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570

文章

39

篇1:隋唐五代是什么时期?是哪五代?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五代依次为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即“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是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结束。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建立后梁,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的开始。

公元923年,盘踞太原的晋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将后梁灭掉,后唐建国。后唐之后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孙与部属。后唐历经后唐明宗的扩张与整顿,国力强盛,但是发生内乱后,石敬瑭看到这个情况,通过契丹军攻灭后唐,建立后晋。但是,不久后契晋出现关系恶化,契丹军南下灭后晋,建立辽朝。与此同时,刘知远在太原建立后汉,并收复中原了。郭威篡位,后汉变为后周,后周世宗柴荣苦心经营,使后周隐隐有一统天下的希望,夺取后蜀四州、南唐十四州、辽两州,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因为重病被迫调回军队,后来又不幸病亡。

柴宗训即位后,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下,就被赵匡胤篡位,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史学家常把隋朝与唐朝合称为“隋唐时期”?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隋朝唐朝是两个朝代,为何史学家常把它们合称为隋唐时期

是因为这两个时期相对来说比较相似,隋朝以及秦朝早就已经进入到盛世的阶段,同时也很快进入到灭亡的阶段。唐朝还有汉朝也同样会继承皇朝的基础,而且一直都会不断的发展自身的实力,现在也变成了一个非常伟大的皇朝。

隋朝还有唐朝,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朝代,史学家也会非常喜欢,把两个朝代完全的放在一起,史学家也一直都会称呼,这也是因为隋朝存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而且也会有两个接连出现的朝代。

隋朝的强大可以和唐朝对比,如今的创造经济价值早就已经超过盛世唐朝。按照古代宗法制的继承原则,杨勇也同样是帝王的不二人选,可惜杨勇也同样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处境。

孤独皇后一起来都不喜欢仰泳,在对方的建议之下就选择改立杨广为太子,杨广之前全部都是伪装,在杨坚病重的时候一起来都会为非作歹。在杨坚死亡之后,马上就会变本加厉,也同样会恢复原先的一幕。

另外一边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在早就已经展现出国家不一样的实力。杨广也会明白隋朝的底质比较强大,所以就会选择大兴土木,一直都会发泄自己的私欲,另外一方面也同样想要展现国家的实力,但是很可惜最终用力过猛,理想真的非常丰满,可是现实却相当的骨感。

杨广一直以来都会肆无忌惮,也同样会给隋朝带来一定的反噬,其中风头最盛的必然就是杨广的表哥。唐朝也会选择继承隋朝的政治制度,无论是三省六部制,又或者是科举制度,全部都会和隋朝大同小异。隋朝留下来的粮食也同样会让唐朝进入到高枕无忧的阶段,而且隋朝的文化也照样可以和唐朝一脉相承,与此同时也能够有效保障唐朝军队的进攻能力。此时就可以有效提升作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隋唐好汉李元霸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李元霸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这里会有着多种不一样的说法,其中一种是被雷劈死,有人会说,这也是一个比较真实的说法。

隋唐时期,李元霸就是一个铁骨铮铮的好男儿,虽然长得有一些柔弱,但是就能够轻松的拿起800多斤的武器。在那个时候根本就没有谁能够和李元霸对战,由此可见李元霸还是非常强大的,可谓是没有谁能够打败。可如此无敌的勇将却遭遇到了暴风雨,当时李元霸也会觉得非常的痛快,直接就拿起手中的铁锤,不断的向天骂,可没有想到居然被雷劈中。

在小说中可以看到被自己的锤头砸死。这个时候李元霸就选择返回陕西潼关,两人在相逢的时候就决定一起回家,那个时候更是雷雨交加,狂风大起。轰隆轰隆的打雷声,让李元霸觉得有一些头疼,就好像是从自己头顶劈开一般,因此李元霸特别的生气,马上就说你为什么如此可恨,直接就把锤子往天上一扔,可没有想到这一个400多斤的铁锤直接就掉了下来,直接砸到自己的身上,这就导致初唐霸王直接一命呜呼。

当然这一些记载可能也并不是很全面,在另外的一个记载中,人们还会看到还有一种不一样的观点,在这个观点中可以看到李元霸的死亡,就说在将宇文成都杀掉之后,可没有想到被宇文成都的师傅用计谋残害。这还是一个比较真实的司法上面的两个死法,多少会有一些戏剧化,更是让人觉得有一些匪夷所思,根本就没有办法相信。而如果是这样的一个死法,大家还能够理解,我们也可以知道在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从每一个细节上都可以看到,这或许就是一个真相,但是到底事实的真相是什么,现在也无从得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隋唐燕云十八骑来历介绍 燕云十八骑是不是真的?

全文共 168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小伙伴在看了《隋唐英雄传》后,都对罗艺带领的燕云十八骑印象深刻。这十八个人各个身手不凡,就像是现代的特种部队一样。燕云十八骑基本上都是在沙漠中行动,很少来到中原,但每次出现必将展开一场杀戮。不过在历史上真有燕云十八骑吗?其实这只是《隋唐英雄传》杜撰出来的一支部队,正史中并没有什么燕云十八骑。小说中罗艺死后燕云十八骑便由罗成带领,但在正史上罗成是死在罗艺前面的,所以这个故事也就不成立了。

在小说中,隋唐的燕云十八骑十分勇猛,在作战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基本无往不利,是一个神秘而有强大的存在,他们听命于罗艺,罗艺死后自然就交给了他儿子罗成。

罗成在早年间就与秦琼相聚在了瓦岗寨,后来也是和秦琼一起投靠到了李世民那里,他为李世民立下了很多的大功劳。公元六一九年,罗成被太子和李元吉借调去,说要借用罗成征伐窦建德之前的手下刘黑闼,但是太子二人为了报复李世民,就用计谋杀死了罗成,他们逼着罗成签下了军令状,然后还不给他兵马,让他独自上前杀敌,数十天过后,罗成在追拿刘黑闼的时候被刘黑闼设计用箭射死了。

武功超强的罗成的一生到此就结束了,罗成生前有着很高的名望,但是在最后竟然是被别人用计害死了。回首看一看罗成一人对抗刘黑闼的军队,这时有很多人会发问,那就是罗成为什么不让燕云十八骑来帮助自己呢?

相传,燕云十八骑是由罗成父亲靖边候罗艺领导的骑兵部队,是罗艺的杀手王牌。燕云十八骑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燕云十八骑是一只非常恐怖的杀手部队,每次燕云十八骑出现时,都将给蛮族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相传有外族侵入时,燕云十八一次就杀掉外族侵略者几千人,令得外族侵略者常年不敢再犯一步。燕云十八骑以号角为令,只听命于其主人,靖边候罗艺死后,由罗成掌控。

燕云十八骑,可是有着响当当的名气,这支部队由十八人组成,每一名都是经过沙场血洗的将士,有着不凡的武功,这支部队是罗艺一手组建的,而罗艺正是罗成的父亲,当年隋朝被突厥入侵,突厥三千余人的部队竟然被这十几个人就杀死了,而且就连小孩和老人都不能逃过劫难,他们眼中只有军令,是容不得感情的。在罗艺死后,这支部队自然就到了罗成的手中,罗成也知道他们是没有情感的,所以这十八人在将罗艺的尸首安葬大漠之后,罗成就将他们解散了。

如果罗成在对抗刘黑闼军的时候,能够召集这支部队,那么刘黑闼军队肯定就是毫无抵抗力的,而罗成也就不会被杀死了。当时罗成可能也是害怕这些人杀上瘾之后会停不下来,那么这就是罪过了。但是罗成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多余的,刘黑闼军的军队是窦建德的遗部,一心想着怎么反叛,而且还不做什么好事,这种人值得他怜悯吗?这样的部队威慑力就是十足的,按理说不应该轻易的去使用,但是如果对待那些太恶毒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怜惜什么了。而且当时罗成的性命还受到了威胁,那么他合理使用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燕云十八骑的武器均为短兵相接时候使用的,根本没有长距离伤敌的本领,这是不合符道理的。还有每人配备十八支箭,看似是很酷,但是在古代羽箭都是以壶为单位,一壶30支羽箭,18支,纵使是神射手箭不落空也不够用吧。这样看来,这个隋唐燕云十八骑,确实是后来的小说家虚构的。但如果查下历史资料,发现在五胡十六国的过程中,竟意外地发现了“燕云十八骑”的真实存在!

在两晋时期,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曾经确实建立过一支18个人的骑兵小队,而且他们也都是有名有姓,这些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当时的许多战斗中还有过不少亮相。虽然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记载“燕云”二字,详细资料也无从查证了,但是从石勒的出生地及主要活动范围来看,这支骑兵就应该来自于燕赵一带。而且石勒其人本性也凶狠残酷,恣意杀伐,人人畏之如虎,“燕云十八骑”的原型应该是石勒领导下的这支凶悍小队。

虽然罗艺的燕云十八骑是不真实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靖边侯罗艺在防守外族入侵时所做的功绩,《隋唐英雄传》只是想向大家阐述他的巨大丰功伟绩,所以才有了这战无不胜的燕云十八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隋唐扶阳古城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扶阳古城为文化旅游景点。

隋唐扶阳古城

扶阳古县城遗址景区。“扶阳古县城遗址”位于德江县合兴乡的朝阳村,这一古文化建筑遗址是迄今为止是我省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隋唐时期县级建制所在地。古城不光具备了很高的文物价值,同时,又蕴含着四种文化:即①凝重独特的历史文化;②博大细腻的石头文化;③古朴精致的木房文化;④特色丰富的民族文化,⑤神秘悠久的皇族文化,⑥历史厚重的佛教文化。

该遗址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旅游方面考量都有极高的价值,自从扶阳古城被挖掘发现后,吸引了四方来客,无不被这千年古城所折服,千年古城尊容再现后,她便成为德江县的一帧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隋唐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P2,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14、隋唐时期,最杰出的医药学家是孙思邈,其名著《千金方》对我国的医药学发展影响巨大。后人尊称孙思邈为“药王”。

15、唐朝最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著名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16、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柳公权、颜真卿;著名的画家有隋朝的展子虔和唐朝的阎立本、吴道子,其中的吴道子被后人尊为“画圣”,代表作为《天王送子图》

17、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在隋唐时期开凿的敦煌莫高窟,是石窟艺术的典型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固原北朝隋唐墓地

固原北朝和隋唐墓地,是指20世纪80年代在固原城西南塬陆续发掘的一系列墓葬的总合。固原地处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中亚西亚文化的交融碰撞之地,中西文化的东来西进通过丝绸之路相连接,留下了不少文化遗存。

1981年出土于固原城郊雷祖庙北魏墓的描金彩绘漆棺,棺画里的宴饮图、棺画的波斯画风等都明显地表现出中亚文化、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出土的波斯萨珊银币,再现了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畅通和固原丝绸贸易之繁荣。1983年在固原南郊发掘的北周大将军李贤夫妇墓出土的鎏金银壶等波斯萨珊时期的工艺品,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遗存。1993年在固原南郊乡王涝坝村发掘的北周宇文猛墓,出土了近百件彩绘陶俑,其中包括胡俑。1996年中日联合发掘的北朝重臣田弘墓,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及各种玉器,生动地再现了东西文化交流在固原的璀璨历史。此外,这一时期发掘的隋唐史姓家族墓葬群,不但出土了不少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而且再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固原的历史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隋唐十八好汉只有三位真实人物,其他全是虚构出来的?

全文共 3656 字

+ 加入清单

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一定对里面的隋唐十八好汉影响深刻,基本上各个都是武功高强的高手。不过这隋唐十八好汉中,只有三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其他都为虚构。隋唐十八好汉的说法出自《说唐演义全传》,演义中并没有把十八好汉都介绍完,只说了其中十三位,而这十三位中只有秦琼、单雄信和尉迟恭是确有其人。下面就为来讲讲其中五位好汉的事迹,看看演义是如何杜撰他们的经历。李元霸

按演义中说,李元霸是唐公李渊(也就是后来的大唐开国皇帝唐高祖)的第四个儿子,长得尖嘴缩腮,十分难看,兼之脾气火爆,举止粗鲁;然而武艺高强,力大无穷,手持两柄大锤,打遍天下无敌手;后来在帮助李渊夺取江山时,在压服“众反王”的回军途中,被雷击而死。

历史的真实如何呢?按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一致的记载,李渊和元配窦夫人生有四子,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除了排行是三子而不是四子,名是玄霸而不是元霸以外,历史与传说最大的不同,在于这位李玄霸先生早早就死了。《旧唐书》里只有两个字“早薨”。那时,皇帝、王爷、大官死了都叫“薨”,早薨也就是早死。《新唐书》说得稍微详细一点,“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李渊于隋大业十三年五月在太原起事,也就是说,李玄霸在其父李渊起兵反隋的前三年就死了,根本不可能帮助老爹去争天下。

李玄霸先生是否真的武艺高强,力大无穷?史书中没有讲,但《新唐书》说他“幼辩惠”,就是很会说话,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朋友,显然不大像个粗鲁的莽汉。至于长相难看,脾气火爆,倒很像他的那位老弟(传说中是老兄)李元吉。大约是小说家移花接木地把元吉的特征拿来栽在他身上。

《隋唐演义》《说唐》都是清人所写,清朝人为避康熙玄烨的讳,多将“玄”写为“元”,所以很可能是作者为避讳而将玄霸改为元霸。

总之,关于传说中的天下第一条好汉李元霸,除了姓名大体不差,是唐公李渊的儿子两点以外,其他各种描写和事迹都属虚假信息。宇文成都

演义中说他是炀帝宠臣宇文述之孙、宇文化及之子,长得身高一丈,腰大十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流金镋,重三百二十斤,官拜无敌大将军,在隋朝算第二条好汉。

小说中写得如此细致而隆重,但可惜史实中并无其人。据《隋书》记载,宇文化及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做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都不叫宇文成都,也都没有什么本领。说得难听点,真实的宇文化及一家子恐怕都跟“英雄好汉”四个字沾不上什么边。宇文化及本人,是个草包大少、弱智兼混混。仗着父亲宇文述和三弟宇文士及而在杨广面前得宠,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将军。在江都的禁卫军思归造反杀死隋炀帝的政变中,阴差阳错地被推为首领,带领十万禁军北归,但先被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重创于黎阳,后被以窦建德为首的河北义军俘虏于聊城。宇文化及和他的两个儿子,还有二弟宇文智及一道,在河间被窦建德处死了。裴元庆

演义中说他是隋室大将裴仁基之子,手持两柄斗大的铁锤,和父亲奉命进剿瓦岗军,因监军陷害愤而投降义军,成为瓦岗军的大将。后在攻打隋军时,被隋将新文礼设计烧死。

裴仁基确是隋室大将,也确有一个英雄了得的儿子,不过这个儿子不叫裴元庆,而叫裴行俨。他们父子确实也是因监军陷害而投降瓦岗军。但是,裴行俨并不是被烧死在山谷里,而是和其父裴仁基一起被杀死在洛阳。他们父子在瓦岗军与洛阳王世充集团的决战中兵败被俘,起先受到很好的待遇,王世充为了拉拢这一对父子勇将,不仅都封为大官,而且把侄女(后来王世充称帝,该侄女也就是所谓的公主)嫁给裴行俨。说到这里,请读者注意,按史实,在洛阳“招驸马”的,不是单雄信,而是裴行俨。但是,裴家父子看不惯王世充的骗子行径,王世充在内心深处也对他们颇有猜忌,裴家父子于是准备发动兵变搞掉王世充。但行事不密,被人告发,裴仁基全家被杀。

可以看出,演义中的裴元庆与史实中的裴行俨相比,前半截的事迹很相似,后半截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伍云召

演义中说伍云召是当朝太师伍建章老先生之子,镇守南阳关的主将,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力能举鼎,勇冠三军。杨广杀父屠兄篡位以后,因为伍建章不顺从自己,便杀了伍家三百余口,又派老将韩擒虎挂帅征讨南阳,消灭伍云召。由于伍云召武艺高强,韩擒虎又同情伍家遭遇不肯卖力作战,一段时间隋朝的讨伐军屡吃败仗。但后来隋军调来了临潼关总兵尚司徒、红泥关总兵新文礼两员勇将,尤其是负责后队接应的无敌大将军宇文成都来到南阳,伍云召寡不敌众,只得弃城逃走,投奔义军李子通借兵报仇去了。

这个故事曲折复杂,动人心弦。还有一出据此编写的京剧《南阳关》,扮演主角伍云召的文武老生有慷慨激昂的大段唱腔和繁重的武打,相当好看。

又要很遗憾地报告读者,杨广做的坏事确实很多,但上述残害伍家的故事却是纯属虚构。隋唐的史料中既无伍建章、伍云召其人,也没有派韩擒虎挂帅攻打南阳的事实。这个故事,明显是套用春秋战国时楚平王残害伍子胥一家的事儿。主角不但都姓伍,连名的第一个字都同音。伍子胥大名伍员(子胥是字),而“员”在古代作名或姓时就读“云”。雄阔海、伍天锡

演义中说,这两位一个是伍云召的义弟,一个是伍云召的族弟,都是啸聚山林的莽汉大王,由于互不相识,在出兵援救南阳的途中却自己打起来,并且打得难分难舍,以致耽误了援救伍云召的大事。

按史实,杨广当政时确实造反起义的好汉不少,但这两位和伍云召一样,也是小说家虚构的人物。

所以,传说中的第四、五、六条好汉都属虚构。

还有一个相关的人物,叫做朱灿,此处必须提一提。

按演义中说,他在伍云召城破逃走,被敌人追杀的危急时刻,假扮关老爷身边的神将周仓吓退隋兵,不但救了伍云召,而且收养了伍的儿子,是大大的英雄好汉一个。

但在真实的历史中,朱灿是属于造反者中最坏的一类。他出身县衙门里的小吏,趁时局混乱聚众造反,横行江淮多年,所到之处,大吃大喝,大烧大杀,破坏生产,残害人民。粮食吃完了,就和部下抓人来吃,还无耻地说:“天下最美的无过人肉,只要天底下还有人,我们怕什么!”他后来到洛阳投奔王世充,城破被唐军俘虏,李世民下令公开处斩。杀他时,百姓恨他残忍,纷纷向尸体投掷石块,顷刻之间就像筑了一座大坟。

就这样一个丧心病狂的恶魔,演义中竟变成了侠肝义胆的的好汉,故尔不得不在此处隆重更正。罗成

这位传说中的少年英雄不但知名度很高,而且颇受后世欢迎。按演义小说中讲,他姓罗名成,字士信。是大隋北平王(一说是靖边侯)罗艺元帅的公子,出身高贵,人长得漂亮,武艺又好,真是“帅呆了”“酷弊了”。投唐后屡建奇功,后遭李建成、李元吉陷害,苦战终日不许回营休息,被敌人诱入淤泥河射死。京剧《罗成叫关》即是演绎其事。

历史的真实如何呢?在新、旧《唐书》中,都有罗士信的传记,但并无罗成其人。在少年英雄、武艺高强、死于非命这些方面,历史上的罗士信都和传说中的罗成非常相似,也可以说罗士信是罗成的生活原型。

但另一方面,历史上的罗士信和传说中的罗成又有许多不同。

首先,罗士信跟贵为王侯的罗艺元帅一点关系也没有,并且也绝无一个其他的阔爸爸。《旧唐书》里,对他的出身一句不提。前面已经说过,隋唐承袭魏晋遗风,非常重视出身门第,如果有个阔爸爸,决不会一句不提的。《新唐书》里写了一句“年十四,为侍衣”,就是说,罗士信在参军之前,是一个侍候官长穿衣的小童。属于仆役之流,出身卑贱。这和《旧唐书》里不提出身是吻合的。

但问题紧接着就来了,出身卑贱的小童,何以骑马打仗样样精通?这是一个谜。

其次,关于罗士信的模样,史书里只说了一句,“短而悍”,就是短小精悍的意思。帅不帅,没有讲。然而酷,却是确定无疑的。看看史书中关于他跟义军第一次交手时的描写,真是疾如闪电,狠如恶魔,令人匪夷所思。

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小小年纪,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致下手如此狠毒?

还有,关于罗士信的死,其实和建成、元吉毫不相干。

他是在李世民率领下跟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作战时,接替另一勇将王君廓守御洺水城,城破被刘黑闼杀死的。有许多迹象表明,他是自己找死的,简直有点速死为快的味道。

这又是为什么?罗士信只活了二十多岁,但在他短短的生命中却有太多的谜。杨林

这位先生在《说唐》中出场很早,第一页即隆重介绍:“生得面如傅粉,两道黄眉,力能举鼎,善格飞禽,两臂有千斤之力,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善使两根囚龙棒,每根重一百五十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在戏曲中知名度也很高,大家熟悉的京剧《三家店》中便有“杨林与我来争斗,因此上发配到登州”的唱词。

按演义小说里讲,杨林是隋炀帝杨广祖父杨忠的弟弟,官拜靠山王,不但在北周消灭北齐时立下大功,更是隋朝末年杨广镇压起义军的主要依靠对象。但要很遗憾地报告读者,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位显赫的王爷并无其人。

按史实,在隋朝末年,杨广依靠来镇压起义军的名将主要有两位,一位叫张须陀,一位叫薛世雄。

综上所述,在演义小说的头八名超级英雄中,五名(宇文成都、伍云召、雄阔海、伍天锡、杨林)纯属虚构;两名(裴元庆、罗成)半真半假;而最最厉害的天下第一条好汉、超级英雄中的超级英雄李元霸,除了姓名大体不差和是李渊的儿子两点以外,其它都是虚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隋唐更替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1、统一条件: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隋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自东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

3、科举制:隋文帝首创,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1905年被废除。目的:选拔人才,巩固统治。作用: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4、大运河的开凿:

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千米,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水、钱塘江)。

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4、隋的覆灭: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劳役、兵役扰的天下骚动,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隋唐头等悍将秦琼为啥经常在战斗中偷懒?其实一个字就能说明

全文共 220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正史中记载,秦琼可以说是隋唐年间的第一悍将了。在正史中最有名的单挑悍将有两个人,一个是万马军中刺颜良的关羽,另一个便是秦琼了。“关公战秦琼”并非异想天开,因为据《三国志》和新旧两唐书记载,古战场上最有名的单挑高手就是他们两个人。楚霸王项羽和李存孝虽然很能打,但似乎更喜欢混战而不喜欢单挑,“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单挑还得数关秦。

我们细看隋唐史料,就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秦琼经常在战斗偷懒,有时候干脆就是出工不出力,两军鏖战的时候根本就看不见他那能跳过两领黑毡而且喜欢喝酒的忽雷驳,也看不见他那条“逾制”的超重大铁枪——此公经常会变成在战场上偷懒的隐形人。隋唐第一悍将的战斗力忽高忽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咱们在正史中抽丝剥茧,慢慢道来——以下记载来自《旧唐书》《新唐书》《隋唐嘉话》《朝野佥载》《酉阳杂俎》。

秦琼的成名之战,是与好兄弟罗士信一起,以两千精兵大破卢明月十万农民军。当时秦琼已经从来护儿军中转到了齐郡通守张须陀部下,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结识了能穿两套重甲并飞身上马的少年英雄罗士信。

一战成名受封建节尉之后,秦琼就开始“休息”了,真正跟瓦岗军死磕的,是张须陀和罗士信,所以隋炀帝皇宫中的画像,画的是张须陀和罗士信,没有秦琼的影子。这就可以说明一点:秦琼在打瓦岗军的时候,有些消极怠工,而且应该是寸功未立,所以杨广不知道他,他也没有再立功升职。

秦琼也并不是一直默默无闻,张须陀中了李密的埋伏,全军溃败以身殉国。这时候秦琼站了出来,不但组织溃兵打退了瓦岗飞将单雄信等人的进攻,还抢出了张须陀遗体,为老上级举行隆重葬礼之后,秦琼带领余部加入了隋军裴仁基序列。

裴仁基投奔瓦岗,秦琼和罗士信也跟着去了,但是裴行俨程咬金罗士信在为瓦岗军浴血奋战的时候,还是看不见内马军大统领秦琼的影子,所以之间裴行俨被王世充军射落马下,程咬金被马槊洞穿,却没有秦琼参战的记录。

还是像在张须陀军中一样,当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连李密也被射落马下晕过去,眼看瓦岗军即将全军覆没的时候,秦琼有出来了:“左右奔散,追兵且至,唯叔宝独捍卫之,密遂获免。叔宝又收兵与之力战,化及乃退。”

从上面两段记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秦琼平时作战很消极,只有在己方陷入困境的时候,才悍然出手,而且一出手就能扭转战局。而在跟随裴仁基再次转入王世充阵营之后,秦琼更是能躲就躲,坚决不战,唯一一次在两军阵前露面,是带着程咬金和自己的亲信骑兵施施然跑到了唐军阵营,王世充的千军万马连追都没敢追。

在唐军中,秦琼好像把多年积蓄的战斗力来了个大爆发:“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这时候的秦琼秦叔宝,威风凛凛意气风发,人挡杀人神挡杀神,杀出了隋唐第一悍将的威名,以至于他的大铁枪插在两军阵前,几十个王世充部下力士都拔不出来——估计也是不敢拔,怕下次见面的时候秦琼找他们要枪。秦琼的那杆大铁枪,成了大唐镇国之宝,在几代君王之后,还在大型祭祀和庆典的时候展出:“迄今国家每大陈设,必列于殿庭,以旌异之。”

在虎牢关(因避李虎之讳,改称武牢关)前,秦琼悍勇如常:“太宗将拒窦建德于武牢,叔宝以精骑数十先陷其阵。”秦琼数十骑兵冲散窦建德中军,这才使窦建德束手就擒。

当各路反王被平定得七七八八的时候,秦琼又开始偷懒了:玄武门前尉迟敬德浴血奋战,秦王李世民命悬一线(弦),却根本就看不到秦琼的影子。虽然《旧唐书》说秦琼“从诛建成、元吉”,好像秦琼参加了玄武门之变。而《新唐书》则说“及平隐、巢,功拜左武卫大将军,食实封七百户。”“平隐(建成)、巢(元吉)”成了一个时间点,跟秦琼受封没有因果关系。这只能说明一点:秦琼又偷懒了,别人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不知道躲在哪个角落里,拿着李渊送给他的金酒壶喝酒呢,而且他的酒友很可能就是一直跟他焦不离孟的程咬金——正史中也找不到程咬金在玄武门前苦战的记载。

等到李世民当了皇帝,秦琼把偷懒发挥到了极致:干脆请了长期病假,逍遥快活了十二年,这期间尉迟敬德拳打李道宗、侯君集控告李靖谋反,秦琼都不闻不问,就更别提参与其中了。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对秦琼的人品产生质疑了:这位隋唐第一悍将是不是太善于明哲保身了?读者诸君切莫着急,咱们还是来回顾一下秦琼战斗的一生:当年大破卢明月的时候,秦琼还不到二十岁,血气方刚急于建功立业,所以一听征剿贼寇,自然是斗志昂扬。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他自然也会困惑:盗贼真的是盗贼吗?杨广值得效忠吗?所以秦琼开始消极怠工,在打农民军乃至瓦岗军的战斗中,根本就看不到秦琼的身影。

虽然作战不积极,但是秦琼却也不能看着器重自己的张须陀和李密死无葬身之地,更不能看着战友溃败被屠,所以他总是在逆境中出现,解救那些濒临死亡的上级和战友。而在能“济世安民”的李唐军中,秦琼终于知道了自己为谁(百姓)而战,所以他每战争先,以至于“屡受重创”依然强悍无比。

江山初定之后,李唐皇室兄弟阋墙同室操戈,也让秦琼厌倦了,以他的本心,是一万个不想参与其中。所以“懒病”复发,再也不肯舞刀弄枪了。

我们经常看到秦琼在战斗中偷懒,并且好奇这位经常偷懒的秦琼秦叔宝是怎么成为隋唐第一悍将的,其实这个问题用一个字就能回答:“义”!不义之战,秦琼能偷懒就偷懒,为江山安定百姓安宁而战,秦琼义无反顾,悍勇无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辉煌的隋唐文化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辉煌隋唐文化

一、科学技术

1、建筑:

特点:规模宏大,气魄雄伟,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代表:①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七百多年后,欧洲人才建成类似的桥。②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

2、印刷术:①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②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歌等。③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医学:“药王”孙思邈《千金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隋唐大运河以什么为中心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

隋唐大运河从北边的涿郡,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到南边的余杭,是现在的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到会稽,现今的绍兴、宁波。该运河全长为两千多千米,连接了淮河、长江、海河、钱塘江以及黄河五大水系,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一条运河。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十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为富饶的东南沿海以及华北平原地区,地跨河北、河南、北京、江苏、天津、河北、浙江以及山东八个省以及直辖市。该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一条大动脉,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较大的作用,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李密是一个怎样的人?李密生平简介

全文共 947 字

+ 加入清单

李密是隋末唐初群雄之一,曾壮大瓦岗寨,建立西魏政权。隋朝末年,各地起义军突涌而起,李密成为瓦岗军的首领之一,多次击败隋朝大军。此后李密杀掉瓦岗寨主,导致内部出现不满,战力也跟着急剧下降。后来李密无奈接受杨侗招抚,但再也无法达到往日的辉煌,最后率领自己仅有的部队投降李唐。李密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能在乱世中活到最后的人,除了实力也有几分运气。

李密确实雄才大略,整个瓦岗寨农民起义军能够发展壮大,成为隋末反隋势力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李密实在功不可没。

乱世出英雄,不问出身,在时代的洪流中只要能抓住机会,就能建功立业,怎么能被困在破旧的村庄里毫无建树呢?

他就是后来成为瓦岗首领的李密,而此时他还只是一个逃犯,一个隐姓埋名于此的逃犯,但正是他在心情郁结中写下的这首诗让他再次暴露,不得不再次走上逃亡之路。

隋唐交际之时,各路诸侯争雄,我们大家都熟悉的瓦岗寨这一股势力早先在各路诸侯中是很牛的,旗下一度拥军数十万,名将如云,在短暂的内部争斗后还确定了一位贵族出身的领导李密。瓦岗寨的新领导有声望,也有能力,将帅、士兵实力强劲,天下间最大的粮仓都被李密麾下的瓦岗寨将士们占了好几个。

李密出身贵族世家,他的出身可以和李渊相提并论,都是柱国的后代。在杨玄感造反的时候,李密加入了杨玄感的军队,是其中的领导者之一。

李密的父亲本来是朝廷重臣,可是隋炀帝却下旨不让李密出任朝廷官员。李密的父亲、祖辈三代都是朝廷重臣,可谓是四世三公,李密的父亲去世后,而他又受到了朝廷排挤,最终李密辞去了官职躲过浩劫。

李密隐居数年后,在好友王伯当的引荐下,投靠翟让领导的瓦岗农民起义军。在李密的谋划下,瓦岗军接连打败了隋荥阳太守李庆,继而攻下了荥阳附近许多县邑城镇。

隋炀帝派大将张须陀征讨瓦岗军,张曾多次打败瓦岗军,瓦岗军大惊,纷纷要求逃避。但李密却说:“张须陀有勇无谋,官军又是骄兵,大家不必畏惧,我一定能够大破其众。

李密开始隐居之后,依靠父辈留下了老本过日子,所以他的生活过得很简单,他每天都会放牛,可是却从来没有忘记读书,他的勤奋最终遇到了杨素,李密在押送过程中被逃脱了,李密投靠了瓦岗寨。当时瓦岗寨只是一个山贼的聚居地,李密到了后翟让对他很是欣赏,在李密的建议下瓦岗军不断地壮大起来,从毛手毛脚的山贼却也成为的号令天下起义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成都隋唐窑址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隋唐窑址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隋唐窑址因制瓷兴盛于隋唐而得名;又因古窑遗址地处古道观青羊宫以北,故名青羊宫窑址。该窑址从1955年试掘到1983年发掘,其分布面积约二平方公里,是四川省迄今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隋唐时期的综合性窑场,填补了长江上游地区古代陶瓷遗址分布的空白。

隋唐窑址可分为三个区域,即窑炉区、作坊区和废品堆积区。

馆藏文物

现窑址内有保护较好的战国秦汉陶窑、隋短龙窑与唐馒头窑七座,其中短型龙窑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次。窑址出土器物六千余件,主要是民间生活用品与文房用品,有陶器、瓷器、窑具、建筑构件、陶俑和动物模型,以及钱币、兽骨、铜器与石器等;以烧制青釉瓷器为主,兼烧陶器,属南方青瓷窑系,是一处颇具浓厚四川本土特色的大型民窑。该古窑场烧制陶、瓷器物持续时间长达1200年之久,且窑炉烧造技术先进,产品种类丰富,装饰工艺创新(彩绘),有较高的考古与科研价值。

保护范围:现遗址占地范围(约7亩)。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4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隋唐为何要远征高句丽?两国有何恩怨?

全文共 3248 字

+ 加入清单

隋炀帝曾在2年间三征高句丽,而且三次隋炀帝全是亲自出征,可见对其重视程度。不过隋炀帝第一次东征,因为战略失误最后惨被而归;第二次又因为杨玄感叛变从而退兵;第三次同样没有获得很大的成效。到了唐朝,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曾对高句丽发动远征,最后成功灭掉高句丽、百济。为什么隋唐都要不遗余力消灭高句丽呢?两国之间到底是有怎样的恩怨?下面就来了解下吧。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自高句丽诞生之日起,中原王朝就不断的大规模进攻高句丽。隋朝隋文帝开始,包括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四位皇帝先后率大军攻伐高句丽。那么,隋唐时期为何要不遗余力消灭高句丽?

高句丽是满洲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从公元前37年建国到公元668年灭亡,持续时间长达705年。而中原集中一统的封建王朝,一般到200多年就算不错了,可以说高句丽的历史悠久,国基稳固。

从历史上,朝鲜早期是没把渤海国视为其国历史,但高句丽一直是被视为其国历史,并命名为朝鲜的三国时期。中国早期的讲世界史,讲朝鲜史时候也会讲这个朝鲜的三国时期。但近代,因为担心韩国对满洲地区提出主权要求,又开始把高句丽说是与朝鲜没有血缘关系,并把高句丽说成是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

如果从中原王朝把周围都看做藩属国,那所谓藩属国都可以说是地方政权。但这些地方政权不仅根本不听中原王朝的,而且还经常来骚扰中原王朝。

要问隋唐为什么拼了老命也要打高句丽?而且隋朝就是因为拼了命地打,结果给自己拼死的。这唐朝还不长记性,接着还要打?

这高句丽,虽主要建国在满洲地区,但跟其他在此起家的北方民族不同,基本没有大举进入中原,最多只是军事骚扰中原王朝的边境。既然现在说高句丽是中原王朝的地方政权,怎么还分出边境了?也许应该是内部边境吗?通过几次和中原王朝正面冲突,也说明高句丽的军事力量不够强大,还达不到其他北方民族那样强盛。

中原王朝在隋唐之前,就跟高句丽交手几次。最早先说曹魏的时候,以前中原王朝在辽东地区有一些据点,而且出现过一段时间公孙氏军阀政权,高句丽协助曹魏把公孙氏政权消灭。其后曹魏忙于与南方交战,这边也就没什么兵力。于是高句丽来侵占了曹魏在辽东土地。等曹魏结束南方战争后,腾出手,就派大军来剿灭高句丽。具体一打,就知道还是很难打的,打了很多苦战,甚至魏国的大将王欣也死于高句丽之手。但高句丽的军事实力还是弱于魏国,最后魏国攻下高句丽都城。

但以前我写的文章就分析过,中原王朝不具备长期占领满洲蒙古的条件,军需根不上,也无法长期驻军及派人员治理,更大原因在清朝人口暴涨之前,也没有中原人愿意移民那里。所以魏国最后撤军。另外就是慕容鲜卑也多次与高句丽交手,也曾攻下高句丽首都。

如果把魏国和慕容鲜卑都算在中原王朝范围,这就是隋唐之前就打过高句丽。

魏国和慕容鲜卑以及隋唐这四个政权都有一个共性,就是统治者都有鲜卑血统。但曹操那时,满族没入关,还没大气候。我认为曹操可能是鲜卑人后裔,虽鲜卑后来才打进中原,但那时候已经有一定实力,其中一些人可能迁移到中原居住,迁移来的鲜卑人可能就包括曹操祖先。最后因为鲜卑人很大一部分融入满族,故才认为曹操可能是满族人。慕容鲜卑就不用说了,那是百分百如假包换的鲜卑。

隋唐两朝皇室的母系是来自鲜卑,也是没有争论的。有争论的只是他们父系是否是来自鲜卑,现在研究李世民祖上有鲜卑姓氏大野氏。而且其祖先经历基本是和鲜卑人经历一致的。现在考证文章很多,而且网上很容易找到。有兴趣可以查看。

打过高句丽的四个朝代有一共性就是皇室的鲜卑血统,所以他们对满洲地区土地有感情,这或许是他们打高句丽一大原因。

而其他原因,基本就是表面的,也可以说双方直接冲突原因,那就是一边高句丽要想继续扩大领土,经常骚扰中原王朝边疆地区。另一方面,就是这些中原王朝当时是比较稳定时期,有中央财力来支持打。但经过都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付出很大代价,隋朝就是因对高句丽战争,不仅军事上大败,死伤甚众,还闹得国内财力紧张,引起农民起义。李世民对高句丽战争基本也是如此,没得一点便宜,而且死伤很多。

根据一些专家研究推测,连李世民都可能受伤,才不得不草草收兵。最后到唐高宗的时候之所以能灭高句丽,完全是因为高句丽的内乱。但结局对中原王朝并没有什么好处,因为中原王朝没能控制原高句丽地区,最后还是撤出。真正的收益者是朝鲜半岛上的新罗,高句丽在朝鲜半岛上的土地大多被新罗所占。

一:就是高句丽不安分老是想要搞事情。从隋朝政权建立开始高句丽就一直与大隋作对是想尽办法的扰乱人家边境。当初杨广代替北周建立隋朝时,高句丽就一直支持北周残余势力对抗隋,还联合突厥,契丹掺入中原内战之中搞得大隋很是恼火。后来隋的政权逐渐稳固,高句丽见势头不对又假意向隋称臣,但是它同时又向中原的另一个政权陈交税纳贡连表面功夫都不做足。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隋和陈之间的关系自然水深火热,又怎能容许高句丽这样两头摇摆。何况在隋和南陈对峙的过程中,高句丽一边向隋称臣一边又联合突厥、契丹和南陈想方设法地攻击隋。后来隋统一中原后仍然不断挑起战事。杨坚在征讨高句丽檄文里说的是:这高句丽既然向我大隋称臣,背地里又联合突厥、契丹不断地让我边境实在不枉为人臣如今我朝出兵讨伐也是为了长远打算不能放着不管啊,如今是必定要把它拿下来保这天下太平。可见隋对不安分的高句丽也是十分忌惮,怕它控制了突厥契丹等势力任由它发展,以后一定是个大患。

其实后来唐取代隋其中也多多少少有高句丽的推波助澜,到了唐的政权建立后,政事金济空前繁荣。朝鲜三国各有各的打算,其中新罗投称大唐这也算是大唐的一部分了,而这时高句丽和百济又一起打新罗,这摆明就是向大唐挑衅试问哪个当权能忍受这种行为。而且在这期间还对唐太宗李世明的警告置若罔闻,这简直就是在作死的边缘不断地试探啊,而且一边试探还一边讨巧卖乖。

二:就是高句丽确实有实力。它与突厥契丹等游牧政权经济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它有稳定的农业发展,制度也相对完善加之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相对的国库也就更加充足。游牧政权会受天灾人祸的影响而若有稳定的农业发展就不同了,大兴农业国有剩余,长此以往国库充盈对任何一个当权者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若它真的心甘情愿的臣服也就罢了,可是它偏是不安生。

若是放任不管,任其壮大到时再一统朝鲜对中原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或许能够颠覆中原朝政也未可知呀,这种例子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宋不就是被金取代的吗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何况它的政权稳定,军队战斗力充足。在与朝鲜三国三足鼎立相互牵制的时期都有余力去与隋唐对抗,恐怕隋唐也早就将它视为异己了哪能容忍它日益壮大啊。

三:就是领土问题,这个问题放在今天也是一个让人重视的问题。这其实同时也是一个关乎大国尊严的问题,同样的高句丽也是这个问题。辽东一带早就被视为中原领土的一部分,可以作为分封地,也让它们自己发展但前提是一定得承认自己是中原的一部分还得老老实实的。而高句丽却不但没有臣服之心也没有安安分分夹着尾巴,反而明目张胆的与隋唐对抗扰其边境。这显然是一次又一次地摸了老虎的屁股。再者说,从古至今但凡是有关领土问题,一向的态度就是寸土必争。历史东征西讨的事件也不少,更何况是早就被纳入版图的地域呢。我自己的地方当然是要拿回来的,而且是我想什么时候拿就什么时候拿。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江南。江南是中原最富饶的地方,盛产粮食被誉为是天下的粮仓。历朝历代没有哪一个君王是不重视江南的,而高句丽长期以来对江南虎视眈眈。这种关乎天下民生大计的事情,怎么能放任不管呢?一但江南受到高句丽的扰乱那天下必定打乱,到那时全国的百姓吃饭都是个问题,到时民不聊生百姓苦不堪言肯定会导致朝政不稳,要是到那时在发兵去打高句丽,那一定是必输无疑!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无论百姓还是朝中大臣都是人心惶惶,那还有那份士气去战场厮杀?况且真的到了那时军队又没有足够粮草供给就再奈何不了高句丽。虽说高句丽没有太大的动作,但是自己的在意的宝贝哪能任由他人虎视眈眈,更何况这个人是帝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隋唐18好汉的排名次序是什么?你知道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隋唐十八好汉是隋唐英雄传中的18位好汉,关于他们的排名,有两种说法,具体如下:

第一种说法:

老:杨素、杨林、罗艺、杨业、秦琼、朱邪执宜

中:李元霸、裴元庆、王伯当、尉迟敬德、罗成、程咬金

少:罗通、程铁牛、李腾、雄阔海,新文礼、屈突通

第二种说法:

排名第一:李元霸,兵器一对擂鼓瓮金锤;

排名第二:宇文成都,兵器一根凤翅镏金镗;

排名第三:裴元庆,兵器一对八卦梅花亮银锤;

排名第四:雄阔海,兵器两柄板斧;

排名第五:伍云召,兵器半轮月混天镋;

排名第六:伍天锡,双镗无敌,胯下青龙马,掌中一对短把凤翅镏金镗,英勇无比;

排名第七:罗成,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龙,掌中五钩神飞亮银枪;

排名第八:杨林,兵器一对水火囚龙棒;

排名第九:魏文通,兵器青龙刀;

排名第十:尚师徒,兵器提炉;

排名第十:新文礼,兵器铁方槊;

排名第十二:定彦平,兵器双枪;

排名第十三:左天成;兵器金背砍山刀

排名第十四:来护儿,拥有一杆铁枪;

排名第十五:梁师泰,兵器一对镔铁大锤;

排名第十六:秦琼,兵器金装熟铜锏;

排名第十七:尉迟恭,兵器雌雄双鞭;

排名第十八:单雄信,兵器金钉枣阳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正史隋唐武将排名 历史上正史隋唐武将武力排名

全文共 558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正史上的隋唐武将武力值都是怎么排名的,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也值得一探究竟,看看真正历史上的,和这个电视剧小说中的武将都有什么差别吧,感兴趣的可以瞄一瞄哦,期待大家来分析了!

中国古代史上,隋唐是出名将最多的时期,历代史家和书家都对这一时期的名将有所盘点,影响最大的是十八条好汉说,和四猛十三杰说,但前两种说法也是版本众多,说法不一。不过多种版本的说法都是依据《说唐》《隋唐演义》《兴唐传》里的记载,演义的成分过重,比如李元霸的双锤就800斤,除了小孩外,估计没有多少人相信,太夸张了点。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盘点一下正史中记载的隋唐十大名将,并进行一个排行榜,希望大家喜欢。

这十位里首先不考虑李元霸,因为演义中他虽然最牛,但很遗憾,正史中查无此人,故而在这个正史隋唐十大名将排行榜中,元霸落榜。关于李元霸的权威解释是,他是评书演义中根据人物原型李玄霸创造的艺术形象,而李玄霸作为李渊的三子,虽然比较聪明,但只活了16岁,并没有名将身份。所以李元霸的战神巨无霸形象在此只有被一键删除,望霸迷们谅解!正史的名将中,罗士信和程咬金荣登本排行榜,两位李氏猛将跃居前二,下面请听小编详说。

1、单雄信

单雄信是个颇多争议的人物,在本排行榜也是个另类,是仅有的三位没有为李唐王朝效力过的名将之一。单雄信是曹州济阴(今山东菏泽西北)人,他是以绿林好汉成名的那种,类似于侠客之类的人物,向以豪爽、侠义为人称道,他同大名鼎鼎的徐世勣有八拜之交,也与秦琼有深厚交情。

单雄信勇武过人,隋末与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让的瓦岗义军。李密为瓦岗之主时封单雄信为左武侯大将军。他作战勇猛,擅长使用马槊,曾在瓦岗军和王世充大战中救过翟让。公元618年,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击败宇文化及后,受到王世充进攻。瓦岗军败,单雄信等降王世充,后徐世勣转而投奔李唐,单雄信因其兄被李渊所杀,拒绝投李唐,王世充用单雄信为大将军。王世充在起兵之初,也是颇得人心的,单雄信此时的选择不是过错。

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单雄信率军出战。单雄信持枪纵马直取李世民(一说单雄信要杀的是李元吉),徐世勣出现,制止单雄信,单雄信退走。同年五月,王世充被李世民击败,举军投降。李世民下令将单雄信等一干将领全部处死徐世勣向李世民求情,希望可以免单雄信一死,但遭到拒绝。一说是单雄信拒不投降李世民。据传在单雄信被杀前,徐世勣为了表示自己跟单雄信的兄弟结义之情,割下自己一块肉给他吃下,单雄信吃下后慷慨赴死。

2、裴行俨

裴行俨是演义评书里裴元庆的人物原型。他是河东郡(今山西永济)人,隋朝礼部尚书裴仁吉之子。原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骁勇善战,有万夫不当之勇。裴氏父子在讨伐瓦岗军中,虽然多有胜利,但却屡遭监军御史萧怀静陷害。于是裴仁基、裴行俨父子杀死萧怀静,率领部众投靠瓦岗寨,得到瓦岗军首领李密的重用,裴行俨被封为上柱国、绛郡公。武德元年(618年),李密与王世充决战,裴仁基献计分兵偷袭洛阳,但没有得到李密的采纳。

后李密被王世充偷袭,裴行俨虽奋力拼杀,还差点丧命,但仍无力挽回败局。李密军大败,裴氏父子都被王世充俘虏。王世充因为裴氏父子都是骁将,很是礼遇他们,并把侄女嫁给裴行俨为妻。公元619年四月,王世充称帝,任命裴仁基为礼部尚书,裴行俨为左辅大将军。裴行俨每次攻战,都所向披靡,号称“万人敌”,为王世充立下不世之功。但王世充却对裴行俨的威名倍感忌惮,对他很有些防范和猜忌。

裴氏父子对王世充大失所望,认为此人心胸狭窄,不可称雄天下,于是联合尚书左丞宇文儒童、尚食直长陈谦等数十人谋反。但事变快开始时,被将军张童仁得知并向王世充告发,王世充将裴氏父子等人全部杀死,并夷灭其三族。可惜裴行俨英雄命端,成为本排行榜除单雄信外,第二个没有为李唐江山效力的。

3、罗士信

罗士信是《说唐》中罗成的人物原型。罗士信(约600年―622年),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自幼勇猛过人,十四岁便跟随隋朝大将张须陀征战。期初张须陀见他年龄小,说:“你连穿盔甲都没力气,怎能打仗呢?”罗士信大怒,当即身披两副甲,悬挂两壶箭,飞身上马。把张须陀给震了,便许其出战。罗士信跟随张须陀出战,勇猛无敌,屡立战功。

公元614年,张须陀与起义军卢明月交战,双方对峙十数日,张须陀粮草用尽,准备撤兵时,罗士信请战,他跟秦叔宝联合,率兵一千人偷袭卢明月的大营,纵火焚毁三十多座营寨,大破敌军。张须陀战死后,罗士信改隶裴仁吉麾下,后随裴仁基归降瓦岗军李密,继而又归王世充。后因不齿王世充为人,才率部归唐。王世充的侄子王道询看中了罗士信的骏马,向他索要。罗士信不给,王世充竟将马夺去赐给王道询。此举让罗士信对王世充失望。罗士信在各个阶段,都表现英勇,是位人见人爱的猛将。但直到619年,罗士信归唐,才真正找到明主。随后他跟随李世民征洛阳,平王世充,又征刘黑闼。在征刘黑闼时,因援兵未至,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宁死不降,以身殉职,年仅23岁,令李世民非常悲伤,以重金赎回他的遗体,将他安葬,并赐谥号为勇。

4、苏定方

苏定方是被后世演义评书里最严重歪曲的人物之一,他往往被塑造成一个反面人物,为人奸诈凶狠,甚至是奸臣的形象。然而真实的苏定方是一位历史功臣,盖世英雄,这里必须给予正名。苏定方(592年—667年)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他年少时便骁勇多力,胆气超群。十五岁时便跟随父亲苏邕征战南北,经常充当先锋,屡立战功。隋朝末年,天下重新洗牌,苏定方先投奔河北义军领袖窦建德帐下。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败亡后,投奔窦建德旧将刘黑闼,参与攻城略地,多次立下战功。后刘黑闼兵败被杀,苏定方归隐故乡。直到唐太宗即位后,苏定方才开始为唐效力。

所以他的战功主要表现在对外族外敌的战争中。苏定方一生以其非凡战绩和正直的人品深受唐太宗、唐高宗等的赏识与信任,多次被委以重任。他在征东西突厥、平葱岭、征百济、伐高句丽等战争中,均有出色表现。唐朝的版图向西开拓至中亚咸海,国境直抵波斯,向东延伸至朝鲜半岛南部,成为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朝代,他为大唐的开疆辟壤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他随李靖北伐东突厥时,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夜袭阴山一役中,率两百名骑兵捷足先登,攻破了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的牙帐,为击灭东突厥立下大功。此战为大唐奠定了世界帝国的帝位。

5、程咬金

程咬金(589年-665年),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今山东东平)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跟许多将领一样,程咬金也是先加入瓦岗军,后投王世充(由此看来,王世充前期还是很有人缘的),后降唐。同演义里的三斧子悍将不同,骁勇的程咬金,善于用槊作战。公元610年,程咬金就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起义军,后来归附李密的瓦岗军,得到重用,为内军骠骑之一。

程咬金被后世津津乐道的是舍生救裴行俨的经历。618年王世充与李密决战时,程咬金率领内骑扎营于北邙山上,单雄信率领外骑扎营于偃师。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被流箭射中,坠落马下。程咬金舍命救援,连杀数敌,乱军之中,抱起裴行俨,二人同骑一马回奔。追兵用槊刺击,程咬金身体被刺穿,遂回身折断其槊,斩杀追兵,二人方免于此难。

后来李密失败,程咬金跟单雄信、秦琼等投王世充。王世充任命秦琼为龙骧大将军,程咬金为将军,二人都得到重用。然程咬金和秦琼厌恶王世充为人多狡诈,后投李唐。李世民重用二人,任命秦叔宝为马军总管,程咬金为左三统军。此后,程咬金成为秦王李世民的亲密追随者,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老程每逢出征,常常举旗先登,屡建战功,后被封为宿国公。后程咬金后也随李世民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程咬金比较长寿,战功也多。后来他又参与了讨伐西突厥和贺鲁等的战争,都立下战功。跟演义里的笑死不同,程咬金是在家里去世的,享年77岁,隋唐战将中不多的善终者之一。

6、尉迟恭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省神池县)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是与秦琼齐名的大将,其人打铁出身,面如黑炭,有神力,擅使铁鞭,骑乌骓马,是位不折不扣的猛将。期初跟随刘武周反隋,屡立战功。曾于619年与唐军作战中,大败李世民。李世民佩服其才,经过多次争取,终于620年收服之。尉迟恭也对李世民钦佩有加,此后成为李世民的忠诚追随者。他作战十分勇猛,经常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他十分善于避开长矛,敌人的长矛一齐刺来,始终不能刺到他,他还能夺过敌人的长矛,回手刺杀敌人。

尉迟恭在后来的征战王世充和刘黑闼等战役中都立下不世之功。626年,李建成趁突厥入侵乌城之际,与李元吉二人密谋杀李世民,尉迟恭知道后,同长孙无忌通知李世民,并敦促李世民发动政变,后在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恭亲手杀死李元吉,再次为李世民立下奇功。李世民称帝后,东突厥突然来犯,在仓促之际,尉迟恭临危受命,在泾阳大破突厥军,关键时刻,扭转战局。尉迟恭也比较长寿,74岁善终。

7、秦琼

秦琼是评书演义里渲染最多的人物,当然也是正史里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秦琼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吉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他的经历在隋唐英雄里最具代表性。也是(随裴仁基)先投奔瓦岗军,瓦岗败亡后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又投奔李唐。投唐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为李唐江山立下赫赫战功。

但因其未参加后来的玄武门之变,所以只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末。也有一说是秦琼也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只是心软没有像尉迟恭那样亲手杀死李世民的兄弟而已。但因久经沙场,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638)病逝。秦琼是隋唐英雄里传奇最多的人物,是义气的代名词。他的绝招杀手锏也是绝活或者一种超强手段的代名词。

8、薛仁贵

薛仁贵(614年-683),名礼,字仁贵。今山西河津人。相对于上面几位,薛仁贵是一位纯粹的唐将,他在贞观末年才为大唐服务,也是本排行榜中没有为李唐江山开国做过贡献的三人之一。他的战功主要表现在守卫大唐和为大唐开疆僻壤方面。之所以排在第三,是因为他不仅骁勇善战,而且不打内战,一致对外方面。薛仁贵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江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总之,他是大唐功勋卓著的名将的代表。

9、李勣

大家知道,唐朝是李氏江山,李姓大将岂能不入榜?这不,就来了。李勣做为隋唐时期的著名将领,是不可替代的一位。在演义里他被演化成徐茂公,是位堪比诸葛亮的谋略家和军事家,但似乎不具备多高的武功。而在正史中,李勣是不仅能文,而且能武的一位绝世帅才。李勣也确实姓徐,原名徐世勣,就因其功勋特别大,李世民才赐其姓李,这在古代是莫大的荣光。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人。李勣早年加入瓦岗军,为瓦岗军的发展壮大立下首功,可以说没有李勣,翟让、李密的瓦岗军就是个壳。隋朝名将张须陀曾率两万多人讨伐瓦岗军,翟让惊恐之下,企图逃走,李勣坚决予以制止。在他指导下,瓦岗军采取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游击战术,将隋军全部歼灭,张须陀也被杀死。瓦岗军从而扬名天下,成为十八路反王的代表。事实上,后来李世民的主力王牌部队基本上是以瓦岗军为根底组建的,而没有李勣就没有这一切。

李勣为瓦岗军李密的上位,为瓦岗军招兵买马,为瓦岗军对付王世充等方面都起着决定作用,还有,他还是单雄信的铁哥们,单雄信为瓦岗军立过大功,都跟李勣分不开。李勣还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当瓦岗军败于王世充时,许多著名将领都降王世充了,可李勣断然投奔李唐,避免走了一段弯路,这也是李世民对之另眼相看的一个原因。归李唐以后,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灭亡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李勣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功盖千秋。

10、李靖

李靖(571年-649),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人。在唐代的著名将领中,李勣和李靖并称“二李”,不是李靖和李勣并称,这有个顺序。可见李靖的地位。你想知道李靖有多厉害,只要看看他儿子就可以了。想当年哪吒可是跟齐天大圣孙悟空斗过的啊,你想想啥概念。李靖一个人就被写进两部神话小说《封神榜》和《西游记》里,或者说,托塔李天王这个形象就是根据李靖塑造的。

闲话少叙,书归正传。李靖不但勇猛善战,而且善于用兵,长于谋略,堪比汉代韩信。他原为隋将,后效力李唐,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靖毫无疑问是唐朝第一名将,无论战功、能力、知名度,堪称大唐第一军神。唐玄宗时朝廷设置武庙,李靖名列武庙十哲,和韩信、白起、孙武、吴起等古之名将同列。

李靖在征王世充、平萧铣、平定辅公祏、击灭东突厥、远征土谷浑等战役中几乎都是第一指挥者。尤其是在征战东突厥的关键之战,阴山之战中,他冒着抗旨不尊的危险,不服从李世民让他接受突厥大汗投降的命令,执意猛攻敌军,取得了对东突厥的决定性胜利,奠定了大唐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

李靖的舅父韩擒虎便是隋朝四大名将之一,对他薪火相传,他的兵法韬略原为家学渊源,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军事思想和理论,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所以他不仅是名将,已经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了。

以上说这么多,是为了让大家记住谁是真正的历史英雄,不要被那些评书演义里的假象所迷惑,记住历史,是我们的责任。不知大家是否认可?此排名仅为一家之言,若有不同看法,可留言理性探讨!

(厉害程度是从前到后的哦,所以李靖当仁不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隋唐时期男性怕老婆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973 字

+ 加入清单

男性地位高于女性的古代社会,“怕老婆”似乎是一件比较丢脸的事情,可是在隋唐时期,非常多历史有名的人物都怕老婆,比如房玄龄,还因为这件事情传下来一个“吃醋”的典故,当然这个词当时的意义与现在已经有很大差别了。那么,除此之外,还有谁怕老婆呢?为什么隋唐时期男性多怕老婆?

今天非常流行的一个说法,将男女关系上的妒忌称为“吃醋”,就来自房玄龄怕老婆的故事。

唐代笔记小说《隋唐嘉话》记载了这个故事:房玄龄的夫人非常会嫉妒。所以,唐太宗赐给美女,房玄龄总是推辞不受。于是皇帝让皇后召来房夫人,告诉她,高官享有媵妾陪侍,这是有制度规定的。而且玄龄年纪大了,这是皇帝的优宠之意,希望房夫人不要阻挠了!对皇帝旨意,房玄龄总是言听计从,房夫人却根本不理会。皇帝一生气,就说:“你是宁可妒忌而死,还是不妒忌而生?选一个吧!”房夫人很硬气:“我宁妒而死!”于是皇帝派人拿了一壶酒(其实是醋)给她,说:“既然这样,这里有壶毒酒,你喝了吧。”房夫人面不改色心不跳,一饮而尽。李世民叹道:“我都怕了她了,何况玄龄。罢了罢了!”后来这个故事就逐渐流传开来了。

《隋唐嘉话》的作者刘是著名史官刘知幾的儿子,唐玄宗时期人。所以这个故事的可靠性还是比较高的。房玄龄怕老婆,不仅可信,而且著名。

不过,在那个时期,怕老婆并不是罕见的现象,而是颇为流行。而且越是高官,越怕老婆。最著名的是皇帝,如隋文帝怕独孤皇后,唐高宗怕武则天,中宗怕韦后,都是典型例子。另外,唐初名将张亮、任瑰等,都是酷怕妻子。贞观时期,还有一个桂阳令阮嵩,与客人宴饮时,请了几个女奴来唱歌助兴。妻子就拿着刀子,披头散发跑来拼命。客人四散逃离,而阮嵩则吓得趴到了床下面。后来因为太怕老婆,居然被上司批评并遭解职。

之所以流行怕老婆,关键在于这个时代女性地位高,特别是一些能干有见识的女性,往往就成了主心骨。贵族高官家里,女性厉害的尤其多。如隋文帝的独孤皇后,经常是在朝廷上垂帘听政,有什么疑难问题,都是她来拍板定夺。隋文帝也很依赖于她。

房玄龄和夫人的性格正好相反,房玄龄比较温和,而其夫人却很刚烈。夫人姓卢,据说是非常贤惠,而且姿色出众,气质高雅。还在年轻的时候,有次房玄龄生了重病,眼看不行了,于是他跟夫人交代说:“我死了,你还年轻,不要守寡了。”房夫人哭着进屋,居然挖了自己一只眼睛,给房玄龄看,以表明自己矢志不再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李密墓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李密墓:位于官道口镇三官庙村南,唐代墓葬,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密(582年--618年)隋末瓦岗军首领。与王世充交战失败后降唐,后又判唐,在三官庙被唐军伏兵所杀,葬于此。面积约1500平方米,墓冢高14米,一角被洪水冲毁。

官道口镇:官道口镇位于卢氏县北端。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21696人(2017年)。辖官道口、岭南、秋凉河、百家房、江槽、永渡、寨上、耿家庄、金家沟、耿家、庄科、新坪、三官庙、郭家埝、磨上、大岭、车家岭、杨眉河、黑牛19个行政村(其中三个行政村合并),185个村民小组。郑卢、三淅高速交汇于镇区并设出口(豫西大峡谷),G209和S323穿境而过。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隋唐演义中,秦琼和罗成谁跟厉害一些?

全文共 1317 字

+ 加入清单

秦琼和罗成,两个人都是古代小说《隋唐演义》当中的人物,所不同的是,秦琼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罗成则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有一个人物原型。他们在小说当中还是一对表兄弟,而且同是习武之人,既然如此,就免不了会被拿出来进行一番比较,那么,秦琼和罗成两个人,谁的武功更厉害一些呢?

话说这隋唐演义之中,秦琼、罗成这对表兄弟那是响当当、了不起的的人物,这俩人不但长相英俊,器宇不凡,而且各有能耐,都俱一番好武艺。

单说秦琼秦叔宝,山东地界出了名的英雄好汉。人的名、树的影,在江湖之中,一听秦琼的名号,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特别是绿林道上的朋友,那家伙,简直对秦二哥佩服的无可无不可。在这南七北六十三省的江湖好汉之中,对秦琼的为人,都挑大拇哥,谁都想跟二哥套套近乎。

秦琼也够份儿,江湖夸赞他“孝母赛专诸,交友似孟尝;马踏黄河两岸,锏打山东九州六府半边天,神拳太保,双锏大将”。听听人家这名头,光是听就觉得巨牛掰。

这些话还真就不是虚的,人家秦琼在能耐方面不含糊,胯下黄骠马,掌中一对四棱金装锏,还有一条金纂提炉枪,江湖之中鲜有敌手。秦二爷不愧为响当当的山东好汉,江湖中的英雄。

再说罗成,按赵本山讲话“小伙比较帅呆了”,要不怎么人称“俏罗成”呢。罗成乃是北平王罗艺之子,十四岁之时就已经闻名当地。掌中一条五钩神飞亮银枪,胯下宝马良驹唤作“西方小白龙”。胯下马掌中枪各占两绝,一招梅花七蕊,外加回马枪,不知多少好汉死在他一条神枪之下。

罗成这小伙长的俏皮,武艺又精,就是不苟言笑,傲气十足,因此又被人称为“冷面寒枪俏罗成”。但要说起人品,罗成这人实在不咋地,有点蔫坏损,缺德事没少干。因此在被江湖人物夸赞的同时,又被骂是个“阴、险、毒、辣、狠”的小人。这一点,相比他表哥秦琼差的太远了。要不是因为自己做了太多缺德事,也不至于减寿50年,早早就惨死于乱箭之下。

说过二人人品,再说二人武艺。论起武艺,实打实的说,秦琼不是罗成对手,罗成十几回合秒杀秦琼不在话下。真若哪天兄弟二人翻了脸,这事罗成干的出来,一枪刺死大表哥,他连眼皮都不带眨的。而秦琼是个仁义之人,害自己兄弟这种事,他做不出来,因此在这一点上,他就输给了罗成。

再看二人排名,罗成在隋唐演义之中,排行第七杰,仅次于南阳太守伍云召。伍云召的功夫可了不得,一条160斤的丈八亮银蛇矛打遍天下无敌手,南阳关独战“天宝大将”宇文成都。扬州夺魁之时,突厥老英王手下大将铁木金,使一条180斤重的混铁棒,三合击败瓦岗五虎之一“勇三郎”王伯当。而伍云召出马之后,只两枪便剌死铁木金。

由此可见,如若王伯当与伍云召交手,一回合之内王伯当就可毙命。与王伯当武艺相当的如单雄信、苏定芳、王君可、程咬金等诸将也等同,真跟伍云召动手,这几位好汉,上来一个死一个。伍云召跟罗成斗在一处的话,两人打个平手没问题,估计罗成会吃点亏。但伍云召要是揍秦琼,秦琼必须吃亏,最多坚持5回合,再多就招架不住了。

秦琼在隋唐演义之中排名13,跟尉迟恭在一个等级上,人家罗成排第七,秦琼排十三,差着一半儿呢。想要打败罗成,秦琼跟尉迟恭一块儿上估计差不多。要论单打独斗,秦琼百分百不是个儿。

说到这里,就此打住,一篇闲文,权当胡诌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