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圣土山公墓批复(精彩20篇)

公墓是规划出来供埋葬死者之用的土地。公墓反映地理条件、宗教信仰、社会观念以及美学和卫生上的考虑,有时因陋就简,有时富丽堂皇,甚至超过生者的居住区。以下是由问学吧小编整理关于公墓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1633

文章

82

篇1:晋文公墓

全文共 1924 字

+ 加入清单

晋文公墓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晋文公墓,在山西省曲沃与绛县交界的安屿镇的下村侧,墓高40米,圆形,周长200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主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在外逃亡19年后归国即位,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实力强大的霸主。

晋献公墓位于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墓高百尺,无祠孤寝,墓形似无柄之木铎。他是春秋时晋国武公之子,名诡诸,始建都维(山西绛县)。

晋文公

献公初娶贾氏为妻,无子。继娶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献公宠爱骊姬,常听其谗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达到让奚齐继位的目的。献公在位二十六年。献公殁后,因其生前昏庸无道,暴戾成癖,不列入祭典,以示彰善弹恶。献公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文公墓在绛县卫庄下村。文公系春秋诸侯,晋献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名重耳。献公宠爱骊姬,杀太子申生,重耳逃奔到狄(翟)国,在外-19年。后借助秦穆公的军队返晋复国,诛王子带,纳周襄王,救宋破楚,继齐桓公为盟主。其在位9年,谥号文。晋文公在位之时,国都在绛(今山西绛县)。死后葬于绛县卫庄下村西岭。

陵墓

陵墓依地形而设,高达30余米,犹如山丘。据传,解放前墓地松柏如盖,绿草如茵,郁郁葱葱,庄严静穆。墓后岭顶建有祠庙,抗战期间被日寇拆毁,树木砍伐一空。现在所看到的景象是蔚然深秀的国槐遍布山丘,明代《晋文公墓》纪念碑矗立路旁,雄伟壮观。

地址位置

布局

晋灵公墓位于绛县城东12公里的磨里乡南刘家村。灵公生前荒淫无道,朝纲败坏,残酷地剥削人民,大肆陷害劝谏之臣,引起了臣民的-,最后被赵盾之弟赵穿杀死,成为后人不齿的昏庸之主。墓前有石碑一通,上刻“景冢”二字,由于灵公生前十分残暴,所以死后,历代不列祀典。

晋文公墓地理位置

晋献公之墓,文公墓、灵公墓俱在绛县。位于绛县槐泉村的献公墓,高约40米,形似无柄木铎,据传系从几十里外的曲沃太子滩取五花土,由国人排队传筐,堆积而成。因其声名欠佳,故而“孤寝无祠”。位于绛县下村的文公墓,高约40余米,圆形,因其功德昭著,墓前建祠,祠内立有清乾隆51年的“晋文公墓”石碑一通,近年墓前又雕塑了形态逼真的晋文公石像,历代祭祀。晋灵公因暴虐成性,昏庸无道,死后葬于绛县南刘家村的荒丘上,孤苦伶仃,无人祭祀。在绛县博物馆里,一直保存着清“晋旧都”、“绛县师”、“绛县老人”等各种碑匾、石像及有关文物。

绛县的不少地名,也能说明这一点。士故里,临近车厢城,因而被称为南城村,即是一例。距车厢城东7里的卓子沟,因与世无争的献公之子卓子隐居于此,故而此名;小祁村,是晋国祁午将军练兵的教场;南官庄,为晋文公巡视此地时所赐名;吴璧村,传说该村一吴姓村民曾向文公献一玉璧而得此名;范村,相传为晋文公舅父子犯旧居,原名犯村,后因避讳“犯”字,更为今名,现村内将军庙、石碑等遗物尚存;晋峪村,因晋文公曾驻兵而得名;拔剑泉,传说晋文公带兵打仗时,到此将士饥渴难忍,文公一急之下插剑于地,拔剑时泉水涌溢,后此名便得以流传;董封村,为晋史官董狐的封地;孙王村,据说是因晋文公曾在此召开“尊王攘夷”会,便取名尊王村。后该村的孙安为官清明,为纪念之,遂更为今名。

观光

现今,车厢城为晋国古都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来此研讨的学者和观光的游客愈来愈多,车厢城正日益成为一处新的景区。

记载

在今绛县与曲沃交界的安屿镇的下村,有几个绵延如山的土丘,是传说中的晋文公的墓葬,属绛县。从此往西走十余里,便是曲沃。

晋文公墓景区

正值春夏交接之际,青草茵茵,杨柳轻拂,展眼间绿色葱茏一片,风光正美。墓前有一通石碑,是乾隆十五年立的,-“晋文公墓”,墓的左近有一尊文公的塑像,意气风发,恰似在指点江山,挥起万丈的豪情,人一近此处,陡然增添了许多肃穆,就连过往的风,也仿佛在一瞬间激烈。

《左传》云:文公卒,将殡于曲沃。墓葬虽在绛县,却也在曲沃左近,想来并非虚假。山西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的田建文先生说,经考古发掘后发现这几所墓是汉朝的墓葬。而《左传》中记录的“曲沃”却是现在的闻喜,史据《嘉靖曲沃县志》:汉武帝元鼎三年,东巡至曲沃县,闻破南越喜,特更名为闻喜县。当时将现在的曲沃和闻喜做了一个置换,所以大致可以表明这里的墓葬充其量是后人传说而成的文公“衣冠冢”。真正的文公墓,也应该在绛县,在靠近闻喜的一边。

然而,即使作为“衣冠冢”,这里依然隐约地包含着一种王者之气,仿佛文公就在这里的地下沉睡了千百年。只是惜乎少人观瞻!而晋文公重耳,却一直鲜活在当地民众的心中,不单单是他在春秋时刻做了霸主,挥戈千里的风流,而是他身上的传说和故事,也是人们所能受教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篮碧轩烈士公墓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碧轩烈士公墓为海曙区文物保护单位。

蓝碧轩四烈士公墓位于海曙区章水镇杖锡村鹿窠自然村的屏风山脚,坐东向西,面对转头岩。蓝碧轩生前是浙东游击纵队第三支队第一大队的大队长。1943年11月在余姚大余战斗中壮烈牺牲,战后由当地群众与三位在战斗中牺牲的九名烈士一起掩埋在屏风岩下,1958年村民重新将烈士们葬在“四明山心”的石刻旁,1997年鄞州县委县政府重建烈士墓。烈士墓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三面筑有挡土墙,四个平台,分墓地、拜台、亭台、花坛、花台在左邻“四明山心”石刻,花坛里的左面还立有“杖锡乡扶贫济困基金捐款纪念碑”。2010年被公布为鄞州区第九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宁波市行政区划调整时归至海曙区。

信息来源:海曙区文管所

杖锡村:杖锡1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国殇公墓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国殇公墓为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国殇公墓位于余杭街道安乐山(宝塔山)南麓。年代为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国殇公墓被公布为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余杭街道:古镇余杭位于杭州城中心西23公里处的南苕溪畔,西倚天目山脉,东连杭嘉湖平原,河网交错、群山翠绿、物产丰富,历来被誉为“文化之邦、丝绸之路、瓜果之地、鱼米之乡”。全镇下辖16个建制村,5个社区,2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392人,总面积93平方千米。200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3.7亿,比去年增长31.4%;农业总产值2.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第三批自贸区公布时间 第三批自贸区的批复时间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批自贸区挂牌一周年之际,第三批自贸区出现新动向。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近日,包括重庆市副市长陈绿平在内的重庆数名官员,已于上周末抵达北京,参加本周为期一周的自贸区培训班,为重庆跻身第三批自贸区行列作最后的冲刺。

第三批自贸区公布时间第三批自贸区的批复时间

据悉,除重庆外,四川、湖北、河南、广西、辽宁的官员也参加了这次自贸区培训班。业内专家表示,若不出意外,第三批自贸区有望在上述六地中产生。

分析认为,考虑到先前两批自贸区均落户东部沿海城市,第三批自贸区申报,中西部城市获批可能性较大。可积极关注:

第三批自贸区公布时间第三批自贸区的批复时间

1、河南自贸区:中原高速、宇通客车、同力水泥、中原特钢等。

2、重庆自贸区:重庆路桥、渝开发、涪陵榨菜、重庆百货、重庆港九等。

3、辽宁自贸区:时代万恒、大连港、大连国际、锦州港、大连友谊等。

4、湖北自贸区:鄂武商A、武汉中商、南国置业、中百集团等。

5、广西自贸区:北部湾港、五洲交通、南宁百货、两面针等。

6、四川自贸区:成商集团、高新发展、四川路桥等。

拓展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在北京市古北口镇南关外国道西侧长城脚下,用黄沙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称“肉丘坟”)。墓的四周用青砖砌着2米多高的花墙,东南方向有一门,门楼高3米。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遗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用黄沙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称“肉丘坟”)。高6米,底部直径15米,墓的四周用青砖砌着2米多高的花墙,东南方向有一门,门楼高3米。门垛两旁写着一幅挽联,上联是:“大好男儿光争日月,”下联是:“精忠魂魄气壮山河”,横批是“铁血精神”。在墓前方竖着一通高2.5米花岗岩石墓碑,碑额中间镌刻着:“癸酉年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落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三月立”。

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结束后,在古北口东南两关,大街小巷尸横遍地,山谷田野,到处都有阵亡将士的遗体。牺牲在路边街巷的将士,由群众掩埋在菜窖里,山谷田野的遗体则由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领人择地掩埋。后来,即中日“塘沽协定”签定后,由国民党中央政府起运500具尸骨赴蚌埠立墓另葬,还有一些尸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捐款,古北口商务会牵头,请道人王乐如组织群众,再次从田野山谷收敛尸骨360余具,在古北口南关外西山根处挖了一个大坑,把这些尸体全部埋在坑内,一层苇席,一层尸体,共埋3层,最后在上边堆起一个高大的坟头(从此人们就称它为“肉丘坟”)。在坟头的四周砌起一道花墙,在花墙的门垛上写上挽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在坟前竖立一通墓碑。从此,这个公墓即成为炎黄子孙抵御外侮入侵的历史见证。可惜,在“文革”期间,此墓遭到破坏,墓碑被推倒,花墙被拆毁,坟头险些被铲平。

1993年,由密云县政协倡议并牵头与县政府共同操办,对公墓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地修复,同时又新建一座“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和碑亭。碑亭内竖立一尊长2.7米、高1.5米、厚0.3米的黑色理石镌刻的卧碑,卧碑的正面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亲笔题写的“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12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卧碑的碑文背面详细地记述着长城抗战古北口的战役的全部经过。

古北口村:古北口村来到古北口镇古北口村,在村南紧邻出关处的隧道旁,一座四米高用行楷镂金大字写着“古御道”的仿古牌楼,格外显眼。沿牌楼望去,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一条四米宽用青石板铺成的古道蜿蜒伸向蟠龙山深处。村支部书记宋立滨介绍说,起初这条古御道是1682年清康熙出关时修建的,如今为了重塑边塞文化、发展休闲经济,镇里参照当年的历史文献对其进行了复古改造,整条御道宽4。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斯塔列诺公墓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墓地总是一个承载着悲痛的地方,人们在此缅怀逝去的亲友。一般人只会在亲人去世或者其他特定时候才会进入墓地凭吊。而有这样一个墓园,来造访的却经常是游客,与墓地中安葬的逝者并无任何关系,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斯塔列诺公墓

斯塔列诺公墓是意大利热那亚的一座大型公墓,建在一个山坡上,与其说它是陵园,不如说是一个以死亡为主题的雕塑博物馆。这里堪称是欧洲最大的户外雕塑博物馆,占地超过1平方公里,拥有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最完好的意大利大理石雕塑。

斯塔列诺公墓在1851年启用,由热那亚建筑师卡洛•巴拉维诺(Carlo Barabino)设计。曾经,热那亚的有钱人喜欢在自己的墓碑前放上巨型的雕塑,以表达对于死亡的理解和观念,这个传统延续了几百年。一百多年以来,公墓里逐渐积累了很多精美绝伦的墓碑雕塑,数量惊人。其中,主要包含王尔德的妻子康斯劳埃德,费鲁乔•帕里,法布里奇奥•德•安德烈,尼诺•比克肖和朱塞佩•马志尼的坟墓。公墓里还有一个罗马万神庙的复制品。此外,单独的英国墓地则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在热那亚的强大影响力,包括两次世界大战来自英国和英联邦的军人坟墓。

Monumental Cemetery of Staglieno

必去理由:欧洲最大的户外雕塑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意大利[Italy]

景点所在省、州:利古利亚大区 [Liguria Reg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太公庙秦公墓

全文共 194 字

+ 加入清单

太公庙秦公墓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太公庙秦国陵园

时代:春秋

地址: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太公庙村

保护范围:北至引渭渠,南至渭河北岸二级台阶边沿,东至晁阳村,西至西秦村。

建设控制地带:慕仪镇引渭渠南塬边向北延伸100米,南至原西宝中线,东至居村,西至虢凤路。

2014年,太公庙秦国陵园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10月7日,太公庙秦公墓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叶大经公墓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叶大经公墓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叶大经公墓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城北镇,年代为宋,属于古墓葬。

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叶大经公墓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城北镇:梅江区城北镇位于梅州城区北面,东与金山办事处、梅县城东镇相连,南与城区相接,西与西郊办事处、梅县程江镇相连,北与梅县大坪镇、石扇镇相连,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有5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278个村民小组)、5个社区居委会,全镇总人口55732人,总户数19444户,其中非农业人口28172人,农业人口27560人,有耕地面积1176.5公顷,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麹公墓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公墓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麹公墓位于望江县华阳镇青林社区,年代为清。

2017年9月22日,麹公墓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阳镇:安徽望江县华阳镇位于皖西南长江北岸,古雷水之滨,扬子江畔,是望江县城所在地,环水负山,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总控制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近8万亩。华阳镇属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襟江带河,境内地势平坦,沟渠网布,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华阳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8℃,年平均降雨量1318。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土山古镇景区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土山古镇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土山古镇景区

土山镇是千年古镇,古时曾是郡、州、县的治所。镇内500多年历史的关帝庙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关帝庙。其它明清建筑和文化古迹遍布镇区,这在其他镇是绝无仅有的。为高起点搞好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土山镇邀请高校专家科学制订了开发计划,投入7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关帝庙的修复,成为该市独具三国特色的旅游胜地。

关帝庙始建于明朝天顺三年(1460年),后于崇祯、雍正、道光、民国作过修复,2005年开始第五次大修。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关帝庙。2005年被批准为江苏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关帝庙占地22亩,殿房100余间,构成三路四院的格局。第一道院为结义园即游览区,第二道院为祭拜关帝区,第二道院为寝宫区,第四道院为观光区。各区的主建筑如大门、戏楼、关帝大殿、寝宫殿、马迹亭等均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各建筑相互对称和谐统一,三道院的八个殿房塑像,充分表现了关羽仁义忠勇之美德,尤其是关帝大殿的三尊纯青铜质塑像。室内如此高大的铜像为全国所罕见。其它各殿塑像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山峰顶处的马迹亭三层十八米高,砖木结构,挑梁画柱,优美壮观,登上顶处可观土山四周十里远处之风光,亭四周的山石处均再现当年的关公磨刀石、栓马桩、马迹印、张辽跪印等古迹。

由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的记述,故土山闻名中外。1938年青年抗日救国主任委员栗培元在关帝庙内成立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义勇队,1948年栗裕将军又在关帝庙设立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前沿指挥所,1964年徐世友将军、1965年-将军来过这里,60年代毛泽东主席到徐州时还打听关羽屯兵的土山现今如何。因而土山关帝庙不仅为独具三国文化特色的旅游重地,也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镇还依托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注重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脉,修复沈家大院、王家大楼、魏家布庄和浴德池等明清景点。改建了关公商业街和明清小街,按照古代建筑格局、形状、材质、色彩等特点,着重在风格上体现三国元素,同时将千百年来传统的民间曲艺、手工艺术、饮食文化等人文元素融入到古镇的设计中,着力营造土山古镇的人文氛围和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维也纳中央公墓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维也纳中央公墓坐落于维也纳东南部的锡默灵区,建立于1863年,占地面积590英亩,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墓之一,共有330000多个墓穴,自始建以来,这里共安葬了250多万人,因埋葬有世界名人而闻名。

维也纳中央公墓为维也纳现存最大、最知名的墓地,在过去的百余年中埋葬了诸多知名人士,尤其是古典音乐艺术家,如舒伯特、贝多芬、布拉姆斯、勋伯格等。据说并不是所有的奥地利人都可长眠于此,能在这里长眠的都是名人和有杰出贡献的人。尽管是墓地,但站在公墓中心放眼望去,在绿树掩映中的墓区让人感到的只有宁静、祥和,绝无一丝孤寂和悲凉。同时,公墓里材质不同、造型各异的墓碑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给公墓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而维也纳中央公墓也成为人们公认的维也纳最美的地点之一。

维也纳政府之所以将这些闻名世界的音乐家埋葬在维也纳中央公墓内,是希望音乐家在音乐的天国里也可组成永无终止的音乐沙龙,一起享受音乐。

Zentralfriedhof

必去理由:世界最大的公墓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奥地利[Austria]

景点所在省、州:维也纳州 [Vienna]

景点所在城市:维也纳 [Vienn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天葬卫星与太空公墓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死后安葬在风景幽美的地方,但美国人现在则不

同,他们喜欢被葬在太空,称之曰“太空葬”。

进行“太空葬”的办法是发射天葬卫星。天葬卫星也是人造卫星,和侦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同属一类。不同的是用途不同,是专门用来存放骨灰盒的;高度亦不同,一般发射到距地球表面 3000 多公里处的环球轨道上。一般卫星不去那儿,因为在那个高度上高能粒子特别多,过多的高能粒子会影响和干扰卫星上仪器的正常工作,但对骨灰盒却无所谓。送到太空去的骨灰,可以存在一万年。由于太空无边无际,因此死人骨灰的寿命,按中国的说法,确是“万寿无疆”了。

世界上第一颗天葬卫星于 1987 年上天,带去了上千个骨灰盒,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太空公墓。这颗天葬卫星重 680 千克,其体腔可装 3000 个骨灰盒。每个盒子直径 1 厘米,长 5 厘米,为圆柱筒,外壳由镁钛合金制成。由于天葬卫星的表面研磨得像镜面似的光亮,所以卫星上天后,在阳光照射下,会闪闪发光,地面上的人可以用高倍望远镜看到,藉以寄托哀思。现在西欧和日本对太空公墓也着手进行建立。

据说目前每年要发射 10 颗天葬卫星。这些天葬卫星在 3000 公里高空处环地球绕行时,形成一个太空坟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秀二公墓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秀二公墓为顺昌县文物保护单位。

秀二公墓位于顺昌县元坑镇东郊村,时代为宋代。

秀二公墓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郊村:顺昌县元坑镇东郊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3公里,银福高速公路顺昌连接线穿境而过,地理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全村总面积:6031亩,其中耕地面积1028亩,耕地面积3294亩,全村总人口967人,辖区8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249户,农村劳动力为307人。2006年全村社会总产值5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10元。 我村属低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庐陵周公墓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庐陵周公墓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庐陵周公墓位于湛江市遂溪县岭北镇调丰村龙节岭。

庐陵周公墓始建于元代初,系本地官员古墓葬。墓主周复,字希圣,原籍江西庐陵。南宋末年(1275年)来雷任知军,元初改称知路。宋没元兴,复公不甘为元效命,弃官遁迹遂溪,卜居调丰周宅园,生息繁衍,开基立族,为庐陵来雷周氏始祖。卒后葬英里社猫弄村后龙节岭。

庐陵周公墓的墓表由青石构成,以宋官仪制石筑高舆华盖。形制独特,呈轿形,故又称石轿墓。墓体长225厘米,宽93厘米,高159厘米,共为七层。底层饰莲花瓣纹,第二层饰花草瑞兽纹,第四层左右两侧为四柱三格,格内刻有长方形、斜方形及金钱纹花窗饰,第六层饰卷草纹,第七层为轿顶形,顶端饰一圆形轿珠,以四瓣花衬托,出四脊至四角上翘。造型独特而造工细腻。据了解,这样的墓葬在广东省内亦属罕见。

墓的四周有围栏及石壁,墓前两侧各置一尊造型古朴的石雕卧虎。坟场四周森林密护,山环水绕,地脉奇异,殊美无比。

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调丰村:调丰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位于潜山野寨中学校园内,坐落在世界地质公园天柱山麓,始建于1942年,1943年竣工,安葬有国民革命军第48军176师985位抗战阵亡将士遗骸。176师是著名的19路军的余脉,是唯一一支两度参加淞沪抗战的中国军队,曾转战万里,浴血抗日。1943年,由皖、鄂两省13县知名人士捐资,在野寨修建了包括公墓和12座纪念性建筑在内的陵园,安葬176师抗战阵亡将士,并依陵建“景忠中学”(今野寨中学),以校护陵,培养烈士遗族及地方优秀青年。这是全国唯一一座留存于中学校园内的大型抗日阵亡将士纪念陵园,野寨中学也是全国唯一为保护烈士陵园而建立的学校。

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记录了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抗战的历史,记录了大别山区中国军民坚持持久抗战的历史,是全民族抗战和江淮、大别山地区抗战历史的宝贵遗存。这一历史遗迹充分展现了誓死捍卫国家,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不畏--、血战到底的民族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和难以磨灭的历史贡献。

2019年10月7日,野寨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特拉法尔加公墓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特拉法尔加公墓是位于英国海外属地直布罗陀的一处公墓。该公墓之前名叫南港沟公墓,处在直布罗陀城墙南边的一片土地上,在西班牙统治直布罗陀期间,这里曾经是一个防御壕沟。

该公墓现在的名称源于1805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尔加战役,虽然公墓的名称是为了纪念特拉法尔加战役,但是只有两名因战争受伤身亡的士兵被葬在这里。而公墓中的其他墓地大多数是1804至1814年间,其他海战牺牲的士兵或感染黄热病的伤亡人员。此外,这里的墓碑有许多是从圣杰戈公墓和阿拉米达植物园迁移过来的。

这处公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废弃,后来在20世纪80年代重建。1992年,在公墓内竖立了一个纪念特拉法尔加战役的纪念碑。在每年的特拉法尔加日,人们都来这里扫墓。目前,特拉法尔加公墓已经被列入直布罗陀遗产信托名单。

Trafalgar Cemetery

必去理由:直布罗陀最具纪念意义的公墓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英国[Britain]

景点所在省、州:直布罗陀 [Gibraltar]

景点所在城市:直布罗陀 [Gibraltar]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江丰革命烈士公墓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江丰革命烈士公墓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江丰革命烈士公墓位于宜春经济开发区金园街道江丰居委会枫树岭,距宜春城东北7公里处。

这里安葬着1949年7月为解放宜春城而壮烈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第13军39师115团3营7连的10名烈士遗体。他们包括:李贵富,中共党员,排长,山西省高平县人;乔金旺,班长,山西省曲沃县人;张成芳,班长,山西省高平县人;张云成,副班长,河南省内乡县人;王廷忠,战士,河南省开封市人;沙俊超,战士,河南省镇平县人;张学臣,战士,河南省镇平县人;江德祥,战士,湖北省天门县人;张明甫,战士,河南省浙川县人等。

1964年,当时的宜春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在此修建了烈士公墓,1984年,宜春县人民政府将烈士公墓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丰社区:江丰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土山关帝庙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土山关帝庙位于邳州土山镇老街,是供奉三国名将关羽的寺庙,始建于明朝天顺三年(公元1460年),它经历了崇祯、雍正、道光和民国年间的四次大修,但每次修复都因为经费不足,只是修了从前到后的主建筑,而两侧建筑则随着时间的逝去先后倒塌,最后沦为民宅。

全庙占地22亩,三路四院,当时为全国第二大关帝庙,江苏省第一大关帝庙,素有“北有文圣孔府,南有武圣关庙”之称。因《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而驰名中外。因为关公在此被困,成就了其“忠”、“义”双全的美名,这里的关帝庙意义非凡。

关帝庙是三路四院的建筑格局,中轴建筑为主,对称的两侧建筑为辅。庙房一百余间,庙内有钟楼、鼓楼、马迹亭以及关公当年的磨刀石、拴马桩、马迹印、张辽跪印等古迹。大门前的这副楹联“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可见关公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巨大影响,关羽已不仅仅是一个名字、一个人物,他已成为了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关帝庙虽然曾遭到兵燹--,但由于关帝庙的建筑从解放前到上世纪末一直作为土山中心小学的校园,故主体建筑被保存了下来。

土山关帝庙的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里的关帝庙是地域民居建筑和官式建筑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三开间,直坡屋面,主要建筑的筒瓦屋面和龙吻吞脊气势非凡。进深大一点的房屋是抬梁,如现存二进院前大殿、诵经堂、聚僧堂、三进院后大殿等。其余房屋都为叉手重梁起架,花板正脊和垂戗脊,既有徐州地区建筑特色,又有邳州农村地方工艺手法,尤其是压条和戗脊头创作,造型优雅。

遗存了的三个殿,北面是古式戏楼,楼下是通往中院的大通道,中院东西两侧当时各是东观戏楼和西观戏楼,两楼相距近三十米。前面有一长道高高的青石台阶。从前每年九月十三逢关帝庙大会,这里要连唱三天大戏,有权有钱人都坐在观戏楼上看戏,平民百姓就坐在这台阶上看戏。

解放后,经过多次修复,才使得这片古建筑群得以保存下来。2006年,邳州市委、市政府在原23亩的庙址上,按照原貌进行了全面修复,再现其昔日的辉煌。现为江苏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邳州独具三国文化特色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土山关帝庙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建筑群,现为江苏省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红色烈士公墓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红色烈士公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战士公墓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龟山。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武汉卫戍司令部在武汉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至1929年春,被屠杀的共产党人、革命志士、革命群众近千人。烈士牺牲后,遗体有的由家属、亲友认领安葬,有的无人认领,被弃于刑场。目睹烈士们曝尸刑场、无人收殓的惨烈情景,共产党员陈春和不顾个人安危,多次带领几位工人划船过江,趁夜潜入汉口济生善堂广坪、余记里空坪和武昌文昌门外等地的刑场,冒险四处收拢被害烈士遗骨,用小船运至汉阳,秘密安葬于龟山西南麓补乾亭右侧山坳内,同时埋大石块以做标记,并记下烈士英名。之后,陈春和等人亦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名单遗失,后人仅知陈春和在龟山补乾亭附近安葬了数百位烈士的遗骨,其中有优秀共产党员向警予、马骏三、赵世当、陈其科、何羽道等,这些死难烈士被称为红色战士,他们的安葬地很早就以“红色战士公墓”而闻名。早在全国抗日战争初期的1938年,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工作人员曾慕名前往红色战士公墓凭吊。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修烈士墓并在附近辟建因墓而命名的“红色广场”。1955年,因建武汉长江大桥,将烈士忠骨移葬于汉阳扁担山。1986年10月,武汉市人民政府根据市人大代表的意见,将红色战士公墓迁建于龟山。2009年8月,湖北省、武汉市政府对红色战士公墓进行了改造和修缮。

红色战士公墓于1956年11月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椅子山革命烈士公墓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椅子革命烈士公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椅子山革命烈士公墓位于辰溪县龙泉岩乡椅子山,建于1971年,它背靠椅子山,面临板五公路,是为了纪念1949年在壕形地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37名革命烈士而建造的。2007年10月,县委、县政府筹资150余万元改扩建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该项目工程实施后,县乡重点将烈士公墓周边200余亩山林土地予以征收,对烈士公墓进行全面整修扩建,依势在公墓右侧修建了占地3亩的荷塘,在左侧新建了一栋两层400多平方米的革命史料陈列馆。县还核定编制组建了椅子山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安排3名复-专门负责宣传和保护革命历史资料。景点特色是为纪念革命先烈而立,墓碑分上下两层岩面,上层岩面成正方形,墓碑为方塔形,墓前石碑刻有“椅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墓后立有一块高3米、宽5米的石碑,镌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整个墓地庄严肃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