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崇拜

崇拜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崇拜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崇拜问题。

分享

浏览

779

文章

27

灭国战神苏定方,遭历史抹黑却备受韩国崇拜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灭国战神苏定方,遭历史抹黑备受韩国崇拜

苏定方,是个实实在在的中国人,虽然在现在一些韩国的地方被人崇拜,但也改变不了他是唐太宗时期的镇国大将军的事实。

其实苏定方15岁在隋朝末年的乱世就已经提枪上战场了,当时虽然打了败仗归隐,但在唐太宗时期,却又是找来了苏定方,亲自封他为大将军。苏定方为唐朝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是在边境完全的体现出来了。首先是苏定方一人带兵出兵东突厥,他很会利用天时地利,借助迷雾偷袭了东突厥总营,吓得突厥可汗落荒而逃,也是为后来的阴山大捷奠定了基础。

而后又是帮助新罗打退了高句丽,也就是现在的朝鲜半岛那边,之后又是提枪上阵直逼西突厥,在苏定方的带领之后,终是灭掉了西突厥,可见苏定方是位多么勇猛的将士,但是却在清朝时期的小说中被无端抹黑。

展开阅读全文

彝族具体是崇拜什么动物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崇拜虎。

古时候,人类出于对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它们作为崇拜的对象和本氏族的标志,甚至是作为本民族世代供奉的祖先,彝族的虎图腾文化就是来源于此。他们对虎图腾的崇拜充斥着彝族的各种历史传说和生活习俗中,它是力量与威严的象征,被先民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美好寄托。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仍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观念普遍存在于当地社会中,他们在科学技术有限的条件下深信万物有灵,虔诚供奉信仰,以求得庇护。

展开阅读全文

膜拜和崇拜的区别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膜拜和崇拜在定义、出处、形式有所不同。

定义不同:膜拜原本指的是人们在礼拜神佛时所用的一种礼仪,表示尊敬和畏服;而崇拜指的是尊重敬佩、尊重拜授,也可以指尊崇奉拜;

形式不同:膜拜是人们在行礼时,两只手放在额上,长时间地下跪叩头;而崇拜可以是一种心理上的对事物的崇拜;

出处不同:膜拜是一种礼仪形式,因此其来源较早,《穆天子传》的第二卷中记载到“吾乃膜拜而受”;而崇拜出自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其中写到:“向之崇拜《公羊》、诵法《繁露》,以为一字一句皆神圣不可侵犯者,今则并其复九世之仇而亦议之”。

展开阅读全文

崇拜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崇拜就是尊敬佩服某个人所在的高度,或者你期望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所产生的心理。还有就是崇拜某种文化。

以前我们在写作文或者举例子老师会让我们说出自己崇拜谁?那么崇拜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详细内容

1

例如我国有很多显著的名人,他有很多丰功伟绩,就会受到人们以及后人的尊敬和崇拜。再就是没有什么大的丰功伟绩,但是为人都受到广泛的好评,人们也会去崇拜他。相当于是自己心中的英雄一样。

2

再就是各个地方有不同的崇拜文化,有的地方是崇拜一些古人名人,有的地方是崇拜某种物件,还有的是崇拜某种动物,把它们当做是一种象征。

3

崇拜是个体对自身、他(她)人以及某外界事物所具有的高度的尊重、钦佩与信任。崇拜包括自我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英雄崇拜和明星崇拜。崇拜外在表现为狂热、迷信、对崇拜对象生活事业经历和其它细节的追捧、崇拜对象的榜样化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秦始皇为什么越来越被人崇拜?

全文共 1016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人崇拜,是因为秦始皇是最早实现华夏大地大一统的皇帝,前无古人,将大一统的思想深深的植入到了每一个国人心中,并且影响至今。其次秦始皇很有大局观,并且秦始皇的暴政很少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更多的是维护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尊严。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开创者,也是我国封建王朝的第一位皇帝,被称之为千古第一帝。秦始皇的就像是西方文明的亚历山大大帝一样,必定被后世子孙世世代代所铭记,所歌颂。不过事实上却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因为暴君这一污名一直都缠绕着秦始皇,是个洗刷了几千年都刷不干净的污点。历朝历代的皇帝和大臣,经常会将秦始皇作为反面教材,引以为戒。但如今,中国人对秦始皇开始有着极大的转变了,千古第一帝就是如今中国人对秦始皇的歌颂。那么为何在态度上会有如此大的改变呢?

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是最早实现华夏大地大一统的皇帝,前无古人,将大一统的思想深深的植入到了每一个国人心中,并且影响至今。这对于如今还没有实现国家统一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榜样。处在不同的时期,皇帝就得履行在这一时期的职责。

都知道,大秦是被农民起义给推翻的,都是因为秦始皇的暴政所导致的,修长城死了那么多人,等等各种,使得军队缺人,农民起义推翻王朝。然而事实上呢?秦始皇真的是没有兵马了吗?秦始皇为了能让华夏一族的强大,修理长城是为了抵御异邦的入侵。秦朝时期,国家四处都有蛮夷,异邦骚扰,大军全部都派去守卫边疆了,而国内却空虚了。农民起义后,秦始皇依然没有将守卫边疆的大军收回来镇压起义,若是真的收回来了,也许历史就不存在汉朝了,整个历史都要被改写。

那么秦始皇为何没有将边疆的士兵撤回来镇压起义呢?秦始皇的理由很简单:我秦朝灭了,华夏大地上还是华夏人统治。但若是我将边疆的士兵撤回,无人守卫边疆,那么华夏大地就不一定是华夏人统治了。秦始皇这样的大局观,恐怕当年也就只有他会想到了,这样的维护国家的统一,难道不值得被人所赞扬和欣赏吗?秦朝灭亡了,秦国大军仍然在镇守边疆。刘邦建立了汉朝,原属秦国的边疆大军全部都依照秦始皇的意愿,归顺新的华夏人王朝。

秦始皇是秦朝最强大的代名词,这对于经历了近代历史中百年屈辱的中国人来说,唯有信奉强大才能彻底摆脱饱受欺凌的状态。秦始皇的执政措施确实残暴,多年来都让人觉得不尽如人意。但是秦始皇的暴政却很少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更多的是维护着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尊严。像这样的秦始皇,能让人不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从武则天封禅中岳的原因,说到五岳崇拜的演变

全文共 1299 字

+ 加入清单

封禅对于古代的帝王来说,可谓是最高荣誉,一生的追求。《史记·封禅书》云:“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

当然帝王封禅也是有要求的,以司马迁的说法,必须在帝王当政期间得享太平盛世或是天降祥瑞方可。即便是秦始皇封禅泰山时,当时也受到了一群儒生反对讥讽,理由是:陛下,你不配。或许这也是始皇帝讨厌儒生的原因之一吧。

由于要求太苛刻了,因此自秦始皇起,顺利举行封禅的帝王历史上也就七位: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汉光武帝刘秀

唐高宗李治

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

宋真宗赵恒

这七位帝王中,武则天是最特别的,因为其他六位皇帝选择在泰山封禅,唯有武则天封禅选择在了中岳嵩山。

所谓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也就是帝王到山岳之颠,向天地“述职”。为何大多帝王选择既不是最高又不是最险的泰山呢?对外的口径是从阴阳八卦学说,泰山处东,乃万物生长之地。

然而实际上的原因则是秦起于关中,为削弱夏商周三代固化的中原崇拜,也是因执政初期为拉近主导舆论的齐鲁儒家学派,而弃都城紧邻的西岳和不算太远且居天下之中的中岳,选择千里迢迢封禅东岳,来巩固自身政权的合法性。之后的帝王封禅也多有平衡地方势力和巩固皇权的作用。其实只要仔细分析帝王封禅的地缘和时代背景,或许就可以窥见端倪。

而武则天别具一格的选择了封禅中岳嵩山,亦有其背后复杂的时代背景,当然也有对内对外的两套口径,虚虚实实,扑朔迷离。

武则天封禅中岳相对明显的理由一是,女皇年事已高不宜长途舟车劳顿,因此距离都城70多公里的嵩山显然比550多公里路程的泰山更有吸引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政局稳定着想,几十公里的路程,一旦都城有个风吹草动,便可以快速应对。

除此之外还有正统性的考虑,李治封禅过泰山,而改国号为周的武后显然也不太好再上泰山告祭天地。而相对隐性的理由则是为宣示女皇政权与中原势力的捆绑,这便涉及和平时期权利本位的过渡了。

随着唐宋之后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五岳的地位也随之弱化,因此宋真宗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泰山的皇帝了。

若单论五岳的地理位置和祭祀传统来说,中岳地处中原,处于先民心理上的“天下之中”,因此地位应是最高。

对于中岳的崇拜,也是五岳中最早的。夏商千年,虽迁都频繁,然而始终不离中原,因此中岳的崇拜也传承不息。《山海经·中山经》中便有记载“苦山、少室、太室、皆冢也。其神皆神面而三首,其余属皆豕身人面也。”

少室、太室分属嵩山东西,由此可知嵩山之神的形象正印证了最原始的造神特征:半人半兽形象。最典型的便是伏羲、女娲半人半蛇形象。

且中岳之尊,最早独立于四岳之外,先秦时期多有四岳之说,并不包含中岳。据考据汉代武帝、宣帝两朝确立汉制后,中岳才被纳入五岳体系,成为官方明确祭祀的五座神山。

而四岳的崇拜大抵来自远古先民的疆域情结。古人以四岳定四方,为天下支柱,四岳之内方是古华夏文明的理想区域,而天子居中,中原便是古老华夏先民们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只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华夏文明的疆域不断拓展,随着地缘政治改变,对五岳的崇拜也渐渐变化,又中岳之尊演变为尊崇东岳,最后一并弱化为文化标签。因此,历代君王对五岳态度的转变也是自然而然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姆巴佩不再崇拜C罗姆巴佩在采访中说没有偶像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第一人重申崇拜C罗

法国球星姆巴佩这些年成为了足坛中的当红球员,他也被认为未来有很大的发展高度,甚至可以和梅西一样。他的偶像是C罗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前段时间姆巴佩在采访中说他现在已经不崇拜C罗了。在接受采访时,记者问起他现在是否还有偶像,姆巴佩说:“不,我没有了,当你到达我现在的水平,你也就不需要偶像了。”有些人质疑姆巴佩是否过于狂妄自大了,可大多数人并不了解,C罗是姆巴佩的超级偶像,姆巴佩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我们知道姆巴佩的传奇经历,可能就会理解了。姆巴佩是一名90后,出生于1998年,现在24岁。他现在在巴黎圣尔曼足球俱乐部球队中担任前锋,他跑起来的速度飞快,甚至摄像机都抓不到。在2018年的世界杯中,年仅20岁的姆巴佩第一次出场就让全世界的球迷记住了这个年轻的10号球员。他以一人之力帮助国家在1/8淘汰赛中淘汰了梅西所在的阿根廷队。这一次的壮举使得球迷们迅速认识到了他,甚至他的名气快要和C罗肩并肩。

姆巴佩在球场上的表现确实让人惊喜,但他的狂妄自大也让人很不舒服。在采访中记者提问他时,他说自己已经没有偶像。很多人认为,尽管姆巴佩在球场上的表现非常棒,名气非常高,但是仍然比不上C罗在球迷们心中的地位,不论是C罗的球技还是他的人格魅力,C罗永远是球迷们心中的神话。不可否认的是,姆巴佩是球场中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在他正年轻的时候,神话C罗已经到了快退役的年纪,2022世界杯可能是37岁的C罗踢的最后一届世界杯。

但是在最近的采访报道中,姆巴佩重新多次确定自己是C罗的铁杆粉丝这一事情。他表示很高兴能出生在这个足球时代,他很热爱足球,也很尊重C罗,梅西以及内马尔,并且要向着他们的方向努力。姆巴佩表示他从小就喜欢C罗,他是姆巴佩最崇拜的球员,永远不会变。当然他也不像一些喜欢C罗却唾弃梅西的人,姆巴佩依旧很尊重梅西,并且认为梅西和内马尔也是他的偶像,有很多地方值得他去学习,他也在朝着他们的方向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郭嘉为什么会被很多人崇拜?郭嘉和诸葛亮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道是不是去年因为《军师联盟》的热播,郭嘉的人气直线上升,成为了很多三国迷的新偶像。其实郭嘉的出场戏份也并不多,英年早逝是郭嘉一生最可惜的事情,不过凭借着短短的几年郭嘉就能圈这个多粉到底是为什么呢?可能郭嘉才是最深不可测的那个人,现在很多人喜欢拿郭嘉和诸葛亮做比较,两人又有什么不同呢?

诸葛亮和郭嘉,是三国时期最顶尖的谋士,同级别的估计也只有贾诩、荀彧、司马懿等寥寥数人了,但贾诩只求自保,而荀彧却一心向汉,司马懿就不用多说了;所以全心全意能为主公出谋划策的更是少之又少了,诸葛亮和郭嘉就是这样的谋士。

但是前人喜欢诸葛亮,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并非最顶尖的谋士,但是在诸葛亮死后,地位一再的拔高;东晋建立后,诸葛亮被追封为武兴王,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而郭嘉,在历史上并没有太多的称赞。但是个人认为,对于诸葛亮和郭嘉,有个圣人评价的最好。他评价诸葛亮说的是“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三分兵力,安得不败。”

而评价郭嘉的却是“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

为何如今的人会有这样截然相反的评价呢?其实从他两人各自的主公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与刘备相识相交于草庐之中,诸葛亮给刘备献上了三分天下的“隆中对”;之后在赤壁之战中辅佐刘备夺取荆州半壁为栖身之所。

再出兵西川,北上夺取汉中,其实刘备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决策者的存在;尤其是在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

就连出征南中地区、北伐中原,都要亲自出征,不仅手下人得不到锻炼,就连刘禅都被这种养尊处优的生活给养“废”了;疏于理政,整日只知玩乐,蜀汉焉有不亡之理?

而观郭嘉,只是在最重要的时候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如官渡之战时的“十胜十败论”;建议囚禁刘备,献策擒杀吕布等,郭嘉更多的时候是充分扮演好一个谋臣的本分职责。

其实南宋的大学者章如愚评价的很好:“至于三国,各自据其土而成鼎峙之势,亦诸人之力也。故在魏,则荀攸、贾诩之算无遗策,郭嘉、刘晔之才策谋畧,……在蜀,则诸葛孔明之长于治国……皆一时之人杰也。”

那如今的人们为何喜欢郭嘉却不喜欢诸葛亮呢?其实也很容易理解,如今的人相当有自我意识,并不喜欢像刘禅那样成为傀儡;而是希望身边的人能像郭嘉那样,在做最重要的选择时,能给自己以信心和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白袍将军陈庆之:梅长苏原型和日本崇拜的战神

全文共 1361 字

+ 加入清单

“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一首洛阳童谣道出了南北朝传奇名将陈庆之的光辉战绩,白袍将军陈庆之一生未尝败绩,每次作战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之前热播电视剧《琅琊榜》主角梅长苏正是以此人为原型,更是被日本人惊羡为“战神”,连毛泽东晚年再读《南史·陈庆之传》时,都曾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其人物魅力可见一斑,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位名将传奇的一生!

早几年,日本作家田中芳树依据中国南北朝时南梁伐魏之战改写的历史小说《奔流》,很是火了一把。被世人惊羡为“战神”、“千古第一名将”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也就由此使更多的人知晓了。

江湖传言古今第一名将,武力不强,出身书童,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既非将种,也非豪门。史书记载他“射不穿札,马非所便”,大将的两门基本功都是零蛋,关于他的史料又扑朔迷离!但陈庆之一生未尝败绩,每次都是与兵力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已方的敌军对阵周旋并能出奇制胜,曾经创造了以三千人对阵一万人镇守的虎牢关、却仅以三天攻破的军事奇迹。陈庆之晚年最后一战,梁武帝萧衍听闻老将子云仅有万余人对阵叛军七万多人,火速点兵三万正欲驰援,结果大部队还未出城门,就见一骑飞马传捷报。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普通六年(525年)41岁的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还是被梁武帝萧衍以武威将军去接应军队。普通七年(526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陈庆之为假节、总知军事。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李长钧筑两城以拒之,陈庆之攻拔两城。十一月,李宪力屈而降,陈庆之入据其城。此次作战,梁军共克52城,获75000人。陈庆之转为东宫直阁,赐爵关中侯。

公元529年,北魏永安二年,南朝梁中大通元年。北魏内乱,北海王元颢降梁,并请梁朝出兵助其称帝。梁武帝萧衍派陈庆之率兵七千护送元颢北归,这原本一搪塞之举却成就了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北伐征程。陈庆之的七千白袍军,纵横千里,屡战屡胜,居然杀进魏都洛阳,扶立元颢为帝。一时间北朝谈陈色变,洛阳城中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大同五年(539)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梁武帝以其忠于职守,战功卓著,政绩斐然,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赐鼓吹一部,谥号“武”,还诏令义兴郡发500人为其会丧。

陈庆之出身寒门,放在南北朝那样讲血统的时代,这两个字可以让他一辈子不能出头。幸好,他跟对了人。他是梁高祖萧衍的亲随。”他的爱好和皇帝的爱好相同,而且还精力特别充沛,随叫随到,换言之,这也是他得以成长上位的硬实力。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普通弓弩,不善于骑马和射箭,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深得众心。陈庆之性格祗慎,每次奉诏,都要洗沐拜受;生活俭朴,只穿素衣,而且不好丝竹;虽身为武将,但善抚士卒,能使部下为其效死力,因此能上位,带兵有方,体恤士卒一步步成为南北朝时代的第一名将。

毛泽东晚年再读《南史•陈庆之传》时,也曾“热血沸腾,掷书而起”,并圈点满幅,批注道:“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可见陈庆之能力,白袍战神名副其实。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古人都很崇拜郭子仪?唐宋明清是如何看待郭子仪的?

全文共 2892 字

+ 加入清单

郭子仪是唐代非常出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郭子仪是当时的武状元,但并不是说郭子仪在“文”方面就不行,相反郭子仪可以称为是文武双全的人。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带领军队接连收复河北、河东,后来还联合李俶收复西安、洛阳,再后抵御吐蕃战功连连。实际上郭子仪在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地位都非常高,而且非常受到百姓的崇拜,民间也流传了很多以郭子仪为原型的传说,到底郭子仪在古人眼里有着怎样的地位呢?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古代中国的文举制度始于隋代。

唐代武则天当权时期,对军界进行大清洗,全部换上自己的亲信,使得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边境防御压力陡增,对外战争一败涂地。武则天着急了,为了选拔军事人才,提高军队战斗力,适应保卫边防和对外战争的需要,公元702年下诏“教人习武艺”,并颁布考试办法,武举制度由此确立。

武则天绝对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当年在她治下参加武举考试,一举夺得头筹的郭子仪,成为了古代中国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一)郭子仪的最有出息,表现在他具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郭子仪(697-781年),唐代名将、政治家、军事家。

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出生于当地一个家道中落的士大夫家庭。成为武状元后,郭子仪在单于都护府任左卫长史。经过多年的磨砺,郭子仪积功成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拥戴唐肃宗李亨登基,率军收复河北、河东,因功官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联手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功居平乱之首,晋官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率军平定叛乱。

广德元年(763年)冬,吐蕃军攻入未加严密防御的长安,唐代宗急诏郭子仪率军迎敌。郭子仪的盖世名声使吐蕃军听闻后吓坏了,立即逃离了长安。

广德三年(765年),回纥、吐蕃联军入侵大唐,郭子仪单骑驰入回纥大营,靠自己的威望和人品与回纥结盟,演绎了一曲经典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然后联合回纥,一举大破吐蕃。因功封汾阳郡王,唐德宗尊其为“尚父”。

(二)郭子仪的最有出息,表现在他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忌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早年虽名不见经传,但国家蒙难后,就越来越受重用,并且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高主不疑,权重人不忌”境界。郭子仪靠的什么?靠的是他人品极好,智商极高,情商也极高,把“吃亏是福”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郭子仪七十大寿的时候,八个女儿及女婿、七个儿子及媳妇齐来拜寿。本来该有三十个男女,可临上埸前一点数,发现差了老六郭暧的媳妇升平公主。升平公主是金枝玉叶,平时耍娇横惯了,没把这拜寿当作一件事,还在屋里睡懒觉哩。派人催来后,升平公主不下跪行礼,郭暧感到很扫面子,当埸斥责她。升平公主耍起横来,说自己的爹是皇帝,没叫你们拜我算客气的啦。郭暧冒火说道:你爹是个皇帝,我爹是懒得当皇帝。说完就顺手给了她一巴掌。

驸马爷硬是不好当哟!升平公主哭着回去给皇帝老爸告御状,郭子仪一家老小全部吓坏了。郭暧的言行是大逆不道啊,按当时的法律要株连九族,满门抄斩!郭子仪把郭暧五花大绑押进皇宫请罪。唐代宗笑着说:亲家公不必如此。不哑不聋,不做家公。小儿女扯皮撩筋的事,不要当真。唐代宗接着叫升平公主快把驸马爷扶起来......为啥唐代宗如此宽宏大量?一方面说明他贤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十分了解郭子仪的人品。实话实说,没有郭子仪的舍身为国平乱,那里还有李氏家族的江山?

有次郭子仪在外征战时,听说父亲的坟墓被人盗掘,不少线索都表明是鱼朝恩暗中指派人所为。郭子仪率军得胜回朝后,不仅没要挟朝廷追究此事,反而责备自己是治军不严,遭到了天谴。据说那缺把儿的坏宦官鱼朝恩也被感动了,自此再也没有为难过郭子仪。

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唐朝名将,但他心胸狭窄,对郭子仪既不服气又生嫉妒,在一场战役中,李光弼没有完成配合作战的任务,致使整个战役失利。郭子仪以大局为重,自己承担了全部责任,受到降职降俸处分。李光弼非常感慨,从此心悦诚服。在以后的战役中,李光弼就积极配合郭子仪了。

(三)郭子仪的最有出息,表现在他知恩感恩,为救朋友两胁插刀

还在李白受宠于唐玄宗的那些时候,有天李白在长安大街上闲逛,看到一队刀斧手拥着一辆囚车经过,上前一打听,原来是一个犯了法的军官,按军法被押送到东市口去行刑。天性浪漫的李白,瞧那犯法军官身材魁梧,容貌英伟,回答问话沉着冷静,声如洪钟,没有丝毫一般人临死之前的那副熊模样,顿生惜才爱才之心,介绍了自己当时炙手可热的身份后,叫声“刀下留人”,我马上去讨免罪圣旨来。真是苍天有眼力助李白做善事,不一会儿李白就把赦敕讨来了。这犯法军官就是以后再造大唐王朝的郭子仪。郭子仪给李白恭敬地行个礼,道声大恩没齿难忘后告辞。

以后郭子仪越干越顺手,不断立功,不断升官。李白嘛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俗话说福不双降,祸不单行,李白一不小心站错了队,跑到永王李璘帐下工作,使出浑身本事,写了《永王东巡歌》诗,在诗中将永王对朝廷的叛乱,胡诌为东晋与胡人的战争。永王李璘兵败被处死,李白作为重要钦犯候斩。

朝中的不少大臣闻知李白落难后,纷纷想方设法保释他,李白的夫人宗氏是前朝宰相的孙女,闻讯后立即从庐山星夜兼程赶到浔阳关押地营救,直接写信给高适求他拉哥们一把。狂傲不羁的李白也躬下高傲的身段,写《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诗托人带出并转交高适求助......

唐肃宗李亨巴不得把跟自己唱对台戏的人全部斩尽杀绝,因此他一直不松口赦免李白,但为了不引起众怒,也一直不诏令行刑,估计他打的主意是,把不知天高地厚的老顽童李白折磨死在狱中。正在这时候,据野史载:子仪以官爵赎翰林,上许之,因而免诛。现在的话说就是:郭子仪向李亨禀告,愿意用自己的官职为李白赎罪。皇帝同意了,因此李白没上断头台。为啥李亨要同意郭子仪的请求呢?理由很简单,那时政局还很不稳,离不开郭子仪啊,不看僧面也需看佛面吧!但如果无罪释放,朝廷就没威严了,于是李享朱笔一挥,改判为流放,让李白多受些活罪,以便深刻接受教训。

虽然这是野史所述,但笔者相信是真的,有句形容郭子仪的古诗为证:一代威名迈光弼,千秋知已属青莲。光弼指的是李光弼,青莲指的是李白,李白别号青莲居士。郭子仪是个知恩报恩之人,不可能不全力搭救李白的!

(四)结束语

估计是郭子仪人品极好,智商极高,情商也极高,把“吃亏是福”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吧!给他带来了人生的好运,他粉碎了“瓦罐不离井沿破,将军难免阵中亡”的宿命论,身经百战没受过重伤,享年达84岁。这在古代算奇迹了!

唐代建中三年(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奏请追封名将六十四人;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祭祀七十二位名将;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清代康熙年间,遵循明代旧例,取古今功臣四十一人配享历代帝王庙,郭子仪均在其中。最有出息的武状元郭子仪,受到了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尊崇!

展开阅读全文

诸葛亮在日本受崇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237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诸葛亮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诸葛亮是一位足智多谋的人,同时,诸葛亮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和策略家,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当时曹操在位,诸葛亮作为曹操的左膀右臂还是贡献了不少自己的力量的。那么,当时的诸葛亮不仅是在国内非常有名,同时,在国外也是同样受到尊敬,日本在当时应该是大家深恶痛绝的,因为日本总是向中国发起侵略,那么,诸葛亮在日本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

十几年前,日本一本名曰《周刊文春》的杂志对当代日本人最崇拜的百位名人作了一次调査,结果诸葛亮在所有中国人中排名第一。

在日本滋贺县首府大津市,每年都要举行大型节庆——“大津祭”。其中的重头节目是“拽山巡行”,即用二十多位壮汉拉着高达两层楼的花车在主要街道游行。花车共有13辆车,都是用名人的名字命名,其中有一辆车就以“孔明”命名。每当诸葛亮诞辰日来临,不时有日本人私人掏钱为诸葛亮树碑立传。

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的五丈原,因为三国名相诸葛亮在此仙逝而闻名,这里也有一座武侯祠,那里有一块“心外无刀”石碑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日本著名书画家野吕雅峰1993年为纪念诸葛亮逝世1760周年所立,“心外无刀”是引用中国成语“天下无心外之物”对诸葛亮精神本色的评价。

为什么日本人对逝去近两千年的这位中国古人念念不忘,始终不渝地纪念呢?他们到底喜欢诸葛亮的什么呢?

是因为他足智多谋吗?

我们抛开演义评书,就正史记述的诸葛亮的才智而言,其实比曹操、司马懿也强不了多少。明代学者胡居仁就曾指出:“诸葛孔明、司马懿智勇相等。”说诸葛亮和曹操、司马懿的智商及谋略是处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但为什么诸葛亮被历代颂扬,而不是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哪一点超越了曹操、司马懿?

日本著名汉学家林田慎之助为诸葛亮专门写过一本大传,书名就叫《诸葛亮》。书中林田慎之助之用“花”总结了诸葛亮的一生,称诸葛亮的一生为“花之生涯”。

这个“花”是哪种花呢?在日本人眼里,当然就是他们的国花——樱花。

樱花有什么特点,一是绚丽,二是花期短。

诸葛亮的一生不可谓不绚丽。他27岁出山,创造了无数经典战例。从赤壁大战到安居平五路,再到七擒孟获,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都令人叹为观止。

诸葛亮的一生亦可谓短暂。诸葛亮跟对手司马懿比,是一个早逝年龄。司马懿活到73岁,寿终正寝,而诸葛亮只活了54岁,比对手少活了小半辈子。

在日本人眼里,这不正是樱花的写照吗?在早春怒放,在最烂漫中凋谢。此花来到世上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让人刻骨铭心地感动,似乎就是为了让人懂得生命崇高的存在。而这一切的代价,就是在最灿烂的时候凋谢,在挥手作别的时候把风尘、沧桑与痛苦悄然带走,身后,留下整个春天和延续千年的思念。

这就是英雄的人生,樱花一般的绚丽短暂,自然得到了日本人的共鸣。

当然,在中国人的评价中,对诸葛亮的溢美之词也很多,这里没有樱花的事。人们习惯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词赞美。而在这些赞美中,我以为最精准的评价可以总结为四个字:正统士表。

诸葛亮是中国正统士大夫的表率,这是他的核心价值。

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品质比他的智谋还有传承价值。

我们看三国,蜀汉集团一直以正统自居。但这绝不仅仅由领军人物的汉室宗亲身份所决定。不可或缺的砝码与说服力,还来自整个政治集团里核心成员的精神品质特征。蜀汉集团的代表人物以及精神品质,比之魏吴,确实更符合汉朝确立的正统价值观——“儒家五常”,以“仁义礼智信”为内核的正统价值观的伸展。

不管是刘备之用人,还是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均丰富了正统价值观的内核——仁、义、智。

在三国时期,“正统人物”突出表现为“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一体化。从“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的一体化”角度看,三国统治集团及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着明显的差异。曹操虽然以铁血精神立世,但从个人品质而论,却是“非主流”。因为他早年对儒学就不以为然,他在“唯才是举”的“招聘启事”里,公然号召那些不仁不义的人前来应聘,与儒家倡导的人品修养格格不入,后来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有诸多威逼皇上至尊的大逆行为。其子曹丕则干脆篡汉,直接取代汉江山;司马氏又以阴谋取代曹氏江山。这些在儒家看来,都是不能容许的“贰臣贼子”。曹氏、司马氏被儒家视为“奸贼”,概因于此。

孙吴集团对汉室、汉制的态度一直模棱两可,乃首鼠两端的“有奶就是娘”的犬儒,在儒家看来也是不可取的。

而刘备蜀汉政权主要人物,却与儒家五常一拍即合。尤其是诸葛亮之品,既有坚定不移的忠君报国的政治思想,符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品质修养,又有能应对残酷竞争,应对战争的良好专业本领。其治世用兵之道,仁勇兼备,张弛有度,堪称“儒家文化与兵家文化”完美结合。

即便是今日,人们通过三国演义,津津乐道的三国时期汉民族的对外作战,最杰出表现,不是授予了铁血之风的曹操,而是怀柔之范的诸葛亮。可见,诸葛亮被历史公认的根本原因,是他继承了中国正统的文化内涵,怀柔远人、仁勇兼备。在这一点上,他的确超越了同一智商水平的曹操、司马懿,从而成为正统士大夫的杰出代表。

这一点也得到了日本学界的认可。《日本历史》的编著者渡部升一对现代中国傲慢十足,但对诸葛亮却毕恭毕敬。他自称小学五年级读三国,乃至改变了他的人生品味,他每读《出师表》都禁不住热泪盈眶。为什么诸葛亮会让他流泪?因为在他眼中,诸葛亮是士之楷模,诸葛亮的精神是建立在各种优秀品质基础上,这与“尊王攘夷”的日本传统士大夫精神非常匹配。诸葛亮一生忠贞不渝地扶助刘备之子的人生态度,其“鞠躬尽瘁”精神在日本人的心灵世界里产生着强烈共鸣。他们敬仰“具有卓越才能而忠诚勤恳樱花般的悲剧性英雄”,诸葛亮因此成了日本朝野上下共同赞颂的典范、迄今仍不失为政治精英的品格参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关羽为何在民间地位极高?儒、佛、道三教为何都崇拜关羽?

全文共 1333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想必大家应该都是非常熟悉的,他被我国民间尊称为武圣,是我国非常地位高的一个人。而我国从古至今发展出来的有儒佛道三个宗教,这三个宗教在很多的观念上都是各不相同的,唯独在尊崇关羽这件事情上三教都是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是因为关羽本身的地位非常高吗?为何三教都对关羽如此尊崇?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佛教尊崇关羽

作为“高大全”式的理想型英雄,关羽兼具忠、义、勇、烈等美好品德,不断被后人神话。儒、佛、道三教不管平时吵成啥样,在崇拜关羽方面步调相当一致。

最早把关羽捧上神坛的是佛教。《佛祖统纪》等佛教典籍中载,隋朝开皇年间,天台宗智顗大师远远望见玉泉山上紫云缭绕,便入山游历,当晚遇见一位长须飘飘的美男子,他自称“汉将军关云长”,为普救众生,愿将他主管的这座山送给佛门子弟做道场。感动之余,智顗大师奏请隋文帝封关羽为佛教护法的“伽蓝神”。所以一些寺庙的大殿中便供了关羽的塑像,与另一“伽蓝神”韦陀做伴。2.道教尊崇关羽

道教推崇关羽的时间较晚,却一下子把他捧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广见录》中载,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解州(今山西省运城市)的盐池干了,无法完成赋税,宋真宗派人前来考察,考察者遇见城隍神,城隍神说这都是蚩尤在作祟。于是真宗又派朝臣吕夷简去盐池祭祀,结果吕夷简当晚梦见身披战袍的蚩尤说:“天帝命我主管盐池,而宋朝皇帝竟为我的仇人轩辕立祠,所以我要毁了盐池,除非你们拆掉轩辕祠!”朝堂一片慌乱,龙虎山上的张天师建议真宗召来关羽降服蚩尤。张天师作法后,关羽果然仗剑而出,与蚩尤大战一场,最终获胜,盐池恢复正常。真宗立刻封关羽为“崇宁真君”,并立祠供奉。

其实盐池恢复正常完全是因当地官员带人修补,而真宗和张天师之所以要唱这场戏,只因他们极力抬高道教,而关羽被当作闪亮的招牌,也跟着沾了光。

直到明朝,关羽在民间的声望有增无减,到处都有关帝庙。万历年间,余姚(今浙江省宁波市)被倭寇袭击,城池危在旦夕,有人去关帝庙中祷告一番,大家竟顺利打退倭寇,于是在关帝庙的石碑上刻下铭文,“铁马嘶齿,金戈后先,再战歼倭,云旗俨然。”这类“关帝显灵”的事还有很多,且越传越广,于是关羽的封号也越来越炫—什么“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等。他也不再只是战神,招财进宝、治病驱魔、保佑科举等杂事都承包了。3.儒教尊崇关羽

关羽可谓儒教精神的完美践行者,尤其在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带头崇拜关羽,以此力挺蜀国继承汉室的正统性,暗讽当时入侵中原的金国像魏国那样是伪政权。随着《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流行,关羽更被塑造为“夜读《春秋》”的儒将,为他所建的“武庙”几乎可与孔子的“文庙”相提并论。

古代文官的精神领袖是姜太公和刘伯温,军中将士则更偏爱关羽,尤其在明朝一些动荡不安的边疆地区,武将因长期坐镇而成了“地头蛇”,在朝廷默许下大搞“父子相继、兄终弟及”的职务传承模式,所以军中到处都是义父义子、义兄义弟。这种虚拟的血缘关系往往需要“忠义”维持,于是关羽这杆大旗越举越高,逐渐超过姜太公和刘伯温,成为民间的主流信仰。

有意思的是,除了明朝的边塞将门之家,作为他们的对手,那些游牧、渔猎部落及各种境外政权也都崇拜关羽。无论哪方获胜,关羽的“神之光环”都会与日俱增,而不会随明朝的灭亡而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刘邦为什么崇拜信陵君 信陵君是个怎样的人

全文共 145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一般很难把刘邦信陵君两人联系到一起,因为这两人给人的感觉就非常不一样。信陵君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刘邦身上总是透露出一股痞劲,而且他不修文学,鄙视儒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刘邦最后当上了皇帝,还建立了汉朝,这点他要比信陵君强。其实信陵君算是刘邦的偶像,可以说信陵君的为人影响了刘邦很多,从一些事例上来看,他们的作风也颇有相同之处,这点似乎让很多人都没想到。

战国四公子中,无论从人格、事业、品行各方面看,信陵君都可以列为第一。特别是“窃符救赵”之义举,更是成就战国时代的一段佳话。

与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相比,信陵君更有英雄气概,更有侠义精神,因而也更有人格魅力。信陵君在世时,其声誉是巨大的。我们从史料中可以看到,他的精神影响了许多人,比如后来推翻秦帝国的汉高祖刘邦。刘邦和信陵君渊源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偶像,刘邦心目中的偶像就是信陵君!从他西行大梁,想投靠信陵君门下来看,刘邦还是想从政,而且胸怀大志。汉高帝刘邦骄狂自大,很少会把他人放在眼里,能让他折服的人物实在是少之又少,可是信陵君却成为了刘邦终生的偶像。信陵君去世时,刘邦年仅十三岁,据《史记》载,“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到了刘邦夺取天下后,每当经过大梁城,总要前往祭祀信陵君。后来他还安置了五户人家,专门看护信陵君的坟墓,每年四时都要祭祀,不能断绝。

除了刘邦之外,秦汉之交的许多英雄人物,也是信陵君的崇拜者。比如张耳,他曾经当过信陵君的门客;还有陈狶,在少年时便十分仰慕魏公子信陵君。

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也是信陵君的粉丝,他特地造访了大梁城故墟,寻找夷门遗址。当年侯嬴不过是个看守夷门的老汉,信陵君却亲自拜访,礼贤下士,不以交结低贱之人为耻。司马迁感慨道:“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名冠诸侯,不虚耳。”他还这样评价信陵君:“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之。”

我们从刘邦的生平事迹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性格是受到信陵君的巨大影响。刘邦性格分析

比如说刘邦的早年,性情豪爽,爱结交朋友,喜好施舍,慷慨豁达,这些性格特点,与信陵君何其相似。当他看到秦始皇出巡时朱轮华毂,拥旄万里,目睹这雍容华贵的一幕,不禁发出了一声慨叹:“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可见他内心深处,是有豪杰之志。这种豪杰之志从何而来呢?从现存的史料看,伟大志向的种子,是在早年崇拜信陵君时种下的。

刘邦人生的转折之一,是私下释放苦力犯人,从而落草为寇。当时秦始皇在郦山大建工程,从全国各地不停地征用民力服役,沛县也未能幸免。一群犯人苦力被征集前往,领队的人就是泗水亭长刘邦。秦政苛暴,人命如草芥,郦山脚下早已是白骨累累,来自沛县的苦力们对未来极度悲观,名为服役,实则送死,与其送死,不如逃跑吧,一路上三三两两地逃走了。

性情豪爽的刘邦并没有为难这些逃亡者,一路上人越来越少,走到丰西大泽时,这支苦役队伍剩不到一半人,即使到了郦山,也交不了差了。刘邦转念一想,得了,不就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吗?这个官不要也罢了,弃不足惜,干脆就当一个浪迹江湖的草莽英雄吧。

就这样,刘邦把犯人苦力们全都放走了,有那么十来个人无家可回,索性就追随刘邦,在芒山、砀山一带藏身,落草为寇。做出这种可以杀头的事情,可见看出刘邦并不是普通的小官吏,他是很有义气的。为什么像萧何、樊哙、周勃这些同乡都服他,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敢作敢为方面,别人是比不上他的。大家想想当时秦政权都灭了六国,是何等强大恐怖,刘邦敢这样做,实在令人佩服。从这点上,又可以在刘邦身上看到信陵君的影子。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为何崇拜菊花和武士刀?菊与刀文化背景解析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在1946年出版过一本名叫《菊与刀》的书。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日本文化,从明治维新到日本人的生活习惯、道德观念等,都有一个详细的讲解过程。其中菊花武士刀对于日本的历史有着非凡的意义,这两个物品也象征着一组对比鲜明的矛盾的意象。从而得出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菊花和武士刀对日本的意义,一起来了解下吧。

日本人为什么会崇拜菊花呢,这与他们的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古代开始,日本就是一个菊花王朝,菊花在日本象征着万世一系的天皇,而十六瓣菊,则是日本皇室的标志,家纹。菊花于公元八世纪由我国传入日本,一经传入,日本当时的鸟羽天皇就被这种植物深深的吸引住了,他开始鼓励国民们在武士刀上刻菊花,在他之后的多位天皇也同样继承了这一爱好,从这时候开始,菊花慢慢成为了日本的皇室之花。

在我国,菊花被评为四大名花,但是它在日本,却是拥有着更高的地位、更深的寓意。裕仁少年时候的老师衫浦重钢曾经说过:“菊,乃是花中之王,它花凋谢始盛开,面对寒冷仍能傲然绽放,独具一格,世上绝无仅有,同时,它还代表着长寿、吉祥、贞洁、不屈。”虽说在日本菊花的寓意高尚无比,但实际上,真正让人们对它产生崇拜之意的原因,还是因为它是日本千百年来的皇室之花,对于日本人来说,皇室的地位高尚至极,菊花也就自然成为了他们的崇拜之物。他们最喜爱的是樱花,最崇拜的是菊花。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最喜欢刀的国家之一,但他们并不是什么刀都喜欢,他们只喜欢自己国家独有的武士刀。武士刀对于日本人来说,同样也是寓意深刻,它包含了忠、勇、献身、奉献等多种文化精神,可以说,日本人性格的内在传统,统统都能在武士刀中体现出来,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偏爱武士刀的原因。

为什么二次世界大战之时,日本官兵都会用切腹的方式谢罪呢?为什么他们在工作的时候,能有极高的自律性和秩序感呢?为什么他们是世界上加班时间最长最多的国家呢?为什么,在被列强入侵之后,他们能够迅速的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呢?为什么一九四五年变成一片废墟的日本,能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呢?为什么他们能够获得那么多的诺贝尔奖呢?这一切都跟他们的国民性格有关,而菊和刀,就是最能反映出他们特质的两种东西。

菊代表了他们的求生精神,不屈性格,以及善于接受和转化。刀代表了他们的进攻欲望,不满足于现状,以及他们对工作,对上级的尊重,崇敬,敬畏之心。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既相符又矛盾,他们就这样被结合到日本人的身上了。他们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狂妄自大又乐于学习;既保守顽固又善于接受;既崇尚战争的暴力又喜爱文化的美感;既愿意服从与强者又会不断学习意图超越对方。他们既像菊又像刀。光是看近一百年来的历史,我们就呢能看的出来,他们可以与全世界为敌,发动罪恶的战争,又可以在战败后迅速埋头发展,积极融入世界大舞台,这就是他们的性格,一种让人害怕的内在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外国人如何看待花木兰的故事?为什么西方人会崇拜花木兰?

全文共 2297 字

+ 加入清单

迪士尼公司在20世纪末期推出了迪斯尼公主系列的商业计划,而出生在中国的花木兰也是这个计划中的公主之一。1998年,迪士尼出品了《花木兰》的动画片,将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推广到了全世界。《花木兰》的动画,哪怕是20年后的今天再拿出来看依旧不会觉得过时,而这次《花木兰》真人电影的推出,也会让全球更多朋友知道花木兰。相信不少朋友都会感到好奇,外国人究竟是如何看待花木兰的,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作者:小米桶

校稿:猫斯图 / 编辑:白鸥

美国商业电影,一直都是全球文化的领军者,总能引发众多关注。

热门系列如星球大战、碟中谍、复仇者联盟等等,不仅票房含金量高,周边商品都能让发行商赚到荷包满满。

除了这些动作系列,还有一个系列电影,就是迪斯尼童话故事改编,也大受欢迎。这些真人出演的作品,包括《黑魔女》、《仙履奇缘》、《美女与野兽》,就都是在“迪斯尼宇宙”发生的故事。

在迪斯尼真人系列电影的名单上,有一部相当受国人瞩目。这就是计划今年底发行的真人电影《花木兰》,改编自1998年的同名动画电影。

木兰的原型虽然来自中国,可是在迪斯尼宇宙,她早已被赋予更多元的色彩。1998年的动画电影也在全球获得三亿美元的佳绩。这位“留洋”过的木兰,将会在今年的电影界再度掀起一股热潮。

今天的文章就要一起看看这位女扮男装的英雄被美国人赋予的新意义。

木兰在美国

南北朝乐府诗《木兰辞》记载了木兰从立志从军到战后归来完整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这首乐府诗只记载了木兰出发前和荣归故里之后的故事,对其军旅十年生涯的描述却缺乏细节。

这给迪斯尼创作自己的架空世界留下了空间。迪斯尼请美国童书作家Robert San Souci 将花家(FaFamily-胡建人?)的独生女-木兰(Mulan)在军中受训、参与作战、最后荣立军功的过程填补丰满。主要人物也增加了一只话痨守护神木须(Mushu),和木兰的男友李翔(CaptianLi Shang)。

以单于(ChanYu)为首的敌方也更阴险狡诈,在全军覆没的状况下,还能潜入京城,打算暗杀皇帝(Emperor)。最后还添加了一个木兰与单于决战紫禁之巅,救出被挟持的皇帝,拯救全中国的Happyending。

出现守护神的设定,在迪斯尼的宇宙中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灰姑娘和睡美人能够化险为夷,靠的就是神仙教母(FairyGodmother)的神奇法术。男友角色也是顺应当时的惯例,每一位女主角在结局中都要有一位男伴(Spouse)。木兰的故事中爱情虽然不是主线,但是当时的时代背景还是决定女性最终要结婚成家方是正统。

尽管遵从了惯例和李翔在一起,但木兰的角色还是有了一些跨时代转变。

首先,木兰没有“以貌取人”,男朋友和其他公主家的貌美英挺的王子大有区别。

其次,木兰的恋爱历程,也推翻以前的模式,完全没有被动地等待王子来解救,而是和李翔并肩作战。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并没有丝毫的附庸和被拯救的关系,最终日久生情。

这背后体现的,其实是美国主流观念中——也许也可以代表普世观念的改变——对女性认知的改变:女人越来越自强、自立,不再是传统观念里男人的洋娃娃。

其实稍早于1993年出版的《美女与野兽》这部电影,已经较传统模式有突破,剧情反转由公主解救王子,不过女主角贝尔依然还是一个贤妻良母类的乖乖女形象。

但直到木兰的时代,女性角色才真正抛弃娇弱的标签。她可以无意婚姻与家庭,能身着男装,会习武打仗,比男人更强大。正是木兰的出现,将迪斯尼的女权主义文化推向一个巅峰,标志着拥有独立人格、追寻自我成长的新女性形象登上舞台。

后来出现的独立女性标志苏格兰公主梅丽达(《勇敢传说》)、北欧公主安娜和艾莎(《冰雪奇缘》),都是不靠爱情就活出了精彩人生。她们亦是木兰这位先驱的追随者。

“迪斯尼公主系列”作为一个商业推广计划,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这一企划意在集结迪斯尼宇宙中的知名虚构女主角,并广泛运用在媒体、周边商品、以及迪斯尼乐园形象设计等商业活动中。仅2012年的营业收入就超过了30亿美元。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女性角色都可以成为公主,而是要通过迪斯尼官方加冕才够资格。目前共有11位,包括白雪公主、灰姑娘、贝尔等,木兰也是其中之一。

想要成为被加冕的对象,公主们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角色必须是皇族中人。

白雪公主、长发妹、茉莉、还有小美人鱼等人本身就是公主;灰姑娘、贝尔、蒂安娜这几位则是嫁入皇室,顺理成章也就成了公主。

唯一既不是皇族,也没有嫁给王子的,就是木兰。木兰被加冕的原因是她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从而得到全国的爱戴。木兰不仅爱情是自己争取来的,连公主桂冠也不是别人赠与,而是用实力赢来的,其人格魅力可想而知。

迪斯尼也许没有听过“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出戏,不过他们确实也抓住了木兰人性的精髓。可是别的商家,虽当时也有趁势推出木兰系列的产品,能做到多精准,只能由他们尽力而为了。

木兰周边产品最知名的,算是1998年麦当劳餐厅推出的木兰酱汁。这是一款搭配麦当劳炸鸡块食用的蘸酱,蘸酱的全名叫做“Mulan SuzchuanTeriyaki dipping Sauce”,译成中文就是“木兰四川照烧蘸酱”。

作为华人,看到这串名字绝对是一头雾水——四川口味为麻辣,照烧口味为咸甜,如何能做到两者兼容;而木兰的故乡,应该是今河南一带,和四川麻辣口味相去甚远,更不可能出现日式风格的照烧吃法。

不过美国民众向来搞不清楚,也懒得去探究这款混乱的亚洲口味究竟是何来路,就这样无厘头地爱上了它。

可惜麦当劳推出的四川酱汁仅作为木兰电影档期的宣传,限定时日发售。无论民众对四川酱汁如何反响热烈,它还是很快被移除出了麦当劳的菜单。

展开阅读全文

林肯为何会成为美国人最崇拜的总统?与动漫行业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212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与美国都是世界上动漫产业与动漫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所说两国之间的动漫风格特色完全不同,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美国动漫对世界流行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就像漫威以及DC等诸多动漫巨头所推出的超人、X战、蝙蝠侠等等,无数精彩纷呈的漫画作品和个性鲜明的动漫人物。

甚至美国人对动漫的喜爱,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公众人物的评价和看法。

当你要求美国人排名最好的总统时,前三名通常是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这应该不足为奇。

这三位伟大总统都在关键而重要的时刻将美国从严重的危机中挽救出来。华盛顿打赢了独立战争,奠定了美国的独立地位和共和制;林肯避免了美国的分裂,消灭了奴隶制;罗斯福则应对了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然而,林肯在大多数美国人心目中是独特的存在,被提升到更高的地位,被誉为最伟大的美国总统。为什么会是林肯呢?

从历史功绩等角度去解释分析,很难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但如果从美国动漫文化的角度去看,就会更容易得出一个解释。

如果让美国人选择最伟大的漫画超级英雄,他们可能会想到蝙蝠侠和超人,可能还要加上X战警的X教授。

这些漫画里的超级英雄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蝙蝠侠是一个拥有高科技装备、会武术的富豪;超人是个外星人,本质上相对人类来说是个几乎无敌的神;X教授则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可以控制人类的思想。

这些漫画超级英雄之所以变得伟大,并不完全是因为自身具有的能力。让他们变得伟大的是他们的敌人。蝙蝠侠有小丑,超人有莱克斯·卢瑟,X教授有万磁王。尤其是小丑,常年稳居美国媒体票选的漫画反派角色TOP100第一名的位置,IGN评选的史上最伟大漫画反派角色中,小丑也排名第一。可以说,漫画超级英雄们的面对什么档次的对手,也就决定了漫画超级英雄本身的境界。

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派和漫画超级英雄们有着相似的特点,但最后的行为却截然相反。

像蝙蝠侠一样,小丑认为社会是破碎和腐败的,所以小丑不断挑战社会主流法律秩序,而蝙蝠侠却相信人类依然拥有一些美好的东西,这种差异促使蝙蝠侠克制地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而小丑却毫无怜悯地杀戮。

像超人一样,莱克斯·卢瑟具有出众的特质,他具有天才级别的智慧,并利用这种力量来统治他的同伴。超人当然有类似的想法,但他选择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帮助人类,而不是利用它为所欲为。

在普通人看来,X教授和万磁王都是巨大的威胁。两者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变种人,并且都意识到变种人将非常难以与普通人共存。但X教授认为,变种人可以与普通人并肩生活,并将自己的信仰置于人类之中。但父母在纳粹集中营遇害遭遇,使万磁王看到了人性中黑暗的一面。于是,X教授和万磁王这对亲密战友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念,一种是和平共处,一种是恐惧和统治。

漫画超级英雄和反派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人类社会斗争在漫画虚拟世界中的投影。创造伟大英雄的特征和环境,同样也可以使人变为邪恶的反派。

让我们回到林肯总统的问题。

林肯不仅要面对政治对手,甚至和他的政治对手有很多共同之处。南北战争中,美国南方邦联的总统杰弗逊戴维斯领导了分裂美国的叛乱,他试图确保南方奴隶制的延续。

有意思的是,林肯与戴维斯出生仅仅相隔7个月,并且两人都出生在肯塔基州。他们两人的父亲都认为离开肯塔基州会有更大的机会。最终,林肯一家搬到美国西北部的伊利诺伊州,这里是自由州,愿意为西进的移民提供土地和机会。

而戴维斯的家人走上了不同的路线,搬到了密西西比州,那里一种叫做棉花的新经济作物显示出了巨大的希望,它重新激活了美国国内的奴隶贸易,并将南方各州深深地转变为奴隶社会。

戴维斯和林肯都是很优秀的人,两人后来都从政,两人对人类社会应该如何发展都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愿景。

戴维斯认为人类社会永远需要一个底层阶级,他们不能避免低贱的劳动,不能为自己做出决定,需要像戴维斯这样的精英来担任指导者。戴维斯的副总统亚历山大·斯蒂芬斯曾经用演讲阐述了南方邦联的哲学。在演讲中,斯蒂芬斯认为没有奴隶制,他们的社会将不复存在。他还辩称,创建美国的先贤们声称人人生而平等是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而南方邦联试图纠正这个错误。

林肯则有不同的愿景。因为在伊利诺伊州这样的自由州长大,他意识到如果每个人都有机会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那么社会将发挥最佳作用。这样,最好的将会领先,而不仅仅是那些幸运地出生在一个好位置的人。这需要公共教育,开放土地,自由市场,基础设施,强大的中央政府和奴隶制的终结。最终,这些观点被他引入葛底斯堡演说,在演讲中,他认为美国确实是“在自由中构思出来的,并且致力于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主张”。

在内战期间,戴维斯和他的团队努力维护他们的奴隶社会。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战争。即便在南方军大势已去时,戴维斯仍拒绝投降,因为他拒绝接受奴隶制——以及他对人类的愿景——即将结束。

林肯的伟大,部分是因为他面对的反派也是极其优秀的人,尽管在许多观念上与林肯截然相反。只不过,这些反派将他们的能力带到一个更黑暗残酷的错误方向去了。有时候,带来这种差异的仅仅是生活道路上一个细微的改变。

林肯本来也是完全有可能滑入到这种境地,在南北双方关于蓄奴和自由的斗争中,林肯也曾一度退缩犹疑。但最终,人性中更好的部分打败了糟糕的那一部分,于是这成就了林肯总统的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古埃及尸虫指的是什么虫子?古埃及人为何崇拜圣甲虫?

全文共 2845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木乃伊》这部电影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过了,在这部电影当中不仅仅是那些恐怖的木乃伊引人注目,好友那再古墓中到穿穿行,从地底下爬出来的那些尸虫。很多人看过之后都在想尸虫在真实的古埃及历史当中是否真的存在呢?埃及人所崇拜的圣甲虫是否就是这个尸虫呢?那么这个圣甲虫又是什么虫子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古埃及文明中宗教文化位于核心地位,宗教文化又包括三种崇拜,即自然崇拜、法老崇拜和亡灵崇拜,其中自然崇拜中,古埃及人对圣甲虫尤其崇拜,而《木乃伊》电影当中的尸虫其实就是圣甲虫。

一、圣甲虫只是自然界中上千虫类的一种,为什么古埃及人会对圣甲虫崇拜,而这种崇拜又是怎么来的呢?

圣甲虫,听着名字好“高大上”,可是圣甲虫就是蜣螂,又被称为“屎壳郎”。书中对于蜣螂的定义是:“昆虫的一种,身体为椭圆形,黑色,背部坚硬,胸部与脚处有长毛,喜食粪便和动物尸体,所以又被称为“屎壳郎”,就是这种在如今生活中令人恶心的虫子,竟然会成为古埃及人的一种信仰,这也是令人费解。

在埃及,圣甲虫代表着“创造”和“重生”。埃及人认为圣甲虫不用通过雌雄结合就能繁殖后代,这就是他们信奉圣甲虫的原因,其实这只是埃及人的偏见。埃及人所看到的圣甲虫从粪便中孵化出来,其实是已经受过精的雌甲虫将卵产在粪便中,并把粪便滚成一个球作为它们孩子的养料,等埃及人来看时,就会看到圣甲虫从粪便中孵化出来。这对于那是的埃及是一种神迹,所以他们将圣甲虫作为他们信仰的神来崇拜。

埃及人对于圣甲虫的崇拜,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圣甲虫在制作粪球时,其后脚会推动粪球向太阳的方向移动。在古代,太阳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对于太阳,人们将其视作照亮大地的神明,凡是和太阳有所联系的事物,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圣甲虫向着太阳方向推粪球的行为,在埃及人的眼中,在一定程度上像极了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埃及人将圣甲虫视为一种信仰。

埃及人将圣甲虫视为神圣的存在,表现在埃及人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

二、圣甲虫作为埃及的一种信仰,埃及人从方方面面展示他们对圣甲虫的崇拜,主要是文学、艺术以及生命等,圣甲虫同时也在影响着埃及文化的发展

首先,埃及人崇拜圣甲虫,会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他们的这种喜爱,所以在埃及的一些书籍都能找到与圣甲虫有关的文字。比如埃及的寓言故事《鹰和蜣螂》中,埃及人把圣甲虫描述成面对比自己强大的鹰,不屈不挠的抗争,最终战胜对手的形象。

圣甲虫对于埃及人而言,是坚强神圣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神话,埃及的阿图姆神在阴间守护已经死去的国王,等到黎明,阿图姆神就会变成甲虫,将国王抬上上空,死去的国王就会复活。埃及用这种带有文学色彩的表现形式,赋予圣甲虫神圣的形象,同时也给我们无尽的浪漫幻想。

其次,在一些艺术品中也能看到圣甲虫的存在。其中盛行的圣甲虫护身符,经过不断地加工,增加其自身的美观色彩,同时,据说埃及人喜欢语义双关的东西,在象形文字中,甲虫有“存在”的意思,所以佩戴圣甲虫护身符,是对生命的一种保障。

埃及的木乃伊制作过程中,圣甲虫护身符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古埃及人为了保证死者能够顺利转世,得到永生,在木乃伊的包裹布中放入各种具有代表意义的护身符,其中圣甲虫护身符作为木乃伊的心脏,保证死者能够通过冥界的检查,进入另一个世界得到永生。

古埃及人为了表达对圣甲虫的崇拜,甚至将甲虫雕刻成巨大的石像,使其能够与天地共存,在埃及的宗庙和墓葬中,也能看到圣甲虫的影子。在埃及日常生活中,甲虫形象被用于方方面面,比如制作精美的戒指手镯等首饰品,还有埃及重要人物的印章,由于甲虫在埃及代表着创造与重生,所以凡是带有甲虫形象的东西,都被带有保护意思。戒指手镯有着避邪和带来好运的意思,印章有驱邪避恶的意思,同时印章也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

最后,圣甲虫在埃及原本就有着存在的意味,所以圣甲虫也被带有生命色彩。埃及人对于生命是极其重视的,不仅是生前佩戴有圣甲虫形象的饰品,保障生命,同样死后也用圣甲虫护身符保证顺利通过冥界达到永生。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圣甲虫都伴随着每个埃及人的一生。

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号,正因为有了名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才能更加便捷。不管生前死后,埃及人对于名字都极其看重。埃及人相信只要活着的人记得已经死去的人,他们就还是存在,所以名字对于埃及人有着特殊的含义,一个名字就是一个人,记住名字就是记住这个人,这个人就不会离开自己的身边。

埃及的法老们将自己的名字放在一个圆盘中,祈求主神的庇佑,同时还将它们雕刻,撰写在有纪念意义的石碑上和书籍中。作为埃及至高权力象征和威望的法老,他们的名字将永世保存下来。在已经记录下的法老头衔中,均会出现圣甲虫形象,这也是埃及人对圣甲虫的一种非一般的情感体现。

圣甲虫出现在埃及人的书籍中,日常的生活器物上,以及埃及神圣的庙堂上,可以说圣甲虫已经成为埃及人生活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埃及人对于圣甲虫的崇拜还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埃及是一个宗教色彩浓厚的国家,圣甲虫又是埃及人的信仰,所以圣甲虫与埃及的宗教密不可分。埃及宗教神化动物作为他们的保护神,其中圣甲虫是最特殊的一个

埃及的宗教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全国有信奉的主神,到了地方,还会有地方神,比如猫神、蜣螂神和公牛神。埃及的法律中有说,如果误杀圣兽,罚款;如果故意杀害,就会判死刑,由此可见,在埃及圣兽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埃及人逐渐将神化的动物形象进一步人性化,意为圣兽成神化形,要么是人身兽首,要么是兽身人首,其中的狮身人面像至今还在埃及伫立。

古埃及人偶然看到甲虫破蛹而出振翅飞出,就以为这是圣甲虫羽化成神了,所以圣甲虫在古埃及人的眼中就是能够成神的一类。以前的木乃伊都是经过自然风化而成,后来出现了人工制作的木乃伊,那时的埃及人认为经过加工制作的木乃伊就像是圣甲虫未羽化前的蛹,而精心建造的金字塔就好像是圣甲虫所在的粪球。在把木乃伊送进墓葬之前,埃及人会先向墓中放许多的陪葬品,陪葬品中大多数带有圣甲虫形象,最后将铭刻特殊文本的圣甲虫放在木乃伊上,就此圣甲虫在埃及诸神中占领着特殊的位置。

古埃及人对圣甲虫的崇拜其实就是埃及人对生死观的呼应。一方面表达埃及人对于生命的热爱,另一方面古埃及人相信宇宙中有另一个美好的世界,人死后借圣甲虫护身符顺利通过冥界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人们是永生的不会死亡。圣甲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是在埃及却是受人敬仰的圣兽。古埃及人的圣甲虫崇拜与埃及的自然环境有深刻的关系,是古埃及独有的文化特征。

甲虫对于其他国家,就只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昆虫,而在埃及,却是作为信仰一样的存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具有同样悠久的历史。随着历史的变迁,埃及的文化也不断发展,流传至今的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就是埃及文化最好的证据。埃及与中国不同,国家有主神,地方有地方神,圣甲虫就是埃及的一个地方神,但又是埃及诸神中特殊的存在,可以说圣甲虫在一定程度可以代表古埃及的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二战时期法国有所衰弱?法国女人为何会崇拜德国?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虽说很多国家都被德国和日本海扁了一顿,但是即便是自己弱小,但是为了国家的存亡,为了消灭法西斯,为了人类正义的事业,这些爱好和平的人们虽说面临着失败,但也是虽败犹荣,因为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鲜血为心中的正义踏出了不一样的印记。不过在这一段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的光荣历史里,有一个国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从战时到战后的胜利,这个国家几乎沦为笑柄,悲哀成为了这个国家二战史的主旋律,它就是法国

法兰西国在中国人印象中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曾经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得清政府只能乖乖割地赔款,到后来又是八国联军侵华,让慈禧太后仓皇出逃西北,在欺负近代中国的土匪榜单上法国赫然在列,可见当年的法兰西国有多强大。清政府始终把法国视为西方最可怕的一头巨兽,大家心目中的拿破仑那也是世界级人物的存在,希特勒更是他的忠实粉丝。但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二战时它破坏了整个世界大战主旋律的悲壮色彩,让世界人民感到一丝可笑,如今米国的特朗普也时不时调侃法国二战的表现,就连他们的国民在二战胜利后没有任何喜悦感,一切照常。

根据记载法国在二战开打之前拥有300万绝对正规的陆军部队,都是整编制的军队,拥有坦克、飞机还有各种山炮的配合,就好像我们后来解放战争时所调侃的一样,国军始终以拥有德式装备和美式装备为荣,而法国刚好处在两者之间。虽然装备差了一点,但却被完整的装备在这个300万人的军队,可想而知当年那支军队的战斗力。但可惜的是拥有300万现代化军队的法兰西,它却没有展现出应有的力量,面对德意志的进攻,他们选择了投降。

法国投降的消息震惊了全世界,也彻底打压了反法西斯正义力量的气势,因为在东亚战场中国凭借70万装备劣质的军队与日本军国主义死磕淞沪战场,打破日本人灭亡中国的企图,让世界人民看到了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只要团结起来抗击到底这场战争一定会获得胜利。但法国却让所有人失望了,它拥有300万军队,几十倍于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和数量,却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闪电战的攻击之下全线溃败,也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蒙上了一层阴影。

眼睁睁看着德军士兵进入法国巴黎,当时孤悬海外的英国人彻底崩溃,在亚洲战场上抗击日本人的中国军民也曾感到一丝恐慌,因为亡国灭种似乎就在旦夕之间,而被我们寄予厚望的西方强国居然一个照面就被灭了,战斗力还不如千疮百孔的旧中国,这对于反法西斯斗争来说是一次打击,也使得希特勒斩获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和力量。欧洲大陆就此沦陷,而英国人很快就陷入到了孤岛危机之中。

但这还不是历史的全部,根记载,法国还出现了更加让人不齿的表现,那就是当时法国被占领后,面对入侵之敌应更加仇恨才对,但有相当一部分法国人保持冷漠的态度,国家存亡与他们无关,德军进入巴黎时法国人民还夹道欢迎,这是什么操作?甚至还有不少的法国女人非常青睐德国军人,她们陶醉于德国军人的魅力,大量法国女人自愿成为德军士兵的妻子,德军投降后在法国留下了20万‘混血儿’。

正如高晓松在晓松奇谈里讲到的那样,德国军人用魅力征服了法国的女人,用战争实力征服了法国男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里最悲惨的场景,偌大的法国不堪到了如此地步。若不是英国人撑住了战场上的局面,可能整个欧洲就已经废了。

幸亏高傲的法国士兵们并没有死绝,戴高乐将军坚决否认了法国政府的投降宣言,他带领法国人民继续抗争,这也算是二战欧洲惨淡背景里的一盏明灯了,他用自己的行动鼓舞了大家继续抗争法西斯,也证明了法国虽然陷落但从未屈服。不过话又说回来,当年法国的陷落是对反法西斯阵营最大的一次打击,因此我们也能总结出来,在战场上其实国家的强大与否并不影响局势的最终走势,最重要的是国家尊严和意志,更多的是反抗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违背常理的崇拜

全文共 1586 字

+ 加入清单

违背常理崇拜

北京的名胜古迹众多,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等。但说起具有中国宗教特色的当属四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而在四坛中,最有名、保护最完好的是天坛。

天坛,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几乎任何一座古都城都有天坛。大约从西周开始,古代的君王就在一个土台上,点燃柴禾,祭祀老天,后来的朝代沿袭了西周的这一做法,只是越祭越高,后来发展成到泰山顶上去祭天。明清两代的帝王,建都北京,也许是北京附近没有像样的高山,也许是这些帝王偷懒,反正在前门的南面堆起了一个土堆,算是有了“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的古意。由于时代较近,这处古迹被完好的保存下来。

北京的天坛十分雄伟,高高的祭坛被各种白色大理石雕刻,装点得庄严肃穆。坛面上正中有一块圆石,以这块圆石为圆点向外铺了九层石条,每层都是九的倍数,如第1层9块,第2层18块……最后一层81块。站在坛的中央,确实有一种近天的感觉。

天坛正北方,有一大殿,号祈年殿,顾名思义,这是皇帝祭天时祈祷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国家安泰的地方。祈年殿实际上是个神殿,里面供着各种天神,有管风的,有管雨的,也有管平安的,天神法相肃穆,或威武,或庄严,或高深莫测,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后来改供八位清代皇帝)。

许多初来祈年殿的人,都被精美的建筑所震惊,那28根大柱,即象征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又象征着黄道二十八宿,中国古人真是太有学问了。但许多参观的人可能未注意到,祈年殿里还有一尊地位最高的神,那就是天帝。可天帝在哪里呢?也难怪大家看不见,祈年殿正中的一个神台上,放着一个数尺的高的神牌,这就是天帝,在高大威严的神像群中,这个小神牌几乎不被人们注意。

有人不相信说:胡说八道,既然天帝是诸神的首领,为什么没有神像呢?难道中国人对天帝不尊吗?

许多人面对这个问题时,都是无可奈何地笑一笑,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是偶像崇拜,即所崇拜的神都有神像法身,基督教里的耶酥,佛教里的释迦牟尼,道教里的太上老君,人人都有一个塑像,供大家跪拜。可是,唯独中国的最高神却无神像,这是为什么呢?

上面我们曾经说到,中国的宗教世界很特殊,有时根本不能以常理度之,天帝无像就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实际上,一旦说穿了并不奇怪。无论是中华民族,还是世界上的其他民族,没有一个人能给“天帝”造出一个神像,这可不是小看大家的本事。因为,中国所崇拜的“天帝”不是具体的神,它所代表的是浩渺、无垠的天空,它有无限之大,但又空洞无物,既看不着,也摸不着。那么,请问哪一位有本事为这个虚无的天空造出一个神像来呢?

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天帝”只能委委屈屈地满足于一个小小的牌位,而不能像其他神一样,有一个法相庄严的金身。

人们虽然能够理解“天帝”没有神像的苦衷,但心理总觉得怪怪的,不是滋味,难道我们不能换一个跟大家一样的崇拜吗?那万万使不得,你不知道“天帝”在中国宗教信仰中有多么高的身份,轻易动不得。

中国对天的信仰起源极古老,反正在殷墟挖出的甲骨文里就有“天”字。郭沫若曾在《先秦天道观之进展》一文中罗列了八条证据,认为殷商时虽然就有“天”字,却不是神称,即“天”在当时不作为崇拜对像。郭沫若的观点未免武断了一些,因为我们对甲骨文还知道的很少,许多字都是猜出来的,猜的准不准还是个疑问,比如说,甲骨文有许多“上帝”的记载,“上”字和“天”字在结构上极为相似,有的就是一个写法。在古人的心目中,上面就是天,天就是上面。因此,“上帝”就是“天帝”,两者合而为一。怎么能武断地说甲骨文的“天”不是神称呢?再者,西周的天崇拜就极为普遍了,难道这个“天”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吗?因此,天崇拜应该发端于殷商而不是西周,西周只是继承而已。

从殷商两代看,“天帝”的崇拜是社会最主要的崇拜,几乎具有了一神崇拜的许多特点。

“天帝其降馑?”(《通纂》373)

“天上之载,无声无臭”(《诗

展开阅读全文

古晋:世上唯一一个崇拜猫的城市

全文共 1788 字

+ 加入清单

古晋:世上唯一一个崇拜猫的城市

古晋:世上唯一一个崇拜猫的城市

据说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崇拜猫的城市,古晋人自己也毫不掩饰地说古晋是一座猫城,在这里每户人家都养猫,由于回教徒不能养狗,所以猫就成了他们最亲近的朋友。在唐人街的街口,更是伫立着一座白色大猫的塑像,憨态可掬。端详之间,总觉得这里的猫的雕塑似乎都有些面熟,原来,它与国内的招财猫的形象如出一辙,估计应该是血缘相近的表亲吧。

一个古晋两个市长

古晋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分为南市和北市,以沙捞越河一分为二,有两个市长、也有两个市政厅。这是因为沙捞越的马来人与华人分别聚居在城市的两边,为了便于管理城市,马来人选举一位当地人做市长,而华人则也挑出一位德高望重的华人来管理城市的事物。这样的话,如果两方之间出现了问题,总可以用比较平等的方式进行商议和解决,不会出现偏袒的情况。这也许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城市政府,完完全全的古晋特色。

桨声灯影里的沙捞越河

沙捞越河的两岸是古晋市区最美的一段景致,有依河岸而建的河滨公园,还有大大小小的店铺散落其间。在这里可以买到沙捞越州、甚至说整个东马最地道的手工艺品,值得认真挑选一番,一旦有一些错过了,就很难在别的地方再找到。晚上的沙捞越河是最有情调的时刻。这时候,河边长串的彩灯亮起,小贩儿们也沿着河堤支起了一排排桌椅,点亮了蜡烛。当微风吹过的时候,烛影摇曳,再加上河对岸阔气的总督府灯火闪烁,似乎很有一种塞纳河畔的感觉。我很喜欢在这里坐下,点一杯马来西亚特有的饮品,几块钱而已,就可以懒懒的瘫倒在椅子里,看路边的行人走来走去,看河中的游艇轰鸣而过。因为是在新年期间,游艇上总会有一些庆祝的活动,喜庆的音乐就会隔着一带绿水而远远地飘过来。

偶遇猫的盛会

古晋每年都会在年末举办一次世界性的猫展,这一次就恰巧被我们赶上了。

当我们兴冲冲地赶到设在古晋高塔下面大厅里的展览会场,那里面已经是人声鼎沸。猫展是免费的,这叫我们稍感意外,不过转念一想,猫在古晋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那么重要的地位,收门票岂不是伤了人与猫的感情?展览的会场里摆上了一排排的猫笼,每一只笼子里都有一只胖胖瘦瘦的猫躺在里面睡大觉。我很奇怪,这里的猫怎么都这么懒,我伸手去摸它们,它们都是爱搭不理的翻个身,继续它们的美梦,除了有几只猫正在很不情愿的被它们的主人抱出笼子,向着周围的观众“秀”一下身段。即使是主席台上面正在举行着模仿猫叫的比赛,活泼的小孩子们、甚至还有大人,轮番走上台去,费尽心思学出“喵喵”的叫声,台下的观众们就哄笑不止。可是那些真正的猫儿却丝毫不理会这一套,看来它们都见惯了“大场面”;而且这是它们的午睡时间。

行走指南

重礼节

在马来西亚,吃饭、握手、递东西尽量不要使用左手(马来人认为左手不洁),而且不要用食指指人,应该用大拇指。

买东西

木雕面具、椰壳手鼓、猎人打猎用的竹制吹管等工艺品是来到东马不可错过的宝贝,但是要注意的是,在马来西亚买东西砍价是必须的环节。如果是在风景区购买,砍价的幅度可以参照国内小商品市场的砍价标准,幸好马来人民热情开朗,砍价其实也是一种享受的交流过程。

侃大山

马来西亚到处都是华人,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尤其在东马,华人更多、而且地位更高,大街上到处是汉字的招牌,似乎和中国南方的小城没有什么区别。华人大多都可以说汉语,而且是普通话、广东话样样皆通。当然,如果遇到了马来人,英语是交流的必要工具,而且会极大地考验你的听力水平,原因是马来人的英语发音的确很有马来特色。

吃水果

一块钱一串的香蕉、两块钱一串的红毛丹,这里有所有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的热带水果,便宜惊人。当然,还有当地居民向我们大力推荐的马来榴莲,它和国内所能买得到的泰国榴莲品种不同,没有那么强烈的异味,吃到嘴里却是香甜更甚,值得下定决心尝一尝。

住酒店

马来西亚的酒店价格比国内要低一些,通常五星级的酒店房价折合成人民币不会超过八百元一晚,而且已经是顶级的配置与享受。这里面最惬意的住处是依海而建的度假村,可以使用客人专用的海滩,而且可以选择住在海景房看落日(东马大多数地区都是向西方面对大海)。

尝海鲜

和国内一样,建议还是到大排档去吃,品种更多,价格更低。不过马来西亚当地的海鲜做法通常会在海鲜里加糖,味道偏甜,如果不喜欢这样的口味,就要提前和厨师打好招呼。

用电器

马来西亚是英联邦国家,电源插座都是英国制式,务必携带转换插座,或者从酒店索取借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