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隋唐

隋唐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隋唐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隋唐问题。

分享

浏览

5254

文章

34

为什么史学家常把隋朝与唐朝合称为“隋唐时期”?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隋朝唐朝是两个朝代,为何史学家常把它们合称为隋唐时期

是因为这两个时期相对来说比较相似,隋朝以及秦朝早就已经进入到盛世的阶段,同时也很快进入到灭亡的阶段。唐朝还有汉朝也同样会继承皇朝的基础,而且一直都会不断的发展自身的实力,现在也变成了一个非常伟大的皇朝。

隋朝还有唐朝,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朝代,史学家也会非常喜欢,把两个朝代完全的放在一起,史学家也一直都会称呼,这也是因为隋朝存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而且也会有两个接连出现的朝代。

隋朝的强大可以和唐朝对比,如今的创造经济价值早就已经超过盛世唐朝。按照古代宗法制的继承原则,杨勇也同样是帝王的不二人选,可惜杨勇也同样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处境。

孤独皇后一起来都不喜欢仰泳,在对方的建议之下就选择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之前全部都是伪装,在杨坚病重的时候一起来都会为非作歹。在杨坚死亡之后,马上就会变本加厉,也同样会恢复原先的一幕。

另外一边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早就已经展现出国家不一样的实力。杨广也会明白隋朝的底质比较强大,所以就会选择大兴土木,一直都会发泄自己的私欲,另外一方面也同样想要展现国家的实力,但是很可惜最终用力过猛,理想真的非常丰满,可是现实却相当的骨感。

杨广一直以来都会肆无忌惮,也同样会给隋朝带来一定的反噬,其中风头最盛的必然就是杨广的表哥。唐朝也会选择继承隋朝的政治制度,无论是三省六部制,又或者是科举制度,全部都会和隋朝大同小异。隋朝留下来的粮食也同样会让唐朝进入到高枕无忧的阶段,而且隋朝的文化也照样可以和唐朝一脉相承,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保障唐朝军队的进攻能力。此时就可以有效提升作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18好汉的排名次序是什么?你知道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十八好汉是隋唐英雄传中的18位好汉,关于他们的排名,有两种说法,具体如下:

第一种说法:

老:杨素、杨林、罗艺、杨业、秦琼、朱邪执宜

中:李元霸、裴元庆、王伯当、尉迟敬德、罗成、程咬金

少:罗通、程铁牛、李腾、雄阔海,新文礼、屈突通

第二种说法:

排名第一:李元霸,兵器一对擂鼓瓮金锤;

排名第二:宇文成都,兵器一根凤翅镏金镗;

排名第三:裴元庆,兵器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

排名第四:雄阔海,兵器两柄板斧;

排名第五:伍云召,兵器半轮月混天镋;

排名第六:伍天锡,双镗无敌,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排名第七:罗成,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

排名第八:杨林,兵器一对水火囚龙棒;

排名第九:魏文通,兵器青龙刀;

排名第十:尚师徒,兵器提炉;

排名第十:新文礼,兵器铁方槊;

排名第十二:定彦平,兵器双枪;

排名第十三:左天成;兵器金背砍山刀

排名第十四:来护儿,拥有一杆铁枪;

排名第十五:梁师泰,兵器一对镔铁大锤;

排名第十六:秦琼,兵器金装熟铜锏;

排名第十七:尉迟恭,兵器雌雄双鞭;

排名第十八:单雄信,兵器金钉枣阳槊。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是一条河吗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不是一条河。

其实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还是有区别的,京杭大运河只是利用了一部分河段的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南至余杭,是现在的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到会稽、宁波。隋唐大运河开凿了南北纵向的人工河,促进了文化交流利用自然水源、灌溉农田、修筑人工运河以及进行运输,大运河的开凿是为了当政者便于巩固以及发展自己的政权,而军事行动以及经济开拓是最为直接的目的。

而京杭大运河是南起余杭,北至涿郡,途经山东、浙江、河北、江苏四个省以及北京、天津两个市,贯穿海河、淮河、长江、黄河以及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大约一千七百九十七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大运河连接黄河与淮河的一段是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大运河连接黄河淮河的一段是通济渠。通济渠始建于隋朝,是隋唐大运河的首期工程,连接黄河与淮河。通济渠自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的板渚出黄河,经鸿沟、蒗荡渠、睢水沟通了江苏盱眙境内的淮河,全长650公里,共流经3省6市,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

通济渠自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的板渚出黄河,至江苏盱眙入淮河,共流经现今3个省6个市20个县区,全长650公里。顺序为,河南省的荥阳、郑州市、中牟县、开封市、杞县、睢县、宁陵、商丘市、虞城、夏邑、永城,安徽省的濉溪、宿州、灵璧、泗县,江苏省的泗洪、盱眙。无论从规模、长度或从地理位置上讲、通济渠在整个大运河系统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通济渠在唐宋时期称作汴河、汴水。

通济渠连接了长三角地区和中原城市群。长三角是中国最主要的旅游客源地之一,运河中部也靠近山东经济区,西接关中城市群。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景区文化内涵的开发将成为衡量其生命力的重要指标。该地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大的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演义中,秦琼和罗成谁跟厉害一些?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秦琼和罗成,两个人都是古代小说《隋唐演义》当中的人物,所不同的是,秦琼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罗成则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有一个人物原型。他们在小说当中还是一对表兄弟,而且同是习武之人,既然如此,就免不了会被拿出来进行一番比较,那么,秦琼和罗成两个人,谁的武功更厉害一些呢?

话说这隋唐演义之中,秦琼、罗成这对表兄弟那是响当当、了不起的的人物,这俩人不但长相英俊,器宇不凡,而且各有能耐,都俱一番好武艺。

单说秦琼秦叔宝,山东地界出了名的英雄好汉。人的名、树的影,在江湖之中,一听秦琼的名号,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绿林道上的朋友,那家伙,简直对秦二哥佩服的无可无不可。在这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江湖好汉之中,对秦琼的为人,都挑大拇哥,谁都想跟二哥套套近乎。

秦琼也够份儿,江湖夸赞他“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六府半边天,神拳太保,双锏大将”。听听人家这名头,光是听就觉得巨牛掰。

这些话还真就不是虚的,人家秦琼在能耐方面不含糊,胯下黄骠马,掌中一对四棱金装锏,还有一条金纂提炉枪,江湖之中鲜有敌手。秦二爷不愧为响当当的山东好汉,江湖中的英雄。

再说罗成,按赵本山讲话“小伙比较帅呆了”,要不怎么人称“俏罗成”呢。罗成乃是北平王罗艺之子,十四岁之时就已经闻名当地。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胯下宝马良驹唤作“西方小白龙”。胯下马掌中枪各占两绝,一招梅花七蕊,外加回马枪,不知多少好汉死在他一条神枪之下。

罗成这小伙长的俏皮,武艺又精,就是不苟言笑,傲气十足,因此又被人称为“冷面寒枪俏罗成”。但要说起人品,罗成这人实在不咋地,有点蔫坏损,缺德事没少干。因此在被江湖人物夸赞的同时,又被骂是个“阴、险、毒、辣、狠”的小人。这一点,相比他表哥秦琼差的太远了。要不是因为自己做了太多缺德事,也不至于减寿50年,早早就惨死于乱箭之下。

说过二人人品,再说二人武艺。论起武艺,实打实的说,秦琼不是罗成对手,罗成十几回合秒杀秦琼不在话下。真若哪天兄弟二人翻了脸,这事罗成干的出来,一枪刺死大表哥,他连眼皮都不带眨的。而秦琼是个仁义之人,害自己兄弟这种事,他做不出来,因此在这一点上,他就输给了罗成。

再看二人排名,罗成在隋唐演义之中,排行第七杰,仅次于南阳太守伍云召。伍云召的功夫可了不得,一条160斤的丈八亮银蛇矛打遍天下无敌手,南阳关独战“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扬州夺魁之时,突厥老英王手下大将铁木金,使一条180斤重的混铁棒,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勇三郎”王伯当。而伍云召出马之后,只两枪便剌死铁木金。

由此可见,如若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一回合之内王伯当就可毙命。与王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苏定芳、王君可、程咬金等诸将也等同,真跟伍云召动手,这几位好汉,上来一个死一个。伍云召跟罗成斗在一处的话,两人打个平手没问题,估计罗成会吃点亏。但伍云召要是揍秦琼,秦琼必须吃亏,最多坚持5回合,再多就招架不住了。

秦琼在隋唐演义之中排名13,跟尉迟恭在一个等级上,人家罗成排第七,秦琼排十三,差着一半儿呢。想要打败罗成,秦琼跟尉迟恭一块儿上估计差不多。要论单打独斗,秦琼百分百不是个儿。

说到这里,就此打住,一篇闲文,权当胡诌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张丽华简介 隋唐张丽华的传奇人生揭秘

全文共 337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张丽华其实大家应该还是不太认识这个人吧,其实如果你看过《隋唐演义》的话你会发现其实这个人也还是比较的熟悉的,那么张丽华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一定不要错过了!

张丽华简介

张丽华(559年—589年),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后主陈叔宝的妃子。张丽华出身兵家,聪明灵慧,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因此深得陈后主喜爱,为陈后主生有二子。

祯明三年(589年),隋朝灭亡陈朝,张丽华因“祸水误国”被长史高颎所杀(一说被杨广所杀)。

隋唐张丽华的传奇人生

入宫得幸

张丽华出身于兵家,因家中贫困,她的父亲、兄长都以织席为业。光大二年(568年),时年十岁的张丽华被选入宫,充当皇太子陈叔宝的良娣龚氏(龚贵妃)的侍女。陈叔宝一见张丽华就喜欢上她,从而得到临幸,于是便怀孕,于太建七年(575年)为陈叔宝生下第四子陈深。

几年之后,张丽华又为陈叔宝生下第八子陈庄。太建十四年(582年),陈宣帝陈顼去世,陈叔宝即位,史称陈后主,封张丽华为贵妃。张丽华性格聪明灵慧,很受陈叔宝的宠爱。

陈叔宝起初因二弟始兴王陈叔陵作乱时受伤,在承香殿休息。当时诸嫔妃都不得进入,只有张丽华一人在身旁服侍。陈叔宝的母亲太后柳敬言仍住在柏梁殿(即皇后的正殿)。而陈叔宝的皇后沈婺华向来不得宠幸,不得服侍伤病,另外住在求贤殿。

至德元年(583年),陈叔宝封与张丽华所生之子陈深为始安王。陈深因母亲张丽华受宠的缘故,特别受到陈叔宝的钟爱。

造阁诗赞

至德二年(584年),陈叔宝在光昭殿的前面建造临春、结绮、望仙三阁,三阁高几十丈,总共好几十个房间,装饰的极为奢华。陈叔宝自己住在临春阁,张丽华住在结绮阁,龚、孔二贵嫔住在望仙阁,都有复道可以互相往来。陈叔宝以通晓文学的宫人袁大舍等为女学士,每次引来宾客、与妃嫔游宴时,便让妃嫔和女学士以及狎客共同写作新诗,互相赠答。挑选出其中文词特别艳丽的,作为曲调,配上新的乐曲。选出的有容色的宫女数以千百计,让她们练习好后歌唱,分开乐部陆续进行,借以互相取乐。其中曲子《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大多都是赞美张丽华和孔贵嫔的容貌颜色。

淫乱朝政

至德四年(586年),陈叔宝又封与张丽华所生的另一子陈庄为会稽王。陈庄也是因母亲张丽华受宠的缘故,特别受到陈叔宝的钟爱。

张丽华很有辩才,而且记忆力很强,善于观察陈叔宝的脸色。她很受宫女们的推重,后宫的人都很感戴她,争着讲她的好处。张丽华又精通祈祷技术,假借鬼道来迷惑陈叔宝。在宫中设置各种各样的祭祀,聚集许多女巫,让她们击鼓跳舞。

当时陈叔宝对政事十分怠惰,百官的启奏,都要通过太监蔡临儿、李善度呈递请示,陈叔宝倚着靠枕,让张丽华坐在膝上共同决定。蔡临儿、李善度所记不住的,张丽华都写成条款,无所遗漏。因为参与访察宫外的事务,社会上有一言一事,张丽华必定首先知道并且告诉给陈叔宝,由此更加受到特别的宠幸,冠绝后宫。而后宫的家人,有不守法度,违背事理的,只要请求张丽华施恩,张丽华则让蔡临儿、李善度先把这件事上奏,而后再慢慢替他们说情。大臣有不听从的,就趁机诬陷他们,说了陈叔宝没有不听从的。于是张丽华、孔贵妃的权力,熏灼四方,内外宗族,很多得到任用,大臣与执政者也都是随风披靡。太监和谄媚之徒,内外勾结,互相引荐,贿赂公行,赏罚无常,朝廷法纪全被搞乱。

国亡被杀

祯明二年(588年),陈叔宝废黜原皇太子陈胤,而立陈深为皇太子。

祯明三年(589年),隋朝派兵攻打陈朝,攻克陈朝的台城。陈叔宝得知隋军已至,便与张丽华、孔贵嫔躲藏到井里。不久,有隋军兵士向井里窥视,并大声喊叫,井下无人回答,隋军士兵扬言要落井下石,方才听到井下有人呼唤,于是抛下绳索往上拉人,隋军兵士感到非常沉重,十分吃惊,直到把人拉上来,看见是陈叔宝与张贵妃、孔贵嫔三人同绳而上。晋王杨广想纳张丽华为妃,长史高颎说:“周武王灭殷商,杀死妲己。如今平定陈朝,不应娶张丽华。”于是高颎下令在青溪杀死张丽华(一说杨广下令杀死张丽华)。

陈后主的美人张丽华:玉树后庭花

(一)金陵的来历

进入十二月,似乎有种冬眠哑火的感觉,翻阅着一页又一页泛黄的历史,金陵,这两个字眼一下跳入眼帘,曾经留下无数帝王官宦与美人妖姬的缠绵故事以及遗忠名流与青楼艳妇的风流艳事。

金陵这个古都,似乎总与偏安与红粉有关。

虎踞龙蟠的王气却不及六朝金粉香艳,荣辱与共,让元代卢挚感慨地写下了《金陵怀古》:

(以下为《隋唐英雄传》中的张丽华)

记当年六代豪夸,甚江令归来,玉树无花。商女歌声,台城畅望,淮水烟沙。问江左风流故家,但夕阳衰草寒鸦。隐映残霞,寥落归帆,呜咽鸣笳。

这曲子中的“江令”指的是江总,字总持,济阳考城人,也就是今日的河南兰考东,在南朝陈时官至尚书令,故世称其曰“江令”,这个人也是官场老油条,他仕梁、陈、隋三朝,官阶极高却不理朝政,在陈时为投陈后主所好,专门给陈后主制作艳词,供筵席笙歌之用,被号为“狎客”。纵观历史,世风都是因这些“狎客”给弄坏的,让多少仁人志士愤懑。

金陵,就是今日的南京,据说东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灭越国,于石头山(今南京市清凉山)一带设金陵邑,从此,这个地方便有了金陵的美称。

据说:当年楚威王为镇压东南一带的“王气”,曾于龙湾(今日下关一带)埋金以示消解,这便是“金陵”的由来。

据说秦始皇统一天下,也对“金陵王气”不太放心,改为秣陵,成为牧马的所在。然而这一切并没有阻止有人在这里建都立国。因为这里是“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写到这里,一个帝王浮现眼前:陈后主陈叔宝,那个因《玉树后庭花》出名,最后携带着两位宠妃从景阳井中爬出来的人。

据说陈后主在隋兵进入建康(金陵)城后,为逃命,就与宠妃张丽华、孔贵嫔共同藏于这口景阳井中,被隋兵发现,用绳索将这一男二女一同拉了上来,张丽华的胭脂口红在出井时擦到了井栏之上,经久不散,所以这口井又称之为“胭脂井”。让宋代王元甫留下调侃的诗句:“须知天下窄,不及井中宽”,很精辟呀!

(二)这个宠妃张丽华何许人也?

史料上说:张丽华“发长七尺,鬓黑如漆,其光可鉴,特聪慧,有神采,进止闲华,容华端丽,每瞻视眄眛,光彩溢目,照映左右,尝于阁上靓妆,临于轩槛,宫中遥望,飘若神仙,才辩强记,善候人主颜色,荐诸宫女,后宫咸德之,竟言其善,又工厌魅之术,假鬼道以惑后主,置淫祀于宫中,聚诸女巫使之鼓舞。”

完全一个惹火尤物,世间有如此才色绝佳,又精房事的女子,特别那七尺青丝彻底迷倒陈叔宝,哪里还有工夫顾及朝政。

说来这张丽华家境贫寒,父兄都是依靠小手工编织草席为生。张丽华因天生秀美,十岁左右时便选入宫中,派到龚良娣的身边当支使宫女。

有一天陈后主来龚良娣这里,一眼望见情窦未开的张丽华,这个长发飘飘的嫩丫头有一种发自秀发的清香,吸引了陈后主。他走过来撩起她的长发忘情地嗅着,这万千柔丝充满刺激,牵动着本能的澎湃,令陈后主淫火炽热,便把她梳理了,并且怀了孕,为陈后主生了一个宝贝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子陈深。

这后主陈叔宝即位后,张丽华媚骨惑人,深得后主宠爱,被封为贵妃,龚良娣也晋封为贵嫔,另一个得到陈后主喜欢的是孔贵嫔。

陈后主特意在在光昭殿前建造了临春、结绮、望仙三阁,每阁高数十丈,房余数十间,其窗牖、栏杆等都用檀香木,上饰金玉珠宝,外面施以珠帘,内有宝床、宝帐,奇珍异宝,华贵之极。

(三)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陈后主自己住临春阁,张贵妃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嫔住望仙阁,三阁间有通道连接,陈后主时邀王美人、季美人等得宠妃子来阁,又以宫人中有文学素养的袁大舍为女学士,随时以诗文助兴。

还经常邀集文武大臣,让张丽华等妃子们侍宴,赋诗填曲,令宫女传唱,其最著名的便是《玉树后庭花》,这“后庭花”也是张丽华的保留“节目”,还有《临春乐》《金钗两边垂》等。

曲词中多是软玉温香的句子,如“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之类。

如此香艳,陈后主安能不亡国,那里有心情治理国家,关心国家安危,百姓疾苦。

就是上朝问政,也要带着张丽华,让这宝贝坐到自己膝上,一同参决朝政,其荒诞又荒唐到如此地步。

乐极生悲,隋军攻破金陵,统兵的晋王杨广考虑再三,下令将这个红颜祸水张丽华斩首,一抹芳魂去了,所以的奢侈与荣华“快乐”了性命,让人反思呀。

写到这里,想起杜牧的诗: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36条好汉排名,揭秘隋唐十八好汉排名

全文共 423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隋唐36条好汉排名,事实上隋唐时期根本就没有36条好汉,仅仅只有18条好汉。在《说唐演义全传》、《混唐后转》以及《兴唐传》等一些小说当中都只提到了18条好汉,并没有提到有36条好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对这18条好汉做个排名吧。第一条:西府赵王李元霸。

兵器一对擂鼓瓮金锤是当年汉朝时马超的先祖浮波将军马芫使的。共重800斤。历史上就只有这两个人使得动。锤震四平山后被雷击而死。李元霸是清代小说《说唐》虚构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注:《隋唐演义全传》等小说称他为李渊第四子,历史记载也没有盖世武功,这与史实不符),母窦皇后。隋朝大业十年(614年)英年早逝,得年十六,被唐高祖李渊追封为卫王。隋唐第一好汉,力大无穷。第二条:天宝大将宇文成都。

兵器一根凤翅镏金镗,重320斤。被李元霸劈为两半。

宇文成都,《说唐》、《兴唐传》等隋唐小说中所描绘人物,史实中并无此人。小说描绘,宇文成都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外号天宝大将,号称大隋第二条好汉,武力仅次于李元霸,“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凤翅镏金镋,重三百二十斤”,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在抑制反王势力方面有突出贡献。后十八路反王讨宇文化及,被李元霸所杀。

宇文成都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次子,是大隋第二条好汉,威猛罕匹,仅次于李元霸,胯下赛龙五斑驹,掌中凤翅镏金镗,勇贯三军,是大隋朝的顶梁柱,被称为天宝大将。如果说给李元霸的,是长期被忽视的压抑,那么给宇文成都的,则是盛名之下的重压。两个人,不同的出发点,同样的执著。

纵然是文韬武略、勇猛过人的大将之才,纵然其一生行事几乎问心无愧,可是他的家世早已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也许这个结局对宇文成都来说,在他明了父亲的觉悟了吧。第三条:三公子裴元庆。

兵器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重300斤,被尚师徒设计炸死在庆坠山。裴元庆,《说唐》《兴唐传》等书中人物。隋唐第三条好汉,裴仁基之子,手持一对银锤,年少却不失骁勇。在《说唐》中,裴元庆最终命丧新文礼、尚师徒的火雷阵中。在《兴唐传》中,裴元庆死于孽世雄的飞刀手中。隋唐八大锤中的银锤将,裴元庆在《说唐》里排名第三,也使一对大锤。裴元庆本来随父亲裴仁基讨伐瓦岗寨,屡战屡胜。但是由于隋庭腐败昏庸,主帅张大宾嫉贤妒能,加上徐懋功使了反间计,裴元庆父子险些被推出去砍了脑袋瓜子。裴元庆一怒之下大闹隋营,投奔了瓦岗寨。会战四平山的时候,曾一锤震得宇文成都吐血而逃。不过当时情形裴元庆可以说是捡了个便宜。所以他的排名仍然是在宇文成都之下。后来隋炀帝召李渊父子勤王救驾。李渊不愿和救命恩人秦琼作对,派女婿柴绍跟秦琼串通好,所有瓦岗寨的将领背上插杆黄旗,李元霸看见插黄旗的就放过去,没有黄旗的照死里揍。只有单雄信和裴元庆自恃武功高强,坚持不肯插旗。结果裴元庆和李元霸对了三招后就支持不住了。李元霸打遍天下无敌手,手下从来没有一合之将,因此对裴元庆起了惺惺相惜之心,放了他一条生路。到评书末尾攻破扬州时,宇文成都到底还是被裴元庆杀死在战场上。第四条:紫面天王雄阔海。

兵器两柄板斧,重160斤,死在扬州千斤闸下,被压成肉泥。雄阔海是隋朝白御王高谈圣麾下兵马大元帅,最擅长的武器是板斧、熟铜棍,绰号“紫面天王”,为隋唐第四条好汉,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胡须,虎头环眼,声如巨雷,雄阔海擅长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一条熟铜棍,使得神出鬼没。两臂有万斤气力,跟隋唐第五条好汉伍云召是拜把兄弟。雄阔海作为伍云召之义弟,开始时落草为金顶太行山山王(比土匪文明一点),后为相州白御王高谈圣的兵马大元帅。第五条:南阳侯伍云召。

是春秋五霸时名将伍子胥的后人,兵器丈八蛇矛160斤,扬州比武时被高丽大将左雄没尾驹的尾巴扫死。

伍云召,隋朝第五条好汉。如果说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无外都是以力大器沉的力量性选手,那伍云召就是隋朝第一全能型战将,标准的元帅型,枪与宝剑的配合使用堪称一绝,远者辅之以弓箭,连宇文成都也手中一箭败走,这在以力致胜的前十条好汉中仅其一人。

伍云召的武艺究竟有多高,扬州夺魁中突厥老英王的大将铁木金,使一条铁棒,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王伯当,而伍云召出马两枪即剌死铁木金,如果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伯当一回合之内极可毙命,与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程咬金诸将也等同。第六条:伍天锡,伍云召的族弟。

兵器半轮月混天镋200斤。被李元霸一锤打死在扬州城外。伍天锡,古典小说《说唐全传》以及衍生评书人物,伍云召的族弟(一些评书是堂哥),隋朝第六条好汉,两臂万斤之力,武艺高强;最后死于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之手。第七条:少保罗成。

兵器丈八滚云枪,重240斤。建成、元吉兵打明州时,马陷淤泥河,被刘黑闼乱箭射死。

罗成,在《隋唐演义》和《说唐》中都是第七条好汉,在清初褚人获的讲史小说《隋唐演义》中,罗成是燕山北平王罗艺的儿子,秦琼的表弟,精通枪法,因皮肤白皙面容俊俏但却不苟言笑,人送绰号“冷面寒枪俏罗成”,而后跟随秦琼、程咬金等人在瓦岗寨参加起义军,并大破杨林的一字长蛇阵。瓦岗军解散后加入王世充,转而投奔李世民,小说里被称为是可以比于三国时的常胜将军赵云。在后来的唐军与刘黑闼军的战斗中被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算计,被苏定方设计骗至淤泥河乱箭射死。于罗成,正史上是这样说的:“相传罗艺有子名成。”据我所知,罗成——人称“玉面寒枪俏罗成”,罗艺之子,自幼由父母定亲庄氏表姐,后情定窦氏线娘,历史上与其有关联的女子举不胜举。第八条:靠山王杨林

兵器一对水火囚龙棒,重300斤。扬州城外死在罗成回马枪下。杨林:隋唐第八条好汉,隋文帝杨坚的弟弟(一说叔叔),“兴隋九老”之一,为隋王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封为靠山王。杨林武艺高强,手持一对囚龙棒,名列隋唐第八条好汉。后在隋王朝统治频临瓦解之际,杨林设计做最后殊死一搏,事败,被罗成回马枪刺死。第九条:花刀大帅魏文通。

兵器青龙刀。攻打瓦岗寨时被王伯当射死。

魏文通是《隋唐演义转》、《大隋唐》、《兴唐传》等评书中的衍生的人物,号称隋唐第九条好汉。魏文通为隋朝潼关元帅,人称“花刀帅”、“九省花刀将”。魏文通是靠山王杨林最喜爱的三员大将之一,他身长八尺,生得紫面长髯,风凛凛,相貌堂堂。另外相貌与三国关羽相似,又号称赛关爷。魏文通为人圆滑,擅长拍马屁,并不在意隋炀帝的残暴,仍然为暴君杨广效命。自称生平只为隋炀帝、靠山王杨林、越王杨素下跪。秦琼从靠山王的手中逃脱,杨林派魏文通捉拿,秦琼为了成功逃脱,曾九战魏文通,才得以脱逃。可见魏文通武功之高强。第十条:四宝将尚师徒。

兵器提炉枪120斤,死后被秦琼所得。瓦岗军攻打临阳关,尚师徒失关自杀。《说唐演义全传》、《兴唐传》等小说的人物,大隋虎牢关总兵,人称“四宝大将”,隋唐十八条好汉中排名第十。文武兼修,为人忠肝义胆,有隋朝第一儒将之称。曾受隋炀帝指派捉拿李秀宁,但失败。后投奔王世充镇守洛阳。在西魏攻打虎牢关时竭力抵抗,因为一时言语不和,逼死了师傅邱瑞,后亲自前往瓦岗吊丧。最终被秦叔宝用计打败,因不愿投降,拔剑自刎。闻名于世的四件宝物均被秦叔宝所得。《说唐》中,尚师徒则是被瓦岗众人围住,宁死不降,却又托孤秦琼,并将四宝中的盔、甲赠与他(枪马已被秦琼所得)。

持有四宝:夜明盔,唐猊铠,提庐枪,呼雷豹第十一条:八马将新文礼。

兵器铁方槊200斤。瓦岗军攻打红泥关,被秦琼打倒在地,被众将剁为肉酱。新文礼,《隋唐演义》中的人物,为弘霓关的总兵,坐下金睛骆驼,善使铁方槊,武功高强,后在瓦岗军攻打弘霓关时被王伯当射毒箭刺中他的左眼睛,之后军医抽出毒箭后死亡。其妻东方玉梅是北齐名将东方彦之女,师从双枪将丁延平。新文礼在西魏攻打虹霓关时,被王伯当射中左眼,伤重而死。东方玉梅为夫报仇,却在战场喜欢上了杀夫仇人王伯当,后来嫁给王伯当了。第十二条:双枪将定彦平(曹延平)。

兵器双枪。杨林攻打瓦岗寨时与杨林大战四十回合,被杨林甩手棒打成重伤而亡。定彦平,评书中人物,著名的双枪老将,武功高强。定彦平是罗成的义父,但是被干儿子偷学单枪破双枪之法来对付自己,结局不详(不同评书有不同结局)。定彦平的原型源自于《说唐全传》中的双枪老将曹延平。第十三条:平南王韩擒虎。

攻打南阳关时能抵挡伍云召十个回合(伍云召让了两刀),而尚师徒也只能抵挡伍云召九个回合。韩擒虎(公元538-592年)是隋朝的著名战将,出生于将门,文才武略无所不具,勇武能敌百人,用兵出神入化,北周时历任都督、刺史等职。隋朝建立后,为消灭割据南方的陈朝,统一天下。大隋朝廷选拔有才能的将领负责对江南用兵,韩擒虎因此被封为庐州总管。韩擒虎赴任之后,立刻着手精心准备。第十四条:昌平王邱瑞。

兵器两根水铁钢鞭。攻打瓦岗寨与秦琼大战四十回合不分胜负。瓦岗军攻打临阳关时被尚师徒杀死。邱瑞,小说演义的人物,字梦龙,隋朝昌平王,开隋九老里列第七位。邱福之父,秦琼姨父。为人正直,为官清正,不与患臣为伍,被患臣们视为绊脚石。二打瓦岗山任主帅,由于宇文成祥被杀的事,无法为自己开脱洗清,被逼无奈投了“大魔国”。封为瓦岗“福寿王”。在西魏兵发五关时,为劝降徒弟尚师徒投诚,来到虎牢关,阵前劝降不成,自戕身亡。第十五条:挂锤庄庄主梁世泰。

兵器一对镔铁大锤160斤。两锤大败单雄信。被伍天锡打死在扬州城外。隋唐第十五名好汉,挂锤庄庄主。是隋唐八大锤之一。《说唐》瓦岗英雄之一单雄信与梁师泰有一战。梁师泰仅仅两锤将单雄信震的两手酥麻,虎口震开。单雄信为隋朝第十八好汉,可见梁师泰的厉害。第十六条:兵马大元帅秦琼。

兵器金装熟铜锏一对共128斤、虎头罩金枪82斤。吐血而死。唐初战神秦琼,勇武威名震慑一时,曾追随唐高祖李渊父子为大唐王朝的稳固南北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其功居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民间秦琼与尉迟恭为传统门神。秦琼(595~638),字叔宝。汉族,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秦琼的曾祖父秦孝达、祖父秦方太、父亲秦爱三代均系魏、齐两朝文职官吏。第十七条:皂袍大将尉迟恭。

兵器雌雄双鞭,一条81斤。为救义子薛仁贵撞死在皇宫外。尉迟恭(公元585年-658年),名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州市朔城区)人,唐朝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第十八条:赤发灵官单雄信。

兵器金钉枣阳槊。因为誓不降唐,被尉迟恭生擒杀死。

正史《旧唐书》里说单雄信是一员骁将。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时期,为什么洛阳是"东都"?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在观看一些隋唐时期的影视剧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当时的中国,一个国家却并不只有一个首都,就比如在有关唐朝的影视剧中,就出现了“西都长安”“东都洛阳”这样的情况。而在武则天时期,洛阳“东都”的名称就被改为“神都”。那么,为什么洛阳当时会被设置成为“东都”?当时的国家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情况呢?

1.营建东都

隋将洛阳设为东都,开始于隋炀帝即位后的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他命令宇文恺大规模于洛阳营建新的首都,开始了洛阳作为隋唐两代东都的历史。其实,将洛阳设为东都可以说早有苗头。因为隋都长安位于关中地区,虽然拥有八百里秦川,但是北有黄土高原并不适合耕作,南边又有绵延的秦岭,使得关中平原地势比较偏狭,并不足以供给人口众多的帝都。

这样就使得隋朝政府常常出现“就食”的尴尬。所谓“就食”就是迁移到别处避免饥荒的一种形式。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关中大旱,关中粮食不足,隋文帝于是率领统治集团“就食于洛阳”,以缓解关中的压力。之后隋炀帝营建洛阳为东都也正是肇端于此。

2.天下之中

实际上,上文所说的“就食”还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关中地区偏居西隅,地理空间狭窄,所欠缺的不只是粮食。这代表着实际上关中地区是难以自给自足的,或者说是难以作为统治集团长期统治根基所在的。要想稳固的统治帝国,就必须有另一个可以依靠的支点,而洛阳恰恰就是一个相当好的选择。

因为自春秋战国以来,黄河中下游平原一直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定都洛阳,不仅可以牢牢巩固对于黄河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带的控制,而且可以北控幽燕、南抚江淮,巩固帝国的全面统治。

其实,隋炀帝一开始将洛阳设为东都正是由于这方面的考虑。因为在定都洛阳后不久,大业元年三月,他命令开凿沟通黄河与淮水的通济渠,之后到大业六年,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部开凿完毕,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使得洛阳作为天下之中的地位进一步加强。

3.女皇神都

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已经大权独揽临朝称制的武则天将东都洛阳改称为神都,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政权,以神都洛阳作为首都,直到唐祚复兴。对于武则天而言,洛阳作为唐帝国的东都,是她昭示自己政权合法性重要一环。借由神都,她也可以借此摆脱陈旧的关陇贵族的势力,开创一片新的政治形势,可以说,神都对于武则天,又具有特殊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十八条好汉秦琼排第十六罗成排第七原因揭秘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隋唐的历史想必大家也都是非常的喜爱的,最近很多网友都说了,这个事情也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就是有一些的问题看不太明白了,那就是在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行榜中,秦琼却只能排第十六,然而罗成却只能排第七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这两个人武功不差啊,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以前来分析看看吧!

隋唐十八条好汉,只是在传记演义中出现,都是以隋末农民起义故事为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是一部演绎历史风云与歌颂传奇英雄之作。演义跟历史有很大区别,演义是文学性质较浓,故事性较强,虚构成分较大与历史事实不符。

在演义中,给书中的英雄人物作了排名十八条好汉,分别是:

第一名:西府赵王李元霸。一对擂鼓瓮金锤共重800斤,让天下英雄闻风丧胆,由于太厉害了锤震四平山后被雷击而死。

第二名: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一根凤翅镏金镗重320斤,被老大所杀,所以能做老一的尽量别去做老二。

第三名:裴元庆。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重300斤,四平山力战宇文成都。

第四名:紫面天王雄阔每。两柄板斧重160斤,“反王夺魁大会”一腔热血保住了多少英雄好汉。

第五名:南阳候伍云召。丈八蛇矛160斤,听说是春秋五霸名将伍子胥的后人。

第六名:伍天锡、第七名:罗成、第八名:杨林、第九名:魏文通、第十名:尚师徒、———第十六名:大帅秦琼。

小说与演义都来源与历史,在历史中大数都可以找到人物原形,《隋唐演义》本来就脱胎于《隋唐两朝志传》《大唐秦王词话》及唐书志传通俗演义》这三部书都是以李世民为主角,描述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这个传大并建立丰功伟绩的帝王。

而小说演义大多都选择秦琼秦大帅做为主角,作为一个时代的英雄,他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他参加了几乎所有隋末唐初李世民、李密、王世充、窦建德诸造反集团间的军事冲突。隋唐十八条排名是论武功排的,作为一个英雄一个大帅,演义与小说中讲的是综合实力,包括为人及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头等悍将秦琼为啥经常在战斗中偷懒?其实一个字就能说明

全文共 220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正史中记载,秦琼可以说是隋唐年间的第一悍将了。在正史中最有名的单挑悍将有两个人,一个是万马军中刺颜良的关羽,另一个便是秦琼了。“关公战秦琼”并非异想天开,因为据《三国志》和新旧两唐书记载,古战场上最有名的单挑高手就是他们两个人。楚霸王项羽和李存孝虽然很能打,但似乎更喜欢混战而不喜欢单挑,“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单挑还得数关秦。

我们细看隋唐史料,就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秦琼经常在战斗偷懒,有时候干脆就是出工不出力,两军鏖战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他那能跳过两领黑毡而且喜欢喝酒的忽雷驳,也看不见他那条“逾制”的超重大铁枪——此公经常会变成在战场上偷懒的隐形人。隋唐第一悍将的战斗力忽高忽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在正史中抽丝剥茧,慢慢道来——以下记载来自《旧唐书》《新唐书》《隋唐嘉话》《朝野佥载》《酉阳杂俎》。

秦琼的成名之战,是与好兄弟罗士信一起,以两千精兵大破卢明月十万农民军。当时秦琼已经从来护儿军中转到了齐郡通守张须陀部下,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结识了能穿两套重甲并飞身上马的少年英雄罗士信。

一战成名受封建节尉之后,秦琼就开始“休息”了,真正跟瓦岗军死磕的,是张须陀和罗士信,所以隋炀帝皇宫中的画像,画的是张须陀和罗士信,没有秦琼的影子。这就可以说明一点:秦琼在打瓦岗军的时候,有些消极怠工,而且应该是寸功未立,所以杨广不知道他,他也没有再立功升职。

秦琼也并不是一直默默无闻,张须陀中了李密的埋伏,全军溃败以身殉国。这时候秦琼站了出来,不但组织溃兵打退了瓦岗飞将单雄信等人的进攻,还抢出了张须陀遗体,为老上级举行隆重葬礼之后,秦琼带领余部加入了隋军裴仁基序列。

裴仁基投奔瓦岗,秦琼和罗士信也跟着去了,但是裴行俨程咬金罗士信在为瓦岗军浴血奋战的时候,还是看不见内马军大统领秦琼的影子,所以之间裴行俨被王世充军射落马下,程咬金被马槊洞穿,却没有秦琼参战的记录。

还是像在张须陀军中一样,当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连李密也被射落马下晕过去,眼看瓦岗军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秦琼有出来了:“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宝独捍卫之,密遂获免。叔宝又收兵与之力战,化及乃退。”

从上面两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秦琼平时作战很消极,只有在己方陷入困境的时候,才悍然出手,而且一出手就能扭转战局。而在跟随裴仁基再次转入王世充阵营之后,秦琼更是能躲就躲,坚决不战,唯一一次在两军阵前露面,是带着程咬金和自己的亲信骑兵施施然跑到了唐军阵营,王世充的千军万马连追都没敢追。

在唐军中,秦琼好像把多年积蓄的战斗力来了个大爆发:“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这时候的秦琼秦叔宝,威风凛凛意气风发,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杀出了隋唐第一悍将的威名,以至于他的大铁枪插在两军阵前,几十个王世充部下力士都拔不出来——估计也是不敢拔,怕下次见面的时候秦琼找他们要枪。秦琼的那杆大铁枪,成了大唐镇国之宝,在几代君王之后,还在大型祭祀和庆典的时候展出:“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在虎牢关(因避李虎之讳,改称武牢关)前,秦琼悍勇如常:“太宗将拒窦建德于武牢,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秦琼数十骑兵冲散窦建德中军,这才使窦建德束手就擒。

当各路反王被平定得七七八八的时候,秦琼又开始偷懒了:玄武门前尉迟敬德浴血奋战,秦王李世民命悬一线(弦),却根本就看不到秦琼的影子。虽然《旧唐书》说秦琼“从诛建成、元吉”,好像秦琼参加了玄武门之变。而《新唐书》则说“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平隐(建成)、巢(元吉)”成了一个时间点,跟秦琼受封没有因果关系。这只能说明一点:秦琼又偷懒了,别人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拿着李渊送给他的金酒壶喝酒呢,而且他的酒友很可能就是一直跟他焦不离孟的程咬金——正史中也找不到程咬金在玄武门前苦战的记载。

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秦琼把偷懒发挥到了极致:干脆请了长期病假,逍遥快活了十二年,这期间尉迟敬德拳打李道宗、侯君集控告李靖谋反,秦琼都不闻不问,就更别提参与其中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对秦琼的人品产生质疑了:这位隋唐第一悍将是不是太善于明哲保身了?读者诸君切莫着急,咱们还是来回顾一下秦琼战斗的一生:当年大破卢明月的时候,秦琼还不到二十岁,血气方刚急于建功立业,所以一听征剿贼寇,自然是斗志昂扬。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自然也会困惑:盗贼真的是盗贼吗?杨广值得效忠吗?所以秦琼开始消极怠工,在打农民军乃至瓦岗军的战斗中,根本就看不到秦琼的身影。

虽然作战不积极,但是秦琼却也不能看着器重自己的张须陀和李密死无葬身之地,更不能看着战友溃败被屠,所以他总是在逆境中出现,解救那些濒临死亡的上级和战友。而在能“济世安民”的李唐军中,秦琼终于知道了自己为谁(百姓)而战,所以他每战争先,以至于“屡受重创”依然强悍无比。

江山初定之后,李唐皇室兄弟阋墙同室操戈,也让秦琼厌倦了,以他的本心,是一万个不想参与其中。所以“懒病”复发,再也不肯舞刀弄枪了。

我们经常看到秦琼在战斗中偷懒,并且好奇这位经常偷懒的秦琼秦叔宝是怎么成为隋唐第一悍将的,其实这个问题用一个字就能回答:“义”!不义之战,秦琼能偷懒就偷懒,为江山安定百姓安宁而战,秦琼义无反顾,悍勇无敌……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英雄的排名是怎样的?排名第一的是谁?

全文共 1859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时期,也是历史上一个很受欢迎的时期,和三国的历史一样,也会经常被人拿出来讨论,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后世也有一些对于这一时期的演义戏说,使得“隋唐英雄”和“三国群英”“封神众神”一样,都很有名。而隋唐英雄众多,在这么多的英雄里面,究竟谁是能够排在第一位的英雄豪杰?他们众人的排名又是怎样的呢?

不知道《说唐全传》的作者忘了还是有意为之,原定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却只给其中的十三人排了名,虽然在别的演义中凑够了十八人,但还是有多种版本,所以这里,四姑娘也只说说这十三人的排名顺序:

第一名、李元霸。李渊的第四子,12岁出场,体型与力量成反比,一对铁锤重800斤,座驾万里云,是变态的存在,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只有裴元庆曾接下他三招,其他人一锤都接不下来,曾一天之内斩杀118万士兵,在16岁那年举锤骂天早雷击而死。其历史原型是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死于614年,时年16岁,当时李渊还没有起兵。

第二名、宇文成都(虚构人物)。宇文化及的长子,使一根流金铛,万夫难敌。但很不幸的,宇文成都在李元霸手里栽了,李元霸的存在仿佛就是为了衬托隋唐第二条好汉的无能,在李元霸这里,宇文成都一锤也接不稳当,虽然和熊阔海、伍云召、伍天赐三人联手打个平手,却转眼败给了裴元庆。最终宇文成都死在了李元霸手里。

第三名、裴元庆。山马关总兵裴仁基的儿子,12岁出场,一对银锤重三百斤。跟随父亲投降了瓦岗寨,曾接下李元霸三锤,也打败过宇文成都,最终被新文礼设计在庆坠山被地雷炸死。当时只有15岁。其历史原型是裴仁基的长子裴行俨,人称“万人敌”,随父亲投了瓦岗李密,后被王世充俘虏,娶了王世充的侄女,但因为遭到王世充的忌惮,和父亲裴仁基密谋杀死王世充,事情泄露,裴仁基和裴行俨被杀,诛杀三族。

第四名、熊阔海(虚构人物)。山大王,两柄板斧重160斤,两臂有万斤之力,曾双拳打死两只老虎,与伍云召和伍天赐兄弟结拜,砍杀麻叔谋。熊阔海的死很悲壮,靠山王杨林在扬州演武场设下好几道死亡关口,其中之一就是城门口的千斤顶,熊阔海为了救下各路英雄,双手托住千斤顶,救了别人,自己却被砸死了。

第五名、伍云召(虚构人物)。伍建章的儿子,遭到朝廷追杀,投靠了李子通,在扬州演武场争夺武状元,与高句丽国左雄比武,左雄不敌,伍云召来追,被左雄的战马“没尾驹”打死,“没尾驹”的尾巴直接把伍云召的头打得粉碎。

第六名、伍天赐(虚构人物)。伍云召的堂弟,伍天赐奉命在扬州演武场筛选武举人,能接他三招即可进去比赛,结果伍天赐在第三招的时候打死了李元霸的开路将梁师泰,所以李元霸把伍天赐撕成了两半。

第七名、罗成。四姑娘已经写过他多次,这里就不详细写了,最终被李建成、李元吉、新文礼等设计,在淤泥河遭万箭穿心。其历史原型是罗士信,随李世民平定刘黑闼叛乱之时被刘黑闼所杀。

第八名、杨林。杨林是隋朝的靠山王,忠心耿耿,却挡不住隋朝的灭亡,杨林数次攻打各路反王,最终在扬州演武场设下生死局,只是最终各路英雄们大都逃出来,而杨林也被罗成所杀。杨林的原型是隋文帝杨坚的异母弟弟杨爽,颇受杨坚器重,不过杨爽在587年病逝,年仅25岁。

第九名、魏文通(虚构人物)。潼关守将,人送外号“赛关爷”,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放走秦叔宝,后又奉命捉拿秦叔宝,在即将追捕到秦叔宝的时候,王伯当来了,说射魏文通的左手就射中了左手,说射魏文通的右手就射中了右手,魏文通不得不退去。然而,王伯当注定是魏文通的克星,魏文通奉杨林之命领十万大军攻打瓦岗寨,被王伯当用狼牙箭射中咽喉而死。

第十名、尚师徒(虚构人物)。尚师徒是临阳关总兵,手里有四宝:马鸣盔(上缀夜明珠)、七翎甲(相当于防弹衣)、提炉枪、呼雷豹(日行千里、嘶声如虎),呼雷豹被瓦岗将领骗去两次,后来尚师徒请红泥关总兵新文礼前来助阵,两人更是合计杀死了裴元庆,作为师父的邱瑞劝降尚师徒,尚师徒不肯,两人激战,邱瑞被杀死,后来关隘失守,尚师徒拔剑自刎。

第十一名、新文礼(虚构人物)。新文礼足智多谋,镇守虹霓关,后被尚师徒请去助阵,在杀死裴元庆之后,遭到了瓦岗将领的围殴,筋疲力尽之际被秦叔宝打倒在地,被众将领剁成了肉酱。

第十六名、秦叔宝。历史上的秦叔宝从平定叛乱到参加叛乱,后来投靠大唐,成为李世民身边的一员猛将,立下了赫赫战功,却也伤痕累累。在李世民登基后,秦叔宝实际上已经处于半退休状态,大部分时间在养伤,638年因病去世。

第十八名、单雄信。历史上的单雄信是瓦岗的创业元老,后来瓦岗军土崩瓦解,单雄信成了王世充的心腹大将。最终在王世充投降后,因其曾经的顽强抵抗被李世民处死。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燕云十八骑来历介绍 燕云十八骑是不是真的?

全文共 168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小伙伴在看了《隋唐英雄传》后,都对罗艺带领的燕云十八骑印象深刻。这十八个人各个身手不凡,就像是现代的特种部队一样。燕云十八骑基本上都是在沙漠中行动,很少来到中原,但每次出现必将展开一场杀戮。不过在历史上真有燕云十八骑吗?其实这只是《隋唐英雄传》杜撰出来的一支部队,正史中并没有什么燕云十八骑。小说中罗艺死后燕云十八骑便由罗成带领,但在正史上罗成是死在罗艺前面的,所以这个故事也就不成立了。

在小说中,隋唐的燕云十八骑十分勇猛,在作战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基本无往不利,是一个神秘而有强大的存在,他们听命于罗艺,罗艺死后自然就交给了他儿子罗成。

罗成在早年间就与秦琼相聚在了瓦岗寨,后来也是和秦琼一起投靠到了李世民那里,他为李世民立下了很多的大功劳。公元六一九年,罗成被太子和李元吉借调去,说要借用罗成征伐窦建德之前的手下刘黑闼,但是太子二人为了报复李世民,就用计谋杀死了罗成,他们逼着罗成签下了军令状,然后还不给他兵马,让他独自上前杀敌,数十天过后,罗成在追拿刘黑闼的时候被刘黑闼设计用箭射死了。

武功超强的罗成的一生到此就结束了,罗成生前有着很高的名望,但是在最后竟然是被别人用计害死了。回首看一看罗成一人对抗刘黑闼的军队,这时有很多人会发问,那就是罗成为什么不让燕云十八骑来帮助自己呢?

相传,燕云十八骑是由罗成父亲靖边候罗艺领导的骑兵部队,是罗艺的杀手王牌。燕云十八骑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燕云十八骑是一只非常恐怖的杀手部队,每次燕云十八骑出现时,都将给蛮族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相传有外族侵入时,燕云十八一次就杀掉外族侵略者几千人,令得外族侵略者常年不敢再犯一步。燕云十八骑以号角为令,只听命于其主人,靖边候罗艺死后,由罗成掌控。

燕云十八骑,可是有着响当当的名气,这支部队由十八人组成,每一名都是经过沙场血洗的将士,有着不凡的武功,这支部队是罗艺一手组建的,而罗艺正是罗成的父亲,当年隋朝被突厥入侵,突厥三千余人的部队竟然被这十几个人就杀死了,而且就连小孩和老人都不能逃过劫难,他们眼中只有军令,是容不得感情的。在罗艺死后,这支部队自然就到了罗成的手中,罗成也知道他们是没有情感的,所以这十八人在将罗艺的尸首安葬大漠之后,罗成就将他们解散了。

如果罗成在对抗刘黑闼军的时候,能够召集这支部队,那么刘黑闼军队肯定就是毫无抵抗力的,而罗成也就不会被杀死了。当时罗成可能也是害怕这些人杀上瘾之后会停不下来,那么这就是罪过了。但是罗成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多余的,刘黑闼军的军队是窦建德的遗部,一心想着怎么反叛,而且还不做什么好事,这种人值得他怜悯吗?这样的部队威慑力就是十足的,按理说不应该轻易的去使用,但是如果对待那些太恶毒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怜惜什么了。而且当时罗成的性命还受到了威胁,那么他合理使用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燕云十八骑的武器均为短兵相接时候使用的,根本没有长距离伤敌的本领,这是不合符道理的。还有每人配备十八支箭,看似是很酷,但是在古代羽箭都是以壶为单位,一壶30支羽箭,18支,纵使是神射手箭不落空也不够用吧。这样看来,这个隋唐燕云十八骑,确实是后来的小说家虚构的。但如果查下历史资料,发现在五胡十六国的过程中,竟意外地发现了“燕云十八骑”的真实存在!

在两晋时期,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曾经确实建立过一支18个人的骑兵小队,而且他们也都是有名有姓,这些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当时的许多战斗中还有过不少亮相。虽然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记载“燕云”二字,详细资料也无从查证了,但是从石勒的出生地及主要活动范围来看,这支骑兵就应该来自于燕赵一带。而且石勒其人本性也凶狠残酷,恣意杀伐,人人畏之如虎,“燕云十八骑”的原型应该是石勒领导下的这支凶悍小队。

虽然罗艺的燕云十八骑是不真实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靖边侯罗艺在防守外族入侵时所做的功绩,《隋唐英雄传》只是想向大家阐述他的巨大丰功伟绩,所以才有了这战无不胜的燕云十八骑。

展开阅读全文

罗通和薛丁山谁厉害?隋唐18条好汉罗通排在第几?

全文共 1434 字

+ 加入清单

罗通其实并不是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而是古典小说《罗通扫北》当中虚构的一个人物,对他的设定是越国公罗成的儿子,而且武艺高强,因扫北有功,所以被封为扫北王,这也正是《罗通扫北》的来历。不过罗通最后与薛丁山出征途中战死,但是很多人好奇,罗通和薛丁山两个人之间,谁的武艺更厉害一些呢?隋唐小说里面有36位英雄好汉,其中罗通排在哪一位?

罗通,越国公罗成之子,因唐王李世民念其父罗成为大唐王朝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且又为国捐躯,死得惨烈,故唐王李世民收其子罗通为义子,封为“御儿干殿下”,官居千岁。而罗通自小聪明伶俐,武艺超群,人也长得俊俏,有乃父之风,且一十三岁挂帅扫北,威风八面。

罗通,越王罗通是中国古典演义《说唐全传》章回小说《罗通扫北》(即《说唐后传》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为《薛仁贵征东》)的主人公。湖北襄州襄阳人,隋朝靖边侯罗艺之孙。

唐太宗贞观4年(公元629年),与秦琼共领唐军并吞阿史纳王朝东突厥国(今蒙古),在战争里唐太宗被围困于牧羊关,罗通挂帅扫北救驾。兵至白银关受阻,赖祖父罗艺与罗成阴魂相助,始得杀敌过关。继而攻打金灵川,兵败被追,幸得其弟罗仁赶到,杀了番将。罗仁与野马川女将屠炉公主交战,被屠炉公主用飞剑杀死。罗通为弟报仇败阵,公主爱其才貌,逼迫罗通阵前联婚,后罗通兵抵牧羊城,单骑见驾。遇苏定方巡城,多方梗阻。罗通杀遍四门,力竭被困,幸得公主救之。罗通进城见驾,奏诉公父之冤,唐太宗处死苏定方。程咬金奏知罗通阵前联婚之事,唐太宗命程咬金往番营说亲。

罗通被屠炉公主俘虏立誓迫娶,战胜之后却出尔反尔休弃公主,导致重誓生效:在征西战役中,于界牌关下和猛将王不超大战百余合,被其重伤小腹,罗通盘肠而战,枪挑王伯超阵亡,逝年三十四岁。一生故事多为中国各地京剧曲目表演,且广为民间道教立庙祀神至今。

在说唐里,薛仁贵是大唐征辽东的元帅,是以火头军出身的,一路被张士贵埋没,最后凤凰山单骑救主,登台为帅,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

隋唐十八条好汉是在隋末年就确定了。一,李元霸,二,宇文成都,三,裴元庆,熊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七,罗成,八,杨林,魏文通,尚师徒,新文礼,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单雄信,王伯当等十八条好汉组成的。其中罗成,秦琼,尉迟恭程咬金,单雄信等,历史上却有其人,一半多的是虚构的。或者杜撰了他们的功夫。

三箭定天山,长歌入汉关。龙朔元年,回纥各部判乱,举兵来犯唐高宗李治令薛仁贵出征。行前设御宴款待,席间,薛仁贵演示箭法,百步内射透五层铠甲,高宗大喜,御赐宝甲。

不久,薛仁贵与属下一万人马遭遇敌方大部队十万之众。薛仁贵先发制人,于百步之外纵马飞射三箭,射杀了敌方三名高级将领。吓得剩下的人直接放弃了抵抗,下马投降了。唐军顺势而进,击败了回纥各部,生擒其三大首领,杀降卒数万。

我们先拿罗成来看,罗成的战力和罗通大致相当,罗通大战盖苏文,力气和武艺都有所欠缺,所以罗成也不是盖苏文的对手。再看罗成的力气,书里说能组织两匹奔跑的骏马,膂力惊人,但和九牛二虎还有差距。

而在隋唐前七的好汉中,第四雄阔海,第五伍云召,第六伍天锡,第七罗成,战斗力大致在一个水准,到了第三裴元庆就上升一个档次了。罗成和盖苏文的差距就是大半个档次,加上薛仁贵更胜盖苏文一筹,薛仁贵的战斗力大致在裴元庆水准,排在隋唐英雄第三第四的样子。和第一李元霸还是很有差距的,毕竟那是神人级别,七十万大军拦不住他一个人。

综上,薛仁贵武力大致和裴元庆相当,并列隋唐英雄第三。

展开阅读全文

正史隋唐武将排名 历史上正史隋唐武将武力排名

全文共 558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正史上的隋唐武将武力值都是怎么排名的,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也值得一探究竟,看看真正历史上的,和这个电视剧小说中的武将都有什么差别吧,感兴趣的可以瞄一瞄哦,期待大家来分析了!

中国古代史上,隋唐是出名将最多的时期,历代史家和书家都对这一时期的名将有所盘点,影响最大的是十八条好汉说,和四猛十三杰说,但前两种说法也是版本众多,说法不一。不过多种版本的说法都是依据《说唐》《隋唐演义》《兴唐传》里的记载,演义的成分过重,比如李元霸的双锤就800斤,除了小孩外,估计没有多少人相信,太夸张了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正史中记载的隋唐十大名将,并进行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喜欢。

这十位里首先不考虑李元霸,因为演义中他虽然最牛,但很遗憾,正史中查无此人,故而在这个正史隋唐十大名将排行榜中,元霸落榜。关于李元霸的权威解释是,他是评书演义中根据人物原型李玄霸创造的艺术形象,而李玄霸作为李渊的三子,虽然比较聪明,但只活了16岁,并没有名将身份。所以李元霸的战神巨无霸形象在此只有被一键删除,望霸迷们谅解!正史的名将中,罗士信和程咬金荣登本排行榜,两位李氏猛将跃居前二,下面请听小编详说。

1、单雄信

单雄信是个颇多争议的人物,在本排行榜也是个另类,是仅有的三位没有为李唐王朝效力过的名将之一。单雄信是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西北)人,他是以绿林好汉成名的那种,类似于侠客之类的人物,向以豪爽、侠义为人称道,他同大名鼎鼎的徐世勣有八拜之交,也与秦琼有深厚交情。

单雄信勇武过人,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李密为瓦岗之主时封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他作战勇猛,擅长使用马槊,曾在瓦岗军和王世充大战中救过翟让。公元618年,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击败宇文化及后,受到王世充进攻。瓦岗军败,单雄信等降王世充,后徐世勣转而投奔李唐,单雄信因其兄被李渊所杀,拒绝投李唐,王世充用单雄信为大将军。王世充在起兵之初,也是颇得人心的,单雄信此时的选择不是过错。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单雄信率军出战。单雄信持枪纵马直取李世民(一说单雄信要杀的是李元吉),徐世勣出现,制止单雄信,单雄信退走。同年五月,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单雄信一死,但遭到拒绝。一说是单雄信拒不投降李世民。据传在单雄信被杀前,徐世勣为了表示自己跟单雄信的兄弟结义之情,割下自己一块肉给他吃下,单雄信吃下后慷慨赴死。

2、裴行俨

裴行俨是演义评书里裴元庆的人物原型。他是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吉之子。原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裴氏父子在讨伐瓦岗军中,虽然多有胜利,但却屡遭监军御史萧怀静陷害。于是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杀死萧怀静,率领部众投靠瓦岗寨,得到瓦岗军首领李密的重用,裴行俨被封为上柱国、绛郡公。武德元年(618年),李密与王世充决战,裴仁基献计分兵偷袭洛阳,但没有得到李密的采纳。

后李密被王世充偷袭,裴行俨虽奋力拼杀,还差点丧命,但仍无力挽回败局。李密军大败,裴氏父子都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因为裴氏父子都是骁将,很是礼遇他们,并把侄女嫁给裴行俨为妻。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称帝,任命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每次攻战,都所向披靡,号称“万人敌”,为王世充立下不世之功。但王世充却对裴行俨的威名倍感忌惮,对他很有些防范和猜忌。

裴氏父子对王世充大失所望,认为此人心胸狭窄,不可称雄天下,于是联合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等数十人谋反。但事变快开始时,被将军张童仁得知并向王世充告发,王世充将裴氏父子等人全部杀死,并夷灭其三族。可惜裴行俨英雄命端,成为本排行榜除单雄信外,第二个没有为李唐江山效力的。

3、罗士信

罗士信是《说唐》中罗成的人物原型。罗士信(约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自幼勇猛过人,十四岁便跟随隋朝大将张须陀征战。期初张须陀见他年龄小,说:“你连穿盔甲都没力气,怎能打仗呢?”罗士信大怒,当即身披两副甲,悬挂两壶箭,飞身上马。把张须陀给震了,便许其出战。罗士信跟随张须陀出战,勇猛无敌,屡立战功。

公元614年,张须陀与起义军卢明月交战,双方对峙十数日,张须陀粮草用尽,准备撤兵时,罗士信请战,他跟秦叔宝联合,率兵一千人偷袭卢明月的大营,纵火焚毁三十多座营寨,大破敌军。张须陀战死后,罗士信改隶裴仁吉麾下,后随裴仁基归降瓦岗军李密,继而又归王世充。后因不齿王世充为人,才率部归唐。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询看中了罗士信的骏马,向他索要。罗士信不给,王世充竟将马夺去赐给王道询。此举让罗士信对王世充失望。罗士信在各个阶段,都表现英勇,是位人见人爱的猛将。但直到619年,罗士信归唐,才真正找到明主。随后他跟随李世民征洛阳,平王世充,又征刘黑闼。在征刘黑闼时,因援兵未至,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宁死不降,以身殉职,年仅23岁,令李世民非常悲伤,以重金赎回他的遗体,将他安葬,并赐谥号为勇。

4、苏定方

苏定方是被后世演义评书里最严重歪曲的人物之一,他往往被塑造成一个反面人物,为人奸诈凶狠,甚至是奸臣的形象。然而真实的苏定方是一位历史功臣,盖世英雄,这里必须给予正名。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他年少时便骁勇多力,胆气超群。十五岁时便跟随父亲苏邕征战南北,经常充当先锋,屡立战功。隋朝末年,天下重新洗牌,苏定方先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帐下。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败亡后,投奔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参与攻城略地,多次立下战功。后刘黑闼兵败被杀,苏定方归隐故乡。直到唐太宗即位后,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效力。

所以他的战功主要表现在对外族外敌的战争中。苏定方一生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的人品深受唐太宗、唐高宗等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他在征东西突厥、平葱岭、征百济、伐高句丽等战争中,均有出色表现。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成为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他为大唐的开疆辟壤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他随李靖北伐东突厥时,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率两百名骑兵捷足先登,攻破了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此战为大唐奠定了世界帝国的帝位。

5、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跟许多将领一样,程咬金也是先加入瓦岗军,后投王世充(由此看来,王世充前期还是很有人缘的),后降唐。同演义里的三斧子悍将不同,骁勇的程咬金,善于用槊作战。公元610年,程咬金就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起义军,后来归附李密的瓦岗军,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

程咬金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是舍生救裴行俨的经历。618年王世充与李密决战时,程咬金率领内骑扎营于北邙山上,单雄信率领外骑扎营于偃师。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被流箭射中,坠落马下。程咬金舍命救援,连杀数敌,乱军之中,抱起裴行俨,二人同骑一马回奔。追兵用槊刺击,程咬金身体被刺穿,遂回身折断其槊,斩杀追兵,二人方免于此难。

后来李密失败,程咬金跟单雄信、秦琼等投王世充。王世充任命秦琼为龙骧大将军,程咬金为将军,二人都得到重用。然程咬金和秦琼厌恶王世充为人多狡诈,后投李唐。李世民重用二人,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咬金为左三统军。此后,程咬金成为秦王李世民的亲密追随者,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老程每逢出征,常常举旗先登,屡建战功,后被封为宿国公。后程咬金后也随李世民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程咬金比较长寿,战功也多。后来他又参与了讨伐西突厥和贺鲁等的战争,都立下战功。跟演义里的笑死不同,程咬金是在家里去世的,享年77岁,隋唐战将中不多的善终者之一。

6、尉迟恭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是与秦琼齐名的大将,其人打铁出身,面如黑炭,有神力,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是位不折不扣的猛将。期初跟随刘武周反隋,屡立战功。曾于619年与唐军作战中,大败李世民。李世民佩服其才,经过多次争取,终于620年收服之。尉迟恭也对李世民钦佩有加,此后成为李世民的忠诚追随者。他作战十分勇猛,经常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他十分善于避开长矛,敌人的长矛一齐刺来,始终不能刺到他,他还能夺过敌人的长矛,回手刺杀敌人。

尉迟恭在后来的征战王世充和刘黑闼等战役中都立下不世之功。626年,李建成趁突厥入侵乌城之际,与李元吉二人密谋杀李世民,尉迟恭知道后,同长孙无忌通知李世民,并敦促李世民发动政变,后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亲手杀死李元吉,再次为李世民立下奇功。李世民称帝后,东突厥突然来犯,在仓促之际,尉迟恭临危受命,在泾阳大破突厥军,关键时刻,扭转战局。尉迟恭也比较长寿,74岁善终。

7、秦琼

秦琼是评书演义里渲染最多的人物,当然也是正史里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秦琼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吉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他的经历在隋唐英雄里最具代表性。也是(随裴仁基)先投奔瓦岗军,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又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为李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

但因其未参加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所以只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末。也有一说是秦琼也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只是心软没有像尉迟恭那样亲手杀死李世民的兄弟而已。但因久经沙场,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秦琼是隋唐英雄里传奇最多的人物,是义气的代名词。他的绝招杀手锏也是绝活或者一种超强手段的代名词。

8、薛仁贵

薛仁贵(614年-683),名礼,字仁贵。今山西河津人。相对于上面几位,薛仁贵是一位纯粹的唐将,他在贞观末年才为大唐服务,也是本排行榜中没有为李唐江山开国做过贡献的三人之一。他的战功主要表现在守卫大唐和为大唐开疆僻壤方面。之所以排在第三,是因为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不打内战,一致对外方面。薛仁贵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江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总之,他是大唐功勋卓著的名将的代表。

9、李勣

大家知道,唐朝是李氏江山,李姓大将岂能不入榜?这不,就来了。李勣做为隋唐时期的著名将领,是不可替代的一位。在演义里他被演化成徐茂公,是位堪比诸葛亮的谋略家和军事家,但似乎不具备多高的武功。而在正史中,李勣是不仅能文,而且能武的一位绝世帅才。李勣也确实姓徐,原名徐世勣,就因其功勋特别大,李世民才赐其姓李,这在古代是莫大的荣光。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人。李勣早年加入瓦岗军,为瓦岗军的发展壮大立下首功,可以说没有李勣,翟让、李密的瓦岗军就是个壳。隋朝名将张须陀曾率两万多人讨伐瓦岗军,翟让惊恐之下,企图逃走,李勣坚决予以制止。在他指导下,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游击战术,将隋军全部歼灭,张须陀也被杀死。瓦岗军从而扬名天下,成为十八路反王的代表。事实上,后来李世民的主力王牌部队基本上是以瓦岗军为根底组建的,而没有李勣就没有这一切。

李勣为瓦岗军李密的上位,为瓦岗军招兵买马,为瓦岗军对付王世充等方面都起着决定作用,还有,他还是单雄信的铁哥们,单雄信为瓦岗军立过大功,都跟李勣分不开。李勣还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当瓦岗军败于王世充时,许多著名将领都降王世充了,可李勣断然投奔李唐,避免走了一段弯路,这也是李世民对之另眼相看的一个原因。归李唐以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灭亡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功盖千秋。

10、李靖

李靖(571年-649),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在唐代的著名将领中,李勣和李靖并称“二李”,不是李靖和李勣并称,这有个顺序。可见李靖的地位。你想知道李靖有多厉害,只要看看他儿子就可以了。想当年哪吒可是跟齐天大圣孙悟空斗过的啊,你想想啥概念。李靖一个人就被写进两部神话小说《封神榜》和《西游记》里,或者说,托塔李天王这个形象就是根据李靖塑造的。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李靖不但勇猛善战,而且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堪比汉代韩信。他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毫无疑问是唐朝第一名将,无论战功、能力、知名度,堪称大唐第一军神。唐玄宗时朝廷设置武庙,李靖名列武庙十哲,和韩信、白起、孙武、吴起等古之名将同列。

李靖在征王世充、平萧铣、平定辅公祏、击灭东突厥、远征土谷浑等战役中几乎都是第一指挥者。尤其是在征战东突厥的关键之战,阴山之战中,他冒着抗旨不尊的危险,不服从李世民让他接受突厥大汗投降的命令,执意猛攻敌军,取得了对东突厥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大唐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李靖的舅父韩擒虎便是隋朝四大名将之一,对他薪火相传,他的兵法韬略原为家学渊源,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军事思想和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所以他不仅是名将,已经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了。

以上说这么多,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谁是真正的历史英雄,不要被那些评书演义里的假象所迷惑,记住历史,是我们的责任。不知大家是否认可?此排名仅为一家之言,若有不同看法,可留言理性探讨!

(厉害程度是从前到后的哦,所以李靖当仁不让了。)

展开阅读全文

隋唐十八好汉只有三位真实人物,其他全是虚构出来的?

全文共 3656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一定对里面的隋唐十八好汉影响深刻,基本上各个都是武功高强的高手。不过这隋唐十八好汉中,只有三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他都为虚构。隋唐十八好汉的说法出自《说唐演义全传》,演义中并没有把十八好汉都介绍完,只说了其中十三位,而这十三位中只有秦琼、单雄信和尉迟恭是确有其人。下面就为来讲讲其中五位好汉的事迹,看看演义是如何杜撰他们的经历。李元霸

按演义中说,李元霸是唐公李渊(也就是后来的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的第四个儿子,长得尖嘴缩腮,十分难看,兼之脾气火爆,举止粗鲁;然而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手持两柄大锤,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来在帮助李渊夺取江山时,在压服“众反王”的回军途中,被雷击而死。

历史的真实如何呢?按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一致的记载,李渊和元配窦夫人生有四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除了排行是三子而不是四子,名是玄霸而不是元霸以外,历史与传说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位李玄霸先生早早就死了。《旧唐书》里只有两个字“早薨”。那时,皇帝、王爷、大官死了都叫“薨”,早薨也就是早死。《新唐书》说得稍微详细一点,“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李渊于隋大业十三年五月在太原起事,也就是说,李玄霸在其父李渊起兵反隋的前三年就死了,根本不可能帮助老爹去争天下。

李玄霸先生是否真的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史书中没有讲,但《新唐书》说他“幼辩惠”,就是很会说话,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朋友,显然不大像个粗鲁的莽汉。至于长相难看,脾气火爆,倒很像他的那位老弟(传说中是老兄)李元吉。大约是小说家移花接木地把元吉的特征拿来栽在他身上。

《隋唐演义》《说唐》都是清人所写,清朝人为避康熙玄烨的讳,多将“玄”写为“元”,所以很可能是作者为避讳而将玄霸改为元霸。

总之,关于传说中的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除了姓名大体不差,是唐公李渊的儿子两点以外,其他各种描写和事迹都属虚假信息。宇文成都

演义中说他是炀帝宠臣宇文述之孙、宇文化及之子,长得身高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流金镋,重三百二十斤,官拜无敌大将军,在隋朝算第二条好汉。

小说中写得如此细致而隆重,但可惜史实中并无其人。据《隋书》记载,宇文化及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都不叫宇文成都,也都没有什么本领。说得难听点,真实的宇文化及一家子恐怕都跟“英雄好汉”四个字沾不上什么边。宇文化及本人,是个草包大少、弱智兼混混。仗着父亲宇文述和三弟宇文士及而在杨广面前得宠,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将军。在江都的禁卫军思归造反杀死隋炀帝的政变中,阴差阳错地被推为首领,带领十万禁军北归,但先被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重创于黎阳,后被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义军俘虏于聊城。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还有二弟宇文智及一道,在河间被窦建德处死了。裴元庆

演义中说他是隋室大将裴仁基之子,手持两柄斗大的铁锤,和父亲奉命进剿瓦岗军,因监军陷害愤而投降义军,成为瓦岗军的大将。后在攻打隋军时,被隋将新文礼设计烧死。

裴仁基确是隋室大将,也确有一个英雄了得的儿子,不过这个儿子不叫裴元庆,而叫裴行俨。他们父子确实也是因监军陷害而投降瓦岗军。但是,裴行俨并不是被烧死在山谷里,而是和其父裴仁基一起被杀死在洛阳。他们父子在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集团的决战中兵败被俘,起先受到很好的待遇,王世充为了拉拢这一对父子勇将,不仅都封为大官,而且把侄女(后来王世充称帝,该侄女也就是所谓的公主)嫁给裴行俨。说到这里,请读者注意,按史实,在洛阳“招驸马”的,不是单雄信,而是裴行俨。但是,裴家父子看不惯王世充的骗子行径,王世充在内心深处也对他们颇有猜忌,裴家父子于是准备发动兵变搞掉王世充。但行事不密,被人告发,裴仁基全家被杀。

可以看出,演义中的裴元庆与史实中的裴行俨相比,前半截的事迹很相似,后半截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伍云召

演义中说伍云召是当朝太师伍建章老先生之子,镇守南阳关的主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力能举鼎,勇冠三军。杨广杀父屠兄篡位以后,因为伍建章不顺从自己,便杀了伍家三百余口,又派老将韩擒虎挂帅征讨南阳,消灭伍云召。由于伍云召武艺高强,韩擒虎又同情伍家遭遇不肯卖力作战,一段时间隋朝的讨伐军屡吃败仗。但后来隋军调来了临潼关总兵尚司徒、红泥关总兵新文礼两员勇将,尤其是负责后队接应的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来到南阳,伍云召寡不敌众,只得弃城逃走,投奔义军李子通借兵报仇去了。

这个故事曲折复杂,动人心弦。还有一出据此编写的京剧《南阳关》,扮演主角伍云召的文武老生有慷慨激昂的大段唱腔和繁重的武打,相当好看。

又要很遗憾地报告读者,杨广做的坏事确实很多,但上述残害伍家的故事却是纯属虚构。隋唐的史料中既无伍建章、伍云召其人,也没有派韩擒虎挂帅攻打南阳的事实。这个故事,明显是套用春秋战国时楚平王残害伍子胥一家的事儿。主角不但都姓伍,连名的第一个字都同音。伍子胥大名伍员(子胥是字),而“员”在古代作名或姓时就读“云”。雄阔海、伍天锡

演义中说,这两位一个是伍云召的义弟,一个是伍云召的族弟,都是啸聚山林的莽汉大王,由于互不相识,在出兵援救南阳的途中却自己打起来,并且打得难分难舍,以致耽误了援救伍云召的大事。

按史实,杨广当政时确实造反起义的好汉不少,但这两位和伍云召一样,也是小说家虚构的人物。

所以,传说中的第四、五、六条好汉都属虚构。

还有一个相关的人物,叫做朱灿,此处必须提一提。

按演义中说,他在伍云召城破逃走,被敌人追杀的危急时刻,假扮关老爷身边的神将周仓吓退隋兵,不但救了伍云召,而且收养了伍的儿子,是大大的英雄好汉一个。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朱灿是属于造反者中最坏的一类。他出身县衙门里的小吏,趁时局混乱聚众造反,横行江淮多年,所到之处,大吃大喝,大烧大杀,破坏生产,残害人民。粮食吃完了,就和部下抓人来吃,还无耻地说:“天下最美的无过人肉,只要天底下还有人,我们怕什么!”他后来到洛阳投奔王世充,城破被唐军俘虏,李世民下令公开处斩。杀他时,百姓恨他残忍,纷纷向尸体投掷石块,顷刻之间就像筑了一座大坟。

就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恶魔,演义中竟变成了侠肝义胆的的好汉,故尔不得不在此处隆重更正。罗成

这位传说中的少年英雄不但知名度很高,而且颇受后世欢迎。按演义小说中讲,他姓罗名成,字士信。是大隋北平王(一说是靖边侯)罗艺元帅的公子,出身高贵,人长得漂亮,武艺又好,真是“帅呆了”“酷弊了”。投唐后屡建奇功,后遭李建成、李元吉陷害,苦战终日不许回营休息,被敌人诱入淤泥河射死。京剧《罗成叫关》即是演绎其事。

历史的真实如何呢?在新、旧《唐书》中,都有罗士信的传记,但并无罗成其人。在少年英雄、武艺高强、死于非命这些方面,历史上的罗士信都和传说中的罗成非常相似,也可以说罗士信是罗成的生活原型。

但另一方面,历史上的罗士信和传说中的罗成又有许多不同。

首先,罗士信跟贵为王侯的罗艺元帅一点关系也没有,并且也绝无一个其他的阔爸爸。《旧唐书》里,对他的出身一句不提。前面已经说过,隋唐承袭魏晋遗风,非常重视出身门第,如果有个阔爸爸,决不会一句不提的。《新唐书》里写了一句“年十四,为侍衣”,就是说,罗士信在参军之前,是一个侍候官长穿衣的小童。属于仆役之流,出身卑贱。这和《旧唐书》里不提出身是吻合的。

但问题紧接着就来了,出身卑贱的小童,何以骑马打仗样样精通?这是一个谜。

其次,关于罗士信的模样,史书里只说了一句,“短而悍”,就是短小精悍的意思。帅不帅,没有讲。然而酷,却是确定无疑的。看看史书中关于他跟义军第一次交手时的描写,真是疾如闪电,狠如恶魔,令人匪夷所思。

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小小年纪,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致下手如此狠毒?

还有,关于罗士信的死,其实和建成、元吉毫不相干。

他是在李世民率领下跟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作战时,接替另一勇将王君廓守御洺水城,城破被刘黑闼杀死的。有许多迹象表明,他是自己找死的,简直有点速死为快的味道。

这又是为什么?罗士信只活了二十多岁,但在他短短的生命中却有太多的谜。杨林

这位先生在《说唐》中出场很早,第一页即隆重介绍:“生得面如傅粉,两道黄眉,力能举鼎,善格飞禽,两臂有千斤之力,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善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在戏曲中知名度也很高,大家熟悉的京剧《三家店》中便有“杨林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的唱词。

按演义小说里讲,杨林是隋炀帝杨广祖父杨忠的弟弟,官拜靠山王,不但在北周消灭北齐时立下大功,更是隋朝末年杨广镇压起义军的主要依靠对象。但要很遗憾地报告读者,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位显赫的王爷并无其人。

按史实,在隋朝末年,杨广依靠来镇压起义军的名将主要有两位,一位叫张须陀,一位叫薛世雄。

综上所述,在演义小说的头八名超级英雄中,五名(宇文成都、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杨林)纯属虚构;两名(裴元庆、罗成)半真半假;而最最厉害的天下第一条好汉、超级英雄中的超级英雄李元霸,除了姓名大体不差和是李渊的儿子两点以外,其它都是虚构。

展开阅读全文

成都隋唐窑址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隋唐窑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隋唐窑址因制瓷兴盛于隋唐而得名;又因古窑遗址地处古道观青羊宫以北,故名青羊宫窑址。该窑址从1955年试掘到1983年发掘,其分布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是四川省迄今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隋唐时期的综合性窑场,填补了长江上游地区古代陶瓷遗址分布的空白。

隋唐窑址可分为三个区域,即窑炉区、作坊区和废品堆积区。

馆藏文物

现窑址内有保护较好的战国秦汉陶窑、隋短龙窑与唐馒头窑七座,其中短型龙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窑址出土器物六千余件,主要是民间生活用品与文房用品,有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陶俑和动物模型,以及钱币、兽骨、铜器与石器等;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兼烧陶器,属南方青瓷窑系,是一处颇具浓厚四川本土特色的大型民窑。该古窑场烧制陶、瓷器物持续时间长达1200年之久,且窑炉烧造技术先进,产品种类丰富,装饰工艺创新(彩绘),有较高的考古与科研价值。

保护范围:现遗址占地范围(约7亩)。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40米。

展开阅读全文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和隋唐墓地,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固原城西南塬陆续发掘的一系列墓葬的总合。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亚西亚文化的交融碰撞之地,中西文化的东来西进通过丝绸之路相连接,留下了不少文化遗存。

1981年出土于固原城郊雷祖庙北魏墓的描金彩绘漆棺,棺画里的宴饮图、棺画的波斯画风等都明显地表现出中亚文化、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出土的波斯萨珊银币,再现了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畅通和固原丝绸贸易之繁荣。1983年在固原南郊发掘的北周大将军李贤夫妇墓出土的鎏金银壶等波斯萨珊时期的工艺品,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遗存。1993年在固原南郊乡王涝坝村发掘的北周宇文猛墓,出土了近百件彩绘陶俑,其中包括胡俑。1996年中日联合发掘的北朝重臣田弘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及各种玉器,生动地再现了东西文化交流在固原的璀璨历史。此外,这一时期发掘的隋唐史姓家族墓葬群,不但出土了不少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而且再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固原的历史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辉煌的隋唐文化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辉煌隋唐文化

1.建筑: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700多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桥。

2.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诗: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

4.书法:隋唐时期,我国书法艺术步入又一个高峰。最著名的是颜真卿和柳公权。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柳公权在书史上留下“笔谏”的美名。

5.绘画:隋唐时,绘画艺术高度发展,影响较大有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画圣)等。

6.莫高窟: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隋唐科举制度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一、隋唐科举制度

北:P20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隋唐时期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二、武则天

北:P13-15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不拘一格选拔普通地主中的优秀人才。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断续发。当时,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三、“开元盛世”

北:P15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四、唐与吐蕃的交往:

P28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

五、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一)遣唐使

北:P32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文化交流的使团;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鉴真东渡

北:P33鉴真到达日本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斩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识图P34鉴真东渡示意图)

(三)玄奘西行

北:P35玄奘是唐朝的高僧,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玄奘西行示意图)

六、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略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隋唐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2,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