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客家擂茶用什么菜做的【通用19篇】

春节过后不久,就会迎来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你知道客家人元宵节的习俗吗?下面问学吧小编精心整理了客家人元宵节的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浏览

6194

文章

105

中秋节家宴菜谱客家

全文共 7579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中秋节家庭宴会做什么菜好呢?餐厅菜单什么名称吸引客人呢?小编整理了中秋节家宴菜谱客家,欢迎阅读!

中秋节家宴菜谱客家_中秋家宴菜谱大全_中秋节宴会菜单名称

凉菜、下酒菜

酒鬼花生

1、第一步的准备工作,要前一天晚上就做!首先把花生用温水浸泡一个小时;浸泡以后的花生,用手搓去外面的红衣;将花生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冷冻过夜;

2、第二步锅内放油,放入冷冻好的花生米,用小火,慢慢的将花生米炸成浅金黄色

3、第三步将炸好的花生米盛出来,锅内留底油。干红辣椒用剪刀剪成段;继续开小火,放花椒和干红辣椒炒出香味;

4、第四步下入炸好的花生米翻炒,然后关火;

5、第五步放辣椒粉,盐 白糖,花椒粉翻炒均匀,然后将花生米出锅晾凉。

口水鸡

1、黄鸡洗净,放入大锅中,加入冷水没过鸡、放姜片葱段和少许料酒;盖上盖子用大火煮;大火煮开,转小火煮三分钟后,关火焖15分钟。

2、焖鸡的空档,把花生去皮压碎后,和白芝麻一起放入干的平底锅,炒香,出锅备用。

3、冷锅放入一汤匙花椒和五汤匙食用油,用小火慢慢的把花椒炸香后,把花椒捞出扔掉;准备一个小碗,放入一汤匙辣椒粉,转中大火把锅中的油烧热后,熄火等一会儿,再倒入放了辣椒粉的小碗中。

4、冲了热油的辣椒粉搅拌后,静置备用;把锅中焖好的鸡取出,立刻泡入放了冰块的冷水中,至少十五分钟。

5、把姜末、葱花、蒜末、白糖、芝麻酱、香醋、生抽和炒香的白芝麻和花生碎全部放入一个小碗中,拌匀后再放入步骤7的辣椒油拌匀。鸡从冰水中取出切件,淋上调好的调味汁即可。

6、小贴士:

(1)煮鸡的时候,水要没过鸡身,大火煮开后立即转小火,煮三分钟足以,熄火不要开盖子,焖十五分钟,我买的两斤半重的三黄鸡,不要怀疑,一定熟了,不熟找我。

(2)焖好的鸡泡入放了冰块的冰水中,迅速降温会让鸡皮变得爽脆,口感比不泡冰水的要好吃很多。

(3)鸡肉吃多少切多少,剩下的就放回冷却的鸡汤里泡着,这样第二天吃鸡肉不会因为水份流失而感觉柴。

(4)辣椒粉冲入花椒油后,要静置五分钟以上才会出红油(这油要熄火等待一会儿再冲入,否则油温太高容易把辣椒粉烫黑烫糊了)。花椒要用小火炸,否则炸糊了油会发苦。

7、口水鸡,据说之所以叫口水鸡是因为有很多花椒,吃了会麻到嘴巴瘫痪不由自主流口水。这是一道凉菜,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我想这也是口水鸡这个名字的由来之一。

8、由于是川菜,所以这次我用了正宗四川的花椒和辣椒粉来做,当然,结合我们这里的口味,我把花椒和辣椒的量适当减少了。

凉拌黄瓜

1.备料:黄瓜一根,蒜一瓣,生抽一勺,醋两勺,糖一克,黑芝麻油一勺。

2.黄瓜洗净,用刀背将黄瓜拍裂开,不要太碎,顺着裂缝用刀将其划开。

3.将黄瓜切成小块,放在碗内。

4.将蒜切碎放在小碗内备用。

5.用生抽、醋、一点糖、黑芝麻香油和蒜调成料汁。

6.将料汁倒在黄瓜上搅拌均匀后,装盘。

剁椒皮蛋

皮蛋;剁椒;芝麻;蒜;葱;姜;醋;生抽;麻油;糖;鸡精;

1、将皮蛋放在手心,用棉线拉一下将皮蛋切成四瓣。或者刀沾水切开。

2、切好的皮蛋上剁椒蒜瓣,姜末、醋、头抽、麻油、糖、鸡精拌匀调成调味汁倒在皮蛋上即可。

3、小贴士:

因为酱汁、剁椒都含盐了,所以不需要再加盐,或者根据自己口味调整盐量。食用松花蛋应配以姜末和醋解毒;松花蛋最好蒸煮后食用,不宜存放冰箱。

鱼鲜

清蒸大闸蟹

1、大闸蟹用牙刷刷净

2、蒸锅添水,将姜片放入水中,再倒入少量啤酒。

3、将绑好的活蟹放入,盖盖,冷水大火蒸15—18分钟(蒸的时间视蟹的大小决定)

4、生姜、葱切末,并调入白糖和醋,即成为姜醋蘸汁(蟹性寒,须加姜醋才可食用。)

白灼大虾

鲜虾500克;葱;姜;白酒;生抽;醋;香油;

1、准备适量姜片、葱段和白酒。鲜虾清理头部,剪去虾须虾枪,用牙签挑出虾线洗净备用。

2、炒锅加热,放入少许食用油,放入姜片和葱段炒香。倒入少许白酒。

3、再加入适量白水,大火烧开。待水滚沸后将处理干净的大虾放入锅中。

4、灼熟后捞出。快速放入冰水中,捞出淋干水分盛盘。食用时,蘸食用生抽、醋、香油、姜末等调配成的调料。

5、小贴士:

(1、放白酒葱姜炒香后,加入少许白酒能让灼出的虾更香更鲜美;

(2、放入葱姜能很好的去掉海鲜的腥味;

(3、虾头提前处理过,放入锅中灼熟时避免过多的翻动,这样能更好地保持虾的完整性;

(4、料汁按自己喜欢的口味调就可以。

酸菜鱼

淡水鱼1条、酸菜1袋、泡椒6粒、大蒜3瓣、生姜1小块、八角1粒、花椒1小把、干辣椒10条、香菜1根。

腌鱼材料:蛋清1粒、淀粉1汤匙、料酒1汤匙、白糖1/2汤匙、盐1/2茶匙、白胡椒粉1/3茶匙。

做法:

1、将鱼平放在案板上,取一把锋利的快刀平着从鱼尾处片入鱼肉,贴着中间的鱼骨将鱼肉片下来,然后翻面将另一边的鱼肉片下来;将片下来的大片鱼肉平放在案板上,刀与案板呈45度的角度下刀,将鱼肉切成薄片备用;

2、在切好的鱼肉内调入所以腌鱼材料,用手轻轻抓匀,腌制15分钟;

3、将酸菜洗净后切成小条、大蒜和生姜切成片,干辣椒切成段;

4、锅内倒入比炒菜稍多的油烧至7成热,然后放入1半的花椒和干辣椒段呛锅,待香味出来后再放入八角、大蒜、生姜和泡椒和切好的酸菜一起翻炒;

5、待酸菜的香味炒出来以后,加入约1升的清水然后放入之前剔下的鱼头鱼骨盖上锅盖大火煮开后转文火煮15分钟至汤变浓;

6、轻轻地倒下鱼片烫熟后即可熄火将煮好的酸菜鱼倒入一个大碗或砂锅内(建议使用砂锅,请注意附后的小贴士);

7、将锅清洗干净,然后倒入少许油烧至7成热后放入另一半花椒和干辣椒爆香后倒在煮好的酸菜鱼上,最好放上2根香菜即可。

小贴士:

腌制鱼的时候加蛋清会让鱼肉吃起来更嫩滑,但是也有个小缺点就是会使汤汁稍为混浊,如果大家有好的办法,请讲出来和我分享哈;而加一点白糖,我觉得会让肉质吃起来更鲜美;

烫鱼片的时候一定不要烫太久,看到变色了大致就差不多,时间长了肉老了也就不鲜美了;

最好热油倒在酸菜鱼上会让菜更香,如果你不喜欢太多油,也可以省略这一步,但还是很推荐这个步骤哟,很香呢!

香煎带鱼

材料:

带鱼、鸡蛋等

做法:

1、带鱼段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加料酒、食盐和五香粉腌制半个小时

2、打一个鸡蛋,打散,调成蛋液备用

3、起锅,加入植物油烧热

4、将带鱼裹上蛋液,入油锅煎制

5、带鱼段煎至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小贴士:

1、不用放太多盐,带鱼本来就很小咸;

2、一开始油煎不用太多,因为放带鱼很时间很慢,如果油不够还可以慢慢加。

荤菜

鱼香肉丝

1.备料:猪腿肉250克,嫩笋丝100克,鸡蛋1个,糖15克,醋15克,生油200克,麻油10克,味精2.5克,酱油10克,精盐5克,豆瓣酱10克,黄酒5克,水淀粉15克,胡椒粉适量,葱花,姜末各少许。

2.把猪腿肉切成6厘米长、宽厚各0.2厘米的丝,用酒、盐拌和均匀,放入打散的鸡蛋、生粉调上浆。另将白糖、酱油、醋、味精、水生粉调在小碗里待用。

3.锅烧到六成热时,放入生油,随即倒入肉丝炒散,视断血端锅倒入漏勺,沥去油。锅底留余油,下葱花、姜末、豆瓣酱一起煸出香味后,放笋丝,同时将肉丝入锅炒和,随即将小碗调料倒入锅内,迅速翻炒几下,加味精后勾上薄芡,撒上胡椒粉,浇上麻油起锅装盘。

红烧肉

材料:带皮五花肉1块 老抽2汤匙 料酒2汤匙 白糖2汤匙 大葱2段 生姜2片 八角2粒 陈皮1块 桂皮1块 香叶2片 清水少许 盐少许

作法:

1、把肉洗净后放入锅中,倒入清水没过猪肉后开大火煮15分钟出血沫后捞出放凉,把放凉后的猪肉切成小块;

2、炒锅内倒入适量油烧热,放入猪肉翻炒5分钟,把油炒出来后盛出;

3、把锅洗干净后放入2汤匙清水,水开后倒入白糖,当白糖变成气泡时放入炒过的猪肉翻炒两下,然后倒入老抽、料酒一起翻炒2分钟;

4、把肉倒入砂锅(也可使用炒肉的铁锅),放入大葱、生姜、八角、陈皮、桂皮和香叶再倒小半杯清水使肉都浸在汤汁里,调入少许盐,盖上锅盖小火焖1个小时即可。

小贴士:

制作红烧肉一定要选用带皮的五花肉哟,最美味的就是皮和肥肉;

因为猪皮非常容易粘锅,所以炒肉的时候最好选用不粘锅;

也可以用炒锅盖上盖焖或者是用高压锅节约时间,如果用高压锅焖肉,排气后转最小火大约15分钟即可。

葱爆牛肉

材料:牛臀肉1块 香菜1把 大葱1段 生姜2片

调料:

盐1/3茶匙 味精1/3茶匙 白糖1/3茶匙 白胡椒粉1/3茶匙 老抽1汤匙 米酒1汤匙 淀粉1汤匙 香油1汤匙 香醋1/2汤匙

作法:

1、牛肉竖着切成薄片,即刀垂直于肉的纹理把肉块切成横截面;

2、把葱切成丝、姜片切成丝、香菜切成四段;

3、把除香醋以外的所有调料倒入牛肉片中、再加上几条姜丝,用手抓拌均匀腌制15分钟;

4、炒锅内倒油烧热,放入姜丝爆一下后倒入腌制好的牛肉片快速炒散;

5、当牛肉变色后,加入香醋快速炒匀后熄火然后放入香菜和葱丝,利用余热把香菜和葱丝炒软即可。

干烧排骨

猪大排、葱、八角、花椒、姜、香叶、芝麻

做法:

1、肋排洗净加入白酒腌制半小时,然后沥去汁水备用。

2、炒锅不要放油烧到三成热,转成中小火后放入排骨慢慢翻炒,开始会出水,煸炒到水分完全收干。

3、排骨变色后放入葱姜,继续翻炒至肉质微微焦黄。

4、放入八角、香叶炒匀,然后放入干辣椒、花椒、生抽、老抽、红糖,炒至排骨颜色棕红。

5、加入开水没过排骨表面,加如盐,、白酒、老抽,盖中大火烧开,然后转成中火慢慢炖。

6、最后汤汁快干时,转成大火迅速翻炒,直到汤汁完全收干,最后撒上芝麻即可。

两吃里脊

主料:猪里脊肉200克,油皮100克,荸荠25克,黄瓜25克,木耳(干)10克

调料:大葱2克,姜2克,大蒜(白皮)2克,醋25克,香油15克,鸡蛋清40克,淀粉(豌豆)30克,料酒10克,酱油25克,白砂糖75克,盐2克,植物油110克

做法:

1.将葱、姜洗净均切成丝,蒜去皮切片,待用;淀粉加水适量调匀成水淀粉,待用;将里脊剔去筋,洗净,切成柳叶片;豆腐皮切成大象眼片;去皮的南荠切成0.3厘米厚的片;黄瓜洗净切木碴片;木耳摘洗净,大的改刀。

2.将南荠片用沸水焯一下,控出水分;里脊片放碗内,用盐、水淀粉35克、蛋清搅拌均匀浆好。

3.旺火坐油勺,放入油烧至三四成热,将里脊片拨散滑透,控出油;原勺留少许底油,炝葱、姜、蒜,烹料酒、酱油、醋、高汤,放里脊片、白糖、南荠、黄瓜、木耳,用水淀粉勾流芡,盛入大碗内。

4.另起油勺放入净油,置旺火烧至七八成热时,将豆腐皮下勺烧至酥脆,马上捞出,放入汤盘内。

5.上桌时,将大碗里脊和芡汁,倒入豆腐皮的汤盘中(均匀淋开浇入),发出吱吱的响声。

素菜、荤素搭配

麻婆豆腐

豆腐1盒切成块 肉末(牛肉、猪肉都可)1小碗,豆瓣1大勺、花椒粒1小把、姜末1小勺、蒜末1小勺、彩椒粒1大勺、葱花1大勺、花椒粉1小勺

作法:

1、炒锅内倒适量油加热,待油烧热后(将手置于锅上方,能感温热)倒入肉末,炒散,脱生后盛出备用;

2、炒锅重新倒入油,加热后将花椒粒、蒜末、生姜末倒入爆出香味;

3、放入豆瓣炒出红油后,放入彩椒粒炒匀,然后倒入切成块的豆腐翻炒、烧约3分钟,

4、将之前炒好的肉末倒入锅内、调入味精翻炒数下,再淋入水淀粉勾芡,收汁后起锅撒上葱花和花椒粉即可。

地三鲜

材料:土豆、茄子、彩椒、葱、姜、蒜、花椒面、黄豆酱油、白醋、鸡精、白糖、盐

第一步:土豆、茄子切滚刀片,彩椒切菱形片备用

第二步:锅中倒油烧至七成热 ,倒入茄子、土豆、彩椒依次过油

第三步:用葱花、姜末、蒜末、白糖、花椒面、黄豆酱油、盐、凉白开搅匀调汁

第四步:锅中油烧热,倒入调好的料汁,放入炸好的茄子、土豆、彩椒,烧制2分钟,最后撒上蒜末、鸡精、白醋炒制即可出锅。

清炒油菜

材料:油菜,火麻油,蒜,生抽、耗油,盐

做法:

1、将材料准备好:蒜米洗净切好;油菜清洗干净备用。

2、起锅,倒油2勺火麻油。

3、然后再将蒜米倒入,爆香后再将油菜倒入翻炒。

4、翻炒至油菜变软,然后加入生抽、耗油、盐调味。

5、最后翻炒均匀就可以出锅装盘了。

白菜培根夾

娃娃菜2棵 长条培根一袋 海米一把 清鸡汤1碗 生姜2片 葱白一小段 白胡椒粉1/3茶匙 水芡粉少许

作法:

1、将娃娃菜轻轻地掰开每片叶子清洗干净(不要将每片叶子掰下来哟!)

2、将一片培根放入每一片娃娃菜的叶子上,然后将填好的娃娃菜切为四段并移到盘子里,将盘子放入蒸锅,水开后转小火再蒸15分钟即可取出;

3、另取一锅倒入少许食油烧热,放入海米、姜片和斜切成片的葱白爆出香味,然后倒入清鸡汤烧开,调入白胡椒粉和水芡粉调匀;

4、将勾煮好的汤汁浇于蒸好的娃娃菜上即可。

小贴士:

1、这道菜也可以用较小棵的白菜来代替娃娃菜,鸡汤可选用罐装的也可以用自己家炖的;

3、培根本身就很咸,而罐装的鸡汤也有咸味,所以做菜时不需要再添加额外的盐份。

肉沫蒸蛋

原料:鸡蛋、猪肉馅、油、盐、葱、姜、生姜。

做法:

1. 将鸡蛋打在碗里,加少许生抽和盐,搅拌均匀。

2. 加入两倍于蛋液的温水,搅拌均匀,滤出蛋液上浮着的泡面,最后盖上盖子放入蒸锅中。

3. 冷水上锅,水开后转中火蒸约10-15分钟。

4. 炒锅热油,放入生姜片爆香后捞出生姜不要,再放入葱花,肉沫煸炒,加几滴料酒,肉沫煸炒至颜色发白,加少许老抽和生抽、水煸炒,撒葱花,加少许盐和糖调味后翻炒出锅;将炒好的肉沫倒在蒸好的鸡蛋上即可。

秋葵厚蛋烧

秋葵越来越被人们青睐了,因为它是健康食品。具有软化血管,降血压,补肾。还具有美白抗肿瘤功效。

锅里烧开水,先把秋葵煮一下,煮到颜色变得翠绿,还保持脆的口感的时候捞出冲冷水。秋葵去头去尾巴尖。

在小碗里打好鸡蛋,加牛奶和盐搅拌均匀。

不沾的平底锅或厚蛋烧锅小火烧热,倒一小滴油,大概手指肚那么大。用纸巾把油擦满整个锅底。

倒入三分之一的蛋液,轻轻转动锅铺满锅底。在蛋液上层还没有全部凝固的时候把两根秋葵排成一条直线放在蛋皮的一侧。

开始卷蛋皮吧!用铲子把秋葵那一侧的蛋皮挑起来,然后用手卷啊卷~卷起来后把蛋卷放到锅中间翻面加热,使蛋卷定型。

把蛋卷君推到锅的一侧,在空出来的地方再次倒蛋液,转动锅铺满锅底。在蛋液上面没有完全凝固的时候开始卷,卷好记得热一下定型

同样的方法做最后一层,卷好后同样把蛋卷各面加热定型。然后,蛋卷君就可以出锅啦~~

甜品

拔丝山药

1. 材料:山药、绵白糖、 辅料:生粉、植物油.

2. 山药去皮切滚刀块。(最好带一次性手套,防止粘液刺激皮肤过敏)。

3. 用清水泡洗山药块,沥干水分。

4. 拍上少许生粉。

5. 锅置火上加适量油烧至7成热,逐一下入山药块。

6. 炸至脆硬时捞起沥油。(喜欢面口的可复炸至金黄色捞出)。

7. 盘内抹少油防粘。

8. 另起锅加入植物油、绵白糖,比例为1:3。

9. 小火不停的搅动。

10. 待糖溶解,继续搅拌。

11. 待糖浆变稀,色泽淡黄。(千万不能温度高了,就功亏一篑了糖就会变苦成焦糖了)

12. 迅速放入炸好的山药块。

13. 关火翻炒均匀即可。

炸鲜奶

鲜牛奶 250ml、干玉米淀粉 20g、吉士粉5g、面糊 适量、面粉 100g、玉米淀粉 40g 、泡打粉 3g、盐1g、清水 200ml、色拉油 20g、烹调油 适量、白糖35g

做法:

1、往鲜牛奶里倒入糖、少许盐、玉米淀粉、吉士粉搅匀,搅到无干粉颗粒奶液均匀即可。

2、然后倒入奶锅中用小火熬煮,如果使用电磁炉熬煮最好。

3、把奶液熬煮至稠糊状熟透即可,然后倒入铁盘中晾凉,晾凉后蒙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3-4小时备用。

4、把面粉和玉米淀粉倒入大碗中混合拌匀,面粉里面放入盐和泡打粉拌匀,然后用清水合成稍微稠一些的面糊。

5、合好面糊后倒入色拉油搅匀,搅到使油和面糊充分融合即可。

6、把定好型的奶块从冰箱里取出,用刀切成2厘米见方5厘米长的条。

7、把奶条放入面糊盆中裹匀面糊,油温烧至六七成热时下入裹好面糊的奶条进行炸制。

8、炸到皮脆微黄便可捞出,然后码盘上桌便可食用。

小贴士:

1、制作时,可使用好一些的鲜牛奶,吉士粉没有可不放,可把5克的吉士粉换成玉米淀粉,因为吉士粉也属于淀粉类,如把吉士粉撤掉不添加淀粉会显得奶糊稀一些,会影响奶糕的定型。

2、馅料中糖的多少可按自己喜好来放,喜吃甜的可适量多放些糖,但250克的牛奶,最好不超过50克的糖,太甜也不好吃。馅料一定要使用好的玉米淀粉,而生粉太粘稠,不宜制作馅料。

3、制作时如急用,可把晾凉的奶糕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冻一小时也可以。

4、脆皮面糊合的不宜过稀,稍微浓稠一些为好,用勺舀起面糊倒下呈线形下流即可。

在炸的时候,油温不宜过低,六七成热就可以,油温过低会使外皮吃油,吃起来会有油腻感。炸的颜色不一过深,外皮白色或微黄即可。

蜜汁糯米藕

材料:莲藕两节、糯米半碗、红糖四汤匙、冰糖三汤匙、红枣八个、牙签

做法:

1、准备材料,糯米泡三小时。

2、莲藕洗净去皮,从一头切下2厘米以上。不要切很短,很短孔小不方便灌米。

3、小勺舀一勺放在藕口,用筷子拨进孔里,并插一下。防止空洞不实在。全部灌满。

4。把切下来的藕原封接合,用牙签固定。插进去的时候要用点力,固定结实不容易脱落。

5、红糖,冰糖,红枣,灌好的藕,兑水淹没莲藕。

6、锅底擦一下,放入压力锅。30分钟就解决。

7、煮好的糯米藕拿出来切块摆盘。

12、把煮糯米藕的水盛出来勾芡浇在上面。不勾芡也可以,沾着吃更甜一点。

虾皮紫菜蛋汤

1.虾皮洗净,紫菜撕成小块,香菜择洗干净切小段。

2.鸡蛋一个,打散备用。

3.用姜末炝锅,下入虾皮略炒,加水适量,烧开后淋入鸡蛋液;随即放入紫菜、香菜,并加香油、精盐、葱花适量即可。

饮品

水果茶

各种水果;柠檬一个(用两片);红茶包一个;蜂蜜适量;

1、准备各种材料;水果洗净,该去皮的去皮,该去蒂的去蒂,切成小丁,柠檬切片(两片)。

2、水果丁、柠檬片和红茶包都放茶壶里;倒入开水。

3、盖上盖子焖三分钟,让红茶释放出来,然后取出红茶包。(放一边,下一泡的时候再放入茶壶中泡几分钟取出);等水果茶凉到不烫手的温度,加入蜂蜜搅匀即可饮用。

小贴士:

泡水果茶,材料中的水果品种可以按照自己喜欢放,苹果、梨、菠萝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用时令水果最好。而柠檬是材料中不可缺少的,柠檬的清新味道可以提升整杯茶的味道;红茶包在开水中泡两三分钟即可取出,放在一边,等下一泡的时候再重复这个步骤就可以了。不要把红茶包长时间泡在茶壶里,泡的太浓会掩盖掉水果的清新味道;蜂蜜要等水果茶凉到不烫手再加,温度过高会把蜂蜜中的营养成份破坏掉。

水果茶一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把水果放锅里煮几分钟,再冲泡茶叶;另一种就是我今天做的这款,水果不煮,直接用开水冲泡。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省力,相信女童鞋们都会喜欢的。

石榴香槟

材料:4杯碎冰、2杯石榴汁、1/2杯姜汁啤酒、1/4杯白兰地、1瓶香槟或其他起泡酒、石榴籽(装饰用)

制作步骤:

1. 将碎冰、石榴汁、姜汁啤酒、白兰地以及香槟一起倒入一个大杯中。

2. 将各种原料搅拌均匀,使其充分融合。

3. 加入石榴籽后即可装杯饮用。

看了“中秋节家宴菜谱客家”的人还看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贺州江氏客家围屋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贺州江氏客家围屋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氏客家围屋位于贺州八步莲塘镇,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之一。该围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整个围屋占地三十多亩,分北、南两座,相距300米,围屋四周有3米高的围墙与外界相隔,屋宇、厅堂、房井布局错落有致,井井有条,上下相通,屋檐、挡风板、回廊、梁柱雕龙画凤,富丽堂皇,是典型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结晶。

2019年10月7日,江氏客家围屋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莲塘镇:莲塘镇位于贺州市东郊,镇政府距离市区8公里,总面积253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资源丰富、交通便利,207、323国道和正在兴建的洛湛铁路穿镇而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三化两业”及八步区实施“三牌五圈”的工作思路,实施“项目立镇、农业兴镇、工业强镇”的发展思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4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5。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

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在八步区莲塘镇白花村,是广西10个生态博物馆加一个民族博物馆“10+1”工程中的一项民族文化保护工程,也是中国首座客家文化生态博物馆。投资180万元,它由工作站、信息中心、展示中心和保护区四个部门组成,其中工作站、信息中心和展示中心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保护区由白花村和仁冲村组成。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独有的建筑形式,馆区内有大大小小的客家围屋近600间,主要是府第式、锁头屋和围龙屋三种形式。在展示区摆放有客家人-或生产用具以及客家人的-习俗展览,具有特殊的科研价值,是一个全方位了解客家文化的生态博物馆。

白花村:白花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做客家小炒的相关步骤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小炒其实是用来祭祀的,但是客家人的节俭众所周知,持家的妇女把剩下的肉切丝,加上青葱,酱油等辅料,快火爆炒,添加豆干,芹菜,辣椒等不同食材,家常的食材经巧手烹调,变身让人念念不忘的浓味好菜。整道菜的风味独特。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做客家小炒的相关步骤,希望对你有帮助!

客家小炒的制作技巧

烹饪时加泡鱿鱼的水可以让鱿鱼的干香味更浓,虽然用的干鱿鱼不多,但在收干汤汁的过程中,肉条和豆干都会吸满鱿鱼的味道,整道菜就会有着浓浓的鱿鱼香。豆干在煸炒时需要控制火候,用平底不粘锅小火慢煎,只需要一点点油,豆干表面略微起泡就OK了。如果牙口真的不好,又喜欢鱿鱼干,可以泡发后蒸熟,煸炒得也不要太干。五花肉及干鱿鱼必须先用色拉油炸干,这样五花肉和干鱿鱼口感才能甘香、酥脆。黄豆酱不需要在加入五花肉等物前提前翻炒。

客家小炒各食材的处理方法

1、干鱿鱼的腥味主要来自其外膜,所以在鱿鱼泡涨后一定要刮干净鱿鱼皮才能去除腥味。

2、做菜之前要先留意干鱿鱼身上是否有白白的粉,那些白白的粉就是鱿鱼放太久了长出来的霉粉,一定要确实洗干净,才能泡水发涨,如果没有白白的粉,就用水略冲一下,就可以泡水了。

3、将五花肉切成长8厘米、宽3厘米、厚1厘米的片。五花肉切薄一点会更香,用蚝油腌制过后更入味;五花肉应选用油脂多、瘦肉少者,以表现客家菜的咸、香、肥美。

看过“做客家小炒的相关步骤”

做客家小炒的相关步骤

客家小炒的做法一

材料: 主料:鱿鱼,豆腐干,香芹,猪肉(前腿肉最佳)

辅料:盐,糖,酱油,胡椒粉,葱,姜,蒜,辣椒

制作步骤

1、猪肉和豆腐干切丝,泡在酱油中约1小时。

2、鱿鱼去黑膜洗净切丝。

3、将腌好的肉,豆腐干和鱿鱼过油备用。

4、热油爆香蒜末,姜丝和辣椒段。倒入鱿鱼等主料。用盐,糖,胡椒粉调味。

5、最后加入芹菜和葱段翻炒出锅即可。

客家小炒的做法二

用料:

干鱿鱼1/3条 、豆干5块、带皮五花肉50g、辣椒丝2条、芹菜段2株、糖、盐、米酒、酱油

1、将干鱿鱼放入清水中,加少许盐,浸泡约10小时候后,取出,刮去外皮的膜,逆纹切条,泡鱿鱼的水留用。五花肉、豆干均切条。

2、锅中加油少许,先放入豆干条炒出香味,再放入五花肉条、鱿鱼条炒至肉色变白且出香味。

3、放入冰糖、泡鱿鱼的水1/2杯,加盖焖煮至肉熟且汤汁收干时,再加入酱油、胡椒粉拌炒均匀。

4、加入芹菜段及辣椒丝快速拌炒,起锅前将酒自锅边淋下炝出香味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客家炸豆腐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习俗: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是谐音,是以祈福禳灾为主题的年禧菜中不可缺的内容。

豆腐是素菜中的当家副食,百膳素为先,在进入年禧食品准备阶段,把豆腐放在腊月廿五,不单是为了押韵,也是对素(素净)菜的重视。豆腐在年禧期(腊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有三大用途:一是三十晚上子时的饺子要吃由白菜(财)、豆腐(福)和炸排叉儿(形似盘长)末为馅的素馅,以求下一年素素净净,没有小人背后议论,没有歹人与己争讼;二是年夜饭时与荸荠(合家必齐)、苹果(平平安安)、咸什(十样锦)、豆腐合称“四平(平安就是福)”菜;三是“一品锅”中的炸豆腐(豆泡儿)。“一品锅”的具体做法是:铁锅一口,菜分七重:蔬菜垫底,肉片一层;面筋填馅,蛋饺居中;红烧鸭块,上覆豆泡儿;青菜为上,文火炖成。食“一品锅”时要逐层吃,逐层拨开。“一品锅”实际是杂烩菜,冬季围而食之,气氛很是热烈。

豆腐的美味人尽皆知,历来受到大家喜爱,其营养价值自然也不必多说,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采用最简单的素材,经简易手法烹调就能让人回味再三的客家名菜——炸豆腐。

据悉,炸豆腐是客家特色菜之一,记者了解到,炸豆腐这道客家美食从食材选料到烹饪都十分有讲究。

选用本地上好黄豆为原料,做成豆腐,然后采用油炸,这就成了客家炸豆腐。

记者发现,客家炸豆腐表面呈金黄色,每块都大小一致,看上去就香酥无比,让人直流口水。吃上一口,才发现客家的炸豆腐和其他的炸豆腐口味并不相同,其内如丝网,表面十分富有弹性,口感细软、绵实;和表层不同的是,客家炸豆腐的中间部位仍保留了白豆腐的嫩滑,一口咬下去,浓浓的豆香过齿难忘。

看似简单的炸豆腐,要把豆腐炸到表皮恰好金黄微酥,而表层之下却还跟雪花似的轻软白皙,究竟有何诀窍?

对此,老手艺人介绍说,客家炸豆腐做法是将本地豆腐切快,放入热油中炸制而成。吃时蘸上特制的蘸料,外酥内嫩,风味相当独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炸豆腐时不宜太久,且油温不可太低,这样可以避免豆腐炸得太老。吃的时候,调味料可淋在炸豆腐上,或是蘸着吃,不同吃法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客家特产有哪些?都有什么特色?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擂茶

擂茶的制法和饮用习俗,随着客家人的南迁,逐步传到了闽、粤、赣、台等地区,现今在福建省宁化县,广东省陆丰市、陆河县、揭西县,江西省,湖南省,及台湾等地的客家庄仍然保留这种美味文化,并且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擂茶用特制的瓦瓷擂钵,钵内留有凹纹,取山上木质匀密的山仓树做成擂茶棍,擂茶的原料是茶叶、炒熟的花生、芝麻、香菜、薄荷。

煎堆

煎堆是客家人过年时传统的、不可或缺的自制年货。过去过年时,无论穷、富人家都一定会多多少少地煎一些煎圆。大概是取其“团团圆圆、圆圆满满”之意,刚出锅的煎圆香气四溢,外酥脆内绵软,香甜可口,佐以客家酿酒,最是好吃。

芋子包

这是用芋仔煮熟之后捣成泥,然后加入一些红薯粉而制作出来的,将双手揉成包子皮的形状,在里边会加入一些瘦肉虾仁等等的一些调料,包好了之后直接放在蒸笼上蒸熟再蒸,热了之后再出锅,吃起来确实是非常的香,而且撒上芝麻油和葱花之后,再配上一些秘制的辣酱,确实是非常的可口。

酿豆腐

这也是客家美食里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道小吃了,酿豆腐的制作特别的考验一个厨师的手艺,因为豆腐当中要塞入一些佐料,不过这个佐料一定要放的适合一点,因为要是放多了的话可能就会影响口感的,而且还会影响到豆腐的美观程度,真正的酿豆腐吃起来味道是非常的浓郁的。

柿饼

制作柿饼是客家人的传统——客家人为了过冬和迁徙的需要,习惯在农作物丰收之后将它们制作成可供长期储存的干粮,柿饼就是当中的一种,梅州客家人也称其为“柿花”。色灰白,断面呈金黄半透明胶质状、柔软、甜美,性甘湿无毒、润心肺、止咳化痰、清热解渴、健脾清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客家围屋——碧滟楼叶亚来故居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围屋——碧滟楼(叶亚来故居)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碧滟楼位于秋长街道周田村,是清代著名华侨领袖“吉隆坡之父”叶亚来的故居,与叶氏宗祠相距大约1公里。建于1889年,是叶亚来发达后回乡捐建,也是他成功的标志。

客家围屋——碧滟楼

碧滟楼是集传统客家建筑工艺建成,内部有形状各异的院落,结构布局得体实用,是一幢惠州地区典型的客家传统四0围屋,正门接开阔的禾坪。前方开一半月形水塘,水塘两端对称矗立多对旗杆夹(功名碑)。平面呈长方形,长60多米,宽近37米,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

从远处看依山而立,非常壮观。昔日的豪华,还能够从高大气派的0建筑上看得出来。与其他众多古民居相比,碧滟楼气势恢宏,屋顶层层叠叠,外檐装饰华丽,引梁、瓦唇、挡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屋内的墙壁上都装饰有精美的壁画。

故居正门上方镶嵌“碧滟楼”三字石刻门额是清代著名才子江逢辰所书,其上置一牌楼,墙体上端塑正脊两卷纹翘角,碉楼正脊两端饰博古纹灰塑,垂脊亦为卷纹翘角,颇为生色灵动。一进门楼则紧接横向相连三内门的庭院,围屋内纵向分三路,正内门通深三进的传统式祠堂建筑,其余两边内门通向二路的居室,居室中以宽阔的庭院间隔,居室区又细分各设置“天井”的单元,形成“九天十八井”之佳构。门楼、祠堂、居室、碉楼皆以廊房、廊道和回廊连接和相通,庭院错落有致,其空间布局十分合理和实用,整座建筑浑然一体。气势恢宏。

围屋艺术装饰侧生于外围及祠堂内部的建筑上.居室建筑则于实用性为主。外墙和四角碉楼上设飞檐。除保护墙体外更增层次感。中心祠堂建筑为抬梁式结构.格调高雅、装饰细致巧究。前厅和中堂各置门屏。前院左右厢廓、中堂及前檐两侧置雕花屏风,梁柱、檐板、柁椁、雀替等构件均饰以花乌走兽为主题的浮雕、通雕,加以金漆彩绘,更显得富丽堂皇,内则配以传统题材而作的书画,其富于观赏的同时,更添几分清雅。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

信息来源:惠州市惠阳区地方志办公室

叶亚来(1837~1885)叶亚来,原名茂兰,字德来,广东惠阳县秋长镇周田村人。出生于贫苦农家。读过两年私塾,14岁开始替人放牛或打短工为生。清咸丰四年(1854),叶亚来随乡亲出国到盛产锡矿的马来亚谋生。先在马六甲北10英里处榴■木连冬加的小镇替人筑塘养鱼。4个月后经族叔介绍到吉山一间油米杂货商店作伙计。咸丰六年(1856)初,靠同乡引导,在一锡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客家小炒的制作方法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台湾美食有很多是来自“外省台湾人”的私厨小菜,这道客家小炒也不例外,家常的食材经巧手烹调,变身让人念念不忘的浓味好菜。下面小编带你了解客家小炒的制作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客家小炒的食物相克知识

豆干+葱:影响钙质的吸收

豆干+蜂蜜:有损听力,腹泻

看过“客家小炒的制作方法”

客家小炒的常见做法

客家小炒做法一

1、五香豆干切条。

2、葱切段,蒜切块。

3、小芹菜切段。

4、干红辣椒。

5、少量豆豉。

6、五花肉切片。

7、将上面材料准备好后,锅里放油,将辣椒,豆干与肉先下锅炒,先大火后小火,等到肉颜色变深,再加其它材料。

8、豆干爆香,肉的颜色转黄后可以加大蒜头与芹菜,还有豆豉,注意哦,盐要少放点,因为豆豉有盐,然后放点老抽上色,不需要放生抽,因为生抽咸。等到全熟后再把蒜苗放进去,因为蒜苗比较容易熟,后放菜的颜色好看。

客家小炒做法二

1、将干鱿鱼放入清水中,加少许盐,浸泡约10小时候后,取出,刮去外皮的膜,逆纹切条,泡鱿鱼的水留用。五花肉、豆干均切条。

2、锅中加油少许,先放入豆干条炒出香味,再放入五花肉条、鱿鱼条炒至肉色变白且出香味。

3、放入冰糖、泡鱿鱼的水1/2杯,加盖焖煮至肉熟且汤汁收干时,再加入酱油、胡椒粉拌炒均匀。

4、加入芹菜段及辣椒丝快速拌炒,起锅前将酒自锅边淋下炝出香味即可。

客家小炒做法三

1、黑木耳,豆腐干切条,肉切丝,姜切片备用。

2、芹菜,蒜苗切段备用。

3、先起油锅,把豆腐干煎好,拿出来备用。

4、接着在把猪肉炒过,拿出来备用。

5、在放点油,把姜爆香。

6、在放黑木耳炒一下。

7、在加入芹菜和蒜苗翻炒。

8、在加入炒过肉和豆腐干翻炒,放入酱油和盐。

9、起过前放入鸡精就可以装盘了。

客家小炒的制作方法

1、五花肉冷水下锅煮至表面发白后捞起。

2、煮好的五花肉用凉水冲洗一下后切片备用。

3、水芹菜和红椒切段。

4、鱿鱼清水泡发后切条,香干切条。

5、蒜头切碎,生姜切丝,葱头拍裂。

6、锅烧热,抹一层油后下五花肉煸出油,留油将肉铲起。

7、锅内留油,下香干煎至表面微煎后铲起。

8、下姜葱蒜煸香。

9、倒入泡发的鱿鱼条,加米酒去味提香。

10、倒入煸好的五花肉片。

11、倒入煎好的香干。

12、加生抽、蚝油、黑胡椒粉、白糖调味。

13、倒入芹段和红椒段炒至断生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圳石岩客家山歌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的一种,歌曲的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深圳石岩的客家山歌比较平实婉转,在当地广为传唱。客家山歌不仅是客家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深圳文化里不可割舍的一部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深圳石岩客家山歌是广东省省级文化遗产,流传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的汉族民歌。在客家人居住的各个社区,用客家话唱,基本是四句和五句七字体,第一、二、四句押韵。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个人自唱也可以两人一唱一和,其中擂台斗歌是客家山歌最精彩、最激烈、最吸引人的一种演唱形式。

民歌起源

石岩客家山歌和所有客家地区的山歌一样,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方风格特点。在唱法上,有假嗓、本嗓和细嗓三种。山歌歌体结构形式比较整齐划一,山歌中的格式和闽、粤、赣、桂、湘、川、台等地区大体相同,韵律也是平平仄仄的声韵为基调,歌词多以当地客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往往以物抒怀,真情实景,寓情于景。

民歌体裁

在种类和体裁上,石岩客家山歌有山歌号子、爱情山歌、抒情山歌、尾驳尾、戏谑性、虚玄歌、逞歌、猜调、哀歌等。其表现形式主要有:赋体山歌、比喻山歌、起兴山歌、叠字山歌、双关山歌等。除了劳动山歌以外最精彩也是最精华的一部分应该说就是客家情歌了,占客家山歌很大一部分比重。

石岩客家山歌对研究客家先民一千多年前的先后五次大迁徙过程中,长期以来与当地人相处、互相取长补短、与南方各地的土语山歌互相混化与影响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研究古代汉族音乐发展及客家山歌音律艺术及语言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你可能也喜欢:

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

沈阳著名的特色历史文化

萧山的冬至习俗都有哪些

宁波冬至的习俗与过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客家风味面线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主料:面线2扎约重约320克,半肥瘦猪肉约150克

辅料:虾仁,韭菜,绿豆芽菜各约80克,虾米约30克,冬菇4只

调料:腌肉料:生抽,生粉,油,砂糖,盐各半茶匙约20克,冬菇4只,上汤半杯。调料:鱼露2汤匙,三参油适量,上汤1汤匙。

制作:

1、面线放煮水中焯熟,捞起过冷水,放入冻上汤内浸片刻,然后沥干。

2、虾仁洗净,去肠,起油镬炒熟,虾米洗净,浸软,起油镬炒熟,虾米洗净,浸软,起油镬炒香,半肥瘦猪肉切丝,用腌肉料拌匀,然后泡油,冬菇浸软,切丝,用少许油、生抽拌腌,芽菜洗净,韭菜洗净,切段。

3、烧热油三汤匙,爆炒冬菇、猪肉、虾仁和虾米,下调味料和面线大火兜炒,跟着下韭菜和芽菜,炒至汁液浓稠时便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客家糯米酒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赣南客家糯米酒,俗称黄酒。黄灿灿的颜色,迷迷的馨香,甜甜的醇味,多诱人哟! 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做糯米酒,糯米煮熟后,拌上酒药,装进大缸里,盖住缸口,发酵四五天就可以生酒。将生酒装入酒坛,用泥巴封紧坛口,在酒坛周围燃起炭火,文火焖三四个钟头,揭开酒坛盖,一坛黄灿灿、香气诱人的糯米酒就做好了。

客家糯米酒的酿制,说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做到缸缸米酒不苦不涩,香甜可口,并非易事。要不,客家人怎会流传这样的俗语:“酿酒磨豆腐,不敢称师傅。”掌握酒药和兑水量,事关出酒率和香甜度,焖制生酒,把握火候至关重要。

客家糯米酒,不但颜色清,口感好,而且不冲脑。将红枣、红糖、生姜、土鸡放入糯米酒中煲,是客家妇女坐月子的上好补品。 赣南客家人热情好客,当你一踏进农家门,主人立马将一碗黄灿灿、香喷喷的糯米酒端到你面前:“喝碗米酒,解解渴。”瞧那股热情劲,闻着那诱人的酒香,就是滴酒不沾的人,也忍不住想喝一口。 在赣南,只要往集贸市场酒市上走一走,逛一逛,你就能看到一溜摆酒摊的热闹场面,一海碗糯米酒只收五角钱,这才是真正的物美价廉呢!冷饮,从喉咙甜到心里;热喝,芬香扑鼻!一碗热酒下肚,满脸红晕,一身酒香。南来北往的客人,没有宴席上的礼节雅气,面对黄灿灿、晃荡荡的琼浆佳酿,仰起脖颈,干了!满上,再来一碗!慢慢呷,细细品。啧啧,好酒,好酒!谈天说地,划拳声声,那情景,那意境,使人忘掉烦恼,忘掉疲倦,产生一种心旷神怡,如入仙境般的超脱感。走进这酒的世界,喝酒的人醉意浓浓地说:“没醉,没醉,再来一碗!”不会喝酒的人却说:“熏都熏醉了……”(吴堂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客家美食艾糍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每到春季,田头水边就会长出一丛丛艾草,绿色的叶子盘旋而上,像宝塔似的非常可爱。这时,女人们会把它们采下来,回家将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叶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花生或芝麻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这就成了有名的客家美食“艾糍”。

艾糍味道浓烈,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如果吃不惯,可以在做艾糍时少放些艾叶,这样吃起来就会满口清香,还带着一种特有的甘味,让人顿时胃口大开。

其实艾草做的菜并不只限于艾糍,只是艾糍太过出名让人忽略了用这种食材烹制的其他菜式而已。客家菜里面的梅州狗肉是出了名的美味,却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有咸、甜之分。而甜狗肉就是用糯米酒糟和艾叶来煮的,个中滋味十分美妙,却又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只有亲自尝过才能体会。这种做法可能只有客家才有,即使在把甜味用得出神入化的淮扬也没能找到这样烹制的狗肉,可算一绝。

艾草本身还有祛风的作用,所以客家女性坐月子时会用艾干来炖鸡,一来滋补身体、二来驱除风邪,只要放量适当,味道会非常好。对于南方潮湿的春节,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客家黄酒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黄酒是一种汉族传统名酒。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酿制,酿制一般由家里的女主人承担。酿制黄酒水平的高低,还是衡量一个客家妇女能干与否的标准。那么,客家黄酒有什么功效作用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客家黄酒的功效:

1、减肥、美容、抗衰老

客家黄酒的热量非常高,喝多了肯定会胖。但是适当的饮酒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还有利于减肥。黄酒中含有大量糖分、有机酸、氧基酸和各种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黄酒是以大米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的糖化、发酵制成的,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被酶分解成为小分子的物质,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人们也把黄酒列为营养饮料酒。

2、活血祛寒,通经活络

在冬季,喝客家黄酒宜饮。在黄酒中加几片姜片煮后饮用,既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还能有效抵御寒冷的刺激,预防感冒。需要注意的是,黄酒虽然酒精度低,但饮用时也要适量,一般以每餐l00—200克为宜。

3、抗衰护心

在啤酒、葡萄酒、黄酒、白酒组成的“四大家族”中,当数黄酒营养价值最高,而其酒精含量仅为l5%~l6%,是名副其实的美味低度酒。作为我国最古老的饮料酒,其蛋白质的含量较高,并舍有21种氨基酸及大量b族维生素,经常饮用对妇女美容、老年人抗衰老较为适宜。

4、药用价值

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进行针对性治疗。它们不仅与汤剂配合,更广泛地和成药相配合在一起应用。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在一张处方中,需不需要药引子,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不需要病家自己去配制。

5、保健功效

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客家黄酒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其中八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的含量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2倍,其发热量是啤酒的5倍,葡萄酒的1.5倍。除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有机酸外,还含天然的双歧因子,通过小白鼠的喂养实验,证明在增强抗疲劳、增强性能力和抑制肿瘤方面有明显效果。

营养学家已经证实:饮用客家黄酒有通经络、厚胃肠、养脾扶肝、增进食欲、消除疲劳等诸多益处,长饮者会感到胃口舒适,食欲振作,睡眠香甜,周身发热,气色红润,头发黑,光亮有神。在抗疲劳、抗肿瘤和提高性能力方面有明显功效。至今,许多人已经把客家黄酒作为养身的乳汁,为二十一世界时尚饮品,最佳养生补品,每日必饮。

6、烹饪时祛腥膻、解油腻

客家黄酒在烹饪中的主要功效为祛腥膻、解油腻。烹调时加入适量的黄酒,能使造成腥膻味的物质溶解于热酒精中,随着酒精挥发而被带走。黄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气十分和谐,用于烹饪不仅为菜肴增香,而且通过乙醇挥发,把食物固有的香气诱导挥发出来,使菜肴香气四溢、满座芬芳。黄酒中还含有多种多糖类物质和各种维生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用于烹饪能增添鲜味,使菜肴具有芳香浓郁的滋味。在烹饪肉、禽、蛋等菜肴时,调入黄酒能渗透到食物组织内部,溶解微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令菜肴更可口。

7、辅助医疗

客家黄酒多用糯米制成。黄酒在酿造过程中,注意保持了糯米原有的多种营养成分,还有它所产生的糖化胶质等,这些物质都有益于人体健康。在辅助医疗方面,黄酒不同的饮用方法有着不同的疗效作用。例如凉喝黄酒,有消食化积、镇静的作用,对消化不良、厌食、心跳过速、烦躁等有显著的疗效,烫热喝的黄酒,能驱寒怯湿,对腰背痛、手足麻木和震颤、风湿性关节炎及跌打损伤患者有益。

客家黄酒的作用:

客家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客家烧鹅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客家人的习惯,春节前几个月,每个客家人会养十多只鹅;春节快到,这些鹅每只长到十多斤。腊月廿八宰好拔毛后,放到大锅用水煮至刚熟,稍微沥干。接下来将生抽煮滚摊凉,适量放些红糖、白酒。然后,将每只鹅切成4大块,全部放到盛满生抽的瓦缸中腌泡。过年时,就取出鹅肉,切成小块,先以豆豉、葱头、姜片爆香,后放入芹菜、蒜苗爆炒。

五桂山是中山客籍人士聚居地,咸鸡乃传统的客家菜。早在2001年,亚古就推出了中山首创的客家风味咸鹅。“传统的客家咸鸡,是将整鸡放入冻水中煮,加盐一平碗,熟后取出,用食油周身抹匀,然后切块、装盘。咸鹅的做法比较复杂,材料非沙田鹅莫属,每只体重2.5至3公斤,太重则肉质粗糙,太轻就没有‘嚼头’;卤水加入了秘制药材,还要控制好火候,才能炮制出肉质鲜甜、回味无穷的客家咸鹅。”

在我的记忆中,烧鹅属广府大菜。但卖烧鹅的是惠州客家人厉害。

广东惠州,历史上又叫鹅城,可能因为这个缘故,城里靠烧鹅吃饭的人特别多。1989年“烧鹅仔”在惠州开业了第一家酒楼,几年后“烧鹅仔”开到了全国近20个大城市。这些酒楼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没有菜谱。几百种粤菜、潮州菜、客家菜统统制成半成品,陈列在大型制冷柜里。菜点全部明码标价,顾客根据自己的口味自选自配。厨房是透明的,可以看到蛇蟹鱼虾的宰杀,自选菜肴的烹制。这种自选式餐饮推出后,很快得到食客认可,并对国内的餐饮业也产生了剧烈冲击和广泛影响。一时被称为中国餐饮业的烧鹅仔现象。几年下来企业资产积累已近四亿元。继而酒楼不断扩大经营,饮誉沪杭火爆京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长汀客家兜汤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长汀客家人爱吃“汆”的菜食,所谓“汆”,即用地瓜粉或其他生粉,和清水、盐巴拌匀在肉片里,水滚后入锅,放入其他调料等,锅开即熟。

由于人们喜爱汆汤类美食,小生意人便挑着担子,一头是带有炭炉的食品锅,另一头是碗、汤匙及洗刷用的清水,街头巷尾叫卖。他们走到适当的地方,歇下担子,拿起一个碗,碗里搁上一把汤匙,敲打起来,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冒着热气的锅里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猪肉、酱油和墨鱼干混合的香味。人们端着肉汤,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地“品”。吃完还会咂咂嘴,一副余味无穷、兴犹未尽的模样。长汀人将端叫兜,兜汤从此得名。

赣南盛产大米、豆子、茶油;广东出产海盐、海味;闽西出产香菇、木耳等山货。以前,货物运输大部分是靠肩挑马驮。闽粤赣之间的古驿道是客家人的“盐米之路”。在漫长的岁月里,脚夫、马夫们为生活而艰难跋涉,上百里的古驿道要翻越崇山峻岭、溪流沟壑。

当时,在客家古村落——长汀县童坊镇彭坊村,每天有几百担的大米、豆子、茶油经过这里南运广东平远下坝,又有几百担的海盐、海味从下坝经彭坊村北运赣南。所以很多挑担的、牵马的人都在彭坊村的客栈吃饭或住宿。据说,清朝末期,村中的酒坊有20多家,豆腐坊达30多家,每天要宰杀两三头猪。

挑夫、马夫和小商贩,随身携带的干粮是箪子饭(用圆竹筒盛的米饭)或草袋饭,以一小把酱豆子或几根酸辣萝卜干下饭,生意好的时候,也会来一碗兜汤。他们将热热的碗捧在手上,细细体会着肉滑汤美,谈天说地,高兴时还来上一首客家山歌。

根据用料的不同,兜汤有牛肉兜汤、猪肉兜汤、鸡肉兜汤、鱼肉兜汤等。吃兜汤的人不分身份,虽然是在街头巷尾,人们也是站在路边吃,吃完一抹嘴,付钱就走,成了汀州古城特有的一道风景。

以猪肉兜汤为例,其制作工艺如下:把瘦肉切成薄片,用盆盛好,加入地瓜粉、精盐,放少量清水搓至不粘手待用。烧热锅,放入清水,沸腾后将拌好的肉下锅煮熟,加入香菇丝、鱿鱼丝同煮,然后舀入碗中,加入适量的胡椒粉、味精、麻油、葱花之类。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的猪肉兜就做好了,汤热肉嫩,爽滑可口。(李玉林)

信息来源:福建省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西客家古宅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关西位于新竹县东北部,三面环山,凤山溪及其支流流经,青山绿水环抱,古称美里庄;这里空气清新,高龄人瑞多,故有“长寿之乡”的美誉。

关西一带原是原住民的聚居地,清乾隆年间,客家移民由广东海丰、陆丰等地陆续入垦,才改写了关西的开发历史。关西镇的路旁、田野间,矗立着一座座传统客家古厝,散发出悠然古味,其中又以郑氏、罗氏家祠以及坪林的范家古厝最具代表。位于明德路56号的郑家祠堂,建于清光绪年间,为一座燕尾式的四合院传统建筑,正厅上高悬着“带草衍派”匾额,是郑家祠的代表。相传郑氏祖先赴大陆参加科举考试时,正逢祖宅四周“书带草”生长茂盛,祖先一举中第后,郑家子孙便以“带草衍派”自称。

走进郑家祠,幽静的庭院里散置着古朴的陶瓷及石磨;而祠堂宅舍除两侧厢房稍显凌乱外,大致保留完整。已有上百年历史的郑家祠,曾因道路拓宽,险遭折除,后在子孙奔波陈情下,祠堂才被评为三级古迹而保存下来;这一段历时达20余年的陈情过程,连同祠堂历史,被制成大事记列于祠堂大厅。

穿过郑氏家祠右侧的小巷,即可来到北门口2号的罗家祠堂。罗家祠堂正厅所保留的木雕及交趾陶,较郑家祠完整,雕工也更精致,相当具可看性。客家人建筑讲究风水,据传罗家祠就建在关西台地的正脊上,为堪舆学上的宝地,子孙可因此受到庇荫。

范家古厝位于镇郊坪林49号,燕尾式的正厅,加上左侧四道护龙及右侧三道护龙,规模宏伟,远处即可望见其古朴身影,衬着远处葱笼青山。创建于道光30年(1850年)的范家古厝,系由范家第13代范汝舟所建,历经100余年,已传至第20世,可见其悠久历史。

此外,沿着118县道往锦山方向,还有江夏堂、彭屋,由竹16乡道往坪林范家的途中则有豫章堂,均值得一一探访。尤其豫章堂装饰华美,誉为新竹县内最华丽的民宅,不容错过。

乘车风向标:自新竹火车站前搭往关西的新竹客运,或搭竹东、中坜对开的新竹客运,在关西站下车,沿中兴路右转明德路可分抵郑家祠及罗家祠,沿正义路、中正路右转竹16乡道,过南山大桥可抵豫章堂;若自关西搭经坪林往新埔的新竹客运,于南和站下车,则可抵范家古厝。

特别提醒:关西各座古宅皆有后人居住,参访时请保持安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客家黄酒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黄酒

在客家人的饮食中,饮酒是很普遍的习俗,客家人年长的会饮,年小的也会饮,有的客家地区在盛夏时还以酒代茶,普遍饮用。至于节庆佳日、喜庆寿诞上、酒是缺不了少来助兴。

客家人的黄酒除了自饮待客外,也是亲友间来往时的礼品,特别是在婚礼中黄酒是女方回赠男方的重要礼品之一,女方将黄酒和其它礼礼品装在一起,用扁担挑送,俗称“送酒担”,而且所送的酒一般是由女方亲自酿制而成的。另外客家人家里如生了小孩,婆家必备公鸡一只,黄酒一壶,另鞭炮一挂,送往女方娘家报喜,俗称“报姜酒”。

特点

客家俗语中,有句话叫做“蒸酒磨豆腐,唔(不)敢逞师傅”。就酿酒而言,除了人的因素外,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是要选优质酒饼,第二是水质很关键,要用纯净而清甜的山泉水或井水。黄酒与米酒及高粱酒截然不同,因其含酒精度数极低,口感清醇略带酒味,故老少皆宜,特别是客家妇女尤其喜欢这“既解渴又有补”的黄酒。生活中因喝米酒或高粱酒而酩酊大醉的人,大家见过很多很多,而因喝黄酒而醉倒的却绝少绝少。

家家酿黄酒,人人喝黄酒,黄酒的普遍性可以说是客家农村中极为独特的一种社会现象。黄酒由糯米制成,糯谷在客家农村极易种植,且价格低廉,只比普通稻谷贵一成多,而蒸一缸酒,糯米的数量又可多可少,再加上工序简单,客家妇女人人会做。热情好客的客家人,逢年过节或婚嫁喜庆设宴“请酒”时,黄酒是必需品,席间一人一碗,边喝边斟、边斟边喝,主人与客人、客人与客人之间相互敬酒,你来我往,推杯换盏,为宴席增添了热闹欢乐的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客家黄酒多少钱一斤 客家黄酒的好处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黄酒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一款酒,是粮食通过发酵而成的一种酒,适合各类人群饮用,度数比较低。那么,客家黄酒多少钱一斤?喝客家黄酒有什么好处

客家黄酒多少钱一斤

198元,足足3斤的酒,的确分量很足,非常实惠。

不论是包装还是黄酒所散发的气息都让人心里陶醉。跟现在常见的精装白酒包装对比,典雅大方。到货时不仅仅是包裹了厚厚的防震泡涨的饱满,就是拿出来也相当的震撼。

客家黄酒怎么样

酒的包装贴纸说明非常详细,黄酒的简单介绍,以及饮用方法和使用方法,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商标的文化气息,古朴典雅,和古朴的酒瓶形成呼应。

打开瓶盖,一股酒香气迎面扑来。然后就是一股浓烈的类似药材的香味。这种味道如同药酒的感觉。

酒的颜色是暗红色,本来以为是透明的,或者是微黄色的,没想到所谓的黄酒原来是暗红色的。

斟一杯黄酒,细细品尝,醇香浓郁,甘甜持久,风味独特。

客家黄酒的好处

酒的包装典雅大方,不论是送人还是请客会友,都非常上档次。酒的口味儿厚重淳朴甘甜,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黄酒还可以用来做饭,这一点没有尝试,未来有机会的话,可以用黄酒炖鸡,熬汤。相信对于人的身体健康应该非常好。据说在南方是用来坐月子的人喝的。这种酒肯定是属于大补类饮料。几千年的酒文化可以证明该种酒类对人的身体是有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客家牛肉丸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熟知的牛肉丸,很多人误以为是潮州菜。其实是正宗客家菜。早期汕头卖牛肉丸的小贩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挑着小担挨街串巷叫卖。尤其晚上,在韩堤路八角亭至公园后面的韩江一带,常有穿梭小舟,船头挂着一盏小灯,专为停驳在那里的客家货船供卖夜宵,专卖牛肉丸汤。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具有特色而闻名。

福建永定下洋牛肉丸,也相传由广东兴宁人传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客家牛肉丸,用客家话讲是“牛肉搏丸”,其制作过程喊“捣肉丸”。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礼记注流》列有八珍,第五珍叫“捣珍”其法是:“取牛、羊、麋、鹿、麇之肉,必肱(读枚,脊侧肉)。每物与牛若,捶反侧之,去其饵(筋腱),熟出之,去其颤,揉其肉。”此法在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称为“跳丸炙”,是因其弹性能跳而名。可见,客家菜系的“捣珍”技法,出自古人,来自中原。如此种种,都说明客家烹饪术作为民俗文化中的饮食文化,勘称古意浓厚,是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生活中凝炼出的智慧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客家小吃与节日是什么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小吃是客家饮食的另一部分,是客家人逢年过节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或者说反映了一种客家习俗。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九、十一月冬至

客家地区有句话叫做“冬(冬至)大过年(春节)”,意思是比春节还要隆重,因为秋收冬藏,农事已毕,一年耕稼,丰硕喜人。这天吃的小吃是萝卜糍,由于这时天气寒冷干燥,所以客家人都在这一时节腊猪肉、腌咸菜等,准备过春节,这天腊的猪肉可保存较长时间。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五、五月五端午节

端午节吃粽子,以表示纪念屈原,还吃酿苦瓜和用刚收成的黄豆做的酿豆腐。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七、八月十五中秋节

吃月饼、炒田螺及板栗、柚子、山梨等瓜果。月饼、田螺都表示团圆,这天外出做工的人都要回家过节。以往还有放孔明灯作娱乐的传统。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一、正月元宵节

元宵节客家人总要吃汤丸和悬挂花灯笼。汤丸有咸与甜两种,取“团圆”的好兆头。客家人的习惯是过了元宵节、吃了汤丸以后,就要送回家过年的亲人出远门,表示祝愿亲人一年在外平平安安、年底再回来团圆。

在元宵节或早三几天,上一年“添丁”的人家要在祖屋中厅的梁上悬挂大花灯笼,并请亲朋好友前来吃洒祝贺,期间户主抱来去年出生的男婴先向先祖神位参拜,接着参拜长辈,长辈给“利是”表示祝愿,完毕后众人开怀畅饮,吃过灯酒,男婴就算正式加入家族行列,将名字注入族谱。一般是一个儿子挂一个灯笼,哪个围屋挂的灯笼越多就越光彩,表示人丁兴旺。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八、九月九重阳节

也叫鬼节,客家人祖上的二次葬都在这天进行。这天吃的小吃是九重皮。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十、春节(过年)

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不出远门,忙着准备过年的食品、迎接远归的亲人。过年吃糯米做的油果、大笼糍,还有红烧肉、酿豆腐等客家菜。特别是大年三十除夕,客家人不管多远都要赶回家吃“团圆饭”,与亲人团聚。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四、四月7

也叫水节,立夏节,因为是在表黄不接的时候,过节吃的食品较差,大多数吃的是杰米粉与麦皮混和做的糍。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六、七月8

上半年农作物的收成与下半年的耕种已基本结束,有喜庆丰收和放假休息的气氛,这天家家户户磨豆腐、吃鸭子,还要吃多种做法的新鲜花生。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三、三月清明

这一期间野艾草比较鲜嫩,客家人就采来做成糍来吃。清明过后,就开始插秧了,所以有俗语说:“吃了野艾糍,肩头磨得损。” 在广州的万绿湖酒家里,还有一道叫做“野艾煎蛋”的菜式,据其朱老板介绍,野艾还具有清凉滋补的功效。

客家小吃与节日习俗二、二月10

取下花灯 , 烧过年贴的对联、“利是”,清理、吃完过年时剩下的食品,如米糕、料花等,准备开春干农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