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儿童保健 小孩换牙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推荐20篇)

浏览

642

文章

324

篇1:儿童保健 小孩换牙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过程中,换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我们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换牙势必会影响儿童的饮食,那么,在生活中应该注意那些事情,让宝宝能够健康的成长呢?

一、换牙是生理性需求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小小的乳牙已经无法适应颌骨的发育和日益增强的咀嚼力,

乳牙便开始生理性脱落,换上更强壮的几乎陪伴我们一辈子的恒牙。

二、换牙的时间与顺序

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

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三、换牙期间的注意事项

1、纠正孩子不良习惯

在换牙期,乳牙与恒牙共存,恒牙刚刚萌出,特别是作为“咬合关键”的“六龄牙”,体积大、咬合面窝沟多,容易滞留食物残渣,加之多数儿童刷牙不彻底,常容易发生龋坏。此时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正确地刷牙。在换牙期,乳牙松动即将脱落时,儿童常习惯用舌舔松动的牙,这是一种不良习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萌出,应及时给予纠正。

2、牙齿错位咬合会影响容貌

儿童在换牙期,牙齿在替换,颌骨在发育,随之逐渐建立咬合关系,有时会出现暂时性的错位咬合,在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往往能自行调整而恢复正常。有的错位咬合,如上唇唇系带位置过低而造成上前牙间隙过大,不能自行调整,会影响颜面发育,应去医院诊治,否则将影响孩子的容貌。

3、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

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龋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绝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医生忠告:应当尽量使乳牙保留到恒牙萌出,如乳牙过早缺失,常导致继发性恒牙萌出间隙不足而引起牙列不齐。

4、换牙时宜多吃耐嚼食品

孩子到六七岁左右,恒牙就开始陆续萌出,替换原有的乳牙。有些孩子恒牙虽已萌出,乳牙却常常不肯“让位”,迫使恒牙不得不从乳牙的内侧长出,形成“双层牙”,造成恒牙排列不整齐。引起乳牙滞留迟脱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孩子进食过于精细,没有充分发挥牙齿的生理性刺激。牙齿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咀嚼食物能促进乳牙牙根的生长发育以及自然吸收、脱落。因此,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应让孩子多吃些耐嚼食物,以保持对乳牙良好的刺激作用,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当孩子门牙和后磨牙都已萌出,可给其增加些芹菜、玉米、苹果等食物,使换牙顺利完成,让孩子拥有一口健康整齐的牙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小孩正常体温是多少 儿童体温需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3000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还未成年的孩子的免疫力都是比较的差的,尤其是婴儿,不会走路的小孩,就连身上的体温都是要非常注意的,那您知道小孩正常体温是多少吗?您知道婴儿的正常体温是多少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的知识哦,感兴趣的您赶快来看看啊。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婴儿体温37.5度正常吗

每个人一天之内的体温会随着身体和生活状况而改变。进食、活动后体温会有轻度升高,且活动量与体温升高呈正相关。为了了解本身体温状况,建议测量基础体温。

1、对新生儿来说,体温不超过37.5℃都是正常的。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有时可达38℃。体温“稍高”应与基础体温相比才有意义。

所以,平时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基础体温(安静状况下的体温),年龄越小,基础体温相对偏高。

2、基础体温指的是清晨睡醒,还未起床活动前的体温。此时人体代谢最低,的体温也相对最低。了解基础体温很有用。

3、当你亲吻或触摸孩子的前额时,如果感到比较热,就说明孩子可能发烧了。从医学角度讲,虽然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不同,正常体温可波动于35.5℃~37.5℃之间,但是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

但并不是说孩子体温超过37.5℃就一定是发烧。由于每人的基础体温不同,有些人基础体温为35℃;有些人为37℃,甚至37.3℃。

婴儿体温多少度算发烧

一般家庭和医院都是测量腋下温度,不论大人小孩,书上说正常体温36到37,低热是37.5以上开始算,39度以上高热。大于37且小于37.5只能说因人而异了,总之测量体温要把腋下擦干,不要捂在被窝里那样不准。

1、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2、婴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较旺盛,体温较成年人稍高。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安静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约为0.6℃左右。

3、体温“低”,其实也是正常,但前提是稳定,也就是说只要能稳定在这个范围就没有什么问题,婴儿体温受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时时会自我调节的,但你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以免孩子感冒发烧。

4、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婴儿发烧38度怎么办

宝宝在7、8个月的时候,因为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力已经逐渐散去,抵抗力下降了,都会有1、2次发热的,这是正常的。从某种角度说,发烧并不是一件坏事,专家认为发烧可以增强免疫力。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发烧太着急,只要控制孩子的体温不要过高,引起高热惊厥就不会有大问题。

1、物理降温

一般情况下,婴儿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2、多饮水

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

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

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美林、泰诺林退高烧比较好。如果孩子发烧达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热比较快,如果38到38.5之间用泰诺林比较好。如果是低烧这两种都不要用,用一般的退烧药就可以。像一般酚黄那敏等宝宝感冒药也都有退热效用的。

婴儿发烧怎么退烧

婴儿发烧怎么退烧呢?婴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宝宝体温升高的情况,但又不能乱用药。那么当宝宝发烧或高热不退时,妈妈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呢?

1、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5、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结语:看了小编上文的介绍,您是不是已经知道小孩正常体温是多少了呢?您是不是也已经知道婴儿的正常体温是多少了呢?小编希望您可以把今天学到的有关小孩发烧怎么物理降温的知识分享给您身边的小伙伴们哦,还等什么,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家长一定要清楚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患病家长不要乱用抗生素治疗,乱用抗生素会影响到孩子机体的免疫功能,并且会增加孩子体内细菌的耐药能力,乱用抗生素药物会造成不良反应,并且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非常大的损伤,那么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家长一定要清楚

一、抗生素种类越多,效果越好吗?

不是,只有在严重感染,多部位感染和混合感染时,才考虑联合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在一般情况下,能使用一种时,不建议使用两种。

二、价格贵的抗生素一定比便宜的好吗?

每种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优势劣势各不相同,要因病、因人、因致病菌来进行选择,坚持个体化,以价格判断药物好坏是没有道理的。药品并不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的普通商品,只要用之得当,几分钱的药物也可能达到药到病除的疗效。

有时候,老药比新药“物美价廉”:药效稳定,价格便宜,不良反应明确;对于军团菌和支原体感染的肺炎,红霉素具有相当好的疗效,而价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类的抗生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对付这些病就不如红霉素。

三、抗生素应该用多长时间?

孩子患病后,在病情较重时家长尚能够给其按时按量服药,可一旦病情出现缓解,服药的意识也就淡化了。要知道抗菌药物的药效依赖于有效的血药浓度,如果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不但不能彻底杀灭细菌,反而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对于确属细菌感染的病,要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菌种选择相应的药物;如果使用某种抗生素的疗效暂时不好,首先应当考虑用药疗程是否足够。即便见了效,也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够必需的周期,不要频繁地给孩子更换药品。因为用药起效需要一个过程,频繁换药,反而造成耐药性,出现菌群失调。

四、是不是输液抗炎比口服效果好?

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生病后,输液治疗比口服治疗效果要好。输液确实起效更快,但是副作用多而且风险性大。《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在所有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静脉输液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占56%,在严重不良反应中,静脉输液药物占到了73%。可以说,输液是最不安全的给药方式。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输液带来的后果比口服和皮下注射更为严重,因为口服药如果有不良反应可以洗胃,皮下注射的药物吸收需要一定的过程,这样都能够给急救赢得一定的时间。

因此给儿童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特殊注意,若是用错了,对孩子可能会造成永久的伤害,甚至是生命危险!如果你对儿童误服药物后怎么办等有关儿童意外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药品中毒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童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时期是饮食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这些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则很难改变。其不但影响儿童少年时期的健康、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还将伴随人的一生,下面来看看儿童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吧?

早餐各种食物都要吃

儿童早餐除了吃谷类食物(馒头、面包、米粥等)外,还应该吃一个鸡蛋或其他动物性食物、一袋牛奶或一杯豆浆或一碗豆腐脑,最好吃一些新鲜蔬菜或水果,才能保证有充沛的精力去完成学习任务。

每天要喝一袋奶

通常情况下,应该在早餐时让孩子喝一袋(250毫升左右)牛奶。但有些儿童早餐时可能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食欲不佳,喝不下去牛奶,这样的话可在其他时间饮用。如上午课间操时间、下午放学回家后、晚上睡觉前等。学生如果饮用牛奶后出现腹胀、腹痛或腹泻等症状,可以改喝酸奶或者豆浆。

奶类果蔬坚果当零食

零食是指正餐一日三餐以外所吃的所有食物和(或)饮料,但不包括水。一般情况下要尽可能少吃零食。可在适当的时间(两餐之间、午睡之后)选择奶类、果蔬类、坚果(花生、瓜子等)类等做零食;尽量不选或少选糖、口香糖、话梅、炸土豆片、炸土豆条、冰淇淋、膨化食品和烤羊肉串等街头食品,以及饮碳酸饮料及冰镇饮料。

喝水要喝白开水

白开水是儿童的最佳饮品,应提倡常喝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24℃左右),每人每天至少饮水1200毫升,每次喝150~200毫升。夏季天气炎热时,也不能贪喝冷饮如冰镇汽水等。因为胃肠黏膜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喝过多冷饮会使胃肠道血管突然收缩,从而引起腹痛、腹泻。从室外活动回家后最好适当休息一下,然后少量多次地喝些凉白开水、绿豆汤、新鲜水果榨汁或吃些西瓜。

每周要吃一次肝

动物肝脏中含有十分丰富的铁,每周吃一次,一次吃25~50克即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另外,血、瘦肉等也含有丰富的易为人体吸收的铁质,可经常食用。同时,还要常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因为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

多吃高钙食物

要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可首选奶及奶制品,另外,虾皮、海带、紫菜、骨头及芝麻酱等食物中也含有丰富的钙。除此之外,还要补充注意维生素D,因为钙在体内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促进作用。可常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肝脏和蛋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在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预防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宝宝腹痛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腹痛虽经常发生,但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家长不必惊慌,在没有明确诊断前,不可随便给孩子喂服止痛药物。平时需注意气候变化,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着凉,不吃冷食,大风天气外出根据情况戴口罩,随着年龄的增长,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宝宝腹痛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家长应该注意的问题

1.辩明腹痛原因,采取缓解措施

遇到小儿剧烈腹痛,家长不要过分紧张,首要的问题是先确认引起腹痛的原因,如果是肠痉挛发作引起的腹痛,可直抱宝宝或使其仰卧于父母的膝上,喂给适量温开水,让宝宝在保暖的条件下入睡。醒来即可恢复正常。腹痛剧烈时,可用温暖的手按摩孩子的腹部,腹部放置热水袋也可起到缓解作用。此外,蛔虫引起的腹痛也可因腹部轻轻地按摩,蛔虫会变得安稳,从而使腹痛得到缓解或消失。但是,若腹痛是由于急性炎症、梗阻或肠套叠引起则不能采取按摩和热敷等方法处理。

特别提醒在腹痛原因未弄清楚前,切忌给宝宝乱用止痛药,因为止痛药会掩盖腹痛的性质。事实上病情仍在发展,致使宝宝不能得到及时治疗。2.观察腹痛情况,以便医生诊断

家长在送患儿去诊疗前,应仔细了解并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其他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便血、发热等,以便正确向医生反映。

特别提醒就诊时家长要配合医生,安慰孩子,让孩子不要哭吵,使医生能对患儿进行各种必要的捡查。3.发现重危征象,及时送院就诊

家长要学会识别小儿腹痛的重危征象。严重的腹痛多逐渐加重。小儿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不吃、不玩、精神萎靡,有的还会发热、呕吐、便血等。

特别提醒出现这类情况,家长应及早带患儿去医院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儿童X线检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到医院看病时,根据不同的病情需要,医生会通知病人去做透视、造影、CT或磁共振检查。每到这时,不少人多少都会有点紧张,搞不清检查前和检查后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儿童X线检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放射防护:不必“谈X线色变”

大家都知道放射线对身体有害,所以有的人很害怕X线检查,但事实上不必“谈X线色变”。一般而言,医用X线只要合理应用,对身体影响不大。尽管如此,做检查时还是要尽量注意做好防护,避免不必要的照射。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停留在检查室内,出门时要关好门,并尽量远离检查室。孕妇(尤其是怀孕三个月内)要避免X线检查,以免造成胎儿发育畸形。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对会阴部进行遮盖,以免对性腺造成危害。

2.查前准备:依检查项弄清注意事项

检查时要避免穿带有金属或其他装饰物的衣服,检查时须将这些东西去除,因为这些东西会给医生诊断疾病带来干扰,甚至造成误诊或漏诊。

一些特殊检查还会有相应的要求,比如进行胃肠造影或腹部做CT前不要服用含金属的药物(如钙片),检查当日不能进食早餐、饮水;进行泌尿系统结石检查或钡灌肠时要服用泻药,以免肠内容物影响诊断。

做完胃肠造影或钡灌肠者一周内不能做CT或磁共振检查,有神经刺激器、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金属瓣膜或体内有金属、磁性物植入史及早期妊娠的病人不能进行磁共振检查。磁共振检查前应除去项链、手表、计算器、磁卡、手机、活动假牙、假肢、义眼等。

另外,由于机器设备及检查目的不同,各家医院还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检查前要与医生进行沟通,做好充分准备。

3.报告处理:切记及时送给接诊医生

一般而言,透视者检查完即会有结果。CT、磁共振检查结果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出来,各家医院出报告时间不同,为方便患者就医,目前很多医院普通照片一般1小时即可出结果,疑难病例全科会诊后第二天上午出结果。

无论影像检查报告是否正常,建议最好能拿给医生看,因为影像报告正常并不意味着就没有病,一些疾病早期影像检查是不能发现的,所以一定要将报告拿给接诊医生,看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X线检查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预防铅中毒,儿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1952 字

+ 加入清单

张女士家里有两个宝宝,都比较喜欢玩具,特别是换牙期的宝宝磨牙喜欢咬玩具。虽然玩具洗的干干净净,但可怜天下父母心,依旧担心孩子健康问题铅中毒儿童存在致命的打击,对与孩子的智力发育及生命都有一定威胁,预防铅中毒,儿童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铅中毒是怎么回事

在确认宝宝铅中毒前,先要明白什么是铅中毒。铅和其化合物对人体各组织均有毒性,中毒途经可由呼吸道吸入其蒸气或粉尘,然后呼吸道中吞噬细胞将其迅速带至血液;或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血循环而发生中毒。中毒者一般有铅及铅化物接触史。口服2-3克可致中毒,50克可致死。临床铅中毒很少见。

一般来说,当血铅浓度超过100微克/升,就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此时孩子可以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因此,最好在孩子1岁时检测一次血铅水平,2岁时再复查一次。儿童铅中毒可表现为多动、易怒、暴躁,经常会和小朋友发生摩擦,一生气了就咬人、打人;有的表现为反应迟钝,甚至出现痉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而胃口差、腹痛、贫血、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都被描述与铅中毒有关,但这些症状并非是铅中毒的特异性症状。

▎铅中毒的原因

1.长期接触含铅学习用品和玩具

儿童玩具和学习用具表面油漆含有铅,儿童手摸口啃可直接摄入铅。年幼儿童常有吸吮手指和非食物性物品的行为,年长儿童在紧张时或情绪变化时也会啃咬手指和所持的学习用品等习惯。而儿童在一天中有相当多的时间与玩具和学习用品接触。因此,如果这些用具中含铅量过高,就有可能成为儿童铅中毒的原因。

2.工业污染

由于铅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国防等许多领域,因此所有这些领域及相关的制造业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铅污染。引起环境铅污染的主要行业有蓄电池制造业、金属冶炼业、印刷业、造船及拆船业、机械制造业等。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工业布局的限制,几乎所有上述工业行业都集中在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加上工厂的环境保护办法有待加强,使我国的工业性铅污染远较发达工业国家严重,这是造成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3.含铅汽油的尾气污染

传统汽油生产工艺中以四乙基铅作为防爆剂。这种汽油燃烧后从尾气中排出含铅粒子,它们在大气中再转变为铅的化合物,三分之一大颗粒铅尘迅速沉降于道路两旁数公里区域内的地面上(土壤和作物中),其余三分之二则以气溶胶状态悬浮在大气中,然后随呼吸进入人体。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在汽车废气污染区内生活的儿童其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参照人群。大气中的铅尘不但直接增加经儿童呼吸道的吸入量,还可通过沉积于食物甚及公路两旁生长的谷类和蔬菜上,而同时增加经消化道的摄入量。

4.环境污染导致水源、土壤及农作物普遍含有铅

一般情况下,植物性食物的铅含量高于动物性食物的铅含量,且前者以根茎类含铅量最高,后者则以骨骼及内脏高于肌肉、脂肪等。食物中的铅与本地区土壤和水中铅含量有直接关系。

此外,婴幼儿及儿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的铅污染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罐装食品和饮料、糖果类的铅含量较高,而这些都是儿童喜欢吃的食物。儿童每日从食物中摄入的铅量与其年龄存在正相关,此为随着年龄增加其摄食量也增加,食谱也更为广泛所致。儿童铅摄入量与食物种类、消费量及含铅量有关,如蔬菜、水果和果汁的罐装食品,由于罐用铅焊接缝导致食物含铅量增加,而使每日摄铅量也增加。

▎如何预防铅中毒

1.蔬菜--油菜、卷心菜、苦瓜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与铅结合,会生成难溶于水且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

2.水果--猕猴桃、枣、柑橘等所含的果胶物质,可使肠道中的铅沉淀,从而减少机体对铅的吸收。

3.虾皮--每500克虾皮的含钙量高达250克,而钙有助于铅的排泄。

4.牛奶--所含的蛋白质成分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一种可溶性的化合。

5.酸奶--可刺激肠蠕动减少铅吸收,并增加排泄。

6.木耳--具有良好的抗癌功效,并具有清除铅毒的功能,经常食用,可有效地清除体内的铅毒及其它有害物质。

7.茶叶--含有鞣酸等物质,能与体内的铅结合成可溶性物质,并随尿液排出体外。

8.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果胶,可减轻铅在体内的毒性,减少铅的吸收。

9.动物肝脏--含有20左右的蛋白质和丰富的钙,对防止铅中毒大有帮助。

10.维生素--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抑制人体对铅的吸收起很大作用。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而无毒的盐类,可随粪便排出体外。正常人每天至少应摄入150毫克维生素C;对已确诊为铅中毒者可增至200毫克。

11.大蒜--具有化解铅毒的作用,能减轻铅对人体对铅危害。

12.牛肉--其中所含的蛋白质和钙,都可阻止人体对铅的吸收。

与此同时,为孩子选择铅含量较低的环境生活,改善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有效治疗小儿铅中毒。假如你想了解更多宝宝食物中毒怎么办的知识,本网站还有很多相关的知识供您查找,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幼儿儿童安全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因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那么幼儿儿童安全教育应该注意问题呢?下面和了解下吧。

经过调查发现,幼儿期发生意外事故的机率是成年人的3倍。事故的主要种类有:溺水;因推挤而引起骨折、擦伤;吞食异物或将异物塞入鼻孔;被尖东西刺伤;还有烫伤;走失;误食其他物体等等。而幼儿期出现事故的伤害有时会导致人一生命运的改变;例如:骨折扼杀运动天分;脸部的疤痕导致一生的自卑;吞食异物造成器官损伤等等。因此在幼儿期实施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将为幼儿期终身的幸福、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接下来看下儿童安全教育误区有哪些?

混淆鲁莽与勇敢。现如今很多动漫,打打杀杀镜头居多,“英雄人物”常常具备超人能力,可刀枪不入,凌空飞行,而这些人物恰恰是孩子崇拜的对象,加之崇尚勇敢精神是孩子的共性。于是,问题出现了,毕竟孩子还很小,容易混淆是勇敢与鲁莽的概念。当孩子看到某些镜头,会认为是可行的而加以模仿。所以如果电视中的“英雄”做了什么过人的勇敢之举时,应告诉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更多的应该开动脑筋,而不是鲁莽前行。如果孩子鲁莽地要做什么危险的事时,父母要及时想办法防止出危险,并妥善处理。

需要求教时,先找妇女或老人。这样的说法,大错特错!数据统计:在拐卖儿童的各类刑事案件中,实施主体多为妇女。恰恰因为相比男性,妇女更值得人们信任。而老人由于信息反馈能力差与自身的力不从心,无论从精力、体力或者是意愿上都不是最好的求救对象,无法快速带领孩子脱离险境。应告诉孩子,在求助时,除了直接找警察叔叔,应按照群体>个体、聚焦对象求助>散焦式求助的方式求助,获救可能性往往大得多。

为了孩子安全,建议大家撑握些儿童安全教育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男童被风筝拖到空中摔死,儿童放风筝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男童风筝拖到空中摔死,儿童放风筝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越南风筝节上,男童被巨型风筝拖至空中摔死。现场视频显示,一名5岁的男孩被巨大风筝的绳子拽住,被风筝拖至空中。地面的群众无力施救,最后男孩从空中摔了下来,当场死亡。户外活动放风筝本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随时危机四伏,例如风筝线割喉等。儿童放风筝要注意什么?

1.选择相对温和的天气。避免阴天,扬沙等极端天气,以免坏了您的兴致。

2.选择空旷地带。不要到农村场院内放风筝。农忙时,场院内有许多临时安装的电灯、电闸等。如果不注意,风筝搭上电线,造成短路,不但有触电的危险;还有可能引起火灾。避免周围有过多高大建筑,和电线。以免给自己带来伤害,或给他人带来困扰。

3.不要在公路或铁路两侧放风筝。公路上来往车辆多,情况复杂,铁路上也常有火车通过。许多同学为了把风筝放起来,只顾向前奔跑,还有的同学喜欢拉着风筝线倒退着走,这时如果有火车或汽车通过,就容易出交通事故。

4.风筝的选择。选择骨架牢靠,线绳结实的风筝。

5.穿着相对宽松的运动装。

6.放风筝时,如风力过大,要注意缓慢放线,以免放线过快划伤手,或线轴高速旋转打伤手指,以及放线过快导致对风筝失去控制。

7.收线时要抓牢线轴,以防脱手,打伤手指。

8.与其他放风筝的人保持适当距离,以免风筝缠绕,失去控制。

9.如风筝脱手飞走,尽量不要追赶,以免发生其他伤害,并注意其飞行路线,及时告知他人躲避,以防止手柄误伤他人。

10.年龄较小儿童放风筝尽量有成年人监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儿童疫苗接种要注意哪些问题 儿童疫苗接种应该怎么做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疫苗接种时还需保证孩子身体健康,来到正规的疫苗接种点,接种在接种完毕之后需要观察半个小时,另外还需提前告知宝宝。在注射疫苗之后可以有效加强人体抵抗能力,拥有较好的效果。

1. 接种疫苗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接种疫苗时,首先应该保证孩子身体健康,如果孩子有发热现象以及流鼻涕现象,建议减少接种疫苗。在接种疫苗时还是来到正规的接种点,在接种完毕之后还需等待半个小时,以免出现过敏性休克。对于年龄比较大的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前还需要提前告知孩子,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以免出现心理障碍。

在接种疫苗之后的48小时内,尽量不要洗澡,容易导致针口感染,会形成低烧。在接种完毕之后还需注意局部观察,注意监测体温,看一下局部的部位,有没有红肿以及疼痛现象。在接种完毕之后,还需要注重于加强照顾,应该多喝水,多休息,应该注意保暖,不应该剧烈的运动。

2. 为何要注射疫苗

在婴幼儿出生之后,孩子体内会有抵御疾病的抗体,尤其是在选择母乳喂养之后能够加强抗体,一般在半岁之内很少会有传染病。但是婴幼儿的年龄在超过6个月之后,来自于母体的免疫能力会逐渐下降,自身的抵抗力逐渐消失,慢慢的减弱,如若此时接触到病原体,就会加强传染病的传染。为有效提升儿童抵抗疾病的能力,就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加强预防接种,可有效产生抵抗力,能有效预防传染疾病,而且还可以保护儿童,促使儿童可以健康的成长。目前在注射疫苗有各种不同的疫苗,其中麻腮风疫苗可以预防腮腺炎,风疹疾病,还有麻疹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孩独自坐电梯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家庭住楼房的越来越多了,一般楼房都有电梯,有孩子的家庭需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让孩子独自乘坐电梯,如果孩子迫不得已要独自乘坐电梯也需要注意,应该注意什么呢?

操作方法

1

注意别夹手,别踩空

等电梯上来之后,不要急于走过去,等门完全打开之后,看一眼电梯底部,再进入电梯,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防止踩空,而且在电梯门关闭的时候不要用手挡住,防止夹手。

2

告诉孩子不要乱按

很多小孩子觉得好玩,一个劲乱按,这样的孩子真的很让人头疼,千万要告诉孩子,去几层按几层,不要乱按,不然,影响了别人,也可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几层。

3

注意别乱蹦

电梯的承重是有限的,孩子乱蹦势必会增加电梯的承重,万一电梯承受不了,那么后果就非常严重了,尽可能告诉孩子吧。

4

教会孩子求助

如果孩子和陌生人单独在电梯里面,一定要告诉孩子求助一下身边的人,如果只有孩子一个人在电梯里面,那就教会孩子怎么用电话求助,不然,孩子长时间被困发生意外的可能性就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狗狗注射疫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狗狗注射疫苗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国内经常出现的犬传染病主要有狂犬病、犬瘟病、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和犬副流感等。其发生和传播都十分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有可能导致染病犬在短时间内死亡,甚至呈恶性爆发式,即在发现病情时就已经无法挽救。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地预防杜绝这些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其最有效的手段是注射疫苗。但是,疫苗的保护率也并非百分之百,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为此,犬疫苗注射前后应注意若干问题,力求做到科学使用。狗狗注射疫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狗狗注射疫苗注意事项。1、要把握正确的免疫时机

(1)要考虑母源抗体对仔犬免疫效果的影响。母源抗体对仔犬早期抗感染是有益的,但它是干扰疫苗免疫最常见的因素。如果时机没有把握好,注射时间过早,仔犬母源抗体效价还很高时,母源抗体会中和一部分疫苗抗原,导致机体产生较少的抗体,因此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还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2)不宜即刻就给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注射疫苗。各种应激因素诸如环境的不适应、旅途劳累、饲喂时间和食物种类不同等,都会使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抵抗力下降。此时注射疫苗,不仅产生的免疫力差,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不宜马上注射疫苗,应先到可靠的动物医院注射高免血清或免疫球蛋白2~3后,待其对环境及饮食适应后再做免疫注射

(3)给妊娠犬注射疫苗要慎重。一般来讲,妊娠犬不能注射弱毒疫苗,但可以使用灭活苗。其原因是弱毒疫苗诱发的免疫反应较强,会对胎儿造成损害。有硏究表明,犬细小病毒弜毒苗、犬腺病毒弜毒苗能对胎儿带来伤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犬怀孕期间给其注射弱毒疫苗。

(4)要适时加强免疫。许多犬主认为,犬接种!次疫苗就可以防疫终身,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第!次接种疫苗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不足以保护犬的安全,所以每年都必须接种加强针。2、要了解接种前犬的健康状况

(1)体温:犬的正常体温为375~385C,体温变化可能影响免疫反应。体温偏高时,注射疫苗可引起一些临床症状,也能抑制弱毒的繁殖。体温过低能使犬的细胞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并影响抗体的产生。因此,体温过高、过低都可能导致免疫的失败。

(2)营养:尽管因营养不足而降低兔疫应答的情况极为罕见,但是犬的维生素,和硒缺乏都与兔疫抑制有关。有报道,由于维生素,和硒的缺乏引起犬发生犬瘟热的较多。

(3)体内外寄生虫:体内外寄生虫的存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应激状态,近来已证明,某些寄生虫(如犬毛囊蠕形螨)可能是直接的免疫抑制物。因此,预防注射要待其病愈后方可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在春天饲养狗狗应该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清明节的结束,气温也逐渐升高了,天气也越来越热了, 我们在饲养狗狗是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调整饮食,适量运动:随着气温的变化,如果狗狗的食欲下降,要减少肉食,适量的喂食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和菜汤、肉汤,多给狗狗喝水,不能一直让狗狗晒太阳,适量的带狗狗去户外活动,尽量不要做剧烈运动;

2、以防食物变质:随着气温的上升,食物很容易变质、发酵,为了预防狗狗的健康,一定要给狗狗喂食新鲜的食物,要及时清洗狗狗食具,定期消毒,以防滋生细菌;

3、防潮:春季虽然气候干燥,但是潮气比较大,一定要注意防潮,要经常更换狗狗铺垫物,另外要经常把铺垫物拿出去晒一晒,当狗狗洗完澡以后一定要及时的吹干或擦干;

4、皮肤感染:如果狗狗的皮肤有外伤,一定要及时处理,因为春季是细菌和病毒的高发期,如果处理不及时或不到位,很容易引起皮肤溃烂等皮肤病,

5、卫生清洁:一定要及时清洁狗狗的各个部位的卫生,尤其是比较隐秘的部位,(耳朵、鼻子、眼睛、腋下、内股、肛门等)以免细菌自身,引发皮肤感染;

6、预防中暑:现在虽然不是夏天,如果狗狗在剧烈或高强度的运动之后,因为温差较大,湿度也大,通风不及时的情况下,狗狗体内发热较慢,就很可能出现中暑的现象;所以主人一定要提前布置好狗狗的居住环境,及时通风;

另外,早晚温差较大,如果带狗狗出来遛食,要尽量避免狗狗做剧烈运动,以免出汗后容易着凉,夜里睡觉前半夜可能会燥热,到了后半夜一定要及时的给狗狗保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带狗狗春去旅游,应该注意的问题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迎来了温和的春季,这如此美好的季节里,很多的主人当然不会错过了会带着自己的爱宠去踏春、旅游,波奇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

1、狗狗的身体状况

未及时给幼犬注射疫苗、抵抗力比较差的狗狗、行走不便的老年或比较容易过敏的狗狗,都不宜外出春游。

春季虽然温暖,但是也正是各种病菌、病毒、寄生虫比较泛滥的时期,还是各种植物开花生长时期,会对以上体质的狗狗带不必要的身体危害,所以主人一定要谨慎带狗狗出行哦。

2、携带物品准备

牵引绳、狗狗衣物、垃圾袋、纸巾、食物和水等等(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准备)

这些都是出游必备的物品,为了防止狗狗外出乱跑,最好一定要把狗狗牵着,衣物是用来避免冷空气突袭或外出时间比较久到了晚上会比较冷,垃圾袋和纸巾,是为了环保而准备的,如果狗狗外出排便了,各位铲屎官当然就要负责铲屎喽。食物和水,当然是用来填饱肚子了。要是有相机的一定要记得戴上哦,记录下你们愉快的景象。

3、合适的出游地点

这一点是比较重要的,主人一定要考虑全面,尽可能的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环境或空比较新鲜、活动空间较大的场所(比如农家山庄、河边、森林公园、采摘园等等)

4、注意事项

在出行之前多替狗狗做好体外驱虫,做好防备工作,以免让狗狗受到寄生虫的攻击,另外在出行时,一定要把狗狗牵好,以免它过于兴奋乱跑,走丢或伤害到人类。一定要带足充足的食物和水哦,外出玩耍消耗体能肯定比较快,所以狗狗也需要补充大量的食物和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养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狗狗饲养技巧介绍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养宠物越来越成为一种潮流,狗狗以它热情忠心对主人贴心外观好看等原因赢得了很多人喜欢。初次养狗狗的人肯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狗狗饲养技巧以及养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1、外出要佩戴好牵引绳

虽说不给狗狗佩戴牵引绳,狗狗是比较自由,但是,在外出时,有很多危险的事情都会危及的狗狗的生命,比如车辆,有毒的食物,其它攻击性较强的狗狗。

2、外出要携带垃圾袋

带狗狗外出时,很难避免狗狗会出现排便的现象,为了保护公共环境,主人要携带垃圾袋,可以及时的把狗狗的便便给清理掉,免得人们不小心踩到,或者是给环卫工人增添麻烦。

3、主人要清楚的知道,哪些食物是狗狗不能吃的

在狗狗的生长过程中,虽然说有很多食物都是狗狗能吃的,但是也有一少部分的食物是狗狗不可以吃的,如果狗狗吃了那些不可以吃的食物时,会严重的危及到狗狗的健康。所以,主人一定要了解区清楚才可以。

4、按时驱虫、注射疫苗

按时为狗狗驱体内外虫,注射疫苗是比较重要的,只有做好这些预防工作了,才能降低狗狗生病的几率,才能确保狗狗的健康不受到威胁。

5、陪伴是最好的饲养方式

狗狗是感情比较细腻的动物,它们的感情也比较丰富,因此,主人在饲养狗狗的过程中,要多注意它们的心理变化,多多的安抚它们,多多的陪伴它们,不可以长时间的冷落它们,陪伴才是狗狗最想要的。

以上及时饲样狗狗需要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几点呢?为了能让狗狗健康生长,主人们一定要努力做得更好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秋季养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夏秋交替的季节,温度变化大,很多狗狗如果平时不注意护理很容易生病。那么在秋季养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从给狗狗做好保暖措施、带狗狗散步及饮食、梳毛、驱虫等多方面介绍秋季狗狗护理技巧。1.保暖

由于夏天刚刚过去,昨天还气温高高的,今天就变得凉飕飕的,很多朋友在为炎热夏天的过去高兴,却因为气温的骤降而感冒!人类如此,狗狗也是这样的,秋天天气变化之大非常容易让狗狗感冒(详情介绍)!所以在这个阶段大家一定要给自家的狗狗做好保暖工作!

在出门的时候,大家可以给自家的狗狗加点衣服,防止天气寒冷让狗狗受凉!此外狗窝也需要重新布置一下,夏天凉爽的布置可以换下了,可以在狗狗窝里面加入一些保暖的垫子之类的东西,并且在狗狗洗澡之后,及时的擦干,吹干,不要让狗狗受凉!2.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不仅仅是人类,狗狗也是需要运动的!对于经历旺盛的狗狗,秋天是它们撒欢的最佳季节,没有夏天的炎热,也没有冬天的寒冷!在这个季节,大家可以多多带着狗狗出去遛哒,不过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防止狗狗运动后直接接触冷的东西,那样会对狗狗身体有不好的影响!3.梳毛

要说秋天养狗最让人烦恼的是什么?那么无疑就是换毛了,这个季节狗狗已经慢慢走出脱毛的步骤,开始慢慢长毛了,这个时候必须要对狗狗新长的毛发进行梳理,防止狗狗毛发出现打结之类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大家一天梳理一次就足够了!4.饮食

秋天随着温度的下降,狗狗会变得食欲大增,这是因为秋天狗狗的新陈代谢会变得更加快速,所以需要更多的营养补充!通常大家可以用多餐少食的方式给狗狗喂食,避免狗狗吃的过多造成消化不良!5.驱虫

秋天,活跃的可不仅仅是狗子,还有各种寄生虫,所以在这个阶段,大家一定要做好狗狗的驱虫工作!无论是体外驱虫还是体内驱虫都需要重视,让狗狗远离寄生虫的影响!6.加紧看管

秋天是狗狗的发情期,所以如果自家的狗子没有做绝育,那么就一定要看紧自家的狗子,不要让它们在外面疯玩,并且在外出时看紧狗狗,防止出现打斗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哈士奇换牙期的护理应该注意什么呢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哈士奇从4个月到一岁已经进入换牙期,这个时候要注意对哈士奇牙齿的保健。具体哈士奇牙齿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哈士奇(详情介绍)

一、哈士奇换牙期的特征

哈士奇从四个月一直到一岁进入换牙期。这时哈士奇狗狗会因换牙齿会特别爱咬东西,比如:皮鞋、脱鞋、沙发木条、电视音响木架、地板都是哈士奇幼犬磨牙好地方。这时狗主不用特别呵斥哈士奇,因为这是哈士奇正常的生理反应,如果怕狗狗把家里的东西咬坏,可以给哈士奇狗狗买个口胶玩具。这时候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让哈士奇咬脏的东西,以免滋生细菌,引起腹泻。

二、注意让哈士奇做定期口腔检查

有些狗主往往因为种种原因,如对口腔保健缺乏认知,低估了控制牙斑的重要性,不愿意帮狗狗刷牙,以至于让哈士奇的口腔健康遭受到威胁,所以一定要定期给哈士奇刷牙。

其实满七个月的哈士奇因为恒齿已经固定成长,这时一定要需要注意哈士奇牙齿的清洁与保养。不然哈士奇非常容易口臭或者引起种种口腔疾病。

所以给哈士奇做定期的口腔检查非常重要。定期看诊是为了让兽医师了解您的预防保健进度。对于那些牙斑形成较快速者,或已有口腔疾病病史哈士奇狗狗,定期检查与清洁的次数应更为频繁。

若发现口腔方面的疾病,兽医师将会建议您给狗狗做专业的洗牙,以清除齿上牙斑、牙垢、牙结石;有时若有牙龈囊肿甚至内含花椰菜样的组织形成时,则须移除哈士奇狗狗部份坏死的牙龈组织或拔掉牙齿以利治疗。

所以,我们非常鼓励狗主为哈士奇定期做口腔检查,提早预防牙周病。这样才能让你的哈士奇狗狗更加幸福、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喂狗狗蛋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狗狗主人都喜欢为自家的狗狗过生日,而生日总少不了蛋糕。由于现在的狗狗蛋糕并不多见,网上购买也多为自制的,于是有的主人就想给狗狗吃人类的蛋糕,但是人类的蛋糕往往含有很多糖分,所以在喂食狗狗蛋糕时应该怎么控制量呢?狗狗吃人类蛋糕究竟好不好呢?

狗狗吃蛋糕

喂狗狗蛋糕的时候要注意蛋糕的材料,大家都知道狗狗是不能吃巧克力的,因为巧克力里的咖啡因对狗狗来说是致命的,虽然可能在量多的情况下可能才会真正的让狗狗出现要命的症状,但是我们又何必知道不好还要做呢,索性就一点巧克力也不要给狗狗吃更加妥贴。还有蛋糕里如果有葡萄等等我们说过的不适合狗狗吃的水果,也不要给狗狗吃。本来是想给狗狗解馋的,回头再吃出问题来,就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了。

狗狗要是有糖尿病或是本身就肥胖,也是不适合吃蛋糕和甜食的,我想原因我也不用细说了吧,不能因为光顾着嘴上解馋,任由着狗狗吃那些对身体不好的东西,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是懂的。溺爱狗狗的家长们要注意了,千万不要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往狗狗的嘴里塞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区遛狗你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全文共 2173 字

+ 加入清单

遛狗

作为一个称职的狗狗主人,首先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带着狗狗去散步,教会狗狗户外大小便,但是各位狗主是不是有和我同样的问题,每次一出门狗狗就拉着自己到处跑,小型犬还好,要是大型犬完全吃不消的啊!心中默想,这是我遛狗呢?还是狗溜我呢?当然也许你会说为什么要牵绳子,直接让狗狗自由散步不是就可以了!但是自由散步也有自由散步的坏处,万一吓到孩子,万一和其他狗狗打架该怎么办?所以今天要针对遛狗问题说上一说。

一、关于遛狗前的准备工作

这个自然不用说,带好牵引绳,拿好垃圾袋,带上你的狗狗,就可以出门啦!

遛狗

二、小区遛狗要及时阻止狗狗过激行为

1、及时制止狗狗的扑人行为。因为宠物狗喜欢和人们亲近玩耍,这或许是它们的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但是有些对狗狗不了解的人会把它当做是攻击行为,所以有时会表现的过于紧张或是大的举动,这些在狗狗眼里又会认为是挑衅行为,所以就很容易进行攻击。为了避免这种连环“误会”的发生。我们在遛狗的时候一定要拴上犬链,注意避让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

2、狗狗不停地吠叫要制止。这一点不仅仅是你个人的问题,还会影响左右邻里的休息。所以在这之前,你应该学会让狗狗安静下来的方法。

3、一定要让狗狗在安全场地玩耍,这样可以避免很多意外情况的发生。如狗狗伤人、吓人,防止交通意外的发生等。

牵引绳

三、关于牵引绳的问题

这里不得不把牵引绳的问题拿出来单独讲一讲,因为自己养狗所以深有体会,如果不带牵引绳出门,对于比较乖巧,会随时跟随主人的狗狗来讲也许还好,但是如果你的狗狗是那种生性活泼,见人就很热情的,建议一定要牵引绳伺候。总之还是建议有牵引绳再出门,原因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1.乖狗狗也会疯狂时候,万一遇到突然的响声,难保狗狗不会受到惊吓,为了狗狗安全也应该用牵引绳。

2.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你的狗,有些人并不喜欢狗,也许还会很害怕狗狗,这时候看到一只没有束缚的狗狗就会显的特别紧张,而人一紧张就会下意识的想要逃走,这样也许会激发狗狗的追捕兴趣,最后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发情狗狗很难控制,对于发情中的狗狗在看到其他狗狗的时候会表现的特别热情兴奋,也许跟着人家狗狗走了也说不定。如果是母狗就要考虑会不会意外怀孕的事情了!

遛狗

四、关于遛狗中主人容易犯的一些错误

1.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带狗狗外出散步

当然,对于忙碌的上班族来说,在有限的空闲时间带狗狗去散步,已经很了不起了。每天在上班前和下班后的某个固定时间去遛狗,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您知不知道,就是您的这种“良好”的时间习惯,并不会给训狗带来任何好处,只能使狗狗变得任性钻。狗是对时间很敏感的动物,如果你在固定时间,譬如:早上6点,晚上8点带狗狗去遛弯,不出一个礼拜,狗狗就会对这个时间敏感起来,一到这个时间,他就做好要出门准备了,如果这个时候,您恰好没时间,狗狗就会狂躁不安的乱叫,搅得四邻不安。您呢又是一个老好人,生怕邻居有所不快,只有放下手里的活计,无奈的带着狗狗去散步。这种例行公事式的散步活动,又和乐趣可言?长期下来,狗狗知道只要自己一“逼迫”,主人就不得不带自己出门,哈哈,狗狗就会在任何事情上拿出这一招,逼你就范。

因此,为了避免上面的恶果,建议大家遛狗时间不要太固定,无论什么时间出去,完全由主人说了算,而狗狗也必须配合,就算是一天不出去散步,狗狗也得老实的呆着。这样,对于狗狗地服从性有好的帮助。

2.遛狗就是为了排便

说实话,很多人遛狗的首要目的就是想让狗狗在外面排便,这样可以保持家里的清洁。所以,散步和排便捆绑销售,即外出就排便,外出才排便。长此以往,狗狗就会变得如不带出去,就无法排便。您呢又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主人,为了怕狗狗憋怀了身体,所以,不管刮风下雪您都要带着狗狗去外面散步+排便,那叫一个惨!

所以,必须将排便和散步分开来,让狗狗知道这是两码事。可以选定家里的某个地方成为他的厕所,训练他只要到了这个地方就必须排便,这样既可以保持家里清洁,又可以免除上面的烦恼了。

3.狗儿拉着主人跑

对于刚养狗的主人来说,带着狗狗出门就被拉着跑也许还觉得挺兴奋的,但是长时间下去就会发现有点吃不消了,这完全是狗狗在遛人的啊!这时候狗狗就以为他才是老大,而你,必须服从他。

所以,在平常遛狗时,主人必须出于主导地位,狗狗必须在主人左侧随行。放松p字链,当狗狗向前冲时,迅速拉紧p字链,同时发出“no”的口令,让狗狗在这一瞬间,脖子受到压迫,久而久之,狗狗就会对口令形成条件反射,只要发出口令,狗狗就必须停止。

4.任由狗狗到处做“标记”

狗狗,尤其是公狗,一到外面就会不停的作记号,一会儿在草垛上,一会儿在消防栓上,似乎永远也尿不完。对狗而言,这种行为是他本能的工作,他这是向其他的狗狗宣告:这儿归俺了!这是狗狗权势本能所导致的行为。如果主人认为作记号是狗狗的天性,不加以制止放任自流,会导致狗狗的权势本能不断膨胀。而权势本能和服从本能使成反比的。其实对于狗狗来说,只有在服从主人时,才会感到心情舒畅,可以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安心的度过一天。当狗狗在权势增长时,神经会随时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压力的产生。

为了有益于狗狗的调教,在散步的过程中,主人一定要控制主导权,杜绝狗狗乱作记号的行为。

最后要说的是,请各位狗主们注意,狗狗的事情是我们说了算,不是狗狗说了算的!希望此文章对所有养狗的人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儿童饲养龙猫需注意的问题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银斑龙猫(详情介绍)

龙猫是鼠科类体型比较大的,全身毛绒绒的它很讨人们喜爱,尤其是儿童,甚至它还可以取代药物无法解决的一些疾病,但是对动物而言,如果无法得到正确和良好的饲养,会让动物获得灭顶之灾。很多家长希望让孩子养宠物培养爱心,这是非常正确的想法,科学证明不能和动物良好相处的人在精神上会产生障碍。但光有爱心是不够的,需要家长教给孩子正确的饲养方法,让龙猫健康成长,会让孩子产生成就感和信心。因此做为家长要多花些时间学习一下龙猫的饲养方法,用来教导孩子如何正确处理饲养中的问题。还有一个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如何面对龙猫的死亡。很多家长都会在龙猫死亡以后对孩子说“死就死了,咱再买一个”。说这话的人你可能无法预知孩子在此时会不会产生金钱等于生命的概念。而且对于孩子所喜爱的宠物,她们还不知道死亡代表着什么,该如何处理死亡的龙猫,产生害怕死亡的心理。这里给大家一个小建议,如果龙猫死亡,可以带孩子把龙猫埋葬,告诉孩子,龙猫宝宝将变成大树和小草的养分重新复活,让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