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0年除夕求财时辰【优秀20篇】

浏览

135

文章

512

篇1:下午七点是什么时辰 十二时辰时间表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是戌时。戌时是指19时至21时,别称黄昏。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什么是时辰?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分别为:子(zǐ) 、丑(chǒu) 、寅(yín) 、卯(mǎo) 、辰(chén) 、巳(sì) 、午(wǔ) 、未(wèi)、申(shēn) 、酉(yǒu) 、戌(xū) 、亥(hài)。

十二个时辰的时间如何分布?

子: (晚上 11 时正至凌晨 1 时正)

丑: (凌晨 1 时正至凌晨 3 时正)

寅: (凌晨 3 时正至早上 5 时正)

卯: (早上 5 时正至早上 7 时正 )

辰: (早上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巳: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1 时正)(中午12点就是午时了)

未: (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

申: (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酉: (下午 5 时正至晚上 7 时正)

戌: (晚上 7 时正至晚上 9 时正 )

亥: (晚上 9 时正至晚上 11 时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庆除夕年夜饭菜谱推荐

全文共 2202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年夜饭吃什么?年夜饭当然少不了“年年有余”和“五福临门”等寓意好的菜谱了。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重庆年夜饭菜谱,欢迎大家阅读。

重庆年夜饭菜谱六:干煸鳝鱼丝

【原料】

牛里脊肉250克,芹菜100克,姜丝15克,郫县豆瓣25克,花辣粉、川盐各1克,酱油、香油各10克,油150克。

【制作过程】

1、将牛肉切成8厘米细丝,芹菜切成4厘米段;

2、锅中加油烧热,牛肉丝下锅炒散,加盐、姜丝继续煸炒,在牛肉水分将干,呈深红色时,加豆瓣酱炒散炒香,肉丝煸酥时加酱油、香油、芹菜炒熟,撒上花椒即可。

重庆年夜饭菜谱一:三阳开泰

主料:猪肚 300克 鱿鱼(鲜) 100克 鸡腿 200克 猪腿肉 150克

辅料:香菇(鲜) 50克 竹荪(干) 50克 莴笋 50克 油菜 100克

调料:蚝油 10克 植物油 15克 盐 4克 白砂糖 5克 胡椒粉 3克

做法:

1.猪肚洗净,先煮熟再切片;

2.鱿鱼切花,氽烫过捞出再用;

3.猪腱肉(猪腿肉)、鸡腿切块,烫除血水备用;

4.香菇,竹荪泡软,去蒂,切小块;

5.莴笋先煮熟切条;

6.油菜氽烫过再冲凉备用;

7.将猪肚、鱿鱼、鸡腿、猪腱肉、鲍鱼放沙锅内,加入所有调味料先煮10分钟,再加香菇、竹荪和笋同煮,以小火煨半小时,使其完全熟软入味;

8.放入油菜,煮熟即移出食用

重庆年夜饭菜谱七:海米珍珠笋

原料:珍珠笋350克,水发海米50克

做法:

1、珍珠笋顺身切两半,焯水,用冷水过凉后控干。

2、香油烧5成熟时,炸姜末,烹料酒,放入海米,珍珠笋,高汤,精盐,颠烧装盘即成。

重庆年夜饭菜谱五:甜酱地三鲜

[原料] 胡萝150克,嫩藕150克,黄瓜150克。

[调料] 甜面酱、黄酱各25克,盐、味精各1克,糖、麻油各5克,高汤7克。

[操作程序]

1.将胡萝卜、嫩藕刨去皮与黄瓜分别用瓦楞刀切成滚刀块,胡萝卜用盐腌10分钟。

2.锅中加麻油、甜面酱、黄酱、味精、糖炒香,取出放碗里加高汤调匀成地三鲜蘸料。

3.将胡萝卜、嫩藕、黄瓜用水冲洗一下放入盘中,跟上蘸料食用。

[特色点评] 脆嫩鲜香,制作简单,原汁原味。

[要领提示] 酱需用小火炒,炒香后调稀。

重庆年夜饭菜谱二:年年有余

主料:鲈鱼 750克

调料:大葱 15克 姜 10克 鱼露 10克 白酒 5克 蚝油 5克 色拉油 10克 白砂糖 3克 香油 5克 胡椒粉 4克

做法:

1.鲈鱼洗净,由腹部剖开成背部相连之片状,平铺在抹过少许油的蒸盘内,另将2根葱、2片姜切小面放在鱼上;

2.将调味料鱼露2大匙、酒1大匙、蚝油1/2大匙、色拉油1/2大匙、糖1茶匙,用小碗调匀,然后淋在鱼上,入锅以中火蒸10分钟;

3.另外的3根葱、3片姜切丝,1个辣椒切丝并用清水浸泡;

4.等鱼蒸好,取出后拣出葱、姜,并换盛到另一干净的盘子内,铺上葱、姜、辣椒丝;

5.将调味料色拉油1大匙、麻油1大匙、胡椒粉少许烧热,淋在葱、姜、辣椒丝上即成。

重庆年夜饭菜谱三:新春佳节

原料:大芥菜15克、鲜鱼腩(鱼腹部的肉)100克、红圆椒一只、枸杞5克、生姜10克、葱10克。

辅料:花生油15克、盐5克、味精5克、胡椒粉少许、绍酒10克、麻油5克、白糖1克。

做法:

1、大芥菜切成大块,鱼腩切成块,红圆椒切成片,枸杞泡洗干净,生姜去皮切片,葱切大段。

2、烧一锅水,待水开后下入大芥菜,用大火煮去其苦味,晾干备用。

3、重新烧锅入油,放入生姜片,鱼腩用小火煎透,加入绍酒、清汤,放入大芥菜、红椒片、枸杞、葱段,调入盐、味精、白糖、胡椒粉煮透,淋上麻油出锅即可。

TIPS:

为了避免大芥菜的苦味盖过鱼的鲜味,所以一定要用大火煮去其中的苦味。

重庆年夜饭菜谱九:雀巢黑椒牛柳

配料:

牛理脊肉280克、洋葱135克、芋头260克、酱油4大匙、油1大匙、玉米粉少许、太白粉半匙、清水4大匙、盐半匙、味精半匙、糖半匙、蚝油1匙、黑胡椒1小匙、油1锅。

做法:

1、先将牛肉切成长条,再加入酱油、油、玉米粉、太白粉、清水拌匀,腌至1个半小时;

2、再将洋葱切成丝;

3、芋头切成长条的细丝,放入清水中浸泡,然后捞起,浸干水分,加入太白粉拌匀;

4、准备两个漏勺,将芋头的丝薄薄的铺在大勺里,再将小勺套上,用锅产压住,放入已经烧开的锅中,用慢火炸至大约12至16分钟左右,呈黄褐色时将其捞出,盛盘即可;

5、在锅中加入3杯油烧开后,放入牛肉,用中火炒至5分钟左右,然后将洋葱放入锅中,炒至3-4分钟左右,先盛起,到去锅中的油;

6、再放回锅中,将盐、味精、糖、蚝油、黑胡椒、清水加入锅中,略炒数下,盛起到入雀巢内,移至盘中即可食用。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62.3g,脂76.8g,钠5678mg,胆固醇269mg ,总热量1158cal。

重庆年夜饭菜谱八:沙拉酱炒鱿鱼卷

[原料]:鱿鱼400g,芝麻油1匙,葱头1个,蚝油2匙,玉米罐头8匙,豆瓣酱1匙,酱油1、匙,丘比沙拉酱6匙

[制法]:

1.鱿鱼切1cm宽,3cm长的块。

2.洋葱切丝,玉米罐头去掉水分。

3.将沙拉酱、酱油、蚝油、豆瓣酱、芝麻油和在一起,再和1拌在一起,放15分钟左右。

4.将3倒入锅内炒,最后倒入玉米粒。

[特点]:鲜咸润滑,口感适宜

重庆年夜饭菜谱四:五福临门

主料:大白菜600克 猪肚 200克 草虾 250克 鱿鱼(鲜) 100克 海参 50克 火腿 75克 鲜香菇 50克

调料:盐5克 胡椒粉4克

做法:

1.将大白菜洗净,切大片,用2大匙油炒软后,先放入炖盅内;

2.猪肚切条;

3.鱿鱼切花后氽烫过捞出;

4.海参洗净,先去腥再切厚片;

5.火腿先煮过再取出切片;

6.香菇泡软,去蒂,分别放置在大白菜上;

7.大草虾剪掉须足,氽烫过捞出,备用;

8.将调味料放入炖盅内,移入电锅或蒸笼蒸40分钟,然后放入草虾再蒸5分钟即可移出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除夕是哪天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夕是哪天呢?网小编为您解答,欢迎阅读。

除夕是法定假日吗

在2013年底国务院最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春节放假三天,即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属于法定节假日。那么,除夕、初四、初五和初六,则是非“法定节假日”而是调休放假,这期间加班,工资补贴与一般周末休息日等同。

大年三十非法定假日哦,按规定今年除夕确实只能算调休而非法定节假日,劳动者加班只能拿双倍工资,3倍工资什么的都是浮云。

因此,除夕不是法定假日,除夕不放假,但是每年与春节一起休假,除夕当天属调休放假。

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或者十二月2

平年(除以4不能除尽的年份),除夕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九;闰年(可以被4整除的年份),除夕在农历十二月三十。

总之,除夕在春节的前一天,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即“岁尾”。故而,除夕有守岁的习俗。

除夕的习俗

除夕(即腊月三十)的习俗。春节是我国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最为人们重视的节日。除夕揉合了祭祀、驱邪、喜庆等内容,在北方主要活动有贴年画、贴春联、贴福字、贴挂签、贴门神、点蜡烛、祭祖、守岁、包饺子、放鞭炮、吃年夜饭等。此日贴门神和对联,须等家人都回来齐了,在申时之前贴好。

大年三十半夜子时吃饺子,要举行带有祈福色彩的“发神旨”仪式,届时在院内放一方桌,摆上馒头、年糕等供品和煮熟的饺子,点上香和蜡烛,燃起一堆火,燃放鞭炮。子时一到全家人跪地拜神,家长边拜边念叨“财神进家,越过越发”,“喜神进门,好事来临”。接神之后,进屋吃饺子(家家吃煮饺,谐音“主角”),除夕夜包饺子时放几个硬币,谁吃到了预示着要发财。家人常常先让老人与孩子吃到象征吉祥的饺子,举家欢乐。

除夕夜,幼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连磕三个头,跪着等待长辈给“压岁钱”,不能站起,给了之后再磕一头起来。

大年初一(即正月初一)。三千多年前,周代就有了在这天祭祀天帝和祖先的活动内容,又从祭祀活动中,敷演出挂“桃符”驱鬼避邪的内容,后来演变为贴春联、燃放爆竹等活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活动内容,由祭祀驱禳,演化为祝福游艺,由庄重神秘,演化为喜庆欢乐。大年初一热闹非凡,早起燃放鞭炮,少辈给长辈叩头拜年,互道吉祥。不论贫富,男女老少皆穿新衣,人人相互道贺,往来拜年。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等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欢歌,彻夜不眠。

有的农村还有,初一早晨担水、抱柴(财)和扣门户(破五之前不向外扔东西)。过年期间忌吃包子和蒸饺,否则一年生气不顺当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精选除夕祝福短信

全文共 3763 字

+ 加入清单

夕,除去烦恼,除去霉运,迎接美好希望;守岁守岁,守住健康,守住平安,祈祷幸福一生;迎新迎新,迎来快乐,迎来心想事成。下面,小编为整理了一些关于精选除夕祝福短信。仅供参考。

精选除夕祝福短信1

1. 除夕之夜,烟花灿烂了;笑脸相映,喜气高涨了;美味佳肴,肚皮满足了;觥筹交错,感情到位了;短信铃响,祝福送来了;蛇年腾飞,好运相随了!

2. 美好在天空燃放,醇酒在杯中飘香,交谈在传递佳话,吉祥在屋角堆放,幸福在心间上涨,快乐在脸上荡漾,平安在为你唱响,好景你独占了春光。除夕快乐!

3. 数不尽的烟花朵朵,数不尽的爆竹声声,数不尽的春联对对,数不尽的祝福条条,欢乐在除夕中裂变,烦恼在除夕中衰减,愿您除夕笑声爆发,好运点燃。

4. 除夕到,放鞭炮,嘻嘻哈哈开口笑;寅虎去,卯兔到,好运团团把你绕;事事顺,处处好,开开心心活到老;情谊深,传问候,祝你愉快兔年每一秒!

5. 欢乐除夕之夜,“吉祥天空”飘过朵朵福云,“欢乐海洋”增添缕缕乐波,“美事山上”升起喜气阵阵,“送福短信”送来祝福声声:恭祝您除夕穿“金”带“银”,团“福”圆“运”!

6. 除夕晚上吃水饺,笑口常开活到老;蛇年岁月真正好,所有厄运全跑掉;春节期间放花炮,万事如意能办到;正月十五吃元宵,好事接连喜眉梢!

7. 新年开运:急急如律令!除夕到了,祝你乐观向上,勇当幸福先锋!祝你微笑进取,所有梦想成真!祝你万事如意,蛇年鸿福吉祥!转发大吉!

8.数不尽的烟花朵朵,数不尽的爆竹声声,数不尽的春联对对,数不尽的祝福条条,欢乐在除夕中裂变,烦恼在除夕中衰减,愿您除夕笑声爆发,好运点燃。

9.送上一颗诚挚的心,愿你小年到来喜开颜;奉上一颗希望的心,愿你归家路上一切顺利;献上一颗祝福的心,开心迎接将到的除夕!祝小年快乐,大年更快乐!

10.张灯结彩过大年,万事齐备除夕晚。千万里程回故土,只为团圆拜爹娘。千家万户欢声唱,举杯美酒敬爹娘。子孙满堂爷孙闹,守岁祝愿福寿康。除夕乐翻天!

11.大年三十齐团圆,红烛摇曳情连连。合家围坐叙家常,畅享天伦心飞扬。杯盘碗盏尽佳肴,举手投足皆欢笑。电话短信连成片,拜年祝福心相牵。除夕快乐。

12.大年三十瑞雪飘,喜从天降丰年兆。鞭炮响起旧岁辞,万家灯火吉祥耀。幸福生活美佳肴,美满甜蜜多自豪。祥和笑声喜悦传,全家围坐春晚瞧。祝你除夕万事好,愿君合家甜美笑。

13.除夕了,送你一桌个性的年夜饭:羊肉汤的温暖,酸菜鱼的热烈,大盘鸡的鲜美,厨子面的宽广,肉夹馍的醇香,咋样,这桌年夜饭吃着舒畅不舒畅?

14.除夕的最后一抹夕阳是我对你真诚的祝福,大年初一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衷心的问候,兔年第一声鞭炮声是我对你美好的祝愿,愿你兔年幸福快乐。

15.又是一年除夕来到,幸福利剑锐不可当;欢声笑语不断飘摇,全家欢聚满堂热闹;迅速烦恼忧伤全抛,甜蜜好运就会常抱;健康快乐持续到老,福禄财运多又顺畅。祝除夕幸福享团圆,快乐笑安康!

16.贴上鸿运春联,挂起吉祥美好,快乐逍遥照耀,融恰顺利笼罩,注定辉煌拥抱,必然一生福绕,备上好运红包,送去除夕祝福,愿你除夕快乐,喜事不断来报!

17.用四季平安贴春联,用祥和健康写福贴,用幸福美丽挂灯笼,用真心诚意送祝愿,今日喜气洋洋是除夕,愿你全家团圆大欢喜。除夕快乐!

18.我的中文名是年儿,英文名Happy,日本名是除夕夜子,韩国名大年三十思密达,印度名是守岁阿三,俄罗斯名字是幸福特罗夫斯基。祝你除夕快乐哦!

19.点燃鞭炮噼噼啪啪,端上饺子热气腾腾,带着甜甜蜜蜜的欢笑,储存快快乐乐的心情,享受团团圆圆的美好,接收温温馨馨的短信,惬意红红火火的日子,今夕除夕,愿你幸福如意!

20.敲起锣,打起鼓,除夕到来笑呵呵;福星照,春意闹,欢歌笑语真热闹;事业火,钞票多,一路高唱平安歌;好运旺,身体棒,快乐安康永相伴;除夕到,愿你全家热热闹闹过除夕!

21.除夕温馨蒸年糕,祈愿幸福年年高;除夕温暖挂红灯,祈愿日子火火红。温馨温暖除夕,祝福朋友合家团圆.幸福吉祥.开心快乐.尽享天伦。

22.放一串,快乐鞭,绽放节日浓郁;燃一空,流星花,幸福沸腾升华;挂一对,喜庆灯,闪耀吉祥运气;吃一餐,如意饺,祈愿福寿无疆;除夕夜,钟声响,祝福连绵不息。

23.除夕到新年将临,好运滚滚送上前;爆竹声声响翻天,快乐喜庆喜连连;短信祝福捎上前,愿你事事顺心愿。朋友,祝你除夕佳节快乐不断,喜笑开颜!

24.开心的档口为你开,吉祥的星光为你灿,幸福的歌谣为你哼,平安的大道为你铺,健康的档案为你建,无边的财气围你转,真挚的祝福则为你来发:祝除夕夜开心无限,幸福永远!

25.手儿牵着,就有说不完的话;脸儿笑着,快乐是不凋谢的花;炮竹响着,炸开幸福顶呱呱;年饭吃着,夹着亲情放不下;问候惦着,除夕祝你事事顺,处处发!

精选除夕祝福短信2

1. 来到喜临门,送你一只聚宝盆,装书装本装学问,装金装银装财神,装了健康装事业,装了朋友装亲人,时时刻刻都幸福,平平安安交鸿运!

2. 年的热闹,迎来除夕的欢笑;团圆夜里笑开颜,团团圆圆闹大年;难忘今宵心情暖,送你祝福不会变;愿你美丽似春花艳,健康生活香香甜,财源比天还要宽,幸福安康恒久远;除夕到,愿你全家团聚喜上眉梢!

3. 夕,除去烦恼,除去霉运,迎接美好希望;守岁守岁,守住健康,守住平安,祈祷幸福一生;迎新迎新,迎来快乐,迎来心想事成。祝除夕夜吉祥快乐!

4. 你四尾鱼:一尾娃娃鱼,添福又添喜;一尾比目鱼,爱情甜蜜蜜;一尾美人鱼,心情好美丽;一尾金龙鱼,生活更神气。发祝福,讨口彩,年年有余哦!

5. 夕除旧岁,祝你大富又大贵!除夕除夕除疲劳,祝你身体棒嗷嗷!除夕除夕除压力,祝你事业好运气!除夕除夕除烦恼,祝你心情天天好!除夕快乐!

6. 除夕的菜谱里没有冷冷郁闷,只有满满温暖;除夕的日记里没有行行悲伤,只有字字欢畅;除夕的短信里除了祝福,还是祝福,祝福你来年幸福芬芳。

7. 到了,为了防止本人的短信在祝福短信的大潮中被淹没,故将祝福提前送出,以显示您vip身份“@”,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收获多多!

8. 三十笑开颜,鞭炮声声祝福传。高歌一曲盛世赞,国富民安幸福年。家家户户庆团圆,灯火辉煌笑声甜。守岁钟声千里远,通宵达旦到明天。祝除夕快乐,幸福美满!

9. 心底的顾虑,希望你快乐;除去肩上的压力,希望你轻松;除去身旁的烦躁,希望你惬意;除去琐事的缠绕,希望你幸福。亲爱的朋友,在这个美丽的除夕夜,希望你能够快乐轻松,惬意幸福的欢笑。

10. 除夕之夜人欢笑,家家户户都热闹。男女老少桌边坐,叙旧聊天品佳肴。美酒香醇入口甜,润红双颊乐淘淘。玉盘饺子上家宴,个个滚圆赛元宝。守岁不觉人疲倦,钟声响起吉祥绕。祝除夕快乐!

11. 碌碌又一年,除夕之夜享安闲。除去一年的忧烦,带来一年的期盼;除去一年的分离,带来今日的团圆;除去一年的忙碌,带来今时的悠闲。愿你除夕之夜快乐多,幸福生活好运到!

12. 火点亮了新一年的希望,一把火点燃了新一年的愿望,一把火点响了新一年的爆竹声,一把火点暖了心中新一年的祝福,新一年愿你的生活红红火火。

13. 夜,“抓”一把开心,“采”一株快乐,“摘”一朵吉祥,“捏”一个好运,“欢天喜地”送你,祝你猴年大展宏图,好事接二连三,快乐百分百!

14. 夜,听说幸福被你“征服”了,吉祥向你“妥协”了,平安对你“曲膝”了,顺心向你“投降”了,快乐成为了永属你的招牌动作!祝你合家团圆,除夕快乐!

15. 介绍个朋友,中文名是年儿,英文名嗨皮,日本名是除夕夜子,韩国名大年三十思密达,印度名是守岁阿三,俄罗斯名字是幸福特罗夫斯基。除夕快乐哦!

16. 花生二斤枣,好运经常跟你跑;三斤苹果四斤梨,吉祥和你不分离;五斤桔子六斤蕉,财源滚进你腰包;七斤葡萄八斤橙,愿妈妈你心想事就成;九斤芒果十斤瓜,愿你猴年乐开花。

17. 猴年到了,想想没什么送给同事你的,只有给你五千万:千万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知足!千万不要忘记我!

18. 除夕之美,不仅仅是磕头拜年喜贴春联,鞭炮水饺大肉吃饱。也不仅仅是张灯结彩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幸福满堂。还有浓浓的亲情,红红的前程!

19. 爆竹辞旧岁,欢喜过大年;爆竹炸上天,来年赚一圈;爆竹炸得响,钱财如水淌;爆竹炸最后,钞票赚得厚;爆竹时时放,来年旺旺旺!愿除夕快乐!

20. 除夕夜到啦!九点祝您幸福长久,十点祝您十全十美,十一点祝您一帆风顺,零点祝您烦恼归零!美好的祝愿今夜交接,祝您生活一年更比一年甜!

21. 鞭炮伴着笑声脆,烟花随着欢乐飞,春联写尽丰收醉,红包装满幸福岁,畅谈昨日成功甜,沉浸今日甜蜜美。除夕愉快,恭喜发财,鸿运到来。

22. 见面必说新年好,十万万人尽欢笑。古树虬枝新梅老,庙堂年画结寿桃。枝上雪残吹又少,除夕除旧无烦恼。吃好玩好休息好,除夕守岁燃鞭炮。除夕快乐,蛇年吉祥!

23. 一串鞭炮送走烦恼,一杯美酒碰出欢笑,一碗水饺包裹热情,一番忙碌有着年的味道,一家团圆融融美好,一席畅谈乐得逍遥。除夕日,祝你合家幸福!

24. 不赶早,不赶巧,祝福来得刚刚好!不送金,不送银,轻轻送句除夕好!兔年的钟声就要敲响,鞭炮就要点燃,祝您事业好感情好家庭好身体好!

25. 因为梦想,岁月不老,青春永驻。一年又一年。鞭炮声远远地响起,希望之门已经开启。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拥抱你的,是我衷心的祝福: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除夕民间习俗该干什么

全文共 3986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放鞭炮时,透过屋外是震天的响声,让除夕这一天显得更加的热闹。这声声爆竹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理想美好愿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除夕民间习俗该干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除夕干什么事

1、吃年夜饭,是年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2、贴年红。年红,是春联、门神、窗花、年画等过年时所贴的红色喜庆元素统称。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3、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4、中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5、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除夕守岁的寓意

除夕夜守岁,是除夕最重要的风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每个人一整夜不睡觉,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除夕有什么禁忌

1、福字不能倒贴,大门是迎福纳福的地方,福字应该正贴。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于人。

4、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要彻夜不灭,寓意来年前途光明。

5、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

6、忌说不吉利的字眼。

7、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除夕民间习俗

压岁钱、压岁果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爆竹声除旧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除夕祝福语简短

1、新春到,问候随雪飘,不在枝头绕,潜入手机静悄悄;祝福正当时,不分晚和早,只将喜来报,报得福临门,报得吉祥照;新的一年,愿你快乐幸福多欢笑!

2、声声爆竹震动思念的神经,绚丽烟花照亮湿润的眼睛,团圆饺子饱含浓浓的温情,任何的祝福都显得太轻太轻,给您拜年了,新年好!

3、一家和和睦睦,一年开开心心,一生快快乐乐,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喜气扬扬,年年财源广进。新年快乐!

4、愿你抱着平安,拥着健康,揣着幸福,携着快乐,搂着温馨,带着甜蜜,牵着财运,拽着吉祥,迈入新年,快乐度过每一天!

5、新年的祝福数不胜数,新年的愿望好多好多,新年的问候依旧美好,在这个温馨的时刻,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愿你新年健康加平安,幸福又快乐!

6、祝福加祝福是很多个祝福,祝福减祝福是祝福的起点,祝福乘祝福是无限个祝福,祝福除祝福是唯一的祝福,祝福你平安幸福,新年快乐!

7、人逢新年笑开颜,一家欢聚喜团圆。鞭炮声声,炸碎末日预言;锣鼓喧喧,传递新年心愿。鲜花绽放喜庆,歌舞寄寓安康。良辰美景幸福天,听取欢呼一片片。新年快乐。

8、除夕的最后一抹夕阳是我对你真诚的祝福,大年初一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衷心的问候,新年第一声鞭炮声是我对你美好的祝愿,愿你新年幸福快乐。

9、千里江山百般娇,万里团聚任逍遥;年画贴门财运至,祈求平安福来到;辞旧迎新人间境,鞭炮齐鸣映夜宵。祝除夕美酒在手,看新年福多财旺!

10、大年三十,年头接年尾,一夜跨两岁,祝你岁岁顺利烦恼退,年年平安日子美,步步高升福星照,路路畅通心意遂。除夕到来之际,敬祝合家安康事事顺!

11、吉祥如意庆新年,欢天喜地过大年。除夕鞭炮响彻天,我的祝福美如云。消息拜年电话问,只愿你好大家好。祝你新年乐呵呵,幸福喜滋滋。

12、是烟花,点亮了神州大地;是鞭炮,祥和了千家万户;是牵挂,拉近了天涯海角;是祝福,温暖了好友亲朋。值此除夕之夜,愿你乘瑞气运势旺,龙驭祥云喜事多。

13、除夕的风儿暖暖的,除夕的焰火艳艳的,除夕的美食馋馋的,除夕的气氛融融的,除夕的祝福美美的,除夕的时光赞赞的。过年快乐!

14、送上一颗诚挚的心,愿你小年到来喜开颜;奉上一颗期望的心,愿你归家路上一切顺利;献上一颗祝福的心,开心迎接将到的除夕!祝小年快乐,大年更快乐!

15、纸鹤的翅膀里飞舞着吉祥,佳肴的醇香里飘荡着快乐,温暖的烛光里燃烧着赤诚,热烈的歌声里流淌着喜悦,团圆的节日里酝酿着祝福。除夕到了,愿你合家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戊申时辰是几点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戊申是15时至17时,中国古代的时间制度,一般分为十二时辰,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现代的时间制度为24小时,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子时23至1点,丑时1至3点,寅时3至5点,卯时5至7点,辰时7至9点,巳时9至11点,午时11至13点,未时13至15点,申时15至17点,酉时17至19点,戌时19至21点,亥时21至23点。

扩展资料

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代中国人民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除夕习俗年夜饭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133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除夕习俗年夜饭的由来是什么,欢迎大家阅读。

除夕习俗年夜饭的介绍

辞年,就是在除夕吃丰盛的晚餐,俗话叫做“年夜饭”,也有的地方叫做“团年饭”、“合家欢”、“分岁酒”、“守岁酒”、“辞岁酒”。辞岁之风自晋朝以来就很盛行,当夜骨肉团聚,儿孙绕膝,灯红酒绿,共话团圆。接着就是守岁。

西晋周处的《风土志》说:“除夕夜,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许多诗人都有吟咏守岁的诗句。孟浩然写道:“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杜甫也曾有“守岁阿戎家,椒盘以颂花。”的佳句,把守岁的乐趣写得活灵活现。

除夕习俗年夜饭的由来

年夜饭又称团年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江南每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大门关起来,不能大声说话,不能敲击碗筷。吃完年饭后,就要将桌子的碗筷收拾干净,再打开大门,这叫做闭门生财,开门大吉。这规矩习俗据说是为了哄骗铁拐李而传下来的。

原来吃年饭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开着大门的。玉皇大帝想了解民间疾苦,于是派铁拐李在此时下凡查看。铁拐李是个跛脚叫花仙。因此便在人间吃年饭的时候,提着篮子跛着脚沿街到各家乞讨。讨完饭,他把讨来的东西提给玉皇大帝看,谁家穷,谁家富,一看就知道了。据此,富的,玉皇大帝便命令有关神仙让他一年遭几次灾,不要太富;穷的,则让他发几次财,不要太穷了。

这事儿慢慢传到了人间,有一户人家,比别人都奸,很快想到了应对之策。吃年饭时,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家人谁也不准大声说话,等铁拐李来讨饭时,他家年饭已经吃过,打开大门时,桌上空空荡荡的,无以施舍给铁拐李,铁拐李一看,这家够穷了,连年饭都吃不起,于是在他家门口放上几个元宝就走了。

这下,这户人家便发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别家也看出了他家发财的原因,便都跟着学起来。谁知道铁拐李见家家都关着门吃年饭,便知人们已经知道了他的任务,就不再到人间来讨饭察贫富了。可是关着大门吃年饭的习惯,却从此流传下来。

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人们总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这年夜饭也叫“合家欢”,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家庭宴会。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

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

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除夕有什么风俗习惯

全文共 3187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第二天就是春节了。除夕有很多特色习俗,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那么除夕有什么风俗习惯?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除夕的传说故事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即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春节前一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相传古时候有个可怕的怪兽名字叫夕,平时隐居深山,但是每到腊月三十那天,他就会跑出来,到附近村子里吃牲口、吃人。人们想了许多办法想把夕制服,可是都不顶用。年年岁岁,牲口被夕吃没了,人也逐渐稀少了。后来老百姓忍无可忍,只好去求灶王爷。

灶王爷深知夕的厉害,自忖不是夕的对手,于是决定借腊月二十三回天宫述职的机会上天庭搬兵。可是玉皇大帝本着多一事少一事的态度不愿意管这件事,旁边的诸路神仙也都犯懒不愿意抻头。灶王爷就设法讨好玉帝,因为身上也没带礼物,只有随身带的几个糖瓜(我们都知道灶王爷最爱吃糖瓜),就拿出来给玉帝吃,说是人间特产。你别看玉帝整天山珍海味的,这么原生态民俗的小吃他还真没吃过,结果一吃就把牙给粘住了。玉皇这个急呀,想着赶紧吧牙上的糖瓜弄下来咽下去。灶王爷趁这个时候跟玉帝说搬兵的事,玉帝这时候哪有心情管这个事呀,也不管灶王说什么,一概点头。你想他牙被粘住说 不出来话呀。他点头那意思就是你说什么都好,赶紧把这玩意给我弄下来是真的。灶王爷一看玉帝点头了,赶紧给玉帝端了杯热茶,趁机问:“您既然答应派兵了, 那您看派谁去呀?”玉帝喝了热茶,把糖瓜泡软了,总算张开了嘴,一张嘴头一句话就是说:“黏呀!好黏呀!”旁边那些神仙正害怕玉帝点自己出这趟差呢,一听这句话,又拿犯坏的,就趁机抓住话头说:“玉帝有旨,派年随灶王一同下界除夕。”

敢情天宫里还真有个叫年的。这年是谁呀,乃是神农的小儿子。灶王爷一看,还是个小娃娃呢,这怎么打得过怪兽呀。小孩不高兴了,说你还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是骡子是马咱拉出来溜溜。灶王爷也没办法,奉旨只好带着年回人间。临走,这年还带了两件玩具,一块红绸子、一个竹筒。

三十晚上,夕又来捣乱了,年和夕展开了一场大战,年就拿出红绸子和竹筒。原来这不是一般的红绸子和竹筒。年在天上的时候和托塔李天王的儿子哪吒三太子是好朋友,这两件法宝就是从哪吒那里借来的,红绸子是哪吒的混天绫,竹筒是火尖枪变化而成,能够喷火。年用这两件法宝把夕赶跑了。

为了防止自己走后,夕再来作恶,年把红绸子剪成许多小条分给大家帖在大门上。又教百姓们做爆竹,点燃后跟喷火竹筒一模一样。从此夕被吓得再也不敢 到村子里来了。为了纪念这件事,百姓们把腊月三十这一天叫除夕,就是把夕除掉了的意思,而把正月初一叫年。渐渐地,民间有了过年的风俗。每年腊月三十,家家门上贴红绫,后来变成 贴春联,另外还要放爆竹、穿新衣服庆祝。过年民俗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除夕风俗习惯1、接神

接神是为新旧年分野,但接神时间亦不太统一。有的子时一到就开始举行仪式,有的到“子正”之时,即午夜零点开始接神,有的则在“子正”之后方接。祭灶后,诸神都回天宫,不理人间俗事,到除夕子时后,即新一年来临时,又降临人间理事。接神的仪式在天地桌前举行,由全家中的最长者主持。

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

按方位叩首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首,最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除夕风俗习惯8、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除夕风俗习惯3、守岁

守岁的习俗在中国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晋朝人周处《风土记》中说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馈送年节礼物,称为“馈岁”;相互宴请,称为“别岁”;除夕通宵不眠,称为“守岁”。这是现今看到关于守岁习俗的最早记载。但这时守岁似乎还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后,守岁成为全国的共同年俗。

除夕风俗习惯4、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除夕风俗习惯5、隔年饭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除夕风俗习惯9、压岁钱

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

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除夕风俗习惯7、祭祖

据民俗专家、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介绍,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除夕风俗习惯10、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除夕风俗习惯2、置天地桌

这是一个临时性的供桌,是除夕专设之桌。一般无大佛堂之家特别重视天地桌,因为平时对佛供献较少,到年终岁尽时对神佛大酬劳一次,此外,这桌主要是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内容与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挂钱、香烛、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临时性的。

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画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是一张用大幅黄毛边纸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码;福禄寿三星画像等。以上诸像有的接神后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则须到破五、甚至到灯节才焚烧。摆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统一,如堂屋地方宽大,可置于屋中,如屋内无地,就置于院中。传说此夜为天上诸神下界之时,所以民间有此接神习俗。

除夕风俗习惯6、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广东的除夕习俗有哪些

全文共 1399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广东除夕习俗最主要的是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广东人过除夕夜吃什么

一、鸡

“无鸡不成宴”。不止是广东地区,全国各地都有着杀鸡待客的习俗,而到了如今,更是成了宴席必备菜品。

“会吃”的广东人,更是将鸡的做法研究到了极致,白切鸡、葱油鸡…

广东的白切鸡,闻名天下,是当地的特色菜品,基本上每年的除夕夜餐桌上都要有这么一盘菜。小时候,最爱吃的便是鸡腿,肥美多汁,酥香满口!仿佛把新年里所有的美好,都食在了口中!

二、盆菜

盆菜类似于杂烩菜式,在珠海等地,是过年必备的一项,寓意着“盆满钵满”。

盆菜做法很复杂,所用的材料最少都要八种,其中最关键的便是“打盆”。将准备好的食材一层一层的叠到盆中。这个叠法也是有讲究的,要从淡到浓,一层层堆叠,食材一般为:萝卜、冬菇、青菜、腐竹、猪、鸡、鱼、虾等等。

当食材全部堆叠完毕后,再浇上汁酱,那味道,光是香气就能瞬间勾起腹中馋虫!

不过盆菜制作麻烦,所以现在大都点外卖,或是去到餐厅中预定自取,你会做盆菜吗?

三、油角

油角是广东的特色小吃,每每新年,油角都是少不了的一项美食。

油角寓意来年油润有余、富富足足。所以到了除夕,在广东最常见的美食便是它。

不过油角各个地方的做法不同,有甜油角、有菜油角,但是制作方法大致都是一样的。

制作方法:角皮是以面粉、鸡蛋、猪油糅合而成,面皮酥脆。馅料一般都用花生米、白糖、熟芝麻等(如果吃菜的,便换成菜馅),再经过油镬(油锅)炸制金黄,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四、鱼

鱼是广东人家家户户必备的菜品之一,至于做什么鱼就看家庭喜好,蒸煮油炸样样精通!

鱼不止在广东是必备菜系,其它地区同样如此,寓意着“年年有余”。但在广东,鱼得吃法有些不同,为了寓意更好,做得鱼再好吃,也不会全部吃完,保证真的“有余”~

说说广东人常吃的“清蒸多宝鱼”。多宝鱼肉质嫩、鱼刺少,为了保证鱼的鲜美,往往清蒸才最能体现鱼的美味!你喜欢吃吗?

广东的除夕习俗

1、行花街

行花街,也叫逛花市是广州人的一大特色。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是19世纪初形成的。那时在市中心藩署前(今北京路财厅前)一带成为花市。到了20世纪初,老城拆除,藩署前一带成为大道,逛花市的人逐渐多起来,以后成了习俗。从上世纪60年代始,广州的花市设在教育路、西湖路,以后,又在4个老城区各自设花市。

2、卖懒

年三十晚,广东许多地方都有“卖懒”风俗。以往,除夕之夜,广州市各家各户的小孩一人提一个灯笼,拿一个红鸡蛋和一个慈菇,三五成群地在街头巷尾走来走去,边走边唱:“卖懒,卖懒,卖到年三十晚,人懒我不懒。”其他小孩看见“卖懒”队伍来了,也跟在后,一起唱那童谣,只见处处烛光闪闪,童谣四起,是除夕的老羊城一景。

3、逗利是

春节派红包相信是各个地方春节都必备的环节。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能挣钱的后辈也会给不能挣钱的后辈和长辈发红包,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辟邪求吉。压岁钱在广州叫做“利是”,在潮汕地区则叫做“压腰钱”或“压肚腰”。

4、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5、斋日

凌晨祭祖拜神,杀鸡。起床焚香,放炮仗。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名曰“贺新岁”。初一的中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上午7点到9点是什么时辰?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现在人们对时间的划分都是用小时或者分钟,但是在古代,那时期的古人是没有先进的计时工具的,所以只能使用传统方式来计量时间,。古代人也不会使用小时制,那时候只有时辰这种计量单位。那么上午7点9点是什么时辰?

现在人们将时间化为24小时,在古时候人们将一天化为12个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时辰分别对应的时间是,子时指的是夜晚11时到凌晨1时、丑时指的是凌晨1时到凌晨3时、寅时指的是凌晨3时到早上5时、卯时指的是早上5时到早上7时、辰时指的是早上7时到上午9时、巳时指的是上午9时到上午11时、午时指的是上午11时到下午1时、未时指的是下午1时到下午3时、申时指的是下午3时到下午5时、酉时指的是下午5时到晚上7时、戌时指的是夜晚7时到晚上9时、亥指的是夜晚9时到夜晚11时。

结合以上的时辰统计,可以知道上午7点到9点是辰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快来看看!20点属于什么时辰?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20点对应的时辰指的是戌时,戌时是指19时至21时。别称黄昏。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这段时间狗开始守门口。

一般对于十二时辰制来说,西周时就已经开始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除夕年夜饭菜谱之川菜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年夜饭各地有各地的吃法,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除夕年夜饭菜谱川菜,欢迎大家阅读。

川菜的相关介绍

起源于四川,以麻、辣、鲜、香为特色。川菜原料多选山珍、江鲜、野蔬和畜禽。善用小炒、干煸、干烧和泡、烩等烹调法。以“味”闻名,味型较多,富于变化,以鱼香、红油、怪味、麻辣较为突出。川菜的风格朴实而又清新,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著名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鱼、夫妻肺片等等。

即四川菜系,分为以川西成都乐山为中心的上河帮,川南自贡为核心的小河帮,川东重庆为中心的下河帮。

川菜风味包括成都、乐山、内江,自贡,重庆等地方菜的特色,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即复合味的运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川菜在烹调方法上,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十八种之多。在口味上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长,以味的多、广、厚著称。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川菜系因此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三个特征。

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个大类组成一个完整的风味体系。

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其中最负盛名的菜肴有:干烧岩鲤、干烧桂鱼、鱼香肉丝、廖排骨、怪味鸡、宫保鸡丁、五香卤排骨、粉蒸牛肉、麻婆豆腐、毛肚火锅、干煽牛肉丝、灯影牛肉、担担面、赖汤圆、龙抄手等;川菜中六大名菜是:鱼香肉丝、夫妻肺片、东坡肘子等。

除夕年夜饭菜谱之川菜:藏在家里的年味

整个城市就像睡着了一样安静,商铺早早关门,拥堵的交通不见了。自从政府颁布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令以后,成都的年味都藏在家中,藏在饭桌上。

一顿普通人家的除夕夜宴,除去腊肉、香肠等传统内容,往往是从腊月二十八或更早就开始操办。一家之主(家中的老人、大女儿或长媳妇)到相熟的农家采买一只大的土公鸡;再购买一些如缠丝兔、板鸭等干杂食品;为小孩子们炸好油酥花生、酥肉等小零食。到了除夕当天,中午那一顿饭通常是非常简单的,吃一碗面或抄手,一来节约时间好布置饭菜;二来是留足胃口,让大家对晚上的食物抱有最高的期待。

5点半的时候,一只煮熟的黄亮亮的公鸡会摆在神龛前,祭祀活动对大人来说维护是家族仪式感,对祖宗做“年终报告”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对小孩子来说则是高潮开始的预告。6点钟,年夜饭正式开始。在富贵人家家中,年夜饭的顶级菜品会有燕、鲍、翅和一些海鲜,普通人家中则是鸡、鸭、鱼、兔等主打菜品。但事实上,烘托年味的菜品却是另外一些传统食物:咸烧白、甜烧白、凉拌鸡、烧三鲜,八宝饭、冰糖银耳、酥肉丸子、粑粑肉,这些类似点心的川菜几乎家家必备。

真正的年终大戏是12点钟,满街的鞭炮声响不绝耳,成都人在第一顿年夜饭时不会立刻把肚子填饱,等到这个时候,家中老人端出热腾腾的元宵,然后把晚餐的菜热好,大家开始随意吃喝,热闹、兴奋加上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情绪把每个人心里撑得满满的,家中的男人们常常要喝酒聊天到天亮,完成“守岁”的传统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除夕遇见立春,双春年更吉利!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本世纪100年中,立春除夕在同一天的年份共有三次,分别是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和2076年2月4日。而2038年和2087年则是“正月初一”逢“立春”。

立春时,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第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除夕时,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民间认为,立春与除夕在同一天是很好的,因为立春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二者在同一天,犹如阴阳太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更加体现了自然循环的规律。

由于立春日大体固定在阳历2月4日左右的这几天,而春节固定在农历正月初一。当我们老祖宗发明阴历(也称夏历、农历)时,就是规定每个阴历年的岁首都在立春附近。春节最早不会早于立春前15天,最晚不会晚于立春后15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除夕的习俗有什么

全文共 229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除夕习俗,除了吃年夜饭和守岁外,相信很多其他的习俗人们都不能一一说出!其实除夕的习俗有很多,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习俗11、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除夕的习俗3、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团圆饭,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因为正值冬天,北方人常常在饭桌中间设置火锅,因此也称围炉。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按照老礼,除夕夜传统的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年宴的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如果是请客,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除夕的习俗5、踩岁活动

除夕夜,我国民间还要举行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谓之“聚宝盆”。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除夕的习俗10、贴年画

年画,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雕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而渐渐把财神请到家里,进而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除夕的习俗12、贴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福”字究竟该怎么贴没有统一的标准。

除夕的习俗14、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除夕的习俗1、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焚烧纸钱。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除夕的习俗7、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除夕的习俗8、忌打碎器物

除夕还有忌打碎器物的习俗。民间认为如果这一天打破碗碟杯盘,则意味着新一年会有“破运”。有时不小心在这天打碎杯盘,长辈会抓紧用红纸包起来并口念“岁岁(碎碎)平安”等吉祥语来补救。民间认为,将红纸包起来的碎片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可能的灾难。所以,人们在除夕这天为了博个好彩头,都会慎言谨行,以求得一个吉祥如意年。

除夕的习俗6、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早在西晋《风土记》中就有明确记载:“终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岁。”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许多地方也称除夕夜叫“吉祥夜”。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因此,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除夕的习俗13、零点必须回家

团圆的年夜饭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吃完,一家人就会围坐在电视机旁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或者到亲戚家串门聊天,但必须在零点前回到家。一到零点,一家人要全部在家“守岁”,当钟表的指针走过12点后,人们就会燃放早已准备好的鞭炮,庆祝新年的到来。

除夕的习俗2、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非常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除了长辈送小儿“压岁钱”之外,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除夕的习俗4、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除夕的习俗9、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这副世界上最早的春联,“三阳始布,四序初开”记载在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上,撰联人为唐人刘丘子,作于开元十一年(723年)。百姓春节贴春联的民俗从明代才开始盛行,潮流发源地是南京。现在江南地区百姓讲究在大年三十上午贴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除夕为什么要一直开着灯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为什么要开灯?

除夕夜直接开着灯,是风俗习惯的影响,可能很多小伙伴针对这样的风俗习惯表示感兴趣,只说开灯能够赶跑穷鬼,来年就会顺顺利利,甚至于会发大财,所以有些地区选择在除夕夜的时候一直开着灯,也有一些地区会直接点长寿灯,长寿灯通常是彻夜通明,其实除夕夜属于特殊的节日代表新年将要来临,人们会图个吉利在除夕夜当天以及正月初一该做的事情大家都会做,不该做的事情一样都不能做。

人们选择除夕夜开灯主要是为了好兆头,寓意满堂红也代表来年的日子可以更加红火,对于小伙伴们来说,春节会享受7天的假期,在这样的时间段,大家会选择回家过年跟家人共享佳节,也可以适当的休息,不过春节来临之际,大家所需要注意的事情是特别多的,比如除夕夜需要一直开着灯。

我国的小伙伴在过春节的时候大家会在一起守岁,直接熬到天亮,也有部分小伙伴很难坚持,熬不到天亮,不过他们会直接把灯开到天亮,据说大年三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除夕夜,小伙伴们会选择开着灯,家里面灯火通明,给别人一片光明的样子,要说除夕夜当晚就是摆脱过去的种种,人们选择开灯,一方面是为了驱赶穷鬼,另外一方面是告别过去不开心不愉快的事情。

人们选择除夕夜一直开着灯,主要是照亮未来,让我们永远向前看,只有摆脱过去的种种,面对新的生活,在新的生活中有好的寓意,能够让我们有更好的未来,在除夕夜的时候,走廊的灯建议大家直接开到天亮,可能有部分小伙伴觉得除夕夜开灯到天亮会影响到睡眠质量,不过从民间的风俗习惯上来看,我们应该适当的开灯,让来年更加的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凌晨两点半是什么时辰?几时?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凌晨两点半是丑时(凌晨一点三点)。丑时又称为鸡鸣、荒鸡。在《诗经·汝日鸡鸣》里提到“汝日鸡鸣,士日昧旦。”,记载的就是古时鸡鸣而起,昧旦而朝。古代中国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小时。

其它时辰:

1、子时:是指二十三时至一时,子时是指内丹术大小周天功法中,开始起火的时机,又称为冬至。

2、寅时:是指三时至五时,是夜和日的交替之际,又称为平旦、黎明、早晨等。

3、卯时:是指五时至七时,是在太阳刚初升的时间,又称为旭日、破晓等。在古代,官署开始办公的时间,所以又称为点卯。

4、辰时:是上午七时至上午九时,又称为食时、早时等,也是吃早饭时间。

5、巳时:是指上午九时至中午十一时,临近中午时刻称为隅中。

6、午时:是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正,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而正午十二时又称为平午、平昼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零点是啥时辰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零点是子时,子时指的是二十三点到第二天的一点,包括了零点。子时又叫做中夜、子夜,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中国的十二时辰是以子时为首,从23点开始到夜里1点为子时。晚24点之前是前一日,晚24点以后就是第二天。

十二时辰是古代劳动人民按照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以及天色的变化而归纳总结出来的,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半夜23时到1时为子时;1时到3时为丑时;3时到5时为寅时;5时到7时为卯时;7时到9时为辰时;9时到11时为巳时,以此类推。

十二时是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的。人们可从先秦时期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在汉朝之前,这些称谓是不一样的,一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才基本上定型和定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1年的除夕是几月几日?除夕的来历是什么?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也叫做大年夜、大年三十,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即春节前一天,阳历一般是1月下旬至2月中旬这个时间段,2021年2月12日是春节,所以2021年2月11日就是除夕。

“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此“除夕”就是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

除夕的时候有很多传统习俗,有贴门神、贴春联、放爆竹、送财神、给压岁钱、守岁等习俗。除夕晚上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在外地的亲属都会千里迢迢赶回家与亲友团聚,一起吃年夜饭。另外除夕晚上一夜都不能熄灯,也不能睡觉,称为“守岁”,守岁的主要活动内容是聊天、包饺子,要包够春节前几天吃的饺子,饺子里还会包上糖或者几枚硬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推荐

全文共 395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临近,家家户户都在筹备除夕年夜饭,那么,你们准备好了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除夕美味特色年夜饭菜式,欢迎大家阅读。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9:肉酱意式面

用料:意面二两、猪肉约二两、洋葱二两、独蒜一个、番茄酱一汤勺、白糖半咖啡匙、淀粉一大匙、料酒一大匙、盐适量。

意大利面酱综合调料(粉末状),蔬菜是干的,不含山梨酸钾 不含塑化剂

含 有:番茄、洋葱、大蒜、蔬菜(胡萝卜、欧洲萝卜、洋葱)罗勒、胡椒、迷迭香、欧芹、海盐。

食材:橄榄油半勺。番茄酱3勺。意大利面:100克。意大利面调料:10克。去皮去蒂番茄1只。香肠3根(熏味)。西兰花5克。小番茄1只。

做法

1、肉剁末,洋葱切小丁,蒜剁末,淀粉里加适量水兑成芡汁。

2、锅中放少量油烧至四成热,下肉末炒散至表面发白,盛出待用。

3、锅洗净置火上,放油烧至五成热,下蒜末、洋葱丁炒约半分钟。

4、下肉末、料酒、番茄酱、糖、盐,翻炒匀。

5、加入半杯水,用中火烧沸再改小火烧约两分钟至汤汁将干时,勾芡制成肉酱盛出待用。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4:梅菜扣肉

梅菜是惠州传统特产,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被传为“正气”菜,而久负盛名,据说它与盐焗鸡、酿豆腐同时被称为“惠州三件宝”。“梅菜扣肉”据传还有一段美好的传说,北宋年间,苏东坡居惠州时,专门选派两位名厨远道至杭州西湖学厨世,两位厨师学成返惠后,苏东坡又叫他们仿杭州西湖的“东坡扣肉”,用梅菜制成“梅菜扣肉”,果然美味可口,爽口而不腻人,深受广大惠州市民的欢迎,一时,成为惠州宴席上的美味菜肴。

原料

带皮猪五花肉l000克,梅干菜200克,酱油20克,清油l000克。

豆豉1勺、红腐乳1块、八角2粒、姜5片、蒜头5粒、白糖l勺 料酒l汤勺、生抽少许、生粉适量。

做法:

1、锅里加水,将五花肉冷水入锅,煮至刚熟。

2、煮熟的五花肉捞起切大块控干。

3、用牙签在煮熟的肉表皮上扎一遍,然后抹上老抽和蜜糖。

4、锅里加适量的油,烧至8成热,将五花肉的皮炒下入锅炸。

5、一直将五花肉炸至表面焦黄。

6、炸好的肉用冷水浸泡至凉。

7、摊凉的肉切厚片。

8、将切好的肉皮朝下码放在大碗里面。

9、准备好甜梅菜。

10、将梅菜切碎用清水浸泡一会儿。

11、锅加热,不用放油,将梅菜下锅炒干炒香。

12、加入适量的清水,生抽,老抽,冰糖,盐,姜,八角等烧开,稍微焖煮一下。

13、将煮好的梅菜连汁一起倒入大碗里,盖在肉上面。

14、锅里加水烧开,将扣肉入锅蒸1小时。

15、蒸好的扣肉将汤汁到出,倒扣装盘。

16、将汤汁重新入锅,勾芡,然后淋在扣肉上面就行了。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5:福寿团圆大馄饨

饨制作方法简单,只用新鲜的精肉馅加上香葱进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馄饨。在寒雪飘飞的团圆之夜,这哪儿吃的是“馄饨”啊,分明是“幸福”!

制作材料:精面粉500克,猪腿肉700克,猪骨500克,笋衣15克,蛋皮丝25克,葱末50克,料酒、精盐各25克,酱油、熟猪油各100克,白糖、芝麻各5克,味精7克,芝麻油250克。

特色:皮薄馅多,汤鲜味美。

1.将猪肉去筋膜洗净,用刀剁成粗粒,加入笋衣、料酒、芝麻、芝麻油、白糖、味精、精盐等拌匀成肉馅。

2.面粉制成100张馄饨面皮,逐张包入肉馅,包成突肚、翻角略呈长方形的馄饨。

3.肉骨熬成清汤2000克,加入酱油、熟猪油,分成10碗汤料。

4.锅置旺火上,加水4000克烧沸,放入馄饨,用煮约5分钟,待馄饨浮起,保持水微沸煮至熟透捞出,放入汤料碗内,撒上葱末、蛋皮丝即成。

制作要领:1.面团要揉匀揉透,揉至光滑不粘手时略饧一会儿;

2.猪骨汤旺火烧开,改用小火长时间熬煮;

3.水沸后下入馄饨要用手勺不断推动水,以免粘锅破皮;

4.下入馄饨烧沸后要加适量冷水保持微沸,太沸易使皮破裂。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1:香草芝士焗澳洲龙虾

原料:龙虾1只 天使意粉20克 番茄15克 虾仁10克 洋葱10克 芝士20克 奶油15克

做法:将龙虾用盐,胡椒粉,香草腌制,用不粘锅将虾肉煎至金黄色。然后撒上芝士放入烤箱烤至金黄色。配上茄汁天使意粉即可。

有机土猪回锅肉

用料:有机土猪五花肉(肥:瘦=3:2,带皮)、郫县豆瓣、料酒

配菜:蒜苗、青椒、木耳

过程:

1.将鲜肉煮至八成熟

2.将煮过的肉切片

3.烧油

4.油开后,下郫县豆瓣,用大火炒至有香味溢出

5.下切好的肉片炒至肥肉部分变小、打卷

6.下配菜,炒熟即可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8:拔丝山药

拔丝山药(Chinese Yam in Hot Toffee)又甜又粘,是过年迎春菜式中的一道甜点,甜脆香酥,软嫩香甜。由于山药的营养价值高,常食此菜能防病、抗病,延年益寿。

制作食材

怀山药..600克

白糖....200克

花生油...500克

制作流程

1.山药洗净蒸熟,去掉外皮,切成滚刀块。

2.炒锅置中火上,添入花生油,油热五成,将山药下锅炸制,中间顿火3次,炸成柿黄色,捞出沥油。

3.锅内余油少许,下白糖炒成稀汁,起小花时,把炸好的山药下锅,甩点清水,翻身出锅即成。外带一小碗凉开水,同时上桌。

制作关键

1.炒好糖是制作拔丝的主要技术关键,有三种方法:第一油炒法,可先加入油,也可油糖同时下锅,糖油的重量比,一般按..

150克糖,5克油较为合适。第二水炒法,水与糖的重量比,一般为.. 150克糖,25克水。第三油水混合炒法,糖和油、水之比为..

150克糖、20克水,5克油。以上三种炒法,均需在炒前把糖碾碎,糖一入锅,就要不停地翻炒,见糖先起大泡,而后气泡变小,溶化的糖由稠变稀且色变浅黄时,即可投入主料。不论采用哪种炒法,火力皆不宜大,注意不要使糖挂在锅边,以免焦糊影响颜色。

2.主料炸制和炒糖必须同时完成,一先一后,都将影响拔丝效果和成品质量。

3.装拔丝菜的盘底必须抹一层油,随菜要跟一碗凉开水,吃时蘸水使菜肴变得脆甜可口而不粘牙。

特点:

外甜内滑,营养丰富。炒糖浆时用小火慢慢炒,才能拔出丝。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6:蒸蒸日上:枣花馍

原料:中筋面粉、酵母、温水、奶粉、小枣

制作过程

1、干枣洗净,浸泡2小时。

2、酵母溶于温水中,静置5分钟;面粉盆中加入奶粉、白糖,分次加入酵母水。

3、揉成软面团,包上保鲜膜进行发酵。

4、发酵至原来的1.5倍到2倍大,呈现蜂窝状;用手轻轻将面团挤压排除气泡。

5、面团取出轻轻揉匀。

6、面团切成小剂子,搓细。

7、搓长搓细的面剂子分成若干等长的小长条。

8、每一个剂子包1个枣,捏成圆形生坯。

9-10、做多个圆形生坯层叠堆在一起,做成小山状。

11、放入蒸笼中静置20分钟。

12、大火蒸制15分钟;关火,3分钟后开盖,出锅。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3:长垣大酥肉

河南人都熟悉小酥肉这个家常菜,却不知它是相对于大酥肉而言的。大酥肉是将带皮猪肋条肉解成十字花刀,以鸡蛋、面粉、粉芡、料酒制糊,再剁入肋条肉,然后炸成柿黄色,切片入碗,配葱、姜、大料、高汤上笼蒸烂,合入盘内,收汁、浇汁即成。长垣县西西饭店的此菜软香浓烂,既家常,又上得了席面。

大酥肉的制作方法

原料:面粉2000克 猪瘦肉200克 姜末、葱花、精盐、料酒、五香粉、生抽、鸡精、味精、鲜汤各适量 色拉油2000克(约耗100克)

制法:

1.盆内掺入鲜汤,加入姜末、葱花、精盐、生抽、五香粉和鸡精、味精调好味,再加入面粉调成稠糊。

2.猪瘦肉切成长条,纳碗,加入精盐、料酒、味精码味后,放入面糊中拌匀。

3.净锅上火,注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用双手抓起拌有肉条的面糊,团成拳头大小的块,放入油锅中炸至定形上色后,捞出,入笼蒸约2小时,即成。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7:意式香肠披萨

特色:典型的意式薄底披萨,饼底酥脆。采用意大利独有的撒拉米香肠,香草味儿使披萨更加独特。

饼底:高筋面粉120g、低筋面粉30g、牛奶90g、干酵母1/2小勺、橄榄油1大勺。

配料:马苏里拉奶酪、番茄沙司、青椒、红椒、葱花、salami香肠适量。

做法:

1、用温牛奶适量(40℃左右为宜),加入酵母适量,搅拌均匀。

2、加入面粉、橄榄油,用筷子搅拌至絮状,用手揉成面团,盖上保鲜膜放置温暖处发酵2小时。

3、青椒、红椒切小块;葱切末。

4、取出面团滚圆静置15分钟,将面团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饼皮。

5、将面片放入Pizza盘,用叉子在面饼上扎满小孔,防止烤制时面团膨胀。

6、先在面饼上均匀涂抹一层蕃茄沙司,撒上马苏里拉奶酪丝。

7、然后放入salami香肠、葱花,再撒上马苏里拉奶酪丝。

8、最后放上青椒、红椒,表面撒上马苏里拉奶酪丝。

9、放入提前预热180度的烤箱,中层上下火,烤约25分钟至表面金黄即可。

Tips:

1、脆皮Pizza的面皮,和其它Pizza面皮的制作方法稍有不同,不要加糖,否则糖分会增加面团中酵母的膨胀,让脆皮匹萨无法达到薄和脆的效果。

2、如果一次做的多,可以盖上保鲜膜后,放入冰箱冷冻保存。吃前,先放在室温中自然解冻,然后再往Pizza上面薄薄的刷一层油,这样烤出来的Pizza和新做的一样好吃,批量制作,节省时间。

3、马苏里拉奶酪,即Mozzarella。马苏里拉芝士是制作pizza的专用芝士,不推荐用其他芝士代替。如果买到的是块状芝士,需要刨成丝以后再用;超市里也有现成的刨丝的马苏里拉出售。

4、pizza中的馅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而改变,你也可以使用你喜欢的其他蔬菜与肉类。但需要注意一个原则,就是先铺肉类,再铺蔬菜,并且每铺一层都撒上一些马苏里拉芝士。如果是水分比较大的蔬菜,需要先炒一下,控干水分,否则pizza水分会太大。

5、不同的面粉吸水性不同,在和面的时候,如果遇到面团太干或者太稀的情况,请酌情调整水量,以达到合适的软硬程度。

除夕美味有特色年夜饭菜式2:美式黑胡椒牛扒

特色:经典的美式菜肴,黑胡椒的香味和牛肉完美结合,使烤制的牛排香味十足。

1、用红酒、迷迭香、少许盐、胡椒粉以腌过牛扒2/3的标准腌上15分钟,然后翻个个,再腌15分钟;

2、热锅,一点点橄榄油晃匀锅底,然后切一块黄油下去,溶化后放入牛扒,中大火,1分钟,翻面再1分钟,重复一次,这样大概是6、7成熟的样子;

3、煎的同时,一个小锅,煮开水后,烫熟小土豆、芦笋摆盘;

4、换锅后,炒香黑椒酱,淋上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1点到3点是什么时辰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凌晨1点3点是丑时,又名鸡鸣。下午1点到3点为未时,又名日昳。

古代时辰的分法

1、子时:二十三点至一点,又名夜半、子夜;

2、丑时:一点至三点,又名鸡鸣;

3、寅时:三点至五点,又名平旦;

4、卯时:五点至七点,又名日出;

5、辰时:七点至九点,又名食时;

6、巳时:九点至十一点,又名隅中;

7、午时:十一点至十三点,又名日中;

8、未时:十三点至十五点,又名日昳;

9、申时:十五点至十七点,又名晡时;

10、酉时:十七点至十九点,又名日入;

11、戌时:十九点至二十一点 ,又名黄昏;

12、亥时: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又名人定 。

扩展资料

十二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即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1时至3时做饭,3时至5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3时又72分钟,即4时12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时又96分钟,即0时36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