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第五单元知识梳理优秀20篇

你有多爱一个人你的情话就有多深!情人节的祝福语文案你会说吗?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语文第五单元知识梳理,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浏览

604

文章

1000

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光绪帝时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1、目的: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甲午年:1894)

2、战役:黄海大战,致远舰(邓世昌)--日本吉野号(2)辽东战役(旅顺大连)(3)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4月李鸿章、伊藤博文)

4、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增辟通商口岸(外国资本主义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标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产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侵略程度更深一层,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5、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6、"台湾今已归日本"说明《马关条约》已经签订,台湾已经割让给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是说颐和园里还在继续进行慈禧太后的"万寿庆典"。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说明清王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神经调节基本功能;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概况。

2、掌握神经元的概念、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神经元的类型及其分布。

3、掌握反射的概念、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学会做膝跳反射实验。

说明:本章是继人体组成概况、运动功能、运输功能、营养功能、呼吸功能等前序课程之后的教学内容。核心问题:神经调节功能是怎样发生的?以此统领各节教学。基本目的是对人体机能整体性的实现形成科学的、具体的认识。为此必须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结构。本节的教学内容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如何实现的?为此确定上述目标。

目标1、即要求理解机体各部分活动的协调统一以及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反应,就是调节功能的意义和表现;在认识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形成对神经调节的基本理解

目标2、是实现目标1。与目标3。的必要知识基础;

目标3、是理解神经调节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

另外,不能认为“目标”只是对知识结构提出要求,因为教学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为此必须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而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对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才可能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师生的互动等都必须采用教与学的适宜方法,必须体现对学生科学的思想观念以及能力发展的目标要求,并使知识掌握与思想观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互相包容。

难点、重点分析

1、难点:神经元的功能与分布;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的组成。

分析:关于神经元的功能,教材中的表述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显然,“刺激”是指什么?“兴奋”又是什么?兴奋怎么传导?“冲动”又是怎么回事?由于这些概念在教材中缺少直观材料,学生的认识难以具体化,也就必然难以形成抽象的概念。对于神经元的分布,由于脑脊髓、神经等的结构了解还很少,对灰质、白质、神经节等也需要认识的直观性,所以难于较明确地把神经元的分布情况与相应结构一一对位。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概念及反射弧基本结构的认识,教材中虽有膝跳反射活动的直观内容及反射弧模式结构的简要说明,但具体反射的实例介绍不多,更没有对反射与具体的调节意义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因此能概括地认识到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是较困难的。

突破难点的主要手段应该是教材的直观。具体地讲,可以通过对反射实例的直观、反射弧构成及神经元联系模型的直观等手段,创立教学的客观认识条件,并注意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只有使学生建立起必要的具体认识,才可能实现有关的教学目标要求。

2、重点: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反射的概念与反射弧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梳理《三国演义》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

4、“群英会中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谁中谁的计?两个人的性格怎样?

设计者:周瑜;善使谋略、聪明机智。中计者:蒋干;自作聪明,败事有余。

5、七擒孟获是那部古典名著的情节?是谁擒了猛获?为什么要七擒?

答: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是诸葛亮擒的孟获。共七擒七纵,是谈诸葛亮听从马谡的建议,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长治久安。

6、“巧授连环计”是哪部名著中的情节?”涉及哪两个人物?为什么要连环计?

答:《三国演义》曹操、庞统,庞统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巩固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⑴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阿沛·阿旺晋美达成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0月,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实现了除台湾、香港及澳门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来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身成为土地主人,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准备条件。

★封建土地制度形成于战国时期,消亡于195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顿号与逗号的区别

1顿号用在句子中,表示并列词语间的短暂停顿,逗号使句子内部的停顿。

例子

1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2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非常熟悉的。

(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这些词语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得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长,因此应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

2同一层次的简单的名词性词语的并列,应用顿号。不同层次的用逗号

示例:董文卿王鹏小李是一班的学生,尚金波郭松花金阳是二班的学生,小王李六王二是三班的学生。

改正: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湖北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3表示一个约数两数字之间不用顿号。

示例:那时候,他还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

4表示一个确数两数字之间用顿号

今天三、四组值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语文标点符号的用法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冒号用法:提示语的后面,表示提示下文,冒号起提示作用,一管到底。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北京紫荆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括上文。

例如: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北京申奥成功;上海也将召开世博会:我们的国家一天比一天昌盛。

注意

同一句中不能两个冒号。

会议刚开始,王校长大声宣布:今天有两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一是我校德育工作受到剩里表扬,二是……(冒号一管到底,一句话只能有一个。本句"大家"后用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excel中选择单元格出现批注如何设置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用Excel表格编辑未知账目或是出差错账目时,为了避免纠纷可在单元格内容中添加内容提示说明该账目是什么原因出差错,要实现这种效果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操作!

操作步骤

1、打开Excel表格点击要提示的单元格,再点菜单栏“数据”→“有效性”。

2、然后在“数据有效性”设置栏中单击“输入信息”如下图红框所示!输入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

3、最后返回到表格鼠标指向单元格内容可显示该单元格提示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圆珍814—891年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佛教天台宗寺门派创始人。俗姓和气,字远尘。赞岐国(今香川县)人。空海俗甥。15岁师事延历寺义真,受菩萨戒,安居比睿山12年。因通达显密,博鉴他宗,被推为“一山真言学头”。853年入唐,于福州开元寺就存式学《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俱舍论》,又从般若怛罗学梵语和密教。继至天台山国清寺,研习天台章疏。唐大中九年(855)至长安青龙寺,从法全受瑜伽密旨,受传阿阇黎位灌顶;又向大兴善寺智慧轮学胎藏、金刚两部秘法。翌年到越州(今浙江绍兴)开元寺,谒良。复上天台,于国清寺止观院建立一堂,题名“天台山国清寺日本国大德僧院”,请清观住持。大中十二年携带经疏千余卷回国。依敕命住比睿山山王院,并屡次受请入宫讲经修法。越年移住山下三井园城寺,奏请为天台的别院;又创立唐院,收藏由中国带回的典籍。868年敕许以园城寺为传法灌顶道场,形成后来的寺门派。同年任天台宗第五代座主,职位僧教。教义上不同意圆仁所说圆密两者教理相同只是“事相”(仪轨等)不同的观点,认为密教比圆教(天台宗)优越。卒后追谥智证大师。主要著作有《法华论记》、《法华玄义略要》、《大日经指归》、《讲演法华仪》等。所著《授决集》2集,后成日本天台宗寺门派教学的根本圣典。

圆珍(814—891年),俗姓和气,系日本弘法大师空海的外甥,赞岐国(今香川县)那珂郡人。十五岁入比睿山,师事日本天台宗二祖义真,受天台之学。二十岁得道受戒,其后住山十二年,任内供奉十禅师之一。唐大中七年(853年)入唐求法,回国后为日本天台宗第五代座主,又为寺门派开祖。圆珍大中七年(853年)入唐后,于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临海,当日即上临海龙兴寺(开元寺),并“安置道真杜陀房中”。就行满和尚的弟子季皋、僧正清翰的弟子知建等学天台教法,知建“乍见喜欢,宛如骨肉。舍与《维摩》、《因明》二部义疏”。直至十二月九日离开临海。圆珍一生著述甚多,所著游唐日记《行历抄》虽仅存札要,但其中保留的一些内容,对研究临海龙兴寺的历史沿革和对日本传灯大师圆载的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全文共 1580 字

+ 加入清单

第四节细胞生活

知识点目录: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

2、细胞的物质有哪些?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哪些?作用?

4、细胞核的作用?

5、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6、细胞是什么的统一体,细胞怎样产生新细胞?

测试题

1.1、医生给危重病人吸氧、点滴葡萄糖,归根到底是让病人得到()

A能量B二氧化碳C尿素D无机盐

1.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2.1、在细胞中控制物质的进出。

2.2、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氧气,这和细胞中的哪个结构关系密切()

A细胞膜B细胞质C叶绿体D线粒体

2.3、叶绿体中的能吸收光能,这些被吸收的光能在叶绿体中转化、变为储存在中的化学能。

2.4、下列细胞结构中,能控制二氧化碳等物质进出细胞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核D.线粒体

3.1、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沸几分钟,沸水便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这说明菠菜细胞被沸水烫死,细胞内的物质流入水中。把菠菜浸在冷水中,冷水却不会成为菜汤,这是活细胞中的哪种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

A.细胞核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膜

3.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质D.细胞核

3.3、小李穿的白裤子被绿色的菠菜弄脏,将裤子上的绿色除去的最佳材料是()

A.普通洗衣粉B.酒精C.沸水D.肥皂水

4.1、"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决定这种遗传现象的结构位于()

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质D、细胞

4.2、克隆羊多莉长得非常像()

A.供细胞核的母羊B.供无核卵的母羊

C.代孕的母羊D.A、B、C三种羊的一部分

4.3、下图为克隆羊"多莉"的培养过程示意图:

(1)"多莉"不是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它

的身世和三只羊有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组成"多莉"的细胞核来自________羊,将核放入________羊的去核卵细胞中,组成细胞D,诱导其分裂成胚胎后,再移入________羊的子宫内。

(3)"多莉"虽然由丙羊生出,样子却和________羊最为相似,面部毛色为________色。这是因为该羊提供的是________。由此可知遗传信息是储存在细胞的________里。

5.1、在5.12汶川地震中,对当时没有亲人认领的遇难者的尸体进行处理之前,除了对死者编号、拍照之外,还提取死者的DNA样本。DNA主要存在于细胞结构中的()

A、细胞壁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

5.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5.3、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DNA的有机物,DNA主要存在于下列哪种结构里()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6.1、细胞是、和的统一体。

第四节细胞的生活

知识点答案:

1.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的生活需要什么?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细胞中的物质有哪些?

有机物(一般含碳,可烧):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这些都是大分子

无机物(一般不含碳):水、无机物、氧等,这些都是小分子

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哪些?作用?

叶绿体可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线粒体可把化学能转化成生物体所需的能量

4.细胞核的作用?

细胞核遗传信息库

5.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什么?形状像什么?

DNA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叫基因。

7.细胞是什么的统一体,细胞怎样产生新细胞?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测试题答案

1.1.A1.2.细胞

2.1.细胞膜2.2.C2.3.叶绿素有机物2.4.B

3.1.D3.2.A3.3.B

4.1.B4.2.A

4.3.(1)甲羊、乙羊、丙羊(2)乙甲丙(3)乙白细胞核细胞核

5.1.B5.2.DNA5.3.D

6.1.物质能量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常考现代文阅读问题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某段在文中起何作用?

先弄清该段落在文中的位置,再分析其作用。

在文章的开头:①引出下文;②开头点明故事所要描写(说明、议论)的对象;③照应文章标题;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⑤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中间:①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为后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文章的结尾:①总结全文;②解释全文主旨;③照应前文;④照应文章标题;⑤引人深思。(需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个答案全部都写上,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套用适用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太空基因转移基因工程生物育种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进行基因转移比在地球上更容易,成功率更高。研究表明,在航天飞机上对大豆进行的基因转移试验表明其成功率是地球上的10倍。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在太空中更容易做基因转移的原因。据推测,由于地球轨道的低重力,某种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使基因转移更加容易。

太空给基因工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工作环境,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人们可以培育出更多具有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采用把细菌的某些遗传基因材料导入到植物细胞内,以培育出新的植物。但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很低。

在地球上,给大豆进行基因转移的成功率仅为千分之一,这就是研究人员要把目光投向太空的原因。现在,研究人员正集中研究在太空将各种疫苗移植到大豆体内。

科学家目前正计划在国际空间站上建立基因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不但可进行基因移植工作,而且还可在太空中培育新的转基因植物,甚至是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梳理:大洋中脊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

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占海洋总面积的33%中脊,称东太平洋海隆。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起伏程度小于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轮廓平行(图2)。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连接,北端分别经浅海或海湾潜伏进大陆。大洋中脊轴部高出两侧洋盆底部约1~3公里,脊顶水深一般为2~3公里,有的甚至露出海面,如冰岛。中脊被一系列与山系走向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断裂错开,沿断裂带出现狭长的沟槽、海脊和崖壁,断裂带两侧海底被分割成深度不同的台阶。大洋中脊分脊顶区和脊翼区。脊顶区由多列近于平行的岭脊和谷地相间组成。脊顶为新生洋壳,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地形十分崎岖。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轴部,一般有深约1~3公里的裂谷夹峙于两侧裂谷山脊之间。

总结:至脊翼区,随着洋壳年龄增大和沉积层加厚,岭脊和谷地间的高差逐渐减小,有的谷地可被沉积物充填呈台阶状,远离脊顶的翼部可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脉功能关系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动脉功能关系

心脏规律地舒缩,将血液断续地射入动脉,心脏收缩时大动脉管径扩张,而心脏舒张时,大动脉管径回缩,故动脉血流是连续的。中动脉中膜平滑肌发达,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血管管径缩小或扩大,要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小动脉和微动脉的舒缩,能显著地调节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正常血压的维持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周阻力,而外周阻力的变化主要在于小动脉和微动脉平滑肌收缩的程度。

血管壁内有一些特殊的感受器,如颈动脉体、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颈动脉体位于颈总动脉分支处管壁的外面,是直径约2~3mm的不甚明显的扁平小体,主要由排列不规则的许多上皮细胞团索组成,细胞团或索之间有丰富的血窦。电镜下上皮细胞分为两型:Ⅰ型细胞聚集成群,胞质内含许多致密核芯小泡,许多神经纤维终止于Ⅰ型细胞的表面;Ⅱ型细胞位于Ⅰ型细胞周围,胞质中颗粒少或无。

生理学研究表明,颈动脉体是感受动脉血氧、二氧化碳含量和血液PH值变化的化学感受器,可将该信息传入中枢,对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进行调节。主动脉体在结构和功能上与颈动脉体相似。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分支处的一个膨大部,该处中膜薄,外膜中有许多来源于舌咽神经的形态特殊的感觉神经末梢,能感受因血压上升致血管扩张的刺激,将冲动传入中枢,参与血压调节。

动脉管壁结构的发育到成年时才趋完善。可能由于心脏和动脉始终不停地进行着舒缩活动,似较其它器官易发生损伤和衰老变化,其中尤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和基底动脉等的变化较明显。中年时,血管壁中结缔组织成份增多,平滑肌减少,使血管壁硬度渐大。老年时,血管管壁增厚,内膜出现钙化和脂类物质等的沉积,血管壁硬度增大。

因此,只有在血壁结构的变化已超越该年龄组血管的变化标准时,方能认为是病理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excel设置了公式的单元格如何复制数据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候复制一些单元格里的数据,可是复制过来的是一些公式,这是因为你复制的单元格里的数据是用公式得来的。今天我就分享在excel中设置了公式的单元格如何复制数据。

1、打开要复制数据的表格。

2、可以看到总成绩那一列的数据使用公式生成的。

3、选择好要复制的数据,然后点击右键,点击【复制】。

4、在要粘贴的表格处单击鼠标右键,点击【选择性粘贴】。

5、弹出【选择性粘贴】对话框。

6、点击【数据】。

7、点击【确定】。

8、可以看到这下子粘贴的是数据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语文常考现代文阅读问题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对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拿破仑一世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拿破仑一世皇帝(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

--摘自拿破仑给儿子罗马王的遗嘱,其实这何曾不是他的宿愿。

拿破仑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接受法国教育。

·15岁,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以少尉衔毕业,成绩平平。

·24岁,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重要国家奥地利。

·29岁,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30岁,1799年8月,擅离职守,非法潜回国内。10月达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历雾月18日),任首席执政官,攫取政权。

·31岁,1800年5月,开始第二次意大利战役,再次打击奥地利。

·33岁,1802年8月,由首席执政变为终身执政,确立独裁统治。

·35岁,1804年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强迫元老院封他为帝。12月2日,令教皇为其加冕,即皇帝位,建立第一帝国。

·36岁,1805年5月底,成为意大利国王。12月,大败联军,赢得奥斯特里茨大捷。

·37岁,1806年横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进入普京,颁柏林敕令(即大陆封锁令)。

·38岁,1807年弗里德兰之战打败俄国军队。占领葡萄牙国都里斯本。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国都马德里。

·40岁,1809年,攻奥国,进入首都维也纳。攻占教皇国,软禁教皇,从此,教皇地位一落千丈。年底,废黜皇后约瑟芬。

·41岁,1810年4月,立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后,吞并荷兰。封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岁,1811年得子罗马王。加紧对俄战争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起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背景(原因):1.袁世凯卖国独裁破坏共和(政治)2.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经济,根本原因)3.民主共和思想与尊孔复古旧思想产生激烈碰撞,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知识分子认为必须从根本上改选国民思想才能救中国(思想文化,直接原因)

背景:1.辛亥革命后,民主专制没有真正实行2.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在思想界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进步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救国的新出路

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上海创办《新青年》旗帜:"民主""科学"

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口号:打倒孔家店

内容: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锋芒:直指封建儒家思想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1.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鲁迅--中国近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巨匠;《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特点是深刻批判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影响是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显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局限性:1.没有和群众运动相结合2.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肯定。

对传统文化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白话文的意义:有利于传播新思想、繁荣文学创作、推广国民教育

近代化特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一个由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文化,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过程。同时救亡图存贯穿其中

感悟(结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②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③国家独立、政局稳定是实现近代化的必要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Excel单元格默认边框颜色如何修改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使用Office Excel的用户都知道,单元边框颜色默认是浅灰色的,那么当大家需要修改Excel单元格默认边框颜色该怎么弄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修改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方法/步骤

1、可以看到,系统默认的单元格边框颜色如图,浅灰色。

首先我们点击Excel里右上角的“文件”。下图红圈处。

2、在弹出的界面里点击“选项”,下图红圈处。

这软件版本是office 2013的,其他版本的虽然界面有差异,但都在“文件”里可以找得到。

3、弹出“Excel选项”,单击“高级”,下图红圈处。

再次提醒,这软件版本是office 2013的。

4、滑动鼠标中键,下拉找到“网格线颜色”,下图红圈处。

位置大概就在“高级”选项卡的中间下一点的位置。

5、点开颜色卡。下图红圈处。

注:点击油漆桶右侧黑色小倒三角形。

6、选择想要修改的颜色,我们这里以红色为例,下图红圈处。

选好颜色后点击确定。

7、选好颜色后点击确定,现在我们可以看到Excel单元格边框的默认颜色变成了我们选择的红色。如下图。

注意事项

此Office Excel版本为Office Excel2013,其他版本的Excel可能略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现代的生物技术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1、转基因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如:超级鼠和转基因大豆等。

(2)应用:①制药: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药物,如:生长激素,干扰素和凝血因子等。

②培育新品种: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农作物新品种,如:转基因番茄、转基因棉花和转基因烟草等。

2、克隆技术的概念和应用:

(1)概念:将一个生物体的细胞或组织,在实验室培育成一个相同新个体的生物技术,叫做克隆技术。如:克隆羊"多莉"的诞生。

(2)应用:①拯救物种②器官的移植等。

【注: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克隆技术是属于无性生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睛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C项"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地笑,与"笑了"意思重复。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日本人的祖先实为云南的少数民族

全文共 1667 字

+ 加入清单

实际上,大和民族究竟形成于何时,先人来自于何方,在渺茫的史诗和纷纭的传说中早已不可追寻。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早在公元前的某个时间,就开始了向日本的持续且不断增长的移民迁徙。移民大抵是黄皮肤的蒙古人种,主要由来自西伯利亚及中国东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岛的马来人、中南半岛的印支人、长江下游的吴越人,及汉人和朝鲜人混合形成。他们沿着朝鲜半岛而下,渡过海峡,登上了这个位于东亚尽头、曙光总是第一抹生起却是火山密布的列岛。

1979年,日本大阪教育大学人类学名誉教授鸟越宪三郎最早发表新说---“日本人的发源地在中国云南省”。

1984年2月23日,致力于社会人类文化研究的鸟越宪教授对外宣布:“对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了所有婴儿的臀部有胎斑”。鸟越宪教授就这一发现又强调:“日本人在体质上所具有的胎斑渊源是云南,这是一个旁证,证实这个地区是日本人的发源地。”

1988年9月,日本电视工作者同盟抵达云南,其任务就是拍摄《日本人的起源》。

此后,日本学者们的推论又由“倭人起源于云南”,进一步演绎为“倭人的祖先为云南的少数民族”,其范围与核心,基本圈定为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种说法。

持“彝族说”的理由是,鸟越宪三郎、佐佐木高明和渡部忠世等专家到云南考察后发现石林等地撒尼人(彝支系)的“火把节”,类似日本的“孟兰盆节”,即在日本的纪伊半岛,同一天也举行“火把节”,而在日本南部纪伊半岛的神户、京都、大阪、奈良、和歌山等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

持“哈尼族说”的理由是,有日本人惊奇地发现,中国云南的哈尼族与日本大和民族的信仰都具有相似的“万物有灵”观念,特别是在诸神中,日本族最有权威的“天照大神”和哈尼族的“阿匹梅烟”都为女性,亦同是太阳神;日本崇拜“谷神”并奉樱花为国花,哈尼族也崇拜“谷神”,并视樱桃树、樱桃花为神花……

“傣族说”的看法仍出于鸟越宪、佐佐木和渡部等位学者。对于被认为是从云南南下的泰国山岳地带的少数民族,他们曾经进行了实地考察,结果发现在所有婴儿的臀部都有胎斑,同时,也在西双版纳傣族中发现了胎斑。所谓“胎斑”,是指在婴儿臀部及腰、背和肩等各部分皮肤出现的青色斑纹。原因是在皮肤真皮上有黑色素细胞,它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日本人恰有这一人种胎斑的类似性,而且在西日本九州、本州有许多人的血型是A型,这一点也与云南和泰国内地相同……(《云南日报·大观周刊》2000年11月15日报道)

1996年开始,中国及日本的一些学者们组成“江南人骨中日共同调查团”,对中国江苏省发掘出来的春秋至西汉时代(即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人骨,及差不多同期出土的日本北九州及山口县绳纹至弥生时代的人骨,进行了三年的对比研究。经过DNA、检验分析,两者的排列次序某部分竟然一致,证明两者源自相同的祖先。这就是说,日本人的祖先更确定为远不止边陲南疆的中国人。

中日两国,不但同种,而且同宗。(日本《产经新闻》1999年3月19日报道)

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药,曾派徐福率领3000名童男、童女,乘由50艘船组成的庞大船队,东渡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有找到,徐福想打道回府,有手下提醒他,你没有完成皇上交办的差事,回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干脆留下来,徐福一行就留下了。

这时的日本仍处在石器时代,大多数日本人蓄着长发,用绳结扎在头顶,并用一条白布系在额头上。直到今天,日本人还很喜欢在节日里将白布条系在额前。他们大多为黥面纹身的渔民,渔民们认为下海捕鱼时纹身是诱惑鱼的一种好办法。女人们穿的衣服不过是一块在颈部挖了个洞的布,就像墨西哥人的披风。人们性格平和,不会嫉妒。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一般一个男人可娶四五个妻子。日本人喜欢喝酒,像马来人、印度人那样用手抓取食物。那时他们没有肉吃,通常吃鱼、蔬菜和大米。据说当时徐福便发现日本人长寿,可以活到80到90岁,有的甚至活到100岁。他还发现他们在种稻和捕鱼之外,还特别擅长巫术、预言、占星和用泥土占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