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郑家洼子青铜【精彩20篇】

浏览

4380

文章

82

篇1:孔子青铜像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古文物,具有极高的观赏、游憩价值。对研究孔孟儒学、孔子游说列国文化教育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在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青铜像,坐式,由青铜(铜、锡、铅合金)经陶范铸造出,再经精细加工、雕刻花纹,最后描金而成。像高1.25米,座宽1米,重200公斤,头戴云纹莲花冠,足蹬朝靴,身着朝服,衣襟滚锦边理纹与莲花纹,胸系飘带,膝平端坐,手捧朝笏,面如满月,二目俯视,显得温文尔雅端庄肃穆,俨然一种诲人不倦,学而无厌的学者风度。该像左下铭:“大明敕封刑部主事曹大夏于嘉靖庚戌年长至日恭造”(公元1550年制造);像右下铭:“先师孔子司寇像颜曾思孟像各一尊奉之孰宫钦于万世”,该铜像目前是我国仅存的时代最早的一尊孔子青铜像,堪称国宝。

孔子被世人尊为“至圣先师”,历代帝王不断盈封爵号。清乾隆皇帝也曾把其格格下嫁给孔府弟子,海外华人华侨经常回国瞻仰礼拜,外国朋友也常来访古问津。1986年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团长井上靖率团来访,考察了“子路问津处”、“长沮桀溺墓”、“汝河故道”、“蔡国故城”、“文庙”等,在“文庙”大成殿内孔子像前与其女儿合影留念,并挥毫洒下“养之如春”四个大字。次年撰写出版了《孔子》一书。1996年曲埠旅游局曾陪日本朋友来此观赏孔子青铜像。1995年孔府文物管理员项春生同志一行游览古蔡故地,瞻仰孔子尊容,并拍下照片。

明代孔子青铜像全国仅存一尊,全国现存唯一的一尊明代孔子青铜像(据山东省曲阜文庙大成殿孔子像介绍记载:明代孔子青铜像仅有两尊,曲阜文庙大成殿内的孔子青铜像在“文革”中被毁,另一尊现在河南省新蔡县文庙大成殿内)。

孔子青铜像供俸在新蔡文庙大成殿,位于新蔡县城东南隅,南距南城河路(明临路)150米,西距106国道千余米,西至拟修建的阿深高速公路15公里。南距子路问津处,蔡平侯墓7公里。距驻马店市102公里,距南海禅寺73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20多公里,距嵖岈山风景区13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60多公里。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在全世界,特别是在东南亚各国也有很大影响,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的先祖是殷末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启奉商祀,封于宋。六世祖孔父嘉,始以孔为姓。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乃定居鲁国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青铜树真的存在吗?主要的用途是什么?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常常在看考古或者盗墓题材累的影视作品的时候都会看到里面有青铜树这种东西,那么青铜树到底是什么呢?

青铜树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商代晚期文物,青铜树树干高384厘米,通高396厘米,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三星堆青铜神树也是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树,三星堆青铜树的造型和传说中的淘金树不谋而合,古代氏族社会里,权力最大的是祭司,而且也是氏族里最博学多才的人,他们在氏族里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驱鬼念咒的人,也是沟通天地的代表,当然,这一切在当时的人们眼中,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神赋予了他们能量,因此祭司无疑成了氏族里最受尊敬、最有权力的人。

青铜树是世界上最早、树株最高的青铜树,青铜树由树座和树干两部分组成,很多考古学者都认为它们代表扶桑和若木,是古蜀人幻想成仙的一种上天的天梯,这种天梯是同太阳所在的地方相连接的,在东方叫扶桑,在西方叫若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尊青铜像破案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亨利和约翰是同事。一天,他们扭打起来,去了警察局。亨利告诉临时警官:“昨晚房子里所有的灯都灭了,我突然听到一场混战。所以,我跳下床看看发生了什么。我遇到一个男人,他跑出我妻子的房间,跑下楼梯。我追着他跑,当那个人跑到后门廊时,我在门灯下认出他是约翰。他跑了大约100码,扔掉了一些东西。在岩石上颠簸了几下后,物体滚进了深沟,在黑暗中发出了一串火花。”我没有赶上约翰。我回到我的房子,看到我的妻子被钝器击中,死在床上。"

根据亨利的位置,警方发现了森林女神奈夫的青铜雕像。青铜雕像底部的血迹和毛发属于亨利夫人。在约翰的铜像上发现了清晰的指纹。

约翰说,“指纹可能是我几天前在他家欣赏一尊铜像时留下的。

那天晚上,检察官把这两个人的故事和他们在现场看到的情况告诉了著名的侦探查理。查理沉思了一会儿,坚定地说:“亨利在陷害约翰。”

为什么?

答案是宣布:

亨利声称约翰逃跑时扔掉的东西在岩石斜坡上撞了几次后滚下深沟,在黑暗中划出了一串火花。后来证实这是女神奈夫的青铜雕像,被认为是一件谋杀武器,但这是不可能的。

青铜是一种抗摩擦金属材料。在古代,它被广泛用于制造大炮。青铜不会在岩石上产生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四羊青铜方尊简介,揭秘四羊青铜方尊是做什么用的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四羊青铜方尊其实它有个简单的名字叫四羊方尊,这样说大家因该都知道了吧,这个也是我国历史上非常非常重要的文物了,所以关于它的一些情况我们还是要了解的,那么有的人也说了,这个四羊青铜方尊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呢?话说这个四羊青铜方尊在古代是用来干嘛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四羊青铜方尊简介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材镇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属炭河里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

出土的同类青铜器有人面方鼎等。四羊青铜方尊作用简介

四羊青铜方尊上面也说了,就是用来祭祀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色古香的辽宁青铜文化

全文共 1300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器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在世界各地都有青铜文化的出现。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六千年前,中国的青铜文化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而辽宁也是中国青铜器之乡。那么,对于辽宁的青铜器文化你了解多少呢?下面的辽宁文化为您带来更多内容。

辽宁青铜器具的代表作品为1975年5月在辽宁喀左县北洞村二号坑出土的商代晚期“其侯”方鼎和1955年在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发掘的燕国匽侯铜盂,其考古,文物价值都很重要。

除了对于辽宁青铜文化主归属有重要意义的“其侯”和“匽侯”青铜礼器出土外,辽宁沈阳,庄河,葫芦岛等地也如需出土青铜器时代的各样文物。很多东亚学者认为此处出土青铜器与箕子朝鲜,燕国,孤竹国等地关联甚大。

辽宁博物馆馆藏青铜器中礼器风格与中原相当,部分兵器如北方戎狄民族使用的琵琶形曲刃剑有地方特色。日本学者把这种短剑称为“辽宁式铜剑”,中国学者则称之为“双侧曲刃短剑”、“丁字形青铜短剑”或“短茎式曲刃短剑”。

这种铜器发源于中国辽宁地区,并逐步向其他地区扩展,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半岛乃至日本都被发现,国际上学者多认为是东胡、山戎以及秽貉等古代中国北方戎狄民族的遗物。

近代韩国学者主张琵琶型曲刃铜剑在朝鲜半岛青铜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琵琶型曲刃剑的生产主要是在公元前8到7世纪,这种铜剑最早在辽宁生产,后来逐步向朝鲜半岛扩展。近代韩国学者李忠奎将琵琶形铜剑文化分成5个发展阶段:第一,二阶段主要是以琵琶型铜剑为代表;第四,五阶段以较为细长的铜剑为代表;第三阶段则是前两者的过渡阶段;第一,二和三阶段的铜器在今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都有发现;第四和五阶段的铜器则只有在朝鲜半岛发现。

李忠奎认为此类青铜器的含锌量比其周边国家与地区的青铜器含锌量高,并主张琵琶形铜剑文化的晚期只在朝鲜半岛内发现,琵琶形铜剑文化的晚期因此也被韩国学者称为朝鲜青铜器文化。此类青铜器在忠清南道的锦江流域为最多。而琵琶形铜剑文化被韩国学者认为与朝鲜半岛南部的辰国吻合。

而近期在中国辽宁出土的青铜器也被韩国方面宣称为其先民所有,并在教科书上把该国的青铜器年代上推了一千年。

从考古上看,位于朝鲜半岛南端的辰国是辽宁青铜器文化的外延,其中忠清道,全罗道发现的类似于辽宁青铜器的文物最多。而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韩国学者忽视汉文史籍中的萁子朝鲜为中国商朝后裔的事实,片面认为辽东地区为今天的朝鲜族先民的活动场所,制造辽宁青铜器主权归属的争议。

也有观点认为,在卫满灭亡箕子朝鲜后,箕子朝鲜的准王逃亡马韩部落建立的国家被称为辰国,其地理位置也大体相当。故而辰国也是辽宁青铜器文化,箕子之国的延续。

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在2007年23日表示,新教科书将朝鲜半岛青铜器时代的开始时间从“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1000年)”修改为“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500年)”。而旧教科书的原文是“继新石器时代后,朝鲜半岛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进入青铜器时代,满洲地区在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3世纪左右进入青铜器时代。”

你可能也喜欢:

高昂而又富有节奏感的东北方言

深具浓郁色彩的辽宁饮食文化

独具一带地方的剧种——海城喇叭戏

源远流长的阜新蒙古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青铜之冠是指什么?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秦陵铜马车

1980年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的一组两乘大型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迄今中国发现的体形最大、装饰最华丽,结构和系驾最逼真、最完整的古代铜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

秦陵铜车马于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20米处。共前后两乘.经过修复后,在秦俑博物馆辟专室对外展出。

一号车古称立车,又名高车或戎车。二号车古称安车,又名辒辌。它们都是秦始皇生前车马仪仗的象征。两乘车都是双轮单辕,前驾4匹铜马,车上各有铜御官俑1件。两乘车是按秦时实用车的1/2缩小,栩栩如生,造型逼真。两车均通体彩绘,富丽华贵。

两乘车均为方舆圆盖,车辐30根,车辕弯曲上翘,两位御官俑身穿长襦,头戴鶡冠,腰际佩剑,两眼平视前方,全神贯注。从其装束来看,与秦俑坑中的将军俑完全一样,反映出御者的地位是很高的。

一号车全重1061公斤,由3064个零部件组成,车上装备齐全,驽机﹑

剑﹑盾牌应有尽有。车舆较短,呈横长方形,车体较小,全长2.57米,一柄独杆圆盖的伞拔起了车的高度,从地面至伞顶高1.68米。车上的一个铜盾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早﹑形状最为完整的一件,形似兽面,四周彩绘着几何纹,中间绘变形龙纹,鲜艳夺目。

二号车车舆分前后两部分。前室较小,供御者乘坐,后室较大,供车主人乘坐。后室的四周用墙板封闭,上面罩一个蓬盖。前面及两侧开窗,后面设门。二号车通长3.17米,高1.06米,比一号车重,达1241公斤,由3462个零部件组成。

这组铜车马被称为"青铜之冠"﹑"国之瑰宝",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系驾结构最完整﹑最清晰的古代车制。它通体彩绘,富丽堂皇,其各部件的连接采用了铸接﹑焊接﹑镶嵌﹑红套﹑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十多种连接工艺,使现代的工艺师们也叹为观止,可谓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造型与装饰完美结合的典范,是研究中国古代车制﹑科技的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青铜之冠指的是什么东西,有什么意义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除了站立的俑人之外,还有一件国宝,被称为“青铜之冠”。不过很多人对青铜之冠不是很了解,那么青铜之冠指的是什么呢?

青铜之冠指的是秦始皇彩绘铜车马,也是制作精美、保存最完整的铜铸马车,是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秦始皇帝陵出土的铜车马,作为秦代皇家御车,更是车中的极品。铜马车的大小约为真实马车的1/2,车、马、御手全用青铜铸造,通体彩绘,车马器和部分装饰则用金银制作。它是中国考古史上截至目前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的古代车马,被誉为“青铜之冠”。并且经考证,它们属于秦始皇车队中的属车,直接影响了我国乃至是整个世界,在青铜史上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

青铜之冠指的是秦始皇彩绘铜车马,是目前世界考古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青铜翅鹦鹉的品种简介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鹦鹉

青铜翅鹦鹉别名彩虹鸟,因鸟体外观的颜色为深蓝紫色,头部和颈部为青铜色所以顾名青铜翅鹦鹉,这也是该鸟名字的起意。喜欢栖息于热带森林和亚热带林区介于500到2000米之间的地区。青铜翅鹦鹉主要分布于哥伦比亚、厄瓜多、秘鲁以及委内瑞拉等地。中文学名: 青铜翅鹦鹉中文别名: 彩虹鸟英文名: Bronze-winged Parrot、Living Rainbow二名法: Pionus chalcopterus界: 动物界门: 脊索动物门亚门: 脊索动物亚门纲: 鸟纲亚纲: 今鸟亚纲目: 鹦形目科: 鹦鹉科属: 派翁尼斯鹦鹉属亚种: 两种分布: 哥伦比亚的安第斯山区、厄瓜多尔、委内瑞拉西北部的安地山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晚期青铜礼器是什么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晚期青铜礼器在考古学上指的是在商代晚期生产出来的青铜礼器,武丁至帝辛时之器,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新出的器形有方、高颈椭扁体壶。觥、盂、鼎、鬲、簋、等食器有较大的发展。商代晚期青铜器代表了高度繁荣的青铜文化,因此对研究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晚期青铜礼器的发展特点:

商代后期,正式奴隶制社会发展的兴盛阶段,青铜器的发展达到了高峰,这个时期所铸造的青铜器,铜质优良,形状多样,纹饰精致华美。

商代后期由于经济的发展,物质财富的增加,奴隶主阶级生活更加奢侈,饮酒成风,所以酒器特别多,成套的酒器是青铜器礼器重要的组成部分。

晚期青铜礼器的装饰特点:

1.装饰纹样以兽面纹,夔龙纹,风鸟纹占主要地位,装饰手法上,采用类似浅浮雕手法突出器壁,又在浮雕纹样上加饰细纹,其他部分刻饰细密的云雷纹,从而形成三层花的艺术效果。

2.这时期的准格式多是遍布整个器材,纹样细密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青铜是合金吗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合金

在中国的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开始开采铜矿,之后提炼出来用以铸造青铜器。青铜就是锡和铜的合金,在金属冶铸史上是最早的合金,有的会露出黄铜的光泽,有着很特殊的重要性及历史意义。

青铜的历史悠久,在外观上花纹形式多样,中国的青铜器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期和转变期。

青铜一经发明出现,便很快盛行起来。青铜的强度很高,并且熔点低,铸造性好,耐腐蚀,化学性质相对比较稳定。正是因为青铜耐磨、色泽光亮等特点,所以经常被人们用于铸造各种器具和零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铜技术起源于哪里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技术起源于陕西临潼,最早在“临潼姜寨第一期文化遗址”出土的铜片(铜锌合金),其年代被定在公元前4700年左右,在华北及黄河中下游众多遗址也有铜渣、铜片、铜锥发现,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之间。

青铜器的起源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当时的工匠已准确掌握了铜、锡、铅的比例,用来制造不同用途的器具。在铸造技术上,采用“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脚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正等工艺制成。到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2.84千克,铸造这样硕大的器物,工艺十分复杂,需要很多人协同合作才能完成。

大冶铜绿山古矿

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位于大冶市金湖街道办事处,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观后赞叹不已,并被誉为“中国继秦始皇兵马俑后一奇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由国务院申报有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国际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青铜蛙的生活环境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

蛙类都喜欢生活在水里,当然青铜蛙也不例外,在户外青铜蛙常出现在浅水区或附近的小溪、小河、沼泽、池塘、湖泊等地。这些地方的植物相对丰富,有助于维持生命的健康成长。青铜蛙也可以生活在城市的池塘中。这个种类的蛙主要是夜行性,与其他种类的蛙相比,灵敏度不高。成熟的雌性在繁殖季节最容易被捕获。当被捕获时,很少发出警告。家庭饲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水要经常更换。2.饲养的密度要适当20只/平方米。3.饲料要按时投放。4.蛙产卵期间应青蛙放在水多的地方密度不要过大。5.蛙卵孵化的水温要适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青铜神树出土于哪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神树出土于三星堆遗址。

青铜神树一般指的是商青铜神树,是国家一级文物。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共有八棵,其中修复完整的一棵高达三百九十五厘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最大的单件青铜文物,且被命名为一号神树。另外还有一棵只有下半部分的树身,被命名为二号神树。

一号神树是由主体和基座两部分组成,树顶已经残缺,基座就像三座山相连在一起,主干三层,于山顶节节攀升,树枝可分为三层,每层三枝,树枝上有两条果枝,一条果枝向上,另一条果枝下垂,全树共有九只鸟,并站立在向上果枝的果实上,一条龙沿主干旁侧而下,蓄势待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深圳南山青铜博物馆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深圳南山青铜博物馆

是一座以收藏中国古代青铜器为主的民间博物馆,馆场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四周绿树掩映,环境优美;主展楼上下两层,采用开放式天窗设计,极富现代气息。

展出了博物馆创办人张占斌先生二十余年来精藏的近千件各类青铜文物,上起商周,下迄明清,跨越绵绵三千余载。这里面有恢弘大气的商周青铜鼎,有依然寒光逼人的战国青铜剑,还有众多做工精巧的汉唐铜镜。

门票:免费

地址:南山区景行路与沿湖道交叉口东北100米

时间:9:00—18:00

公交:201/21/22/226/324/332/37/B796/M343/M349/M425/M475/M492/M506到中山公园东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青铜翅鹦鹉的价格 青铜翅鹦鹉的饲养方法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鹦鹉价格青铜翅鹦鹉的饲养方法

青铜翅鹦鹉的价格

青铜翅鹦鹉在市面上的价格也不是很低,从普遍的市场价格来看青铜翅鹦鹉最便宜也要1000元。

青铜翅鹦鹉的眼周是无毛的,成年后裸皮会变成粉红色。青铜翅鹦鹉的身长可达30cm左右,平均寿命在10-15年。鸟体颜色为深蓝紫色,头部和颈部为青铜色。

青铜翅鹦鹉的羽毛边缘带有深灰紫色;下巴有一小块白色的羽毛;喉咙分布着暗粉红色的羽毛;背后、尾巴和肩膀的羽毛为暗铜绿色并带有蓝色的滚边;胸部和下腹部为暗绿色并带有深蓝紫色的边缘;翅膀的覆羽为青铜色,主要飞行羽和主要覆羽为蓝紫色;尾巴内侧的覆羽为为红色;鸟喙为腊黄色,虹膜为深棕色。

青铜翅鹦鹉的饲养方法

若想饲养好青铜翅鹦鹉首先要保证自己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因为在饲养鹦鹉的前期你需要做的比较多,无论是它的饮食还是他的生活环境,都需要你一手操劳的。下面我们详细了解下。

首先环境安静适宜、气温合适、食物营养足够丰富。鹦鹉就觉得安全,就会活泼,就会产生繁殖的欲望。鸟自然就养好了。鹦鹉的耐热程度远远比人要高,它们虽然可以耐热,但不能耐潮,爱鸟的朋友们很多人在家中养着鹦鹉。

青铜翅鹦鹉在野外主要栖息于热带森林和亚热带林区介于500到2000米之间的地区,有时候也会出现在比这些纬度稍高或低的地区,会定期造访已经被开垦或是砍伐过的林地。在繁殖季通常都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生性谨慎胆小,无法接近观察,平常在树上休憩的时候难以察觉,因为它们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平常在进食的时候相当安静,但是聚集在一起飞往栖息地或是出发到觅食区的飞行途中相当吵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塞姆奥拉德恩青铜时代墓地遗址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塞姆奥拉德恩青铜时代墓地遗址(The Bronze Age Burial Site of Sammallahdenmaki)于1999年12月被列-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单,考古学家在塞姆奥拉德恩青铜器时代墓葬遗址发现了30个花岗岩石冢,让人们能够深入研究3000多年前北欧地区的葬礼习俗和社会宗教体系。

塞姆奥拉德恩遗址史前是波的尼亚湾海岸线上发现的最大的、最富有变化的、最完整的斯堪的纳维亚青铜时代的纪念地,它坐落在崎岖多岩的风景区。塞姆奥拉德恩的圆锥形石冢代表了当时最好的纪念性建筑的结构,在塞姆奥拉德恩的峭壁上仍然可以看见古代的海岸线;总共33个塞姆奥拉德恩石冢组成了一个纪念碑的排列阵,它的数量,墓碑的种类,还有它周围保存下来的自然风景,都形成了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独有的青铜文化。塞姆奥拉德恩青铜时代墓地遗址现今受到法律的保护,遗址对旅游者开放,可以沿高速公路通过指定路线到达遗址。

Bronze Age Burial Site of Sammallahdenmäki

必去理由:最完整的斯堪的纳维亚青铜时代的纪念地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芬兰[Finland]

景点所在省、州:萨卡昆达区 [Satakunta Reg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经常被人说青铜是什么意思?是很菜的意思吗?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网络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中有了更多的娱乐方式,并且也让更多的人们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事物,而人们在沟通的时候也开始使用到各种的网络流行语,让人们的沟通更加的轻松愉悦,当然在使用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场合,那么形容人青铜是什么意思呢?

网络流行语是随着网络发展出现的一个必然产物,网络流行语通常表达了一个显著的社会现象以及一类人群,网络流行语也更加的诙谐有趣,人们在沟通的时候更是非常的轻松,让人们在交流的时候更加的有趣,同时网络流行语也成为人们交流沟通时的一种必然选择。

形容人青铜是指本来以为很厉害,没想到却非常的差意思,通常用在形容人在游戏、娱乐等场所中的技术以及操作水平非常的菜,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属于一个平凡的人,青铜也是一种游戏段位,比较的低落,水平非常的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战国青铜剑可以卖吗 战国青铜剑可以出售吗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私底下出售青铜剑是不可以的,属于一种违法的行为。我国的出土文物主要是分成两种,一种是正在出处挖掘的部分,另外一种是已经挖掘好的,这些都是不可以买卖的文物,买卖这两种文物可以判处刑。

青铜剑的发展历史

我国的青铜剑创造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西周时代已经出现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早已进入到高峰的阶段,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到铁剑出现时,慢慢的青铜剑销声匿迹。通过考古发掘,全国各地的青铜剑可谓是层出不穷,特别是前一些年发现越王勾践剑,更是震惊中外,成为少有的宝贝。

青铜剑一般作用在什么地方?

在古时候青铜器的品种并不是很多,一般都是属于日常的工具或者生活类的工具,常见的有装饰品,铜镜。此外在进入到龙山文化期间,可以看到有一些金色的铆钉,这个时候其实青铜器慢慢的已经转向礼器了,是一个新的改变。

青铜剑有哪一些造假的方式?

一种是整体造假,一种是局部造假。整体造假是模仿一些相对工艺精湛的青铜剑,这种造假的方式容易被识破。因为无论是装饰还是表面的氧化状态,全部都需要重新的做,会有很多的破绽。严格意义上来看,想要重新制作的工艺已经失传,没有办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了达到增值的效果,有一部分的人图谋不轨,决定在上面刻上吴王或者越王的名字。一般这些字体比较清晰,而且现代的人对于那个时候的字体并不熟悉,这种造假的方式容易被发现。想要做到滴水不漏是不大可能的,但这种专业级别的破绽,也仅仅只有专家才能够识破,普通的人无法发现中间的端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九州缥缈录青铜之血是什么?吕归尘觉醒青铜之血会怎么样?

全文共 1229 字

+ 加入清单

九州缥缈录》中,青铜之血是帕苏尔家族的血液,一旦觉醒青铜之血便会进入狂暴状态,也算是男主吕归尘的核心技能之一。不过观众吐槽吕归尘觉醒青铜之血的过程似乎有些太突兀了,原著中吕归尘经历万难才激发出的狂血,在剧中十几秒就掌握了,感觉惊喜来的太快。不过要是剧版的节奏能快些,其实也是好事,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青铜之血,一起来了解下吧。

青铜之血是什么?

《九州缥缈录》吕归尘的“狂血”指的是青铜之血。青铜之血是一种特殊的血脉,它霸道无比,吕归尘压制不了这股力量,有时会发狂病,直接暴走。

对于青铜之血,不少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青铜之血并不是吕氏帕苏尔家族的专属血脉,因为帕苏尔家族出了好几个具有青铜之血的成员,才被大家误认为是帕苏尔家族独有的血脉。

青铜之血的真正来历无可考究,只有一则传说在草原上世代流传。相传,青铜之血是盘鞑天神赐予蛮族的神之血脉,只有草原上最勇敢最强大的武士才会有青铜之血。草原人都以拥有青铜之血为荣。

实际上,青铜之血虽然很神圣,却没有传说中那么好。青铜之血不像是神的恩赐,更像是魔鬼的诅咒。青铜之血会让人瞬间爆发,变成狂暴战士,武力值飙升。

受青铜之血的影响,爆发的人没有神识,分不清敌人和朋友,他不知道累,感觉不到疼痛,只会挥舞着武器收割生命。

青阳部落创始人吕青阳是历史上第一个拥有青铜之血的人,他靠着这股力量推翻了“逊王”阿堪提的统治,吕归尘体内的青铜之血就是从祖上继承下来的。

吕归尘觉醒狂血青铜之血

《九州缥缈录》男主阿苏勒是在真颜部长大,但他的身份却是青阳世子,而且身上流淌着神圣的青铜之血,可令人发狂,到底这个青铜之血是什么?为什么青阳大君吕嵩没继承,反而隔代遗传?

阿苏勒出生之日暴雪不断,有居心叵测之人说他是太阴现世,如果不除掉阿苏勒,暴雪将不止。更邪门的是阿苏勒一出生就没有心跳,直到其母阏氏死后,阿苏勒才发出哭声,青阳大君不忍心对自己的孩子下手,只能把他送到真颜部抚养,等到时机成熟再接他回来。

男主草原名字叫阿苏勒,前往下唐国后改名为吕归尘,这两个名字都是青阳大君给他取的,阿苏勒是长生的意思,而吕归尘意为“万物归尘,概莫能外”。

吕归尘身带霸道强悍的“青铜之血”,据悉吕归尘的先祖吕青阳是第一个拥有青铜之血的人,他利用这种狂血成为草原大君,所以大家都把青铜之血称为神之血脉,神圣而高贵。青铜之血一直隐藏在吕归尘的体内,一旦觉醒将变成强大的战士,但是这对身体有极大的损害。原著中吕归尘花了一本书才觉醒青铜之血,但在剧版一集就觉醒了。

吕归尘的爷爷也有青铜之血,在青阳大君吕嵩看来,青铜之血可以让人变成魔鬼,无比恐怖,所以他把自己的父亲常年关在暗无天日的地牢,谁知吕归尘竟然继承了青铜之血,身体孱弱也是跟这个有关。

青铜之血只存在帕苏尔家族里,每隔几十年就会有了吕氏帕苏尔家族的孩子拥有青铜之血,而且他们是天选之子,所以吕归尘和他的爷爷都继承了强大的血统。青铜之血是帕苏尔家族的秘密,但这个秘密将不再成为秘密,吕归尘的命运也与青铜之血紧密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岳阳东周古墓群,35座古墓出土2000年青铜剑

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岳阳东周古墓群”其实还是非常的震惊的,因为在当时发现这个古墓群的时候惊现了35座古墓,而且还出土2000年前的青铜剑,而且竟然还寒气逼人,所以这还是挺让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的,那么当时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

4月1日,汨罗市友谊河西岸,高泉山水泥厂古墓群考古发掘现场传出好消息,在编号为M18的战国古墓中,出土一件完整的青铜剑和一件青铜带钩。至此,始于今年3月中旬发掘的水泥厂古墓群出土了首件青铜兵器。

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高泉山水泥厂古墓群重见天日。当天上午,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赶往了汨罗考古发掘现场,据考古专家介绍,现场发现东周时期墓葬35座,密集程度高,时间跨度数百年。目前,已出土青铜剑、铜镜、陶罐、带钩、滑石璧等文物10余件。

典型的家族墓葬群 出土的青铜器依旧锋利

古墓群地处高泉山,距友谊河仅50米,现拟规划建设安置房,今年3月,施工单位进行土地平整时局部发现古墓痕迹。

汨罗市文物管理所将情况上报岳阳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专业人员介入,对整个区域进行保护,经过勘探,工作人员共清理发现中小型土坑墓葬35座,墓葬排列密集,方向不规律,呈东西向或南北向。

据岳阳市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罗仁林介绍,已发掘的墓葬内,墓壁制作规范,墓内填土都是经过制作的“五花土”。墓群分布的特点是聚族而葬,墓地既有贵族墓,也有平民奴隶墓。贵族墓主要相当于“士”这一级别的墓。根据这些特征判断,这是典型的家族墓葬群。

这批墓葬已出土的文物有青铜剑、铜镜、陶罐、带钩、滑石璧等文物10余件。“此次发掘的青铜兵器,虽然已过2000多年,但剑身锋利依旧。”罗仁林说,这件青铜器非常锋利,保存状况非常好,约52公分长。

首现动物陪葬墓 岳阳考古史上罕见

“这片古墓群所以得以较好地保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墓葬较深。”罗仁林向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表示,古墓群延续时间长、年代跨度大,墓葬数量多、各个年代的墓穴重叠,存在“打破”关系,而部分墓葬形制保存较完好。

“不仅墓葬数量多,还出现了疑似动物陪葬穴。”罗仁林介绍,已发掘完的编号M13墓,其南北长2.35米,东西宽1.7米,墓坑底部两头存在两条深沟,形质较为独特,并无被盗痕迹,也未出现任务殉葬品。面对眼前的诸多“疑点”。考古人员推测,这个墓穴可能为动物陪葬墓,陪葬动物多为狗,或者猪。目前,考古人员对土取样,送往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进行土样分析,才能推断当时随葬的是什么动物。

专家介绍,古代有“视死如生”的说法,希望通过墓室殉葬品、殉葬牲畜等方式将墓主人生前的场景带到墓里。因此,这些墓葬对历史及艺术研究具有极为珍贵的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社会生活。

该地曾出土多件国家一级文物 为研究战国时期丧葬文化提供依据

“每一件出土器物都向我们透露了大量信息,特别动物陪葬墓出现,这在岳阳乃至湖南考古史上都很少见到。这些出土的陶器等文物,对研究当时的生活及丧葬文化供给了佐证。”

罗仁林告诉岳阳日报全媒体记者,在汨罗,发掘古墓群绝非偶然。1993年,岳阳市文物工作队曾抢救性发掘高泉山古墓两座,在M1号坑内,发现大量珍贵青铜器,其中有多件青铜器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经过研究,青铜器为春秋时期,目前收藏在岳阳市博物馆内。

此外,罗仁林还介绍,汨罗是春秋战国古墓葬埋藏非常密集的一个区域,汨罗高泉山历年来发现的东周墓群均与罗子国城池,汨罗山东周墓群都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此次发现的墓葬群是继汨罗桐子坡地区发掘东周古墓群之后又一重大发掘,具有相当的考古价值和历史意义。

据悉,此次发掘的古墓群年度跨越2000多年,以楚文化特征为主,这批发掘出土的文物,不仅为人们展示了战国时期的丧葬风俗,而且可以透过这些出土文物遗迹,看到当时社会的物质、文化生活等多个方面,对研究汨罗、岳阳乃至湖南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