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什么说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写出三种食用真菌(精选20篇)

阿胶是非常不错的补品,是非常适合人们养生的,而吃阿胶也是有许多的好处的,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阿胶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浏览

1937

文章

1000

篇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和真菌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基础知识巩固

一、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1.发酵技术

(1)乳酸发酵

①原理: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将乳糖分解成乳酸

②应用:制作酸奶,酸泡菜,酸黄瓜,奶酪

2.食品保存。

(1)腐败原因-------细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2)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3)常用保存方法:

“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

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

使用防腐剂

二.现代的生物技术

1.基因工程

(1)原理:在分子水平上进行遗传操作。

(2)应用:改良作物、家畜产品。

2.克隆技术

(1)原理:生物的无性生殖

(2)应用:制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生物知识点:真菌与食品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1.细菌与食品制作:营腐生生活的细菌,许多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物,改善食物的营养结构或物理结构,人们利用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可以制作很多食品,如利用乳酸菌制泡菜、酸奶和奶酪;利用醋酸杆菌制醋;而制味精则需棒状杆菌等。

2.真菌与食品制作:人们利用某些真菌能分解各种有机物的作用来加工生产各种食品、酿酒等,如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制面包,用曲霉酿酒、制酱油和各种酱类,就是制豆腐乳也离不开曲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生物知识点:油脂食用建议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类:包括橄榄油和茶籽油,适合膳食荤素搭配的各类人群食用,因其降血脂效果较好,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血脂症患者。

各类不饱和脂肪酸较为均衡的油类:包括花生油和芝麻油;适合各类人群食用。

“饱和脂肪酸”较多的油类:包括棕榈油、猪油、牛油、羊油、奶油、植物奶油、椰子油等。适合素食者或很少食用动物性食品的人食用。

总结: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也可能会诱发乳腺癌、肠癌等恶性肿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和人类的危害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动植物人类危害

细菌和真菌中某些营寄生生活的种类,寄生在活的动植物和人体的体表或体内,吸取营养物质,成为病原体,致使动植物和人患不同的疾病。

有些腐生细菌能使食品腐败变质;有些真菌如青霉、曲霉,使食品、衣服等发霉变质、长毛腐烂等;还有一些曲霉如黄曲霉能产生黄曲霉素,使人致癌。

大型真菌中的蘑菇,有些种类本身含有毒素,称毒蕈(毒蘑菇),如毒蝇鹅膏、毒伞、花褶伞(“狗尿苔”)等,误食了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食品制作

1.细菌与食品制作:营腐生生活的细菌,许多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物,改善食物的营养结构或物理结构,人们利用细菌的生命活动特点可以制作很多食品,如利用乳酸菌制泡菜、酸奶和奶酪;利用醋酸杆菌制醋;而制味精则需棒状杆菌等。

2.真菌与食品制作:人们利用某些真菌能分解各种有机物的作用来加工生产各种食品、酿酒等,如用酵母菌“发面”蒸馒头、制面包,用曲霉酿酒、制酱油和各种酱类,就是制豆腐乳也离不开曲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食品保存

1.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细菌和真菌引起,它们以食品为培养基,从食品中获取有机物而大量生长繁殖,致使食品中的营养价值降低或丧失,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同时,食品也失去了原有的色、香、味。

2.保存食品的方法:食品保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防止细菌或真菌的繁殖和杀死细菌或真菌。常见的方法有:

①低温保存: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食品保存方法。导致食品腐败的细菌或真菌,绝大多数其生长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为20℃~40℃,在10℃以下,其繁殖速度大大减弱。一般地,0℃~7℃为食品冷藏温度,此时腐败菌的活动显著减弱。

②高温灭菌保存:食品经高温处理,将其中的腐败菌杀死并将所含的酶破坏,可达到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如制作罐头食品,生产鲜牛奶食品等。

③干燥保存:主要是将食品中的水分降至腐败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含量以下,从而抑制腐败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达到较长时间保存食品的目的。如干鱼、薯干的制备。

④隔离保存:主要是将食品置于缺氧环境中,从而抑制食品中好氧腐败菌的呼吸,达到保存目的。如牛奶的真空包装,新鲜蔬菜用无缝塑料膜制成的帷幕包裹笼罩起来等。

⑤化学保存:是利用化学药剂控制食品中腐败菌的生长繁殖而达到食品保存目的,如酱油、酱菜中使用一定剂量的防腐剂。

⑥腌(渍)制保存:利用食盐或糖减少食品中的水分,从而抑制或杀死腐败菌,达到食品保存的目的。如腌菜、腌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疾病防治

1.利用细菌或真菌制成疫苗预防传染病。

2.提取真菌产生的抗生素治疗疾病。

①抗生素指真菌、放线菌等产生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②抗生素主要杀灭相应的细菌,治疗相应的疾病,一般不能用于治疗病毒或真菌引起的疾病。抗生素对人体有副作用,注意合理使用,禁止滥用抗生素。

③利用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及相应举例

青霉菌青霉素肺炎、脑膜炎、淋病等细菌性疾病

青霉菌灰黄霉素头癣、足癣、甲癣等真菌癣病

某些放线菌灭瘟素水稻多种病害

金色链丝菌金霉素对青霉素产生抗药性的细菌性感染

链霉菌链霉素结核病、鼠疫、百日咳、细菌性痢疾、泌尿感染等

3.转基因细菌大量生产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成本大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发酵原理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食品制作发酵原理

1.发酵:细菌和真菌(利用各自体内特殊的酶)分解有机物产生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如将有机物转化为葡萄糖、酒精或甲烷等。

日常生活中就是利用细菌或真菌发酵,产生对人体有益或特殊口味的物质(当然,有的物质对人体有害)。

2.传统发酵食品:饮品:啤酒、果酒(如葡萄糖)、白酒、米酒;食物:面包、馒头、奶酪、酸牛奶;调味品:酱、酱油、醋等。

3.传统发酵食品制作方法

说明:①发酵必须满足相应微生物的生活条件,如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到所需的物质或口味纯正的食品。例如,酵母菌(兼氧型菌)在有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氧条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称为酒精发酵)。

②一般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如酿谷物类酒需要曲霉作糖化剂(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③酵母菌、乳酸菌等是许多种类的单细胞生物的习惯总称。菌体内的催化反应酶不同,适用方面及制取的物质自然不同。如酿酒与制馒头的酵母菌种类不同,制酸奶与制酸菜的乳酸菌不同;各种品牌的啤酒和白酒(或酸奶),就是因为不同的菌发酵产生的物质不同造成的不同品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真菌特征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例1】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菌丝B.都是多细胞的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D.都是腐生生活解析:本题需要学会先归纳总结出真菌的共同特征,然后对选项进行筛选的学习方法。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是腐生或者寄生,由此可以排除B、D选项。菌丝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单细胞的真菌没有菌丝,因此再排除A选项。答案:C

【例2】蘑菇的主要繁殖方式是()。A.孢子生殖B.出芽生殖C.分裂生殖D.菌丝繁殖解析:本题考查了蘑菇的生殖方式。蘑菇的繁殖过程是:由蘑菇菌盖下面的菌褶表面产生许许多多的孢子,孢子散落下来,萌发形成菌丝,然后从菌丝上生出子实体。生物的生殖是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地下菌丝的延伸只是菌丝部分的生长,而不是产生新个体,所以解答时,不能望文生义,将答案错选为D。答案:A

练习1:霉菌在下列哪种环境中最容易出现?()。A.潮湿的沙土地B.潮湿的粮食C.干燥的衣物D.煮沸的牛肉汁

2.下列关于酵母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无色、卵形的单细胞个体B.在有氧、无氧条件下都能生活C.能够用来酿酒和生产面包D.只能通过产生孢子繁殖新个体

3.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细菌、真菌接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细菌能够使食物腐败、伤口红肿化脓,因此,细菌都是有害的B.细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等都离不开真菌中的酵母菌D.制作豆酱、腐乳、奶酪等食品离不开真菌中的霉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对细菌真菌利用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

②食品保存。

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

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其生长繁殖;

常用保存方法:“巴斯德”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冷冻法、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真空包装法(依据破坏需氧菌类生存环境的原理);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渗透保存法(依据除去水分防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原理);使用防腐剂;使用射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和真菌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叫菌落。

细菌菌落特点:较小,表面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白色;

真菌菌落特点:较大,呈绒毛状、絮状蛛网状,有红、绿、黄、褐、黑等颜色

2.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①配制培养基②高温灭菌③接种④恒温培养

3.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

4.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营养物质)、一定的生存空间等。另外,有些需氧,而有些则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异养)。

5.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古细菌的存在说明:①古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②细菌的分布很广泛。

编辑推荐:细菌和真菌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和真菌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编辑推荐:细菌和真菌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和真菌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

11.细菌特征:微小,有杆状、球状、螺旋状等形态,无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分解者。分裂繁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休眠体,叫芽孢

12.细菌的结构特点: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附属结构: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保护作用),有些细菌有鞭毛(用于在水中游动);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形成芽孢(轻,对恶劣环境有抵抗能力的休眠体)。

13.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速度快,不到半小时就分裂一次。

1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即、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15.细菌的哪些特点和它们的分布有关:细菌个体微小,极易为各种媒介携带;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四处飘散,落在适当环境中,就能萌发为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广泛分布。

编辑推荐:细菌和真菌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麝——逐渐逝去的宝贵资源

全文共 3225 字

+ 加入清单

远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麝香已经作为宝贵的药材用于医治疾病,到了公元8世纪的唐代,麝香除了用作药材之外,也作为珍贵芳香物用于皇宫的熏香。麝香一词就取自它香气四射的特性。历朝历性,皇宫的御医都要备足麝香,以备皇室所需,每年各地进贡的麝香都记载在册,作为各地宫员对朝廷的贡献。

麝香是麝的分泌物,目前,虽然科学界有不同看法,但一般认为世上现存五种麝:即林麝、马麝、原麝、黑麝和喜马拉雅麝。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麝资源最多的国家,这五种麝中国都有分布,麝的分布区70~80%都在中国。

在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中,麝香的用途十分广泛。它具有芳香开窍、通精活血、消炎止痛三大功效,对中风、跌打损伤、惊厥、瘫痪有很高的疗效,近年来的深入研究表明,麝香在治疗肝病、癌症、心肌梗塞方面显示了很好的作用。麝香的疗效迅速,是临床上惟一可用作急救药的中药。除了在中医中药中使用外,在藏医药、蒙医蒙药中,麝香更是运用广泛。麝香在藏药中被称为药引子,极大多数药方中都要用麝香,不然疗效就大打折扣。

以麝香为原料的中成药组成了一个著名品牌的大家庭:安宫牛黄丸、麝香保心丸、六神丸、片仔癀、云南白药、麝香止痛膏无不是我国金牌中成药,国家的重点保护品种。这些中成药每年救治成千上百万群众,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价值。

麝香从来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由于供不应求,麝香的市场价格昂贵。据锺乐邦(Rob Parry-Jones2001)报道,1850年麝香价格为黄金价格的四分之一。1870年是黄金的二分之一。1950年,麝香的价格已等同于黄金,1970年前后,已上涨到黄金的3~4倍。目前,国际市场的麝香价格约为黄金价格的6~8倍。

在麝香价格急剧上升的同时,麝资源的数量却在急剧的下降。据粗略的估计,从50年代开始,我国的野生麝资源每10年减少一半。野生麝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的300万头,减少到20世纪末的5~10万头,麝资源的下降几乎以指数式的高速度下降。

麝数量的迅速减少,主要是人们对它过度的利用。麝身上宝贵的麝香成了它灭顶的灾星。为了得到麝香,千百年来,人们想方设法猎杀围捕,各种手段都用上了。麝在强大的捕杀压力下,发展出高超的躲避敌害的能力。它既能在极其峭陡的山岩上奔跑,又能跳跃上树,躲避敌害,是鹿科动物中惟一有上树能力的种类。因此,猎麝难度极大,各地猎人中流传着许多神话般的传说,昂贵的价格也是由于它得来之不易。但是,在人类的智慧面前,终于使拥有高超躲避能力的麝败下阵来。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时候,人们发现用钢丝套捕杀极其有效。偷猎者把多股钢丝绳解开,做成轻便的钢丝套,一人一天可以在大山中布上数百只,形成天罗地网,对麝和其他动物,可以做到不分老幼,格杀勿论,对小型的鹿类动物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更严重的是,这原仅限于某些地区使用的技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迅速地蔓延到全国。安徽大别山区的麝种群,就是被一群外省来的不法偷猎者采用钢丝套乱捕乱杀,目前已濒临灭绝。

保护和利用——一个难以解开的结

麝香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一直是许多中药配方的主要原料,其巨大的需要量和稀少的资源量历来是一对矛盾。我国医药部门为了解决麝香的来源问题,从1958年开始进行人工养麝,取得了在饲养条件下成功繁殖和活体取香的优秀成果,但是,由于体制、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的养麝业一直徘徊不前,全国人工饲养的麝至今仍未超过2000头,根本无法满足我国医药工业对麝香的需求。国家在发展人工养麝的同时,开展了人工合成麝香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批准投入使用,但由于传统观念和对人工麝香认识的不同,人工合成麝香仍未得到广泛的使用。因此,目前中药材中使用的还主要是野生麝香。根据最保守的估计,我国中药行业需要麝香1000kg,按一头公麝产香10~20g计算,需要捕杀5~10万头公麝才能满足需要,而用现在这种不加选择的捕杀方法,大约要捕杀15~30万头麝才能获得所需的麝香。

如此看来,我国的野生麝资源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人们只有两个选择:若继续按目前的方式使用野生麝香,必然使现存的麝资源进一步下降,乃至灭绝枯竭,最终失去这一宝贵的中药资源。若立即停止猎杀野生麝,加上有力的野外保护,还可以在若干年后恢复到一定的资源量,结合科学的管理,使之成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

不少人担心,我国含麝香的产品包括日用化妆品,每年的产值十多个亿,一些含麝香的中成药更是出口的拳头产品。如果停止使用,岂不要对我国的出口和某些疾病的医治造成不利影响。殊不知目前这种使用状况已经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而只有采取断然的保护措施,使野生资源休养生息,才有希望若干年后再次获得较多使用的可能。保护和利用,谁急谁缓,道理应当是十分明白的。

麝资源还有没有恢复的希望

我国历史上,不加保护地滥用野生动物药材,造成动物灭绝的例子很多。这方面有过的教训也很深刻。新疆的高鼻羚羊,因产名贵的中药材——羚羊角,被无节制的乱捕滥猎,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走向灭绝,目前,我国中药中的羚羊角全部从境外进口。梅花鹿因产珍贵的滋补品——鹿茸、鹿鞭、鹿尾而被过度狩猎,以致使野生种群从上世纪初就开始衰落,目前全国存量不过千头,分散在几个狐立的“陆岛”中,苟延残喘。威风凛凛的虎,也因其虎骨、虎鞭为名贵的中药材,已走向灭绝的边缘,全国野生数量不超过50只。这类野生动物,它们的野外种群数量已经不可能再恢复到可利用的程度。

麝会不会走与它们相同的道路,这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我国麝资源原本相当丰富,东起安徽、西至西藏,北起新疆、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南至广东、广西北部,都有麝的分布。据《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全国进贡麝香的州郡就有40多个,遍布陕、川、晋、鄂、宁、冀、皖、豫等中国大半个地区。只是由于近几十年来过度的猎杀,野生麝数量和麝香产量才不断的下降,进入20世纪70~80年代,我国传统的中医药逐渐从“郎中”开药方消耗药材,发展到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中成药,麝香的使用量急剧上升,加上对其药用价值的研究开发不断取得进展,麝香的使用范围更加广泛,大批成药出口国外。物以稀为贵,生产的需要、资源的短缺造成麝香价格高昂,更使偷猎活动有增无减。猎捕手段的更新,更加速了许多地方野生麝的灭绝。这种局面延续至今已经到了十分危险的地步,倘若再不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以扭转,那么不用多久,麝就会招致与高鼻羚羊、梅花鹿、虎同样的命运。

解伶还需系铃人。野生麝的急剧减少因人而起,它的救护自然取决于人。只要人们认识端正、措施有效,恢复野生麝资源并不是没有希望。从生物学的角度讲,理由有三:

一、其它一些珍稀动物不一样,麝有较高的繁殖能力,一头成熟母麝每年可产两头幼麝,而且当年出生的母麝即可开始繁殖。

二、它的食性较杂,能采食的植物有100多种,在大多数麝分布区不缺少食物。

三、全国野生麝数量目前还有一定的基础,据估计,全国尚存6~10万头。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保护,可以使麝的种群较快地发展起来。反过来,如果继续听任麝的种群按目前的趋势下降,估计在10~20年内,数量会不降到5000~10000头。到那时,栖息地开始破碎孤立,小种群效应开始起作用,它们的命运势将逐渐走向灭绝,或恢复极其缓慢,不太可能把野生种群恢复到可供再次利用的程度。

我国有麝资源保护得比较好的自然保护区,如甘肃兴隆山保护区,前几年曾下决心收缴所有的圈套,加上严格的管理措施,麝密度比许多地区高数倍。实践证明,采用封山育林的方法,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杜绝各种形式的偷猎活动,麝资源的逐步恢复是完全可能的。

积极开展人工养麝,也是解决麝香资源极其短缺的一条途径。我国从1958年开始进行人工养麝,已积累了数十年的经验,只是由于科技力量投入不足和其它种种原因,才至今未有大的发展,全国存栏数一直在1000~2000头之间徘徊。如果集中力量,采用灵活的管理体制,人工养麝一定会取得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立生物资源馆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国立生物资源馆坐落在韩国仁川广域市西区兰芝路42号,是韩国国家生物资源收藏和研究的机关。它于2007年10月开馆,以成为东北亚生物资源的中心地为发展目标,并配备有东亚最大规模的收藏设备,是学习和了解生物资源的好地方。

国立生物资源馆中设有展示室、体验学习馆、济州特有森林、生态馆、野生花园、野外舞台、草坪等区域,共收藏着生物和自生生物标本1287种共计3905件,再现了山林、河川、湖水的变化过程。此外,展示馆前的草坪区也很受欢迎,春秋之际准备些零食,在这里郊游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National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Resourses

必去理由:韩国最重要的生物资源研究基地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仁川广域市 [Daejeon Metropolitan City]

景点所在城市:西区 [Seo-gu]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为什么说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的一种宝贵资源?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热带雨林是分布最广、动植物种类最多的森林。它们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热带雨林是分布最广、动植物种类最多的森林。它们与人类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中非、南美北部和欧洲部分地区。在20世纪中叶之前,人类活动几乎没有涉及到它。那时,地球上的沙漠面积比现在小得多,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比现在多得多,自然灾害也少得多。在以前的进化史中,一种植物大约花了1000年才灭绝。但是到了1980年,它已经达到了每天一株植物灭绝的程度。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植物物种消失得更快,达到每小时一种。在已知的250,000多种开花植物中,2/3生长在热带地区,其中25,000种濒临灭绝。

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再次警告人们,从1993年到1998年的五年中,东南亚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面积减少了3.5%。

今天,全球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20公顷的速度被化学物质砍伐、烧毁或破坏。如果热带雨林的破坏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25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25%的鸟类和植物将濒临灭绝,这是自然物种灭绝速度的10,000倍。

热带雨林在调节全球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旦森林消失,沙漠将急剧扩大。大西洋沿岸的热带雨林只剩下2%,而邻近的秘鲁沙漠已经扩大。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一直向南推进。干旱威胁着西非的沙漠草原,这也是由当地热带雨林的消失引起的。如今,地球上频繁的洪水、严重的干旱、变暖的气候和严重的沙漠化都与热带雨林面积的缩小有关。

热带雨林是一个天然基因库。根据专家调查,仅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就发现了10,000种植物。如果森林继续遭到破坏,这些植物中的大部分将在人们找到并使用它们之前消失。植物不仅是我们所有食物和一半药物的来源,也是净化空气和制造氧气的天然“氧吧”。

热带雨林对人类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它的确是地球的宝贵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崔宝凯:野外调查发现新真菌资源是最大乐趣

全文共 1396 字

+ 加入清单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新的真菌资源和新物种,并收集一些难以接触的标本,是我最大的荣幸。”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崔宝凯是一名“80后”科技工作者,主要从事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需要经常到野外采集标本。"野外条件通常非常困难,有时甚至很危险,比如偶尔发生的泥石流和滑坡."崔宝凯说:“但每次离开都让我兴奋,因为这意味着我可能会在森林深处发现隐藏的稀有真菌资源,这也是我坚持科学研究的动力之源。”那么,研究真菌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听听他的意见。

新华社:真菌复杂多样。你如何对它们进行分类?

崔宝凯:真菌主要根据其生活习性、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繁殖方法、DNA序列、基因组信息等进行分类。尤其是繁殖过程中的孢子特征在真菌分类中非常重要。

真菌的分类系统一直在变化。过去,真菌主要分为担子菌门、子囊菌门、结膜炎、半翅目等。目前,相对公认的分类系统主要将真菌分为隐孢子虫、微孢子虫、枝孢霉、木霉、子囊菌、担子菌等。

新华社:真菌群落的特征是什么?繁殖的方式是什么?

崔宝凯:真菌群落有多种特征。真菌生长在各种生态环境(包括一些极端环境)和微环境中,包括腐生、寄生、共生等。

真菌繁殖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在没有雄性和雌性细胞合作的情况下产生新的个体,包括分裂、出芽和无性孢子,如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它们是在没有性结合的情况下产生的。有性生殖是指通过配子的融合和减数分裂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主要包括合子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

新华网:药用真菌指的是哪种特定的真菌?他们的特点是什么?

崔宝凯:药用真菌通常指具有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能形成子实体,主要是担子菌和子囊菌。

常见的大型药用真菌主要有灵芝、云芝、马勃、冬虫夏草、山茱萸、槐花、猪苓、桑黄、茯苓、蝉花、猴头菇等。药用真菌通常可以产生多糖、肽、甾醇、萜类、生物碱、糖苷、酚类和其他对人类疾病具有药理活性或抑制或治疗作用的物质。例如,灵芝含有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和保护肝脏的作用。桑黄也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新华社:中国野生真菌资源的生存面临哪些困难?你对野生真菌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什么建议吗?

崔宝凯:由于人类干扰、栖息地变化、全球变暖和过度开发,该地区的许多真菌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威胁。目前,一些真菌已被列为“濒危”或“脆弱”。

真菌的多样性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只有保护生态环境和有真菌存在的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真菌资源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过度开发,尤其是过度采集,可以更好地利用真菌资源。此外,我认为应加强对真菌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通过现场保护,重点是保护真菌生境的生态环境和建立相关的保护区。还有迁地保护,重点是菌种保存和人工培养。

新华社:研究真菌有什么意义?

崔宝凯:真菌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生物技术、生态系统等许多领域都有很大的价值。

以我研究的大型真菌为例。在生态系统中,菌根真菌可以与植物形成菌根,实现共生互利。腐生细菌能降解腐烂的木材、有机物等。维持生态平衡。食用和药用细菌可用作人类食物,也可用于药物生产。一些能产生漆酶和纤维素酶的真菌可用于工业生产。此外,一些真菌会导致森林疾病,一些毒蘑菇会导致食物中毒,甚至误食后死亡。因此,只有通过对真菌的深入研究,才能有效地利用和保护真菌,预防和控制真菌引起的疾病或危害。真菌是一种丰富的天然宝库,与人类关系密切,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还有许多真菌资源有待发现和发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专家:建设生物样本活库,加强人类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迫切需要加强人类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增加资源保障平台建设的稳定投入和合理布局。例如,加快临床应用级人类遗传资源生物库的标准化建设和资质评估,使各类人类细胞和制剂尽快、安全、经济地应用于精密医学。”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病理科主任卞秀武在长沙召开的“低温生物学与生物样本活体库国际研讨会”上发出呼吁。

中国科学院卞秀武院士

所谓生物样品活体库是指储存在生物库中的样品,可以回收并制成临床安全的产品,如干细胞库和在干细胞库支持下获得的干细胞制剂。中南大学生物科学学院院长黄表示,普通生物库(即传统生物样本库)可以通过福尔马林等固定液体储存常温样本,也可以通过深低温冰箱和液氮冷冻储存新鲜组织和液体。然而,这些保存技术不能保存细胞或细胞因子(如免疫因子)。换句话说,常规样本可用于研究目的,但不能用于临床疾病治疗。然而,新一代生物样品“活库”可以通过技术和以干细胞为代表的各种细胞和细胞制剂来保持细胞活性。因此,业界已达成共识,共同增加和加快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生物样本活库”。

车间场地

事实上,在“健康中国2030”计划下,“十三五”期间,中国加大了对人类遗传资源库建设和大规模队列研究的投入,初步建立了人类遗传资源收集、保存和共享的标准和规范,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然而,“生活银行”的建设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专家呼吁国家增加对传统生物样本库的投资,更加稳定地支持建设高质量和适用的人类遗传资源“活库”,如干细胞库和免疫细胞库,以应对第14-5期对精密医学、个体化医学和转化医学的迫切需求。

中国科学院徐涛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徐涛表示,活体生物样本库是未来新一代生物样本库的发展趋势。它的建设不仅极具前瞻性,而且是精密医学和重要基础医学研究不断发展后的“迫切需要”。此外,中国的人类遗传资源具有杂病、人口多、多民族的特点。掌握生物样本的“活库”资源,主要包括人类生殖细胞、干细胞、人体体重编程细胞和免疫细胞,将成为缓解患者痛苦、恢复健康的“金钥匙”和“长寿秘诀”。然而,随着低温生物技术的出现,如细胞条件性重编程、诱导多能干细胞、器官样3D培养、PDX等。生物活体样本库的建设也为其实现提供了技术现实基础。

“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建立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在严格的伦理审批和行政许可下,我们正在努力探索保护和利用人类遗传资源的最佳途径。我们正在寻找能够为中国生物样本库和新一代活体生物样本库的建设提供标准化、可复制性和易于推广的经验和模式。”黄对说道。

——原标题:专家呼吁加强生物样本活体库建设,促进人类遗传资源的临床转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真菌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世界上最大的生物,首先否定的是说大象的,那是明显忽视海洋生物的行为,是片面的和错误的。虎鲸?这种想法很靠谱。如果说是一种类型的话,这就是正确答案。但现在讲的是个例——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如果你已经摇头了,小编现在就告诉你:是在美国发现的一株单株巨型真菌。——其实还是回归到陆地了。

据《自然》杂志报道说,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它是一株单株巨型真菌,比海洋的蓝鲸和加州的巨型红杉还要大。这种真菌学名叫“蜜环菌属球茎”,巨大而有恶臭。它占地达38亩,重约100吨,估计已生存了1500年到10000年。蜜环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真菌的一属,约40种,广布于北美北部和欧洲,主要见于硬木森林或针叶树混合林中。在适合的环境中蜜环菌可生活数百年,经鉴定有些个体可列入形体最大、寿命最长的生物体之列。它主要通过树根来扩散,除去那些已经死去和正在死亡的树,它存在的唯一地表证据就是它的果实——通常人们称之为蜜菇。

根状菌索藏于地下,能耐受极高和极低的温度,包括地面上的森林火灾。只要有适宜的森林生长条件,垫状的菌丝体可生长到惊人的大小。科学家说:“像这样的生物体在森林里生长了数千年之久,这一事实确实扩展了我们在森林生态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方面的视野,从广阔的科学观点看,它对我们有关单一生物体的看法提出了挑战。”

科普:真菌

真菌,是一种真核生物。最常见的真菌是各类蕈类,另外真菌也包括霉菌和酵母。现在已经发现了七万多种真菌,估计只是所有存在的一小半。大多真菌原先被分入动物或植物,现在成为自己的界,分为四门。真菌自成一门,和植物、动物和细菌相区别。真菌和其他三种生物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真菌的细胞有含甲壳素(又叫几丁质、甲壳素、壳多糖)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和植物的细胞壁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的不同。

在历史上,真菌曾被认为和植物的关系相近,甚至曾被植物学家认为就是一类植物,但真菌其实是单鞭毛生物,而植物却是双鞭毛生物。不同于有胚植物和藻类,真菌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属于腐生生物——经由腐化并吸收周围物质来获取食物。大多数真菌是由被称为菌丝的微型构造所构成的,这些菌丝或许不被视为细胞,但却有着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成熟的个体(如最为人熟悉的蕈)是它们的生殖器官。它们和任何可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都不相关,反而跟动物很亲近,两者同属后鞭毛生物。因此,真菌被归类自成一界。

虽然很早就已经知悉真菌和动物的演化关系比植物要来得相近,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植物学入门对它们的介绍仍然比动物学入门要深入得多。

真菌的形态多样,一般分为单细胞和多细胞,酵母菌属于单细胞,而霉菌和蕈菌(大型真菌)都属于多细胞的真菌,它们归属于不同的亚门。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质或胶质的子实体或菌核,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常见的大型真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双孢蘑菇、平菇、木耳、银耳、竹荪、羊肚菌等。它们既是一类重要的菌类蔬菜,又是食品和制药工业的重要资源。

真菌的细胞既不含叶绿体,也没有质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

真菌常为丝状和多细胞的有机体,其营养体除大型菌外,分化很小。高等大型菌有定型的子实体。除少数例外,真菌都有明显的细胞壁,通常不能运动,以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常

见的真菌感染多为白色念珠菌、阴道纤毛菌、放线菌等。盐水涂片中注意寻找真菌孢子、菌丝或纤毛菌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海洋非生物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海洋生物资源可以为我们提供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等。据估计,世界石油极限储量1万亿吨,可采储量3000亿吨,其中海底石油1350亿吨,世界天然气储量255到280亿立方米,海洋储量占140亿立方米。

上世纪末,海洋石油年产量达3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50%。它们可以为我们带来足可以使用数百年的能源。多金属结核含有锰、铁、镍、钴、铜等几十种元素。世界海洋3500到6000米深的洋底储藏的多金属结核约有3万亿吨。

其中锰的产量可供世界用18000年,镍可用25000年。中国已在太平洋调查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其中有30多万平方公里为有开采价值的远景矿区,联合国已批准其中1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分配给中国作为开辟区。富钴锰结核储藏在300到4000米深的海底,容易开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