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蛔虫病

蛔虫病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蛔虫病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蛔虫病问题。

分享

浏览

6847

文章

37

孩子感染蛔虫病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为什么会得蛔虫病

孩子出现蛔虫病其实有很多原因,比如大人在给孩子吃做食物的时候没有彻底的清洗干净,这样就很容易导致被虫卵污染水果的蔬菜,很有可能会导致小儿出现有蛔虫病的情况,在平时给孩子吃的食物一定要清洗干净。

平时吃饭的时候没有注意及时的洗手,手上的细菌比较多,长时间不注意个人的卫生习惯也会导致蛔虫病的情况发生,在平时要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习惯才能够防止孩子的肠胃受到影响。

部分苍蝇或者是昆虫接触了传染源之后,也会接触孩子传染蛔虫病卵,这样就会诱导蛔虫病,所以在平时给孩子饮食方面一定要做好卫生的防护措施,如果已经出现被昆虫沾到了,食物还是尽量不要给孩子再吃了,可以直接处理掉。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孩蛔虫病要怎么预防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小儿蛔虫病最有效的方法

小孩子预防蛔虫病确实很重要,首先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对于小朋友应该让他们每天吃饭之前及时的洗手,手上的细菌比较多,吃到肚子里面很容易造成肚子不舒服,或者长时间以后就会形成蛔虫的情况。

在平时要注意做好消毒的卫生习惯,比如小朋友聚集的地方向幼儿园托儿所都是蛔病很容易感染的地方,必须做好卫生的清洁工作,蛔虫病就要及时的进行隔离治疗。对于生活用品要彻底的进行消毒,才能够保持孩子的卫生。

在平时要注意保护孩子,比如孩子,在平时一定要注意禁食教育以及做好保护的工作,对于孩子的生活环境,做到定期灭蟑螂以及消毒的工作,这样对于正确的预防蛔虫的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在饮食方面可以选择多样化清淡一些,不要总吃一些油腻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孩蛔虫病有哪些症状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蛔虫病

小孩感染了蛔虫之后会出现很多种症状,最有可能出现的症状,就是肠道蛔虫表现为强烈的腹部疼痛,并且伴随着强烈的恶心呕吐,有的小孩会引起食欲不好,饥饿感,异食癖等,表现最多的就是吃的很多,但是孩子却无法吸收,有些感染蛔虫比较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其他炎症,甚至有些没有及时治疗的会导致蛔虫穿过肠道进入肝脏,很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生命危险,不过这种情况也是极个别极少数的,平时如果发现孩子吃了很多,孩子却长不胖,并且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一定要带去医院及时检查。

在我们比较小的时候,尤其是70 80 90的孩子,那个时候感染蛔虫病的是非常多的,几乎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吃过驱虫药,相信很多爸爸妈妈都有印象,有一种叫做宝塔糖的驱虫药特别好吃,但是随着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孩子对于吃上面都比较讲究卫生,现在的小孩得蛔虫病的概率是很小的,但是小不等于没有,所以平时家长们在孩子的饮食方面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感染了蛔虫之后,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经常肚子痛,而且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还会出现磨牙的现象,有的孩子因为蛔虫的困扰还会出现夜里睡不好觉,黑眼圈等现象,由于每个孩子的身体素质不一样,所以表现的症状也不太一样,大多数都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孩子感染蛔虫以后,除了要驱虫之外,也要在孩子饮食上面多加注意适当调节孩子的饮食,除了在饮食卫生方面要注意之外,还要让孩子注意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平时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大多数的蛔虫病都是不讲卫生导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犬蛔虫病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1.当小狗体内有蛔虫时,狗的身体会逐渐变瘦,经常莫名其妙地呕吐;严重时,狗的腹部会膨胀,看起来好像狗吃得很饱。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狗的舌头是白色的,这意味着狗已经感染了蛔虫。

2.当家里的小狗经常抓土,喜欢吃木头等东西时,主人需要及时注意狗狗的健康状况。严重者,狗狗会出现短暂痉挛。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由蛔虫感染引起的。

3.狗狗营养不良,发育缓慢。虽然狗已经大了好几个月了,但它们仍然很瘦,太矮,这可能是蛔虫病的前兆。严重感染的狗粪便中甚至有白色蛔虫。

主人一旦被诊断出患有蛔虫病,就必须及时驱虫。一般来说,说,你可以用左咪唑喂狗,两天后狗可以缓解症状。在生活中,主人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及时消毒狗用具,不要让狗靠近肮脏的环境,使其更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蛔虫病的治疗

全文共 199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蛔虫病,相信身为家长的你,一定或多或少的有听说过!儿童蛔虫病,最常见的儿科疾病,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及时治疗很有必要,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儿童蛔虫病的治疗。

儿童蛔虫病的治疗

一般来说,蛔虫药可有效将蛔虫驱逐体外甚至杀死蛔虫,一般治疗时只需给宝宝服用蛔虫药。正常情况下,可在三、四个月后检查粪便,若其中无蛔虫卵说明已经治好。需要注意的是,患儿在服用驱虫药物期间,饮食上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最好不要食用油腻食品。一般的蛔虫药毒性都比较小,但服用后仍可能会有头疼、呕吐等症状。

西药治疗

给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先关注患儿的健康情况,最好在良好的健康状态下进行。一般来说,给宝宝服用一个疗程的驱虫药物便可。1.安乐士

学名叫做甲苯达唑。可直接遏制虫体,麻痹其肌肉促使死亡。对杀死幼虫,阻碍虫卵生长也起一定的效果。该药物驱除虫体的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品之一。

安乐士具有副作用小、药效高等特点,偶尔可能会产生头疼、呕吐、拉肚子、发烧等症状。该药还可治疗其他线虫感染,例如蛲虫、钩虫等。连续服用三天,早晚各服用1片(100mg)或一次性服用2片(200mg)。2.肠虫清

学名又叫丙硫咪唑,是一种新研制的驱虫药物。对治疗由蛔虫、鞭虫、线虫等诱发的虫体病有一定的功效。该药物可有效阻止蛔虫对体内营养物质及葡萄糖的汲取,使其能量完全消耗直至慢慢死去。一次性服用2片(200mg),未满两岁的患儿服用剂量需减半。

该药的副作用较小,服用可能会有轻微的头痛现象,以及肚子疼、拉肚子、头发脱落、恶心等情况。另外可能会产生抑制骨髓的现象,对体内白细胞的生成有一定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产妇以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服用。3.驱钩蛔

也称为左旋咪唑,也属于广谱类驱虫药之一。药效很迅速,服用后半小时内便可将蛔虫通过粪便排泄出来,而且不会出现蓄积中毒的现象。该药驱除虫体的有效率可达90%,甚至是100%,对钩虫等也有一定的作用。每天早上空腹服用,或者晚上睡前服用一次,一次性服用2-3mg/Kg。

该药物的副作用较小,服用后可能有头疼、恶心以及肚子疼等症状,偶尔会出现疹子、肝功能受损、白细胞减少等情况,因此肝、肾不好的孩子需谨慎服用此药。4.驱蛔灵

该药又叫做枸橼酸哌嗪,服用后可慢性麻痹蛔虫,从而使其无法吸附在人体肠壁上,虫体随排泄物排出。该药在麻痹之前不兴奋蛔虫,因此该药也适用于有并发症的孩子。一天0.1-0.15g/Kg,连续服用两日,晚上睡觉前服用,一天服用的总量不多于3g。

此药的毒性比较小,当服用过多时可能会表现出呕吐、荨麻疹、颤动、肚子疼等症状。在孩子肠道梗阻时,最好不服用该药物,以免引发蛔虫的不断骚动。需要注意的是,患有癫痫病或肝肾不好的孩子切勿服用此药。

中药治疗

1.一般蛔虫病

该症病状的主要表现为肚脐四周轻微疼痛,好揉肚子,喜欢吃异物,咬指甲等。大多患有该症的儿童脸部有白斑、巩膜有蓝斑,或者嘴唇下面有些许颗状物,舌头呈现出微红苔白状。

倘若患上此症可用四君子汤配以追虫丸服用,适量选用党参、黑丑、皂角、茯苓、雷丸等中药,用水煎好,喝药汁即可。2.蛔厥症

主要病状为肚子突然疼痛、出冷汗、呕出蛔虫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腹部疼痛时间可持续很久,且痛感阵阵发作,时轻时重。可能还会有畏寒、发热、舌苔发黄等症状。倘若患上该症可按三个步骤依次进行治疗。

(1)安蛔虫:服用适量的陈米醋,隔30分钟再次服用一次。痛感消退后便可进行驱除蛔虫治疗。

(2)驱除蛔虫:选用乌梅、黄柏、槟榔、细辛等药物煎熬,煎好服下药汁即可。

(3)调补身体:将陈皮、甘草、茯苓等中药材用水煎服便可,一日三次。3.蛔阻症

患儿有过呕吐出蛔虫或粪便排泄出蛔虫的情况,有时候会感到腹部十分疼痛,内有包块突出或可摸到团状物,按揉可使其移动,还有粪便排泄困难等问题。

如果患上此症可调配油椒饮,即选用100ml豆油,4g~6g油椒。去除川椒,喝调配好的油即可,可分一次或两次喝下。

儿童蛔虫病的预防

1.饮食要卫生

尽量不吃没有洗干净的蔬菜、水果,尤其是不要生吃。苍蝇、蟑螂等会将细菌、病毒、蛔虫卵带到食品表层,因此切勿让孩子吃被苍蝇等昆虫污染过的食品。还有不要让小朋友饮用生水。2.勤修指甲

做好手的清洁工作,饭前、如厕前后都要洗手。蛔虫卵易藏身于指甲缝里,进而可产生感染,因此要勤给小朋友剪指甲。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切勿让孩子养成咬指甲、吮吸手指的坏毛病。3.勤晒洗衣物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家居卫生问题,勤清洗孩子的衣服、被子等生活用品。另另外,爸妈要记得将被褥经常拿出去晒晒。4.控制传染源

被虫卵污染的粪便亦会传播疾病,所以不可让小朋友随地大小便。在幼稚园里可以采取普遍治疗法,即集体服驱虫药品,这样的话可有效预防蛔虫病在孩子之间的相互传播。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蛔虫病的治疗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秋季蛔虫病来袭,儿童多大可以服驱虫药?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许多家长朋友都给孩子预防吃驱虫药,最近一段时间,门诊药房及急诊药房来购买驱虫药的家长很多,那么,您知道在秋季蛔虫病来袭,儿童多大可以服驱虫药?

夏季虽然感染虫卵的机会较多,但幼虫还生活在肺部或血液里,没有到小肠,这时药物并不能起驱虫作用。而在秋季,人们感染虫卵的机会少了,夏季感染的也已发育成成虫,并且都集中在小肠内,药物可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杀死蛔虫。因此,秋季驱蛔效果最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小儿,家长如何知道孩子肚子里是否有蛔虫呢?家长可根据一些异常现象做一个大致判断:

①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揉按后可缓解。

②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

③在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俗称“虫斑”;

④无明显原因,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

⑤孩子有偏食表现,并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

⑥孩子吃得多且好饥饿,爱吃零食,吃得多也总胖不起来。如果家长发现小儿有上述异常表现时,就应怀疑孩子肚里有虫,去医院检查粪便内有无虫卵即可确诊(成人也是用此法确诊),若有虫卵就应该进行驱虫治疗了。

常用的驱蛔虫药物

阿苯达唑(肠虫清):成人及2岁以上儿童1次顿服2片(400毫克)。

一般说来,口服药的剂量是按照体重来计算的,但肠虫清的剂量却规定2岁以上的儿童都服2片。这是因为肠虫清口服后有95%不被人体吸收,24小时内即随粪便排出体外。被吸收的5%会在肝脏内通过代谢后杀灭组织内的幼虫、肠道内的成虫和虫卵,并在48小时内随尿液排出体外。由此可知,肠虫清是一种吸收少、不易在体内蓄积的药物。临床应用时,往往采用单剂量一次顿服,而且不需要按体重计算剂量,成人与两岁以上的小儿服用同样的剂量也就不难理解了。

服用肠虫清时,可以咀嚼、吞服或与食物共同服用。但需注意的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禁用,两岁以下的儿童应慎用。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肠道蛔虫病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肠道蛔虫病症状有哪些?小肠中有少数蛔虫感染时可无症状,称蛔虫感染者,大量感染而引起疾病称蛔虫病。

肠道蛔虫常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异性蛋白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荨麻疹。儿童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惊等。

肠内蛔虫一般处于安静状态,但受到各种刺激(如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等)后易使蛔虫骚动及钻孔,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有:

一、胆道蛔虫症 系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表现为剑突下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或钻顶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肩部,难于忍受,极度不安。常伴有恶心及呕吐。腹壁软仅疼痛发作时腹壁轻度痉挛,剑突下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当进入胆道的蛔虫退到小肠后,则症状突然消失。若蛔虫进入胆囊管或肝内胆管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深入肝内胆小管时可产生细菌性肝脓肿。当蛔虫残体或蛔虫卵长期存留胆管或胆囊时,可以其为核心,逐渐形成胆石。

二、蛔虫性肠梗阻 多见于小儿。由于虫数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引起部分肠梗阻。病人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壁软,可扪及大小不等粗麻绳样索状块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

三、其它伤寒或少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感染蛔虫后,蛔虫可穿破病变处肠胃壁引起穿孔,产生弥漫性腹膜炎。蛔虫向上逆行时可由鼻孔、口腔排出,或钻入耳咽管而引起耳鼓膜穿孔,并由外耳道排虫。偶而蛔虫可到达喉或气管,引起窒息。

展开阅读全文

宝宝蛔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没有注意卫生的意识,所以很容易就把脏手伸进嘴里,或是玩耍后不洗手就直接抓东西吃,因此特别容易患上蛔虫病。宝宝蛔虫病较为常见,但很多父母都意识不到是蛔虫在作祟,以为宝宝不舒服时只是普通的肠胃不舒服。对此父母一定要做好日常预防工作,才能让宝宝远离蛔虫病。那么宝宝蛔虫病应该如何预防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讲解一下吧。

●宝宝蛔虫病怎么预防

1、首先要防止蛔虫卵病从口入,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且洗手时尽量在流水下用肥皂认真清洗,如果用盆洗手仍会有部分细菌粘在手上。

2、瓜果蔬菜类的一定要洗干净再吃,如果去皮不影响营养成分的尽量削皮后再吃,不适合去皮的可用淡盐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后食用。

3、地上细菌较多,父母应尽量避免宝宝在地上玩耍、爬行及打滚等,也应禁止宝宝玩弹球、拍三角或玩泥巴等容易污染手的游戏,宝宝不注意卫生用脏手擦脸或直接吃东西将直接将病菌带入体内。

4、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物的存放,避免苍蝇蟑螂等沾染食物,一旦发现不能让宝宝食入,因为昆虫会将蛔虫卵、病毒以及细菌等带到食物上,将很可能引发蛔虫病。

5、要常给宝宝剪指甲,指甲缝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指甲长了会导致病菌隐匿其中不易清洗。

6、此外,也不要让宝宝喝生水,生水中含有较多蛔虫病菌,宝宝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引发蛔虫病。

●宝宝蛔虫病征兆症状

1、宝宝大便不正常,时有腹泻。

2、有不明原因的经常性脐周围疼痛。

3、多食易饥,喜吃零食,患儿常发育不良。

4、时有不明原因的气喘、发热及皮肤上起“风疙瘩”。

5、夜间睡眠易惊醒,常有磨牙、流口水现象。

●宝宝蛔虫病化验及治疗

1、具有典型临床症状。

2、化验大便可以确诊(化验大便可发现蛔虫卵)。药物种类也很多,如左旋咪唑、甲苯咪唑等都有较好的疗效。此外,中医中药对蛔虫病的治疗也有肯定的效果。

治疗2周后应再复查大便,必要时再服驱虫药。对有并发症的宝宝,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预防小儿蛔虫病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预防小儿蛔虫病?小儿蛔虫病较为常见,但常常被家长们忽视,一般认为孩子肚子里有蛔虫影响不大,过段时间就会好。殊不知,蛔虫病发作时会引起其他胃肠部疾病、发烧,甚至导致失明,严重威胁到宝宝的健康。

日常生活中预防蛔虫病,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防止蛔虫卵病从口入,让宝宝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且洗手时尽量在流水下用肥皂认真清洗,如果用盆洗手仍会有部分细菌粘在手上。

▲瓜果蔬菜类的一定要洗干净再吃,如果去皮不影响营养成分的尽量削皮后再吃,不适合去皮的可用淡盐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后食用。

▲地上细菌较多,父母应尽量避免宝宝在地上玩耍、爬行及打滚等,也应禁止宝宝玩弹球、拍三角或玩泥巴等容易污染手的游戏,宝宝不注意卫生用脏手擦脸或直接吃东西将直接将病菌带入体内。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食物的存放,避免苍蝇蟑螂等沾染食物,一旦发现不能让宝宝食入,因为昆虫会将蛔虫卵、病毒以及细菌等带到食物上,将很可能引发蛔虫病。

▲要常给宝宝剪指甲,指甲缝是很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指甲长了会导致病菌隐匿其中不易清洗。

▲此外,也不要让宝宝喝生水,生水中含有较多蛔虫病菌,宝宝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容易引发蛔虫病。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蛔虫病有哪些最佳预防方法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小儿蛔虫病有哪些最佳预防方法?蛔虫寄生于小肠内,乳白色,形似蚯蚓,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因食用被蛔虫卵污染的饮水、食物而经口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荨麻疹、上腹部及脐周反复发作性疼痛,有时腹泻,睡眠时磨牙。巩膜血管末端可见蓝色小点,面部有斑片状色素变浅等,如蛔虫误人胆道则可致胆道蛔虫症。本病的治疗主要为服用驱虫药。蛔虫病的预防主要为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本病属于中医虫证中的蛔虫病。是由于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食物而引起。蛔虫喜温,性动好窜,善于钻孔,在腹中乱窜易变生他证,如蛔厥、肠痈、呕吐、吐蛔等。本病临床表现常见为脐周腹痛,时作时止,胃脘嘈杂,甚则吐虫、便虫、腹中虫瘕。严重者表现为不思饮食、面黄肌瘦,鼻孔作痒,睡中蚧齿流涎等。治宜安蛔驱蛔,健运脾胃。若蛔虫钻入胆道,致肝气郁闭,胆气不行,脘腹剧痛,而形成虫厥,症见突然发作的胃脘及右胁部剧痛,痛引背心及右肩,痛剧时弯腰屈膝,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并常有蛔虫吐出。痛休则如常人。腹部切诊时,腹皮柔软,脘腹及右胁部有压痛。治宜安蛔定痛,驱除蛔虫。

展开阅读全文

哪些小知识能预防宝宝得蛔虫病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哪些小知识能预防宝宝蛔虫病?宝宝得了蛔虫病如果得不到及时医治就会引起身体不适,例如发热、全身不适、荨麻疹等。宝宝得了蛔虫病必须要经过药物治疗,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学会如何预防蛔虫病,就会让宝宝少受病痛折磨。

(一)石榴皮

1.石榴皮、使君子各10克,每日1剂,加水适量煎汁约150毫升,1次空腹用,连用3~5天。

2.石榴皮25克,加水煎1小时去渣,加入芒硝15克搅匀,白糖少许调味,空腹1次服,连用3天。

3.石榴皮30克,山楂10克,每日1剂,加水适量煎成约200毫升1次空腹服,连用3~5天。

(二)槟榔

1.槟榔20克,加水适量煎汤,送服南瓜子仁15~20克(研末),吸时加少许白糖,每日1次空腹用,连用数天。

2.槟榔30克,花椒10克,黄连3克,每日1剂,水煎成约200毫升1次空腹服,连用数天。

3.槟榔、百部各30克,每日1剂,加水适量煎成约200毫升1次空腹服完,连用3~5天。

4.槟榔、使君子各60克,苦楝树根皮45克,谷、麦芽各15克,每日1剂,水煎成约400毫升分3次服。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学生是蛔虫病易感人群吗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蛔虫病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如果平时不注意个人卫生,吃的食物不健康,是很容易导致出现蛔虫病的,这个很多学校都在告诉学生们校园传染病知识,实际上蛔虫病也属于这个范畴之内的疾病,平时一定要多注意预防,让学生们多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远离蛔虫病。

人对蛔虫普遍易感,农村人群感染率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以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感染率为高,男女感染率相近。小学生是蛔虫病易感人群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着年龄增长,多次感染后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是成人感染率较低的重要原因。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成人受染也较普遍。

蛔虫病患者及带虫者粪便含受精卵,是主要的传染源。每条雌虫每日排卵量达数十万个。受精卵在人体肠内不能发育,在外界适宜温度、湿度和有氧环境中发育。猪、犬、鸡、猫、鼠、蝇等动物和昆虫,因吃或接触人粪便及其污染物,可携带虫卵或吞食后排出存活的虫卵,也可成为传染源。

人可经多种途径感染,主要是吞入感染期蛔虫卵。在流行区人粪作肥料和随地大便,是蛔虫卵污染土壤和地面的主要方式。猪、苍蝇等因接触被人粪污染的地面也可传播蛔虫卵。农田劳动或其他方式接触污染的泥土,经手而入口或食用带活虫卵的蔬菜(如生食拌鲜菜)、瓜果等可发生大批人群感染,亦可随灰尘飞扬吸入咽部吞下而感染。

小编在这里提醒广大小学生,一定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千万不要用脏手抓东西吃,尤其是在吃水果的时候,一定要清洗干净,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蛔虫病。

展开阅读全文

幼儿园如何预防蛔虫病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蛔虫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如果常常脐腹疼痛,就说明感染了蛔虫病,主要是儿童传染此病,多半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所致。大家知道幼儿园如何预防蛔虫病吗,接下来给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幼儿园如何预防蛔虫病,方法如下;

(1)培养儿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家长要给儿童修彻底洗晒衣服和被褥。

(2)儿童的指甲缝中很容易藏有蛔虫卵。家长要经常给儿童修剪指甲,教育他们不咬指甲,不吮手指,以免造成感染。

(3)消灭苍蝇、蟑螂等,不让儿童吃被它们爬过的食物。这些昆虫会把蛔虫卵、细菌等带到食物表面,从而传播消化道疾病。

(4)积极发现、治疗蛔虫病,控制传染源。特别是在幼儿园,可以采取集体服用驱虫药物来进行普遍治疗,预防儿童互相传染。另外,蛔虫病的重复感染率极高,家长要预防孩子重复感染。

温馨提示: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还望大家采纳。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中为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学生如何避免蛔虫病的发生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蛔虫病是中小学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蛔虫病蛹虫感染后寄生于肠道,因为小学生常常把没洗过的手指或手、不够清洁的东西放入嘴里从而导致蛔虫病。那么大家知道小学生如何避免蛔虫病的发生吗?接下来告诉你答案。

小学生如何避免蛔虫病的发生,方法如下;

1、由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专抓此项工作。

2、与社区医院联系,让他们来给小学生讲解有关蛔虫病人知识。

3、后勤处抓好学校卫生工作,改善环境卫生,保持教室经常通风、活动场所和厕所的卫生,给学校一个清洁的环境,减少学生感染蛔虫病的机率。

4、帮小学生做好预防蛔虫病的宣传工作,要以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督促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如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劳动和活动后应洗手,不喝自来水、生吃瓜果要先少将后去皮再吃。

5、班主任要在班会课上给小学生灌输蛔虫的知识。

6、上健康教育课的老师要结合学校实际适时给学生详细讲解如何预防蛔虫病。

7、配合防疫部门进行定期的普查普治,搞好学生的蛔虫监测。

以上是对小学生如何避免蛔虫病的发生做的总结,很高兴为大家服务,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讲座中我们给大家总结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孩在校得了蛔虫病怎么办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蛔虫吗,蛔虫就是寄生虫,属于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如果小孩在校得了蛔虫病怎么办?想必很多家长都在担心这一问题,接下来帮大家寻找答案。

小孩在校得了蛔虫病怎么办?

如果孩子得了蛔虫病可以用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四咪唑等药物驱虫,疗效很好,而且副作用很少,患蛔虫病的人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这类药物治疗。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

有老人也曾用偏方驱虫,取石榴树皮15克,洗净入锅,加水500克,煎浓汁约半碗,清晨空腹服用,除蛔虫有特效。食醋2汤匙,6小时服1次,连服2日,可驱蛔虫。

以上这些都可以起到驱虫的效果,但是我们也要预防,应该培养学生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勤洗手,不随地大小便,家长要给儿童修彻底洗晒衣服和被褥。积极发现、治疗蛔虫病,控制传染源。特别是在校学生,可以采取集体服用驱虫药物来进行普遍治疗,预防儿童互相传染。

以上内容由提供,想必大家都知道怎么驱虫了,想了解校园常见传染病有哪些,就请关注我们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校园如何预防蛔虫病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蛔虫大家并不陌生吧,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如果你的孩子有脐周疼痛、食欲不振、善饥、腹泻、便秘、荨麻疹等症状的话,说明有感染蛔虫的嫌疑,请多加注意哦。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校园蛔虫病如何预防,那下面就来帮大家解答吧。

校园如何预防蛔虫病?

1、后勤处抓好学校卫生工作,改善环境卫生,保持教室经常通风、活动场所和厕所的卫生,给学校一个清洁的环境,减少学生感染蛔虫病的机率。

2、加强对学生宣传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力度,督促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如勤剪指甲、饭前、便后、劳动和活动后应洗手,不喝自来水、生吃瓜果要先少将后去皮再吃。

3、班主任要在班会课上给学生灌输蛔虫的知识。

4、上健康教育课的老师要结合学校实际适时给学生详细讲解如何预防蛔虫病。

温馨提示: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仅能有效预防蛔虫病,还能有效阻止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入侵,请大家多加注意。

以上内容由调查整理,希望大家采纳。下期的校园传染病知识更加精彩哦,请大家不要错过,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校园学生感染蛔虫病的原因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蛔虫属于无脊椎动物,线虫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内。学校无疑是蛔虫喜欢的场所了,那么大家知道校园蛔虫病产生原因吗?下面帮大家详细分析一下。

校园学生感染蛔虫病的原因如下;

蛔虫是人体最大的寄生线虫,寄生于小肠上段,活体为乳白色或粉红色。雌虫每日产卵约20万个,虫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后者不能发育。受精卵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环境下发育为含杆状蚴虫卵(感染性虫卵),此时被人吞食后即可受感染。

因为学生误食沾有蛔虫卵的生冷蔬菜、瓜果或其他不洁之物而引起。蛔虫寄生在小肠内,扰乱脾胃气机,吸食水谷精微。由于蛔虫具有喜温,恶寒怕热,性动好窜,善于钻孔的特性,故当人体脾胃功能失调,或有全身发热性疾患时,蛔虫即易在腹中乱窜而引起多种病症。若蛔虫钻人胆道、阑门,或蛔虫数量较多,在肠中缠结成团,则出现多种病变及症状。

温馨提示: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会引发蛔虫病,学校应该加强对蛔虫病的宣传教育,给学生普及校园传染病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大家注意预防蛔虫病。下期的讲座中我们帮大家介绍几种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蛔虫病?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蛔虫病

蛔虫病是由形似蚯蚓的线虫寄生在人体小肠而引起的疾病,是最常见的儿童寄生虫病之一。蛔虫在小肠内不但夺取人体的营养物质,而且会对肠黏膜造成损伤,影响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引起脐周不定时的腹痛、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等症状。因蛔虫具有游走、扭曲成团、钻孔的特点,蛔虫在体内乱窜可引起胆道蛔虫症、肠梗阻、腹膜炎等多种并发症。

蛔虫病的传播途径

蛔雌虫生殖能力非常强,每天可产虫卵20万个,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温度下经过3——4周变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

人食入感染性的虫卵后,蚴虫在人小肠内钻入肠壁粘膜血管,沿血管到达肺脏,通过支气管到达咽喉部再咽下到达胃至小肠,并最后发育成成虫。

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口吞入被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水、蔬菜水果等。蛔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不需要中间宿主,可以附在飞扬的尘土中,儿童吸入咽下后就会感染蛔虫玻儿童由于喜欢玩土,手上可能沾有蛔虫卵,如果饭前不洗手,蛔虫卵即可以通过手而被吞入胃内,所以儿童容易得蛔虫病。

蛔虫病的症状

肚子有蛔虫的症状,轻者可以没有任何特殊表现,严重时会引起儿童脐部周围不定时的腹痛、食欲不振或者容易饥饿、烦躁、磨牙、面部白色斑块等,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1、幼虫移行时引起的症状

(1)蛔虫卵移行可出现干咳、胸闷、痰中带血丝或哮喘样症状;

(2)严重感染的时候,幼虫可以侵入儿童的脑、肝、脾、肾、甲状腺和眼睛,引起相应的反应。如:移行至脑:可能会引起脑膜炎;移行到肝:会引起右上腹痛,肝肿大、按压痛和肝功能异常;移行至眼:会引起视网膜炎、眼睑水肿等。

2、成虫引起的症状

蛔虫有见孔就钻的习性,平时成虫在小肠定居,当环境不适合便会乱窜起来。如儿童发烧时,蛔虫就可以乱窜引起严重腹痛、呕吐出蛔虫。因此,临床症状的轻重,也会因蛔虫数目的多少,以及所在部位和状态而不同。

轻者一般无明显表现症状。大量蛔虫感染的儿童出现以下症状:

(1)饮食异常:儿童食欲不振或多食却易饥饿。(2)异食癖:儿童喜欢吃不该入口的东西,如炉渣、土块、塑料袋等。(3)常常感觉脐部周围腹痛,但是不剧烈,喜欢按揉(4)会出现烦躁易惊、磨牙、荨麻疹等反应。

3、成虫引起的并发症

(1)蛔虫性肠梗阻

常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其中2岁以下的发病率最高。发病非常突然,儿童会表现出现脐部周围或者右下腹有阵发性的剧烈疼痛、甚至有呕吐腹泻等反应。

(2)胆道蛔虫症——最常见的并发症

表现为儿童突然感觉腹部剧烈绞痛、屈体弯腰、坐卧不安,还伴随有恶心呕吐。部分儿童还会发生胆道感染,出现发热和黄疸等。极少出现,儿童体内的蛔虫直接窜入肝脏,引起出血和脓肿。

(3)肠穿孔及腹膜炎

多是因为持续较久的蛔虫性肠梗阻或阑尾炎,引起腹膜炎而导致的。表现为儿童突然感觉整个腹部剧烈绞痛,伴随有恶心呕吐、腹胀等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保健 孩子是如何感染蛔虫病的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蛔虫病是小孩子最容易感染的肠道寄生虫病。这主要与孩子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有紧密的关系,患蛔虫病时常影响小儿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妨碍小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在生活中,需要积极地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勤洗手,健康饮食。

蛔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的上段,雌虫每日可产卵20万左右,随粪便排出,虫卵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后者不能发育,而前者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大约3周即可发育成为感染期虫卵。蛔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很强,一般可存活一年左右,在温暖、适宜的环境,可存活2年之久。感染期虫卵被吞入人体后,通过口腔、食道、胃到达小肠,在小肠中幼虫便破壳而出,幼虫很小,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10大,可以穿透肠壁进入血管,被血液循环最终带至肺部,在肺中发育长大,再沿着支气管、气管上行到喉咽部,随唾液和食物被吞下,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过程大约需要2~3月。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

蛔虫是通过哪些途径感染的?

经口吞入感染性虫卵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1)以人粪作为肥料时,蔬菜、瓜果被虫卵污染成为中间媒介,生吃瓜果不洗烫、生食未经洗净蔬菜(如生凉拌菜)、腌菜和泡菜(盐水不能杀灭虫卵)造成感染。

(2)在农村地区,随地大便造成庭院地面污染,儿童在地上玩耍,吸吮手指,进食前不洗手,甚至边玩边吃,容易感染,当水源被污染时,喝生水可被感染。

(3)虫卵亦可随尘土飞扬而被吸入咽部吞下而感染。

预防是关键!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生食瓜果要洗烫或削皮,不吃生菜。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

蛔虫对人体的危害

蛔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引起人体的损伤,病程的早期是其幼虫在肺部移行时引起呼吸道症状和过敏症状,称为蛔虫幼虫移行症;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则引起腹痛等消化功能紊乱,称为肠蛔虫病。

蛔虫幼虫移行症:主要见于短期内吞食了大量蛔虫卵的患者,潜伏期为7~9天。发作时表现为发烧,一般为低烧,精神不好,全身无力,有些孩子还会伴有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宝宝咽部有异物感,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症状与哮喘发作相似,痰少,偶尔痰中带有血丝,上述症状持续1~2周后逐渐缓解消失。

肠蛔虫病:患病时体内的寄生虫数自几条至数十条,严重者甚至上千条。绝大多数患儿无任何症状,少数患儿以不定时反复发作的腹痛症状最为常见,腹痛部位位于上腹部和脐周,喜按,有时伴食欲减退或多食易饥,常从大便中排出蛔虫或呕吐出蛔虫。大量而长期的蛔虫感染,由于蛔虫对人体营养的掠夺和蛔虫代谢产物以及崩解后产生的毒素被人体吸收,可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还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萎糜或兴奋不安、夜惊、磨牙、异食癖等。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保健 儿童预防蛔虫病先了解传播途径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蛔虫病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很多宝宝肚子痛就是该病所致。蛔虫病是肠道寄生虫病,在儿童中发病较多,尤其在学龄期与学龄前期儿童发病率最高。患蛔虫病时常影响小儿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妨碍小儿的生长发育。

蛔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小肠的上段,雌虫每日可产卵20万左右,随粪便排出,虫卵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后者不能发育,而前者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大约3周即可发育成为感染期虫卵。蛔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很强,一般可存活一年左右,在温暖、适宜的环境,可存活2年之久。感染期虫卵被吞入人体后,通过口腔、食道、胃到达小肠,在小肠中幼虫便破壳而出,幼虫很小,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10大,可以穿透肠壁进入血管,被血液循环最终带至肺部,在肺中发育长大,再沿着支气管、气管上行到喉咽部,随唾液和食物被吞下,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整个发育过程大约需要2~3月。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

蛔虫是通过哪些途径感染的?

经口吞入感染性虫卵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1)以人粪作为肥料时,蔬菜、瓜果被虫卵污染成为中间媒介,生吃瓜果不洗烫、生食未经洗净蔬菜(如生凉拌菜)、腌菜和泡菜(盐水不能杀灭虫卵)造成感染。

(2)在农村地区,随地大便造成庭院地面污染,儿童在地上玩耍,吸吮手指,进食前不洗手,甚至边玩边吃,容易感染,当水源被污染时,喝生水可被感染。

(3)虫卵亦可随尘土飞扬而被吸入咽部吞下而感染。

预防是关键!

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儿童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生食瓜果要洗烫或削皮,不吃生菜。改善环境卫生,加强粪便管理,不随地大小便。

蛔虫对人体的危害

蛔虫的幼虫和成虫都会引起人体的损伤,病程的早期是其幼虫在肺部移行时引起呼吸道症状和过敏症状,称为蛔虫幼虫移行症;成虫在小肠内寄生则引起腹痛等消化功能紊乱,称为肠蛔虫病。

蛔虫幼虫移行症:主要见于短期内吞食了大量蛔虫卵的患者,潜伏期为7~9天。发作时表现为发烧,一般为低烧,精神不好,全身无力,有些孩子还会伴有荨麻疹等过敏症状。宝宝咽部有异物感,阵发性发作,发作时症状与哮喘发作相似,痰少,偶尔痰中带有血丝,上述症状持续1~2周后逐渐缓解消失。

肠蛔虫病:患病时体内的寄生虫数自几条至数十条,严重者甚至上千条。绝大多数患儿无任何症状,少数患儿以不定时反复发作的腹痛症状最为常见,腹痛部位位于上腹部和脐周,喜按,有时伴食欲减退或多食易饥,常从大便中排出蛔虫或呕吐出蛔虫。大量而长期的蛔虫感染,由于蛔虫对人体营养的掠夺和蛔虫代谢产物以及崩解后产生的毒素被人体吸收,可引起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还可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萎糜或兴奋不安、夜惊、磨牙、异食癖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