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登革热

登革热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登革热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登革热问题。

分享

浏览

2789

文章

53

感染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登革热是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热带地区比较常见,人群也普遍易感,由此我们必须重视登革热的预防工作,在这之前就必须知道登革热的症状

症状

1

发烧。典型登革热病人在受到病媒蚊叮咬后经过约5-8天的潜伏期,可出现突然发烧(24小时内可达40℃)。伴随寒颤头痛、后眼窝痛、畏光等症状。

2

皮疹。大部份病人于热退期(发烧后3-5天)有些人是1-2天内出现先于躯干后向四肢扩张的过敏性皮肤疹。

3

肌肉骨骼酸痛。随后肌肉关节痛的情形加剧,全身骨骼彷佛崩解,令人难以忍受,此即所谓的「断骨热」。

4

出血。偶尔有些病人会有轻微出血现象,在四肢出现出血点、流鼻血等。一般急性期病程约1周。

5

淋巴结肿大。大量病毒入侵,淋巴结无法做完全有效抵抗,因而导致肿大。

展开阅读全文

阿根廷登革热确诊病例超过5.6万例死亡48例 阿根廷登革热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登革热是蚊虫叮咬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其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皮疹、关节疼痛等。尤其是在疾病初期,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及早的确诊和治疗非常重要。阿根廷近期爆发了大规模的登革热疫情,造成该国持续数周的登革热确诊病例数量剧增。据该国卫生部发布的消息,阿根廷各省份共报告了1.5万例新的登革热病例。截至4月28日,累计登革热确诊病例已经达到56324例,其中包括48例死亡病例。

阿根廷发生大规模登革热疫情主要有两个原因,去年以来该国和拉美多个国家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这为蚊虫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导致登革热的传播。最新发现的变异亚种毒株,其寄生和传播能力有所增强,更容易感染人体,引起严重的疾病。针对这种新的变异亚种毒株,阿根廷卫生部也正积极研究和开发相关的疫苗和药物,以期早日控制这一疫情。专家也呼吁社会大众在个人防护方面做好相应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针对此次疫情爆发,阿根廷卫生部已经开始全国范围内鼓励居民做好家中清洁和消毒,加强灭蚊工作,使用蚊帐和杀虫剂等物品来预防被蚊虫叮咬。如果感觉到发热、头痛、恶心和关节疼痛等症状,也应该立即就医,以便及早确诊并进行治疗,治疗措施包括口服止痛药、喝足够的水以避免脱水、休息以帮助身体恢复。

阿根廷登革热主要通过蚊子传播,预防措施包括穿长袖衣物和长裤等覆盖身体,尽量避免在蚊子频繁出没的时间和地点待太久,如清晨和黄昏等。定期清理家庭周围的水源,避免蚊子滋生繁殖,针对登革热,现在还没有特效药,消灭蚊虫已经被认为是遏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防止蚊子滋生和繁殖,这并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预防措施和个人防护仍然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高风险地区或季节性疫情高发期。

展开阅读全文

登革热症状及预防措施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登革热常见六大症状预防措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登革热症状之三:出血

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在病程的5~8d。

2、登革热症状之六:剧烈头痛

早期临床表现类似典型登革热,在病程3~5天时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烦躁、昏迷、抽搐、大量出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等脑膜脑炎表现。

3、怎样预防登革热

1、晚上睡觉时挂好蚊帐预防登革热

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2、有头晕、发热症及时就诊

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3、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

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4、保持卫生干净预防登革热

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5、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叮咬

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4、登革热症状之二:皮疹

常于病程的第3~6天出现,多为斑丘疹,可呈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及出血性皮疹(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出现两种或多种皮疹。皮疹多先见于躯干,然后逐渐向四肢、头面部蔓延,最后分布于全身皮肤。皮疹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5天后逐渐消退。

5、登革热症状之四:肝肿大

其他约1,4病例有肝肿大,黄疸不多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伴有休克。

6、登革热症状之五:淋巴结常肿大

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不出疹。一般不出血,但浅表淋巴结常肿大,病程短(1~4d)。临床上类似流感。此型病例在流行时期多见,通常不就诊或不住院治疗而被忽视。

7、登革热症状之一:发热

通常起病迅速,患者有畏寒或寒战症状,高热,24~36h内体温升高达39~40℃,多数患者表现为稽留热或弛张热。大部分患者经治疗5~7天后,体温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少数患者于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saddlefever)。发热时常伴较剧烈眼眶痛,肌肉、头痛、骨及关节疼痛,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患者于发热期的呼吸、脉搏加快。早期体征有颜面、颈、胸皮肤潮红,眼结合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

展开阅读全文

2023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

全文共 1799 字

+ 加入清单

2023预防登革热有效方法推荐人们采纳。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欢迎查阅。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类型

2、库蚊:主要传播乙型脑炎,主要症状有头晕,恶心,呕吐,剧烈头疼等。伊蚊:主要传播登革热,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疼,骨骼肌疼痛,皮疹等。按蚊:主要传播疟疾,主要症状有发热,间歇性发冷,出汗等。

2023预防登革热的有效方法

一、清除家居积水

保持室内清洁,家庭内不留积水是减少蚊虫的最基础措施。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或者在水生植物中投放灭蚊幼虫缓释包。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释剂。

二、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孩子睡觉时,可以给他的小床配上一盏透气性较好的蚊帐。插上电蚊香,注意蚊香不要离孩子太近。还可以在孩子身上涂抹适量驱蚊剂。睡觉前沐浴时,可以在孩子的大盆里滴上适量花露水,使宝宝洗澡后肌肤上留有花露水的味道,对驱散蚊虫也有一定功效。

(2)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郊游时尽量穿长袖衣裤。可以在外出前全身涂抹适量驱蚊用品,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避蚊胺,对驱赶蚊子有较好的效果。不要在河边、湖边、溪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扎营,这些地方在夏天会有较多的蚊子。露营时,一定要准备蚊帐,并使用各种驱蚊器,需要通电的器具在外出前确保带够电池或充足电。尽量避免在草丛中穿行。

(3)如果日常活动场所内的蚊子较多,应穿长袖衣服。这倒不是因为身上多了层布,蚊子就无法用口针扎进去吸血。实际上,蚊子的口针十分尖利,连牛皮和厚牛仔裤都能穿透。衣服主要是用来遮掩汗液等皮肤分泌物的气味,让蚊子无法追踪而来。夏天切莫因嫌热而不穿袜子,否则会使汗味快速挥发,引来蚊子进行攻击。穿上吸汗效果好的袜子不仅能有效降低皮肤湿度,还可遮掩气味。

如何判断自己得了登革热还是流行性感冒

登革热的典型患者可表现出:

1、断骨热,不仅仅是发热,而且伴有明显的骨痛、关节痛、头痛、全身肌肉疼痛明显,全身无力;

2、虽然大多数登革热的发热持续时间在7天之内,但一部分病人有双峰热,即发热3-5天后体温下降,正常1-3天后又出现发热,并且在发热同时或者退热后,因为白细胞降低、徐诶下班下降等,病情可能加重,出现出血表现和皮疹,部分病人的皮疹有瘙痒感,严重者,如重型登革热、登革热出血热,会有内脏器官出血,甚至低血压、休克,有可能导致死亡;

3、不少病人有肝功能异常,甚至出现皮肤、眼睛发黄;而流行性患者: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简称流感。因流感病毒的结构不同,可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有变异,但无新的亚型产生;丙型流感病毒则无变异,无新的亚型产生。

登革热发生后主要症状

突发高热且一周不退:一般1-2天之内体温会迅速升高到39-40℃,且会通常一周不退。体痛:头疼、眼眶疼、骨骼肌与关节疼痛,浑身无力。皮肤发红:会出现醉酒状表现,你的面颈部,胸部四肢等皮肤发红,更有甚者出现结膜充血,牙龈出血,浅表淋巴结肿大。同时出现皮疹(不高出皮肤)。

如何加强学校预防登革热措施

(1)学校在登革热流行的季节派专人负责开展校园内防蚊灭蚊工作,定期清除积水,填平凹陷的地面,消灭蚊虫孳生地,对贮水容器加盖,防止蚊虫产卵,加强校园校舍环境整治,并保持与各职能部门联络。

(2)加强学生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关节痛,伴有皮疹的师生,应及时就医。

(3)在9月份开学时积极开展师生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参加防蚊、灭蚊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2023如何预防登革热传染

全文共 2416 字

+ 加入清单

2023如何预防登革热传染推荐大家进行浏览。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如何预防登革热传染,欢迎查阅。

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

很明显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蚊子叮咬,要想有效预防登革热就要防蚊。

1.避免在丛林、森林、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2.家中配备好灭蚊工具,如电蚊拍,蚊香等有效杀死蚊子的东西。

3.不前往登革热流行区,外出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花露水,风油精等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

4.检查家中,或者附近有没有积水,或者长时间没倒掉的水,及时清理掉,防止蚊子繁殖。

5.家中用清水种植的植物,要多去观察是否有蚊子幼崽,及时更换清水。蚊子繁殖很快,最好家中不要摆放用清水种植的盆栽。

6.家里要时长保持干净卫生,可以定期大扫除。

7.如果家中有老人、孕妇、婴儿、一定要给他们的床安装好蚊帐。他们是比较容易出现危重症的人群要多加注意。

8.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患者、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以及危重症、大手术后的患者等也都是易得重症的人群,要避免他们被蚊子叮咬。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主要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会导致身体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而伊蚊就是大家常说的花蚊子。

登革热的详细症状有哪些呢?

1.发烧: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

2.皮疹:发烧3-6天后,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并且会发痒

3.发烧5-8天后可能有出血的现象,包括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皮肤下出血,尿血

4.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等。

5.还会可能导致疲劳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

2023如何预防登革热传染

一、清除家居积水

保持室内清洁,家庭内不留积水是减少蚊虫的最基础措施。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或者在水生植物中投放灭蚊幼虫缓释包。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释剂。

二、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孩子睡觉时,可以给他的小床配上一盏透气性较好的蚊帐。插上电蚊香,注意蚊香不要离孩子太近。还可以在孩子身上涂抹适量驱蚊剂。睡觉前沐浴时,可以在孩子的大盆里滴上适量花露水,使宝宝洗澡后肌肤上留有花露水的味道,对驱散蚊虫也有一定功效。

(2)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郊游时尽量穿长袖衣裤。可以在外出前全身涂抹适量驱蚊用品,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避蚊胺,对驱赶蚊子有较好的效果。不要在河边、湖边、溪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扎营,这些地方在夏天会有较多的蚊子。露营时,一定要准备蚊帐,并使用各种驱蚊器,需要通电的器具在外出前确保带够电池或充足电。尽量避免在草丛中穿行。

(3)如果日常活动场所内的蚊子较多,应穿长袖衣服。这倒不是因为身上多了层布,蚊子就无法用口针扎进去吸血。实际上,蚊子的口针十分尖利,连牛皮和厚牛仔裤都能穿透。衣服主要是用来遮掩汗液等皮肤分泌物的气味,让蚊子无法追踪而来。夏天切莫因嫌热而不穿袜子,否则会使汗味快速挥发,引来蚊子进行攻击。穿上吸汗效果好的袜子不仅能有效降低皮肤湿度,还可遮掩气味。

三、加强学校预防登革热措施

(1)学校在登革热流行的季节派专人负责开展校园内防蚊灭蚊工作,定期清除积水,填平凹陷的地面,消灭蚊虫孳生地,对贮水容器加盖,防止蚊虫产卵,加强校园校舍环境整治,并保持与各职能部门联络。

(2)加强学生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关节痛,伴有皮疹的师生,应及时就医。

(3)在9月份开学时积极开展师生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参加防蚊、灭蚊的行动。

登革热预防和解决的步骤

一、清

首先,要把伊蚊的孳生地清理干净。因为登革热是由携带登革病毒的雌性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花斑蚊)叮咬而感染的。

花斑蚊喜欢在水里产卵,因此,首先就要把积水清理干净。积水较多的地区有沟渠,洼地,下水道,阳台等,要重点进行清理。其次,户外废弃的瓶瓶罐罐和轮胎等能够储水且潮湿的地方也要进行彻底的清洁。

另外,如果家中有盆栽,应该每3天换一次水,洗一次瓶和根须,还要及时清除花盆托盘中的积水。只要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可以彻底清除花斑蚊的孳生地,让它们无处繁殖,这也是一种根本性的办法。

二、杀

1、放养食蚊鱼

在池塘、莲花池中放入小型食蚊鱼,它们可以自动捕杀伊蚊,对周围的环境也没有太大的影响。

2、化学药剂杀虫

在户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而在室内选用滞留喷洒,或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方法。

三、防

“花斑蚊”主要是在白天“作案”,高峰时期是在上午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钟,成蚊最爱待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因此,最好不要到这些地方,尤其是早晨8点到9点,下午5点到6点钟。

可以在家中安装纱窗,使用蚊帐,在室内点燃蚊香。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时,须穿浅色的长袖衣物和裤子,并在裸露的肌肤和衣物上涂抹驱蚊药物。在“花斑蚊”活动频繁的早晨和傍晚,尽量不要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室外徘徊。

只有足够谨慎,才能远离登革热的侵害,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做好以上三点:清、杀、防,如此才能万无一失。

展开阅读全文

2023登革热的详细症状有哪些呢

全文共 1105 字

+ 加入清单

2023登革热详细症状有哪些呢推荐大家进行翻阅。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登革热的详细症状有哪些呢,欢迎查阅。

出国旅行怎样预防登革热?

每年的5月至11月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由于登革热传播速度快,通常可以在短时间内感染大范围人群,给社会造成很大的疾病负担。目前,登革热没有特效疗法,市场上也没有疫苗。所以个人预防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防蚊灭蚊,清除室内外积水,出现疑似症状后及时就医。

登革热预防的健康提醒

1.在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居住时,应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在暴露的皮肤和衣服上涂驱蚊药物;

2.如果室内没有空调设备,应安装蚊帐或蚊帐;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按包装说明使用适量;

4.“斑蚊”多发期间,避免在树荫、草地、凉亭等户外场所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种植清水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周至少清洗换水一次,不要让水留在花盆底盘上。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和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

2023登革热的详细症状有哪些呢

1.发烧: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

2.皮疹:发烧3-6天后,面部四肢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并且会发痒

3.发烧5-8天后可能有出血的现象,包括鼻子出血,牙龈出血,皮肤下出血,尿血

4.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等。

5.还会可能导致疲劳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

如果你有以上症状要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就医。患上登革热也不要太过于担心,一般经对症治疗即可痊愈,愈后无其他健康影响,死亡率很低。

遇见登革热请及时就医

登革热流行的夏秋季节,突发高热,伴有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骨骼疼痛,面、颈、胸潮红,结膜充血,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皮疹,伴有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应怀疑,以免延误病情或通过蚊虫传播给同学。

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

很明显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是蚊子叮咬,要想有效预防登革热就要防蚊。

1.避免在丛林、森林、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2.家中配备好灭蚊工具,如电蚊拍,蚊香等有效杀死蚊子的东西。

3.不前往登革热流行区,外出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花露水,风油精等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

4.检查家中,或者附近有没有积水,或者长时间没倒掉的水,及时清理掉,防止蚊子繁殖。

5.家中用清水种植的植物,要多去观察是否有蚊子幼崽,及时更换清水。蚊子繁殖很快,最好家中不要摆放用清水种植的盆栽。

6.家里要时长保持干净卫生,可以定期大扫除。

7.如果家中有老人、孕妇、婴儿、一定要给他们的床安装好蚊帐。他们是比较容易出现危重症的人群要多加注意。

8.基础疾病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患者、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以及危重症、大手术后的患者等也都是易得重症的人群,要避免他们被蚊子叮咬。

展开阅读全文

2023预防登革热怎么样灭蚊虫

全文共 2012 字

+ 加入清单

2023预防登革热怎么样灭蚊虫推荐大家进行翻阅采纳。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预防登革热怎么样灭蚊虫,欢迎查阅。

登革热防蚊七大措施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一般是白天活动,日出后及日落前的两小时是其叮咬高峰时间)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滋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2023预防登革热怎么样灭蚊虫

防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是杀灭蚊虫,清除蚊虫孳生地,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刺:

1、消灭蚊幼虫:发动学生、家庭妇女,家家户户齐动手,倾倒盛养富贵竹、万年青……的花瓶、花盆中积水,清洗根部,3-5天换水一次。在花盆假山中放养鱼,吞食蚊幼虫。 大面积积水可加入汽油,使幼虫窒息死亡。

2、消灭成蚊:

1)室内交替使用“泰康”、“奋斗呐”喷杀。喷杀的地方是房屋阴暗处,窗帘布、墙裙等。室外可用“菊素灵”喷杀。这些药物也可杀灭苍蝇、蟑螂、蚊子等昆虫。

2)做好个人防护:睡觉时要挂蚊帐或点燃蚊香,涂驱蚊油防蚊。蚊帐可用“泰康”、“奋斗呐”浸泡,凉干再挂,杀灭成蚊。

登革热的防治意见建议

目前,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所以,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措施。当地一旦发现病例,灭蚊、防蚊是防止登革热流行的唯一有效措施。灭蚊主要是消灭孳生地,要清除室内外积水,填平洼地,疏通沟渠,使蚊子无产卵之地。可使用杀虫剂喷洒室内外,使成蚊密度降至最低水平。还可用蚊帐、门窗纱网防蚊,用蚊香、驱蚊器等驱蚊。要管好传染源,对登革热病人要隔离在有防蚊设施的病房内,隔离时间不应少于5天。对可疑病人也应进行医学观察,并尽快作出病原学检查。

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

1.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寨卡病毒病也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寨卡病毒病被认为对孕妇威胁最大,因为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小头症。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学校会定时对学校公共区域进行灭蚊操作;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同学们还可以到宿管处领取灭蚊片。

(2)在病毒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2.清除积水

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

3.及时就医

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夏秋季,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其他人。

登革热怎么预防最有效?

1

有效隔离

病媒蚊叮咬登革热病患后就具有了传染病毒的能力,登革热病毒的传播也是必须由病蚊叮咬才能从人传给人。因此有效的隔离是预防疾病区域性扩散的有效方法。如果出现发热、头痛等登革热类似症状要马上到医院就诊,发现和确诊的病人最好住院隔离或者注意做好居家隔离,避免登革热病毒再次通过蚊子叮咬造成传播。

2

铲除孳生场所

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清理积水。定期大扫除,检查壁橱、沙发背后等蚊子藏身处。丢掉不需要的容器,必须盛水的容器比如花瓶、水缸等至少每周要清洗一次,盆栽植物须定期清除托盘中的积水和积土,也可在托盘中撒少许食盐。水生植物除定期换水外,可在水中放养小鱼对付蚊虫。

3

消灭成蚊

室外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基础上重点对成蚊较多的场所,如:竹林、树林、废水池、废轮胎堆积站等地使用杀虫剂。对室内的成蚊可以采用电蚊拍拍、灭蚊灯、电热蚊香片、烟熏和喷洒灭蚊剂等方法进行灭蚊。注意喷射气雾剂的时候,需要遵照使用说明指示,正确适量的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

4

注意个人防护

睡觉的时候要挂蚊帐,点蚊香,出门郊游要穿长袖衣裤,在外露的皮肤上涂抹防蚊水。避免在蚊虫出没时段在树荫、草丛、水池等处逗留。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

全文共 1923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推荐大家进行采纳。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欢迎查阅。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轻型登革热病人症状轻,主要表现为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疼痛轻,一般无皮疹及出血;病程一般为1-4天;因症状轻微,常被忽视。

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可达39-40℃;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人还会出现皮疹及不同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多数病人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重型登革热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有些病例可以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和中枢性呼吸衰竭,重型患者少见,但病死率高。

塞卡病毒是什么?

寨卡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宿主不明确,主要在野生灵长类动物和栖息在树上的蚊子,如非洲伊蚊中循环。该病毒活动一直比较隐匿,仅在赤道周围的非洲、美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有寨卡病毒感染散发病例。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从接触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感染者中,只有约20%会表现轻微症状,典型的症状包括急性起病的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主要累及手、足小关节)、结膜炎,其他症状包括肌痛、头痛、眼眶痛及无力。预防措施 目前还没有有效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疫苗,预防的最佳方法就是做好防蚊灭蚊、清除家居积水和出现疑似症状后及时就医。防蚊灭蚊清除家居积水及时就医

登革热防治基本知识有哪些

【了解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关节肌肉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少数重型病人可死亡。

根据症状,登革热又被称为关节热、骨折热、公子热。“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思是装腔作势。用来描述本病起病时因关节肌肉疼痛而致步态不稳,有如公子哥儿走路时那种装腔作势的姿态。

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轻型、典型、重型。

【登革热的流行地区及特点】登革热主要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在蚊子繁殖的高峰季节高发。

登革热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其中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印度、孟加拉等国家较为严重。

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是登革热流行区,随着气候的变暖和交通的便利,有向北方扩展的趋势。

我国5-11月为高发期。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热只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

蚊子叮咬带病毒者后,再通过叮咬其他人而将病毒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

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

1.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寨卡病毒病也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寨卡病毒病被认为对孕妇威胁最大,因为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小头症。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学校会定时对学校公共区域进行灭蚊操作;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同学们还可以到宿管处领取灭蚊片。

(2)在病毒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2.清除积水

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

3.及时就医

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夏秋季,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其他人。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新流行区各年龄组均易感但以青壮年发病者居多。

展开阅读全文

2023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有哪些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2023登革热治疗预后有哪些推荐大家进行采纳。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有哪些,欢迎查阅。

关于登革热疫情,人们该如何预防?

1、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2、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3、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4、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5、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6、家里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2023登革热的治疗及预后有哪些

大部分登革热病人经过对症治疗后预后良好,只有极少数重型病人会出现死亡。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一般给予支持和对症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防蚊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宜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病人,不能采用酒精擦浴。解热镇痛类药物对本病退热效果不好,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谨慎使用。

大汗或腹泻病人应多喝水,适当进流质食物,对频繁呕吐、进食困难或血压低的病人,应及时静脉输液。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是什么样的?

1、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是什么样的: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和埃及伊蚊

2、登革热是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

预防登革热要注意什么?

小心白天咬人的蚊子。

登革热主要由伊蚊传播,伊蚊喜欢白天活动,所以,预防登革热尤其要提防白天咬人的蚊子。

雨季是伊蚊大量孳生繁殖的季节,这种蚊子喜欢将卵产在不清洁的缸罐、花瓶、废弃轮胎、竹节、石洞等小积水中,居室内外2.5厘米以上深的积水都是伊蚊理想的产卵、孵化场所,因此倾倒积水是一个很好的防蚊措施。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痛,皮疹,出血等。

轻型登革热病人症状轻,主要表现为低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疼痛轻,一般无皮疹及出血;病程一般为1-4天;因症状轻微,常被忽视。

典型登革热的症状包括高热,可达39-40℃;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病人还会出现皮疹及不同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多数病人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重型登革热患者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有些病例可以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和中枢性呼吸衰竭,重型患者少见,但病死率高。

展开阅读全文

2023登革热一般通过什么传播的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2023登革热一般通过什么传播的推荐大家进行采纳。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登革热一般通过什么传播的,欢迎查阅。

登革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登革热的发热特点是突然高热,发热持续5-7天后骤然退热,热退后1-2天体温可再度升高,这种发热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除发热的突出症状外,患儿在病程中可出现麻疹样皮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有的患儿可出现牙龈出血、鼻衄、咯血、尿血、消化道出血等表现。有的患儿会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重型登革热甚至会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2023登革热一般通过什么传播的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毒血症。

登革病毒与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病毒可抑制骨髓,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登革热的最佳预防方法

1、管理感染源

地方性流行区或可能流行地区要做好登革热疫情监测预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应尽快进行特异性实验室检查,识别轻型患者。对可疑患者应进行医学观察,患者应隔离在有纱窗纱门的病室内,隔离时间应不少于5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

2、切断传播途径

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滋生地,清理积水。喷洒杀蚊剂消灭成蚊。

3、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人群抗病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在流行期间对易感人群涂布昆虫驱避剂,以防蚊虫叮咬。

登革热的流行地区有哪些?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由伊蚊所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在世界上的主要流行地区为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和加勒比海地区,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有过流行,登革热的发病季节与雨季有关。在地方性流行区发病者多为儿童。

登革热症状有哪些?

它的临床表现即症状(我们常见的)为高热(发热起病大多突然,体温迅速达39℃以上,一般持续2~7日)、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还有像皮疹(发病后2~5日出现,初见掌心、脚底或躯干及腹部,渐次延及颈和四肢,部分患者见于面部)、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它的潜伏期2~15日,平均为6日左右。密切观察,病原体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才会发生作用,当数量不形成一定规模时,人体的免疫力能发挥作用,将其杀死。

展开阅读全文

2023登革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1195 字

+ 加入清单

2023登革热发热特点是什么推荐大家采纳。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登革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欢迎查阅。

登革热潜伏期时间有多久?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2—15天,平均为6天左右,其长短与侵入的病毒量有一定的关系。在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临床上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及重型登革热3型。

2023登革热的发热特点是什么

登革热的发热特点是突然高热,发热持续5-7天后骤然退热,热退后1-2天体温可再度升高,这种发热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除发热的突出症状外,患儿在病程中可出现麻疹样皮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有的患儿可出现牙龈出血、鼻衄、咯血、尿血、消化道出血等表现。有的患儿会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重型登革热甚至会发生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登革热有什么具体的症状?

发热

多为登革热首发症状,所有病人几乎都突起发热,高热占多数:热型以不规则型为主,其次可有弛张热、稽留热。70%的病人发热前常先有畏寒感或伴寒战,热程5—7天,热甚时出现惊厥,发热时可伴有出汗,热退时可有大量的出汗,若无并发症,热退后疾病即痊愈。

消化道症状

32%—74%的病人有呃逆、呕吐、腹泻、黑便。1/4的病例有肝肿大,个别有黄疸,脾肿大较少见。

皮疹

皮疹多出现于发病后3—6天左右,70%的成人可出现皮疹,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同一患者可见两种以上不同形状的皮疹,以下肢、背部较多,维持3—4天,少数经1周后消退,大部分不脱屑;病人年龄越小,皮疹出现率越高。

出血

约25%—50%的病例会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多见于发病4—6天,出血部位可为鼻腔、牙龈、消化道、皮肤、子宫等,以鼻出血居多,部分有多部化出血。

其他症状表现

发热后即可出现头痛、全身关节酸痛、腰痛,淋巴结肿大,少数病人有眼眶后疼痛或腓肠肌压痛。恢复期个别病人会出现脱发,持续2—3个月后脱发才恢复。

防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

1、消灭蚊幼虫:发动学生、家庭妇女,家家户户齐动手,倾倒盛养富贵竹、万年青……的花瓶、花盆中积水,清洗根部,3-5天换水一次。在花盆假山中放养鱼,吞食蚊幼虫。 大面积积水可加入汽油,使幼虫窒息死亡。

2、消灭成蚊:

1)室内交替使用“泰康”、“奋斗呐”喷杀。喷杀的地方是房屋阴暗处,窗帘布、墙裙等。室外可用“菊素灵”喷杀。这些药物也可杀灭苍蝇、蟑螂、蚊子等昆虫。

2)做好个人防护:睡觉时要挂蚊帐或点燃蚊香,涂驱蚊油防蚊。蚊帐可用“泰康”、“奋斗呐”浸泡,凉干再挂,杀灭成蚊。

登革热是一种什么疾病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病因

(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

(二)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

展开阅读全文

2023预防登革热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2193 字

+ 加入清单

2023预防登革热方法有哪些推荐大家采纳。而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在我国少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3预防登革热的方法有哪些,欢迎查阅。

怎么样加强学校预防登革热措施

(1)学校在登革热流行的季节派专人负责开展校园内防蚊灭蚊工作,定期清除积水,填平凹陷的地面,消灭蚊虫孳生地,对贮水容器加盖,防止蚊虫产卵,加强校园校舍环境整治,并保持与各职能部门联络。

(2)加强学生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关节痛,伴有皮疹的师生,应及时就医。

(3)在9月份开学时积极开展师生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参加防蚊、灭蚊的行动。

2023预防登革热的方法有哪些

一、清除家居积水

保持室内清洁,家庭内不留积水是减少蚊虫的最基础措施。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或者在水生植物中投放灭蚊幼虫缓释包。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释剂。

二、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孩子睡觉时,可以给他的小床配上一盏透气性较好的蚊帐。插上电蚊香,注意蚊香不要离孩子太近。还可以在孩子身上涂抹适量驱蚊剂。睡觉前沐浴时,可以在孩子的大盆里滴上适量花露水,使宝宝洗澡后肌肤上留有花露水的味道,对驱散蚊虫也有一定功效。

(2)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郊游时尽量穿长袖衣裤。可以在外出前全身涂抹适量驱蚊用品,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避蚊胺,对驱赶蚊子有较好的效果。不要在河边、湖边、溪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扎营,这些地方在夏天会有较多的蚊子。露营时,一定要准备蚊帐,并使用各种驱蚊器,需要通电的器具在外出前确保带够电池或充足电。尽量避免在草丛中穿行。

(3)如果日常活动场所内的蚊子较多,应穿长袖衣服。这倒不是因为身上多了层布,蚊子就无法用口针扎进去吸血。实际上,蚊子的口针十分尖利,连牛皮和厚牛仔裤都能穿透。衣服主要是用来遮掩汗液等皮肤分泌物的气味,让蚊子无法追踪而来。夏天切莫因嫌热而不穿袜子,否则会使汗味快速挥发,引来蚊子进行攻击。穿上吸汗效果好的袜子不仅能有效降低皮肤湿度,还可遮掩气味。

如何预防登革热和塞卡病毒病

1.防蚊灭蚊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寨卡病毒病也主要通过蚊子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和性接触传播。寨卡病毒病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寨卡病毒病被认为对孕妇威胁最大,因为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小头症。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学校会定时对学校公共区域进行灭蚊操作;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同学们还可以到宿管处领取灭蚊片。

(2)在病毒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

2.清除积水

传播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病。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

3.及时就医

在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流行的夏秋季,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多见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其他人。

登革热会传染吗

登革热会传染,但是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染。登革热传染主要是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之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由此可见我们要做好防蚊措施,尽可能减小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

我们也不要把登革热想的很可怕,我们平时注意防止蚊虫叮咬,从源头上杜绝患登革热的可能。即使不小心患上登革热也不用担心,及时到医院就诊,一般经过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登革热临床症状有哪些?

1、全身肌肉疼痛,部分肢体僵硬,也伴随着全身无力和疲劳症状。

2、突然高烧,并且体温长时间在40摄氏度左右,持续不退。

3、局部皮肤出现红疹,并伴有瘙痒症状,分布在身体脖子、胸部、背部等部位。

4、部分患者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严重的可能出现暂时性休克、出血,甚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防治登革热?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9月29日,广东省卫计委最新通报,截至9月29日,广东共有17个地市报告1061例登革热病例,比2014年同期(18276例)下降94.19%;其中本地病例为969例,输入病例为92例,无死亡病例。那么面对登革热对我们的威胁,我们该如何预防呢?下面专注于公共安全的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些相关的安全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预防登革热要处理孳生地、消灭蚊蚴:

1、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摧毁白纹伊蚊孳生地。

2、疏通沟渠、下水道,防止积水,填平洼地、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二、预防登革热要杀灭成蚊:

1、三氯杀虫酯7504:对人畜毒性低,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薰,特点是见效慢,但保持时间长,7~10天仍有效。可与敌敌畏混合使用,比例为4:1或3:1,其优点是速效且持续时间长。

2、溴氰菊酯:属于触杀药即接触中毒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杀虫作用强,对人畜毒性低。

3、敌敌畏: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薰,特点是速效,迅速杀死成蚊。对人畜有毒性。使用时须小心,注意安全。

4、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类:其制剂有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等,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特点是杀虫效果强,对人畜毒性低。

三、做好个人防护预防登革热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养成睡觉时放蚊帐的习惯。亦可用防蚊油涂搽暴露皮肤,室内可点燃蚊香。

四、隔断人为传染:

一旦有病人发生,要早就诊,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避免向周围健康人群传播,病人在起病日算起应隔离防蚊叮咬5天。

佰佰提示:

在做好外部环境处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抗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欲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本安全网站公共场所常识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十一长假出境游火爆 游客应谨防登革热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长假是出游好时机,很多市民会在选择出境游。记者昨从金华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10月份是登革热疫情的高发期,登革热疫情输入输出风险增高,出境旅游特别是前往东南亚的游客,要注意严防登革热,了解相关疫情防控知识,确保旅游安全、健康回家。

登革热最常见于每年的9、10月份,不论男女老少,稍微不注意被虫蚊叮咬,容易引起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甚至会导致出血。对于婴儿、小朋友,受感染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登革热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的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传染性并不大,甚至很小很轻微,但面对着登革热,目前医学上没有一种疫苗可以预防,我们只有从身边、从源头开始进行杜绝。

登革热如何预防?

一、从大的方面上来讲,一个社区一个公共场所,需要全民动员,特别是负责单位部门,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普及预防登革热常识,同时进行灭蚊防蚊工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控制。

二、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三、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四、家里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五、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六、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七、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欲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尽在本安全网站公共安全常识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家长与孩子外出旅行,一定要注意防范登革热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感染后可导致隐性感染、登革热、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我国少见。典型的登革热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家长孩子外出旅行,一定要注意防范登革热。

去年7月以来,广东、云南等地相继发生登革热疫情,报告病例数持续上升,全国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明显增加,尤其是广州登革热疫情出现猛增势头,

卫生计生委指出,登革热疫情一旦发生,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今年东南亚等地区登革热病例数达到往年数倍,我国与其经贸往来频繁,防范疫情输入任务重。同时,国内部分地区的登革热疫情尚未完全控制,且目前正值蚊虫活跃季节,存在疫情扩散风险。有关省份要保持高度警惕,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防范疫情输入、扩散。

专家介绍,登革热是一种经过蚊子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人被有传染性的蚊子叮咬后3至14天发病,典型表现为高热、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极度疲乏、出现皮疹等。

全球70%以上的登革热发生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近年来疫情上升迅速;非洲和东地中海区域在过去十年中也有一定程度的暴发。2013年上半年我国报告登革热病例127例(含外籍和港澳台),是去年同期的2.5倍,99%为境外输入病例。

Tips

关键是预防蚊子叮咬

我国登革热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和南亚,部分来自非洲和南美洲国家。近期如前往泰国、老挝、新加坡、安哥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尔代夫、缅甸、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应注意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预防蚊子叮咬,而蚊子一般是白天活动,且全天都能叮咬,日出后及日落前的两小时是其叮咬高峰时间。因此,不论在室内还是室外,都应在皮肤裸露部分涂上防蚊剂,尤其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两小时内更要注意防护。如果旅行回国后出现发热、头痛、全身痛、关节痛、皮疹、牙龈出血、流鼻血等表现,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旅行史。

当然,大家平时孩子要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劳逸结合,适当锻炼,增强体质。如果你对儿童外出该注意什么的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请到本安全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吧。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登革热应该怎样护理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蚊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好发夏秋雨季,男女老幼均可得病。因此,必须引起警惕,做好预防工作。目前,尚没有治疗登革热的特效药物,所以,预防是防治登革热的关键措施,下面来看看儿童登革热应该怎样护理吧?

1、充足的休息

发烧期间要好好卧床休息并且补充水分,可使用退烧药或药效较轻的止痛药帮助宝宝降低体温或减轻疼痛。急性期应保持卧床休息,在有防蚊设备的房间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能让宝宝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

2、维持体液平衡

住院观察期间,医疗人员还会给予点滴注射以充分供应水分和电解质。对于出汗过多或腹泻的宝宝,家长应鼓励宝宝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宝宝,应及时静脉输液,同时应保持宝宝皮肤和口腔的清洁。

3、按部就班退烧

为小宝宝退烧就像让一个房子凉下来一样,需要按部就班地来。先遵医嘱给宝宝服用退烧药,然后再采取各种散热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种:

正确穿衣穿太多或太少,都对宝宝不好。太少宝宝容易打冷颤,太多体内的热就散不掉。夏天,不管宝宝是到处活动还是睡觉,最好只让宝宝穿纸尿裤,或者加一件宽松、透气、吸汗的薄衫,这样才能让体内的热充分散发出去。不要为了怕着凉便把宝宝包得像个小爱斯基摩人一样。

保持凉爽尽量让宝宝周围的环境保持凉爽,打开窗户、空调或电风扇都可以,但是风不能对着宝宝吹。另外,把发烧的宝宝在凉爽的傍晚带出去透透气也是个好办法,新鲜空气对宝宝的身体很有好处。

合理进食发烧时需要给机体补充有营养的高热量食物,不过此时宝宝往往没有胃口,吃得很少或者拒吃,但一定要让宝宝喝点东西。可以一点一点地喂宝宝喝点流质的饮食,每次出汗之后都要给宝宝补充,但是有呕吐表现时要避免喂食,以免呛着宝宝。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登革热应该怎样护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到底什么是登革热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登革热,”也许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这一种病毒,但是危害还是很大的。那么到底什么是登革热呢?下面和了解下吧。

到底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Fever)是夏季常见的蚊媒传染病,其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而白纹伊蚊是其重要的传播媒介,经伊蚊叮咬出现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流行高峰一般为每年的5-11月份,其中以7-9月为流行高发期;热带地区全年均可发病。

登革热一般不会人传人,也不会经空气或接触传播;而是通过蚊虫传播,媒介为伊蚊。伊蚊叮咬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能够在蚊体内复制,当伊蚊再叮咬其他健康人时,可将病毒传给他人。

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突然发热,全身肌肉、关节酸痛,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可发展至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夏天天气炎热、降水量多,伊蚊快速繁殖,所以夏天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登革热怎样预防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登革热是夏季常见的蚊媒传染病,其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而白纹伊蚊是其重要的传播媒介,经伊蚊叮咬出现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那么登革热怎样预防呢?下面和了解下吧。

登革热怎样预防

1、清除孳生

①填平洼地、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②清洗花瓶等容器,罐子、瓶子、垃圾桶加盖,保持环境整洁。

2、杀灭成蚊

室内外可用药物喷洒杀虫。

3、个人防护

①家里装纱窗、使用蚊帐,室内可点燃蚊香。

②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③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及早诊治,及早报告

如果你半个月前到登革热过流行地区而回来后有发热、皮疹等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旅行史。

展开阅读全文

登革热是病毒吗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登革热,”也许很多人还不是很清楚这一种病毒,但是危害还是很大的。那么登革热是病毒吗?下面和了解下吧。

登革热是病毒吗

登革热是病毒。登革病毒为黄病毒科中的黄病毒属,是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耐低温,在人血清中保存-20℃可存活5年,-70℃可存好8年以上。但不耐热,50℃30分或100℃2分中即可灭活,不耐酸,用洗涤剂、乙醚、紫外线和0.65%甲醛溶液可以灭活。目前已分离出4个血清型的登革病毒,均有致病性。伊蚊(包括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其主要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日至发病后3日内传染性最强。少数患者在热退后第3日还可从血液中分离到病毒。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毒血症。然后再定位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复制,再次释放入血,形成第二次毒血症。登革病毒与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同时病毒可抑制骨髓,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登革热会传染吗?登革热如何治疗

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登革热

这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入侵人体免疫系统引起的传染病,其传染源主要是患者及潜伏期患者,传播途径主要为伊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易被传染。因其潜伏期大约为5~8天,又被称为“五天热”,潜伏期过后,患者迅速表现出异常症状,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登革热会传染吗?

登革热是会传染的。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是两种花蚊子——“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清除积水,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对成蚊可喷洒灭蚊剂。

登革热如何治疗

1、维持水电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

2、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裕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

3、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血浆,合并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

4、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氰咪呱。

5、降低颅内压:对剧烈头痛、出现颅内高压症的病例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必要时于6~8h后重复应用。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40mg/d,有助于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患者,应及时应用人工呼吸机治疗,并作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和血液酸碱度监测。

6、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

登革热的预防

1、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2、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3、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4、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5、家里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6、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7、从大的方面上来讲,一个社区一个公共场所,需要全民动员,特别是负责单位部门,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普及预防登革热常识,同时进行灭蚊防蚊工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