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拿破仑

拿破仑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拿破仑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拿破仑问题。

分享

浏览

2270

文章

41

拿破仑率4万法军远征,向农民借一东西,200年后让法国政府很头疼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利息利滚利是十分可怕的,当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就吃过这样的一个大亏,只不过欠的并不是银行的钱,最终还钱的也不是他自己。坦白来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许多成功的英雄其实也有落魄的时候,唐朝开国功臣秦琼在不得意的时候,就曾卖过马,最终得以成就大业,而我们伟大的拿破仑皇帝在远征途中,就因为木材不够,而十分痛苦。据史料记载,公元1800年,拿破仑皇帝率领4万大军远征,也就是发动对奥作战,在征战的途中经过了一个瑞士的小农村。因为作战的需要,拿破仑亲自向当地农民借一东西,这便是村里的大树,他下令砍掉了村里的一些大树,并且还吃了一些百姓的粮食。如果是侵华日军,想必会直接索取,甚至会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然而拿破仑却治军严格,当时手中也没有多余的钱财,便给当地村民留下一张借据,表示自己以后一定要加倍奉还。

然而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拿破仑居然最终兵败滑铁卢,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法国从此退出欧洲舞台的正中心,显然拿破仑再也无法兑现当初的承诺。不过农民的后代却一直保留着这张借据,就这样这张借据一直保留了200年,期间这些农民的后代不断向法国政府索赔,大家要知道,这已经足足200多年了,让法国政府很是头疼,最终拿出了45万法郎,相当于帮拿破仑还了债务。无独有偶,拿破仑惹出的麻烦还不止这一个,公元1797年,拿破仑和妻子约瑟芬曾到卢森堡参观一所小学,当时在学校内,拿破仑夫妇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很是感动。于是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只要法兰西国家存在一天,那么就会在每年的今天给学校送一束价值相等的玫瑰花,以此来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话说完后,拿破仑立即给学校送了一束玫瑰花。

不过拿破仑因为国事繁忙,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卢森堡却把此事写进了课本,后来卢森堡认为有必要让法国人践行自己的诺言,居然向法国政府提出了索要玫瑰花的要求。给予法国政府的主要有2个选择,要么从1797年起,按照三个金路易的价格计算玫瑰花的价格,并且按照5厘复利的方式,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就公开承认拿破仑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伪君子。大家要知道,虽然玫瑰花只有3个金路易,但这已经足足过了200年,经过利滚利,已经变成了137万法郎的巨额债务。法国政府没有办法,只得公开宣布会在物质上支持卢森堡中小学事业的发展,以此来封住卢森堡民众的口。而卢森堡也得到了实际利益,便也没有再要求其他的赔偿。

笔者认为,人无信而不立,国无信而不宁。仅仅从这两件小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认为,法国的确是一个有诚信的民族,一个值得世人尊敬的民族。虽然当年拿破仑说的是一句戏言,但继任的法国政府却都能够有效兑现,这样的契约精神不得不说让人更佩服,而反观二战后的德国,已经开始洗心革面,并且向全世界承认二战的罪责。而日本却一再歪曲历史,居然一直在美化日军侵华战争,真的是让人感慨良多

展开阅读全文

养拿破仑猫的禁忌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养拿破仑猫咪时,首先在饮食方面需要多加注意。毕竟拿破仑猫咪肠胃比较脆弱,平时在喂养猫咪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在配方方面,也需要科学合理,建议不要给拿破仑猫咪喂养一些刺激性的东西,像巧克力,葡萄干,鱼骨头等等。

1

猫砂

拿破仑猫咪其实特别爱干净,而现在大多数猫咪都会天生使用猫砂,要是碰到拿破仑猫咪不会使用猫砂时,铲屎官也可以为它们准备好猫砂,然后教它们怎么使用。只要第1次正确使用之后,后续就不需要再教它,完全可以自己搞定,之后要每天清理猫砂盆即可。

2

梳理毛发

建议铲屎官每天都给拿破仑猫咪梳理毛发,通过梳理毛发,检查一下猫咪是否存在寄生虫或者是猫咪自己有哪些伤口。另外通过梳理毛发,也能够促进猫咪的血液循环,稳固猫毛。

3

猫抓板

拿破仑猫咪指甲是不断生长的,在生长的过程中,外层指甲脱落,里层的指甲就会慢慢的长出。猫咪需要魔爪,促使外层指甲脱落的同时也能够缓解猫咪的一些不适感,所以铲屎官需要给猫咪准备好纸夹板,不然家里面的家具就会遭殃。

展开阅读全文

拿破仑的原味丝袜竟然卖到24万一条 拿破仑为什么喜欢穿丝袜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丝袜大家都很喜欢啊,不管是男性朋友还是女性,对丝袜都有一种特殊的喜好,虽然好像一直都在说丝袜一开始是给男人穿的,但是无所谓啊,毕竟现在一条男士丝袜就要卖到24万呢,当然这也不是一条普通的丝袜,而是一条大佬的原味丝袜。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爱美的女生们已经穿上了心爱的丝袜,当然更爱丝袜的男生们也迎来了美好的季节。丝袜会让女生更加的性感、奢华和妩媚,被称为女性的第二皮肤,是每个女生的必备之物。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丝袜诞生之初却是男性专属,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讲,最爱丝袜的果然还是男人啊。

丝袜的原型来源于裤袜,大概在16世纪,西班牙人开始把连裤长袜与裤子分开,并用编织的方法来编织袜子,这一举措可算是丝袜的鼻祖。此时的欧洲上流社会的男性,就特别喜爱穿白色紧身裤袜。我们看当时的欧洲贵族油画会就发现,他们不但穿丝袜还穿高跟鞋。2010年时,巴黎就拍卖了一双当时的丝袜,成交价高达24万人民币,为啥能卖这么贵?因为它是拿破仑的原味丝袜啊。

我们看最著名的拿破仑的画像,《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此时的小拿同学就穿着他心爱的紧身裤,紧身裤可以算是丝袜的前身了,小拿同学既然喜欢紧身裤,那喜欢丝袜似乎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所以就有了下面这副画。

性感小短裤,时尚丝袜加小皮靴,这个欧洲最强势的皇帝,同时也引领着欧洲的时尚潮流。这睥睨世界的眼神,时尚优雅的抄兜动作,袒露雄风的叉腿站姿,简直是迷死人不偿命啊。

说到时尚的前沿就不得不提另一位皇帝,路易十四。看吧,法国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是时尚的发源地了,看看他们的皇帝都穿着什么吧。簪花小皮鞋、精致小胡须、忧郁的小眼神,外加负离子烫卷发。还有咱们今天的主题,红色手工丝袜,这鲜艳的红色,比现在的妹子们还要鲜艳,简直是潮到爆啊。

到了20世纪初,随着贵族阶级的倒台,平民生活的优渥,时尚不再是上流社会的特权,各个阶层的妇女都加入了追逐时髦的行列,丝袜逐渐的就成了女性们的专专属,直到1937年,美国杜邦公司化学师卡罗瑟斯发现了尼龙纤维,现代意义的丝袜终于诞生。这才有了各位爱好丝袜的男同胞们,欣赏丝袜美腿的美好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在法国人心中为何戴高乐要比拿破仑更伟大?

全文共 1960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国家,在历史上这个国家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造反”。每每折腾一次,那么巴黎就会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不过有趣的是,在法国人民的信中,历史上最伟大人物竟然就是被他们亲手“造反”赶下台的一位首脑,这个人就是夏尔·戴高乐

话说2005年4月的时候,法国国家二台搞了个"法国十大伟人排行榜",结果当选头把交椅的就是戴高乐,而声威远比戴高乐煊赫的拿破仑却落选了!估计好多中国人会不解:拿破仑横扫欧洲、威震世界,仅一部影响西方至今的法典便足以名垂青史。而戴高乐呢?二战中一个国土沦丧的"流亡将军",啥大战都没打赢过,凭啥就超越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伟人"了呢?

不过您不服,也没用,人家法国人就认定戴高乐比拿破仑厉害。可法国人为啥会这样想呢?一句话:没有拿破仑,法兰西照样很牛;没有戴高乐,法兰西估计玩完!

戴高乐到底干了啥?我说那么几条,您就明白了。

二战中,法国不是被希特勒的闪电战分分钟打趴下了嘛,昔日一战的英雄贝当元帅投降了,成了纳粹德国的傀儡——维希政府的首脑。而身高两米、军衔却只是准将的戴高乐,是当时法军的"异类"。

二战前,戴高乐就预言坦克是未来战争的主角,呼吁必须建立强大的装甲部队,他大喊坦克厉害的时候,德国也有个坦克迷发出了同样的呼声,只不过这个德国人很幸运,他被希特勒重用了,他就是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德国装甲之父"古德里安。

戴高乐说坦克重要,法国没人理他;戴高乐说希特勒要对法国下手,也没人理他。当希特勒真对法国下手时,法军一败涂地,唯有戴高乐率领一支不咋地的装甲师拼死抵抗,竟然还俘虏了不少德国兵!这真是奇迹呀!然而,他一个人厉害,有啥用啊。法国还是完蛋了,戴高乐关键时刻跑了——飞到英国号召不愿投降德国的法国人都跟他混。

这时的戴高乐,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但他口才和手腕确实够强,还真就慢慢拉起了一支武装,名曰"自由法国",后又改名"战斗法国"。二战中的戴高乐挺悲催的,美英巨头总想从已经战败的法国身上捞好处,尤其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总么看戴高乐怎么不顺眼,总想以别人来取代戴高乐法国抵抗运动领袖的位子,而戴高乐自己手里的军事力量也太弱,可他愣是凭借超凡的政治才能,利用各大国之间的矛盾折冲樽俎,不但跟着美英盟军"凑热闹",于1944年重返巴黎,还让苏美英等三大国承认自己是法兰西的唯一领袖。

本来二战中的战败国法国,竟然被戴高乐拖着进入了世界五强之列。这联合国安理会"五小强"(常任理事国)中,苏(俄)、美、英、中可都是抗击法西斯的主力,法国呢?一投降希特勒的丢人国家,凭啥也进入"五小强"了?还不是戴高乐手段高强嘛!没有戴高乐,法兰西还不定混成啥样呢!

战后的戴高乐,更猛。法兰西局势一塌糊涂,国内各党派乱打,国外殖民地闹腾,戴高乐雄风再现,于1958年创建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为首届总统。今天的法国,就是戴高乐创建的这"第五共和"。戴高乐足足执政10年,使劲发展法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处处和美英对着干。在他的努力下,法国成为继苏美英之后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美英不是讨厌苏联和新中国么?戴高乐偏偏对苏联示好,还偏偏喜欢毛泽东,他领导法国在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64年);法国不是和德国一直是世仇么,从普法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都打得头破血流,而戴高乐偏偏和联邦德国(西德)总理阿登纳亲密握手,实现法德和解(1963年);美国不是在欧洲整出来一个"北约"组织么?戴高乐一声令下,法国退出"北约"(1966年),让美国和英国他们玩去吧,老子不奉陪了;法国在非洲的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不是一直闹独立么,戴高乐说,好,我不管了,同意!独立去吧(1962年)!

经过戴高乐的一番拳打脚踢,法国终于又恢复了世界大国的地位。毛泽东主席就称赞他是"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虽然后来由于法国经济出了问题导致1968年的"五月风暴"(法国学生和工人集体"造反",全法趋于瘫痪),昔日的救国英雄戴高乐也被迫下台,但是当21世纪法国人评选自己历史上的第一伟人时,戴高乐依旧当选。这说明,法国人也不"糊涂"嘛!。

和20世纪的戴高乐相比,19世纪的拿破仑对世界的影响力肯定更大,不过拿破仑之前,法国就已经是欧洲强国了,18世纪的"太阳王"路易十四时代,法兰西就相当无敌,巴黎就是繁华大都市。而拿破仑时代之后,尤其是德国的崛起,使法国混得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军事方面,法国军队打得都是些什么破仗啊!而戴高乐,在法国已经完蛋的糟糕局势下,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愣是把法国又变成了世界大国。相比于拿破仑,戴高乐的奋斗,更难呀!而且在法国人心目中,拿破仑再牛逼,也终究是战败了,滑铁卢是他们的耻辱呀。而戴高乐执政时,美英还真不敢把法国怎么样。戴高乐去世后,留下了一个依旧强大的法兰西。

展开阅读全文

拿破仑的靴子能卖多少钱?拿破仑升高多少?

全文共 930 字

+ 加入清单

拿破仑升高有多少?虽然说很多人都无法说出个具体数组,但是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就是,拿破仑是个小个子。甚至还有说法认为,拿破仑之所以钟爱高跟鞋,其原因就是为了掩盖住自己身高上的不足,把高跟鞋当成增高垫使用了。

但事实上,“小个子拿破仑”是个彻头彻尾的误会,是数学不好的英国人计算错误。最近,一双拿破仑穿过的靴子拍得了117208欧元(折合人民币91万)的高价,而这双鞋子的尺码也佐证了拿破仑的真实身高。

这双靴子是双纯黑色的高筒皮靴,由拿破仑最喜欢的摩洛哥皮靴制造商量身制作,靴子保存得相当好,皮革的纹路和光泽都让它看起来十分有质感。靴子筒高约48厘米,尺码大小为39码到40码(欧码),即24.5厘米到25厘米,按照身高和脚长比7:1计算,拿破仑的身高应该在171.5厘米到175厘米之间。

虽然这个身高存在偏差,而且在今天看来并不高,但是在当时却远远高出平均值。1800年,法国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64厘米,即使是用目前广泛认可的“拿破仑身高168.6厘米”来比较,他也算是个高个。之所以会有“矮”一说,源自“5法尺,2法寸,4法分”(5pieds,2pouces,4lignes)的记录,该记录是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时,医生所做的测量,他所使用的是法国大革命前的计量方法。

英国人误把尺寸单位当作了英尺、英寸,所以就被换算成了157厘米,英国人还借着这个自己算错了的身高,创作了一些列讽刺画。

据说这双靴子是1814年拿破仑被流放至厄尔巴岛以及圣海伦岛时所穿的。1815年拿破仑逝世,这双靴子由亨利·加蒂安·伯特兰德(Henri-GatienBertrand)将军保存,伯特兰德是拿破仑生前最信任的军官之一,与拿破仑一起被流放。从那时起,伯特兰德始终在为拿破仑能够被安葬于巴黎荣军院而努力,直到1840年,拿破仑的遗骨从圣海伦顺利回到了巴黎,并举行了盛大的安葬典礼。

4年后,伯特兰德去世,他把那双靴子送给了雕塑家卡洛·马洛切蒂(CarloMarochetti),后者在制作多个拿破仑雕塑时,都把这双靴子当作模板。后来,靴子被交由一位名叫保罗·勒鲁的官员保管,并在勒鲁家世代相传至今。

拍卖开始前,这双靴子的估价为5万到8万欧元,但最终它还是不负众望,以最低估价的两倍多成交。

展开阅读全文

拿破仑为什么没被处死?为什么只是流放?

全文共 117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拿破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人不知道这个名字的,曾经一度叱咤风云的欧洲霸主,生性孤僻且傲慢倔强,法兰西人将其拥戴成为至高无上的王。可以说拿破仑是被世界公认的战争之神,所向披靡,横扫一世。然而最终他却在一天内输掉了整个世界,一场滑铁卢战役了却了他的辉煌。1、拿破仑简介

拿破仑·波拿巴,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兰西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曾经多次镇压过反动势力的叛乱,并且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社会秩序的奠基者。2、拿破仑的崛起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不得不说这是拿破仑展示雄才壮志的大舞台,拿破仑也正是借助着这场革命开始崛起的。期初在政府特派员的推荐下成为土伦战役中法军的炮兵副指挥官。在这次战役当中,拿破仑首次崭露头角,大显身手,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惊人的勇气。于是拿破仑这颗新星在土伦战役中诞生了。随后整个巴黎的人都将目光头像了这位出色的年轻人。土伦战役结束之后,拿破仑晋升为了炮兵准将。3、第一次反法联盟失败

1795年,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国国内军团司令,次年年仅26岁的他便成为了意大利军团总司令。到了这个时候,拿破仑就已经成为了法国军界当中的红人以及法国国内上流社会中无人不知的著名人物。在意大利战场上,拿破仑带领着法军旗开得胜,节节胜利,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紧接着拿破仑开始挥师东进,仅仅半年多的时间里就多次重创了奥地利的主力军,并且攻下了奥地利首都米兰以及意大利著名的曼图亚要塞。而这也意味着第一次反法联盟宣告失败。4、拿破仑的威望

此时在法国人的心目中,拿破仑已经拥有者至高无上的权威,他在对欧洲政治平衡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在拿破仑的第一次失败之后,反法联盟要求法兰西无条件投降,逼迫这拿破仑退位。由于考虑到对各国的政治考虑,以及拿破仑在法国人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等一些多方面复杂的因素,反法联盟仅仅只是要求拿破仑投降,并没有要将拿破仑枪决或是实施绞刑。5、若处死拿破仑可能会有什么后果

我们可以完全试想一下,若是反法联盟取得了胜利,然后处死了拿破仑,那么整个巴黎肯定就会立即变成一片血海。以拿破仑的威望,法国人民一定会掀起腥风血雨,那么反法联盟的军队伤亡可能会成倍数的递增,比起与拿破仑开战的损失,可能会更加严重。这就像是我国的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一样。若是不平衡各方势力,那必定会造成国内政治局面动荡不安,甚至挑起战火。6、结语

虽说拿破仑挑起了战争,而且还让反法联盟,尤其是作为主力的英国损失惨重,英国也是绝对有理由也有权利处死拿破仑的。但是拿破仑却拥有着让人无法比拟的人格魅力,即便是在敌方阵营当中也吸引着一大批的铁杆粉丝,就比如当时英联机的统帅,彻底击垮拿破仑的威灵顿公爵也是竭力反对处死拿破仑。所以拿破仑在战败后没有被处死,仅仅只是被流放了。

展开阅读全文

打败拿破仑的两个人是谁?

全文共 191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拿破仑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枭雄,曾经一度让整个欧洲都为之颤抖。拿破仑战争期间,几乎让整个欧洲都臣服在在自己的脚下。了解拿破仑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拿破仑的一生中失败了两次,也正是这两次的失败彻底导致拿破仑无法东山再起。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聊聊导致拿破仑两次失败的这两个人。1、库图佐夫

1812年,无敌的拿破仑带着六十多万士兵杀气腾腾的向俄国挺进,妄图在冬天到来之前解决掉俄罗斯,可是结果却是气势汹汹的法军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了被俄国寒冷无比的冬天和一个独眼的胖子给耗得只剩下两万破衣烂衫的法军狼狈不堪的逃回法国。

这个独眼的胖子就是能苏沃洛夫齐名的俄国两大明星将领。库图佐夫是俄国将军中一个十分难得的大才子,他精通多国语言,懂军事和数学等领域。但请不要就次以为库图佐夫是一个文绉绉的文将,他一旦上了战场可是很猛的。

在1790年,俄军第三次猛烈进攻土耳其的伊兹梅尔要塞的时候,库图佐夫领着一支敢死队用刺刀活生生的杀出一条血路来,最终成功地冲进了要塞之中。在此战中,库图佐夫表现非凡,开始步步高升。

1805年,沙皇任命库图佐夫为俄军元帅,领兵去与拿破仑对抗。可是当时拿破仑刚在乌尔姆一战中重创了奥军,此时法军兵锋正利、气势正盛,不宜与之作战。于是,下令俄国军队撤出战斗。可是,沙皇和奥皇都认为库图佐夫这么做实在是太胆小了,大丈夫就应该面对面的与法军硬拼。沙皇和奥皇开始架空库图佐夫的领导权,由这两个皇帝直接指挥。

12月,法皇、俄皇、奥皇这三个皇帝之间的PK开始了,俄奥联军在两个皇帝的高明指挥下,被拿破仑大的一败涂地,可是战后俄皇却把战败的责任推给了库图佐夫,将其贬了职。

时间很快就到了1812,此时拿破仑已经准备对俄国动手了。整个俄国上上下下都很恐慌,这时沙皇想起了被冷漠了好久的库图佐夫,让他当俄军的总司令。拿破仑一听到俄军总司令为库图佐夫,便不禁感叹道:“这是一支北方的老狐狸”。

库图佐夫虽然是一只老狐狸,但想要去对付拿破仑这个世界第一军事家,是非常吃力的。在博罗季诺一战,俄法双方都打得损失惨重。库图佐夫在这一战中最大的成果为粉碎了拿破仑想要速战速决的美梦。

博罗季诺大战之后,继续向北挺进,可是拿破仑万万没有想到库图佐夫居然做出了这样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将莫斯科空手让给拿破仑,自己率军溜了。可是当拿破仑领兵进入莫斯科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个烈火燃烧的空城。拿破仑失败的命运此时已经注定了,因为在不久后俄罗斯的寒冬就降临了,法军又冷又饿,俄军又不与其决战。拿破仑无奈的下了撤军令,库图佐夫立即下令进行骚扰袭击,法军顿时溃不成军,回到法国时只剩下两万残兵败将。

可惜的是,库图佐夫从此没能再与拿破仑大一架,也没能亲眼看到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就于1913年4月病逝2、威灵顿公爵

威灵顿(1769~1852)全名叫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是英国著名将领,陆军元帅。青少年时代曾在法国接受军事教育,毕业于昂茹军事学校。1787年18岁的威灵顿回国服役,任准尉。参加过1794年的反法兰斯共和国的远征,后来又率驻印度英军征服了迈索尔和马拉提诸国。

1808年起威灵顿就任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联盟军总司令,在比利牛斯半岛与拿破仑军队作战,但成绩并不突出。1812年拿破仑一世对俄战争失败,实力大衰。威灵顿抓住这一战机,于1813年指挥联军向法军发起猛攻,一举收复马德里。这年底,法军被迫放弃西班牙,惠灵顿也因战功卓著而晋升为英国陆军元帅。1814年拿破仑政权被推翻,威灵顿率联军进入法国,并出任英国驻法国大使。

1815年3月拿破仑东山再起,二度执政。欧洲各国君主慌忙结成第7次反法联盟,出兵100万分四路向巴黎进攻。当时法军总兵力只有20万人,众寡悬殊,拿破仑决定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首先击破比利时方向英普联军的进攻,争取主动。6月16日拿破仑率兵5万在林尼一举击溃8万普军,继而转攻威灵顿率领的英军。威灵顿周密地判断了法军的形式,确定了以坚守防御阵地,大量消耗法军有生力量,挫其进攻锐气,再伺机反攻的作战指导思想,以6万英军和150门大炮在比利时境内滑铁卢村布好阵势。

18日拿破仑率军在滑铁卢与威灵顿展开激战,战斗异常激烈,双方伤亡都很大。正当英军防线面临危机的时刻,3万普鲁士援军赶到,猛攻法军右翼。威灵顿趁势率英军反攻,拿破仑腹背受敌,终于惨败。此役,法军损失3万多人和全部火炮,从此元气大伤。1815年7月7日,联军进占巴黎,拿破仑第2次下台,威灵顿任驻法联军司令。

滑铁卢会战的胜利使威灵顿声誉鹊起,1827年升任英国陆军总司令,一直到死。一些史学家把他誉为“拿破仑的克星”,也有人称其为“铁腕公爵”。

展开阅读全文

当年拿破仑为何要卖掉路易斯安那?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全文共 2798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1867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以720万美元将171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而比这个交易更早的60年前,在1803年到1804年期间,法国皇帝拿破仑以1500万美元将214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卖给了美国。如此让美国的领土已下载就暴增了一倍之多。拿破仑不可能不清楚这块地的重要之处,为何还要卖给美国呢?归属的模糊

交易之前的路易斯安那归属也是比较模糊的。现在说起美国获得这块领土的时候,一般都认为美国是从法国手里购买的。但其实,这么说也不算准确,而且还对当时这块土地的归属状况有些误导。

路易斯安那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这无需争辩,但在这时却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法国在1699年得到的路易斯安那,统治管理却只到1762年。当时在七年战争中法国在欧洲和北美都失利战败,法国不得已把今天加拿大的魁北克割让给英国,同时还把路易斯安那割让给了西班牙,所以从1762年开始,路易斯安那就已经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了。

然而,此时的西班牙已经失去了往日辉煌处在衰落之中,得到路易斯安那这种颓势也未见好转。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各国联手组成了第一次反法同盟,西班牙也在同盟其中。但同盟战败法国胜利,而在西班牙直接与法国作战的比利牛斯战争中惨败,因而放弃反法立场,并在1799年开始的第二次反法同盟战争中成为了法国的盟国。而这次西班牙又被英国击败。此时的西班牙就更加注重与法国的同盟关系了。

就在这时法国想起了30年前割让给西班牙的路易斯安那,所以提出归还路易斯安那作为双方维持同盟的条件。经谈判,双方在1800年10月1日达成密约,西班牙同意归还路易斯安那。而法国也同意把自己在意大利的部分领地作为交换给了西班牙。由于是个密约,并没有公布,所以面上路易斯安那仍属西班牙。直到1803年11月30日,西班牙才正式把路易斯安那交给了法国,而就在路易斯安那到手3周之后,法国就正式把它的统治权转让给了美国。所以在美国购得路易斯安那之前,法国只统治了3周,其实就是倒了一下手而已。法国的盘算

那么,法国为什么要在30多年之后不惜以欧洲领地作为交换也要收回路易斯安那呢?其实就是当时的执掌法国政权的拿破仑想要重建法国在北美的殖民帝国。法国对在30多年前失去整个北美殖民地还是耿耿于怀,心有不甘。因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才会不惜血本支持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独立,在美国独立战争中参战的法军甚至比北美13个殖民地的官方军队还多。

而美国独立后,就把法国的帮助抛到了脑后,反而还迅速与英国缓和了关系。并在1794年美英国签署了《杰伊条约》,把两国的争端放在了一边,更让法国来气的是,美英国还重启了贸易往来。而且美国翻脸还以法国发生革命,变成了共和国为借口,拒绝偿还独立战争时欠下的法国债务。

对此,法国岂能善罢甘休,于是开始在海上扣押与英国进行贸易的美国船只。而美国也毫不示弱,并采取对等报复措施,最终双方的矛盾在1798年演化成了颇具规模的海上冲突,持续两年才逐渐平息。与美国如此糟糕的关系让法国意识到,在北美没有自己直接统治的殖民地,法国在全球的颓势将继续下去。这样就更加坚定了法国在北美重建殖民帝国的决心。美国的警惕

那么,刚拿到手的路易斯安那为何又放弃了呢?因为法国重新开始觊觎北美领土,这引起了美国的注意和警惕。当时的西班牙衰落已是人所共知的事了,这样路易斯安那在西班牙手里美国并不担心。美国早与西班牙达成使用两国交界地区的重要港口奥尔良港的默契,美国农产品可以顺利地出口海外。而这对当时的美国非常重要,因为当时美国最强的产业就是农业,农产品顺利外销曾一度关乎美国的生死存亡。

但在1798年,与法国结盟的西班牙突然不让美国再使用新奥尔良港,然后又在1800年把整个路易斯安那归还法国,只是没有正式移交而已。虽然在1801年西班牙又重新允许美国使用新奥尔良港,但这的变来变去让美国的十分不安。这样让美国忧虑这块地一旦重新归属法国,特别是到了拿破仑手中,加上美国北面是英属加拿大,西面又被法国压缩在大西洋沿岸,这就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命脉掌控在法国在手里,美国未来日子就不好过了。海地的失控

美国的担心并非多余,法国拿回路易斯安那当然有具体的盘算。拿破仑计划把夺回路易斯安那作为法兰西殖民帝国在北美的贸易中心,用于销售当时法国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海地所生产的各种商品。当时的海地是全球贸易中重要的一环,因为海地是当时一种最主要的国际大宗商品的主要产地,有世界糖都之称。当时英国和法国每年消耗的蔗糖里有四成来自海地,两国每年消耗的咖啡也有六成来自海地。

所以,法国的设想不是空中楼阁,一旦拿回路易斯安那,真能在北美地区一个建立完整的贸易产业链,对其日后实力的增长将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法国一步一步实施它的计划时,其中一核心环节出现了大问题。这就是1791年其在海地种植园经济中具有核心地位的海地黑人开始暴动起义,这是当时全球黑人暴动破天荒的第一次。

暴动之后,法国曾一度将其招安。因为正是法国大革命之后,为尽快安抚黑人,所以法国开出了让当时还都在实行奴隶制的欧洲各国和美国震惊的条件,那就是给予所有黑人公民权和选举权。尽管如此,但法国和当地黑人的矛盾并没从根本解决,不久海地黑人再次起义且声势浩大,不但打败了法军,还完全把英国与西班牙殖民势力赶走。而美国虽然仍在实行奴隶制,但对于美国来说,法国的威胁比黑人大得多,所以美国海军不仅为海地起义军提供方便,还在战斗中为其提供过火力支援。明智的选择

而拿破仑为实现重建北美殖民帝国的计划,决心以武力解决海地暴动问题。并在1801年12月,派出三多万法军前往海地,重新修复法国的殖民统治。但出乎预料的是仗打得相当不顺利,虽成功诱捕了海地义军领袖杜桑·卢维杜尔,但黑人起义并没有被消灭,而后期遭遇了黄热病疫情,致使包括领军出征的拿破仑妹夫查理斯·李克勒克在内的两万多人死在海地,在海地重建殖民统治的努力彻底失败。

海地的失去让路易斯安那对法国的意义大打折扣,至少在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有什么利益可图,退一步说就是获得了这块殖民地,有美国和英国的虎视眈眈,恐怕法国以后的日子也不会也过。因此,聪明绝顶的拿破仑果断决定,在正式从西班牙手里接管三周后就立即转手以1500万美元卖给美国。结束语

而美国成了最大的赢家,海地的独立、路易斯安那的并入都对美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海地的独立,大量原来的奴隶主逃到美国,而其中许多人就逃到了路易斯安那。美国的领土扩大了一倍多,大量种植园主带着自己的奴隶迁入了新领土定居。这都使美国的奴隶制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壮大。

而法国也没有损失啥,路易斯安那主权归属本就含糊,离法国本土隔山吊远,统治管理起来十分艰难,加上海地的失控,重新打造北美殖民帝国的计划已不现实,又有美国与英国的从中作梗,所以将路易斯安那转手甩给美国并换来1500万美元,对于法国也是划算的。

展开阅读全文

拿破仑说的“中国是只沉睡的狮子”的后半句是什么?一针见血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只沉睡狮子”。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了,尤其是在各种影视剧当中,我们经常能够读到这句话。在我国晚清时期,虽说当时中国积贫积弱,使得西方的列强纷纷趋之若鹜。但是不得不说还是有一些人很清楚的认识到中国与其他西方占领的殖民地是不同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主权很健全的国家,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与思想,迟早有那么一天会绽放出璀璨的光辉。

这句话是十八世纪著名的军事家,皇帝拿破仑说的,拿破仑在全盛时期的时候,几乎将整个欧洲搅闹的天翻地覆,如果不是因为远征俄罗斯惨遭失败,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命运,作为世界历史上最杰出的君王,在当时他并没有看到东方那个强大的国家,却能够对他有一番精准的评价,不能不说这事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其实拿破仑在位的时候,中国正是嘉庆年间,这一时期的大清王朝正是鼎盛的时候,虽然乾隆的时代刚刚过去,嘉庆本身是个中庸的君主,但是各方面的矛盾还不是那么明显,至少表面上来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拿破仑却已经预言中国已经是沉睡的狮子。

拿破仑虽然没有来过中国,但是却能听别人说,尤其是英国在乾隆时期就已经派遣使臣想要和清朝互通有无,只是大清帝国那个时候还是太过高傲,言辞拒绝了对方的美意。当时英国著名的使臣马尔嘎尼在离开中国的时候,就断言当时中国就已经是一艘即将沉没的船。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只要轻轻一推就能倒下。

但拿破仑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以后,首先是表示了反驳,实际上在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拿破仑更深层次的含义,那就是中国虽然是头沉睡的雄狮,但是如果这时候攻打他的话,那么必然会把他惊醒。所以就让他继续沉睡下去。

其实这话包含的意思有很多,拿破仑虽然没去过中国,但是他知道在东方有个无与伦比的强盛国家,虽然十分的腐朽,但是想要对抗它目前来说还很困难,只有沉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有机可乘,事实上也正如拿破仑所预料,仅仅100年的时间,清王朝就已经腐朽的不成模样,而中国也受到了近百年的屈辱,最终才在痛苦中重新焕发了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腓特烈与拿破仑在炮兵战术方面有哪些区别?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这两位都是欧洲历史上排队枪毙时代的超级学霸,这两个人都有着一国单挑多国陆军强国联盟的壮举,都是利用着自己国民的血与肉铸就了霸业。他们两一个是文艺范吝啬鬼,一个是理工科实干家,用着不同的炮兵战术在战场上打基础了不同的乐章。那么腓特烈与拿破仑在炮兵战术方面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腓特烈大帝大帝是地道的文青,不但从小热爱文学,还会演奏笛子,自己编写过笛子曲目。他一生著书颇丰,用法语写出了数十本战斗教材。腓特烈大帝早年被老爹认为是毫无战争天赋,因为他的数学和战争地理学成绩很不好。因此腓特烈大帝在给后辈编写炮兵教材时很费劲,因为炮兵当时和数学密不可分。

腓特烈大帝炮兵技术不行,但炮兵运用上也是高手。和老爹一样,腓特烈大帝是勤俭节约——吝啬的典范,他在自己的宫殿里招待伏尔泰都舍不得拿好咖啡,让士兵们运输火炮更是舍不得自己下本钱。腓特烈大帝没有建立专门的炮兵运输部门,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军需运输部,而后者把大量的马匹分散养到农民家里。

平时这些马匹给农民干农活,由农民提供饲料;战时军需运输部就要查看这些马匹的成色,并从每户农民手里抽走40塔勒给炮兵当工资(这是一般士兵几个月的工资,腓特烈的便宜很难占,因为他有强有力的公务员队伍)。

腓特烈认为机动作战是获胜的秘诀,因此于1759年在兰茨胡特首次创建骑马炮兵。这些炮兵都被腓特烈当成是步兵和骑兵的帮手,因此他认为炮兵的任务是要在会战开始就压制住敌人的炮兵,然后向斜线方向轰击,打开敌人步骑兵的缺口。他布置营炮兵的位置不得超过己方步兵50步距离,在交战时在离敌人1200步远的时候使用实心弹,400步远的时候则改用霰弹。由于他本人不是炮兵行家,所以普鲁士炮兵在专业性比不上“情敌”弗朗茨(特蕾莎女王的丈夫,1744年奥地利就有了专门的炮兵学校)的炮兵,是他高超的战术能力造就了普鲁士炮兵的辉煌战绩,在他的眼中炮兵是战场上重要的配角。

拿破仑是炮兵科班出身,这是当时中产阶级子弟最常选的“专业”,因为数学把很多不学无术的贵族子弟撵出了这个兵种。拿破仑的数学老师是法国当时最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他本人的数学能力极强,因此在炮兵专业能力上远超腓特烈。

拿破仑在炮兵战术并没有太大创新,他的原则有两个:一是火炮远多越好,总是喜欢集中比敌人多的火炮,他运输大炮可不像腓特烈那样吝啬;二是火炮距离敌人越近、打得越快越好。拿破仑的数学能力经常被用来布置更加专业的炮兵阵地,检验下属的战果上,他本人并不喜欢写战斗条例。由于法国比普鲁士土豪地,法国炮兵的训练水平和战术能力也超过了普鲁士,因此在拿破仑战争中把普鲁士同行打得落花流水。

腓特烈、拿破仑尽管有少许差异,但都是战场上的弄潮儿,这两个好战分子之间也是惺惺相惜。

展开阅读全文

耶拿战役是怎样的?拿破仑是如何赢得普鲁士军队的?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奥俄联军在奥斯特里茨战役失败以后,欧洲大陆上暂时性的沉寂了下来,进入到了一个不稳定的和平时期。在上一次的战役当中,拿破仑之所以急于使普鲁士保持中立,主要是因为如果15万的普鲁士大军若是加入到奥俄联盟的话,拿破仑势必会面临一场非常严峻的局面。贝尔纳多特进军多瑙河期间,未经允许即穿越了普鲁士的安斯巴赫公国,曾使普鲁士当局甚为愤慨,几乎导致普鲁士参战。

仅由于拿破仑贿以汉诺威才勉强无事,当然,假拿破仑之手将汉诺威割让给普鲁士是不合法的,但这一割让已为普法条约所确认,该条约是奥斯特里茨之战结束后十四天,拿破仑与豪格维茨伯爵在肖恩布鲁恩宫签订的,不过该条约在两个月后又修改得对法国有利了,但懦弱无能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在柏林受主战派的支配,而主战派的后台是路易莎王后,由于拿破仑要求把安斯巴赫交给巴伐利亚作为割让汉诺威的补偿,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柏林的反法情绪,普莱斯堡条约在南德意志制造了一连串的法国卫星国,巴伐利亚和符腾堡已经变成了两个王国,其领土的扩大是以牺牲奥地利的利益为代价的,

巴登和黑森-达门斯泰特总督也被拿破仑封为大公拿破仑的十九万二千人的大军团非但没有复员,反而继续作为军事力量驻扎在整个德意志西南部靠当地供养,1806年的整个夏季,拿破仑所采取的军事预防措施和他按战时编制维持大军团的做法都只是为了防止奥地利东山再起并对维也纳朝庭起威慑作用后来由于缪拉赶走了在自己的新大公国内的普鲁士驻军,导致与普鲁士的战争爆发战斗起始于拿破仑的主力遭遇到霍恩洛厄亲王于耶拿附近的部队,起初拿破仑只有48,000人,但是他小心和灵活的部署令法军能够建立一个绝对性的优势,而在冯·布吕歇尔将军的15,000人由魏玛赶来之前,霍恩洛厄亲王的部队已经开拔,

但是拿破仑错误相信他正面对普军的主力部队,在北面更远的奥尔斯塔特,达武和贝尔纳多特同时收到指令赶往支援拿破仑,达武尝试取道伊卡斯堡;贝尔纳多特则取道当恩堡,但是达武往南的去路,被普军主力55,000人阻挡,包括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不伦瑞克公爵卡尔·威廉·斐迪南,陆军元帅冯·莫伦多夫和冯·卡尔克洛伊特等人,接着是一场残酷的战斗,虽然人数上处于二比一的劣势,但是达武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第三军抵住了普军多次进攻,并且转守为攻,最后将普军击退,

虽然贝尔纳多特看到达武被普军阻挡,但他却没有加以支援,令他后来被拿破仑斥责1806年10月初,不伦瑞克公爵指挥的普鲁士—萨克森联军在耶拿和魏玛地域设防,拿破仑军队由班贝克,拜罗伊特地域向前推进,企图前出至对方的翼侧和后方普军主力开始向奥厄施泰特撤退,拿破仑误认霍恩洛厄军为普军主力,将大部兵力投向耶拿和阿波尔达,只有达武一个军进攻奥厄施泰特10月14日,内伊元帅率先遣部队进展顺利,

在缪拉骑兵支援下,法军发起冲击,各纵队迅速击败普军,迫其溃逃,这时,普军吕谢尔将军的军成两列横队展开,骑步位于两翼,向法军攻击,法军先以猛烈枪炮火力迎击,继之以优势兵力从正面和两翼对普军实施反冲击,吕谢尔军被击溃,法军追击其残部直至魏玛10月14日凌晨,布吕歇尔将军率普军前卫部队抵达奥尔施泰特,萨勒河凯森渡口东岸的达武军开始渡河,以便夺取普军阵地,进而向阿波尔达推进,

布吕歇尔的骑兵穿过哈森豪森村时,遭到法军炮连的霰弹射击,法军同普军前卫部队交战后,占领哈森豪森村,布吕歇尔得到瓦滕斯莱本师的骑兵增援后,向对方发起冲击,法军以营方阵顶住了有霰弹炮火支援的普军骑兵的猛烈攻击,普军骑兵遭重创后,开始撤退,后在法军猎骑兵的攻击下,狼狈溃逃,同时,在哈森豪森村前集结待命的凡施梅陶师在瓦滕斯莱本师步兵到达后,奉不伦瑞克公爵之命向该村法军发起冲击,普军步兵遭枪炮射击后,被迫停止前进,

成展开队形的普军步兵遭到隐蔽在村里的法军步兵的重创,普军再次冲击仍未奏效,不伦瑞克公爵和兄施梅陶将军都受了致命伤,接替不伦瑞克公爵的梅伦多夫元帅也负了伤,国王威廉三世亲自指挥,但已指挥不灵,普军骑兵退却后,达武军为实施两面夹击,向敌军发起进攻,普军无力阻止法军2个师的迂回运动,开始向奥尔施泰特溃逃,后又沿大道直奔魏玛,魏玛已为法军占领,在奥尔施泰特战役中,尽管普军在兵力上2倍于法军,仍遭毁灭性的失败。

展开阅读全文

奥斯特里茨战役对于拿破仑来说有什么意义

全文共 453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奥斯特里茨战役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挺有意思的,这场战役对于拿破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为何这么说大家也懂的,因为这场战役过后就已经奠定了拿破仑在欧洲战场的霸主了地位了,所以这场战役很重要了,这场战役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在第三次反法同盟战争期间。因参战方为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奥地利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以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的一场著名战役。73000人的法国军队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在奥斯特里茨村取得了对86000人俄奥联军的决定性胜利。

1804年12月2日,35岁的拿破仑·波拿巴加冕称帝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此后,拿破仑继续贯彻入侵英国本土的既定战略积极备战。英国虽然依靠传统的海军优势将法国海军封锁在港口内动弹不得,但若小看拿破仑无异坐以待毙。因此,英国联络欧洲大陆另两个豪强奥地利和俄国组成了第三次反法同盟,两国在东线对法国形成越来越强大的压力。

面对这一形势,拿破仑一方面组织大军团挥师东进迎战奥俄,并决心占领维也纳以求彻底地消除来自东方的威胁;另一方面继续命令海军备战准备冲破英国海军的封锁。但这两条战线却收获了不同的战果。1805年10月,拿破仑指挥法军获得了乌尔姆战役的大胜,多瑙河地区的奥军差不多被全部歼灭。但是,就在拿破仑在乌尔姆接受三万奥军投降的第二天,法国海军上将维尔纳夫指挥的法国-西班牙联合舰队,却在直布罗陀西口的特拉发加角,同纳尔逊海军上将率领的英国舰队进行了19世纪最大一次海战。

结果,法西联合舰队基本全军覆没,英国夺得海上霸权,从此拿破仑失去了海外竞争的能力。皇帝省去了在不擅长的海战上瞎指挥,从而全力关注陆上战场,此时情报部门报告普鲁士也即将加入反法同盟,如果不赶紧争取一场大胜利,欧洲大陆的局势将对法国很不利,法军将腹背受敌。

1805年11月21日,拿破仑率领缪拉、拉纳和苏尔特三个军进驻奥斯特里茨,他要把俄奥联军引进他亲自选定的这个战场,以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彻底打破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此时法军在奥斯特里茨只有53000人,对面的奥母兹聚集了85000俄奥联军,他相信联军会凭优势兵力发动进攻。为了确保对手上钩,拿破仑采取了一系列迷惑手段。

拿破仑命令前哨部队撤退,又谴使谒见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示弱”,要求停战24小时,举行双边最高统帅谈判,他还在沙皇特使面前装出一副信心不足和胆怯的样子。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和奥皇弗兰茨认定拿破仑已成强弩之末,势必要往维也纳方向退却,为求速战速决,采纳了联军参谋长奥地利将军魏罗特尔提出的作战方案,即分出部分兵力牵制法军左翼,以主力向法军薄弱的右翼迂回,并切断法军退往维也纳的通路。联军司令库图佐夫强列反对这个方案,认为应等普鲁士参战后再行决战,但二皇认为联军实力强于法军,因此不予理睬。

战役在1805年11月27日拉开了序幕,拿破仑日夜盼望的战机终于来到了。联军方面,俄军在长距离撤退中损失了大约1.2万人,但精华尚在,加上从本土来的一个近卫军的增援,共有5.3万人,而奥军这时只剩3.3万人。这样,俄奥联军共计有8.6万人,火炮350门。

法军方面,由于这时有迹象显示普鲁士随时会加入反法同盟,拿破仑不得不分兵布防,但此时的拿破仑通过情报已深信联军一定会上套,决战即将到来。于是,他限令周边法军两天之内赶到布尔诺附近,使得法军的总兵力达到了7.3万人,并拥有250门火炮。

12月1日,拿破仑令做出了最后的部署。左翼由拉纳的第五军镇守北面的桑顿山,缪拉亲王的5600名骑兵预备军在后支援。贝尔多纳特的第一军也将在这一线发起攻击。南方的塔尔尼兹村和索科尔尼兹村是拿破仑故意暴露出来的右翼,吸引联军进攻。这一侧仅由苏尔特军的一个师12000人把守,师长列格朗。达武的第三军将在第二天凌晨抵达增援。苏尔特军余下的两个师则潜伏在战场中央,一旦联军主力都被吸引到南方,就一举攻下普拉钦高地,切断联军两翼的联系。

与此同时,联军总部也制定了自己的计划。老谋深算的库图佐夫主张继续撤退以拖垮劳师远征的法军,但雄心勃勃的亚历山大和急于复仇的奥地利将军们被拿破仑的诱敌之计所迷惑,认为这是打败拿破仑的天赐良机。

尽管名义上库图佐夫是全军总指挥,但实际的决定权在亚历山大手中。最后,由奥地利的洛维特将军制定的联军作战计划正中拿破仑下怀:巴格拉季昂指挥右翼前锋部队进攻桑顿山,牵制法军。利希顿斯坦因的第五纵队则负责保障他和中央接合部的安全。联军主攻方向在南线,左翼前锋部队和第一二三四纵队在巴克斯霍顿的指挥下,将攻占塔尔尼兹村和索科尔尼兹村,打垮法军的右翼,然后向北全面包抄。

联军兵力分成五路纵队,从奥洛穆茨附近的阵地出发,逐次向东南开进,在布尔诺以东的奥斯特利茨镇及其西南一线展开。拿破仑决心孤注一掷,故意放弃普拉岑高地,指挥法军于12月1日全部退到了战场西缘的哥尔德巴赫河一线。12月1日,联军到达预定战场,迅速占领了普拉岑高地,并作好了全面进攻的准备。

拿破仑此时的意图,首先引诱敌人把主攻方向指向法军防御薄弱的南翼,即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然后,乘俄奥联军主力南移而中间空虚之机,集中法军主力在中段进行反击,必须不借一切代价夺回该地区的要点普拉岑高地;尔后,向南卷击,歼灭俄奥联军主力于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地区。为此,拿破仑决定,要在防线北段集中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二,而在南段同样宽的正面上,只配置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12月2日凌晨6点,联军在弥漫的大雾中开始移动。激战首先在南线爆发,基恩米亚率领5000奥军组成的左翼前锋部队进攻塔尔尼兹村,被法军击退。8点,多克托洛夫第一纵队的14000俄军赶到,以优势兵力攻下了塔尔尼兹村。联军在塔尔尼兹村还未及站稳脚跟,达武已经率军赶到并立即发起反击,夺回塔尔尼兹村。随后,联军乘混乱又发动了一次反击,再次攻下塔尔尼兹村。

对塔尔尼兹村的进攻开始后不久,伦格朗指挥的第二纵队和普雷斯比斯维斯基指挥的第三纵队也先后投入了对索科尔尼兹村的进攻。索科尔尼兹村战况激烈,俄军首先攻下索科尔尼兹村后不久,败退下来的法军立即重整部队,发动反击夺回索科尔尼兹村。俄军再次攻下索科尔尼兹村后,达武军的费利埃师赶到,又将俄国人赶出索科尔尼兹村。此后索科尔尼兹村反复易手,但联军始终无法将其彻底占据。

为了制止俄奥联军向南段法军的侧后实行迂回,稳定防御阵势,同时也吸引更多的联军投入这个方向,拿破仑命令,配置在该段二线的第三军迅速投入战斗,从西南方向突击敌人的左侧后方。由于法军的新锐力量突然实施猛烈的反击,已经渡过哥尔德巴赫河的联军,被迫向河的东岸撤退。

在北线,巴格拉季昂指挥的右翼前锋部队由13000名俄军组成,利希顿斯坦因的4600名奥地利骑兵在他的侧翼。他们负责进攻拉纳把守的桑顿山。联军发动了数次猛烈的攻势,但在法国步兵,骑兵和炮兵的协同防守下,都被打退,上午10点30分,拉纳和缪拉发动反击,一举将联军赶出北方战场。

在南线和北线展开激战的同时,苏尔特军的范达姆师和圣海拉尔师乘着浓雾的掩护,推进到普拉钦高地脚下静静潜伏,等待着进攻的信号。上午8点半,由24000名俄奥联军组成的第四纵队在克罗拉瑟的指挥下,也开始离开普拉钦高地,加入对南线的攻击。至此,南线已吸引了超过5万人的联军主力。中央的普拉钦高地正如拿破仑的设想一样,变得兵力空虚,法军将轻而易举的从此突破。

上午9点,拿破仑对苏尔特下达了进攻的命令。也就在这时,红日终于透出云层,驱散了浓雾。蛰伏已久的法军范达姆师和圣海拉尔师的精锐士兵敲着鼓点,挺着刺刀,一举冲上普拉钦高地。当时,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尽管事实上已被剥夺了指挥权,但他仍带领一个军的兵力,稳坐在普拉岑高地,静观战局的进一步发展,等到了关键时刻再把这支部队拿上去。可是,刚愎自用的沙皇看到联军主力攻击受挫,便令占领普拉岑高地上的这个军放弃阵地,前去增援南翼联军。这样一来,联军的整个部署给打乱了。

面对法军突如其来的中路突破,普拉岑高地原上本洋溢着乐观气氛的联军总部顿时乱作一团。克罗拉瑟的部队已经离开,利希顿斯坦因的部队也在激战当中。法军轻易的就粉碎了驻守俄军的抵抗,占领了高地。伦格朗率第二纵队反攻,也被苏尔特军击退。11点30分,法军已完全控制了普拉岑高地。随后,拿破仑将大本营移到了普拉岑高地上,同时命令贝尔多纳特从北线赶来增援。

普拉岑高地一经失守,亚历山大随即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因而在库图佐夫的协助下,下令将所有的预备队调上来,企图重新夺回这一高地。为了避免被彻底分割的命运,康斯坦丁大公亲自率领作为预备队的俄罗斯近卫军做孤注一掷的反攻。拿破仑也将贝西埃指挥的近卫军投入战斗。俄军连续四次猛攻都被法军打退,到中午十一时左右,战局一时呈胶着状态,但拿破仑手下还有完整的贝尔多纳特第一军,而联军已经没有一支预备队可以投入战斗了。

紧接着,法军转入进攻,把俄奥联军从阵地中央切开,使他们分为互相不能策应的南北两个部分。位于南面的联军主力,完全暴露在占领普拉岑高地的法军火力之下。随着贝尔多纳特大军源源不断开上普拉岑高地,俄罗斯近卫军终于支持不住,全军溃退。到了下午2点,普拉岑高地上尸横遍野,拿破仑完成了他分割联军的计划,联军的中路彻底被击溃。自此大局已定,联军的溃败已成不可逆转之势。

下午2点,重整后的圣海拉尔师兵分两路,从普拉岑高地南面开下。一路前往索科尔尼兹村,会同达武发起反击;一路切断南线联军的归路。南线联军很快就被这最后的一击打垮,各支部队纷纷夺路而逃。联军在整个战线的中部和北部都被法军彻底击溃了,只有在南部的主力还处在普拉岑高地和南部湖泊之间,在孤立突出的不利态势中。拿破仑极其敏锐地发现并迅速利用了这一有利时机。他在占稳普拉岑高地以后,很快把火炮调了上去,用以支援法军的全线反攻。法军呼喊着,顺着高地的斜坡横扫下去。

面对这一无法抵挡的洪流,联军很快就溃散了。只有少数人逃往布尔诺方向,大部分被压缩到了沼泽地带。这些人被赶到了刚刚结冰的湖面上,人马车炮,拥挤不堪;而在这时,普拉岑高地上的法军炮兵,开始向湖面进行猛烈轰击。顷刻之间,冰碎炮翻,人员纷纷落水,据说有几千人葬身湖底了。联军士兵纷纷地放下武器当了俘虏。

混乱中,弗朗西斯和亚历山大甚至被他的参谋部和侍从人员抛弃,孤身一人逃出的亚历山大最后被俄军在一个小村落中找到。也许可以说,是冬天短暂的白昼救了两位皇帝的性命,使他们侥幸地逃出了法军的包围。在激战中,联军总司令库图佐夫负了伤,差一点当了法军的俘虏。

下午4点30分,天降小雪。拿破仑策马巡视战场,奥斯特里茨战役以法军的辉煌胜利告终。奥斯特里茨战役中,联军损失超过26000人,其中15000人战死,超过10000人被俘。此外还损失了186门大炮,45面团旗。法军伤亡8500人,损失1面团旗。

1805年12月4日,弗兰西斯二世和拿破仑会谈,达成停火协议。12月27日,奥地利和法国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奥地利退出反法同盟,弗兰西斯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封号。至此,第三次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告终结,拿破仑成为欧洲的霸主。

展开阅读全文

博罗季诺之战对拿破仑有什么影响?

全文共 5885 字

+ 加入清单

博罗季诺之战其实在历史上不著名,但是这场战役依旧十分的重要的,俄国人在莫斯科的郊外阻击了拿破仑,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效果,但是这场战役已经代表着拿破仑的军队覆灭要开始了,所以也还是非常非常有意义的,具体的我们继续往下看了!

公元1812年8月26日,俄法两军在博罗季诺展开了一次规模最大的会战。会战结果是双方均伤亡惨重,法军获胜但未能完全实现歼灭俄军主力的战略目标;俄军在占据有利地形,防御工事完备,准备充足的情况下被击退,战术层面完败,但成功消耗了法军的大量有生力量,达成部分战略目的,战争主动权逐渐转移至俄军方面。

发生在1812年9月7日的博罗季诺战役,是整个拿破仑侵俄战争中最激烈、最血腥的战役。在整整一天中,双方近30万大军进行了惨烈的互相猛攻,这是法俄两个民族狂热与剽悍的大碰撞,即使是最精锐的部队投入,也没能取得决定性的战果。战役结束后,在正面宽8公里的战场上铺满了双方士兵的躯体,这场战役最后以巨大的消耗战和大出血而载入了史册。

博罗季诺村位于莫斯科以西120公里的科洛查河北岸,从斯摩棱斯克通往莫斯科的大道从村北部经过,两侧河岸险峻陡峭,形成天然屏障。中央是较为平缓的库尔干纳亚高地,便于军队调动和布置。村南部则是大片森林,适合军队隐蔽与机动。在这样的地形上,防守方只要沿大河屏障配置好部队,就可以大大节省两翼兵力,而集中于正面战场打击敌人。进攻方则很难进行战场迂回,而不得不进行纵深切入式的强攻,要在防守方面前拉长战线,随时可能遭遇反击。

选择博罗季诺作为战场的是俄军名将库图佐夫。时年67岁,一生从军,曾与波兰人和土耳其人作过战,1805年又指挥俄军与拿破仑在奥斯特利茨打过仗。库图佐夫性格坚毅,眼光敏锐,是个优秀的统帅。自法俄开战以来,俄军统帅巴克莱率军一直不断地撤退,从沙皇到各级将领都对他十分不满。血气方刚的亚历山大一世希望能尽早将法军赶出他的国土,所以他迫切想和拿破仑打上一仗。

1812年8月16日,法俄两军在斯摩棱斯克发生激烈战斗。俄军再次弃城而走,战线不断移向莫斯科。亚历山大一世再也无法忍受,解除了巴克莱的职务,任命库图佐夫为俄军总司令,并调动各路俄军前来保卫莫斯科。此时库图佐夫已是垂垂老矣,身体很虚弱,眼睛也瞎了一只,但他还是毅然挑起了领导全军的重任。他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认为可以和法军打一仗。准备以积极防御的手段尽量杀伤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为日后交战和歼灭法军保存实力。俄军虽然一路败退,但主力未损,对侵略者的痛恨使他们的士气反而更加高昂。

俄军的骑兵部队很精良,分为轻骑兵、重骑兵和龙骑兵。其中轻骑兵和龙骑兵配备步枪和弯刀,重骑兵则带有胸甲,配备长刀和手枪。三种骑兵互相支援,作为独立而强大的战场突击力量被用于正面攻破敌方阵地。此外,俄军还拥有数千名优秀的哥萨克骑兵,他们生性剽悍凶狠,虽然不善于正面猛攻,但善于追击、警戒和伏击,每次发动攻击都像战场上的乌云滚过,令敌方不寒而栗。

俄军的步兵相当英勇善战,只是装备较差,配备的是不同口径的滑膛枪,补充弹药不易,集火速度也落后于法军。不过他们坚信俄国元帅苏沃洛夫的名言:刺刀比子弹更有用。俄军炮兵也在新近进行了整编,配备了一批新武器。它规模庞大,包括44个重炮连和58个野炮连,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高于法军。手中有这样一支部队,库图佐夫对即将到来的会战充满了信心。作为一名大军统帅,他也希望能与当世第一名将拿破仑真刀真枪地较量一场,分个高低上下。

拿破仑占领了斯摩棱斯克,却还是没能够消灭俄军主力,更没有达到使俄国屈服的目的。此时已近8月底,俄国的秋天很快就要到来。看这个战场形势,即使法军再向前进,俄国人还会继续后撤到更远的地方,恢复实力,继续抗争。那样的话,最不想见到的冬季作战就要到来了。现在拿破仑面临三种选择:第一,收兵回国,但这是拿破仑永远也不会考虑的;第二,在冬季坚守斯摩棱斯克一线,以便等到来年春天再重整大军进攻俄军;第三,立即前进,以迫使俄军与法军决战。

这三种选择中,在斯摩棱斯克过冬是最佳方案。此时法军经长途行军及战斗伤病已大量减员,再加上去还要分兵去保护兵站、补给点和交通线上的桥梁,拿破仑手中能够作战的部队只有不到17万人。而且给养已消耗殆尽,食品越来越短缺,随军马匹大量死亡,骑兵威力已大减,炮兵也因没有马匹拖曳而逐渐掉队。除此之外,法军还经常受到小股俄军和游击队的袭扰,弄得军力疲惫,士气衰退。法军极其需要一段休整时间,以培养战斗力,重新发动攻击。然而拿破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冒险东进。拿破仑认为,如果真的停止前进,就会给俄国半年多的喘息时间,沙皇就会利用这个时机抓紧动员和训练新军,并从英国得到物质上的援助。到时不但俄军将比现在更强大,

而且法国也难保不会后院起火,特别是拿破仑最放心不下的西班牙半岛。唯有此,拿破仑才决心做一赌博,以抓住俄军主力进行决战作为这一世纪筹码。8月29日,拿破仑率法军主力离开斯摩棱斯克,沿通向莫斯科的大路向东进发。

库图佐夫利用地形精心布置了博罗季诺战场。俄军阵地正面宽8公里,右翼紧靠科洛查河;左翼与难以通行的乌季察森林相连;中央以库尔干纳亚高地为依托,在上面修筑起了一座拉耶夫斯基棱堡作为防御支撑点;主阵地后方有森林和灌木林,便于隐蔽配置军队和实施机动;在棱堡以南的俄军左翼主要是平地、沼泽和丛林,俄军在这里主要以谢苗诺夫斯卡娅村为主要支撑点,附近还有3个小的防御棱堡,以巴格拉季昂棱堡为主。库图佐夫认为法军会沿斯摩棱

斯克大道推进,所以把兵力最雄厚的巴克莱军团放在了阵地右翼;中央和左翼则由巴格拉季昂的部队来防守。相对而言,巴格拉季昂的防线过长,从而给了法军以可乘之机;在左翼主阵地前约2公里,俄军修建了一座舍瓦尔季诺棱堡,有1个师部队防守。俄军在博罗季诺阵地的总兵力为12.2万人,大炮约为640门。

9月5日,拿破仑大军抵达博罗季诺。拿破仑在巡视阵地时发现俄军的舍瓦尔季诺棱堡位于左翼阵地之前,威胁着进攻法军的侧背。他立即命达武的部队拔掉这一钉子。战斗从日落一直打到将近午夜,法军终于攻占了这一棱堡,俄军损失大约5000人,残余兵力退回主阵地。

9月6日,拿破仑再次巡视战场,确定了兵力部署。法军步兵以军为最高编制,下又辖师、团、营、连,武器配备以卡宾枪和燧发枪为主,这次侵俄的多是征战多年的老兵,作战经验丰富。法军的骑兵也以军为编制,下辖师和团。其中每团4个中队各250人,分为卡宾枪骑兵、胸甲骑兵、龙骑兵、骠骑兵、猎骑兵等。其中胸甲骑兵配备军刀和手抢,卡宾枪骑兵除军刀手枪外,还携带一支卡宾枪,两者合称重骑兵。骠骑兵和猎骑兵为轻骑兵,配备弯刀和卡宾枪。龙骑兵可以执行侦察和袭扰任务,配备军刀、手枪和龙骑兵火枪。法国骑兵是欧洲最精锐的骑兵,将骑兵组成军团使用到战场最关键时刻进行冲锋是拿破仑的首创,在历次战役中都是无坚不催的力量。

另外,拿破仑还有一支闻名天下的帝国近卫军,全部由最精锐的老兵组成,分成掷弹兵团和猎兵团,戴着熊皮帽和鲜红的羽饰。这支部队从不轻易出现在战场上,但是只要出现,就必定已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刻。因为法国大军散布在漫长的进军路线上,进攻博罗季诺的总兵力约为13万人,大炮587门,相对俄军并不占有优势。

因为兵力不足和地形限制,拿破仑没有采用从侧翼迂回俄军的战略,而是决定从正面进行强攻。拿破仑命达武率第1军进攻俄军左翼的巴格拉季昂棱堡;内伊的第3军在朱诺的第8军的紧密配合下,以近卫军为战略预备队,向中央防线的拉耶夫斯基棱堡南面的谢苗诺夫斯卡娅村进行攻击。

欧仁的第4军在科洛查河北岸作战,其任务是摧毁博罗季诺村,然后利用3座特制的浮桥渡河,向拉耶夫斯基棱堡发动进攻;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5军沿斯摩棱斯克大道从侧翼包抄俄军左翼;缪拉则指挥第1、2、4三个骑兵军,对中央和左翼俄军进行决定性的一击。可以看出,拿破仑已瞅准了俄军中央和左翼防线的弱点,决心从这里实现突破。

9月7日凌晨6时,法军集中了所有炮兵火力,向俄军阵地猛烈轰击,俄军也毫不示弱,还以炮火。双方进行了长达几小时的炮战,整个战场上沙石横飞,硝烟弥漫,百米处不见人形。随后,法军在全线发起了进攻。达武的第1军猛攻巴格拉季昂棱堡,俄军炮兵猛烈开火,打得法军尸横遍地。其后俄军步兵射出排枪弹雨,打乱法军进攻队形,双方接着展开了殊死的肉搏战。

混战中,达武的坐骑被击中,他本人也被震伤,只得撤下战场,将指挥权交给法军师长德赛。双方反复拉锯,法军一度攻占了俄军阵地,但在俄军援军的反攻下,又被赶了出来。德赛重新集结法军,再次向巴格拉季昂棱堡发动猛攻,缪拉元帅的骑兵也加入了战斗。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大炮对轰、刺刀拼杀和骑兵肉搏。双方军队疯狂地在阵地上一次次撞击,拼死厮杀。

战斗中,左翼俄军主将巴格拉季昂亲王中炮负伤,于2周后死去。法军不顾伤亡地一次次发起冲锋,终于夺取了2座棱堡,并毫不留情地猛攻主棱堡。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中午,经过连续8次攻击,法军终于攻占了巴格拉季昂棱堡。

在法军进攻巴格拉季昂棱堡的同时,波尼亚托夫斯基的第5军也向俄军的左翼防线进行了迂回。上午8时,双方军队展开了激战。因为俄军部分兵力被抽去支援巴格拉季昂棱堡,法军很快攻占了乌季察村,并继续向纵深挺进。库图佐夫急忙从右翼抽了1个军赶过来,顽强阻击法军。经过激烈战斗,法军的攻势被遏阻住了,但俄军指挥官图奇科夫也在战斗中阵亡。

在俄军右翼,欧仁亲王率领法军第4军向博罗季诺村的巴克莱部队发动攻击。双方进行了几个回合的争夺,小有伤亡后,俄军主动退回了主阵地。法军占领了博罗季诺村,然后于上午9时30分架浮桥渡过科洛查河,开始进攻拉耶夫斯基棱堡。法军先以大炮猛烈轰击棱堡,给坚守在棱堡后方的俄军骑兵以巨大杀伤。

稍后,法军步兵奋勇冲向棱堡。守卫在这里的俄军因分出了一些军队去支援自己的左翼,因而陷入一场苦战。法军的第一次进攻在俄军的排枪炮火下被击退了,但很快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法军不顾死伤,以方阵队形踏过弹雨,顽强地攻进了棱堡。双方士兵立即进行了面对面的殊死搏斗,棱堡里到处是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动地。

经过几度的白刃格斗,俄军将法军赶出了阵地。拿破仑见状,立即将格鲁希的第3预备骑兵军投入了战斗。法军骑兵高举着马刀,杀向俄军阵地。俄军立即结成步兵方阵,以密集的排枪火力射击,一时间弹落如雨,法军骑兵被打得人仰马翻。法军又连续发动几次进攻,一直血战到接近中午,却还是没能攻占拉耶夫斯基棱堡。

为了扭转右翼的被动局面,库图佐夫派出了1个骑兵军和顿河哥萨克骑兵共8000余人,渡过科洛查河向法军占领的博罗季诺村发动进攻。法军一支骑兵冲上去进行战斗,很快被俄军骑兵打散。留守博罗季诺村的法军1个师立即结成方阵,以密集火力阻击俄军骑兵。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交战,俄军损失很大,不得不放弃了攻击。

在左右两翼激烈战斗的同时,拿破仑命达武和内伊的部队联合向拉耶夫斯基棱堡以南的谢苗诺夫斯卡娅村地区发起了攻击,朱诺的第8军和法军骑兵也参加了战斗。法军照例先对俄军实施猛烈炮轰,然后法军骑兵和步兵排成整齐的方阵向俄军阵地发起进攻。俄军炮兵毫不客气,将炮弹密集地倾泄在法军头上。

随后俄军的龙骑兵刮风一般冲向法军,双方骑兵像两道长墙一样撞在一起,雪亮的战刀立即叮叮当当地撞击成一片。在骑兵拼杀的同时,俄军步兵也杀出阵地,与法军步兵展开了刺刀见红的白刃战。在这场举世罕见的血战中,双方士兵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果敢。内伊元帅奋勇当先,亲自率军冲入敌阵,在最关键的时刻顽强苦战不退,战后被拿破仑授予莫斯科亲王封号。

大混战一直进行到了中午,在一片尸山血海中,谢苗诺夫斯卡娅地区终于陷落在法军手中。此时法军一线部队也伤亡惨重,无力再继续扩展战果。内伊和缪拉向拿破仑紧急求援,以期在俄军立足未稳之时一举攻破俄军的防线,这样便很可能赢得这场战役。然而,拿破仑犹豫片刻后拒绝动用他最精锐的近卫军参战,在远离法国本土千里的异国战场,他不能用他最后的预备队来冒险。

事后证明,博罗季诺战役不可能使法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而近卫军是全军的中坚,在任何时候都是坚定可靠的,在日后的法军大撤退中这种可贵作用就充分显示了出来。由于法军没有乘胜挺进,俄军很快就调集兵力稳住了中央防线。

这场残酷的战役不可避免地要持续到下午了。整个战线上,法军还需要攻克拉耶夫斯基棱堡。俄军占领这里,就可以对左右两翼的法军形成纵深威胁。因为俄军骑兵对博罗季诺村的袭扰,欧仁亲王重新调整了兵力,直到近下午3时,才再一次对棱堡进行了大规模进攻。为了配合法军进攻,占领谢苗诺夫斯卡娅和博罗季诺的法军炮兵集中优势炮火对拉耶夫斯基棱堡实施了交叉火力封锁。

法军骑兵和步兵再次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俄军阵地,俄军在猛烈炮火阻击后,也杀出阵地,重演了千军万马的肉搏拼杀。双方都在此耗尽了全力,一队一队的步兵和骑兵投入到这场大战中,战场上到处都是喊杀声、兵刃撞击声、伤者哀嚎声和战马嘶鸣声。

法军顽强推进,一步步挤进了棱堡。杀红了眼的法军到处追杀俄军炮手,棱堡内尸横遍野,惨不忍睹。下午4时左右,法军终于拿下拉耶夫斯基棱堡。其后,欧仁亲王在棱堡后的高地上集结了所有可动用的骑兵,又凶猛地向准备反攻的俄军杀去。在这一天的最后一场恶战中,双方的骑兵、步兵和炮兵反复攻杀,人尸马体铺满了棱堡后的高地。

战斗一直持续到入夜,俄军终于支持不住,一面拼死抵抗,一面逐渐向后方退去。法军也筋疲力尽,拿破仑没有下令追击。第二天清晨,库图佐夫将部队从战场上撤了下来。俄军付出巨大代价,仍然没有挡住法军,又没有预备队补充,只好退向莫斯科。

博罗季诺之战,双方的伤亡都异常惨重。俄军伤亡4.4万人,被俘千余人,损失大炮40门;法军伤亡也有3.6万人。双方还伤亡了大批的高级将领,俄军有22人,法军则有38人。会战结果,俄军阻挡法军的目的没有达到。同样,拿破仑歼灭俄军主力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将近两个月后,拿破仑率军从莫斯科撤退。再次经过博罗季诺战场时,成千上万具俄国人和法国人的尸体还扔在原地,没有人去掩埋和触动,已经腐烂了。这种凄惨的景象令法国军队士气大丧,失败主义迅速弥漫,溃退加速,只想尽快离开俄国,这种效果是拿破仑万万也没有想到的。

就拿破仑个人来说,博罗季诺战役仍充分表现出了他善于判断战场形势及选择突破点的敏锐目光,火炮的运用依然是炉火纯青。将士用命,法军已然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流了这么多的血,胜利依然遥远,已然说明法军在中欧浅纵深作战的成功经验运用在巨大的俄国战场是如何的出乎想象。拿破仑帝国的命运星向着深渊迅速滑落。

展开阅读全文

蒙古人征服莫斯科是怎么做到的?为何希特勒跟拿破仑不行?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在军事历史当中,莫斯科的存在似乎一直都是一个巨坑,不论是实力多么强劲的军队来攻打莫斯科,最终都是会落到个惨败的下场。在历史上诸多兵败莫斯科的案例当中,最为著名的就要属拿破仑希特勒了,他们麾下的军队在当年那个时代绝对是称得上无出其右,但灰飞烟灭的结局却让人不得不思考莫斯科是不是真的不可征服?不过我们把目光再往前推一点就会发现,蒙古人也曾经将兵锋直指过这里,不过他们成功了。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面积约2560平方公里,比起北京1.68万平方公里,还是小了点。但莫斯科常住人口约1230万,占到俄罗斯总人口1.46亿的约8.42%。我们北京虽然也是大都市,但占全国人口只有约1.55%。莫斯科在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分量,大概相当于我们北上广深的总和。总体上俄罗斯比中国人口密度小多了,但是莫斯科却非常拥挤,这个一个人口分布不均,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国家。

蒙古人之所以会与后来两位有所不同,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区别还是时代。如果回到蒙古帝国向东欧扩张的年代,我们会发现此时根本没有统一的俄罗斯,相反整个东欧平原上大大小小分布着无数个斯拉夫公国。这些宛如部落一般零散的公国基本上就是一盘散沙,而莫斯科公国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因此蒙古人在宣扬武力的过程中基本没有遇到什么有组织的抵抗。

时间跳转到19世纪和20世纪,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拿破仑时代的沙俄和希特勒时代的苏联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一时期的俄罗斯人不仅有着恐怖的人口基数,民族意识和组织力也得到大幅提升,因此拿破仑和希特勒遇到的俄国与蒙古人遭遇的俄国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不客气地说,在欧洲有“野蛮人”之称的蒙古人在面对莫斯科公国的时候要比他们的对手“文明”得多,起码在军事技术方面是这样。

与拿破仑时代莫斯科坚固的城墙和希特勒时代的地雷阵、铁丝网相比,蒙古时代的莫斯科城防只能用“简陋”来形容。当时偌大的莫斯科城市基本没有像样的工事体系,城墙也只比栅栏好一点,而这在蒙古人的抛石器面前基本没有抵抗能力。再者就是后勤的区别,拿破仑和希特勒已经进化到热兵器时代,弹药、粮食、油料等物资需要依靠长长的后勤队伍来保障,任何一个作战链条的失误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而蒙古人基本没有类似的烦恼,而且出于游牧民族的天性,他们的后勤保障极为简单有效。在各种记载当中,我们基本找不到有关蒙古后勤部队的记录,因为他们的单兵所需几乎完全依靠个人携带。一般情况下,每个蒙古士兵都配备两到三匹马,这样的运力足够保证作战和运输使用。而且在军粮的制作上,蒙古人也有自己的独创性,您肯定听说过“牛肉干”这个词。

没错就是牛肉干,蒙古士兵把风干的肉放在马背上,这样既便于保存,食用起来也方便。饿了吃肉干,渴了喝马奶,如果行军需要,屁股长在马背上都没有问题。拥有这样的军事代差,拔都的军队就是不想打胜仗估计都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拿破仑所说的“我不愿为取金蛋而杀掉我的老母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这是成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所学校,是法国非常著名的学府之一。这个学校的宗旨就是:“穿皮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以及制度技术,特别是为了培养炮兵、工兵、路桥、造船、军用以及民用工程、开矿和地理等技术性的公立专科学校输送学生。”

1804年12月3日,是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皇帝的第二天。这天,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学生奉命参加了三军检阅队,拿破仑亲手将一面“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锦旗,授予1804年的第一名毕业生阿拉戈(后来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并命令该校的队列紧跟在禁卫军之后通过检阅台。如此大的荣耀,使这批热血青年激动不已,他们发誓要用所学为祖国的荣誉而战。

1814年,俄奥普联军兵临巴黎城下,巴黎综合理工学院的学生纷纷请缨参战,并选派代表觐见拿破仑。学生代表慷慨陈词:“我们没有忘记那面大旗上‘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的赠语,巴黎此刻危在旦夕,是我们该洒热血的时候了!”望着眼前这些因激动而面部涨红的学生,拿破仑的眼眶湿润了,他沉声道:“你们是法兰西的未来,我没有权力将你们送到前线!”无奈,学生代表只好悻悻离开。

几个参谋对拿破仑说:“我们守城的兵力不足,现在正是让青年们拿起枪的时候,您为什么要拒绝他们呢?”

拿破仑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愿为取金蛋而杀掉我的老母鸡!”

后来,这句名言被镌刻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荣誉大厅的天花板上,成为该校最为自豪的地方。

拿破仑以一个政治家长远的眼光和坚定的信念,宁肯让自己陷入灭顶之灾,也决不让学生上前线。正是他的果敢决断,保住了这些有志青年,使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在后来为法国培养出了上百名科学院院士、无数的工程师、实业家、将军和政治家,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法国强大的中流砥柱。

展开阅读全文

拿破仑破盗案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的故事:拿破仑破抢劫案

滑铁卢战败后,拿破仑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并被软禁。周围只有一个叫桑蒂尼的仆人。

一天,他派桑蒂尼去岛上找罗伊酋长,传达他要医生的愿望。到中午时,桑蒂尼还没有回来,但是一个年轻的军官从总司来通知拿破仑,“你的仆人因涉嫌偷窃而被捕。”

当拿破仑到达总部时,罗伊告诉他发生了什么:“桑蒂尼来这里时,我正在处理岛民们交来的金币,所以我请秘书让他在左边的房间等着。后来,我把金币放在这张桌子的抽屉里,锁好,然后去了厕所。由于我的疏忽,抽屉上的钥匙留在了桌子上。两三分钟后,我回来数了数书桌抽屉里的金币,但少了10枚。在这段时间里,桑蒂尼在左边的房间里等着。桌子上有我忘记带的抽屉钥匙。他还偷了谁?因此,我命令秘书逮捕他。”

“但是,你应该知道左边的门是锁着的,桑蒂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进去。”

"他一定是先走到走廊,然后从中间的门进来的。"

“不是说你只离开两三分钟吗?桑蒂尼不可能看到你把金币放在隔壁的抽屉里,他也不会知道你把抽屉钥匙放在桌子上了。你这么快就走了,他怎么能偷金币?”拿破仑反驳了他。

"他一定是透过磨砂玻璃看到了一切。"

拿破仑没有说话,而是走到房间左侧的门口。他靠近左边的房间,脸贴着磨砂玻璃。他只是模糊地看到门边有什么东西,在一点点距离外看不到。他走到左右门,用手指触摸门上的磨砂玻璃。他发现两块磨砂玻璃质地完全相同,一边光滑,另一边不光滑,只是左边门磨砂玻璃的不光滑面在行政长官室的一边,而右边门磨砂玻璃的光滑面在昌邑室的一边。右边的房间是行政室。拿破仑转过身,指着门上的磨砂玻璃,对罗说:“来看看。桑蒂尼看不到你在磨砂玻璃上做什么。”应该怀疑的是你的秘书。”罗伊打电话给秘书询问他,发现他偷了金币。

拿破仑的推理是什么?

回答:

答:秘书利用磨砂玻璃的特性偷了10枚金币。磨砂玻璃的不光滑的一面通过加入一些水或唾沫来使玻璃上的细微凹凸变得透明,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罗在房间里做什么。房间左边的磨砂玻璃面是光滑的,这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富兰克林的遗嘱与拿破仑的诺言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数学故事:富兰克林的意志和拿破仑的承诺

学生们,你们知道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谁吗?

富兰克林通过放风筝感受到电击,因此发明了避雷针。这位著名的美国科学家死后留下了一份有趣的遗嘱:

“……波士顿居民得到了1000英镑。如果他们接受这1000英镑,那么这笔钱应该委托给一些被选中的公民,他们必须以每年5%的利率把钱借给一些年轻的工匠。这些资金在100年间增加到131,000英镑。我希望届时10万英镑将用于建造一座公共建筑,剩下的3.1万英镑将用于继续赚取100年的利息。在第二个100年结束时,这一数额增加到406.1万英镑,其中106.1万英镑仍由波士顿居民控制,其余30万英镑由马萨诸塞州公众管理。在那之后,我不敢做更多的决定!”

男孩女孩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仅仅拥有1000英镑的遗产,立遗嘱分配数百万英镑的财产是“信口开河”还是“言出必行”?事实上,只要使用复利公式,学生就可以通过计算做出自己的判断。

是复利公式,其中m是本金,a是年利率,即n年后本金和利息的总和。富兰克林的财产在第一个100年结束时应该增加到Y;(英镑),比遗嘱上写的多501英镑。在第二个100年结束时,将会有更多的遗产:(英镑)。可以看出,富兰克林的意志有科学依据。

遗嘱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指数效应下,微薄的资产和低利率会令人瞠目结舌。著名的拿破仑陷入了指数效应的漩涡,这使法国政府非常尴尬。

1797年,拿破仑参观了卢森堡国家小学,赠送了一束价值三个路易的玫瑰,并承诺只要法兰西共和国存在一天,就每年送一束同等价值的玫瑰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因为多年的战争,拿破仑忘记了这个诺言!1894年,卢森堡正式向法兰西共和国推出“玫瑰悬念”。要求法国政府在拿破仑的名誉和1375596法郎的债务之间做出选择。这笔巨款是三个路易的本金,年利率为5%,97指数效应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拿破仑一世之后 拿破仑家族是如何再次崛起的

全文共 4060 字

+ 加入清单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这是我们熟知的枭雄拿破仑一世的弟弟,也是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的儿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出生的时候正好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期。据波拿巴本人回忆,在公元1815年拿破仑一世出征滑铁卢前夕,他哭着对皇帝说:“陛下,我不愿意您去打仗,你的盟军将要杀死您!”拿破仑一世深受触动,对身边的一位元帅说:“抱抱这个孩子吧!他心地善良,很可能,有朝一日他将是我们家族的希望!”

这段回忆真假难辨,但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个年幼的孩子自出生起,他的命运已与波拿巴家族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不久后,滑铁卢战败的消息传来,在反法联军的压力下,法国议会通过了驱逐波拿巴家族的《流亡法令》,年仅7岁的波拿巴由此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流亡生涯。

1830年,七月革命的爆发令波拿巴十分兴奋。

但他很快就失望地发现七月王朝继续承认《流亡法令》有效。因无法回到祖国施展抱负,波拿巴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此时革命浪潮风起云涌的意大利。第二年,波拿巴前往意大利参加了“烧炭党”起义,并一度担任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后因意大利本土贵族的排挤和局势恶化出逃瑞士。1836年10月,自认为时机成熟的波拿巴秘密潜回法国,在斯特拉斯堡鼓动当地驻军暴动,结果因失败而被捕,经审讯放逐美洲,后因母亲去世才得以返回。

4年以后,波拿巴又一次进行政治冒险。他率领部分亲信在法国北部的布伦登陆,向当地驻军宣布:“政府已经更替,跟我们走吧!”波拿巴的号召应者寥寥,而且遭到了忠于政府的军队的追击,他再次被捕,被判在阿姆堡服终身监禁。在狱中,波拿巴非但没有心灰意冷,反而博览群书、认真学习,这对其日后治理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波拿巴本人曾说:“我在阿姆大学完成了我的教育。”

1846年,波拿巴乔装出逃,几经辗转到达英国,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多次政治冒险的失败和在狱中的思考使波拿巴改变了斗争策略,力争以合法方式进入政府、掌握权力。旅居英国期间,波拿巴通过著述、办报等方式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扩大社会影响力。他提出的“人民主权”“消灭贫困”“解决失业”等通俗易懂、贴近实际的主张对当时的法国人民很有吸引力。随着支持者的不断增加,波拿巴在1848年的议会选举中成功当选为议员,结束了30余年的流亡生涯回到法国。在当年年末的总统选举中,波拿巴又以“秩序、财产、宗教”的口号赢得了广泛支持,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志在必得的卡芬雅克,成功问鼎法国最高权力。

登上总统宝座只是第一步,羽翼未丰的波拿巴此时仍面临着诸多制衡,其中最强大的当属支持其上台的“秩序党”。“秩序党”并不是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而是由支持奥尔良王朝和波旁王朝的君主派人士组成的政治联盟,因以“秩序”为其政治理念的核心而得名,领袖是曾在七月王朝末期任首相的基佐。为实现自己复辟旧王朝的野心,“秩序党”在波拿巴上台的过程中出力颇多,但当他们发现波拿巴远非像自己想象的那般容易摆布时,便立刻开始了猛烈的进攻。“秩序党”以议会为阵地,不断向总统发难,开启了此后法国政治生态中常见的立法权与行政权之争。

起初,势单力薄的波拿巴还无力与强大的“秩序党”直接对抗,于是他一边进行适当的妥协退让,一边在暗中加强自己的实力,特别是对军队的控制能力。针对“秩序党”内部是拥立奥尔良家族还是波旁家族的矛盾,波拿巴几次出手挑拨。至1851年,“秩序党”已几乎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波拿巴牢牢地控制住了形势。在制服了“秩序党”以后,一个新的难题又出现在了波拿巴面前:他的总统任期即将在1852年到期,而根据宪法规定,总统不能连任。若要修改宪法,则要经过数道烦琐的程序,实现起来十分困难。波拿巴转而向人民寻求支持,希望通过全民公投的方式快速完成修宪。

为收买人心,他在议会中提出了恢复普选权的提案,但遭到了仍在议会中占优势的“秩序党”分子的否决。经此一遭,总统俨然成为百姓心中的民主斗士,而议会则因其反动行径而声名狼藉。发动政变的时机逐渐成熟了。波拿巴及其亲信选择了12月2日——拿破仑一世加冕和奥斯特利茨战役胜利纪念日这个对波拿巴家族意义非凡的日子。当天一早,军队即开入巴黎,占领城中各个要冲,逮捕“秩序党”成员,张贴《告法国人民书》等宣传布告。由于准备周详,政变在几乎未受任何抵抗的情况下顺利完成。

12月2日至22日,法国就修改宪法、延长波拿巴总统权力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民公投,投票结果以700多万票赞成对60多万票反对的优势通过。修改后的《1852年宪法》赋予波拿巴更大的权力和更长的任期,他已经成为法兰西的无冕之王。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法国在次年11月就是否建立帝国一事再次举行公投,投票以780多万票赞成对25万票反对的压倒性结果通过。12月2日,在其叔父加冕近50年后,波拿巴登基为帝,称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二世是指拿破仑一世和哈布斯堡家族联姻的儿子从未登上皇位、18岁早夭,)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波拿巴家族的鹰徽再次闪耀在法兰西的上空。

法兰西第二帝国按其政治理念可以分为“专制帝国”和“自由帝国”两个阶段。1852年登基以后,拿破仑三世感到反对势力依然强大,为巩固刚建立的帝国,他采取了一系列专制措施,以独裁统治来维护社会秩序。在这一时期,法国的军警机构得到强化,人民的自由权利遭到限制,宗教保守主义势力抬头……1858年,发生了针对拿破仑三世的刺杀事件,将“专制帝国”推向了高潮。当年1月14日,出于对法国干涉意大利政策的不满,意大利革命志士奥尔西尼在拿破仑三世前往歌剧院的途中用炸弹进行了刺杀。

拿破仑三世幸免于难,但很快以此为借口展开了大规模的镇压行动,许多与此事并无牵连的共和派人士都被捕入狱。但拿破仑三世也深知长期的高压统治并不利于帝国的长治久安,为缓和社会矛盾,必须适当地放松控制。在次年的8月15日,以拿破仑一世的90周年诞辰为契机,拿破仑三世宣布对政治犯实行大赦,并接连进行了大量自由主义色彩的政治改革。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帝国建立以来长期弥漫的紧张氛围,进入“自由帝国”阶段的法国也开始变得空前强大。在第二帝国时期,法国自大革命以来第一次实现了国内外的和平,正是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法国的工业革命真正实现了起飞,经济发展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拿破仑三世在狱中曾阅读过圣西门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著作,这使得他强烈地关注经济和社会问题。与大革命以来长期盘踞在法国政坛上热衷于党派斗争的政客们不同,拿破仑三世更倾向于通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获取民众的支持。在帝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法国的工业、交通、金融、商业、农业全面开花,特别是修建铁路的热潮和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使法国的经济生活真正呈现出现代化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生活进步明显,这集中表现为大城市的改造工程,其中以巴黎的改造最为典型。

拿破仑三世上台伊始,便任命奥斯曼男爵为塞纳省省长,全权负责首都巴黎的改造工程。这项被称为“奥斯曼计划”的城市改造工程几乎贯穿了第二帝国的始终,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奥斯曼新建和扩建了大量市政道路,规划了完整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兴修了一批供市民休憩娱乐的公园绿地,将巴黎打造成现代都市的样板。

今天巴黎呈现给我们的迷人风貌大多即源自这一时期

帝国建立以前,为改变拿破仑一世留给法国民众的“帝国即战争”的不良印象,拿破仑三世曾多次宣称“帝国即和平”。可在登上皇位以后,在叔父荣耀和欧陆优势的双重诱惑下,拿破仑三世对外征战的步伐从未停止。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1859年的意大利战争中,拿破仑三世纵横捭阖,击败俄国,逼和奥地利,扭转了法国自拿破仑战争失败以来在国际上的被动局面,使法国重新跻身欧洲强国行列。

在争霸欧洲的同时,拿破仑三世还不忘对外进行殖民扩张。第二帝国在亚、非、拉全面出击,攫取殖民利益。1860年,法国与英国联手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联军攻入北京后将我国文明的瑰宝圆明园焚毁,给人类文明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法国文化巨匠雨果在获知这一骇人听闻的暴行以后无比愤怒:“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他们一个掠夺,一个放火。

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他们就是法兰西和英吉利!”战争给第二帝国带来了荣耀、财富和利益,但穷兵黩武也最终将帝国引向毁灭。1870年,第二帝国开始在不断出现的政治、经济危机中变得风雨飘摇。为转移民众视线、摆脱国内危机,拿破仑三世迫切需要发动一场新的战争。此时在法国以东,德意志地区的统一进程正在普鲁士的领导下迅猛推进,这无疑是拿破仑三世不想看到的,他开始将矛头指向了普鲁士。

而普鲁士也希望与法国一战,通过战争强化民族认同、加快统一进程。为诱使法国首先开战,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炮制了“埃姆斯电报事件”,通过捏造对法国的侮辱来煽动法德之间的民族仇恨。当年7月,被激怒的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宣战

战争初期法军一度进展顺利,但很快包括拿破仑三世本人在内的主力就被数量上占优势的普军围困在了色当要塞中。9月2日,在普军密集炮火下损失惨重、弹尽粮绝的法军竖起了白旗,在皇帝的带领下宣布投降,普法战争以法国的惨败而告终。

两天以后,巴黎发生革命,第二帝国的统治土崩瓦解。拿破仑三世再次流亡英国,于1873年去世。纵观第二帝国的历史,虽然从共和制到帝制无疑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但还是应该肯定法国在这一时期取得的诸多成就。拿破仑三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他通过对外战争使法摆脱了拿破仑战争失败以后反法联盟强加于法国的枷锁,使法国重新成为欧洲举足轻重的大国。对内他大力发展经济、关注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广大法国民众的生活。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历史虽然短暂,但在很多领域都形塑了现代法国的基本形态,为法兰西的现代化立下了不朽功勋。作为法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覆灭标志着君主制在法国的彻底终结。自大革命以来,法国在政体问题上几经反复,但法国人民最终选择了共和,在普法战争失败的阴霾下,共和之路绝不会一帆风顺。在巴黎,新的革命已在酝酿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揭秘拿破仑因痔疮输滑铁卢战役

全文共 3022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听别人说“十男九痔”,就是说男性非常容易患上痔疮,不仅是现在的男性,就连古代的男性也是如此。您知道拿破仑因痔疮输滑铁卢战役吗?您知道痔疮形成的八大原因是什么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女性如何防治痔疮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拿破仑因痔疮输滑铁卢战役

我们都知道拿破仑是欧洲的的一代英雄,在欧洲达到巅峰的时候他正当权势最高统领者,就连整个欧洲都都会因为拿破仑薏仁而颤栗。

然而,在滑铁卢这一次主力对决的关键战役中,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最终会败在小小的疾病手中!

拿破仑是伟人,但也和平常人一样有衣食住行的需求。由于强大的工作压力,他每天只睡3小时。

枭雄拿破仑

那是的拿破仑为了可以节省更多的时间,一般吃饭都是狼吞虎咽,吃饭时间一般都是不会超过10分钟的,并且吃的食物部分好坏都是如此。并且他的没有固定的吃饭的时间,总是会应付了事。

这种没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让拿破仑在28岁时就因为长期便秘而患上了痔疮。5年后,粗糙的食物及快速吞咽的习惯又让他得了消化道溃疡。

长期的病痛影响了拿破仑

1804年,35岁的拿破仑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然而他的体力却因为两种小毛病而急剧退化,他的肚子膨大起来,脸庞变圆,脖子变粗,头发也日渐稀疏。

消化道溃疡发作时,拿破仑会感觉右侧腹部剧烈疼痛,因此经常要解开背心纽扣,按住痛处龇牙咧嘴地叫疼。

就是因为长时间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汤拿破仑患上了长期的病痛,从而影响了他的脾气的好坏以及智商的展现。

由于疾病折磨,拿破仑失去了最引以为豪的自律,他愈发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常对属下歇斯底里地大发脾气,严重影响士气。他的海军大臣曾抱怨说:“皇帝疯了,他会毁掉我们所有人。”

1813年,拿破仑指挥法军与反法联军在德累斯顿激战两天,成功击溃了同盟军。他本准备乘胜发动一次歼灭战,但此时,他的老毛病又犯了。

精疲力竭、浑身湿透的拿破仑在胜利后狼吞虎咽地大吃了一顿,结果当晚就腹痛呕吐,不得不返回后方养病,把指挥权交给手下,结果法军大败,联盟军转败为胜。

法军兵败如山倒,退回巴黎,拿破仑被迫向反法同盟投降。

拿破仑因为痔疮的疼痛而心烦意乱

后来,心有不甘的拿破仑逃出囚禁地,重新召集军队。但遗憾的是,由于痔疮经常发作,拿破仑无法骑马外出察看军队,也无法与战地军官们商讨战争局势,经常贻误战机。

法军溃败,拿破仑法国宣告终结

滑铁卢一战中,拿破仑强忍疼痛骑马指挥了一整天,结果当晚痔疮病发,疼得睡不着觉,最后只得在抽鸦片镇痛后才入睡。

鸦片带来的嗜睡让他第二天上午11时才重新指挥作战,浪费了争夺战略主动权最关键的7个多小时。

之后,拿破仑又因为痔疮的疼痛而心烦意乱,下达了一系列错误的指令,最终导致法军溃败,拿破仑法国宣告终结。

痔疮形成的八大原因

1.不好的大便习惯

上厕时下蹲位看书看报,造成下蹲和大便时间延长,容易造成肛门盲肠内瘀血而引发疾病。上厕时吸烟能缓冲大脑的大便反射,极容易造成大便秘结。

大便时用力过猛,一些人不管大便感受是否强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挣,只能使盲肠肛门和盆底肌肉增多不必要的负担与局部瘀血,致使疾病发生和蔓延。

2.大便异常

腹泻和大便秘结均是痔疮的重要致病原因。大便秘结是最大的祸根,盲肠内长期滞留有毒物质不仅可引发盲肠癌,且粪便堆积,影响血液循环。

用力解出干燥粪块,必然会使肛门承受较大压力,发生瘀血、胀肿、裂口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腹泻常是结肠疾病的医学体现,腹泻也能使肛门局部感染机会增多,发生肛窦炎、炎性外痔、肛周脓肿等疾病。

3.慢性疾病

如长期营养不好的,体质虚弱,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无力。长期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由咳喘造成腹压上升,盆腔瘀血。

慢性肝炎、肝硬变、腹泻、结肠炎等均是肛肠疾病发生的诱因。职业性原因:长期站立或长时间坐。因直立或静坐姿势,肛门盲肠居人体下部,痔静脉回流不畅。

4.饮食原因

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或饮食品种难免发生变化,这是很自然的。

如食品质量的精粗,蔬菜种类的变化与量的增减,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摄人情形,都能直接影响粪便成分,导致肛门盲肠疾病。

长期饮酒或喜食辛辣食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造成血管扩张,结肠功能紊乱,肛肠疾病的致病率明显上升。

5.生理原因

结肠、盲肠为运送食品残渣,存留粪便的主要器官,而食品经体内分解吸收后,残渣中常带有大量有害物质,长期滞留在结肠盲肠中,可引发肿瘤。

6.解剖原因

肛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在盲肠下端,有许多静脉丛和吻合枝,静脉壁薄弱,对压力的抵抗力减低,盲肠粘膜下组织疏松,有利于静脉扩大曲张变形,容易形成痔。

7.胚胎发育异常原因

肛门盲肠部是人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内胚层与外胚层相互融合而成,如发育过程异常,可在肛门盲肠部发生许多先天性肛肠疾病,如先天性无肛症、先天性盲肠阴道瘘、先天性巨结肠等。

8.遗传原因

因遗传基因的缺陷,可发生多发性结肠息肉,p-j综合征等遗传性肛肠疾病。

女性如何防治痔疮

1、保持肛门周围清洁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是贮存和排泄粪便的地方,粪便中含有许多细菌,肛门周围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诱发痔疮。

2、预防便秘

正常人每日大便1次,大便时间有早、中、晚饭后的不同习惯。正常排出的大便是成形软便,不干不稀,排便时不感到排便困难,便后有轻松舒适的感觉,这表明胃肠功能良好。

便秘是引发女性痔疮的主要原因。水苏糖是一种天然的生物制品,直达肠道,促进益生菌繁殖,抑制坏菌生长。

保证胃肠道健康通畅,有效防止便秘的发生,消除痔疮发生的根本原因。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带毒器官”:食物腐败产生的、有害菌产生的、肝脏排入的。

保持肠道畅通,让肠道有效排毒,能有效防治痔疮发生,如果已经罹患痔疮,会达到溶痔的效果。

3、注意孕期保健

妇女妊娠后可致腹压增高,特别是妊娠后期,下腔静脉受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直接影响痔静脉的回流,容易诱发痔疮,此种情况在胎位不正时尤为明显。

4、加强锻炼

经常参加多种体育活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气功等,能够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对于痔疮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治疗痔疮的小偏方

1、槐花、地榆各10克,仙鹤草、旱莲草、侧柏叶各15克,枳壳10克,黄芩5克,胡麻仁15克,勒莱苋30克。用水煎了口服,每日1剂,日服2次,另外,还可以用此药煎液熏洗患处。

本方法的作用是清肠利湿,止血,可用于治疗痔疮。

2、蒲公黄、黄柏、赤芍、丹皮各30克,桃仁20克,土茯苓30克,白芷15克。每天一副,可以用3次。用时先加水3000毫升,待煮开后,把渣滓去掉,然后把药液倒在盆里,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每次20分钟左右为宜。

这个方法可以清热解毒,除湿消肿,活血散瘀,可用于治疗痔疮。

3、硫黄、雄黄各10克,樟脑3克。使用前,把这些磨成粉末,然后用适量的芝麻油调均,使用时涂抹在患处。

这种方法可以治疗因湿热引起的痔疮。

4、乌梅、五倍子各10克,苦参15克,射干、炮山甲各10克,煅牡蛎30克,火麻仁10克。用水煎了口服,每天一剂,每天口服2次。

这个方法的功能是清热解毒,润肠通便,可用于治疗痔疮。

5、浮萍适量。用水煎了,趁热用药液擦洗患处。这种方法可用于因痔疮而抓破皮肤出血,但不流水的患者。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知道拿破仑因痔疮输滑铁卢战役了呢?您也是不是已经知道痔疮形成的八大原因都有什么了呢?所以说小小的痔疮是不容忽视的,小编也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有关女性如何防治痔疮的知识分享给谁身边的小伙伴们哦。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拿破仑一世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拿破仑一世皇帝(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用法律更新人们的思想,在各地建立新的政权机构。消除封建残余,保证人的尊严,促进经济繁荣,以稳定联邦形式统一欧洲……』

--摘自拿破仑给儿子罗马王的遗嘱,其实这何曾不是他的宿愿。

拿破仑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接受法国教育。

·15岁,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以少尉衔毕业,成绩平平。

·24岁,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重要国家奥地利。

·29岁,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30岁,1799年8月,擅离职守,非法潜回国内。10月达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历雾月18日),任首席执政官,攫取政权。

·31岁,1800年5月,开始第二次意大利战役,再次打击奥地利。

·33岁,1802年8月,由首席执政变为终身执政,确立独裁统治。

·35岁,1804年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强迫元老院封他为帝。12月2日,令教皇为其加冕,即皇帝位,建立第一帝国。

·36岁,1805年5月底,成为意大利国王。12月,大败联军,赢得奥斯特里茨大捷。

·37岁,1806年横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进入普京,颁柏林敕令(即大陆封锁令)。

·38岁,1807年弗里德兰之战打败俄国军队。占领葡萄牙国都里斯本。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国都马德里。

·40岁,1809年,攻奥国,进入首都维也纳。攻占教皇国,软禁教皇,从此,教皇地位一落千丈。年底,废黜皇后约瑟芬。

·41岁,1810年4月,立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后,吞并荷兰。封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岁,1811年得子罗马王。加紧对俄战争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