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压岁钱的传说故事20字20篇

浏览

6865

文章

1000

脖子后长肉包 传说中的“富贵包”真能夺命

全文共 2027 字

+ 加入清单

人体上半身全靠我们的脊椎这一条骨头支撑起来,而且脊椎这一条骨头里面还含有很多重要的血管,神经等等,哪一个出了问题都是会给我们带来直接性的伤害,富贵包基本有一大半的都是颈椎上面血管等方面出现了堵塞或是别的什么问题,从这点上看很多女性出现富贵包,要比男性多很多,比如中年女性朋友以上都有可能出现。下面本网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

富贵包可以说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不去理会就等着爆炸,那说了这么多,到底这个富贵包是在我颈椎的那个位子呢,我们可以将头部贴于胸部,用手去摸我们颈椎最突出的一个骨头上人后在摸到第二块骨头,两块骨头的中间如果出现一个小小的包,这就说明开始出现富贵包的症状了,发现的越早越好。它是怎么形成的?这个大包真如传说中的那样是“夺命包”吗?如何消除这个大包呢?脖子后长肉包传说中的“富贵包”真能夺命吗?

脖子后面的大肉包,位于颈椎和胸椎的结合部位,具体来说是颈椎的第七节和胸椎的第一节的交界处。

因为这种大包多见于胖人身上,所以被大家美名其曰“富贵包”。富贵包还有个名字叫颈后大包。

那么这个大包是怎么形成的呢?原因有三种:

1、脂肪堆积。

有富贵包的人群中有一部分是胖人,他们的脂肪较多,会显得脖子短,并且颈部的脂肪堆积,看起来就像脖子后面长了个大包。

2、颈椎受损。

长时间低头玩手机、低头看电脑、睡觉时选择的枕头不合适、枕枕头的姿势不正确、站姿走姿坐姿不标准、含胸驼背等不良习惯经过日积月累都在慢慢伤害着我们的颈椎。颈椎受损,引起生理曲度的不健康改变,就会让人的脖子后面看起来有个大包。可以说富贵包某种程度上是颈椎病的预警信号。

3、韧带钙化粘连。

颈椎后方有一条纵向的项韧带,由于长期伏案或姿势不正确,项韧带会被颈椎磨损,从而发生局部无菌性炎症。若有不良习惯而长期不改变,则会导致韧带钙化、组织粘连,久而久之就在患处形成了一个大包。

富贵包真如传说中的那样是“夺命包”吗?

长了富贵包,影响形象,穿衣不美,还可能会背痛,于是大家就很担心。甚至在网上还有人称长了富贵包是脑梗前兆,富贵包其实是“夺命包”,真有这么严重吗?

前面我们讲到富贵包的形成原因有三种,第一种是胖,如果是这种原因形成的,减肥就好了,并不会夺命。

第二种原因是颈椎受损,这种情况就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了,颈椎受损压迫神经就会导致手麻、压迫血管就会导致头晕,如果时间长了造成脑供血不足,还会引起低血压。但是如果说会“夺命”,则略显夸张。

第三种原因韧带钙化粘连,这种情况会有局部弹响的症状,也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但通过改变姿势和锻炼就能改善,也没有到“夺命”这么严重的程度。

长了讨厌的富贵包,该怎么改善?

很多人发现自己长了富贵包之后,就跑去按摩店要求按摩师把包按掉,但医生提醒,发现富贵包后不要对患处进行按摩,很可能会因为过度的刺激而导致炎症或者颈椎损伤加重。那我们能做的有哪些呢?说起来也非常简单。

别含胸驼背、别总是低头

玩手机、看电脑的时候,把头抬起来!走路坐着的时候,把胸打开!这些相信大家都知道,但道理都懂,大胸妹也做不到……不过为了我们的健康,大家努努力啊!

选一个合适的枕头。

很多人都存在“枕头就是用来放头”的误区,但其实!枕头是用来枕脖子的!

做一些改善练习

可以利用泡沫轴来进行滚动,放松背部肌肉;瑜伽中的猫式动作也能帮助背部进行放松。另外每天坚持靠墙站1-3分钟,对于改善姿势也很有帮助。

如果富贵包变大了很明显了也不要着急,下面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瑜伽的训练方式来调整。

单腿鸽王式,这个动作如果是有鸽王式基础的朋友,相对会比较容易,鸽王式也是能够改善我们的颈椎脖子的,那么首先我们先说单腿鸽王式的动作,首先我们大小腿充分折叠,臀部坐与我们的脚后跟,然后将一侧腿,大小腿成大概90度平行与地面,另一侧腿慢慢向后伸直,上半身保持正常的生理位置,保持一段时间30秒后在慢慢回到起始位置。

单腿轮式,这个动作会比较困难一些,首先我们可以在瑜伽球上做这个动作的简单版,首先我们仰卧与我们瑜伽球上面劲量将我们的身体紧贴于瑜伽球上,保持30秒以上,在慢慢的利用自己的身体,形成一个瑜伽球的圆形的状态,保持30秒,慢慢的一步步加强,在能够保持成一个圆弧形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离开瑜伽球了,基本这个动作就已经成型了,我们在在这个动作的基础上将我们的一侧腿慢慢向上抬起伸直,保持云速呼吸。

猫狗式,大多数人家里是有小猫小狗的,没事的时候可以看看它们伸懒腰的样子,首先我们四足触摸地面,下肢膝关节与脚尖触摸地面,然后收紧腹部,背部,头像上抬起,将我们的腰背部形成一道圆弧状,就有一种头部劲量去贴近我们的臀部肌肉,保持30秒的时间,反复练习。

瑜伽,作为一个能够修养身心的训练动作,它的一个动作能够变成很多种的姿势,但原理不变,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合理的调整我们的瑜伽动作,从而更好的改善我们的身体,还有就是重点提醒,富贵包不要以为是块脂肪或者是什么没有大问题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一些看是小小的毛病就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故事

全文共 2642 字

+ 加入清单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人圆、月圆、家团圆。中秋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最有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那么您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的来历风俗传说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秋节的习俗

1、拜月、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人们在大香案上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等月亮挂到半空时便开始祭拜。人们在自已的楼台亭阁上或家门口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2、吃月饼

中秋节秋高气爽,月亮最圆,全家团聚,“人月共圆”。正是这种人们希望团聚的愿望,因而形成了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人们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把月饼当做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当空,合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是中秋佳节必食之佳品。

3、赏灯

中秋节时,人们有放水灯的习俗,水灯漂浮在水面上,宛若群星灿烂,引众人驻足观望。人们高悬明灯、灯笼,庆祝中秋。

南方在中秋这日必玩花灯。花灯包括各种各式的彩灯,如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子灯及鸟兽花树灯。广西南宁除了用竹纸扎各式花灯让JL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柏子灯、南瓜灯、橘子灯。所谓袖子灯,是将袖子掏空,画出图案,穿上绳子,在里面点上蜡烛就可以了。南瓜灯、橘子灯也是将瓤掏出后制作而成的。这些灯外表朴素而制作简易,很受欢迎。而在广州、香港的小孩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子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杆中,再竖到高杆上,高挂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喜添美景。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又称月节,最早来自月亮崇拜-远古时期,白天靠日光,夜晚靠月光,人类看着月出月落,月缺月圆,心生敬畏,自然就产生了月亮崇拜。月半时的满月给人以圆润丰满的美感,中秋之夜也成为一年中最美丽、迷人的夜晚。宋朝诗人林光朝写道:“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农月八月十五成为我国特有的“月亮节”、“团圆节”。我国人民在月亮下所进行的祭月、拜月,赏月、玩月,走月、跳月等活动,充分体现了人民对月亮的崇拜。

广东中秋节的习俗

广州:树中秋

广州的传统中秋夜是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音同“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说到中秋,必然离不开灯。广州的小孩子会兴高采烈地让家长一起协助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将其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也有传统的纸扎成大形的孔明灯,灯下燃烛产生热气,使灯飞升向天,为中秋再添一景。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还有放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

东莞:照月

东莞有未婚男女在月下焚香燃烛祈求姻缘的传统。古时在东莞流传“月老为媒”的说法,家中如有男未婚女未嫁,便会在中秋三更夜时,于月下焚香燃烛,乞求月老为其撮合。还有一个传说,未孕妇女迎着月光沐浴,可会增加怀孕的几率。

佛山:舞火龙

在佛山南庄,流传了上百年的舞火龙习俗,寓意年年都好,身体健康。出场之前,用草编制而成的“火龙”要先插上香烛,再插上头柱香,每隔80厘米在“龙”身处放一油盏,村民们把香火插满龙身周边祈愿求福。出游时,炮竹和锣鼓为火龙开路,近百米的龙身被众人举起,翻腾起舞,场面热闹非凡。

潮汕:中秋美食多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广东潮汕的拜月活动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对象主要是妇女及儿童。妇女们会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对空祷拜。有的地方还有当中秋吃芋头的习惯,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农民们在芋头的收成季节,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惠州:舞火狗

佛山有舞火龙,而惠州龙门蓝田瑶族乡则有在中秋节举行“舞火狗”的习俗,据说已有三百年历史了。相传瑶族峒主年幼丧母,他的父亲是用狗奶将他喂大的。所以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村寨会举行舞火狗活动来感谢狗的养育之恩。

韶关:吃炸花生饼

在韶关市马市镇高水村,当地人过中秋时有吃炸花生饼的习俗。炸花生饼的制作过程是将几粒花生和粉浆放置在圆形铁具上,再将其放入高温的油锅里,等粉浆自动脱离铁具,圆形的花生饼便制成了,古人寓意团团圆圆。

阳江:吃糖鸡

吃糖鸡是阳江特有的习俗。“糖鸡”的制作过程是,先将白糖熬成浓糖加上少许面粉,然后做出龙船状、宝塔状、雄鸡状等形状的倒模,再加上少许色素,让其呈白、浅红、浅禄等颜色。“糖鸡”好看又好玩又好吃,所以在旧时很受到小孩子的喜欢。

深圳:多元化

因为深圳是一个多元化的新兴城市,这里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人,所以以前过节是各有各的特色。不过现在很多人渐渐地形成了中秋以吃团圆饭、赏花灯、赏月吃月饼等全国普遍的习俗为主。

农历中秋节拜月的寓意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明清之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的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后羿射日成功,拯救了人民,获得王母娘娘所赐仙丹,如若服用就会即刻升仙。后羿大喜,却舍不得自己的爱妻——美丽善良的嫦娥。

后羿把仙丹交给嫦娥,让她珍藏起来。然而此事,被后羿的手下蓬蒙所知。一日后羿带众人外出狩猎,蓬蒙假装生病没有跟随。待众人外出后,蓬蒙就持剑闯人内宅后院,逼嫦娥把仙丹拿出来,嫦娥自知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趁其不备,把仙丹全部吞人腹中。嫦娥吞下仙丹,身子马上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空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后羿回来不见爱妻,得知因果,伤心欲绝的他仰望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朦胧中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妻心切,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并逐渐演化出众多中秋节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元宵节的来历和传说 元宵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最早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据一般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关于元宵节的传说: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

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

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桂花的传说是什么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古时候两英山下,住着一个卖山葡萄酒的寡妇,她为人豪爽善良,酿出的酒,味醇甘美,人们尊敬她,称她仙酒娘子。 一年冬天,天寒地冻。

清晨,仙酒娘子刚开大门,忽见门外躺着一个骨瘦如柴、衣不遮体的汉子,看样子是个乞丐。仙酒娘子摸摸那人还有口气,就把他背回家里,先灌热汤,又喂了半杯酒,那汉子慢慢苏醒过来,激动地说,"谢谢娘子救命之恩。我是个瘫痪人,出去不是冻死,也得饿死,你行行好,再收留我几天吧。”仙酒娘子为难了,常言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像这样的汉子住在家里,别人会说闲话的。可是再想想,总不能看着他活活冻死,饿死啊!终于点头答应,留他暂住。果不出所料,关于仙酒娘子的闲话很快传开,大家对她疏远了,到酒店来买酒的一天比一天少了。

但仙酒娘子忍着痛苦,尽心尽力照顾那汉子。后来,人家都不来买酒,她实在无法维持,那汉子也就不辞而别不知所往。仙酒娘子放心不下,到处去找,在山坡遇一白发老人,挑着一担干柴,吃力地走着。仙酒娘子正想去帮忙,那老人突然跌倒,干柴散落满地,老人闭着双眼,嘴唇颤动,微弱地喊着:“水、水、……”荒山坡上哪来水呢?仙酒娘子咬破中指,顿时,鲜血直流,她把手指伸到老人嘴边,老人忽然不见了。一阵清风,天上飞来一个黄布袋,袋中贮满许许多多小黄纸包,另有一张黄纸条,上面写着: 月宫赐桂子,奖赏善人家。福高桂树碧,寿高满树花。采花酿桂酒,先送爹和妈。吴刚助善者,降灾奸诈滑。仙酒娘子这才明白,原这瘫汉子和担柴老人,都是吴刚变的。这事一传开,远近都来索桂子。善良的人把桂子种下,很快长出桂树,开出桂花,满院香甜,无限荣光。心术不正的人,种下的桂子就是不生根发芽,使他感到难堪,从此洗心向善。大家都很感激仙酒娘子,是她的善行,感动了月宫里管理桂树的吴刚大仙,才把桂子酒传向人间,从此人间才有了桂花与桂花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还有哪些传说 端午节有什么传说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传说主要有屈原投江自尽、孝女曹娥救父投江、伍子胥被陷害自尽以及纪念先贤介子推、廉吏陈临、越王勾践等。其中,流传最广、且说法最多的就是端午节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还有哪些传说

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神话小说《续齐谐记》及宗檩的《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纪念介子推等。因近代前对历史考证缺乏,导致各种牵强附会的起源说法甚多,也由于某些历史人物碰巧与该日有关联,于是便产生了“纪念说”,其中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

其中,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说法是这样的!传说,在公元前278年,秦军一举攻破楚国都城,眼看着家国覆灭,却无力救国的屈原痛心不已,选择了和家国同在。在写下绝笔《怀沙》之后,选择抱石投江自尽。百姓听闻此事,纷纷划船于江渚之上,就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但却一无所获。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将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当作了纪念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节美食年糕的由来与传说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美食年糕由来传说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水稻的种子,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早在辽代,据说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朝、清朝的时候,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年糕美味废闾鸱醇香,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

年糕的来历

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兽类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眼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快要下山觅食时,事先用粮食做了大量食物,搓成一条条,揿成一块块地放在门外,人们躲在家里。“年”来到后找不到人吃,饥不择食,便用人们制作的粮食条块充腹,吃饱后再回到山上去。人们看怪兽走了,都纷纷走出家门相互祝贺,庆幸躲过了“年”的一关,平平安安,又能春耕作准备了。这样年复一年,这种避兽害的方法传了下来。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

年糕传说

据说年糕是从苏州传开的。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帮助阖闾夺了吴国王位,并帮助他整年经武、强盛国势,但后来阖闾志得意满,命令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以显示他的功德。

城垣建成后,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

没过多久,吴王阖闾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谗言,伍子胥力谏吴王拒绝越国越王勾践的求和,遭到嫌弃并被赐死。伍子胥自刎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这时那位随从记起伍子胥从前的嘱咐,便急忙召集邻里一起来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时,才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顿时人们激动万分,朝着城墙下跪,拜谢伍子胥。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于是在伍子胥的家人主持下,分给城内饥民,大家暂时度过了饥荒。苏州人敬仰伍子胥的爱国忧民的精神,此后,每到寒冬腊月,就准备年糕,一来表示对伍子胥的怀念,二来可供在送旧迎新的春节与亲朋好友分享。所以,苏州年糕的造型与城砖相似,而且煮后不腻,干后不裂,久藏不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分竖鸡蛋的神话传说

全文共 2369 字

+ 加入清单

春分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明媚。春分时节,我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春分竖鸡蛋神话传说,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春分适合做什么

立蛋

“春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何以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

春祭

春分也是春祭的开始。春祭,即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吃春菜

孔子有言:“不时,不食。”食物也有自己的时节。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蔬菜。

在岭南一带,春分有吃春菜的风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春分到,送出春牛图。春牛图是指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再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一般都是能言擅唱歌者,主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俗语,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这些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

粘雀子嘴

春分这一天农民家里都要吃汤圆,还要把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煮好,用细竹叉扦好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踏青、放风筝

春分后,人们纷纷开始踏青出行,户外活动中,放风筝是一个重要项目。在古代,春分时还有簪花喝酒习俗,这一天,无论男女老少都会簪花。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鹞”和“鸢”都是鹰类猛禽,古时的风筝大多用绢或纸做成鹰的形状,因此风筝又称为“纸鹞”、“纸鸢”。后来,风筝的形状各异,春天放的多半为燕子风筝。

饮春酒

我国浙江、山西一带有在春分日酿酒的风俗习惯。古书中记载:“春分造酒贮于瓮,过三伏糟粕自化,其色赤,味经久不坏,谓之春分酒。”

拜神

春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春分竖鸡蛋的原理

原理一:春分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同时地球的磁场也相对平衡,因此蛋的站立性最好。

原理二:蛋壳上有许多高0.03毫米左右的突起,三个突起可构成一个三角形的平面,如果使鸡蛋的重心线通过这个三角形,就可以实现“竖蛋”了。

春分竖蛋的科学原理

从力学层面来讲,鸡蛋能不能立起来,取决于地球引力和鸡蛋本身的条件。据说春分其实对地球引力产生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而立鸡蛋,蛋黄成分起了很大的作用,蛋黄的下沉会降低蛋的重心,加上蛋壳本身凹凸不平,只要找到3个突出点,平衡后蛋就能够立起来了,在其他时节也是能给竖起来的。

春分的气候特征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地球上距赤道越远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一般北半球3,4,5三个月是春季,南半球为秋季。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

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

春分竖鸡蛋的神话传说

早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春分立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来临。其实,春分竖蛋立蛋与春分并不相干,是要使蛋的重心必须低于蛋中部最大周长的曲线位置。

在古老的传说中,春分这天最容易把鸡蛋立起来。天文学家介绍说,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以庆祝春天的来临。

春分的神话传说

在北方地区会拜太阳神,据说是一位叫做炎帝的帝王,上古时期很关心子民,因为那时缺乏粮食,到处都在闹饥荒,于是他便向上天求得种子,但种下去之后发现并没有好收成,于是继续查询原因,得知是缺乏光照,天上的太阳在睡觉。为了让农作物获得更好的生长环境,于是他骑上五色鸟,前去蓬莱岛把太阳唤醒,并将之带了回来。

从此大地就有了丰收的景象,人们为了纪念他,会在春分时节祭拜炎帝,请吃太阳糕。

春分为什么立鸡蛋

因为据说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昼夜等长,所以阴阳平衡,故鸡蛋容易立得起来,而且大地回春,草木都变绿色,一些似乎都苏醒了,人们精神也格外好,心情愉快,动作利索,竖蛋也没那么困难了。虽然没什么科学依据,但寄托了人们对温暖季节的期待之情。

春分为啥容易把鸡蛋竖起来

据说,这一天最容易把鸡蛋竖起来,其中还有一些科学道理。据专家介绍,春分是南北半球昼夜最长的日子,呈66.5度倾斜的地球地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刚好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很有利于竖蛋。

其次,春分正值春季的中间,不冷不热,花红草绿,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利索,也易于竖蛋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

全文共 1733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沿袭着清明祭祖的风俗,以此来缅怀先祖。关于清明节的来历传说故事,你都了解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传说一:这第一种说法距离我们比较远了,那就是群雄并起的三国时期。说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劳苦功高,治理蜀汉有功,深得百姓的爱戴。但是诸葛亮一生勤俭,在生前立下遗嘱,死后不能铺张浪费,薄棺微葬,于是朝廷就没有给他修盖祠堂庙宇。可是,在寒食节的三天里,许多老百姓都自发的在田间地头摆上贡品,前来祭拜故去的诸葛孔明。这件事被朝廷知道了,感觉对诸葛亮的后事安排的不妥,于是就正式将诸葛亮牌位移入刘备的庙宇里,并另行给诸葛亮修了一座庙供奉他。但是,这个时候寒食节野祭的风俗已经形成了,并逐渐演变成人们祭奠打扫自己先人的坟墓。

传说二:第二个传说就是在春秋时期,它来源于历史上的一位人物——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和臣子流亡路途上,重耳又累又饿晕倒在路上。臣子们身上都没吃的,万般无奈时有个臣子,名叫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知觉。

而后,重耳回到晋国,史称晋文公。当即奖赏当年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们。但却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伤心欲绝,退隐山林。

晋文公知晓后,后悔莫及,亲自带人去山林请介子推,然而却不知介子推去向。山上树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火烧山林把介子推逼出来。结果弄巧成拙反而烧死了他。

介子推临终留下血书上写:“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清明节。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 ,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清明节的习俗

1、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3、植树

清明植树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文献中早有记载。清明本是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早在周代就出现了“清明”这个词。到了汉代,《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静而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形成节日与寒食节有很大的关系,汉代规定清明在寒食节后两天,具体日子在冬至后一百零七日,唐宋时改为寒食节后一天。清明节因寒食节演变成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节日,其由来则与绵山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有关。

4、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5、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

6、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7、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说中食物的“有毒吃法”靠谱吗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食物的“有毒吃法”靠谱吗

谣传1:小葱拌豆腐致钙难吸收

专家点评: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成分,如果按照这一理论,当天只要吃了豆腐,就不能再吃任何蔬菜,否则都有可能导致和小葱一样的“杯具”。草酸与钙在体外实验中确实会生成草酸钙,但问题是,我们做菜时不是要用一斤小葱去拌一斤豆腐。且植物中的草酸含量极低,用少量小葱拌豆腐,不足以结合成草酸钙。

谣传2:土豆烧牛肉引发胃肠紊乱

专家点评:土豆烧牛肉有害论纯属无稽之谈。在胃酸的参与下,牛肉所含蛋白质被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初步分解,形成食糜,便于在小肠内被人体吸收。土豆主要成分是淀粉,所需的胃酸浓度低于肉类,但是,任何食物在消化时都会改变胃酸的浓度。不能依据“消化所需的胃酸浓度不同,会延长食物在胃里的滞留时间”,就推论出胃肠功能紊乱,甚至进而推论出土豆烧牛肉“有毒”。

谣传3:红白萝卜混吃破坏维生素C

专家点评:所谓的“红萝卜”应该是指胡萝卜。首先,白萝卜中维生素C含量十分有限。其次,胡萝卜中所含抗坏血酸酶,极易被加热分解。所以如果一定要保护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不妨先把胡萝卜加热,煮、炒、焖皆可,再吃白萝卜。

谣传4:海鲜与水果同食产生“砒霜”

专家点评:海味与水果同吃,要产生砒霜,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维生素C,一般要几千毫克以上;二是海鲜受到五氧化二砷污染。这两个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同时具备。

谣传5:茶叶煮鸡蛋更刺激胃

专家点评:做实验时,高浓度的茶碱可在一定实验条件下与铁元素结合。但鸡蛋中的铁含量并不高,煮茶叶蛋时发生上述反应的机会很低。

谣传6:豆浆冲鸡蛋失去营养价值

专家点评:豆浆中有抗胰蛋白酶,会阻碍消化,这也是喝生豆浆会腹泻的原因。而鸡蛋所含的黏性蛋白也会影响吸收,所以我们也不主张生吃鸡蛋。但是,加热到一定程度后,这些成分都会被破坏。因此,热豆浆冲鸡蛋,只要能煮熟,在营养价值和对人体健康方面都没问题。

谣传7:牛奶与橘子同食会腹泻

专家点评: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如果是这样,肉甚至米饭中所含蛋白质结构与牛奶相差不多。如果照这个逻辑,吃完饭也不能吃水果,否则也有可能出现腹泻。

谣传8:萝卜水果同吃致甲状腺肿

专家点评:说是萝卜与水果同吃,水果中的类黄酮会抑制萝卜中的抗甲状腺物质硫氰酸。其实,硫氰酸只有在体内缺碘的情况下才会影响甲状腺功能。如果碘摄入正常,吃萝卜和水果没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_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220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有一些农历时间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农历九月初九也是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之一,那么你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月初九是什么节日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踏秋”,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重阳节由来传说故事

其一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其二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

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退隐,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到来,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那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痕。如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寒食、九月九与三月三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汉刘歆《西京杂记》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使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上巳、寒食与重阳的对应,是以“大火”出没为依据的。

随着人们谋生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时间有了新的认识,“火历”让位于一般历法。九月祭火的仪式衰亡,但人们对九月因阳气的衰减而引起的自然物侯变化仍然有着特殊的感受,因此登高避忌的古俗依旧传承,虽然世人已有了新的解释。

九月初九有什么风俗

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重阳节三大饮食习俗

第一,重阳要饮“菊花酒”。

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金秋九月,秋菊傲霜,文人将九月称“菊月”,老百姓把菊花称“九花”,北京将菊花当成市花之一。由于菊花斗寒的独特品性,所以使得菊花成为生命力的象征。在古人那里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认为它是“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第二,是吃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秋高气爽,登高辞青,品尝花糕,赏菊吟陶渊明诗句,举办各种尊老敬老活动,充满了人间亲情。我国南方普遍有重阳节插茱萸驱邪的习俗,而北京则以敬老为主要内容,所以赏菊多,而插茱萸者少。

第三,是吃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张天师的传说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雷劈老元

据说,滕县以前是一块风水宝地,能出一斗二升小米的功名,后来怎么滕县当大官的没有了呢?相传在很久以前,张天师的干儿住在东戈前村,在后村的一个学堂里念书。前后村之间有一条河,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里,河上又没有桥,只好天天趟过去。就在这条河里住着一个老元(老鳖),已活了好几千年,它想脱掉鳖盖,变成人形,于是便在张天师的干儿子身上打了主意。这一年冬天,河水已经结了冰,但还禁(承受)不动人。这一天,张天师的干儿子来到河边刚要脱脚,老元在河底看见了,便抓住这个机会,趁学生不注意,变成一个老头上了岸,近前问道:“小兄弟你脱脚干么?”小孩说:“我过河上学去。”老元说:“你别脱了,水怪凉的,我背你过去”。小孩不愿意,老元说:“不要紧的,我有两岁年纪了,人老骨头硬,撑冻,你人小骨头嫩,凉了冰了落毛病。”小孩经不住老元这么三说两劝地也就同意了。从此老元就天天把他背过来,背过去。一直背了很多天。这一天,老元对小孩说:“小兄弟,我托你办点事行呗。”小孩说:“什么事,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量给你办。”老元说:“我给你一条手巾,麻烦你,叫你干爷在手巾上盖个印。”小孩心想:他这么大年纪,不怕水凉,天天背我过来过去,这点小事再不给人家办,就对不起人家了。于是就同意了。小孩接过老元的手巾回到家里,就找他干爷去啦。张天师接过手巾一看,便对他干儿说:“这个印我不能盖,这不是一般的手巾,就是一张人皮。”小孩说:“这明明是个手巾,你怎么说是人皮呢?”张天师说:“你说的那个老头是个老元,我要是把印盖在人皮上,我这个印就作废了,从此再也拘不来各路天神了。假若你不相信的话,我现在就把那个老元和那个没皮的鬼拘来,你一看就知道了。”说罢,张天师便念动真言,不大会儿,一个给锅拍样大小的老元从天上扑嗒一声落了下来。张天师用手一指说:“这就是天天背你过河的老头。如果你还不信,我再把那个无皮鬼拘来。”说着又念动真言,把那个无皮鬼拘来。张天师的干儿一看那个无皮鬼,吓得浑身发麻。张天师对他说:“这个无皮鬼,是老元趁他不注意,才把皮扒下来的。所以这个印我不但不能给他盖,还得把它劈死,免得它以后再继续作孽。”说着便念动真言,只听“咔嚓”一声雷响,把老元一劈两半。再说老元已经有了几十年的道业,雷声一响,只把它的躯体劈成两半,可它的魂灵借着雷声化作一道金光。“嗖”的一声逃到西南方向去了。由于它的灵魂不散,后来投胎脱生了赵文清。赵文清为了报前世之仇,发愤读书,后来中了状元。皇上封他什么官他都不做,派他哪里上任他都不去。后来他打听到张天师家住滕县,便要求到滕县来做了滕县的县官。他只要看见滕县哪哈有风水,就在哪哈盖庙;看着哪哈有财帛,就在哪哈挖坑弄壕。他又听说张天师的家住在东戈侯村,于是就在侯村后面塑了个拿鞭子的神像,用来撵猴。因为猴怕鞭子,这样一来就把侯村的风脉赶跑了。可巧侯村南边有个赵村,把猴给罩住了,这才免了侯村的大难。赵文清看到沙土是滕县的风水老窝,就派人在那里盖上了玉皇庙,想以此来压住滕县的风脉。谁知那哈的风脉太大,压不下去,顶得玉皇庙乱动弹。没法了,他又派人在那里挖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大坑,结果挖出来的那些带顶子的小泥人呀就没数啦。挖出来的那些大小长虫呀到处乱爬。自此,滕县的风脉就被彻底破坏了,所以以后就再也没有当大官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小满时节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2222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总不乏传说故事的流传,那么对于小满又有什么传说故事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满时节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满时节介绍

小满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小满,太阳黄经为60度。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所谓物候是指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按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这种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他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萌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叫做物候。

小满三候: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物候学的国家,《诗经》记载:“四月秀罗、五月鸣蜩、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物候专著,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及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中都记载了有关物候的内容,并逐渐发展成一年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中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里共有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 (意思是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于是便有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法。为了准确形容,人们在二十四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将其称之为这一候的花信风。

小满饮食习俗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书》:小满之日苦菜秀。《诗经》: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据说当年王宝钏为了活命曾在寒窑吃了18年苦菜。旧社会农民每年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要靠苦苦菜充饥。苦苦菜,带苦尝,虽逆口,胜空肠。当年红军长征途中,曾以苦苦菜充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江西苏区有歌谣唱:苦苦菜,花儿黄,又当野菜又当粮,红军吃了上战场,英勇杀敌打胜仗。苦苦菜被誉为“红军菜”、“长征菜”。

苦苦菜遍布全国,医学上叫它败酱草,宁夏人叫它“苦苦菜”,陕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时珍称它为“天香草”。中国著名美食家聂凤乔先生1958年在宁夏发现了开黄花的苦苦菜,名曰“甜苦菜”,其叶片大,茎秆脆,苦中带甜。与常见的开蓝色花朵的苦苦菜相比,有很多优点。

苦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清凉嫩香,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纲目》:(苦苦菜)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宁夏人喜欢把苦菜烫熟,冷淘凉拌,调以盐、醋、辣油或蒜泥,清凉辣香,吃馒头、米饭,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黄米汤将苦苦菜腌成黄色,吃起来酸中带甜,脆嫩爽口。有的人还将苦苦菜用开水烫熟,挤出苦汁,用以做汤、做馅、热炒、煮面,各具风味。

小满节气台湾彰化附近的海域可捕获黑鲳,东北部的苏澳及南部海域则可捕获到飞鱼。高雄县的旗山、美浓等地的香蕉已经进入盛产期。台湾是有名的香蕉出产地,每年都有很多香蕉外销到世界各地。

小满时节传说故事

【传说一:蚕神诞辰】

小满节时值初夏,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栽桑养蚕是江南农村的传统副业,家蚕 全身是宝,及乡民的家食之源,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的感激之情。于是这个节日便充满着浓郁的丝绸民俗风情。

据记载,清道光七年(1827 年),江南盛泽丝业公所兴建了先蚕祠,祠内专门筑了戏楼,楼侧设厢楼(相当于剧院之包厢),台下石板广场可容万人观剧。小满前后三天由丝业公所出资,筵请 各班登台唱大戏,不过演戏也有个行业忌讳,即是不能上演带有私生子和死人的情节的戏文,因为“私”和‘‘死”都是“丝”的谐音,以故三天所演的戏目都是丝 业公所董事门反复斟酌点定的祥瑞戏,讨个吉利。

【传说二: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在相关的传说里二车神,是一条白龙在小满时节,人们在水车蓦上放上鱼肉、香烛等物品祭拜,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人田中,有祝福水砚涌旺的意思。

【传说三】

春天的气息还未散尽,日历就翻到了小满。

站在村口,放眼望去,尽是一派葱茏。立夏前栽插的早稻秧苗已返青、分蘖,绿油油的一片;田埂上的黄豆苗举着嫩叶,迎接阳光;地里的小麦齐刷刷地吐出麦穗,麦粒儿胀饱满了颖壳,青里带黄。剥一粒捧在手心,圆润光洁;掐断麦粒,会露出稠糊状白色胚胎,那是麦儿的精灵。“麦到小满日夜黄”,南风一吹,麦穗儿一天一个样,渐渐进入成熟期,等待人们收割。

小满时节,河渠库塘里蓄水渐满。俗语云:“小满不满,无水洗碗”,“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庄稼人就盼着小满时节雨水丰沛。而这时的雨水也天遂人愿,小河小溪渐次丰腴起来,清澈的河水一路欢歌。绿油油的野草,铺满了浅滩和河岸,彩蝶在草丛中翩跹起舞,青蛙在岸边尽情高歌;池塘里,鹅鸭成群,或谈情说爱,或嬉戏打闹,或扎猛子捉鱼虾;水库里则是碧水如镜,蜻蜓在浅草边玩耍戏水,鱼儿在水里闲逛漫游,水鸟在空中表演滑翔,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一片黛绿……水光山色,如巨幅风景画,令人陶醉。

小满时节,天气渐渐热起来,春装有些穿不住了。性急的女孩子穿起了短袖衫短裙,绽放出青春阳光,把乡村点缀得五彩斑斓。

小满似一位二十出头的村姑,丰满而又水灵,腼腆而又秀气,浑身上下都透着热烈而清新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新疆魔鬼城在哪 你听过它的传说吗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新疆的准格尔盆地有着一座魔鬼城,每到夜晚就会鬼哭狼嚎。据说这是一座被天神诅咒过的城堡,城中所困着的便是贪得无厌的亡灵。那么本期的城市文化,为你解析恐怖的新疆魔鬼城之谜。

魔鬼城又称乌尔禾风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乌尔禾矿区,西南距克拉玛依市100公里。有一处独特的风蚀地貌,形状怪异、当地人蒙古人将此城称为“苏鲁木哈克”。

维吾尔人称为“沙依坦克尔西”,意为魔鬼城。其实这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雅丹地貌以新疆塔里木盆地罗布泊附近的雅丹地区最为典型而得名,是在干旱、大风环境下形成的一种风蚀地貌类型。魔鬼城呈西北、东西走向,长宽约在5公里以上,方圆约10平方公里,地面海拔350米左右。

据考察,大约一亿多年前的白垩纪时,这里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泊,湖岸生长着茂盛的植物,水中栖息繁衍着乌尔禾剑龙、蛇颈龙、恐龙、准噶尔翼龙和其它远古动物,这里是一片水族欢聚的“天堂”,后来经过两次大的地壳变动,湖泊变成了间夹着砂岩和泥板岩的陆地瀚海,地质学上称它为“戈壁台地”。

关于魔鬼城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传说这里原来是一座雄伟的城堡,城堡里的男人英俊而健壮,城堡里的女人美丽而善良,城堡里的人们勤于劳作,过着丰衣足食的无忧生活。然而,伴随着财富的聚积,邪恶逐渐占据了人们的心灵。他们开始变得沉湎于玩乐与酒色,为了争夺财富,城里到处充斥着尔虞我诈与流血打斗,每个人的面孔都变得狰狞恐怖。

天神为了唤起人们的良知,化作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城堡。天神告诉人们,是邪恶使他从一个富人变成乞丐,然而乞丐的话并没有奏效,反而遭到了城堡里的人们的辱骂和嘲讽。天神一怒之下把这里变成了废墟,城堡里所有的人都被压在废墟之下。每到夜晚,亡魂便在城堡内哀鸣,希望天神能听到他们忏悔的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全文共 3653 字

+ 加入清单

八节,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腊八粥的寓意象征

寓意一: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五谷丰登。

古代上至贵族皇室下达平民百姓,叩谢天地、祭祀神灵、祖先,感谢这一年的恩泽庇佑,祈求来年施恩风调雨顺、财谷满仓。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很多地区的农户都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煮上满满一大锅的腊八粥进行腊祭,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生活的美好愿望。

寓意二:邻里乡亲互赠粥,喝了好人缘。

腊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腊八粥,每家放的干果食材各不相同,各有风味。招呼朋友到家里喝一碗热热的腊八粥,或者煮好粥送到亲朋友邻家,你家送过来,我家送过去,表达一年的感谢和祝福,是一种很好的联络感情的方式。

寓意三:腊八舍粥,行善积德一生好运。

以前大户人家都会在这天在门口支起大锅,煮上几锅杂米粥,撒进豆类干果,布施给穷人、乞丐、孤寡老弱病残的人,腊八粥在寒冬让人们果腹御寒,助人做好事功德无量。很多寺庙也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赠予信众,喝福寿粥健康好运。

寓意四:忆苦思甜,崇尚节俭的生活。

民间有谚语:“吃顿杂合粥,经验记心头。”相传古代有老两口省吃俭用给儿子留下祖业,而儿子和儿媳妇好吃懒做很快败光了家业,腊月初八这一天,小俩口冻饿至极无米下锅,幸好有村人合力接济,小两口把这些大米、面块、豆子、枣子等百家食材混在一起煮了一锅“杂合粥”。这顿粥让小夫妻感动并振作起来,勤劳耕耘终于在第二年有所收成,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腊八粥的由来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是由中国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而形成的风俗。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年轻时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为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他在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奶与谷物共煮而成)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

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也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持钵,沿街化缘,将收集的米、栗、枣、果仁等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大家认为吃了可以得佛陀保佑,所以贫穷人家称它“佛粥”。一般,寺院的佛粥既美味且量多,以满足来寺院参加纪念法会的善男信女需要。有些信众专门奔“粥”而来,认为腊八供养佛陀的粥吉祥,不仅自己食用,还带回家供家人享用。年复一年,寺院做腊八粥的传统便广泛传播到民间。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故事

一、牧女乳糜救佛祖的传说

提到腊八节,就不得不说腊八粥。相传,腊八粥来自印度,是一种宗教节日食品。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本是印度北部迦吡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名字叫悉达多。他当时看到众生受到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就决心出家修道,寻求解决生死烦恼的方法。在他修苦行期间,因为每天只吃一麻一米,所以瘦骨嶙峋,好似枯木一般。有一位牧女把自己的午餐拿出来布施给悉达多太子,悉达多太子才恢复了元气。后在菩提树下静坐悟道成佛,人们为了纪念佛祖成道,就效仿牧女献乳糜的传说,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为“八宝粥”。

二、悼念民工的传说

传说秦始皇在修长城时,民工常年吃住在工地,吃饭问题还要自己解决,让家人送饭吃。有的人家因为贫穷或者遥远,粮食就不能及时送到。有一年腊月初八,民工们断了粮,大家就开始翻腾粮袋,把收集到的豆子、米等各种粮食都汇集到一起,熬了一锅粥吃了,但最终还是都饿死了。为了纪念这些民工,人们每到腊八的时候,就吃“腊八粥”。

三、宝娃悔过的传说

传说有个人叫宝娃,好吃懒做,生活奢侈,不久就把父母留下的家产糟蹋光了。到了腊月初八,别人都开始准备年货,他家却一贫如洗,看着满面泪水的媳妇,宝娃羞愧难当。乡亲们知道后,就东家一碗米,西家一碗豆,送来了各种粮食、蔬菜。宝娃媳妇将这些粮食蔬菜合到一起,熬了一锅粥,解决眼前的困难。从此以后,宝娃不仅勤奋劳动,而且生活节俭,很快就富裕起来了。为了让宝娃记住这个教训,宝娃媳妇每到腊八这天,就熬腊八粥。人们为了用这个故事教育子女,也在这天吃腊八粥,渐渐形成了风俗习惯。

四、朱元璋吃粥的传说

相传朱元璋当年在牢房里受苦时,又冷又饿,朱元璋就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谷物粮食,他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为这天是腊月初八,所以朱元璋就美其名曰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就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吃过的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

五、纪念岳飞的传说

相传南宋年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当时正值数九寒冬,因粮草不足,岳家军挨饿受冻。老百姓们知道后,都相继送些粥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后,大胜而归。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后来便约定俗成,沿用至今。

腊八节的由来

(一)腊八节起源于“腊祭”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源于“腊祭”的说法比较流行。据百度百科“腊祭”条目:腊八节起源于古代的“腊祭”,到南北朝时期才成为固定的节日。“腊”是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腊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时的人们在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祀百神。

据《风俗通》记载:“腊者,猎也。因猎取兽祭先祖或者腊接也,新故交接,脚猎大祭以报功也。”由此可以看出,“腊”与“猎”相通,“腊祭”就是用打来的野兽进行祭祀,祭祖先,祭百神。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腊月腌制的猪肉称为“腊肉”。

从以上文字可知,腊八节起源于“腊祭”,与猎取野兽密切相关。这种看法有失偏颇。有学者以为,这是把“腊月”的起源误当成了“腊八节”的起源,产生了时间上的错位。

因为从时间上看“腊祭”的年代更为久远。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技术社会形态来看,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渔猎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序列。也就是说渔猎社会早于农业社会。

“腊祭”应该存在于渔猎社会,《周易·系辞下》中有伏羲氏“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的说法,说明从伏羲氏时代开始,早期原始人类的经济活动以渔猎经济为主。后来到了农业社会形态,还要祭祀神灵,但不再使用猎取的野兽,而使用富有农业特色的“七宝五味粥”。

再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腊”字的“月”字旁是形旁,表示“肉”,“腊祭”实际上是用打猎得来的野兽的“肉”来祭祀神灵。可见,“腊月”是渔猎社会的产物,而“腊八节”绝对应该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二)腊八节起源于“佛成道日”

栗治国先生在《“腊八”新解》中这样描述腊八节的由来:“佛祖释迎牟尼在修道时因饥饿、困顿而昏厥在了哈比尔邦尼连任附近的菩堤树下,巧逢一位牧羊女打此往过,遂以粮、豆、干果熬粥救活了佛祖,终使其得道成佛,而这一天正好是汉历的腊月初八,佛教界称之为‘成道日’。佛祖‘成道日’煮粥祭祀的活动传入我国后,逐渐形成腊八节吃腊八粥的节俗。”栗先生随后评价说:腊八节因佛而起的说法只是佛教徒的一种附会而已。”这一评价十分中肯。

首先,在时间上,十二月称“腊”,始于我国秦代。而释迎牟尼成道是在公元前550余年的春秋之时其时十二月并未称“腊”。古印度使用的是印度历而不是夏历。印度历的释迎牟尼成道日在夏历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不可能将释迎牟尼的成道日固定在夏历的十二月初八日。

其次,在行为上,佛教寺院僧众取香谷及果蔬等物煮粥供佛。腊月初八日寺院僧众可以用腊八粥供佛,但不等于说腊八粥起源于腊月初八日的释迎牟尼成道。换句话说,是先有腊八粥后有以粥供佛的行为。

第三,在广泛性上腊八节喝腊八粥几乎是全民一致的行为。佛祖的“成道日”只可能在寺庙僧侣和善男信女之中传扬,不可能成为全国百姓统一的祭祀日。

(三)腊八节起源于朱元璋

据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年少时家中十分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一年冬天的腊月初八,又冷又饿的放牛娃朱元璋挖到了一个老鼠洞,从里面竟然挖出一些大米、红豆、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就把这些东西熬成了一锅粥美餐一顿。

谁知这粥奇香无比,令他终生难忘。后来朱元璋统一天下,当上皇帝,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在每年腊月初八都让御膳房进献此粥,成为宫中定制。后来这一宫中节俗逐渐演化为民间节俗。

学界认为,这也是附会之说。因为皇家、官家的认可和支持只能促使喝腊八粥这一节俗发扬光大,但用皇权强制将其推行到民间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再者,有史书记载,喝腊八粥的风俗在宋代就已有,并非起源于明代的朱元璋。南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说:“十二月初八日,大刹寺院谓之腊八,僧众设五味粥供佛名曰腊八粥。”

从起源上看,腊八节被披上了迷信外衣,赋予了宗教色彩,施加了皇权影响,其社会文化意义没有得到真正的彰显。腊八节的文化意义之根就在于农耕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白梅花的花语和传说故事

全文共 1871 字

+ 加入清单

梅花一直是很多文人雅士用来形容一些品德高尚,高风亮节的人。而梅花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它象征着不屈不饶、勇往直前和坚韧不拔。在冬天傲雪开放的白梅更是纯洁坚韧的,下面的花语为大家带来白梅的花语及传说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白梅花基本资料:

【药材】:干燥 花蕾,呈圆球形,直径4~8毫米,基部常带有小梗。苞片3~4层,褐色 鳞片状。苞片内有萼片5枚,淡黄褐色,微带绿色,卵圆形,覆瓦状排列, 基部与 花托愈合。 花瓣5枚或多数,白色或黄白色,紧紧相抱。花瓣内包含许多黄色丝状的雄蕊。中心有一枚 雌蕊, 子房呈卵形而有细长的 花柱。质轻。气香,味淡而涩。以花匀净、完整、含苞未放、萼绿花白、气味清香者为佳。

【化学成分】:花蕾含 挥发油,主要为 苯甲醛、异丁香油酚、 苯甲酸。

【性味】:酸涩,平。

①《纲目》:"微酸,涩,无毒。"

②《百草镜》:"性寒。"

③《食物宜忌》:"味酸,涩,性平。"④《饮片新参》:"苦微甘。"

【归经】:《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

【功用主治】:舒 肝,和 胃,化痰。治梅核气,肝胃气痛,食欲不振,头晕,瘰疬。

①《本草原始》:"清头目,利 肺气,去痰壅滞上热。"

②《百草镜》:"开 胃散郁。煮 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

③《纲目拾遗》:"安神定魂,解痘毒。"

④《饮片新参》:"红梅花清肝解郁,治头目痛;绿萼梅乎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外用:敷贴。

主产江苏、浙江、安徽宣城等地。

花冠红色者,称为红梅花,形态与白梅花相似,但较白梅花稍大,花冠淡红色,重瓣,萼红褐色。主产四川、湖北等地。但药用以白梅花为主,红梅花则较少使用。

【选方】:

①治咽部梗塞感(但无阳性体征):绿萼梅二钱,橘饼二个。煎服。(苏医《中草药手册》)②治唇上生 疮:白梅瓣贴之,如开裂出血者即止。(《赤水玄珠》)

③治 瘰疬: 鸡蛋开一孔,入 绿萼梅花将开者七朵,封口,饭上蒸热,去梅花食蛋,每日一枚,股七日。(《纲目拾遗》)

④预稀痘疹:每年腊月清晨,摘带露绿萼梅蕊一百朵,加上白糖,捣成小饼,令食之。( 王玷桂《不药良方》)

⑤治疽已出未出,不起不发,隐在皮肤,并治麻症斑症: 梅花一两, 桃仁、 辰砂、 甘草各二钱, 丝瓜五钱。为末,每服五分,参苏汤下。(《 赤水玄珠》)

【产地】:我国 南方地区多有生产如: 江苏、 浙江等省。

【产季】: 立春前后采收。过早太嫩,花外有红色萼片;过迟花瓣开放,不符合质量。

【产地加工】:将 花苞与 蒂一起摘下,晒干,除去梗屑即可。或用微火烘干,烘时不宜过长,需轮流换烘,不能一次烘干,以防烘焦和颜色变暗。

【品质优劣】:以身干,匀净、颜色新鲜含苞未放、气味芳香者为佳。

【成分】: 花蕾含 挥发油,油中主要含 苯甲酸、异丁香油酚、 苯甲酸。

【效用】:升阳气、解毒、生津、开胃、散郁。治痰热壅滞,暑热烦躁、瘰疬结核、痈疽肿毒。

【贮藏】:放置干燥通风处,防生 霉及虫蛀。

相关

白梅的花语:忠贞、坚毅

白梅干燥花蕾呈圆球形,直径4~8毫米,基部常带有小梗。苞片3~4层,褐色鳞片状。苞片内有萼片5枚,淡黄褐色,微带绿色,卵圆形,覆瓦状排列,基部与花托愈合。花瓣5枚或多数,白色或黄白色,紧紧相抱。花瓣内包含许多黄色丝状的雄蕊。中心有一枚雌蕊,子房呈卵形而有细长的花柱。质轻。气香味淡而涩。以花匀净、完整、含苞未放、萼绿花白、气味清香者为佳。

白梅花的花语

白梅的传说

传说很多年以前,一个祥和的乡村里,有一对相爱很深的习武的师兄妹,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妖怪,它无恶不作,人们安静的生活被打乱了。这对师兄妹为了挽救村里的人们,他们背上宝剑去找妖怪,经过几天恶战,眼看就要赢了,师兄也感觉体力渐渐不支,就在那时,妖怪对着师兄就是一剑,师妹看师兄危险,飞身上前挡在师兄前面,利剑深深地刺入师妹的胸膛,师兄大惊失色,奋起连着几剑刺向妖怪,终于,妖怪被杀死了,师兄抱起已经脸色苍白的师妹大声呼叫,然而由于失血过多,师妹快了不行了。

她对着师兄浅浅一笑说:“你很勇敢,我爱你,永远爱你!。”说完闭上了美丽的双眼。师兄悲痛欲绝,突然奇迹发生了,只见漫天大雪纷飞,怀中的师妹慢慢消失了,在师兄面前冒出一棵幼苗,师兄知道那是师妹化身而成,不由抚摸幼苗哀伤不已,他的眼泪滴落在幼苗上面,很快长成了一棵大树,这棵树上没有叶子却开满了白色的花朵,淡淡的清香弥漫千里。这就是梅花。

师兄舍不得师妹,从此在梅花旁搭建了一间房子,每天在前面吟诗舞剑,直到要死的那一天,他靠着那株白色的梅花说着自己一辈子说不完的情话,死后也变成了梅花,开出的花朵鲜红,那是他热烈的爱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暑节气的传说故事来历

全文共 2681 字

+ 加入清单

大暑的暑其实就是指一个炎热的意思,大暑的大代表着极其炎热,也就是说在我们进入到夏天末尾的时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暑节气传说故事来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大暑节气的含义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是炎热之极的意思。大暑是一年中日照最多、最炎热的节气,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节气特色美食

1.吃伏面

都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伏日吃面,这一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在北方,大暑到了吃面去,大暑、二伏宜吃面。

入伏后,正是麦子丰收的季节,用新小麦做成的面食富含糖类、B族维生素、多种矿物质等,夏季炎热排汗多,可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伏天吃面也可以增进食欲。

面条的吃法也多,拌面、炸酱面、打卤面、凉面等。

2.吃伏羊

民间历来有伏天吃“伏羊”的习俗,吃“伏羊”属于“三伏补”的一种。

高温的三伏天吹空调、风扇易使体内寒气过重,如果体内固有寒气,三伏天吃羊肉散寒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羊肉这种温补食材能温阳散寒。羊肉热量低,脂肪少且蛋白质含量较高,每100g羊肉蛋白质含量20.5g。夏季吃热性羊肉,伴以葱、姜、蒜、花椒等热性作料,能刺激人体大量排汗。

在我国的鲁西北、江苏徐州、上海等地都有伏天吃羊肉的习惯。在山东,不少地区有大暑当日“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如枣庄市。

3.吃鸭肉

俗话说“大暑老鸭胜补药”,因为鸭子属于水禽,是凉性的食材,在热天里多吃它,有滋阴润喉、祛湿解暑的功效。鸭肉营养价值高,鸭肉每100克鸭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7.5克、钙11毫克、磷1.45毫克、铁4.1毫克、维生素B2 0.15毫克……属于优质的高蛋白低脂肪肉食。

夏季吃鸭,安徽亳州茯苓八宝鸭,调节脾胃开胃口,清热解暑又祛湿。茯苓,有助于健脾祛湿、清热解暑。赣州酸酒鸭,用指天椒、米醋一起与鸭子烹调,酸辣爽口,开胃解暑。

4.吃童子鸡

“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湘中、湘北素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鸡。杭州有“头伏火腿二伏鸡”;江苏扬州有“入暑三伏,一伏一对童子鸡”等。童子鸡补而不腻、益胃升阳,适合于儿童、中老年人及抵抗力低下者暑天食用。

5.吃姜

很多地区都有着“大暑吃姜”的习俗。台州椒江人有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调蛋,用姜汁、鸡蛋和红糖一同调匀,装小碗进大锅干烧,烧出的蛋品甜中带辣,还能再加核桃粒、桂圆、红枣等配料。

除姜汁调蛋外,浙江台州属于无姜不欢。喝姜汤、姜茶、姜米粥,吃姜炒米、姜汤面、姜汁核桃炖蛋、姜炒米、姜糖、姜渣蛋、姜汁冰淇淋等。

“冬吃萝卜夏吃姜”,因为夏天容易出现脾胃虚寒、食欲不振、中暑的情况,吃姜能借助姜的辛热温暖脾胃、提高食欲、排汗祛暑。而且生姜中的姜辣素对促进肠蠕动、助消化有一定作用。

伏姜茶,是一种民间传统养生饮品,需在三伏天内制作,适合秋冬驱寒饮用。选用老姜,加小苏打刷干净,再彻底晾干,拍碎切末,和红糖一层一层交叠,放入提前消毒沥干的玻璃罐中,盖上纱布封口,拿到太阳下晒。伏姜茶要一直晒到末伏,老姜充分吸收伏天太阳热量,驱寒温补的功效才突出。晒好的伏姜密封保存,可以放一年左右,想喝的时候,用开水冲服即可。

6.莲子汤

莲子被称为“水中灵芝”,大暑当天必喝一碗莲子汤,是从明清时期流传下来的习俗。这是因为莲子性味甘平,有补脾涩肠,养心安神的功效。

大暑前后采收的称为伏莲,也称夏莲,这个时候的莲子颗粒饱满、肉厚质佳,新鲜莲子只有每年的7~8月份才有,等到天冷就只能吃到晾晒后的莲子了。新鲜莲子生吃,清爽脆甜;煮汤,软糯清鲜;挑出来的莲心还能单独泡成一壶消暑茶。

7.吃仙草

民谚有云: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的时候有吃仙草的习俗。烧仙草,又称凉粉、草粿、青草糊、仙人板等,主要原料是仙草,又叫仙人草、凉粉草,形状略似薄荷。

大暑节气来临,温州人有吃青草豆腐的习俗。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与菊花、金银花等中草药煎制成豆腐形状、冷却后即可食之。

8.吃米糟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作“过大暑”。米糟是将米饭拌和白米曲让它发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划成一块块,加些红糖煮食。

9.吃荔枝

莆田人“过大暑”家家都吃荔枝,过门拜访亲友,荔枝也被作为消暑佳品。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将鲜荔枝浸于冷水中,凉却后食用,不失为一件美事。吃荔枝不要超过200~350克/天,大概10颗左右。而儿童最好不超过5颗/天,老人、糖尿病人更不能贪嘴。

10.吃菠萝

“小暑吃芒果,大暑吃菠萝”,菠萝中所含的蛋白质分解酵素,可以帮助分解蛋白质、脂肪等,促进肠道消化;而它自带的天然果香,则可促进人体唾液分泌,增进食欲。

大暑节气的传说故事来历

在大暑这个时间段有一些比较有名的传说,这些传说故事都和这个时间的特征有关。东晋时代,南平新洲有一个叫人车胤的,字武子,自幼聪颖好学,勤奋不倦,博学多通。但因家境贫困,父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闪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集中在-起,不就成为一钉了吗?于是,他去找了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把来当作灯用,自此学识与日俱增。《三字经》 说:“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大暑的风俗

夏天最热的时候就是在三伏天,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会在这个时候举行一个送大暑船的习俗,这个活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带着美好的寓意。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 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计能去除体内湿气,姜计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大暑节气的由来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除夕的传说是什么

全文共 2653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那么除夕有着什么样的传说呢?下面由小编带去大家了解一下。

除夕的故事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岁除等。是时值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辞旧迎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除夕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受汉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2014 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历史记载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的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它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东西吃,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所以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或是在自己的家门前贴春联。等方事来躲避恶兽——夕,之后他们又贴对联,放鞭炮,“夕”再也没有来过了。

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逼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少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曾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不用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孩子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的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行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从此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弄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中央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快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

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除夕:腊月卅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夕”的这一夜。

红布:如今的对联。

如今我们过年的很多俗语与习惯都来源于这个传说:

年初一: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这个救了整个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 ,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守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待的过程。守岁就是守着碎竹片的简称。

而除夕夜里大家饿了,拿东西出来吃则演变成了我们齐聚一趟欢声笑语如今的年夜饭。

除夕的禁忌

相传,除夕之夜诸神要下凡领受人间的香火,为此民间有诸多禁忌。

1、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灵身上,如果神灵恼怒就会降祸到人。

2、忌恶声谩骂,大声呵斥、小孩哭闹;相传这种态度对神灵不敬。

3、忌讳打破碗碟;万一打破了,就念叨“碎碎(岁岁)平安”化解。

4、土家族人忌讳挑水,担心惊动龙王,影响到来年的风调雨顺。

5、除夕守夜,灯要彻夜不灭,忌黑暗。

6、禁忌开箱柜,以免财物丢失。

7、贴窗花、对联剩下的浆糊不能留,否则来年日子会越过越糊涂。

8、病人要暂时停药,家里年前煎过的药渣一定要倒掉,不要留下;据说这样才有利于来年的身体健康。

9、 说话禁忌:“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

除夕的传说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春节的来历传说以及各地的习俗

全文共 6973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传统佳节,俗称“过年”,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由来的传说,春节全国各地有什么习俗,大家了解多少呢?下面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关于春节的来历、习俗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窗花与“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中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藏族的春节习俗

据藏族学者说,在古老的年代,西藏并不是冬春之交过年,而是夏天过年,"麦熟为岁首","雪山下,麦子黄了,快乐的新年来了。"现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都有秋收前过"望果"节的传统。人们穿古代服装,骑着马,沿丰收的青稞地转圈祈祷,还要骑马射箭,围着篝火跳舞狂欢,既娱乐自己,又娱乐本地的保护神。相传,这都是古代西藏六月过年的遗留。

还有在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的,"麦收为岁首"。拉萨东面四百公里、雪山和原始森林环绕的工布(林芝)地区,到现在还是藏历十月初一过年,称为"工布洛萨"。藏史记载,工布地区历史非常久远,早在吐蕃王朝建立之前,西藏的原始宗教苯教就在这里非常盛行。藏历十月过新年,源起于那些古老的时代。

大约公元13世纪,萨迦王朝统治西藏的年代,藏胞便在藏历正月过年了。但农民们往往提前在十二月初一过年,称"索朗洛萨"(农民新年)。因为到藏历正月,春气萌动,备耕繁忙,农民已没有心思过年了。

新年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贵的首饰,即使是经济条件较差的人,也要预备一件过年的袍子,或者一两样粗糙的装饰品,藏话叫萨举",即新装。这些当然出自藏胞爱美的天性。但也有说法,神王辛者曲杰,要从铜镜里观察世人的生活,大家穿得漂漂亮亮,他高兴,再给世人一些恩惠,穿得破破烂烂,他心烦,降下灾害和瘟疫。因此,过年穿新衣,有取悦于神王的意思。正月初三,拉萨人成群结伴,走出喧哗热闹的街市,来到东郊的宝瓶山和西郊的药王山,插经旗、挂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人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农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强壮的犏耕牛打扮得更加漂亮,额头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红旗和彩色羽毛,肩上披挂彩缎,缎子上缀满贝壳和松石,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用"花枝招展"来形容,是毫不过分的。

赫哲族的春节习俗

赫哲族的春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滑雪、射草靶、叉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1)春节的传统民俗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而时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动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春节风俗之【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中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中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畲族的春节习俗

畲族过春节要舂糍粑,取其谐音,祝愿在新的一年里有好糍(时)运,日日粘粘(年年)甜。畲族祀奉"盘瓠"祖先,大年初一,全家叩拜"盘古祖图"(根据盘瓠传说绘成的画像),讲述祖先创业的艰辛。

白族的春节习俗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

满族的春节习俗

满族过春节时要贴窗花、贴对联和"神"字。年三十全家包饺子,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和尚头"饺子,恐日子过"秃"了。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的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

春节节日的起源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说法诸多,其中有几种较具代表性的说法,春节源于腊祭、源于巫术仪式说、源于鬼节说等,[3] 其中最被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时期兴起。

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的时间演变

春节以前也称元旦,是在正月的第一天。而中国历代的正月的设定日期却并不一致:

夏朝用孟春(即正月)为正月。

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天文学家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原来以十月为岁首改为以孟春为岁首,后人在此基本上逐渐完善为我们当今使用的阴历(即农历),落下闳也被称为“春节老人”。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风俗之【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蒙古族的春节习俗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作"白节"。蒙古族过年的准备工作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即开始。除了扫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还要人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先向长者敬辞岁酒,再向同辈敬酒,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初一给长辈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13、春节来历的两个传说

关于“春节”的起源,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头上长着角,非常凶猛恐怖。“年”长年居住深山,每到特定的一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每个村里的人们全部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里一片匆忙恐慌,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得浑身发抖,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就是春节。

“春节”的名称变革

在不同时代,春节有不同名称。

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袁世凯将元旦定义为西历01月01日,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壮族的春节习俗

壮族的春节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一、初二,共三天。除夕,家家杀鸡宰鸭,蒸制扣肉、粉精肉、叉烧肉等。除夕的米饭要蒸得很多,象征富裕。饭桌上要有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还要炖猪脚和炖整鸡。粽子是壮族春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但在三十晚上却不吃。壮族的粽子是较高贵的食品,大的一、二年重,小的仅二、三两。除此还有一种"凤莫",意为特大粽子,重达一、二十斤。粽子味香堪称一绝。正月初一和初二有客人至要吃粽子。春节期间要举行对歌、打陀螺、跳舞、赛球等文体活动。

达斡尔族的春节习俗

达斡尔语称春节为"阿涅"。年三十早上,家家洒扫庭院,在大门的正前方用杂物和家畜粪码成一个高高的垛,傍晚燃起垛后,轻烟缭绕,到处笼罩着节日的气氛。老人们将大块的肉、馍、饺子等食物抛进火堆,祝福人畜安康、五谷丰登。晚上全家吃手把肉并进行各种辞旧迎新活动。人们在房屋西侧雪地上插上香,朝西叩拜,以示缅怀祖先。除夕夜家家吃饺子,饺子里包有白线,意寓长命百岁。春节期间有曲棍球比赛、化装舞会、听书唱歌等游戏。

春节风俗之【办年货】

中国的家庭过年前要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过年期间的食品(过年市场多不开门)。办年货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中国人办年货的方式变得更加现代,不拘泥于传统。

山西地方有个特别的年货:刷子和筷子每年必买,谐音‘快发’之意。[12]

春节风俗之【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布依族的春节习俗

布依族在除夕前要准备粑粑、米酒等节日食品,除夕夜守岁至天明。雄鸡报晓,姑娘们争先恐后到河边担水,谁先担回第一担水,就说明她最勤劳、最幸福。

拉祜族的春节习俗

拉祜族在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岁的习俗。

高山族的春节习俗

高山族的人们在春节里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成群结队欢聚在村边寨头畅饮美酒,并在乐器伴奏下尽情歌舞。有的村寨还举行叉鱼比赛,开展背篓球、竿球等体育活动。

春节风俗之【贴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是有史为证的。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10]

佤族的春节习俗

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贺,特别要向寨子里的长者拜年。拜年时,双方互赠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征团结和睦。沧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节日晚上聚在广场跳圆圈舞,老年妇女则穿长裙,几十个人为一队,手搭前人双肩,边唱古老的歌曲边轻移舞步。

小结

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

春节相关

土家族的春节习俗

土家族过春节要跳"摆手"。过去跳摆手舞时,要先在"摆手堂"挂三笼帐子,帐内挂猪头、猪肉、香烛和野猪的头、蹄等,然后由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冠的老土司手持法器,带关摇摆呐喊,男女老少都参加,拜了神后再跳舞。现在土家族除了跳摆手舞外,还要耍龙灯、耍狮子、表演戏剧和武术等。

春节风俗之【拜年】

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中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朝鲜族的春节习俗

朝鲜族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箫乐曲将人们带入新的一年。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举行压跳板、拔河等比赛。正月十五晚上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他们的儿孙健康、进步、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乐曲翩翩起舞。

春节风俗之【燃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中国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2)各民族春节的风俗习惯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

春节的演变发展

先秦时期,就有了岁时的雏形。《诗·豳风·七月》里记载了人们收获后酿酒宰羊的欢聚场景,“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十月涤场,……曰杀羔羊,……万寿无疆。”

汉朝时,祭祖是春节的重要活动和习俗。东汉崔寔《四月民令》提到,“正月之旦,是谓正日。躬率妻孥,絜祀祖祢。”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也越来越丰富。

魏晋时,已形成除夕守岁的习俗。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唐朝时,人们除登门拜年,还发明一种“拜年帖”。唐太宗李世民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迅速在民间普及,改用梅花笺纸。当时这种“拜年帖”被称为“飞帖”。

宋代人过年开始吃饺子,宋朝称饺子为“角子”。宋代已普遍开始用纸包火药做成爆竹。除夕、春节放爆竹之俗便逐渐盛行。《东京梦华录》说:“是夜,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到了明朝,接灶神、贴门神、除夕守岁、十五赏灯会都已经盛行。《万历嘉兴府志》中记载:“除夕,易门神、桃符、春帖,井隈皆封。爆竹,燔紫,设酒果聚饮,锣鼓彻夜,谓之守岁。”

清朝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皇帝有写福字下赐群臣的习俗。过年要一直延续至元宵佳节才算结束,猜灯谜是甚为流行的取乐方式。

辛亥革命带来了全新的时代,政府提倡新历,传统过年不再休假。礼仪上,脱帽、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逐渐成为中国人际交往的“文明仪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佛手柑的故事传说

全文共 139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佛手柑的故事传说你听过了吗?下面一起跟小编看看佛手柑的传说故事吧!

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互生,长椭圆形,边缘有微锯齿;叶腋有刺。初夏于枝梢叶腋开花,圆锥花序,花瓣五枚,上部白色,基部紫赤色。果实冬季成熟,鲜黄色,基部圆形,上部分裂如掌,成手指状,果肉几乎完全退化,香气浓郁。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 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子房椭圆形,上部窄尖。

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 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四川省泸州市佛手主产区的合江县,年平均气温18.2℃,相对湿度82%,全年降水量1020mm,日照时数全年约1200小时,佛手生长好,产量较高。

佛手柑的传说

妙庄王三公主妙善决意出家修行,气得妙庄王生了一场怪病,太医们束手无策。妙善得知后,想佛祖祈求治愈父亲的病,却连做3日神仙要砍自己手臂做肉汤给父亲治病的梦。回到皇宫后妙善果真自断一臂,妙庄王服用后果然好了,但得知是女儿手做的药,除了自己祈祷上苍,让女儿尽快康复。还发动全国百姓一起祈祷。

后来,妙善的断臂处竟一夜间抽出十几只手来,众人十分惊讶!齐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就是人们传说的“千手观音”。当时为妙庄王治病用的是臂肉,太医将剩余的手掌抛出城外。不久,在海边的礁石丛里竟长出许多像手掌样的物体来,人们把它挖来蒸了吃,味道十分鲜美。有人说那是观音菩萨的手掌变的,故称作“佛手”。

佛手柑的故事

分布范围

佛手在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m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m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

中国南方各省区多栽培于庭院或果园中。果皮和叶含有芳香油,有强烈的鲜果清香,为调香原料;果实及花朵均供药用。佛手为栽培品种,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主产于广东肇庆、高要、德庆、云浮、四会、郁南等地,称“广佛手”,为地道品。产于四川者,称“川佛手”。产于浙江者,称“金佛手”。此外,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佛手以广东产品为好,果大质佳,品质最优,加工的商品“金边白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为广东地道药材“十大广药”之一。

佛手生产基地应选择在适宜生长的地区,同时重视“地道药材”的地理学和“原产地”概念。如广佛手主要分布于肇庆市、云浮市等地。

生长环境

佛手为热带、亚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严寒、怕冰霜及干旱,耐阴,耐瘠,耐涝。以雨量充足.冬季无冰冻的地区栽培为宜。最适生长温度22~24℃,越冬温度5℃以上,年降水量以1000~1200mm最适宜,年日照时数1200~1800小时为宜。适合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沙壤土或粘壤土中生长。

在广东省主产区的高要市及德庆县,年平均气温22℃,最冷月的1月平均气温为13.2℃,极端最低气温为-1℃,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8.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mm左右,全年日照时数为1815小时。在排水良好、肥沃的稻田,土壤呈微酸性,生长良好,产量较高、较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信”为真理,晋商诚信故事和传说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位列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首的晋商,之所以能够在明清两朝五百年间称雄全国乃至延伸商业版图至海外,除了当家人本身具有出众的谋略胆识,古代中国圣贤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尤其一个“信”字,是晋商骨子里从未断绝的血液。今天的晋商文化就为你讲述几个晋商诚信故事。

1、永远的诚信

乔致庸做生意,讲究一个“信”字。这可以说是乔家的传统,是晋商的传统,更是整个商界应该传承的商业品格。古人常说,无信不商。对于乔家来说,更是如此。乔致庸从小耳濡目染,在他身上能够看到乔家一贯守信的风格。再加上他从小读着圣贤书长大,儒家当中所传达的仁义礼智信更是让他受益匪浅。在乔致庸眼里,宁可赔钱,也不能失信。他明白,信誉是商家的根基,是商号的命脉。

复盛西铺是乔家在包头的一大商号,主要经营粮油,不管是质量还是分量都有所保证。要知道,在那个市场里,到处都是弄虚作假的商号。有些商家们在卖米面的斗上做手脚,缺斤短两的事情屡见不鲜。乔家就靠着长期形成的良好信誉让复盛西在包头稳稳站住了脚,到这里购买粮油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次,复盛油坊往山西运送一批胡麻油,经手的伙计为了从中谋利而在油中掺假。掌柜的发现后,将伙计痛斥一番。凡是乔家人都知道,信誉连着财路,信誉没了,财路也就断了。掌柜的命人倒掉整批掺假的胡麻油,重新换了货真价实的胡麻油。这个举动虽然让乔家损失不少,但是却为乔家赢得了守信的美名。看长远些,这个举动足以为乔家吸引更多的商户。

乔家也有“掺假”时候,但是这种“掺假”却非同一般。乔家的通和店在包头的粮油店里是一霸,东西从来不缺斤少两,也不弄虚作假。长久以来,通和店在包头市场上赞声一片。每到年跟前的时候,就是通和店最忙的时候,达官贵人也好,平头百姓也罢,都会到店里来买粮油过年。

所有粮油店的白面、大米都是有等级的,有钱人自然能吃上好一些的米面,穷人家就只能买最普通的粮油。为了能让穷人也吃上好粮食,乔家故意将上等米面掺到了普通米面里,并按照普通米面的价格卖给穷人。

穷人们知道后自然是对乔家感恩戴德,也会常常光顾通和店。乔家之信,不仅是信誉,还有信义,而且对准的是每个人,不分等级,不分富贵,只要上门就都是客,就都该受到同等礼遇。有这样的仁厚和诚信,乔家在商场博弈中便胜券在握。

在乔家票号没落的时候,乔致庸的后人都在延续着乔致庸的信誉。20世纪30年代,中原大战,经济衰退,晋钞贬值,晋钞跟新币之间的兑换比例大概是250000:1。这对当时的金融业来说无疑是个危机,但对于已经奄奄一息的乔家大德通票号来说,完全有望借机翻身。对所有的储蓄户都以晋钞而非新币支付,那么大德通票号就可以利用差价大赚一笔。但是,如果这样做,乔家辛苦积累的信誉将毁于一旦。

为了维护商誉,乔家毅然决定收晋钞,支新币,让百姓手上的钱可以在各地自由流通。大德通最终还是倒闭了,可是乔家所留下来的商业精神却成为晋商的骄傲,成为整个商界的财富。

你可能也喜欢:

传统文化:春节民谣大全

战斗民族,俄罗斯文化名人有哪些

2016年流行语大全,测你跟上时代了吗

法国最好的大学是哪座?顶尖TOP大学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全文共 1985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有许多,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到明清时期几乎与春节同样重要。中秋节有很多传说,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有几个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秋节什么时候开始吃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并非自古有之。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相传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月饼寓意团圆,应该是明朝开始的。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中秋节的意义是什么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生的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的被赋予了思念亲人范文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贴切的反应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期盼喝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中秋节起源介绍

中秋之时,正值农业丰收季节。收新谷、酬神农、庆丰收、祭土地、敬神明,也是中秋的一大特色。

远古人民感谢土地赐给人们衣食,所以每逢中秋,农民将稻谷堆成圆圆的谷堆上面用烧过的稻草灰写上“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吉祥话,祈盼来年丰收。

有的地方中午祭神祭祖,晚上过中秋。台湾有的地方傍晚以牛、羊、猪三牲以及润饼,祭谢土地神。有的地方还祭潮神和观潮水,以求航运平安。

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底店镇偏远地区老住户的家里,家家的房屋侧墙上都设有土地神的神位,神位面对着家里的大门,当地人把土地神也叫“土地爷”。每逢重要的节日这里都有一种祭拜土地神的遗俗,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是秋季收获的季节,各家为了拜谢土地神的庇护,在土地神位前摆上桌案,桌上放着苹果和月饼等贡品,由家里的男主人烧香祭拜土地爷,拜土地爷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这种活动被称为“秋报”。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秋节是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嫦娥奔月故事最早出现在《归藏》。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衍化成多个故事版本。嫦娥登上了月宫,据西汉《淮南子》中说,是因为她偷吃了她丈夫羿从西王母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就飞进月宫,变成了捣药的蟾蜍。

●吴刚折桂

吴刚登上月宫折桂,据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说,是因为西何人吴刚修仙犯了错误,才罚他去砍伐月中的桂树。这桂树随砍随长,永远也砍不断。

●玉兔捣药

兔子登上月宫捣药,最早见于屈原的《天问》“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意思是说,顾、菟在月亮的肚子里,对月亮有什么好处呢?那兔子又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顾就是蟾蜍,菟就是白兔。晋代傅玄的《拟天问》也说:“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这“白兔捣药”是由“蟾蜍捣药”变来的。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