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球是悬空的【最新20篇】

浏览

1124

文章

1000

你求婚的钻戒,在地球深处看来可能就是破石头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钻石是一种特殊的矿物,人们用它来表达对彼此的爱。真的很罕见吗?事实上,钻石可能并不特别。最新研究表明,在地球表面以下145-240公里处有数十亿吨钻石。

今年6月发表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和自然地理》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地球表面下的钻石含量比先前预计的要高1000倍。

然而,这些钻石很难收集。它们位于“克拉通地质层”的底部,大约在地球表面以下145-240公里。这个地区到处都是大石头。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消息,克拉通地质层位于大多数大陆板块之下,自古以来就很少移动。

一个来自世界各地几所大学的联合研究小组通过观察地下地震波发现了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地下宝藏。由于地震波会因其影响的不同岩石成分、温度和密度而不同,研究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记录来构建地球内部深处的图像。

他们发现地下振动源于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现象。当振动穿过克拉通地质层时,它们通常会比预期加速得多。事实上,克拉通地质层比周围的物质结构更冷、密度更小(上述两种条件都是加速声波传播的条件)。

研究小组利用美国地质调查局等政府机构保存的地震活动记录,建立了一个穿过地球克拉通地质层主要区域的地震波速度三维模型。然后,他们用不同的矿物组合创造了“虚拟岩石”,并计算了地震波通过这些岩石成分的速度。

他们发现,与虚拟岩石模型中的预测速度相比,实际观察到的快速地震波速度可能是由占克拉通地质层成分2%的钻石引起的。大多数克拉通地质层是橄榄岩(上地幔的主要岩石类型)和一些榴辉岩(来自海洋地壳)。

这项研究的作者、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博士后学生约书亚·加伯说:“当地的地震波穿过地球内部,钻石比其他硬度稍低的岩石或矿物传播得更快。尽管我们发现的大多数数据可以用钻石来解释...我们仍然不能完全确定。由于很难直接对这些区域取样(但这并非不可能,因为有时克拉通地质层的最深处会随着喷发的岩浆到达地球表面),这是目前最好的解释。”

但是其他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替代的解释——也许这些克拉通岩石比以前的研究文献中提到的要冷,这意味着岩石会更坚硬,所以地震波会更快地穿过它们,即使没有钻石或榴辉岩。但是根据观察数据,他们认为后者不太可能发生。

加布说:“随着我们进行更多的测量、更多的实验,有时还会得到一些样本,这将不断提高我们对地球深部的了解。我想我们会对以下研究的发现感到惊讶。”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类星体发出亮光费时85亿年到达地球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星体又被叫做似星体,它是一种在极其遥远距离外观测到的高光度和强射电的天体。类星体的发现,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脉冲星、星际分子并列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类星体是迄今为止人类所观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距离地球至少100亿光年。近期,天文学家观测到类星体发出亮光费时85亿年到达地球。

类星体又被叫做似星体,它是一种在极其遥远距离外观测到的高光度和强射电的天体。

据外媒报道,有一束光从一个类星体上发出,千里迢迢,穿过一个遥远星系之后85亿年才到达了地球。来自斯威本科技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这束太空“条形码”,并借此得到了途经星系上电磁力的精确大小,证实了遥远星系里的电磁性质与地球上的是一样的。

研究人员便是通过观察背景类星体发出的穿过前景星系的电磁波,来测量遥远星系中的自然规律。他们观察研究的这个位于遥远星系之后的类星体,它在八十亿年前发出的光在前往地球的路途中有一部分被前景星系的气体吸收了,从而在特定的颜色波段上产生了暗纹,这便是太空里的“条形码”。

有一种用来测量类星体彩虹色谱里暗纹结构的“量光尺”叫摄谱仪,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和智利的3.6米望远镜上都有这种设备。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斯威本科技大学博士思旦·寇途思指出,摄谱仪的性能决定了电磁性质测量结果的精度。甚大望远镜的摄谱仪虽然是一把高品质的量光尺,但上面的数字有点偏差。因此,研究人员同时使用了3.6米望远镜的摄谱仪,以得到最好的测量结果。

他还指出,光束的颜色结构能够告诉我们这个星系里的电磁场有多强。同时,类星体是一种周围环有极亮物质的超大质量黑洞,由于该类星体是已知类星体中最明亮的之一,所以研究人员能够作出目前为止最为精确的测量。他们发现这个星系里的电磁性质跟在地球上的一样,差别不超过百万分之一,这种差别相当于人类头发的宽度相比于体育场的大小。

该项研究合作者之一的斯威本科技大学教授迈克尔·墨菲指出,在宇宙的大半岁月里,电磁常数一直不变,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值得注意的是,遥远星系正为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提供了一个精确的探测器。更大的望远镜还在建造中,不久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来验证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寻找另一个地球 科学家有四大法宝

全文共 2452 字

+ 加入清单

开普勒-186f星球的意境

行星运动引起光谱频率的红移和蓝移。

仰望星空,地球之外有没有适合居住的星球?这个问题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

对可居住行星的探索继续带来好消息。在美国宇航局宣布利用开普勒数据发现一个新的“太阳系”后不久,科学家宣布在太空中发现了一组38亿光年以外的行星,将人们对行星的探索延伸到了银河系之外。

开普勒是如何发现行星的?科学家如何看待遥远的行星?寻找系外行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独特的技能?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凌星观察:开普勒成为外星猎人

2009年发射的开普勒任务是世界上第一个探测外星行星的宇宙飞船。在任务的前三年半,开普勒望远镜连续监测了超过150,000个恒星系统,并产生了大量数据。

在分析了开普勒的数据之后,科学家们已经为系外行星选择了许多“候选者”。美国宇航局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开普勒已经发现了4496个“候选人”,其中2341个已经得到证实。

事实上,科学家已经确认总共有3704颗系外行星。这表明开普勒在扩大系外行星家族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无愧于“系外行星猎人”的称号。

行星本身不发光,这在耀眼的恒星面前更难看到。那么,开普勒是如何“捕获”太阳系外行星的呢?

“开普勒主要是通过中天法探测行星,即行星的屏蔽效应,这也是目前探测行星的主要方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勾立军告诉《每日科学》。

“金星凌日”是人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凌星现象。金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的内侧。在一些特殊的时刻,地球、金星和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我们可以从地球上看到金星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当一颗行星在它的主星前面飞行时,它会阻挡主星的一些辐射,从而使主星的亮度看起来更低。虽然主星的亮度变化最多为百万分之一,但科学家也能收集到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不直接看到行星,不仅可以判断行星的存在,而且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获得与行星相关的大气信息。

勾立军认为,凌星方法可以根据恒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来确定外行星的轨道倾角,从而进一步确定行星的质量。凌星方法也可以用来了解行星的大气结构。当行星经过它的主星前面时,主星发出的光穿过行星的最外层大气。通过分析此时主星的光谱,我们可以知道行星的大气成分。此外,行星的光谱特性也可以通过中天法获得,从而分析行星的温度,甚至探测行星上云的形成。

虽然凌星方法相对有效,但它不是万能的。例如,当行星的轨道平面正好垂直于人们的视线方向时,恒星的光线不会被行星挡住视线方向,所以恒星的亮度变化是无法检测到的。

直接成像:拍一张行星的照片。

凌星的方法是间接地获得系外行星存在的证据。有什么方法可以一窥太阳系外行星的真实存在吗?答案是肯定的,即直接成像。

2004年,法国科学家用一架非常大的奥南台望远镜直接捕捉到了围绕一颗褐矮星运行的炽热木星。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直接成像对系外行星进行拍摄。勾立军指出,这次星星更暗,行星更亮,所以看行星时不会挡住星星。通常,有必要遮挡中心恒星的光线进行观察。

我们怎样才能挡住恒星耀眼的光,拍摄隐藏的行星呢?科学家们利用日冕原理在望远镜前部安装所谓的日冕仪,以屏蔽恒星的光线。日冕是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当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完全被月亮挡住,日冕很容易被观察到。通常,科学家通过日冕仪观察日冕。

俗话说,“眼见为实”在各种行星探测方法中,直接成像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为科学家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例如,与原始行星盘的相互作用及其在行星北衰减门B的红外波段的不可见性对其质量有很大的限制。除了它非凡的亮度之外,科学家认为它可能被一个巨大质量的环状系统所包围。

但是到目前为止,通过直接成像观察到的系外行星的数量不是很大。到目前为止确认的系外行星中,只有大约1.2%是通过直接成像发现的。在现有的观测技术下,不容易获得直接成像。只有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如行星非常明亮,主星非常暗,两者之间的距离非常长,才最有可能获得直接成像。因此,直接成像可能不是寻找大规模系外行星的好选择。

视速度:多普勒效应的另一种应用

当一辆鸣笛的汽车从前方驶来时,你会感觉到声音越来越大,而当汽车渐渐远去时,你会感觉到声音越来越低。这是日常生活中多普勒效应的一个例子。

当科学家使用视速度方法探测行星时,他们也使用多普勒效应。

“行星围绕恒星旋转,但同时恒星也围绕两者的质心旋转。因此,在恒星旋转的过程中,当面对或远离我们时,恒星的谱线频率会发生微小而有规律的变化。通过观察这一微小的变化,我们可以推断出另一个天体的质量,前提是该系统是一个双星系统,然后根据质量来确定行星的存在。”勾立君解释道。

如果恒星的光被充分散射,就会发现恒星光谱中有亮线,而亮线是恒星光谱中的发射线。当恒星向我们移动或远离我们时,发射线的频率向高频或低频移动,分别称为蓝移和红移,就像声音频率增加和减少一样。

通过分析恒星光谱中发射线的周期性变化,科学家可以推断出行星的证据。

然而,如果行星的质量相对较小,由它引起的恒星光谱偏移并不明显,并且很难从微弱的信号判断它的存在。勾立军指出,这样的方法可以更容易地找到大质量的行星或者更靠近恒星的行星。

引力微透镜:发现离地球最远的行星

几天前,官方网站俄克拉荷马大学的消息称,其天体物理团队首次发现了银河系外的行星。他们发现在距离地球38亿光年的RX J1131231星系中心,有一组质量介于月球和木星之间的行星。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遥远的一组行星。团队成员说他们已经用重力微透镜方法观察了行星。通过建模数据来分析特征信号的频率,以确定行星的质量。

重力微透镜是如何发现行星的?首先,当恒星本身经过背景物体前时,重力微透镜会使背景物体在短时间内看起来更亮,在光度变化曲线上反射出一个凸峰。

如果额外的小峰叠加在这些峰上,那么恒星周围还有其他小质量物体(如行星)。天文学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外行星的存在,并分析它们的质量和离恒星的距离。

“重力微透镜是目前发现离地球很远的行星的唯一方法。然而,缺点是观察到的现象不能重复,不像其他方法,可以观察很多次。”勾立君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球为什么有火山爆发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那么,地球为什么有火山爆发呢?

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在地幔内部形成地幔对流或地幔柱。当高温物质上升到地球浅部时,由于压力减小而发生部分熔融。在外力作用下,这些熔融物质汇聚在一起并在地球的浅部形成岩浆囊。

由于岩浆囊中的岩浆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囊的压力大于地层的压力时,岩浆就会沿着断层或薄弱的地方向地表方向流动,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特殊的意义

猛烈的火山爆发会吞噬、摧毁大片土地,把大批生命、财产烧为灰烬。但是火山所在地往往是人烟稠密的地区,例如在日本的那须火山和富士火山。火山喷发出来的火山灰是很好的天然肥料,富士山地区的桑树长得特别好,有利于养蚕业;维苏威火山地区则盛产葡萄;火山地区景象奇特,往往成为旅游胜地。

今天小编对地球为什么有火山爆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遇到火山爆发如何逃生以及更多的自然灾害知识和地质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陨石撞地球温度有多高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陨石就是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些天体物质,这些陨石的形成是多种多样的,而陨石撞击地球就是这些宇宙中的天体撞向地球结果在进入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并没有被大气层阻挡消耗或是燃烧掉,剩下的部分就会直接被掉落在地球表面,下面来看看陨石撞地球温度有多高吗?

陨石撞地球温度从几千度到上万度不等,主要还要受陨石坠落的地方和大小的影响。陨石并不是自身能够放出有害气体,而是在冲击地球大气层的时候,高热量的陨石会将地面表圈层的这些有害气体蒸发出来,进入大气层中这样也就形成了之前说的温室效应剧增的现象。

而还有另一方面是冷室效应,陨石同样也能够造成,一般冷室效应是由于火山灰个硫酸气溶胶不能反射太阳光造成的,而陨石在砸向地球的时候溅在平流层的大量悬尘也同样起到这种作用,所以也会造成地球形成冷室效应。温室效应跟冷室效应并存不断的交替,也就是一会冷的要命,一会热的不行了,这样最终地球上的生命体就会面临被灭绝的结局。

以上是小编介绍陨石撞地球温度有多高的内容,本网自然灾害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天文灾害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可以更好的保护家人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地球上仅存的8个来自“外星球”的森林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仅存的8个来自“外星球”的森林

马达加斯加猴面包树林荫大道

猴面包树果实成熟时,猴子会成群结队去摘果子,“猴面包树”的称呼由此而来。猴面包树树干肥大但轻软,没有木材利用价值,但却可以当储藏室,贮存大量的水和食物。有趣的是,当地居民常会把树干掏空,搬进去居住,形成一种非常别致的大自然“村舍”。

哈萨克斯坦森林湖

哈萨克斯坦森林湖,是1911年地震造成山体滑坡而形成的,长400米,最大深度30米,海拔2000米。雪岭云杉被淹没在水里,水面之上露出光秃秃的树干。水面上的是100多年的云杉,水下则是另一幅不同的画面。由于海拔高,水非常寒冷,但水下仍有树枝和针叶。水经常会改变颜色,是由水底一个世纪前的石灰和其他矿物质引起的变化。

索科特拉岛龙血森林

龙血树和沙漠玫瑰是索科特拉岛中很独特的植物,龙血树树冠茂密像倒转的雨伞,可以提供足够的树荫来减少蒸发,也可以保护树荫下的种子,所以它们一般生长得茂密。龙血树是常绿树,由于树汁呈深红色,所以被成为龙血树。

沙漠玫瑰粗粗短短的外型非常符合外星生物的形象。在悬崖上出现的“沙漠玫瑰”相当特别,直接嵌进石头长出来,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会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

波兰弯曲森林

位于波兰西部的弯曲森林,树木大多是1930年代种植的。大部分树木开始都是平行于地面生长,但长到一定时期后就90度拐弯向上生长,所以被当地称为弯曲森林。人们普遍认为,是使用某种工具或技术使树木这样生长,但为什么变成这样,方法和动机至今还是个迷。

毛伊岛彩虹桉树林

位于美国夏威夷的毛伊岛上有种特别的树-彩虹桉树。因树皮呈现多种颜色而被称为彩虹桉树。它的树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换着颜色。新脱落的外皮所在位置由亮绿色的内皮取代,时间流逝过程中,树皮逐渐变色,由亮绿变蓝色再变成紫色等,不同颜色代表了树皮的不同年龄。

中国伊犁杏谷

每年,这些丘陵都会变成粉红色和白色花的海洋。作为新疆最大的杏园,这花代表果期季节的开始,同时也使杏谷成为人间少有的仙境。

西嘉宝果森林

乍一看,这些树上覆盖的果实有一些可怕。这些是嘉宝果,果实是沿着树干整体生长。因为果形和风味和葡萄相似,因此享有美味“热带葡萄”之称。新鲜水果除了可以生吃外,也可以做成蜜饯、果酱和风味极佳的嘉宝果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震前地球磁场有变化吗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能引起电磁场变化。一般认为磁场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磁场局部变化;二是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岩石温度的改变也能使岩石电磁性质改变。唐山地震前两天,距唐山200多公里的延庆县测雨雷达站和空军雷达站,都连续收到来自京、津、唐上空的一种奇异的电磁波。因此,观测电磁场的变化也成为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之一。

地震前磁场变化,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到

1.在1855年江户大地震发生的当天,吸到磁铁上的铁钉及其他铁制品,突然掉落在地。两小时后,发生了破坏性大地震,震撼了整个市区。地震过后,发现那块磁铁又恢复了往日的吸铁功能。

2.1970年1月5日,在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震前,震中区有些人在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忽然发现收音机音量减小,声音嘈杂不清,特别是在震前几分钟,播音干脆中断。再如,1973年2月6日四川炉霍7.9级地震之前,县广播站的人发现,在震前5-30分钟,收音机杂音很大,无法调试,接着发生了大地震。

3.1872年12月15日印度发生地震前,巴西里亚至伦敦的电报线上出现了异常电流;1930年日本北伊豆地震时,电流计也记到了海底电线上的异常电流。

今天小编就地震前地球磁场有变化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科学家在39光年外,又找到颗“超级地球”

全文共 1434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个所谓的“超级地球”,距离地球约39光年,温度适宜,但质量略大于地球,它围绕一颗质量略小于太阳的恒星运行。这颗行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1.4倍,但它的质量是地球的7倍,这意味着它可能由岩石组成,并有一个大的金属核心。

这个超级地球编号LHS 1140b可能是天文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最佳候选目的地之一。做出这一发现的国际研究小组成员切维尔·德尔福斯(Chervel Delfos)和泽维尔·邦菲尔斯(Xavier Bonfils)告诉媒体:“LHS 1140行星系统在未来可能会被证明比先前发现的比邻星附近的系外行星或最近宣布的TRAPPIST-1行星系统更重要。”他们说:“今年对于发现系外行星来说确实是伟大的一年。”

研究小组认为,LHS 1140b的形成过程和方式可能与地球相似。研究人员认为,这颗行星的轨道恒星质量相对较小,离地球也不太远,这意味着,如果地球上有望远镜的话,它将有很大的机会识别大气层的化学成分。

LHS 1140b围绕一颗名为LHS 1140的微弱红矮星运行,这颗红矮星正好位于红矮星周围的可居住区内。红矮星是一颗质量很小、亮度很低的小恒星。尽管外行星LHS 1140b离恒星的距离是地球离太阳的距离的10倍,但它只能接收地球一半的光强。

这颗旅行恒星的位置正好落在该恒星的可居住区内,这意味着它可能有合适的温度让液态水在其表面稳定存在,这给了科学家关于生命的无尽想象。

这一发现首先是由哈佛大学利用八架位于南美洲智利的名为米沃斯的自动望远镜发现的。米沃斯是一个自动望远镜系统,设计用来搜寻系外行星。它的主要方法是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观察低质量的M型红矮星。

相关论文的第一作者,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的杰森·迪特曼说:“这是我在过去十年里看到的最令人兴奋的外行星目标。”他说:“面对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问题——寻找地球以外的生命,几乎很难想象我们能找到一个更理想的目标。”

瑞士日内瓦天文台的尼古拉·阿斯图迪略-德夫鲁是该项目小组的成员之一,他说:“这颗红矮星的当前状态特别令人满意——与质量水平相近的其他恒星相比,LHS 1140旋转速度更慢,发射的高能辐射也更少。”如果外星生命想要生活在这样一个星球上,它不能离开液态水和大气。

当红矮星更年轻时,它们会释放出非常强的高能辐射,这会破坏它们周围的地球大气层。在这种情况下,地球的巨大质量意味着它上面有一个巨大的海洋是完全可能的,而且这样的海洋可以稳定几百万年。

在这样一个星球上,活跃的火山爆发和其他机制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水蒸气。在太阳变干并摧毁原本存在于其表面的海洋之前很久,它就能及时向表面补充水分,从而维持海洋的稳定存在。

这一发现首先由哈佛大学利用八架位于南美洲智利的名为米沃斯的自动望远镜完成。米沃斯是一个自动望远镜系统,设计用来搜寻系外行星。它的主要方法是在相对较短的距离内观察低质量的M型红矮星。当系外行星从恒星前面经过时,它们会使恒星的光线稍微减弱,从而使科学家能够推断出行星的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系外行星的轨道平面几乎与地球完全相反,行星大约每25天经过恒星前面,因此阻挡了一些恒星的光。世界各地的望远镜随后的观测将进一步帮助确认这颗行星的存在。

未来,美国宇航局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精确观测将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外行星LHS 1140b接收到的高能辐射量。就像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关系一样,来自恒星的高能辐射的强度将最终决定这个星球的表面是否适合生命在这里繁衍和生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地球森林资源每年减少多少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那么地球森林资源每年减少多少?

生态破坏小知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亿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8.7亿公顷。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全球森林覆盖率约为40亿公顷,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左右,世界森林资源蓄积推算约为4300亿m3。虽然森林退化和消失的速度有所减缓,但每天仍有将近20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另外,世界森林面积的分布极不均衡,俄罗斯的森林面积最大,约占全球的1/5,其次为巴西、加拿大、美国和中国,这5个国家的森林总面积占全球森林面积的一半还多。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201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主要结果显示,世界森林面积达40亿公顷,约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面积)的31%,人均森林面积0.6公顷。全球人工林面积2.64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的7%。从森林功能来看,全球商品林面积接近12亿公顷,生物多样性保护林面积超过4.6亿公顷,防护林面积3.3亿公顷,分别占世界森林面积的30%、12%和8%。从森林权属来看,公有林面积占世界森林面积的80%。全球森林碳储量达到2890亿吨。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保护森林资源。

提醒您:森林锐减的后果非常严重,如果不了解,大家可以看一下森林锐减的后果是什么等相关的问题,另外在日常时,一定要保护好环境,学习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继续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地球上有哪四大“死亡谷”?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有哪四个“死亡山谷”?

地球上有四个“死亡山谷”,分布在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他们的神秘和恐怖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尚未解开“死亡谷”之谜。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弯曲山脉中的“死亡谷”长约2公里,宽约100-300米。那里的地形坑坑洼洼,许多地方天然硫磺暴露在地面上,到处都可以找到熊和狼獾等野生动物的骨头,这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在连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的山脉中,还有一个巨大的“死亡谷”,长225公里,宽6-26公里。根据记录,1949年,美国有一个勘探队在寻找黄金,但由于迷路,几乎被彻底毁掉了。几个人在侥幸逃脱后不久也死了。从那以后,许多探险队都去揭开这个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遭遇了不幸,没能找到死亡的原因。然而,科学家从许多死亡中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个地狱般的“死亡之谷”原来是动物和鸟类的“天堂”。

那不勒斯和维勒尼奥湖附近还有一个“死亡谷”。

这个“死亡谷”与俄罗斯和美国的两个“死亡谷”完全相反。它只会危及动物和鸟类,但不会威胁人类的生命。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有一个更奇怪的“死亡谷”。山谷里有六个大洞穴,每个都对人和动物构成巨大威胁。每当人和动物经过这个洞时,它们都会被一种神奇的吸力吸进洞里,无法逃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陨石撞击地球能够引起哪些危害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陨石撞击地球,就是宇宙中的天体,在进入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并没有被大气层阻挡消耗或是燃烧掉,剩下的部分直接掉落在地球表面。陨石的撞击能够带来许多破坏和大范围的地震,撞击产生的烟尘会吞没地球。不过科学家表示陨石撞击地球从表面来看是直接撞到地球上所带来的伤害,但其实陨石撞击地球的危害并不是撞那么简单,有时陨石撞击地球,对于地球系统的影响或许会延续数百年,乃至上万年之久,简单的撞击是野蛮的简单粗暴形式,而陨石撞击之后长时间所引发的环境灾难才是真正的地球巨大危害。

陨石撞击地球会间接性的诱发一系列的深远地球灾难,往往地球的环境系统就会遭到陨石的破坏,像是生物圈的大型灭绝事件,这种灭绝事件往往就是陨石和地幔柱两方面造成的。地幔柱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能够将大量的地球深处的毒气体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释放进了大气圈里面,像是二氧化碳以及甲烷气体,这就造成了温室效应剧增,而还有另一方面是冷室效应,陨石同样也能够造成,冷室效应是由于火山灰硫酸气溶胶不能透过太阳光造成的,而陨石在砸向地球的时候溅在平流层的大量悬尘也同样起到这种作用,所以也会造成地球形成冷室效应。此时,地球的气候系统就会紊乱,导致各种地球生物的灭亡。

今天小编对陨石撞击地球能够引起哪些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陨石对人体有害吗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多大的陨石能对地球造成毁灭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体积过大的陨石可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致命的危害,当一座20层楼大小相当的陨石撞击地球时,撞击区域5英里半径范围内的所有建筑物都将被摧毁。那么多大的陨石能对地球造成毁灭呢?

科罗拉多大学的地学科学家BrianToon通过计算得出,半英里宽(约804米)的陨石撞击能够带来许多破坏和大范围的地震,撞击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千亿吨TNT爆炸。但即使是这样的陨石撞击也无法完全毁灭地球上的生命。

科学家们认为,加速恐龙灭绝的陨石或许达到了7到8英里宽(11到12公里)。陨石撞击产生的烟尘吞没了地球,引发恐龙灭绝。今天类似规模的撞击很可能导致数十亿人死亡,大部分动物和全部的植被都将遭受破坏。可能会有部分人得以存活,但是他们将面临一段难以找到食物的艰苦时期。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地学科学家教授称,即使未来某一天可能发生这样的灾难,但是现在没有足够大的陨石能够完全毁灭地球。

通过科学家们的观察发现,在2028年10月26日将有一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这颗陨石有一英里宽,而且飞行速度达到了30万英里每小时。如果它撞击纽约市,撞击力将摧毁从哥伦比亚特区到波士顿之间的所有东西。科学家预测,这颗小行星的路径距离地球最近点的距离超过地月距离。但是不必担心,美国宇航局称它与地球撞击的几率为零。

今天小编对陨石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陨石对人体有害吗等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地球的重力与密度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重力密度

与地球有关的另一有趣问题就是它的密度,或说比重。我们都知道一块铅比同样大的一块铁要重,而一块铁又比同样大的一块木头重。是不是有方法确定地球广大内部的深处一立方米有多重呢?如果有方法,我们就能确定全地球的实在重量了。这问题的解决要依赖物质的引力。

任何小孩从会走路时起就很熟悉于万有引力的效应了,可是最深刻的哲学家也不能真正明白它的起因。依照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学说,将所有地面上的东西引向中心去的力量并不仅存在于地球的中心,却由于构成地球的一切物质的共同努力。牛顿还把他的学说更推进一层,说宇宙间一切物质都吸引着其他的物质,而这引力的大小是依两者之间距离增加按平方规律减少的。这就是说,距离加1倍,引力的大小就要除以4;远3倍除以9;远4倍除以16,依此类推。

承认了这一点,那么我们四周的物体就都有自己的引力了,于是我们又有问题了:我们能不能用实验测出这引力的大小呢?数学理论说明,同等比重的球体吸引其表面小物体的力量与其直径成比例。一个直径60厘米、密度跟地球一样的球体的引力就只有地球重力的两千万分之一。

于是,绝顶聪明的卡文迪许用了一个极其巧妙的方法,测定出了万有引力的大小。他用一根很细的石英丝来悬挂一根两端有两个等重铅球的轻质金属竿。然后在其中一个铅球旁边放上第三个铅球,通过石英丝扭曲的程度,就可以测得这两个铅球之间的引力了。这种测量是异常精巧而困难的。所用的工具虽然在原则上来讲是极简单的,但是我们必须记得,引力的大小还不及这两个小球重量的千万分之一呢!要找出一件重量不超过这引力的东西的确非常困难,不仅是一只蚊子的重量,就连蚊子的一条腿所受到的重力,也要大大的超过测出的引力。假如把蚊子放在显微镜下,由专家施行手术将它的触须切下一部分来,这个重力大概可以和这两球之间的引力相比拟了。

赫尔(Heyl)在美国度量衡标准局所确定的万有引力常数是最精密的。这种测量的结果使我们知道,地球的平均密度比水的5.5倍略多一点。这比铁的密度稍微小了一点,可是比平常石头的密度却大不少。由于地球外壳的平均密度仅是这数目的一半,所以地球中心的物质被强大的压力压紧得致密无比——不仅比通常铁的密度大得多,简直要超过铅了——事实上,目前主流的理论认为,地核的中心那种无比紧密的物质,很可能就是大量致密的铁。我们可以把地球的中心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大铁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4.22世界地球日环保行动

全文共 1296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地球日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项世界性的环境保护活动。环保行动怎么做呢?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4.22世界地球日环保行动,仅供参考。

1.22世界地球日环保行动———食

(1)每年4月22日地球日吃素一天。(畜牧业消耗大量的谷、豆类,也消耗大量珍贵的水;为了放牧牛只及饲养猪,牺牲原始森林,造成温室效应)。

(2)少吃(在家烹煮、外食分量恰到好处,吃不完打包回家)。

(3)禁食一日(体验体内环保滋味)。

(4)拒用保丽龙,并要求自助餐店或coffee shop使用纸杯(保丽龙是一种致癌物质,它同时破坏保护地球的臭氧。喝咖啡的保丽龙杯子、自助餐盘子,几百年后还是垃圾,继续污染环境)。

(5)拒绝购买高山茶、高冷蔬菜(高山茶、高冷蔬菜让台湾的森林消失、破坏山地水土保持,无法发挥储存水分的功能,又大量使用农药与肥料,污染水源与水库的生态)。

2.22世界地球日环保行动———衣

⑴认识衣料来源:1.选购天然棉、麻等自然材质(有机性的),才可回收再生。2.依洗标来购衣及保养衣服,以延长衣服的寿命。

⑵需求量的决定,依:洗衣的次数、家中的容量、生活方式、经济状况等四要素来决定购衣频率,尽量控制好,不要超量(重质不重量)。

⑶旧衣新穿要诀:

①自我的认知:体态、肤色、生活型态的考量。

②找出流行的重点:如长短、色调等,一般以简单、好的剪裁(立体裁剪)最能表现出人与素材的互动关系。

③配件因体积小、变化多、效果佳、收藏较易,如围巾、别针、皮带,少量的衣服即可靠配件来凸显穿衣艺术的效果。

3.22世界地球日环保行动———住

⑴多用二手家具(无论买房子、租房子,多利用二手家具,既可回收再利用、节省资源,若能在办公室、社区、网络举办定期二手旧货交换的跳蚤市场,既环保,又可互助,增进人际间的情谊)。

⑵多用植栽绿化来做居家布置(居家勿做过度的装潢布置,应以简单、天然为原则。居家布置不必都要人造的材料,不妨多用生态性的自然材料。多种花草盆栽,尽量用本土性的树种,家中有庭院的多留天然性的泥土,少用水泥、或硬质性的铺面)。

⑶请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盘、刷牙、洗脸,以节约珍贵的水源(中国是全球排名第十八位缺水国,南台湾已陷入严重干旱,但我们的使用水的需求量却已经到达民国100年的标准。法国节约用水的宣导政策是“一星期洗一次澡”;如果我们的用水量持续恶化,我们也将面临相同的处境。

⑷房间之电源、冷气集中使用(尽量少一间房间开一部冷气,人少时尽量集中办公,减少冷气、电灯用量)。

4.22世界地球日环保行动———行

⑴、走楼梯,不搭电梯(住在大楼者,无论在办公室、或家里,若您不赶 时间,不妨试着安步当车,试着不搭电梯,改走楼梯,既节省能源,又可运动健身)。

⑵、出门多走路、骑自行车、利用大众运输系统、少开车和骑机车。

其他

⑴如果您饲养宠物,请拒绝购买猫狗防虫圈。(当您丢弃猫狗防虫圈,其杀虫剂的成分,对地球的杀伤力很强,并会对动物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

⑵拒绝购买用动物做实验的产品。(大量残忍无谓的动物实验计划,除浪费纳税人的税金,造成自然基因遗传的问题之外,亦对生态环境与重大卫生问题没有太多的协助与改善。)

⑶拒绝拿取或使用气球(气球是非常难分解的化学品,它造成地球上严重的污染,除此之外,当气球飘走,可能导致野生动物(老鹰,鲸或海龟等)误食而死亡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化学家可能揭开了地球生命起源关键之谜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四十亿年前,地球上覆盖着一层类似污泥的物质,充满了原始的分子、气体和矿物质,这与生物学的定义相去甚远。然后,由于某种原因,在这个史前大杂烩中,突然出现了生命关键成分——蛋白质、糖、氨基酸、细胞壁等。在接下来的几十亿年里,这些物质将继续结合并最终形成地球上的第一批生命。

许多化学家毕生致力于寻找生命起源时的化学和环境条件。然而,地质记录提供的线索很少,所以他们亲自合成了可能存在于数十亿年前的简单分子,以测试这些古老的“酶”是否能把史前原材料转变成生命的基本元素。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一组化学家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称他们发现了一种简单而原始的酶,可以与早期的催化剂反应,形成生命的一些关键元素,例如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短链氨基酸、构成细胞壁的脂质以及储存遗传信息的核苷酸。

罗摩那拉亚南·克里希那穆提是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化学副教授,也是本文的主要作者。多年来,他的实验室一直在试验一种叫做磷酸二铵的合成酶,它可以促进磷酸化。磷酸化是指在分子中加入磷酸基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没有磷酸化,就没有生命。

"现代生活和30亿年前的生活都是基于大量的磷酸化反应."凯丽思·纳莫迪指出,“你体内的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和许多生物分子都是磷酸化产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质也不例外。”

促进磷酸化的酶叫做蛋白激酶。它们利用磷酸化反应向细胞发出分裂指令,并增加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启动脱氧核糖核酸链的解链或核糖核酸的形成。凯丽思·纳莫迪认为磷酸二铵可能是最早启动磷酸化的原始蛋白激酶之一。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凯丽思·纳伦德拉·莫迪和他的同事在实验室模拟了地球的早期环境,使用水和泥浆作为基质,并分别将它们调节到不同的酸碱度水平。他们将DAP酶与不同浓度的镁、锌和一种叫做咪唑的化合物结合,其中咪唑被用作催化剂来加速反应过程,但整个反应仍需要数周,有时甚至数月。

为了验证磷酸二铵的作用,它必须能够成功地刺激磷酸化反应,并在相似的条件下形成简单的核苷酸、肽和细胞壁。以前认为与生命起源有关的酶只能在非常不同的化学和环境条件下诱导特定结构的磷酸化。然而,凯丽思的纳伦德拉·莫迪发现磷酸二铵能够完成所有任务,首先完成四个核糖核酸核苷酸的磷酸化,然后是核糖核酸样短链,然后是脂肪酸、脂类和肽链。

这是否意味着磷酸二铵是将现成材料转化为生命的“魔笔”?凯丽思的纳伦德拉·莫迪说事实并非如此。

“充其量,我们只能证明简单的化学物质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刺激进一步的化学反应,从而可能产生类似的生物物质。但我们不能断言这是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

首先,凯丽思的纳伦德拉·莫迪不能证明40亿年前磷酸二铵存在于地球上。他在实验室里合成了这种分子,只是为了解决在潮湿的早期地球环境中硫酸化反应的一个基本难题。如果你想要更多的硫酸化反应,你必须在过程中去除水分子。

"当周围都是水的时候,你如何使分子脱水?"“从热力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项极其困难的任务,”凯丽思·纳伦德拉问道。

磷酸二铵设法绕过了这个问题,因为它从分子中除去氨,而不是水。

凯丽思的纳姆迪正与地球化学家合作,寻找DAP在古代的起源。如果富含磷酸盐的岩浆流与空气中的氨反应,可能会产生磷酸二铵。此外,磷酸二铵也可能来自含磷酸盐的矿物。它也可能起源于遥远的恒星,并被陨石带到地球上。

但是有一点是清楚的:如果没有磷酸二铵或类似物质的功劳,地球可能仍然是一个没有生命的沼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50亿年后太阳膨胀将致使地球所有生命摧毁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是人类再熟悉不过的天体,我们每天都会和它“见面”。太阳在很多人心中都会美好的形象,但是你有想象过其的威力有多大吗?目前,科学家预测称,50亿年后太阳膨胀致使地球所有生命摧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预测称,未来50亿年太阳将膨胀至现今的100倍,吞噬水星和金星,地球上所有生命将在超炽热高温环境下完全毁灭,之后20亿年太阳将以一颗白矮星的形式消亡。这项预测性研究报告源自对距离地球208光年的恒星系统的观测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一颗“垂死行星”环绕这颗恒星运行。

国际天文学家使用世界上最强大的射电望远镜观测L2船尾座恒星,50亿年前,这颗恒星非常类似于现今的太阳,但目前它是一颗红巨星,是恒星进化最后历程中的一颗垂死恒星。

研究成员之一的来自的鲁汶大学天文学研究所利恩-迪森教授称,从现在开始,未来50亿年太阳将演变成为一颗红巨星,体积是现今的100多倍。同时,在非常强烈的恒星风侵袭下,它将损失大量质量。这意味着未来70亿年,太阳将变成一颗体积较小的白矮星。它的体积接近于地球,但是质量远超过地球,一茶匙白矮星质量相当于5吨重量。”

然而演变至巨行星的过程将改变整个太阳系,科学家并不确定距离太阳最近的第三颗行星——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迪森教授称,但是我们并不确定未来地球的命运会怎样,我们知道太阳将变得更大、更明亮,因此它可能摧毁地球上任何生命形式。

目前,有关这项研究报告已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如何阻止小行星撞击地球?

全文共 1472 字

+ 加入清单

想象一下,人类已经得到警告,一颗巨大的小行星可能在八年后撞击地球。我们能做什么?

目前,在可预见的未来,科学家们知道没有太空陨石会对地球造成严重影响。但是如果他们找到了,他们更愿意带头保护人类——所以他们通过设计一个假设的小行星撞击任务来排练。这次演习也是本周(5月1日那一周)国际宇航科学院行星防御会议的一部分。

小行星

为了这次演习,美国宇航局的专家设计了一个场景,其中科学家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将于2027年4月和2019年3月撞击地球。这是一个虚构但现实的情节,非常具体,因此科学家、工程师、决策者和应急管理专家一旦发现这种威胁,就可以解决科学家的问题和担忧。

当然,处理这种情况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航天器。美国航天局希望将两种不同类型的任务结合起来:第一种是侦察任务,它可以帮助专家收集他们需要的数据,然后使他们能够尽可能自信地评估形势;第二个是缓冲任务,一旦情况变得紧急,它可以帮助扭转世界。

本周,当行星防御专家发布模拟数据的场景时,选择器很快得出结论,他们会立即开始计划缓冲任务,即使这些计划可能会因为更多的数据显示地球是安全的而被放弃。

他们还首次执行了一项侦察任务来收集数据。截至昨日(5月1日)——2021年12月30日,在模拟演习中——任务已经发回足够的数据。科学家认为小行星的撞击点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附近。

不用说,全世界都不想失去利高市,所以调查数据意味着人类还有5年多一点的时间来避免这场灾难。但是将小行星撞击到新的轨道上是非常困难的。相反,关键在于减缓或加速它通过与地球轨道的碰撞点。

根据正在研究的这个场景的时间表,从发现到撞击有八年时间,行星防御专家有两个可信的计划。找一个像绊脚石一样的动力冲击器:在小行星的轨道上放置一架巨型飞机;小行星撞击飞机后会稍微减速。如果飞机足够大,它可以减慢小行星的飞行速度,使其错过2027年与地球的灾难性碰撞。

然而,有一个缺点:基于假设情况的细节,如果小行星不加速,那么人类必须非常缓慢地生存。他们不确定小行星的质量,但它的体积是260米乘140米,这意味着人类需要准备三个减速障碍物来完成它,为了安全起见,可能会有六个。

这些飞机障碍物需要在2023年左右发射,以确保地球的安全和健康。另一个担忧是:如果工程师在制造障碍物时使用了太多的力量,他们可能会在撞击后将小行星打碎,使地球的危机更加难以破解。

还有第二种缓冲任务——在小行星表面制造核爆炸,导致其部分表面蒸发,其余部分弹回。该计划也更适合科学家们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小行星的质量和结构。这种特殊爆破装置的效果是可以调节的,也就是说,离小行星越近爆炸效果越强,离小行星越远爆炸效果越弱。

幸运的是,参与模拟演习的美国宇航局团队有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如果这颗小行星大得惊人的话。首先,在6个月内建造并发射了两艘复杂的宇宙飞船。他们能够飞到假想的小行星上,并围绕它运行几年。这些探测器可以收集行星防御专家调整小行星攻击强度所需的信息。然后,建造并发射六艘障碍飞船在小行星的轨道上减速,并且飞船绕着小行星飞行可以监视这个过程。为了安全起见,该小组建议前两个宇宙飞船也应该配备核装置:一旦科学家知道小行星的所有细节,并且对其调整后的轨道不满意,这些核装置就可以一劳永逸地完成这项工作,前提是全世界能够就使用核武器达成共识。

当然,没有人想在现实生活中经历这样的情节。但是通过这个模拟,行星防御专家更加自信了。如果他们真的发现一颗小行星正朝我们飞来,那一定有解决办法。

这篇文章是从《生活科学》翻译过来的,由基于知识共享的翻译家迪哈德发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想知道地球有多重?可以通过中微子测量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我们已经突破了大气层,可以从太空看到地球,但我们仍然不知道这颗蓝色星球有多重,它的重量是如何分布的。

当然,研究人员已经尽可能准确地做出了一些估计。根据加州理工学院的数据,在类似地球的重力场中,地球重5.974× 10 24公斤。然而,这个数字来自基于地球引力的间接计算。科学家还试图用地震波来计算地球质量的分布,但结果并不十分准确。

因此,西班牙细粒子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小组想出了一个聪明的方法,通过宇宙中的一个神秘粒子来探索地球的质量分布。这些极轻的宇宙粒子是中微子,需要特殊的探测器来捕捉它们的踪迹。

在11月5日发表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南极洲冰立方中微子观测站的数据来估计地球的密度分布。冰块可以从四面八方感应到中微子,包括全球各地的中微子。

中微子是一种电中性基本粒子,与其他亚原子粒子相比,它的质量非常小。在这四种基本力中,它们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而只参与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由于弱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距离很短,在亚原子尺度上引力相互作用很弱,中微子穿过普通物质时不会受到太大的阻碍,很难被探测到。一些中微子最终会与其他物质碰撞,并在穿过像地球这样巨大而致密的物体时消失。特别是高能中微子,经常与其他物质碰撞,很少穿过地球。

利用穿过地球的冰立方收集的中微子数据,研究人员进行了逆向计算,以估计有多少中微子未能穿过地球到达冰立方。结果,他们对阻挡这些中微子的物质的质量和这些质量的分布做出了相对准确的估计。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通过研究中微子的影子来计算地球的质量。

从结果的比较来看,这种方法应该是可行的。研究人员估计地球的重量约为6× 10 24公斤,这与加州理工学院的估计相似。他们还测量了地核的质量,约为2.72× 10 24千克,相当于地球总质量的45%,明显高于地震波法测量的结果,后者估计地核的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33%。

巴黎第七大学天文学和宇宙学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韦罗尼克·范·埃勒维克在《自然-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闻评论文章中说,这项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概念证明”。Van Elewyck没有参与这项研究,他指出,再过10到15年,研究人员可能会使用这种计算方法来探测地球内部。

当然,为了获得更精确的计算结果,科学家们需要更多来自冰立方和其他中微子探测站的数据。这种方法在计算地球质量和探测地球内部特征方面是否比其他方法更有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科学家理解地球的所有质量是否都来自普通物质,也许其中一些质量属于避开中微子的物质,比如暗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地球上的第一批动物或许引发了气候变化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可能是生命如何对地球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最令人震惊的例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各样的生命正在将地球的气候变化推向一个新的方向。最新研究表明,地球上第一批动物的进化实际上有助于跟踪过去10亿年的气候变化。

科学家已经注意到大约5亿至5.4亿年前寒武纪时期第一批穴居海洋动物的进化,随后地球海洋中的氧气显著减少。一种理论认为,挖洞破坏了海底的有机物,将二氧化碳释放到水中,最终释放到大气中,在古生代的1亿年里引发了全球变暖。

但是利兹大学的研究员、该研究的共同作者本杰明·米尔斯说:“这个理论不太实际。毕竟,早期动物挖的洞很浅,可能只有1厘米深,所以与后来进化的物种相比,这并不太实际。”

米尔斯和他的团队认为是时候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了。由于计算机建模的出现,试图了解地球在古生代的情况并不像以前那样困难。米尔斯说,在输入已知数据并进行多次模拟后,研究小组发现,与地球地质和气候记录最一致的情况是,早期海洋洞穴动物确实在此时导致了地球海洋沉积物的显著变化,“这导致了气候的巨大变化”。

该团队认为这些发现只是一种可能性,但他们不认为有机氧化对大气二氧化碳的贡献有多强。该小组发现,地球上第一批动物的进化足以向空气中释放约百万分之一的二氧化碳,使地球升温5摄氏度。

显然,主要问题是这些研究结果是否能告诉我们世界是如何应对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的。米尔斯说:“在今天燃烧化石燃料的同时,本质上,我们和早期动物一样,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氧化有机物来做同样的事情。然而,寒武纪事件持续了数百万年,似乎仍然给当时的生物圈造成了困难。人类正在重复这一事件,但时间要短得多,这缩短了稳定气候反馈系统的时间。”

换句话说,地球有足够的弹性来适应大气中的化学变化,但前提是这些变化要缓慢。人类用太多的二氧化碳过快地破坏大气,结果当然是一个接一个破坏性的环境灾难。

但至少,新的研究成果向前迈出了一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并为他们提供证据,让决策者可以利用这些证据来促进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更多监管。米尔斯说:“我们对地球的历史仍然知之甚少,尤其是几十亿年来保持地球温度稳定的过程。”。“我们的地球系统模型允许我们重建过去的气候事件,同时输出许多独立的地质数据,使我们能够探测假说并消除那些不恰当的假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气候趋暖归咎于人类?地球不止一次经历过极端变暖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美国生命科学网站,你想去北极度假吗?当然,除非你喜欢零度以下的温度和北欧极地滑雪旅行,但是如果你生活在5600万年前,你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那时,你会享受北极温和的温度和绿色的风景,因为世界正处于“古始新世最热时期”,全球温度非常高,甚至两极的温度都接近热带地区。

地球每个月刷新一个又一个记录时,古代的地球和今天一样热吗?

事实证明,地球不止一次经历极端变暖。两极被冻结,然后融化,再冻结。现在地球又开始变暖了。地球的气候确实会经历自然振荡的周期性变化。几万年后,地球围绕太阳的自转会逐渐改变,导致从季节到阳光的各种变化。部分由于气候振荡变化,地球经历了冰河时代和温暖的间冰期。

然而,为了创造一个大规模的气候变暖事件,如古始新世最大热期,不仅需要改变地轴的倾角或地球围绕太阳的轨道形状,但极端的气候变暖事件将始终涉及一个无形的罪魁祸首——大气二氧化碳指数超标。

专家认为,二氧化碳基本上是古始新世最大热期形成的原因,但是如果没有人类的存在,二氧化碳指数怎么会超过标准呢?科学家对此并不完全确定。

他们怀疑最有可能的情况是火山向大气中注入二氧化碳,吸收热量,并可能融化冰冻的甲烷,这是一种温室气体,它对大气的变暖作用比长期储存在海底的二氧化碳更强,原因很简单,因为由温室气体引发的极端变暖事件以前就发生过。

以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为例。这一时期比恐龙出现早了数百万年。事实上,“灭绝事件”不足以反映当时的情况。对地球上的任何东西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大约2.52亿年前,地球的温度非常高。这一时期被称为“失控的温室效应的典型代表”。这一变暖事件是由火山活动(称为西伯利亚陷阱的火山区的爆发)引起的,它导致了气候混乱和地球上大量生物的死亡和灭绝。

那时,地球温度上升了10摄氏度(相比之下,自从人类开始燃烧化石燃料以来,全球温度上升了1.2摄氏度)。结果,大约95%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生物消失了。

目前,尚不清楚二叠纪-三叠纪灭绝时期温室气体的浓度有多高,但可能比现在高得多。一些气候模型显示,它们的增长率高达3500ppm(百万分之3500),而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略高于400ppm。

然而,正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率使得目前的温度状况前所未有。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花了几千年才达到目前的全球温度条件。根据一些研究,它需要长达15万年。古始新世的最大热值被认为是极其快速变暖的一个例子,它用了10,000-20,000年才达到高温状态,而现在的气候变暖只用了150年。

这是当前气候变化和古代峰值温度之间的最大差异。这也是当前气候变化难以预测的原因。人们不仅担心“地球正在变暖”。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不知道温度变化有多快。这种节奏很可能超出了人类的适应能力。根据过去的气候变暖事件,当前的全球变暖必然会产生不好的结果。温度变化是一个戏剧性的过程,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球磁场的作用力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地球就像是一块大磁铁,N级为地理南极,S级为地理的北极。从我国古人发明指南针以来,人们就已经知道地球存在着南北极对称的磁场,在地球磁场的作用力作用下,磁铁的北极会指向南方。几千年来,人们对这个磁场的存在习以为常,很少有人对此现象的本质做过深入的研究。大约在本世纪50年代末,人们发现地球的磁场让太阳风"压"在一个水滴形的区域中,称之为磁层。地球的巨大磁场从此开始引起许多人的注意。

地面两极附近的磁场强度不到1高斯,虽说地磁场的强度很弱,但是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和人类的作用非常的大,使之免受宇宙辐射的侵害。地磁消失后,太阳的各种射线都会直达地表,强烈的辐射会使动植物发生变异生长。当地磁变换后,地内电子回流的速度远远超过挤压时的逃逸速度,而且电流强度也比逃逸电流的强度大得多,这使地磁场的磁通量增加至现阶段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较强的电流和磁场会给地球自转以强大的动力(安培力),地球将以极快的速度自转,地壳会被离心力扯裂,体积将增加至现阶段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今天小编就地球磁场的作用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