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汉人

汉人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汉人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汉人问题。

分享

浏览

6517

文章

43

汉朝为什么我们自称汉人而不是秦人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为何我们叫汉人而不是秦人,或者是唐人

汉朝建立之后,人们称自己是汉人还不是秦人,其实是与当时秦朝以及后来汉朝的统治方式有着跟大的关系。

之前秦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深度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由于强大的秦王朝威名远播,所以周边各族、各国都开始称中国人为“秦人”。

但由于“秦”的统一是暴力统一,思想上仍旧是百家争鸣的局面,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因此秦朝自己的人民对“秦人”身份的认同感,反而并不强烈。再加上“秦”统治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人们还没有形成根深蒂固的观念,“汉”朝取而代之,“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

展开阅读全文

史上最牛的一汉人王朝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最强的汉人王朝

历史上朝代更替速度快的让人无法记住每一个朝代的名字和他的君王,不过要能让外国人也觉得厉害的王朝还真的很少。我国第一个真正的君主王朝是秦朝时期,包括后来有了汉朝,在后来强大的明朝等。不过说起来唐朝才是真正外国人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王朝。

好比唐人这个称谓,国外的唐人街之类其实都是根据我国唐朝起的名字,这一方面也算印证了唐朝在历史之中的地位。大唐时期外国人称我们的皇帝为天可汗,其实唐朝时期辽阔,疆域西部和北部的范围比现在要大很多。在大唐灭掉突厥之后,皇帝就被各方的实力推举成了天可汗,先后征伐了契丹的多个地方,还有多个地方都对唐朝很尊敬。

后来,李世民死去,给整个政治格局带来了很大的动荡,直接引起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反抗之心,战争也变得蓄势勃发。第一个突出的少数民族就是西突厥,作为西域霸主,他和大唐之间没有真正的友谊,他们之间只有利益。面对西突厥的些许行为,唐朝很不满,双方甚至发生过很多矛盾,不过西突厥并不是大唐对手。大唐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原本打的是让西域内部争斗的算盘,但是没想到变成了皇帝的眼中钉。

在唐高宗时期,西域有了造反的机会,那时候面对大唐没有什么胜算,所以西突厥在战争开始前大量的征讨周边少数民族,就这样没多久集齐了可以抗衡大唐的军队。那时候的西域开始对唐朝动手,但是还是没有打过唐朝的军队,并且可汗还被唐朝所掳,之后的下一任的西域可汗也是保证对唐朝一定采用友好的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吴三桂得不到汉人支持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吴三桂得不到汉人支持

我有着5000多年文化历史,古老文明在世界一直都居第一位,四大发明更是推动我们整个人类发展,也可以说我们人类的进步都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历史资料上,我国古代经历了很多的封建王朝,每个中原王朝都势力雄厚,并且四海威名远扬。

古代只有中原王朝欺负别人的份,没有别人欺负中原的份。但是封建时期到了最后,就是清朝,才发生改变。说到满清能够成功入关,我国我们还需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汉奸吴三桂。吴三桂是明朝的一位忠臣,有一次,他在回京的路上走到山海关的时候,传来明朝已经灭亡的消息。明朝灭亡意味着他背后的靠山倒下,于是在明朝灭亡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都在寻找一个能保住他性命,保住他权利的靠山,最终选择了清朝。

历来就是胜利者为王而败者为寇,吴三桂下场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即使他没有抵抗而是投降,降臣也不是那么好当,他为了巴结多尔衮,让多尔衮更多的信任他。同时,他也想在清王朝里边有自己的地位,于是他开始对明朝参与势力和人员进行清除,帮助清朝灭亡一切敌对势力。通过他十多年的征战,再加上他攻下了云南这一地区,所以清朝统治者也算是完全信任他,对他没有了防备心,而且还封他为平西亲王。

原本他这样可以这样富足的过完一生,但是他的野心却是称帝。康熙也看出来了吴三桂不可靠,于是就逐渐收回了他的权利。吴三桂在暗地里招兵买马,从而发展自己的军队实力,自己的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他开始打着复兴明朝的口号和清朝抗衡,最终他还失败了。其实,吴三桂失败主要原因还是在他的人品,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和民族,被消灭也是应得的下场,他起义反叛也没有得到汉人的支持,就是因为他曾经为了巴结满清对汉人大肆屠杀。

展开阅读全文

匈奴人抓到汉人后耍什么阴谋 匈奴人为何不杀还要给他们娶妻生子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匈奴人为什么抓到汉人俘虏后不杀死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当时的匈奴人生产力比较落后,希望通过这一个方式来有效吸引汉朝人才的加盟,改变匈奴非常落后的局面。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希望能够快速的扩张人口。

匈奴人的生产力比较落后,这点大家都是知道的,为了能够有效吸引汉朝的人才,有效改变当前贫穷的局面,那么这必然就需要选择厚待这一些汉人。甚至也会让这一些汉人留在当地结婚生子,这就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好的优势,虽然说这些汉朝投降的人有一些会宁死不屈,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匈奴一直都会死缠烂打。

匈奴也需要扩张人口,当时因为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匈奴的人口也仅仅只有百万人,平均的寿命也同样要比汉朝更低,在这种情况下,匈奴如果想要持续发展,那么必然就需要不停的扩张人口。扩张人口会有什么样的好方法呢?自然就需要通过不停的生育,匈奴人不可能会放过任何一次可以生育的机会,比如说匈奴人一旦去世之后,成年的儿子和弟弟就可以直接继承男人的妻子,虽然说这是大家没有办法接受的做法,但是却能够快速的增加匈奴人口。

在汉朝的这一些被抓之人其实就能够有效快速的扩张人口,也成为了一个好帮手,虽然说这中间有一部分人并不愿意投降,可是这些被抓的女子还是可以在匈奴生活,所以就可以给匈奴的人口带来一定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匈奴怎么可能会把这些人给杀掉呢,自然就会让他们一直留在这边,慢慢的就可以融入到匈奴人的生活中,甚至也可以变成匈奴人的一份子,这也是主要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满人和汉人的区别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1、从种族上看,满族和汉族分属不同的种族。在人类体质学上有明显的区别(可能从外表上不能十分肯定地区分出满族和北方汉族的不同,不过差别确实存在)。

2、从生活习俗上看,满族和汉族有明显的区别。现今的人总是用历史上满族的生活风俗来和今天的满族进行比较,说什么满族以前是有辫子的,而今天没有了,满族以前的服饰和今天的不一样,饮食习惯也和清朝不同了,所以满族被“汉化”了。

3、从语言上看,满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虽然现在绝大多数的满族人都使用了汉语,可是在做划分的时候仍然将满族划分为和汉族不同语系的民族。 满语属于满-通古斯语系。

4、从姓氏上看,满族和汉族有截然不同的姓氏。虽然今天的很多满族人都使用了汉族的姓氏,不过不同的是,满族使用的汉姓是根据满族本身的哈拉(姓氏)更改而成的,如爱新觉罗氏,在北京的多改姓金,在东北的满族多改姓赵。

需要说明的是,满族在更改汉姓的时候,是根据一定的规律的,而不是随意更改的。(如完颜氏改成汉姓是王,富察氏为富、傅、或付,李佳氏为李,何叶勒氏为何或贺、顾尔佳氏为顾、关尔佳氏为关等等)所以,满族不管现在的汉姓是什么,只要去看一看《满族的冠姓》这本书,都是可以在几分钟之内找出自己原来的姓氏的。

展开阅读全文

汉人能吃到火锅吗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能。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据考证战国时期即有火锅,西汉时期流行染炉,一人一案,一人一炉,类似现代意义上的小火锅。所以汉朝人是能吃到火锅的。

火锅的由来:

据《魏书》记载,三国时代,曹丕代汉称帝时期,已有用铜所制的火锅出现,但当时并不流行。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使用火锅煮食就逐渐多起来了。最初流行于我国寒冷的北方地区,人们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日益发达,烹调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各式的火锅也相继登场。

吃火锅的菜品有哪些:

吃火锅常吃的菜品有:雪花肥牛(羊)卷、精品猪五花、精品瘦牛(羊)肉、养生乌鸡卷、虾滑、蟹滑、牛肉丸、鲜肉丸、鱼肉丸、鱼片、杏鲍菇、金针菇、竹荪、牛百叶、肚丝、鸭掌、鸭肠、猪血、香菇、黑木耳、鲜豆腐、冻豆腐、油豆腐、千页豆腐、腐竹等。

展开阅读全文

汉人是什么民族,和其他民族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在这个定义上,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那么汉人是什么民族

汉人就是汉族,由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的强盛,使中国人和汉人划上了等号,从此汉人、汉字、汉族就用到今天。汉族又名华夏族,一出现于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占西南夷、占领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

汉人就是汉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我国人口总数的92%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辽金元压制汉人不到百年 清为何能统治300年 乾隆一语道破真相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统治中国近300年,相较于辽、金、元等王朝的短暂存在,清朝能够长期统治的原因与其对汉族文化的压制有关。在清朝建立之初,满族统治者颁布了剃发令,强制汉族人剃发为金钱鼠尾辫,这一举措改变了中国人的发型,反映了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

在中国历史上,衣冠礼仪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体现了孝道思想。汉族人成年后不再剃发,将头发绾成发髻。然而,满族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他们喜欢长袍马褂和金钱鼠尾辫,这种发型有利于骑射,适应了他们的生活需求。因此,满清统治者试图通过剃发令,强制汉族人采用满族发型,以巩固他们的统治。

清朝政府多次颁布剃发令,汉族人对此进行抵制,随着清军进军江南,剃发令再次生效,这次执行更加严格。许多人不得不剃发结辫、穿满族衣冠,以保全性命。尽管有人坚守文化信仰,但也有人因此丧命、逃亡或遁入空门。

乾隆皇帝曾明确指出,汉族文化对于满清统治的威胁。他认为,历史上辽、金、元等王朝都曾因汉化而灭亡,因此必须抵制流言蜚语,保持满族文化和风俗,以维护满清统治。这一政策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抗,以及统治者为维持自身权力而采取的措施。

金钱鼠尾辫在中国存在了两百多年,清朝也最终在19世纪中期灭亡。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外来文明进入中国,金钱鼠尾辫逐渐演变为蛇尾,但它的影响和历史意义仍然存在。清朝统治之所以能够持续如此之久,与其对汉族文化的压制和坚持本民族文化有关,但最终仍不敌历史的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汉人的丧葬礼仪

全文共 1226 字

+ 加入清单

汉族人丧葬旧的传统是讲究重殓厚葬,并且夹杂着许多迷信的习俗。汉族自古盛行棺木土葬,葬礼隆重,分殓、殡、葬三个阶段进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汉人的丧葬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汉人的丧葬礼仪

殓,就是给尸体穿衣下棺。人初死入殓前要给死者招魂、沐浴。殓分小殓和大殓两步。小殓是给尸体裹衣衾,一般用布帛,富庶人家用丝绸,有的皇族用玉衣。大殓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棺材称“寿材”,男棺刻有“寿”字,女棺刻有“福”字,有的则刻以“福禄寿”三字的合写体。小殓时还要把米放在死者口中,富庶人家含璧、珠等,皇族含玉,近代则含一银元,均称之为“饭含”。大殓时往往随殓一些物品,一般人有衣、被及日常用品等物,富庶人家及皇族随葬物品繁多且贵重。

殡,就是入殓后停柩于殡宫,殡期长短不一,少则3日,多则30天,主要由奔丧者而定。古代多停棺3个月而葬,至多达7个月。汉族传统习俗,父母死亡,儿女必奔丧,否则为不孝。而亲朋好友将来哀悼祭奠死者,称之为“吊丧”或“吊唁”。奔丧者均要丧服。古代汉族丧服分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织麻五种,称为“五服”,用粗、细不同的麻布制成,按亲疏关系不同而穿不同的丧服,称为“披麻戴孝”。近代多用白布做丧服。现代城市一般兴胸佩白花,臂戴黑纱。

葬,就是掩埋死者遗体,即棺木入土。旧俗入葬前往往要看风水、择坟地,谓“择吉地”。送葬又叫出殡。送葬时,古代汉族一般是“孝子”在前执绋,挽柩者唱挽歌。挽歌到近、现代演变为哀乐。亲朋好友写挽词或挽联送葬,到近、现代又演变成送花圈,花圈上写挽联。

古有以人殉葬的习俗(主要是近亲、近臣和近侍,至清朝人殉仍有遗存),后逐渐以陶俑代之,到近代则以纸扎人像伴葬。

葬礼以后,有做七、断七、百日、周年等追悼仪式,并将牌位送归祠堂,这已从葬礼时对人的仪礼转为对“鬼灵”、“祖灵”的仪礼。

另外,汉族还有“归葬”的习俗,就是将死于他乡的遗体归葬原籍。

丧事期间,死者亲属要穿孝服,在灵堂守灵。中国古代礼制,把孝服按与死者血缘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在现代汉语里还有“五服”这个,表示血缘关系的远近。孝服用白布做成,这与西方民族穿白衣做礼服的习俗大不相同。清朝时有一英国人第一次到中国来,遇到出殡的队伍人人穿白色衣服,而神情却痛苦悲哀,觉得十分奇怪。在古代,出殡时有人唱挽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生前就为自己写过《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挽幛就是从古代的挽歌演变而来的。

丧葬仪式规模大小与死者的地位身份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对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丧仪都有严格的规定。王公贵族、富豪之家常以规模宏大的丧仪来炫耀自己的权势。《红楼梦》里写宁国府死了秦可卿,所用棺材价值数千两银子,由二、三百名和尚道士念经,出殡时的队伍“浩浩荡荡,压地银山一般”。而穷苦百姓连起码的温饱尚且达不到,自然也就谈不上“重殓厚葬”了。有时甚至只能用一片席子包裹一下尸体,草草埋掉。尊长死后,子孙要在家守二十七个月,其间停止交际和娱乐,做官的也必须离职回家守孝,以表示对尊亲的哀悼,称“守制”。

展开阅读全文

冉闵拯救了汉人,为什么却很少被人提起?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冉闵”可能很多网友不太认识了,但是如果你喜欢的历史的话你会发现这个人是多么的厉害的,他就是那位拯救汉人亡族危险的人了,他提出了杀胡令,唤起了汉族人的名族存亡的意识了,拯救了整个汉族人民,这样的一位大贤人,但是大家似乎在史书中很少有见到提起,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现代史书为什么很少提冉闵,大家只要看一下我们的历史课本时就能得到原因了。历史课本对汉人所遭受的最黑暗历史浩劫的描述,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民族大融合。如此观点,自然不会把冉闵放在史书上。

冉闵出生在汉民最黑暗的五胡乱华时期。而所谓的五胡乱华,也并不仅仅是五个胡人部落,而是由于这五支胡人部落作乱最大,危害最深,这五个胡人部落分别是:羯、氐、鲜卑、匈奴和羌族。

这些胡人部族趁西晋王朝八王之乱和不作为,纷纷南下中原或内附后造反,他们将汉人视作“两脚羊”,肆意烧杀淫掠,甚至把汉人当做食物来吃,行径之恶劣,人性之低劣,令人发指。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中原地区被五胡糟蹋得十室九空,“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就是当时最鲜明的写照。

而冉闵杀胡令中的羯胡,就是五胡中最为残暴和最无人性的部族。冉闵的杀胡令,将中原汉人从几乎灭族的境地解救出来。通过杀胡令,几乎将羯胡灭族,震慑了其他胡人部落,使他们再不敢轻视汉人,也再不敢将汉人视作军粮,视作“两脚羊”,汉人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

面对如此功绩的冉闵,而历史上的书为什么对冉闵提的较少?

第一,冉闵不符合中国文人的道德洁癖。冉闵是羯族石虎的养子,本身也是羯胡石虎所建立残暴政权后赵的一员大将。所以,在修撰史书的文人看来,不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纲常,这属于背叛,不为所谓正史所容。

而修史的王朝皇帝,也往往并不喜欢这样反叛的大将,因为宣传如冉闵这样的人,对他们王朝统治不利。因此,皇帝对他们持有否定态度,常常有意无意的忽略。

第二,冉闵所创立的魏国,时间太短,地域狭小。五胡十六国、魏晋南北朝乃至之后的五代十国等等战乱期间,类似冉闵所创立的魏国这样一世而亡的地方政权,十分普遍,数量也很多。这样的政权,因为数量太多,且影响力远不如大统一王朝,通常不会专门为他修史,往往在正史中侧面提出,或某一章节提出。

第三,冉闵是汉人的大英雄,那么,对胡人来说,吾之英雄,彼之仇寇。而五胡乱华之后的王朝,也有数个王朝是胡人建立,这些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自然会想尽办法遗忘甚至销毁关于冉闵的史料。

第四,五胡乱华期间,十室九空,王朝尚且朝不保夕,自然没有足够的人才,更没有足够的条件去将史实详细的记载。而冉闵的魏国灭亡后,仍持续了近百年的战乱,如此时间长的战乱,即使存有史料也很难保存。因此关于冉闵史料记载较少,也就不奇怪了。

展开阅读全文

元朝时期汉人地位是什么样的?元朝最有实力的家族是谁?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元朝是我国第一次由外族在中原称帝的朝代,所以也算正式打破了中原和草原上的纷争,来了一次大统一。其实中国一直都是一个二次元过度,只是历史上我们都在强调中原的事情,很少提及草原。元朝既然是蒙古族称霸,那当时汉人们的地位是不是被压迫的很惨呢?其实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限制的,不过元朝整个的时间非常短,也是说明草原民族来到中原也不能完全适应,各方面的政策也不得民心,被推翻也是迟早的事情。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元朝比较有势力的家族田氏,一起来看看吧。

思州因由思邛水而得名,思州起源于唐朝,有唐一代既已载于《元和郡县制》中。到了宋朝,虽然宋朝的疆界远不如大唐地域辽阔,但在宋朝思州的范围又有所扩大,主要在今日的贵州东北部一带,可见其地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而真正设置于思州宣慰司一职的则在元明之时,忽必烈建立大元帝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统一的封建王朝,在很多地方已然与历代传统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思州府的设置就多有变动,元朝初年,长期控制思州的田氏一族向元朝投降,“至元十五年(1278),知思州军事田景贤以地归附。”

田氏一族主动迎合大元统治者的做法,也消除了中央统治者的猜忌,为田氏一族治理思州一地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所控制的范围远远超过唐宋两代,已经触及湘西的部分地区,可见势力之广。由于深受元朝统治者的赏识,除了受到封赏加封与统治范围的扩大以外,还多次被元朝派往别的地方,进行军事活动,例如“至元十九年,诏签亦奚不薛及思、播、叙三州军征缅国。”“至元三十年,括思、播等处亡宋涅手军,冬十二月乙亥,诏思、播二州及镇远黄平发旧宋军征安南。”除了由于田氏一族与大元统治者交好,多次进贡以外,还与当地多为黔贵少数民族骁勇善战有关,当地居民民风淳朴,历代统治者重视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所以在大元多次征伐过程中,思州一地军民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元末群雄争霸,逐鹿中原。当时控制该地区的主要是明玉珍,占据西南大部分地区,1362年,明玉珍在重庆称帝,国号为夏。明玉珍对控制该地区的田氏示好,试图拉拢控制。田氏主动归附,后见明玉珍大势已去,又主动献地投降朱元璋,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明太祖略地湖南,思南及思州来归,置两宣慰使,朝贡不绝。”可见,田氏一族在中国历代王朝更替之间游刃有余,这也是田氏一族逐渐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明太祖朱元璋念及地理位置的重要,先后在周边广设军事要塞即卫所,如镇远、清浪、平溪、五开等等。明初,信奉“乱世用重典”的朱元璋除了对自己身边重臣大开杀戮以外,也将剑锋指向了黔贵一带,以田宗鼎与田琛之争为由,打压田氏一族在西南的势力。田氏一族从此一蹶不振。

从以上的发展线索我们可以大致看出,黔贵地区长期由田氏一族控制,而且自唐至明初,由于田氏迎合中央政府,所以其势力几乎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广,最终引起中央政府的猜忌与不满,在明初受到沉重打压。其次,该地区由于长期是在田氏控制范围下,而且一直对中原内地采取开放的态度,所以大量汉族知识分子如夏子明父子等纷纷入黔避难,带去了优秀的中原文化,促进了该地与内地之间的交流,也加速了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而这种经济的发展,也为后来改土归流奠定了坚实而必要的经济条件与文化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汉人政权兵法高深为何会陆续亡于蒙古后金?是否说明兵法并无用处?

全文共 127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兵法其实我们的感觉就是很牛逼,决胜千里之外啊,还有就是以少胜多啊等等,都是体现了这个兵法是非常非常高深的,但是这也都是我们自己认为的,其中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真实的情况是,在历史上有着高深兵法的汉人政权,一样还是被蒙古金病打得落花流水,那么有的人就说了,这是否说明这个兵法也并非那么神,兵法其实很无用这个说法?对于这个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

汉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在长期的内外斗争中积累下了长期的经验,汉族把这些经验加以总结形成了系统的理论,这些理论以兵书的形式留传下来。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兵法方面著名的著作,如《三韬六略》,《孙子兵法》,《五经七要》,《效纪兵书》,《曾胡治兵录》等。但具有成熟理论的汉民族在与少数民族的争斗中常常处于劣势,究其原因主要有其以下原因:

1、盲目的自高自大轻视对手

汉民族一直是自我为中心,在文化、经济、道德上处于高位,所以往往歧视看不起各个少数民族,以戎、狄、绒、酋称呼周边少数民族,汉民族对周边少数民族缺乏对基本的了解,也不可能平等相待。汉民族的观念中认为各个少数民族是“化外之人”也就是未进入文明的野蛮民族,是需要“教化”的对象,所以当与少数民族发生冲突时既轻敌又不了解对手吃败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而各个少数民族对汉民族都极为推崇重视,都报着学习的态度,当与汉民族发生冲突时都持有谨慎的态度,少数民族也会积极的挖掘汉民族中的知识精英分子来为己所用,由于这些汉族知识精英分子在少数民族中极为稀少珍贵,所以都被重用。

2、汉民族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

由于汉民族内部叛乱往往是由于拥有武力的人发动的,所以汉族执政者一方面要把武力掌握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又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对于拥有武力的诸侯将领加以限制,这样武将要服从文官的节制,武将的地位不高限制了武将的主观能动性,在发生战争时军队的统帅往往又由文官担任之所谓“书生点戎行”,文官集团又十分乐意担当此任,因为这样可以博取“出将入相”,“上马杀贼,下马吟诗”,“文武双全”的美誉,可是文官中大多不谙兵事又自以为是,所以吃败仗是必然的。

再者,汉民族是农耕民族,社会化分工很细,兵是兵,民是民,社会中推崇读书做官,耕种经商,而对于从武当兵视为末等,所以汉民族无论是朝庭还是民间往往是武备废弛。

而少数民族游牧渔猎民族,他们是兵民一体,少数民族生产与战斗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少数民族都尚武,他们重死轻生,视死如归,所以他们比汉民族要剽悍勇武的多,在与汉民族争战中他们占有很大的优势。

3、汉民族内部复杂的争斗

汉民族培养出一大批的知识精英,执政者非常重视依赖这些人。但是由于知识精英掘取了重多利益,各个精英集团之间拥有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样集团间时而勾结时而争斗内哄不断,所以他们不可能一致对外,他们热衷于内斗,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拆台,他们将所学到的兵法用于消灭对手方面,他们视内部的对手的危害大于外部敌人所带来的危害,所以汉民族往往是被“自己人”给打败了。

少数民族人际关系简单,他们往往是上下齐心一致对外。

以上三点就是为什么拥有丰富兵法的汉族往往败于少数民族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纯种汉人是怎样的?全是单眼皮吗?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时期,大多数都是以汉人为主的朝代,不过也存在一段时间的民族体系不那么统一,毕竟元朝和清朝就是最典型的了。在更早以前曾经还有着匈奴这么一个民族,不过他们所生活的地方大多在我国以北的地区,其自然资源不能与汉族的中原相比的,非常的贫瘠。所以在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个民族就有着摩擦,汉人的北方边界经常受到侵扰。为了能够维持和平共处,于是就有了政治联姻,汉族这边经常会把公主嫁给北方民族的做法,相信这样的剧情我们咋古装电视剧中也是经常见到的了。然而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联姻的方式延续了很久,时间长了,于是汉人的血统也开始有着一些变化了。

历史的更替发展是谁也不能阻拦的,但是它的印记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比如各个年代的文化遗产,譬如古画古董就很值得现代的人去研究探讨,从中不乏能够看出一些以前文化内容和各种风土人情的面貌。随着考古科技的越来越先进化,专业人员已经拥有了古画修复的技术,甚至还能凭借古墓当中的头骨遗骸复原主人的原貌。

在不少的古画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那个朝代人的长相,让不少人关注的是,不论是唐朝还是汉朝的古画,那些画中的人物皆是单眼皮。因此,有人猜测原本的汉族人应该都是单眼皮才对,没有双眼皮的基因。但是纵观现代,汉族的不少姑娘小伙可都是双眼皮这是怎么回事?

因此,便有了大胆的猜测是因为后来朝代的变动,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造就的原因。虽然只是一个假设,但是仔细想来好像也不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在历代当中确实有属于满族统治的一段时期。那个时候的汉族和少数民族是融合在一起的,两族联姻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根据这段历史,得出了双眼皮基因可能是来自匈奴那一边血统,说了你别不信。这样举例让小编稍微有点尴尬,当然这样的说法还没有被敲定下来,只能算作是一个假设吧。

在现代医学发达的情况之下,许多爱美的女孩子都会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外观,单眼皮的女孩子大多渴望拥有一双美丽的双眼皮。因此,会选择去整容医院做个小手术改善原本的眼型,小编倒是觉得单眼皮的女孩子其实非常可爱。双眼皮也好,单眼皮也罢,都是父母给予的外貌,说是外在倒不如说是一种传承。

中国统一已经很多年了,各个民族的相处也非常和谐,我们也不用刻意的去讨论自己是属于哪个民族,我们只需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我们是炎黄的子孙,身上流淌着的只有中国的血液。哪有什么纯与不纯?生在中国,我们就是纯粹的中国人,不限于外貌。

展开阅读全文

乾隆的母亲是谁?乾隆母亲真的是汉人吗?

全文共 192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乾隆皇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清朝期间唯一一位当上了太上皇的皇帝了。乾隆的身世其实是备受争议的,在他身上有着很多的未解之谜,其中讨论的最火的就是关于他的出身之谜了。在很多传说或是电视剧中都有说到,乾隆皇帝拥有着汉人的血统。在清朝时期,对于皇室血统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在清朝规定中有明确说明:拥有汉人血统的人是不能够当皇帝的,即便是皇家子弟与汉女结婚所生下的子嗣也是绝对不可以世袭的。那么乾隆的身世到底是怎样的呢?

第一种传说,乾隆是浙江陈氏所生,在康熙朝后期的时候,陈氏与胤禛的侧福晋同时生产,陈家生出了一个男孩,而侧福晋生出了一个格格,由于陈家与雍亲王府的关系特别好,几天后侧福晋派人来表示祝贺,并表示要将陈家所生的男孩抱回家看看,陈家也没办法就把自己家的男孩交给了侧福晋派来的人,后来在把孩子送回来的时候却变成了女儿,陈家也不敢声张,因为陈家知道这是天大的事,要是透露出去,可能会连累自己家族。据传说,这是侧福晋谋划的,侧福晋为了自己能够有个儿子,以便争宠,当时的雍亲王并不知情。

下面为大家仔细的分析这种说法,首先,侧福晋一定是知书达理之人,也明白其中的厉害,如果自己的事情败露,那么就很有可能万劫不复。其次,侧福晋怀孕生子是有专门的人记录和照应的,皇家生育子嗣的规矩特别的严格,其在出生的第一时间就会告诉雍亲王和康熙帝,所以性别肯定不会错。最后,在乾隆出生的时候,正是康熙朝的后期,当时的夺嫡之争愈演愈烈,每个皇子都小心翼翼,就怕自己出一点差错而被别人拉下马。康熙与其福晋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乾隆是陈氏家的所生的传说是不靠谱的。

第二种传说是乾隆是一个侍女所生。清朝满人的祖先是以狩猎为生的,所以满人在入关打下江山后也没有忘记,在每年的秋季都会去避暑山庄狩猎,雍亲王在狩猎的时候射死了一只鹿,于是雍亲王就喝了一碗鹿血,据传说鹿血有补肾壮阳之效果,雍亲王就临幸了当时的一名李氏侍女,当时也没有太当回事,谁知到了第二年的时候,有下人禀报说李氏怀孕了并且即将临盆了,同时康熙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康熙也是十分气愤,责骂了雍亲王一顿,但是骂归骂,毕竟李氏宫女怀的是皇家的血统,康熙就下了一道密旨,等李氏宫女将孩子生出来后,即刻送往雍亲王府交给雍亲王的侧福晋抚养。这个被送养的孩子就是乾隆帝。

其实第二种的传说也不太准确,因为从康熙对乾隆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康熙本身就特别看重血统,因为八皇子就是出身不好,所以康熙帝就不怎么喜爱八皇子。而康熙对乾隆的态度就大不一样,从史料的记载当中可以找到,康熙特别的喜爱乾隆,还经常把乾隆接进宫里去。所以从康熙和雍正的态度上也可以判断,乾隆是李氏宫女所生的传说也是不太靠谱的。

第三种传说是乾隆的奶妈在临死前告诉乾隆,说乾隆是个汉人,乾隆的生母是在南方,雍亲王在去江南办差的时候与一个女子相爱,女子生下了乾隆,后来雍亲王回京的时候就连乾隆与奶妈带回了雍亲王府,奶妈给了乾隆半片金锁,并且告诉乾隆,另一片金锁在乾隆的生母手中,看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想到电视剧里面的情形,电视剧里面的乾隆带着几个大臣去南方,经过仔细的寻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生母,并且还相认了,最后生母为了乾隆的帝王不受影响,而自杀了。其实传说当中的乾隆并没有自己下江南,而是派出许多亲信去江南寻找自己的生母,最后还终于找到一个有半片金锁的老妇人,当老妇人看到两片金锁合二为一的时候,突然激动的犯病而亡,并没有与乾隆相认。所以民间就流传乾隆帝的生母就是这个老妇人。

第三这种传说也不不太合情理的,因为按照皇家的办事方法,雍亲王不可能会将奶妈带回京城,即便带回京城,待乾隆帝安抚好后,其也会将奶妈秘密的处置掉,另外,一个皇子从外地带回来一个婴儿,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只有奶妈知道,京城里面肯定会有很多人知晓。所以这种传说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第四种传说是乾隆的亲生母亲确实是雍正的妃子钮祜禄氏,但是这个钮祜禄氏的出身是有问题的,根据一些史籍记载,钮祜禄氏是雍正后来给加封的,而其真实的身份是汉人钱氏。由于清廷有规定,必须是爱新觉罗正宗的血统的才能够继承皇位,所以雍正在立密诏之前就把钱氏封为了旗人钮祜禄氏。这种传说也是备受质疑,但是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第四种传说很像前三种的传说综合起来的一样,但是总体来说第四种的传说比前三种的传说还靠谱一些。

最后笔者认为,在那个清规严格,重视血统的爱新觉罗家族,不可能会将皇位教给一个有汉人血统的,即便雍正默许,当时的那些贵族也是不允许的。所以乾隆有汉族血统的这几个传说都是不太可靠的。

其实真正的满族血统又如何,最后还是被融进了我们汉人当中,满清政府还是被我们汉人所推翻了,历史证明,任何想同化汉族的民族,都将被我汉族所同化。

展开阅读全文

金代女真人会和汉人通婚吗?

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通婚这个事情其实还是比较有话说的啊,这个一般不会结婚的最后的结婚了,才能用通婚这个词语来形容,话说这个少数名族在古代和汉人一般是不会结婚的,所以要结婚的话也是通婚了,最近不少人问了,这个在金代女真人会不会和汉人通婚,毕竟身份社会地位都不一样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先概括回答一下,金代,女真人和汉人是可以通婚得。

但这种通婚主要分作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金朝灭亡北宋之初。

当时就已有汉族女子嫁给女真人的先例了,只不过,这些汉族女子都是可怜的靖康俘虏罢了。相比于任人蹂躏,嫁给女真人也不算太坏。可这强掠为妻的婚姻又能有几许郎情妾意,能有几丝情深意浓那?带给女方更多的,是挥之不去的辛酸、悲戚和屈辱而已。值得一提的是,金熙宗先后迎娶过九位被俘的宋朝皇族帝姬(公主、郡主)。自这些帝姬入宫侍寝伊始,便整日给金熙宗吹枕边风。金熙宗早就对一帮老臣看不顺眼,再加上,心怀亡国之痛的帝姬们不断怂恿。短短几年内,金熙宗便将完颜宗翰、完颜宗磐、完颜宗隽、完颜昌、完颜希尹等一大批位高权重的老臣,逐个干掉。不计已经病逝的完颜银术可、完颜娄室、完颜宗望、完颜阇母、完颜斜也,当年,积极主张灭亡北宋的主战派,全都死掉了。沦落敌手的帝姬们也算用自己的方式,向灭亡故国的仇人,报了昔日的一箭之仇。

第二阶段是在金朝的统治逐渐稳固后。

起先,金朝出于“虑中国怀二三之心”的考量,以军事部落移民的方式,数次大规模地将东北地区的女真人迁至中原各地,迁移的女真人数达到几百万之众。史称,“徙内地女真人散居汉地,令下之日比屋连村皆迁”。而汉人与女真人交错杂居的局面,在客观上,又促进了两族人民经济和文化的交融。当时的社会风气,女真人学效汉文化已成为一种风尚。正如前文所言,在金熙宗、海陵王的示范和导向下,内迁的女真人纷纷改汉姓,“学南人衣装”,效仿汉人的饮食及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女真人与汉人通婚的情况逐渐增多起来。

随着,汉人、女真人相互交流的加深,彼此交往的增进,真正构建于平等、自愿基础上的两族通婚开始出现。《金史·兵志》有明确记载:“猛安谋克(即女真人)杂厕汉地,听与契丹、汉人婚姻以相固结”。在汉人、女真人的平等通婚中,汉女嫁女真男者有之,女真女嫁汉男者亦有之。据《靖康稗史笺证》记载,战功赫赫的金初名将,金太祖的次子,完颜宗望先后迎娶了靖康之变中掳来的庆福、华福两帝姬,玉嫱、飞燕两宗姬,以及宋高宗生母韦后的侍女张氏。张氏为完颜宗望生下一女,只是,此女不从父姓完颜,改从母姓张。完颜宗望死后,其女张氏继续活跃在金朝政治舞台上,并积极撮合宋金双方的停战与议和。宋徽宗的梓宫能返归南宋,全赖完颜宗望之女张氏的大力运作。作为金朝宗室女,张氏后来就嫁给了山东东路益都府的一位张姓汉族官员。这支完颜皇族的旁系血脉,也由此改姓为张,扎根在了山东。另对北京通县金墓的考古发现,墓主石宗壁汉人,生于辽末,死于金大定年间,石宗壁的妻子纥石烈氏就是女真人。事实上,不管是汉女嫁女真男,还是女真女嫁汉男,都在加速女真人的汉化。就连南宋都注意到,女真人在与汉人通婚后,愈发汉化的境况。南宋官员蔡戡就明确指出,“后来生于中原者,父虽虏种,母实华人……非复昔日女真人”。

金世宗时期,为防止女真人被汉人同化掉,金世宗还禁止猛安谋克户与州县汉人通婚,甚至,试图隔离女真人同毗邻汉人的交往。任凭金世宗三令五申,两族之间依旧照常婚嫁,禁婚令实际上形同废纸。仅以皇族为例,金章宗就生于两族禁婚令期,其生母乃汉人刘氏。金宣宗有载可寻的四个妻妾都是汉人,其中,包括金哀宗生母王氏。以上可见,女真与汉人之间的普遍通婚已然是大势所趋。

金世宗死后仅两年,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四月,尚书省便以“齐民与屯田户往往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为由,奏请废止金世宗颁布的禁婚令。又到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十一月,金章宗下诏,“诏屯田军户与所居民为婚姻者听”。由此,在法律层面上,金朝再次允许女真人与汉人自由通婚。而学术界也多以金章宗废止禁婚令,作为女真民族彻底汉化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汉朝之后我国人被称之为汉人,那么在汉朝之前被称之为什么呢?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咱们中国有着上下5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我们的成为从汉人、唐人、清人、楚人等等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自从汉朝之后,我们才被称之为汉人,那么在汉朝之前我们被称之为什么人呢?其实在汉朝之前,我们有个非常霸气的称谓,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我们的称谓变成了秦人,当秦朝在历史的硝烟中慢慢陨落的时候,这片古老的土地有了新的名字—汉。随着汉朝文化的兴起,老百姓开始了新的生活,将以往被秦朝所统治的担惊受怕,穷困潦倒抛到了脑后,因此在汉朝之后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那就是汉人。

在诗经中,汉表示天和宇宙的意思,所以从汉人这个称谓可以看的出中华民族伟大意愿,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筹!随着大明王朝覆灭,清兵入关等等历史潮流的积淀,其他的一切都在发生变化,但是汉人这个称谓却一直流传到了现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正式提出划分民族和区域,将整个中国重新分为汉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和信仰伊斯兰教的诸多民族。

自此之后,汉族的称谓又开始大家重新使用。而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开始实行各个民族的平等的策略,各个少数民族也慢慢开始上报,经过整理之后才有了今天56个民族,如今汉族已经成为中国所有民族的主体。不过在距离汉人这个称谓出现之前的战国时期,中华民族一直认为自己是炎帝和黄帝的后裔,所以将两个部落最后融合在一起,我们有一个霸气无比的称谓——华夏民族。

也正是这样,华夏民族成为我们中国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的接班人,华夏民族也成为整个世界民族大舞台当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相信以后这个名族会在整个世界上占据一定重要的作用,在时光的流程里熠熠生辉,给世界民族大舞台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小脚趾甲两瓣是哪族人?真的是血统纯正的汉人吗?

全文共 2422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就是如果你的脚上的小脚趾甲是两瓣的,也就是小脚趾甲不是完整的一块趾甲的,那你就是纯种的汉人。因为历史上,汉族人曾经经历过很多次的“混血”,也就是和非汉族人通婚,而且数量可以说是很多的,因此可能很多人现在都已经不是纯种的汉人了。而判断是否是纯种汉人的情况,就是看小脚趾甲的状态,如果是分成两瓣的,那么就是血统纯正的汉人。可是这种说法真的有依据吗?这样的说法到底是从何而来,现如今单单靠一个小脚趾甲就可以判断是否是纯种汉人吗?小脚趾甲分两瓣到底是一种什么情况,是不是某种疾病呢?1.小脚趾甲分两瓣是什么情况

小脚趾甲不全的意思是小脚趾甲分成两瓣,这是一种普通的生理现象,医学上称为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如果以这个特征作为根据判断是否纯种的汉族血统是不科学的。

其实关于这个瓣状甲的来历有一个传说,话说当年元末明初,天下初定,但是中原人口在战乱中锐减,为了发展生产,利用好中原地区的广袤土地,于是朱元璋下令移民,从哪里移呢?

当时山西的人口比较稠密,于是从山西移民,这些即将离开故土的移民都对家乡难舍难分,其中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聚集了很多移民,大家在官兵的监押下准备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为了后世子孙认祖归宗的时候有个证据,于是就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划了一刀,小脚趾甲便一分为二了。

山西到现在还存在着“脱袜验甲”的习惯,如果小脚趾甲是瓣状甲那就是山西大槐树下移民出去的。这种办法简便易行,但是也不是很严谨。

在河南南阳,伏牛山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谁的小脚指甲两瓣瓣,谁就是大槐树底下的孩。”在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公园祭祖堂里有两副楹联:“举目鸹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和“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

这些传说和民谣、对联都在一定程度上记录那次影响深远的移民,这些移民离开山西以后向南走,分布在极为广大的区域范围内生息繁衍,在600多年的时间里,与其他民族通婚、融合,所以这种瓣状甲的生理特征并不能证明这就是汉族的生理特征,而且当年从山西移民出去的很难保证全都是汉族。2.瓣状甲到底是怎么来的

据有关专家推测,这种瓣状甲有可能是某一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以后的产物,但也不排除这是5000年前华夏民族就有的一个遗传特征。况且,偶然的一次外伤也是不会代代遗传的。

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复旦大学对山西移民的分布情况和瓣状甲的分布情况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吃惊,以山西为源头,从北向南这种瓣状甲的发生比例呈递减分布。也就是说距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越近瓣状甲的发生比例越高,距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越远瓣状甲的发生比例越低。这正符合当年移民的特性,距离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越近移民越多,距离大槐树越远移民越稀少。

这等于说是直接证明了山西大槐树移民不是传说而是事实,山西的瓣状甲也随着移民分布到更广大的区域了,山西移民和瓣状甲有相当高的相关关系。但是在研究中,又发现,父母都是瓣状甲,子女却没有瓣状甲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这就说明瓣状甲的发生不是代代遗传的。

再说,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与其他民族通婚,其后代可能是瓣状甲,也可能不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华夏民族和其他民族共同捍卫和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华夏民族和其他民族共同捍卫和建设了我们的祖国,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大家庭。

再去追究什么纯正的汉族血统是不合时宜的甚至是愚蠢的,历史上很多少数民族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作出过重要贡献,比如康熙皇帝。还有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都不是纯正的汉族血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民族已经不是一个生物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概念,严格的血统论没有意义。3.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说法

这类小趾甲的形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有两瓣组成,即指甲上有一裂缝,称之为双瓣型,另一种是由完整的一块指甲构成,即指甲上没有裂缝,称之为单瓣型,双瓣型为显性性状,单瓣型为隐性性状。有一个传说:只有血统纯正的汉人,小脚指甲才是分成两瓣是的,其中靠外侧那一瓣比较小。这完全是自恋的想法。事实上,瓣状甲不是汉人独有的性征,不是每个汉族人都有,有瓣状甲的也不都是汉族人,反而可能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脱袜验甲,小脚指甲两瓣的,祖先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是民间流传极广的一种说法。小脚指甲两瓣的说法起源于明洪武年间的一次大迁徙。明朝初期,由于连年战乱加上灾荒,冀豫两省人口严重减少,朱元璋和继承者朱棣把目光瞄定人口众多的山西,发起了大迁徙。途中害怕人们逃跑,一家一户,全部用绳子栓起来,前后相连。后来,又在每人的小脚趾砍上一刀,以做识记,两瓣脚小拇指由此得来。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小脚指甲两瓣的这种的状况,在医学上叫做瓣状甲或者是小脚趾复形,但其实小脚指甲两瓣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2005年,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对这个瓣状甲进行过研究,瓣状甲比例以山西为起点向东南方向呈递减趋势,与历史上发生过的移民史实相吻合。瓣状甲有可能是古代华夏族的一个生理特征,也有可能是某个早已融入汉族的远古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总之,它是民族融合的产物。

今天,中国小脚趾甲完整的人一半左右,今天,关于小脚趾甲两瓣到底是什么民族的后人,还有很多说法,有说汉人的,说成是匈奴后裔显然牵强。匈奴鼎盛时期是在汉朝,不过在强汉的打击下分成南北两部,北匈奴远遁欧洲,南匈奴被曹操分成五部进入关内。西晋末年,五胡乱华,匈奴刘渊第一个建立少数民族国家,不过此后匈奴退出历史舞台,今天连匈奴这个民族都不存在了。要说匈奴基因如此强大,恐怕很多人不会相信。

现在也有许多人以这个来评论判断一个人是满族还是汉族,还是什么族,真的是非常滑稽了。不过小脚趾甲有两瓣并不是畸形的现象,很多人都存在这种现象,这种情况也不是特异功能,并没有特殊的功能,而且也不是某些功能障碍,并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也就是说,不管哪一种可能,它都只是个生理特征。有没有,都不会对健康有所裨益或者损害,既长之则安之。

展开阅读全文

唐朝和汉朝一样很强大,为什么我们不叫唐人而叫汉人?

全文共 261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有很多的统一王朝,而这些王朝中,也有很多都是非常强大的,现如今人们提起来的时候,经常会把汉朝唐朝合在一起称为“汉唐”,汉朝和唐朝同样都是非常让人们感到自豪的时代,而且在很多人看来,汉唐的实力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但是为什么现在我们自称为汉人而不是唐人呢?汉和唐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一种称呼又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汉朝人是怎么称呼自己的

汉族,前身即先秦的华夏人,是在近代引入了“民族”概念之后,把叫了很久的“汉人”改称“汉族”,不过,在古代,华夏人的称呼,是随着朝代的改变而改变,如秦朝叫秦人,汉朝叫汉人,唐朝叫唐人,宋朝叫宋人。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管朝代更替,都可以自称“汉人”呢?如果说是因为汉朝强大而叫“汉人”,那唐朝也非常强大,为什么不叫“唐族”?

华夏族形成于战国时代,不过未能统一,只是形成了一个民族的基本雏形。因为,当时华夏虽已具备了民族的基本特征,但地区差异还比较明显,无论是语言、文字和服饰,都有较大差异。

但是,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国家的统一,使华夏民族的地区差异被削弱,基本特征得到了统一,这为民族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此时,关于族的称呼,秦朝人也以国号为名叫“秦人”,甚至在汉朝早期,汉朝人也自称“秦人”,如汉武帝在《轮台罪己诏》中有这么一句:“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匈奴人捆住马的前后足,放在城下,骑着快马说“秦人,我把这些马送给你们”。

秦朝已经灭亡了,匈奴还称汉朝人为“秦人”,而汉武帝并未觉得不妥。要知道,如果清朝人自称“明人”,肯定会被诛九族的。2、为什么自称汉人不是唐人

虽然“秦人”是出自于匈奴人之口,但汉武帝既然把它写进罪己诏,说明是认可“秦人”这个称呼的,并没有觉得是一种冒犯。不过,随着汉朝击败匈奴,国人对汉朝的自豪感,自然是油然而生,既然汉朝已如此强大,就不必再怀念强大的秦朝而自称“秦人”,到了汉朝中后期,国人都习惯自称“汉人”,并开始具有一些民族称谓的特征,进而派生出“胡汉”、“越汉”、“夷汉”等对举称谓。

汉人称呼形成的关键:一,有一个强大又统一的国家;二,尖锐的民族矛盾。

因为,汉朝灭亡之后,“汉人”的称谓并没有消失,而是在魏晋南北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据《南齐书•王融传》记载,王融在给南齐武帝上书称:“虏前后奉使,不专汉人,必介匈奴,备诸觇获”。当时,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胡汉译言,音为讹变矣”。以“汉人”与“匈奴”对称,以“汉语”与“胡语”并举,说明在南北朝时期,“汉人”的称谓已经是不分南北,已经有了民族的意谓了。如北齐高氏政权,鲜卑为了侮辱汉人,开始从文字上入手,如“汉狗”、“一钱汉”等蔑称,这也间接说明当时“汉人”已稳定成为族称了。

因此,尽管后来唐朝也非常强大,“唐人”也还是无法取代“汉人”的称谓了,毕竟,要讲究一个先来后到的原则。

到了宋朝,民族关系又变得尖锐起来,特别是《杨家将》的故事,把汉人与辽人的矛盾推向了高潮。“汉人”称号的江湖地位,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再加上士大夫阶层大力宣扬“华夷之辨”,又进一步给“汉人”贴上了民族属性,强调自己与外族的不同,这也是天龙八部中的乔峰被中原武林人误会的原因。

宋朝之后,再也没有任何朝代可以对“汉人”的称呼构成挑战,并一直保持到近现代,而“民族”概念的引入,也就有了“汉族”这一正式称呼了。3、民族称谓的演变历史

我们国家第一次大一统时期是发生在秦国时期的,当时秦始皇凭借着秦国的虎狼之师“六王毕,四海一”,秦国经过六代国君的努力终于替代了周朝,成为了华夏民族在封建社会时期第一次大一统的王朝。正是因为秦朝的这一次大一统,中原地区开始形成了大一统的地域基础和思想基础。从汉朝开始“秦人”就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代名词,哪怕秦朝二世早亡,但它对当时人们思想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终汉一朝就连皇帝都自称为“秦人”。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司马迁的《史记》是官方的史书首次将自己称为“秦人”,汉武帝这样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他的《轮台罪己诏》中也将自己称为“秦人”,可以说当时秦人这个概念深入人心,根本不是一两个王朝能够改变的。

秦帝国的名声当时已经响彻四海,即便汉朝早就取而代之了,但印度、罗马、希腊等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依然把中国翻译成“秦”,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是“秦”印度梵文的音译。哪怕到了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中依然称自己为“秦人”,直到经过汉朝四百多年的潜移默化,凭借北伐匈奴、通西域、平西羌、东征朝鲜等空前绝后的战绩,才让汉朝得以深入人心,人们开始称自己为汉人,等到南北朝范晔在编撰《后汉书》时才彻底将“秦人”换成“汉人”,“秦人”这个称呼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因为秦朝的短命,所以“秦族”这个称谓一直没有形成。

汉朝强盛了四百年,在对外战争上硕果累累,可惜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只有在北方民族入侵的时候才意识到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的不同,“秦人”这一概念依然难以取代。等到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之后,将统治下的中原人称为“汉人”,就这样中原地区的人们开始接受“汉人”这个概念,数百年的战乱让所有的“汉人”互相认同,并抱团取暖。

直到唐朝建立,中原地区再次获得了对北方民族压倒性的优势,汉人这个概念彻底在人们心目中形成,虽然唐时朝强盛的国力让世界上开始出现了“唐人”这个词,但是“唐族”这个称谓却没有形成的基础。

唐朝的人们非常自然地称自己为汉人,唐人只是外国人对于唐朝人的称呼,包括《明史》、《清史》等史料也记载这两种不同称谓的来源。可以非常肯定的就是“唐人”这一称谓只是海外诸国对唐朝人的称谓,就像今天华人在世界各地的聚集区叫“唐人街”一样,但我们依然称呼自己为汉人。唐朝以后的辽、金、西夏、元朝、清朝等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也按照历史一直将汉族地区的人们称为汉人,近代“民族”的进入中国以后,汉人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汉族”。

秦朝统治前后仅有15年,影响力自然不如统治了中原地区长达四百年的汉朝,所以汉人取代秦人是历史的必然。唐朝虽然比汉朝更为强大,但汉人这一概念通过上千年的传播早已在中原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再加上“汉人”先入为主,这就导致了“唐人”没有取代“汉人”的社会基础,自然也不会出现“唐族”这样的称谓了。这就是为何秦朝唐朝比汉朝更伟大,我们叫做汉族而不是秦族、唐族的原因了。

展开阅读全文

双眼皮都是胡人后代吗 双眼皮到底是汉人还是胡人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双眼皮这个事情最近有不少的人在争议,有的人也说了,这个双眼皮好像就是胡人后代,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也都是双眼皮啊,但是我们是汉族的啊,所以很多人也就问了,这个双眼皮到底是汉人还是胡人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的,值得讨论,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在中国,有大部分的人都是汉族人,少数民族是非常少的,所以我们有时候也会对少数民族的人感到非常的好奇,不仅是服装,还有少数民族的习俗和他们的容貌上也是会感到非常的好奇的。

现在中国人的审美都变得各种各样,但是大部分人的审美还是以大眼睛、双眼皮为基准的,一般人的脸上有这两样,然后容貌又不丑的话,那么他们就会认为这个人还是长的不错的,不过其实这样的审美还是比较偏向于外国人的。

就像是外国人认为中国人有着一双丹凤眼才是标志的东方美人。在我们的眼中,是不是觉得外国人对于我们中国人的认知是错误的,但是他们这个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还有最近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上面说凡是单眼皮的汉人才是纯正的汉族人,说不定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的认知就是来源与这里。不过现在的汉族人明明就分有两种眼皮,难道,双眼皮的就不是纯正的汉族人了么?

当然他们都是汉族人,但是现在的人两种情况都有呢?

双眼皮的人又是从哪里遗传过来的呢?

我们在古代的仕女图中可能会发现这些美丽的侍女们基本都是单眼皮,而且其他的图像也是单眼皮居多。

而且在古代的时候,他们的交通状况非常的不好,导致了不同种族的人之间很少往来,大部分结婚的人都是在同族内,在这样的血统之下,我们的民族确实不是双眼皮。

而且我们还能从秦始皇的兵马俑中看到,秦始皇的兵马俑也是单眼皮的,而没有双眼皮,所以很多人都说汉族人都不是双眼皮。

从东汉末年,北方匈奴、鲜卑、羯、羌等少数民族袭扰边疆开始说起。当时由于中原地区长期的战乱,导致汉族人口极度锐减,这时的胡人大量内迁,而且数量急剧增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西晋初期,最终中国完成了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

草原少数民族的饮食起居等习俗和五官长相本就跟汉族不同。

比如汉族人吃米饭片汤,后来有吃胡饼,胡饼就来源于少数民族;汉族政权君臣“坐而论道”,后来坐的高桌大椅也是来源于少数民族;汉族人文人雅士习惯穿宽袍大袖,但这既不便于行动,也不便于生产,所以少数民族的窄衣箭袖也逐渐得到青睐。 也正是这个时候,汉族人开始有了双眼皮。

之前,汉族人是单眼皮,这在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身上也可以得到验证,因为这些士兵无一例外的全是单眼皮。而唐朝及后面的朝代出土的画像里,有着双眼皮的汉族人物开始出现了。

从这可以看出,正是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之后,汉族人种也发生了改变。如今的汉族人,不仅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人为什么自称汉人而不是秦人

全文共 276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汉朝,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遥远的年代了,距离如今已经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了。所说汉朝的脚步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印记却是越来越亮,如今汉朝的过去依然被人怀念,名字依然影响着世界。直到今天,世界上有五分之一的人口,以这个朝代的国号为民族名,我们自称汉人,我们的文字为汉字,我们的文化为汉文化,衣服为汉服,女儿称汉女,男儿为汉子。"汉这个字已经从国家到个人,从表皮到思想都打上了深刻的印记。

“汉人”这个称呼是从汉朝开始的,也是得于汉朝,所谓汉人就是指汉朝人。正如网友的提问,我们中国三千多年文字史,商周秦汉唐,两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时代变换,为什么偏偏以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做为民族的称呼呢?明清离我们更近,盛唐之名影响世界,为什么我们不叫明人、清人、唐人?

1、"汉"本身的涵义

"汉"指银河,有华美之意。曹孟德有诗云"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就是星河、银河的意思。汉朝因刘邦分封在汉中而名,汉中又因汉水环绕得名,而汉水,又因为其走向和天上银河一致,被认为是地上的银河,所以叫"汉水",也称"天河"。而银河又被冠以"光彩、明亮"的象征,所以"汉"有华美之意。

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只有宇宙才能包揽银河,那银河如同明镜一样光彩明亮。 当年刘邦没文化,不理解"汉"这个字的意义,萧何便跟他解释:"语曰天汉,其称最美。"汉是一个美称。

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意义,就是提到汉就能想到"天",古代一国之君,自称为天子,"天"就是信仰。要知道刘邦和他之前的统治者们是不同的,汉朝之前,无论是秦国还是诸侯列国的统治者都是贵族。夏商周都是看重血缘的贵族政治,周朝分封的要么是姬姓子孙,要么就是原商人部落,都是有姓氏的人。当时的社会是有严格的阶级划分的。

刘邦不是贵族,连文化阶级的士族都不是,他就是个没文化而且不务正业的粗人。这个人开天辟地似的结束了延续千年的贵族政治,当上了诸夏遗民的皇帝。对刘邦来说该如何取得天下人的认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刘邦有一个"斩白蛇"的传说,就像陈胜起兵那样,把自己神话;我虽然出身贫贱,但我不是凡人呐,我是上天派下来拯救万民的天子,总之跟着我干就对了。

"我"为天子,而"汉"又有天意,所以刘邦欣然接受以"汉"为国名。自此汉朝便开始了它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征程。

2、以"汉"为名的原因。

2.1、汉朝完成了内部的整合与统一。

实际上我们是在汉朝才真正地完成大一统。秦朝通过军事与法制强行将华夏诸部捏合到一起,引起了较大的反斥。汉朝软硬兼施,加上战争消耗过大,六国贵族消灭殆尽,再无人进行割据,所以汉朝初年,天下稳了下来,给了刘邦、萧何他们喘息发展的机会。

黄老之术下的文景之治,让天下百姓尝到了大一统下和平生活的幸福感,使得人们对汉朝认同度极高,这是一个百姓怀念,文人盛赞的时期;后来武帝时采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君权神授等儒教思想,加强了四海思想的统一,使得民心归附,国家凝聚力在文化思想层面大大加强,而不是仅仅从血缘和利益上暂时的结合。

总之,血缘加文化两大法宝将华夏各地人群,在西汉时紧紧地捏合在一起,所以人们对“汉”认同度非常高,愿意用汉人自称。

2.2、是对外强悍的开拓史,形成的强烈民族自豪感。

汉武帝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自信,又是对匈奴发动全面战争,又是征朝鲜,打南越,还要兵出西域?

答案就是自信源于实力。统一整合的中原,历经文景之治后,有着举世无比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我们现在可能无法体会当时国家精英们的心情。

你要知道,汉朝可是将整个东亚最肥沃的土地,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史无前例地完成了高度的统一。汉朝中前期税收极低,可即便如此,仓库里粮食仍然堆积如山,串钱的绳子都发霉腐烂。由此可见,整个国家拥有多大的财富。这么多钱不花出去,那也太没出息了。

而在汉武帝时中国的人口达到了近四千多万,这是个什么概念?告诉你,你别看当时匈奴什么的号称控弦四十万多么唬人,他们是军民合一制,平时就是牧民,随时上马打仗。

他们控弦四十万,那就说明整个匈奴能骑马射箭的男子加起来也就四十万。以此推算他们总人口二百万都顶天了。刚才说了整个东亚人口基本都集中在黄河流域,也就是汉朝境内,这不是夸大其词。现代科技对当时气候的推算,除了黄河流域其他地方还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

所谓百越之地,被称为烟瘴之地,全是原始森林,人烟稀少。一直到昭宣中兴时,岭南七郡人口加起来也才129万人,当初秦国迁移的那五十万人估计能成为南越人口的主力。汉朝这样的人口力量,在东亚就是降维打击。

如此国力之盛,岂能在家坐吃山空?汉武帝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后,废弃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转而启用积极入世的儒家和法家。外儒内法,练兵选将,将国家机器高速转动,拉开了对外发威的大幕。

河朔之战——收复肥沃的河套平原,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

漠南之战——发兵十万,卫青大败右贤王部主力,斩首万余;

河西之战——霍去病转战千里,开疆拓土打通了通往西域的河西走廊,张中国之腋;

漠北决战——帝国双璧同时出击,彻底将匈奴主力击溃,匈奴远遁,封狼居胥,漠南无王庭。

这只是个开始,对汉帝国来说也只是热热身,随后平南越、服夜郎、定朝鲜,将东亚最好的地盘占尽。

冠军候打通了河西走廊之后,拨开了西域的迷雾,这个盛产美食美景美人的地方实在令人神往,当然要去看看啦。一开始只是派使者领着几百人过去屯田探路,汉朝使者都是一群什么人?几百人就敢拿着刀灭国的人。

当初傅介子带着十二个人,拿着诏命跑到西域又是斩杀匈奴使者,又是刺杀楼兰国王,何等的强悍,而他的出身就是一个普通的北地良家子。

后来汉宣帝干脆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机构,政治上统一了天山以南。迁移人口屯田驻军,将新疆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

男子汉、壮汉、大汉,等形容男人孔武有力的词语,均来自汉朝时那场波澜壮阔的历史,是对手的畏词,也是我们的荣耀,所以"汉"这个字于后人而言就是信仰。

3、后世文人对"汉人"这个称呼广泛的延用。

汉朝太过伟大,延续的时间又长,所以影响深远。唐朝那么强盛,但唐人却无比推崇汉朝,唐人众多的文学史学作品中经常以汉代唐。例如:《旧唐书》中记载,唐武德年间,突厥额利可汗人并州,唐遣鸿胪卿谓颉利曰:“汉与突厥风俗各异。汉得突厥既不能臣,突厥得汉复何所用。”颉利纳其言,即引还。

《唐蕃会盟碑》中有“今蕃汉二国所守见管本界,以东悉为大唐国疆……”、“蕃于蕃国受安,汉亦汉国受乐,兹乃合其大业耳”等等这种描述。

又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等等,例子很多,说明骄傲如唐人,也已经把"汉人"这个名字深入人心了。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失意文人,都是极为认同汉人这个称呼。唐朝以后,基本不再有其他的称呼,像"华夏、诸夏、夏等称呼用得少了。基本都是以汉人自居。汉族的群体概念,伴随着"汉人"这个群称成为中原人民强力的凝聚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