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欺凌

欺凌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欺凌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欺凌问题。

分享

浏览

2309

文章

90

孩子如何避免校园欺凌?遭遇校园欺凌怎么办?

全文共 1912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孩子在学校遭遇校园欺凌的新闻越来越多,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这样的事件屡禁不止。有些被欺凌的孩子因此患上了一系列的心理疾病,还有些孩子因此留下了身体上一辈子的伤痕,更有些孩子因此白白葬送了年幼的生命。孩子在学校读书,对所有家长来说都是最放心的一件事,觉得再也没有比学校更安全的地方了,可是却没想到,本应单纯善良的孩子却能够做出比成年人还狠毒的事情,就算被欺凌后家长帮着讨要一个公道,但孩子身体以及心灵的伤害是永远愈合不了的。那么,我们除了要教会孩子在学校里好好读书之外,还要教会孩子避免发生校园欺凌,并且告诉孩子一旦遭遇校园欺凌时要如何自保。来吧各位,这篇指南会有一个很好的建议,赶紧看过来吧!

远离校园欺凌的方法:

1

与同学相处不要过于“个性”

孩子有些属于自己的性格非常正常,尤其是一些正在发育期的孩子,比如初中生和高中生,这个时期的孩子更是一个特别要求自我的年龄段。可是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一定不能过度的要求自我,所有的孩子都要求“自我”,那样子的话还能相处下去吗?所以说和同学相处的时候,尽可能不要过度的张扬自己的个性,稍微柔和的相处,这样你才不会轻易“得罪”谁,那么校园欺凌的事件一定会得到适当的减少。

2

不要动不动就打小报告

在一六年九月份的时候,重庆一名十七岁的女孩子范某在同班同学逃课的时候,和老师说同学逃课去了,结果同学回来听说后喊来五名同学,对着范某拳打脚踢了两个小时,还扒光了范某的衣服,导致范某想不开直接同四楼跳了下去。这件事告诉我们,说实话没有错,但是你要选择对的方式,如果用这种在外人眼里是打小报告的形式说出来,遭受别人报复的可能性就实在是太大了。

3

不可随意看不惯谁并表现出来

这也是导致孩子遭遇校园欺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孩子在学校里有非常要好的同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有看不顺眼不喜欢的同学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如果你要是把自己的这种不喜欢表达出来,比如整日和别人说对方的坏话,或者是用高高在上的姿态看待对方,那么势必会引发对方的不满与仇恨,对方想办法“报复”也就极有可能发生了。所以说,就算是有不喜欢的同学,也不要表现出来,彼此不在一起互不打扰就行了。

4

切莫拉帮结伙搞小帮派

孩子在学校里拉班结伙搞小帮派,这是每一所学校都会明令禁止的,但是这种行为从来没有停止过,明着不敢那就暗着来,学校的操场、厕所,这些角角落落就成了学生拉班结伙搞帮派的“场所”,而校园欺凌也经常会发生在这些地点,你们一伙儿惹我们了,他们一帮我们看不顺眼了等等,这些原因都会成为孩子们拉帮结伙的理由,而一旦拉帮结伙,那么就一定会出现校园欺凌事件,所以说,这些事情千万不要做。

5

切莫用成绩好坏鄙视同学

一些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很容易遭受一些学习不好的孩子的欺凌,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孩子来说,是不喜欢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的,觉得他们成绩不好便会产生瞧不起他们的想法,而那些学习不好的孩子也会非常敏感的捕捉到这些鄙视的目光,一旦惹怒了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进行所谓的报复。所以说,千万不要用学习好坏来鄙视同学,不然很有可能就会遭遇校园欺凌的。

6

莫炫耀钱财

校园欺凌不只是被打被侮辱,被抢劫、勒索也是校园欺凌的一种类型,也是经常会在校园内外发生的事情。有些孩子可能家庭条件好一些,吃的穿的用的以及零花钱就会多,那么自然在同学中就会被当成有钱人,再加上喜欢显摆,那么就会引发一些动了邪念的孩子的坏心思,对你进行勒索或者使用暴力抢劫都是很有可能会发生的。

遭遇校园暴力应对方式:

1

能逃则逃切莫逞强

不管是在校园里还是在校外,如果遭遇了校园欺凌,那么千万不要逞强,和对方对骂、辩解、讲理,甚至是和对方动手,这都是错误的行为,就算是对方的力气不如你大,一旦对方主动找上你,那么就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比如说有帮手甚至拿着刀具等危险物品,和对方硬碰硬只能是自己吃亏。最好的办法是想尽一切办法稳住对方然后伺机逃走,并且向别人求救,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2

立刻告知家长或者老师

等避无可避的遭遇了校园欺凌之后,一定不要冲动,用“不要命”的方式进行反击或者发泄自己的心情,冲动之后一定会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到时候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威胁。你要做的就是想尽办法告知父母,如果父母不在身边,那么第一时间告知老师。如果能打电话的话,那么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自己带着原地别动,尽可能保持被欺凌的现状。

3

被打时护住自己的要害部位

当不幸遭遇校园欺凌的时候,被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围着打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要只顾着骂或者哭泣,而是要双手紧紧护住自己的要害部位,比如头部、腰部、心口位置,男生更要注意护住自己的生殖部位,这都是身体重要器官,一定要想尽办法保护好。

特别提示

遭遇校园暴力千万不要冲动,只要自己还有健康和生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防止被欺凌 校园欺凌自我保护方法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防止欺凌,如何自我保护呢?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操作方法

1

校园欺凌一直是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拒绝做出欺凌行为。当受到欺凌的第一时间,就要反驳,不要因为害怕,就不做出反应,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能助长这种不良作风。

2

如果自己能力有限,要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要让欺凌者知道,这种事情是错的,他的这种行为是有人会出面管的,不能让他继续这种行为。

3

如果条件允许,要多学习拳击、跆拳道、散发等,学习这个并不是去打架,而是学习一种保护自己的能力。很多欺凌者都是欺软怕硬的不良少年,如果周围没有人向被欺凌者伸出援手,也没有出面制止,那么只有自保的能力才能减少自己受到的伤害。

4

要学会拒绝,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唯唯诺诺,很多欺凌者都会让被欺凌者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情,要拒绝。当然,最根本的还是我们的教育和家庭,要让每一个孩子知道,校园凌霸处处都彰显着人性的恶,要善良。

展开阅读全文

自闭症儿童不但易成为欺凌受害者也容易成为实施者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容易受到兄弟姐妹和同龄人的欺负,这意味着即使他们从学校回家,他们也会受到伤害。

该研究使用千禧一代的队列数据调查和分析了超过8000名儿童样本中兄弟姐妹的欺凌行为,其中超过231名儿童患有自闭症。

孩子们被问及他们的兄弟姐妹和同龄人故意激怒或伤害他们的频率,以及他们是这种行为的肇事者的频率。

通过询问这些孩子被兄弟姐妹或同龄人欺负的频率,研究显示,在11岁时,三分之二的自闭症儿童经历过来自兄弟姐妹或同龄人的不同形式的欺负,而只有一半的儿童没有自闭症。

到14岁时,两组儿童都经历了较少的欺凌,但在具体的参与类型上仍然存在差异。自闭症儿童更有可能成为欺凌的受害者实施者,并参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双向欺凌。

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更有可能成为欺凌的受害者和实施者。

研究人员解释道:“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和沟通缺陷会影响他们与兄弟姐妹的关系。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兄弟姐妹可能被视为父母资源的竞争者,如情感、能量和物质财富。自闭症儿童可能优先获得这些有限的父母资源,导致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和欺凌。"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询问了参与研究的孩子的父母他们孩子的情感和行为困难,重点是他们的孩子是否不开心、沮丧和不安。

最后,结论是,经历过兄弟欺负的孩子更有可能在长期和短期内经历情感和行为压力,不管他们是否患有自闭症。

由于兄弟姐妹的欺负行为对自闭症儿童有着不成比例的影响,研究人员呼吁提供更多的资源来帮助自闭症儿童及其父母识别和处理家庭中的欺负行为,尤其是在儿童早期。

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更有可能成为欺凌的受害者和执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留守儿童遇到校园欺凌如何解决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欺凌是每位父母都不愿看到的一幕,无论自己的孩子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不仅是因为肉体上的伤痛,更让我们心疼的是孩子受到沉重的心理创伤。那么留守儿童遭到校园欺凌如何解决?下面和了解下吧。

留守儿童遇到校园欺凌最好报警或者通知老师解决,情节严重还可以维权。

接下来看下留守儿童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第一,每个人都有报告的义务,只有被报告欺凌才能得到处理和回应,所以报告的机制一定要特别明确。

第二,政策的制订要有家长的参与,家长也是利益相关方。一学期开始家长会要强调,跟学生组织课堂讨论,确保每个人理解这个政策。社区也要参与进来。还有政策出来传播这个政策,要让人明白你的政策是什么样的,不断地说。

第三,增加相关教育内容。我们普遍缺乏准则,学生、老师遇到这种事情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不仅缺乏准则,很多学校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教育。我们真的需要教会孩子生活技能、人际关系、如何求助等等。我们看到大量被欺凌或隐藏的欺凌现象是因为学生没能力求助,受害人不知道找谁求助,可能还存被欺负久了不如不说的现象。

第四,教师培训上加大投入力度。不仅仅是教学的老师还有教职员工,要进行强制性的培训。其实很多国家都开始这么做了,法国2010年就开始所有新入职的教师必须接受暴力管理的培训,而且法国有一个全国性的关于校园暴力的网站,相关的培训项目和资源都能找到。

第五,引入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巧能力的第三方介入,比如社工。社工可以起到资源链接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先以两方为主工作做透了,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认识的、你现在有什么需求,欺凌解决前的一些风险和这件事是否能妥善处理,前面专业人员的铺垫很重要。而且就学校欺凌而言,社工比心理咨询师更加合适,心理咨询师更多针对的是个体,社工一个很重要的视角就是生态系统视角。

以上是留守儿童遇到校园欺凌如何解决。为了孩子安全,我们应撑握些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老师如何避免留守儿童被欺凌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欺凌,这是一个所有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也是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那么老师如何避免留守儿童被欺凌?下面和了解下吧。

教师培训。这个的话就是我们学校的校长要定期的不仅仅让我们的学生去知道了解一些安全措施以及一些安全应对方法,同样的我们的老师也要进行相关的培训,这样当校园发生欺凌事件的时候,老师才知道具体的如何进行处理,给我们的校园营造安全的学习氛围。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留守儿童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如果遇到校园欺凌,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

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结语:为了孩子安全,我们应撑握些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千万不能因为一时害怕而选择怯懦,不报警只能助长‘下暴’者的嚣张气焰,他们不仅还会不停地来纠缠你,而且还会继续危害其他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校园欺凌会造成儿童易怒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事件。那么校园欺凌会造成儿童易怒吗?下面和了解下吧。

校园欺凌一般不会造成儿童易怒。校园欺凌绝大多数受害者出于害怕遭受报复等诸多考虑,往往不愿、不敢暴露其被欺凌的事情,而是采取自我压抑的方式独自默默承受痛苦,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内向、孤僻、自卑等消极人格。这种自信心、自尊心受挫的负面影响有时会伴随一生,严重的会产生自杀和报复社会的倾向。一个人如果常常处于恐惧、紧张和焦虑之中,又容易形成胆怯、畏缩的性格,并且会产生消极的自我认知,严重的还会造成人格障碍。欺凌还可能致使受害者厌学、逃学,这也是现实中最为常见的现象。

接下来看下留守儿童为什么会易怒?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位造成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学校生活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体系存在许多不足,如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和经费缺乏等,使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加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没能引起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学校很少开设甚至从来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谈不上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即使教师和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关注,却少有切实有效的行动,对这些儿,童独特的心理需求的忽视,以致留守儿童的性格和心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教育干预。

以上是校园欺凌会造成儿童易怒吗。想了解更多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请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校园欺凌会导致留守儿童抑郁吗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农村家长为了生活来到城里打工。不能长时间陪伴孩子导致孩子在校园遭遇欺凌。那么校园欺凌会导致留守儿童抑郁吗?下面会给您答案。

校园欺凌会导致留守儿童抑郁。在校园生活中,“起外号、骂人、取笑和讽刺”、“社交排斥、交往排斥”、“打、踢、推、撞、威胁”、“散布谣言、让他人排斥”,以及“强迫要钱、拿走或损坏物品”等行为,是最容易导致“欺负”与“被欺负”发生的情形。而这些所反映出的,均是青少年各种心理上的需要。

一些人问:留守儿童有抑郁心理怎么办?

留守儿童抑郁症的药物疗法。当抑郁症患儿经过环境调整、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亦无明显改善时,还可以使用比较系统的药物治疗,以尽快有效地控制症状,恢复社会功能和避免继发行为、个性问题的出现。治疗儿童抑郁症使用的药物品种,与成人基本相同,但一般10-12岁以上的儿童,方可使用抗抑郁药。对学龄前儿童一般推荐用抗焦虑药,对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有较好的镇静、睡眠作用,主要药物包括阿普唑仑、氯硝西泮、氟西泮等。以上文章内容为我们具体讲解了,有关于儿童抑郁症的一些治疗方法,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对于儿童抑郁症的药物疗法,要经过环境的调整,心理治疗行为治疗无明显改善时,要使用比较系统的药物治疗,这样能够尽快有效地控制症状。

结语:为了孩子安全,我们应撑握些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真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能够得到社会的重视,因为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小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一定高腰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哪些行为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欺凌主要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身心伤害的行为。那么哪些行为可能是校园欺凌的信号呢?接下来我们的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1.无法解释和经常性物理标志:割伤,淤伤和擦伤。

2.原因不明的丢失或损坏的玩具、学习用品、电子产品、服装、午餐或钱。

3.不想去上学或不想参加和同伴一起的其他活动。

4.担心乘坐校车,害怕独处,希望您被解雇不上班,突然变得很粘人。

5.变得易怒,沉默寡言,喜欢逃避,总是说感觉孤独的话。

6.行为反常,喜怒无常,总是莫名地悲伤、生气、焦虑,情绪化严重。

7.身体不适,头痛,胃痛,频繁出入校医务室。

8.饮食、作息不规律,一个人睡觉会做噩梦,会哭,尿床。

9.开始欺负兄弟姐妹或更小的孩子——受校园暴力的孩子有时会转换角色变为施暴者。

10.等待回家使用浴室——学校和公园的卫生间因为没有大人监督而变为欺凌的常发生地点。

11.朋友变得很少。

12.一回家马上喊饿——欺凌者经常勒索窃取受害者的午饭钱或午餐。

13.成绩突然下降——欺凌可能会导致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

14.经常自责,自尊感不强,谈论自杀和无助感时感觉不太好,习惯逃跑。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可以多注意学生的一些行为,尽量避免被欺凌的现象出现,如果您还需要了解更多的校园安全知识,如:怎样防范和处理校园暴力等,您可以登录我们的查看,您会有更多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几乎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亲身经历,或者亲眼看见过校园欺凌,这种不合法的暴力事件,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伤害,很多学生会因此而厌学,或者对社会产生报复心理,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一定要沉着冷静,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

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小编在这里提醒广大学生,校园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平时一定要多学习一些校园暴力知识,让自己懂得怎样才能够保护自己,并多了解一些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在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临危不惧。

展开阅读全文

怎么应对校园欺凌事件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是哪个国家还是地区,校园欺凌事件都有很多,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健康的现象,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极大危害,怎么应对校园欺凌事件?这并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相互配合,才能让校园欺凌事件逐渐减少,甚至被彻底杜绝。这就需要学校多做一些校园暴力知识讲座,让学生们切实的感觉到校园欺凌事件的危害性。

学校方面

校园是欺凌事件发生的主要聚集地。面对这一事件,学校的处理方法必须是的当的,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处理妥善。

家庭方面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二位老师。家庭的教育同样很重要,“家“是一个人素养养成的起点,不能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应该很好的教育孩子,从小事抓起,善于引导孩子,经常交流,不仅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懂得如何保护自己。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社会司法方面

国家要完善政策法规,针对校园欺凌推出更加合理的政策。开展一些社会公益宣传活动,号召人们齐心协力抵制校园欺凌,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的这种现状。

小编温馨提醒,面对校园欺凌事件,不能单方面的考虑是谁的责任。也不能采取过激的行为处理。因此,要学校、家庭、学生共同配合,协调解决,尽量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营造优良的学习环境。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欺凌?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项除学习之外的生活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家长怎样教孩子预防校园欺凌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学校中发生校园欺凌的事情非常的多,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需要进行专项治理。家长朋友们的责任也是不可少的,那么家长怎样教孩子预防校园欺凌呢?接下来我们的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1、注意观察,看孩子是不是有心事

鼓励他敞开心扉,说出和其他孩子之间存在的问题,并教会他怎样应对。父母平时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接纳,建立起彼此信任和密切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是最好的守护者,平时小事敢说,遇到大事时孩子才会毫无顾虑地告诉父母。而且孩子因为自信和自爱,他人也不敢轻易下手欺负,这是父母平时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2、鼓励孩子学会积极的身体语言

告诉孩子学会盯着对方的眼睛;抬起头,表现得更自信《家长指导大百科》的作者迈克尔·博拉说:“遇到小霸王时的表现比说什么更重要。”

3、事先预演,多多练习该怎么说

家长应该用玩偶或其他方式来玩角色扮演游戏来教导孩子遇到类似事件应该如何做。告诉他大声说话,抽抽搭搭地哭鼻子只会鼓励对方。但是不要贬低对方,那会激怒施暴者。

在教育过程中无论如何,不要让孩子打回去,纽约的一位妈妈艾琳是这样教3岁儿子对付两个特别爱打人的孩子的:“我们之前一起讨论,如果其中一个孩子抢他的玩具,他该说什么。于是,有一天他终于大声说:‘住手,我正玩这个呢!’那两个孩子立刻停手了,我为他勇敢地捍卫自己感到骄傲。”

4、赞扬孩子的进步,反复强调

当孩子告诉你,他自己解决了别人的挑衅,让他知道你很骄傲。如果你看到另一个孩子勇敢地面对小霸王,给孩子指出来,让他向那个孩子学习。

总之,强调一点,告诉孩子:如果你表现出不允许别人欺侮的样子,小霸王就会走开,劝告学生们面对校园欺凌事件不要害怕,家长朋友们平日里需要更加的费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校园安全知识,如:怎样防范和处理校园暴力等,您可以登录我们的,更多知识尽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原因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暴力不只是“暴力”这么简单,现在网络发达,校园暴力还带有更强烈的侮辱性,校园暴力把暴行拍成视频在网络扩散,暴力通过网络达到“二次传播”,他们的这些行为会给受害者造成难以想象的心理伤害,那么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原因是什么?校园暴力为什么会频频发生?

校园安全知识:

(一)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组成细胞,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但家长普遍忽视家庭教育这一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往往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孩子犯错误了,也不分青红皂白,非打既骂;或者百般溺爱,放任自流,造成一些孩子“懒惰”、“低能”、“自卑”、“自私”,带给孩子不良的习惯和心理素质。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社会的进化开放,不良的社会观念和腐朽的思想侵袭,其自身品行不端,当今社会父母离异增多,家庭不睦的极为普遍,孩子无人照应,缺少天生的母爱或父爱,在幼小的心灵上结下不可医治创伤,给孩子成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有些家长还认为只要给孩子满足物资享受就是幸福,就算履职尽责了,完全无视“子不教,父之过”的责任。

(二)自身因素

青少年普遍存在辨别是非能力差、心理素质偏激、自我约束控制力弱,以及爱冲动、好奇心、模仿力、逆反心理等先天性弱点,青少年遵守社会规范、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更不知道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了矛盾和冲突,头脑不冷静、易冲动,往往引发突发性暴力事件,伤害别人,损害自己。

提醒您:你了解校园暴现状吗?现如今校园暴力原因非常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有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校园暴力知识这样才能保护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

全文共 1127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欺凌,关系到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必须高度重视。这是时代的要求、社会进步与教育进步的反映,也是以人为本理念深入确立的表现。那么如何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校园欺凌是一个社会问题。处理校园欺凌问题,不应该简单地把矛头指向某一方。因为它涉及的对象是生理、心理、人格都有待成熟的未成年人,所以在欺凌行为发生时,当事人往往难以预料后果。事情发生之后,学校又难以及时掌握真实情况,从而导致校方很难把握对欺凌者的处置程度。

正确分辨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哪些属于学生交往中的正常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对于相关事件,发生后首先应该判断当事人实施相关行为的主观意图是无意还是有意的,是预谋的还是应激发生的。校园欺凌当是故意对弱势者的人身攻击与伤害,具有暴力性、重复性,一般都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灵伤害。有的事件,虽是偶然发生,但暴力性极强,对受害者的生命安全威胁与伤害比较大;有的虽然暴力性不明显,但重复性很强,会对受害者造成极大心灵伤害。这些都具有校园欺凌的性质。而必须要划清界限的是,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之间的矛盾,是学生校园生活的一部分,属于正常交往现象。特别是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儿童有儿童的交往方式和独特的内心世界,同学之间今天闹了矛盾,第二天就会忘记,又一起做起了游戏。这就是儿童成长特点。

在此基础之上,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要采用综合治理的方式。政府要积极作为,构建法治社会、和谐社会、道德社会,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权力机关应该制定和完善有关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法规,法律部门应该厘清校园欺凌的概念,为中小学、家长和社会准确把握校园欺凌行为,正确采取教育、管理或惩戒措施提供法律依据。学校要认识到校园欺凌问题重在预防,在进行法制教育的同时,要加强安全自护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团结友爱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建立预防校园欺凌的工作机制,教育学生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反映、解决被欺凌问题。学校在处理欺凌事件时,要遵循教育原则,加强家校沟通,公正妥善解决。家长应该改进家庭教育,树立良好家风,对子女的成长负责,加强文明、道德、纪律、交往、法制教育,及时询问孩子在学校、社会的表现,经常了解他们与同学交往情况,把握子女的成长状态。面对校园欺凌问题,法律、心理和教育等部门的专家,需提供专业指导。要通过专家指导、社会宣传,引导各方人士正确面对校园欺凌问题,以保护未成年人(包括欺凌者)为前提,妥善处理欺凌事件,通过正常渠道理智解决问题。任何一方以不理智、不负责任的言行放大或炒作未成年人的欺凌事件,都会使受欺凌的孩子和实施欺凌的孩子面临更大的困境。

教育问题无小事,校园欺凌问题需要冷静、理智对待。只有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校园才能“长治久安”。

展开阅读全文

校园欺凌自我保护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有何区别呢?校园欺凌事件,往往是极端的校园暴力事件。在这些事件中,加害人往往严重伤害了受害者的身心,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也会对公众形成误导,以为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的代名词。其实,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广泛意义上来讲,校园欺凌的范围会大于校园暴力,或者说涵盖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是校园欺凌中的一种,也是最严重的一类校园欺凌,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校园欺凌自我保护方法有哪些吧?

1、教孩子保持低调

家长给孩子准备的学习用品、穿着打扮最好是与其他孩子差不多,要让孩子学会低调,太招摇了容易引起别人的嫉妒心,可能陷入危险。

2、避免冲突

对于那些平时就很霸道的同学,要让孩子尽量远离,不要去招惹他们,尽可能不要与其他同学有冲突,起码不能自己去挑起冲突,如果有什么问题要及时报告老师,让老师处理。

3、和其他同学一起回家

回家如果总是一个人,容易成为校园欺凌的对象,所以,放学的时候最好是能几个同学一同回家,路上不要玩耍,直接回家。

4、不要去偏僻的地方

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避免去偏僻、人少的地方,要不然如果被侵犯者堵在那里了,会求助无门,没有人能给予帮助。

5、进行锻炼

在平时应多做运动,让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一般侵犯者都是找那些身体瘦弱的人,他们都是欺软怕硬的,最好是进行自卫训练,或者也可以学跆拳道等,这样就不怕被人欺凌了,当然,这个时候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能去欺凌别人。

6、不要默默忍受

如果不慎遭到欺凌,不要默默忍受,要不然只会让侵犯者变本加厉,这个时候要懂得反抗,如果在公共场合被胁迫,可以尝试向路人呼救,如果已经被带到封闭的地方,则要学会迂回战术,可以假装迎合对方,然后伺机逃脱,事后一定要告诉老师、家长。

展开阅读全文

学校应当怎样治理校园欺凌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发生了部分中小学生欺凌事件,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那么学校应当怎样治理校园欺凌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应对、治理校园欺凌现象时,学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在国家立法、政策层面对相关概念未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学校应当持有开放的态度,不应窄化欺凌的范围而耽误了事件的有效处理。

关于校园欺凌或霸凌的定义,一般是指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的造成其身体或心理上伤害的行为。对于欺凌行为是否需要具备“长时间”“反复性”的特征,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例如,挪威学者丹·奥维斯就将校园欺凌定义为:一名学生长时间并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或多个同学主导的负面行为之下,欺凌并非偶发事件,而是长期性且多发性的事件。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乃至一些国家政府层面的认可。在日本和美国一些州的早期立法中,也强调欺凌行为的“持续性”“反复性”等特征。

在我国,对校园欺凌现象的治理刚刚起步,尚未制订专门的法律和部门规章,甚至对何为校园欺凌还未做出具有效力的界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各个学校在识别校园欺凌行为时,不应当窄化欺凌范围。凡是蓄意或恶意对其他同学实施的、让受害者的身体或精神感到痛苦,而欺凌者感到某种满足的欺负、侮辱行为,都应当认定为校园欺凌行为,并进行专门治理。同时要看到,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治理是学校的法定责任,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脱或懈怠。当欺凌行为引发学生伤害事故之后,学校实际上是事故的责任方之一,依法需要承担损害赔偿等法律责任。在我国台湾地区,一所中学长期漠视校园里存在的欺凌行为,导致受害者悲愤自杀,案发后校长等3名校方负责人甚至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客观而言,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预防、处理校园欺凌行为的机制,有效地遏制各种侵犯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在当前,治理校园欺凌现象,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需要政府各职能部门、社会各界力量、家长的共同参与和通力合作。学校不应消极等待,而应积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其一,学校应当成立防止校园欺凌的专门组织机构,负责制度的建设、执行和监督工作。组织机构的成员应当包括校长、分管德育或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学校德育干部、保卫干部、年级组长、班主任、心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其二,学校应当制订关于校园欺凌的认定及违纪处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制订校规校纪,明确学校禁止哪些学生欺凌行为,以及违规实施后可能遭受的教育惩戒或纪律处分。其三,建立校园欺凌行为的处理流程,合法合规地处理校园欺凌事件。其四,有效实施善后处理措施,做好对受害学生的救助、心理辅导等工作,帮助其恢复正常生活。

校园欺凌事件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恶劣影响,但如果以此为契机,真正开始重视校园欺凌现象并着手完善防治机制,那么坏事或许能变成好事。

展开阅读全文

网络欺凌是什么?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欺凌:即利用电子邮件、网络和社交媒体的贴子等,通过下流话、谎言和谣言等攻击某人。或者通过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或者同性恋信息制造一个敌对的气氛,即使没有直接针对你的孩子。

例子:有人发贴子说,“Kayden完全是一个失败者,怎么还有人和他一起出去玩?他是同性恋。”

迹象:观察你的孩子是否花在网上的时间比以前更多了,下线以后情绪是否有些忧愁和焦虑。还要注意是否有睡眠问题,请求从学校离开呆在家里,或者从他曾经热爱的活动中退出。

怎么做:首先应当建立家庭网络安全规则。根据孩子年龄设定上网时间限制,并与孩子达成一致。了解那些常见的问题网站、apps和数字设备,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会监控他们的网上活动。告诉他们,如果遭受了网络欺凌,不应该参与、回应或者推送。相反,他们应该告诉你,这样你就可以打印出这些不良信息,包括收到它们的日期和时间。向学校和网络服务提供商报告网络欺凌行为。如果网络欺凌行为升级,涉及威胁和色情信息,可以联系当地执法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谁是校园欺凌的隐形推手?

全文共 3974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说“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校园欺凌面前,无论是“魏莱们”为首的霸凌者还是屡遭欺凌的“陈念们”,之所以卷入校园欺凌,都有其背后深刻的因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何种家庭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卷入校园欺凌?校园环境又会对校园欺凌产生何种影响?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校园欺凌”研究团队(以下简称“团队”)用半年的时间对某省41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753份,并以此作为数据分析的基础,从个人、家庭和学校3个角度走近校园欺凌,试图寻找影响中学生卷入校园欺凌的因素。

欺凌者与被欺凌者的群体共性特征

在生活中,欺凌者与被欺凌者一样,个人特征类型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高大强壮,有的矮小瘦弱;有的很受大众欢迎,有的不受同学喜欢;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团队通过经验总结与访谈,发现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群体共有的特征。

其中,欺凌者通常表现为:冲动且不易克制;心胸狭隘,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自私,对事对人斤斤计较,从不考虑他人或集体的利益,当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便心存不满;善妒,好胜心强,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

而拥有某些特征或习惯的学生确实更容易成为校园欺凌中的受害者:性格内向孤僻,喜欢独处,不喜欢交朋友;在生活习惯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不爱干净、不讲卫生、过于讲究或有洁癖等;具有少数特征的人群,如肥胖、女性化的男生,同性恋群体;人际交往存在一定问题,说话做事不注意场合或方式;在某方面处于弱势的群体,如身材矮小、智力或身体缺陷;讨好型人格,不会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忍让懦弱;爱出风头,喜欢吹嘘自己,虚荣心强;相貌不出众,在显眼地方有明显胎记或脸上痘痘痤疮较多。

隔代抚养的孩子更易卷入校园欺凌

除了个人特征,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孩子卷入校园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本次调查的人口学信息,团队将所得样本家庭类型分为隔代抚养家庭与非隔代抚养家庭。研究结果发现,相比于非隔代抚养家庭的孩子,隔代抚养家庭的孩子更多地参与校园欺凌。

究其原因,团队分析,两代人教育观念不同:在非隔代抚养家庭中,父母一辈更加看重家庭教育,他们强调对孩子性格的养成和规矩的树立;隔代抚养家庭结构关系更为复杂,父母教育缺位明显,且祖辈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大都很溺爱孩子,忽视家庭教育,极易造成孩子任性、自私、霸道的性格。

团队的研究发现,在同一家庭中,孩子能够从祖辈与父辈那里获得几乎相当的“情感温暖”,但在“行为指导”和“责罚与控制”等规则规范方面,相较祖辈,父辈会更加具体和严格。父辈相对重视家庭权威的树立、规则习惯的养成以及交往群体的约束,而祖辈则是以“快乐”为导向,更多强调孩子的自由发展。

团队认为,这也是为何留守儿童欺凌状况尤为严峻的原因之一。

消极教养导致孩子卷入校园欺凌

团队对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校园欺凌得分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父母惩罚严厉会导致中学生更容易卷入校园欺凌。

团队发现,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其父母的教养方式都更为严厉,且经常给予的惩罚超过了孩子的应受程度。团队分析,在这种教养方式下,父母在社交技能与人际冲突应对策略方面,给孩子的指导较少,加之这类孩子较少在父母面前进行自我坦露,不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生活,心理适应能力差,导致他们不能恰当地进入人际交往情境,可能在处理社会信息方面更加极端偏激,常常把他人的行为解释为敌对的,并在生活中通过侵略性表现出来,从而更容易卷入欺凌行为。

作为孩子教育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教育本可通过代际传递发挥重要作用,比如一些成功的理念、对好恶的判断包括如何反抗欺凌、如何保护自己等,但令人遗憾的是,团队在调查中发现,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家庭受生活压力以及父母自身文化素质所限,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教育孩子,造成了亲子情感“断崖式”的断裂。

除此之外,团队发现,有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有技巧地管教子女,在欺凌事件发生后,家长不恰当的介入甚至会导致欺凌事件的发酵。有的家长原本是想教育孩子反抗欺凌,却因为“往死里打”“做人就要狠”“忍一忍就过去了”等不当言辞误导了孩子,使孩子欺凌别人或者成为受欺凌对象。有的家长在得知孩子受欺凌后,甚至直接参与到孩子的欺凌事件中来。

被调研学校都没有专门的校园欺凌处置方案

学校作为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场所,学校内外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氛围及其育人效果,进而对学校的校园欺凌发生情况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校关于校园欺凌相关规章制度的设置,对学生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影响。在团队调研的十来所中学里,都没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的处置办法。一位老师告诉团队:“学校、老师对校园欺凌的界定不统一,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文件,但在现实中,我们很难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甄别,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此类事件。”

所以,尽管多数教师对欺凌事件都有所了解,却不会直接参与其中。他们一般的做法是,大范围地对学生进行学校纪律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但这样做的弊端显而易见——欺凌者更加有恃无恐。

在访谈中,一位欺凌者告诉团队:“老师也没有做什么,就是教育批评我们,让我们在说明书上写明原因……反正我经常被叫去办公室也经常写检讨,都习惯了,也没觉得有啥大不了的,他们又不会开除我,事情过去了又是一样。”

团队建议,对校园欺凌进行一个统一明确的界定,制定全面的前期预防、中期干预与后期处置方案,对于防治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在现实生活中,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更为复杂,同区域内校际间的校园欺凌事件也层出不穷。在访谈中,有同学透露:“我们学校管得太严了,这种事情我一般都不自己出面,都是联系我其他学校的朋友帮我解决,反正只要不在他们的地盘上(学校)就不容易被发现,再说他们学校的处分又不严格,我一般有事他们都会帮我。”

团队提醒学校管理者:不仅要注重自身学校规章制度的建设,还要加强区域内学校间的沟通交流,争取实现协同管理。

教师介入不及时会助长欺凌者的气焰

教师所掌握的干预欺凌的方法和能力,决定着能否对欺凌事件的及时介入干预,这是影响学校校园欺凌的重要因素。“及时介入”是校园欺凌处置的基本原则,也是其关键所在。在校园欺凌事件中,教师态度不明确、介入不及时,会使受害者产生无助与不安全感,使欺凌者存在侥幸心理,助长欺凌者的气焰。

不少老师反映了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无奈,希望学校能够组织他们参加相关培训,并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配合。

“校级政策与一线老师之间是有矛盾的:学校提出要挽救每一个孩子,作为班主任,我们也希望帮助到每一个孩子,但我们毕竟不是专任心理老师,缺乏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对于欺凌这类问题的解决也只能通过说教或谈心,但这些方式无法根治校园欺凌;另外,我们也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之前有学生的爸爸过来处理孩子被欺凌问题时,对我们说:‘你们快点赔钱,我可没时间来处理这事’。”

“让学生请家长到学校来,有的家长甚至当着老师的面就开始打骂孩子,家庭教育明显存在问题,但这个根源问题是我们没有办法解决的。”

团队认为,学校的评价机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实施情况良好、校园欺凌相关知识宣传工作稳步落实,学生自然卷入校园欺凌的几率就会减少。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学校和家长对教师的相关理解与支持。

监控报警设备完善学校的学生更少参与校园欺凌

以监控、报警设备为主的学校硬件设施也是影响孩子卷入校园欺凌的一大原因。因为欺凌成本高且隐蔽性差,监控报警设备完善学校的学生更少参与校园欺凌。

访谈中,一位欺凌者告诉团队:“我们一般打架当然会选择人少的隐蔽的地方,比如说厕所,只需要两个人在门口放哨盯着不要有老师过来,就很安全……其他人就算看到一般也不会告状,他们也不敢。”

目前,在团队调研的十来所学校中,校园安防监控系统虽已基本覆盖校园,但主要以视频监控设备为主,只能用于影像的保存和事后备查。对于安防系统中所必须的报警设备,尚存在系统间相互独立、不能联动的弊端。

除此之外,互联网带来的网络舆情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维护学生话语权的同时,也制造了不少网络欺凌事件。团队发现,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相比,学校在网络舆情监控方面却远远滞后。究其原因,团队分析,一方面是困于资金的短缺和专业人员的不足,另一方面则是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尚未意识到校园欺凌可能已经从现实场景转移到了虚拟空间,以致学校未能及时通过日常的监控来收集信息和预测舆论的发展,从而加剧了谣言的传播和网络欺凌的发生。

家校共育是改善校园欺凌的根本途径

虽说学校内是中学生校园欺凌发生的主要场所,但学校周围也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地点。与发生在校内的欺凌事件不同,发生在校外的欺凌事件由于参与人员更为复杂,往往欺凌程度会更加严重。

访谈中,有同学说到:“自己认识一帮人之后,就开始混得‘风生水起’了……现在结交的都是一起扛打,一起挨揍的兄弟,他们跟我们是同龄,但是不读书了,就在外面打工……”

团队建议,要加强对校园周边危险人员与场所的排查,建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于保障学生安全,维护学校良好秩序尤为重要。这是急需学校管理者注意的地方。

校园欺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团队建议,要多方面多角度地看待校园欺凌问题,尤其要重视学校在改善校园欺凌中的作用。学校作为连接学生和家长的桥梁,既要注意自身校园规章制度的建设,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但遗憾的是,一直以来主流的学校评价机制都是以学业成绩为主,对学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方面有所忽视,与家长的沟通也仅局限于学生成绩相关方面。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不应该仅仅只发挥其教书的作用,更要体现其育人价值,而家校共育是更好实现学校育人目的、改善校园欺凌的根本途径。因此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力量,开设家长课堂,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争取实现家校共育,改善校园欺凌。

展开阅读全文

防范网络欺凌 学校重任几何

全文共 2446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的社会化环境,理应在反对和制止儿童网络欺凌、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形成优质的数字人格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当下,虚拟空间针对儿童的网络侵害行为屡见不鲜,其中网络欺凌对儿童的影响尤其需要关注。网络欺凌的概念由“cyberbullying”翻译而来,也有“线上欺凌”“数字欺凌”“网络欺负”“网络欺侮”“网络霸凌”等不同译法。其发展之快、蔓延之广,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传统的校园欺凌,已经引起了各国中小学校的重视。

学校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的社会化环境,理应在反对和制止儿童网络欺凌、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网络行为规范、形成优质的数字人格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教师也是儿童保护的重要主体,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乃其分内之责。

网络安全教育责任

由于儿童对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普遍认知不足,学校应该组织信息技术课教师或聘请校外的计算机、法律行业专家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讲座,讲授预防网络欺凌的知识,或者开设网络教育校本课程,通过网络素养教育不断提高儿童的网络安全意识。在开展网络安全教育的同时,学校还应特别注重对儿童进行同情心教育,帮助儿童提升网络道德水准,养成关心他人、同情弱者的良好习惯,减少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

在网络安全课程和其他课程教学过程中,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培养儿童间的合作精神,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积极合作的良好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儿童对学校生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美国在线安全与技术事务委员会联合主席安·克莱尔(AnnCollier)认为,在反网络欺凌教育中,提高儿童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美国的《学校及家庭网络教育法》就重点提出对儿童进行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网络素养,防范各种网络伤害。该法颁布10年来,因为其较强的操作性而收到不错的效果,值得我国相关部门借鉴。

实际上,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的部分学校,已经敏锐地感知到了网络欺凌等网络危险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冲击,并较为自觉地通过开发网络安全教育相关校本课程,开展了反网络欺凌教育的试点工作。比如,2017年4月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中学印发了《网络欺凌预防指南》。该指南内容全面,涵盖了网络欺凌的定义、危害、类型、成因等多个方面,以问答、口诀等儿童易于接受的活泼形式,对网络欺凌现象进行了生动的解释与总结,并为广大儿童和家长提出了应对网络欺凌的主要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该指南是根据学校里发生的真实案例编写成册的,学生感同身受,更容易接受。

网络欺凌监管责任

学校不仅应该开设网络欺凌或者网络安全方面的校本课程,进行反网络欺凌和网络安全教育;不仅应该要求学生文明上网,理性沟通,恪守网络基本礼仪,尊重网友个人权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管理职责,配置相应的法律援助或心理辅导办公室,确保在儿童遭遇网络欺凌时能迅速加以应对,并能给予专业性的帮助。

为保护儿童上网安全,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儿童网络安全管理部门,对学校机房进行规范管理,为儿童提供的计算机及其他网络设备事先安装专门的内容过滤软件,校园网严格实行登记上网制度,从而有效维护校园网的安全环境。

同时,学校应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力争与家庭协调一致,共同规制儿童的网络使用情况,尤其要减少儿童在网吧等场所的网络活动,从外部将儿童参与网络欺凌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对经常在网上欺凌他人又屡教不改的儿童,可以设立专门的管理档案,重点关注,结合日常德育工作强化对他们的管理力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的管理毕竟有限,不可能覆盖儿童所有的网络活动空间。网络的无界限性使得学校无论在教育管理还是防范处理的责任认定方面都困难重重。所以,学校的管理责任如何认定,管理范围如何划分,管理手段如何明确,都需要分别界定清晰,以防将学校的责任盲目扩大化。不宜不切实际地将学校功能理想化和拔高化,给学校分派难以完成乃至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管理职责。比如,学校对儿童的校内活动自然负有无可推卸的监护义务,但如果儿童是课后或者节假日期间在校外被卷入了网络欺凌事件,囿于实际情况,学校的确鞭长莫及,就不应该承担管理责任。

一般认为,只有学校存在一些明显且严重过失时才需要承担责任。比如学校在管理方面存在明显漏洞甚至重大过错,未能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环境,没有及时发现校内发生或者在上课期间发生的网络欺凌行为,使得网络欺凌行为步步恶化,并造成了严重后果。或者学校和教师已经知悉网络欺凌事件,依然不闻不问,没有及时处理,使得欺凌事态严重化。

当然,最好能从法律层面明确学校监管保护的法律责任、内容范围及时空限制,使学校反网络欺凌教育有理有据,同时也使得学校的反网络欺凌职责明确,不泛化学校的义务和责任。

网络欺凌防范责任

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中小学校园开通了自己的校园网。这些校园网上的大部分网络论坛都开放了免费登录功能,绝大部分内容也不会设置浏览权限。人人可以浏览,人人也可以留言,校园网经常成为引发网络欺凌导火索的空间。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监测,预防网络欺凌的发生。对于可能演化为网络欺凌的苗头,要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遏制。如果网络欺凌已经发生,学校依然有责任在知悉后及时介入,针对不同情况进行有效干预,以将网络欺凌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学校应制定有关规章制度,禁止学生参与网络欺凌活动,并明确告知全体学生实施网络欺凌的后果。严格禁止儿童利用校园网发布和散播各种欺凌信息,对儿童登录频率较高和网络欺凌发生频率较高的网络平台,要重点防范。当然,在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尊重儿童的人格,保护儿童的隐私。

鉴于网络欺凌的发生已是愈加普遍的事实,学校需要及时应对。比如成立专门的反网络欺凌的队伍,对本校儿童网络使用情况以及网络欺凌等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大致的摸底调查;配合必要的心理测试建立统一的学生网络安全档案,分类归档;对已经涉入过网络欺凌和有参与网络欺凌倾向的儿童重点关注;对本校儿童参与的网络欺凌事件进行长期跟踪,定期了解,并将典型案例和经验教训总结存档。

展开阅读全文

解决校园欺凌,要从根本做起!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欺凌的事件不仅仅关系到学生,而且关系到每一个家庭,关系到社会,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只有减少校园欺凌,保障校园成为一座象牙塔,维护校园的安静祥和,保障学生的安全,国家和社会才有希望,那么,针对校园欺凌,我们应当关注,如何解决校园欺凌?

1、如果遇到校园欺凌,首先可以大声警告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违纪的,会受到法律纪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幼儿园的儿童可以说:你为什么打我,你这样做是坏孩子。)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大声告诉周围的老师同学关注欺凌者的行为,二是欺凌者大都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心虚,洪亮的声音可以起一个震摄作用。如果对方还是继续欺凌行为的话,应适当自卫,而不是忍受挨打。

自卫的原则不是以暴制暴打回去,而是同样起一个震摄作用,以行动告诉对方我们不是软弱可欺的。一般欺凌者都欺软怕硬,若看到欺负对象奋起反抗,多会心虚停止攻击行为,而如果被欺负者默默忍受,反而会让他更加得意忘形,从而持续攻击行为,直到达到目的为止。如果反抗后对方仍未停止攻击,应该在自卫的同时大声呼救求助,并且寻找机会逃走,保护好自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2、如果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当他在公共场合受到一群人胁迫的时候,应该采取向路人呼救求助的态度,这种办法会免去一些麻烦。真正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到了一个封闭场所里面就比较难办了。如果呼救或者反抗的话,可能会遭来更加激烈的一些暴力。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唯一的就是麻痹对方,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寻找机会逃走,而不是准备在那儿忍受一切。受到这种暴力以后,很多人都是被威胁报案的话会受到报复,但还是应该告诉孩子,碰到这种事情一个是不要沉默,再一个是不要再以暴易暴,要以法律的方式来解决。

3、事情发生后,父母有必要保持冷静,并把发生的情况告诉孩子的老师、咨询员、园长或校长。可以先问问孩子是愿意自己去告诉,还是由你去告诉。严重的暴力行为应以法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总之,国家的关注,家庭的重视,学校的支持,学生个人观念的增强,大众媒体的传播,对于解决校园欺凌事件都有帮助,但是如果想要全方面的克制校园欺凌发生,还需要各方团结努力,共同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网络欺凌应该怎么应对?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暴力是在互联网平台上对受暴力者进行人肉搜索,语言攻击。正是因为互联网的信息流通快,很容易将两个人的矛盾扩大到很多人群起而攻之。那么,面对网络欺凌应该怎么处理?

1、网络欺凌就是利用网络平台如QQ、微信、微博等对他他进行辱骂、烦扰、恐吓、语言暴力等攻击他人,使他人生活上和精神上受到极大影响。

2如果是青少年遇到同学朋友的网络欺凌不止一次,那么就要及时告诉父母或者老师,让他们出面帮助解决。

3、如果是受到匿名的网络欺凌,就要及时向网络服务供应商投诉举报,让网络运营商去制止这种网络欺凌的进一步发展。(未成年人就要父母帮助处理)

4、如果受到网络欺凌严重侵犯了人格尊严、名誉权,严重他人影响生活,这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5、如果在网络上有人恶意说要进行人身攻击,并谈论要使用的武器或者工具等,这时要截好图并且及时警察报警求助,此外未成年人还要向亲人长辈求助。

6、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加入各种QQ群、微信群等,对于电子邮件、QQ、微信要设置验证通过或者过滤垃圾信息,不让陌生人随便成为自己的好友等。在QQ群、微信群受到网络欺凌并阻止无效后要退出远离是非之地。

7、学校要加强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力促学生内心感化、行为转化,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

8、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学生,学校和家长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警示谈话,情节较重的,公安机关应参与警示教育。对构成违法犯罪的学生,根据《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

根据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受到网络欺凌时要及时告知父母和老师。如果情节严重,可以及时向网络服务供应商投诉举报。如果严重侵犯人格尊严,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展开阅读全文