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护国寺遗址【实用20篇】

浏览

2227

文章

1000

菜园新时期文化遗址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菜园时期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菜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海原县西安镇菜园自然村西、南、东的山梁坡地上,面积41250平方米,村落位于南华山脚下,南倚灵光寺、东靠海城镇野狐坡村。

1984年宁夏进行全区性的文物普查时发现了菜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85年5月宁夏考古研究所对部分遗址进行了试掘。秋季对遗址、墓葬进行科学、系统的发掘。1986年至1988年底,中国历史博物馆.北大考古系、宁夏考古研究所联合进行考古发掘。连续四年的清理发掘工作,共布探方297个,总揭露面积6921平方米,清理墓葬138座、房址15座、窖穴灰坑65个、窑址1座、灰沟1条,出土各类完整或可辨器物5000余件,主要为石、陶、骨、玉等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和其它装饰品。其文化内涵揭示出:齐家文化的主体是从“菜园遗存”中孕育出来的,是自成体系的原始土著文化,并且具备了三个要素,即:时间界域、空间范围、独具特色的实物群体。菜园遗址距今已5000年,是古人类生息、繁衍、生产劳动的场所和墓葬地,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时期。在宁夏南部山区,甘肃陇东纵横数百里的范围内,尽管有六盘山的阻隔,但清水河、葫芦河、泾水河等各个流域的先民们仍是交流频繁,共同创造了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原始文化,菜园遗址则是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表。

菜园新时期文化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古蔺县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太平镇红军驻地

保护范围:东至太平粮站家属房及太平小学西面围墙,南至老酒厂熊洪昌住宅,北至顺河街胡劲华住宅,西至顺河街牌坊口。占地面积约10公顷。

2.太平渡渡口

保护范围:东至袁代敏住宅,南至蔺郎公路,西至江自香住宅,北至老鹰石。东西长100米,南北宽70米,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

3.二郎红军街

保护范围:东起铜锣湾,西至蔺郎公路,红军街南、北两侧各外延30米。东西长450米,南北宽90米,占地面积约4.05公顷。

4.二郎滩渡口

保护范围:东至二郎大桥,南至蔺郎公路,西至污水处理厂,北为赤水河。东西长40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

5.双沙毛泽东及总司令部驻地旧址

保护范围:

毛泽东驻地旧址:东至旧址外5米唐树林住宅,南以旧址外10米双沙镇政府外围墙为界,西至旧址外12米老卫生院,北至旧址外17米双沙中学教师宿舍。东西长33米,南北宽35米,占地面积1,155平方米。

总司令部驻地旧址:东至旧址外30米老年门球场东外围墙,南至旧址外15米大田水渠,西至旧址外1米双沙镇政府大楼,北以旧址外8米徐光利宅为界。东西长46米,南北宽30米,面积1,380平方米。

6.观文云庄四渡赤水战斗遗址

保护范围:东至包包上,南至鱼塘湾三岔路岔点,西至战场遗址外50米至桥田,北至战场遗址外15米(至回龙村五社与六社乡村公路转弯处段)。东西长400米,南北宽215米,面积约8.6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南以保护范围外延50米为界,北至保护范围外延5米。

7.镇龙山奔袭战战场遗址

保护范围:东以现龙山镇政府建筑外1.5公里至原拖拉机站,南至龙山小学,西至龙山街场口,北至现龙山镇政府800米至云盘山湾子头。东西长2,300米,南北宽900米,占地面积约207公顷。

8.鱼化红军村

保护范围:

毛泽东同志驻地旧址:建筑占地范围外延50米为界。

总司令部及军事法庭驻地旧址:以总司令部及军事法庭驻地旧址外延50米为界。

红一、五军团司令部驻地旧址:建筑占地范围外延50米。

9.金星乡岭上红军驻地旧址

保护范围:东南至旧址外19米毕比寨环山乡村公路,西北以旧址外30米为界,东北以旧址外20米为界,西南以旧址外45米为界。西南至东北长85米,西北至东南宽70米,面积5,950平方米。

10.东新乡正峰寺红军驻地旧址

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外延20米。南北长59米,东西宽52米。面积3,068平方米。

11.土城乡改路沟红军驻地旧址

保护范围:东至旧址外25米王学军住宅,南至旧址外12米台桑公路,西至旧址坝子边缘外20米,北至旧址外20米。南北长62米,东西宽58米,面积3,596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秦二世陵遗址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秦二世陵遗址公园位于曲江池遗址公园南岸,是西安曲江新区六大遗址公园之一,占地面积约70亩,其中建筑面积为4714平方米。园区整体风格极具秦风特色,以直线、几何、阵列等简洁的手法展示了秦文化的壮美、力量和宏大,与曲江的其他唐韵园林形成显著差异,成为曲江独具特色的秦风遗址公园。

园区分为展示馆区和遗址区两大区域:展示馆区主要包括新建游客服务中心、秦殇展览馆、曲江新区出土文物精品展馆。其中,秦殇馆以秦二世一生中经历的主要历史事件作为叙事主线,以秦国文明的兴起及衰落作为整个故事的背景线索,在展示秦代文明的同时也客观地描述了秦二世统治下秦文明从极盛到衰败的历史过程。利用声、光、电、影像、模型、道具文物等一些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历史故事与当代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现代化展览馆。

遗址区则包括原有遗存建筑山门、大殿、秦二世皇帝胡亥陵墓等。公园的遗址区着重表现强大的秦国盛极而衰的历史悲剧,整体上分为山门、大殿和秦二世皇帝墓冢三部分,遗址区内的建筑全部是历史遗留建筑,公园本着修旧如旧的遗址保护原则对其进行了保护和修复。

在展示馆区和遗址区的周围,是独具特色的秦风园林以及18组秦风景观小品,在这里,历史的动人画面一幅幅划过脑海,过去的壮烈豪情,过去的英雄气概,如今只剩下晓风残月,这凄美的风景与气吞万里如虎的隽永共同构筑了我们今日的曲江秦二世陵遗址公园。

票价格:旺季:20淡季:20

咨询电话:029-85428866

邮编:710061

景区地址:西安市曲江池南路252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崔家堡遗址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崔家堡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崔家堡遗址位于西安市户县甘亭镇西关崔家堡村西南,包括崔家堡、姬家堡,向南延伸到涝河湾一带。遗址地处涝河东岸二级台地上,东西100米,南北300米,文化层厚度约0.8-1.5米,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北部被村庄覆盖,南部为耕地,中心区地表为耕地,地势平坦,西侧南侧部分地段有断崖,是一处西周聚落遗址。

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约特干遗址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约特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导 游 约特干遗址位于和田市西11公里处的巴格其乡艾拉曼村境内,北为海力其崖,东为阿拉勒巴村和亚兰干村。介 绍 该遗址是古代于阗地区重要聚落遗址。历代出土文物均来自于距地表5米以下的文化层,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在遗址的东北角有一处裸露于地表的文化层,陶片密集分布。历代出土的文物有陶俑、陶器残片、古钱、玻璃片、珠子、金质铸像、画押、玉块、骨头等文物。陶俑多为人物、动物等。陶器碎片大多有刻划、压印和附加的纹饰及浮雕题材为几何图案、植物图案、人物和动物等,波斯、希腊风格极浓。1959年曾出土一只金制小鸭和唐代“乾元重宝”钱,金鸭工艺精湛,造型与敦煌千佛洞唐代壁画中的鸭子相似。斯文赫定还发掘出基督教的金币、十字架和一块金牌,说明遗址存续期间,曾有两名传教士来此传教。

目前被纳入保护范围的为一片面积约0.3平方公里,低于地平面8米的沼泽洼地。约特干遗址是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疆和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孙家南头仓储遗址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孙家南仓储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家南头西汉仓储遗址

时代:西汉

地点:凤翔县长青镇孙家南头村

保护范围:东至东岭厂区变电站,西至孙家南头七组断崖,南至孙家南头村八组坡道,北至孙家南头村六组;遗址东西长80米,南北宽250米。

建设控制地带:A区东、南、北各外延100米,西同A区。

2008年,孙家南头西汉仓储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孙家南头仓储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家南头村:孙家南头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茨台遗址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小茨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小茨台遗址

小茨台位于永靖县盐锅峡镇小茨村东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解放初期,省文物工作队曾到此地作过调查。1975年,临夏州文物普查队调查后,于同年11月15日由永靖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7月初,临夏州文物"四有"工作组又对其进行了重点复查。

小茨台遗址分小台和大台两个阶地,小台面积约60亩,大台面积约80亩,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在台治渠边和山根渠边发现有灰坑,并采集到石刀及彩陶片;在台地北面的骆驼脖子崖坎处有灰层;在台地前沿一带散存的陶片较多。从陶器残片看,为细泥红陶,饰黑彩,绘平行线纹,为马家窑类型遗存。另外在本遗址尚残存一段古长城遗址,并征集到引水管三节,以后又从小茨村征得三节,外表有细绳纹,灰色,每节可以相接,系汉代早期遗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系2004年重庆市渝中区重点建设项目,由渝中区政府投资,于2004年4月1日开工,2005年2月建成开园。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由广场、城墙、雕塑组成。雕塑叙述了老城墙筑城、守城、攻城的历史故事,辅以《炒米糖开水》和《滑竿》两组民俗雕塑,市井味浓郁,是游人感受重庆历史文化的场所之一。

古重庆城有城门“九开八闭”共十七道,应“九宫八卦”之象而筑以示“金城汤池”之意。通远门位于正西面,是重庆城唯一的陆门,是通往外地的陆路起点,故称“通远”。

通远门的前身为镇西门,基址为三国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蜀都护李严修筑的江州城墙和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彭大雅为抗击蒙古铁骑修筑的石基构造墙。现存的城墙及城门遗址为明洪武年初,戴鼎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筑的石砌城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战乱动荡,通远门城墙在风雨中矗立了六百多年,默默的见证着重庆城历史发展的轨迹。

公园226年,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建兴4年,大都护李严移护江州(重庆),护筑新城,新城周围16里,范围到今通远门。重庆通远门自建成以来发生过两场惨烈的战事,在通远门的浮雕上有相关记载:张珏死守通远门。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钓鱼城战死后,蒙军退回草原,1271年,忽必烈建元,1276年攻入临安南宋灭亡。1278年强攻重庆,守将张珏抗击元军,血溅通远门。张献忠破通远门。公元1644年,明崇祯17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率60万军马,围攻重庆。经6天激战,终攻破通远门,占领川东要塞。特别是后一场战争,由于死伤过多,使通远门外七星岗一带由此成为“乱葬岗”,这就是后来《重庆歌》里“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述说的一段重庆掌故,到如今在重庆人划拳行酒令时还有“七星岗闹鬼”一说。

至今,通远门已是重庆仅存的两道城门之一,而通远门段城墙也是重庆唯一一段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遗址。重庆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抢救和保护历史古迹在新一轮的城市开发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重庆市渝中区政府于二零零三年七月十六日立项,正式确定修建通远门古城墙遗址公园……

通远门及古城墙遗址位于渝中区七星岗中山一路段。原来的重庆城区的边缘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区的扩展,现已位于市区主干道上,四条公路在这里交汇,每天车水马龙,人流不断,不同历史时期的民居建筑附着在城墙上修建。城上城下市井生活悠然自得,原来守护城区的关隘如今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扶眉战役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六军高望寺驻地遗址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扶眉战役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六军高望寺驻地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午井镇高望寺小学附近。

1949年7月12日,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6军攻占扶风午井镇。军指挥部设在镇里的高望寺小学。

高望寺始建于唐末,盛于宋初。原面积30余亩,大门左侧植唐代楸树一棵,右侧植宋代槐树一棵。古楸树原直径2米,因经火灾现1米左右、高26米,仍郁郁葱葱。寺院坐南向北,南高北低。现高望寺小学是在1928年创办的高望寺私立初小基础上经过改建形成的。高望寺小学附近有30多孔土窑洞,窑洞高约4米,宽约3米,深约5米。这些窑洞由于当时多年没人居住,蚊蝇很多。当天晚上战士们就地做饭用餐之后,就很快睡下了,第二天早晨5时左右集合即投入战斗,一路追击国民党军到岐山县罗局镇。

午井镇:午井镇位于县城西南七公里处,东与段家镇相连,南与眉县接壤,西与岐山毗邻,北与城关镇相望。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5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9万亩。全镇辖16个行政村,116个村民小组,9230户,36681人,是扶风县八大古镇之一,以北宋淳化年间理学家张载在贤山寺讲学,提倡井田而得名。西(安)——宝(鸡)渭北南环线和扶(风)——常(兴)公路在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扶眉战役围歼国民党军遗址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扶眉战役围歼国民党遗址位于宝鸡市扶风县段家镇大同原到午井镇以西高望寺地带。

1949年7月12日,第一野战军3军9师由临平挺进扶风天度,防守该镇的国民党军早已逃跑,追至法门镇,在镇东桥沟一带,隔沟击战,迫使国民党王治岐部119军仓皇向西南逃窜。解放军跟踪追击,一路由法门镇西追至岐山青化镇,另一路南下,追至扶风县城,守城国民党军和县长郭仲鳞所带领的地方武装早已逃之夭夭,县城不攻而破。解放军立即渡过韦水,登临南岸,从三人庄、贤官村直插县道坡,战斗半小时即歼国民党1个连。这时国民党38军驻扎在县道坡至大同原边烽火台一线。晚10时许,解放军占领敌人防线中心。

段家镇:段家镇位于扶风县中南部,地处扶风县城与绛帐工业园区中间,距县城7公里,东与杨凌高科技示范区毗邻,扶绛公路、法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属冯家山、宝鸡峡首灌区,宝鸡峡一、二支渠横穿东西,水利条件十分优越。镇辖13个行政村,83个村民小组,2.4万口人,辖区面积32.4平方公里,耕地3.76万亩,其中水浇地3.75万亩。陕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尖山洞穴文化遗址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小尖山洞文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小尖山洞穴文化遗址位于丘北县曰者镇新寨村民委弥勒勒村东向一华里小尖山处。遗址洞口高12米,宽20米。因洞顶塌落,洞口堵塞,无纵深,但能遮风避雨,光照好。洞口文化层厚40余厘米,文化层坚硬,表面已形成石灰质覆盖。岩壁上的烟熏层同增生岩叠合,厚度约0.4厘米,文化层沙石里含有丰富的猪、牛、羊之类的动物化石、石核,未然烧尽的炭屑、贝壳、黑陶片、骨饰品、砾石打击器。黑陶片的出现证明在三、四千年前产生了制陶业和农业,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遗址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人类社会活动提供了实物证据,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新寨村:新寨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镇琼炮台遗址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镇琼炮台遗址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镇琼炮台遗址是海口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滨海东路北侧与泰华路南侧的滨海公园。管理单位是海口市博物馆。

镇琼炮台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炮台呈圆形,是露天式古炮台,四周墙垣环炮,垣高3.15米。整体占地面积0.89亩。炮台内北部由护垣分隔成五座炮位,各置大炮一尊(原炮已无存),炮口朝北,直指琼州海峡,控制整个海口湾,同时有水泥阶梯可登临炮位屋顶平台,以便瞭望敌情。正门至炮位建有一条笔直的水泥甬道,长15米,为炮台入口,是兵员进出、弹药输送之道,甬道两旁地势平坦宽敞。台内西侧有水井一口,供兵员生活使用。

镇琼炮台建时正值中法战争,是清政府为防御法军侵琼而建,这是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

信息来源:中共海南省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皇娘娘台遗址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娘娘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皇娘娘台遗址旧名尹夫人台。在甘肃武威县城西北2.5公里,属“齐家文化”遗址,距今4000年左右。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50米,文化层厚度0.62米至2.3米,内涵丰富,曾发掘出房址9座,窑穴围绕房屋,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3种。出土文物以陶器为最多,石器,骨角器,铜器,卜骨都有。刀,锥为红铜,分铸造,锻打两种。石器以打制为多,磨制石器也有增加。

地址:甘肃武威市凉州区西北2.5公里金羊镇宋家园村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烟礅烽火台遗址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烟礅烽火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烟礅烽火台遗址

烟墩烽火台遗址,在砚山镇境内,至今保存相对完整。据明嘉靖《思南府志》记载:“古烟墩,在县治右,墩盖一土山,高而不甚广,四旁皆无倚着,酷类今烟墩之制。相传古曾举烽火于其上,俗因呼为烟墩也。”大清道光《思南府志》又载:“建于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究竟建于何时,没有相关专家考证过,众说纷纭,但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可靠的。而关于烟墩烽火台许多逸闻趣事至今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烟墩相隔务川县城40公里左右。烟墩地名的来历与烽火台大有相关。烽火台建在一墩大石山堡上,山堡向北,方向落脚处于悬崖陡壁,抬头看高山顶立、云雾多端。向东直上去往砚山、濯水。山堡的结构以青石为主,地表少许泥层,青石为石灰岩,相当坚硬,进入山堡顶必须经过一条险要的羊肠小道。古人将烽火台建在山堡顶上是因石头炸不烂、攻不垮、人难爬,有其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

关于烟墩烽火台的建立,有许多凄婉的传说。有年冬天,大雪飘飘,寒风剌骨,一个从四川背盐巴的0经濯水、砚山到务川县城卖盐巴,当走到山堡时,天插黑,再也不能往前走,盐巴0心焦而不安,路边歇息又怕强盗抢盐巴,于是发现山堡岩边有一羊肠小径,背0顺路到山堡顶上栖息,到了晚上,风雪交加,背0冷得支持不住,黑夜中胡乱掰些草木点燃取暖,顿时风火盛旺,越烧越大,火势照亮了周边几十里,连务川县城的人都能看到城东天空一片红迹,人们认为是奇异的“火烧天”。此事惊动了县知县,县知县观天色到天亮。

天亮后,天空是一大片黑压压的狼烟,不知何故,知县率部查看,山堡几十里地方站满了人,在观其怪象。了解实情后,盐巴0被烧成黑骨,堡顶上盐巴一片,黑糊糊的。知县回府后,仔细思量着,如此山堡着火,竟能号集众多几十里外的人汇集。根据盐巴0经过的线路,四川彭水、务川濯水、砚山、务川,此山堡修建烽火台是个好地方,山堡是一墩巨大的石山,着烟于墩石上,知烟而知事,顾名思义举名为“烟墩烽火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新河驿遗址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新河驿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新河驿遗址,位于山丹县城东南20公里处的汉明长城脚下,是新建成的旅游景点。山丹县内长城遗址保存完好,312国道穿越城墙豁口,东西两边城墙绵延,新河驿即位于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以东2.5公里处。这里曾是明清时期的古驿站,现存遗址为一正方形土堡,边长70米,总面积4900平方米,墙体上宽3米,下宽5米,黄土夯筑,墙内存一驿井。

这里还设有长城烽火台、长城博物馆,以及服务区,为游客提供食、宿、娱全方位服务。

交通可乘车至长城与公路交叉口2642号里程碑处,坐木轮马车或骑骆驼,亲自走一段2.5公里长的“丝绸古道”,体验古人在丝路上长途跋涉的苦乐。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县城东南20公里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龙潭山遗址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龙潭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龙潭山遗址

龙潭山遗址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昆明人”在此劳作生息,是滇池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址。

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山古人类遗址系一座二迭纪灰岩构成的馒头形孤山。1973发现,经1975、77、82、83、94年对三个洞穴遗址的四次考古发掘,已获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臼齿、颅骨、动物烧骨、炭屑和大批打制石器、哺乳动物化石,经碳十四测定距今30500±800年。定名“昆明人”。是滇池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古代人类的起源、发展和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有重大科学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壶梯山战役遗址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壶梯山战役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壶梯山战役遗址

时代:民国

地址:澄城县冯原镇孙堡村南

保护范围:壶梯山战斗遗址本体外扩30米。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周外扩50米。

2018年,壶梯山战役遗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冯原镇:冯原镇是渭北名镇,中国陕西外贸优质苹果第一镇,省级重点镇。距省会西安180公里,全镇辖27个村,188个村民小组,8250户,35000口人,其中农业人口30867人。冯原镇位于澄城县城西北32公里处。北依黄龙山与陕北相连,南濒洛河水与蒲城县相接,东隔长宁河与本县刘王安三乡镇相望,西临马村河、孔走河与白水县毗临,素有“鸡鸣一声闻四县”之美誉。总国土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宜君战国长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不到长城非好汉,相约宜君来体验。世界文化遗产—宜君战国魏长城遗址,位于宜君县彭镇210国道沿线,由6段城墙遗址、9处烽火台遗址、1处城址组成。目前县境内残存的魏长城遗址共2993.5米,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之一,距今有2300多年。2014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家文物局和中国长城学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改写了举世无双的中国古老长城的建造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山龙山于图城遗址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龙山于图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该古城遗址距县城15公里,在今大仓镇甸中村公所团山村西面的山龙山于图山山顶的一块大平地上,前临阳瓜江(今大西河),后依大黑山,可望蒙舍川(今巍山坝子)全境,山环水抱,地势险要。根据从元代至清代的正史和云南的各种地方志记载,南诏始祖细奴逻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建都于此,在山龙山于图城上筑城以居,因都城是筑在山龙山于图山上,所以都城名为山龙山于图城。现今山龙山于图城的建筑物已不复存在,但在遗址上还存留着大量的碎瓦砾,其中以瓦当、滴水、砖、瓦为多,还有石柱础。碎瓦当上还有近似汉字的文字和符号。

大仓镇:大仓镇地处巍山坝子北部,位于东经100°11′~100°15′、北纬25°26′~25°27′之间。东与大理市凤仪镇和弥渡县红岩乡接壤,南与庙街镇相连,西与马鞍山乡毗邻,北与永建镇相接。镇人民政府驻地大仓村委会上厂街,南距县城22千米,北距州府大理市28千米。行政中心所在地海拔1 750米。1954年与永建镇合并成立永建回族自治县,为县政府所在地。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诺米村碉楼遗址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诺米村碉楼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诺米村碉楼遗址

碉楼遗址位于安绕诺米村北约0.5公里处的山脊上,该地点南侧紧临雅鲁藏布江,与江面的相对高差约80米,海拔3350米。碉楼一面靠山,一面临江,两面皆为悬崖峭壁,地势险峻。

碉楼为木、石结构建筑,墙体用片石垒砌而成并有泥浆为粘合剂。内部楼层采用木坊,圆木搭筑而面。其平面为圆角方形,西、北墙体平面为方形,南、东墙为内方外圆。墙体厚1-1.3米,高约14米。碉楼内部南北长3.5,东西宽4.8米,底屋面积16.8平方米。门道辟于北墙底屋正中、宽1米。

根据残留的木坊分析,碉楼原为4屋,每层高3-4米,每一层的四面墙体均辟有射孔,底屋辟有2孔,第二层为4孔,第三层为3孔,第四层为5孔,各层射孔有逐层增多的趋势。这类射孔有两种形状,一为竖长方形,仅有北面临江一孔,高1.3、宽0.9米;另一种为坚长三角形,即内容对窄式,内高1.6、宽1.1米,外高1,宽0.4米。

射孔的上面多加架没横木用以铺没楼板,第二、三层墙体上遗有横木残留,直径0.1-0.2米。楼板采用未经研制的圆木铺成,圆木长约1.5,宽0.2、厚0.05米。底层未发现木质构件痕迹,仅见其东北,西北两角上有凸出墙体壁面的石板,可登援至上层。在调楼临江一面墙体的了望孔上方,以木枋出檐,上铺为板,可档风遮雨。

碉楼外墙体有连接的护墙两道,一道位于北侧,呈南北走向,长4米,墙体由石片砌成,厚约0.9米,上有两人射孔;第二道筑于南侧并向西延伸至悬崖边缘,石砌墙体厚0.7米,辟有3个射孔。两道护墙现存高度在4-8米之间。碉楼北面有石彻台阶数级,可由此进入碉楼内部。

据实地调查,该碉楼约在公元15世纪就已存在。相传当时碉楼所在的雅鲁藏布江上曾有唐东杰布建造的一座铁索桥(该处现为一座可通行汽车的钢缆吊桥),此桥建成时当地群众利用该楼在其内供塑了一尊唐东杰布塑像(今已不存)。由此推知碉楼建造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15世纪,有可能始建于公元13-14世纪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柏树岭遗址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柏树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柏树岭遗址

位于本县花园乡柏树岭,1959年调查汉水流域文物时发现。遗址由北向南延伸,东西两侧有水沟,南接越河北岸阶地。修阳安铁路时,遗址有三分之二被毁坏,尚余4万平方米左右。该遗址文化层表露,厚约1~2米,含石器、红陶片、彩陶片、红烧土、炭渣、骨器等。

石器多为磨制,部分打磨兼制。器物有斧、锛、凿、磨盘、磨棒、锄、叶形小刀和两面有脊的箭头。

陶器以夹沙红陶、泥质红陶为主,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器物有纺轮、陶锉、鼎形釜、碗、罐、钵、盆、盘、甑、缸、瓮和尖底瓶。还有一件饰辫索形纹的陶环,制作十分精美。大部分陶器饰有黑色或紫色彩绘,有细线纹、绳纹、弦纹、划纹、锥刺纹、波折纹和附加堆纹。

骨器多是残片,较完整的有骨锥、骨铲。另有蚌刀两件。

该遗址文化内涵基本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陶器中的单唇小口尖底瓶、彩绘带纹卷唇盆,含半坡类型特征。而盘形器、厚壁敞口瓮、磨制精致的小型石器,则又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