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泥鳅汤怎么做的热门20篇

浏览

405

文章

139

篇1:甲状腺偏高能吃泥鳅吗 死泥鳅吃了有什么危害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在夏季很多人都喜欢吃泥鳅,泥鳅的吃法有很多种,泥鳅的营养价值也很丰富,那么甲状腺偏高能吃泥鳅吗,死泥鳅吃了有什么危害有哪些呢。

甲状腺偏高能吃泥鳅吗

可以适量食用泥鳅。对于甲亢的患者来说,吃泥鳅是不影响的,一般甲亢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增加导致的疾病,而碘是产生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如果控制碘的摄入,甲状腺激素就可以减少,因此说对于甲亢患者来说及时的控制高碘饮食,可以有效的治疗甲亢疾病,不要高碘饮食就可以的,适量吃泥鳅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死泥鳅吃了有什么危害

1、食物中毒

泥鳅是高蛋白食物,在死亡之后其蛋白质便会变质,转变成有毒的胺类物质,这种泥鳅食用之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2、腹泻

泥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在死亡之后其体内的菌类大量的滋生,食用之后容易引起胃肠菌群紊乱,轻则出现腹泻,严重可能直接出现疟疾。

怎么能让泥鳅吐泥

放到水里往水里加点儿食用盐,他们就会自己吐泥来了。泥鳅的名字就是来源于它喜欢钻泥觅食。生命力顽强,因为泥土里有食物。吃进去,把食物留下,泥土自然要排出体外,这是它们进化没有灭绝的本领。很正常。我们常见的鸭子也是边吃边吐,很多鱼儿也是边吃边吐,腮是过滤的机关,水经过腮排除体外。

泥鳅体内的泥怎么清洗

泥鳅体内存在一定的淤泥,清洗有一定的难度,并且也有一些巧妙的方法可以清洗。方法:取面盆一个,注入清水,加面粉(40克),滴上几滴芝麻油,放入泥鳅,放置两小时,任其吐去污泥,再取出放入清水中养着,再养2天左右即可清洗掉体内的污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泥鳅有什么妙用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泥鳅,属鲤形目,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体灰黑,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那么,泥鳅有什么妙用?

丹毒、面疔、指头疔、腮腺炎、痈肿

活泥鳅数十条,先养于清水中,待漂去泥污后加入适量白糖,搅拌十分钟左右,取黏液涂于患处,干即更换,数次即效。

泥鳅妙用---小小儿营养不良

泥鳅数条,用茶油煎至金黄色,放生姜5片,加水3碗,再加入黄芪、党参各15g,山药30g,红枣10枚,同煎至1碗,分次服用。

急、慢性骨髓炎

活泥鳅2条,鲜萍全草30g。泥鳅用水养24小时,保留体表黏滑物质,洗后用冷开水浸洗一次,将鲜萍、泥鳅一起捣烂敷患处,每日1次,2周为1疗程。

泥鳅妙用---小儿盗汗

泥鳅200~250g,用温水洗去黏液,去头尾、内脏,用茶油煎至黄色,然后加水适量,煮汤至半碗,加盐适量,喝汤吃肉。每日1次,年龄小者分次服食。

小便不利、湿热黄疸

泥鳅500g,去肠杂内脏,加水、食盐适量,煮至五成熟时,加入豆腐250g,同炖熟,用猪油味精调味食用。有清利湿热作用。此方也可治水肿。

水肿

泥鳅去肠杂,与大蒜同煮汤,喝汤吃肉。

泥鳅

阳痿

①泥鳅去肠杂,与虾同煮汤,用盐、味精、料酒调味食用。

②泥鳅数条,河虾30g,加米酒100毫升及适量水共煮熟。临睡时服,连服半个月。此方对肾虚引起的阳痿更有效。

③泥鳅400g,大枣6枚(去核),生姜3片。将泥鳅开膛洗净,加水与大枣、生姜煮熟食之,每日2次,10天为1疗程。此方对遗精效果也佳。

泥鳅妙用---小补脾胃

泥鳅200g,用花生油煎至透黄后,加入适量水煮熟,调味食用,可补脾、益肾、健胃。

消渴病

泥鳅适量,烘干研末,每次用10g,与葛根、花粉各30g煎水服。每日3次,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痔疮下坠

泥鳅250g,配少许桔梗、地榆、槐花、诃子,共炖汤服。也可将泥鳅用醋炙熟服用。

骨质疏松症

泥鳅、豆腐各适量。泥鳅宰杀洗净上笼蒸3分钟左右,取出备用。砂锅内放适量高汤,下入豆腐、泥鳅,再加姜片、葱段调味后小火炖熟,最后淋少许麻油食用。

产后自汗、盗汗

泥鳅90g,糯稻根30g。先将泥鳅宰杀洗净,用食油煎至黄色。另用清水二碗煮糯稻根,煮至一碗时,放入泥鳅煮汤,调味后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鳝和泥鳅能一起养吗?黄鳝和泥鳅可以混养不?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黄鳝泥鳅长相相似,却是两种不同的鱼类。不少人困惑,黄鳝和泥鳅能一起养吗?关于,黄鳝和泥鳅能一起养吗?黄鳝和泥鳅可以混养不?本网小编来为您一一解答!

黄鳝和泥鳅能一起养吗

黄鳝和泥鳅能一起养。泥鳅是淡水鱼类中的底栖鱼类,食性杂,多以浮游生物、水生昆虫为食,在养殖中,可以动物性饲料搭配植物性饲料喂养,很好养殖。此外,泥鳅和黄鳝有点像,都是浑身滑溜溜的,但是泥鳅和黄鳝也是有区别的。

黄鳝和泥鳅可以混养不

泥鳅与黄鳝是能混养的。黄鳝喜欢在水的中上层活动,吃一些软体动物生存如:蚯蚓、黄粉、蝇蛆、和一些游虫。而泥鳅喜欢活动在水的中下层和底层吃一些鱼虫的排泻物为生,准确意义上而讲泥鳅与黄鳝是能混养是有利的,黄鳝生存所剩余的营养,能让泥鳅消化而且泥鳅清洁了水质。

黄鳝泥鳅混养利弊分析

人工养鳝,无论是池塘养殖还是网箱养殖,放养鳝苗时,搭配一定比例的泥鳅是很有益处的,这是因为:

1.黄鳝与泥鳅的食性不同:二者可充分利用水域中的不同饵料资源,混养的泥鳅还可摄食黄鳝剩下的残饵,减少饲料损失和浪费,既可起到防止水质变坏的作用,还可收获一定数量的泥鳅,增加经济收入。

2.泥鳅比黄鳝活跃,经常上窜下跳,其好动的习性可防止黄鳝因密度过大所引起的相互缠绕,从而保持黄鳝体表正常的粘液,减少鳝病的发生;而且泥鳅的上下波动,增加了水中的溶氧,给黄鳝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但现在人工养鳝大都采用配合饲料,因而需要驯食,在驯食时混养泥鳅是不利的:

1.因为泥鳅与黄鳝的食性不同,对配合饲料的接受能力不同。泥鳅几乎不需经过驯食就可适应,而黄鳝则需要经过一段带强制性的驯食才能适应,驯食时,常常,是黄鳝还没开口取食,泥鳅已将其一扫而光,从而影响黄鳝的驯食时间,甚至使驯食失败。

2.泥鳅好动,取食时上下窜游,使水波动较大,以致部分饲料散失到水中,污染水质,影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从而延长驯食时间。由此,人工养殖黄鳝时,最好是在驯食工作结束后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鳅,达到黄鳝、泥鳅互利共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泥鳅能提高老人免疫力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泥鳅是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淡水鱼类,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而且脂肪含量很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那么,泥鳅能提高老人免疫力吗?下面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泥鳅皮肤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谓“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拌糖抹患处可治痛肿。泥鳅的肉质富于营养,每100克含蛋白质9.6克,远比一般的鱼、肉类高。泥鳅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等较高,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类高3-4倍,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也较其它鱼类为高。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很少,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贫血、肝炎病人等多食有益。

1、改善贫血

因为泥鳅中含铁量多,对贫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2、补肾牡阳,恢复元气

中医认为,泥鳅是著名的食疗补品,尤其适于男性,对阳瘘、早泄有显著疗效。且补而能清,诸病不忌,是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上好辅助治疗佳品。

3、滋阴止渴、清热祛湿

泥鳅煮食能滋阴止渴,清热祛湿。凡热耗阴湿之口渴不解,或湿热蕴蒸之黄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辅助食疗品。坚持食用5-6天,便觉精力充沛。

4、辅助治疗急、慢性肝炎

泥鳅粉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对肝功能及其他项目的恢复也有显著疗效。

5、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泥鳅肉中含脂肪较少,胆固醇更少,并且含有一种类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是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泥鳅中所含的脂肪和胆固醇比较少,而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多,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产品,将泥鳅和红枣煮汤,具有增强抵抗力的功效,同时还能保护心脑血管,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泥鳅为什么怕盐 原来是这个原因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泥鳅怕盐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这个事情让很多人觉得很新奇很有意思,说起泥鳅怕盐的原因,很多人都说不出,下面介绍泥鳅为什么怕盐原来是这个原因。

泥鳅为什么怕盐

泥鳅体表有层粘液,和青蛙一样,是它的辅助呼吸系统。把盐撒向泥鳅,泥鳅会马上死掉有两个原因。

1.由于渗透作用,泥鳅体内的水分快速流失,导致死亡。

2.体表脱离水环境,粘液变干,泥鳅无法呼吸,窒息死亡。

青鳅泥鳅介绍

一般称泥鳅。体为长圆柱形,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颌3对,较大,下颌2对,一大一小。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体背及背侧灰黑色,并有黑色小斑点。体侧下半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

泥鳅如何处理

取大泥鳅500克,放到方便袋中扎紧,下到沸水中大火煮20秒拿出,稍冲洗一下,然后按照方法一中的步骤取出内脏,最后用凉水冲洗干净即可。注意:宰杀泥鳅时不能开膛太大,否则影响成菜的美观;不要将鱼籽去掉,只将胆部位切掉就能带出肠。

芝麻黑豆泥鳅汤的做法

配方:泥鳅250克,黑芝麻、黑豆各30克,枸杞子、鸡精、盐各适量。

做法及用法:黑豆、黑芝麻洗净备用;泥鳅放冷水锅内,加盖,加热烫死,然后取出,洗净,沥干水分后下油锅煎黄,铲起备用。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续炖至黑豆烂熟时,放入盐,鸡糟调味即可。

功效:具有补肾健脾、养血生发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泥鳅死了多久不能吃?泥鳅死了怎么处理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买回来泥鳅放家里养着,可是因为生长环境适应能力弱,泥鳅很快就死掉了。那么,泥鳅死了多久不能吃?泥鳅死了怎么处理呢?

泥鳅死了多久不能吃

泥鳅生活的环境中寄生虫和菌类极多,因此,大部分泥鳅体内都含有很多的菌类和寄生虫,泥鳅在存活时自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能抑制菌类和寄生虫的滋长,而在其死后超过1小时,泥鳅体内大量的蛋白质就是完美的培养基,大量的菌类会急剧繁殖,不适合食用,以免菌类和寄生虫感染。

泥鳅死了怎么处理

若是泥鳅死还不到一小时,可以用一盆将泥鳅放入,取细盐均匀撒在泥鳅上面,用手搅拌泥鳅,再撒盐,再搅拌,往复几次后,加水洗净即可食用,若是泥鳅死1个小时以上最好别吃。

死泥鳅吃了有什么危害

食物中毒

泥鳅是高蛋白食物,在死亡之后其蛋白质便会变质,转变成有毒的胺类物质,这种泥鳅食用之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腹泻

泥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在死亡之后其体内的菌类大量的滋生,食用之后容易引起胃肠菌群紊乱,轻则出现腹泻,严重可能直接出现疟疾。

泥鳅食用注意事项

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更少,属高蛋白低脂肪食品,且含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人体抗血管衰老,故有益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鳅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患者、急慢性肝炎及黄疸患者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泥鳅不宜与狗肉同食;狗血与泥鳅相克:阴虚火盛者忌食;螃蟹与泥鳅相克:功能正好相反,不宜同吃;毛蟹与泥鳅相克:同食会引起中毒。所以吃泥鳅的时候需要注意这些方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为什么泥鳅能够吐泡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到过农村的小朋友,当雨过天晴,你会在积满雨水的池塘、泥坑里发现许多泥鳅。如果你仔细观察,一定会看到泥鳅有吐泡的现象,可有意思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这是当水中缺氧气的时候,泥鳅用嘴吸气的结果。

有的小朋友一定会问:“泥鳅是鱼,应该用鳃呼吸呀?怎么用嘴吸气呢?”你们说得对。泥鳅在通常情况下是用鳃在水中呼吸。可是当水中的氧气很少的时候,用鳃呼吸就不能满足泥鳅的需要了。

这时它就会跳出水面,用嘴来吸气,把这些从嘴吸来的气送到肠子里,肠壁上的血管就把有用的氧气吸收了,把其它一些没用的气体顺着肛门排到水中。于是,水里就冒出了很多的气泡来,这些气泡就是我们小朋友所看到的泥鳅吐泡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泥鳅有寄生虫吗?泥鳅有没有寄生虫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不吃泥鳅是因为其生长环境可能会有寄生虫,那么泥鳅里面有寄生虫吗?煮熟的泥鳅里面还会有寄生虫吗?

泥鳅有寄生虫吗

泥鳅有寄生虫的风险。

泥鳅生活在稻田、沼泽以及溪流等处的淤泥地里,淤泥多为植物的腐败形成,其能给泥鳅提供丰富的食物,同时也存在大量的寄生虫,泥鳅感染寄生虫的风险极大,因此,吃泥鳅的人都有寄生虫感染的风险。

泥鳅有没有寄生虫

煮熟的泥鳅通常不会有寄生虫存活。

在100°的温度下20分钟所有的寄生虫都会死亡,

要想杀灭虫卵的话最好100°的温度保持40分钟以上。

泥鳅含有哪些寄生虫

将泥鳅进行解剖,在泥鳅的肉、血管以及消化道中分剥出了毛细线虫、棘头虫,这两种寄生虫都不是人体的专属寄生虫,对人体不会造成多少危害,并且通过一定烹饪方法便能有效的清除,避免感染。

泥鳅的食用效果

泥鳅性平、味甘,入脾、肝经;

具有补中益气、除湿退黄、益肾助阳、祛湿止泻、暖脾胃、疗痔、止虚汗之功效;

泥鳅和豆腐同烹,具有很好的进补和食疗功用;

应用于消渴:泥鳅、鲜荷叶共煮汤食。

泥鳅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疽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吃泥鳅对老花眼的好处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天上斑鸠,地上泥鳅”是对泥鳅味道和肉质的赞美,而“水中人参”的称号则是对其营养价值的肯定。吃泥鳅对老花眼好处有哪些呢?

从中医的角度讲,泥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补中益气、养肾生精。非常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体虚盗汗的人食用,对某些急性肝炎的治疗也十分有益。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泥鳅是鱼类里的补钙冠军,同等重量下,泥鳅的钙含量是鲤鱼的近6倍,是带鱼的10倍左右。泥鳅同时富含有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是很好的补钙食物。此外,泥鳅还富含亚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肤弹性和湿润度,并提高身体的抗病毒能力。但对老花眼并没有具体的好处。

吃泥鳅的好处

改善贫血

因为泥鳅中含铁量多,对贫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补肾牡阳,恢复元气

中医认为,泥鳅是著名的食疗补品,尤其适于男性,对阳瘘、早泄有显著疗效。且补而能清,诸病不忌,是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上好辅助治疗佳品。

滋阴止渴、清热祛湿

泥鳅煮食能滋阴止渴,清热祛湿。凡热耗阴湿之口渴不解,或湿热蕴蒸之黄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辅助食疗品。坚持食用5-6天,便觉精力充沛。

辅助治疗急、慢性肝炎

泥鳅粉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对肝功能及其他项目的恢复也有显著疗效。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泥鳅肉中含脂肪较少,胆固醇更少,并且含有一种类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是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在此小编提醒:家里有老花眼的中老年人,除了平时注意用眼卫生,多做锻炼,加强眼部保养外,合理饮食也很重要。在了解了老人该如何缓解老花眼的基础之上,提高健康意识,加强自我保健,平时多关注老人疾病安全小知识,保护好双眼,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买回来的泥鳅应该如何清洗处理

全文共 1381 字

+ 加入清单

泥鳅经常会被放在菜桌上食用,但是对于滑滑的泥鳅很多人都是很头痛不知道该怎么清洗才好,那么你知道该怎么清洗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泥鳅如何清洗处理,希望能帮到你。

泥鳅的功效

1、改善贫血

泥鳅的营养价值是非常丰富的,它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对于贫血等疾病有着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所以贫血的人应该常吃。

2、补肾温阳,恢复元气

中医认为,泥鳅是著名的食疗补品,尤其适于男性,肾虚有显著疗效。且补而能清,诸病不忌,是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上好辅助治疗佳品。

3、滋阴止渴、清热祛湿

泥鳅煮食能滋阴止渴,清热祛湿。凡热耗阴湿之口渴不解,或湿热蕴蒸之黄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辅助食疗品。坚持食用5-6天,便觉精力充沛。

4、辅助治疗急、慢性肝炎

泥鳅可以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尤其对于治疗急性肝炎效果非常好,对于肝功能的恢复也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5、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泥鳅肉中含脂肪较少,胆固醇更少,并且含有一种类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是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泥鳅养生食谱之芝麻黑豆泥鳅汤

配方:泥鳅250克,黑芝麻、黑豆各30克,枸杞子、鸡精、盐各适量。

做法及用法:

1、黑豆、黑芝麻洗净备用;泥鳅放冷水锅内,加盖,加热烫死,然后取出,洗净,沥干水分后下油锅煎黄,铲起备用。

2、把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续炖至黑豆烂熟时,放入盐,鸡糟调味即可。

功效:生活中时常喝芝麻黑豆泥鳅汤,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能起到非常好的补肾健脾、养血生发的作用。

泥鳅如何清洗处理

方法一

向大家介绍一种盐渍方式:首先把养泥鳅的水沥干倒入有盖器皿,按500克泥鳅放入5—8克食盐,并立即盖上器皿,20分钟后就ok了(注意:如果泥鳅大,时间可稍长点)。此时,用水将泥鳅冲洗干净,沥干后就可以安全地任你烹调了。

盐渍方式可谓是方便、快捷,方法十分简便、操作特别容易。最重要的是,通过盐渍,能够使泥鳅主动把体里的泥土和脏物全部吐(生理呕吐)出来,这样既保持了泥鳅的外观完好无损,又保证了泥鳅的营养价值丝毫不变。

方法二

在大泥鳅头部以下2厘米处,用刀在胆的部位切一个三角口取出胆、肠等内脏,将鱼籽保留(因为活泥鳅宰杀起来较麻烦,可先将泥鳅摔一下);然后入沸水大火烫20秒,接着放到水管上冲洗几下,洗掉外表粘膜,去掉土腥味。

方法三

取大泥鳅500克,放到方便袋中扎紧,下到沸水中大火煮20秒拿出,稍冲洗一下,然后按照方法一中的步骤取出内脏,最后用凉水冲洗干净即可。

注意:宰杀泥鳅时不能开膛太大,否则影响成菜的美观;不要将鱼籽去掉,只将胆部位切掉就能带出肠。

方法四

轻松收拾泥鳅!宰杀泥鳅不再恐怖!找一圆形冰棍棒,竖着用刀嗑一十字,注意不要劈到底。把泥鳅放在一个盆里,千万不要放水,抓一把细盐撒进去,马上盖上盖子,而且要用力盖住,如果泥鳅很大又很多的话,会把盖子顶开.直到里边没什么动静了再打开盖子,这时候泥鳅已经没力气了,再收拾起来也容易多了。然后用清水冲洗后,左手拿一泥鳅右手拿冰棍棒,用劈头一端向泥鳅肛门旋转着推进,到头后拉出冰棍棒,内脏会全部带出。另外,泥鳅也可不用杀的,养水里,倒上几滴油。让油花散落在水面上,它自动会把肚子里的赃物吐出来。等干净了就可以做了。

方法五

当然,也可以放辣椒。烹饪前,在装水的碗里放进两根辣椒,泥鳅就会吐出肚中的泥,待泥鳅吐完泥以后放入少许酒,再摇动一下,等泥鳅醉了,再用盐和水去黏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泥鳅是鱼吗?泥鳅是海鲜吗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泥鳅虽然是滋补良品,水中之参,但是对于泥鳅是不是鱼,是不是海鲜很多人搞不清楚。那么,泥鳅是鱼吗?泥鳅是海鲜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泥鳅是鱼吗

是鱼的一种。

泥鳅又名“鳅鱼”,有鳍无鳞,主要用鳃呼吸,所以泥鳅也是鱼,它属于鱼纲鲤形目鳅科。

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

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体表粘液丰富。背鳍无硬刺,起点在腹鳍起点上方稍前;尾鳍圆形,尾柄上、下方有窄扁的皮褶棱起。体灰黑,并杂有许多黑色小斑点,体色常因生活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

泥鳅是海鲜吗

泥鳅和草鱼一样都是淡鱼动物,称不上海鲜,顶多叫河鲜。

吃泥鳅的5大好处

中医学认为,泥鳅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祛邪除湿、养肾生精、祛毒化痔、消渴利尿、保肝护肝之功能,还可治疗皮肤瘙痒、水肿、肝炎、早泄、黄疸、痔疮等症。《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泻。《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化痔都有一定药效。在日本,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人们把它当作高级营养补品。

泥鳅皮肤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谓“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拌糖抹患处可治痛肿。泥鳅的肉质富于营养,每100克含蛋白质9.6克,远比一般的鱼、肉类高。泥鳅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等较高,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类高3-4倍,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也较其它鱼类为高。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很少,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贫血、肝炎病人等多食有益。

1、改善贫血

因为泥鳅中含铁量多,对贫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2、补肾牡阳,恢复元气

中医认为,泥鳅是着名的食疗补品,尤其适于男性,对阳瘘、早泄有显着疗效。且补而能清,诸病不忌,是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上好辅助治疗佳品。

3、滋阴止渴、清热祛湿

泥鳅煮食能滋阴止渴,清热祛湿。凡热耗阴湿之口渴不解,或湿热蕴蒸之黄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辅助食疗品。坚持食用5-6天,便觉精力充沛。

4、辅助治疗急、慢性肝炎

泥鳅粉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着。对肝功能及其他项目的恢复也有显着疗效。

5、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泥鳅肉中含脂肪较少,胆固醇更少,并且含有一种类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这是抵抗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养胃又补肾可选泥鳅炖鸡蛋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养胃又补肾可选泥鳅炖鸡蛋,两者“强强联手”便是养胃补肾的食疗佳品。我年少时营养不良,夜里要起来解五六次小便,十七八岁的花季少女却满脸菜色、无精打采,如同一棵霜打的小白菜。实在熬不下去了,就常去二姑家解馋。能干的二姑心疼我这个唯一的侄女,真是煞费苦心。她先把二姑父捉的泥鳅养在清水里,在水里滴几滴生菜油,让泥鳅吐尽肚子中的泥沙。再把攒下的几个鸡蛋蒸成嫩嫩的鸡蛋羹,把蛋羹轻轻地推到锅里的冷水中。再将泥鳅放到锅中,先猛火烧开,开锅后放一小勺菜油,洒点米酒,再小火慢熬。

待泥鳅煮得裂开了肚子,放点剁辣椒、姜丝、葱花,一道美味的泥鳅炖鸡蛋便做好了。盛到碗里,金黄的蛋花、褐色的泥鳅、红辣椒、绿葱花,浓浓的汤鲜香扑鼻,趁热吃几口,那种鲜美与醇香,套用一句广告词:一味入口,终生难忘。饱了口福不说,最叫我高兴的是,当晚我就没有起夜,胃里也没有火辣辣难受的感觉了。在二姑家调养了几天,连吃了几次泥鳅炖鸡蛋,脸上就有了红润。按二姑的说法:这才像个正当年的黄花妹子呢。后来,泥鳅炖鸡蛋就成了我的“私房菜”,隔不久我就做着吃,胃痛与肾虚的毛病很少再发作。

朋友们如果想做这道菜,请注意几点。一是泥鳅一定要吐尽肚中泥沙,并活着放入锅里炖,不可将泥鳅剖开后再下锅。二是鸡蛋要蒸成嫩嫩的鸡蛋羹,先放到冷水中,再放泥鳅,泥鳅把鸡蛋羹搅成蛋花,吃起来口感嫩滑。三是剁辣椒、姜丝、葱花等配料不可少,可去掉泥鳅的腥味,起锅时放点芝麻油口感更佳。四是要先大火烧开,开锅后放一小勺菜油,小火慢熬。只要您如此制作,就能吃到既滋补身体又美味的佳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堪比人参的养生美食 水中人参泥鳅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人参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补品之一,具有很好的保健养生功效,人参价值贵,使人望而却步。然而你知道吗?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功效可与“人参”相媲美,如水中人参泥鳅、果蔬人参胡萝卜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哪些养生食物堪比人参。

动物人参——鹌鹑它肉鲜味美,营养丰富,除高蛋白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卵磷脂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鹌鹑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和肥胖者食用。鹌鹑肉和蛋是营养滋补佳品,也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鹌鹑肉可补益五脏,强筋壮骨,止泄痢,消疳积,养肝清肺。

果蔬人参——胡萝卜它富含维生素A,具有突出的防癌、抗癌作用。常食胡萝卜可大大降低肺癌发病率。胡萝卜中还含有槲皮素、山奈酚、琥珀酸钾等,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降低血脂,促进肾上腺素合成,因而对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和胃病均有一定疗效,同时胡萝卜还有养肝明目、补气健胃、养肾健脾以及解毒、降血糖等作用。

水中人参——泥鳅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所含营养成分比鲤鱼、带鱼、龙虾以及对虾等都要高得多。中医认为,泥鳅具有补中气、祛湿邪之功用,可作为治消渴、阳痿、时疫发黄、小儿盗汗、痔疾、疥癣等症的辅助品,因此被称为“水中人参”。

海中人参——海参它除了含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及各种维生素外,还含有碘质、胶原纤维、多糖体和硫酸软骨素,具有补肾、润燥、养血及补胃等功效。常食用还有滋阴降火、补肾健阳、益智补钙等作用。

鱼类人参——银鱼它的可食率达100%,被誉为“鱼参”。经干制后的银鱼营养价值更高,其中以钙含量为最高,居群鱼之冠。据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食用高钙食品,能有效地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所以,银鱼是不可多得的抗衰老、防癌美食

茶中人参——绞股蓝它又名五叶参,在我国有“南方人参”之美誉。绞股蓝对人体有滋补、镇静、催眠、降血脂、降胆固醇、降转氨酶、延长细胞寿命、抗疲劳、抗衰老等作用,对肝癌、肺癌、子宫癌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人饮用绞股蓝茶可助消化,促食欲;中老年人饮用后可安神入睡;慢性气管炎、长期失眠患者服用疗效也极佳。

沙漠人参——肉苁蓉它主要生长在内蒙古,寄生在沙漠植物梭梭树的根部。因具有“滋肾壮阳、补益精血”之功能而被誉为“沙漠人参”。肉苁蓉具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宫寒不孕、肠燥、血枯、便秘等症。现代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明显的提高性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抗衰老、通便等作用。肉苁蓉食用方法很多,可以炖肉、煲汤、熬粥、泡酒、泡茶、入药等。

高原人参——红景天它作为高原旅游者的良药,能快速纠正因缺氧导致的机体各器官功能紊乱,明显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缓解疲劳,减轻头痛、心悸、恶心等高原反应症状。其性偏寒,又能清肺热,适用于肺阴不足咳嗽痰黏,或伴咯血者。此外,红景天还兼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可用于跌打损伤等瘀血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泥鳅怎么抓?泥鳅怎么捉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时期,不知道你是否有过抓泥鳅的记忆,长大后是否还能记得起?不记得没关系,吃泥鳅正当时,那么泥鳅怎么抓呢?捉泥鳅有哪些技巧?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泥鳅怎么抓

1、选择好小河沟

一般选择农村灌溉实用的小沟渠,不能去大河,很危险。

2、在河汊处将河沟的一段堵起来

如附图所示,在河汊处将河沟的一段堵起来(用树木、泥土等)。

3、在河沟的下游用细网拦住

如附图所示,在河沟的下游用细网拦住(专门让一个人去操作),防止鱼儿顺水跑掉。

4、排干河水、先把除泥鳅外的小鱼捉完

等待河水排干后,先把其他活蹦乱跳的小鱼捉完。

5、在烂泥里用手挖泥鳅

然后可以一起动手从泥巴里,将泥鳅扒出来啦!

6,需要注意的事项!

(1)谨防水中有蛇,注意观察。

(2)徒手挖泥鳅,要注意防止玻璃碎片划伤。

泥鳅怎么捉

一、笼捕

除了泥鳅入冬休眠以外的均可采用此法。一般选用须笼或黄鳝笼捕。在水温18~30℃时,捕捞前停食一天。先在笼中放上可口香味的饵料团,如炒米粉糠、麦麸等,将笼放入池底,1小时后,先收扰袋口,拉上笼,后解开袋子的尾部,收获一次。也可将笼布放在进水口处,进水时水流冲击,在笼口周围形成水流,泥鳅即溯水进入笼内而被捕获。

二、拉网捕捞

在泥鳅摄食旺季,可用捕捞家鱼鱼苗、鱼种的拉网,或专门编织的拉网捕捞泥鳅。作业前,先清除水中的障碍物,然后将香味浓厚的饵料做成团状的硬性饵料,放入食场当饵,等泥鳅进食场摄食时下网快速收网,起捕率高。

三、鳅袋捕捉

此法多用在稻田内。选择晴天白天,先将稻田鱼溜、水沟中的水放净,等傍晚时再将水缓缓注回鱼溜、水沟,同时将捕鳅袋放入鱼溜中。在袋内放些树叶、水草等,并放入饵料,泥鳅到袋内觅食,即可捕捉。

四、干塘捕捉

一般在泥鳅吃食量较小,而未钻泥过冬的秋天进行,或是用上述几种方法捕捞养殖泥鳅还有剩余时,采用此法。干塘捕捉若有少量泥鳅残留,则可找到泥鳅钻泥所留的洞,翻泥掘土将泥鳅捕获。泥鳅钻入淤泥中的洞,圆形或椭圆形,一般成鳅洞径1~2cm;洞深随泥鳅的大小、淤泥的厚度、水温等变化。

泥鳅的营养价值

泥鳅肉质细嫩鲜美,每百克可食部分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8.4-22.6克,比一般鱼类高;还含有脂肪2.8-2.9克,热量100-117千卡,钙51-459毫克,磷154-243毫克,铁2.7-3.0毫克,以及维生素B1、B2和烟酸。多食泥鳅有治疗疾病之作用。泥鳅性味甘、平。《医学入门》中称它能“补中、止泄”。《本草纲目》中记载鳅鱼有暖中益气之功效;对解渴醒酒、利小便、壮阳、收痔都有一定药效。它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下坠、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指疔疮、阳萎、腹水、乳痈等症均有良好的疗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吃泥鳅的禁忌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泥鳅禁忌

泥鳅为底栖鱼类,栖息于河流、湖泊、沟渠水田、池沼等各种浅水多淤泥环境水域的底层,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

泥鳅虽然好吃,但吃泥鳅时需要注意:泥鳅是不能够和黄瓜一块吃的。如果把泥鳅和黄瓜一起吃的话,会影响身体内肠胃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转,有可能会导致,腹痛、腹胀、腹泻和食欲不振,如果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引起食物中毒。

还有螃蟹也是不能和泥鳅一起食用的。因为泥鳅是一种温性的食物,而螃蟹属于凉性的食材,泥鳅和螃蟹两种食物是会相互影响的,如果放在一块吃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泥鳅是发物吗?泥鳅是不是发物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发物一般是指食用后容易诱发某种疾病,旧病复发或是让病情加重的食物。那么,泥鳅是发物吗?泥鳅适用人群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泥鳅是发物吗

是发物食品。为鳅科动物泥鳅的肉。

异名:鳅鱼、鳅。

【功用】补脾益气,祛除湿邪。主治:脾虚瘦弱,体倦乏力,黄疸,小便不利。成分: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等。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入脾、肺经。

用法:煮,煎汤,或研末服。

泥鳅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特别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小儿体虚盗汗者食用,有助于生长发育;同时适宜老年人及有心血管疾病、癌症患者及放疗化疗后、急慢性肝炎及黄疸之人食用,尤其是急性黄疽型肝炎更适宜,可促进黄疽和转氨酶下降;同时适宜阳痿、痔疮、皮肤疥癣瘙痒之人食用。

发物的种类有哪些

发物的概念:发物是指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通常情况下发物也是食物,适量食用对大多数人不会产生副作用或引起不适,只是对某些特殊体质以及与其相关的某些疾病才会诱使发病。

发物的性能及种类:

1.为发热之物,如薤、姜、花椒、胡椒、羊肉、狗肉等。

2.为发风之物,如虾、蟹、鹅、鸡蛋、椿芽等。

3.是发湿热之物,如饴糖、糯米、猪肉等。

4.是发冷积之物,如西瓜、梨、柿等各种生冷之品。

5.是发动血之物,如海椒、胡椒等。

6.是发滞气之物,如羊肉、莲子、芡实等。

7.是民间长期实用结论性发物,如魔芋,芋头,泡菜,香菜,韭菜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泥鳅怎么烧?泥鳅的吃法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不买泥鳅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烧,甚至买回来烧的口感与酒店的味道不一样。那么,泥鳅怎么烧好吃呢?如何做鲜美的泥鳅汤呢?一起来试着根据泥鳅的吃法练练手吧。

泥鳅怎么烧

香酥泥鳅:

材料:泥鳅半斤,鸡蛋1个,料酒、盐、姜片若干,面粉或炸鸡粉若干、面包糠若干。

做法:

1、将泥鳅养在清水盆中,多次换水,让泥鳅吐净泥水。

2、捞出泥鳅,在盆中加少许盐、料酒和几片生姜,喂0.5-1小时,让调料的味道进入泥鳅。

3、将泥鳅沥干,打散鸡蛋,将面粉、盐加入蛋液中拌匀备用,准备一些面包糠;

4、锅里热油,将泥鳅一只只夹起,在蛋液里拖一下,再裹上一层面包糠,扔到油锅里,开炸;(油有五分热就可以下锅了,太热容易焦。泥鳅个头小,一开始其实也只要炸一两分钟就好了,回炸时再翻四五下应该就行了,俺全是凭感觉)

5、全部炸好以后,再入锅回炸1分钟,装盘后撒上葱花即可。

辣子泥鳅:

【原材料】泥鳅300克、葱10克、姜5克

【调味料】干椒20克、盐10克、味精3克

【制作过程】

1、将泥鳅洗净,放入烧沸的油中炸香后,捞出沥油;

2、洗净锅,加入水,放入盐、味精,下入泥鳅煮至入味;

3、锅中加油烧热,下入干椒炒香后,加入泥鳅炒匀即可;

【特别提示】泥鳅必须在七成热的油温中炸,才会保持原状。

泥鳅的吃法

生姜泥鳅汤:将泥鳅放在水中,摘少许植物油在水中,使泥鳅吐出泥土。换水洗去黏液,剖腹去内脏,控干水分,加清水两碗,煮沸后改中火煮,汤汁浓缩到一半时,用盐、吠情调味即可。泥鳅汤汤计鲜香,肉质鲜嫩。

泥鳅豆腐煲:将豆腐切成4小块;除去泥鳅的肋及内脏并清洗干净。将泥鳅略煎一下,放入砂锅;再把豆腐、姜丝入锅,加入适量清水,以小火煮20分钟,再放入葱花、盐,稍煮一下即成。豆腐要最后放人,这样才能保持鲜嫩。可经常与枸杞子结合炖补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补效果。一般清洗泥鳅可以取适量活泥鳅放入清水中,滴入几滴植物油,每天除去污水,换人清水,待它排去肠内泥水异物后洗净备用。

泥鳅鱼汤:把活的泥鳅放在碗里并把盐和南瓜冲放在一起盖好盖。3分后,以带盐的南瓜叶柔后漂—漂。在锅里放香油炒后倒肉汤熬,并倒在筛子上用木勺杆揉搓,使肉掉在下面,骨头和皮留在上面。在场里冲清酱、辣椒酱或大酱调味,并放胡椒粉和生姜。放绿豆芽、蘸菜、葱,再加佐料的牛肉重熬。

泥鳅的营养价值

从中医的角度讲,泥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补中益气、养肾生精。非常适宜身体虚弱、脾胃虚寒、体虚盗汗的人食用,对某些急性肝炎的治疗也十分有益。而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分析,泥鳅是鱼类里的补钙冠军,同等重量下,泥鳅的钙含量是鲤鱼的近6倍,是带鱼的10倍左右。泥鳅同时富含有利于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是很好的补钙食物。此外,泥鳅还富含亚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肤弹性和湿润度,并提高身体的抗病毒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泥鳅能提高女性免疫力吗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泥鳅皮肤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谓“泥鳅滑液”,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拌糖抹患处可治痛肿。泥鳅的肉质富于营养,每100克含蛋白质9.6克,远比一般的鱼、肉类高。泥鳅含人体所需氨基酸和赖氨酸等较高,还含有大量维生素,其维生素B1的含量比鲫鱼、黄鱼、虾类高3-4倍,维生素A、维生素C含量也较其它鱼类为高。泥鳅所含脂肪成分较低,胆固醇很少,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贫血、肝炎病人等多食有益。那么桂泥鳅能提高女性免疫力你知道吗?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女性饮食安全小知识,赶紧和小编一起去看一下吧。

1、黄鳝的营养价值相当丰富的,是纯粹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而且里面含有DHA和卵磷脂,卵磷脂多食有提高记忆力的功效,所以吃黄鳝是很补脑的,其中它所含的特种物质“鳝鱼素”,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痛、祛风消肿、润肠止血等功效,能降低血糖和调节血糖,对痔疮、糖尿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且富含极高的维生素A,对视力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2、另外挑选鳝鱼时,以表皮柔软、颜色灰黄、肉质细致、闻起没有臭味者为佳,鳝鱼最好是在宰后即可烹煮食用,因为鳝鱼死后容易产生组胺,易引发中毒现象,不利于人体健康。

3、同样的,泥鳅也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吃了对身体很有好处的。吃泥鳅、黄鳝对提高免疫力虽没有明显的作用,不过对身体确实是有好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泥鳅和黄鳝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1、外形不同泥鳅外形像鲶鱼,身长比黄鳝短,身体呈扁平形状,颜色为青黑色;黄鳝身体细长、圆润,身体表面有粘液,因此较光滑,颜色有青、黄两种。

2、科属不同:泥鳅属于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黄鳝属于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

3、生活习性不同:泥鳅在底泥中或水的底层淤泥中活动,且喜昼伏夜出,长期在黑暗环境使其视力退化;摄食淤泥中藻类等底栖生物,也取食浮游动物;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所以它对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强。黄鳝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黄鳝为肉食凶猛性鱼类,多在夜间出外摄食,能捕食各种小动物,如昆虫及其幼虫,也能吞食蛙、蝌蚪和小鱼;鳃不发达,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泥鳅能通下水管道吗?具体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不能,因为下水道堵塞之后里面的环境会变得非常脏乱且复杂,虽然泥鳅生命力很强喜欢钻泥,但依旧会有一些特殊的条件,那就是泥必须很少有杂质和异味,但下水道里积聚的脏物各式各样,泥鳅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也是很难存活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泥鳅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泥鳅的习性:

泥鳅属底层鱼类,常见于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稻田、水沟等浅水水域。泥鳅常生活在水温10-30℃的水中,最适水温为25-27℃,故属于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会立即潜入泥中。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会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过冬。对低氧环境适应性强。除了鳃呼吸外,还可以进行皮肤呼吸和肠呼吸。视觉很弱,但触觉及味觉极为灵敏。杂食性,一般在夜间摄食。一般情况泥鳅都生活在泥土里,遇到危险就会快速度地往土里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