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宏观

宏观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宏观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宏观问题。

分享

浏览

2781

文章

26

宏观调控的手段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宏观调控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国外的宏观调控目标往往有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一、经济手段

这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济杠杆是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价值形式和价值工具,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通过媒体宣传,达到调控目的。

二、法律手段

这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通过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公有财产、个人财产,维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各个经济组织和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权益;调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关系,保证经济运行的正常秩序。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三、行政手段

这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等特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还不能放弃必要的行政手段。因为计划手段、经济手段的调节功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计划手段有相对稳定性,不能灵活地调节经济活动;经济手段具有短期性、滞后性和调节后果的不确定性。

当计划、经济手段的调节都无效时,就只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尤其当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或社会经济某一领域失控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将能更迅速地扭转失控,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经济秩序。当然,行政手段是短期的非常规的手段,不可滥用,必须在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加以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什么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国民收入的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宏观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的水平,反映着整个社会生产与就业的水平。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原理。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可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一旦企业的资本设备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宏观经济治理的核心是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宏观经济治理核心是处理好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如何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

宏观经济指总量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总体及其经济活动和运行状态,如总供给与总需求;国民经济的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物价的总水平;劳动就业的总水平与失业率;货币发行的总规模与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的总规模及其变动等。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互为补充的;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宏观经济学并不是微观经济学的简单加总或重复。

展开阅读全文

怎样学好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

全文共 109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学习微观经济学打下良好的基础,然后学习宏观经济学部分,学习各种理论和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认真做笔记,认真听,及时跟上老师的步伐,课前预览和课后复习非常重要,课后复习课堂知识和自己的想法,支持书本练习进行更多的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没有福利分析

全文共 1462 字

+ 加入清单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为什么宏观经济学没有福利分析,希望大家喜欢。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4、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

为什么宏观经济学没有福利分析

宏观经济学中把gdp的波动,作为“主要的”研究核心。不能说,就完全不考虑社会福利。很多学者之所以喜欢研究GDP,是因为GDP数据很容易取得,而公共福利不容易衡量、数据缺乏。从社会福利角度、结合政策分析出发的学科,叫public finance,公共财政学。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领域。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运行中资源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基本内容: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等。

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投资等各种变量的关系。

2、就业理论:失业分为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周期性失业。

3、通货膨胀理论:根据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通胀与失业短期有相互替代关系,可以以增加失业率来换取通货膨胀率的降低,两者长期无任何关系。

4、经济周期理论:是指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并具有规律性的扩张与衰退相互交替的经济现象。

5、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经济发展是一个质的概念。

6、财政与货币政策理论:财政政策是政府为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借贷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

宏观经济学通常将失业分为哪三个

根据宏观经济学将失业区分为:1.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的失业。这种失业在性质上是过渡性的或短期性的。

特点:他通常起源于劳动力供给方。

2、结构性失业: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

特点:既有失业,又有空缺职位,失业者没有合适的技能,居住地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的,而且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3、周期性失业: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即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导致的失业。

特点:经济总需求的减少,降低总产出时,会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普遍失业。当经济发展处于一个周期中的衰退期时,社会总需求不足,厂商生产规模缩小,导致较为普遍的失业现象。周期性失业对于不同行业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来说,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的行业,周期性失业的影响越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人大附中的女中学生研究宏观量子现象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一本书叫做“上帝掷骰子吗?”《日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和一本书《日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使许多非物理学专业的人开始理解量子力学的精髓。然而,很少有人真正在量子力学中做实验,因为量子力学现象很难在宏观世界中直接表现出来——通常需要低温条件,甚至像超导这样的宏观量子现象也需要低温。

小蝌蚪君很高兴在第35届北京青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看到中国人民大学附中二年级女生马用一根细长的铜线实现宏观量子电导。

这无疑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以下是马的照片。

经过深入采访,小蝌蚪君了解到,她用螺旋千分尺支撑一把不锈钢小直尺,并弯曲直尺的顶部,导致直尺上的铜线弯曲。当铜线在弯曲后被拉伸到非常薄并且即将断裂时——这一次它将显示量子化电导现象。

因为我们都知道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只要测量电阻,电导就可以知道。电阻器(即将断裂的细铜线)上的电压可以用示波器测量,而电流可以由TL431可控精密稳压源精确控制到0.1毫安。根据电压和电流数据,我们可以知道电阻——这是初中物理的欧姆定律——想必读者是清楚的。

她的测量电路原理图和电导数据如上图所示。可以看出,在曲线的后半部分,电导有三个平台期,这就是量子化现象。

蝌蚪先生认为,这个实验可以在大气压环境下进行,并且不需要液氮等低温设备,一般电子工程师都可以做到。因为你只需要连续拉伸一根铜线,使它“连续断裂”。此时,铜线的电导将显示量化。

展开阅读全文

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各指什么 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分别指什么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宏观环境是指企业无法直接控制的因素,是通过影响微观环境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力量,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及自然生态等因素。

微观环境是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和效率的各种力量和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供应商、营销中介、消费者、竞争者及社会公众等。

在一般情形下,宏观环境因素决定微观环境因素,宏观环境常常通过微观环境作用于企业的营销活动。宏观环境中的五个不同方面相互作用,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制约和影响。微观环境也对宏观环境有重要的反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微观和宏观的区别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1、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的研究对象是单个。而宏观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2、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而宏观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3、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宏观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

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宏观与“微观”相对,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也泛指大的方面或总体。常见词组有宏观理论,宏观世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相对,宏观不涉及分子、原子、电子等内部结构或机制。肉眼能见到的物体均为宏观物体;宏观现象一般指宏观物体和隐藏在宏观的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现象;宏观物体和宏观现象总称宏观世界。

微观的原意就是“小”,与“宏观”相对。粒子自然科学中一般指空间线度小于10-9米(即纳米以下)的物质系统。包括分子、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及与之相应的场。基本粒子也有其内部结构。微观世界的各层次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服从量子力学规律。在社会科学或者广义的概念,宏观是指从大的方面去观察,微观是指从小的方面去观察。有时候,我们还常常用到中观这个概念,即处于宏观与微观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宏观调控的手段 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宏观调控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指政府在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要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工资等。

法律手段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

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

法律手段的内容包括经济司法和经济立法两个方面。经济立法主要是由立法机关制定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经济司法主要是由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影响股票价格的宏观因素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包括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市场供求情况以及股份技术指标等。

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包括公司竞争地位、公司盈利状况、股息政策和公司经营管理能力。公司的盈利是投资者取得收益的基本保证,也是影响股价的一个关键的考虑因素。但是,公司盈利只是提供了股息分配的基础,投资者要得到真正的投资回报,还需要上市公司股息政策的配合。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对股介的影响主要通过市场资金宽松程度、上市公司税收支出及借贷成本等方面来产生作用。

市场供求对股市的影响反映在证券市场资金量与股票种数的对比。如果证券市场提供的投资回报较高,并且高到足以弥补证券市场的风险时,就会有大量场外资金注入,股票价格以及股票指数就会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和股票指数就会下跌。

技术指标之所以能影响股价走势,是因为被广泛使用的技术指标容易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一致或较大程度的认同和信任。在趋同心理的影响下,当某一技术指标达到某一位置时,投资者会不约而同的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由此可见,技术指标往往借助投资者的心理因素对股价产生影响,而宏观经济状况或上市公司状况则直接影响股票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水资源宏观调控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一些地区在积极推广节水措施、搞好植树造林改善小气候以及积极做好“南水北调”的同时,又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内部调节、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那么什么是水资源宏观调控呢?下面和关注下吧。

水资源宏观调控是指有国家来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分配、开采、保护等等,比如说南水北调就属于国家宏观调控,还有像西部大江大河源头的水电力资源丰富西电东送其实也应该算,不过诸如此类都是国家在调控。简单的说就是有国家来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接下来看下哪些方法对净化污水有作用?

无能耗地埋式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即改进型化粪池,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生活污水——厌氧水解池——厌氧过滤池——氧化沟——出水

厌氧水解池即为国标化粪池,厌氧过滤池即为厌氧接触氧化池,内置填料,氧化沟即利用排水沟及强制通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污水中的过程为自然进行。这一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适宜单个住宅楼的生活污水处理,且可与国标化粪池组合使用,其最大的优点是运行费用为零。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该工艺适宜于污水量小于20m3/d的污水处理工程,可在较为富裕的农村地区使用。

为了用水安全,我们应撑握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识,同时还可以用便携净水器将水处理使用,这样更有利于健康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宏观前兆现象主要有哪些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

1.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包括井水、泉水等。主要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异常:许多动物的某些器官感觉特别灵敏,它能比人类提前知道一些灾害事件的发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预报风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矿井崩塌或有害气体的侵入,狗会狂叫不止等等。

3.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4.地声异常:地声异常是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声音。其声有如炮响雷鸣,也有如重车行驶、大风鼓荡等。地光异常

5.地光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光亮,其颜色多种多样,可见到日常生活中罕见的混合色,如银蓝色、白紫色等,但以红色与白色为主;其形态也各异,有带状、球状、柱状、弥漫状等。地气异常:地气异常指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这种雾气,具有白、黑、黄等多种颜色,有时无色,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6.地动异常:地动异常是指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这种晃动与地震时不同,摆动得十分缓慢,地震仪常记录不到,但很多人可以感觉得到。

7.地鼓异常:地鼓异常指地震前地面上出现鼓包。

8.电磁异常:电磁异常指地震前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电视机、日光灯等出现的异常。最为常见的电磁异常是收音机失灵,在北方地区日光灯在震前自明也较为常见。

今天小编对地震宏观前兆现象主要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地震宏观前兆发生在地震前多久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宏观异常的表现形式多样且复杂,异常的种类多达几百种,异常的现象多达几千种,大体可分为: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地光异常、电磁异常、气象异常等。大地震宏观前兆到地震发生的时间很难精确,有一个到几个小时的、也有几十个小时的,也有因其他原因出现误报的,但是可以观察动物的异常情况、越到临震、动物异常表现越明显。

地震前动物反应以及动物的异常表现:

1.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2.猪、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3.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4.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5.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6.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7.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8.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养的鱼乱跳、头尾碰出血、跳出缸外、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今天小编对地震宏观前兆发生在地震前多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崩塌的宏观调查

全文共 505 字

+ 加入清单

坡度大于45度,且高差较大,或坡体成孤立山嘴,或为凹形陡坡。坡体内部裂隙发育,尤其垂直和平行斜坡延伸方向的陡裂缝发育,并且切割坡体的裂隙、裂缝即将可能贯通,使之与母体(山体)形成了分离之势。坡体前部存在临空空间,或有崩塌物发育,这说明曾经发生过崩塌,今后还可能再次发生。确认以上特征基本上就可以确定为崩塌了,大家可能对崩塌的概念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那么大家是否了解崩塌的宏观调查是什么呢?

当高陡斜坡危岩体后缘裂缝明显拉张或闭合,出现新生的裂缝,应该进一步进行地面调查,横跨裂缝布置若干简易监测点,了解变形拉裂情况,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

当危岩体下部出现明显的压碎现象,并形成与上部贯通的裂缝时,表明发生崩塌的危险极高,应该及时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主管部门报告,请具有地质灾害知识的专业人员到现场进一步察看。

崩塌会使建筑物、甚至整个居民点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崩塌带来的损失,不只是建筑物毁坏的直接损失,常因崩塌使交通中断,给运输带来重大损失。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崩塌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山体崩塌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化学知识点之化学式微观宏观意义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意义为例

2、符号中数字的含义

(1)化学计量数+元素符号:表示原子的个数。

例如,2H表示2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氢元素。

备注:只具有微观意义,不具有宏观意义。

(2)化学计量数+化学式:表示分子的个数。

例如,3H2O表示3个水分子。

(3)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4)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的含义:表示该元素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数字之后的“+”或“-”表示离子带正电荷或负电荷。例如,Mg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历年真题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硝酸镁MgNO3

B.2个钾离子2K+

C.3个氧原子O3

D.氧化铝AlO

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H②Fe2+③Cu④P2O5⑤Fe3+⑥NaCl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

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

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

D.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

3.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H4+:两个铵根离子

B.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C.Mg2+: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2

D.Cu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4.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水这种物质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

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比特币所有权转移清除宏观看空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导致大批量比特币被易手,巨大的卖盘压力压倒了多头,导致比特币出现瀑布式的下降,使其从10500美元的最高点跌至3800美元的近期最低点。

然而,这类波动最终可能对这类基准加密货币产生净正效应,是因为比特币的绝对稀缺性代表着,近期的抛售导致比特币从“弱手”转向“强手”。

这导致一位分析师指明,现阶段高度看跌是不理智的,是因为大批量比特币所有权的这类简易的根本性转变,应当变成重大基本面走强的催化剂。

比特币的大规模迁移

大家都知道,对于比特币和加密货币市场而言,2020年是动荡的一年,以市值计最大的加密货币从今年1月初6000美元以下的最低点反弹至2月中旬10500美元的最高点。

短暂性进到五位数价位区域导致空头的在今年上半年冬眠,这里产生的大规模抛售压力,接下去导致了一场激烈的大跌,使比特币的价位短时间内下降至3800美元。

虽然比特币价格现阶段早已部分得到了恢复,重新占领了6000美元的区域。但特别注意的是,在近期的投降式抛售流程中,大批量的“弱势手”可能早已退出了他们的比特币头寸。

这些头寸的买家很可能是那些对数字资产及其周边市场更有信心的人,这可能会让他们在不久的将来更不愿意出售自己的头寸。

比特币所有权转移清除宏观看空

近期的抛售可能对加密货币的宏观市场结构导致了一定的损害,但必须指明的是,推特上一位深受敬重的加密货币分析师比特币·杰克逊(BitcoinJack)质疑人们为什么看跌,是因为比特币市场中的不坚定的投资人早已有很大多数被淘汰出局。

他在近日推特上写下:“数以百万计的比特币从弱手迁移到强手的头寸中。衍生品交易所数十亿美元的期货合约也从弱手转向强手。现在的问题是,考虑到有限的供应,你怎么能看跌呢?”

所以,如果那些在近期大跌期间购买比特币的人是长期持有者,那么比特币市场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将不会面临太多的抛售压力。您认同这类看法吗?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尽管跌了2,000美元,比特币仍处于关键的宏观水平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几周,比特币遭到了强烈拒绝。该代币在八月份达到12500美元的峰值后,本月初曾跌至9800美元的低点。代币现在的交易价格为10,400美元-仍比年初至今的高点低2000美元以上。

虽然这是一个急剧的下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这是比特币的牛市趋势。

比特币拥有至关重要的宏观水平

一位加密货币交易者最近在9月22日分享了下面的图表,并指出,即使在暴跌之后,比特币实际上仍具有至关重要的宏观趋势水平。如下图所示,在2017年的牛市和之前的上升趋势中,比特币多次持有蓝云指标。

BTC现在这样做表明当前的宏观趋势仍然看涨。

另一位交易员还指出,尽管下跌,但比特币仍处于关键的宏观水平。此人在每周图表之后共享下面的图表,该图表表明BTC在中间的布林带上打印了两个灯芯 -这是多头的重要趋势。

共享第一个提到的图表的交易者是历史上一直准确的交易者。

当比特币在三月份跌至3,000美元的低点时,有一位交易员说,这种加密货币有望在5月或6月经历V型逆转至10,000美元。加密货币在5月飙升至10,000美元时就做到了这一点,满足了这一预测。

传统市场可能将BTC推低至关键水平以下

尽管比特币保持着关键的技术水平,但传统市场的疲软可能将加密货币推得更低。

几周前,比特币,股票市场和黄金都在同一时间突破顶峰。看来,传统市场(即美元)的价格走势决定了BTC和加密货币的总体方向。

这意味着,如果股票市场继续纠正,那么加密货币也应如此。

不过,链上的专家Willy Woo 认为这种关联最终可能会破裂。

“ SPX看上去非常虚弱,如果那样暴跌,我会大吃一惊,因为BTC在未来几个月内将脱钩。减半后和衍生品交易量减少,从根本上减轻了BTC针对抗通胀对冲基本面看涨的抛售压力。”

但是,当比特币做到这一点时,还有待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战略投资者表示,宏观因素可能使比特币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战略投资者Lyn Alden表示2020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对比特币极为有利。

战略投资者林恩·奥尔登(Lyn Alden)认为,比特币日益增长的网络效应,加上有利的宏观经济因素可能会在未来几年使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

早在2017年,奥尔登对比特币(BTC)持怀疑态度,因为主要加密货币的网络效应仍然相对较弱:

“我担心稀释。因此,如果没有一种网络效应可以保留控制权,那么您会看到这种市值分布在多个不同协议之间。”

三年后,比特币不仅保持了其市场主导地位,而且其网络效应还将进一步提高。实际上,一些分析师认为,PayPal的最新加密货币集成可能会使比特币的用户群增加三倍。

Alden认为,COVID-19大流行产生的宏观经济环境也有利于比特币。

尤其是,央行的货币印刷和利率处于历史低位,正增加了在通胀环境下保持其价值的稀缺资产的吸引力,例如黄金和比特币。这就是为什么奥尔登预测未来几年将有大量资金从传统资产溢出到领先的加密货币中。

“如果比特币达到1万亿美元,那仍然是黄金的10%。它能否达到黄金市值的10%?我想是的,”她说。

展开阅读全文

比特币书进入亚马逊宏观经济学榜单前三名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有关比特币(BTC)的新书已跃升至亚马逊宏观经济畅销书排行榜的前三名,提供了更多证据证明数字资产正在激起人们的兴趣。12月2日发布,比特币:难以承受的艰辛努力:为什么比特币将成为下一个全球储备货币,目前是Kindle宏观经济学类别中购买量排名第三的标题。

亚马逊宏观经济学畅销书

就该类别的新发行而言,该书名列榜首:

宏观经济学类别中的新专辑

这本书是由摩根溪数字资产公司(Morgan Creek Digital Assets)的企业家兼联合创始人比特币传教士杰森·威廉姆斯(Jason Williams)撰写的。正如Cointelegraph报道的那样,Williams最近以0.4 BTC的价格出售了他的2007 Chevrolet Suburban。如果他的Twitter提要有任何迹象,那么威廉姆斯今年就一直在为自己的个人藏匿大量比特币。

威廉姆斯的书为那些很少接触资产类别的人提供了比特币入门。亚马逊销售页面对这本书的描述如下:“您无法接受的硬钱用简单易懂的术语来解释比特币,并勾勒出这种“神奇的互联网货币”将如何发展成为我们所拥有的最佳货币形式。”

该书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包括为什么比特币现在很重要,货币的简要历史以及比特币如何成为下一个全球储备货币。

看来,对比特币的零售兴趣正在再次上升,这可能是由于BTC最近几个月的大规模上涨。Google搜索“比特币”一词的时间在9月下旬激增,然后在11月又一次激增。

根据Google搜索趋势,本季度对比特币的兴趣上升了。

零售FOMO或担心错过市场是2017年牛市的主要推动力,但今年的涨势基本上不存在。Google的搜索趋势和Williams的书的表现可以看作是外行对数字资产的兴趣的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基本概念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经济常识是事业单位考试常考知识点。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基本概念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基本概念

1、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1936年英国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的建立。 主要指标: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②国民生产净值(NNP)由国民生产总值减占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消耗得到的国民生产净值;

③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指全部要素的收入,在数量上等NNP减去政府的间接税;

④个人收入(PI)是经过再分配的国民收入,在数量上等国民收入减去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加上政府的养老金、失业救济金等;

⑤个人可支配收入(DI)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个人收入减支所得税。居民用它进行消费和储蓄。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总产出减去政府的税收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⑥GNP价格矫正指数。它是名义GNP对实际GNP的比率。是衡量一国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程度。

⑦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额。

2、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对一国总产业的意愿总购买。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包括居民消费需求、企业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需求。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需要考虑加上出口需求。

3、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一国全部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在封闭经济中,总供给等消费加储蓄加税收之和,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要加上进口。

总供给的问题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它受到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4、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

在市场经济中,总需求是决定总供给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曾经把个别商品的出售形象地比喻为“惊险的跳跃”。

看过“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基本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