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明时节养生应该注意什么汇集20篇

芒种,夏天的感觉非常明显,这时要注意早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时节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浏览

3720

文章

186

惊蛰时节养生应注意什么

全文共 2164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时节,春雷初作,震醒了冬天藏在地下的昆虫和动物,让它们陆续出来活动,也就是古语说的"春雷惊百虫"。那么惊蛰时节养生注意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惊蛰期间如何调整自身运势

1、调整情绪。

惊蛰前后,木气盛旺,人的肝阳上升,比较易怒,因此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非常关键,不要让无名的怒火烧毁了自己的理智,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灾祸。刚刚萌发的新芽、因风吹皱的春水、披上绿装的山野、争春的野花,都是能帮助我们在欣赏之余去舒缓心情的。

2、整理家居。

惊蛰期间,是细菌、虫子、蚊蝇等开始活跃的时候,历经一冬,家中有的地方会存在死角,或堆放杂物、旧物之处,选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与家人一起全面清整家里的卫生,消毒、擦拭家具,可以用艾草将家中的死角熏一熏,清楚秽气和阴邪之气,将蛰伏的蚊虫等消灭干净,不用的该扔的扔掉,保证通风、干爽。当然能结合家人命理重新调整家中的风水布局则更好。

3、事业规划。

春天震卦为雷,主动,主进取,是一年的事业的开始,假如想创业的朋友,看好机遇,该动就动,不要犹豫,因为这是一年比较适合投资创业的最佳机会。已经事业有成的朋友,不要坚守现状,要用这个时间,敢于创新,发展,走新路。在原来事业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不要害怕短时间的困难。因为你的主动播种进取和辛勤的付出,相信你的未来收益,一定更加丰厚。

4、健康养生。

健康是人们的第一要素。要是没有健康的身体,别的什么财富、事业等等都是零。进入惊蛰,万物复苏,包括有害的病菌。微生物同样也开始活动,我们要防止有害病菌的侵袭,首先要增加我们的免疫能力,最好能够根据个人的体质不同,适当的进行一些饮食、药物的养生。古人还有“春捂秋冻”之说,就是说进入春天,天气渐渐转暖,减衣服要慢一些,千万不要感到天一热,马上把衣服脱掉,这样非常容易感冒或感染流行疾病。特别是老年朋友们,一定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多穿点衣服,热点不怕,在这个时间经受不了忽冷忽热的磨练,这样才能更健康。

惊蛰时节养生应注意什么

应慎防风

农谚道"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可以看出惊蛰是多风的节气。中医讲"风为百病之长",惊蛰气温明显变暖,空气湿度增加,万物复苏,病毒、细菌也开始大量繁殖,要注意预防外感疾病(流感、流脑、水痘等)的发生。身体平素虚弱的人应避免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晒晒太阳,平时常揉风府穴(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以提高身体抵御病邪的能力。

应动得法

惊蛰时节,生机盎然,人体阳气上升,各个器官组织机能想要充分活跃起来,就需要均衡得法的运动。具体来讲,要求人们不只是简单地动起来,还要各种运动相结合。比如慢跑、打球,锻炼身体四肢;下棋、打牌,锻炼头脑醒神;听音乐、唱歌,愉悦一下内心。全身心地动起来,不知不觉间,气血便运行畅达,新陈代谢加快,身体健康无恙。

应多吃梨

惊蛰时节,依然有春季前两个节气的特点---乍暖还寒。此时气候相对干燥,人很容易口舌干燥,饮食上可选多汁性寒味甘、有润肺滋阴功效的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寓意开启一年离开家人、努力工作的行程。吃法上可以煮冰糖雪梨当茶饮,润肺止咳的效果很好。惊蛰各地桃花盛开,是桃花癣频发的时期,饮食上还可多吃胡萝卜来防治皮肤过敏性疾病,同时易出现桃花癣的人要避免接触花粉。

惊蛰养生要“两护”

护肝脏

中医养生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我们的祖先在四时养生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养生原则。中医很早就提出“春宜养肝”的说法。春季只有保持肝脏的生理功能,才能适应自然界生机勃发的变化。惊蛰时节,肝之阳气升发,易动怒,因此此时要戒暴怒,更忌心怀忧郁,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遇到事情,要控制情绪,忌妄动肝火。如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的阴虚之人。饮食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银耳、雄鸭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体育锻炼时不宜过激活动,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护脾胃

惊蛰时节在饮食上应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等,而生冷黏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如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痰湿的人。饮食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球类等活动,增强体质。

惊蛰当天吃什么食物

吃梨

惊蛰吃梨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梨”同“离”,吃梨可以远离虫害,让庄稼在新的一年获得丰收;另一说法则着眼于养生保健,认为惊蛰时候天气回暖,气候干燥,人容易口干舌燥,而梨的水分充足,有助于润肺止咳。

炒玉米、炒黄豆

一些地区在惊蛰这天有“炒玉米”的风俗,称之为“炒虫”,即玉米经过翻炒的过程便是虫子被消灭的过程。而与此有异曲同工之意的是“炒黄豆”。据传陕西一些地区有惊蛰吃炒黄豆的习俗,黄豆在锅中被爆炒的噼啪声,正如害虫在接受煎熬的“蹦跳声”。

吃鸡蛋

惊蛰还有吃鸡蛋的食俗,相传这一天要祭祀白虎,白虎满口獠牙,十分可怕,只有用鸡蛋将其喂饱,它才不会伤人,因此便有了惊蛰吃鸡蛋的说法。

烙煎饼

有说法称,山东一些地方有惊蛰吃煎饼的风俗,以前烙煎饼需要生起火炉,有烟有火,意为让害虫在烟火的熏烤中消失殆尽。

吃驴打滚

惊蛰这天还有吃驴打滚的食俗,驴打滚取“滚”字之妙用,即翻滚、翻身之意。惊蛰在春季,一年之始,吃驴打滚寓意在新的一年可以“翻身”,心想事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霜降节气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_霜降时节食补宜食柿子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中医认为,霜降应淡补。因此在霜降时节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民间总有谚语,“补冬不如补霜降”,认为比起冬天的进补,霜降时节的秋补会更有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霜降养生饮食注意,希望能帮到大家!

霜降养生运动注意:

户外运动宣发坏情绪

凉燥之时万物萧条,人们的情绪也会随之变得比较低落,容易伤感而忧郁提醒大家此时应该多到户外走走,将抑郁不舒的情绪宣发出来,或者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饭后散步、瑜伽、太极拳等。

霜降后要避免秋冻,尤其要注意下肢的保暖。霜降过后,枫树、梧桐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大家在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护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必要时戴上护膝。

霜降养生饮食注意:

补冬不如补霜降

补物则逃不过秋天最肥硕的鸭和鲜香的羊肉,煲汤时最好还要加上党参、当归、熟地和黄芪四味中药,各有益处。

这个时节常用的进补中药有沙参、天冬、麦冬、百合、地黄、玉竹、甜杏仁、女贞子、玄参、大枣、川贝母、白果、西洋参、党参、白术、人参、茯苓、薏苡仁等。不过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药补不如食补”,而且即使是药补,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而定,不能乱补。而对于小孩,则应顺节气转向收敛、降气、润燥。

此时节宜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全麦面、小麦仁、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洋葱、藕、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等都比较适宜这个时节食用。霜降时节食补宜食板栗:养胃健脾、提高抗寒能力。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气候特点为偏凉,向冬季过渡。霜降吃栗子进补最为合适。这是因为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别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肢体不遂、小便频数者食用。霜降后食用栗子更是益处多多。

首先,栗子能够为机体能够充足热量。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多的干果品种,能提供较多的热能,有利于机体抵御寒冷。其次,吃栗子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霜降后是感冒的多发季节,栗子不仅具有很好的益气作用,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栗子还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适量食用,可远离感冒的困扰。

霜降养生起居注意:

沐浴不宜过勤

霜降以后,气温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此外,皮肤瘙痒疾患也是秋季常见病,瘙痒多为阵发性,轻重和持续时间不一,吃了刺激性食品或温度升高时易诱发或加重。这个季节沐浴不宜过勤,而且肥皂以及沐浴露也不能使用一些碱性较大的产品。与此同时还应该保持大便通畅,排除体内积聚的致敏物质,避免诱发瘙痒。

“一场秋雨一场寒”,此时节中午的热已由温燥时的燥热转为微热,早上的凉也非真凉,我们要随着天气变化逐渐增添衣服,但添衣不要太多、太快。俗话说“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对安度冬季有益,但对于体质虚弱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增添衣服。

霜降时节食补宜食柿子

润肺生津、清热止血

在杭州,霜降时节有些人会吃红柿子,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泉州老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柿子和梨一样,入肺经,有润肺生津,清热止血,解酒化痰的功效。秋燥也让人们上火,霜降时节食补宜食柿子具有清燥火、润胃肠的功效。

有句老话说“霜降到,吃柿子”,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霜降时节吃柿子的老话并没有错。但为什么偏偏要在霜降吃柿子呢?这并不是指其他时候不能吃柿子,而是因为柿子的最佳成熟期在霜降前后,霜降时节的柿子,个大,皮薄,汁甜,可谓达到了最佳的食用状态。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食物品种远远不如我们繁多的时代里,既然都吃了一个秋天的梨了,霜降时分好不容易来了又红又大又甜的柿子,吃柿子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流行,继而这种流行转化为了老话,代代相传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寒节气养生应该多注意什么

全文共 2536 字

+ 加入清单

大寒节气很快就要到了,虽然今年天气没有往年冷,但是依然是比较冷的,养生本生就是个很讲究的事情,要注意和关注的就更多了,那么,大寒节气养生应该多注意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大寒节气养生应该多注意二、大寒养生起居

按中医养生专家指示应该,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养精蓄锐。一天到晚要记得增添衣物防寒防风。正应对了那句老话:“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因为一般昼夜温差较大,人体容易受寒,引发疾病。许多女性体质易寒凉,女性在阴阳里属阴,往往被形容为月亮,水容量高,更易寒凉。在大寒节气,更应做足保暖功课。重点部位就是腰、膝、双脚,尤其是经期,要添加衣物,适当饮食温补。

现在骑电动车上下班的人很多,街上随处可见穿着时尚,短裙、长靴的年轻女性,衣着单薄,骑着电动车在寒风里穿行。美则美矣,身体可要小心了。骑电动车最好不要穿裙子,这样把膝盖暴露在凉风中,非常容易受到寒气侵袭。“膝关节本身是腔隙关节,直接对着风吹,寒气很容易进去。”不仅要穿厚实点,还应该戴上护膝进行额外的防护。此外,许多女性朋友都有感受,冬天双足经常冰凉,腰部也容易发凉,一定要穿厚的鞋袜,不要穿低腰裤。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此时正值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冬季,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藏”的原则,最简单的方法是早睡晚起,每天多睡1小时。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阴气,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从而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对于上班族特别提倡早睡1小时。老年人尤其要注意不宜过早起床,晨练要推迟一些,最好待日出后再出门。早晨寒气生发,有时还有雾气,极易寒邪侵入。

大寒养生建议睡前养成热水洗脚或泡脚的习惯。“寒从脚起,冷从腿来”,人的腿脚一冷,全身皆冷。在冬夜入睡前,可用热水或药汤先泡泡脚,以达到畅通血脉、改善睡眠质量的功效,尤其是对那些经常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临睡前更应热水泡脚。

大寒节气养生应该多注意一、多吃黑色食物

大寒与立春相交接,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为适应春天升发特性做准备。这个时期,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日常饮食中常用的辛温解表、发散风寒的食物有紫苏叶、生姜、大葱、辣椒、花椒、桂皮等。在饮食上应以性温的食物为好,切忌黏硬、生冷,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也不要贪吃过凉的、反季节的水果。

在严寒天气,人体为了保持一定热量,必须增加体内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生更多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必须多吃富含“能量”和维生素的食物。严寒也影响着人体泌尿系统,排尿增多,随尿排出的钠、钾、钙等无机盐也较多,还要多食用一些富含无机盐的食物,可适当增加动物内脏、瘦肉类、鱼类、蛋类等食物,也可以多吃甲鱼、海参、桂圆、栗子等温热滋补食品。韭菜、山药、黑木耳、芋头、红枣等都是温性食物,有温肾的作用。海虾、海参也有补肾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食有五色五味,五色中黑色走肾,五味中咸味走肾。因此要多吃黑色食物,口味可适当偏咸一点。

药膳汤粥多营养

干燥寒冷的大寒时节,温补的汤粥最适宜,下面是几款经典的大寒美食,既好喝,又滋补,是中医典籍都有记载的药膳哦!

八宝饭

糯米100克、大米100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芪杞炖子鸡

童子鸡1只(约500克)、黄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发散风寒汤

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味精等调料适量。

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味精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大寒节气养生应该多注意五、温暖汤粥暖胃暖心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古语说得真是精辟。在这个呵气成冰的季节,看厨房里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小沙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芪杞炖子鸡、山药羊肉汤、八宝饭……丝丝清香钻进你的鼻孔,食欲就这样被挑起。

大寒节气养生应该多注意四、哮喘病人少出门

大寒节气也是感冒、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高发期;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哮喘、肺气肿的人要格外注意。由于持续的低温,使得皮肤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的工作量增大,容易诱发高血压和心脏病。干燥寒冷的气候,还容易使老年人患感冒、肺气肿和支气管炎。

这些病症都会加重冠心病的症状,并可诱发心绞痛。所以,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年人在此节气中尤其要注意保暖,早晚要少出门,避免感冒。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哮喘病人要尽量少出门,最近门诊上哮喘病发的老病号也明显增加,“这个时候,哮喘病人出来一个喘一个”。

大寒节气养生应该多注意三、大寒养生运动

在冬季,运动锻炼是养生的精髓所在。因为这也是有老话的。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

在“大寒”节气里,气候一冷一热很容易感冒。所以如果要运动的话,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由于户外气温比室内低,人的韧带弹性和关节柔韧性都没有之前的灵活,为避免造成运动损伤。专家建议冬天在运动前先要做一些运动前的热身准备。

冬季可循序渐进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跳绳、踢毽子、打太极拳、打篮球等,既运动了肢体,也加强了气血循环运行,使气血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中、老年人可在居室中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法,来增强机体的抗寒能力。大寒时节的运动应注意适宜、适度,同时室外活动不可太早,待日出后再进行为好。

建议女性经常跳绳,“跳绳是很好的有氧运动,让肢体很快热起来,而且气血循环也得到了加强”。气血旺盛,自然四肢就不容易发凉,身体含氧量高,也有利于滋养脏器及大脑。有的人膝关节不好,可以改为原地踏步,跺着脚走,对于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立竿见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立夏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3260 字

+ 加入清单

立夏气温上升的感觉很明显,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夏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有关立夏的谚语

1、碗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权。

2、好喂不如好使。

3、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4、春锄杂草少,夏锄棉苗好,秋锄如拾金,冬穿新棉袄。

5、不稀不稠,才能丰收。

6、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7、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

8、立夏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9、熟食焖烂,一天斤半。

10、草细如加料。

11、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12、猪喂一盆食,牛喂一把草。

13、夏日下雨,夏至少雨。

14、勤刷毛,膘头好,舒筋活血疾病少。

15、牛喝一个大肚子,就能抵挡一阵子。

16、定苗带个篮,蚜株移出田。

17、长犁、短耙、高吊磙。

18、能驮千斤,不驮偏沉。

19、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20、狠锄行间,细锄行边,匀搂株间,保墒保暖。

立夏养生吃什么蔬菜

1、豌豆

立夏这天,要吃豌豆饭。由于带壳豌豆形如眼睛,而古人眼疾普遍,人们为了消除眼疾,以吃豌豆来祈祷一年中眼睛像新鲜豌豆那样清澈,无病无灾。每100克豌豆中含维生素B10.49毫克,是毛豆的3倍之多。天热出汗会丢失一部分B族维生素,因此豌豆很适合夏天食用。

2、笋

立夏,有吃“脚骨笋”的习俗。“脚骨笋”其实就是野山笋,野山笋有很多种类,像乌笋、箭笋都属于野山笋,人们把笋买来后剥壳拍裂成扁形,再切成4厘米左右的小段,看上去就像脚骨的形状一样。立夏至,农忙开始,大家用吃“脚骨笋”来寓意“脚骨健”(身体康健)。

3、蒜苗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蒜苗一年四季可见,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此时才算是蒜苗“正当时”,蒜苗的营养价值高,自是毋庸赘言的。吃蒜苗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蒜苗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保护肝脏。

4、豌豆苗

从谷雨开始到立夏这段时间,最适合吃的蔬菜莫过于豌豆苗。豆苗性滑、微寒,是燥热季节的清凉食品。含有丰富的钙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

立夏养生吃什么

1、樱桃

樱桃什么时候季节吃?市场上几乎一年四季可以看到樱桃,而樱桃则是夏季时节的水果,而立夏吃樱桃则可以生津止渴、有益消化,降火排毒,美容养颜的作用,而樱桃中含维生素A含量则是葡萄、苹果、橘子的4~5倍。

2、枇杷

立夏前的半个月就有大量的枇杷上市了,而且还是应季时节的枇杷,吃了可以降火、排毒,润肺、清肺,止泻下气的功效,也是治肺痿咳嗽吐血、衄血、燥渴、呕逆等症的良品水果,不过对于糖尿病、脾虚滑泻患者尽量少吃。

3、杨梅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五月正是杨梅最成熟的季节,也是夏季水果中的王者,尽管杨梅有着去痰消食、生津止渴,有和五脏、涤肠胃、除恶气、正痢疾、止头痛的功能,但是也得适量吃,以免引起肠胃不舒服。

4、青梅

夏季会因为饮食量下降,而加上天气冷热变化而引起肠胃不好,这时可以吃性味甘平、果大皮薄、肉厚核小、汁多而且酸度高的青梅,青梅中大量的有机酸,包括柠檬酸、苹果酸等可以让身体降火排毒,促进食欲,调整肠胃功能。

5、杏子

任何季节都要给身体做好防癌抗癌的工作,而杏子这种水果则是有效黄金水果,因为维生素C、杏是维生素B17含量很高,身体也是极易吸收的,可以杀灭癌细胞,并提供身体丰富的需要的维生素C。

立夏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养心神——增静减怒

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相互通应。夏与心相通,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立夏后的高温容易引起情绪焦躁,导致心火过旺,引发各种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受情绪起伏及气候外感因素的影响,发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立夏后养心是第一要务。养心要做到“戒躁戒怒”,静养身心,保持内心安静、情志开怀,以降心火。

调饮食——适度“吃苦”

各地的立夏饭不尽相同,有些地方是乌饭树叶做的乌米饭,微甜;有些则是糯米、豌豆、笋丝、咸菜、火腿肉一起,口味是咸的,但有些腻。“天气转为炎热,饮食要注意清淡,本身糯米是不易消化的食物,所以立夏饭不建议多吃。

饮食上,要把握“春夏养阳”的原则,选择温补阳气、有辛味生发的食物,如生姜、韭菜、大蒜、芥末等;还可选择祛湿的食物如淮山药、芡实、赤小豆等,以去除身体内湿气。注意补充蛋白质,可选择鱼类、肉类,可以多吃豆类,选择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要少吃生食,少喝清凉饮料,多吃甜食少吃酸食,避免寒凉伤阳气,同时用甜食养脾气,达到祛湿养脾的目的。“夏季可以适当补充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苦瓜叶等,用带苦味的食物养心清热。”

改作息——早睡早起

立夏之后,昼长夜短,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在自然界阳盛阴虚的气候变化下,人们可较春天稍晚点睡觉,但不建议在子时(即晚上11点)之后睡觉,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适应阳气的充盈与盛实。

巧运动——多去户外

立夏到来,顺应自然阳气的发散状态,人应该适当增加活动,运动有助于激发阳气,外达气血,适当的排汗是人体排出不慎所受之寒邪的有效途径。因此,夏天保健要多增加室外活动,要适当晒晒太阳,不要怕出汗。当然,如果稍动则大汗的人,则要防止剧烈运动而大汗导致的伤津耗气,所以多汗的人可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练八段锦、打太极拳或做瑜伽拉伸。

勿贪凉——防伤阳气

民间有“没过五月五,不要收被褥”之说,意思是没有到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家里的棉被不要随便收藏起来。这是因为在端午节前,天气没有规律,有时白天十分炎热,到了晚上却气温突然下降,被冻醒,这些情况下稍不留意就容易受凉。

立夏后人体心阳渐趋旺盛,体内阳气渐趋于外,此时可适当进食姜葱等辛温之物有助于人体阳气升发。但由于气温渐高,到处充斥着冰镇食品,很多人习惯于拿冰镇饮料来解热,殊不知,贪得一时之快,落下终身病根的事情,临床随处可见。

立夏养生饮食知识

饮食补脾护心

立夏过后,大家会明显的感觉到气温处于攀升的状态,这个时候的人们常常会容易上火,食欲也会跟着下降。

立夏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宜采取“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的原则,饮食应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清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气血。

吃果蔬平心气

由于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所以也是温度转热的开始,气温一热人的火气难免上扬,常常会出现心浮气躁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平常保持好的饮食规律,多吃水果蔬菜之类,少吃肉类,这样有助于平静心气。肠胃不好的人,绝对不可以吃冰镇水果,好是选择多吃一些凉性或温性的水果,反季节的水果尽量少吃。凉性的水果包括:梨(肠胃不好的少吃)、香蕉(不要空腹吃);温性的水果有:苹果(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吃的一种好的水果,营养也较好)、柠檬、西红柿(胃酸过多者少吃);容易消化的瓜类、水梨、苹果等也不错。

养心脏加午休

我们人体到了夏天的时候,心阳都处于极度旺盛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功能都很强。

当气温升高后,人们极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这是因为气温过高加剧了人们的紧张心理、心火过旺所致。此时人们不仅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就会发生各种疾病。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因此,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之后,可适当调整个人的生物钟,养成晚睡早起的习惯,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增加午休。中午1时到3时是一天中气温高的时候,人容易出汗,稍活动就会因出汗多消耗体力,极易疲劳。所以,中午可以听听音乐或闭目养神,好不要加班工作。午睡时间要因人而异,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时间过长反而会让神气受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暑时节养生保健注意事项

全文共 2607 字

+ 加入清单

小暑期间,白天的时间延长,晚间的黑暗时间缩短,有助于活动和户外休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暑时节养生保健注意事项,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小暑吃什么食物最消暑?

1、黄瓜

关键词:清热利尿

黄瓜性凉味甘,起到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渴生津功效。可用于身热烦渴、热毒疮疡、黄疸热淋、小便赤黄等症。《本草求真》称黄瓜“气味甘寒,能清热利水。”《滇南本草》称“解痉癖热毒,清烦渴。”

黄瓜的性味偏寒凉,多食易耗损正气,有伤脾胃,故气血不足者、久病体虚者,老人或青少年、孕妇、胃寒腹泻者、四肢不温者均不宜多吃。《滇南本草》称:“动寒痰,胃冷者吃了,腹痛吐泻。”生吃黄瓜也不应空腹吃,以黄瓜做汤料最好后下,以免久煮颜色变黄破坏养分。

2、丝瓜

关键词:祛暑清火

丝瓜嫩瓜及花皆能够吃,且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人体所需矿物质钙、磷、铁,还附有皂甙、葫芦素等防病保健活性成分。

丝瓜不仅营养丰富,其药用价值更高,它起到清暑凉血、解毒通便、祛风、化痰、润肌美容、通经络、行血脉、降血压、下乳汁等功效。丝瓜全株可入药。瓜根、瓜藤、瓜叶有止咳、祛痰、活血通络及抵抗细菌的效果,鲜丝瓜叶可擦治顽癣。

丝瓜花微苦、寒,清热解毒,可用于肺热咳、咽痛、鼻炎、痔疮等的医治。丝瓜子有清热、化痰、润燥、解毒效果。丝瓜络更是一味常用中药,起到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利尿消肿的功效。

3、芥蓝

关键词:利水化痰

芥蓝产于中国南方,栽培历史悠久,属甘蓝类蔬菜,是中国的特产蔬菜之一,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地区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家常菜。

因为茎粗壮直立、细胞组织紧密、含水分少、表皮又有一层蜡质,所以嚼起来爽而不硬、脆而不韧,苏东坡还曾写诗赞美它:“芥蓝如菌蕈,脆美牙颊响”。

芥蓝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胡萝卜素、维生素C含量很高,远远超过了苋菜等被人们普遍认为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最为重要的是,芥蓝中附有丰富的硫代葡萄糖苷,是强有力的抗癌成分,常常食用还有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防止心脏病的功效,其抗癌抗氧化的效果不容小觑。从中医角度来讲,芥蓝味甘、性辛,有利水化痰、解毒祛风的效果,很适宜夏天食用。

小暑节气有什么消暑方法

小暑时节,气候炎热起来,人们食欲降低、胃口不佳、肠胃不适,有民谚称“小暑大暑,有米也懒煮”,意指天气太热了,人变得散漫,连三餐都懒得准备。其实,恰恰相反,医学专家表示,酷暑时节,人们应该通过适当的“食疗”来改善对热天的不适感,如西瓜、黄瓜、冬瓜、茄子、绿豆等,这些食物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去暑、解毒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小暑时节该吃些啥能战高温,对付酷暑!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人们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别是从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西瓜汁中还含有人体所需丰富的营养物质,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苹果酸、盐类,以及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

关于小暑节气的民间传说

晒龙袍

“六月六”相传是龙宫晒龙袍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天“晒伏”,就是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百索子撂上屋

民间传说“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这是为了天上的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割在两岸,一年中只“七月初七”这一天可以相会,但在他们中间却横阻着一条银河,又没有渡船,怎么办呢?所以在农历六月六这一天,天下的儿童要将端午节时戴在手上、脚上的“百索子”撂上屋,让喜鹊衔去,在银河上架起一座像彩虹一样美丽的桥,以便牛郎和织女七夕时相会。

白龙归家

相传这一天是“小白龙”回家的日子。因为“小白龙”犯了天条,被龙王父亲囚禁在很远的一个小岛上,失去了行动自由。唯有六月六这一天,龙王恩准其回家探母。“小白龙”由于探母心切,所以一路上昼夜兼程,给人间带来了惊雷闪电,狂风暴雨。

伏日祭祀

伏日,古人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远在先秦已见着录。古书上说,伏日所祭,“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炎帝传说是太阳神,祝融则是炎帝玄孙火神。传说炎帝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人类不愁衣食,人们感谢他的功德,便在最热的时候纪念他。因此就有了“伏日祭祀”的传说。

小暑时节养生保健注意事项

一、平心静气以养心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爱犯困,少精神。所以,对应这一时节的特点,在养生健康方面,应该根据季节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养护好心脏。

心为五脏六腑之首,有“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之说,心脏的养护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二、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宜清淡适量

小暑时节的多雨、高温,更使得本来就在夏季属于高发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发频发。

所以,这一时节的饮食,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而且饮食要节制,不可贪食、过量;而且饮食以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三、外出时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见病,小暑时节的天气特点更是容易发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带好遮阳伞、遮阳帽等工具,多喝水,并尽量避开午后太阳热辣时外出。

四、不要贪凉冲凉水澡、少进冷食

天热了,人们就喜欢吃冷饮,冰淇淋、雪糕、冰镇饮品很受大家的青睐;有的人从外面一回来就冲澡,还喜欢冲凉水澡。

殊不知,这些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发身体不适,或者埋下健康隐患。

小暑节气的民间习俗盘点

【食新】据说“食新”乃“食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故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吃藕】从古时候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晒伏】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

小暑节气可以怎么祛暑

1.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水果,比如西瓜、沙拉。

2.晚睡早起,情志愉快不怒气,适当活动,使体内阳气向外宣泄,适宜活动如去海底世界游泳、用音乐盒给周围的玩家播放悦耳的音乐等。

3.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以清淡芳香为主。绿豆粥和玉米是不错的消暑佳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春分时节老年人养生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2482 字

+ 加入清单

春分时节,万物复苏,也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因为这个季节不但适合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而且气候变化也剧烈。老年人春分养生,特别需要注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老年人养生的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生适合吃的水果

1、桑葚

正是桑葚时节,它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一剂春季滋补良药。春天天气多变,易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而桑葚中含有鞣酸、脂肪酸、苹果酸等营养物质,能帮助食物的消化,其味酸甜可口,有改善食欲、健脾胃、助消化的功效。而且,还能补血滋阴、生津止渴。

如果吃新鲜的桑葚,要挑选紫黑熟透的,先用盐水浸泡,流水冲洗干净后再食用,桑葚皮比较薄,清洗的时候要避免用力搓洗。只要用流动的水冲洗,然后再用淡盐水浸泡一下就好了。也可以将桑葚制作成果汁、果酱、桑葚酒、桑葚干、桑葚蜂蜜膏等美食。

2、草莓

中医认为,草莓有去火、解毒、清热的作用,春季人的肝火往往比较旺盛,吃点草莓可以起到抑制的作用。草莓最好在饭后吃,因为它含有大量果胶及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改善便秘,适用于食欲缺乏、餐后腹胀、便秘等病症。

最好挑选个头儿适中的草莓。这样的草莓通常不会“空心”,而且富含水分。需要注意的是,过于成熟的草莓外观局部发黑,很难保证新鲜度,最好选择八成熟左右、红而不软的草莓,这样的草莓口感最好。

3、樱桃

在春季水果中,值得推荐还有樱桃。樱桃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它果实肉厚、味美多汁、营养丰富,铁含量尤为突出,超过柑橘、梨和苹果20倍以上,春天吃能健脾开胃、补中益气。春食樱桃可发汗、益气、祛风及透疹。

需注意的是,樱桃属火,不可多食,身体阴虚火旺应忌食或少食。吃不了樱桃,草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4、菠萝

春季正值许多新鲜的菠萝上市,菠萝几乎含有所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16种天然矿物质,并能有效帮助消化吸收。菠萝减肥的秘密在于它丰富的果汁,能有效分解脂肪。因此,不妨每天吃点菠萝作为餐后水果,或用鲜菠萝和你喜欢的水果榨成菠萝汁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菠萝会让一部分人过敏,这样的症状被称为“菠萝病”或者“菠萝中毒”。应将果皮和果刺修净,将果肉切成块状,在稀盐水或糖水中浸渍,浸出甙类,然后再吃,用盐水泡菠萝后,能够有效破坏“菠萝朊酶”的内部导致过敏的结构,从而失去使人过敏的能力,并丧失对于有的体质的毒性。

5、橙子

在众多的水果类别中,以带酸性的水果含较多维他命C,现今的营养学已一致推崇维他命C为抗氧化剂之一。春季天气干燥,在春季吃橙子可有效补充水分和维生素C,延缓衰老。橙子还有生津止渴,舒肝理气、通乳、消食开胃等功效,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节令食物

(1)红枣等养脾甜食

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说过:“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宜少吃酸的,多吃甜的。中医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而人们在春天里的户外活动比冬天增多,体力消耗较大,需要的热量增多。但此时脾胃偏弱,胃肠的消化能力较差,不适合多吃油腻的肉食,因此,热量可适当由甜食供应。红枣正是这样一味春季养脾佳品。

(2)蜂蜜

中医认为,蜂蜜味甘,入脾胃二经,能补中益气、润肠通便。春季气候多变,天气乍寒还暖,人就容易感冒。由于蜂蜜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还有清肺解毒的功能,故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是春季最理想的滋补品。因此,在春季,如果每天能饮用1-2匙蜂蜜,以一杯温开水冲服或加牛奶服用,对身体有滋补的作用。

(3)春芽

春日食春芽。孔子说“不时,不食”,意思是,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就不吃。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也说要“食岁谷”,就是要吃时令食物。春天里所有的植物都生发出鲜绿的嫩芽,可以食用的春芽有很多,如香椿、豆芽、蒜苗、豆苗、莴苣等。

(4)韭菜

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最宜人体阳气。韭菜含有挥发油、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健胃、提神、强肾等功效。春韭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为鲜美。其根白如玉,叶绿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样,既可佐肉、蛋、虾、墨鱼等,又可做蒸包水饺的馅料。炒绿豆芽或豆腐干时加些春韭,格外芳香可口。

(5)春笋

被誉为“素食第一品”的春笋作为美味佳肴,自古以来备受人们喜爱。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对它赞叹不已,有“尝鲜无不道春笋”之说。春笋笋体肥厚,美味爽口,营养丰富,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也各异,炒、炖、煮、煨皆成佳肴。地方名菜春笋均占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笋”,南京的“春笋白拌鸡”,浙江的“南肉春笋”。不过,北方很难吃到新鲜的春笋,如果是弗尔马林里泡过的就算了吧。

注意事项

1、防寒保暖慎着装

从道理上讲,老人们都知道应该“春捂秋冻”,但是在实行中仍有人掉以轻心。或者过早地收起了冬衣不愿再翻找,或者心存侥幸“没那么冷吧”,结果导致感冒。所以要随着气候的变化及时加减衣服,不要凑合。

2、早睡早起不恋床

《内经》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若能做到早睡早起,多到室外活动,舒展身体,不但有利于适应春季的气候特点,也可使自己一天精力充沛,减少困倦。特别是老年人。早晨不可恋床太久,否则最容易导致脑血栓形成。

3、调节饮食防上火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新陈代谢旺盛,若不知节制情志,生气动怒,或嗜吃辛辣刺激性食品,阴液暗耗,则容易上火,引发鼻出血等。所以,春季饮食宜清淡可口,甘甜少酸;宜多吃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蔬菜、水果;吃饭不宜过饱,宜少吃油腻、煎炸和辛辣刺激之品;要少饮酒,尤不可进食羊肉、狗肉、鹿茸、附片等大辛大热之品,以减少鼻衄、疖子、痤疮、痔疮的发生。

4、多运动体质强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健康投资的最佳季节。春光明媚,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机体吐故纳新,充养脏腑。所以,开春之后,应根据自身状况增加户外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跳迪斯科、放风筝等都很适宜。经常锻炼身体,不但可使免疫力增强,减少呼吸、循环等系统疾病的发生。也会使思维更加敏捷。

5、开窗通风讲卫生

春季万物萌动,细菌、病毒和一切虫害的生长繁殖加速。所以,春天要注意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居室空气清新;重视个人卫生。勤晒衣被。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节气与养生 清明时节一粥解烦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万物生长,到处生机勃勃。此时,人体也会发生一些细小的变化。中医认为,水(肾)生木(肝),春季,肝脏的阳气发生得最为蓬勃,却也容易导致肾虚,表现为盗汗、腰酸、小便不利等症。另一方面,肝火旺盛,肝气就不容易疏发出去,还会引起头晕、目眩、痤疮、烦躁、失眠、多梦、便秘等。

养生

当令食物:银耳百合糯米荆花蜜粥

方法:

1、银耳20克,百合、玫瑰洗净,加温水泡发30分钟后置于锅中,加足量凉白开水煮沸15分钟,加入糯米。

2、武火煮沸5分钟后,改用文火熬煮30分钟。

3、待粥温度下降到60℃左右,加入荆花蜜即成。

用法:早、晚餐前温热服用1碗,7天为1疗程。

功效:滋阴除烦,平补肺脏,疏肝理气,醒脾安神。

注意:便秘者需少量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芒种时节养生注意4事项

全文共 1254 字

+ 加入清单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的到来,气温也是越来越热了,雨水开始增多,空气潮湿,人体最容易出现湿气问题,那么我们如何做好芒种的养生呢?芒种养生要注意哪些呢?下面由小编跟您介绍一下吧。

芒种养生,要注意饮食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注意夏天不要吃太油腻的食物,出门做好防晒工作。

芒种节气后,天气越来越热,尤其是中午,建议穿着上要有所讲究,最好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或丝织衣服,不仅有助于隔热、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还能保护皮肤,减少光、热对皮肤的刺激。芒种节气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出汗,所以衣服要勤洗勤换。

芒种时节养生注意三、天热下午两点少出门

气温的升高主要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太阳更是非常的毒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全面的做好防晒的准备,但是其实阳光本身并不能直接让气温升高。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后,再通过辐射、对流等形式向空中传导,这种向上输送热量的过程就是使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简单说,阳光照到地面上,晒热了地面,地面吸收了热量再放出去烘热空气,气温就升高了。虽然夏天的中午,阳光照射地面的角度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气接受的热量最强,但是地面释放出的热量却少于阳光所供应的热量,所以中午并不是最热的时候。

中午以后地面温度仍然继续升高,一直等到地面释放出的热量等于阳光所供应的热量时,地面释放的热量才能达到最多,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一般在午后两点左右,温度才能达到最高,也就是说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是午后两点左右。

芒种时节养生注意一、夏天应该多吃的三类蔬菜

第1类:番茄、茄子、芹菜、生菜等凉性蔬菜

传统中医认为,夏天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解毒,排毒通便。

第2类:冬瓜、黄瓜、苦瓜、丝瓜等瓜类蔬菜

从中医角度来说,瓜类大多能清热利湿,帮助排除毒素,是降温防暑的好食物。现代营养学研究显示,多数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大量水分和营养。

第3类:大蒜、洋葱等具有“杀菌”作用的蔬菜

夏季气温高,病菌滋生蔓延快,肠道疾病多发。这时多吃些韭菜、大葱、香葱、青蒜等“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

芒种时节养生注意二、出汗后不可马上洗澡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很多人都会通过勤洗澡来给自己降温,但大汗后不可立即洗澡,因为大汗后流经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如果洗澡的水过热,会加速血液流动,使身体本来就膨胀的血管和毛孔扩张,从而使血液不足以供应心脏和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机体缺氧,导致眩晕。

芒种时节养生注意四、饮食要注意:要清淡,少吃荤

我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受这种时令特点的影响,人们会感到酷热、烦躁、多汗、津液流失,营养损耗多,加之食欲下降,易造成体亏人乏。这时,应多食清淡质软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肥腻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食疗学称之为清补。

夏季吃一些油腻的食物对肠胃不好,会导致脾阳虚衰。因此不论是哪一个季节的养生我们都要注意饮食的清淡,特别是在夏天的时候。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清淡的饮食,就是平常说的“粗茶淡饭”。主食要以五谷杂粮为主,副食以豆类、蔬菜、水果、菌类为主。但是,饮食清淡,不代表完全食用素类。

肉类含有人体必需的蛋白质,不食用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应食用少量烹饪清淡的肉类。最好是蛋、奶、鱼虾等低脂肪优质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寒露时节养生应该注意的事项

全文共 1916 字

+ 加入清单

菠菜比较适合天冷的日子,选择在此时种植,过不久就能收获,而且营养价值高,人们喜欢购买,所以多地都有这类蔬菜的影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露时节养生应该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寒露是什么季节的节气:秋季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节气,在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属于秋季。寒露表示秋季时节的正式开始;时间在公历每年10月7日~9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这一时节,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寒露时节养生应该注意的事项

1.起居的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之后,还应该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的早起,就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2.饮食的养生

“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寒露时节的燥邪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部,就会让人很容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饮食调理上还是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雪梨、蜂蜜、杏仁、芝麻、柿子等柔润之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适时添加衣服

除此之外就是,寒露过后,天气会非常的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一些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那么就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起来,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的时候,在起居上,更要合理的进行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的时候,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就会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之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就要适时添加一些衣服。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4、注意养阴防燥

入秋之后,天气就变的非常的干燥,想必这是很多人都能够感受到的,寒露之后,干燥的程度还会继续加重,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就比如咽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等。因此在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做好养阴防燥啦!

寒露有什么主要的自然现象

寒露是反应了季节的变化,除了观察周围的景象,我们也可以从古代的记载中得知其中的自然特征,古籍《通纬·孝经援神契》上有言:“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将欲凝结也。”说明到了这个时候,由于气候寒冷,一般有水汽凝结成露水的现象。另外按照传统说法,还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鸿雁南飞,鸟雀消失,蛤蜊出现,菊花盛开,无不反映着这时节的物候特征。

寒露含义是什么

史书中的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而“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即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

祖国医学在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秋季时节必须注意保养体内之阳气。当气候变冷时,正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也就时说,秋季养生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

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此时,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易伤人体阴精。

寒露的天气特点

整体来看,这个节气排行整年中的第十七位,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全国的气温普遍有了明显的下降,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有的温度在二十摄氏度以下,而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十度以下已属常见。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昼夜温差大,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半球移动,白昼缩短,夜晚变得漫长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满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2440 字

+ 加入清单

小满,很多作物都可以开始收获,小满节气后,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满养生应该注意什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满节气养生饮食

中医认为,夏为暑热,夏季归于五脏属心,适宜清补。而心喜凉,宜食酸,日常可吃些小麦制品、李子、桃子、橄榄、菠萝、芹菜等。中医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互补,因此人们在夏天多吃味酸食物的同时,应尽量减少辛辣温燥之物的摄入。那么除了酸性水果蔬菜等,我们还能在小满节气作出什么美味可口的菜肴呢?以下,就是几道小满时节的养生食谱。

芹菜拌豆腐

准备好150G的芹菜,1块豆腐。然后将芹菜洗净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块,分别放入开水中焯一下。焯好了以后,捞出来放入凉开水中冷却,再捞出来沥干水分。最后将适量的食盐、花生油、味精放在芹菜和豆腐上面,再搅拌均匀就可以吃了。这道菜具有利湿解毒、平肝清热的效果,很适合夏季小满时节食用。

冬瓜草鱼煲

冬瓜去皮洗净切三角块,草鱼剖净,留尾洗净待用。用油将草鱼煎至金黄色,取砂锅一个,其内放入清水适量,将鱼、冬瓜一同放入砂锅内。武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炖2个小时左右。汤见白色,加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马蹄藕羹

准备好250G的马蹄,150G的莲藕。将两者分别洗净刮皮,再切成小块。然后将它们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用小火炖煮20分钟。之后加入冰糖继续炖煮10分钟,最后等时间到了就可以起锅了。这款食谱具有健脾开胃的效果,夏季因为天热食欲不高的人,可以吃一些。

酸梅汤

将适量甘草、山楂、乌梅都倒入锅里,加入清水,盖好锅盖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打开锅盖放入冰糖搅拌至全部融化,盖好后再煮五分钟即可熄火,过滤掉渣滓,撒入干桂花即成。

小满养生饮食禁忌

1、饮食避免生冷食物

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此时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因此,饮食方面要注意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2、口味以清淡为主

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等。

小满节气的含义

在南方,小满的含义是指“雨水开始增多,江河小得盈满”,谓之小满。民谚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这句话正反映此时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而对于北方地区而言,小满的降雨量很小或无雨,并不如温度的上升更令人印象深刻。小满节气,往往是北方地区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日照时间最长的时期。加热北方的干空气比加热南方的湿空气要容易得多,所以小满时,北方一些地方的气温很容易异军突起,上升得很快,与南方的温差进一步缩小。

小满节气养生知识

1、未病先防,预防皮肤病

由于夏季天气湿热,易滋生蚊虫,引起皮肤瘙痒或感染等症状,所以,预防很重要。这就要求注意居家和个人的卫生。勤换洗曝晒被褥和贴身衣物,铲除病菌在湿热天气里滋生蔓延的“温床”。

2、少熬夜,预防内热上火

由于小满节气后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如果长期熬夜,造成人的生理机体和新陈代谢系统的紊乱,导致内热上火,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

因此,在这个酷热的夏季,一定要做到内热、外热一起处理的,千万不要让自己身体热起来的,所以呢,这段时间就要早点休息,早点起床,做到作息规律的,一定不要熬夜的。

3、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腹痛、腹泻等疾病

进入小满时节,由于天气变热,食物很容易变质腐败。“病从口入”,所以,要尤其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吃生冷食物,不吃隔夜食物,对于消暑降温的饮品,也要适可而止,从而有效预防腹痛、腹泻等疾病。

4、早晚温差大,衣物不宜骤减

虽然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但由于雨量增多,早晚的温差仍然比较大。因此,平时要注意天气的变化,适时添加衣服。特别是在晚上的时候,温度还是会降低的,会有一点凉,所以睡觉的时候还是要盖一点小小的被子的,谨防出现感冒的,出门的时候早晚也是要注意的。

5、保证睡眠时间,适当午休

为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应晚睡早起。当然,这里的“晚睡”是相对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熬夜。为了保持人的精力,可适当增加午休。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以15~30分钟为宜,多而无益。

6、适宜户外运动,更益身心健康

小满节后早、晚天气较凉快,更适合户外运动,而以散步等最为适宜。另外下棋、书法等,也是值得推荐的修身养性的方式。而在小满开始后的夏季,运动不宜剧烈,以防止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小满养生注意什么

1、保证睡眠、注意保暖

小满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仍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则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2、清湿除热、清淡素食

小满时节,养生的重点是“防热防湿”。要做到防热祛湿,在饮食上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湿除热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苦瓜、丝瓜、藕、西红柿、西瓜、梨等果蔬,这些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

3、调适心情、怡养性情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心情也会变得烦躁,此时要调适心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4、预防风疹

由于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按未病先防的养生观,要重点防治“风疹”。风疹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病迅速,皮肤上会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皮疹,或成块成片,或呈丘疹样,此起彼伏,疏密不一,并伴有皮肤异常瘙痒,随气候冷热而减轻或加剧。饮食调养上对各种类似的皮肤病人,均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冬瓜、黄瓜、荸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养生有哪些方法和注意事项

全文共 168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前后我们的身体比较敏感,这个时候我们容易被一些疾病所侵犯,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清明前后的养生保健才行,那么,清明养生要注意什么?有什么注意事项?小编精心收集了清明养生的注意事项,供大家欣赏学习!

清明须平肝气养肝阴 要忌食“发物”

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春天主肝,清明时节,人们的情绪、作息容易发生肝火上扬、伤肝阴的情况,所以,清明期间不可对肝脏进补,不宜食用“发物”,应平肝气、养肝阴、去风热。

清明时节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讲就是指易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海鱼、海虾、海蟹、咸菜、竹笋、毛笋、羊肉、公鸡等。

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养肺的食物:

可柔肝养肺的食物——荠菜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磷、钙、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降低血压、健胃消食,还能治疗胃痉挛、痢疾、胃溃疡、肠炎等病。

可健脾补肺的食物——山药

山药其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肥胖。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

另外,山药还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增强体质。过年过节期间若有消化不良,可以用山药、莲子、芡实加少许糖共煮。

可利五脏、通血脉的食物——菠菜

多食菠菜:菠菜为春天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哈佛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贫血者可取菠菜100克煮汤;视力模糊者可取鲜菠菜、羊肝各500克,将水烧沸后入羊肝,稍滚后下菠菜,并加适量盐、麻油、味精,熟后即可食用。

可渗湿和补益的食物——银耳汤

在汤品调理中,可多用利水渗湿和补益,养血舒筋的药材。如银耳、薏仁、黄芪、桑葚、山药、菊花、杏仁等。

清明养生的注意事项

一、“发”物不可多吃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笋性寒,滑利耗气,人有痛疾,其气多虚,而食笋则更耗气,导致气虚状况加重,容易引发疾病。而临床上也发现,吃笋后容易引起咳嗽,导致咯血、哮喘的复发。

二、高血压患者少食肝脏类食物

清明节气前后是高血压的易发期,人们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还应强调低盐饮食,做菜时要尽量少放盐,以清淡为宜,同时应增加钾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在运动上,要讲究适当,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等。

三、外出踏青,“动”宜适度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不过,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并不主张人们大幅度地“动起来”。老年人活动时心率应不超过105次/分钟,呼吸应不超过24次/分钟,中青年因人而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四、到了清明 作息提前

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五、不妨喝点菊花茶

清明前后,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变心肌缺血的功用。菊花与桑葚同泡茶喝,桑葚有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分时节重养生 9种不同体质注意事项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所谓“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针对中医划分的9种不同体质,春分养生应该分别注意如下:

平和体质,就是人们说的正常体质,春分养生只要注意饮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气虚体质,表现为虚弱,感到疲劳,常出虚汗,容易感冒。除了饮食上调养,还应适量多运动,因为运动对补气有作用。

阳虚体质,表现为手脚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来应是阴阳平衡的时期,但阳虚之体,阳弱不能与阴平衡,容易发生腹泻,应该科学膳食,注意温补。

阴虚体质,表现为皮肤干燥,手脚心发热,脸潮红,眼睛干涩,口易渴,大便易干结。可多吃点鸭肉莲藕汤、百合、芝麻。

瘀血体质,表现为有黑眼圈,女性痛经,年龄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肤易出现瘀血斑点。适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湿热体质,表现为易生粉刺和暗疮,有口臭,小便黄。可适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黄瓜、苦瓜、通心菜。

气郁体质,表现为情绪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汤、黄花菜鸡蛋汤、麦片牛奶。春分时节,郊游踏春很有效果。

痰湿体质,表现为人较肥胖,感觉肢体困重。该体质的人应多吃点冬瓜、萝卜、海藻、海带和薏米。

过敏体质,易起荨麻疹,易过敏,皮肤一抓就红。这种体质的人应该少吃海鲜与辛辣刺激之物,少饮白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惊蛰时节应该如何养生

全文共 2175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惊蛰节气的时候,我们都会通过各式各样的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那么在二十四节气之惊蛰时,我们具体应该如何养生呢?下面小编就来解答一下大家的疑问。

惊蛰节气最佳运动是什么:放风筝

春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作用。春天在户外放风筝除了能强身健体,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外,还能呼吸到室外的新鲜空气,排出堆积在身体内一个冬天的浊气,一举多得。放风筝是养生专家强烈推荐的春季养生运动。

放风筝时,人们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可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大脑皮层和脑血管放松,使大脑得到休息,因此对神经衰弱及失眠症有治疗作用。同时放风筝还有助于消除眼睛的疲劳,因为放风筝时极目远眺风筝的千姿百态,能调节眼部的肌肉和神经,对防治近视眼、老花眼及视神经萎缩极为有利。经常放风筝,还有利于颈椎健康,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

惊蛰时节应该如何养生

一、阴虚体质:

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时常烦躁,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1、精神调养:

阴虚体质的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应遵循“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生方法。加强自我涵养,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节制性生活。

2、环境调摄:

阴虚者畏热喜寒,寒冬易过,热夏难当。所以有条件的人,每逢春夏季,可到海边、林区、山区去旅游休假。住房最好选择居室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

3、药食调养:

原则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的人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等,还可食用沙参、麦冬、玉竹、百合、枸杞子、桑葚等。燥烈辛辣的食物应少吃。

4、体育锻炼:

不宜做过激活动,着重调养肝肾,太极拳是较为合适的运动项目。

二、阳虚体质:

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1、精神调养:

阳气不足的人常表现出情绪不佳,善恐或善悲。这种人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听音乐,多交朋友。

2、环境调摄:

阳虚体质的人,适应气候的能力差,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15至20分钟,这样可大大提高冬季的耐寒能力。

3、体育锻炼:

春夏秋冬都应加强体育锻炼,可采取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日光浴、空气浴是不可缺少的强壮卫阳之法。

4、饮食调养:

多吃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或羊肉附子汤(附子15克,先煎30分钟,加入焯好的羊肉500克,同炖至熟加适量食盐)。还可配合吃中药肉苁蓉、巴戟天、杜仲、补骨脂、胡桃肉、菟丝子、冬虫夏草等。

三、血淤体质:

凡是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淤体质之人。

1、体育锻炼:

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交谊舞、太极拳、保健按摩等能使身体各部都活跃起来的,是有助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

2、精神调养:

血淤体质的人多有气郁之证,培养乐观情绪至关重要。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经络气血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血淤体质的改变。反之,苦闷、忧郁会加重血淤倾向。

3、饮食调养:

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如当归、川芎、丹参、地黄、红花等和肉类煲汤饮用。

四:痰湿体质:

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

1、环境调摄:

在阴雨季节,避免湿邪侵袭;不宜居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

2、饮食调节:

应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

3、体育锻炼:

痰湿之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各种舞蹈、球类等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强,让松弛的皮肤逐渐转变成结实、致密的肌肉。

惊蛰时节养生食谱推荐

黑米党参粥

党参、白茯苓各15克,生姜块5克,黑米100克,冰糖6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黑米党参粥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目的作用,适合气虚体弱、脾胃虚弱、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薄等患者食用。

山药玉米粉粥

山药粉15g,粳米100g,玉米粉15g,将粳米淘洗干净,下锅煮粥,同时把玉米粉、山药粉用冷水溶和,待粥将成时,调入山药、玉米粉,再略煮即成,有健脾补气的功效。

红枣粥

粳米250克,红枣60个,加水适量,共煮成粥。红枣粥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合贫血、慢性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失眠等患者食用。

菠菜猪肝汤

猪肝150g,菠菜50g,鲜蘑菇50g,水发木耳25g,蒜茸、姜片、调料各适量。炉火烹调,待油烧至五成熟时,爆香姜片、蒜茸。投入蘑菇、木耳,加适量水煮沸,入猪肝并搅和,调味。倾入菠菜煮沸,淋上麻油即成。有养肝健脾的功效。

菠菜粥

宜食菠菜粥配制:菠菜500克,粳米200克,猪油(油食品)25克,精盐5克,味精3克,胡椒粉2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菠菜粥具有养血止血、敛阴润燥、通利肠胃的作用,适合平时血虚肠枯而致大便秘结,尤其是老年(老年食品)慢性便秘、习惯性便秘(便秘食品)以及痔疮便血、小便不利、高血压(血压食品)引起头晕等患者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寒露时节养生注意的事项

全文共 2896 字

+ 加入清单

寒露时节,对衣着的要求比较高,此时的温度不稳定,进入寒露后,要特别注意保暖。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寒露时节养生注意的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寒露过后穿衣指南

1.夏衣收起来,加穿厚风衣

寒露过后,薄薄的夏衣要收起来了,要穿厚点的棉T恤、衬衫、棉裤子、棉袜子,另外加一件厚厚的外衣,若还嫌冷,还可加上一件针织马甲、背心。

2.早中晚的穿衣多少不一

寒露之后,早中晚的温差变得非常大,有时甚至相差10℃以上,所以穿衣要注意温差,早晚要多加一件外套,中午可减少一件。天气变化频繁,有时一阵风就从秋天进入冬天,所以寒露之后要关注天气预报。

3.戴好手套、丝巾

寒露之后是支气管炎的高发期,要特别注意脖子、脚的保暖,脖子时可围一条薄薄的丝巾,脚上要穿棉裤,并且不要穿露脚背的鞋子。

4.出门戴好口罩、帽子,做好防风措施

寒露之后,会刮西北风,吹着嘴唇发干、皮肤干燥,甚至会影响头晕,所以防寒防风是关键,在出门时,要戴好口罩、帽子,并且套件外套,针织的衣服不要穿在最外面,这样便能大大地减少得感冒的概率。

5.呢大衣既漂亮又保暖

寒露之后,如果地上下霜,说明已入深秋,呢大衣便成了最佳的外套;此时,棉袄嫌热,风衣太冷,呢大衣刚好不冷不热。呢大衣有长有短,里面可穿件打底衫、针织毛衣,既漂亮,又保暖。

6.寒露之后女性穿衣注意点

女性都爱美,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很多女性仍然只穿着短裙、甚至丝袜,在冬天里簌簌发抖,女性保暖不当,很容易形成痛经等妇科病,所以寒露之后,女性应特别注意保暖,不要为了美而牺牲自己的身体。

寒露的养生禁忌

1、预防秋燥

秋天气候干燥,因而皮肤水分蒸发快,故易造成皮肤干裂、皱纹增多、咽喉燥痛、大便秘结等,因此秋天预防秋燥是重要的保健原则。

2、多饮汤水

秋季空气干燥,把进补的物品制成汤水服用比较适宜。一般人宜用食补,即选择新鲜的白菜、萝卜、莲藕等加入鱼、肉等做成汤,如花生鸡爪汤、莲藕牛肉汤、菠菜猪肝汤、萝卜排骨汤等。

3、增强体力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4、预防疾病

秋末气候转凉,这个时期是中风和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极容易导致猝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的人,对气候的变化也很敏感,很容易导致复发、病情恶化。

5、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6、慎食瓜果

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7、调理饮食

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

8、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寒露时节养生注意的事项

1.起居的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明确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寒露之后,还应该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劳逸结合。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的早起,就可以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2.饮食的养生

“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寒露时节的燥邪之气容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部,就会让人很容易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秋燥症状。饮食调理上还是要遵循“少辛多酸”的原则,雪梨、蜂蜜、杏仁、芝麻、柿子等柔润之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3、适时添加衣服

除此之外就是,寒露过后,天气会非常的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一些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的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那么就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换季穿衣服别换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起来,以保暖为主,"不穿单衣"也是寒露养生的重要一点。寒露时节的时候,在起居上,更要合理的进行安排。研究认为,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的时候,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就会增强。当环境气温降低之后,人体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及时预防感冒,就要适时添加一些衣服。

同时,还应随时备好急救药品,防止因气温骤降而引发哮喘、中风、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4、注意养阴防燥

入秋之后,天气就变的非常的干燥,想必这是很多人都能够感受到的,寒露之后,干燥的程度还会继续加重,一不小心就会中招,出现中医上所说的“凉燥”症状,就比如咽干,鼻干,皮肤干燥等等。因此在这个时候就要注意做好养阴防燥啦!

寒露养生时必须注意的是什么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脚不露。”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2、适时添衣

寒露过后,天气寒冷,老人、儿童和身体体质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渐增添衣服。俗话悦“春捂秋冻”,秋天适度经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肤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则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

3、早睡早起

寒露过后昼短夜长,自然界中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此时便是人们保养阳气之时,因此,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当做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就有“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的论段,就是告诉人们秋季养生的道理。

4、养阴防燥

寒露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许多人会相继出现中医上所悦的“凉燥”症状,即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苏所长表示,寒露时节养生跟秋分不一样,寒露养生最主要的是预防“凉燥”,从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方面入手。

5、养胃

秋天气温渐渐变凉,而胃肠道对于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或使原有的胃病更加严重。因此,寒露以后的养生特别要注意养护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后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适时增添衣服,夜间睡觉要注意盖好棉被。

6、适量运动

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选择。但开始时强度不宜太大,应逐渐增加运动量,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人体的疲惫感,反而不利于身体恢复。

寒露节过了就凉快了吗

寒露过后气温偏低。

从往年看,寒露节气后我国的平均温度都在20°左右,即使偶尔有气温升高的时候,但是温度也不会高于35°,也不会出现连续性的高温,寒露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说明从寒露节气开始,就要像冬天过渡了。寒露节气是天气转冷的标志,过了寒露节天气就不热了,不仅不热了,还会结霜结冰。

寒露是入冬了吗:还没

寒露是秋天当中的节气,霜降过后,立冬到来才是开始进入冬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明时节养生五大方法

全文共 2517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气候特点,清明养生该怎么什么做呢?下面由小编跟你介绍一下2022年清明节怎么养生_清明时节养生五大方法吧。

清明养生五 到了清明 作息提前

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整作息,早点起床。7时至9时是辰时,中医认为此时属胃经最旺,如不早起会导致阳气欲发而不能发,化为内火上扰心肺及脑,可引起人心躁、喉干、头昏、目浊等不适。因此,要尽量把自己的作息时间向前调,早起后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不仅能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还能畅达心胸、怡情养性、增强抗病能力。

●清明时节的体质养生

春季是万物成长的季节,对于人体来说春季也是一个调理养生的好季节,我们需要做好清明时节的养生工作,让自己拥有强健的身体。清明时节的气温逐渐的回温,我们在这个时候还是需要选择一些温和的饮食,以免造成胃肠不适,对身体不利。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清明时节的体质养生主要有哪些?

人体根据不同的分类可以分为不同的体质,不同体质的人在养生的时候是不一样的,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在清明时节的时候要注意适当的进行运动,促进身体的康健。

清明时节的体质养生?气虚型体质特点:面色苍白,肌肉松软不实,常自出汗,且动时尤甚,气短懒言,易疲乏。学生和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容易气虚。推荐运动:可多参与太极拳等以练气为主的运动。饮食留意:健脾祛湿,培补之品,如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和甘草等。血虚型体质特点:面色苍白、无或萎黄,唇色、指甲颜色淡白,脉细无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健忘等。推荐运动:慢跑、散步、打羽毛球、太极拳等,留意保暖,能有微汗出。饮食留意:可适当进补鱼胶、雪蛤、玫瑰花、阿胶、大枣、当归、枸杞、熟地和何首乌等。阴虚型体质特点:体型偏瘦,皮肤偏干,易生皱纹,长黑眼圈,性格较急躁,容易咽干、口渴、眼目干燥,失眠多梦,两颧发红,干咳,少痰等。多见于喜吃烧烤、煎炸或嗜好烟酒的人群。推荐运动:多外出踏青,并可经过下棋、钓鱼等调剂情绪饮食留意:阴虚,易生内热,推荐食用西洋参、石斛、麦冬、和菊花等滋阴润燥。

阳虚型体质特点:肤白体胖,肌肉松软,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或冷痛,易脱发,筋骨萎软不健等。长期偏食寒凉的食物也会形成阳虚体质。推荐运动:可进行慢跑、球类动态运动等,以避免外邪侵袭。肝郁型体质特点:皮肤偏黄色,面圆头大,手足较小,但肩背丰厚。腹部较大,大腿到跳胫部都生得壮实,全身肌肉丰满匀称。推荐运动:慢跑、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以不倦怠为度,不宜出汗过多。饮食留意:宜进薏苡仁、萝卜、山药等健脾食物以及柑橘、佛手、萝卜等理气食物,少食甜食、糖类,忌辛热、酒及油腻之品。

●清明节饮食指南

清明节饮食指南一、热性体质人“发”物不易多吃――笋

竹笋含有难溶性草酸钙,尿道、肾、胆结石患者不宜多食。笋含有较多的粗纤维素,对于胃肠疾病患者及肝硬化等患者可能是致病因素,容易造成胃出血、肝病加重等。

清明节饮食指南二、热性体质人“发”物不易多吃――鸡

肝火旺别吃公鸡肉。“动风升阳性发物”指易引动肝风,易升气升阳的发物,这些发物多为热性阳性食品,如猪头肉、公鸡肉、鹅肉等,高血压、肝阳上亢、头风痛及癫痫病人不宜食。

清明节饮食指南三、可柔肝养肺的食物――荠菜

芹菜的营养价值很高,含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降低血压、健胃消食,还能治疗胃痉挛、胃溃疡、痢疾、肠炎等病。

据《本草纲目》载,“荠菜味甘、性平,入心肺肝经,具利尿、明目、和肝、强筋健骨、降压、消炎之功”;《名医别录》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荠菜高纤维、低热量,还有减肥、润肤、美容的功效。

清明节饮食指南四、可利五脏、通血脉的食物――菠菜

多食菠菜:菠菜为春天应时蔬菜,具有滋阴润燥、舒肝养血等作用,对春季因肝阴不足所致的高血压、头晕、糖尿病、贫血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哈佛大学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2―4次菠菜的中老年人,可降低患视网膜退化的危险。贫血者可取菠菜100克煮汤;视力模糊者可取鲜菠菜、羊肝各500克,将水烧沸后入羊肝,稍滚后下菠菜,并加适量盐、麻油、味精,熟后即可食用。

清明养生三 高血压患者少食肝脏类食物

清明节气前后是高血压的易发期,人们应当减轻和消除异常情志反应,移情易性,保持心情舒畅。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清明节气期间最忌食用肝脏类食物。还应强调低盐饮食,做菜时要尽量少放盐,以清淡为宜,同时应增加钾的摄入,多食用蔬菜、水果。

在运动上,要讲究适当,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太极拳作为首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激动;避免做负重性活动,以免屏气而引起血压升高等。

清明养生四 外出踏青,“动”宜适度

清明节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放松身心的习俗。不过,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除了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这个季节并不主张人们大幅度地“动起来”。老年人活动时心率应不超过105次/分钟,呼吸应不超过24次/分钟,中青年因人而异。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肾炎、贫血、肺结核、发热、急性感染以及处于结石活动期的病人,都不要逞强登山。

清明养生二 “发”物不可多吃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补精益气,少吃“发”物,少吃笋、鸡等伤肝食品。笋性寒,滑利耗气,人有痛疾,其气多虚,而食笋则更耗气,导致气虚状况加重,容易引发疾病。而临床上也发现,吃笋后容易引起咳嗽,导致咯血、哮喘的复发。除了不宜吃笋外,也要少吃鸡。鸡动风助肝火,引起肝木偏亢,多吃容易引起慢性肝炎和高血压等病的复发。可以多食山药、西红柿、土豆、苋菜等食物及水果。

清明养生一 不妨喝点菊花茶

清明前后,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而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变心肌缺血的功用。

菊花与桑葚同泡茶喝,桑葚有养血柔肝,益肾润肺的作用,可以收到肝肺同养的效果。但是,一定要注意的是,久服菊花,疏泄太过,又会使肝木失于滋养,反倒伤肝,因此饮用菊花茶也要适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夏至时节阳气最旺 养生注意三忌三宜

全文共 2073 字

+ 加入清单

6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夏至。“至”不做“到”解,而作“极”解。指当天的夏季日影最长,并开始炎热。凤凰网健康小编在夏至与您话养生,看日常生活应注意的三忌三宜。

中医认为夏至节气进入阳气最旺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

夏至对应乾卦,六爻皆阳,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进入盛夏,在此以后,阳将渐消而阴逐渐增长。夏至日当天白昼最长,黑夜最短。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夏季也是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因为此前是阳长阴消,此后则转为阳消阴长,此时盛阳覆于阴上,阴始生于其下,喜阴的生物开始滋生而喜阳的生物开始死去(如夏枯草),阴阳交错,人易生病。

嵇康《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意为我们应当使心神安静,不可让外界的燥热扰乱心神。此节应晚睡早起,利用午休来蓄养氧气,及时补充水分,忌冷水冲头、淋浴,饮食以清淡为宜,多食杂粮以寒其体,冷食瓜果当适可而止。

夏至养生三忌

一、忌夜食生冷、空腹饮茶:

夏季夜短,年事稍长之人,或体质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饮食,生菜、瓜类等,本为夏季忌食之品,夜间尤其要注意食用此类食物。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腻之物,否则可见腹胀、吐泻交作等病症。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二、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三、忌夜卧贪凉: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长寿,特来请教养生大师彭祖。彭祖随此人到其家中细细查寻,发现这家卧室中的墙壁上有一个孔洞,这个孔正对着睡觉之人的头部,彭祖就让人把那个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长寿了。原来,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夜卧吹冷,极易导致阳气折损,天长日久,则阳气散尽而毙命。因此,我们现代人尤其要注意,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面瘫、关节疼痛、腹痛腹泻,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否则,易于罹患手足抽搐、口噤不开、风痹等病症,人们往往不知其害,所谓爱之深,则害之甚。谚语有“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加减逐时衣,少餐申后饭”的养生口诀,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

夏至养生三宜

一、饮食宜多吃“苦”

夏至后的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夏至除了清淡饮食,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利尿活血、解除劳乏、消炎退热、清心明目、促进食欲等作用。不过,苦味食物均属寒凉,虽然能清热泻火,但属于清泻类食物,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否则会加重病情。

1。芹菜:性味甘苦。微寒。具备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时常食用。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具备较好的匡助疗效。芹菜还具备减低胆固纯和血压的作用。

2。丝瓜络:性味甘苦。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丝瓜络清冷微寒。瓜肉鲜嫩。做汤或者炒肉均可。具备清热化痰的作用。

3。莴笋:具备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对幼童来讲,还能起到帮助长牙、换牙的作用。

二、宜晚睡早起

古人对于夏季的养生是很有讲究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就是说,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运行。此时天气是昼长夜短,中午午休一会儿,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

三、夏至前后半月最宜节气针灸

最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推崇“冬病夏治”,各大中医院里排队贴“三伏贴”的患者人山人海。不过,中医专家指出,“冬病夏治”并非只有“三伏贴”一种疗法,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冬病夏治”手段,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

根据中医学天人相应理论,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候,因此夏至的养生要注意保护阳气,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夏天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胃痛、腹痛、腹泻的患者,可以在夏至前后15天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

通过夏至节气针灸治疗可以扶正固本,提高免疫力。此外,有胃痛、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的人,通过针灸可以固护脾胃。而冬季里爱发作颈肩腰腿痛的患者,在盛夏针灸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明时节养生食谱介绍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清明是养生的季节,那么清明要养生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时节养生食谱,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时节养生食谱2:口蘑白菜

[配料]白菜250克,干口蘑3克,酱油、白糖、精盐、味精、植物油适量。

[做法]白菜洗净切成3厘米段,口蘑温水泡发。油入锅内烧热后,将白菜入锅炒至七成熟,再将口蘑、酱油、糖、盐、入锅,炒熟后,放入味精搅拌均匀即成。

[功效]清热除烦,益胃气、降血脂。适宜于高血压、冠心病、牙龈出血者。

清明时节养生食谱1:鸡汤鱼卷

[配料]鲜活鲤鱼250克,瘦猪肉30克,鸡蛋清、豌豆各10克,火腿8克,冬笋、鸡汤、料酒、酱油、盐、淀粉、味精各适量。

[做法]火腿蒸熟切丝,冬笋切丝,姜、瘦肉剁成末,淀粉水调成湿粉,活鱼常规处理,剔去骨刺,片成小长方形鱼片。肉末加入酱油、半个蛋清和料酒、味精、姜末、及一半湿淀粉搅拌成馅,剩下的蛋清与湿淀粉调成糊状,把鱼平放在案板上,先抹上一层糊,再放上肉馅,把鱼片卷起来,再涂上少许糊把鱼卷粘住。将鸡汤至于旺火烧开,改为小火,将卷好的鱼卷下入锅内汆一下,去掉浮沫使汤清凉,待鱼卷熟后,再把切好的火腿、冬笋和其它佐料加入汤内,烧开及成。

[功效]滋阴润燥,清热利湿。对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炎、消化不良等都为适宜。

清明时节养生食谱3:家常公鸡

[配料]嫩公鸡250克,芹菜75克,冬笋10克,辣椒20克,瘦肉汤30克,姜、豆瓣酱、白糖、酱油、醋、食盐、淀粉、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鸡肉切成小块,用有水焯后捞出备用;芹菜切断,冬笋切细条,辣椒剁碎,姜取其末,淀粉兑成湿粉,取一半和酱油、料酒、醋、盐放入同一碗内拌匀;另一半湿淀粉和白糖、味精、高汤、调和成粉芡备用。

植物油入锅加热,先煸鸡块至鸡肉变白,水分将干时,放进冬笋、豆瓣酱、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一会儿,倒入调好的粉芡,随炒随搅至熟起锅即成。

[功效]温中补虚,降压安神。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营养补良、术后恢复期患者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白露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晓得吗?说起节气,其实,白露节气的含义是昼夜温差大,天气渐渐转凉,凉爽的秋天到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节气白露养生应该注意什么,欢迎参阅呀!

今年白露是几月几号几点

2023年白露是9月8日5点26分31秒

白露怎么养生比较好

多睡一小时

随着天气变凉,我们应该适当调整工作和休息,每天休息一小时,这可以让精神病患者更加兴奋,帮助储存能量。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气血不足。尽量在晚上早点睡觉,坚持小睡一会儿。如果你睡不着,你可以闭上眼睛,让自己清醒一下。通过研究发现,人体各器官的功能在凌晨1:00至4:00达到了一个低点。12:00-13:00是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段。此时,午休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保护心脏。

保持胃部温暖

当你晚上睡觉时,你应该关上门窗,并用薄被子盖住。你必须注意胃的温度,以防止脾胃受损。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肚脐的温暖,因为这部分的表皮很薄,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丛和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非常敏感。如果肚脐不保暖,冷空气会侵入肠胃,导致急性腹痛和腹泻。此外,寒冷也可能积聚在下腹部,从而导致泌尿和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不调、前列腺增生和痛经。

坚持锻炼,洗个冷水澡

秋季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物质代谢,增加热量产生,提高对冷空气的适应能力。在秋天,你可以选择打球或快走进行有氧运动,而且你不能剧烈运动。坚持运动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速度,释放消极心理,保持良好的精力和精神。秋天,温度缓慢下降。如果你坚持洗冷水澡,你可以提高你适应寒冷和冷水的能力。但是,你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控制洗澡时间。

调整饮食结构

早晚温差较大的饮食会刺激胃酸分泌,导致胃肠道痉挛性收缩,降低抵抗力和适应性,从而诱发胃肠道疾病。此外,不适当的饮食可能会导致反酸性腹泻和腹痛。饮食主要集中在清热和舒缓精神。建议选择银耳、莲子、蜂蜜、核桃、芝麻和牛奶。然而,你不能一次吃太多。采用了少吃的原则,每餐只能吃七次。此外,我们应该多吃具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以防止干燥侵袭身体,如银耳鸭或冰糖。平时,多吃蔬菜和水果,以消热、缓解便秘和滋润体液。不要吃油炸食品。

白露是什么季节:秋季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到了白露节气,我国各地都呈现了秋高气爽的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凉,晚上的时候水蒸气会在地面凝结,生成白色的小水珠,再往后天气就会越来越凉了。

节气白露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一、精神调养

白露时节,肺气清肃,此时勿使情绪波动太大,要保持情绪稳定,宁神定志,以免影响肺气。

二、起居调养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正是说明这个道理。

三、运动调养

白露后,运动量及运动强度可较夏天适当加大,可选择慢跑、打太极拳、体操、打篮球、羽毛球、导引等,以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导引方面,可遵照《灵剑子》坐功法:闭气,两手握拳,以拳头沿小腿及脚外侧及内侧分别叩打十余遍,然后,上下齿叩齿36遍,此法能开胸膊膈气,去两胁中气,治疗肺脏疾病。

白露气候特点

我国古人把白露划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说白露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的时节。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一种表现。

玄鸟即燕子。可能是商的图腾。传说有娀氏女简狄吞燕卵生了商的始祖契。上说,玄鸟是一种四翅鸟类,羽毛呈淡黄色,喜食鹰肉,性暴戾,居于平顶山。

而“养羞”的解释则是:储藏食物。《逸周书·时训》中说:“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朱右曾校释:“养羞者,蓄食以备冬,如藏珍羞。”

白露就是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应该会更为实用一些。

在这个时候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吃些人参、百合、杏仁之类的东西。喝些清茶。除此之外,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但是,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以免受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明时节养生怎么护肝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青清明时节,是天清地明的意思。当然,清明也是一个养生季节,清明如何才能有效的养肝护肝呢?下面由小编跟你介绍一下吧。

中医专家指出,少量饮酒有利于通经、活血、化淤和肝脏阳气之升发;如果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的能量是有限的,饮酒过多会伤肝,尤其是肝脏受损或已有脂肪肝的人。这是因为酒精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若大量喝酒,肝所受的伤害是巨大的。

清明时节护肝秘方一:心情开朗

要想肝脏强健,首先要学会制怒,即使生气也不要超过3分钟,要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无忧无虑,从而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如果违反这一自然规律,就会伤及肝气。因此,保持心情开朗可护肝。

护肝秘方六:用中药护肝

中医认为肝不可补,一补即上火,补脾、补肾即可养肝。对于脾虚的人,服用人参健脾丸、薏米、山药、芡实熬粥。对于肾虚的人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用枸杞子、天麻炖鸡。对于肝火大的人可服用丹栀逍遥丸,用菊花泡茶等都可护肝。

清明时节护肝秘方五: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可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清明时节护肝秘方二:注意饮食平衡

饮食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的菜。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也有利于护肝,避免因应酬饮酒过量使肝受损。

清明时节护肝秘方三:保持适量运动

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中医专家指出,运动可防脂肪肝,消耗掉体内多余的脂肪。已经患了脂肪肝的人,应坚持体育锻炼,适当进行一些慢步跑、快步走、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这些都可消耗体内热量,控制体重增长。

清明时节护肝秘方四:喝酒前吃点东西

喝酒秘方少不了喝酒前吃东西。少喝酒自然少伤害,如果一定要喝,并且想做点预防措施,那就是尽量多吃些食物垫垫肚子,食物下肚后可以在胃黏膜、肠黏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不但保护肠胃,也能阻碍部分酒精进入血液,降低醉酒程度。

清明时节护肝美食

1、韭黄腰花

配料:韭黄150克、鲜猪腰1个。植物油、盐、蒜蓉、姜丝、白糖、胡椒粉、香油、胡椒粉、鲜汤。

做法:韭黄洗净切段。猪腰剖开,去除白色腰臊,洗净后用斜刀横切成片,泡在水里,把血水浸泡出来,除去臊味,捞出沥干水分。将盐、白糖、胡椒粉和香油放进碗里,再加少量鲜汤兑成芡汁备用。锅内放入植物油,油热后放入猪腰片,至猪腰五成熟,捞出沥油。锅内留少许油,放蒜蓉、姜丝、腰片、韭黄翻炒几下,放入兑好的芡汁炒匀,加入少许香油即可。

功效:温阳补虚、健肾。

2、韭菜炒鳝丝

配料:熟黄鳝丝300克、韭黄150克。植物油、盐、酱油、料酒、白糖、胡椒粉、香油、水淀粉、葱段、姜末。

做法:熟黄鳝丝洗净后切段。韭黄摘洗干净,切段。锅内加植物油,烧至五成熟放入葱段炝锅,再放入鳝丝和姜末翻炒,加入料酒、酱油、盐、白糖和胡椒粉,用小火炒4分钟左右。待鳝丝入味后,加入韭黄翻炒至韭黄熟透。加水淀粉勾芡,淋少许香油翻炒均匀即可。

功效:温补肝肾。

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

在春天,肝气旺盛而生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肝气生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因此,为了顺应天时变化,我们要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

据介绍,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此时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扬州知名中医专家、“谦字门”传人郑俊谦告诉记者,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可吃和不可吃食物

但是,要注意的是,甘味和甜味不完全相同。郑俊谦说,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在这些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如果将大枣、山药、大米、小米一起煮粥,不仅可以预防胃炎、胃溃疡的复发,还可以减少患流感等传染病的几率,因此非常适合春天食用。

除了大枣和山药之外,甘味的食物还有: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苡米、豇豆、扁豆、黄豆、甘蓝、菠菜、胡萝卜、芋头、红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圆、栗子等,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最好多吃一些。

“此外,要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它们会阻碍春天体内阳气的生发;多吃大葱、生姜、大蒜、韭菜、洋葱等温性食物,能起到祛阴散寒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白露节气应该注意什么_要怎么养生

全文共 1770 字

+ 加入清单

白露节气如何养生?白露之时,我国各地的天气转变会非常明显,今年白露将至,近来我国也将迎来一股冷空气,受其影响,白露到来之际,气温会明显下降。那么,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要注意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目录

白露物候现象

白露节气,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

“鸿雁来,玄鸟归。”白露之后,对气候最为敏感的候鸟集体迁徙。鸿雁开始从北方飞到南方,而南方的玄鸟也飞归北方,各类鸟儿都开始储食御冬。民谚有云:“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因此,像大雁这样的候鸟被视为秋到的象征。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

二候玄鸟归。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1]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白露节气要怎么养生

1、添衣加被

过了白露节气,天气渐渐转凉,暑气渐渐消失殆尽。俗语云“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气温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此时应注意保暖,以免着凉。俗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是告诫人们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要再赤膊露体,否则容易着凉。此季冷暖变化多端,尤其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意,应及时添加衣被。

2、饮食清润

秋季对应的是肺,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但肺喜润不喜燥,所以白露季节不能一味进补,建议在饮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素食为主,多吃梨、银耳、蜂蜜、百合、枸杞、萝卜、豆制品等,多吃橙黄色蔬菜,比如南瓜、红萝卜等。另外,吃一些绿叶蔬菜补足维生素C也很有必要,如芥兰、菠菜、绿菜花等,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类、韭菜、生冷食物、腌制菜品和过于甘肥油腻的食物。同时,白露季节,早晨喝碗粥,能防秋燥,如银耳粥、莲米粥、芝麻粥、红枣粥、红薯粥、玉米粥等。

3、少吃鱼虾

白露时节,还要避免鼻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应少吃或不吃鱼虾,如带鱼、螃蟹、虾等。

4、早睡早起

如今我们会发现,天亮的越来越迟,阳气逐渐收敛,而阴气开始盛行,因此您的起居也要顺应这种变化,尽量能够做到早睡早起,并且在起床后进行适当的活动,能够帮助肺气的宣发。还有就是,秋天的早上空气清新,早起有利于使肺部呼吸新鲜空气,保持肺部活力。

5、动静结合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锻炼身体的好季节,此时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等。在进行以上运动锻炼的同时,还可配合一些“静功”,如呼气、闭目养神,做到动静和谐。另外,进入秋季容易出现低沉甚至抑郁的情绪,应注意心理养生,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呼出浊气,加速血脉运行,能使心肺的气血调和。常笑还是一种健身运动,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6、温水泡脚

白露开始之后,天气就逐渐的转凉了,而此时不少的人会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或者是四肢发冷、乏力等等症状,这都是肾气不足的表现,因此,白露要注意补肾气。这时候晚上坚持泡脚,时间掌握在十五分钟到三十分钟之间,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法。

白露养生重点提示

1、润燥当为先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节气,气候特点就是“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秘结、皮肤干裂等症状,甚至引起燥咳,经久不愈。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也可选用一些能润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沙参、西洋参、百合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2、避免病从口入

随着白露节气的到来,天气凉爽,人们恢复了正常的食欲。在调养身体时,切不可一味强调海鲜、肉类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

白露时节要避免口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特别是对于那些过敏体质者,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凡是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生冷、烧烤、辛辣等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最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明时节应该注意什么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一直以来就是祭祖扫墓踏青的季节,但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生的季节,这时候的季节是变化多端,飘忽不定,更是很多疾病复发的季节,清明养生要注意哪些呢?下面由小编跟你介绍一下吧。

春季的到来,温度也开始升高,很多事物开始变化,细菌也开始繁衍,所以在这个季节是特别需要注意卫生以及饮食的。特别是在旅途的过程中更是要注意饮食规律,切记暴饮暴食引发肠胃问题。

清明时节注意二 清淡为宜

张会认为,旅途中第一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游客尽量饮用熟食,趁热食用,清淡为宜。她特别提醒说,生水、生冷食品、卤味食品最好少吃或不吃。

品尝地方小吃,是很多人旅游清单必选项目之一。旅游区食品来源复杂,在选择时应有卫生意识,选择有卫生部门监督的正规饮食餐点就餐。

为了避免在旅途中出现意外事情,最好是随身携带药箱,基本的药品都要包括,例如黄连素片、复方新诺明等治疗急性肠炎、痢疾的药物。

除了肠胃用药外,还应准备一些防感冒、跌打损伤、防失眠的药物。若有人晕车晕船,还应带晕车药。

清明时节注意一 多喝菊花茶

清明节将至,很快就进入“纷纷春雨连绵落”的时节。传统养生学认为“春与肝相应”,因此春养肝常保健。

春季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所以不宜食用“发”的食物(如竹笋、鸡肉等)。清明时节养生应多吃柔肝养肺的食物,荠菜、菠菜、淮山、银耳都是不错的选择。

清明前后,也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但菊花茶喝多也会伤肝,因此要适量饮用。

清明时节注意五 预防花粉过敏

春天百花争艳,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首先要找准过敏源,最好先到医院进行检查,查出自己的过敏源,如果没有进行过彻底的脱敏治疗,在选择的春游地点,应尽量回避有花之处。出游前可事先口服扑尔敏或安其敏等抗过敏药物,户外活动时不要近距离“拈花惹草”,不要在草地上睡觉,不要用口唇、鼻子及面部直接与花朵或树叶接触,以免过敏现象发生。

清明时节养生法跟乌龟学习呼吸

清明前后要注意呼吸,呼吸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乌龟身上取经。平时人都是用胸式呼吸,而睡着时则多是腹式呼吸。乌龟没有肋间肌和肋间骨,只有头颈和肚子相结合,所以它的呼吸很特别,是胸式加腹式的呼吸。

人怎么学习乌龟式呼吸法呢?其实非常简单,呼吸时,先尽力扩展胸廓将空气吸入,然后再进一步调动腹部肌肉进行腹式呼吸,让空气一路从胸部、腹部送下来,一直送到丹田里,然后再深深地由鼻子全部吐出,这就是胸式加腹式呼吸。

清明时节注意四 防止昆虫叮咬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昆虫滋生的季节,如果你不慎被昆虫叮咬,切莫置之不理,更不可搔抓,而应立即涂擦风油精或皮炎平等糖皮质制剂,被松毛虫、蜘蛛、蜜蜂、蝎子等叮伤后应冷敷处理。

清明时节注意三 量力而行 穿戴适当

当发现墙缝有渗水、天气闷热异常、湿度明显加大,这种情况说明两三天内一定有大暴雨,避免外出。

春游踏青最好是以近郊为好,最多不超过两天的路程。过远春游,舟车之累,身心疲惫,既不利于健康,也减少了兴趣。另外,要补充各种营养不能乐而忘返,造成过度疲劳。如果出现心悸、乏力多汗、头晕眼花等症状,应尽早休息,切忌勉强。

冬天过去了,春天刚来,万物复苏,气候更是变化,多少这时候不要把衣服脱得太快,以防感冒。外出旅游尽量选择哪些轻便的、防雨的、有弹性的运动鞋,穿起来要舒服,这样就可以避免因血液的不顺便给我们的脚趾以及脚底带来不舒服飞感觉。也可以戴上口罩以及防风的眼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