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生物关于鱼的考点(精彩20篇)

任何教育都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即教育价值的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庸俗功利追求一种"立竿见影"短期效果,不惜以牺牲孩子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代价。那么,初中生物关于鱼的考点?

浏览

1734

文章

100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保护植被的意义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保护植被意义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保护植被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开展广泛而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种草活动,设立专项资金,国家扶持绿化荒山、绿化荒漠的项目。我国植树节为每年的3月12日。

(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建造“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工程。

(5)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1)产生淀粉

a.暗处理: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消耗和运走淀粉。

b.叶片遮光:叶片部分遮光——对照实验

c.脱色:用色素溶剂——酒精进行水浴加热。目的是安全地脱掉叶片中的色素。

d.染色:滴加碘液。未遮光部分叶片变蓝——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2)场所是叶绿体:用银边天竺葵做材料。银边部分无叶绿体,光照后检验哪部分产生了淀粉。

(3)反应物有CO2:将已放在暗处2-3天的生长旺盛植物的两片叶片分别用塑料袋罩上密封,一个罩内

放罩能吸收CO2的石灰水,一罩内放清水,光照后检验淀粉产生情况。

(4)反应物有水:切断一叶片中的主叶脉,光照后检验切口上部的切口下部淀粉产生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司法法制史考点之秦法

全文共 1797 字

+ 加入清单

秦国早期的法制原是相当落后的。自公元前三五九年起, 商鞅两次变法,以 李悝的《 法经》为蓝本, 改法为律,强调法律具有“范天下不一而归一”的功能。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秦法的相关司法制史考点。、

秦代的刑罚适用原则

1.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能力:未成年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判断成年与否的标准为身高,身高在六尺五寸以上者为成年,低于六尺五寸者为未成年。

2.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

3.盗窃按赃值定罪的原则;

4.共同犯罪与集团犯罪加重处罚;

5.累犯加重处罚;

6.教唆犯加重处罚;

7.自首减轻处罚;

8.诬告反坐原则:故意捏造事实与罪名诬告他人,即构成诬告罪。诬告者实行反坐原则,即以被诬告人所受的处罚,反过来制裁诬告者。

4.《荆轲刺秦王》教案

5.《荆轲刺秦王》阅读练习及答案

秦代的罪名

(1)危害皇权罪:谋反,操国事不道,泄露皇帝行踪、住所、言语机密;偶语诗书、以古非今;诽谤、妖言;诅咒、妄言;非所宜言;投书(投寄匿名信);不行君令等。

(2)侵犯财产和人身罪。

秦代侵犯财产方面的罪名主要是“盗”,盗窃在当时被列为重罪,按盗窃数额量刑。

秦代侵犯人身方面的罪名主要是贼杀、伤人、斗伤、斗杀。

司法法制史考点之秦法

(3)渎职罪。

一是官吏失职造成经济损失的犯罪。

二是军职罪。

三是有关司法官吏渎职的犯罪。

①“见知不举”罪。见知不举是指看见违法犯罪行为而不纠举。

②“不直”罪(罪应重而轻判,罪应轻而重判)和“纵囚”罪(应当论罪而故意不论罪)

③“失刑”罪:因过失而量刑不当。

(4)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①《田律》中规定的违令卖酒罪;

②逃避摇役,在《法律答问》中包括“逋事”(已下达征发徭役的命令而逃走不报道)与“乏徭”(到达服徭役的地点又逃走)

③逃避赋税。

(5)破坏婚姻家庭秩序罪。

①关于婚姻关系的,包括夫殴妻、夫通奸、妻私逃等等。

②关于家庭秩序的,包括擅杀子、子不孝、子女控告父母。卑幼殴尊长、乱伦等等。

秦代的司法制度

1.廷尉:

秦时,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廷尉为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

2.“公室告”与“非公室告”。

秦代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列为严惩对象,这类犯罪称为“公室告”,官府对此必须受理。

“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及奴妾”等引起的诉讼为“非公室告”,官府不予受理,子女强行告诉的还要给予处罚。

【记忆口诀】必须受理公室告,不予受理非公室。

秦代的刑罚

(1)笞刑。笞刑是以竹、木板责打犯人背部的轻刑,是秦代经常使用的一种刑罚方法。

(2)徒刑。徒刑即剥夺罪犯人身自由,强制其服劳役的刑罚。在秦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①城旦舂:男犯筑城,女犯舂米,但实际从事的劳役并不限于筑城舂米;

②鬼薪、白粲:男犯为祠祀鬼神伐薪,女犯为祠祀择米,

③隶臣妾:将罪犯及其家属罚为官奴婢,男为隶臣,女为隶妾,其刑轻于鬼薪、白粲;

④司寇:伺察寇盗,其刑轻于隶臣妾;

⑤候:发往边地充当斥候,是秦代徒刑的最轻等级。

(3)流放刑。包括迁刑和谪刑,都是将犯人迁往边远地区的刑罚,其中谪刑适用于犯罪的官吏,但两者都比后世的流刑要轻。

(4)肉刑。即黥(或墨)劓、刖(或斩趾)宫等四种残害肢体的刑罚。

(5)死刑。

①弃市,即所谓杀之于市,与众弃之;

②戮,即先对犯人使用痛苦难堪的羞辱刑,然后斩杀;

③磔,即裂其肢体而杀之;

④腰斩;

⑤车裂;

⑥坑,又作坑,即活埋;

⑦定杀,即将患疾疫的罪人抛入水中或生埋处死;

⑧枭首,即处死后悬其首级于木上;

⑨族刑,通常称为夷三族或灭三族;

⑩具五刑 :《汉书·刑法志》载:“当夷三族者,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其舌。”

(6)羞辱刑。秦时经常使用“髡”、“耐”、“完”等耻辱刑作为徒刑的附加刑。“髡”是指剃光犯人的头发和胡须、鬓毛;“耐”与“完”是一刑二称,指仅剃去胡须和鬓毛,而保留犯人的头发。此外,死刑中的“戮”刑也含有羞辱之意。

(7)经济刑:赀、赎。“赀”是用经济制裁来惩治官吏的一般失职和普通百姓的一般违法行为的独立刑种,它包括三种:

①纯属罚金性质的“赀甲”、“赀盾”;

②“赀戍”,即发往边地作戍卒;

③“赀徭”,即罚服劳役。

赎刑不是独立刑种,而是一种允许已被判刑的犯人用缴纳一定金钱或服一定劳役来赎免刑罚的办法。从云梦秦简来看,秦代的赎刑范围非常广泛,从“赎耐”、“赎黥”、“赎迁”,到“赎宫”、“赎死”,均可赎免。

(8)株连刑:族刑和收。

收,亦称收孥、籍家,就是在对犯人判处某种刑罚时,还同时将其妻子、儿女等家属没收为官奴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动态的平衡,即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围绕某一数值不断变化的。

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各种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4、生物防治: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可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用等,与生物反应器和仿生关系密切。

2、生物反应器: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的某些物质,这个生物或生物的某个器官即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是对动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它意义在于:生产成本低、效率高,设备简单、产品作用效果显著,减少工业污染等。

3、仿生: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的方法。常见仿生例子:宇航员穿的“抗荷服”,冷光灯,雷达,薄壳建筑,智能机器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司法国际法考点之海洋法、领海基线与内海

全文共 1473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法是确定各海域的法律地位并调整各国在海洋利用各个领域中的关系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体。海洋法是传统国际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海洋法、领海基线内海的相关司法国际法考点知识。

其他国家在大陆架的合法权利:

1、上覆水域和水域上空对一切国家开放任何国家的船舶和飞机得自由航行和飞越。

2、所有国家有权在大陆架上铺设海底电缆或管道。

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这个概念最先是在国际法院审理的科孚海峡案中提出来的。

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中,所有国家的船舶和飞机都可以“继续不停”和“迅速过境”而行使航行和飞越的权利。

1、毫不迟延地通过或飞越海峡;

2、不得对沿岸国使用任何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3、除因不可抗力或遇难外,不从事其通过所附带发生的活动以外的任何活动;

4、通过中的船舶必须遵守关于海上安全的国际规章、程序和惯例;遵守一般接受的关于防止、减少和控制来自船舶的污染的国际规章、程序和惯例;

5、通过中的飞机应遵守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制定的《航空规则》,并随时监听国际主管机构分配的无线电频率和有关国际呼救的无线电频率。

岛屿就是四面环海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由若干岛屿组成一个在地理、经济和政治上密切联系的实体称为群岛。

群岛海道:群岛国在水域内指定适当的海产和其上空的空中航道,称为群岛海道,所有船舶和飞机都有权通过这些海道和航道,这称为群岛海道通过权。

群岛水域不同于内水,因它允许外国船舶无害通过,它也不同于领海,因为在水域内有指定的海产和航道,供外国船舶和飞机过境通行。

领海基线

领海基线是一国领陆或内水与领海的分隔线,也是海洋法中划分其他海域的起算线。领海基线的划定可以有两种:

1.正常基线,或称自然基线,是以落潮时海水退到离海岸最远的潮位线,即以低潮线作为基线。也是领陆与海水的自然分界线。

2.直线基线是选取海岸或近海岛屿最外缘的若干适当基点,用直线连接而成的折线作为基线。

海洋法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海洋法、领海基线与内海

海洋法是确立海洋区域的法律地位,规范各国在海洋活动中有关行为的国际法分支。海洋法规则中有许多是古老的习惯法规则,是在长期的国家海洋实践中形成的。目前,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被认为是最全面完整的海洋法法典。截至目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缔约方共149个。我国1995年批准该公约,成为缔约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洋划分为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国际航行海峡、群岛水域、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等区域,并规定了各个区域的不同法律制度。

内海

内海是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包括内陆海、内海湾、内海峡和其他位于海岸与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

海湾是指海洋深入到陆地而形成的水曲。从国际法角度,水曲的面积不小于其封口线为直径的半圆面积时,该水曲才视为海湾。内海湾是指沿岸属于一国,且其天然湾口两端的低潮点之间的连线不大于24海里的海湾。超过24海里的则为非内海湾,其24海里直线基线应划在湾内,直线基线以内的水域才是内海。但是历史性海湾作为内海湾不受此限制。历史性海湾需要两个条件:(1)沿岸国已长期将该海湾作为内海行使主权;(2)其他国家对该项控制的事实已长期明示或默示地承认。历史性海湾不论自然形态如何都是内海湾,如我国渤海湾。此外,位于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峡称为内海峡,如我国琼州海峡。

内海是一国的内水的一部分,沿海国对其具有同领陆一样的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国家对于内海及其资源拥有完全的支配管辖权利,一切外国船舶非经沿海国同意,不得进入其内海。外国船舶如获准进入内海从事运输或贸易,须驶入指定的开放港口,并遵守该国的有关法律和规章。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茎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1、茎、枝条由芽发育而成。芽中有分生组织,分裂分化形成新的枝条。

芽原基→芽牙轴→茎幼叶→叶

2、芽按将来发育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和混合芽。叶芽发育为茎、叶;花芽发育为花;混合芽既可以形成茎和叶,也可以发育为花。

3.植物体木质部、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的木质部、韧皮部细胞,使茎长粗。有些植物如草本植物不能长得很粗,是因为茎中没有形成层。

4、茎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和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木质部有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韧皮部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蒸腾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1、为了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要选择在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要遮阳或移栽时要去掉植物体部分的枝和叶等,其目的都是为了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以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2、夏天,我们走进森林时,有一种凉爽的感觉,这是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

3、植物在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都是同时进行的,晚上主要是进行呼吸作用和少量的蒸腾作用。

4、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小部分用于植物体的生理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人类生活的关系

(1)动物与生物反应器

①概念:科学家利用生物做“生产车间”,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这就是“生物反应器”。生物反应器可用于生产激素、单克隆抗体、营养蛋白、酶、疫苗、各种生长因子及其他一些药物等。

②乳房生物反应器:目前,最理想的一种生物反应器是“乳房生物反应器”,即人类通过对某种动物(如牛、羊)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使这些动物的乳房可以产生和分泌人们所需要的某些物质。

③优点: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某些物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

(2)动物与仿生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的某些外形或结构而制造出新仪器、新设备的科学。仿生学是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密切相关的边缘科学,仿生学的发展与对生物结构和器官的认识水平的深度息息相关,所以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仿生学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仿生学应用实例:①长颈鹿与抗荷服;②蝙蝠回声定位与雷达;③乌龟的龟壳与薄壳建筑;④飞鸟与飞机;⑤海豚与潜水艇;⑥变色龙与迷彩服;⑦萤火虫与目光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的运动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运动

一、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⒈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动物能够通过运动,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陆生动物中的鸟类和昆虫能够飞行和滑翔。

⒉动物通过运动主动地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生物通过运动还能迅速迁移到更为适宜的栖息地和生殖场所,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存和繁殖。

二、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⒈动物的运动器官或结构

草履虫依靠纤毛的摆动在水中运动,变形虫依靠伪足运动。

蚂蚁等昆虫的足分节,依靠足部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分节的足产生运动。运动时,一般是以一侧的前足、后足和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进行交替运动。

⒉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

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其中,骨和骨连接构成骨骼,因而也可说成“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

骨骼(骨和骨连接)是动物形体的基础,为肌肉提供了附着点。

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人和脊椎动物的肌肉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

⒊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

消化吸收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食物───→细胞───→ATP───→肌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绿色植物是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3、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合理密植。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4、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131)

5、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意义: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首次提出:1953年中印谈判;2.发表: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三国总理共同发表。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三、亚非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4月,亚洲和非洲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我国政府派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会议。2.特点: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3.内容: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4)结果: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国际仲裁

全文共 1782 字

+ 加入清单

解决国际争端方式之一。国际法上简称“仲裁”或“公断”。一般适用于解决两国间关于法律性质的争端,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国际仲裁的相关司法国际法考点知识。

国际仲裁的作用

1794年美国和 英国订立《 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把一些争端提交仲裁解决。1872年英国与美国之间的“亚拉巴马号”案,一般认为是近代仲裁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案例。“亚拉巴马号”是 美国内战期间南方叛乱各州在英国订建的一艘船舶,该船经武装后对美国北方的商船进行袭击,造成了很大损失。内战结束后,美国以违反中立法为理由要求英国赔偿损失。两国发生了严重的争执,最后订立 条约,将争端提交仲裁。条约中并规定了以所谓“华盛顿三原则”(见中立和中立法)作为仲裁法庭判断英国中立义务的准则。

仲裁法庭由5名仲裁员组成,英国、美国、巴西、 意大利和瑞士各选任一名。仲裁法庭于1872年9月作出裁决,判定英国付给美国1500万美元赔偿费。据估计,自1872~1900年,各个仲裁法庭对大约100个案件作出了裁决,其中英国参加了30次仲裁,美国参加了20次。当事国中,欧洲约有60个, 拉丁美洲约有50个。

仲裁的一般规则

仲裁或称公断,是指根据争端当事国之间的协议,将争端交与它们选定的仲裁人作出对争端当事方具有拘束力的裁决,从而解决争端的方法。仲裁是一种古老的解决争端的方法,1899年和1907年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1928年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总议定书》,都将其作为解决争端的方法加以规定。1958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拟定的《仲裁程序示范规则》,对国际仲裁,的仲裁协议、仲裁庭、仲裁适用法律、仲裁程序和仲裁裁决效力等的内容作了系统阐述。

司法国际法考点之国际仲裁

其中仲裁协议是当事方之间在争端交付仲裁及相关事项上达成的协议,是进行国际仲裁的基础和法律依据。仲裁协议中包括仲裁庭的组成、仲裁程序、裁决的效力、仲裁地点和费用以及其他当事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内容。仲裁裁决对于当事国具有法律拘束力,并为终局性决定。当事国应在裁决规定的期限内执行裁决中的义务。

国际仲裁的特点

1.自愿性。是否将争端提交仲裁完全由争端方自己决定,同时争端方有权自己选择仲裁员;

2.法律选择的自主性。仲裁裁决是根据法律作出的,但争端当事国有权选择所要适用的法律;

3.裁决的强制性。仲裁裁决对争端当事国有拘束力,双方必须履行。古希腊和中世纪欧洲就已采用仲裁解决国家间的争端,18世纪未则得到广泛发展。

国际常设仲裁法院

目前有许多的国际仲裁机构,其中多为解决贸易投资方面争端设立。这些仲裁机构通常不是专门以国家作为当事主体,其当事人可以包括国家、法人和自然人。

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是专门受理国家间仲裁案件的常设仲裁机构。它是根据1899年《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公约》于1900年在海牙设立,由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的常设行政理事会和国际事务局以及一份“仲裁员名单”构成。

常设理事会由荷兰外交大臣任主席,成员还包括缔约各国驻荷兰的外交代表。理事会负责监督和指导事务局的工作,制定有关的规则和章程。国际事务局是常设仲裁法院的书记处,负责日常的工作和法院仲裁文件的登记、转达、档案管理。“仲裁员名单”,由缔约的每个国家各自遴选的4名精通国际法并享有崇高道德声誉的法学专家组成。各国提名不限于本国国籍的人。

仲裁员可以连选连任,任期6年。法院的仲裁程序。当事国将争端仲裁协议提交仲裁法院时,可以在仲裁员名单中各自选定1~2名仲裁员,再由这些选定的仲裁员选定首席仲裁员。仲裁一般经过书面程序和口头程序两个阶段。然后仲裁庭进行秘密评议并以多数票作出裁决。裁决为终局性的,但如果争端方对裁决的意义和范围不明,可以在裁决作出3个月内,请求仲裁庭作出解释。

自1900年成立以来,常设国际仲裁法院共裁定了约50起案件,其中有20起是近10年完成的。近年来,国际社会司法方式解决争端的需求日益增强,常设仲裁法院工作有了很大加强.199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仲裁员大会,1994年被接纳为联合国大会观察员。法院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文件,对国际仲裁和有关的国际法规则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这些文件包括:《两国间争端任择仲裁规则》(1992年)、《当事人双方仅有一方是国家的任择仲裁规则》(1993年)、《国际组织与国家之间纠纷的任择仲裁规则》( 1996年)、《和解任择规则》(1996年)、《调查委员会查明事实程序任择规则》(1997年)等。

相关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蓝色的地中海文明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点,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希腊、罗马文明的特点:更多的商品经济成分和议会政治体制。

2.在希腊城邦中,最著名的是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1)形成: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2)表现:①除_十将军_外,各级官员,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公民大会、_五百人会议_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利,__公民大会_是最高的权力机构。

③雅典的每个_公民_都有机会以_抽签__的形式参与政治活动。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参与政治事务的公民发放__津贴___。

(3)评价:①局限性:平等和公正的民主原则仅适用与雅典男性成年公民。②进步性: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

3.古代罗马共和国成立的时间_前509年__。

4.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爆发的战争。影响:(1)积极:使罗马掠夺了大量的土地,奴隶和战胜品,使罗马变得空前强大和繁荣。

(2)消极:但也使罗马的贪婪和占有欲恶性膨胀,疆域的扩大使原有的共和国体制不再适应新的统治需要。5.公元前27年,罗马的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司法三国法考点之管辖权

全文共 1620 字

+ 加入清单

管辖权系指,某诉讼案件在确定民事法院具有审判权后,决定由哪一个“民事法院”进行审理之权限,故管辖权又被称为“具体的审判权”。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管辖权相关司法国法考点知识。

管辖权的简介:

管辖权(Jurisdiction)是指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权力或权限。法院要对案件具有管辖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法院对所涉案件具有“主题管辖权”(Subject Matter Jurisdiction),即法院具有审理该类型的案件的权力,同时,法院还需对案件当事人具有“个人管辖权”(Personal Jurisdiction),即法院具有对诉讼中涉及的当事人作出影响其权利义务的裁决的权力。

它还是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之一。即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进行管辖的权利。除管辖权外,还有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

独立权,即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处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平等权,即一切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一律平等的权利。自卫权,即国家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国家在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以及和平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义务。

属地管辖权

属地管辖权又称属地优越权,是指国家对于其领土及其领土内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利,除非国际法另有规定。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以领土为对象,即国家对其领土各个部分及其资源的管辖权利;其二是以领土为范围,强调国家对其领土范围内的一切人、物或事件的管辖权利。

属地管辖权是现代国家行使管辖权的普遍形式和首要依据,除非另有国际法规定,属地管辖权相对于其他管辖权类型被认为具有优越权。同时,属地管辖权的行使受国际法及国家承担的相关国际义务的限制。如属地管辖权不适用于领域内依法享有特权与豁免的外国人或外国财产。

司法三国法考点之管辖权

属人管辖权

属人管辖权或称国籍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具有其国籍的人,具有管辖的权利,无论他们是在其领土范围内还是领土范围外。除自然人外,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的对象在不同程度上还包括具有该国国籍的法人,以及船舶、航空器或航天器等获得国籍的特定物。

对具有国籍的人的管辖是属人管辖的最基本和主要的方面。在属人管辖的依据方面,通常又分主动属人管辖和被动属人管辖两类:前者也称为加害人国籍管辖,它主张由加害行为实施者的国籍国进行管辖;后者也称为受害人国籍管辖,它是指由加害行为受害者的国籍国进行管辖。

对于通过依法注册或登记而获得国籍的特定物的管辖,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将此类特定物作为管辖的对象,那么这种管辖一般适用属人管辖权;二是将特定物的空间作为管辖范围,此时的管辖一般类比属地管辖权,但性质不同。实践中,国际法对于不同特定物的管辖权规则不尽相同。各国国内法对于属人管辖权范围和程度的规定也有所不同。

普遍性管辖权

它是指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对于危害国际安全与和平及全人类利益的某些国际犯罪行为,不论行为人国籍及行为发生地,各国都有进行管辖的权利。目前,战争罪、破坏和平罪、违反人道罪、海盗罪等已被公认为国家普遍管辖权的对象。灭绝种族、贩卖毒品、贩卖奴隶、种族隔离、实施酷刑、航空器劫持等行为也已被有关的国际条约确定为缔约国合作惩治的罪行。

除相关国家间有特别协议或国内法有特殊规定以外,国家的普遍管辖权只能在本国管辖范围内或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区域行使。实践中,许多国家将普遍管辖权引入到国内法中,成为国家行使管辖权的一项原则和重要依据。

相关阅读:

保护性管辖权

保护性管辖权是指国家对于在其领土范围以外从事严重侵害该国或其公民重大利益行为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权利。

从国际实践看,这种管辖权的行使一般基于两个条件:(1)外国人在领土外的行为所侵害的是该国或其公民的重大利益,构成该国刑法规定之罪行或规定应处一定刑罚以上的罪行:(2)该行为根据行为地的法律同样构成应处刑罚的罪行。

保护性管辖权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其一是上述行为人进入该受害国境内被依法拘捕和管辖;其二是通过国家间对行为人的引渡实现受害国的管辖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政治知识点归纳之消费者的义务与权益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消费者在享有权益的同时,也要自觉履行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如:购物时态度谦和、文明用语;不贪图便宜购买盗版或假冒伪劣商品等。

1、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

(1)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其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物权法、刑法。

2、消费者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消费者应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

(2)需要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知识,获取消费知识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消费选择。

(3)在交易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保持警惕,尽量不给不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

(4)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使不法经营者显露原形,受到惩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绿色植物有机物利用

一、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

二、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瓶子中正在萌发的种子使瓶中温度升高,说明正在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有机物,释放出能量。

瓶子中正在萌发的种子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把火放到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的瓶中,火熄灭,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消耗了氧气。

呼吸作用概念:生物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场所:是活细胞的线粒体内进行的。原料:有机物、氧气。产物:二氧化碳、水。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意义:为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生命活动的能量直接来自呼吸作用。

线粒体

有机物+氧

水+二氧化碳+能量(储存着能量)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的气温反差大,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将刚收获的小麦,玉米晒干后再入仓库存放,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储藏种子要放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目的是抑制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消耗。

例:1、夜间,菜农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主要目的是()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细菌病害B、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少

C、温度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D、温度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多

2、“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和真菌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编辑推荐:细菌和真菌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司法法制史考点之罗马法制度

全文共 2024 字

+ 加入清单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7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下面由小编为你介绍罗马法的相关司法制史考点

罗马法的渊源

1.习惯法。公元前450年以前,罗马国家法律的基本渊源为习惯法。

2.议会制定的法律。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主要立法机关是民众大会、百人团议会与平民会议,它们制定的法律是共和国时期最重要的法律。

3.元老院决议。元老院是共和国时期罗马最高国家政权机关,并享有一定立法职能,议会通过的法律需经它批准方能生效。帝国时期,元老院被皇帝所控制,其本身所通过的决议具有法律效力。

4.长官的告示。罗马高级行政长官和最高裁判官发布的告示具有法律效力,是罗马法的重要渊源之一。

5.皇帝敕令。主要包括:敕谕、敕裁、敕示、敕答。

6.具有法律解答权的法学家的解答与著述。

相关阅读:

罗马法影响的原因:

●第一,罗马法是建立在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之上的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对简单商品生产的一切重要关系如买卖、借贷等契约以及其财产关系都有非常详细和明确的规定,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成为后世立法的基础。

●第二,罗马法的内容和立法技术远比其他奴隶制和封建制法更为详尽,它所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确切、严格、简明和结论清晰的特点,尤其是它所提出的自由民在“私法”范围内形式上平等、契约以当事人之合意为生效的主要条件和财产无限制私有等重要原则,都是适合于资产阶级采用的现成的准则。

●第三,罗马法中体现的理性原则、平衡观念等,也非常适合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摧毁专制黑暗的封建法制、克服诸侯割据和政治分裂局面以及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法制的重要武器。

●第四,罗马统治阶级运用武力扩大其版图,强行适用罗马法律,以及被征服地居民折服罗马法的完备发达而自愿采用,是罗马法对后世,尤其是西方资产阶级立法发生巨大影响的又一个原因。

●第五,罗马的人权主义到目前为止都是适用于整个世界的,它的设立对于整个世界的法律设定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5.高考历史真题练习附答案解析

罗马法的发展

(一)市民法和万民法两个体系的形成

1.市民法

(1)罗马共和国前期,形成了一个仅适用于罗马市民的法律体系——市民法。

(2)市民法的内容主要是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规范。其渊源包括罗马议会制定的法律(如《十二表法》)元老院的决议、裁判官的告示以及罗马法学家对法律的解释等。

司法法制史考点之罗马法(一)

2.万民法

(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外来人口的增多,共和国后期形成了适用于罗马市民与外来人以及外来人与外来人之间关系的万民法。

(2)万民法是外事裁判官在司法活动中逐步创制的法律,它吸收了市民法和外来法的合理因素,但又有所发展和突破。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很少涉及婚姻、家庭和继承等内容。

(3)万民法的产生,使罗马私法出现两个不同体系。但是市民法和万民法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后来,查士丁尼将两者统一起来。

(二)法学家活动的加强

1.在罗马法的发展中,法学家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推动了罗马法和罗马法学的发达。公元前1世纪,罗马进入帝国时期。在帝国前期,法学家活动非常活跃,罗马法学的发展也进入繁荣时期。许多法学家还被皇帝授予法律解答权,其解答成为法律的重要渊源。

2.法学家们著书立说,解释法律,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普罗库尔学派和萨比努斯学派。

3.其间出现了最著名的五大法学家:盖尤斯、伯比尼安、保罗、乌尔比安、莫迪斯蒂努斯。五大法学家的法学著作和法律解释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4.罗马法学家的活动和作用是:

(1)解答法律;

(2)参与诉讼;

(3)著书立说;

(4)编纂法典;

(5)参加立法活动。

(三)《国法大会》的编纂

查士丁尼皇帝(公元527-565年)为重建和振兴罗马帝国,成立了法典编纂委员会,进行法典编纂工作。从公元528-534年,先后完成了三部法律法规汇编。

1.《查士丁尼法典》。这是公元528-529年编出的一部法律汇编。它将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敕令进行整理、审订和取舍而成。

2.《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它是以盖尤斯的《法学阶梯》为基础加以改编而成。是阐述罗马法原理的法律简明教本,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

3.《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又译为《法学汇编》,于公元530-533年编成。这是一部法学著作的汇编,将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进行摘录,凡收入的内容,均具有法律效力。

4.公元565年,法学家又汇集了公元535-565年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所颁布的敕令168条,称为《查士丁尼新律》。

以上四部法律汇编,至公元12世纪统称为《国法大会》或《民法大会》。《国法大会》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适应特点

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2、特点

(1)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

(2)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3)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4)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认识细胞的结构

全文共 2538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单元生物细胞第一章认识细胞的结构

1、显微镜的结构: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载物台、遮光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镜座。P36

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具体操作:(1)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2)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处略偏左,安装目镜、物镜;(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把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光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5)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好,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防止压坏玻片标本,损坏镜头)(7)左眼看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象为止;(8)调整……

2、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P39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的体积越小,细胞数目越多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3、玻片标本的类型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P42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准备、制作、染色。即:擦、滴、取展、盖、染、吸

4、动植物细胞结构及异同。(记忆书P45、P48图)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细胞膜:保护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细胞生命活动主要在这里进行细胞核:

植物细胞的结构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物质储存的核心;

(由外到内P45)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多种物质,如糖分

叶绿体:光合作用场所,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动物细胞的结构(由外到内):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48

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素、液泡,而动物细胞则没有这几种结构。(相同点是?)[来源:学科网ZXXK]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有机物:分子大,一般含碳的化合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1.细胞中的物质无机物:分子小,一般不含碳的化合物(水、氧、无机盐)

2.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植物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动物细胞中: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相当于发动机。化学能热能和动能)

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遗传信息以DNA为载体。

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DNA片段。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关系: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上DNA,DNA上的片段是基因(遗传信息)。P57

三.细胞的分裂过程:

细胞核分裂(由一个分裂成相等的两个)→细胞质分裂(均等的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另外,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整个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先复制加倍,后平均分配。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的结果:分裂形成的两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与原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由于染色体内有遗传物质DNA,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生物体有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第三章细胞构成生物体

一.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来源:学科网]

①定义: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而形成的细胞群。

②形成:是由于细胞分化的结果

1.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如各种腺体)

③种类肌肉组织(由肌肉细胞构成,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包括骨组织、血液、脂肪、韧带等,具有支持、连接、保护、防御、修复、营养等功能)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受精卵→四大组织→各种器官→八大系统→动物体

3.动物体的八大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

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营养器官:根、茎、叶

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根尖分区:(由下到上)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

3.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受精卵→各种组织→六大器官→植物体[来源:Zxxk.Com]

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位于茎尖、根尖生长点和茎的形成层)

4.植物组织的种类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功能(位于植物的表皮部分)

营养组织:制造或储存营养物质(主要位于叶片内)

输导组织:运输水分、无机盐、有机物(包括导管和筛管)

三、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异同。看书P63;P67图能识别人体和植物4大组织的图及其作用。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分化组成组成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组成组成

系统动物体

动物、植物体结构层次的相同点:1、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发育而来。

2、由细胞构成组织,由不同组织构成器官

不同点:1、四大组织不同。植物体有输导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

动物体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2、器官不同。植物体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体耳、鼻、喉

3、植物体直接由器官组成植物体,没有系统。

动物体是由器官组成八大系统再组成动物体

注: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50

三.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1.单细胞生物: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微小生物。单细胞生物能独立生活,如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P68

2.结构:简单,可以对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反应。

3.P10识图草履虫的结构:收集管、伸缩泡--收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并排出体外;

胞肛--排出食物残渣;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和气体交换;

口沟--取食食物泡--消化食物;细胞核--大核是营养核,小核是生殖核

注,观察草履虫时应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因表层氧多草履虫重要在表层生活。草履虫可净化污水。每个食物泡中含有30个细菌。

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P72

1.结构:蛋白质外壳及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无细胞结构。形态多样比细胞小的多用纳米表示。

2.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的细胞内才能生存

3、分类(依据寄生细胞的不同):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年9月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2018年9月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习近平9月1日分别会见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部分非洲国家领导人。

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9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大会,并在会前会见了出席大会的海外嘉宾、港澳代表和中国侨联新老班子成员。

9月1日举行2018年秋季学期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更好的状态、更实的作风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8月27日至9月1日,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9个督导组完成对山西、辽宁、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等9省(市)的进驻工作,标志着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一轮督导工作全面启动。

针对欧委会日前宣布即将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9月1日发表谈话对此表示欢迎,并指出这是通过磋商成功解决贸易摩擦的典范,将真正实现双方产业的互利共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