一样高,有病的腿要比好腿要低。

2、观察婴儿两腿活动情况。好腿活动灵活,伸屈自如;病腿喜欢屈曲,不敢伸直,当把病腿拉直后一松手则又是屈曲状,这种活动受限制的情况可持续数月。

3、外展试验。即把婴儿的大腿和小腿都弯曲成90度,然后将大腿外展分开,好腿可贴于床面,病腿则不能贴于床面。在外展时,病腿根部可摸到弹跳或听到弹跳声。

展开阅读全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哪些预防及检查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有哪些预防检查?首先观察新生儿下肢的外形,可见两侧,臀部增宽,大腿短粗,小腿细长,如为单侧脱位,我们可看到两侧腹股沟的皮纹长短不一,而且患侧臀部及大腿皮纹也会增多、加深,会阴部增宽。如发现上述情况,可再进行以下试验,以进一步确定有无髋关节脱位。

(1)让新生儿平卧,将其两足齐平,两踝部靠拢,然后屈膝约90°。如发现双膝高低不平,则是由于股骨脱位后上移引起,高侧则为脱位侧。

(2)让新生儿平卧,使其屈膝、屈髋各90°(成直角),然后握住毛毛双膝外展,如为正常,应双膝外侧能够触及床面。如有脱位,则不能触及床面。有的在外展至75~80°时会突然有一弹跳感,以后才触及床面。

如何早日发现和预防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新生儿及婴儿的检查,比较容易,并能早期作出诊断。其表现是大腿皮纹和臀部皱折不对称,患病的一侧大腿和臀部皱折增多并且上移。当小儿平躺时,将两髋和两膝各屈到90°后,正常儿可外展两髋至70°~80°,若不能外展到上述度数,即表示可疑。应该及早去医院诊断。

此病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般9个月内的婴儿治疗比较简单,即是将病髋复位后,再保持高度外展位,然后再用夹板或吊带保持4~6个月不动,大多数可治愈。

展开阅读全文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自测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一种常见畸形病变。这种病多见女孩子,左侧髋关节脱位多于右侧,少数孩子有双侧脱位。对这种疾病如果不能早期发现,会给孩子日后的治疗带来困难,而且增加治疗痛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如何自测?

孩子学会走路后如果出现左右摇摆,象鸭子走路时一样的步态,那么在这时候谁都可以看出孩子的异常情况,这已失去了早期发现的机会,早期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应该是在孩子尚不能站立之前。

如何自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呢?那就需要由家长观察孩子是否有以下异常情况:

在孩子出生2个月后,孩子会阴部比正常孩子增宽;臀部、大腿内侧的皮肤皱纹加多,加深;一侧下肢变短。在孩子双侧髋关节活动时,健侧髋关节及下肢活动灵活自如,而患腿常不能伸直而呈弯屈状;家长用手拽牵患肢远侧的时候该腿伸直,但家长一松手,患腿又出现弯屈。少数孩子患侧髋关节很僵硬,如用力拉患腿时,孩子会因为疼痛而哭闹。双侧髋关节脱位的孩子,以上异常在双侧都出现。

家长发现孩子髋关节的异常情况后,可在孩子出生4个月后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怎么能早期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怎么能早期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髋脱位的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尽可能地在孩子出生6个月内就能得到治疗。1岁内的孩子不需要麻醉,也不需要任何手法整复,只需用夹板将患儿的髋部固定于某一部位6-9个月就行。1-3岁的孩子则往往需用手法整复或用牵引来整复。如若延迟到4-7岁,则无特殊治疗,要到8岁后才能进行手术,孩子将受到更大的痛苦。

如何早期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呢?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最早表现是患髋的外展外旋受限制,即将患例的髋部曲屈至90°,外展下肢不能平置于床上。此外,如是单侧脱位,还可见到患侧的下肢较健侧为短。因此,如在孩子学走路前见到这样的症状时,就要想到孩子患有本病的可能,这时就应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如孩子在学习步路时,则可看到孩子行走时呈典型的“鸭步状态”,即孩子在走路时身体向两侧一摇一摆,犹如鸭子走路;而在站立时则可见到患儿的腰部向前凸出得特别明显。如是一侧脱位,患儿虽无“鸭行”状态,但由于两下肢不等长,患侧较短,因而在走路时呈一跷一跷的。除了跛行外,患儿与正常儿童的生活完全一样,也没有疼痛的诉说。因此对1岁以上的孩子发现有异常的步行状态时,也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本病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感冒后容易并发颈椎脱位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感冒容易并发颈椎脱位。人体的头颅与颈部相连,与颅骨相连的第一颈椎又称寰椎,靠下面的第二颈椎又称枢椎。它们与其他的颈椎结构不太相同,均为环形。寰椎、枢椎和周围的韧带,构成了寰枢关节。寰枢关节的特点是活动度很大,头部旋转(摇头)功能的90%由它来完成。但灵活的关节往往不够稳定,加上小儿头都在身体中占的比例相对较大,颈部肌肉比较薄弱,寰枢椎稳定性比大人更差。寰枢椎关节虽不像耳鼻那样与咽部相通,但它与咽部仅“一墙之隔”,紧靠前方就是咽后壁。

感冒时,咽后壁的炎症可能波及寰枢椎关节,使椎骨充血,韧带和关节囊松弛,影响稳定。如此,本来稳定性就较差的寰枢椎关节,在并非很大的外力作用下,或颈部忽然伸屈扭转,或头部处于一侧过度旋转位,或颈部作超过正常范围活动,均可能发生颈椎脱位。预防儿童颈椎脱位,父母要注意预防孩子患感冒,患了感冒除了及时治疗外,还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颈部,不要使用过高的枕头。感冒后,若发现孩子出现颈部运动障碍,举头无力,必须立即就医,不要盲目按摩或扳转,否则会损伤脊髓,发生严重的后果。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感冒后容易并发颈椎脱位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