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生物关于鱼的考点(实用20篇)

任何教育都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即教育价值的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庸俗功利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短期效果,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代价。那么,初中生物关于鱼的考点?

浏览

1730

文章

100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食品保存

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引起,它们以食品为培养基,从食品中获取有机物而大量生长繁殖,致使食品中的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同时,食品也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

2.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保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防止细菌或真菌的繁殖和杀死细菌或真菌。常见的方法有:

①低温保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品保存方法。导致食品腐败的细菌或真菌,绝大多数其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40℃,在10℃以下,其繁殖速度大大减弱。一般地,0℃~7℃为食品冷藏温度,此时腐败菌的活动显著减弱。

②高温灭菌保存:食品经高温处理,将其中的腐败菌杀死并将所含的酶破坏,可达到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如制作罐头食品,生产鲜牛奶食品等。

③干燥保存:主要是将食品中的水分降至腐败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含量以下,从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达到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如干鱼、薯干的制备。

④隔离保存:主要是将食品置于缺氧环境中,从而抑制食品中好氧腐败菌的呼吸,达到保存目的。如牛奶的真空包装,新鲜蔬菜用无缝塑料膜制成的帷幕包裹笼罩起来等。

⑤化学保存:是利用化学药剂控制食品中腐败菌的生长繁殖而达到食品保存目的,如酱油、酱菜中使用一定剂量的防腐剂。

⑥腌(渍)制保存:利用食盐或糖减少食品中的水分,从而抑制或杀死腐败菌,达到食品保存的目的。如腌菜、腌肉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DNA分子特性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又称去氧核糖核苷酸,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

DNA分子特性

稳定性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内侧,通过氢键形成的碱基对,使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稳固地并联起来。另外,碱基对之间纵向的相互作用力也进一步加固了DNA分子的稳定性。各个碱基对之间的这种纵向的相互作用力叫做碱基堆集力,它是芳香族碱基π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现在普遍认为碱基堆集力是稳定DNA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再有,双螺旋外侧负电荷的磷酸基团同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可以减少双链间的静电斥力,因而对DNA双螺旋结构也有一定的稳定作用。

多样性DNA分子由于碱基对的数量不同,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因而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例如,一个具有4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是4种,即10种。

特异性不同的DNA分子由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存在着差异,因此,每一个DNA分子的碱基对都有其特定的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排列顺序包含着特定的遗传信息,从而使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总结: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A分子。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例1: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A.甜食B.谷类食物C.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D.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解析:甜食富含糖类,糖类和脂肪摄入过多会在体内积累;单纯多吃谷类食物也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钙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所以青少年应按人体需要合理安排饮食。

答案:D

练习1:膳食中不搭配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会造成身体缺乏()。

?A.淀粉和蛋白质B.维生素和无机盐C.蛋白质和淀粉D.维生素和脂肪

2.膳食中不搭配哪类食物会造成缺乏供能物质?()

?A.谷类B.肉类C.奶和奶制品类D.蔬菜水果类

最新考题考纲解读:1.以选择、综合分析的形式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作用和食物来源。2.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维生素的缺乏症。3.以选择、识图分析的形式考查钙、铁、碘的无机盐的缺乏症。4.以选择、和填图分析的形式考查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5.以选择、识图形式考查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部位及过程,各种消化酶的作用和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和过程。6.以解读图表和数据的资料形式,考查合理膳食和平衡膳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联系与结构功能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组成:非生物部分:指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湿度等。

生物部分: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链条式的营养联系,叫做食物链。如:草→昆虫→食虫鸟→蛇→鹰。

(注)、有关食物链的书写要点:

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绿色植物。2、在食物链中,每个箭头都必须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

2、在食物链的组成成分中,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它只反映出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捕食与被捕食而发生的联系。

3、数食物链时,要从起始端(绿色植物)数起,每条食物链都要数到底,不能漏数,但也不能将一个箭头看作一条食物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体液调节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

许多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各种激素,就是借体液循环的通路对机体的功能进行调节的。例如,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组织、细胞的糖与脂肪的新陈代谢,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内环境血糖浓度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这种体液调节。

有些内分泌细胞可以直接感受内环境中某种理化因素的变化,直接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当血钙离子浓度降低时,甲状旁腺细胞能直接感受这种变化,促使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转而导致骨中的钙释放入血,使血钙离子的浓度回升,保持了内环境的稳态。也有些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传出环节,是反射传出道路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例如,肾上腺髓质接受感神经的支配,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共同参与机体的调节。

激素与分泌系统间存在着反馈调节作用,反馈调节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激素与激素间存在着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例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协同调节是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例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除激素外,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虽不能随血液到身体其他部位起调节作用,但可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改变邻近组织细胞的活动。这种调节可看作是局部性体液调节,或称为旁分泌(paracrine)调节。

总结: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一)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由心脏和血管所组成,在心脏和血管内还流动着血液。

功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1、血液的成份:由血浆和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所组成。

(1)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55%)

①成分: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

(约占0.1%)、尿素、无机盐CO2等(约占0.9%)。

②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①红细胞:呈两面略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

功能:主要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②白细胞: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数量最少。

功能: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

③血小板:形态最小而且不规则、无细胞核,数量少。

功能: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作用。

2、动脉血与静脉血的主要区别:

(1)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叫做动脉血。

(2)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的血,叫做静脉血。

(二)人体内三种血管的主要区别:

(三)、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概念:指血液在心脏和全身血管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

1、心脏的位置:

心脏位于胸腔中部,略偏左下方,夹在两肺之间;它是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四)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个途径。

1、体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体循环途径:血液从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动脉血→静脉血。(3)发生变化的部位:全身毛细血管处。

2、肺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

(1)肺循环途径:

血液从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2)血液成分的变化:由静脉血→动脉血。(3)发生变化的部位:肺泡处毛细血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垂体功能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垂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前叶和后叶两部分。它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素、催产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

垂体各部分都有独自的任务。腺垂体细胞分泌的激素主要有7种,它们分别为生长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黑色细胞刺激素。

神经垂体本身不会制造激素,而是起一个仓库的作用。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制造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通过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神经纤维被送到神经垂体贮存起来,当身体需要时就释放到血液中。

垂体激素的主要功能如下:

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促进蛋白质合成及骨骼生长

催乳素:促进乳房发育成熟和乳汁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控制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和释放,刺激甲状腺增生,细胞增大,数量增多

促性腺激素:控制性腺,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等。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控制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释放,促进肾上腺皮质细胞增生

卵泡刺激素:促进男子睾丸产生精子,女子卵巢生产卵子

黄体生成素:促进男子睾丸制造睾丸酮,女子卵巢制造雌激素、孕激素,帮助排卵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控制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合成

抗利尿激素:管理肾脏排尿量多少,升高血压(由下丘脑产生,储存于垂体)

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有助于分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生物知识点:多肽链合成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1.一级结构加工修饰

⑴N端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的切除:N端甲酰蛋氨酸是多肽链合成的起始氨基酸,必须在多肽链折迭成一定的空间结构之前被切除。其过程是:①去甲酰化;②去蛋氨酰基。

⑵氨基酸的修饰:由专一性的酶催化进行修饰,包括糖基化、羟基化、磷酸化、甲酰化等。

⑶二硫键的形成:由专一性的氧化酶催化,将-SH氧化为-S-S-。

⑷肽段的切除:由专一性的蛋白酶催化,将部分肽段切除。

2.高级结构的形成

⑴构象的形成:在分子内伴侣、辅助酶及分子伴侣的协助下,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

⑵亚基的聚合。⑶辅基的连接。

3.靶向输送

蛋白质合成后,定向地被输送到其执行功能的场所称为靶向输送。大多数情况下,被输送的蛋白质分子需穿过膜性结构,才能到达特定的地点。因此,在这些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端,一般都带有一段疏水的肽段,称为信号肽。分泌型蛋白质的定向输送,就是靠信号肽与胞浆中的信号肽识别粒子(SRP)识别并特异结合,然后再通过SRP与膜上的对接蛋白(DP)识别并结合后,将所携带的蛋白质送出细胞。

信号肽假说:信号肽位于新合成的分泌蛋白N端。对分泌蛋白的靶向运输起决定作用。①细胞内的信号肽识别颗粒(SRP)识别信号肽,使肽链合成暂时停止,SRP引导核蛋白体结合粗面内质网膜;②SRP识别、结合内质网膜上的对接蛋白,水解GTP使SRP分离,多肽链继续延长;③信号肽引导延长多肽进入内质网腔后,经信号肽酶切除。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包装成分泌颗粒出胞。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司法考点之宪法的含义

全文共 3693 字

+ 加入清单

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宪法的相关司考考点

宪法的原则

1.资产阶级宪法

(1)人民主权原则

主权观念最先由法国的波丹提出,后来卢梭创立了人民主权学说。

(2)人权原则

(3)法治原则

(4)权力制约原则

近代分权学说是英国洛克首先倡导而由法国孟德斯鸠所完成的。

2.社会主义宪法

(1)权力属于人民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5.高考政治必备知识考点

司法考点之宪法的含义

宪法学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宪法。然而,在中外宪法学界、学者们对宪法定义的具体表述却各不相同,对此,有学者正确地指出:“这一方面反映了宪法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同文化背景,也反映出在宪法意识形态方面不同的理念。因此,在确定宪法定义时不必追求统一的模式和标准,而应允许不同宪法认识的存在。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的宪法定义只是表明考察宪法现象的不同角度和认识水平。” 概括起来,学者们对宪法概念的定义分为四大类:

司法考点之宪法的含义

(一) 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角度定义宪法这类宪法定义的特点在于,立足宪法典或宪法性法律中一个或者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对于宪法的认识,或者说以宪法调整的内容为根据确定宪法的内涵和外延。

1、从社会学角度和宪法理论的意义上来说,一个国家的宪法是对其政治权力的划分。

2、宪法是规定最高国家机关及其履行职能的程序,规定最高国家机关的相互关系和职权,以及个人对国家政权的原则地位的各种原则的总和。

3、宪法决定和规定最高的国家机关的设立。它规定这些机关与公民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宪法规定一个国家的一整套政治制度。

5、实质意义的宪法,含有关于国家的组织及作用的基础法之意味。详言之,,凡关于国家领土的范围、国民资格的要件、国家统治组织的大纲,尤其是处于国家最高地位的机关如何构成、享有什么权利、怎样行使他的职能、各种机关彼此间有如何的关系等的法则,以及关于国家与国民关系的基础法则。

6、宪法是规定国家统治机构的组织规范。特别是近代宪法规定了以权力的分立为中心的国家重要机关的组织及其运行的办法,并以确定国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为目的。

7、《布莱克法律辞典》将宪法定义(Constitution)为:“一国的组织或基本法,可以是成文的或不成文的;其制定者在规定政府的特征和组成,提出国家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组织政府、调整、分配和限定政府各部门的职能,以及规定主权行使的范围和方式。”①8、美国学者安德逊和温德认为:“从这个词的最广义和最正确的意义上说,宪法是全部有关政权的规则的总汇,这些规则规定着国家机关活动的程序、规定着这些机关的职权、规定着个人对于国家机关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二)从宪法的法律特征角度定义“宪法”这类宪法定义的特点在于,立足宪法典或者宪法性法律与其他法律不同的法律形式特征,提出对于宪法的认识。

1、《美国百科全书》认为:“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和基本原则的总体。”2、日本《世界大百科事典》认为:“所谓宪法,意思是指与国家的组织及活动有关的各种有关的各种根本法规的总和”。

3、《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从最广义来说,宪法是一批规则,用以管理一个有组织的团体事务。”4、法国学者波若认为:“宪法是据以组织国家管理和调整全体个人或法人的关系的一种根本法。”6、美国学者施瓦兹认为:“宪法是包含治理国家的指导原则的国家根本法。”7、朱国斌先生认为:“宪法作为国家组织法,是法律的一种,是从内容到形式上,凌驾于其他任何法律之上的国家基础法。”(三)从宪法的阶级本质角度定义“宪法”这类宪法定义的特点在于,立足于宪法典或者宪法性法律所反映的阶级意志,以及这种意志赖以存在的社会物质条件,提出对于宪法的认识。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宪法学者分析宪法的基本立场。

1、苏联学者科托夫在《宪法的概念和本质》一书中认为:“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它表现和巩固统治阶级专政,表现和巩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础。”2、宪法就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巩固统治阶级专政,规定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和国家制度基本原则的国家根本法。它具有强烈性,是阶级斗争中阶级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反映,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宪法是统治阶级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根本法,具有一般法的本质特征,同时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法律的实质上的特点和形式上的特点。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是阶级力量对比的表现。

5、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国家根本法。

(四)从综合的角度来定义宪法第一类综合定义的特点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宪法这一事物做一全面的考察后给出一具明确的概念。如:

1、英国学者澳·菲力普斯和保罗·杰克逊认为:“宪法(Constitution)经常在抽象和具体意义上使用。抽象地讲,一国宪法就是法律、习惯和惯例的系统,它规定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权力,调整不同国家机构之间以及国家机构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宪法就是权威性地规定最重要宪法法律的文件。”

2、龚祥瑞先生认为:“宪法就其性质而言,是根本法,这是由它所规定的内容来决定的;宪法就其范围而言,是社会的总章程;宪法就其有效力而言,是最高法;宪法就其作用而言,是国家法或称政治法。”

3、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既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集团的根本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大法。国家的根本制度和人民的基本权利义务是宪法的基本内容,集中体现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集团的根本意志或利益是宪法的本质,国家根本法表明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5、张文显教授认为:“人们通常从三种意义上理解宪法。宪法是宣言书,宪法是总章程,宪法是根本法。”6、宪法是规范民主施政规则的国家根本法,它是有关国家权力及其民主运行规则,国家其本政策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及现存社会经济结构要求的集中反映。

7、宪法是指以特殊程序制定的,规定国际基本制度、国家的政权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特殊行为规范。它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8、宪法是以民族政治为本质属性,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第二类综合定义就是结合宪法的内容和形式特征给宪法下定义。这也是近年来我国中青年学者通常采用的方法。如:

1、中国学者林纪东认为:“宪法者,规定国家之基本组织、人民权利义务,及其本国策之根本法也。”

2、英国宪法学家戴雪认为:“宪法是规定政府组织,以及人民与政府之间的各种权利与义务的根本规则与法律。”

3、宪法内容上的本质属性是指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宪法形式上的本质属性则指它是国家的根本法。因此,我们以将宪法意义为:“宪法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为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4、宪法是分配社会权利并规定其运用行为的根本法。所谓社会权利,指的是一定社会内一切权利和权力的总和,它由社会成员的权利和国家权力两个基本方面构成。“5、宪法就是规定国家权力应如何为公民权利服务的根本法。

6、宪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和国家机关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7、宪法是调整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之间基本关系部门法。公民权利产生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为公民权利服务,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

8、宪法是调整立政关系即人们在确立国家重要制度和决定国家重大事情的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立政一词表示人们参与、组织和争夺国家政权的行为和活动,其相应的社会关系就是立政关系。在立政关系中,最主要最重要的是立政主体(包括公民和公民代表机关)与施政主体(包括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其次是不同的立政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不同职能的施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9、宪法是调整法权关系,规范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法。……法权关系是政治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分别归结为主权归属、国体和政体问题以及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

10、宪法是确立国家权力的实现形式,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根本法。

11、宪法概念的揭示应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宪法的逻辑起点(人民主权)宪法的基本矛盾(公民基本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矛盾);宪法的本质属性(法律最高性)

12、宪法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因此宪法是调整民主政治中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根本法。

13、宪法是调整国家与公民关系并以人权保障为终极价值追求的国家根本法。其中,以国家和公民关系为调整对象和国家根本法揭示了宪法的法律内涵,以人权保障为终极价值追求则是宪法的价值内涵。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多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

(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但是,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司法考点之宪法规范构成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宪法规范的概念表述为它是一种特殊的法律规范,是指调整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亦称为宪法规则。下面由小编为你宪法规范的构成介绍相关司考考点

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构成

司法考试宪法复习要点: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构成。随着司法考试的不断调整,宪法在司法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司法考试中的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法律规范通常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对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法学界有三种不同看法,主要有三要素说、二要素说和综合说。其中三要素占主导地位,它的主要内容是,法律规范由三部分构成:假定、处理、制裁。而二要素说是新近兴起的学说,它认为法律规范的结构分为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 而综合说认为,法律规范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三部分组成。 在宪法学研究中,对宪法规范逻辑结构的分析通常采用三要素说,也有学者采用综合说。

我们认为,三要素说较为合理。从逻辑结构上看,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规范一样,由假定、处理、制裁三要素组成。假定是宪法规范规定的适用规则的条件;处理是宪法规范规定的行为模式,以要求、授权、禁止等形式加以表现;制裁是宪法规范规定的因违反规则而产生的法律后果或具体制裁。

关于宪法规范与宪法条文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宪法条文是宪法规范的具本表现形式,宪法规范是宪法条文的内在本质与内容。在逻辑结构上,宪法规范必须具备完整的要素,与宪法条文并非总是吻合。关于两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学者们的看法并无完全相同,兹列举二例以示说明。一种观点认为,宪法规范的逻辑结构在宪法条文上的表现有下列几种情况:

第一,“三要素”完整体现;

第二,“三要素”具备,但其中的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隐含于行为模式;

第三,假定条件隐含于行为模式,由宪法条文表现,而法律后果由刑法或其他法律条文表现;

第四,没有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这两个要素,只有行为模式。

宪法规范构成内容要素

司法考试宪法复习要点:宪法规范构成的内容要素。随着司法考试的不断调整,宪法在司法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小编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司法考试中的考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应当具备以下几个要素:规范的主体、规范的客体、规范的对象、规范力的范围。

宪法规范的主体是指想规范的制定者与宪法规范的遵守者,也就是说,谁向谁通过宪法规范发出行为指令。

宪法规范的客体是指宪法规范调整的是何种性质的社会关系。

宪法规范的对象是指受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标的物。

我国宪法的结构

我国历史上共存在过四部宪法,现行宪法也经历了三次部分修改,形成了现行的宪法体系。同时,宪法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完善。

司法考点之宪法规范构成

1、从宪法体系上看,我国现行宪法体系属成文宪法体系,构筑这一体系的宪法渊源形式有宪法典、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解释及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

2、从宪法典的体例上看,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均以“章”开篇,兼有节、条、款等设置。现行宪法全文共4章、2节、138条,另附17条修正案。

3、从宪法典的格式上看,新中国的四部宪法均有名称、目录、序言、正文,以及制宪机关、制宪时间、公布机关和公布时间等等。

4、从宪法的内容结构上,按照调整对象的性质不同,我国现行宪法的内容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权限和活动原则等等。在排列上,现行宪法一改前三部宪法的做法,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提到了“国家机构”一章之前,从而突出了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重要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日本群岛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群岛位于北太平洋西侧,是太平洋西缘一系列弧形岛屿的一部分。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附近3000多小岛(包括无人岛)组成。

日本群岛

日本群岛位于西太平洋隔海与中国、朝鲜、俄罗斯相望,属日该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1000多个小岛组成,海岸曲折,多良港。

(一)多山的地形包括山地和丘陵的山区,占日本面积的3/4。只有沿海零星分布着一些小平原。本州东南部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在山地中分布着许多活火山,号称“圣岳”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也是一座活火山,为日本第一高峰。山顶白雪皑皑,山坡林木茂密,风景秀丽,是游览胜地。日本多地震海啸。

日本矿产贫乏,只有硫磺储量较多,但森林和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不多,地狭人稠。

(二)海洋性季风气候岛国各地距海都很近,深得海洋的调节。日本与亚洲大陆相比,季风气候的海洋性特征十分明显,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大陆各地为小,降水则较多。盛行东南风的夏季,太平洋一侧雨水尤多;盛行西北风的冬季,日本海沿岸大雪纷飞。6—7月有梅雨天气,夏秋之交常受台风侵袭。

(三)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日本是发达的、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中国,占世界第三位。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电子、化学、纺织等。汽车、船舶和电子产品等都居世界前列。日本工业的特点是现代化程度高,对外依赖性大,分布偏于“三湾一海”(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地区。日本是典型的加工贸易国,能源和原材料基本上依靠进口,很大一部分的产品则需要出口。京滨区(东京—横滨)、阪神区(大阪—神户)、名古屋和北九州,是日本的四大临海工业区。近年来,电子等新兴工业,因原料和成品都较轻便易运,但需要洁净的环境,所以有向九州、本州北部和北海道扩展的趋势,并把九州岛建立为“硅岛”,成为日本新兴的电子工业基地。

日本农业以水稻为主。渔业居世界前列。北海道附近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

总结:东京是日本首都和海、陆、空交通枢纽和经济、文化中心。大阪是重要海港和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是重要港口和重工业中心,第三大城市。

编辑推荐:日本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神经元结构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

神经元的分布

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分布在脑和脊髓里。在脑和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灰质。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功能,这部分结构就叫作神经中枢。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在脑和脊髓里,也有神经纤维分布,它们汇集的部位色泽亮白,叫白质。白质内的神经纤维,有的能向上传导兴备。有的能向下传导兴奋。

神经元的功能

种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

特别提醒:①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备,并能够将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这种可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②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的传导方向是:树突→细胞体→轴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世界地理必背知识点:朝鲜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是位于朝鲜半岛北部的国家。成立于1948年9月9日,首都平壤。

人口

根据朝鲜2008年10月第二次人口普查(93年第一次)结果,朝鲜现有人口2405万,其中男性1233万,女性1172万。朝鲜有590万户家庭,平均每户3.9人(截止到2009年年终人口朝鲜新生儿死亡率千分之51.34(2009年)。妇女平均生育人口2.05(2007)。[4]朝鲜的平均寿命为66岁(男性64岁,女性68岁)。全国为单一的朝鲜族。

语言

朝鲜语:朝鲜族在19世纪前以汉字为书写工具。15世纪李氏朝鲜世宗大王遣人完成《训民正音》,参考汉字外型创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谚文。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汉文,谚文在数世纪间未能成为正式文字。谚文因多在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朝鲜人群中使用,而被两班抵制。直到二十世纪初期朝鲜被日本吞并后,谚文方逐步成为朝鲜族的主要书写工具。二战结束,朝韩分裂后,朝鲜彻底废除汉字在朝鲜文字中的使用,朝鲜语全部采用谚文字母拼写。韩国也一度废除汉字(国语纯化运动),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韩国的语言中10%左右是朝鲜语固有词,69%左右是汉语的变音,还有10%是英语的变音,剩下的则是其他语言的变音。韩语与朝鲜语略有不同。因为战后朝鲜半岛南北长期分裂,使得北南语言也出现略微差异。

纪年

主体纪年:以金日成诞生的1912年为主体元年。使用主体纪年是为了纪念金日成创造“主体思想”。(注:国际通行公元纪年,以耶稣诞生之年为元年)

总结:南部与韩国以三八线非军事区分隔,北部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俄罗斯接壤,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全国地形多山,森林覆盖率较高。朝鲜由朝鲜劳动党执政,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中国三大航天发射中心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卫星发射中心,其卫星发射设施十分先进。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执行中轨道、低轨道和高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及返回式卫星的发射任务。自1970年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已成功发射了20多颗科学实验卫星。1992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了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幕布。

此后,“神舟”二号和“神舟”三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部甘肃省的酒泉地区,海拔1000米。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平均气温8.5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环境条件很适合卫星发射。兰州至乌鲁木齐的铁路在清水地区有一条支线直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鼎新机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西75公里,可满足卫星从机场到技术中心和发射场区的运输要求。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适合发射多种卫星,特别是地球低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到目前为止,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分别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和长征二号丙改进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所有国产的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以及美国的12颗铱星。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广播、通信和气象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的西昌地区,其总部位于距发射场65公里处的西昌市内。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西昌机场位于西昌市北郊,距离市中心和发射中心分别为13.5公里和50公里。发射中心位于成都至昆明的铁路干线和四川至云南的公路线上,西昌市距离成都535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外国人的待遇

全文共 1932 字

+ 加入清单

外国人待遇(aliens,treatment of)是指在一国境内不具有该国国籍而具有他国国籍的人所享受的待遇。不具有该国国籍的人有时也包括无国籍人。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外国人待遇相关司法国际法考点知识。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由所在国加以规定,但需参照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国际通例。外国人中的外交官员、领事官员、国际组织官员等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或领事特权与豁免,他们具有同一般外国人不同的特殊法律地位。外国人在人身和财产安全方面,应该享受同本国人一样的待遇;大体享受与本国人同等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外国人待遇与本国人待遇,通常有如下区别:

①外国人不享有所在国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利,没有服兵役的义务。

②外国人不得从事某些特定的职业和担任某些特定的职务,以及取得某种权益。例如一些国家规定,外国人不能充当引水员、飞行员,不得任文官、商船船长、律师等;在一些国家外国人不得取得土地所有权。

③有些国家对于外国人的旅行、居住有某些限制,如前往非开放地点需办理证件。

④国家有可能根据互惠原则,对于某些外国人适用特别的优惠规则。如两国协议互对在本国境内对方的某些人员给予征税方面的优惠。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外国人的待遇

外国人的待遇,是指国家对于外国人,特别是长期或永久居留的外国人所设定的权利义务。国际法对此并没有统一完整的规定。各国通常是在互惠及不歧视的基础上,通过国内立法或有关具体条约,在不同领域分别采用不同的待遇。并且有些待遇方式被借鉴或推广适用于外国法人、船舶或产品上。在国内法或国际条约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有以下一些方式。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外国人的待遇

(一)国民待遇

国民待遇指在一定事项或范围内,国家给予其境内的外国人与其本国国民同等的待遇。 目前,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国内立法或国际条约中采用了这一方式,并具体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一般地,国民待遇限于民商事和诉讼权利方面,而不适用于政治权利方面。如外国人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般不参加政治活动或政治组织,外国人也不承担服兵役的义务。此外,出于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对外国人的民商事权利也可能作出某些限制。例如,有些国家规定外国人不得从事某些职业或担任某些职务或不得从事某些方面的经营活动;有些国家对外国人的居住和旅行有某些限制等。

(二)最惠国待遇

最惠国待遇指一国给予另一国国家或国民的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国家或国民的待遇。

最惠国待遇是国家给予他国的一种优惠,国家有权决定给予哪些国家在什么范围的最惠国待遇。国家间一般是通过双边或多边条约对最惠国待遇的给予和范围作出规定。最惠国待遇被广泛用于国家间经贸活动领域,在一些重要的多边经贸条约中,甚至被规定作为缔约国间进行正常贸易的基础。最惠国待遇一般不适用于以下情况下给予的优惠: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经济共同体等经济组织成员国间的优惠;邻国之间方便边民的一些优惠;基于特殊历史地理等因素而给予某些国家的优惠;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普遍优惠及其他在条约中明确规定不适用于最惠国待遇的情况。

(三)差别待遇

差别待遇是指一国给予外国人不同于本国人的待遇,或给予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不同的待遇。前者一般是指给予外国人和外国法人的权利在有些方面小于本国国民和法人,但也包括有些时候给予外国人或法人某些方面超过本国国民或法人的待遇,如某些税收的减免。后者是指基于地理、历史、民族等因素而给予某些国家的待遇比给予其他国家的更为优惠。国际法承认上述差别待遇,但禁止基于宗教种族等原因的歧视待遇。

(四)互惠原则与普惠制

互惠原则是指一国给予外国国民某种权利、利益或优惠须以该外国给予本国国民同等的权利、利益或待遇为前提。在上述国民待遇或最惠国待遇的采用中,一般都同时遵循这项原则,以防止国家获取片面利益。

但是,基于某种原因,国家自愿同意的片面优惠待遇不受此限制,普惠制就是一个典型。普惠制或称普遍优惠制,是指为减少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发达国家在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中,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某些特殊优惠,而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发达国家同样的优惠。

对于外国人在我国的法律地位,由我国有关的专门法律或与外国人相关的法律条款作出规定。据此,外国人及外国法人在中国境内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同时其合法利益和权利受中国法律保护。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在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方面,原则上享有国民待遇,但某些方面法律规定了差别待遇,如对外国人进入某些职业或产业予以禁止或限制;在某些领域如贸易投资税收等方面,规定了给予外国人某些高于中国公民的优惠。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享有选举权、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得参加中国境内的政治党派或政治活动,也没有服兵役的义务。我国还在与许多国家订立的双边条约中,普遍采用了在特定领域和范围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规定。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酵母生长条件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酵母属于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易于培养,且生长迅速,被广泛用于现代生物学研究中。

酸度

酵母菌能在pH值为3.0-7.5的范围内生长,最适pH值为pH4.5-5.0。

水分

像细菌一样,酵母菌必须有水才能存活,但酵母需要的水分比细菌少,某些酵母能在水分极少的环境中生长,如蜂蜜和果酱,这表明它们对渗透压有相当高的耐受性。

温度

在低于水的冰点或者高于47℃的温度下,酵母细胞一般不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一般在20℃~30℃。

氧气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环境中都能生长,即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它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有氧存在时,酵母菌生长较快。在缺氧的情况下,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用途最常提到的酵母酿酒酵母(也称面包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自从几千年前人类就用其发酵面包和酒类,在发酵面包和馒头的过程中面团中会放出二氧化碳。

如酿酒酵母作为重要的模式生物,也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材料。

酵母菌中含有环状DNA——质粒,可以用来作基因工程的载体。

编辑推荐:酵母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政治时政考点:六月国内政治时事热点

全文共 4966 字

+ 加入清单

1、2020年5月31日电,近日,重点工程厦门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第二处过海工程——机场快速路过海段于近日顺利贯通。至此,这条国内最长的过海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过海工程全部贯通。

2、2020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开始施行。该法是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综合性的法律。首次用法律的形式将医疗机构定义为公共场所,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其秩序。同时规定医疗卫生人员的人身安全、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文件提出2025年前重点任务要围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有效监管基础上,有序推进开放进程,推动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形成早期收获,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2035年前重点任务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开放政策和相关制度安排,全面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推进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4、2020年6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要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他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把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作为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当务之急,完善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

5、2020年6月3日电,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劳动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方案提出,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

6、2020年6月4日,中国民航局发布调整国际客运航班的通知,以入境航班落地后旅客核酸检测结果为依据,对航班实施熔断和奖励措施。

7、2020年6月5日,国家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等8部门启动为期半年的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和规范管理行动,进一步营造积极健康、正能量充沛的网络直播空间,促进网络生态持续向好。

8、2020年6月5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组长郭声琨主持召开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会议,他指出,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是今年专项斗争的“重头戏”,也是巩固三年斗争成果的“攻坚战”。

9、2020年6月6日,在山东日照举行的陆上赛艇极限挑战赛吹响中国体育复工复产的号角,中国赛艇领军人物张亮挑战有滑轨陆上赛艇30-39岁年龄组男子马拉松世界纪录,以2小时19分20秒8大幅度刷新世界纪录。同时,这一成绩超过了目前所有陆上赛艇男子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张亮成为全世界陆上赛艇马拉松划得最快的人。

10、2020年6月7日电,日前,国务院扶贫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决胜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按照“鉴定安全”“改造安全”“保障安全”三种分类,逐村逐户、不留死角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情况进行核验,确保6月30日前完成核验工作。

11、2020年6月8日电,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日前在在马里亚纳海沟实现4次万米下潜,最大下潜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在高精度深度探测、机械手作业、近海底工作时间、声学探测与定位、声学通信作用距离及高清视频传输等方面,创造了我国潜水器领域多项第一。

12、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调研。当天下午,他先后来到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黄河吴忠市城区段、金星镇金花园社区,了解当地推进脱贫攻坚、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促进民族团结等情况。

13、2020年6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互致贺电,庆祝中菲建交45周年。

14、2020年6月10日电,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规划实施协调推进机制27个成员单位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出版发布,报告显示乡村振兴新格局加快构建,城乡布局结构不断完善,村庄分类发展有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强农惠农,进一步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15、2020年6月11日电,由中国宇航学会推荐,经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表决,嫦娥四号任务团队优秀代表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四号任务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获得国际宇航联合会2020年度最高奖——“世界航天奖”。这也是该国际组织成立70年来首次把这一奖项授予中国航天科学家。

16、2020年6月11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根据基本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签署经特区立法会通过的《国歌条例》,该条例将于6月12日正式刊宪实施。

17、2020年6月12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生态环境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方案指出,健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适当加强中央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事权,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

18、2020年6月13日电,近日,山东青岛港首个海外股权投资项目——意大利瓦多港二期土建工程全面建设完成。瓦多港地处意大利北部利古里亚大区,是欧洲中南部、意大利北部和地中海沿岸的重要物流贸易口岸,也是连接中欧、中意的“一带一路”新建码头服务平台。

2.2020年6月13日电,证监会近日就修订《证券公司股权管理规定》,将证券公司主要股东从“持有证券公司25%以上股权的股东或者持有5%以上股权的第一大股东”调整为“持有证券公司5%以上股权的股东”。

19、2020年6月14日电,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少于3万人。

20、2020年6月16日出版的第12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文章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21、2020年6月17日电,近日,国家版权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20”专项行动,这是全国持续开展的第十六次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

22、2020年6月17日电,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会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2020年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50元。

23、2020年6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草案)》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其中,草案对防范、制止和惩治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四类犯罪行为的具体构成和相应的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

24、2020年6月19日电,习近平主席于22日将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欧盟委员会主席,这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中方愿同欧方一道,推动本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推动“后疫情”时代的中欧关系再出发。

25、2020年6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调整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并对外公布,强调要围绕构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推进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调高效,修改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26、2020年6月21日电,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印发《军队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重点从工作指导、范围内容、方式方法、结果运用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统筹设计,对现行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进行重构,对于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军要求,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坚持审计监督无禁区、无盲区、无例外,明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担任领导职务、负有经济责任的党员领导干部全部纳入审计对象范围,一年内离任或者离任不满一年的军级以上领导干部应当安排审计。

27、2020年6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习近平强调,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做推动全球发展繁荣的两大市场、做坚持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的两大文明。

28、2020年6月22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三方面举措:一是支持出口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二是多渠道支持转内销。三是加强信贷保险和资金支持。

29、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30、2020年6月23日电,日前,川藏铁路拉林段藏木雅鲁藏布江双线特大桥现浇主梁成功合龙,标志着拉林铁路全线120座桥梁主体工程全部完工。同时创造了世界同类型铁路桥梁海拔最高、钢管拱跨度最大(主拱跨径430米)、主拱钢管直径最大(钢管直径1.8米)、钢管拱单根管内混凝土顶升方量最多(单根管内混凝土顶升方量1022方)4个“世界第一”。

31、2020年6月24日电,日前,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延长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期限等问题的通知》,明确各省份免征中小微企业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的政策,延长执行到2020年12月底。

32、2020年6月25日电,国家医保局公布《2019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9年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到135407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职工医保、城乡居民住院费用报销水平提高到60%以上。

33、2020年6月26日电,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高铁合肥至湖州段将于6月28日开通运营。该线经湖州站与南京至杭州高铁接轨,通达杭州,商合杭高铁实现全线贯通,河南、安徽、浙江三省实现高铁“无缝对接”。

34、2020年6月27日电,7月1日起金沙江(长江干流)流域重点水域将实施禁捕,禁捕范围为云南省金沙江流域重点水域、流域内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35、2020年6月27日电,近日,教育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2020-2022年)》,部署开展2020年至2022年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行动方案要求各地全面落实校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切实强化监管,治理突出问题,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36、2020年6月28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调整预备役部队领导体制的决定》,明确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由现行军地双重领导调整为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

37、2020年6月28日,新建银西铁路跨董志塬区域,全长6.78公里的上阁村隧道,在距进口1362米处贯通。该隧道最高含水率33%,是国内首座穿越最湿黄土稀泥的高铁隧道。

38、2020年6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对稳定经济运行和就业大局至关重要,要坚定不移推出更多扩大开放的举措,推动多领域多层次国际合作,在不断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扩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完善鼓励和吸引外商投资的政策,让中国成为更多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

39、2020年6月29日电,采用我国原创并领先世界的柔性直流电网新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的张北柔直工程29日竣工投产。该工程每年可输送约14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将助力北京冬奥场馆实现奥运史上首次100%清洁能源供电。

40、2020年6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并强调,要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大脑皮层神经中枢的高级机能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分析:理解大脑皮层高级中枢功能,一方面要求了解有关皮层形态位置概况,另一方面要求理解相应功能的具体表现方式。由于大脑皮层的形态辨认因沟回曲折交错而不易形成较明析的印象,而且某些中枢机能表现不易在认识上明确区分,所以使理解这些机能成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要适当、充分地处理好教材内容的直观问题。例如,在认识大脑皮层形态特征时,除了用图像直观材料外,还要配合模型直观,并且可以在一模型上用适当颜色显示几个中枢部位,特别指示中央沟和外侧裂的形态位置请学生辨识。这样,就能突出重点地使学生了解大脑皮层表面特征,为学习有关中枢高级机能建立具体感性认识基础。另外,在观察大脑额状剖面图、认识灰质与白质分布情况时,还应着重强调白质纤维走向联系,可结合脑干模型来观察锥体交叉部位,并将脊髓传导束与脑相连的关系做概略介绍,说明上、下行纤维的交叉走向,为理解躯体运动和感觉机能的皮层对侧管理建立必要的形态结构认识基础。在介绍某些皮层中枢的功能时,可首先用言语直观或结合图像直观的方法,形象、生动地描述有关研究实例,使学生能从中领悟到中枢功能的特点,也能促使学生较容易地使理解的知识具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时区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时区是中学地理学习中较难的内容,同学们在理解上,在进行换算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我通过这几年的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小结,通过口诀、公式等方法,帮助同学们进行理解、记忆和换算。

1.用口诀帮助同学们记忆。

即,时刻东进(+)西退(-),日期东退(-)西进(+)。也就是说,时刻向东每过一个时区要加上一个小时,向西每过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时期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2.在计算某时区的中央经线时,用公式:时区数×15°=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度数。东西经与时区的东西相同。

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为:8×15°=120°故120°E就是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西八区的中央经线为:8×15°=120°故120°W就是西八区的中央经线。

3.在计算某一经度属于哪个时区时,用公式:该度数÷15=商……余数。当余数7.5时,则为商+1时区,同时,东西与该度数的东西经同。

如:7.4°E则为7.4÷15=0……7.4因为余数7.4

128°E则为128÷15=8……8因为余数8>7.5故为东九区。

4.在进行时间换算时用公式

(1)如果处于同时区(即两个时区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的),则用:已知时区的时刻+(-)时区差=所求时区的时刻,求靠东时区的用+,靠西时区的用-。

如,知东八区的时刻为12点,则东十区的时刻为12+(10-8)=14点

(2)如处于不同时区(即两个时区分属于东、西两时区的),则用:已知时区的时刻+(-)时区和=所求时区的时刻,求靠东的时区时用“+”,靠西的时区时用“-”。

如,知西五区的时刻为3点,则东六区为3+(5+6)=14点

以上两种情况若所得值大于24,则所求时区的时刻为与24的差,日期加一天。若小于0,则所求时区的时刻为与24的和,日期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司法国际法考点之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方法

全文共 1619 字

+ 加入清单

国际争端在国家间交往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普遍存在的。国际争端的存在往往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平安,解决不当就会武装冲突,甚至会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方法的相关司法国际法考点知识。

调查与和解

调查是指在涉及事实性问题的争端中,有关当事方同意将有关事实真相的调查交由第三方进行,以解决争端。调查需要争端当事方对采用调查方式订立专门协议,成立调查委员会,并就委员会的调查内容、组成、期限、权限等方面作出约定。调查委员会的任务限于查明事实,向各当事国提交调查结果报告,不对争端的是非曲直作出判定。报告的拘束力性质由当事国所订的协议决定,一般地,各国不必然承担对报告承认的义务。

和解又称调解,是指争端当事国通过协议或其他商定的方式,将争端提交一个委员会;该委员会在对争端进行调查和评价,包括与当事国间的不断讨论后,提出包括事实澄清解决建议在内的报告;并在此基础上促成争端当事国达成进一步的协议,最后解决其争端。

委员会可以是临时的,也可以是常设的。一般地,提交和解、接受和解报告及在委员会促成下达成最后解决协议,都是当事国自愿的行为,除非有特别规定或约定,对每个过程各国都没有必须进行的义务。

上述和平解决争端的方法,实践中通常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不是截然独立地采取某种方式,各种方式之间出现了愈来愈多的交叉重叠趋势。

谈判与协商

谈判是争端当事国就其争端直接进行交涉,交换意见以求解决的方式。谈判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基本方式。谈判形式多样,可以公开也可以秘密,可以口头也可以书面。协商曾被作为谈判的一个部分和步骤,但当代也常常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方法使用。谈判一般仅限于当事国之间,协商有时也可以邀请中立国参加。

实践中,谈判和协商往往是密切相连的,如在协商基础上开始或继续谈判、在谈判中不断进行协商、以协商一致的方式产生谈判结果等,它们往往很难严格区别开。谈判和协商可能达成协议,也可能破裂或无限期进行或延期。除非特别约定,一般地,谈判或协商的当事国没有达成有拘束力协议的义务。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解决国际争端的具体方法

斡旋与调停

斡旋是争端以外的第三方为促成当事国进行谈判或争端解决,采取和提供某些协助活动。第三国本身不参加谈判,也不提出任何解决争端的方案。调停是指第三方以调停人的身份,就争端的解决提出方案,并直接参加或主持谈判,以协助争端解决。调停国提出的方案本身没有拘束力,调停国对于进行调停或调停成败也不承担任何法律义务或后果。斡旋和调停一般是第三方出于善意主动进行的,也可以是应当事国一方或各方邀请进行的。争端当事方或第三方可以对有关的行动加以拒绝,但不应将这种行为视为不友好。斡旋或调停者可以是国家、组织或个人。

国际组织与国际争端的解决

运用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是20世纪特别是联合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方法。至于国际组织对争端的解决是否导致有拘束力或强制性的解决方案,要根据争端国家与该国际组织的关系、争端本身的性质,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章程或争端国家与国际组织达成的一般或特别协议来判定。

传统上运用国际组织所解决的国际争端一般被认为是政治性的,因而也有人将此方式列为政治解决方式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应该看到,由于国际组织已渗透到国际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被运用来处理的也可能是政治性以外的争端;同时,根据其章程某些国际组织完全有可能具有某种类似法律方式解决特定国家或特定问题的权限,并可能导致对争端国有拘束力的决定或决议。

因此,将国际组织方法作为解决争端的一类方法集中讨论,是鉴于国际组织在当今处理国际争端中的作用非常广泛、经常甚至制度化的趋势。实质上,从国际组织本身来说,它往往是不同程度和范围的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兼备。

或者说,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方法与传统上政治或法律解决方法是有交叉和重叠的。最重要的解决争端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联合国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作用和方式,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有关规定进行的。除联合国国际法院外,解决争端的主要机构是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